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 13热线电话 62517287 为圆学生的大学梦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人 物...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2014年12月2日星期二 人 物 责任编辑 赵 立

热线电话 6251728713

圆孩子的大学梦,这是长宁初职校创办以来的一次大胆的、富有开拓意义的举措。在长宁业大的大力支持下,去年长宁初职校和长宁业大一起联手为初职校的学生们开始了这一圆梦之旅。

刘爱平老师担任高复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刘老师说,她知道肩上担子的份量。参加高复班的学生生源除了随班就读的学生,还有就是辅读学校的学生。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就说长宁初职校语文课文吧,主要是以实用语文教材为主,课堂上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生活技能的结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较多地依赖于浅显的现代文阅读来习得,作文教学也是以学习应用文的写作技能为主。如果从长宁初职校的语文课堂直接奔赴大学考场去应考,那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为此,接受任务后,刘爱平老师仔细看了大学语文复习丛书,又认真研读了历届高考的语文试卷,这一看更是加重了她的担忧。刘老师告诉记者,从试卷上来分析,暂且不说现代文的阅读理解所选文章的难度,超过了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就是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及其作文对这些学生来讲都是特别不容易拿分的。虽然近几年文言文考试和习作的难度降低了不少,但这些孩子对于文言文和古诗文的阅读,几乎是一张白纸。这样的一张白纸上,能画出美丽的画卷吗?

课堂上果然印证了她的担忧。虽说刘老师有这个心理准备,每次上课都是先从最简单、常用的文言实词教起,然后再通过学习浅显易懂,富有启迪的文言短文来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文言知识。可这些学生由于智力受损,记忆力差,总是前学后忘,一次次说知道了,又一次次“什么意思,老师能再说一遍吗?”

老师当然要再说一遍。刘老师只能放慢教学进度,她小步走,多反复,不厌其烦。她暗暗下决心,再难也要想办法帮这些孩子圆他们的大学梦!

课堂上,刘老师补充了《歧路亡羊》、《薛谭学讴》、《三人成虎》等一些短小、精悍令人印象深刻的文言文小故事,让学生们通过这些故事的学习,初步了解文言文和现代文中的一些字词的不同含义及其用法,懂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这样的课学生爱听,学起来也感到兴趣盎然。

同样,对文言古诗的学习,刘老师是老师先范

读,然后带领学生读,最后学生自读。通过多次吟诵后,再让学生对照注释大致理解诗意,老师则补充介绍作者的生平或写作背景。这样的教学法,由浅及深,通俗易懂,降低了文言古诗的鉴赏难度,学生在答题时也免去了

“无从下笔”的尴尬。还有写作,这历来是语

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冲刺高考的学生而言更是爱恨交加。爱它,是因为作文分值多于整张试卷分数的三分之一,如果作文准备充分,临场发挥好的话,那么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的门槛;当然不少人恨

它,那是因为考生缺乏当场习作的能力,不能围绕所给材料写作,没有临门一脚的爆发力。因此,作文的优劣对学生能否圆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复班的学生作文仅有五分之一能写出 500左右的字数,三百字的作文也只有近一半的学生可以做到。而高考作文的字数要求是不少于600字,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对这群学生而言,也是相当困难的事。至于如何围绕材料要求,做到写作角度新,立意高,语句优美,意义深刻,这更是“难于上青天”了。

怎么办?第一堂复习课,刘老师就把高考作文的讯息告诉学生,要他们树立信心,平时勤于练笔,多多阅读优秀作文,下一番决心啃下作文这块硬骨头。

鉴于学生的实际写作基础,她又鼓励他们不要畏惧困难,并告诉学生根据以往的考生经验,在考试中如果能写满600字,就会有惊喜。这样一来,学生减少了对于写作的恐惧感,慢慢地作文字数也增加了。班上的阳阳同学就是一个例子。

阳阳原先非常害怕写作,他认字少,词语积累非常有限,对写作文存有恐惧心理,不知如何下笔。刘老师就从造句开始辅导他,每天让阳阳学写几个句子,批阅后再让他更正。一开始,阳阳造的句子实在没有办法读下去,就一遍遍修改,直到阳阳掌握了……渐渐地,阳阳在学造句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了词汇量,也逐渐悟出了怎样写出一个较为通顺的句子的方法。这时,刘老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阳阳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你每天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或者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游戏”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情,让他写一段话、两段话,再在这个基础上,教他学写常用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刘老师每次面批阳阳的作文都要半小时之多———在他的作文簿上修改补充的内容往往比学生的原文还要多。

刘老师的辛勤耕耘有了回报,阳阳能独立完成一篇作文了,而且字数越写越多。虽然其作文中的词语运用还略显稚嫩,布局谋篇依旧很不成熟,但他已经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篇 500字左右的较为通顺的文章。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变化更令老师惊喜的呢!

最终阳阳圆了他的大学梦。当然,还有其他孩子。

本报记者 魏福春

11月 27日,一个关于爱情承诺的产品“艾客爱情契约”在长宁区青年精英创新创业大赛的决赛现场,让人眼睛一亮。而项目人蒋逸雯优雅从容地站在台上接受一个个现场观众和评委抛出的“绣球”时的那份淡定,也令人印象深刻。

看上去文静的蒋逸雯给人以乖乖女的印象。的确,蒋逸雯在父母和亲朋眼中向来是令人骄傲的女孩子。在上外附中就读时,她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业余爱好又十分广泛。热爱戏剧的她在学校里自组剧团,自编剧本,自导戏剧,有模有样。16岁时她代表中国赴美参加“全球青年领袖峰会”(GlobalYoungLeadersConference)活动,18岁时她又一次代表中国在联合国 60周年庆典上放声高歌。但要是哪天看到蒋逸雯打鼓,那份出人意料的疯狂和气场,让人绝对无法把她同乖乖女划上等号。

上外附中毕业后,蒋逸雯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4年大学生活她获得了经济与运筹双学位。毕业那年正逢全球金融危机,大批金融从业者被裁员,在就业形势严竣的情况下,蒋逸雯凭着自己的天份和努力,在美银美林投资银行部谋得一份分析师的职位,而她也成为该投行当年唯一一名留下来的中国学生。

出入华尔街,让蒋逸雯接触到了许多优秀企业,任职期间,她参与了150多家公司的上市及增发。对她触动最大的则是帮助人人网、中信证券、保利博纳等中国企业在美国的上市,以及帮助 Facebook,LinkedIn等美国本土科技公司的上市。陈一舟、马克·扎克伯格,这些成功创业的人给了蒋逸雯启发:在美国可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和收入,但却远没有自己创业来得激情澎湃和有成就感。这次乖乖女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2012年7月蒋逸雯不顾家人的反对回到了国内。

回国前,蒋逸雯就敏锐地洞察了国内中高端餐饮服务的发展趋势,2012年 10月,她成立了美位网,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国内一线订餐网站的建设和服务中。两年多后,美位网集合百余家中高端餐饮服务合作商,为消费者提供在线选位订餐以及限时折扣优惠等独家创意服务,通过在线操作即可完成一站式订餐流程,还有专车接送、鲜花蛋糕乐队预定等增值服务。除了个人订餐外,美位网还提供企业年会活动、生日派对、婚宴等场地推荐及活动策划服务,致力于打造最贴心的“管家式服务”。

美位的一位使用者对它的“管家式服务”可谓体验深刻。他说,有次要请几位重要客户吃饭,让美位帮忙定位,但是因为行程的关系,用餐时间几次改变,多亏工作人员及时帮他跟餐厅沟通,最后更换了包厢,还帮忙免去包厢费,令他和他的客户非常满意。美位用它的贴心服务在两年内赢来了数万名会员,然而这次蒋逸雯又想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产品———爱情契约。

爱情可以用契约维系吗?在蒋逸雯看来,“爱情契约”更像是一种爱情保险。契约并不是简单粗暴地把爱情等同于金钱,而是看你愿意花多少心思或者成本维系这段感情。关于这个点子的灵感来源,蒋逸雯说源自于之前听到的一

个故事。歌手陈升曾提前一年预售演唱会门票,但仅限情侣购买,而且只有在一年后男券女券合在一起才有效。一年后,很多座椅都空了,而这场演唱会的名字就叫“明年你还爱我吗”。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承诺变成了最便宜也是最宝贵的东西。

在她的这个新创意里,只要你成为“爱情契约”的会员,便不用再为接下来的一年中遇到的各种节日纪念日担忧,至少不用为送另一半的礼物而发愁。通过微信平台“爱情契约”在线上推出价值不同的礼包,为购买“契约”的人创造浪漫提供选择,让承诺不再只是信誓旦旦,而是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也许,每一份敢于承诺的爱情,能在这种出人意料中获得滋养,进而开花结果,这就是总爱出人意料的蒋逸雯对爱情的诠释和向往吧。

本报记者 顾海蕾

总是出人意料的乖乖女

︱︱︱记长宁区青年精英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蒋逸雯

为圆学生的大学梦———长宁初职校刘爱平老师侧记

在 2014年初长宁区政协全会上出现了一张新面孔。她带着录音笔、笔记本电脑认真的听,用心的记,在联组会议上,她围

绕老公房维修基金问题作了发言,引起了委员们的共鸣,得到了区领导的关注。她就是新当选的长宁区政协委员、上海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总监丁芳。

虽说丁芳是个新委员,但对于委员的身份和职责却并不陌生,作为上海新闻界的业务能手,她长期活跃在上海两会、全国两会的第一线。她出色的业务能力让她曾六度问鼎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两次

获一等奖。此外,她还六次摘得上海新闻奖一等奖,先后获得省级以上一等奖项 40多次。这些成绩在上海新闻界名列前茅! 近日,喜讯传来,丁芳在十二届上海长江韬奋奖的评选中再获殊荣。

踏实走好每一步

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丁芳始终奔跑在新闻采访的第一线。重大新闻现场,到处有她的足迹。

5·12汶川地震发生时,丁芳身处于汶川同属的阿坝州九黄机场附近。一场地震,将她直接从旅游者还原成了记者。丁芳意识到要立即联系台里进行报道,可是,当地电、通讯已全部中断,她便在疏散过程中留心沿途是否有通讯设备。在盘山公路上,丁芳一眼看到了升着国旗的军营。于是当晚,她徒步半个多小时,赶到了附近的部队驻地,借用

部队的军用线路,成功发回最新报道,成为上海第一个发回报道的记者。

不忘勇气和责任

在多年的新闻生涯中,她注重在每一次采访中培养自己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判断力。

2011年 5月 1日起,我国刑法修正案明确“醉酒驾车入刑”。同时也对违反“食品安全”的行为做了修正。然而,在同样严厉的法律面前,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全国“醉酒、饮酒驾车”同比大幅下降,而违反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却依旧层出不穷。为什么在同样严厉的法律面前,会有如此的反差?丁芳从这两种明显的社会“表现”入手,调查采访、分析解剖。她通过采访执法者、专家、学者、地方官员等,揭示了问题的现实性,并提出了应对的思路和观点。这篇作品也被评为 2012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关注民生反映心声

担任委员后,丁芳感到身上肩负着两层职责,作为记者要注重发现问题,但作为委员更要注重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采访和调研中,她发现了一个不仅在长宁区,在全市,乃至全国都带有共性的“民生问题”。大批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商品房需要维修甚至大修,而巨额的公共维修基金却在账户沉睡,日益贬值。为此,她撰写了提案《关于长宁率先探索创新,“唤醒”沉睡的巨额公共维修基金的建议》,从两个小区的案例入手,分析了维修基金常年“沉睡”背后的原因、存在的历史性问题,以及针对长宁区的现状,提出了解决方案。她的提案被列为2014年度主席督办的重点提案。还被转化为社情民意报送市政协。

2015年全会在即,这次丁芳委员在思考养老问题。她发现养老问题年年谈,但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创新。长宁是否可以在制度上有所突破,先行先试,值得认真研究。!陶玮婷"

一位记者委员的民生情怀———记长宁区政协委员、上海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总监丁芳

政协委员专访之三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