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理理理理 理理理理 理理理 (6) 後後 後後後 後後 後後後後

大學解 (6)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理數合解. 大學解 (6). 後學 游寶達 講解. 大學之道 (36): 知止而后有定. 『 貿貿 』 繁雜也。. 夫天下 貿貿 ,歧路亡羊,莫知所之者: 蓋因, 務凡者 ,常沈慾海; 務修者 ,助長揠苗; 或 白首無成 ,望 洋 而返,或 鐵壁銅牆 ,無門而入者; 皆 不知所止 , 止非其所 ,之所致也。 不知所止 ,孤造獨詣,無害於世; 止非其所 者,以訛傳訛, 流毒無窮 也。. 不知道 出口之路 也。. 務凡 :尚未知道。 務修 :知道要修行。. 『 汪洋大海 』『 鐵壁銅牆 』 之對比。.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大學解  (6)

大學解 (6)

後學 游寶達 講解

理數合解

Page 2: 大學解  (6)

理數合解

理數合解

2

大學之道 (36): 知止而后有定

夫天下貿貿,歧路亡羊,莫知所之者:蓋因,務凡者,常沈慾海;務修者,助長揠苗;或白首無成,望洋而返,或鐵壁銅牆,無門而入者; 皆不知所止,止非其所,之所致也。不知所止,孤造獨詣,無害於世;止非其所者,以訛傳訛,流毒無窮也。

『貿貿』繁雜也。

不知道出口之路也。

務凡:尚未知道。務修:知道要修行。

『汪洋大海』『鐵壁銅牆』之對比。

『止』乃德行之累積也。『非止』乃所為皆虛功也。

『獨善其身』與『怪力亂神』之比也。

Page 3: 大學解  (6)

理數合解

理數合解

3

大學之道 (37)

有志為學者,必先求其真知,真知而後真行。真知者、知至善之所在也;真行者、止於至善而不遷也。止而不遷,內而一心,外而百骸,皆獲大定矣。知者、入手也,止者、功夫也,定者、效驗也。而后有者、乃由淺入深,造詣次第之義。心知止,則心定,事知止,則業定。

『真知』與『真行』前後關連性。

Page 4: 大學解  (6)

理數合解

理數合解

4

大學之道 (38) :定而后能靜

靜者、一心之躁妄盡釋,舉世之萬感不搖。至理真性,寂然不動;心靜神逸,止水澄潭。石蘊玉以山輝,淵含珠而川媚,充實積中,英華發外,此周茂叔霽月光風,顏夫子簞瓢陋巷,時也。定者、身不動,靜者、心不動。心靜、則氣調神和,世靜、則民安物阜。

盈而平和之功也。

『無所不在』、『內外充盈』。

『不動』乃不變其所止之原意。

Page 5: 大學解  (6)

理數合解

理數合解

5

大學之道 (39) :靜而后能安

安者、義精仁熟,從容中道,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內外如一,動靜不二。此孔子從心所欲不踰矩,孟子取之左右逢其原。禮曰:「安定辭」,書曰:「文思安安」時也。大海汪洋,澄之不清,攬之不濁; 心若朗鑒,知如神明。

道法自然、垂手可得。二六時中,處處是道。

沒有間斷修行,功果具足,當然『義精仁熟』乃不變其所止之原意。

Page 6: 大學解  (6)

理數合解

理數合解

6

大學之道 (40)

由止而定,由定而靜,由靜而安;功夫至此,則物慾全消,氣稟悉化;內外貞白,天真獨露;聲律身度,鑒空衡平;寂然不動之大體立矣,感而遂通之大用全矣。 心長安、則一身舒泰,世長安、則萬事俱理。

『內外澈明』,進展持續。

Page 7: 大學解  (6)

理數合解

理數合解

7

大學之道 (41): 安而后能慮

止、定、靜、安者,乃由動入靜,反情合性,攝萬殊而還一本,以立大學之體。慮者、乃經綸應酬,導窾批卻,若庖丁之解牛;辨是與非,如伯樂之相馬。既萬理之具足, 即無適而不當。

Page 8: 大學解  (6)

理數合解

理數合解

8

大學之道 (42)

鑒空、則美惡自照,衡平、則毫釐難欺。慮者、乃感而遂通,以達大學之大用。體全用備,藏器待時,窮則獨善,達則兼善, 潛現躍飛,大行不加,窮居不損,無入而不自得矣。無事、則萬慾俱寂, 有事、則無慮不當。

時時知所分寸。

Page 9: 大學解  (6)

理數合解

理數合解

9

The End of this Talk

多多閱讀經典,以增廣見聞及知識。同時也要多多行功,以落實內在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