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仙人洞 旅游消费有待拓展新空间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6 旅游·车市LüYOU·CHESHI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农历丙申年十月初十

责任编辑 高翔 视觉总监 崔建湘 美术编辑 张渝婧

中国汽车业迎唯一一次崛起机会■ 做品牌是出路

对于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业内专家表示:当前,全世界每生产四辆汽车就有一台是中国制造;新一轮科技革命带给汽车业颠覆性的变化,中国汽车业将迎来历史上的唯一一次崛起机会;中国的汽车产品与国外产品没差距,只是在品牌建设方面有差距,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就是做品牌。

全世界每生产四辆汽车就有一台是中国造

“1978 年,中国汽车产量 14.9 万辆;2015 年中国汽车产量240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 25%,现在全世界每生产四辆汽车就有一台是中国制造。”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

姚景源认为,我国汽车产业有两大特点,一是产业链长,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拉动相关 150 个行业,上游可以拉动钢铁产业发展,下游可以促进橡胶工业发展;二是吸纳就业的能力强。

对于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他表示,30 年来,汽车行业充满活力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与此同时,改革的大环境也促使汽车工业始终处在不断的变革中。

行业颠覆期成中国品牌崛起的唯一时机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给汽车产业颠覆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也迎来历史上的唯一机会。

赵福全分析,未来的社会从服务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将会带来人类社会变革性的变化,而作为人类社会文明最大的象征的移动工具汽车将会由此发生巨大的变化。首先,万物互联,汽车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交通工具;第二,自动驾驶带来人们对于汽车全天候的共享;第三,除了满足移动需求外,汽车将更多地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乐趣服务。

赵福全表示,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孕育了巨大的机会。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既要把传统汽车做好,又要迎接好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是做品牌

谈及中国品牌未来如何发展,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表示:我国的汽车产品与国外产品没差距,但是在品牌建设方面有差距;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就是做品牌。

尹同跃表示,品牌能让企业良性循环。任何一个没有产生垄断的行业一定是死亡的行业,汽车行业垄断资源就是品牌。另外,只有品牌才能产生利润,才能不断增加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品牌的基础是品质,没有品质的产品是不可能有生命力。尹同跃呼吁,在宏观经济去产能为主要任务的当下,中国汽车产品应树立自身品牌,去掉没有品牌的产能、低效的产能。 (据人民网)

应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探索建设专业运营体系和稳定的盈利模式,开发新型旅游服务。

作为生活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折射出国民消费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近年来,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并且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态势,从早期的跟团游到如今风靡的自由行、自驾游、豪华游乃至定制游,新兴旅游业态频出,旅游的概念也不断丰富,对旅游品质和旅游体验的追求成为人们的重要诉求。

新兴旅游业态出现并逐渐风行,是我国经济发展与国民收入增加的必然结果。人们不再满足于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跟团出游,也不再局限于游览传统的景区和景点,旅游的形态更加多元化:周边游、户外露营等活动满足了都市人时间有限又想休闲度假的需求;“处处是景点”的全域性旅游成为有车一族的新风尚;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海上运动于一体的滨海旅游和海岛旅游成为大热项目;中高收入群体规模的壮大使得通用航空、邮轮等传统的高端消费日益普及;更有专门为游客量身打造的旅游定制服务,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出游需求。

旅游业出现的新进展,反映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不断升级,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加偏好体现个性特征的商品和服务。尤其是在线旅游平台的推广使得人们的需求得以落地,且成本更低、更便捷。比如专门针对年轻人出行需求,在微信端运营的“白日梦旅行”,精选世界各地的一日旅游产品,保证足够个性化的体验以及周全的服务,受到了广大年轻游客的欢迎。在“互联网+旅游”的背景下,在线度假租赁、在线旅游租车平台、团购、旅游金融服务等蓬勃发展,扩大了消费群体,催生了线上线下、体验分享等多种消费业态兴起,深化旅游体验,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不断涌现的新兴旅游业态带动了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新投资新供给,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新兴旅游业态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旅游平台,在原有

“旅游+”的基础上拓展为“新旅游+”:传统的住宿餐饮业范围拓宽和形式更加多样;自驾车房车露营的兴起带动了营地产业的发展;户外探险活动的风靡促进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等各类户外用品的热销;邮轮旅游、游艇旅游、温泉、滨海、山地、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层出不穷;体育运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融合发展,成为旅游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兴旅游业态的蓬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密不可分,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发展重塑了城乡面貌。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我国发展了一批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城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也催生了环城市休闲度假带的兴起。在城市内部也逐渐发展起了休闲街区、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城市休闲空间得以拓展。

在发展新兴旅游业态中,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都是巨大的蓝海。国家应完善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求;社会各方应根据居民收入水平、人口结构和消费升级等发展趋势,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探索建设专业运营体系和稳定的盈利模式,优化服务供给,开发新型服务,拓展旅游消费新空间。

旅游消费有待拓展新空间

旅游消费有待拓展新空间

□吴

德山的古迹甚多,仙人洞是其中之一。仙人洞位于德山香火街西侧、原常德七一

机械厂宿舍区内,与古迹乾明寺、铁经幢、来木井毗邻。1958 年大跃进时,德山开始大修工厂,七一机械厂征用了仙人洞及其附近的大片土地,乾明寺和仙人洞遭了厄运,一起被毁。后来,来木井被填,铁经幢移往常德城区滨湖公园内,乾明寺在孤峰岭上重建,只有仙人洞没了踪迹。后人虽在有关德山的文章中提及过仙人洞,但文字寥寥无几。

仙人洞何时所修,现无从查考,据老人们说,建造的时间约与乾明寺、铁经幢、来木井同,都是在唐朝。

仙人洞其实不能称其为洞,只是一个 20 来米长、高和宽均不到 3 米、用灰砖砌成的、中间折弯的圆拱型回廊罢了。仙人洞进洞口在西南边,出洞口在东北边。笔者 1957 年在仙人洞旁的二中(老德山书院)读书时,常在能遮风挡雨纳凉的仙人洞内温习功课,没有见到洞中有什么设施或壁画等,只是在进洞口发现一个圆石桌和两个圆石凳,据说石桌石凳是仙人用来下棋的。

说起下棋,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据说,乾明寺修练有成的老和尚周经刚,曾在仙人洞和因作孽而被观世音菩萨压在老龙潭

(通 来 木 井)的 孽 龙 下 过棋。孽龙化成一个白须老人经常与周经刚下棋,搞熟了。一日,周经刚问白须老人姓甚么,家住在哪里?白须老人答:“我本是一条白龙,住在老龙潭。”周经刚不信,要他现身看看。白须老人说:“现身可以,但要答应

一个条件。”“什么条件?”“三日内庙里不得撞钟击鼓。”周经刚应允,白须老人离去。过了两日,孽龙未闻钟鼓声。第三日,孽龙现身,突然乌云滚滚,只见孽龙的尾巴还在来木井中,身子已绕乾明寺三圈,头伸在佛殿上。正在佛殿前打坐的周经刚见到此状,吓得七魂丢了三魂,忙命小和尚击鼓撞钟。孽龙听到钟鼓响,化作一道白光逃走了。孽龙现身人间的事,惊动了观世音菩萨,菩萨觉得孽龙在老龙潭不安

分,又要出来闹事,于是,将其用铁链锁在来木井旁的铁经幢(人们称之为铁树)上。菩萨还说:“孽龙若想要出来,除非铁树开花水倒流。”

如今,仙人洞不存在了,铁经幢被移走了,来木井也被填埋,孽龙何在?无人问津。不过,一些老人还在给下一代传说那段周经刚与孽龙在仙人洞下棋的故事。更幸运的是,我的相册里还留着一张仙人洞被拆前的照片(见图)。

德 山 仙 人 洞□徐建明 文/图

汽车智能娱乐化方向发展实质上是在降低驾驶者的注意力,进而影响到行车安全。

“中国制造 2025”方案正式出台已有一年多,这一战略被世界称为中国版的工业 4.0。在该线路图中,汽车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汽车业如何将设想一步步付诸实践,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过去一年,智能化与汽车行业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联姻”。以前只是出现豪华车的超大纯平液晶屏、全彩仪表盘、远程遥控、车载互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汽车领域普及。但是,这些还不是真正的汽车智能。汽车智能,远比现在呈现出来的复杂。

汽车智能制造路还长

所谓“智造”,即智能制造。中国汽车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是因为与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工业3.0 相比,中国大多数制造企业仍处于 2.0 向 3.0 过渡,甚至还处于 2.0 以下阶段。在汽车领域,虽然国内大部分整车企业都是在过去十余年间建成,但智能化作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也是近两年才确立,所以这些整车厂面临巨大的智能化的升级改造压力。由此看来,中国汽车智能化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将现有的汽车自动化工厂改造成智能化工厂绝非易事。一位负责工厂筹建和采购的、国内大型汽车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造工厂比新建工厂更费时费力。“新建是在白纸上画画,改造则要将画纸擦干净才能作画。”他说。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汽车生产线的信息化普及程度较高,但与智能化制造强调的大数据应用仍然有较大差距。

来自证券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现,智能化和大数据应用对制造成本效率的改进提升约在 12%。假如扩大到采购、销售、内部管理体系以及不同维度的信息化运用,幅度最高能达到 40%。近些年,先后建成的广汽本田、广汽乘用车、奇瑞捷豹路虎以及广菲克新工厂,均“投资更低,效率更高,技术

含量更高”,不是传统的自动化工厂,而是智能化工厂。智能化改变汽车制造,它们便是最佳范例。

信息安全不可忽视

智能汽车需要实现连接才能达到与外界信息的交互,才有大数据分析的可能,形形色色的车载互联功能才有可能实现。实现连接不是难事,如何实现安全的链接才是关键。实际上,随着智能化手机的不断普及,信息安全也愈发得到重视,而对数据安全的重视将会在汽车上达到巅峰。有这么一则笑话,手机和电脑死机,使用者顶多重启,来一句“My GOD!”。换成是汽车“死机”,车主可能就直接“go to see God”,没有任何机会重启。

在美国,由于黑客入侵,导致汽车召回早有先例。9月底美国发布自动驾驶草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求车企之间进行安全信息的共享。日本打算将固定一个无限频率,法律规定只能使用于车车通信和车与交通设施的通信。在中国,信息安全技术仍是车企各自的单打独斗。假如说 2016年大数据在汽车上开始运用,信息和数据安全将是汽车智能化新的增长点。在这一方面,汽车生产商、政府、产业链上的各个相关企业,都不能置身事外,要协同发展。

解决拥堵才是要点

如今的汽车制造商意识到,如何减少乘车时间才是智能化的关键。至于让开车坐车的人能够上网、看电影和听音乐,那是其次。将地图定位做得更加精准,将实时路况在更短时间内体现在液晶屏上,提供避堵的多种解决方案……这似乎成为汽车智能化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不止汽车制造商,百度、高德、谷歌、腾讯、苹果等 IT 巨头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北京一位产品设计顾问刘先生告诉记者,汽

车或许能给少数人带来操控的愉悦,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驾驶和乘坐汽车是一种负担,能给在最短时间内抵达目的地,是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最应该提供的服务。如何实现这点?智能化是唯一的途径,也是目前智能化在汽车上最受人期待的功能。

汽车智能少些花俏 多些实用

不管愿意承认与否,目前的汽车智能趋于娱乐化。车企之间比拼的,是谁的液晶屏数量更多,面积更大,能否触摸操控,有否 Wifi功能。娱乐化的汽车智能实质上是在降低驾驶者的注意力,进而影响到行车安全。将汽车变成继电视、电脑、手机之后的第四个屏——不止一家企业本着这一理念,一头扎进汽车领域,尝试各种创业项目。越是花俏,越是没用,所有只强调互联网炫酷功能的智能,都不是真正的智能,是将汽车乘客置于危险境地而不顾。

什么才是有用的汽车智能技术?带自动刹车的自适应巡航是,车道偏离辅助也是,还有车身稳定系统、碰撞预警系统。上海一汽车研发中心早些时候召开研发人员会议,就十几种市面流行的汽车新技术进行讨论,最终的结论是,时间一长,这些新技术会让使用者感到窝火,进而弃之不用,不值得花大成本去开发。他们讨论的新技术当中,便包括自动泊车、夜视系统和车载互联。

有专家建议,中国开放“二孩”,汽车智能化应该从“小”处着眼,比如车身自动倾斜,让小孩上下车更为方便;空调增加“儿童”选项,能够根据儿童年龄,自动设定车内温度和湿度;当监测到儿童在车上时,系统强制限定最高时速,避免超速,同时减缓油门响应,提升行车安全;监测到儿童在车内时,自动锁死后车窗和天窗,避免儿童误操作;此外,汽车还能够根据车内乘客的年龄而进行不同的设定,提供“老人”、“孕妇”等选项——无需驾驶员操作,系统监测到之后,便能自动运行。

(据新华网)

汽车智能化不是上网那么简单应少些花俏多些实用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