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Web 2.0 網網網網網網網 網網網 網網網網網網網網網網 網網網 網網網網網網網網網網 網網網 網網網 網網網 網網網 網網網網2007/05/24 2007/05/24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演講人:雷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演講人:雷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張啟明總經理 張啟明日期:日期: 2007/05/242007/05/24

Page 2: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張啟明國立交通大學計算機工程系學士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資訊工業策進會系統 開發部經理數位聯合電信 Seednet 電子商務產品總監雷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主講人簡歷

Page 3: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3

大綱 Web 2.0帶來甚麼?改變甚麼? Web 2.0 與網路行銷之「進」與「退」 Web 2.0與網際網路新思維Q & A

Page 4: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4

Web 2.0帶來甚麼?改變甚麼?

Page 5: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5

2.0 的意涵 2 代表 new era( 新世代 ) , .0 代表新世代起始

改革與創新 不再是一 ( 一成不變 )

AJAX

BlogMash-up

RSS/Atom

Folksonomy

Participation

Open Source

Web Services

Page 6: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6

近來常見的『 2.0 』 Web 2.0 Net 2.0 Security 2.0 Enterprise 2.0 Media 2.0 Marketing 2.0 濫觴: Java 2

2.0

Page 7: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7

Web 2.0 服務面面觀 Google 與 Google Map Yahoo Gallery eBay Amazon.com Apple iTunes Flickr YouTuBe Wikipedia salesforce Appexchange

Page 8: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8

Web 2.0 的精神

資訊

媒體 內容

人關係

Page 9: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9

Web 2.0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USER)

U Unconstraint 無侷限

S Service 服務化( 如 SaaS)

E Externality 外來化

R Reward 有收益

常見應用 混搭服務 (Mashup) 網路軟體 (Webware) 互助共享 (Social

media) 集體參與 (Social

Network Service , SNS)

播客服務 (Podcast)

Page 10: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10

有了 Web 2.0 則…

使用者擁有主權 介面及機能將更新 如何吸引、鼓吹、激發參與 如何篩選 ( 自然機制、限制規則 ) 過多的人與事

社群如何長尾 如何收益

Page 11: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11

Web 2.0 與網路行銷之「進」與「退」

Page 12: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12

Web 2.0 三大商業模式CIA :以網站提供「內容」分類 C : Cross Service

網站內容由第三方提供 混搭 (mashup)

I : Inherence網站內容由網站業者提供 發佈 (publish)

A : Aggregator網站內容由使用者提供 參與 (participate)

Page 13: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13

網站七大獲利來源 商務 (Commerce) 會員 (Membership) 廣告 (Advertisement) 行動 (Mobile) 拍賣 (Auction) 內容 (Content) 虛擬物品 (Avatar)

Page 14: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14

Web 2.0 之 4P 與 4C 4P (+ Participation 參與 )

Production 產品:多樣化、易上手、顧客價值 Price 價格:吸引投入熱衷、以服務計價 Promotion 促銷:互動、口碑行銷、搭配傳統 Place 通路:搭配入口網、建立社群、搜尋引擎

4C (+Come true 可實現 ) Consumer 顧客:以客為尊、一對一服務體系 Cost 成本:應用網路資訊多工、即時、無距離降低成本

Convenience 便利:以人為本的便利 Communication 溝通:人與人的溝通高於網站溝通

Page 15: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15

價值交流 價值顧客化 行銷透明化 入口不只是網站,還有內容 讓消費者參與

互動機制 個人化機制

Don’t P & P (Parrot’s and Preaching Words) Get All Views 社群侵入與意見呈現 創意至上

Page 16: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16

Web 2.0 相關行銷 娛樂型行銷 零售行銷 體驗行銷 網路關係行銷 ( 社群行銷 ) 手機行銷 遊戲式廣告 ( 置入性 ) 消費者內容創作

Page 17: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17

Web 2.0 輔助工具搜尋引擎優化 SEO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論壇與部落格廣告及新聞 Rotator 單 /多頁式數位內容 (廣告頁、電子報 )即時訊息 (IM 、 Mobile Message 、 Mail)語意學網站

Page 18: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18

Web 2.0 與網際網路新思維

Page 19: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19

Web 2.0 與 行銷 2.0

去中心化:站在客戶立場,走入人群 態度改變:行銷是有感性的,以人為依歸

Consumer 2.0Web 2.0 Marketing 2.0

Page 20: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20

Web 2.0 『網路』行銷…

多角度多樣式傳播 以媒體 ( 內容 )或活動構築有意義的接觸 「邀請」消費者體驗創意 引起品牌與消費者間的交流 促成相關社群的參與

Page 21: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21

Web 2.0 之後 距離要更接近 時間要更精簡 創意要更豐足 開發要更快速 合作要更密切淘選封存查詢要更方便 應該要更有「人味」

Page 22: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22

網際網路與行銷新思維 網路大結合 ( 人際 + 銷售 + 溝通 + 電訊 ) 行銷整合化 ( 傳統 + 網路 + 手機 +活動 +…) 銷售分散化 ( 電視 + 網站 + 手機 +門市 +…) 價值顧客化 (微利 + 限量 +打造 + 配件 +…) 產品精質化 ( 個人 + 配送 + 維護 + 新訊息… ) 服務一體化 (流程 +遠距 + 品管 +親切… ) 資訊『人性』化

Page 23: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23

建立 Web 2.0 網站 網站內容建置

網站概念設計網站架構設計網站程式及視覺設計網站內容測試與上線

網站硬體建置自設伺服器主機或虛擬主機選擇網路服務供應商

Page 24: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007/05/24 Web 2.0 網路行銷新趨勢 24

資料來源 經濟部「」 Web 2.0 技術專刊天下出版社「行銷 2.0 」 數位之牆網站 Web 2.0 網路周刊 Taiwan CNET 名家專欄

Page 25: Tt Seminar Taipei 9605(1)

25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