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件事 別等孩子長大才發現不能做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presented by周建良

五件事別等孩子長大才發現不能做

fishleong666@gmail.com

父母是孩子的範本

一舉一動都是教育

等他們長大後進入同儕團體,「取悅」的

對象就會變成朋友,在缺乏獨立判斷能力

的情況下,很容易就做出錯誤的判斷

五件事別等孩子長大才發現不能做

打孩子

「打」只能短暫奏效卻等於對孩子宣示「用暴力解決問題」

Ⅰ.打孩子

父母體罰孩子

一來等於向孩子宣是可以用暴力解決問題

二來會破壞親子關係

如果父母的教養想要有效

都必須以愛和信認為基礎

Ⅰ.打孩子

經常被體罰的孩子,比較容易與其他人產生肢體衝突,比較可能用暴力解決爭端。但也不是他們的父母教導他們,打人是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Ⅰ.打孩子

被體罰長大的孩子很容易沿用上一代的方式管教下一代

Ⅰ.打孩子

逼孩子考第一

品格特質才是成功的關鍵

這是考試考不出來的

Ⅱ.逼孩子考第一

成績與人生 不能劃上等號

Ⅱ.逼孩子考第一

讓孩子作息自由

有紀律、懂得自我約束的孩子

生活才有更多的時間與彈性去執行創意

Ⅲ.讓孩子作習自由

其實創意和遵守紀律是不衝突的

有紀律的孩子,可以在生活中挪出更多時間來

發揮創意,不需花費時間煩惱生活混亂。

當孩子作息規律、生活單純且穩定,就可以不必

要為日常所是傷腦精,省下的精力,反而可以好

好放在學習內容的多樣化。

Ⅲ.讓孩子作習自由

許多人以為創意來源是突然靈光乍現

但根據研究發現

創意的來源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培養、在挫折中反覆

練習,創意能夠實現,需要有足夠的專注力和紀律。

Ⅲ.讓孩子作習自由

太早學才藝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

許多父母想把孩子送進有教外語的幼兒園

藉此增進孩子學好第二外語的能力

但是念雙語幼稚園長大的孩子,英文能力真的會很好嗎?

Ⅳ.太早學才藝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要給孩子最好的」

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聲,不過…

紐西蘭中奧塔哥大學針對兒童的學習能力進行調查

他們發現5歲就開始上學的孩子、在閱讀和理解力方面

比7歲才上學的孩子差。這項研究結果讓老早就把孩子

送進學校的家長感到驚訝。

Ⅳ.太早學才藝

1998年瑞典醫生艾瑞克森(Peter Eriksson)發現,病患大腦中掌控記憶的海馬迴,會長出新的神經元,證實大腦的神經細胞事會再生的。這個研究點出「老狗可以學會新把戲」,人類可以終身學習。

Ⅳ.太早學才藝

大腦從事思考活動時,愈能產生新細

胞,科學家曾對成年老鼠做研究,如

果讓成年老鼠依職學新東西,那麼老

鼠大腦新增的神經元,就會使它活得

比較久。

中央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指

當大腦內的新增神經元愈多,學習成

績也就愈好。因此,無論活在哪個年

紀,只要動腦思考都可以愈來愈聰明

Ⅳ.太早學才藝

無條件滿足孩子

以物質享受來彌補他

取代真誠的情感關注,那才會害孩子

Ⅴ.無條件滿足孩子

兒童出現偏差行為,常是父母用其他的東西來取代愛

例如:縱容、降低標準,或物質享受而出現的。

當父母放任孩子為所欲為,降低標準討孩子歡心

用物質來代替真誠的情感關注,孩童便會受到傷害。

Ⅴ.無條件滿足孩子

太多的「愛」並不會害了孩子

造成傷害的是做父母的誤以為給

孩子豐富的物質就是愛的表現

忽略了孩子心靈真正要的是關心

Ⅴ.無條件滿足孩子

無條件的支持與愛

不可以用錢來完成

Ⅴ.無條件滿足孩子

孩子覺得受到真誠的關愛,才會產生穩固的安全感,那些情感需求最強烈的成人,往往

是成長過程中沒以得到足夠的關愛;而心理健康、可以自由地向人表達關愛的成人,都

是在成長過程中,有得到明確的、無條件的關愛。

Ⅴ.無條件滿足孩子

THANK YOU!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