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刊·第9期) 西咸研究院 2016年7月20日€¦ · 西咸研究院 2016年7月20日...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1

西 咸 研 究

(增刊·第 9 期)

西咸研究院 2016 年 7 月 20 日

本期导读:

1、上海市服务贸易试点进展情况

2、广州市服务贸易试点进展情况

3、海南省服务贸易试点进展情况

4、威海市服务贸易试点进展情况

2

部分地区服务贸易试点进展情况 2016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开展服务贸易创新

发展试点的批复》,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深圳、杭州、

武汉、广州、成都、苏州、威海和哈尔滨新区、江北新区、

两江新区、贵安新区、西咸新区等省市(区域)开展服务贸

易创新发展试点,试点期为 2 年。《批复》要求,试点地区

要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培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优化服务

贸易支持政策、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等 8个方面的制度

建设进行探索,有序扩大服务业的开放准入。

上海市

一、主要目标

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加快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行动计划

(2016—2018)》,明确提出,到 2018 年,上海服务进出口

总额力争达到 2500 亿美元,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服务贸易中心城市,形成与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相

匹配的服务贸易新格局。

二、主要任务

1.培育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培育 100 家离岸业务额超千

万美元的服务外包骨干型企业,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集成

服务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总部型企业,扶持

一批“专、精、特、新”的创新创业型服务外包企业。发挥

上海服务外包交易促进中心的功能,建设服务外包资源配置

和产业转移的试点基地。

3

2.提升技术贸易竞争能力。推动技术贸易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完善上海市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功能,打造立足

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技术引进促进平台;积极组

织开展技术贸易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拓展技术出口市场;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开展技术贸易管理模式创

新试点工作;着力培育一批熟悉技术引进国际规则、具备实

务操作能力的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3.挖掘数字贸易的潜力。加快推进“互联网+”和服务

贸易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贸易,大力

促进零售、物流、金融、专业服务、健康服务、教育等领域

的数字贸易发展。重点培育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数字服务

领域,包括移动端应用、通过互联网交付的软件服务和通讯

服务、在云端交付的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计

算平台服务。扩大数字化内容的贸易规模,推动书籍、游戏、

影像和音乐等内容数字化的进程。

4.扩大专业服务跨境服务。进一步培育重点专业服务领

域(特别是管理咨询、会计服务和律师服务等)的比较优势,

学习借鉴境外著名专业服务公司的营销技术、服务标准和管

理经验,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到 2018 年,培育 60 家左

右服务能力、收入规模和市场影响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服务

机构,助力本土企业走出去。加快引进和培养专业服务人才,

充分发挥各类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的市场配置作用,发展和培

育优质的专业服务贸易人才中介机构。

5.引导旅游服务拓宽渠道。完善入境服务体系,简化入

4

境手续,提升便捷度;落实“十三五”旅游规划和相关行动计

划,积极探索“互联网+”下的智慧旅游的发展;促进会展、

商业、旅游、文化的联动发展,充分利用国家会展中心等资

源,推动会展旅游发展;大力发展邮轮经济,加快发展国际体

育赛事旅游;利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成后的影响,积极

开拓国际高端旅游市场;办好“中美旅游年”等重大活动,策

划、推介好上海城市形象,增强旅游集散能力,加大特色旅游

纪念品开发和营销力度。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旅游资源,

着力拓展欧美、日韩等主要客源市场。

6.扩大中医药服务海外推广。培育一批有跨国竞争力的

市场主体和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项目和产品。

发挥本市中医药资源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医疗旅游,加快

培育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医疗健康服务机构。鼓励优秀中医药

企业和医疗机构等在境外合作开办中医药服务机构,建立和

完善境外营销网络。发挥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平台的作

用,搞好“海上中医”的海外推广。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积

极推进中医药国际服务标准建设。

7.探索支持其他新兴领域发展。加快推进金融保险服务

贸易发展,加大力度吸引境外金融机构以商业存在的方式来

沪提供服务,鼓励本市金融机构布局海外市场。着力扩大教

育服务贸易规模,逐步取消教育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开展

“留学上海”的试点项目,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沪深造。加

强体育服务的国际交流,吸引全球知名赛事落户上海,促进

职业运动员的自然人移动。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的贸易水平,

5

研究取消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和家庭服务等的外资准入和自

然人移动限制,引进一批高水准的服务人员,满足本地市场

不断增长的需求。

三、保障措施

1.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发挥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联席会

议等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对本市服务贸易工作的宏观指导,

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服务出口,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和

便利化。研究建立本市服务贸易行业专家、重点企业和国别

贸易信息库,促进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的良性互

动,积极营造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政策环境。

2.加强规划引领作用。编制本市服务贸易“十三五”发

展规划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立今后本市

服务贸易发展的主导行业和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扶持特色优势行业发展。研究出台本市服务贸易促进条例,

提升本市服务贸易推进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和标准化水

平。

3.完善统计分析体系。建立和完善本市国际服务贸易统

计监测、运行和分析体系,健全由国际收支统计和外国附属

机构统计共同构成的本市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通过政府

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行业中介组织建立服务贸易统计联系

机制,并加强与重点省市、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的数据信息

交流,定期发布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研究推出区域服务贸易

发展指数。创新服务贸易统计方法,加强对区县的服务贸易

统计工作的指导,做好重点企业数据直报工作,并健全服务

6

外包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定期发布《上海服务贸易发

展报告》和《上海市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

4.继续提升便利化水平。深化境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探索进行对会展、拍卖、快递等服务

企业所需通关的国际展品、艺术品、电子商务快件等货物的

监管模式创新,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所需样机、样本、

试剂等实施分类管理、简化审批程序。依托自贸试验区探索

对数量少、风险等级低且用于研发等非商业用途的生物医药

样本通关降低通关查验比例。推进自然人移动,争取开展服

务贸易专业人才跨境执业政策试点。为外籍高端人才办理在

沪永久居留提供便利。

5.建设贸易功能区域。加快建设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培

育 3-5 家“上海国际服务贸易总部示范基地”;修订《上海

市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认定

一批本市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

6.打造公共促进平台。支持本市各类商协会和促进机构

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贸易促进活动。积极打造服务贸易公共

服务平台,提升文化贸易、服务外包和中医药服务等平台功

能和业务水平,探索推进国际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的公共

服务平台建设。筹备建设上海服务贸易海外促进中心。

7.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发挥本市外经贸发展、服务业引

导等专项资金作用,修订完善《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

金管理办法》和《上海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

理办法》,在服务外包资金使用中,增加支持服务外包研发、

7

中高端人才培训等内容。结合“营改增”改革,做好跨境应

税服务免征增值税的相关工作;对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

务和设计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贯彻落实对技术先进型

服务企业减按 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和职工教育经费不超

过工资薪金总额 8%部分税前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

8.推动金融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融资、

海外并购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融资租

赁、知识产权质押等业务。全面提升服务贸易企业的跨境金

融服务水平,通过信用证、保函等增信服务,帮助企业获取订

单;通过进出口押汇、保理、福费廷等融资服务,帮助企业完

成订单;通过即期、远期结售汇和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服务,帮

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搭建中小微服务出口企业政策性出口

信用保险投保平台,支持企业利用灵活交易方式扩大服务进

出口。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贸易企业进入中小企业板、创业

板、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融资,并通过发行公司债券、非

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9.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浦江人才计划”等各类引

才引智计划,加大对核心人才、重点领域专门人才、高技能

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扶持和引进力度;鼓励高等学校

相关专业增设服务贸易相关课程。继续开展本市软件贸易和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千百十”行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加大

人才培训力度,通过认定和扶持一批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人

才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

伍。

8

广州市

一、发展目标

到 2018 年,广州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 350 亿美元;

到 2020 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 400 亿美元,规模

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逐步提高现

代服务贸易领域占比,加快发展香港、美国及欧洲等优势市

场。

二、主要举措

一是打造“一核三区”的服务贸易发展格局。一核:将

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打造成为以穗港澳服务贸易

自由化为主导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核心;三区:将天河中央

商务区、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区建设成为以商贸服务、金融服

务、电子商务和会展服务为优势领域的服务贸易总部经济示

范区;将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广州保税区和番禺莲花山港

建设成为以国际航运物流、国际中转服务为主的服务贸易保

税业务集聚区;加快建设广州科学城、国际生物岛、中新知

识城、羊城创意产业园和 TIT 创意产业园等服务贸易特色产

业功能区。

二是建立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基地。设立粤港澳

服务贸易自由化省级示范基地。主要服务东莞传统优势产业

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品牌授权产业;发展壮

大本土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原创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文化、

影像文化等文化内容产业。

三是培育和输出高端家政人员。引进外籍家政服务模

9

式、培育本土高端家政人员和输出高端家政人员。在广州职

业培训机构中重点开设高水平的家政服务专业,引入国外和

香港家政服务的培训模式;培训一批精通粤语且家政业务熟

练的高端家政人员,定向输往境外有市场需求的国家

四是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

区片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推广对外资服务提供者实行准入

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率先实现穗港澳服务贸

易自由化,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

三、政策措施

一是广州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 2000 万元资金,主要支

持服务贸易示范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认证、示范企业

和重点培育企业、重点领域业务拓展、专项统计、服务贸易

自由化、产业研究、业务培训和服务贸易促进活动等。

二是对经认定达到技术先进型企业条件的服务贸易企

业,给予所得税减按 15%征收,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三是培育一批创新发展的服务贸易龙头企业和具备较

强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品牌,对认定的服务贸易示范企业和重

点培育企业给予一定的资助。

四是对服务贸易高层次人才,给予资金补助、户籍优先、

住房补贴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五是建立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建立统计平台,定期开展

跨境收支、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的业务统计,

建立服务贸易数据库。

六是建立重点联系企业制度。重点跟踪解决问题,帮助

10

企业做大做强。

海南省

一、发展目标

通过2年试点,海南省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管理体制、

促进机制、政策体系和监管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取得积极成

果,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初步形成,总结出

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培育和引进的一批服务

贸易市场主体充分发挥重要作用,服务贸易总额实现翻番。

二、重点发展领域

海南省在旅行、运输服务、文化服务、保险服务、服务

外包、中医药服务等六个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试点,力争取得

新突破。

三、主要任务

1.探索扩大旅游服务贸易的双向开放政策和便利化措

施。实施深化旅游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扩大旅游业开

放机制。鼓励外商投资旅游业,参与商业性旅游景区景点和

设施的开发建设。依照有关规定降低内资旅行社经营出入境

旅游业务的准入门槛。积极争取放宽 26 国旅游团队免签的

政策条件。积极争取对来自我省主要入境客源国的游客实行

免签的相关政策。

2.探索扩大教育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政策措施。进一步

简政放权,对相关机构招收国际学生、“走出去”办学、高

等专科学校以下机构聘请外籍教师等实行备案制;对中外合

作办学招生计划实行单列,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实行按办学

11

成本收费;取消对国际学生收费限制,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

收费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各有关单位之间信息共

享机制。探索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新机制,设立促进教育服务

贸易创新发展引导性基金,成立“海南教育服务贸易联盟”,

积极开展双向中外合作办学,一方面引进国(境)外优质教

育资源来琼合作办学,另一方面鼓励我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

和其他教育机构“走出去”赴国(境)外合作办学;大力发

展来琼留学教育,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到海南留学或

短期游学。

3.探索扩大医疗健康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政策措施。支

持社会资本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

形式开展医疗服务贸易。按照逐步开放、风险可控的原则,

在符合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进行外资投资风险评估的

基础上,逐步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调整审批权限,

便利投资者申报。依照有关规定允许外资设立非营利性医疗

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健康服务专业化发展,

放开养老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引导外资投向康复护理、老年

护理、家庭护理等护理服务以及母婴照料服务、心理健康服

务等医疗卫生领域。新增卫生资源须按照有关规划和标准进

行审批。

4.探索扩大运输服务贸易双向开放的政策措施。重点依

托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博鳌机场,培育

发展临空产业集群,发展航空租赁、航空维修、航空培训、

航空食品、通用航空等产业链;拓展面向国际的航空行业金

12

融、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专业服务;探索构建金融创新

中心,大力发展飞机、海运船舶、海上工程设备等融资租赁

业务及发展离岸、网络、跨境支付等现代新型金融服务,建

设面向东盟、服务沿线国家的全球航空产业服务贸易中心。

5.探索扩大文化体育娱乐服务贸易双向开放的政策措

施。拓宽文化创意产业资本运营渠道,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

范围内,鼓励国内外著名文化创意、制作、经纪、营销机构

与省内文化企业合资合作。发展文化市场多元化服务模式,

选择文化娱乐业聚集的特定区域,依照有关规定允许外商投

资者独资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在省内提供服务。创新文化服

务海外推广新模式,支持以传统手工技艺、武术、戏曲、民

族音乐和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会展相结

合的商业开发模式。推动广播影视、动漫游戏、赛事活动、

新闻出版等业态拓展国际市场。支持中国游戏数码港建设。

试点国外巡演的商业化运作,提升文化服务核心竞争力。支

持有条件的市县承接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创建海南国际体育

赛事品牌,促进体育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6.探索扩大保险服务贸易双向开放的政策措施。引入国

内外保险和再保险公司在琼设立机构;支持鼓励国内外再保

险机构在琼开展离岸再保险业务;便利流程和手续,大力推

广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

7.推动服务外包做大做强,提升服务跨境交付能力。依

托海口高新区、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产业园和清水湾

国际信息产业园等园区,建立服务外包集聚基地,带动全省

13

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海口高新区重点围绕海洋经济、生物

医药、生命健康、电子信息、软件应用开发、新能源、新材

料、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方向发展服务外包;海南生态软

件园以软件研发、互联网、文化创意等为主导产业,打造软

件、游戏、人才等特色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三亚创意产业园

发展以工业设计、高端旅游装备、海洋生物技术、产品创意、

虚拟设计等为主的设计创意产业,以影视制作、文艺创作等

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和以软件、离岛金融、大数据、互联网

+热带农业及网络信息服务等为主的网络与信息创意产业;

清水湾国家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软件研发、外包服务、IT 培

训等,建设国际化的创新创意产业基地。

8.探索中医药服务贸易规范化和标准化。全力推进中医

药服务贸易示范区建设,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

设世界级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心,以三亚中医院为基础建

设中医药服务贸易示范基地,提升中医药现代化水平;探索

制定中医药服务贸易技术、收费、疗程等标准,推动中医药

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中医药“走出去”,鼓励优秀的中医药

企业和医疗机构在境外合作设立中医药服务机构和销售网

络,增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实施中医药人才引进与培

养工程,鼓励高端中医药人才来琼工作,吸引中医药专业学

生来琼实习,开展医疗、培训、科研、保健、技术推广、产

品营销和文化传播等中医药服务贸易业务。

四、保障措施

(一)充分发挥海南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14

作用,统筹推进我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建立海南

省服务贸易促进机构,负责拟订全省服务贸易发展战略、规

划,统筹各行业、各领域服务贸易发展,承担服务贸易统计、

评估、培训、法律援助、对外宣传推介和招商工作,管理服

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承担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办

公室日常工作;建立服务贸易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服务贸易

企业自动登记方式,建立省商务厅与服务贸易重点企业常态

化的联系制度,实行重点服务和信息互联互通。

(二)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建立快捷审批通道,除重要

文件外,授权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联席会议依照有关程序审

批试点文件。

(三)制定相关政策或立法。适时制定促进服务贸易发

展的规范性文件或政府规章,加快建立促进海南服务贸易发

展的长效机制;条件成熟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固化政策措

施,构建符合国际运行规则的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四)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相关单位安排专门人员负

责服务贸易的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制定、公共平台建设

等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可请专家学者或委托第三方承担专

项任务。各单位要保障工作经费,如资金确有缺口,可向省

财政厅提出申请。

(五)建立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制定海南省服务贸易统

计办法,建立海南省服务贸易统计数据指标体系,定期向社

会公布,将服务贸易统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畴。

(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

15

用于支持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

提升、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建设和服务贸易企业竞争力增强等

方面。2016 年 6 月 30 日前提出海南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资

金管理办法,设立我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中央服

务贸易引导基金的地方配套)。

(七)加强招商工作。用好试点政策,加大面向国内外

服务业发达地区的精准招商力度,努力引进一批服务贸易企

业,做大做强服务业市场主体。

(八)建立督查机制。省商务厅建立工作进度通报制度,

省政府督查室要对各单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

威海市

2016 年 4 月 29 日,威海市召开全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促进大会。各区市主动借鉴先进经验,创新思路、政策和机

制,努力争当创新发展试点排头兵。

环翠区: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先行区

环翠区制定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确

立了“成为威海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的主战场,

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先行区”的发展定位;明确了扩大服

务业双向开放、培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等 6大重点任务和 19

项推进措施,分别明确了责任部门和推进计划。通过开展精

准招商,环翠区今年累计新签约注册微笑彩云医学整形美

容、船舶技术亚洲服务中心等 7个服务贸易项目,在谈香港

慈善总会养老院、韩国全罗南道船舶租赁公司等 13 个项目。

结合“中韩自贸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的定位,环翠区

16

将在劳务派遣和工程承包、健康美丽、金融服务、服务外包、

文化旅游和体育、技术贸易 6个重点产业领域,力争最大限

度承担威海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

全力搭建实体、线上、招才引智三大平台,以威高广场

威韩特色商业区、威海·仁川馆为主体,提供服务贸易市场

主体落地空间;以威韩购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大韩家等

企业为主体,开展跨境网购服务;加紧对接中韩创业服务中

心等项目,引进韩国创业项目和韩国高校教授、经济专家,

建立服务贸易人才智库。

文登区:全力培植壮大服务贸易特色产业

文登区将瞄准服务贸易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做优存

量,引进增量,提升质量,确保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 30%以

上。

在产业平台搭建上,文登区加快发展跨境旅游,积极推

进昆嵛山、汤泊二期等精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依托威海国

际机场申请开设离境退税商店。加快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大

力开展医疗美容、医疗旅游等产业的对接招商,加快创建美

容健康服务产业基地品牌。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积极引

导云龙、艺达、芸祥等企业由出口产品向出口创意服务转变,

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以招商引资聚集项目、拉动产业,增强服务贸易发展后

劲,依托跨境电商培育流通主体,打造集基础平台服务、仓

储物流、展示交易、海关分拨中心于一体的对韩跨境电商平

台,依托传统产业培育企业主体,创新开展国际研发领域服

17

务。创新发展文化贸易,依托中韩影音创意基地、呼雷汤影

视文化创意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推动对韩影视、动漫、创意

设计等方面合作,促进具有文登特色的演出、展览、工艺品、

艺术设计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荣成市:促进外贸向“优进优出”转型

荣成市将按照“一业一策”的思路,对国际海洋服务、

国际航行船舶维修服务、国际旅游服务、国际文化服务、技

术贸易和技术服务、跨境电商、国际金融服务等重点产业专

题策划,促进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型。

加快推进乌拉圭、加纳等 6个海外远洋渔业基地和沙窝

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支持具有外籍船舶修理资质的企

业做大做强外轮维修业务,积极承修大中型、高附加值商船;

深入挖掘赤山、成山头、西霞口野生动物园等旅游资源,加

大对日韩市场的推介力度,积极引入韩国乐天、新罗酒店运

营主体;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支持蔼喜集团、皇朝马

汉建设海外仓。

推动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向中高端拓展,确

保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 30%以上,到 2017 年底,培育

先进型服务贸易企业 20 家,服务贸易占外贸进出口的比重

达到 20%以上。

乳山市:建设特色服务贸易集聚区、功能区

乳山市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乳山市服务贸易创新发

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特色服务贸易集聚区、功

能区和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扩大服务贸易规模的总目标。突

18

出市场主体培育,鼓励企业特色化发展,培育创新能力强、

专业优势大的服务贸易龙头企业,打造“专、精、特、新”

的中小型服务贸易企业。鼓励有资质的企业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开展服务贸易合作,加大对韩日、欧美、非洲等市

场拓展力度,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国别和水平。同时,设立了

1000 万元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

乳山将服务贸易与精准招商结合,用好总部经济、闲置

资产等招商方式,招引服务贸易项目,促进服务贸易主体快

速膨胀。打造服务贸易发展载体平台,加强与韩国忠南大学

合作,打造服务贸易企业孵化平台,吸引韩国中小企业来乳

投资创业。依托成创(乳山)众创空间,引进成都地区智慧

城市、智能硬件、物联网等新兴领域产业项目。争取培养和

引进一批服务贸易领域专业人才,为促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提供人才支撑。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把社区打造成来乳投资

者生活的家园、乳山人了解别国文化的窗口和彼此交流发展

的平台。

高区:创建服务贸易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高区管委建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

进全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制定出台了《高区服务贸易创新

发展工作方案》。高区将以创建服务贸易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为抓手,深入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力争经过两年试点,

实现服务贸易增量提质,服务进出口额年均增长 40%以上,

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进一步提升,外贸结构进一步优

化。

19

高区管委会重点推进离岸服务外包、技术服务贸易、文

化服务贸易、旅游服务贸易、教育服务贸易、健康服务贸易、

体育服务贸易七大服务贸易领域发展。围绕实施工业倍增

“563”战略,紧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时尚

设计制造、新材料及制品、智能装备五大产业实施精准招商,

着力提升产业特色及其集聚效应,为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支持引进核心人才、重点领域专门人

才、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为服务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

供智力保障。

南海新区:打造独具特色的双向开放服务业

南海新区将重点在新型服务贸易主体发展、开放合作、

载体建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通过两年实现服务进

出口额年均增长 40%以上。2016 年,南海新区将设立服务贸

易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大

对项目引进、公共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市场开拓、技

术研发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围绕发展特色旅游,推出水上运动、生态养生等活动或

产品,进一步提升对国际游客吸纳集聚能力水平。围绕加强

文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家高

等院校共建特色学科。借助《我的新野蛮女友》上映机遇,

进一步扩大对韩文化影视合作。围绕加强商贸物流双边合

作,加快做大中海川公共海外仓,近期将正式投入运营。

打造独具特色的双向开放服务业。医美结合上,着手启

动美丽产业园建设,引进韩国美容服务、整形服务和培训机

20

构,创新发展“医、美、养、游”融合的产业模式。国际旅

游上,筹备做好中韩沙滩运动基地、水上运动中心等项目,

提升集聚区域人气。文化教育上,依托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

区的资源优势,深化国际合作办学,同时加快中韩影音基地

建设。

(整理:朱江涛)

送:省政府常务副省长。

西咸新区管委会、西咸集团班子成员。

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

发:各新城管委会班子成员及部门,各新城集团班子成员及

部门,西咸管委会各部门、西咸集团各部门。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