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 花甲老人的雕刻人生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A12 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邮箱:hdsbzkb@163.com专刊部主办 电话:0972-8689538责编 / 王学玲 版式 /王学玲 时报/夕阳红

芬芳小园芬芳小园

老人养生老人养生

□ 学玲

□ 时报记者 祁国忠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老人上了年纪都会出现驼背。其实,老人驼背并不是必然结果,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预防的。

驼背的原因骨质疏松:老人发生骨质疏松

时,骨小梁变细变薄、断裂、空洞。骨的强度下降,松质骨内发生微小骨折。骨折发生后椎体变矮、短缩,如果多个椎体发生这样的骨折,人的脊柱就会明显向前弯曲,随着骨质疏松的发展,被压缩的椎体越多,压缩的程度越厉害、驼背就会越严重。

激素水平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内激素会慢慢衰减,这样

肌肉的强度和弹性都会下降,变得越来越松弛,如果坐或站时常弯腰,脊柱向前弯就会不断增大,久而久之,驼背便形成。而且年纪越大,弯得越狠,身高因此变矮。男性到六七十岁,体内雄激素尚有一定水平,所以相对矮得慢些,而女性雌激素下降得很快,矮得快些,也矮得多些。

如何预防驼背适当锻炼:老人应该进行一些

有意识的防驼背锻炼,使用靠背椅、健身器材等使脊柱、肩背骨骼得到适当锻炼。老人可以坐在靠背椅上,双手抓住椅背两侧,昂首挺胸,保持脊柱挺直,每次坚持 10

分钟左右,每天做3次;老人使用双杠锻炼脊柱、肩背骨骼也很有效。方法是背靠双杠中的一个杠杆,双手把持,身体适度后仰,有意识地矫正脊柱,防止前倾,此方法每天可做三四次。

防止脊柱变形:少坐沙发,少下棋、打麻将。由于沙发弹性太强,老人躺坐时无形中会让脊柱成弧形,加重驼背的形成;下棋或打牌需要久坐,而且姿势固定,身体容易前倾,易形成驼背。偶尔长时间下棋、打牌后,要有意识地给身体供点氧,比如坐坐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增强细胞的携氧能力。

(来源:39健康网)

顽强的虎刺梅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家住乐都区雨润镇羊圈村的唐以禄老人就刻刀不离手,每天都会琢磨雕刻。40 多年来,他刀耕不辍,不管是普通的木材、朽木树根、牛角还是石头,这些普通的物品,经过他的奇思妙想和精雕细琢,都能脱胎换骨变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尤其是其制作家谱堂和神龛的技艺堪称一流。

“有个专门做家谱堂的,你是不是要找他啊?”

“老唐是个能人,做家谱堂还得了个奖呢,现在名气大了,来找他做家谱堂的人也很多,你要提前预订。”

经过询问后,在一位老人的带领下,记者径直来到了唐以禄老人的家里。走进院落,一座制作精美的假山映入眼帘,假山上雕刻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摆放有序的各种河湟奇石和树根,如同星星一般点缀着这座农家小院,让人不禁感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不巧的是,唐以禄老人不在家里。“父亲去湟水河捡石头去了,你先等等,我打电话说明情况后一会就回来了。”唐以禄之子唐生东带记者走进屋内。

厅里的摆架上放满了近三十多件

雕刻作品,最醒目的还是挂在墙上的一幅唐以禄父子制作的家谱堂的合影。“照片上的这套家谱堂是父亲十几年前的作品,是父亲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据唐生东介绍,制作一套家谱堂少则需要三个月,多则需要一年多时间。

正在闲谈中,唐以禄风尘仆仆地出现在记者面前。说明来意后,唐以禄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说起唐以禄老人与雕刻的缘分,还得从他的家庭谈起。唐以禄出生于乐都的一个木匠世家,

从祖父一辈开始都是当地有名的木匠。由于家庭原因,唐以禄从小就对木匠活耳濡目染。在唐以禄的记忆中,他的童年几乎是跟着爷爷和父亲在建“大房”中度过的。

在跟随父辈学艺的那些年,唐以禄对传统建筑的构造以及建设方法了然于心,但他却对传统建筑中的雕刻这道程序情有独钟。上世纪八十年代,乐都雨润唐氏对族谱进行了重新修订,修订好的族谱自然要有“体面”的家谱堂来供放族谱。虽说父辈是有名的木匠,但对制作族谱这种微小的

“大房”却信心不足。经族人商议,最后由年仅30岁的唐以禄担此大任。

“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十几年学习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影响族谱的分量,所以当时感觉压力很大。”当提及第一个家谱堂的制作过程,唐以禄感慨。为了给家族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唐以禄开始构思图案、画草图,还爬到村子的老庙屋顶,实地观看老庙的建筑形式,再将建筑形式按比例缩小。经过不断学习,刻苦雕刻,半年后,唐以禄人生中的第一个家谱堂就这样问世了。

从此,唐以禄便在家谱堂制作的事业上一发不可收拾。起初,只是给

本村村民制作家谱堂,经过多年的潜心雕琢和人们的口耳相传,来找他制作家谱堂和佛龛的人越来越多。

唐以禄对正在制作的一套家谱堂告诉记者,制作神龛的雕花内容讲究的是好的寓意,比如仙鹤、神兽、牡丹、松柏代表长寿,倘若是动物的话,眼睛和嘴巴一定要做好,如果是一对的,要有互相呼应之状,否则整个图案就会失去灵性。记者看到,在这套作品中,二龙戏珠,龙凤呈祥,花鸟走兽……类似这样的图案,在毫厘之间几乎随处可见。其所雕的梅兰竹菊、虫鱼鸟木无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由此可见,一套神龛制作一年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也就是这一套神龛,价值要从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尽管不便宜,但前来预定的人并不少。唐以禄说,订做这么大的神龛,一般都是某个家族用以建宗祠用的,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机械化制作的家谱堂的公司,但人们在乎的主要还是手工工艺的精致与匠人为之倾注的心血。

“虽然家谱堂的建筑类型属于古建筑的微缩版,但家谱堂的雕刻不像房屋花草雕刻那样可以大刀阔斧,除了细致之外还要格外小心,力度要把握好,稍不注意弄断了,就会功亏一篑。”这是唐以禄多年的经验之谈。

唐以禄不仅对木雕情有独钟,他痴迷根雕、牛角雕和石刻,不管奇形怪状的树根,还是普通的牛角,经过他刻刀的雕琢后都会成为一件艺术品。

“打牌、打麻将、下棋太复杂了我学不会,我就只会做雕刻。”唐以禄说,多年来他一门心思搞雕刻,身边的朋友喜欢玩的娱乐活动他都不会玩。如今儿子长大了,可以分担家庭负担,他的生活也变得很简单,除了种几亩庄稼外其余的时间都用在了雕刻上。

如今,62岁的唐以禄仍然激情不减。不知道又有哪样平凡之物不经意间会触动他的创作灵感,在他的刻刀下化平凡为神奇。

花甲老人的雕刻人生

姑姑家的阳台上,盛开着一盆虎刺梅,整体看上去,与沙漠里的仙人掌一般显得干旱且貌不惊人。铁灰色的枝干布满了一颗颗小刺,从骨子里挺出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态势。叶子很少,嫩而绿,修而长,枝头却盛开着蝴蝶似的小红花,每两瓣为一小朵,中心缀着黄色的花蕊。那盆虎刺梅开得极其繁盛,满眼的小花,玲珑可爱,盖过整个干涸的枝干,补救了虎刺梅粗犷毛糙的形象。

每次回去,姑姑都在念叨,等它开败了,要将它移出去,可是总也不见得它凋谢,反而开得越来越旺盛。不知道她为何要移走虎刺梅,可我看那两瓣小花点缀在枝头上,星星点点,萌得可爱。

虎刺梅大概是最小巧的花朵,它不像杜鹃花那样灿烂似锦,也不如水仙那样纯洁高雅,更比不上牡丹的艳丽富贵,但它却也活得像模像样,枝头上总是挂着粉嫩可爱的小花蕾。就连冬季花木凋零时节,它都凌寒不败,愈显得风姿绰约,给居室增添了不少春意。

我忽然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虎刺梅一样的生活态度,不讨论出身,不在意环境,也无需依赖任何人,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凭借着顽强执着的信念,优雅地活出自我,盛开出最美丽花朵。

初春时节,正是扦插新花的时期,下面就将姑姑养殖虎刺梅的简要心得分享于各位花友。

浇水:虎刺梅属于多肉植物,耐干旱,浇水不宜过多,若是盆土长期过湿,会引起烂根,导致植株死亡,因此平时浇水时,以盆土稍干燥为好。夏天水分蒸发快,可以适当地多浇些水,但同样盆内不能积水。

光照:虎刺梅喜欢阳光充足,一年四季都应给予较充足的光照。姑姑说要将虎刺梅放在阳台上光线最强处,因为它很耐晒,越晒花色越艳丽好看。如果长期放在荫蔽条件下阴凉或阳光不足的地方,虎刺梅不常开花或者花苞稀少,容易掉落。北方地区大约五月份至九月份可以置放在室外向阳处。夏季阳光强烈暴晒时,可放在半荫处养护,或适当给它遮荫一半,叶色会更清新。

温度:若冬季室内温度过低时,虎刺梅的叶子会脱落,进入半休眠状态,此时要严格控制浇水,保持盆土干燥。太低的温度会导致植株会因太冷而死亡。冬季室温最好保持在15℃以上,那么整个冬季也是虎刺梅竞相绽放的好时节。

施肥:虎刺梅生命力很顽强,肥料可以少施,全年适当地施肥2至3次即可,以磷肥为好。

老人如何预防驼背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