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做足准备,帮孩子春季“蹿个子”epaper.yzwb.net/images/2020-03/29/B04/20200329B04_pdf.pdf岁到青春期前5-7厘米左右,青春期10...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上网课坐久了,颈椎不乐意了

中大医院疼痛科周昊医生介绍,上网课从时间以及内容形式上其实与课堂授课并无太大差别,但课堂授课时学生注视的是讲台、黑板,颈椎处于正常生理曲度,加上教师的走动、同学间的互动,颈肩部肌肉处于活动、间断放松的状态。

而上网课时,学生面对的是屏幕,

往往处于“低头哈腰”的姿势,颈椎多处于屈曲状态,上课期间颈部肌肉也不易得到放松,因此引发了颈肩部的酸胀、僵硬等症状的发生。

上网课坐久了,腰椎反抗了

除此以外,上网课时,学生的坐姿很难像在课堂上一样抬头挺胸,多是靠在椅背甚至是瘫坐在沙发上,这样长时间不当的坐姿导致腰椎间盘及小关节受力不均、腰部肌肉易于劳损。再加上部分学生网课结束后继续坐在电脑前上网、打游戏,就更加重了颈椎、腰椎及其附件、肌肉的负担。

有些学习半卧在床上用手机上网课,医生介绍半卧位时,后腰悬空,腰椎处于折角状态,又没有支撑,上半身的重量全压到了腰椎这一个受力点上。站立时,腰背部的肌肉、韧带会帮助腰椎支撑重量,但半卧位时肌肉、韧带处

于松弛状态,失去原有的固定作用,脊柱出现变形,生理曲度变直,久而久之会造成连接腰椎的椎间盘膨出。

上网课,姿势很重要

中大医院疼痛科孙岩军主任提醒,对于需要长期面对电脑的办公一族,良好的坐姿首先要保证屏幕的高度适中,过低会导致颈椎屈曲,太高会造成颈椎过伸,合适的高度是屏幕与双眼平视时的高度一致。其次,办公学习时腰背部要挺直,无需过度用力,但要保证腰椎正常的前凸生理曲度,也不可向身体一侧过度倾斜,以致双侧肌肉受力不均。如使用有靠背的座椅,可在腰后方与靠背之间放一软垫,协助保持坐姿。

专家建议,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后,需要起身放松5-10分钟,适当活动颈肩部及腰部肌肉,如果疼痛不能缓解,需要及时至疼痛科就诊。

疼痛科来了“稀客”

久坐不注意姿势 颈椎腰椎都要抗议

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编辑:杨彦 版面:李维华 校对:张英B4妈咪宝贝

家长做足准备,帮孩子春季“蹿个子”天气越来越暖和,不少家长听

说,春季是孩子容易长个子的季节,为了让娃“长高个”,家长们可谓操碎了心。 通讯员 丁煜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春季孩子确实容易“蹿个子”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医师毛辰介绍,春季万物复苏,一派生机,这时候人体内各器官和细胞的功能会逐渐活跃起来,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强、体内生长激素分泌增多,这的确对促进生长发育有所帮助。另外,春天是四季中比较适合晒太阳的季节,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帮助孩子的身体合成维生素D,更好地促进钙的吸收,钙元素是促进骨骼生长的必需元素。

孩子的生长速度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毛主任告诉我们,大部分孩子是在春季长得快,但是也有例外,有些孩子偏偏冬天长得快。只要能跟得上每年生长的“进度”,都没有问题。

把握孩子生长的关键期

在儿童少年青春发育过程中,什么

时候身高长得最快呢?有研究表示 ,绝大多数中国儿童的身高突增高峰为女童10-12岁之间、男童12-14岁之间。为了让孩子长得高一些,家长尤其应注意孩子在生长快速期的营养、运动等问题。

孩子的生长速度并不是均衡的,建议家长关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增长情况,每隔3—6个月测量一次身高,每年孩子身高增长:0-1岁25-28厘米,1-2岁12厘米左右,2-3岁8-10厘米左右,3岁到青春期前5-7厘米左右,青春期10厘米左右是属于正常的。如果与正常范围相差过多,就需要带孩子就诊了。

家长这样做足准备1、高质睡眠要保证。孩子想长高,

首先要保证好睡眠质量,当然,这里强调的是“深睡眠”,在“深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的频率快、浓度高。生长激素分泌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在凌晨0~1点,为了保证孩子在凌晨0~1点进入深度睡眠,一定要督促他在晚上10点前入睡。凌晨5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第二个小高峰,所以家长也不要让孩子太早起床。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2、合理饮食很重要。毛辰主任强调,营养均衡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保证孩子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要讲究荤素搭配。挑食、

厌食、饮食无规律的孩子不容易长高。每天给孩子喝足量牛奶,补充虾皮、鸡蛋、豆制品、海带等含钙、磷丰富的食物。维生素D在生长发育中很重要,孩子可以从阳光及天然食物中摄取维生素D,但是阳光照射不足、不能满足他们生长发育需求时,要适当地补充维生素D制剂。

3、适当的运动有必要。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障骨、脑细胞的营养和发育,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对骨端骺板的刺激,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家长平时可以多让孩子做一些跳跃运动,如跳绳、跳高、跳远、跑步等,另外一些全身性运动,如篮球、排球、游泳等也有助于全身骨骼的伸展延长。

4、保 持 愉 快 的 心情。学业压力、家庭环境不良等都会使孩子心理、感情受创,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所以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对于孩子的长个子也非常的重要。

益生菌是什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胡小沙副主任医师介绍,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

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从而产生有利于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一般来说,常见的益生菌主要有乳杆菌、双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这当中双歧杆菌是肠道主要菌群,占95%,也是目前应用较广的益生菌。

益生菌能帮助稳定肠道

肠道菌群对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宝宝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婴幼儿期是正常菌种群建立的关键时期,小宝宝肠道菌群比较脆弱,很多原因都会导致菌群紊乱或失衡,引起疾病。把握住这个时期,可以建立良好的营养环境。对宝宝来说,急性腹泻是目前益生菌应用最主要、最广泛的适应症。迁延性和慢

性腹泻病,因病因复杂,使用各种抗菌药物等,可能造成菌群紊乱,益生菌在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宝宝如何补充益生菌?

在以下几种情况,宝宝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宝宝腹泻,适当补充可缓解拉肚子的严重程度。宝宝消化不良、大便干硬或者便秘,以及宝宝吸收功能不好导致营养不良的时候,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

胡主任提醒,有些益生菌应储存在冰箱中。补充益生菌要注意:温开水服用,不要用滚烫的水,冲好马上给宝宝喝,最迟也不要超过半小时,否则影响药效。益生菌不要和抗生素同时服用,最好间隔2小时。腹泻停止后,可再继续一段时间的益生菌调理肠胃菌群,保护肠道黏膜并抑制有害菌。但是家长需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益生菌。

忽冷忽热 宝宝的小肚子需要益生菌吗? NT检查也是“唐筛”准妈妈别随意拒绝

定期产检,是每个准妈妈的“必修课”,了解肚子宝宝的生长发育状态,宝宝健康,妈妈才放心。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梁元姣教授介绍,对于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好孕的准妈妈们,一般孕9周进行“二超”(第二次孕期B超的简称),就顺利“毕业”转入产科进行产检,她们将面临毕业后的第一次“考试”—NT。大多数准妈妈都有这样的疑问,NT是什么检查?

梁元姣主任介绍说,NT即颈项透明层,指胎儿颈椎水平矢状切面皮肤至皮下软组织之间的最大厚度,通俗称呼就是颈后透明带扫描,通过B超来评估正在发育中的宝宝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和其他染色体异常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当NT的厚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心脏畸形、某些遗传综合征等疾病有关,厚度越明显,异常的机会就越高,并要做好进一步检查的准备。一般情况下,NT的检查时间最好是在11周-13周+6天之间,要比唐氏筛查检查的时间更早一点,因为过了14周过多的液体可能会被正在发育的淋巴系统吸收掉影响最后的结果。但也不能太早,时间太早宝宝还没有发育完全,扫描结果就会存在误差。

既然之后还要做唐筛,NT是否可以不用做了呢?梁元姣主任指出,虽然NT和后期14-18周时做的唐筛都是为了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风险,但是二者检测方式不同,准确率也不同。虽然相对来说,唐筛准确率更高些,它是直接抽血,检测母亲血液来判断胎儿染色体情况。但是NT检查可以尽早了解胎儿情况,根据情况做进一步检查。如果显示胎儿患唐氏儿的概率高,那还要通过羊水穿刺来再次检测。目前,NT已经列为产前必须要做的检查。

专家提醒,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医嘱一步一步进行产检,特别是高危高龄孕产妇更要格外关注产检。

通讯员 刘敏 王琼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降温了,这天一会热一会冷,我家宝宝拉了2天肚子了,愁啊!”“宝宝喜欢吃坚果,外婆给娃吃了不少,每天下午起来就当加餐,现在几天都拉不出大便!”最近季节交替,许多家长都反映宝宝小肚子状况频出,或是拉肚子或是便秘,有不少家长会想到给孩子食用些益生菌补充剂,那么,什么时候可以给宝宝服用益生菌,益生菌到底应该怎么吃才对呢?

通讯员 史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学生们坐在电脑前认真上网课,再加上线下写作业时间,一坐又是一天。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疼痛科接诊了不少年轻患者,最年轻的只有15岁,本是疼痛科的稀客,却都因上网课坐久了引发颈肩、腰背等部位的不适。 通讯员 刘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