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陳仲彥 博士 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之歷史發展 與傳承創新 研究生:李思穎 中華民國一四年一月

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之歷史發展 與傳承創新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2376/1/n060002035… · 關鍵字:舞獅、獅、大龍峒金獅團、

  • Upload
    others

  • View
    1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陳仲彥 博士

    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之歷史發展

    與傳承創新

    研究生:李思穎 撰

    中華民國一〇四年一月

    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銘謝

    這碩士,一讀就讀了三年半。想起當初因為報考公職之因考進本校研究所,因此對於研

    究所課業內容與就讀過程是一頭霧水,但也就這樣栽進來了。從一開始不懂研究為何物,開

    始逐漸釐清每次課程,到學會提出問題、消化並理解同學教授的課堂報告。一思及此,就不

    得不感謝所上的靖惠老師,修習的課程時學到許多研究方向、思考、討論問題的方式。當換

    論文研究主題時,靖惠老師沒有苛責我對原本提的研究主題半途而廢,反倒支持我轉換題目

    書寫大龍峒金獅團研究,讓我不勝感激。

    在修習仲彥老師的課程時,偶然發現對於傳統藝術如何傳承感到好奇,也在做期末報告

    的過程中,我在台北市文化局的網站上找到了大龍峒金獅團,因而開啟漫長的研究過程。一

    開始在聯絡大龍峒金獅團時很擔心會被拒絕受訪,但所幸團長(二哥)是位很熱情的人,在

    我第一次訪問二哥時跟我長談五小時,猶記當時複雜的心態,一邊高興自己獲得充分的資訊;

    另一方面在想何時會結束。也因為二哥熱心與研究所學弟無心之言下,我開啟了研究大龍峒

    金獅團的大門。

    在大龍峒金獅團研究、協助的日子裡獲得許多人的協助,包括二哥、美容老師、吳柏勳

    先生、參與計畫的夥伴省身、承翰、阿峰、欣怡、麗玲姊、進益先生、碧霜姐、泰英先生、

    婷儀等人在研究與辦理活動的過程中對我這個菜鳥百般容忍,無私的給予指導,現在想來當

    時給大家添了不少麻煩,哈哈。而獅團的師兄弟們、傳財先生等眾多受訪者等人,謝謝你們

    無私的參與。

    在書寫的過程中,室友等人給了許多協助,當然還有碩士班的伙伴,雖然大家都比我早

    畢業但都很關心我的進度。再來就是昭昭、陳蓁蓁、猶豫、淋浴、蔡喜喜每次見面深情的論

    文問候以及陳蓁蓁的協助,雖然沒有如期在九月畢業,但是有學到你如何妥善的計畫規劃進

    度。還有昭昭阿沙力的在新春年間伸出援手,幫我修正英文的部份,如果沒有你們的援助還

    真是不知道何年何月畢業。在漫長的書寫過程中,口琴社的活動以及與學長姐、學弟妹的吹

    琴也是我抒解壓力的方式,謝謝利得、電動、又元、佳絨、小怪、婉婷以及口琴社的小伙伴

    們,在這漫長過程中的陪伴與玩樂。

    最後,書寫內文時出現了很多錯誤,期間仲彥老師不厭其煩的提醒與修正,討論修正方

    向等,到最後修正排版與內文邏輯時,前前後後的修改下,不禁懷疑仲彥老師觀看我論文的

    次數高於我觀看我論文的次數。真的非常感謝仲彥老師在這書寫期間內的協助、討論與耐心,

    口試委員雪雲老師、振春老師的意見也給予了相當大的幫助。這篇論文能夠完成的呈現在眾

    人面前,多虧眾人的協助否則無法完成,因為怕漏謝一些人,而且要謝的人、事、物族繁不

    及备载,所以就老套的說一句:「要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

  • 摘要

    臺灣社會在近數十年來快速變遷,過往傳統民俗技藝與文化正急速消失,其

    中傳統廟會中出現的舞獅也面臨傳承危機。臺灣民眾對於廟會與迎神賽會不如以

    往樂於參與其中,許多獅陣為因應現在社會的轉變進一步改進傳承方式,臺北市

    大同區的大龍峒金獅團即為其中一例。大龍峒金獅團為現存北部獅陣中成團最久

    的老獅陣,其將武術融合於舞獅內與宗教、地方結合,歷經時代變遷不斷轉化,

    從清領時期保衛地方鄉里的角色逐漸退位,演變至今,大龍峒金獅團除與宗教緊

    密結合外,也逐漸改變以往獅陣僅限於廟會的演出性質,繼而扮演述說當地過往

    人文故事與傳承傳統技藝的角色。

    現今大龍峒金獅團為保住舞獅此項技藝,更努力更加積極地去經營獅團,結

    合大龍峒地方鄉里,同時向外擴大招生,與文化大學國術學系合作使其進一步進

    到大專院校體系傳承技藝,到申請臺北市文化局的立案,並成為臺北市登錄的傳

    統藝術文化資產,同時於地方舉辦展覽與講座,其目的無非是為使此項傳統技藝

    不致流失,並喚回鄉里對於金獅團的記憶。

    本文首先透過研討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其次探討面臨社會變遷所做的

    調整與創新。最後,綜合大龍峒金獅團轉型模式與表演藝術團體、傳統藝術及陣

    頭等創新經營之方式,提出地方獅陣轉型可能模式以供參考。

    關鍵字:舞獅、獅陣、大龍峒金獅團、大龍峒與傳統藝術。

  • Abstract

    Taiwanese society has been changed furiously these decades, both traditional arts

    and cultural heritages faded away rapidly. Lion-dance is one of these endangered tra-

    ditional arts that faced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problem. These years, most Tai-

    wanese are no longer interest in temple fair, which caused lion-dance groups change

    their way for survival. One of it is called The Golden Lion Group Ta-Long-Tong,

    which is the oldest Lion –dance group in Taipei, their dance combines martial art that

    protected people 250 years ago and local religion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Except for

    basic temple fair performance that link to religion, they also play a role as a story

    teller and traditional arts inheritor.

    Nowaday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art of “lion-dance”, the golden lion group

    works even harder than before, such as held exhibitions and workshop with local

    Ta-Long-Tong area citizens, and expand their cooperation with the department of

    Martial Arts in Culture University a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is helps widen the

    way of teaching traditional lion-dance art to those students and people who may not

    interest in i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elps them to win Taipei Master of Traditional

    Arts Awards. All these efforts are in order to recall the public memories of the Golden

    Lion Group and the protection of lion-dance art from disappearance.

    This article mention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olden Lion Group

    Ta-Long-Tong.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Golden Lion Group Ta-Long-Tong’s

    history. Second part is the adjustment made by them under the fast-changing society.

    Last part summarizes groundbreaking steps that Golden Lion Group Ta-Long-Tong,

    performing arts groups, traditional arts and Din Tao‘s take,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reform for local lion-dance groups as reference.

    Key words:Lion dance,Lion dance group,the Golden Lion Group Ta-Long-Tong ,

    Ta-Long-Tong and traditonal arts.

  • i

    目次

    第一章 談獅之前-緒論 .......................................... 1

    第一節 尋獅之由-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尋獅之用-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誰家之獅-研究對象與範圍 ........................................................................................ 3

    第四節 尋獅之法-研究方法 .................................................................................................... 5

    第五節 按文尋獅-研究架構 .................................................................................................. 17

    第二章 臺灣獅蹤-臺灣舞獅的由來與演進.......................... 19

    第一節 獅跡探尋-臺灣舞獅之由來 ...................................................................................... 19

    第二節 獅意何解-臺灣舞獅與厭勝信仰的關聯性 .............................................................. 31

    第三節 獅鎮各方-臺灣舞獅地域象徵性 .............................................................................. 35

    第四節 獅裔繁衍-臺灣舞獅演進 .......................................................................................... 54

    第五節 獅承何處-小結 .......................................................................................................... 60

    第三章 獅之蹤跡-大龍峒金獅團沿革與脈絡 ........................ 63

    第一節 龍峒覓獅-大龍峒金獅團歷史沿革 ........................................................................... 63

    第二節 獅人關係-大龍峒金獅團社會脈絡 ........................................................................... 71

    第三節 獅之過往-小結 .......................................................................................................... 91

    第四章 獅之存續-大龍峒金獅團革新與傳續 ........................ 93

    第一節 獅存之道-大龍峒金獅團轉型歷程 .......................................................................... 93

    第二節 獅之子裔-大龍峒金獅團成員傳承 ......................................................................... 100

    第三節 獅之所向-小結 ........................................................................................................ 107

    第五章 獅向何處-臺灣地方獅陣發展與方向 ....................... 109

    第一節 獅之發展-大龍峒金獅團經營模式 ........................................................................ 109

    第二節 獅之去處-地方獅陣傳承與轉型模式 .................................................................... 119

    第三節 老獅其嗣-小結 ........................................................................................................ 134

    第六章 此獅彼獅-結論與建議 .................................. 137

    第一節 獅之薪傳-結論 ........................................................................................................ 137

    第二節 續尋獅跡-建議 ........................................................................................................ 140

    參考文獻 ........................................................ 142

    附錄:大龍峒金獅團沿革年表 ...................................... 151

    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3969

  • ii

    表目次

    表 1:訪談大綱 .................................................................. 12

    表 2:實際訪談與訪談層面對照表 .................................................. 14

    表 3:臺灣舞獅的分類表 .......................................................... 39

    表 4:臺灣獅、醒獅、北京獅分類整理表 ............................................ 48

    表 5:臺北市大同區民國八十年至一〇三年(10 月)淨遷徙人數與總人口數 ............... 111

    表 6:大龍峒金獅團與民間合作、參與之活動 ....................................... 118

    表 7:地方獅陣轉型可能模式 ..................................................... 134

    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648

  • iii

    圖目次

    圖 1:研究流程圖 ................................................................ 18

    圖 2:河南宗資東漢墓石辟邪 ...................................................... 20

    圖 3:宋代百子嬉春圖(局部) .................................................... 25

    圖 4:含有八卦、太極的獅頭 ...................................................... 34

    圖 5:獅頭上的八卦圖案 .......................................................... 34

    圖 6:獅頭上的太極圖案 .......................................................... 35

    圖 7:醒獅 ...................................................................... 36

    圖 8:北方獅 .................................................................... 36

    圖 9:開口獅 .................................................................... 37

    圖 10:閉口獅 ................................................................... 37

    圖 11 ................................................................... 42

    圖 12:客家獅 ................................................................... 42

    圖 13:張克治當兵習武照片 ....................................................... 73

    圖 14:大龍峒金獅團與其他獅陣關聯整理圖 ......................................... 75

    圖 15、圖 16:和安宮文武判官,武判官,文判官 ..................................... 76

    圖 17:出陣前於和安宮請金 ....................................................... 77

    圖 18:供奉於和安宮的獅頭 ....................................................... 78

    圖 19:獅團成員過淨香 ........................................................... 78

    圖 20:改建前的和安宮 ........................................................... 78

    圖 21:改建後的和安宮 ........................................................... 79

    圖 22:大龍峒金獅團三角大獅旗 ................................................... 80

    圖 23:出陣前,先至大龍峒保安宮保恩堂祭拜義勇公 .................................. 81

    圖 24:獅團先賢張朝枝先生所佩帶識別胸章.......................................... 82

    圖 25:大龍峒金獅團辦公室門前牌額 ............................................... 83

    圖 26:刺繡頭旗於最前頭 ......................................................... 84

    圖 27:其次為鼓車 ............................................................... 85

    圖 28:獅刀與三角大獅旗,引領獅陣進場 ........................................... 85

    圖 29:獅鬼至廟埕或路口引導搶路球 ............................................... 85

    圖 30:溫趙將軍遶境踩街 ......................................................... 85

    圖 31:文化大學國術系學生於遶境踩街拳術展演 ...................................... 85

    圖 32:施放火獅 ................................................................. 85

    圖 33:過火所持之獅刀 ........................................................... 86

    圖 34:過火前老獅祖移駕至保安宮進行儀式 ......................................... 86

    圖 35:後場音樂 ................................................................. 86

    圖 36:大龍峒金獅團過火前進行淨場(打環) ........................................ 87

    圖 37:紅頭法師執行過火前儀式 ................................................... 87

    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087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090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092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094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096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097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101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108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109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112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113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115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116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119

  • iv

    圖 38:紅頭法師帶頭引領過火隊伍進場 ............................................. 87

    圖 39、圖 40: 大龍峒金獅團團員先過火,獅團成員過火依序為獅刀、獅旗、獅頭 ........ 88

    圖 41:(由左至右)黑虎將軍、和安宮土地公與保安宮中壇元帥神轎 .................... 88

    圖 42: 臺北和華樂社於日治時期演出白字戲的場景 .................................... 90

    圖 43:民國五十五年慶祝國慶民間遊藝表演 ......................................... 94

    圖 44:蔣介石八秩華誕祝壽表演 ................................................... 94

    圖 45:大龍峒金獅團於美軍林口空軍基地合照 ....................................... 95

    圖 46:參與漢字文化節於孔廟大成殿前合影 ......................................... 96

    圖 47:獲選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 ................................................. 97

    圖 48:大龍峒金獅團文化成果展演計畫開幕表演 ..................................... 98

    圖 49:大龍峒金獅團文化成果展演計畫閉幕表演 ..................................... 98

    圖 50:頂下郊拚 160 年專家座談會合照 ............................................. 98

    圖 51:一位來自日本的民眾嘗試拿起獅頭 ........................................... 99

    圖 52:陳錫煌師傅開鑼 .......................................................... 100

    圖 53:大龍峒金獅團於「精益求精・陳錫煌布戲工藝展」演出 ........................ 100

    圖 54、圖 55:文化大學國術系學生參與保生文化祭遶境遊行 .......................... 102

    圖 56:大龍峒金獅團參與三立電視《歐吉桑遊臺灣》拍攝 ............................ 103

    圖 57:大龍峒金獅團偕同文化大學國術系學生參與電影大稻埕拍攝 ..................... 103

    圖 58、圖 59:大龍峒金獅團偕同文化大學國術系學生參與草地狀元拍攝 ................ 104

    圖 60、圖 61:大龍峒金獅團協助出演「說書人音樂劇場《大唐盛世‧李謩傳奇》」片段 ... 104

    圖 62:大龍峒金獅團於野臺開唱旁擺攤 ............................................ 105

    圖 63、圖 64:「大龍峒金獅團獅頭製作、獅陣兵器保存紀錄暨舞獅、兵器技藝傳習計畫」 105

    圖 65、圖 66:「無耳金獅-臺北市大龍峒金獅團文化成果展演」開幕表演 .............. 106

    圖 67:林金鍊先生所製紅籙 ...................................................... 114

    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134file:///C:/Users/M840/Dropbox/論文論文論文相關/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改.docx%23_Toc412550143

  • 1

    第一章 談獅之前-緒論

    第一節 尋獅之由-研究背景

    舞獅為迎神賽會或傳統廟會趨吉避凶的儀式。臺灣舞獅自中國傳入與臺灣歷

    史發展有極其密切的關聯。清領時期臺灣各村庄發展以廟為中心,每逢廟會節慶

    時,加入獅陣1的村庄青壯年便舞獅,添加廟會節慶熱鬧氣氛。這群村庄青壯年,

    平時藉由舞獅練武、自衛,以防止強盜與其他地區民眾侵犯,每逢節慶與迎神賽

    會時,便至廟中助陣演出(吳騰達,1998:35)。這種以廟宇為中心的生活習慣,

    歷經數個治理者與時代後逐漸變化。近十年臺灣社會快速變遷,過往的傳統技藝

    與文化正在式微,舞獅同樣面臨傳承艱困的狀態。此外,社會大眾對廟會與迎神

    賽會活動轉為消極,對民俗信仰的認知與參與漸漸消退,且將迎神賽會儀式視為

    民俗技藝表演,於此現況下民眾認知的舞獅,娛樂性大於宗教性,對臺灣舞獅所

    含有的宗教性質也就不甚了解。面臨此等現況,舞獅為適應社會變遷,也褪去以

    往濃厚的宗教性質使表演性質加重,並進一步改進傳承方式以尋求出路。

    臺北市大同區為臺北市拓墾初期的繁榮地域,在臺北發展歷史中屬於較早開

    發的區域,許多富含歷史價值的建築均坐落於此,於此孕育出許多無形文化如:

    舞獅、跳鍾馗、北管、鼓亭等傳統藝術,其中大龍峒金獅團屬於大同區內珍貴的

    無形文化資產。

    大龍峒金獅團為現存北部獅陣中成團最久的老獅陣,其將武術融合於舞獅內

    1 獅陣又可稱為獅團,對外掛名為獅團,但日常口語仍使用閩南語稱「獅陣」;此外臺北市將大

    龍峒金獅團登錄文化資產項目時,亦使用「獅陣」一詞,故本研究在內容部分將獅團全以「獅陣」

    書寫。而為在敘述上釐清獅陣與大龍峒金獅團之差異,部分將以獅團一詞作為大龍峒金獅團於本

    文的代稱。

  • 2

    與宗教、地方結合,歷經時代變遷不斷轉化,從清領時期保衛地方鄉里的角色逐

    漸退位2,演變至今,大龍峒金獅團除與宗教緊密結合外,也逐漸改變以往獅陣

    僅限於廟會的演出性質,繼而扮演述說當地過往人文故事與傳承傳統技藝的角色。

    大龍峒金獅團在改變其傳承方式的同時也企圖與地方結合,此做法與社會教育旨

    趣-社會關懷與文化創新相同,促使研究者探究大龍峒金獅團過往歷史脈絡與未

    來傳承方向,為探討大龍峒金獅團的起因。

    其次,研究者於在學期間修習傳統文化相關課程,對於傳統文化存續與發展

    議題有所接觸,為尋找期末主題,於臺北市文化局網站搜尋到大龍峒金獅團,遂

    發現大龍峒金獅團為臺北市首宗登入無形文化資產之保存團體,引發研究者探究

    大龍峒金獅團好奇心。

    最後,研究者就讀大學期間曾參觀政治大學廣告系第 21 屆畢業展,其中有

    一展間主題為臺灣獅,彼時研究者初步接觸臺灣獅,看到關於臺灣獅相關介紹,

    遂引起研究者探討此議題的興趣,加上往昔於家鄉所看獅陣皆為廣東獅,對於臺

    灣獅也就愈加好奇。故本於以上三項原因,本論文選擇屬於臺灣獅的大龍峒金獅

    團作為研究主題。

    第二節 尋獅之用-研究目的

    臺北市大同區相關研究,以探討保安宮與孔廟研究為多。此外,研究臺灣舞

    獅的論文與相關研究也未有以大同區地域性探討、研究獅陣的發展與傳承脈絡,

    是故筆者欲藉由此研究達成以下目的:

    一、 研討大龍峒金獅團歷史沿革

    2 清代時期官員對地方採取放任態度,地方鄉里大多成立保衛隊,利用獅陣身分來掩飾以免被官

    府懷疑造反。

  • 3

    先探討臺灣舞獅的由來加以探尋大龍峒金獅團傳說、歷史概況與由來等部

    分。

    二、 研討大龍峒金獅團面臨社會變遷所作調整與創新

    探討研析大龍峒金獅團於社會變遷下如何應用宗教組織與社會連結脈絡,改

    變以往的傳承與經營模式,進行調整與創新。

    三、 研討大龍峒金獅團轉型模式作為臺灣地方獅陣未來發展參考

    以大龍峒金獅團的發展模式對比現在臺灣地方獅陣傳承與演進方面所遭遇之

    困難,發展並歸納出可供現行獅陣未來發展參考的模式。

    依據三大目的探討達成本研究主題: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的

    分析與探討。最後,期待本文能夠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大眾得以重新正視、

    關注在地文化,觸發民眾投入並參與其中。

    第三節 誰家之獅-研究對象與範圍

    一、 研究對象

    臺灣民間獅陣數量甚多,然而百年以上的獅陣流傳至今仍享盛名的為數甚少,

    現今與臺北大龍峒金獅團齊名的獅陣僅剩中南部的彰化員林獅、雲林西螺獅以及

    臺南大竹林獅(吳騰達,1984:21)。有鑑於大龍峒金獅團在全臺獅陣享有盛名,

    含有百年的歷史底蘊,讓研究者選擇藉由觀察大龍峒金獅團,得知獅陣如何歷經

    社會變遷,因應社會變遷的波動改革創新的過程。

    本研究對象大龍峒金獅團為少數成立於清代的臺灣獅陣,民國一〇二年五月

    時,編制內成員為 81 位,實際參與出陣及獅陣內工作事務者則有 150-200 位。

    大龍峒金獅團為駐駕於和安宮的獅陣,民國九十八年(西元 2009 年)獅陣登記

  • 4

    成為社團法人,其申請成立社團法人目的在於:「以發揚傳統文化,傳承民俗技

    藝、提倡正當活動、促進社區團結為宗旨。」(大龍峒金獅團,2009)欲藉由申

    請社團法人,轉型於社區進行推廣與技藝傳承。民國一〇一年(西元 2012 年),

    臺北市政府肯定大龍峒金獅團於保存、延續傳統藝術等方面的努力,乃頒發「臺

    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以獎勵之,大龍峒金獅團脫離過往以地方為中心的思維,

    轉型推廣傳統藝術朝向文化與對外層面推進的努力於此可見一番。

    二、 研究範圍

    舞獅在臺灣各地盛行已久,舉凡各大廟會慶典均會出現舞獅。當地民眾長久

    以來參與獅陣,於此情形下,獅陣逐漸影響民眾的生活娛樂、信仰、體育與社交

    等各個層面。

    大龍峒金獅團為大同區在地獅陣,獅陣涉及層面甚廣,本研究僅針對大龍峒

    金獅團歷史沿革、社會脈絡、傳承與創新等部分做探討與研究。此處所指的傳承

    與創新的部分,傳承部分係指獅陣技藝諸如:獅藝、獅頭、武術、音樂等獅陣整

    體內容傳承者,研究內容著重於人之傳承部分,對於獅藝、獅頭、武術、音樂等

    內容僅略述之,而不詳細探討與說明。創新部分則探討獅陣出陣模式、宣傳、招

    募人員等外部形式改變。

    綜合以上所述,其餘諸如獅藝走法與獅藝意涵、音樂內容、出陣形式、宗教

    儀式、獅頭製作步驟與武術招式等,不在本研究範圍之內,故不予以探討。

  • 5

    第四節 尋獅之法-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沿革、社會脈絡、傳承與創新。特別是

    百年獅陣如何因應社會變遷進而與地方鄉里連結?在人才凋零的現在,獅陣如何

    改變作法讓舞獅技藝得以傳承?又如何讓過往舞獅技藝盛況與感動再度傳遞給

    大眾等議題,更是本研究所關注的重點。

    由於質性研究相對於量化研究較適合探討、深入發掘具有複雜性與描述性的

    研究(Catherine Marshall、Gretchen B. Rossman 著,李政賢(譯),2006:73-74),

    因此,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使用質化研究,以探討大龍峒金獅團的傳承脈絡

    與現況,瞭解獅陣的發展脈絡、地方連結性、技藝傳承方式與對外宣傳方式。

    本研究使用個案研究法,於資料蒐集方面使用「證據三角剖分」(或稱為資

    料的三角校正3),藉由不同蒐集資料方式對於個案研究事件與事實相互印證,以

    建構研究效度,故本研究使用文件資料蒐集、觀察、訪談三種殊異的資料蒐集方

    式,以達成「證據三角剖分」建構研究效度(Robert K. Yin 著,周海濤、李永賢、

    張蘅(譯),2009:150-155),以下說明資料蒐集方式與研究方法。

    一、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特別針對於單一或多個個案進行研究,藉由殊異的資料蒐集與多

    重的比較分析,藉以對特定現象與情境脈絡間複雜的交互作用進行全方面的彙整

    與處理(林淑馨,2010:290)。因個案研究法特性符合本研究的目的,是故本研

    3 此處所提證據三角剖分與三角測量法(或稱為三角校正)不同。三角測量法,一說為質化與量

    化兩者並用之研究方法,以消弭質化研究於數據統計上研究不足之處,達到互相檢視、互補與整

    合研究之目的(胡幼慧,1996:278-285;Matthew B. Miles、A. Michael Huberman 著,張芬芬

    (譯),2006:88-90。)二說為透過整合多種途徑,以達成與鞏固單一途徑所無法取得的成果

    (Uwe Flick 著,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364-366、431-432)。

  • 6

    究針對大龍峒金獅團使用個案研究法,藉以全面且深入探討大龍峒金獅團,如何

    因應社會環境變遷進行傳承與創新等具體作為。為更詳盡瞭解大龍峒金獅團歷史

    脈絡、傳承與創新,將進一步收集資料、分析、訪談並觀察。

    二、文件資料蒐集

    歷史分析為蒐集並整理研究相關文獻檔案、專著、論文、報紙、目擊者的口

    述證詞、紀錄與遺跡等資料,再藉由記錄與陳述發掘歷史事件的方法(Catherine

    Marshall、Gretchen B. Rossman 著,2006:155)。

    本研究蒐集臺灣舞獅與大龍峒金獅團相關文獻,包含歷史資料、新聞報導、

    口述者證詞、公文檔案、期刊論文、專書、調查報告、政府公開資訊、網路影音

    資料、網路文字資料、相片、展覽內文等資料,以建立參與觀察及深度訪談之基

    礎,再綜合歸納與釐清臺灣舞獅的發展脈絡、大龍峒地區歷史與人文以及大龍峒

    金獅團發展歷程。

    三、觀察

    觀察乃透過視覺、觸覺、聽覺與嗅覺,並系統化紀錄所發生事件、行為與物

    件。透過觀察有助於溝通、預測、控制人類行為與社會現象的瞭解,為質性研究

    中最常使用方法之一(林淑馨,2010:158-160;Catherine Marshall、Gretchen B.

    Rossman 著,2006:135-136)。

    (一)參與觀察

    根據觀察者角色加以分類,可以分為「非參與觀察」與「參與觀察」兩種。

    非參與觀察排除觀察者對於觀察場域的干擾,觀察者不介入觀察場域,亦不參與

    任何觀察場域活動,任憑場域活動進行與發生,彷若觀察者不存在於觀察場域中

  • 7

    (林淑馨,2010:162-182;Uwe Flick 著,2007:218-219)。

    參與觀察為觀察者親身參與研究場域,並融入研究現場成為研究場域的一份

    子,以成員身分觀察、研究場域(林淑馨,2010:162-182;Uwe Flick 著,2007:

    218-219)。為使研究資料更為詳盡,本研究欲透過參與觀察,以掌握第一手資料、

    瞭解事件發生脈絡,使其與訪談所獲得資訊互補。

    (二)研究者角色

    Raymond Gold 將參與觀察依照觀察者參與程度的不同分為四種類型,完全

    參與者、參與觀察者、觀察參與者、完全觀察者(局外觀察者),分別敘述如下

    (林淑馨,2010:163-165)。

    1、完全參與者

    完全參與者扮演與被觀察者相同的角色,觀察者的身份對被觀察者隱藏,可

    以藉此獲得被觀察者最為隱私的資訊,但缺點是可能會因為太過於投入研究群體

    中而喪失了自身研究的中立性。

    2、參與觀察者

    參與觀察者的身份為被觀察者所知,被觀察者於相當程度上接受觀察者,不

    會因觀察者的出現或參與引起被觀察者的驚懼或不適,故對於觀察者而言可以獲

    得許多外人所不能得知的資訊。

    3、觀察參與者

    觀察參與者涉入程度較參與觀察者來的少,觀察者的身份為被觀察者所知,

    且被視為外人,僅被觀察對象允許參與團體中較為形式化的儀式與活動,被觀察

    者私人的事項與細節往往對於觀察者有所保留。

    4、完全觀察者(局外觀察者)

    完全觀察者(局外觀察者)不以任何形式參與被觀察對象的團體與情境中,

  • 8

    僅於外圍進行觀察,雖不會影響干涉到被觀察者,但所獲得的資訊有限,僅能觀

    察現象的表面概況。

    根據觀察者程度的分類,參與觀察者的涉入程度較為適中,不僅可以獲得外

    人所不能獲得的資訊,同時也能以較為中立的立場做研究分析,故本研究藉由參

    與觀察者的角色,觀察大龍峒金獅團的現況與連結,以獲知文獻上找尋不到的資

    訊,並獲得採訪相關人事物的機會。參與觀察時間,自民國一〇二年(西元 2013

    年)七月至民國一〇三年(西元 2014 年)九月為期一年的時間,觀察獅團成員

    平日如何使用場域、出陣、宣傳、參與廟會節慶、協助出演等活動,以作為研究

    參考或依據。

    在參與觀察大龍峒金獅團的過程中,協助大龍峒金獅團行政方面事務,此外

    因研究性質相近,故協助大龍峒金獅團進行研究報告撰寫與調查。在調查過程中,

    得大龍峒金獅團負責人李世澤先生熱心協助,故在訪談研究對象方面遭遇較少困

    境與阻力,於此獲得豐沛的口述資訊。此外,在觀察獅團成員出陣演出方面,在

    獅團負責人積極協助下,得以進入現場進行記錄並攝影,故此方面相片與相關資

    訊眾多。而調查期間所遇困境,莫過於研究資料整理、研究書寫邏輯一致性、研

    究成果撰寫與修正以及獅團研究報告人員協調等,此些都需經過審慎考量與商討

    後方有可能完整呈現。

    四、訪談

    (一)深度訪談

    深度訪談法訪談實施方式為:研究者與受訪者進行具特定目的的對話,透過

    受訪者組織的話語,了解受訪者自身與其生活經驗,並取得受訪者對於真實世界

    的看法、態度與感受(林淑馨,2010:228-229)。

  • 9

    本研究採用一般性深度訪談法進行訪談。除卻一般性深度訪談外,尚有一些

    較為特殊的深度訪談類型,如:俗民誌訪談、現象學訪談、菁英訪談、焦點團體

    訪談、兒童訪談等,分別論述如下:俗民誌訪談透過參與者觀點,以第一手的資

    料取得方式,集中焦點探索該地特定族群文化;現象學訪談著重研究受訪者與研

    究者兩者交織而成的個人經驗,藉以探討事件對個人產生的生命意義;菁英訪談

    著重於特定訪談對象,這些受訪者多為具有廣大影響力的人物,或為組織與社群

    內消息靈通人士,此類訪談聚焦於受訪者研究領域與相關特長上;焦點團體受訪

    者多為七到十人,此類訪談方式多半用於行銷研究上,研究者創造支持性環境,

    提出問題並鼓勵成員討論、表達個別意見;兒童訪談主要訪談對象為兒童,藉由

    兒童觀點以提供清新的洞視(Catherine Marshall、Gretchen B. Rossman 著,2006:

    141-145)。

    因本研究訪談目的為取得受訪者自身觀點與生活經驗,不需使用其他類別的

    深度訪談法,故採用一般性深度訪談作為本研究訪談施行方式。

    (二)訪談結構

    訪談類型依研究者對訪談結構的控制程度,可分為三種(林淑馨,2010:

    223-225)。

    1、結構式訪談

    又稱為標準化訪談、封閉式訪談,此訪談類型對訪談內容進行高度控制。研

    究者需事前擬定具結構性的訪談問卷,並且於訪談時不得隨意更改訪談問題與順

    序。此種訪談法較適用於量化分析,不僅可減少來自受訪者的誤差,且可提高調

    查可性度。

    2、半結構式訪談

    又稱為半開放性訪談、半標準化訪談,此種訪談類型具有相當程度的控制作

  • 10

    用。研究者需於訪談前擬定訪談大綱,可於訪談時,對訪談內容與順序進行彈性

    調整,不需按照原先擬定訪談大綱順序進行,是故受訪者可透過彈性問答方式,

    清楚表達自身觀點。

    3、無結構式訪談

    又稱為開放性訪談、非標準化訪談,為一種無控制的訪談類型。研究者於訪

    談前無需設計訪談問題與依據,只需粗略擬定訪談大綱與要點做提示。訪談內容

    隨受訪者回答所進行,研究者僅為輔助角色鼓勵受訪者陳訴己見,於此情形下,

    受訪者針對主題背景、事件提供的資訊與想法具有深度與豐富性,有助於研究者

    對於議題深入與全面性瞭解,適合質性研究。

    斟酌各訪談類型後,本研究使用較具有彈性的無結構式訪談。相較於結構式

    訪談,無結構式訪談不需依照事先擬定好的訪問題目順序訪談,可依照訪談氛圍

    與內容,加以對訪談題目刪減或增加,可獲得受訪者全面且深入的意見與想法。

    (三)訪談對象

    為針對本研究目的大龍峒金獅團歷史沿革、社會脈絡與傳承方面進行訪談,

    除訪談大龍峒金獅團外,並加以訪談與大龍峒金獅團互動之相關組織。如與獅陣

    歷史相關之廟宇-和安宮;與獅陣相關宗教組織-保安宮及霞海城隍廟;與獅陣

    相關軒社4及獅陣-和華樂社、士林湳雅溪底金獅團、大直喜樂社金獅團、士林

    得和金獅團與大同金獅團。

    訪談對象使用滾雪球抽樣法,先詢問對大龍峒金獅團全面了解的大龍峒金獅

    團負責人-李世澤先生,再進一步訪問其提供人選,並從此些人選中再次詢問是

    否有相關人選可供訪談。

    4 與獅陣雷同均為由地方人事自行組織成的社團,但與獅陣不同的是軒社以練習曲與演戲等演出

    為主。

  • 11

    首先,為了解大龍峒金獅團與和安宮歷史關聯性,故訪談大龍峒金獅團團員

    與大龍峒在地居民。

    其次,由於大龍峒金獅團獅頭駐駕於和安宮,與和安宮關係緊密。卻於大龍

    峒保安宮保生大帝誕辰日與臺北霞海城隍誕辰日時擔任頭陣,為了解獅陣與大龍

    峒保安宮及臺北霞海城隍廟關聯性,故訪談保安宮董事長與霞海城隍廟管理人。

    最後,訪談與大龍峒金獅團相關軒社及子弟組織。

    1、和華樂社,初成立時為地方廟宇出演歌仔戲,後來轉為北管樂社,近年

    來與大龍峒金獅團演出及負責人,兩者人員方面有所重疊。民國六十七年(西元

    1977 年)前和安宮尚未因街道拓寬改建時為兩層樓建築,彼時和華樂社與大龍

    峒金獅團共用和安宮二樓為存放樂器、道具的場所,現今和安宮改建後,和華樂

    社與大龍峒金獅團於和安宮旁共用同一辦公場所。故訪談和華樂社負責人,以瞭

    解和華樂社與大龍峒金獅團之關聯。

    2、訪談與大龍峒金獅團相關獅陣,以了解大龍峒金獅團與受訪獅陣其社會

    脈絡與傳承,受訪獅陣關聯如以下略述:士林湳雅溪底金獅團的獅藝、獅頭製作

    為大龍峒金獅團所傳授;大直喜樂社金獅團、士林得和金獅團與大同金獅團其獅

    藝為大龍峒金獅團師父所傳授。

    (四)訪談問題

    訪談問題層面依照本研究目的分為:歷史、社會脈絡與創新、傳承三部分:

    第一,歷史層面,為舊時大同區-大龍峒區域歷史與大龍峒金獅團歷史;第二,

    社會脈絡與創新層面,大龍峒金獅團向外宣傳、推廣以及傳承方面與社會脈絡有

    關,是故特別將社會脈絡獨立成為訪談層面之一;第三,傳承層面,為社會脈絡

    與創新要點之一,且為本研究主題,故特將傳承部分獨立成為訪談層面;最後,

  • 12

    為了記錄受訪者身分與背景資訊,於訪談層面加上基本資料部分。

    為進一步從受訪者的問答中獲得充分資訊,故將訪談問題依照訪談層面:歷

    史、社會脈絡與創新、傳承三部分。訪談大綱根據訪談層面、訪談問題與受訪者

    所屬單位整理,如表 1。

    表 1:訪談大綱

    訪談層面 訪談問題 受訪者所屬單位

    歷史 1. 大龍峒金獅團,目前主要團員有幾位?

    2. 大龍峒金獅團,一年內有何重大活動?

    3. 大龍峒金獅團經費來源,如:受到其所「駐」的

    廟的補助、以前的財務狀況、自行掏腰包等?

    4. 大龍峒金獅團創始日期?

    5. 以前過往的盛況、與停滯期等?

    6. 當時學武時,師傅是誰?是誰教導武功?

    7. 大龍峒金獅團祖師為誰?

    8. 大龍峒金獅團以何廟為中心?與所「站」的廟的

    關係?

    9. 大龍峒金獅團日治時期得獎與練習狀況為何?

    10. 光復後當時成員數多少?有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

    事情?

    11. 以前都什麼時候出陣表演?出陣有收取酬勞嗎?

    12. 是否有出陣的禁忌?

    13. 是否會到其他地進香或表演?

    14. 獅頭介紹:獅頭的傳說、與獅頭上的圖案?

    15. 大龍峒金獅團奉祀的主神/祖師為?

    大龍峒金獅團

  • 13

    社會脈絡

    與創新

    1. 大龍峒金獅團過去曾擔任地方自衛要角,可否講

    述這部分的歷史經驗?

    2. 獅陣於何時退出地方保衛角色?

    3. 退出保衛鄉里角色後,與地方鄉里的互動為何?

    4. 獅陣目前有在社區做推廣活動嗎?

    5. 獅陣於 2013年 6月時於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舉辦

    無耳金獅特展,特展內容與主要目的為何?

    6. 承上,是否會不定期於地方或外地舉辦特展或是

    演出,讓地區居民以及外來人了解獅陣?

    大龍峒金獅團

    1. 什麼時候開始聽聞大龍峒金獅團並與之接觸?與

    大龍峒金獅團關聯性為何?

    2. 對於大龍峒地方史以及大龍峒金獅團的了解?

    3. 過去廟內有哪幾任的董事長或相關人士與大龍峒

    金獅團有所接觸,或有所關聯?這些關聯為?

    4. 廟宇對於大龍峒金獅團的支持是哪幾方面的?

    5. 例如:保安宮過去除了提供廟埕外,讓大龍峒金

    獅團團員練習以外,還提供大龍峒金獅團那些資

    源上的補助?

    6. 頂下郊拚的先賢們與大龍峒金獅團的關係為何?

    7. 對大龍峒金獅團的期望為何?

    大龍峒保安宮

    臺北霞海城隍廟

    1. 什麼時候開始聽聞大龍峒金獅團並與之接觸?與

    大龍峒金獅團關聯性為何?

    2. 對於大龍峒地方史以及大龍峒金獅團的了解?

    3. 現今與大龍峒金獅團的交流為何?未來期望發

    展?

    大龍峒地方居民

    和華樂社

    士林湳雅溪底金獅團

    大直喜樂社金獅團

    士林得和金獅團

    大同金獅團

    傳承 1. 現今使用何種方式招募學員?是否有遇到困難?

    2. 新進成員身分為何?

    3. 現在獅團由誰來教授新進成員?

    4. 大龍峒金獅團與文化大學國術系有合作關係,在

    哪些部分做合作?對他們的期望?

    5. 除了與文化大學合作以外,是否有與其他組織單

    位合作?

    6. 是否考慮與社區大學合作?

    7. 未來如何籌組經費?

    大龍峒金獅團

    負責人與團員

    表 1(續):訪談大綱

  • 14

    (五)訪談對象與訪談層面對照表

    本研究訪談人數為 13 位,茲將所屬單位、訪談對象、訪談層面、實際訪談

    日期,整理如表 2。

    表 2:實際訪談與訪談層面對照表

    所屬單位 訪談對象 訪談層面 實際訪談日期

    大龍峒金獅團

    A:獅團負責人-李世澤先生

    歷史、社會脈絡

    創新、傳承

    2013/7/16、2014/3/15、

    2014/5/26、2014/7/18、

    2014/8/10、2014/8/19、

    2014/9/01、2014/9/06、

    2014/9/10、2014/9/23

    2015/2/115

    (共 11 次)

    獅團團員

    B:現年 71 歲

    C:現年 76 歲

    D:現年 62 歲

    E:為獅團教授拳術之大師兄

    (共 4 位)

    歷史、社會脈絡

    與創新、傳承

    B:2014/3/15、

    2014/5/2、2014/7/24

    C:2014/4/19

    D:2014/5/2、2014/9/23

    E:2014/5/16

    (共 7 次)

    5 此次為論文口試結束後,於修改內文期間觀看到獅團近期有新的變化,故前往訪談以添增報告

    完整度。

    傳承

    1. 什麼理由吸引你加入大龍峒金獅團?

    2. 什麼時候開始參與獅陣練習?

    3. 什麼時候參與出陣與活動演出?

    4. 有沒有協助獅陣宣傳?

    5. 目前學到了哪些?

    6. 未來希望可以從獅團得到的資源?或期待?

    文化大學國術系學生

    表 1(續):訪談大綱

  • 15

    文化大學

    技擊運動暨

    國術系

    參與建教合作老師與學生6

    F:唐人屏-前文化大學國術

    系老師

    G:大三學生,已學兩年

    H:大五學生,已學四年

    I:大五學生,已學四年

    (共 4 位)

    傳承 2014/8/26

    (共 1 次)

    大龍峒保安宮 J:董事長-廖武治先生

    歷史、社會脈絡

    與創新

    2014/5/26

    (共 1 次7)

    臺北

    霞海城隍廟

    K:管理人-陳文文女士 歷史、社會脈絡

    與創新

    2014/7/18

    (共 1 次)

    在地居民 大龍峒在地居民

    L:大龍峒在地人(男性)

    M:大龍峒在地人(女性)

    團員(B、C、D 三位)

    (共 5 位)

    歷史、社會脈絡

    與創新

    L:2014/4/26 、2014/7/11

    M:2014/8/19

    (共 3 次)

    和華樂社 負責人

    (與大龍峒金獅團負責人為

    同一人)

    傳承、社會脈絡

    與創新

    見大龍峒金獅團管理人

    一欄

    士林湳雅溪底

    金獅團 負責人 歷史、社會脈絡 事先訪談大龍峒金獅團

    6 大龍峒金獅團與文化大學國術系合作,至文化大學進行宣傳一方面推廣獅團知名度,另一方面

    希望藉由合作替獅團招募有意願參與獅團的學生。 7 此訪談為參與「大龍峒金獅團歷史與現況之調查研究」協同林美容老師訪問廖武治董事長。

    表 2(續):實際訪談與訪談層面對照表

  • 16

    與創新 負責人,得知當年與大

    龍峒金獅團相關人士,

    多已凋零,而此四獅陣

    現任負責人,因而對於

    大龍峒金獅團交流過

    往,不甚瞭解,故後續

    無進行訪談動作。

    大直喜樂社

    金獅團 負責人

    歷史、社會脈絡

    與創新

    士林得和

    金獅團 負責人

    歷史、社會脈絡

    與創新

    大同金獅團 負責人

    歷史、社會脈絡

    與創新

    訪談自民國一〇二年七月開始進行,首先訪談大龍峒金獅團負責人李世澤先

    生,以獲得與大龍峒金獅團相關人士資訊,其後,於民國一〇二年七月十六日至

    民國一〇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共訪談 13 位受訪者,與後續的加補訪合計,總訪談

    次數共達 24 次。

    惟原先預計訪談士林湳雅溪底金獅團、大直喜樂社金獅團、士林得和金獅團、

    大同金獅團管理人,經由大龍峒金獅團負責人李世澤先生詢問,得知當初瞭解大

    龍峒金獅團至其獅團傳承的人大多已凋零,且現負責人對於以往傳承之歷史過程

    與內容瞭解不深,故後來透過大龍峒金獅團負責人轉述其本身所知的歷史過往,

    將其內容做一記錄。

    表 2(續):實際訪談與訪談層面對照表

  • 17

    第五節 按文尋獅-研究架構

    一、 發展研究雛形

    發展研究動機,擬定研究目的、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根據研究目的研擬研

    究方法與步驟。

    二、 研析相關文獻

    將文獻整理,分成四大類分別為:臺灣舞獅由來、臺灣舞獅與厭勝信仰關聯、

    臺灣舞獅地域性與象徵性以及臺灣舞獅演進,透過初步文獻整理,了解臺灣舞獅

    的脈絡。

    三、 建構訪談層面

    對應本文的研究目的對照文獻回顧內容,設計並整理出三大面向:大龍峒金

    獅團歷史沿革、大龍峒金獅團社會脈絡與大龍峒金獅團革新,根據三大層面設計

    訪談大綱後,進入田野。

    四、 分析研究資料

    進入田野參與觀察,進行資料整理同時深度訪談,於深入訪談結束後,將整

    理出的資料與訪談內容作分析,擬分成三章歸納討論:大龍峒金獅團沿革與脈絡、

    大龍峒金獅團革新與傳承與大龍峒金獅團未來與發展。

    五、 提出研究結論

    將大龍峒金獅團發展模式,對照文獻回顧中臺灣獅陣所面臨之問題,發掘臺

    灣獅陣未來發展方向。

    茲將以上內容整理成研究流程圖,如圖 1。

  • 18

    圖 1:研究流程圖

    發展

    研究

    雛形

    研析

    相關

    文獻

    建構

    訪談

    層面

    分析

    研究

    資料

    提出

    研究

    結論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設計繪製

    對應研究目的

    整理出三大層面

    並設計訪談層面

    臺灣地方獅陣

    發展與方向

    大龍峒金獅團

    沿革與脈絡

    大龍峒金獅團

    革新與傳續

    發展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獻收集與整理

    分成四大類

    臺灣舞獅由來

    臺灣舞獅與

    廟宇關聯

    臺灣舞獅

    地域性與象徵性 臺灣舞獅演進

    文獻回顧

    大龍峒金獅團

    歷史沿革

    大龍峒金獅團

    社會脈絡與創

    大龍峒金獅團

    傳承

    結論與建議

    進入田野

    進行訪談與資料整

    理分析

  • 19

    第二章 臺灣獅蹤-臺灣舞獅的由來與演進

    第一節 獅跡探尋-臺灣舞獅之由來

    臺灣舞獅由自泉、漳州移民帶來之風俗所形成,故要得知臺灣舞獅由來,需

    先了解中國舞獅之起源。中國舞獅起源與獅文化盛行相關,中國自古以來不產獅,

    因此對於獅的認知,多半藉由文獻典籍、傳說與少數目擊者之描述而來。

    佛教盛行進一步帶動獅文化在中國的影響力。影響所及與獅相關的創作,也

    隨中國內部對獅的想像增多而豐富化,其中舞獅即是獅文化影響下的產物。故要

    了解舞獅必先從中國獅文化談起。

    一、 西來狻猊-獅文化由來

    獅屬肉食大型貓科動物,由中亞、西亞、南亞、非洲一帶而來,非中國原生

    種(高建文,2006:12-13)。根據《辭海》「狻麑」條記載,先秦時期撰寫之《穆

    天子傳》內文,已經知曉狻猊(狻猊為獅別稱)的存在:

    亦作狻猊,獅子也。《爾雅‧釋獸》:『狻麑似虦貓,食虎豹。』郭

    注:『即師子也,出西域。』郝懿行義疏:『《穆天子傳》:「狻猊野

    馬,走五百里。」猊與麑同,狻麑為合聲為師,故郭云即師子矣。』

    (臺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會,1982:2939)。

    由文獻可知,狻猊與狻麑為早期稱呼「師子」之稱謂。狻猊與狻麑讀音相同,

    兩字合聲為「師」,為古印度梵語稱呼獅子-Simha 的轉音。波斯、中亞一帶,

    早期與印度有商業往來,故當地至今仍使用 Simha 一稱,但 Simha 一詞傳至中

    國只剩單音 Sim,音(譯)後為「師」或「獅」(高建文,2006:20-21;施德華,

  • 20

    2009:33-34)。漢代張騫通西域後,獅子經由絲路傳入中國,多為外國所進貢動

    物。東漢時期,已有典籍記載西域各邦進供獅之記錄,《後漢書》內文即記載多

    則關於獅子進貢中國之紀錄:

    西域長史班超擊莎車大破之月氏國遣使獻扶拔師子(後漢書‧肅宗

    孝章帝本紀:3-80)。

    安息國遣使獻師子扶拔(後漢書‧孝和皇帝、孝章皇帝本紀:3-89)。

    十一月安息國遣使獻師子及條枝大爵(後漢書‧孝和皇帝、孝章皇

    帝本紀:3-91)。

    勒國獻師子封牛(後漢書‧孝順皇帝、孝冲皇帝、孝質皇帝本紀:

    3-119)。

    獅的形體與形象,隨獅子作為貢品進入中國日漸清晰,東漢時期,已有仿獅

    子外型雕塑的鎮墓石獅(或稱為石辟邪,圖 2)。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日益昌盛,

    具有印度風格的獅子形象傳入中國,致使人們相信死後羽化騎乘翼獸即可成仙,

    故此時期的鎮墓石獅多帶有雙翼(王儷閻,2004:17)。

    圖 2:河南宗資東漢墓石辟邪

    圖片來源:施德華(2009:35)

  • 21

    各時期獅的創作與雕塑風格不盡相同,但多帶有誇張化的傾向。唐代後,因

    中西交流頻繁,民間對獅了解更為深入,舉凡陵墓、寺廟、日常用具、歌舞等,

    均出現以獅為造型的創作,此時期「獅藝術」到達鼎盛,相關創作不僅獨樹一格

    且附有特定形式,於獅的體態、特徵與神情均有生動刻劃(王儷閻,2004:17-19)。

    唐代大量的「獅藝術」創作,進而奠基往後「中國獅」的形象,明清兩代至今的

    「獅藝術」仍深受其影響。

    中國百姓對獅創作極多,究其原因與獅傳至中國的形象相關。除獅之外,虎

    在中國因其兇猛的生性而為當地人所信奉,希望藉由其兇猛之力,得以守護民眾、

    趨吉避凶,進而於民間形成一股崇拜虎的虎文化。

    但虎文化始終不及獅文化昌盛,民間崇奉獅的風氣相較於虎更為普遍,探究

    其原因有二(謝宗榮,2001:45-47;蔡宗信,2004:24)。

    (一)中國產虎,虎對於人類危害甚大,雖人類因其兇惡而敬畏、崇拜虎,但崇

    拜中帶有厭惡之情。與虎相對,獅不產於中國,民眾又聽聞獅可食虎豹8,故在

    對於虎的厭惡之情下,進而將獅視為神獸崇拜,期望獅可以趨吉避凶。

    (二)佛教將獅視為聖獸,眾多經文中均出現對於獅的描述,並將獅視為護法常

    以獅喻佛。民間多半藉由佛教經典認識獅,是故將獅視為護衛佛法具有靈力的神

    獸。隨佛教於中國日益普及與深化,民眾對於獅的崇拜之情更甚。

    上述二原因,造成中國獅文化普及於民間,並將其視為能趨吉避凶、辟邪治煞的

    辟邪物9(又稱厭勝物),廣泛應用於聚落、廟宇、民宅中。

    先秦時期,初聞獅能食虎豹,至東漢時進貢獅子,少數人得以一窺其面貌,

    在好奇心驅使與獅傳聞日益壯大之情況形下,關於獅的創作與靈感便源源不絕。

    8 詳見前段《辭海》「狻猊」條內文。

    9 關於辟邪物的功用與辟邪信仰,於第二節將有詳細的介紹。

  • 22

    其次,獅獲佛法加持,此將民間信仰獅文化的風氣進一步推進,使獅文化興盛程

    度超越虎文化對於中國的影響。獅,因而成為普遍於中國民間的信仰,此外因崇

    拜獅而產生的傳說不計其數,其中有關舞獅的傳說就多達數十種10。

    二、 靈獅舞動-舞獅由來

    舞獅在明清之後盛行,明清之後關於舞獅由來的傳說多不勝數。查閱與舞獅

    之諸多文獻,雖無法得知現今舞獅成形的確切時間,但從過去歷史紀錄與文獻中,

    可窺見舞獅表演形成與演進過程。

    漢代時盛行百戲,百戲又稱散樂、魚龍曼衍與角觝。依據張衡〈西京賦11〉

    內文所提,可知漢代百戲種類甚多,諸如:扛鼎、尋橦12、緣索13、反腰貼地、

    胸突貼鋒、眩術14、角觝、使用道具之表演以及藉馬展示技巧等演出(俞大綱,

    1978:289-294)。其中,角觝為人與人,人與獸形相搏之表演,其獸,並非用真

    獸與人搏鬥,而是一種擬獸型態的表演,實與帶有擬獸表演性質的舞獅相關,《漢

    書‧禮樂志》中記載(吳騰達,1984:12-13;曾永義,1990:98):

    朝賀置酒陳前殿房中不應經法治竽貟五人楚鼓貟六人常從倡者三

    十人常從象人四人孟康曰象人若今戲蝦魚師子者也韋昭曰著假面

    者也師古曰孟說是(漢書‧禮樂志:2-241)。

    依內文描述,角觝表演時由「象人」扮演動物,模擬動物型態起舞。由孟康與韋

    10

    關於舞獅由來之傳說,施德華所著《中國獅舞之藝術》一書,對照《臺灣民間舞獅之研究》、

    《舞獅技藝活動之研究》與王宏隆《臺灣獅》內容分析舞獅傳說與由來,內容詳盡。 11

    張衡〈西京賦〉內文描寫及平樂觀內競技情形,於百戲部分有生動地描繪,關於百戲部分摘

    錄如下:「臨迴望之廣場,程角觝之妙戲,烏獲扛鼎,都盧尋橦……巨獸百尋,是為曼延……」

    (鄧海翔主編,1995:66-67)。吳騰達(1984:13)認為此處所指百獸,應為古時部族圖騰之

    象徵,因部落被征服,其後將各部落圖騰融合於舞中獻給君王。 12

    亦即緣竿。利用竿子做出各式高難度技巧的表演。 13

    又稱舞絙。類走索,於繩索上進行表演或舞蹈。 14

    類現代魔術。內容包含將牛馬易首,支解人之手腳的表演。

  • 23

    昭的注可知類似角觝的擬獸表演,於漢代後傳承下來。雖無確切文獻說明漢代已

    有形似舞獅的擬獅表演,但角觝的表演形式夾雜於百戲中經由後世轉化、傳承演

    變出不同類型的擬獸表演。魏晉時百戲盛行,將士衣錦歸鄉時,必定演出百戲慰

    問將士。魏晉南北朝楊衒之撰寫《洛陽伽藍記》即記載北魏首都洛陽盛行佛教,

    每逢祭典出演百戲圍觀者眾多的景象:

    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邪師子導引其前吞刀吐火騰驤一面綵幢上索

    詭譎不常奇伎異服冠於都市像停之處觀者如堵(洛陽伽藍記:

    587-11)。

    內文提及「像」,即佛像;「師」即「獅」;而吞刀、吐火、彩幢、上索等動作,

    應為百戲無誤。施德華教授(2009:64-66)認為北魏時,獅尚未普及,故此處

    所提「辟邪師子」應為由人假扮成的假獅子。

    隋代薛道衡〈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15一詩,提及百戲與獅之擬獸舞。至

    唐代,獅之擬獸舞記載更為豐富。白居易與元稹曾以〈西涼伎〉16為主題作詩,

    內文對於舞獅有極其精彩的描述,文中對舞獅形貌、舞姿、內容描述甚詳,細看

    〈西涼伎〉,實為具有故事內容之舞獅。

    任半塘(1984:529-537)分析〈西涼伎〉劇情、致辭、表演、樂舞、服裝

    15薛道衡(明崇禎年間:26)〈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節錄如下:「京洛重新年,復屬月輪圓。

    雲間碧獨轉,空裡鏡孤懸。萬芳皆集會,百戲盡前來。…..抑揚百獸舞,盤跚五禽戲。狻猊弄班

    足,巨象垂長鼻。……」 16

    白居易〈西涼伎〉內文如下:「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

    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紫髯深目羌胡兒,鼓舞跳梁前致辭。應似涼州未陷日,

    安西都護進來時。需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絕歸不得。泣向獅子涕雙垂,涼州陷沒知不知。獅子

    回頭向西望,哀吼一聲觀者悲。貞元邊將愛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娛賓犒士宴監軍,獅子胡兒

    長在目。有一征夫年七十,見弄涼州低面泣。泣罷斂手白將軍,主憂臣尋昔所聞。自從天寶兵戈

    起,犬戎日夜吞西鄙。涼州陷來四十年,河隴侵將九千里。平時安西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

    緣邊空屯十萬卒,飽食溫衣閒過日。遺民腸斷在涼州,將卒相看無意收。天子每思長痛惜,將軍

    欲說合慚羞。奈何仍看西涼伎,取笑資歡無所愧。縱無智力未能收,忍取西涼弄為戲。」(清聖

    祖御定,1978:4701-4702)。

  • 24

    與效果六方面,認為〈西涼伎〉應為戲劇,其技藝表現完整,非一般唐代歌舞劇

    所能比擬(曾永義,1990:101)。觀看〈西涼伎〉內文描述演出面具與舞蹈動作,

    廣義而言,仍屬於擬獸舞-舞獅的範疇,其使用之面具與舞蹈等,都間接或直接

    影響舞獅後續發展,據文獻記載,至明代仍有〈西涼伎〉演出紀錄17。相較於〈西

    涼伎〉強烈的戲劇性,然根據曾永義(1990:100)教授說法最早詳述舞獅表演

    形式與內容當屬《舊唐書‧音樂志》記載之「五方獅子舞」,其表演形式較〈西

    涼伎〉單純,且具有現代舞獅雛形:

    太平樂,後周武帝時造,亦謂之五方獅子舞。獅子鷙獸,出於西南

    夷、天竺、獅子等國。綴毛為之,人居其中,像其俛仰馴狎之容。

    二人持繩秉拂,為習弄之狀。五獅子各立其方位,百四十人歌太平

    樂。舞以足持繩者,服飾作崑崙像(曾永義,1990:100)。

    另,《新唐書‧禮樂志》對於「五方獅子舞」補充說明如下:

    銅鈸二舞者四人設五方師子高丈餘飾以方色每師子有十二人畫衣

    執紅拂首加紅袜謂之師子郎(新唐書‧禮樂志:17-141)。

    內文清楚描述,五方獅子舞為「人居其中」的舞獅表演,配合一百四十位樂手演

    奏,從人數多寡、形式之描寫可看出,唐代獅舞人數眾多及技藝成熟性。五方獅

    子舞論其表演與伴奏型態與現代舞獅相近,可以說是現代舞獅雛型(曾永義,1990:

    100)。

    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宋代百戲仍含有舞獅演出內容,同時宋代文物中也

    17

    明代顧景星《稱州志少》:「有大獅,首尾奮迅而出。奴問獅何來,一人答曰:『涼州來』。」

    等詩句,書寫關於西涼伎演出的情景(任半塘,1984:549)。

  • 25

    出現眾多如:戲獅、舞獅等生動繪畫與雕塑18(圖 3),如此推測宋代舞獅技法已

    成形。另外,宋代因經濟發達、生活平穩,民間產生以歌舞為主之表演團體「社

    火」。「社火」表演內容承繼前朝百戲等表演技法,推測擬獸舞也含括在內,經由

    「社火」組織將宮廷內舞蹈與擬獸舞一併傳播至民間(曾永義,1990:102)。

    圖 3:宋代百子嬉春圖(局部)

    圖片來源:劉恩伯編著(2002:362)

    元代以後與舞獅相關文獻陸續出現19。明代時,明孝宗曾邀外國使節入宮觀

    賞舞獅,禮科給事中王綸以「皇祖明訓」規勸明孝宗勿以觀看舞獅,怠惰疏忽政

    事20。據此規勸可推知當時舞龍、舞獅盛行,是故王綸規勸明孝宗:「勿以縱硯

    以妨政」(曾永義,1990:102、施德華,2009:69)。

    清代坊間舞獅盛行,舞獅技法臻至成熟,舞獅表演已有既定形式21。至清末,

    18

    根據施德華《中國獅舞之藝術》一書所載,宋陳暘《樂書》內繪有獅舞圖、南宋蘇漢臣《百

    子嬉春圖》中繪及二童扮演獅子戲耍之畫面、山西新降南范庒金墓(建於北宋)內的磚雕圖及含

    有舞獅圖。 19

    《元史‧賀勝傳》(宋濂、王褘等撰,2010:23-2034)記載,一日歸獵完後,以獅子舞迎駕

    之場景:「帝一日獵還勝參乘伶人蒙采毳做獅子舞以迎駕輿象驚奔逸不可制…。」 20《續文獻通考》記載如下:「吾平日持身之道,無伋伶近狎之失,無酣歌夜飲之敕,伏望皇上

    丙枕不寐,千旦有為。獅子可觀也,勿縱硯以防政;花船可遊也,勿使遊以荒政。」內文中提及

    的獅子,即舞獅(曾永義,1990:102)。 21

    《京都風俗誌》記載如下:「少太獅,以一人舉獅頭在前,一人在後為獅尾。上遮布,彩色

    絨線,如獅被毛皮狀。二人彩褲做獅腿,前直上,後傴僂,舞動如生。有滾珠、戲水等名目。」

    可知舞獅至清代,已有固定演出形式(施德華,2009:69-70)。。

  • 26

    因地方治安混亂,地方民眾自行練武、自衛情形在所多有。張心泰於《粵遊小志》

    提及清代潮州府與嘉應州新年的舞獅場景可應證此一情形,據其內文描述,舞獅

    人群中有:「十餘少年手持戈盾叉棒之屬,紅巾結束,鳴鑼什沓。」從隊伍中少

    年手持兵器之情景,可推知鄉里自行武裝並私下操演之情狀(施德華,2009:

    73-74)。而此描述情景與清領時期臺灣舞獅情狀相差無幾。

    舞獅,由初時漢代百戲角觝中所含有的擬獸形式轉化而來,百戲中存有的擬

    獸形式歷經許多朝代,於北魏時期方才出現擬獅的徵兆。時至唐代除卻擬獅外,

    更演進出〈西涼伎〉此一具有戲劇形式之舞獅。另一方面,唐代文獻中也出現,

    舞獅名稱與特定表演形式的五方獅子舞。由此推定舞獅至唐代,已有屬於自身特

    定表演形式,其形式影響後世獅舞發展。

    唐代以後,舞獅於百戲內部演化發展,〈西涼伎〉也一併流傳至明代。舞獅

    原先從盛行於宮廷內,隨經濟繁榮、民間自行組織歌舞表演團體、於佛事盛會、

    廟會與慶典盛行下,擬獸技法與舞獅技巧也隨之傳入民間,於各地發展出不同舞

    獅特色與技法。時至今日,這些不同地域的舞獅,每逢節慶盛典進行演出,其舞

    獅技法、傳承歷程、廟宇與民間慶典等連結與過往民眾生活習性相關,實屬獨特

    的文化資產。

    三、 獅承唐山-臺灣舞獅起源

    清康熙二年(西元 1663 年),鄭氏政權選擇臺灣作為反清復明基地,清廷為

    遏止鄭氏政權,進一步強化禁令,限制沿海一帶居民不得前往臺灣,並下令遷界

    22。沿海居民生活因清廷禁令難以維持生計,無處可退之下紛紛渡海來臺,造成

    22

    清廷為遏止鄭氏政權,擔心沿海居民接濟鄭氏政權,多次發布海禁令,嚴禁沿海人民與鄭氏

    政權交易往來,但仍無法遏止交易,故於西元 1661 年發布遷界令,下令浙江、江南、福建、廣

    東四省居民全數遷移,欲實施堅壁清野計策。惟此政策實施對於鄭氏政權不受影響,鄭氏政權更

    藉此招攬:「招沿海居民之不願內徙者數十萬人東渡,以實臺地。」(黃秀政,1995:153、159)。

  • 27

    漢人相對於荷蘭統治殖民時期大幅增加。據統計,此時在臺漢人已多達十萬至十

    二萬人,人口超越當時臺灣原住民族(黃秀政,1995:153、159;周婉窈,2009:

    68)。

    漢人風俗與生活習慣於鄭氏政權時開始引進臺灣,根據李天民、余國芳(2005:

    52-55)《臺灣舞蹈史》內敘述,其認為鄭氏政權施行屯兵制度以農養兵,於日常

    中以「舞蹈」來操演軍隊練兵,此「舞蹈」以戰陣和抄練兵器為主。至今南部一

    帶盛行的宋江陣,據傳為鄭氏訓練軍隊之陣型「五花操兵法」演變而出。如此段

    描述為真,推估應為鄭氏遺民滯留臺灣,教予鄉里民眾保衛自身之陣法。

    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 1683 年),鄭氏政權降於清廷,清廷於同年九月正式

    接管臺灣,清康熙三十三年(西元 1694 年),據高拱乾(2004:321)《臺灣府志》

    所載,漢人於元旦時的習俗,已有舞獅在內:

    歲時【漢人用此禮,土番無也。】

    ……元旦起至元宵止,好事少年裝束仙鶴、獅馬之類,踵門呼舞,

    以搏賞賚,金鼓喧天,謂之「鬧廳」(臺灣府志卷七・風土志:321)。

    《臺灣府志》所載「鬧廳」情景,與清代記載中國每逢節慶走會內容相似23,由

    鄉里人士(少年)組成表演團體,於地方節慶時演出。表演內容包含束仙鶴、獅、

    馬等,推估應為擬獸舞,與現今臺灣所傳白鶴陣、獅陣、竹馬陣形象雷同(施德

    華,2009:75、252)。

    由陳光雄(2002:31-32)主持《舞獅技藝活動之研究》一書認為,《臺灣府

    23

    據《燕京歲時記》載:「過會者乃京師游手,扮作開路、中幡、扛箱官兒、五虎棍、跨鼓、

    花鈸、高蹺、秧歌、十不閑、耍墵子、耍獅子之類,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廟會等,隨地演唱,觀者

    如堵。」過會又稱走會、出會,為地方團體於節慶廟會時,大型表演之演出(施德華,2009:75、

    252)。

  • 28

    志》撰寫時間為康熙三十三年,離鄭氏政權投降之年份康熙二十二年相去不遠,

    故舞獅風俗應非短時間內形成,因而推測應於鄭氏政權統治時,臺灣即有舞獅習

    俗存在。

    清領時期,臺灣械鬥事件層出不窮,時間長達一百六十餘年之久。清廷對於

    分類械鬥處理方式治標不治本,往往平伏一次械鬥後,另一場再度生起,清廷無

    法有效壓制械鬥發生導致政府威信盡失,而民間為求自保,自行組織自衛團體情

    形在所多有(黃秀政,1995:68)。於此情形下,地方藉舞獅之名,於農閒時練

    習武術及獅藝;節慶時便於廟會慶典中走會、出陣;村庄受「外力」介入時便起

    身保衛家園。此類自衛團體於不同地域名稱各異,形成以武館、獅陣、獅團、宋

    江陣為名等組織(李天民、余國芳,2005:72;蔡宗信,2005:8)。

    光緒二十年(西元 1894 年)成書的《安平縣雜記》(1983:15)中記載酬神

    表演,內含一種名為「殺獅陣」24的演出。此種陣法,根據片岡巖(陳金田、馮

    作明譯,1981:60-61)大正十年(西元 1921 年),於《臺灣風俗誌》所載,為

    需要借用武術來演出的舞獅表演25,由此一描述可推知,清領時期社會械鬥頻繁

    的背景,從而導致鄉里習武風氣漸開,並將武術融合於舞獅之中。

    日治時期對於臺灣舊俗採取寬容政策,實施大規模舊慣調查行動,並採取「舊

    慣溫存26」做法(周婉窈,1998:149),因臺灣廟會與民間信仰屬於舊慣故未受

    到牽制,節慶活動與民間傳統文化得以延續發展。

    24

    《安平縣雜記》節錄內容為:「酬神唱儡傀班喜慶。普度唱官音班、四平班、福路班、七子

    班、掌中班、老戲、影戲、俥鼓戲、採茶唱、藝妲唱等戲。迎神用殺獅陣、詩意故事、蜈蚣枰等

    件。」可知酬神所出演內容種類項目之多,推估應是當時參與民眾多,表演項目自然也豐富之故

    (佚名、林勇校訂,1983:15)。 25

    片岡巖對於「刣獅」(臺語譯名,意旨殺獅)描寫如下:「所謂刣獅,就是武士戴上獅面,

    然後再由其他武士來攻打。武士們都使用長刀,左右縱橫盡情揮舞。扮演獅子的武士為了躲避攻

    擊,就上下前後左右跳躍,多半是當作祭日的餘興節目演出……。」(片岡巖著,陳金田、馮作

    明譯,1981:60-61) 26

    被「習慣法」所承認的舊慣,才有法律效力得已以「舊慣」之名存續。

  • 29

    日治時期臺灣迎神賽會擴大並蓬勃發展,大正九年(西元 1920 年)前後最

    為鼎盛27。其中臺北霞海城隍廟祭典規模,在臺灣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每次祭典花費甚鉅(邱坤良,1992:98)。伴隨者廟會盛況,舞獅技藝也因應廟

    會需求,得以存續發展,盛行於鄉里28。

    日治時期雖不禁舊慣風俗,但禁止人民練武,故鄉里人士多藉由舞獅名義私

    下練武,俗稱暗館29(王于寧、呂崇銘,2004:348)。而殺獅陣的表演,因廟會

    盛行以及總督府推行舊慣保存政策得以延續至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五年(西元

    1902 年),臺灣慣習研究會所著《臺灣慣習紀事》提及臺灣獅陣演出情形(蔡宗

    信,2005:8):

    臺灣習俗,有謂殺獅者,每年春之元日,冬之十日,以及迎神賽會,

    凡武人各集技人人,名曰獅陣。紮竹枝外蒙五色帛為獅子形,以二

    人粧獅子為跳擲狀,餘則擁以矛盾刀杖,列次各展拳勇技擊之術。

    考其緣起,取意農事既畢,設想為狩獵之樂(蔡宗信,2005:8)。

    內容描述,日治初期臺灣舞獅樣貌,其形態與清領時期相似,均以鄉里人士為主

    並於迎神賽會時演出,而舞弄刀槍的部分也沒減少,與片岡巖於大正十年所述雷

    同(蔡宗信,2005:8)。直至昭和十一年(西元 1936 年)底,日本開始於臺灣

    實行皇民化運動30,禁止臺灣宗教與廟會活動,舞獅因而受到波擊,被迫中止。

    27

    根據宋光宇所考據結果,發現與 1920 年前後臺灣對外貿易不景氣有關。地方人士開始轉移目

    標至迎神賽會的花費上(邱坤良,1992:102)。 28

    連橫(2002:174)《雅言:臺灣掌故三百篇》內提及鄉里盛行舞獅之情景:「弄獅之戲,習

    技擊者為之;鄉村頗盛。」 29

    日治時期,政府嚴禁民眾學武惟恐武裝起義發生,因而民間武館多利用夜間私下練武,故當

    時臺灣民間將主要團體教學出陣演練稱為「明館」;暗中進行練武的稱為「暗館」(王文雄,1996:

    11-12)。 30

    皇民化運動主要項目有:一、國語運動,二、改姓名,三、志願兵制度,四、宗教、社會風

    俗改革。目的在於將臺灣人塑造成具有愛日並以日本為榮的「日本人」,如此才得以替日本出征

    (周婉窈,2009:217)。

  • 30

    民國三十四年(西元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臺灣歸屬於中華民國

    統治,舞獅方有復甦機會。光復初期治安不穩定,引發鄉里人士重新效仿清領時

    期作法,組成地方性團體藉以維持地方治安,逢廟會與迎神賽時會便出陣31(蔡

    宗信,2005:12-13)。民國三十六年(西元 1947 年)發生二二八事件,實施清

    鄉32臺灣地方獅陣也被鎖定為掃蕩目標,至此臺灣舞獅進入沉寂期(郭麗娟,2009:

    104)。

    此種情形至民國六十年代左右(約西元 1970 年代)有了轉機,隨民間信仰

    狂熱化,臺灣舞獅也隨之興盛,進而帶動鄉村習武風氣,此為光復之後舞獅的鼎

    盛時期(王于寧、呂崇銘,2004:349;郭麗娟,2009:104)。此後,臺灣舞獅

    因產業結構改變、農村人口外移、廟會陣頭逐漸式微、鄉村習武風氣不再、社會

    風氣轉變,同時也因新式娛樂傳入,影響所及民眾日常生活娛樂不限於傳統技藝,

    導致年輕人對於傳統技藝興致缺缺,而原先廟會慶典參與人數,和過往相比銳減

    許多,過往廟會與走會觀者如堵的景象,現今只在著名廟會中得以一見。

    中國不產獅,獅透過信仰與想像之力成了一種具有靈能、威能的動物,佛教

    將獅視為護法、坊間透過眾多傳說及聽聞,逐漸繪製出屬於中國的獅形象,至此,

    獅不僅為佛教護法具有靈力,同時也具有避邪制煞的功能。中國獅文化崇拜藉由

    藝術創作逐漸成形,除卻繪畫、雕塑外,透過模擬動物型態進行擬獸表演,日漸

    發展出一套擬獸模式,此模式歷經各個朝代逐漸演變出舞獅技藝,成為鄉里民眾

    農閒時的休閒娛樂。

    31

    〈民報〉即於 1946 年 3 月 3 日,報導關於金獅陣協防地方之內容,標題為:「金獅團與市民

    合作」,內容包含金獅團協助居民日夜偵查奸商行動、各處要道的防衛等(蔡宗信,2005:13)。 32民國三十八年(西元 1949 年),二二八事件後,國民政府派出軍隊鎮壓民間反動勢力,為徹

    底肅清暴徒、維持治安,國民政府配合實施「綏靖」,於同年三月二十一日展開清鄉計畫。根據

    黃克武、洪溫臨於〈悲劇的歷史拼圖-金山鄉二二八事件之探析〉內提清鄉主要任務為:「配合

    綏靖部隊執行肅反擊收繳散失武器工作,並辦理清查戶口及聯保連坐,以防奸黨匿跡,確保地方

    治安。」(黃克武、洪溫臨,2001:26-27)。

  • 31

    舞獅自中國傳入臺灣,雖文獻沒有明確點出臺灣舞獅最早形成於何時,但可

    確定舞獅習俗源自於漢人移民社會,藉由當時的中國移民傳入臺灣。根據文獻記

    載,推估舞獅應於鄭氏政權至清領時期之時傳入臺灣。清領時期,臺灣舞獅發展

    活動因地方治安不佳,故地方村庄即藉由舞獅練武,進而抵禦外來威脅,農閒時

    則參與廟會活動凝聚鄉里情感。臺灣舞獅技藝於此等因素下蓬勃發展,並落地生

    根。

    臺灣舞獅歷經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光復等時代變遷,至今因人口外移33、

    新式娛樂傳入、年輕世代對於傳統技藝熱衷度不如以往、廟會文化式微等因素而

    逐漸式微,導致傳統舞獅技藝(記憶)傳承面臨斷層與生存危機。現今政府與民

    間,逐漸重視傳統文化技藝的傳承,希望透過傳統文化其魅力與獨特性,吸引新

    生代青年與在地民眾參與其中。另外,學界也針對獅陣傳承問題等現象,展開進

    一步研究與探討,但傳承問題仍存在於民間。

    第二節 獅意何解-臺灣舞獅與厭勝34信仰的關聯性

    前述章節曾提及舞獅由擬獸舞轉變演化而來,而舞獅作為擬獸舞,帶有既定

    技巧與道具演出,臺灣舞獅更與廟宇結合,故含有濃厚宗教性。進一步分析臺灣

    舞獅35的宗教性,發現其宗教性與獅文化中所富含特性-鎮伏百獸相關。由獅壓

    伏百獸,衍伸出獅得以辟邪的觀點,認為獅可以壓服而致勝、進而驅除邪煞(呂

    理政,1992:45)。

    33

    偏鄉地區經常發生,因人口外移至外縣市,而無法奏齊人數出陣之事。 34

    厭勝又可稱為避邪,有壓伏而致勝與驅除邪煞之意(呂理政,1992:45)。 35

    臺灣舞獅可以大致分為四類:開口獅、閉口獅、廣東獅、北京獅,臺灣舞獅的分類與討論會

    於下一節論述。其中開口獅與閉口獅因在臺灣流傳許久已自行演化出一套獨特模式,合稱為臺灣

    獅。本章所提及臺灣舞獅以臺灣獅為主,廣東獅與北京獅在臺灣,並無此特性。

  • 32

    臺灣舞獅獅頭因含有厭勝物特性,其獅頭開光後具有神性,而供奉於廟內,

    此外舞獅技法也與宗教儀式相關,故本研究以厭勝儀式、厭勝物特性、臺灣舞獅

    獅頭與舞獅技法特性比對,藉以闡述臺灣舞獅與廟宇關聯。

    古時人們面對於自然界中諸多不能解釋的現象,感到恐懼、崇敬、疑惑與好

    奇,為撫平心中諸多情緒,人們進而衍生出神靈信仰-透過對神靈祈求與儀式,

    獲得福氣降身,進而驅除邪穢。人們藉由祈求神靈等方式,以驅除邪穢與禍害,

    增進福氣吉祥。然驅除邪煞與禍害實為次要目的,人們最終仍希望破除邪穢與禍

    害進而得到福氣吉祥(謝宗榮,2001:29)。這種破除邪穢與禍害的方式,稱為

    厭勝或避邪(以下均以厭勝稱之),可分為厭勝儀式與厭勝物兩種,兩者有相輔

    相成之作用。

    在臺灣,厭勝儀式與厭勝物可說是屢見不鮮,「制煞」(或稱押煞)儀式於鎮

    宅、開庄(開墾新聚落)、開廟、入廟、普渡、凶死(如:車禍與溺水等)、壓火

    災等場合舉行,以防止凶鬼前來「抓交替」(呂理政,1992:45-46)。除卻厭勝

    儀式外,厭勝物也經常出現於一般民宅中,用以驅邪避煞。

    驅邪避煞最早可以追朔至中國商周時代。人們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需抵禦

    凶禽猛獸造成的生存威脅。但人類抵禦凶禽猛獸同時,卻對於猛獸的凶猛習性升

    起崇敬與敬畏之感,因此人們藉由「擬獸」方式,以獲得猛獸的威猛與魄力。這

    種擬獸方式,可以說是一種「神化」過程,透過扮演與模仿等方式,得以暫時獲

    得「神靈」附體狀態。商周時期,此種透過「擬獸」方式,短暫「神化」脫離人

    類身分過程稱為-儺(郭淨,1993:16-19)。

    關於儺儀式與其過程,《周禮‧卷三十一 司馬政官之職》(鄭玄注,1965-1966:

  • 33

    7)有一段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

    時難。以索室驅疫。」敘述中,看見方相氏藉由「擬獸」道具-面具與熊皮以達

    到「神化」,並透過「神化」過程加以驅鬼逐疫。對古時候的人們而言,熊作為

    凶猛有力的動物是力與勇的象徵,故人們選擇透過扮演熊獲得其「神力」(郭淨,

    1993:16-19)。

    儺演變至漢代,內容與編制也隨之擴大,方相氏手下多了十二名帶面具的神

    獸,且開始在儺的儀式中搭配歌舞表演。魏晉南北朝時,儺的面具與扮演角色已

    不限於獸類,進而擴張到金剛、力士等神靈(郭淨,1993:36-41)。各朝代儺形

    式不盡相同,但藉由面具加以「神化」。脫離人類身分,以達到驅邪避煞的目的

    卻是不變。觀看儺儀式目的,不難發現儺即為一種厭勝儀式,從遠古傳承至今。

    歌舞之儺、戲劇之儺等型態殊異的儺,自遠古趨吉避凶之本意逐漸轉化,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