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荣:让街头面塑走进“非遗”殿堂customupload.baotounews.com/nepaper/btrb/page/1/2018-03/12/08/...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通讯员 徐则本报讯 元宵佳节,在群众观赏花灯的时

候,包头供电局组织各分局职工对辖区内举办元宵节文艺汇演的广场和人员密集的区域、步行街展开了特巡。

当日21∶00点,青山分局检运班的师傅们,正通过热成像测温仪对头顶上方(10米以内) 的线路进行检测。若测温点距人员较远(10—20米),则改用红外线测温仪。这两台便携式仪器好比检运人员的第三只眼睛,它能快速准确地将某一点温度显示在仪器屏幕上,检运人员通过测得温度的高低来判断该点是否过载、有无缺陷,节约了人力,提高了作业效率。

据悉,元宵节当天,包头市供电量7807万千瓦时,最大负荷394万千瓦。95598客服热线共受理业务咨询253起,督办反馈57条,包头供电局圆满完成了元宵节保电任务。

“三只眼”检线路

城事08编辑 郭宏庆 美编 张霞 审校 马静 邮箱:btrbghq@163.com 电话:2529183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文/记者 郭健 图/记者 宫伟恩本报讯 近日,开心麻花携新剧《婿势待发》再度

登上包头大剧院的舞台,用新奇的剧情和一串串密集的笑点打动观众,获得如潮好评,“开心得像个胖子”、

“简直能笑出腹肌”等评论引爆朋友圈。如何让父母接受高龄男友?《婿势待发》围绕这

个棘手的问题,把误会、巧合、计谋层层叠加,配以尬聊、尬舞、尬英文等佐料,让观众充分见识到戏剧的结构和张力之妙。

开心麻花播撒欢笑

土右旗迎来今春首批候鸟□记者 姬卉春 通讯员 张国栋

本报讯 近日,土右旗森林公安局黄河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在土右旗明沙淖乡尹蛇营村防洪坝东段有少量灰鹤正在觅食,这是土右旗境内今春迎来的首批候鸟。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天鹅、赤麻鸭、白鹭等大批候鸟也将会陆续抵达土右旗,并在此进行大约一个月左右的休养调整。土右旗森林公安局将会持续密切关注迁徙候鸟动态变化并制定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全力确保过境候鸟安全。

社区“快闪”秀跳起安代舞□记者 李岸 通讯员 苟艳

本报讯 3月 7日,身着特色蒙古袍,手持红绸带的人们来到白云矿区湿地公园广场中央跳起欢快的舞蹈。虽然没有蒙古袍,没有红绸带,但是每位参与者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为这种新奇的表演方式喝彩。

据悉,本次参加“快闪”安代舞表演的有白云矿区百灵社区和宝山社区工作人员、百灵鸟艺术团成员和部分居民群众,他们以轻松愉悦的“快闪”方式展示“蒙元月月情”三月主题——安代舞,让更多群众了解、传播蒙古族文化。白云矿区百灵社区创新开展“百姓大讲堂——蒙元月月情”活动,每月打造一个特色蒙古族元素的主题活动,既加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又传承和弘扬了蒙古族文化。

从小喜欢画画、上过内师大美术系……王富荣的人生注定与艺术有关。但在1995年之前,他的工作生活与艺术毫无交集。一直在企业工作的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怀揣艺术梦想的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企业破产,王富荣和朋友摆摊谋生。一天晚上,他在银河广场偶然看到一个挑着箱子的人,箱子上插满了活灵活现的面塑作品,每一个都让富荣爱不释手,这让他突然萌生了学面塑的念头。之后,他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面塑知识,同时买了十几袋面把自己关到家里,从和面、配料等流程开始,不厌其烦地做着试验。就这样做出了无数个面塑作品后,他还是觉得离自己心目中的艺术作品差得很远。

2003年底,王富荣通过他人

介绍来到北京,见到了工艺美术大师王燕,并追随其学习面塑技巧。经过老师的点拨,王富荣飞快进步,终于捏出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面塑。

在传统的观念中,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的面塑虽然深受群众喜爱,但往往被视为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儿。半路出家的王富荣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的观念里,面塑不应该只存在于街头巷尾,更应该成为一种艺术品,被摆放在案头。

由此他开始尝试利用自己的专业艺术功底,让面塑拥有更强的表现力。他自创了独有的面塑材料,并创新性地将泥塑、陶艺等融入面塑创作中。在作品主题选材上,也以艺术的视角赋予作品以思想性。几年下来,王富荣的面塑居然自成一派,并逐渐有了名气。

2007年8月,作为包头市民间艺术的代表,王富荣参加了中国西部第三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他带去的人像面塑、明星漫像面塑吸引了专家和参观者驻足观赏,并得到大

家的认可。2009年,王富荣入选第一批包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

“小面人”终于走入了艺术殿堂。

□通讯员 高换梅今年86岁的“雷妈”本名刘

建茹,是包头日报社的一位退休职工,也是被包头人誉为“活雷锋”的环保老奶奶。

“雷妈”刘建茹学习雷锋五十多年,搞环保公益十多年。在学雷锋、搞环保等各类公益活动中累计投入资金三万多元。据不完全统计,

“雷妈”至今已经获得“学雷锋,做好事”奖状、奖品、荣誉证书上百本,新闻报道80多条。雷妈曾被包头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优秀志愿者、优秀学雷锋先进、连续五年获得包头市环保卫士、环保先锋;2017年荣获亮丽北疆·包头最美环保人称号。

在其他耄耋老人安享晚年的时

候,“雷妈”仍在坚持弘扬社会正能量。她先后掏钱为家庭成员认养了几千元的公益慈善树,并在每年一届“扫落叶送牧户”公益活动中自费为志愿者买手套、工具等,以微薄之力支持环保事业。“雷妈”还自费订购了《习近平语言力量》等书籍,赠送给其他老人,勉励大家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新时

代同步。“作为一名老党员,活一天就要为党为人民群众做贡献,死后,我要和老伴一同把骨灰撒到大青山做肥料,为国家绿化做环保,从现在起,我分秒必争,有一分光就发一分热,我虽然出不了家门,但是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行。我现在已经交了 2000 元的特殊党费,坚持交到生命终止那一天。”

与时间赛跑为生命续航□记者 李楷谨

本报讯 3月7日14时39分许,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鄂尔多斯到包头的高速路上,有一个刚出生15天的新生儿患急性结肠炎,危及生命,要立即送往包钢三医院进行救治,怕路上堵车,希望警察进行求助。

接到报警,指挥中心值班班长迅速通过350兆电台通知就近交警为患者车辆开通绿色通道。交警支队九原二中队接到指令迅速响应,由民警驾驶警车在黄河大桥与患者家属会和,特勤大队加派摩托车警力进行滚动护卫,护送该车辆驶向包钢三医院进行抢救。到达医院后,特勤警员立即下车抱起新生儿跑向医院5楼抢救室,从接到车辆开始进行护送到送至抢救室全程仅用时9分钟。

经过抢救,新生儿手术成功,脱离了危险。

路政志愿者学雷锋结对共建服务社区□记者 张海芳

本报讯 3月 5日,为弘扬雷锋精神,内蒙古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总队包头支队35名志愿者走进辖区神龙社区,结对共建开展卫生清理活动,社区街道卫生明显改善。

此次活动让大家深深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和喜悦。一名志愿者说:“不管是不是‘雷锋日’,只要有这颗心,相信每天都是‘雷锋日’”。据介绍,下一步,包头支队将进一步丰富党员进社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有效拓展党员发挥作用的空间,形成参与社区建设、联系服务群众的合力。

慰问单亲女职工□记者 张婷婷

本报讯 3月8日,昆都仑区总工会在昆都仑区职工服务中心举办慰问单亲女职工活动,为她们送去节日的祝福。活动现场,昆都仑区总工会为10名单亲女职工发放慰问金 10000 元,并鼓励她们要克服困难,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保持心情愉悦,用顽强的意志创造美好的生活。昆都仑区职工服务中心为本次活动聘请律师,为女职工提供低保、债务纠纷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清扫站前广场

□文/记者 赵遐 图/记者 吴杰本报讯 3月6日,包头车站派出所青

年民警联合鹿城老兵会共同清扫站前广场卫生并开展了宣传交通法规、消防知识公益活动。活动中大家自发打扫站前广场地面、捡拾清理垃圾、擦拭垃圾箱和广场护栏……大家不怕脏不怕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劳动,车站站前广场焕然一新,受到了旅客们一致的好评赞扬。

九原红会开展电力人员应急救护培训□记者 樊广友 特约记者 冯浩

本报讯 日前,九原区红十字会在九原电力公司开展了春季安全教育培训。

按照电力行业高空作业的特点,九原区红十字会救护培训讲师主要围绕触电急救知识和心肺复苏术等救护知识进行了认真地讲解,并在模具上详细地进行了演示。

九原电力公司共400多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此次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护能力,为2018年电力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深入人心□记者 樊广友

本报讯 近日,包头市特检所深入社区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提高了广大居民群众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认知程度。

活动中,特检所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生活中常见的电梯、气瓶、游乐设施等设备的安全常识,并对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中三级救援响应体系及电梯编号标识牌功能进行了具体介绍。活动现场还针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并且发放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单,让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王富荣:让街头面塑走进“非遗”殿堂

□文/图 记者 张海芳

“这是我春节期间做的立体国画“荷塘月色”和“后山老大”作品,花了不少时间,光这个“荷塘月色”就用了整整两天,可以说我的春节就是陪着这些面塑度过的。”3月6日,在包头青少年发展中心的一间教室里,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塑大师王富荣向记者展示了他近期创作的面塑作品。

身着蓝色棉衣的农村老汉、低头沉思的古代仕女……与人们印象中街头色彩夸张的普通泥塑不同,王富荣的作品富有生命和情感,仿佛是将国画立体化呈现,又仿佛是将生活中的鲜活人物放进面塑的世界里。

“在做面塑的时间里,我是幸福的。特别是当一个满意的作品做出来以后,我会感觉到说不出的快乐和满足,这和金钱名利无关。”王富荣说。

“雷妈”把更红的夕阳奉献给新时代

如今的王富荣日常生活十分清简,甚至住的房子也很小,但他的内心被自己的作品所充盈,并感受着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

很少出门的他甚至找不到昆区的乌兰道,却对大后山的边远乡村十分熟悉,感受生活、创作采风成为他最喜欢做的事。

崇尚艺术至上的王富荣有着自己的执念,“我做面塑作品不是为了好卖,而是当艺术品来创作。所以越是大后山、越是穷的地方我越喜欢去,因为那里有最质朴的人,他们的表情、神态、欲望是我坐在家里无法感知到的。”为此,他几乎跑遍了固阳等后山地

区的边远乡村。一次,他来到固阳深山里的一

户人家中,一位82岁的老大爷欣喜地与他坐在炕上聊天。老人说,自己已经十多年没见过外面来的客人了。临走时,老人从炕上起身,颤颤巍巍一直把他送到路口。回到家里,老人的神态、眼神一直在他眼前晃动,王富荣当晚连夜创作出了以老人为原形的《后山老大》面塑作品。

几年间,王富荣推出 《后山老大》 系列作品数百个,没有一件是和其他作品雷同的。他会以不同的神情、面容富于作品以生命力,让以“面”相交的人生因

创作而更有价值。都说艺术家一旦投入便如醉如

痴,王富荣也不例外。一次,为了创作一个面塑作品,他琢磨了好久也找不到灵感。突然有一天半夜三点多,他脑中灵光一现,就立刻起身动手开始创作。第二天中午,爱人给他拿来一块他最爱吃的牛肉,他吃了一口后又开始工作,关在一个小屋里,一连四五天竟然没吃没睡,直到作品完成了,才发现放在碗里的牛肉已经臭了。

然而当作品鲜活地展现在面前时,他心里美滋滋的感受无以言表,“一辈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断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不管它值不值钱,我都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王富荣的世界里,物质需求

已经降到了最低,而他的艺术向往却在内心无限膨胀。眼下,王富荣的愿望是,将中国传统的国画通过面塑、泥塑、陶艺等多种形式立体化地呈现出来,“包括张大千的山水画、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作品,我都希望立体地呈现它的艺术魅力,春节我做的立体国画“荷塘月色”就是一次新尝试,这个作品的古代仕女是面塑创作,身边的荷花是泥塑的,背后的屏风是陶艺创作,这样一种创新整合的方式,可以将平面艺术立体化。”

立足于包头,王富荣更迫切的愿望是将老包头的街景、人物、店面小型化呈现出来,“前几年开始就有这个想法,但限于资金上的压力一直没有实现,希望今年可以梦想成真。”

醉心创作废寝忘食

脱胎于美术的面塑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