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e of Conference: 18-20 June 2010 Author(s): Qinchao Li Inst. of Surveying & Mapping, Inf. Eng. Univ., Zhengzhou, China Jiayao Wang ; Hongwei Li Product Type: Conference Publications 演演演演演演 演演演演2012.10.25 Using Semantic Wikis as Collaborative Tools for Geo-ontology 演演演 演演演演演演演演演演演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 Upload
    margie

  • View
    4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Using Semantic Wikis as Collaborative Tools for Geo-ontology 地理本體使用語義維基的協同工具.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e of Conference: 18-20 June 2010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is paper appears in: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e of Conference: 18-20 June 2010 Author(s): Qinchao Li Inst. of Surveying & Mapping, Inf. Eng. Univ., Zhengzhou, China Jiayao Wang ; Hongwei Li  Product Type: Conference Publications

演說者:陳春米演說日期: 2012.10.25

Using Semantic Wikis as Collaborative Tools for Geo-ontology地理本體使用語義維基的協同工具

Page 2: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目錄 摘要 Abstract

序論 Introduction

維基和語義維基 WIKIS AND SEMANTIC WIKIS

使用語義維基地理本體之間的合作 USING SEMANTIC WIKIS FOR GEO-ONTOLOGY COLLABORATION

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結論 CONCLUSION

Page 3: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摘要隨著本體的領域知識 (domain knowledge ) 和元數據

(metadata) ,本體已經成為一個方便的工具,它用於實現資訊共享語義層次的地球科學 (geoscience) 。建築本體 (Building geo-ontology ) 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協同工作 (collaborative work) ,但缺乏本體編輯工具支持協同工作。由於 Wiki 是容易書寫與分享內容的協同工具 (cooperative

tools ) ,語義 Wiki 是代表語義資訊的改進與語義網的 Wiki ,建築本體上我們建議語義 Wiki 作為協同工具。Keywords-Geo-ontology( 地理本體 )

Semantic Wikis( 語義維基 ) Semantic Web( 語義網 )

Collaborative work( 協同工作 )

Page 4: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序論 建設本體論的研究領域,我們的目標是來獲取知識域,提供了一個企業的認知,接受共同定義的用語,並提出這些詞彙各式各樣的形式化模式 (varied formalization modes) 。 現今,沒有統一的方法和原則讓研究人員去實現它。問題是地球科學:• (1) 地球科學的研究領域範圍很大,和許多其他領域交叉

(crosses) ,所以複雜的地理本體是非凡的 (extraordinary) 。• (2) 人類認知的地理現象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它是客觀存在於專家和公共資源之間• (3) 建構地理本體需要實作於既有的電腦和網絡,還需要合理性

(rationality) 及完整性 (integrality) 的理論。

Page 5: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序論 本體編輯軟件目前是桌面應用程序居多,網路也有一些編輯服務器,但複雜的本體語言,讓用戶不易使用。 儘管維基的校勘工作 (collative work ) 是易於其他使用的平台和知識系統管理平台,但語義維基結合 Wiki 和語義網,會提升語義能力的表現。

Page 6: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維基和語義維基 “Wiki Wiki” 是夏威夷語裡「快 (quick) 」的意思。實際上 wiki 也真的是既簡單又快速。 Wiki ,任何人都可以添加或編輯一個頁面使用一個簡單的語法( Wiki 標記語言)編寫的內容,所有修改的頁面將被保存。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參加,並允許該網站以合作的方式發展。

Page 7: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維基和語義維基 維基的優勢為開放的,它 是一種提供「共同創作

(collaborative) 」環境的網站,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任意修改網站上的頁面資料。但他們持有一些問題。 例如,學者表示,維基是粗的結構,然後在 Wiki 中的大規模知識不能被使用及有效管理。利用語義網技術的語義 Wiki、 RDF、 Topic map ,提供更友善的介面、 更先進的檢索和導航工具 (navigation tools) 。

Page 8: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維基和語義維基 他們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 執行語義標籤的連結,表達對上下文敏感運算• 增強的導航功能 • 語義查詢,通常使用 SPARQL 語言和推理的支援。

Page 9: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維基和語義維基透過以上分析的功能,達到一個結論是:• 借助語義維基,專家和知識工程師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建立地理本體的協作和豐富的地理本體論。• 現在已經有一些語義維基系統,如 Platypus Wiki, Semantic

MediaWiki, and OntoWiki

Page 10: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使用語義維基地理本體之間的合作 在古典維基情況下,會識別出兩類用戶:讀者 (readers) 和貢獻

(contributions ) 。對於語義維基,可檢測到第三類,“專家(experts)” 人們有足夠的知識表示機制的理解作出貢獻的網站,特別是本體結構的語義數據。

約亨指出,語義維基的成功是關鍵為,該系統是否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

Page 11: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使用語義維基地理本體之間的合作 Wiki 和語義網這兩種研究相互結合。由一種 RDF 和 OWL 本體語言中的語句被視為文本。 Wiki 頁面被用來描述本體模型中的物件並由相關物件的語義關係標記之間的連結。 整合了兩種方式,設計了一個架構。在這種方法中,首先,系統管理員提供了一個平台內的組織 RDF 和 OWL 模型的地理領域本體的整理編輯 ( 類似OntoWiki) ,並整合其他的地理資訊服務單位。二、地理專家攜手合作,建立地理本體的瀏覽並提供查詢和編輯的界面。最後,管理員根據地理本體設計像WikiFactory 的模型Wiki 系統。 並把普通用戶建立在最後的 Wiki 頁面。

Page 12: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使用語義維基地理本體之間的合作

圖一 System architecture

持久層

地理知識 系統本體

本體管理層

Wiki頁面Wiki引擎

Page 13: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個案研究首先本體協同 (ontology collaborative) 編輯平台被設計為地名本體論 (toponym ontology ) 。

圖二 Editing pages basced on POWL.

Page 14: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個案研究 它基於 POWL ,並提高本體編輯同步和一致性檢查及版本監督。然後,轉換地名本體內置平台上的維基句子的語義標籤中的語句。

圖三 Wiki sentences with semantic label

Page 15: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個案研究

圖四 Final Wiki page

Page 16: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結論 使用語義 Wiki ,作為本體的協同工具無法充分考慮 Wiki 在合作中的優勢。 不同的地理本體知識語義層之間的轉換,設計的框架可能包含不同類型的地理資訊,需提供一個統一的介面,像 Wiki 頁面。 語義 Wiki 提供了不同的語義查詢和編輯功能給使用者。

Page 17: This paper appears in: Geoinformatics, 2010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結論 語義 Wiki 方法可確保該本體將一直保持一致並保持與所有使用者的公司努力不斷的進行演變。 本體技術的方法是一致的。我們已經進行了一些實踐的基礎開源項目( POWL 和語義頁面)根據所設計的架構和機制,應做進一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