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8 文艺副刊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许平 美术编辑:沈兰 电话:021-67812062 E-mail:[email protected] 每周二、三、四、五出版 广告热线: 021-67812055 投递热线: 021-57814852 本报法律顾问:金南强律师( 13901753971 上海报业集团印刷(电话: 021-56082146 为了每一个生命 李动 从事了 30 多年的宣传工作总以为警 察是最繁忙的,逢年过节都要加班,平时白 天黑夜连轴转。通过这次住院,才明白肿 瘤医院胰腺外科的医生其繁忙程度并不亚 于警察。虞先濬主任领衔的团队打造了胰 腺外科的一张王牌。全国各地的患者通过 网上了解到他所带团队的技术、在全国领 先,在世界亦是一流。其他医院不能动的 手术、各种疑难杂症,他的团队都能攻坚克 难,完美切除,他们挽救了成千上万个患 者,可谓是居功至伟,功德无量! 胰腺是人体器官上最危险的部位,虞 主任团队通过刻苦钻研,反复实践,千锤百 炼,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技术。 因为患者众多,医院病床有限,所以资 源非常紧缺,全国各地许多慕名而来的患 者,要住进医院非常困难,只能住在附近的 旅店里,排队焦急地等待着动手术。我边 61 号床的病人家属说,他们从宁夏赶 来,就是冲着虞主任团队的高超技术,只要 他同意开刀,给多少钱都愿意。他们包了 1 万块的红包,但却没有花钱就顺利地动 了手术,家属非常感恩。 我也是准备托人给红包找虞主任动 手术的,但我先挂号抱着试试的心态,没 想到虞主任看了片子后颇有把握地说: “你是良性肿瘤。暂时可以不动手术。”我 焦急地说:“可否动个微创手术,解除后顾 之忧?”他爽快地点头应允,免去了我的许 多麻烦。 我动完手术三天后,边上 62 床进来了 一位年近古稀的患者老夏。一年多前他检 查出胰腺上有个肿瘤,是恶性的。胰腺癌 被誉为“癌症之王”,老夏不但是恶性肿瘤, 而且已转移到肝脏。面对如此险恶的病 情,虞主任没有一推了之,而是勇于接受挑 战。他让老夏做了六次化疗,半年后,肝脏 上的恶性细胞终于消失了,虞主任又让他 继续化疗,半年下来,胰腺上的癌细胞明显 减少。虞主任信心大增,果断为其手术,手 术从上午 8 时开始一直做到下午 3 点,持续 七个多小时,终于大功告成。 那天晚上,虞主任动完手术后,来到老 夏病床前,对其本人和家属说:“你这个手 术难度非常大,我们已竭尽全力,手术很成 功,接下来我们和你一起努力,共同创造生 命的奇迹吧。”之后几天,虞主任和其他医 生,多次来观察老夏的恢复情况,见他恢复 良好,都感到很欣慰。 我与老夏一起在走廊里散步时,他说 自己是九死一生,我感觉他的心态特别好, 相信他一定能创造生命奇迹。 我动完手术后,主要是金凯舟医生负 责治疗,他的尽心尽责打动了我,为表示感 激之情,临别之前,我悄悄给了他一个红 包,他却轻轻地放在桌上,悄然离去。我是 事后感恩,并不是事先贿赂。他与刘辰、罗 国培副主任,以及程合、王正实等医生天天 早晨 7 点半就来查房,晚上下班之前总要 到病房里转一圈观察一下,早出晚归已是 常态。晚上 10 点我发烧时,儿子到办公室 找医生,见金医生正在赶写病人报告,双休 日他也在医院。甚至大年夜到年初四,金 医生也是天天来医院为病人换药,了解病 情。我纳闷地问金医生: “你怎么不休息?” 他笑着说:“为了每一个生命,我不放心 啊。”这种一切为了病人的忘我精神,令人 感佩!还有王正实医生也认真细心,拒收 红包。这些医生虽风格不同,但认真治病 的心态是一致的。护士也是热情温柔,冬 天里给人带来了一股春风。 新时代社会风气开始好转的当下,虞 主任这个团队在医术上名列前茅,堪称当 代华佗,而且医德高尚,在医务界领风气之 先,可谓是德技双馨。 通过这次住院,我感受到了我们国家 的医学技术在突飞猛进,也感受到了社会 风气的好转。患者来的时候心里是愁云惨 雾,忧心忡忡;出院时,心里却是阳光灿烂, 希望满满。 傍梅居 王太生 闲来依窗晒太阳,想我要是有一间从 前的旧屋就好了,宅旁种几棵高低不一的 树,傍梅居。 树,当然是梅树。那种长在旧书和古 画中的树,还带着时间的香味。 我说的是傍梅居,傍梅树而居。傍梅 居的房子,可做文人的书房,看书或者做 梦,都有梅花的清香。 这样的房子,丰子恺的漫画中有一 间。丰先生在画上说,“小桌呼朋三面坐, 留将一面与梅花”。画中,小屋、山峦,寂 寥高远,一株梅树兀立房子旁边,主人和 二三朋友围桌而坐,喝茶、聊天,住在这间 房子里的人,当然是傍梅而居。 我在外出看风景的途中,喜欢住旁边 有梅花树的房子,有年初春,在徽州一户 民宿里,院中有一棵梅树,映着老宅木格 门窗,一踏入院门,见到这棵梅时,心里在 说,今晚就住这里了。 梅树的枝影,在房子山墙上摇曳。梅 著寒枝,千树薄,风送清冷的暗香,簌簌作 响。一人一树一世界,老宅涵养已久的静 气,盘桓不去,适合梅的生长。 从前那个旁梅而居的人哪儿去了? 还有梅花爱情。 小轩窗下,簿簿素笺上,画几笔稀疏 的清影。一扇小窗下,站着一树锦簇寒 花,金钟吊挂,就有一个人与梅的故事。 有梅的窗真好。紫藤、黄杨的叶片 都凋落了,眼睛会有些寂寞。留几瓣鹅 黄在枝上,抬头看梅。一根松木棍,斜支 窗扉上的木挡板,数梅入窗,鹅黄的苞 芽,蜡的质感,手未触摸,指尖尚感滑溜 溜的。 梅的故事很惆怅。惆怅是一首词定 下的调,树下曾经住过一个人。那个人的 眼神,无数次在梅枝上流转。一个人不可 能永远在一间房子里住,搬离老宅时,会 与梅依依不舍。 谁在梅树下居住?背影渐渐远去。 推开虚掩门扉,梅在旧院里,一瓣一瓣 地落。 斑驳的一排木扉格窗,细密的流光, 将它洗得褪了颜色。远远地,看到那冬天 的寒树,一树虬枝,线条奔射,快要撑破斑 驳的红砖山墙。这样的树,似要配这样 的墙。砖皮剥蚀,凹凸阴阳,浮光突突奔 涌于此。 傍梅居,闲来吃三两颗清梅。南宋诗 人杨万里,爱梅爱得痴嗔癫狂,他曾说, “老夫自要嚼梅花。有一年,杨大叔被朋 友请去在西湖上钊寺喝酒,其时山谷里梅 花绽放,一望无际,正所谓“谷深梅盛一万 株,十顷雪花浮欲涨”。杨大叔对席上佳 肴不太感兴趣,只身一人倚在一棵老梅 边,摘一朵吃一朵,吃一朵摘一朵,丰俭随 意,引得同僚连连咋舌。 杨大叔在诗中还提到“晚蕊收将熬 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说的是梅花 粥。除了煮梅花粥,也可蘸料,比如“吾 人何用餐烟火,揉碎梅花和蜜霜”,甚至 觉得“赣江压糖白于玉,好伴梅花聊当 肉”,好糖佐食,竟然从梅花中吃出肉味 道来。 傍梅居,梅影疏枝,房舍青青,君伴梅。 南朝梁诗人何逊,曾做过扬州法曹, 在舍下种青梅树,日常吟咏其下,后迁洛 阳,因思梅心切,请求返扬州。这与西晋 张季鹰的“莼鲈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元末画家王冕,隐居浙江诸暨乡村, 在宅旁,遍植梅树,将自己的书室题为 “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梅叟”。在 恬静幽雅的乡间,与梅树朝夕相伴,晴雪 相望。 沈复在《浮生六记》里说,房子布景, 当“掘地堆土成山,间以块石,杂以花草, 篱用梅编”。以梅树当篱笆,种长藤铺满 墙壁,就可让原本无山的居所却有了山的 景致。—这是沈复的傍梅居,以梅树当 篱笆,营造个人的生活空间,空灵妙境。 梅有清香洗肺,花枝生趣。大冬天, 欲雪非雪,古人曾说,“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 并作十分春。”雪与梅,雕琢出冬日唯美 的意境。 这个尘世的气味纷杂,唯有梅香清 雅,人如植物一呼一吸,与梅树共处,毗邻 而居,自己恍若也是一棵树,一棵枝叶漫 爬的杂树。 梅树下好读书。宜读《诗经》,古人闲 情小品。 傍梅而居,环境清幽,没有市声纷扰, 听不到车马喧,也不想烦心事,气定神闲, 梅香盈袖,梅树下的天空是这样的炫丽、 清亮,一个下午的时光都被过滤了。 想回到从前的旧屋,傍梅而居,在房 子旁边植梅,二三株,三五株,早晨起来朝 外望,窗占一幅古画。 挑战不可能 林琳 2 15 日新年来临的前夕,央视《挑战 不可能》第三季迎来总决赛,一个又一个 精彩纷呈的挑战给我们带来视觉和心灵 的双重饕餮大宴。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 两位不让须眉的年轻巾帼,一位是年度总 冠军获得者王桐晶,另一位“神枪手”郭子 睿。前者是军人,后者为特警。 95 后的王桐晶今年 22 岁, 6 岁接触珠 心算, 9 岁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 学院的国家珠心算培训中心。最初排名 最差的她,是经过怎样的历练才成为蝉联 世界珠心算大赛第四、五、六届的冠军,且 2016 年又是怎样以 1750 分接近满分的成 绩荣获个人全能冠军的?她淡然地说,有 过犹豫但没有退缩,以笨鸟先飞的努力, 越挫越勇,历经 6 年漫长的磨砺最终成长 为最优秀的学员。在《挑战不可能》的现 场,王桐晶演示了在强烈的视觉干扰下, 2 秒内分别 15 组六位数及 15 组七位数的快 速求和。挑战成功后她主动请缨更高的 挑战—随机 20 8 位数加减“听算”,听完 立马给出答案。殊不知这是在她错过珠 心算最佳年龄且已 2 年未训练的基础上进 行的挑战。挑战成功后,叹为观止的速度 使全场呆若木鸡并为之由衷地敬佩,也让 我们为古人的智慧,中国第五大发明“珠 心算”由衷地自豪。 95 后“狙击手”郭子睿在《挑战不可 能》中创造了“350 米盲狙五发五中”的成 绩,此次和教练李知雨合手挑战远程击 落动态目标。在零下 6 摄氏度的室外, 150 米的距离,郭子睿面对的是李教练击 中后迅速摆动的四个一个比一个小的球 体,最后一个是直径 2 厘米随机摇摆、旋 转的酒瓶盖。如何在恶劣的环境及不确 定的风力下把握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她 为我们打出了最后漂亮的一击,铿锵玫 瑰完美地绽放。但她深知远远没有达到 狙击手的最高境界,声言要为成为雪豹 突击队的首位女特警而奋战不息。“我的 青春有勇往直前的力量,有划破长空的 锋芒。追逐梦想,敢于挑战,人生就会拥 有无限可能。” “影子神探”姚刚 27 岁,湖北省一名普 通的从警 4 年的狱警。为了职业的需要, 他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练就一双火眼金 睛,凭姿态辨影识人。此次为他设置的挑 战困难重重,连华裔神探李昌钰都直呼不 可能挑战成功。10 对形似的双胞胎,发 型、服饰一致,走过被部分遮掩的幕布。 姚刚只能通过部分动态的身影辨识出 4 目标人物,每位观察时间 20 秒。最后他折 翼在相似度超高的那对双胞胎上,因难度 系数太大被给予附加题时他一举通过。 重庆小姑娘葛敏不仅成为花式跳绳中当 之无愧的“无影腿”,更是以韧劲十足的拼 搏精神折服了大众。 《挑战不可能》是对人类技能、体能、 脑力等的不可能进行挑战,看似高大上, 其实接地气。那些挑战成功者无一不是 天赋经艰苦的努力与后天的超强度雕琢 方才“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 出”,演绎了生生不息、震撼人心的“天行 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它亲 民,尤其激励了年轻的一代在平凡的学 习、工作和生活中励志图强,精益求精, 发掘生命的潜能,挑战并超越自我,奉献 人生! 窑洞之美 刘云燕 你可曾听过陕北民歌《信天游》: “正月 里冻冰立春消,想起我的哥哥,二月里鱼儿 水上飘,想起我的哥哥,水呀水上漂,想起 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也许是对于黄 土高原的热爱,这个春节,我来到陕北去感 受窑洞之美。 说起窑洞,脑海中不觉想起《平凡的世 界》中双水村的窑洞。小说中少平家箍一 孔新窑洞,放在当时,是村子里的头等大 事。很想亲眼看看陕北的窑洞,如果可以 住在那里,该多好。 当我们的车子逐渐接近陕北,黄土高 坡的地貌越来越明显。这里沟壑纵横,梁 峁起伏,似乎每个褶皱里都写满了一个个 耐人寻味的故事。突然一排整齐的窑洞映 入眼帘,我大喊着:“快看,窑洞!”是的,那 些藏在黄土高坡深处的窑洞,体现出一种 内敛之美。一个圆圆的拱门,一块花花绿 绿的棉门帘。春节时分,家家贴着红色的 对联,看上去喜气洋洋的。 男人们三三两两地围拢在一起,聊着 天,身着大黑棉袄。你家的屋顶就是我家 的平台,看上去层层叠叠,分外好看。一路 上,各式各样的窑洞陪伴着我们。终于到 达了我们居住的地方。 这是一家普通的窑洞人家,可以安排 游客食宿。也许是冬天吧,很少有游人来 访。主人是一对新婚不久的小两口。他们 邀请我们进新房,让我们先在那里歇歇 脚。还没进屋,就已被漂亮的窗花所吸 引。在木窗棂的后面,贴着红红火火的窗 花,一朵朵鲜艳欲滴,看上去又各不相同。 而当你远远地看,又是一朵更大的花,吉祥 而富贵。见我看得痴迷,女主人笑笑说: “都是我剪的,好看吗?”“手好巧啊。”我啧 啧赞叹着。在窗花的上方,门楣处贴着大 红的对联和福字。 掀开花花绿绿的棉门帘进屋,我突然 就被里面的干净、温暖所打动。这是一间 新窑洞,粉刷得极干净,在最里面的拱形的 墙壁上,悬挂着新人的婚纱照。炕极大,仿 佛是两张双人床大小,主人将被子整齐地 叠起,放在床的一边,用漂亮的红喜字毛毯 盖住。而床垫上全是桃心和福字,通体粉 色,看上去极喜庆。 我摸摸炕,热热的,坐上去舒服极了。 原来,奥秘是在炕旁边的炉灶。在床的一 旁,有个盘起来的一米见方的灶台。上面 还供着灶王爷的图像,上书“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旁边不仅有供奉的香火,还 有几个漂亮的花馍馍。 晚上,坐在温暖的火炕上,和老乡谈天 说地。男主人看上去还是个帅小伙,他笑 着说:“我就喜欢住窑洞,睡火炕,舒服。”他 媳妇在一旁点着头,此时,她的肚子有些微 凸,春天里,她也是孕育着新的希望。 深夜入住窑洞,炕很热,暖暖和和的。 乡村的夜安静极了,似乎没有一声响动,让 我这个久在城市的人,突然有了一份内心 的安宁。我抬头看看星空,多久没有看过 如此璀璨的银河。星星,一颗一颗,闪烁着 朝我眨着眼。远处,有人哼起了婉转的信 天游,声音悠扬,恍若天籁。我听得入了 迷,仿佛我一直生活在这片黄土高坡上,这 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有岁月的故事。 如果说,黄土高原是苍凉雄浑之美,那 么,窑洞就有一番温婉、灵秀之美。它静静 地安坐于黄土沟壑处,倾听着人生的悲喜, 镌刻着时光的痕迹…… “长寿菜”马齿苋 张坤 无意中发现脚旁的水磨石地砖上,在地 砖之间的狭窄缝隙里,竟然还长出一些小植 物。它们长有一厘米左右绛红色的茎,左右 不均匀地分布着三五瓣绿色叶片,椭圆形 的。我弯腰蹲下来,轻翻叶片,发现其背面 竟然是青灰色。呀!这不是马齿苋吗? 我看看周围的环境,真的难以置信,在 这狭窄的街砖缝隙中,这马齿苋是如何落 地生根的。是飞鸟衔籽不偏不倚掉入其 中,还是风儿将它的种子高高扬起,稳稳抛 到这里,抑或是它的种子跟随雨水奔赴洼 地时搁浅在这砖缝中。更令人感到不可思 议的是,在如此贫瘠的砖缝中,这几株马齿 苋是如何汲取得到养料破土而出的。旁边 的街砖一到中午就有四五十度的高温,没 有其他绿荫的遮挡,这稚嫩的马齿苋胚芽 是如何扛过这高温“烤”验的。 马齿苋有其它野草所没有的顽强的生 命力,其实这还有一个神话传说。说是后 羿射日,最后的一个日头被后羿撵来赶去, 眼看要被追上,遇上了一棵马齿苋,长得很 旺盛,日头就藏匿在其下面。后羿持弓赶 来,遍寻不见,转身要走。哪知,地下的蚯 蚓拱出头来,向后羿挤眉弄眼,向他报告日 头的藏身之处。日头赶紧就跑,回头对蚯 蚓说:“你出来我就晒死你!”所以蚯蚓只在 雨天出来,太阳一露头,就干身在地面、泥 巴中,而马齿苋却晒不死。 我国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种植食用马 齿苋的记载。杜甫的《园官送菜》诗便提到 了马齿苋和苦苣两种野菜:“苦苣刺如针, 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又如马齿 苋,气拥葵荏昏。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 纨。”苦苣,又名野苣、兔仔菜,可食,但不如 马齿苋那样口感滑美。杜甫在诗序中说: “园官送菜把,本数日阙,矧苦苣、马齿掩乎 嘉蔬。”意思是把苦苣和马齿苋也当作蔬 菜,送交官府食用。就连唐朝宫廷有时也 吃马齿菜,并以此作为体查民情的一种表 示。《唐语林》卷一记载:“德宗初即位,深尚 礼法……召朝士食马齿羹,不设盐酪。” 现代一些著名作家在其散文中也多次 拿马齿苋入文。朱自清早年在他的散文 《说扬州》里,就极度称赞扬州人会吃。提 及年菜里必不可少马齿苋,因其能以全草 入药,主治痢疾,家庭主妇便用马齿苋包包 子,防备新年里菜肴杂陈导致肠胃不适。 身在高邮的汪曾祺先生的祖母颇懂此道: “祖母每于夏天摘肥嫩的马齿苋晾干,过年 时作馅包包子。她是吃长斋的,这种包子 只有她一个人吃。他有时从她的盘子里拿 一个,蘸了香油吃,挺香,马齿苋有点淡淡 的酸味。” 其实马齿苋不仅仅是一种野草,它还 可以食用,也是一种有名的中药。《开宝本 草》讲它“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诸 虫。生捣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本 草纲目》道它“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 淋,治产后虚汗。”于是乎,这种平卧或斜倚 在土地上的野菜,又有了一个“长命草”的 别名。家乡有民谚曰:“吃得马齿苋菜,一 年无病又无害。”民间又称它为“长寿菜” “长命菜”。唐代医家陈藏《本草拾遗》记 载:“人久食之,消炎止血,解热排毒;防痢 疾,治胃疡。”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的 疗效极为显著。夏天,倘若我们身上长了 疖子,或哪里有不知原因的无名肿痛,可用 一把马齿苋,将其搅碎,连汁带渣敷在患 处,一两天后肿毒就奇迹般地消了。 诗与远方 马平 摄 风入松 · 西山寻梅 乔晓琼 寻梅旧誓醉白堂。山寺风光。心无 挂碍花间立,溪边月、斜影幽香。六道轮 回庸碌,弥陀度我轻狂。 杜鹃声里叹年光。碧水柔肠。邀君 共赏飞琼舞,笛音弄、画里人行。岁静尘 缘聚散,云深意蕴悠长。

李 动 王太生 - shsjb.comshsjb.com/sjb/resfiles/2018-03/15/a08315c_screen.pdf · 房子里的人,当然是傍梅而居。 我在外出看风景的途中,喜欢住旁边 有梅花树的房子,有年初春,在徽州一户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李 动 王太生 - shsjb.comshsjb.com/sjb/resfiles/2018-03/15/a08315c_screen.pdf · 房子里的人,当然是傍梅而居。 我在外出看风景的途中,喜欢住旁边 有梅花树的房子,有年初春,在徽州一户

08 文艺副刊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许平 美术编辑:沈兰 电话:021-67812062 E-mail:[email protected]

■每周二、三、四、五出版 ■广告热线:021-67812055 ■投递热线:021-57814852 ■本报法律顾问:金南强律师(13901753971) ■上海报业集团印刷(电话:021-56082146)

为了每一个生命李 动

从事了 30 多年的宣传工作总以为警

察是最繁忙的,逢年过节都要加班,平时白

天黑夜连轴转。通过这次住院,才明白肿

瘤医院胰腺外科的医生其繁忙程度并不亚

于警察。虞先濬主任领衔的团队打造了胰

腺外科的一张王牌。全国各地的患者通过

网上了解到他所带团队的技术、在全国领

先,在世界亦是一流。其他医院不能动的

手术、各种疑难杂症,他的团队都能攻坚克

难,完美切除,他们挽救了成千上万个患

者,可谓是居功至伟,功德无量!

胰腺是人体器官上最危险的部位,虞

主任团队通过刻苦钻研,反复实践,千锤百

炼,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技术。

因为患者众多,医院病床有限,所以资

源非常紧缺,全国各地许多慕名而来的患

者,要住进医院非常困难,只能住在附近的

旅店里,排队焦急地等待着动手术。我边

上 61 号床的病人家属说,他们从宁夏赶

来,就是冲着虞主任团队的高超技术,只要

他同意开刀,给多少钱都愿意。他们包了

1 万块的红包,但却没有花钱就顺利地动

了手术,家属非常感恩。

我也是准备托人给红包找虞主任动

手术的,但我先挂号抱着试试的心态,没

想到虞主任看了片子后颇有把握地说:

“你是良性肿瘤。暂时可以不动手术。”我

焦急地说:“可否动个微创手术,解除后顾

之忧?”他爽快地点头应允,免去了我的许

多麻烦。

我动完手术三天后,边上62床进来了

一位年近古稀的患者老夏。一年多前他检

查出胰腺上有个肿瘤,是恶性的。胰腺癌

被誉为“癌症之王”,老夏不但是恶性肿瘤,

而且已转移到肝脏。面对如此险恶的病

情,虞主任没有一推了之,而是勇于接受挑

战。他让老夏做了六次化疗,半年后,肝脏

上的恶性细胞终于消失了,虞主任又让他

继续化疗,半年下来,胰腺上的癌细胞明显

减少。虞主任信心大增,果断为其手术,手

术从上午8时开始一直做到下午3点,持续

七个多小时,终于大功告成。

那天晚上,虞主任动完手术后,来到老

夏病床前,对其本人和家属说:“你这个手

术难度非常大,我们已竭尽全力,手术很成

功,接下来我们和你一起努力,共同创造生

命的奇迹吧。”之后几天,虞主任和其他医

生,多次来观察老夏的恢复情况,见他恢复

良好,都感到很欣慰。

我与老夏一起在走廊里散步时,他说

自己是九死一生,我感觉他的心态特别好,

相信他一定能创造生命奇迹。

我动完手术后,主要是金凯舟医生负

责治疗,他的尽心尽责打动了我,为表示感

激之情,临别之前,我悄悄给了他一个红

包,他却轻轻地放在桌上,悄然离去。我是

事后感恩,并不是事先贿赂。他与刘辰、罗

国培副主任,以及程合、王正实等医生天天

早晨 7点半就来查房,晚上下班之前总要

到病房里转一圈观察一下,早出晚归已是

常态。晚上10点我发烧时,儿子到办公室

找医生,见金医生正在赶写病人报告,双休

日他也在医院。甚至大年夜到年初四,金

医生也是天天来医院为病人换药,了解病

情。我纳闷地问金医生:“你怎么不休息?”

他笑着说:“为了每一个生命,我不放心

啊。”这种一切为了病人的忘我精神,令人

感佩!还有王正实医生也认真细心,拒收

红包。这些医生虽风格不同,但认真治病

的心态是一致的。护士也是热情温柔,冬

天里给人带来了一股春风。

新时代社会风气开始好转的当下,虞

主任这个团队在医术上名列前茅,堪称当

代华佗,而且医德高尚,在医务界领风气之

先,可谓是德技双馨。

通过这次住院,我感受到了我们国家

的医学技术在突飞猛进,也感受到了社会

风气的好转。患者来的时候心里是愁云惨

雾,忧心忡忡;出院时,心里却是阳光灿烂,

希望满满。

傍梅居王太生

闲来依窗晒太阳,想我要是有一间从

前的旧屋就好了,宅旁种几棵高低不一的

树,傍梅居。

树,当然是梅树。那种长在旧书和古

画中的树,还带着时间的香味。

我说的是傍梅居,傍梅树而居。傍梅

居的房子,可做文人的书房,看书或者做

梦,都有梅花的清香。

这样的房子,丰子恺的漫画中有一

间。丰先生在画上说,“小桌呼朋三面坐,

留将一面与梅花”。画中,小屋、山峦,寂

寥高远,一株梅树兀立房子旁边,主人和

二三朋友围桌而坐,喝茶、聊天,住在这间

房子里的人,当然是傍梅而居。

我在外出看风景的途中,喜欢住旁边

有梅花树的房子,有年初春,在徽州一户

民宿里,院中有一棵梅树,映着老宅木格

门窗,一踏入院门,见到这棵梅时,心里在

说,今晚就住这里了。

梅树的枝影,在房子山墙上摇曳。梅

著寒枝,千树薄,风送清冷的暗香,簌簌作

响。一人一树一世界,老宅涵养已久的静

气,盘桓不去,适合梅的生长。

从前那个旁梅而居的人哪儿去了?

还有梅花爱情。

小轩窗下,簿簿素笺上,画几笔稀疏

的清影。一扇小窗下,站着一树锦簇寒

花,金钟吊挂,就有一个人与梅的故事。

有梅的窗真好。紫藤、黄杨的叶片

都凋落了,眼睛会有些寂寞。留几瓣鹅

黄在枝上,抬头看梅。一根松木棍,斜支

窗扉上的木挡板,数梅入窗,鹅黄的苞

芽,蜡的质感,手未触摸,指尖尚感滑溜

溜的。

梅的故事很惆怅。惆怅是一首词定

下的调,树下曾经住过一个人。那个人的

眼神,无数次在梅枝上流转。一个人不可

能永远在一间房子里住,搬离老宅时,会

与梅依依不舍。

谁在梅树下居住?背影渐渐远去。

推开虚掩门扉,梅在旧院里,一瓣一瓣

地落。

斑驳的一排木扉格窗,细密的流光,

将它洗得褪了颜色。远远地,看到那冬天

的寒树,一树虬枝,线条奔射,快要撑破斑

驳的红砖山墙。这样的树,似要配这样

的墙。砖皮剥蚀,凹凸阴阳,浮光突突奔

涌于此。

傍梅居,闲来吃三两颗清梅。南宋诗

人杨万里,爱梅爱得痴嗔癫狂,他曾说,

“老夫自要嚼梅花。有一年,杨大叔被朋

友请去在西湖上钊寺喝酒,其时山谷里梅

花绽放,一望无际,正所谓“谷深梅盛一万

株,十顷雪花浮欲涨”。杨大叔对席上佳

肴不太感兴趣,只身一人倚在一棵老梅

边,摘一朵吃一朵,吃一朵摘一朵,丰俭随

意,引得同僚连连咋舌。

杨大叔在诗中还提到“晚蕊收将熬

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说的是梅花

粥。除了煮梅花粥,也可蘸料,比如“吾

人何用餐烟火,揉碎梅花和蜜霜”,甚至

觉得“赣江压糖白于玉,好伴梅花聊当

肉”,好糖佐食,竟然从梅花中吃出肉味

道来。

傍梅居,梅影疏枝,房舍青青,君伴梅。

南朝梁诗人何逊,曾做过扬州法曹,

在舍下种青梅树,日常吟咏其下,后迁洛

阳,因思梅心切,请求返扬州。这与西晋

张季鹰的“莼鲈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元末画家王冕,隐居浙江诸暨乡村,

在宅旁,遍植梅树,将自己的书室题为

“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梅叟”。在

恬静幽雅的乡间,与梅树朝夕相伴,晴雪

相望。

沈复在《浮生六记》里说,房子布景,

当“掘地堆土成山,间以块石,杂以花草,

篱用梅编”。以梅树当篱笆,种长藤铺满

墙壁,就可让原本无山的居所却有了山的

景致。——这是沈复的傍梅居,以梅树当

篱笆,营造个人的生活空间,空灵妙境。

梅有清香洗肺,花枝生趣。大冬天,

欲雪非雪,古人曾说,“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

并作十分春。”雪与梅,雕琢出冬日唯美

的意境。

这个尘世的气味纷杂,唯有梅香清

雅,人如植物一呼一吸,与梅树共处,毗邻

而居,自己恍若也是一棵树,一棵枝叶漫

爬的杂树。

梅树下好读书。宜读《诗经》,古人闲

情小品。

傍梅而居,环境清幽,没有市声纷扰,

听不到车马喧,也不想烦心事,气定神闲,

梅香盈袖,梅树下的天空是这样的炫丽、

清亮,一个下午的时光都被过滤了。

想回到从前的旧屋,傍梅而居,在房

子旁边植梅,二三株,三五株,早晨起来朝

外望,窗占一幅古画。

挑战不可能林 琳

2月15日新年来临的前夕,央视《挑战

不可能》第三季迎来总决赛,一个又一个

精彩纷呈的挑战给我们带来视觉和心灵

的双重饕餮大宴。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

两位不让须眉的年轻巾帼,一位是年度总

冠军获得者王桐晶,另一位“神枪手”郭子

睿。前者是军人,后者为特警。

95后的王桐晶今年 22岁,6岁接触珠

心算,9 岁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

学院的国家珠心算培训中心。最初排名

最差的她,是经过怎样的历练才成为蝉联

世界珠心算大赛第四、五、六届的冠军,且

2016 年又是怎样以 1750 分接近满分的成

绩荣获个人全能冠军的?她淡然地说,有

过犹豫但没有退缩,以笨鸟先飞的努力,

越挫越勇,历经 6年漫长的磨砺最终成长

为最优秀的学员。在《挑战不可能》的现

场,王桐晶演示了在强烈的视觉干扰下,2秒内分别 15组六位数及 15组七位数的快

速求和。挑战成功后她主动请缨更高的

挑战—随机 20组 8位数加减“听算”,听完

立马给出答案。殊不知这是在她错过珠

心算最佳年龄且已2年未训练的基础上进

行的挑战。挑战成功后,叹为观止的速度

使全场呆若木鸡并为之由衷地敬佩,也让

我们为古人的智慧,中国第五大发明“珠

心算”由衷地自豪。

95 后“狙击手”郭子睿在《挑战不可

能》中创造了“350 米盲狙五发五中”的成

绩,此次和教练李知雨合手挑战远程击

落动态目标。在零下 6 摄氏度的室外,

150 米的距离,郭子睿面对的是李教练击

中后迅速摆动的四个一个比一个小的球

体,最后一个是直径 2 厘米随机摇摆、旋

转的酒瓶盖。如何在恶劣的环境及不确

定的风力下把握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她

为我们打出了最后漂亮的一击,铿锵玫

瑰完美地绽放。但她深知远远没有达到

狙击手的最高境界,声言要为成为雪豹

突击队的首位女特警而奋战不息。“我的

青春有勇往直前的力量,有划破长空的

锋芒。追逐梦想,敢于挑战,人生就会拥

有无限可能。”

“影子神探”姚刚27岁,湖北省一名普

通的从警 4年的狱警。为了职业的需要,

他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练就一双火眼金

睛,凭姿态辨影识人。此次为他设置的挑

战困难重重,连华裔神探李昌钰都直呼不

可能挑战成功。10 对形似的双胞胎,发

型、服饰一致,走过被部分遮掩的幕布。

姚刚只能通过部分动态的身影辨识出4位

目标人物,每位观察时间20秒。最后他折

翼在相似度超高的那对双胞胎上,因难度

系数太大被给予附加题时他一举通过。

重庆小姑娘葛敏不仅成为花式跳绳中当

之无愧的“无影腿”,更是以韧劲十足的拼

搏精神折服了大众。

《挑战不可能》是对人类技能、体能、

脑力等的不可能进行挑战,看似高大上,

其实接地气。那些挑战成功者无一不是

天赋经艰苦的努力与后天的超强度雕琢

方才“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

出”,演绎了生生不息、震撼人心的“天行

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它亲

民,尤其激励了年轻的一代在平凡的学

习、工作和生活中励志图强,精益求精,

发掘生命的潜能,挑战并超越自我,奉献

人生!

窑洞之美刘云燕

你可曾听过陕北民歌《信天游》:“正月

里冻冰立春消,想起我的哥哥,二月里鱼儿

水上飘,想起我的哥哥,水呀水上漂,想起

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也许是对于黄

土高原的热爱,这个春节,我来到陕北去感

受窑洞之美。

说起窑洞,脑海中不觉想起《平凡的世

界》中双水村的窑洞。小说中少平家箍一

孔新窑洞,放在当时,是村子里的头等大

事。很想亲眼看看陕北的窑洞,如果可以

住在那里,该多好。

当我们的车子逐渐接近陕北,黄土高

坡的地貌越来越明显。这里沟壑纵横,梁

峁起伏,似乎每个褶皱里都写满了一个个

耐人寻味的故事。突然一排整齐的窑洞映

入眼帘,我大喊着:“快看,窑洞!”是的,那

些藏在黄土高坡深处的窑洞,体现出一种

内敛之美。一个圆圆的拱门,一块花花绿

绿的棉门帘。春节时分,家家贴着红色的

对联,看上去喜气洋洋的。

男人们三三两两地围拢在一起,聊着

天,身着大黑棉袄。你家的屋顶就是我家

的平台,看上去层层叠叠,分外好看。一路

上,各式各样的窑洞陪伴着我们。终于到

达了我们居住的地方。

这是一家普通的窑洞人家,可以安排

游客食宿。也许是冬天吧,很少有游人来

访。主人是一对新婚不久的小两口。他们

邀请我们进新房,让我们先在那里歇歇

脚。还没进屋,就已被漂亮的窗花所吸

引。在木窗棂的后面,贴着红红火火的窗

花,一朵朵鲜艳欲滴,看上去又各不相同。

而当你远远地看,又是一朵更大的花,吉祥

而富贵。见我看得痴迷,女主人笑笑说:

“都是我剪的,好看吗?”“手好巧啊。”我啧

啧赞叹着。在窗花的上方,门楣处贴着大

红的对联和福字。

掀开花花绿绿的棉门帘进屋,我突然

就被里面的干净、温暖所打动。这是一间

新窑洞,粉刷得极干净,在最里面的拱形的

墙壁上,悬挂着新人的婚纱照。炕极大,仿

佛是两张双人床大小,主人将被子整齐地

叠起,放在床的一边,用漂亮的红喜字毛毯

盖住。而床垫上全是桃心和福字,通体粉

色,看上去极喜庆。

我摸摸炕,热热的,坐上去舒服极了。

原来,奥秘是在炕旁边的炉灶。在床的一

旁,有个盘起来的一米见方的灶台。上面

还供着灶王爷的图像,上书“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旁边不仅有供奉的香火,还

有几个漂亮的花馍馍。

晚上,坐在温暖的火炕上,和老乡谈天

说地。男主人看上去还是个帅小伙,他笑

着说:“我就喜欢住窑洞,睡火炕,舒服。”他

媳妇在一旁点着头,此时,她的肚子有些微

凸,春天里,她也是孕育着新的希望。

深夜入住窑洞,炕很热,暖暖和和的。

乡村的夜安静极了,似乎没有一声响动,让

我这个久在城市的人,突然有了一份内心

的安宁。我抬头看看星空,多久没有看过

如此璀璨的银河。星星,一颗一颗,闪烁着

朝我眨着眼。远处,有人哼起了婉转的信

天游,声音悠扬,恍若天籁。我听得入了

迷,仿佛我一直生活在这片黄土高坡上,这

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有岁月的故事。

如果说,黄土高原是苍凉雄浑之美,那

么,窑洞就有一番温婉、灵秀之美。它静静

地安坐于黄土沟壑处,倾听着人生的悲喜,

镌刻着时光的痕迹……

“长寿菜”马齿苋张 坤

无意中发现脚旁的水磨石地砖上,在地

砖之间的狭窄缝隙里,竟然还长出一些小植

物。它们长有一厘米左右绛红色的茎,左右

不均匀地分布着三五瓣绿色叶片,椭圆形

的。我弯腰蹲下来,轻翻叶片,发现其背面

竟然是青灰色。呀!这不是马齿苋吗?

我看看周围的环境,真的难以置信,在

这狭窄的街砖缝隙中,这马齿苋是如何落

地生根的。是飞鸟衔籽不偏不倚掉入其

中,还是风儿将它的种子高高扬起,稳稳抛

到这里,抑或是它的种子跟随雨水奔赴洼

地时搁浅在这砖缝中。更令人感到不可思

议的是,在如此贫瘠的砖缝中,这几株马齿

苋是如何汲取得到养料破土而出的。旁边

的街砖一到中午就有四五十度的高温,没

有其他绿荫的遮挡,这稚嫩的马齿苋胚芽

是如何扛过这高温“烤”验的。

马齿苋有其它野草所没有的顽强的生

命力,其实这还有一个神话传说。说是后

羿射日,最后的一个日头被后羿撵来赶去,

眼看要被追上,遇上了一棵马齿苋,长得很

旺盛,日头就藏匿在其下面。后羿持弓赶

来,遍寻不见,转身要走。哪知,地下的蚯

蚓拱出头来,向后羿挤眉弄眼,向他报告日

头的藏身之处。日头赶紧就跑,回头对蚯

蚓说:“你出来我就晒死你!”所以蚯蚓只在

雨天出来,太阳一露头,就干身在地面、泥

巴中,而马齿苋却晒不死。

我国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种植食用马

齿苋的记载。杜甫的《园官送菜》诗便提到

了马齿苋和苦苣两种野菜:“苦苣刺如针,

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又如马齿

苋,气拥葵荏昏。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

纨。”苦苣,又名野苣、兔仔菜,可食,但不如

马齿苋那样口感滑美。杜甫在诗序中说:

“园官送菜把,本数日阙,矧苦苣、马齿掩乎

嘉蔬。”意思是把苦苣和马齿苋也当作蔬

菜,送交官府食用。就连唐朝宫廷有时也

吃马齿菜,并以此作为体查民情的一种表

示。《唐语林》卷一记载:“德宗初即位,深尚

礼法……召朝士食马齿羹,不设盐酪。”

现代一些著名作家在其散文中也多次

拿马齿苋入文。朱自清早年在他的散文

《说扬州》里,就极度称赞扬州人会吃。提

及年菜里必不可少马齿苋,因其能以全草

入药,主治痢疾,家庭主妇便用马齿苋包包

子,防备新年里菜肴杂陈导致肠胃不适。

身在高邮的汪曾祺先生的祖母颇懂此道:

“祖母每于夏天摘肥嫩的马齿苋晾干,过年

时作馅包包子。她是吃长斋的,这种包子

只有她一个人吃。他有时从她的盘子里拿

一个,蘸了香油吃,挺香,马齿苋有点淡淡

的酸味。”

其实马齿苋不仅仅是一种野草,它还

可以食用,也是一种有名的中药。《开宝本

草》讲它“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诸

虫。生捣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本

草纲目》道它“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

淋,治产后虚汗。”于是乎,这种平卧或斜倚

在土地上的野菜,又有了一个“长命草”的

别名。家乡有民谚曰:“吃得马齿苋菜,一

年无病又无害。”民间又称它为“长寿菜”

“长命菜”。唐代医家陈藏《本草拾遗》记

载:“人久食之,消炎止血,解热排毒;防痢

疾,治胃疡。”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的

疗效极为显著。夏天,倘若我们身上长了

疖子,或哪里有不知原因的无名肿痛,可用

一把马齿苋,将其搅碎,连汁带渣敷在患

处,一两天后肿毒就奇迹般地消了。

在春天里等你

邓荣河

在春天里等你,等的不是一个人,而

是一种情绪。来与不来,无关紧要;早来

晚来,不是话题。静静享受那一份等待,

本身就是一种诗意。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里有的是时间,可以让我对同一个

故事,预设不同的结局。

在春天里等你,不需要花香,也不期

待鸟语,只需要一种“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境遇。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

就像那片时有时无的新绿。况且,春天

里鸟儿吟唱的调调不高,花儿开放的声

音很细,那些只有高度缺乏力度的诗情

画意,很难全部驻扎进我的耳朵里。

在春天里等你,最好下着蒙蒙的细

雨。一边漫步一边等待,静静的,不需要

任何雨具。是啊,春雨淅沥,花伞无力,

小小的花伞,并非能够撑圆所有的结

局。有些看似圆满的结局,实际上是暗

藏着很多缺陷的结局。这点,早已成了

不是秘密的秘密。

在春天里等你。无聊时,可以折一

段柳枝,拧一节柳笛。很多时候,纯真和

天真一样重要,简直可以并驾齐驱。滴

滴哒哒,哒哒滴滴,小小的柳笛,何尝不

是一种纯天然的惬意。人生在世,又有

多少美好实实在在地出自自己嘴里?!

在春天里等你,别忘了捎带上一件

风衣。春寒料峭,冷暖瞬息。一阵突然

袭击的冷风,一片有备而来的沙尘,极有

可能破坏掉那份沉醉其中的情绪。风衣

风衣,既能抵挡住风言,也能遮蔽住风

语。

在春天里的你,忘记什么别忘记手

机。自拍的等待,比转发的相聚,更有意

义……

高允浩

诗与远方 马平 摄

风入松·西山寻梅乔晓琼

寻梅旧誓醉白堂。山寺风光。心无

挂碍花间立,溪边月、斜影幽香。六道轮

回庸碌,弥陀度我轻狂。

杜鹃声里叹年光。碧水柔肠。邀君

共赏飞琼舞,笛音弄、画里人行。岁静尘

缘聚散,云深意蕴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