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清代宫廷用品来汉展出...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27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责编:陶清 美编:陈昌 版式:陶泓 责校:汉春 文 娱 新 闻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亦中通讯员程书雄 陈建红 刘慧)

距今 2000 多年历史的新洲问津书院以儒学宣讲育化了一代又一代鄂东人。12 日,国内首部儒学题材电影《乡村儒学》再度从新洲出发,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传承儒学思想。

影片《乡村儒学》讲述了一名社科院教授深入乡村创办儒学学堂的故事:为重塑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助力乡村振兴,社科院赵教授携学生刘凡一深入东野村创办儒学学堂,深入农户传播国学精髓,以儒学精神成功化解村民间的各种纠纷。

据介绍,早在 2013 年,中

国社科院、山东尼山圣源书院等单位的一批学者在山东泗水县北东野村开始“乡村儒学”教化试点,扎根乡村,重建乡土文明。其中的主要推动者即为

《乡村儒学》主人翁原型,中国社科院儒教研究室赵法生主任。

《乡村儒学》由新洲区委宣传部组织,全程在新洲拍摄。这也是湖北省基层宣传部门首次通过拍摄电影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农村“三风”建设。

据了解,乡村儒学讲堂在全国发展迅速,在湖北、山东、江苏等 8省几十个县已普遍设立。

传家训 立家规 扬家风

国内首部乡村儒学题材电影湖北首映

长江日报讯(记者周满珍通讯员李菊方)11 日,“@武汉·2018/7·8·9·零——武汉青年艺术家当代艺术展”在汤湖美术馆开幕。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发现,不少知名艺术家的子女“子承父艺”引发关注。

作为“@武汉·2018”这一艺术盛事的 16 场大型系列展之一,本次展览共展出 161 位青年艺术家的 159 件作品,跨越 70、80、90三个代际,除了传统的艺术形式,还专门设置了影像展厅、装置专区,呈现不同的思想、观念、材料和艺术形式,让同一个展陈空间有着多种艺术形式和观念的交响。

1989 年出生的鲁杨是知名艺术家鲁虹的儿子,他的作品《看与被看》利用了单向镜、手机等,巧妙地使观众在作品正反面看到两组不同的画面和影像。

从美国留学归来的 90 后艺术家王墨石的多屏影像作品

《彼》则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

发,以镜像投射为自我意识的象征物。王墨石现在湖北大学任教,他认为比起父亲王心耀那一代艺术家,90 后成名更难,面临着艺术和生存的困境。

和鲁杨、王墨石的多媒体影像作品不同,著名艺术家肖丰女儿肖般若的参展作品《骚气的手机壳》是传统架上绘画。她现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

本次展览策展人、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魏光庆的女儿魏三三也是青年艺术家,毕业于旧金山大学,同名个人艺术项目“魏三三”今年6月在创意天地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反响不俗,“这一代青年艺术家的水平、视野比同时期的我们高,局限性在于阅读太快餐,缺少深刻的内涵。一代人有一代的命运,我比较欣慰的是90后的合作精神,把自己当成武汉艺术活动的主人翁,积极参加,全情投入。”

此次展览将展至 12 月 20日,观众可前往免费观展。

“70 80 90”青年艺术家展在汉举行

“子承父艺”现象引关注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震 通讯员丁燕 刘明哲)12日,由武汉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的《皇家气象——沈阳故宫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展,共展出清宫文物 120 余件(套),其中一件嘉庆皇帝的龙袍很少离开沈阳故宫博物院,颇为珍稀。

清代的沈阳称盛京,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的皇家宫阙,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相继营建并使用的朝堂殿宇,也是入关后康熙、乾隆、嘉庆和道光四位皇帝东巡驻跸和尊藏珍宝的重要场所。在此举行升殿、筵宴、祀神、阅射、行赏等一系列活动,是陪都宫殿历史上无以复加的盛事。

武汉博物馆副馆长邓琰介绍,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不一样,沈阳故宫以清初文物为特色。这次展览的大部分文物等级、品相都很高,该展刚刚在首都博物馆展出,武汉市民能在家门口看到确实难得。

她说,最近几年清宫剧很火,但真实的清宫生活场景和电视剧及小说是不一样的。就拿服饰来说,皇帝在

什么季节、什么场合穿的龙袍都不一样,而有的电视剧里是乱穿。这个展览以清朝生活用品为主,可以让市民更好地了解那个时期真实的宫廷生活样子。

本次展览分为服饰佩饰、食用器皿、生活起居、清宫陈设四个部分。服装与佩饰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名目繁多,其中一件龙袍引人注目:圆领、大襟右衽、四开裾、马蹄袖,为嘉庆皇帝春秋季节御用龙袍,用料为皇帝专用的明黄江绸,袍身绣金龙九条,五彩云纹、团寿纹、蝠纹等。九条金龙中,四条正龙分别在前后胸、两肩,四条行龙在前后襟部,一条行龙绣于掩襟。从身前后看,均可见龙五条,取“九五之尊”之意。

同时展出的东珠朝珠极为珍贵,共由 108颗珍珠组成,另有青金石佛头四颗。朝珠后部佛头之下缀以猫眼石背云,下部为红宝石大坠角。朝珠左右侧共由三串珊瑚小珠组成“纪捻”,其下为红宝石小坠角。佩戴朝珠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以东珠朝珠最为尊贵,为皇帝在举行典礼时所佩戴。

另一件点翠女帽,外形类似平顶斜帽,帽框由竹、藤

等编制而成,再用黑绸网罩于帽框之外,帽前后两面及边缘插有许多镶珠点翠。沈阳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李晓丽介绍,点翠工艺是将翠鸟的羽毛一点点粘在铜胎上,制成翠绿色的双凤、牡丹等造型,做工繁复精美,为宫廷佳品,“这种帽子只有满族贵族在重大节日中才会佩戴。”

随着清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宫中各类用品均精美豪华,食用器皿多为金、银、瓷器、珐琅器等材质,冬天有火锅、火碗,夏天有放冰块的冰箱,造型新颖奇特。皇室生活起居品更是极尽奢华,有后妃使用的梳子、镜子、妆奁、妆匣,帝王使用的鼻烟壶、折扇,还有文房、香薰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此次还展出几件外国传教士向皇室进献的西洋钟。一件钟上雕饰的一个模样怪异的动物,李晓丽介绍,这是外国人想象中的龙。她说,这件钟现在上了发条还可运转,上面的一只蝴蝶还能扇动翅膀。

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2月20日,观众可免费观展。

沈阳故宫清代宫廷用品来汉展出

嘉庆龙袍点翠女帽难得一见

嘉庆龙袍(左图)和点翠女帽(右图)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文 旅 责编:甘娟 涂为

十大“木兰旅游新地标”出炉市民点赞大美黄陂 互动留言过万条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东方 通讯员郑军辉)又到了一年一度草莓上市的季节。在一个温暖的午后,约上好友带上孩子,在充满香甜气息的大棚里,品尝冬天第一波清甜。12 月 11 日,“木兰旅游新地标”活动走进农耕年华景区,带你尝鲜“莓”好时光。

位于黄陂区武湖农场汉施公路旁的农耕年华,没有市区的嘈杂,也没有乡村那般偏僻,风景清新自然,自驾十分便利。游客从市民之家出发,途经三环线、新河大桥、汉施大道即可到达景区,车程约半小时。

长江日报记者在农耕年华门口的导览图上看到,该景区现已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区、农事农活体验区、百果观赏采摘区、度假会务健身区等12个功能区。目前百果观赏采摘区的草莓熟了,每逢周末许多亲子家庭在草莓园中穿梭,边采边吃,不亦乐乎。

草莓的最佳采摘期为 12月 15日至次年 5月 5日,冬季昼夜温差大,利于草莓糖分积累,开春后随温度上升甜度会有所下降。农耕年华经营负责人蔡平介绍,草莓全部采用绿色纯天然种植技术,不施农药,不打激素,虽

然个头不大,但色泽艳丽,果肉肥厚多汁,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吃起来口感香甜。

摘草莓要讲究方法。蔡平说:“要轻轻握住草莓,从果柄掐断,用力会扯坏藤蔓。”刚摘回的草莓有些杂质,先放入盐水中泡5分钟,再用清水洗净。

除了摘草莓,农耕年华里还有许多供市民体验的游玩项目。游客漫步在园区,农业景观让人目不暇接:神

州第一的金牛犁地塑像、巍峨雄浑的五谷丰登塔、古朴繁华的墨溪古镇、百花怒放的花卉大棚、五彩缤纷的农作物色块、硕果累累的百果园,还有特色鲜明的风景林、奇石馆、盆景园、鸸鹋园等。在老式农具展览馆,游客还可以欣赏各式各样的农具,了解农耕文明的历史进程。在农家乐活动场上,游客还可以踩水车、打粮食、摸鱼虾、荡秋千。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东方 通讯员郑军辉)如世外桃源般的野村谷、三乡工程样板木兰花乡、独具土家风情的锦里沟、文旅融合创新实景剧的木兰草原……10月,黄陂区旅游委与长江日报文旅院推出“木兰旅游新地标”专栏,为读者精彩展现木兰系列景区的新项目、新玩法。

根据读者推荐、景区自荐情况,长江日报记者每周一站,共探访了十大“木兰旅游新地标”,分别是:锦里沟、清凉寨、垄上佳园、木兰水镇、野村谷、木兰草原、木兰花乡、花乡茶谷、木兰有礼旗舰店、农耕年华。

在探访过程中,各大景区积极与游客互动,网络留

言数量过万条。11月 8日,野村谷联合长江日报文旅研究院发福利,邀市民免费体验5间精品民宿,感受山野休闲慢生活。当晚“长江旅游”微信推送仅 1小时,阅读量超过3000。网友“开心就好”留言说:“长江旅行福利多,我想带着单反,泡上一壶好茶,享受生活。”网友“国家队”则说:“举目巍巍青山,耳畔鸟语虫鸣,楼宇依山而建,与茂林修竹相得益彰,黄陂旅游新地标值得一游。”

11月12日福利继续,木兰草原景区送出50张门票,受到市民点赞。11 月 20 日推荐“来了不想走的木兰花乡”,网友互动持续升温,有人留言说:“赏花观鸟入住网

红民宿,这就是都市人想要找寻的诗和远方。”近年来,黄陂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木兰系列景区

遍地开花,目前黄陂区以“木兰”冠名的景区达 20多家,成为全国 A 级景区的最密集区。黄陂区旅游委负责人表示,今后黄陂将树立起“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旅游景区全域联动、旅游产品全域优化、旅游线路全域统筹、旅游品牌全域整合、旅游市场全域营销”的理念,构建黄陂

“一城一环二轴四区八业态”新格局,把全区2261平方公里全境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和建设,让黄陂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成为靓丽风景。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东方 通讯员郑军辉 高辉)12月 7日,在武汉云旅游客厅举办的第十七届武汉国际旅游节武汉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颁奖活动上,由武汉木兰文旅投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选送的参赛作品“木兰宝剑U盘”获大赛优秀奖。

据介绍,“木兰宝剑U盘”以楚剑为原型,圆方有度,剑茎处有凸箍两道,用以固定夹木与缠缑,以利握持。U 盘锌合金打造,滴胶入色,质感倍加,有很好的创新之处与艺术美感,展示了花木兰替父从军、金戈铁马的英雄形象。

相关专家点评:“如今人们的工作生活与电脑有着密切的联系,‘木兰有礼’把木兰文化运用到 U 盘上,无形中将木兰文化的艺术美和实用性巧妙结合,这个点子值得称赞。”

摘一筐草莓 甜蜜整个冬季

农耕年华邀你尝鲜“莓”好时光

农耕年华景区古朴繁华的墨溪古镇 景区供图

“木兰宝剑U盘”获大赛优秀奖 “木兰有礼”旗舰店供图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东方 通讯员鲁明)12月 12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木兰草原获悉,草原三期项目即将开建,项目定位为草原人家,是目前景区文化的延伸。

木兰草原三期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 7500 亩,斥资 13.5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年,采取“景农共建+村委会参与+政府扶持”的开发模式,打造七大片区,分别是木兰草原三期综合服务区、草原人家主题观光游览区、祥云文化休闲度假区、山水乐园游乐区、生态农业休闲区、乡村民俗体验区和王家河绿色生态小镇。

作为三期规划核心片区,草原人家观光游览区按照“文景一体”“情景融合”的设计理念,整个游览区以回家和祈福为主题,讲述花木兰征战沙场、荣归故里的故事。巍峨壮观的凯旋广场、荣归故里雕塑,木兰楼、归来祠与点缀在葱茏绿色中的关山渡、卸甲湖相映成趣,更有烛光岭、祈愿岛等祈福主题景点,让游客穿梭在美景中,潜移默化享受文化“大餐”。

木兰草原景区 2007年开园,今年初斥资 2亿元打造大型实景演出《花木兰·云中战歌》、木兰文化主题小镇“云中镇”、梦栖谷三个文化创意旅游项目。截至目前《花木兰·云中战歌》共演出210余场,累计观演人数25万人次。

木兰草原三期即将开建打造七大全新片区

以楚剑为原型设计文创U盘热门IP“木兰有礼”获优秀奖

锦里沟 清凉寨 垄上佳园 木兰水镇 野村谷 木兰草原 木兰花乡 花乡茶谷 木兰有礼旗舰店 农耕年华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