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第一节 镜头组接的原则. 一、画面内容的逻辑性. 1 、镜头转换应该符合生活的逻辑  所谓生活的逻辑,就是指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任何事物的生成与发展都有其自身逻辑。. 2 、镜头转换应该符合观众的思维逻辑 思维逻辑是指人们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心理活动规律,即满足人们欣赏电视片的视觉心理要求。 3 、形象的逻辑. 二、动作衔接的连贯性. 为了创造连贯的动作,在编辑中应遵循如 下基本原则: 1 、动接动 “动”是指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动接动”指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 2 、静接静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第三章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第三章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Page 2: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Page 3: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第一节 镜头组接的原则第一节 镜头组接的原则

Page 4: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1 、镜头转换应该符合生活的逻辑    所谓生活的逻辑,就是指事物

本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任何事物的生成与发展都有其自身逻辑。

一、画面内容的逻辑性

Page 5: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2 、镜头转换应该符合观众的思维逻辑

思维逻辑是指人们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心理活动规律,即满足人们欣赏电视片的视觉心理要求。

3 、形象的逻辑

Page 6: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为了创造连贯的动作,在编辑中应遵循如 下基本原则: 1 、动接动 “ 动”是指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

“动接动”指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

二、动作衔接的连贯性

Page 7: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2 、静接静 “ 静”是指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

镜头,“静接静”指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

Page 8: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3 、例外规则 “ 静接动”指视觉上无明显动感的

镜头与有明显动感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

“ 动接静”指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与无明显动感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

Page 9: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为使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形成统一、完整的空间概念,需要保证空间组合的方向的一致性。

三、空间组合的方向性

Page 10: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所谓镜头画面的方向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影视片中,每一个画面里的人物 ,事物的方向;

一是指镜头画面本身运动的方向 , 如拍摄时推 , 拉 , 摇 , 移 , 跟 , 升 , 降等镜头运动的方向变化。

(一)画面的方向性

Page 11: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1 、视线的方向 (1) 有对象时视线的方向 (2) 没有对象时视觉的方向

Page 12: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2 、事物运动的方向 ( 1 )背景方向 ( 2 )角色方向 ( 3 )风的方向 ( 4 )光的方向 ( 5 )声音的方向

Page 13: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四)光的方向(五)声音的方向

Page 14: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1 、轴线原则 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

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二)方向的合理突破

Page 15: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方向轴线:是处于相对静止的人物视线方 向构成的轴线。 运动轴线:处于运动中的人或物,其运动 方向构成的轴线。 关系轴线(对话轴线):两个人物头部 之间的交流线构成的轴线。

Page 16: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2 、轴线的判断 ( 1 )一个人与两个人。 ( 2 )一群人 ( 3 )对象运动 ( 4 )对象行进

Page 17: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3 、合理越轴 ( 1 )插入中性方向的镜头 中性方向镜头是指画面主体迎着摄像机

前进(拍摄时用正面角度)或背向摄像机朝画面深处前进(离摄像机越来越远,拍摄中用背面角度)的镜头。

Page 18: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2 )插入与运动主体有关的局部镜头或反应镜头(特写)

这类插入镜头以特写或近景镜头为宜,因为这一景别的镜头能够突出被摄主体,且其本身在视觉上的方向性又不很明确,所以,将它插在两个主体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之间,能暂时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减弱相反运动的冲突感,这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

Page 19: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3 )插入运动中人物的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表现的是上一个镜头或下

一个镜头中人物所看到的东西。

Page 20: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4 )利用主体自身的运动改变轴线 就是在两个主体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

中间插入一个有运动主体转向动作的镜头,利用这一动作合理越轴。

Page 21: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5 )空镜头越轴 在越轴前的一个镜头中,剪接插入一个

空镜头,由于空镜头无人物关系概念,无空间概念,无视线方向概念。所以,在下一个镜头中改变原来的轴线关系,建立起一个新的轴线关系。

Page 22: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6 )运用场面中的俯拍全景或远景。 在一些大场面的镜头连接时,如果主

体运动速度不快,俯拍全景或远景也是突破轴线的有效手段。

Page 23: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7 )摄影机机位运动越轴 机位运动越轴是在场景空间中,借助

摄影机的运动,在镜头内看到人物位置改变、视线改变、背景改变、空间改变的同时变化。

Page 24: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8 )例外 表达冲突、制造节奏感可越轴。

Page 25: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4 、不存在轴线,不考虑轴线的情况: ( 1 )静止的物体:例如,花、草、树、木。大到建筑物,小到室内陈设,不存在运动的物体,就不涉及到方向性,也就不涉及到越轴。

Page 26: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2 )不存在交流的人物:例如,睡觉的人,静止的不交流的,与周围不相干的人,无感情表达,与外界精神上隔绝的人。

Page 27: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3 )处于较小范围或环境的人:在空间较小,或环境简单的场景内,如汽车里、坑道内、窑洞中、井下,以及人物看书谈话,只要全景镜头交代了整体环境,后期镜头进行组接时,就可以忽略轴线因素。

Page 28: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4 )环形的场面:例如,圆桌会议,围成一个圆形的集会,集体舞,广场上的文艺演出等圆心(舞台)四周围布满观众的环形场面可以忽略轴线。

Page 29: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5 )同一个场景内的单个方向性的镜头:越轴只存在于两个镜头连接时,如果一个场景只用一个镜头表示,则不存在越轴。

Page 30: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1 、对于同一主体,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不能相接。

四、景别角度的和谐性 四、景别角度的和谐性

Page 31: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当出现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时,可以“软硬兼施” :

( 1 )通过“硬”切插入其他相关镜头。 ( 2 )通过“软”切将前后镜头进行叠化

或白场处理。

Page 32: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2 、景别角度的变化和内容的节奏相一致。 在景别的运用上,情绪的处理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同类景别的镜头组接起来,造成积累的效果。

另一种是不同类镜头的组接,即大跨度景别的镜头组接。

Page 33: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五、影调与色调的统一性。 影调是指画面上由颜色的深浅和色彩的配置而形成的明暗反差。

色调是指画面的色彩组织和配置以某一颜色为主导时呈现出来的色彩倾向,利用它可以表现情绪、创造意境。

Page 34: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具体来讲,影调色调的统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调子和内容、情绪的统一 对于一个完整的段落,其中各个镜头的影

调和色调应该和该段落的内容和情绪相一致。

Page 35: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2 、相邻镜头画面调子的统一 当用一组镜头表现同一场景中的连续

事件时,镜头组接点附近的画面一般不应出现影调和色调强烈反差。

Page 36: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第二节 剪辑点第二节 剪辑点

Page 37: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剪接点,视频剪辑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就是两个镜头之间的转换点。也就是在什么时候进行镜头的切换。

Page 38: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以观众看清画面内容,或者解说词叙事,或者情节发展所需的时间长度为依据,这是电视节目中最基础的剪接依据。

一、叙事剪辑点一、叙事剪辑点

Page 39: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11 、景别因素、景别因素

景别景别 电视景别时间长度电视景别时间长度 电影景别时间长度电影景别时间长度远 10—12秒 8 秒全 8—10秒 6 秒中 6—7秒 5 秒近 4—5秒 3 秒特 2—3 秒 1 秒

Page 40: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1 )画面上,前面的景物比后面的醒目,所以主体置于画面的前端,镜头可短些,反之则长;

( 2 )画面上,亮处的景物比暗处的景物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所以,主体在画面的亮处,镜头可短些,反之则长。

22 、主体的位置因素、主体的位置因素

Page 41: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 1 )画面上,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更容易引起观众视线,所以,如果主体是运动的,镜头可短些,反之则长;

( 2 )由于动态镜头比静态镜头更有意思,更能吸引观众,所以动态镜头可长一些,而静态镜头则短些。

33 、动静因素、动静因素

Page 42: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4 、观众的熟悉程度观众熟悉的镜头时间短。观众不熟悉的镜头时间长。

5 、声音内容6 、字幕

Page 43: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1 、剪辑点选在大动作转换的瞬间。 剪辑原则:在运动中剪,上下镜头留

用长度不相同。

二、动作剪辑点二、动作剪辑点

Page 44: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2 、剪辑点选择在画面主体的动静转换处。

镜头内部主体动作由静转动或由动转静的瞬间是最佳的剪辑点。

Page 45: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3 、剪辑点选择在动作的停顿点。 剪辑原则:静止帧( 1-2帧)留在上

一个镜头中,下一个镜头(一般是不同景别)从开始动的那帧用。

Page 46: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4 、剪辑点选在主体在画面中消失的瞬间。

主体在画面中可能由于自身的运动或陪体的运动而消失在观众的视线中,这是剪辑点设置的最佳处。

Page 47: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5 、出画入画是剪辑的最好时机。

6 、客观镜头切至主观镜头时,应在人物镜头后保持短暂的停留。

Page 48: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依据人物情绪或事件发展内在情绪要求,利用镜头在表现情绪上的造型作用,来判断剪接点,而不必依靠任何形体动作或声音语言。

三、情绪剪辑点三、情绪剪辑点

Page 49: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具体操作: 1 、外部动作已经结束,或着没有外

部动作,而镜头长度却需要随着情绪延伸而延长。

Page 50: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2 、有外部动作的镜头组合时,如果每一个动作镜头都较长,镜头组合单调乏味,节奏缓慢,这时,同样需要考虑总体情绪,简短镜头,删减多余部分,使镜头连接体现出紧凑、明快的效果;

Page 51: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3 、相连镜头表现的不是同一主体,但是前后镜头可依据内部情绪的连贯性组接。

Page 52: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通过镜头连接点的处理来体现快慢动静的对比,它重视的是镜头内部运动与外部动作形态的吻合。

四、节奏剪辑点 四、节奏剪辑点

Page 53: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以声音因素(解说词、对白、音乐、音响等)为基础,根据内容要求和声画有机关系来处理镜头的衔接,也就是指上下镜头中声音的连接点。

五、声音剪辑点五、声音剪辑点

Page 54: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Page 55: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第一,地点的转换。第二,时间的转换。第三,自然段落。第四,节奏性段落。。

一、场面的划分依据一、场面的划分依据

Page 56: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镜头之间的转换方式以所使用的技巧特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特技转换。 二是直接切换。

Page 57: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渐隐、渐显(又称淡出、淡入)叠化定格(或称静帧) 划像翻转、翻页

二、技巧性转场方式二、技巧性转场方式

Page 58: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一)渐隐、渐显(又称淡出、淡入)1 、表现大幅度的时空变换。2 、渐隐、渐显的速度影响表现效果。3 、渐隐渐显可以分别与切换一起使用。4 、具有制造视觉节奏的功效。

Page 59: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二)叠化1 、可以表现明显的空间转换和时间过渡。2 、可以表示时间的流逝。3 、表现丰富的视觉效果。4 、叠化速度不同产生的情绪效果不同。5 、叠化有时也称作“软过渡”。

Page 60: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三)定格 前一段的结尾画面作静态处理,产生瞬间的

视觉停顿,接着出现下一段落的画面。

Page 61: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四)划像前一画面从一个方向退出画面,第二个画面随之出现,开始另一个段落。

常用于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事件的分隔呼应,节奏紧凑、明快。

Page 62: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五)翻转、翻页 翻转是画面以屏幕中线为轴转动,前一段落为正面画面消失,而背面画面转至正面,开始另一个段落。

适宜于对比性或对照性强的两个段落。

Page 63: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利用上下镜头在内容、造型上的内在关联来转换时空,连接场景,使镜头连接、段落过渡自然流畅,无附加技巧痕迹。

三、无技巧转场方式三、无技巧转场方式

Page 64: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一)利用相似体因素 利用上下镜头中具有相似的主体形象来贯

通上下段落。1 、形状的相似性2 、主体运动形式的相似3 、颜色的相似性

Page 65: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二)利用承接因素 利用上下镜头之间的造型和内容上的某种

呼应、动作连续或者情节连贯的关系,使段落过渡顺理成章。

Page 66: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三)利用反差因素 利用前后镜头在景别、动静变化等方面

的巨大反差和对比,来形成明显的段落间隔,这种方法适合于大段落的转换。

Page 67: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四)利用遮挡元素 所谓遮挡是指镜头被画面内某形象暂时挡住。1 、主体迎面而来挡黑摄像机镜头,形成暂时黑画面;2 、画面内前景暂时挡住画面内其他形象,成为覆盖

画面的唯一形象。

Page 68: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五)利用运动镜头或动势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完成地点的转换或者利用

前后镜头中人物、交通工具等的动势的可衔接性及动作的相似性,作为场景或时空转换的手段。

Page 69: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六)利用景物镜头 借助景物镜头作为两个大段落间隔。景物镜

头大致包括两类:1 、以景为主、物为陪衬 。2 、以物为主、景为陪衬。

Page 70: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七)利用声音 用音乐、音响、解说词、对白等和画面的配合实

现转场。1 、利用声音过渡的和谐性自然转换到下一段落。2 、利用声音的呼应关系实现时空大幅度转换。 3 、利用前后声音的反差,加大段落间隔,加强节奏

性。

Page 71: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八)利用特写 特写具有强调画面细节的特点,暂时集中人的

注意力,因此,特写转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

Page 72: 第三章 电视画面组接技巧

(九)利用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是指借人物视觉方向所拍的镜头,用

主观镜头转场就是按前后镜头间的逻辑关系来处理场面转换问题,它可用于大时空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