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教教教教 一、 黄黄黄黄 教教 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 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 传统 、、 教教教教1 教教 传统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 、、 2 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

黄 连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黄 连. 一、教学重点. 二、 真伪问题 : 名称 、 历史 传说 、 基原鉴定 、 性状特点 、 显微特征 、 理化鉴定. 三、 优劣问题 : 传统评价 、 化学成分 、 药典指标. 四、 临床应用 : 1 、传统应用: 性味功效 、 配伍应用 、 经典处方 2 、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 、 现代临床. 教学重点. 1 、黄连的来源。. 2 、黄连的各种鉴别特征。. 3 、黄连的品质评价标准。. 4 、黄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真伪问题. 黄连的名称. 药材异名 王连、川连、鸡爪连. 药材名称 Rhizoma Coptidis. 英文名称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黄  连

黄 连

一、教学重点二、真伪问题:名称、历史传说、基原鉴定、性状特点、显微特征、 理化鉴定

三、优劣问题:传统评价、化学成分、药典指标

四、临床应用: 1 、传统应用:性味功效、配伍应用、经典处方 2 、现代研究:药理作用、现代临床

Page 2: 黄  连

1 、黄连的来源。

教学重点

2 、黄连的各种鉴别特征。3、黄连的品质评价标准。4、黄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Page 3: 黄  连

二、真伪问题

Page 4: 黄  连

黄连的名称黄连的名称

药材名称 Rhizoma Coptidis

英文名称Coptis Root , Chinensis G

oldthread

药材异名王连、川连、

鸡爪连

Page 5: 黄  连

药用历史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其根连珠而色黄 , 故名。” 黄连为多来源中药,药材上有多种商品规格,也曾发现相似品和伪品。 黄连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碱,除黄连之外,尚有毛茛科、小檗科、芸香科的多种植物均含小檗碱,应注意新资源的利用。

Page 6: 黄  连

黄连的传说从前,在土家族居住的黄水山上,有一个姓陶的名医。陶医生的女儿叫妹娃,得了一种怪病,满身燥热,又吐又拉,只三天,就瘦得皮包骨头了。陶医生到外地给人治病尚未回来,妹娃的母亲只好请当地另一位名医前来给女儿治病。这位名医是陶医生的朋友,诊治十分细心。可连服三剂药都未见效,肚子越拉越厉害,还屙起血来。他家一名帮工看在眼里,很焦急,忽然,他想起前个月自己喉咙痛,偶然摘下一种植物的一片叶子,嚼了一下,苦得要命,但过了一个时辰,喉咙痛居然减轻了。妹娃这个病,不妨试一试呢 ? 想到这里,他就连根带叶扯了一株起来,煎成一碗水,趁妹娃的母亲去煮饭时,端给妹娃喝了。谁知早上喝的,下午病就好多了;再喝了两次,病居然全好了。这时,陶医生回来了,一问经过,感动得握着帮工的手,连声感谢,说:“妹娃害的是肠胃热重,一定要清热解毒的药才医得好。这开绿花的小草,看来对清热解毒有特效呀!”这位帮工姓黄名连,为了纪念他,这药材也就定名为黄连了。

Page 7: 黄  连

【基原鉴定】为毛茛科植物 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 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 云连 Coptis teeta Wall. 的干燥根茎。 药材分别为称味连、雅连和云连。

Page 8: 黄  连

三角叶黄连

峨嵋野连

云连

黄连

Page 9: 黄  连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

anch.

Page 10: 黄  连

黄连

黄连原植

Page 11: 黄  连

黄连原植物绘图

云南黄连

峨嵋野连

三角叶黄连

云连

黄连

根茎

果实

Page 12: 黄  连

味连

云连

雅连味连

云连野连

性状特点

Page 13: 黄  连

1 多聚集成簇,形如鸡爪。

3 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鲜黄或橙黄色,髓部红棕色。

4 气微,味极苦

性状特点 2 表面

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和过桥。

Page 14: 黄  连

雅连: 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而弯曲,形似蚕状。 过桥明显,顶端有少许残茎。

Page 15: 黄  连

云连: 多为单枝,细小,弯曲拘孪,形如蝎尾。

Page 16: 黄  连

1 鳞叶组织 2 木栓层3 石细胞 4 皮层 5 根迹维管束 6 中柱鞘纤维 7 韧皮部 8 形成层 9 木质部 10 髓

黄连根茎横切面简图

显微特征

Page 17: 黄  连

黄连根茎横切面

鳞片 木栓层 皮层根迹维管束

中柱鞘纤维束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Page 18: 黄  连

黄连皮部照片

皮层石细胞

中柱鞘纤维及石细胞

Page 19: 黄  连

黄连维管束照片

韧皮部形成层

木质部

Page 20: 黄  连

黄连木质部照片

Page 21: 黄  连

黄连髓部照片

Page 22: 黄  连

雅连横切照片雅连横切照片木栓层

皮层

皮层石细胞

中柱鞘石细胞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Page 23: 黄  连

雅连髓部照片雅连髓部照片 木质部

石细胞

Page 24: 黄  连

云连根茎横切照片

木栓层

皮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Page 25: 黄  连

。黄连粉末图 1 、石细胞较多,黄色或黄棕色,壁厚,孔沟及纹孔均明显。

2 、韧皮纤维黄色 ,长梭形或纺锤形,多成束存在。

3 、木纤维鲜黄色,成束存在,壁较薄,可见点

状纹孔

Page 26: 黄  连

黄连粉末图

4 、鳞叶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壁微波

状弯曲

5 、导管细小,主为孔纹、螺纹导管

Page 27: 黄  连

【理化鉴定】   1 荧光:根茎折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显著。

2 显微化学反应:取粉末少量,加 95%乙醇 1-2滴,片刻后加 30%硝酸或稀盐酸滴,放置片刻后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加热结晶显红色并消失。 3 颜色反应:取本品乙醇提取液加稀盐酸1ml与含氯石灰少量,即显樱红色;另取滤液 5滴,加 5%没食子酸乙醇溶液 2-3滴,蒸干,趁热加盐酸数滴,即显深绿色。(小檗碱)

Page 28: 黄  连

4 薄层色谱: 样品液:取粉末 0.1g ,加甲醇 5ml ,振摇约 30 分钟, 滤液供点样用。 对照品:盐酸小檗碱标准品溶液及盐酸巴马亭标准溶液。 薄层板:硅胶G薄层板。 展开剂:正丁醇-冰醋酸-水( 7:1:2)混合液。 检视:在紫外光灯( 365nm)下, 供试品溶液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Page 29: 黄  连

三、优劣问题

Page 30: 黄  连

【传统评价】

以身干、肥壮、 连珠形、残留叶柄及须根少、质坚体重,断面红黄色者味极苦者为佳。

Page 31: 黄  连

【化学成分】 1 、主要含小檗碱( berberine) ,呈盐酸盐存在,含量 5.2 % -7.69 %。 2 、其次为黄连碱( coptisine ),甲基黄连碱( worenine ),巴马亭( palmatine ),药根碱,表小檗碱( epiberberine )及木兰化碱等。 3、尚含酸性成分阿魏酸,氯原酸等。

Page 32: 黄  连

R2N

R1

OH

R4

R5R3

CH2 O

OCH3 OCH3

OH OCH3

CH2 O

O CH2 O

O

O

OCH3 OCH3

CH2 OO

CH2 OO

OCH3 OCH3

OCH3 OCH3

H

H

H

H

CH3

R1 R2 R3 R4 R5

СéÞ¼î

»ÆÁ¬¼î

¼×»ù»ÆÁ¬¼î

°Í Âíͤ

Ò©̧ù ¼î

Page 33: 黄  连

【药典指标】

2005 年版药典规定: 本品含总灰分不得过 5.0% 。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含小檗碱不得少于 3.6% 。

Page 34: 黄  连

四、临床应用

Page 35: 黄  连

【传统应用】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Page 36: 黄  连

主治: 用于细菌性及阿米巴性痢疾,急性胃肠炎,以及烦热神昏,心烦失眠,吐血衄血等。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治目赤口疮; 姜黄连长于清胃和胃止呕,治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萸黄连能舒肝和胃,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用量: 2-5g 。

Page 37: 黄  连

【应用配伍】属于清热药中的清热燥湿药。

1 用于湿热痢疾,腹痛吐泻证。 治暑湿夹热,复感风寒者,可配香薷、厚朴以内清暑热,外解表邪; 湿热泻痢兼有里急后重者,可与木香配伍,如香连丸;兼身热者,宜与葛根、黄芩同用,如葛根芩连汤; 若属肝火犯胃及胃热呕吐者,常与吴茱萸同用,如左金丸; 如热毒痢便血者,常配白头翁、黄柏,如白头翁汤。

Page 38: 黄  连

2 用于热病之高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等。 常与黄芩、黄柏、栀子合用,如黄连解毒汤;心火炽盛之烦躁不眠及血热出血者,多与黄芩、白芍等同用。小儿发热,惊风抽搐者,常配龙胆草、钩藤等。

3 用于疮疡热毒症。 每与黄芩、连翅等配伍,如黄连解毒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可配青黛等,如青黛散。

Page 39: 黄  连

【经典处方】 1 黄连汤(伤寒论):黄连三两,甘草三两 (炙 ),干姜三两,桂枝三两 ( 去皮 ),人参二两,半夏半斤 (洗 ),大枣十二枚(劈 )。水煎,去滓。温服,昼三夜二。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痛,欲吐。 2 黄连安神汤(直指方):朱砂四钱,黄连五钱,生甘草二钱半。 为细末,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丸,食后时时津唾咽下。 治心烦懊依,心乱,怔仲,上热,心下痞闷。

Page 40: 黄  连

3 泻心汤(局方):黄连七钱。水一盏半,煎一盏,食后温服,小儿减之。治心经实热。

4 治赤白痢方(龙门石窟方): 黄连、黄柏并栀子仁二两。水煎,分三次服。

Page 41: 黄  连

5.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方》: 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二两,栀子十四枚。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忌猪肉、冷水。治大热盛,烦呕,呻吟,错语,不得卧。

Page 42: 黄  连

【药理作用】 1 、抑菌作用: 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原虫及流感病毒、真菌类均有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在于抑制微生物的 RNA及蛋白质的合成。  

现代研究

Page 43: 黄  连

【药理作用】  2、具抗炎、抗溃疡、抗腹泻作用。 3 、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4、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压、抗心率失常、降血糖等作用。  5、有利胆、兴奋子宫肌及抗癌作用。

Page 44: 黄  连

【现代临床研究】 1 治疗中耳炎: 用黄连 15g ,冰片 1g , 75%乙醇 100m1 ,制成醇浸滴耳液。先将 3%过氧化氢 (双氧水 )冲洗外耳道,拭净,将滴耳剂滴入患耳,每日 2次,每次 2滴,至痊愈。共治 53例,治愈率达 92.5%,一般 7日痊愈。 2 治疗细菌性痢疾:单味黄连各种制剂 (粉剂、干浸膏、糖浆、煎剂、小檗碱 ) 口服及 /或用其浸液、黄连丸等口服,治疗千余例菌痢患者表明,黄连制剂有显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等优点。

Page 45: 黄  连

【现代临床研究】3 治疗急性胃肠炎:黄连粉 (加白蔻仁 )口服治疗急性胃肠炎 100例,成人每次 2~ 3克,日 4~ 6次,小儿酌减,均获痊愈。4.治疗萎缩性胃炎:黄连 500克,食醋 500毫升 (瓶装醋为优 ),白糖500克,山楂片 1000克,加开水 4000毫升,混合浸泡 7日,即可服用。每日 3次,每次 50毫升,饭后服。治疗萎缩性胃炎 24例, 有一定疗效。

Page 46: 黄  连

5.治疗慢性胆囊炎: 小檗碱 5~ 20毫克,饭前服用,一日3次,治疗 225例慢性胆囊炎等患者,24~ 48 小时使其症状消失。 6.治疗百日咳: 用 100%黄连煎剂治百日咳 57例,治愈率为 32.6%,显效率 27%,平均用药 1.7天显效,疗效与链霉素组或氯霉素组相似。

Page 47: 黄  连

【复习题】 1 掌握黄连的药材学名、来源、原植物学名、味连、雅连、云连来源及在性状和显微特征方面的区别。 2 熟悉黄连的质量标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 了解小檗碱的资源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