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宏宏 宏宏宏宏宏 宏宏宏宏宏 宏宏 宏宏 宏宏宏宏 宏宏宏宏 第 6 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第六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6.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简史 6.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6.3 多电子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6.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第六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6.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简史 一、古代希腊的原子理论 二、道尔顿 (J. Dolton) 的原子理论 --- 19 世纪初 三、卢瑟福 (E.Rutherford) 的行星式原 子模型 ---19 世纪末 四、近代原子结构理论 --- 氢原子光谱. 6.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宏观化学动力学化学热力学

微观晶体结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Page 2: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第六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6.1 6.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简史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简史 6.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6.3 多电子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6.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Page 3: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第六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6.1 6.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简史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简史 一、古代希腊的原子理论 一、古代希腊的原子理论 二、道尔顿二、道尔顿 (J. Dolton) (J. Dolton) 的原子理论的原子理论 --- --- 1919 世纪初 世纪初 三、卢瑟福三、卢瑟福 (E.Rutherford)(E.Rutherford) 的行星式原 的行星式原

子模型子模型 ---19---19 世纪末世纪末 四、近代原子结构理论四、近代原子结构理论 ------ 氢原子光谱氢原子光谱

Page 4: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6.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学习线索: 氢原子发射光谱(线状光谱) → 玻尔原子结构理论(电子能量量子化,经典电磁理

论对微观世界失效) → 光子和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 — 衍射、干涉、偏振… 微粒性 — 能量、动量、光电效应、实物发射或吸收光… → 测不准原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失效) → 量子力学(描述微观世界运动规律的新理论)对核

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 薛定谔方程。

Page 5: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6.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 续 ) 一 、氢原子光谱一 、氢原子光谱 连续光谱 (continuous spectrum)

线状光谱 ( 原子光谱 )(line spectrum)

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

Page 6: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连续光谱(自然界)

Page 7: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连续光谱 ( 实验室)

Page 8: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电磁波连续光谱

Page 9: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电磁波 电场组分和磁场组分互相垂直

Page 10: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电磁波连续光谱(续)

Page 11: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Page 12: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真空管中含少量 H2(g) ,高压放电,发出紫外光和可见光 → 三棱镜 → 不连续的线状光谱

Page 13: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氢原子光谱(续)

Page 14: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一、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续)(一)氢原子光谱特点 1. 不连续的线状光谱 2. 谱线频率符合

= R ( 6.1 ) 式中,频率 (s-1), Rydberg 常数 R = 3.2891015 s-1 n1 、 n2 为正整数,且 n1 < n2

n1 = 1 紫外光谱区( Lyman 系);n1 = 2 可见光谱区( Balmer 系);n1 = 3 、 4 、 5 红外光谱区( Paschen 、 Bracker 、 Pfund 系)

Page 15: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巴尔麦 ( J. Balmer) 经验公式 _ _

: 波数 ( 波长的倒数 = 1/ , cm-1).

n : 大于 2 的正整数 .

RH : 也称 Rydberg 常数 , RH= R / c

RH = 1.09677576107 m-1

)1

2

1(

122 n

Rv H

一、氢原子光谱(续)

Page 16: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氢原子光谱 ( 续 ) 光谱线能级 E 光子 = E2 – E1 = h = hc / . = R n1 = 2 可见光谱区( Balmer 系) : n2 = 3 (656 nm ), n2 = 4 (486 nm ), n2 = 5 (434 nm ), n2 = 6 (410 nm ).

氢原子光谱 3 个系列跃迁 E 光子 = E2 – E1 = h = hc / ( 6.4 )

Page 17: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连续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 ( 线状光谱 ) 比较

Page 18: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原子发射光谱 ( 线状光谱 ) 由上至下 : Hg Li Cd Sr Ca Na

Page 19: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二)经典电磁理论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经典电磁理论: 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发出连续电磁波→ 连续光谱,电子能量↓ → 坠入原子核→原子湮灭。

事实: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而不是

连续光谱); 原子没有湮灭。

Page 20: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二、玻尔( N.Bohr )原子结构理论

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 N.Bohr 提出。根据:M.Planck 量子论( 1890 );A.Einstein 光子学说( 1908 );D.Rutherford 有核原子模型。

Page 21: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二、玻尔( N.Bohr )原子结构理论 ( 续 )

(一)要点: 3 个基本假设1. 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角动量( L )量子化(而不是连续变化): L = mvr = nh / 2 (n = 1, 2, 3, 4 …) (6.2)

Planck 常数 h = 6.626 10-34 J•s

符合这种量子条件的“轨道”( Orbit )称为“稳定轨道”。电子在稳定轨道运动时,既不吸收,也不幅射光子。

Page 22: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一)要点: 3 个基本假设(续)

2. 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电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E = - (Z2 / n2) × 13.6 eV ( 6.3 ) (只适用于单电子原子或离子 : H, He, Li2+, Be3

+ …) 或 : E = - (Z2 / n2) × 2.179 × 10-18 J.e-1 ( 6.3.1 )n = 1, 2, 3, 4 …; Z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Page 23: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一)要点: 3 个基本假设(续)

原子在正常或稳定状态时,电子尽可能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基态( ground state )。

对于氢原子,电子在 n = 1 的轨道上运动时能量最低—基态,其能量为:

E1s = - (Z2 / n2) × 13.6 eV = - (12 / 12) × 13.6 eV = -13.6 eV 相应的轨道半径为: r = 52.9 pm = a0 (玻尔半径 ) 能量坐标: 0 ∞ r↗, E↗; r↘, E↘(负值) ( r : 电子离核距离) - 0 电子能量负值表示它受原子核吸引 E r

Page 24: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氢原子的电子能级 ( 能量量子化 ) E = - (Z2 / n2) × 13.6 eV (n = 1, 2, 3, 4…)

Page 25: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能量量子化模拟示意图上 : 能量连续变化 ; 中、下:能量量子化

n2 = 3 n1 = 2

n2 = 4 n1 = 2

Page 26: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单电子原子或离子基态的电子能量

32

2

23

2

22

2

2

BeLiHeH1

6.2176.131

4:

4.1226.131

3:

4.546.131

2:He

电子能量:

s

eVeVEBe

eVeVELi

eVeVE

En = - (Z2 / n2) × 13.6 eV基态电子排布 : 1s1 (n = 1 )

Page 27: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3. 电子在不同轨道之间跃迁( transition )时 ,会 吸收或幅射光子,其能量取决于跃迁前后两轨道 的能量差: E 光子 = E2 – E1 = h = hc/ ( 6.4 ) (真空中光速 c = 2.998 108 m•s-1 , h = 6.626 ×10-34 J•s )代入( 6.3.1 )式,且 H 原子 Z = 1, 则光谱频率为:

里德堡常数 R = 3.289 1015 s-1, 与( 6.1 )式完全一致。 这就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为什么是不连续的线状光谱。

(一)要点: 3 个基本假设(续)

)n1

n1

)((s103.298

)n1

n1

(sJ106.626

J102.179)

n1

n1

(h

J102.179h

EEV

22

21

115

22

21

34

18

22

21

1812

Page 28: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二)局限性 1. 只限于解释氢原子或类氢离子(单电子体系) 的光谱,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 2. 人为地允许某些物理量(电子运动的轨道角动量

和电子能量)“量子化”,以修正经典力学(牛顿 力学)。

原子 (10-10 m), 原子核 ( 10-15 m ), 质子、 中子、电子( 10-18 m - 10-20 m ?) 的相对大小 :

Page 29: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衍射、干涉、偏振… 微粒性——光电效应 (Einstein, 1905. 左下图 ) 、实物发射或吸收光…… (与光和实物互相作用有关)

例:光的波粒二象性 能量 E = h ( 6.4 ) 动量 p = h / ( 6.5 ) E, p — 微粒性 , — 波动性 通过 h 相联系

Page 30: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二)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续 )

1924 年,年轻的法国物理学家 Louis de Broglie (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他说:

“ 整个世纪以来,在光学上,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是过分忽略了粒子的研究方法;在实物理论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我们是不是把粒子图象想得太多,而过分地忽略了波的图象?”

他提出: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离子 等实物粒子的波长

= h / p = h / mv ( 6.5.1 )

3 年之后,( 1927 年), C.J.Davisson (戴维逊)和 L.S.Germer (革末)的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运动的波动性——电子衍射图是电子“波”互相干涉的结果,证实了 de Broglie 的预言。

Page 31: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运动的波动性

Page 32: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1927 年 Werner Heisenberg (海森堡 , 1901 - 1976 )提出。测不准原理—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的不确定量 x, 与测量该粒子在 x 方向的动量分量的不确定量 px 的乘积,不小于一定的数值 。即: x px h / 4 ( 6.6 ) 或 : p = mv , px = mv, 得 :

显然, x ,则 px ; x ,则 px ;

然而,经典力学认为 : x 和 px 可以同时很小。

(三)测不准原理( The Uncertainity principle )

xm

h

4

Page 33: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测不准原理 ( 续 )

例 1. 对于 m = 10 g 的子弹,它的位置可精确到 x = 0.04 cm, 其速度测不准情况为:

xm

h

4

23

34

1004.0101014.34

10 6.62

1291027.5 sm

Page 34: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测不准原理 ( 续 )

例 2. 微观粒子如电子 , m = 9.11 10-31 kg, 半径 r = 10-18 m ,则 x 至少要达到 10-19 m才相对准确,则其速度的测不准情况为:

=6.626 10-34 / (4 3.14 9.11 10-31 10-19 )

= 5.29 1014 m.s-1

xm

h

4

Page 35: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测不准原理(续)

经典力学 → 微观粒子运动 → 完全失败! → 新的理论(量子力学理论)

根据“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只能采用“统计”的方法,作出“几率性”的判断。

Page 36: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四、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一)薛定谔方程 ( Schrödinger Equation ) 1926 年奥地利物理学家Erwin Schrödinger (1887 – 1961) 提出 . 用于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是一个波动方程,为近代量子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Page 37: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一)薛定谔方程 ( 续 )

Schrödinger 波动方程在数学上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 2 + 8 2m / h2 (E – V) = 0 ( 6.7 )

式中, 2 — Laplace (拉普拉斯)算符 (读作“ del平方”) :

2 = ∂2/∂x2 + ∂2/∂y2 + ∂2/∂z2

V : 势能函数 .

( 6.7.1 )0)(8

2

2

2

2

2

2

2

2

VEh

m

zyx

Page 38: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一)薛定谔方程(续) (x,y,z) -描述核外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数学函数式 ( 波函数 ) ,即“原子轨道” .

m — 电子质量 . 严格说,应该用体系的“约化质量” 代替 :

= (m1 m2 ) / (m1 + m2)

当m1 >> m2 时, m2

h — Planck 常数, h = 6.626 10-34 J.s E — 电子总能量 ( 动能 + 势能) / J

Page 39: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V — 电子势能 / J . 在单电子原子 / 离子体系中: V = - Ze2 / (4 0 r ) (单电子体系) ( 6.10 ) 0 — 介电常数, e — 电子电荷, Z — 核电荷, r — 电子到核距离。 “ 解薛定谔方程” — 针对具体研究的原子体

系,先写出具体的势能函数 V 表达式(例如电子体系的 6.10 式),代入 (6.7 式薛定谔方程 )求出 和 E 的具体表达式 (“ 结构化学”课程详细学习 ) 。

只介绍解薛定谔过程中得到的一些重要结论。

(一)薛定谔方程(续)

Page 40: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一)薛定谔方程(续) 1. 坐标变换: 在解薛定谔方程的过程中,要设法使 3 个自变量分离;但在直角坐标系中:

r = (x 2 + y 2 + z 2)1/2

无法使 x 、 y 、 z 分开;因此,必须作坐标变换,即: 直角坐标系坐标 ( x, y, z) → 球坐标系坐标 ( r, , ) 由教材 p.135图 7.5得: x = r sin cos y= r sin sin z = r cos r = (x2 + y2 + z2)1/2

( x, y, z) ( r, , )

Page 41: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直角坐标直角坐标 ((x, y, zx, y, z)) 与与球坐标球坐标 ((r, , )

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222

cos

sinsin

cossin

zyxr

rz

ry

rx

Page 42: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一)薛定谔方程(续)

2. 3 个量子数 (n 、 l 、 ml) 和波函数 : 薛定谔方程( 6.7 )的数学解很多,但只有少数数

学解是符合电子运动状态的合理解。 在求合理解的过程中,引入了 3 个参数(量子

数) n 、 l 、 ml . 于是波函数 ( r, , )具有 3 个参数和 3 个自变量,写为:

( r, , ) n, l, m (r, , )

Page 43: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一)薛定谔方程(续)

量子数 n 、 l 、 ml 的意义: 每一组允许的 n 、 l 、 ml值→ 核外电子运动的一种空间状态 → 由对应的特定波函数 n, l, m ( r, , )表示→ 有对应的能量 En, l

即: n 、 l 、 ml → 波函数 n, l, m ( r, , ) ( 原子轨道 ) ; n 、 l → 能量 En,l

Page 44: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3. 四个量子数 n 、 l 、 ml 和 ms 的意义( 续 )

(1) 主量子数 n (principal quantum number ) n = 1, 2, 3, 4… 正整数,它决定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能

级和电子层。 1.确定电子出现最大几率区域离核的平均距离。 n↑,则平 均距离↑。 2. 在单电子原子中, n决定电子的能量 ; En = - Z2 13.6 eV /n2

在多电子原子中 n 与 l 一起决定电子的能量 : En,l = - (Z*)2 13.6 eV /n2 ( Z* 与 n 、 l 有关) 3. 确定电子层( n 相同的电子属同一电子层) : n 1 2 3 4 5 6 7 电子层 K L M N O P Q

Page 45: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3. 四个量子数 n 、 l 、 ml 和 ms 的意义( 续 )

(2) 角量子数 l (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quantum number )

对每个 n值 : l = 0, 1, 2, 3…n-1 ,共有 n 个值 . 1. 确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在空间的角度分布情况(形状); 2. 在多电子原子中, n 与 l 一起决定的电子的能量; 3.确定电子亚层 ( 下图 ) : l 0 1 2 3 4 电子亚层: s p d f g 4.决定电子运动的角动量的大小: |M| = [l(l+1)]1/2 h/2

l=0 l=1 l=2 l=3

an f orbital

Page 46: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3. 四个量子数 n 、 l 、 ml 和 ms 的意义( 续 )

(3) 磁量子数 ml ( 或 m) (magnetic quantum number) 对每个 l 值 , ml = 0,±1, ±2, …±l . (共有“ 2l + 1” 个值) 1. ml值决定波函数 ( 原 子轨道 ) 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

展方向 : 由于 ml 可取( 2l + 1 )个值,所以相应于一个 l值的电子亚层共有( 2l + 1 )个取向,例如 d 轨道, l = 2 , ml = 0 , ±1, ±2 ,则 d 轨道共有 5 种取向。

2. 决定电子运动轨道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上的分量的大小: Mz = ml h /2

Page 47: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3. 四个量子数 n 、 l 、 ml 和 ms 的意义( 续 )

(4) 自旋量子数 ms (spin quantum number)

ms = 1/2, 表示同一轨道 (n, l, m ( r, , ) )中电子的二种自旋状态。

根据四个量子数的取值规则,则每一电子层中可容纳的电子总数为

2 n2.

Page 48: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电子自旋运动

Page 49: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可能状态

例: 原子轨道 ms

n = 1 1s (1 个 ) 1/2

n = 2 l = 0 , ml = 0 2s (1 个 ) 1/2

l = 1 , ml = 0 , 1 2p (3 个 ) 1/2

n = 3 l = 0 , ml = 0 3s (1 个 ) 1/2

l = 1 , ml = 0 , 1 3p (3 个 ) 1/2

l = 2 , ml = 0 , 1 , 2 3d (5 个 ) 1/2

n = 4 ?

Page 50: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3 个量子数 n 、 l 、 ml 与原子轨道符号

原子轨道符号1s

2s

2pz 2px 2py

3s

3pz 3px 3py

3dz2 3dxy 3dyz 3dxz 3dx2-y2

4s

4pz 4px 4py

4dz2 4dxy 4dyz 4dxz 4dx2-y2

4f (7 orbitals)

n l ml

1 0 0

20 0

1 0, 1

3

0 0

1 0 ,1

2 0, 1, 2

4

0 0

1 0, 1

2 0, 1, 2

3 0, 1, 2, 3

Page 51: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一)薛定谔方程(续)

可见:“能量量子化”是解薛定谔方程的自然结果,而不 是人为的做法(如玻尔原子结构模型那样)。 4. 薛定谔方程的物理意义: 对一个质量为 m ,在势能为 V 的势能场中运动的微粒(如电子),有一个与微粒运动的稳定状态相联系的波函数 ,这个波函数服从薛定谔方程,该方程的每一个特定的解 n,l,m ( r, , )表示原子中电子运动的某一稳定状态,与这个解对应的常数 En,l就是电子在这个稳定状态的能量。

Page 52: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氢原子和类氢离子 ( 单电子体系 )的几个波函数 ( 见教材 p.136 表 7-4 )

Page 53: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二)波函数图形

波函数 n,l,m( r, , ) 是三维空间坐标 r, , 的函数, 不可能用单一图形来全面表示它,需要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形表示。

设 n, l, m(r, , ) = Rn, l(r) Yl, m(, )

空间波函数 径向部分 角度部分 3参数 3 自变量 2参数 1 自变量 2参数 2 自变量 n 、 l 、 ml → 波函数 n, l, m(r, , ) ( 原子轨道 ) ; n 、 l → 能量 En, l

原子轨道——“ atomic orbital” ,区别于波尔的“ orbit”. 波函数图形又称为“原子轨道(函)图形”。

Page 54: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二)波函数图形(续)

1. 波函数(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即 Yl, m(, ) - (, ) 对画图 .

( 1 )作图方法: ①原子核为原点,引出方向为 (, ) 的向量; ②从原点起,沿此向量方向截取 长度 = | Yl, m(, ) | 的线段;

③所有这些向量的端点在空间组成一个立体曲面,就是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

Page 55: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二)波函数图形(续)

例:氢原子波函数 210(r, , )的角度部分为

Y10(,) = (3/4)1/2cos

(又称 pz 原子轨道) 把各个 值代入上式,计算出

Y10(,) 的值,列表如下,得到的图是双球型的曲面 .

0°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180° … 360°

cos 1 2

3

2

2

2

1 0

2

1

2

2

2

3 -1 … 1

o,Y1 0.489 0.423 0.346 0.244 0 -0.244 -0.346 -0.423 -0.489 … 0

Page 56: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波函数(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剖面图 )

Page 57: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p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Page 58: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d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Page 59: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二)波函数图形(续)

1. 波函数(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 2 )意义:表示波函数角度部分随 , 的

变化,与 r无关。 ( 3 )用途:用于判断能否形成化学键及成键的方向(分子结构理论:杂化轨道、分子轨道)。

Page 60: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二)波函数图形(续)2. 波函数径向部分图形(径向波函数图形) 即 Rn, l(r) - r 对画图( 1 )作图方法 : 写出 Rn, l(r) 的表达式。 例 . 氢原子波函数 100( r, , )(1s 原子轨道 ) 的径向部

分为: R10 (r) = 2(1/a03)1/2 exp(-Zr/a0)

求出不同 r 对应的 R(r)值,并以 r 为横标、 R(r) 为纵标作图。( 2 )意义:表示波函数径向部分随 r 的变化。

Page 61: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2. 波函数径向部分图形(径向波函数图形) (即 Rn, l(r) - r 对画图 ) 氢原子的 Rn, l(r) - r 图 (教材 P.137 图 7-7)

Page 62: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2. 波函数径向部分图形(续) 氢原子的 Rn, l(r) - r 图 (教材 P.137 图 7-7)

Page 63: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

1. 几率和几率密度 据 W.Heienberg “ 测不准原理”,要同时准确地测定核外电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可能的 :

x px h / 4 因此,只能用“统计”的方法,来判断电

子在核外空间某一区域出现的多少,数学上称为“几率” ( Probability) 。

Page 64: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续)

波函数 的物理意义 — 描述核外电子在空间运动的状态。 | |2 =* (共轭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代表在核外空间 ( r, , ) 处单位体积内发现电子的几率,即“几

率密度”( probability density ),即 | |2 =* = dP /d ( 6.12 )

P 表示发现电子的“几率“, d 表示“微体积”。则

dP =| |2 d ( 6.13 ) 表示在核外空间 (r, , ) 处发现电子的几率。

Page 65: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续)

2. 电子云 ( 1 )电子云— | |2 的大小表示电子在核

外空间 ( r, , ) 处出现的几率密度,可以形象地用一些小黑点在核外空间分布的疏密程度来表示,这种图形称为“电子云” .

n, l , m (r, , ) = Rn, l(r) Yl, m(,)

Page 66: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续)

①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作图: Y 2

l,m(,) - (,) 对画。 意义: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几率密度随 (,) 发生的变化,与 r无关。

Y 2图和 Y 图的差异 :

a. Y 2图均为正号, 而 Y 图有 + 、 -号(表示波函数角度部分值有 + 、 -号之分)。

b. Y 2图比 Y图“瘦小“一些,原因是 Y 1.

Page 67: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续) ①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教材 p.138图 7-8)

Page 68: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续 )

Page 69: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d 和 f 轨道 (右下 ) 的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续 )

Page 70: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续)

②电子云径向密度分布图 ( 见教材 P.139图 7-9虚线 ) 作图: R2

n, l(r) - r 对画。 意义: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几率密度随 r 发生的变化,与 , 无关。

Page 71: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②电子云径向密度分布图 ( 见教材 P.139图 7-9虚线 ) 纵标 R2

n, l(r)

Page 72: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续)

③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图 定义:“径向分布函数” D(r) = 4 r2R2

n, l(r)

作图: D(r) r 对画。 R2

n, l(r) 表示电子出现的径向几率密度; 4 r2 为半径为 r 的球面面积; 4r2dr 表示半径 r 至 r + dr之间的薄球壳

的体积,记为 d = 4r2dr . 意义: D(r) 表示半径为 r 的球面上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 ( 单位厚度球壳内电子出现的几率 ) ,则 D(r) r 图表示半径为 r 的球面上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随 r 的变化。

用途:用于研究“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对原子轨道能量的影响。

Page 73: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③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图 (教材 P.139图 7-10)

纵标 D(r) = 4 r2R2n, l(r)

节面:波函数在该面上任何一点的值均为 0 的曲面。 峰 数 = n – l 节面数 = n – l – 1

Page 74: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③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图 ( 续 )

Page 75: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③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图(续) (教材 P.139图 7-10) 峰 数 = n – l 节面数 = n – l – 1

Page 76: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续)

④电子云空间分布图(电子云总体分布图) 2

n, l, m(r, , ) – (r, ,)图 由 R2

n, l(r) 和 Y2l, m(, )图综合而得。

意义: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密度在空间的分布情况。

Page 77: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续) ④电子云空间分布图(电子云总体分布图)

Page 78: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1s (a), 2s (b), 3s (c) 电子云

Page 79: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氢原子的 s 、 p 电子云空间分布图 (完整图形 )

Page 80: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氢原子的 d 电子云空间分布图 (完整图形 )(续)

Page 81: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续)

⑤ 等密度面图 (右上 )

(教材 P.141图 7-12) ⑥ 电子云界面图 (右下 )

(教材 P.141图 7-13) 用 | |2 (几率密度) 90%以上的 等密度面表示的图形。 重点掌握: 1. 波函数角度分布图 (Yl,m ( , ) - ( , )对画图 ) ; 2.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Y2

l,m ( , ) - ( , )对画图 ) ; 3. 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图 ( D(r) - r 对画图 ).

Page 82: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五)“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小结

1. 薛定谔波动方程 薛定谔波动方程 →许多个数学解→符合量子数 n, l,

m 正确组合的合理解 n, l, m( r,,)→每个空间波函数描述电子运动的一种空间状态(即对应一个“原子轨道” orbital 或“原子轨函”),并有对应的能量(En, l)→ 电子的每个空间状态(原子轨道)可容纳 2

个电子,其自旋状态不同 (ms = +1/2 或 -1/2) 。

Page 83: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五)“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小结(续)

2. 波函数和电子云图解 重点掌握: (1) 波函数角度分布图 (Yl, m(,) – (, ) 对画图 ) ; (2)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Y2

l, m(,) – (, ) 对画图 ) ; (3) 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图 ( D(r) – r 对画图 ).

Page 84: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五)“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小结(续)

3. 波函数的意义 每个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空间状态波函数 n, l, m(r, , ) (不含自旋状态),对应 : (1) 能

量, (2) 电子出现的几率分布, (3) 电子离核平均距离,而且只能按统计规律认识 .

测不准原理 :

波函数又称“原子轨道”( orbital )或原子轨函。

m

hx

hPx

44或

Page 85: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五)“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小结(续)

例: 100(r, , ),即 1s 1s 原子轨道 310(r, , ),即 3pZ 3pZ 原子轨道 320(r, , ),即 3dZ2 3dZ2 原子轨道 波函数图形也称“原子轨道图形”。 “ 原子轨道”( orbital )不是经典力学的固定

轨道,而是它对应的波函数所描述的电子运动的一种空间状态。

Page 86: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五)“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小结(续)

4. 电子云的意义 | |2 = * 代表核外电子在空间某处出现的几率密度,其图形称为“电子云”。

Page 87: 第 6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第 6 章作业教材 p.161-162: 4, 6, 11, 13, 15, 16, 18, 19, 22

思考 ( 不写书面作业 ): 1, 3, 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