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溼地新店溪左岸的綠色廊道夢想 - 從永和社大溼地生態教育園區說起 報告人:永和社區大學 / 潘增鑑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溼地新店溪左岸的綠色廊道夢想 -從永和社大溼地生態教育園區說起

報告人:永和社區大學 / 潘增鑑

Page 2: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 -- - 永和市

1 高效能的土地開發 , 切斷了人們與自然的臍帶

2. 尋找永和的可能性

•2002旱地花開 - 中正橋溼地生態實驗農場1. 沒有任何經費奧援 , 說服地主無償租借土地

2. 講師 / 學員 / 社區共同打造 6000 坪的溼地生態農園

Page 3: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2 公頃

私有 永和社大濕地園區

Page 4: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中正橋下溼地農園基地原貌2002 年 8 月

Page 5: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中正橋下溼地農園 2003 年 8 月

2002 年 9 月,生態實驗農場以生態工法方式正式動工,從無到有,從個人到組織化的工作團隊,兩個月後,講師和學員們胼手胝足將六千坪的荒地打造成孕育豐富生命力的人工濕地、實驗農場、生態教室

Page 6: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生態園區位置圖

生態農場鳥瞰圖

( 新 ) 福和橋下溼地生態農園 2004 年 9 月

永和社大繪本小舖製圖

( 舊 )2002 年 9 月

Page 7: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原創性

再創人與生態平衡之空間

水資源再生及利用

創造都市生態之窗創造生物棲息環境 社區參與手工打造

Page 8: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2004 年 9 月 福和橋下溼地園區基地原貌

Page 9: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楔子 2005 年 12 月 福和橋下溼地園區

孕育豐富生命力的生態池

Page 10: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我種的菜是要給蟲吃的!」 ---價值與生活網絡的重建

2005 年 9 月組成跨社區生態園區工作隊

Page 11: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Page 12: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人工溪流人工溪流

Page 13: 生態廊道 潘增鑑1

愛心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