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建起一座科技之城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99责编 铁英 见习编辑 王娜视觉编辑 白刚 校对 无忧

2018年11月5日 星期一

聚焦2018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

马媛媛,一位致力于研究可用于治理水污染的节能催化剂的纳米科学家,在获得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后来到了西安。她在一个名为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所(Fron⁃ti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的多学科研究中心工作了六年。马媛媛表示,

尽管西安拥有数目众多的高校,人才在毕业后仍逐渐流失,因为市政府尚未制定可持续的政策来创造高质量的研发工作(R&D)岗位。

“相较于支持本土人才,西安一直致力于用高薪来吸引海外人才。如果一个城市无法为人才提供积极的展示平台,他们就不会留下来,”她说,“但我认为现在情况的确正在发生变化。”

2017年,在西安市新任市委书记王永康的领导下,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西安力争将自己重塑为丝绸之路的科创中心,并批准了23项新的人才引进政策,承诺投入人民币38亿元(6亿美元),旨在于未来5年内吸引一百万名毕业生来到西安,他们

中的大多数将是已定居中国的中国人。“如果想定居西安的话,你可以花不超

过 30分钟通过智能手机来提交申请,登记成为西安市市民。”方光华如是介绍 3月推出的新政之一。这一政策大大简化了外地人口登记成为西安市民的流程。

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曹军骥表示,研究趋势的变化也提升了对人才的吸引力。据曹军骥所述,去年他的团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他的研究方向对学生也愈发有吸引力。

“过去这个领域很难吸引人才来工作。现在来了许多年轻人才,因为年轻人很在意环境。并且,由于解决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在政治上优先程度很高,我们资金充足,也能够提供高薪。”曹军骥道。

曹军骥说,中国缺乏高质量的地球科学课程,因此他不得不派遣许多本科生前往美国学习。但他表示,作为“一带一路”的一部

分,西安正开始在学界崭露头角,并与其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邻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例如今年 5月,曹军骥所在的研究所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气候变化培训班,声明此举旨在提高年轻学者的研究能力,促进合作,强化中国和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水平。

据方光华介绍,西安也正在积极开展在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的业务。李西宁表示,位于西安的海外公司对促进其科技进步起着重要作用。“这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升级。”他说。

许多大型国际企业,如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博世(Bosch)和英特尔(In⁃tel)已经在西安设立了研发中心;李西宁希望还能吸引更多企业前来。西安市市领导于 2017年底宣布,希望西安在 2025年成为全球尖端技术中心。仅仅数月后,2018年 1月,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公布了在西安建立区域总部的计划。

“告诉我,我们应该请哪些企业来和我们合作,”李西宁笑道,“如果一个城市想要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那么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国际合作都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人才引进

英国《自然》杂志聚焦西安

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建起一座科技之城“ 一 带 一

路”是一项经济行动倡议,旨在加强中国与亚非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文化联系。

在西安,当地政府正在为那些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业务的企业提供财务激励。

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方光华(现为陕西省副省长)表示,自“一带一路”建设启动以来,这座城市

“无可辩驳地站在了新时期西部开放的前沿”。

较之将丝绸通过整个中亚地区运输到地中海地区,目前西安市领导人更加专注于扩大该市具有竞争力并受先进科技驱动的产业,

其中包括航空航天产业,以及那些专注于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在较少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运行的产业。这便是OEIC孵化器的用武之地了。

“我认为这座城市需要大约五年时间,确立起创新型之城的目标。西安是有基础的,比如高校林立,新产业在蓬勃发展,许多科学家也已经来到了这里。”陈辰如是说。

先进制造业于西安而言并不陌生,尤其在航空和军事技术方面。自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基于西安位于人口稠密的东海岸地区西部边缘的战略位置,它被指定为中国军事工业的国家基地。这里有许多研究武器、船舶和核技术的公司,同时还有 70所高校和 3000个商业单位、国家单位和军事研究单位。

尽管西安长期拥有技术优势,但是仍然努力与其他城市保持经济同步快速发展。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陕西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在 32个省会(直辖市、自治区首府)中排名第15位。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工程师米

磊已被发展乏力这一问题困扰了十年。“没有私人投资者对于像我手里这样的先进研究项目感兴趣,”他说,“他们更愿意投资到利润增长更快的互联网公司。”

2000年,他开始游说西安市政府,期望获得资金建立一项“天使”基金来支持他称之为“硬科技”的工业化。他解释说,这些都基于“需要长期投资,且技术门槛极高而难以被复制或模仿的研究”,并举了光电芯片、能源生产的不同形式、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以及新材料作为例子。

在市里做出决定之前,米磊决定自己开始投资,他把早期“赌注”之一下在了微光医疗(Vivo Light)上。该公司由他的一位前同事经营,其生产的机器能够高度准确地识别血管的位置。

“我女儿在2012年打过一次针,但护士试了好几次都找不到血管。我希望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团队合作。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些机器卖到了南美和日本的医院,以及国内许多地区。”早期作为研究员参与该项目的米磊说。

2013年,米磊从政府那里获得了回应:西安市政府决定实现他的愿望并成立中科创星(CAS Star),一家独立运营的初创企业

孵化器,由当地市政和教育基金机构资助。

五年后的今天,中科创星的全职员工数量从7名壮大到260名,其中包括45名投资人员和一个6人的法律团队,以及协助研究、开发和获取新实验室设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该基金现已投资了230余家公司,并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的好评。

2016年,米磊的团队与多个政府和大学部门一同设立了后为陈辰和他的团队提供场所的OEIC。米磊的“硬科技”理念构成了西安市政府科技发展愿景的核心——他的孵化器只是多项为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所做出的计划之一,其他项目还包括西安科技园和丝绸之路科创中心的建设。

西安市科技局局长李西宁表示,西安能够追上甚至赶超中国其他城市。但他同时承认会面临挑战:“我们需要打破限制创新的障碍,鼓励大家以科学突破为目标,”他说,“我们还需要推进研究的应用和创新的产业化。”他认为科学家的工资水平应该由其成果决定,而非现行制度中“非理性的收入分配和有缺陷的激励机制”。

快速发展

发布于 2018 年 10 月 31 日《自然》SPOTLIGHT

原文作者:Sarah O’Meara,作家、编辑

2015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与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所高校组成“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

2016年6月:西安市政府表示,将在三年内建成为“一带一路”(BRI)的创新中心。

2017年1月:西安将鼓励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工作的财政激励措施纳入其五年计划。

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称该市为“丝绸之路科创中心”。

2017年5月:公布“一带一路”人才引进策略。

2017年8月:公布西安市内及周边为支持“一带一路”所设立的陕西自由贸易区。

2018年3月:将人才引进西安的个人可获得高达1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如何建设一条高科技丝绸之路

本报讯(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因为皮薄、保鲜期短、运输不畅等原因,对一些生鲜水果外地“吃货”只能望果兴叹。如今,搭乘互联网和新零售的快车,陕西水果打开了“北上广”市场。

产自陕西渭南的“玲珑小吊柿”因果皮吹弹可破,不宜长途运输,虽口感极佳但成熟后无法运输,价格也卖不上去。今年,盒马采购团队和物流团队多次试验,反复更换包装,如今上海市民已经可以在盒马购买“送到即食、皮薄软糯”的富平柿子了。

同样,陕西的苹果成交金额排名全国第一,但人均消费金额却排在新疆、云南、四川、甘肃之后。产品保鲜、运输、营销等环节的相对落后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新零售平台通过精选优质品种,优化营销和供应链,让陕西苹果“优质优价”。

新零售让陕西水果打开“北上广”市场

市民在盒马鲜生挑选海鲜。(记者 王旭东 摄)

本报讯(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上周,西安迎来“航天精神中华行”的首秀。在科普展上,消费者近距离了解了航天科技与食品科学如何跨界融合,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FD技术的发明本来是为了让宇航员在太空也能吃到蔬菜补充维生素,后来,这一技术应用于方便面中的蔬菜包。现场还运用高科技手段高度还原了方便面生产线。在“了不起的安全之源”展区,大家通过沙盘模拟的康师傅康巴诺尔航天育种示范基地,感受航天科技与食品科学跨界融合的成果。

“航天精神中华行”首秀感受航天科技与食品科学跨界融合

本报讯(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第十个“双11”马上就要来了。作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也加入了这场“双11”狂欢节。届时,调兵符、贵妃同款香囊等珍贵文物的复刻版将在天猫首发,向全球消费者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据悉,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今年4月份入驻天猫以来的第一个“双 11”。陕西历史博物馆在今年带来了

“唐·镶金兽首玛瑙杯”、“琉璃杜虎符”、“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等国家珍贵文物的复刻版,与消费者见面。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颐和园、陕西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知名文化机构均已登陆天猫,以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陕历博首次参加“双11”调兵符与贵妃同款香囊首发

责编 徐乐 见习编辑 祎清

视觉编辑 白刚 校对 李岩

经济生活

经济社会部主办经济生活 电话 88216223

邮箱 xarbjjshb@xawb.com

在新的互联网技术推进下,新零售浪潮来袭,打破了线上线下单边发展的局限,依托新技术对消费者行为信息的分析沉淀,实现了与实体商业的完美融合。新零售,不仅改变了消费模式,整合着消费市场,更是在培养全新的消费习惯。

上半年,一份《2018中国新零售之城指数报告》的数据显示,西安位列2018中国新零售之城的第八,在政府扶持力度上位列全国第四。如今,在西安,新零售对于消费市场的渗透是全方位的,西安老百姓的生活也在悄然改变着。

新零售模式全方位渗透你的生活被改变了吗?

从去年阿里巴巴集团丝路总部在西安揭牌,接着西安市与阿里巴巴的“大西安新零售之城建设”仪式正式启动,西安正在不断刷新自己的商业成绩单,彰显了大西安打造“新零售之都”的决心。

“西安人的 3公里新零售生活圈已经初具规模。”阿里方面这样评价如今西安的新零售业态。

的确,新零售对于西安的渗透是全方位的。今年 3月底,银泰百货收购开元商业;4月底盒马首店、菜鸟西北大仓接连落地西安,其中盒马更是以接近平均每月新增一家门店的速度快速扩张,至今已开

出 4家,覆盖超过 100万西安消费者。10月 18日,为西安等城市量身定制的手机天猫城市生活页面已悉数上线。手机天猫 APP会基于用户地理位置自动聚合周边商圈、体验活动、门店好货和消费者权益,用户可在线上预约体验或领取权益,线下使用。

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消费需求,新零售的新模式,都能为你提供更多的便利。“目前,西安已有超过3000家打通线上线下的天猫新零售智慧门店,三年内这个数字将突破15000;阿里在银泰‘爆改’出来的天猫智能母婴室、天猫智能卫生间等也在西安曲江银

泰城亮相。”阿里方面介绍说。而即将到来的“双 11”,也能让消费者

感受到不一样的消费体验。“西安市民和游客可以通过开元钟楼店和银泰曲江店门口

的数字大屏幕来体验‘双11’的氛围——长7米,高 3米的大屏幕直播‘双 11’晚会,实时跳动着‘双11’的成交总额。”银泰的技术专家程鑫渝介绍说。

打造“新零售之都”新零售生活圈已经初具规模

新零售为消费市场带来便捷的同时,更是在悄然改变着消费习惯。

“我每天都在盒马买东西,下班前下了订单买生鲜和半成品的菜,回到家就可以直接做饭了。”家住怡丰城的孙怡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丰富的订单。而她购买的物品从生鲜到水果,如今连简单的生活用品也都通过线上采购下单。

周二中午12点,正值午饭时间。银泰城曲江店里,跑进跑出的外卖员很多,这正是他们送餐的高峰期。“最好的时候中午能接 100多单,是一天堂食单的一半呢。”外婆印象店的冉店长感受很明显,如今点外卖的顾客越来越多。

在老铺烤鸭银泰城店,记者又注意到,前来吃饭的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用菜单了,而是通过手机扫码下单。“这样

不仅缩短了点菜时间,对于我们的成本也是一种节约。”老铺烤鸭的负责人魏斌说。

数据显示,饿了么在西安市场日均已达到 20万单以上,新增行业就业人员 1万余人;盒马在西安的平均单店流水 80万元,也达到了全国单店流水数据水平,线上交易占比从开店之初的20%已经发展到了如今的40%到50%。

“西安消费者最初对盒马可能只是新鲜好奇,但慢慢的购买产品从海鲜转到了热带水果和高品质奶制品,新鲜蔬菜等,下单已经非常日常和高频。”盒马西安区域运营主管郭星说,盒马预计到明年 1月会完成西安10家店的目标,这样的开店速度远远超过了广州和重庆,这也正说明西安消费者对于新零售的接受度非常高。

消费习惯改变西安人对新零售接受度高

如果说新零售为老百姓带来的是全新的消费理念和体验,那么对于商家而言,原本传统的销售模式因为大数据而精准的对焦客户,这是一个受益的过程。开元商城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开元之前主要是做线下,属于传统百货,和银泰百货融合之后,我们对整个新零售业务进行了拓展。”程鑫渝说,在新零售的推进路上主要就是在做客户的数字化、导购的数字化、商品的数字化和场景的数字化:“比如通过数据分析,什么样的顾客更适合什么样的产品,不仅可以精准推送商品信息,也可以反馈给厂家,同时线下的导购人员也能更好地服务客户。”

“以前我是做传统餐饮,只是做食材;但现在在盒马,我开始研究学习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这样对于新旧产品的研发非常有利,也可以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来调整市

场。”盒马西安行政总厨谢亮说,盒马就专门成立了新餐饮部,就是要把原本的海鲜餐饮和店内的联营商家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更能形成优化的产品结构,迎合消费需求。

盒马西安区域总经理沈刚谈到当下西安新零售与传统商业结合时表示,传统商家和新零售企业,完全深入的互补和推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但这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南方城市现在有很多传统企业选择与新零售企业合作来进行新零售的升级改造,西北地区虽然没有南方频率高,但随着目前的趋势看,西北的消费者会对线上有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和渴望,这是非常利好的。”同时,沈刚也表示,传统商业在物理距离和原本的会员体系上有很多优势,这将是未来和新零售企业合作的巨大空间。

(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商家受益利用大数据放大零售的本质

有一天,陈辰收到西安一家企业孵化器的消息,说要给他羽翼未丰的新公司提供办公地点和资金支持,这位高科技创业者乍以为是诈骗。他已经花了几个月时间来寻找廉价场地以生产用于发光二极管和激光的高效半导体组件,而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正是一家空置着却能立即投入使用的半导体工厂,并且有足够让他梦想成真的设备和人手。这条消息来自微信,给他发消息的是一名在孵化器工作的投资经理。

陈辰收到的这一邀请间接源于一系列旨在拉动西安发展的国家政策。陕西地处中国内陆地区。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将西安重新置于连接中国与西边内陆邻国,以及欧亚非三大洲其他国家的大型贸易网络的中心。

该消息迅速激发当地政府展开一系列新行动,包括承诺至 2019年将整个城市转变为一个创新驱动枢纽。“谁会花好几百万人民币把工厂变成孵化中心呢?光是维护成本就已经非常之高了。”陈辰道,“我觉得这听起来好到让人觉得不可能是真的。”陈辰在山东长大,毕业于清华大学,后于 2006年移居美国。

然而在 2017年 1月,当这名机械工程师飞离位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家后,他发现了一个名为OEIC的光电子孵化器,它所提供的一切和那名投资经理当时承诺他的并无二致。陈辰得到了发展业务所需要的一切,并开始投入半导体制造。

OEIC由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于 2016年设立,其前身是一个制造基地,现为20家初创公司提供场地,这些公司主要开发从高端传感器到半导体激光器的各种计算机芯片。OEIC是西安学界和政界领导人直接决定的产物;他们希望能够创建一个与硅谷模式相呼应的高科技生态系统,让高校研究人员和私营的初创企业在其中并肩工作。

OEIC是西安经济腾飞计划中一个突出典型。西安曾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这条贸易路线,亚洲货物和香料被运往地中海地区,欧洲商品被输送回国。自 1978年中国重新打开国门开放世界贸易之后,以航海业为主的东部沿海经济体,如上海和北京等全球化程度更高的城市,使得西安这一内陆旧都黯然失色。

古都西安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计划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