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26星期日 责编 刘我风 美编 焦英 电话 86777777 中国抗疫 …€¦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书单碎片

2020.4.26�星期日 责编 刘我风 美编 焦英 电话 86777777 人文周刊·书香 A07

1944 年,中国成为世界上能制造盘尼西林的七个国家之一;1961年,中国消灭了天花;1994 年,中国消灭了脊髓灰质炎;2012 年, 中国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究竟是谁,为我们驱走了“瘟神”?从伍连德到汤飞凡,从谢毓晋到顾方舟,无数中国疫苗专家们秉烛夜行, 以身试药, 以凤凰涅槃的精神为国人驱散阴霾。作为受益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回望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这些让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片段,都收录在《中国疫苗百年纪实》一书中。

《中国疫苗百年纪实》以宏阔的视野,详实的史料,浅白的语言,记录了一百年间,中国疫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不凡历程, 披露了期间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细节和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 该书纸质版原计划2 月底出版,6 个月后再出版电子书,在 1 月底疫情暴发之际,人民出版社为了增强读者战疫决心与信心, 在 1 月 30 日提前推出了该书的电子书, 并在学习强国、 中国移动、掌阅、亚马逊等多家数字平台同

步上线,免费供读者阅读,让读者在居家隔离、在家办公的同时,能与现代中国防疫战场上的代表人物面对面, 更深入的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4 月 23 日,第 25 个“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由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疫苗百年纪实———与新冠病毒疫苗专家面对面”活动,在互联网直播平台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代表主办方致辞。阎晓宏表示,耕读传家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即将取得胜利之际,中国版权协会携手人民出版社特别选择了《中国疫苗百年纪实》 这本书有双重意义。一是我们虽然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之后仍然需要进行总结;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了解中国百年来科研人员在疫苗研制方面所作出了努力。

直播活动上,《中国疫苗百年纪实》作者、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江永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副主

任委员和慢性病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明,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会长、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中国疫苗百年纪实》总策划、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朱京津等四位专家共同为广大网友详细介绍了中国疫苗的发展历程, 普及疫苗科学基础知识, 让网友掌握新冠病毒疫苗研制的最新动态。 本书作者江永红表示,百年来,国产疫苗研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在写书的过程中通过调查采访,深刻感受到,中国抗疫的信心是从中国抗疫和疫苗研制的历史中来的。朱京津表示,我国在建国初期就成立了六大生研所,隶属卫生部,这是按照大军区模式的布局来建立的, 可见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把生物安全和疫情防控列入国家安全考虑。 李立明从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大疫病流行入手,介绍了人类文明发展与之的关系,并在读书日为读者朋友们推荐了相关图书。 杨晓明特别提到了目前新冠灭活疫苗已经准备进入临床Ⅱ期实验,目前进展十分顺利。

本书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怀念妈妈的随笔集。书中细腻、深情地描述了作为女儿的敬一丹,在妈妈的病床边,对于生命、亲情的思索。天渐黑,人,回归床前。 床前月光下, 对于如何看待生死的问题, 作者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多层面的启示与思考。

小说《重生》,是著名作家梁晓声推出的又一部长篇巨制。

小说主人公王文琪是一个值得被深入琢磨和研究的艺术形象。东京大学日本文化史博士身份的他,在抗战期间,也只能隐于农村,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如果不是因了一场敌寇扫荡的意外发生,他可能会继续“归隐”下去,凭着祖上的荫产,只要活着,纵在乱世,也能活得相当不错。但在一次日军进村扫荡时,为了挽救一个乡亲的性命,他暴露了身份,从此陷入了与敌寇周旋而引发同胞仇视怨恨的艰难、尴尬的处境之中。

在那场意外发生后, 他频频向敌寇“阿谀献媚”,被同胞视为“懦者”“叛徒”,使得他在敌寇凶残和民族义愤的夹缝里苦苦挣扎。

王文琪是懦者吗? 是,也不是。他在敌寇面前卑躬屈膝, 无所不用其极, 看似失掉了个人尊严和民族气节,可他这是包含着大善、大智、大义的“懦”。

小说最后, 王文琪亲手斩杀了敌寇指挥官池田, 又最大化呈现出他“勇”的一面。

懦与勇,人性的两个对立面,在王文琪身上得以淋漓展现。 梁晓声试图在此给这二者重新定义。懦,不是毫无自主思考,心下无根,唯唯诺

诺,言听计从;勇,亦非逞口舌之快、一己之意,不计后果,利己主义的血气之勇,匹夫之勇。这是一对辩证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王文琪恰是把这其中的分寸拿捏得很准,才能活得很稳。

王文琪注定不是懦者, 他是英雄吗?自古以来,我们把英雄定位得太过“高大上”,太过超能力、十全十美,离我们太过遥远。梁晓声并未把王文琪写成这样完美的一心舍生取义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的“神”。 他面对质疑也会急躁与怨怼, 面对美色诱惑也会把控不住……他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在那个特殊年代,做了一件并不平凡的事情。 于是, 才能产生文学化、戏剧化的张力。

梁晓声拥有数十年的文学创作经验, 写起这部字数不算多的小长篇来,自然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整部小说读起来十分过瘾, 梁晓声保持着一贯熟练高超的语言技巧,除了流畅自然的叙述, 紧张氛围的渲染, 大段生动引人的人物心里独白等, 于这样的严肃题材中也不乏幽默的调子,如:“皇军大人,你们思一思想一想,月亮代表我的心。 ”如此这般的妙语频出,实堪玩味,叫人忍俊不禁。

回归到小说的名字———“重生”,实有深意存焉。 王文琪在夹缝里苦苦挣扎的同时, 确也产生过惶惑与怀疑, 所以他也一直在寻求一种心灵上的救赎。最后一刻,他笃定信念,手刃敌寇,无疑是从一派毁灭的断壁残垣中走向了新生, 告别了曾经陷于两难之境迫于高压之下,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的行尸走肉般的日子, 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和救赎,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他把自己置之死地,因此而重生。

可是,故事却没有结束,还有一段“后来的事”,掀起又一次高潮。本以为从此之后不再饱受争议与怀疑, 能够光明正大地走在阳光下的王文琪,由于其特殊经历,与敌寇一度的交好关系, 我们可以想见他在后来经历了什么事儿。 这使得他刚刚新获的“生命”再次遭受到毁灭性打击, 口诛笔伐带来的恐惧和威力不亚于敌人的枪炮。王文琪与妻子,

“只有用一个‘忍’字相互开导着坚强地活下去”。 残酷的“暴风雨”过后,王文琪的“问题”彻底纠正,“历史疑点”被宣布为无稽之谈,一度被折磨得蓬头垢面的他重焕新颜;与此同时, 身患重症多年的妻子奇迹痊愈。二人一起迎接新的曙光,涅槃重生,开启了又一次生命体验。

如果可能, 每个人都希望一辈子不和医院打交道,但就算身体再健康的人,也免不了会有个头疼脑热。 与其逃避,不如提前做好准备,了解医院、医生等这些你必然会遇到的

“朋友”。作为没有接受过

医学训练的普通人,你在看病就医的过程中,一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惑。 比如,生病去医院究竟该挂什么科?普通号、专家号、专家门诊应该如何选择? 传染病来袭应该怎么做?做手术、住院的流程是怎样的? 应该怎么选择体检项目? 这些医生经常被患者问道的问题,

都会在《学会看病》中一一得到解答。

除了看病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你还可以从书中了解到医学发展史中有趣的小故事、冷知识,更加全面地了解医院、医生,并从中学到很多医学常识。

《学会看病》 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认识医疗体系, 从挂号、治疗到手术、住院,从看病治病到养生保健,从思考现实到展望医学未来,让你快速定位看病就医的关键步骤。

作者徐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联合培养医学博士。 曾在国内外多家知名院校交流学习,发表多篇英文学术文章, 深谙中美医疗现状。 多年来,他积极科普医学知识, 通过知乎、抖音号“Dr.�X”和微信公众号“Dr.�X 的医学江湖”, 关注个体就医感受,分享健康干货知识。

在一座几近废弃的供电公司仓库,小人物纪祥云遭枪击而死,案发现场却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办案人员通过对死者生前社会关系的大量走访,试图还原死者生前的生命轨迹和死亡细节。疑点重重,每一个人都像嫌疑人,却又没有充分的动机;每一次看似峰回路转,但又引出了旁枝末节。 最终,当警方对重大嫌疑人实施抓捕之际,他却因有意或无意地大量服用了兴奋剂而猝死在温柔乡中。 全书通过轻松诙

谐的笔法,将底层社会的悲欣情仇,包括贪污腐败的触角之长、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利益线条上,各色人等的丑恶与可悲一一揭示了出来。

中国抗疫的信心来自百年中国抗疫史和疫苗研制史□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我风 通讯员 孙琳菲

一一个个普普通通人人的的毁毁灭灭与与新新生生———读梁晓声长篇小说《重生》□文 刘钊

《床前明月光》

《线索》

《学会看病》

市 州 订 报 服 务 电 话 : 襄 阳 城 区 :0710-3271706����� 宜 昌 城 区 :0717-6464433����� 市 州 其 它 区 域 为 邮 发 区 域 , 订 报 及 投 诉 电 话 :11185

C M Y K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