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教学目的. 掌握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能够运用 IS-LM 曲线进行推导 了解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认识古典与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重点与难点分析. 总需求函数的计算 总供给曲线的几种形状 总供给曲线呈不同形状的原因 影响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 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的几何推导 总供给冲击. 目 录.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古典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Page 2: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教学目的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能够运用 IS-LM曲线进行推导

了解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认识古典与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Page 3: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重点与难点分析总需求函数的计算总供给曲线的几种形状总供给曲线呈不同形状的原因影响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的几何推导总供给冲击

Page 4: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目 录总需求曲线总供给的一般说明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Page 5: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Page 6: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的决定一、总需求曲线的决定• 什么是总需求?

( Aggregate Demand : AD )

总需求 :指的是不同的价格水平上 各部门总的计划支出之和在开放经济中,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净需求 . AD=C+I+G+NX

Page 7: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 ( AD curve )

在产品市场与货

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以国民收入表示

的需求总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Page 8: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价格如何影响总需求,并与其成反方向变动?以价格上升对支出的影响为例

Page 9: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以价格上升对支出的影响为例

Page 10: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以价格上升对支出的影响为例

Page 11: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Page 12: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二、从二、从 IS-LMIS-LM 模型推导模型推导 ADAD 曲线曲线图形法

Page 13: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价格的变化,对 IS曲线的位置没有影响。因为决定 IS曲线的变量被假定为实际量,而不是随价格变化而变动的名义量总需求曲线上每一点都是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价格水平 (P)

与国民收入 (y)的组合。

Page 14: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公式法

曲线方程

曲线方程

LMPh

M

h

kyr

ISydd

ear

1

Ph

M

h

kyy

dd

ea

1

曲线方程ADPhdk

Md

hdk

eahy

)1(1

)(

Page 15: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三、财政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三、财政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将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可见,在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也就意味着总需求的增加。

Page 16: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将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可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旨在影响总需求的所谓需求管理政策。

Page 17: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AD曲线移动小结

Page 18: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案例: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再出具体措施

   2008 年 11 月 1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四项扩大内需新措施。一批大型投资项目获批,进出口税率再调整尤为抢眼。  会议核准了自宁夏中卫经 11 省 ( 区、市 ) 至广州、香港的西气东输二线项目东段工程,总投资 930亿元。核准总投资 955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审批了总投资 174亿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玛纳斯河肯斯瓦特、贵州省黔中、江西省峡江等水利枢纽工程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安徽池州九华山等一批民用机场项目。   会议决定,自 12 月 1 日起,再次提高 3770项产品出口退税率,主要包括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等受国际经济影响较大产品,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 27.9%。同时取消部分钢材、化工品和粮食的出口关税,降低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并调整征税方式。   会议还确定了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的具体安排方案。提出进一步加强支持林业生态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

Page 19: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讨论:• 1 、这一经济刺激计划出台的背景

• 2 、用 AD=C+I+G+NX分析该政策的性质及意图。

• 3 、用总需求曲线分析这一政策的效果。

Page 20: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Page 21: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源所产生的产量。总供给曲线是价格水平和产量的组合,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社会所有的厂商愿意供给的产出量。

什么是总供给?( Aggregate Supply :AS)

Page 22: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宏观生产函数(总量生产函数) y = f( N , K )

Y 代表总产量或总供给N 代表总就业量K 代表短期内既定的劳动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或经济资源

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被区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

Page 23: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短期生产函数

Page 24: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 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之处在于:技术水平、劳动者的数量、资本的存量都是可以改变的。

• 函数表示 y * = F( N*, K*)

Page 25: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劳动市场1 、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如果劳动市场是竞争性的,则雇佣劳动的原则是: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即 MPL=W/P。

Page 26: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2 、劳动需求曲线

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Page 27: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3 、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Page 28: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3 、劳动力市场均衡

Page 29: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Page 30: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一、宏观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含义

两者的分界就在于是否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都能针对总需求变化做出调整。在一个时间窗内,当所有成本都能做出充分调整时,我们将其定义为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在一个时间窗内,当至少有一种或

一个成本因具有粘性而无法调整时, 我们将其定义为“短期”。

Page 31: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二、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微观经济学中的短期仅能改变可变的生产要素(如劳动),长期则可以改变所有生产要素。

宏观经济学中短期一般指价格水平不变,即可以用 IS-LM模型分析;中期一般指用 AD-AS模型分析;长期一般指的是经济增长理论。

Page 32: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Page 33: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一、古典总供给曲线一、古典总供给曲线典学派认为,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假说认为:

– 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不存在垄断;– 劳动力的供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货币工资 / 价格水平);

– 工资对劳动市场的调节迅速及时,经济 始终处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 根据这一假设,经济的产量水平始终位于 充分就业或者潜在产量水平上,不受价 格的影响。

Page 34: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产出)水平的垂线。

Page 35: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政策含义:政府的扩张性政策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只能带来价格的上涨甚至是通货膨胀,并不能引起产量的增加,实际上是处于政策失效或无效状态。

Page 36: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二、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向下刚性,不会轻易发生变

动,但是也具有向上的伸缩性。这是凯恩斯的工资下限假说。 工资下限假说认为:

– 由于劳动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由于 工会的存在,工资会有一个最低限度;– 决定劳动供求的不是实际工资水平, 而是名义工资水平。 这两点说明了工资水平无法任意伸缩,并且名义工资与价格水平不会同比例变动。

Page 37: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凯恩斯认为,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前,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从既定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达到充分就业之后,总供给曲线在充分就业的产出处是一条垂线。

水平段的含义: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前,经济社会能按照既定的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产量或国民收入,如 Y1

Page 38: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凯恩斯定律: 只要国民收入或产出水平小于充分就业水平或潜在产出水平,国家就可以使用扩张性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增加,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而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前,扩张性政策带来的均衡产出增加,并不会带来价格水平的相应上涨。

Page 39: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三、常规的总供给曲线三、常规的总供给曲线工资既不是完全伸缩,也不是绝对刚性,而是具有“粘性”。

常规的总供给曲线既不是垂直型,也不是水平型,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倾斜状态,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总供给曲线。

Page 40: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常规总供给曲线的非线性形式

非线性形式的常规总供给曲线从左下方到右上方,代表从萧条到繁荣的经济社会状态

Page 41: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结论:结论:通常状况下,商品价格水平产量是同方向变动。如果生产要素价格对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小或者慢,则商品价格引起的产量增加就多;如果生产要素价格对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大或者迅速,则商品价格引起的产量增加就少甚至为零。

Page 42: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Page 43: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在短期中,宏观经济试图达到的目标是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即: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同时,物价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一、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一、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AS

O

P

YY*

P* E*

AD

P1

Y1

Page 44: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AD曲线的右移与通货膨胀

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

AS

O

P

Y3Y*

P1

AD1 AD2 AD3

P2

P3

Y1 Y2

P1→P2 价格的恢复性上涨P2→P3 通货膨胀

Page 45: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AD曲线的左移与通货紧缩(经济衰退)

O

P

Y

AS

Y*

P3

AD3 AD2 AD1

P2

P1

Y3 Y2 Y1

价格的持续下跌并伴随着产出水平收缩的经济现象称为“通货紧缩”或“经济衰退”。

Page 46: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AS曲线的左移与滞胀

三、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三、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AS1AS2

YY1Y2

O

PAD

P1

P2

既有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同时伴随着经济衰退(增长停滞)的现象称为“滞胀”。

Page 47: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AS曲线的右移与创新

AS2AS1

YY2Y1O

PAD

P2

P1

一般是出现在宏观经济的“长期”

Page 48: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AD-AS 模型,与收入 -支出模型、 IS-LM 模型虽然都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但它们的理论内涵是有区别的。

收入 -支出模型说明的是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的决定,它未考虑货币市场,而且假定投资不变,是一个抽象化的简单模型。

IS –LM 模型说明的是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共同均衡时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决定,但它假定价格水平不变,或者说未考虑价格水平。

AD-AS 模型说明的是均衡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它取消了价格水平不变这一假定,寻求价格水平与均衡收入之间的联系机制。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简要总结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简要总结

Page 49: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Page 50: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Page 51: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含有的四个方程如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含有的四个方程如下: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i ( r ) +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

P= L1 ( y ) + L2

( r)劳动市场均衡条件:f ( N )

=

M/p ; h ( N )

=

M/p

短期总量生产函数: y = y ( N ,K)

Page 52: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Page 53: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4 、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Page 54: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解答:

•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及调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 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没有阻力,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能够得以出清,这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Page 55: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 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有黏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黏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黏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曲线。

• 总之,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定,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

Page 56: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7.设总供给函数为 yS= 2 000+ P ,总需求函数为 yD= 2 400- P :

(1)求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 ( 平行 ) 移动 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 (1)的结果相比较。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 ( 平行 ) 移动 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 (1)的结果相比较。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 ( 平行 ) 移动 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 (1)的结果相比较。

(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

Page 57: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解答:解答:(1)由 yS= yD,得 2 000+ P = 2 400- P于是 P = 200, yD= yS= 2 200,即得供求均衡点。(2)向左平移 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   yD= 2 160-

P于是,由 yS= yD有   2 000+ P = 2 160- P    P = 80 yS= yD= 2 080与 (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3)向右平移 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 yD= 2 640-

P于是,由 yS= yD有 2 000+ P = 2 640- P   P = 320 yS= yD= 2 320与 (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4)向左平移 10%的总供给方程为 yS= 1 800+ P于是,由 yS= yD有   1 800+ P = 2 400

- P  P = 300 yS= yD= 2

100与 (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滞胀状态。(5)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型。

Page 58: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本章小结:• 通过研究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以及 IS-LM曲线探讨社会需求 ( 供给)方面的产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供给曲线位于古典和凯恩斯这两个极端之间,由此延伸出值得摸索的社会问题。

• 如何权衡一个国家在不同国民收入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是存在并将长期延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