25
(94)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 ─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洪春吉 * 、林卿凰 ** 摘 要 一、緒論 二、文獻探討 三、研究方法 四、實證分析 五、結論與建議 摘 要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皆為管理領域內之重要議題,國內外文獻研究主題 以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影響研究較為少見,其中針對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 的實證比較更為罕見。本研究以臺灣重要產業之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為研究母體,探討 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之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影響差異,因此極具價值性與 創新性。 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1)生技產業之知識創造、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認知均高於 光電產業。(2)生技產業之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皆有顯著影響。(3)光電產業 之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皆有顯著影響。(4)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 之影響在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有顯著差異;生技產業之「結合化」構面能夠影響管理 創新與技術創新,而光電產業之「結合化」構面對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則無影響。 一、緒論 知識與知識創造能力是二十一世紀企業維持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Change & Lee, 2007Nonaka & Toyama, 2005King & Zeithalm, 2003),新知識的創造促使企業快速回 應當前及未來的商業需求(Erden, von Krogh, & Nonaka, 2008)。許多研究也明確指出, 知識創造是知識管理的重要開端(Sedera & Gable, 2006Lee & Choi, 2003Alavi & Leinder, 2001),因此組織必須積極發展知識創造流程與環境,以組織既有知識為基礎,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暨研究所教授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暨研究所碩士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 ─以生技產業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皆為管理領域內之重要議題,國內外文獻研究主題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94)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 ─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洪春吉*、林卿凰**

    摘 要

    一、 緒論 二、 文獻探討 三、 研究方法

    四、 實證分析 五、 結論與建議

    摘 要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皆為管理領域內之重要議題,國內外文獻研究主題

    以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影響研究較為少見,其中針對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

    的實證比較更為罕見。本研究以臺灣重要產業之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為研究母體,探討

    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之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影響差異,因此極具價值性與

    創新性。 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1)生技產業之知識創造、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認知均高於

    光電產業。(2)生技產業之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皆有顯著影響。(3)光電產業之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皆有顯著影響。(4)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影響在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有顯著差異;生技產業之「結合化」構面能夠影響管理

    創新與技術創新,而光電產業之「結合化」構面對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則無影響。

    一、緒論

    知識與知識創造能力是二十一世紀企業維持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Change & Lee, 2007;Nonaka & Toyama, 2005;King & Zeithalm, 2003),新知識的創造促使企業快速回應當前及未來的商業需求(Erden, von Krogh, & Nonaka, 2008)。許多研究也明確指出,知識創造是知識管理的重要開端(Sedera & Gable, 2006;Lee & Choi, 2003;Alavi & Leinder, 2001),因此組織必須積極發展知識創造流程與環境,以組織既有知識為基礎,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暨研究所教授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暨研究所碩士

  •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95)

    不斷向外部吸收新的知識與資訊,再經由內部整合與轉換,促使知識不停地演進及被創

    造,以維持組織競爭優勢(Chou, 2005;Un & Cuervo-Cazurra, 2004;Minbaeva, Pedersen, Bjorkman, & Park, 2003)。

    然而,對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結構而言,創新遠比土地、資本或勞力來得重要

    (Tseng, 2009),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端看組織是否能持續不斷的創新(Change & Lee, 2007;Lin, 2006),並創造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與服務(廖國峰、吳建平,2007;Robbins & Judge, 2008)。多數學者將組織創新分為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是廣為接受的觀點(蔡啟通, 1997;Liao, Fei, & Liu, 2008;Change & Lee, 2007;Lin, 2006;Hamel, 2006;Lloréns Montes, Ruiz Moreno, & García Morales, 2005;Mavondo, Chimhanzi, & Stewart, 2005; Damanpour & Evan, 1984;Daft, 1978)。管理創新是組織追求卓越及維持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羅萱,2007;Studt, 2005),技術創新則可跨越進入障礙,使組織的創新維持在最新的概念上(Tseng, 2009),因此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皆是組織必要的關鍵因素(Wan, Ong, & Lee, 2005;Studt, 2005;Porter, 1985)。

    知識創造是個持續過程,藉由組織內部的個人和團體,在企業內或企業間分享內隱

    和外顯知識(Nonaka, von Krogh, & Voelpel, 2006;Popadiuk & Choo, 2006;Choi & Lee, 2002;Becerra-Fernandez & Sabherwal, 2001;Bloodgood & Salisbury, 2001),並透過內隱和外顯知識的轉換與交互作用來創造新的知識(Popadiuk & Choo, 2006)。近年來提出知識創造模式的學者中,最具影響力的莫過於 Nonaka & Takeuchi(1995)所提出的「組織知識創造理論(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Theory)」,其認為組織的知識創造是由個人層次、團體層次與組織層次三種層次不斷地經由螺旋過程進行,展開「社

    會化–內化–結合化–外化」四種內隱知識和外隱知識互動所產生的知識轉換模式(SECI)來達成知識創造。

    管理創新主要是指組織在組織、規劃、用人、領導與控制等企業活動方面的創新

    (蔡啟通,1997),直接與管理相關,而間接與組織的基本工作活動相關(Lin, 2006;Hargadon, 2005;Moore, 2004;Damanpour, 1991;Damanpour & Evan, 1984)。技術創新主要是指組織在產品、製程及設備等方面的創新(蔡啟通,1997),直接與組織內基本的工作活動相關(Lin, 2006;Allio, 2005;Hargadon, 2005;Moore, 2004;Damanpour, 1991;Damanpour & Evan, 1984)。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知識是創新的重要基石(廖國峰、吳建平,2007;鄭景華、王怡舜、湯宗益,2005),組織透過知識創造的轉換過程來激發內部持續創新(Jiang & Li, 2009;Tsai & Li, 2007;Lee & Choi, 2003;Chia, 2003;Teece, 1998),而持續的創新將為組織帶來競爭優勢(Nonaka & Takeuchi, 1995)。實證研究指出知識創造對組織的管理創新有顯著影響(羅潔伶,2007;Nonaka et al., 2006),對技術創新亦有顯著影響(羅潔伶,2007;Hu, Horng, & Sun, 2009;Schulze & Hoegl, 2008)。

    生技產業深具發展潛力,是個高資本、高風險、高技術密集、高附加價值的知識型

    產業(朱延智,2008),我國政府將生技產業列為「兩兆雙星產業」的雙星之一,全力推動,目前已有穩定發展格局(國家實驗研究院,2008;經濟部工業局,2008)。

    光電產業是二十一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主導產業(朱延智,2008;國家實驗研究院,

  • (96)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2007),臺灣光電產業在多年發展下,於掃描器、光碟機、光碟片、平面顯示器方面皆有領先國際的實力,是臺灣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2008)。 儘管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皆為高資本、高技術密集之高科技產業(國家實驗研究

    院,2008;朱延智,2008),不過生技產業卻具有與光電產業完全不同的產業特性(朱延智,2008),其產業具高度的品質與法規管制、道德規範的約束、產品開發期與生命週期長、產品附加價值高,以及產業發展較不受經濟景氣影響等特性(經濟部工業局,

    2008)。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皆為管理領域內之重要議題,本研究以不同產業為

    研究主題,進行不同產業間之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關係之比較,以臺灣證券

    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所列國內上市上櫃之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為研究母體,探討

    不同產業間之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有何差異?不同產業之知識創造對管理創

    新、技術創新有何影響?不同產業間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是否有不同影響?

    由於國內外文獻研究主題以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影響研究較為少見,其中

    針對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的實證比較更為罕見,故本研究極具價值性與創新性。

    二、文獻探討

    (一)知識創造

    組織的知識創造能力是企業持續維持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Tsai & Li, 2007; Nonaka, Toyama, & Konno, 2000a;Parent, Gallupe, Salisbury, & Handelman, 2000)。知識創造是個持續過程,透過組織內的個人與團體在組織間分享內隱及外顯知識(Choi & Lee, 2003;Bloodgood & Salisbury, 2001;Bohn, 1994),並以組織既有知識為基礎,向外部吸收新的知識與資訊,再藉由內部整合與轉換,促使知識不停地被創造及應用

    (Chou, 2005;Un et al., 2004;Minbaeva et al., 2003;Jayaram, Droge, & Vickery, 1999)。

    知識創造是指組織在內部創造、傳播知識,並將知識表現在產品、服務及系統的能

    力(Nonaka & Toyama, 2005;Nonaka & Takeuchi, 1995)。Nonaka & Takeuchi(1995)將知識依性質分為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與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認為藉由內隱知識和外顯知識的互動可創造出新的知識。不過,並非所有內隱知識皆可外化,

    以及所有外顯知識都可有效編碼,因此在轉換過程中,仍有部分知識會遺失

    (Peltokorpi, Nonaka, & Kodama, 2007)。 知識創造是由內隱和外顯知識持續互動的結果,四種知識轉換模式(SECI 模式)

    分別為:社會化、外化、結合化及內化(Peltokorpi et al., 2007;Nonaka et al., 2000a;Nonaka, & Konno, 1998;Nonaka & Takeuchi, 1995),分別說明如下:

    1.社會化(Socialization):由內顯知識轉換為內顯知識的過程

  •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97)

    由於內隱知識屬於個人,與特別情境有關,較難以具體表達,因此組織成員必需透

    過人際互動的方式來分享經驗、技術技巧與心智模式,並建立共同的經驗背景,以產生

    共鳴的知識。組織可以透過師徒制、在職訓練的觀察模仿與練習來做為經驗傳承的工

    具。

    2.外化(Externalization):由內顯知識轉換為外顯知識的過程

    內隱知識藉由暗喻(metaphors)、類比(analogies)、假設(hypothesis)或模式(models)將抽象的概念以文字和言語具體地表達出來。透過外化,可使組織成員釐清欲傳達與所接收的目標、觀念,如此知識更能夠被清晰的表達。在四種模式中,外化是

    知識創造的重要關鍵,因為它是由內隱知識中創造出的新的、明確的觀念性知識。

    3.結合化(Combination):由外顯知識轉換為外顯知識的過程

    將不同觀念加以系統化,藉由分析、歸類、分享及重組等方法,進而產生新的外顯

    知識,意即將所得到的知識,透過文件、會議、電話交談或電子網絡的溝通來交換並結

    合知識,再藉由分類、重組和擴散既有的資訊以創造出系統性知識。

    4.內化(Internalization):由外顯知識轉換為內隱知識的過程

    組織成員將理論的知識透過實務來加以學習,與邊做邊學習習相關。主要藉由語

    言、故事傳達知識,或將其製作成手冊,皆有助於將外顯知識轉換為內隱知識。內化有

    助於專案管理、製造過程、新產品使用及政策執行等操作性知識的產生。當經驗經由社

    會化、外化和結合化,進一步內化時,此時知識就會成為有價值的資產。 個人的內隱知識是組織知識創造的基礎,組織本身並無法自行創造知識。組織利用

    個人層次所創造與累積的內隱知識,透過四種知識轉換模式在組織內部加以擴大,從較

    低的本體論層次(個人)開始,知識轉換流程不斷攀升而上,提升到較高的本體論層次

    (團隊—組織—組織間)(Nonaka, 1994)。

    (二)管理創新、技術創新

    組織創新是在組織內產生、採用與執行新的想法(Lin, 2006;Wan et al., 2005;Weerawardena, O’Cass, & Julian, 2006;Daft, 2004),以促使組織發展新的或改進管理、程序、產品與服務(Gumusluoglu & Ilsev, 2009;Robbins & Judge, 2008;Tidd, Bessant, & Pavitt, 2005)。

    組織創新的研究領域相當廣泛,由於研究方向與觀點的不同,學者對組織創新的看

    法與分類也有所差異,其中以下列三種組織創新類型最受矚目:

    1.技術與管理創新(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技術創新」與產品、服務及生產流程有關,是組織的技術能力核心(蔡啟通,

    1997;Allio, 2005;Lloréns Montes et al., 2005;Mavondo et al., 2005;Damanpour & Evan, 1990;Kimberly & Evanisko, 1981;Daft, 1978;Knight, 1967);「管理創新」是透

  • (98)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過組織結構和管理程序的改變所產生的創新(蔡啟通,1997;Hamel, 2006;Lloréns Montes et al., 2005;Mavondo et al., 2005;Damanpour & Evan, 1990;Daft, 1978;Knight, 1967)。

    2.產品與流程創新(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產品創新」乃是製造新產品和新服務來開創新市場/顧客,或是用來滿足現有市場/顧客;「流程創新」是產品或服務在新生產流程上的改善或引進(Weerawardena et al., 2006;Mavondo et al., 2005;Lofsten & Lindelof, 2005;Suh, Sohn, & Kwak, 2004;Knight, 1967)。

    3.激進式與漸進式創新(Radical and incremental innovtion)

    「激進式創新」為執行組織核心活動所帶來不連續但明確的改變;「漸進式創新」

    通常是例行事務改變的一部分,對當前的組織活動沒有太大影響(O’Connor & Ayers, 2005;Christensen, 2003;Frankel, 1990;Tushman& Nadler, 1986)。

    管理創新是組織維持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羅萱,2007;Wan et al., 2005;Studt, 2005;Porter, 1985),而技術創新對組織的成長與發展亦是必要的(Wan et al., 2005;Studt, 2005;Ravichandran, 1999;Porter, 1985),故本研究針對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進行

    爲研究,此亦 許多學者廣為接受的觀點(蔡啟通, 1997;Liao et al., 2008;Change & Lee, 2007;Lin, 2006;Hamel, 2006;Lloréns Montes et al., 2005;Mavondo et al., 2005;Damanpour & Evan, 1984;Daft, 1978;Knight, 1967)。

    管理創新是指組織利用新的管理方法或系統運作,包含策略、組織結構、管理程序

    及人力資源等要素,直接與管理相關,而間接與組織的基本工作活動相關(莊立民,

    2002;蔡啟通,1997;Hamel, 2006;Lin, 2006;Allio, 2005;Hargadon, 2005;Mavondo et al., 2005;Moore, 2004;Damanpour, 1991;Damanpour & Evan, 1984;Kimberly & Evanisko, 1981;Knight, 1967)。

    技術創新是指組織使用現有技術或創造新技術,引導出產品創新或製程創新,包括

    產品、技術、工作流程,直接與組織內基本的工作活動相關(莊立民,2002;蔡啟通,1997;Lin, 2006;Hargadon, 2005;Studt, 2005;Moore, 2004;Damanpour, 1991;Damanpour & Evan, 1984;Knight, 1967)。

    (三)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影響

    知識是創新的重要關鍵(廖國峰、吳建平,2007;鄭景華、王怡舜、湯宗益,2005),知識創造的轉換過程促使組織達成策略目標和創新(Tsai & Li, 2007;Lee & Choi, 2003;Chia, 2003;Teece, 1998)。

    知識創造會引發組織持續創新(Jiang & Li, 2009),國內外研究明確指出知識創造對組織的管理創新有顯著影響(羅潔伶,2007;Nonaka et al., 2006),對技術創新亦有顯著影響(羅潔伶,2007;廖曜生,2005;Hu et al., 2009;Schulze & Hoegl, 2008)。

    因此,企業必須善用知識可不斷重覆利用的特質,從每次的知識創造、流通、加值

  •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99)

    的循環與互動中,不僅能有效利用舊有的知識,也會激盪出新的知識,促使下一次的成

    功創新(吳思華,2001;Peltokorpi et al., 2007;Chou, 2005;Un et al., 2004)。

    (四)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之產業特性

    生技產業繼電子資訊產業後,已成為各國政府集中投入大量資源的重要科技產業

    (經濟部工業局,2008),因此政府於 2002 年將生技產業列為「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兩兆雙星產業的雙星之一,全力推動發展(國家實驗研究院,2008;經濟部工業局,2008)。我國於 2007 年生技產業營業額為新台幣 1,912 億元,民間投資金額達新台幣 270 億元,已有穩定發展格局(經濟部工業局,2008)。

    光電產業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最有代表性的主導產業,對我國而言,光電將是繼半導

    體之後,極可能建構臺灣成為光電王國的新產業(朱延智,2007)。目前我國擁有極佳的元件、模組及產品的生產機制,於 2007 年臺灣光電產業產值高達 2 兆 665.52 億元,全球市占率達 17%(朱延智,2008),其中平面顯示器產業產值已超過 1.3 兆元,使臺灣成為全世界液晶顯示器的生產重鎮(中國家實驗研究院,2008)。

    儘管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皆為高科技產業,但兩者間產業特性卻不盡相同(朱延

    智,2008)。生技產業為高資本、高技術、高風險、高附加價值、高發展難度的知識型產業,具有產品開發期長,專業分工精細等特性(國家實驗研究院,2007);光電產業則是跨領域的科技產物,應用範圍極廣,擁有產品生命週期短、資金密集、技術層次

    高、製程複雜,風險高等特性(朱延智,2008)。 本研究依據產業特性,將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均列為高科技產業。由於兩產業之產

    業特性仍有所差異,故針對兩者之差異比較,茲將整理如表 1。

    表 1 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之差異比較 生技產業 光電產業

    產品特質 與人類生命及健康有關 與人類日常生活習習相關

    創新因素 改善傳統生產製程 提升人類生活品質

    市場需求、技術推動 降低製造成本

    生產原料 再生性資源 非再生性資源

    產品發展 不易受景氣影響 易受景氣影響

    投資回收期 長 短

    產品生命週期 長 短

    產品附加價值 高 低

    道德倫理約束 高 低

    污染程度 低 高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國家實驗研究院,2007/2008;經濟部工業局,2008;朱延智,2008/2007」。

  • (100)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五)各構面之假設推導與研究假設

    洪春吉、陳彥菁(2008)研究發現不同產業特性會造成不同產業間組織學習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有顯著差異,且半導體業均高於紡織成衣業。王建彬、袁建中(2007)以生技、半導體、汽車及零組件、紡織產業為研究對象,認為不同生命週期的產業,其

    所面臨的問題與困難應有所不同,解決之道亦有所差異。張文菁、凌雅慧、陳穎峰、張

    健豪(2006)研究指出企業內部之人力資本系統與產業環境確實有密切的交互作用,並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績效產生顯著影響。經上述研究顯示,不同產業會造成管理上的

    差異,由於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具有不同的產業特性,故在知識創造、管理創新、技術

    創新上應具有顯著差異。根據上述推論,本研究提出下列之研究假設: 假設 1: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知識創造有顯著差異。 假設 2: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管理創新有顯著差異。 假設 3: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技術創新有顯著差異。

    知識創造會引發組織持續創新(Jiang & Li, 2009;Popadiuk & Choo, 2006),蔡啟通(1997)認為創新可分為管理創新(在規劃、組織、用人、領導與控制等企業活動方面的創新)與技術創新(在設備、製程及產品等方面的創新)。羅潔伶(2007)以製造業為研究對象,實證發現知識的轉換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均有顯著影響。許多文獻亦明

    確指出,知識創造的轉換過程促使組織完成產品創新與流程改善,並強化組織達成策略

    目標的能力(Tsai & Li, 2007;Chia, 2003; Lee & Choi, 2003; Droge, Claycomb, & Germain, 2003)。基於上述論述,本研究推論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應有顯著影響,故本研究提出下列之研究假設: 假設 4:單一產業內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有顯著影響。

    H4-1:生技產業之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有顯著影響。 H4-2:光電產業之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有顯著影響。 H4-3:生技產業之知識創造對技術創新有顯著影響。 H4-4:光電產業之知識創造對技術創新有顯著影響。

    洪春吉、趙皖屏、羅世忠(2008)實證金融業、半導體業、電腦週邊業,發現不同產業之轉換型、交換型領導對組織學習有不同影響。洪春吉、陳彥菁(2008)以半導體業與紡織成衣業為研究對象,認為組織學習會隨著產業特性的不同,進而對管理創新、

    技術創新有不同的影響。蕭天輝、林仁山、溫源鳳(2007)探討光電、生物技術等高科技產業之技術創新策略、績效與環境關聯性,實證發現技術創新策略會因產業環境而對

    創新績效有不同的影響。經上述研究顯示,隨著產業的不同,導致自變數對依變數造成

    不同影響,由於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其產業特性具有顯著差異,故知識創造對管理創

    新、技術創新應會隨著產業的不同而有不同影響。根據上述推論,本研究提出下列之研

    究假設: 假設 5: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影響在不同產業間有顯著差異。

    H5-1: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在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有顯著差異。 H5-2:知識創造對技術創新在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有顯著差異。

  •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101)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架構

    圖 1 研究架構

    (二)研究工具

    1.知識創造量表

    本研究採用 Becerra-Fernandez & Sabherwal(2001)根據 Nonaka & Takeuchi(1995)對 SECI 模式的觀點,所設計之原始問卷作為衡量知識創造的量表;將知識創造分為「社會化」、「外化」、「結合化」及「內化」四個構面,各構面包含 4 個題項,共計 16 題。本量表以 Likert 五點尺度衡量之,受測者由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分別給予1-5 分。

    衡量知識創造構面之定義分述如下: (1)社會化(Socialization)

    由內隱知識轉換為內隱知識的過程。通常藉由社交性的活動來分享個人的內隱知

    識,而非透過文字或語言來教導。 (2)外化(Externalization)

    由內隱知識轉換為外顯知識的過程。著重於內隱知識的陳述以及將內隱知識轉換成

    易懂的形式讓人容易了解。 (3)結合化(Combination)

    由外顯知識轉換為外顯知識的過程。其重點在於溝通、傳播、整合以及知識的系統

  • (102)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化。 (4)內化(Internalization)

    由外顯知識轉換為內隱知識的過程。個體能夠在虛擬的情境下取得內隱知識,亦可

    閱讀或聽取他人的故事來引發內心的共鳴,或透過模擬、實驗來取得經驗。

    2.管理創新、技術創新量表

    本研究採用蔡啟通(1997)參考 Daft(1978)的觀點所發展的組織創新量表,將組織創新分為「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兩個構面,管理創新構面有 15 題,技術創新構面有 7 題,共計 22 題。本量表以 Likert 五點尺度衡量之,受測者由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分別給予 1-5 分。

    衡量組織創新構面之定義說明分述如下: (1)管理創新(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主要是指組織在組織、規劃、用人、領導與控制等企業活動方面的創新,為組織內

    部產生或外部購得的管理活動,這些活動包含系統、政策、制度與服務等。 (2)技術創新(Technical innovation)

    主要是指組織在產品、製程及設備等方面的創新,由組織內部產生或外部購得。

    (三)問卷之效度與信度分析

    內容效度是指衡量內容能夠代表所有攸關題項的程度。若衡量工具能代表欲研究之

    觀念,即代表此一衡量工具有內容效度,可藉由依據理論文獻發展衡量項目、依前測結

    果加以修正、先前學者研究或專家判斷等方式來提高內容效度(吳萬益,2008)。本研究採用 Becerra-Fernandez & Sabherwal(2001)與蔡啟通(1997)所發展的量表,在內容效度上有一定程度的基礎,故本研究所採用的量表具有足夠的內容效度。

    本研究針對知識創造量表與組織創新量表進行因素分析。原始資料經過 KMO 及Bartlett’s 球形檢定後發現,知識創造與組織創新之 KMO 值分別為 0.896、0.944,Bartlett’s 球形檢定值分別為 3409.239、6998.241,自由度分別為 91、231,兩者均達顯著水準,代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主成份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萃取特徵值大於 1 的因素,並以最大變異法(varimax)進行因素轉軸。旋轉過後,其因素負荷量(factor loading)絕對值大於 0.5,才能成為因素(Hair et al., 1998)。在知識創造部份,本研究從 16 個題項中萃取出 4 個特徵值大於 1 的因素,根據因素負荷量及題項內涵將因素命名為「內化」、「結合化」、「社會化」與「外化」,特徵值分別為 2.772、2.697、2.173、1.985,累積的解釋變異量為 60.168%。若量表題項之因素負荷量小於 0.5,應刪除之(張紹勳,2007),本研究將因素負荷量低於 0.5 的題項刪除後,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均大於 0.5,參閱附錄一。在組織創新部份,由 22 個題項中萃取出 2 個特徵值大於 1 的因素,根據因素負荷量及題項內涵將因素命名為「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特徵值分

    別為 7.869、3.813,累積的解釋變異量為 53.097%,參閱附錄二。 本研究亦檢測所採用之量表是否具備建構效度,建構效度意指衡量結果與理論邏輯

  •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103)

    相關的一致性程度,分為「收斂效度」與「區別效度」,可透過因素分析檢驗之(張紹

    勳,2007)。若同一因素構面中,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愈大(一般以大於 0.5 為準),則愈具「收斂效度」;若題項於非所屬因素構面中,其因素負荷量愈小(一般以低於 0.5為準),則愈具「區別效度」(俞洪亮、蔡義清、莊懿妃,2007)。本研究之知識創造量表與組織創新量表各題項在同一構面中,其因素負荷量均大於 0.5,於其他因素構面中則皆小於 0.5,代表同時具備收斂效度與區別效度,因此所採用之量表均具有建構效度,參閱附錄三、附錄四。

    此外,本研究對知識創造量表進行信度分析,各構面之 Cronbach’s α 係數分別為「社會化」0.709、「外化」0.705、「結合化」0.776、「內化」0.778,各題項之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值介於 0.501 至 0.638 間。於組織創新方面,各構面之 Cronbach’s α係數分別為「管理創新」0.913、「技術創新」0.833,各題項之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值介於0.503 至 0.718 間。Nunnally(1978)認為單一構面所有問項之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值大於 0.5 時,可視為高度可信且內部具一致性的量表。經上述分析結果顯示,本研究之知識創造量表與組織創新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度。

    (四)研究母體與樣本

    本研究以 2008 年 6 月 30 日臺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所列國內上市上櫃之生技產業 36 家、光電產業 93 家,共 129 家公司為研究母體。先以電話聯絡 129 家母體公司,徵求配合之意願,針對願意配合之公司,以郵寄方式發放問卷,每家公司最多

    發放 20 份。問卷發放過程包含各部門的中高階主管、基層主管與非主管人員,總共發放 1215 份問卷。問卷回收家數共計 65 家(生技產業 22 家、光電產業 43 家),共回收848 份問卷,扣除無效問卷 122 份,有效問卷為 726 份(生技產業 356 份、光電產業370 份),其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59.75%。

    四、實證分析

    本研究以不同角度切入,實證生技產業、光電產業之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

    新之關係,並使用 SPSS 套裝軟體,以 Pearson 相關係數、逐步迴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 事後檢定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一)不同產業之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表 2 為不同產業之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平均數與標準差。由下表顯示,知識創造各構面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平均數均大於 3,表示受測者對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認知均在中上程度,且生技產業在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

    創新各方面之平均數皆高於光電產業。

  • (104)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表 2 不同產業之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生技產業 光電產業 產業

    變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社會化 3.4373 0.7282 3.2595 0.7313 外化 3.5543 0.6461 3.4387 0.6530 結合化 3.4853 0.7148 3.3689 0.7076

    知 識 創 造 內化 3.6447 0.6273 3.4980 0.6759

    管理創新 3.4622 0.5444 3.2497 0.5831 技術創新 3.5076 0.5538 3.3405 0.5802

    (二)不同產業間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差異

    在知識創造各構面,生技產業高於光電產業;在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方面,生技產

    業亦高於光電產業。本研究推論生技產業為典型的知識經濟型產業,在研發與生產上需

    具備高度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員工必須向外汲取新知與資訊,透過內部的轉換與整合,

    促使知識不斷地被創造與應用;管理創新方面,推論人才是生技產業最重要的資產,因

    此格外重視教育訓練,並實施獎勵制度以有效激發員工創新意願;技術創新方面,由於

    產品開發成功後,將受到專利的保障,且享有高額報酬,因此致力於產品、製程及設備

    等方面的創新,並適時引入國外的研發成果,促進國內技術上的突破與創新,故生技產

    業在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認知均高於光電產業。由實證分析結果顯示,本

    研究假設 1、2、3 均獲得支持與驗證,如表 3 所示。

    表 3 不同產業間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差異分析 構面 F 值 p 值 Scheffe 比較

    社會化 10.770 0.001** 生技產業 > 光電產業 外化 5.743 0.017* 生技產業 > 光電產業 結合化 4.855 0.028* 生技產業 > 光電產業

    知 識 創 造 內化 9.170 0.003** 生技產業 > 光電產業

    管理創新 25.699 0.000*** 生技產業 > 光電產業 技術創新 15.732 0.000*** 生技產業 > 光電產業

    註:*p

  •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105)

    Watson Statistic(D-W 值),以鑑定誤差項是否彼此獨立,若 D-W 值介於 1.5~2.5 間,即表示誤差項之間並無自我相關現象存在(吳萬益,2008)。

    本研究發現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有不同影響。由逐步迴歸分

    析模式中發現,生技產業之知識創造四個構面皆能影響管理創新,其中以「社會化」構

    面最能影響管理創新;光電產業則以「內化」構面最能夠影響管理創新,「社會化」、

    「外化」構面次之。 本研究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之逐步迴歸分析結果,其變異數影響因子值(VIF)介

    於 1.509~1.994 間,皆未大於 10,故無共線性問題。另外,D-W 值為 1.736、1.686,介於 1.5~2.5 間,表示誤差項之間並無自我相關現象存在,即線性迴歸之模型是合理的。由實證分析結果顯示,本研究假設 4-1、4-2、5-1 均獲得支持與驗證,如表 4 所示。

    (四)生技產業、光電產業之知識創造對技術創新之影響

    本研究發現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知識創造對技術創新有不同影響。由逐步迴歸分

    析模式中發現,生技產業之知識創造以「內化」構面最能影響技術創新,「社會化」、

    「結合化」次之;光電產業則以「社會化」構面最能夠影響技術創新,「內化」構面次

    之。 本研究知識創造對技術創新之逐步迴歸分析結果,其變異數影響因子值(VIF)介

    於 1.264~1.519 間,皆未大於 10,故無共線性問題。另外,D-W 值為 1.738、1.647,介於 1.5~2.5 間,表示誤差項之間並無自我相關現象存在,即線性迴歸之模型是合理的。由實證分析結果顯示,本研究假設 4-3、4-4、5-2 均獲得支持與驗證,如表 4 所示。

    表 4 生技產業、光電產業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逐步迴歸分析表 依變數 自變數 β係數 T 值 VIF F 值 R2 Adj.R2 D-W 值

    社會化 0.308 7.181*** 1.509 內化 0.284 6.563*** 1.538 結合化 0.218 5.017*** 1.550

    管理創新

    外化 0.171 3.858*** 1.616

    117.651*** 0.573 0.568 1.736

    內化 0.256 4.827*** 1.443 社會化 0.229 4.617*** 1.264

    業 技術創新

    結合化 0.221 4.063*** 1.519

    53.581*** 0.313 0.308 1.738

    依變數 自變數 β係數 T 值 VIF F 值 R2 Adj.R2 D-W 值 內化 0.398 8.550*** 1.785 社會化 0.293 6.433*** 1.706

    管理創新

    外化 0.178 3.618*** 1.994

    152.626*** 0.556 0.552 1.686

    社會化 0.351 7.155*** 1.423

    業 技術創新 內化 0.348 7.091*** 1.423

    111.567*** 0.378 0.375 1.647

    註:***p

  • (106)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五、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假設之驗證

    本研究根據實證研究之結果,彙整所提各項假設之驗證結果如表 5 所示。

    表 5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表 研究假設 實證結果

    假設 1: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知識創造有顯著差異。 支持 假設 2: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管理創新有顯著差異。 支持 假設 3: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技術創新有顯著差異。 支持 假設 4:單一產業內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有顯著影響。 H4-1:生技產業之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有顯著影響。 支持 H4-2:光電產業之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有顯著影響。 支持 H4-3:生技產業之知識創造對技術創新有顯著影響。 支持 H4-4:光電產業之知識創造對技術創新有顯著影響。 支持 假設 5: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影響在不同產業間有顯著差異。 H5-1: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在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有顯著差異。 部分支持 H5-2:知識創造對技術創新在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有顯著差異。 部分支持

    (二)結論

    1.生技產業之知識創造認知高於光電產業

    生技產業之管理創新認知高於光電產業 生技產業之技術創新認知高於光電產業 隨著產業的不同,所面對的市場、經營環境及競爭程度也有所不同,在不同的規範

    下,企業會針對不同的產業特性及環境而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與營運模式(洪春吉、趙

    皖屏、羅世忠,2008;洪春吉、陳彥菁,2008;王建彬、袁建中,2007;蕭天輝、林仁山、溫源鳳,2007;張文菁、凌雅慧、陳穎峰、張健豪,2006)。

    本研究發現生技產業對知識創造、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認知均高於光電產業。儘

    管近年來光電產業蓬勃發展,但面對國際間激烈的競爭以及市場劇烈的變動,勢必要不

    斷追求研發與創新(朱延智,2007)。 不過,光電領域投入的研發經費與人力卻遠低於生技領域,以 2007 年為例,行政

    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8)資料顯示,生技產業研發經費占營業額比率為 16.8%、研發人力占員工人數比率為 23.6%;光電產業研發經費占營業額比率僅 1.8%、研發人力占員工人數比率則為 5.2%。由於技術上的突破與創新是生技產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條件(經濟部工業局,2008;徐作聖、邱奕嘉、許友耕,2008;朱延智,2008),且產品研

  •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107)

    發期長,商品化時程也長,從研發到能成為商品上市的不過 5%,因此相較於其他產業,更需要人才、技術、資金的密集投入(朱延智,2008),並以知識、高科技為導向,對人才的教育與訓練需格外重視,致力於研發與技術上的創新(徐作聖、邱奕嘉、

    許友耕,2008)。

    2.生技產業之「社會化」、「內化」與「結合化」構面皆能影響管理創新、技術創新。

    社會化是藉由社交活動來分享個人的內隱知識(Becerra-Fernandez & Sabherwal, 2001),頻繁的社交互動和觀察有助於組織成員分享心智模式與經驗,並為組織創造新知識,提高組織創新的能力(Nonaka et al., 2006;Nonaka, et al., 2000a)。藉由工作輪調制度或跨部門的合作專案,累積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背景(Jansen, Bosch, & Volberda, 2005),再經由互動將知識擴散出去,將有助於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Chang & Lee, 2007)。生技產業為知識經濟型產業,人才是最大的資產,因此可向外延攬生技高階專業人才,或與跨國公司進行人才交流合作,透過經驗的累積與實務運作,培養具國際觀

    和國際行銷的高階專業人才,進而激發組織創新(生技產業白皮書,2008)。 Becerra-Fernandez & Sabherwal(2001)認為員工可藉由模擬、實驗等方式來取得經

    驗,達到知識的內化。透過內化可將知識轉換為組織記憶,並融入組織管理、新產品開

    發、製程等實際作業中(Nonaka, et al., 2000a)。Schulze & Hoegl(2008)實證發現內化與新產品概念呈現高度正相關,當個體經由實驗內化知識後,會創造出新的產品概念。

    部分學者也認為,知識的內化會引發技術上的創新(Helfat & Raubitschek, 2003;Koberg, Detienne, & Heppard, 2003;Hatten & Rosenthal, 2000)。我國政府以培育與培訓的方式提供生技產業所需之生技人才外,也鼓勵生技公司向外延攬生技高階專業人才,

    協助企業經營管理,開拓國內外市場;生物科技的進步,需要多方面知識的配合,因此

    可透過實驗、研發達成技術上的創新(朱延智,2008)。 結合化著重溝通、傳播、整合以及知識的系統化(Becerra-Fernandez & Sabherwal,

    2001)。組織經由結合化從現有知識中創造新的知識(Nonaka, Krogh & Nagata, 2000b),新知識的應用會導致新的產品、服務或管理系統產生(Nonaka et al., 2006;Nonaka et al., 2000a;Nonaka & Takeuchi, 1995)。因此,如何整合各類相關科技、掌握生物資訊的資料庫,以及促使組織成員能夠及時掌握最新訊息是生技產業創新的關鍵

    (徐作聖、邱奕嘉、許友耕,2008)。 3.光電產業之「社會化」與「內化」構面皆能影響管理創新、技術創新。 組織成員間的深層互動,可激發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Popadiuk & Choo, 2006),

    當組織成員分享自身知識和經驗時,會產生新的以及更具創新性的產品與服務(Hu et al., 2009),分享彼此對產品構想及目標的看法,也有助於新產品概念的發展(Schulze & Hoegl, 2008)。光電產業技術層次高,且製程十分複雜,欲達到技術上的創新,除了光電本身的技術,還需要物理、材料、半導體製程等領域的專業知識(朱延智,

    2008)。(缺「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光電特性」對「管理創新」) 內化與組織學習息息相關(Nonaka & Takeuchi, 1995),員工可透過邊做邊學、在職

    訓練以及觀察學習等內化過程來獲取知識(Becerra-Fernandez & Sabherwal, 2001),多數

  • (108)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研究亦明確指出,組織學習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皆有顯著影響(林義屏、黃俊英、董

    玉娟,2004;Liao et al., 2008;Chang & Lee, 2007;Mavondo et al., 2005;Lloréns Montes et al., 2005)。(缺「光電特性」對「管理、技術創新」)

    4.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影響在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間有顯著差異;生技產業之「結合化」構面能夠影響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而光電產業則無。

    生技產業是個知識密集,技術含量高、多學科高度綜合,且互相滲透的新興產業

    (朱延智,2008),組織成員及時掌握最新訊息、生物資訊的資料庫以及整合各類相關科技是創新之重要關鍵(徐作聖、邱奕嘉、許友耕,2008),故生技產業可藉由結合化,透過分類、重組和擴充既有資訊創造新的知識,以強化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

    我國光電於全球供應鏈上,大多以製造能力見長,廠商也多以承接 OEM 或 ODM訂單為主,生產產品所需技術不是來自國外技術的移轉,就是即將進入成熟階段的技術

    (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2008;朱延智,2008)。因此,本研究推論光電產業受制於專利、高額權利金、支援軟體不足,且關鍵零組件無法自主的情況下,僅藉由文

    件、會議、或溝通來交換與結合知識,難以激發創新。 洪春吉、趙皖屏、羅世忠(2008)實證金融業、半導體業、電腦週邊業之轉換型、

    交換型領導與組織學習,研究發現金融業以「激勵共同願景」、「願景與吸引力」構面最

    能影響組織學習;半導體業為「尊重信任」構面;電腦週邊業則是「願景與吸引力」構

    面。洪春吉、陳彥菁(2008)探討半導體、紡織成衣業之組織學習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研究指出半導體業組織學習之「對學習的承諾」、「開放心智」、「分享願景」

    三構面皆能影響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紡織成衣業之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則僅受「分享

    願景」、「開放心智」兩構面影響。經上述研究發現,隨著產業的不同,導致自變數對依

    變數造成不同影響,其實證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三)研究貢獻

    1. 本研究針對產業間不同特性,實證生技產業、光電產業之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比較,發現生技產業之知識創造、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均高於光電產

    業。許多研究亦指出,不同的產業特性及環境會影響企業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與

    運作模式(洪春吉、趙皖屏、羅世忠,2008;洪春吉、陳彥菁,2008;王建彬、袁建中,2007;蕭天輝、林仁山、溫源鳳,2007;張文菁、凌雅慧、陳穎峰、張健豪,2006),其實證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2. 本研究發現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影響會因產業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生技產業之「結合化」構面能夠影響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而光電產業則無。許

    多學者認為隨著產業的不同,會導致自變數對依變數造成不同影響(洪春吉、趙

    皖屏、羅世忠,2008;洪春吉、陳彥菁,2008;蕭天輝、林仁山、溫源鳳,2007),其實證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3. 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皆是我國產業發展重心,儘管同為高科技產業,但產業特性仍有所差異,因此深具研究價值,故本研究以臺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

  •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109)

    站」所列國內上市上櫃之生技產業與光電產業為研究對象,探討我國重要產業之

    知識創造對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影響及比較,提供學術界與實務界之參考。

    (四)研究限制

    本研究針對臺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所列國內上市上櫃之生技產業、光

    電產業進行研究與抽樣,故本研究所獲得之結論與建議,只適用於臺灣生技產業與光電

    產業,若將本研究之結論擴展至其他產業宜謹慎為之。

    (五)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建議後

    續研究者可針對其他產業,比較不同產業間之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

    此外,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並非僅受知識創造影響,爾後研究者可再加入其他研究變數

    來進行研究。由於創新種類相當多元,除了管理創新、技術創新,還有服務創新、價值

    創新等創新類型,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在這些領域做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 公開資訊觀測站 http://newmops.tse.com.tw/

    2. 王建彬、袁建中(2007)。不同生命週期產業評估創新政策。科技管理學刊,12(3),35-74。

    3. 朱延智(2007)。高科技產業分析。台北:五南。

    4. 朱延智(2008)。產業分析(第四版)。台北:五南。

    5.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8)。科學技術統計要覽。

    6. 吳思華(2001)。知識經濟、知識資本與知識管理。臺灣產業研究,4,11-50。

    7. 吳萬益(2008)。企業研究方法(第三版)。台北:華泰。

    8. 林義屏、黃俊英、董玉娟(2004)。市場導向、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組織績效間關係之研究:以科學園

    區資訊電子產業為例。管理評論,23(1),101-134。

    9. 俞洪亮、蔡義清、莊懿妃(2007)。商管研究資料分析:SPSS 的應用。台北:華泰。

    10. 洪春吉、陳彥菁(2008)。不同產業之組織學習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半導體業、紡織成衣

    業實證比較。青年企業管理評論,1(1),13-39。

    11. 洪春吉、趙皖屏、羅世忠(2008)。不同產業之轉換型、交換型領導與組織學習-以金融業、半導體

    業、電腦週邊業實證比較研究。臺灣銀行季刊,59(2),42-64。

    12. 徐作聖、邱奕嘉、許友耕(2008)。高科技產業策略與競爭(第二版)。台北:全華。

    13. 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2008)。2007-2008 年全球光電市場與臺灣光電產業總論。

    14. 國家實驗研究院(2007)。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

    15. 國家實驗研究院(2008)。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

    16. 張文菁、凌雅慧、陳穎峰、張健豪(2006)。產業環境影響下企業人力資本系統與組織創新績效關係之

    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6(1),101-122。

    17. 張紹勳(2007)。研究方法精華本(第二版)。台中:滄海。

  • (110)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18. 莊立民(2002)。組織創新模式建構與實證之研究-以臺灣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

    究所博士論文。

    19. 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第四版)。台北:華泰。

    20. 經濟部工業局(2008)。生技產業白皮書。

    21. 廖國鋒、吳建平(2007)。個體工作滿足、知識分享與組織創新能力之關聯性研究。科技管理學刊,

    12(4),1-34。

    22. 廖曜生(2005)。人力資源策略、組織結構對知識創造、知識整合與組織創新的影響-組織生命週期為

    節制變項。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學報,7,171-196。

    23. 蔡啟通(1997)。組織因素、組織成員整體創造性與組織創新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

    24. 鄭景華、王怡舜、湯宗益(2005)。知識整合創新能力對組織創新績效影響之研究。電子商務研究,

    3(3),215-240。

    25. 蕭天輝、林仁山、溫源鳳(2007)。技術創新策略、績效與環境關聯性之探討-以臺灣高科技產業為

    例。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1(2),30-46。

    26. 羅萱(2007)。追求卓越-體制力量與管理創新:臺灣醫療產業之實證研究。管理學報,24(5),515-

    529。

    27. 羅潔伶(2007)。企業薪酬策略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知識管理能力與組織學習能力的中介效果。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

    英文文獻 1. Alavi, M., & Leidner, D. (2001). Review: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 MIS Quarterly, 25(1), 107-136.

    2. Allio, R. J. (2005). Interview with Henry Chesbrough: Innovating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33, 19-

    24.

    3. Becerra-Fernandez I., & Sabherwal R. (2001).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8(1), 23-55.

    4. Bloodgood, J. M., & Salisbury, W. D. (2001).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strategie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31, 55-69.

    5. Bohn, R. (1994). Measuring and meanaging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6(1), 61-73.

    6. Chang, S. C., & Lee, M. S. (2007). Th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mechanisms

    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 emprirical study in Taiwan. The Business Review, 7(1), 295-301.

    7. Chia, R. (2003). From knowledge-creation to the perfecting of action: Tao, Basho and pure experience as the

    ultimate ground of knowing. Human Relation. 56(8), 953-981.

    8. Choi, B., & Lee, H. (2002).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its link to knowledge creation proces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3, 173-187.

    9. Chou, S. W. (2005). Knowledge crea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s, and knowledge

    storage/retrieval capabiliti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31(6), 453-465.

    10. Christensen, C. (2003). The innovator’s dilemma.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Essentials.

    11. Daft, R. L. (1978). A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1(2),

  •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111)

    193-210.

    12. Daft, R. L. (2004).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8th edition). Ohio: Thomson learning / South-Western.

    13. Damanpour, F. (1991). Organization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4(3), 555-590.

    14. Damanpour, F., & Evan, W. M. (1984).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problem of

    organizational lag.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9, 392-409.

    15. Damanpour, F., & Evan, W. M. (1990). The adoption of innovation overtim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 San

    Diego.

    16. Droge, C., Claycomb, C., & Germain, R. (2003). Does knowledge mediate the effect of context on

    performance? Some initial evidence. Decision Sciences, 34(3), 541-568.

    17. Erden, Z., von Krogh, G., & Nonaka, I. (2008). The quality of group tacit knowledge.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17(1), 4-18.

    18. Frankle, E. G. (1990).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change. Boston: Kluwer Academic.

    19. Gumusluoglu, L., & Ilsev, A. (2009).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creativity,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2, 461-473.

    20.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with readings.

    New York: Maxwell Macnillan International.

    21. Hamel, G. (2006). The why, what, and how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February, 72-

    84.

    22. Hargadon, A. (2005). Technology brokering and innovation: Linking strategy, practice, and people.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33(1), 32-36.

    23. Hatten, K., & Rosenthal, S. (2000). Creating knowledge through experiments. Knowledge Management Review,

    3(4), 12-13.

    24. Helfat, C. E., & Raubitschek, R. S. (2003). Product sequencing: Co-evolution of knowledge, capabilities, and

    products. Izn C. E. Helfat (Ed.), The SMS blackwell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193-340).

    Blackwell Publishers, Oxford.

    25. Hu, M. L., Horng, J. S., & Sun., Y. H. (2009). Hospitality teams: Knowledge sharing and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ourism Management, 30, 41-50.

    26. Jansen, J. J. P., Bosch, F. A. J. V. D., & Volberda, H. W. (2005). Managing potential and 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 How do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matt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8(6), 999-1015.

    27. Jayaram, J., Droge, C., & Vickery, S. K. (1999).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manafucturing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18, 1-20.

    28. Jiang, X., & Li, Y. (2009).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alliances. Research Policy, 38(2), 358-368.

    29. Kimberly, J. R., & Evanisko, M. J. (1981).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4, 689-713.

  • (112)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30. King, A. W., & Zeithalm, C. P. (2003).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A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8), 763-772.

    31. Knight, K. E. (1967). A descriptive model of the intra-firm innov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4, 478-496.

    32. Koberg, C. S., Detienne, D. R., & Heppard, K. A. (2003). An empirical test of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al,

    and process factors affecting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14(1), 21-45.

    33. Lee, H., & Choi, B. (2003). Knowledge management enablers, process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

    integrative view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1), 179-288.

    34. Liao, S. H., Fei, W. C., & Liu, C. T. (2008). Relationships between knowledge inertia,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28, 183-195.

    35. Lin, C. Y. (2006). A study on th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s in Taiwan’s logistics industry. The Business Review,

    5, 270-275.

    36. Lloréns Montes, F. J., Ruiz Moreno, A., & García Morales, V. (2005). Influence of support leadership and

    teamwork cohesion 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Technovation, 25(10), 1159-1172.

    37. Lofsten, H., & Lindelof, P. (2005). R&D network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patterns-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on science parks. Technovation, 25, 1025-1037.

    38. Mavondo, F. T., Chimhanzi, J., & Stewart, J. (2005). Learning orientation and market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

    with innovation,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9(11/12), 1235-

    1392.

    39. Minbaeva, D., Pedersen, T., Bjorkman, I., Fey, C., & Park, H. (2003). MNC knowledge transfer, subsidiary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HR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4(6), 586-599.

    40. Moore, G. A. (2004). Darwin and the demon: Innovating within established enterpris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86-92.

    41. Nonaka, I. (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5(1), 14-35.

    42. Nonaka, I., & Konno, N. (1998). The concept of Ba: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3), 40-54.

    43.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44. Nonaka, I., & Toyama, R. (2005). The theory of the knowledge creation firm: Subjectivity, objectivity, and

    synthesis.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4(3), 419-436.

    45. Nonaka, I., Toyama, R., & Konno, N. (2000a).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 Long Range Planning, 33(1), 5-34.

    46. Nonaka, I., Toyama, R., & Nagata, A. (2000b). A firm as a knowledge-creating ent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theory of the firm. Indusrail and Corporate Change, 9(1), 1-20.

    47. Nonaka, I., von Krogh, G., & Voelpel, S. (2006).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theory: Evolutionary paths

    and future advances. Organization Studies, 27(8), 1179-1208.

    48.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McGraw-Hill Inc., New York.

    49. O’Connor, G. C., & Ayers, A. D. (2005). Building a radical innovation competency. Research Technology

  •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113)

    Management. 48(1), 23-31.

    50. Parent, M., Gallupe, R. B., Salisbury, W. D., & Handelman, J. M. (2000). Knowledge creation in focus group:

    Can group technologies help?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38, 47-58.

    51. Peltokorpi, V., Nonaka, I., & Kodama, M. (2007). NTT DoCoMo’s Launch of I-Mode in the Japanese mobile

    phone market: A knowledge creatio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4(1), 50-72.

    52. Popadiuk, S., & Choo, C. W. (2006).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creation: How are these concepts relat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6, 302-312.

    53.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ee Press, New York.

    54. Ravichandran, T. (1999). Redefining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owards theoretical advancements. 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4(2), 243-274.

    55. Robbins, J. R., & Judge, T. A. (200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3th edition).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56. Schulze, A., & Hoegl, M. (2008).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and the generation of new product ideas: A

    behavioral approach. Research Policy, 37, 1742-1750.

    57. Sedera, D. & Gable, G. (2006). Identifyin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uctures in enterprise systems projects.

    The Tenth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58. Studt, T. (2005). Measuring innovation… gauging your organization’s success. R&D Highlands Ranch, 74, 42-

    44.

    59. Suh, W., Sohn, J. H. D., & Kwak, J. Y. (2004). Knowledge management as enabling R&D innovation in high

    tech industry: The case of SAIT.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8(6), 5-15.

    60. Teece, D. J. (1998). Capturing value from knowledge assets: The new economy, markets for know-how, and

    intangible asset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3), 55-79.

    61. Tidd, J., Bessant, J., & Pavitt, K. (2005). Managing innovation: 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 marke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3th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62. Tsai, M. T., & Li, Y. H. (2007). Knowledge creation process in new venture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0, 371-381.

    63. Tseng, C. Y. (2009).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network in Asia: Evidence from comparis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mong six countrie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76, 654-663.

    64. Tushman, M. L., & Nadler, D. A. (1986). Organizing for innov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8, 74-92.

    65. Un, C. A., & Cuervo-Cazurra, A. (2004). Strategies for knowledge creation in firms.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15, 27-41.

    66. Wan, D., Ong, C. H., & Lee, F. (2005). Determinants of firm innovation in Singapore. Technovation, 25, 261-

    268.

    67. Weerawardena, J., O’Cass, A., & Julian, C. (2006). Does industry matter? Examining the role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innovation and br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9,

    33-45.

  • (114)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附錄一

    知識創造量表之因素分析

    構 面

    題項 因素 負荷量

    特徵值解釋

    變異量 累積解釋 變異量

    貴公司員工會觀察資深員工的行為來學習。 0.763 貴公司員工願意將自己的知識或觀念經由面

    對面談話的方式,分享給其他同事。 0.741

    貴公司重視員工的在職訓練。 0.686 內 化

    貴公司員工能夠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新的技

    術與知識(邊做邊學)。 0.677

    2.772 17.325% 17.325%

    貴公司利用網際網路建置良好的資訊系統,

    幫助員工取得所需資訊。 0.752

    貴公司建構完整的資料庫,提供員工工作上

    的參考。 0.711

    貴公司擁有儲存資訊、實務個案或經驗的資

    料庫,以利共享。 0.700

    結 合 化

    貴公司善用網頁(包括公司內部網路與網際

    網路)來做為知識流通媒介。 0.661

    2.697 16.856% 34.181%

    貴公司會安排員工參與跨部門的合作專案。 0.697 貴公司經常透過腦力激盪來解決難題。 0.679

    社 會 化

    貴公司實施員工跨領域輪調,以增加員工不

    同領域的專業知識。 0.677

    2.173 13.581% 47.762%

    貴公司員工會運用比喻的方式將知識或觀念

    表達出來。 0.646

    貴公司將顧客或專家的知識以外顯(書面、

    文字、數字…)的傳達方式讓員工容易去了

    解。

    0.565 外 化

    貴公司能夠取得專家的知識,並且轉換成容

    易理解的方式傳達給員工。 0.556

    1.985 12.406% 60.168%

  •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115)

    附錄二

    組織創新量表之因素分析 構 面

    題項 因素 負荷量

    特徵值 解釋 變異量

    累積解釋 變異量

    貴公司採用的員工福利制度具有相當的獨創

    性,且可有效地激勵員工。 0.739

    貴公司會嘗試以不同的作業程序來加速達到

    公司的目標。 0.729

    貴公司採用相當獨特的績效評估方案,且能

    正確地評估出員工對公司的貢獻度。 0.719

    貴公司會依據顧客的需求,改變服務的項目

    及改善服務方式。 0.715

    貴公司主管會採用新的管理方式,且有效地

    激勵部屬、提高工作士氣。 0.713

    貴公司採用的薪資制度具有相當的獨特性,

    且可有效地激勵員工。 0.709

    貴公司設立新的績效衡量方法,使主管能有

    效的了解員工達成目標的程度。 0.674

    貴公司主管會應用新的領導手段,且成功地

    結合組織成員力量完成任務。 0.658

    貴公司積極採取可以改善組織績效的新政

    策。 0.634

    貴公司採用相當獨特的員工甄選制度,且有

    相當好的成果。 0.626

    貴公司會配合環境的需求,變更各部門的職

    權分工。 0.560

    貴公司會適時調整員工的工作,以利公司目

    標的達成。 0.510

    貴公司採用新的生產作業制度,且能有效地

    檢視實際績效與目標的差距。 0.508

    貴公司目前有新的客戶申訴處理方案,可以

    有效解決顧客抱怨。 0.505

    管 理 創 新

    貴公司採用新的財務控制系統,且能有效地

    檢視實際績效與目標的差距。 0.501

    7.869 35.766% 35.766%

  • (116)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構 面

    題項 因素 負荷量

    特徵值解釋 變異量

    累積解釋 變異量

    貴公司經常引進一些可以改善製程或作業流

    程的新技術。 0.723

    貴公司有相當高的利潤是來自新開發的產品

    或服務。 0.688

    貴公司經常開發一些能被市場接受的新產品

    或服務。 0.679

    貴公司的同仁們經常採用一些新的產品零組

    件或服務項目,以提高公司績效。 0.659

    貴公司的員工經常提出許多改善產品製程或

    作業流程的不同方法。 0.606

    貴公司與同行相較之下有較多數目的專利

    權。 0.562

    技 術 創 新

    貴公司會添購新的工具或設備,對生產或工

    作效率的提高很有助益。 0.531

    3.813 17.331% 53.097%

  • 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較 (117)

    附錄三

    知識創造量表之因素負荷量

    構 面

    題項 內化 結合化 社會化 外化

    貴公司員工會觀察資深員工的行為來學習。 0.763 0.105 0.200 0.193 貴公司員工願意將自己的知識或觀念經由面

    對面談話的方式,分享給其他同事。 0.741 0.155 0.074 0.092

    貴公司重視員工的在職訓練。 0.686 0.194 0.136 0.237 內 化

    貴公司員工能夠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新的技

    術與知識(邊做邊學)。 0.677 0.054 0.215 0.222

    貴公司利用網際網路建置良好的資訊系統,

    幫助員工取得所需資訊。 0.242 0.752 0.400 0.396

    貴公司建構完整的資料庫,提供員工工作上

    的參考。 0.291 0.711 0.413 0.405

    貴公司擁有儲存資訊、實務個案或經驗的資

    料庫,以利共享。 0.314 0.700 0.139 0.214

    結 合 化

    貴公司善用網頁(包括公司內部網路與網際

    網路)來做為知識流通媒介。 0.487 0.661 0.127 0.224

    貴公司會安排員工參與跨部門的合作專案。 0.368 0.206 0.697 0.184 貴公司經常透過腦力激盪來解決難題。 0.365 0.187 0.679 0.083

    社 會 化

    貴公司實施員工跨領域輪調,以增加員工不

    同領域的專業知識。 0.088 0.477 0.677 0.234

    貴公司員工會運用比喻的方式將知識或觀念

    表達出來。 0.079 0.431 0.158 0.646

    貴公司將顧客或專家的知識以外顯(書面、

    文字、數字…)的傳達方式讓員工容易去了

    解。

    0.305 0.382 0.332 0.565 外 化

    貴公司能夠取得專家的知識,並且轉換成容

    易理解的方式傳達給員工。 0.361 0.343 0.147 0.556

  • (118)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附錄四

    組織創新量表之因素負荷量

    構 面

    題項 管理 創新

    技術 創新

    貴公司採用的員工福利制度具有相當的獨創性,且可有效地激勵

    員工。 0.739 0.193

    貴公司會嘗試以不同的作業程序來加速達到公司的目標。 0.729 0.318 貴公司採用相當獨特的績效評估方案,且能正確地評估出員工對

    公司的貢獻度。 0.719 0.166

    貴公司會依據顧客的需求,改變服務的項目及改善服務方式。 0.715 0.164 貴公司主管會採用新的管理方式,且有效地激勵部屬、提高工作

    士氣。 0.713 0.140

    貴公司採用的薪資制度具有相當的獨特性,且可有效地激勵員

    工。 0.709 0.172

    貴公司設立新的績效衡量方法,使主管能有效的了解員工達成目

    標的程度。 0.674 0.307

    貴公司主管會應用新的領導手段,且成功地結合組織成員力量完

    成任務。 0.658 0.299

    貴公司積極採取可以改善組織績效的新政策。 0.634 0.214 貴公司採用相當獨特的員工甄選制度,且有相當好的成果。 0.626 0.269 貴公司會配合環境的需求,變更各部門的職權分工。 0.560 0.210 貴公司會適時調整員工的工作,以利公司目標的達成。 0.510 0.271 貴公司採用新的生產作業制度,且能有效地檢視實際績效與目標

    的差距。 0.508 0.071

    貴公司目前有新的客戶申訴處理方案,可以有效解決顧客抱怨。 0.505 0.273

    管 理 創 新

    貴公司採用新的財務控制系統,且能有效地檢視實際績效與目標

    的差距。 0.501 0.025

    貴公司經常引進一些可以改善製程或作業流程的新技術。 0.473 0.723 貴公司有相當高的利潤是來自新開發的產品或服務。 0.174 0.688 貴公司經常開發一些能被市場接受的新產品或服務。 0.197 0.679 貴公司的同仁們經常採用一些新的產品零組件或服務項目,以提

    高公司績效。 0.361 0.659

    貴公司的員工經常提出許多改善產品製程或作業流程的不同方

    法。 0.363 0.606

    貴公司與同行相較之下有較多數目的專利權。 0.336 0.562

    技 術 創 新

    貴公司會添購新的工具或設備,對生產或工作效率的提高很有助

    益。 0.234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