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創辦人親塑「院內拔管年齡最小者」小天使銅雕 捐贈家屬 ~許 …€¦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許創辦人親塑「院內拔管年齡最小者」小天使銅雕 捐贈家屬

~許創辦人以行動教導醫療團隊 用愛來照顧病人

奇美醫學中心的緩和醫療中心主任 陳冠廷

祐祐是剛滿 2 個月大的小男生,也是家中唯一的小壯丁。老天爺跟他們全家族

開了個大玩笑,在爸爸媽媽帶著 3 歲姊姊到遠處旅行時,偷偷的把祐祐的心臟給關

機了!送到急診室時,醫生伯伯給了他第一個診斷--「到院死亡」。接著依常規處置,

高階心肺復甦術 30 分鐘,小嬰兒的心臟有著比成人更高的耐受性,小小心臟慢慢恢

復了節奏!於是被送到小兒加護病房接續照顧!

腦部的耐受性沒有心臟來的堅強,如果缺氧的時間稍長,大腦皮質與腦幹功能

嚴重的受損,這種情況即是我們常說的腦死狀態。不幸的是小朋友經過近一個月的

搶救,雖然有著不穩定的心跳血壓,可是腦部依舊不動如山!經 4 次腦波檢查,呈

現的還是扁平不規則的曲線。

看在護理背景出身的媽媽,不需醫生解釋,他們知道最不想要的結局越來越逼

近,弟弟逐漸變形的身軀是家屬們每天探視時的痛,擦不完的淚,搬不開的大石頭,

老天爺的安排到底是什麼?小兒科醫生的無奈如同家屬一般,他們知道比較好一點

的結局就是馬上結束,全家再重新開始,最慘的就是拖個半年一年再離開,那時,

軀殼黑了、變形了,全家的淚水、氣力也消失殆盡。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自民國 100 年開始已經有撤除維生醫療的規範,因此小兒科

醫生會診了安寧團隊來提供死亡迫近的諮詢討論。「善終」、「好走」是家屬絕不會排

斥的選項!「要是他真的不能再留下來當我們寶貝,那我們希望他可以美美的回到

天堂中」「身體乾淨漂亮的回去」,爸媽與家族多次討論後,他們決定盡早移除幫忙

呼吸的氣管內管、呼吸器及急救藥物等維生醫療設備。

大家一起幫忙攝影照相希望留住更多記憶。緩和醫療中心陳冠廷主任說「要是

可以幫小寶貝的身影變成如博物館裡的立體雕像,那一定是件美好又有意義的回憶」

媽媽睜大了眼,流露出懷疑、好奇又期待的眼神!「真的可以嗎?」

陳主任知道醫院企業中的「奇美博物館」有眾多的藝術人才,甚至連創辦人許

文龍先生也是個中好手。陳主任大膽的提出可不可以麻煩許創辦人來完成這作品,

對家屬必定更具紀念意義。奇美文化基金會的紀慶玟經理不解的問「小朋友有何特

別的故事?讓你們想這麼做!」

這問題難倒了陳主任!兩個月大的嬰孩會有什麼故事可說?爸媽也是平凡不過

的上班族!還沒學會翻身、吃飯,更不用說講話或唱歌!唯一可以想到的就是,他

不曾做過壞事、罵過髒話,猶如天使般純潔,匆匆的走過人間!

紀經理同意把這訊息轉達!一天後,基金會來電「創辦人可以試著完成!」接

到這通電話讓爸媽與醫療團隊激動地流下高興的眼淚,雀躍不已,媽媽訝異的說「真

的是許董事長要幫我的小寶貝做雕像嗎?」

直到看到作品完成,父母親們猶然不敢相信,如同當初出事的當下!幾個月前

匆促送醫急救,拔管善終,2 個月後親手抱著奇美許董事長捏塑出來的雕像,祐祐已

經重返天國當天使,奇異恩典般的安排讓家族有了一尊不朽、無價的銅像來陪伴,

眼淚中有痛苦、思念也有滿滿的祝福!

今天,奇美文化基金會的紀慶玟經理代表許創辦人,把小天使雕像親自交給父

母親,小天使微仰著頭,飽滿的雙頰,兩眼有神的注視遠處,自信的嘴唇欲言又止,

好像要告訴大家:我很好,謝謝你們這樣的安排,不要為我擔心!

許創辦人之前在醫院內演講,有一句話讓大家印象深刻「有什麼需要我的地方,

我可以做得到的,不要客氣跟我說!」身為奇美醫療體系的大家長,毫不遲疑地為

不曾相識、默默無聞的微小天使雕塑,這份愛永遠留在家屬、醫療團隊的心裡,也

教導我們用愛來照顧病人。

(後記:自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102 年針對撤除維生醫療法案修正以來,奇美醫學中

心兩年內已有超過 60 位病人,各年齡層均有,本文個案為院內年齡最小者。)

奇美文化基金會紀慶玟經理代表許文龍創辦人致詞

緩和醫療中心主任陳冠廷代表院方致詞

祐祐小天使的父母感性的致詞謝謝許文龍創辦人親塑雕像及奇美團隊的用心

奇美文化基金會紀慶玟經理(左二)代表捐贈

許文龍創辦人親塑的小天使銅雕予祐祐的父母(左三右三),場面溫馨感人

陳冠廷主任活動會後接受媒體專訪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