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Southwest Southwest Southwest Southwest university university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of of of science science science science and and and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y technology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童趣的 童趣的 童趣的 童趣的“拾遗 拾遗 拾遗 拾遗”—— —— —— ——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 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 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 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 学院名称 文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 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生姓名 魏晓梦 20095242 指导教师 尹兴 老师 二〇一三年五月

魏晓梦 doc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魏晓梦 doc

SouthwestSouthwestSouthwestSouthwest universityuniversityuniversityuniversity ofofofof sciencesciencesciencescience andandandand technologytechnologytechnology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童趣的童趣的童趣的童趣的““““拾遗拾遗拾遗拾遗””””————————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

学 院 名 称 文学与艺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 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 生 姓 名 魏晓梦

学 号 20095242

指 导 教 师 尹兴 老师

二〇一三年五月

Page 2: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

童趣的童趣的童趣的童趣的““““拾遗拾遗拾遗拾遗””””————————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

摘要:宫崎骏是世界著名的动画大师,他所创作的动画电影在影视界经久不衰。其

作品中总是以青少年为主角,围绕成长话题,用充满童趣的情节和画面,向观众讲述

故事。童趣,是专属于童年时代的乐趣,它不仅代表着孩子童年时代的开心玩耍,还

代表孩子们在那个时期的单纯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对于童趣

的遗失却越来越严重,成人们渐渐遗忘它,孩子们也越来越早地将其遗失。宫崎骏通

过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会曾经孩提时代的回忆,拾遗童趣,将曾经童年时代的现实,

用梦幻的方式表达在自己的动画电影中,让孩子们能够感受那一份快乐,让成人们能

够重温那一份美好的感受。宫崎骏的成功和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的作品的优质,还在

于他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对人性的关爱,从而使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赋有灵魂。

关键词:关键词 1 宫崎骏; 关键词 2 宫崎骏动画电影; 关键词 3童趣;

Page 3: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I

TheTheTheThe ResearchResearchResearchResearch OfOfOfOf HayaoHayaoHayaoHayaoMiyazakiMiyazakiMiyazakiMiyazaki AnimationAnimationAnimationAnimationCultureCultureCultureCulture————PlayfulPlayfulPlayfulPlayful SupplementsSupplementsSupplementsSupplements

AbstractAbstractAbstractAbstract:Hayao Miyazaki is a world-renowned animation master,his film is very

popular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His works are always young people as the main

character ,around the growth of the topic,with a childlike plot and screen to tell the story to

the audience. Childlike,is dedicated to childhood fun ,it represents not only the children

happy play,also on behalf of the children in that period simple an abstract,imagination.But

in our real life , the loss for the childlike more and more serious,as people gradually forgot

it ,the children also lost it more and more early.Hayao Miyazaki through his own

observations of life and the childhood memories,supply the childlike ,and express it in his

animation by a dreaming way,so that children can feel that happy,adult can be able to relive

that good feeling .Hayao Myazaki`s success and greatness lies not only in the quality of his

work,but also lies in his cereful observation od life and the human nature,so that each of

his works could get a soul.

KeyKeyKeyKey wordswordswordswords: Hayao Miyazaki , Animation, Childlike

Page 4: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II

目 录

绪 论.................................................................................................................................... 1一、我眼中的“宫崎骏”.................................................................................................... 2

(一)、童心未泯的白胡子老头................................................................................... 2

(二)近乎严重的“飞行情结”................................................................................. 2

(三)真正懂得孩子内心世界的动画大师................................................................. 3二、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标签”........................................................................................ 5

(一)主角多为少女,配角形象丰富......................................................................... 5

(二)用动画讽喻现实................................................................................................. 6

(三)画面色彩清新,偏好红蓝................................................................................. 7三、宫崎骏动画电影对童趣的坚持.................................................................................... 9

(一)童趣与动画电影................................................................................................. 9

(二)当代社会中童趣的遗失..................................................................................... 9

(三)宫崎骏动画电影对童趣的拾遗....................................................................... 11

(四)宫崎骏坚持童趣的结果与影响....................................................................... 12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

Page 5: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

童趣的“拾遗”——宫崎骏动画电影文化研究

绪绪绪绪 论论论论

宫崎骏,世界著名的动画电影大师。当今世界,从事动画电影的人有很多,其中

杰出的人才也不少,却没人可以站到宫崎骏这样的高度。这位被迪斯尼赞为“动画界

的黑泽明”的动画导演,其作品影响了世界千千万万的少年们,特别是 80、90 年代

的孩子们。从 1984 年的《风之谷》,到 2008 年的《悬崖上的金鱼姬》,24 年中,一

部部经典作品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宫崎骏一步步走上其事业生涯的高

峰,当《千与千寻》2002 年拿下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2003 年拿下奥斯卡最佳动

画奖,宫崎骏名声大噪,可谓是到达了其事业的巅峰,学者们纷纷将宫崎骏的动画作

品作为自己的研究的对象,生态意识、叙事结构、画风、音乐等等,希望探究其作品

的成功之路,由此来为我国影视界做出贡献。但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并不仅仅在

于其精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高超的制作技术,更多的成功来自于宫崎骏动画电影

与现实生活的贴切,对人们情感的亲切,将人们生活遗失的东西再次展现在人们眼前,

引起人们的追忆和醒悟,比如童趣。关于童趣,在动画中有很多关于它的事物,但在

我们现实生活中,关于它的种种却在逐渐减少。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

方式和思考形式的转变,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将童趣遗失,孩子们也越来越早地变

得物质、现实。童趣并不仅仅指人们在童年时代的乐趣,它更多的指向的是当时的那

种单纯、无畏和想象力。抓住童趣的这些关键点,宫崎骏用自己的方式在影片中来表

现这些事物,让生活在都市水泥环境之中的孩子感受乡间嬉耍的快乐,也让成人们追

忆过去,从而懂得去寻找和守护,打破人们认为动画只属于小孩子的错误看法,使人

们对动画电影产生新的认识,也对动画产生新的认识。这种关于童趣的拾遗文化,深

深烙印于宫崎骏的作品之中,本文将通过对宫崎骏本人,对其动画电影特色以及对“宫

式动画”中这种童趣文化的分析,来探究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要素和阐述这种文化

的重要及影响力。

Page 6: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2

一、我眼中的一、我眼中的一、我眼中的一、我眼中的““““宫崎骏宫崎骏宫崎骏宫崎骏””””要研究一个人的作品,首先得去了解这个人。因此,要研究宫崎骏动画电影,首

先得去认识这位动画大师。虽然我从未亲身与这位大师接触过,但我却认识了他整整

十年。自从看了他的动画之后,便对这位大师产生了好奇心。想知道这样一位世界公

认的动画大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他的动画可以如此地打动人心。通过观

看他的影视作品,和他的一些报道,对于这位动画导演,我也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

(一(一(一(一))))、童心未泯的白胡子老头、童心未泯的白胡子老头、童心未泯的白胡子老头、童心未泯的白胡子老头

宫崎骏在公众面前留下的映像就是一个笑容可掬的、白发苍苍的、一脸络腮胡子

的日本老人。一眼看上去,这位老人没什么特别之处,虽然是世界知名的动画大师,

却没有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过,在其表象之下,隐藏着一颗不泯的童心。宫

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大多数主人公都是少年,整天除了上学就是玩耍,没有现实生活中

孩子们的那些压力。比如《龙猫》中的桎月,每天的生活就是上学和回家陪妹妹小梅

玩耍。即便要面对繁重的家务,她每天依然过得开开心心,脸上总少不了灿烂的笑容。

在宫崎骏动画世界中的孩子们,生活总是那么丰富多彩。宫崎骏为其设定的生活场景

都远离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种种,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游戏机……最常见的电器

恐怕就是收音机了。这样的生活从现实角度看来,十分无趣。可宫崎骏却用自己的方

式给这些少年创造了趣味十足的生活。田间游戏、异界冒险、魔女修行……这些事情

是很多人小时候都会幻想的经历,童心未泯的宫崎骏,正式从这一点出发,在其电影

中为观众展现了一幕幕生动有趣的画面,让观众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重温曾经种种

不切实际的幻想。

(二)近乎严重的(二)近乎严重的(二)近乎严重的(二)近乎严重的““““飞行情结飞行情结飞行情结飞行情结””””

所谓“情结”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

人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从汉语的词义来讲,就是人深藏在心底的感情。

通过研究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作品,如《风之谷》、《天空之城》、《红猪》、《魔女宅急便》

等,都不难发现这些电影中强烈而明显的飞行元素。宫崎骏对于“飞行”有着很强烈

的向往。这与他个人的经历有很大联系。宫崎骏 1941 年 1 月 5 日出生于日本东京,

生不逢时的他,幼年便经历“二战”。为了躲避战祸,原本住在东京文京区宫崎一家

搬到了鹿沼市。宫崎骏的伯父当时在鹿沼市经营着一家名为“宫崎飞机”的公司,主

要制造著名的“尾式”战斗机“尾蛇”和驾驶舱防风罩等军需附属品。宫崎骏的父亲

当时在那家工厂担任主管,也就是在这期间,宫崎骏迷上了飞行器,更加迷恋上了飞

Page 7: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3

翔。1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我们经常都可以看见与飞行相关的事物。比如在《风之谷》

中,娜乌西卡使用的交通工具,凭借着电力发动,风力扶持,翱翔在广阔的天空;《魔

女宅急便》中,魔女琪琪的飞天扫帚;《龙猫》中,载着龙猫和桎月姐妹飞翔的一个

类似于陀螺的装置;《红猪》中,各式各样的战斗机……宫崎骏结合自身对飞行的迷

恋,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恰如其分地安排的影片中。让观众们不得不感

叹这位动画大师的创新能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对于飞行,最普遍的认识就是飞机。

可是在宫崎骏的影片中,飞行可以是主人公身边的一个小事物,也可以是高科技产品。

《风之谷》中出现的种种飞行器,就是对于人类日后在飞行科技方面的大胆想象和创

新。

(三)真正懂得孩子内心世界的动画大师(三)真正懂得孩子内心世界的动画大师(三)真正懂得孩子内心世界的动画大师(三)真正懂得孩子内心世界的动画大师

宫崎骏的成功,并不仅仅来源于他在动画方面的造诣,还有他对孩子内心的了解。

在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时,观众们很容易和影片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特别是孩子们咋

观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时,会产生一种找到真我的感觉。这是因为,宫崎骏的每一部

动画电影都是在社会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出来的。许多动画电影都依靠超乎

想象的情景和故事来吸引观众,比如《玩具总动员》、《怪物史莱克》、《怪物电力公司》

等。但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却不是,他的灵感总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他每次在创作作

品之前,都会认真思考社会现状,去了解孩子们内心的想法。比如在创作《千与千寻》

的时候,他的灵感就来自于朋友的女儿,通过自己的观察,他发现了这些孩子在性格

和心理方面的弊端,并且在观察到表象之后,继续深入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种种原因,

最终一个普通大众的女孩形象被他搬上了荧幕。这部影片也使他登上了自己事业的又

一高峰,获得了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奖。从这部影片中,很多孩

子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想获得这样一次自

主成长的机会。作为一位动画导演,宫崎骏是将为孩子创作动画作为终身事业的少数

人之一。他总是会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创作思路,而他总是能触摸到孩子

们心中最隐秘的那部分。在 2001 年《千与千寻》巴黎首映会上,宫崎骏接受记者访

问时,曾说过:“我觉得成年人不能吧自己的世界观强加给孩子,孩子们完全有能力

形成自己的观点。没有必要把我们的观点强加给他们2。”作为一个成年人,有这样观

1 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

2周鮚,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23

Page 8: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4

点的,并将其履行的,恐怕很少。而这样的观点,却又正式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们所

需要的。任何人都向往自由,包括还在成长中的孩子们。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能取得巨

大成功,并且成为动画电影的的高峰,离不开他对孩子内心世界的探寻、了解和深思。

Page 9: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5

二、宫崎骏动画电影的二、宫崎骏动画电影的二、宫崎骏动画电影的二、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标签标签标签标签””””宫崎骏动画电影在世界动画电影界独树一帜,虽然市面上有很多模仿其动画电影

的作品,但那些不过是昙花一现。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从 1984 年的《风之谷》到 2001

年的《千与千寻》,十多年间创作的作品,每一部都是观众心目中的动画电影精品,

每一部都极具个性,每一部都贴有“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标签。

(一)主角多为少女,配角形象丰富(一)主角多为少女,配角形象丰富(一)主角多为少女,配角形象丰富(一)主角多为少女,配角形象丰富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主角大多数都为少女,《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天空之城》

中的希达、《魔女宅急便》中的琪琪、《龙猫》中的桎月,还有《千与千寻》中的千寻。

这些女性角色构成了宫崎骏动画电影一抹亮丽的色彩。这些女主角们不像一般动画电

影中的少女那样以“美少女”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她们身体单薄却很健康,衣着

朴素,既没有性感的身材和时尚的打扮,但她们的智力和体能却完全成人化,她们的

品德和能力让男性相形见绌,她们是值得男性钦佩好尊敬的榜样。虽然影片中,这些

女主角身边都配有一个帮助她的男性角色,但最终完成任务并对周围人产生影响的,

还是这些不一般的女主角们。对于偏爱“少女”主角这一现象,宫崎骏自己的说法就

是“出于自己对女士的爱慕”。其实作为一个男性,要在自己的动画电影中去创作女

主角是很不容易的,女性的生活习惯、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等都是需要去深入了解的。

很多男性动画创作者在创作女性角色时,都会将其形象弱化,因为这样可以在影片中

将两性差异发挥到极致。但宫崎骏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所创作的这些少女形象,都

是“巾帼英雄”,颇具男性的阳刚之气。在处理问题方面,她们考虑得比男性全面,

做决定比男性更果敢。柔情、坚毅、聪慧、善良……宫崎骏在其影片中塑造了一个个

“完美”的少女角色。

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角色中,并不是少女形象一枝独秀,影片中出现的那些配角,

照样是各具特色。如《天空之城》中的强盗婆婆,外表看上去丑陋、凶悍、残暴,带

着自己的小喽啰追赶希达和巴斯,但当希达和巴斯遇到困境时,她却救了他们,并冒

着生命危险帮助他们进入天空之城“拉普达”,在影片的结尾,这个婆婆开心的姿态

显得格外可爱。《魔女宅急便》中的黑猫吉吉,外表看上去是琪琪的宠物,但却总是

以老师的姿态指责琪琪的魔法修炼过程中的过错,虽然很唠叨,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唠

叨,使影片显得十分有爱。《千与千寻》中钱婆婆,对待属下十分刻薄,对待千寻和

她父母更是残忍,但在客人面前十分恭敬,在自己的宝宝面前十分温柔和慈爱。《千

与千寻》中还有很多经典的配角人物,外表冷漠内心热情的小玲;长着八只脚却十分

Page 10: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6

和蔼的锅炉爷爷;默不作声的无脸男等等。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这些配角造型奇

特,性格极富多面性,因为他们的出现,使得影片中的亮点并不只集中在主角一人身

上,而是分散开来,在影片中形成了一种众星拱月的亮点布局模式。

(二)用动画讽喻现实(二)用动画讽喻现实(二)用动画讽喻现实(二)用动画讽喻现实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向观众们阐述其深刻的寓意,其方式平和却

又不偏不倚地直击人们内心深处。他的这种表达方式很像寓言,将深刻的道理寄予简

单的故事中,讽刺现实,唤醒人们内心深处麻木的原始灵魂。前苏联叶·魏茨曼在其

《电影哲学概论》中说道:“对于事物的神秘本质和人类情感本性的探索,可以借助

神话、寓言的运用,将创作者的理念,以更加幽微有味的艺术方式传递。 3”宫崎骏

便将这种方式高水平地发挥运用,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简单

的故事都隐藏着深刻的道理,《风之谷》中对生态环保的强调;《魔女宅急便》中对成

长独立性的思考;《千与千寻》中对自我的坚持……这些隐藏着的人生哲理,就在观

众观看影片的同时,传达开来,讽刺着现世的荒谬,劝解着人们的醒悟。宫崎骏在其

动画电影中,巧妙地将现实生活中道理蕴藏在电影之中,多层次地从情节、画面、音

乐等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们讲述故事。

以《千与千寻》为例,整部影片其实就讲诉了一个小女孩在异域的冒险故事,她

经历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但这个简单的神话故事当中,却到处冲刺着当代社会的

种种现实。当代孩子的不良习性,其对父母的冷漠态度,人类的懒惰,贪婪等等。油

屋中的那些人看不起人类,因为觉得人类好吃懒做,而整天都埋头苦干的他们,积极

地对待自己的生活,积极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唯一向往的就是财富。表面上看起来,

他们脚踏实地,但实际上,他们早已远离了自己的生活,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忘

记了曾经的自己。就像当代社会穿梭于都市之间的人们,整天为着金钱而奔波,渐渐

地成为金钱的奴隶,赚钱的机器,忘记了生活的原本意义。油屋就是当代社会的一个

缩影,而里面的这些人,就是当代人的投影。影片细致的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

理,观众在影片细致的表达中清楚地感知了这些被他们忽略的社会现实,从而产生对

生活的思考和将其改变的意愿。

(三)画面色彩清新,偏好红蓝(三)画面色彩清新,偏好红蓝(三)画面色彩清新,偏好红蓝(三)画面色彩清新,偏好红蓝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画面总让人觉得自己置身于青山绿水的大自然中。宫崎骏总

3 叶·魏茨曼,电影哲学概论【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100

Page 11: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7

是用一种写实的方式去创作这些画面,很务实,一点都不浮夸。也正因为这份务实,

使得宫崎骏动画的画面充满着一种自然的清新感,好比王花丛中清新脱俗的茉莉花一

样,让观看影片中的观众们能够深刻感知画面中场景,满足其想象需求。仔细观察宫

崎骏的动画电影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影片中的画面中,有两种颜色格外醒目,

那就是红色和蓝色。

首先是蓝色,在红绿蓝三原色之中,蓝色的波长是三中颜色中最长的,所以蓝色

本身有着永恒的象征。同时,身为天空和海洋的象征颜色,蓝色也被赋予了纯真、理

智、沉稳。安详、忧郁的意义。宫崎骏在其动画电影中,灵活运用了这一色彩,侧面

反映了影片中情节意味和人物内涵。在《风之谷》这部影片中,到处都笼罩着风沙的

黄色和现代工业的灰色,蓝色在影片中格外引人注目。为了表现王虫的正常和愤怒两

种状态,宫崎骏将区别通过其眼睛的色彩变化来表达。当王虫发怒是,它的眼睛是红

色,而当它处于平静状态时,它的眼睛是蓝色的。因为蓝色是代表着冷静的色彩,刚

好可以恰如其分地表现这一点。还有女主角娜乌西卡最后身穿着一袭蓝色长袍,走在

由王虫金黄色的触须上,再现影片古老传说中“身穿蓝色衣服的圣者,降临在金色的

原野上”。这里的蓝色,有着重生和新时代到来的意义。蓝色在《风之谷》这部影片

中被宫崎骏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宫崎骏的影片中也有蓝色的刻画,比如《天空之城》

中女主角希达的蓝色长袍;《哈儿的移动城堡》中,女主角苏菲也是身穿蓝色连衣裙。

但比较起来,都没有这部影片这么集中和深刻。

然后就是红色,宫崎骏本人似乎对红色有着一种特别的偏爱,在他的动画电影中,

红色基本是每部影片都不会缺少的主力色彩。红色本身代表着热血、激情、希望、动

力,它总是和生活积极的事物有着联系,但同时它也代表着血腥、残暴。在众多色彩

中,红色所象征的意义,是最具矛盾性的。正因为如此,宫崎骏在他的动画电影中,

才会大力运用这一色彩。而对于这一色彩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宫崎骏的巅峰之作《千

与千寻》。《千与千寻》这部影片中的主色调为红色,残红的主题公园、深红的油屋、

千寻以及油屋工作人员淡红的工作服、汤婆婆血红的指甲还有油屋内部以红色为主的

装饰格调。宫崎骏在这部影片用各种层次的红色构建了整部影片的画面色彩。而在这

些红色装饰的人物、事物中,也有着另外一层深意。油屋红墙绿瓦象征着这个地方的

神圣,因为是专门为神仙提供沐浴的场所。同时也隐藏着一丝恐怖的气息,因为吃了

为神仙准备的食物而被汤婆婆变成猪的千寻父母面临着被宰杀的命运,让人在这红墙

绿瓦的油屋外面问到了一股血腥味。千寻和油屋女性工作人员的淡红色工作服,代表

Page 12: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8

着热情和勤劳。而油屋内部以红色基调的装饰,表现出这个地方的富丽堂皇。宫崎骏

在《千与千寻》这部影片中,运用建筑和服饰,将红色的多层次的意义,表达得十分

精妙全面。而作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代表颜色,红色在宫崎骏其他作品中也有不错的

表现,比如《红猪》中男主角波尔戈·罗素耀眼的红色战斗机,象征着主人公对飞行

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洒脱;《风之谷》中王虫愤怒时血红的眼睛和灭世神器巨神兵,象

征着暴力;《魔女宅急便》中琪琪磨灭以求的红色皮鞋象征着琪琪对生活的热情和向

往……

Page 13: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9

三、宫崎骏动画电影对童趣的坚持三、宫崎骏动画电影对童趣的坚持三、宫崎骏动画电影对童趣的坚持三、宫崎骏动画电影对童趣的坚持在本文第一章中提到,宫崎骏是一个童心未泯的老人,他对于孩童时代的趣味不

仅仅是着迷,而且珍惜。他的动画电影中总是不乏生动有趣的孩童嬉耍的画面。虽然

对于自己的受孩子们喜爱而感到开心,但这位动画大师却表示,希望孩子们不要坐在

荧幕前沉迷自己的作品,而要走出房门,走进自然去玩耍,这才是他创作动画作品的

真正目的。童趣,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美好记忆,所有的大人起先都是孩子,都享

受过孩童时代的乐趣,只可惜,当这些孩子长大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记得这一点。

宫崎骏就是这少部分人之一。

(一)童趣与动画电影(一)童趣与动画电影(一)童趣与动画电影(一)童趣与动画电影

所谓童趣,按照其字面意思就是童年的乐趣或者儿童的情趣,总的来说就是儿童

时代令人感到愉快的事物,它可以是儿童喜爱的事物,比如玩具,也可以是孩子们喜

欢的游戏。因为有童趣的存在,童年的生活才会充满着欢笑,让人一生都无法忘怀那

种肆无忌惮的快乐。而正是因为童趣的这个作用,使得它成为动画电影中不可缺少的

一个要素。动画对于孩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天马行空的想象、五彩缤纷的画面、造

型奇特的角色……将孩子们认为只能存在于头脑中的想象,在荧幕上具体地展现在他

们眼前。但是,只有想象力的动画还不至于对孩子们构成强大的吸引力,对于动画电

影也是一样。当代动画电影基本上都属于商业片,所以,只有吸引了足够数量的观众,

才能成功。电影与观众的互动要建立在双方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动画电影也不例外。

由于动画电影的观众群体大多数为孩子,所以,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只有与孩子们之

间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构建其强大的吸引力,但凭画面、情节、人物这些外壳,是无

法与观众互动的。而孩子们生活中的童趣作为儿童快乐的源泉,自然成了动画电影的

灵魂要素。童趣存在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于成人们曾今的孩提时代,不管对

于儿童还是成人,它对于这些观众来说都是熟悉的。所以,当观众们在电影中看到与

其相关的场景,便会自动投射到自己身上,包括儿童。这样,影片便会与观众之间产

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这样,这部电影才能算得上是一部成品。这样的动画电影,不

仅能吸引儿童,还能吸引那些曾经是孩子而现在却忘记了这一点的成人们。

(二)当代社会中童趣的遗失(二)当代社会中童趣的遗失(二)当代社会中童趣的遗失(二)当代社会中童趣的遗失

所谓童趣,其实就是童年的乐趣和天真烂漫,可是在我们当代社会中,关于童趣

的点点滴滴正渐渐遗失。

Page 14: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0

从客观方面来讲,当代社会,人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生活在现代社

会的孩子们。对于这个世界,他们有太多的不了解,有太多的谜题。跟现今社会的复

杂情形比较起来,他们显得过于简单,而这种简单恰恰会威胁他们的人身安全。我国

近年来经常爆出孩童刑事案件,一些犯罪分子冲入幼儿园、校园,砍杀孩子;教室虐

童事件;儿童走私案件等等。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安全健康地长大,家长们会给孩子们

传授一些“知识”,使得孩子们转变了自己对待事情的态度,从而也使得专属于童年

的单纯乐趣渐渐复杂起来。同时,电子化的生活方式使得孩子们的娱乐活动变得单一

且远离现实。当代社会的父母们,为了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大多数都是双双奔波于

职场而无暇细心照顾孩子,为了兼顾家庭和事业,便会努力将孩子放置在一个充满着

现代电子的环境中,电脑、电视、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一系列高科技娱乐产

品围绕在孩子身边,使他们整日流连于电视、电脑、游戏的虚幻之中,从而忽视生活

中的趣味。对于当地的孩子来说,这些电子产品就是他们的童年乐趣,因为这对于他

们来讲,是最普遍、最方便的娱乐方式。面对周围都是水泥建筑、车水马龙的生活环

境,要想跟以前的孩子一样,在室外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这对于他们来说,的确不

容易。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环境,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嬉耍;猫眼、防盗门、专人接

送等,使得他们没机会彼此好好接触;上学、补习、学特长,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

间去玩耍。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生活,孩子们童年的乐趣所剩无几。

从主观方面来讲,当代社会盛行着许多不利于孩子们心理健康成长的思想。环境

的复杂是我们所无法控制的,但思想的复杂确实我们可以调整的。因为社会上存在的

不安全因素太多,所以家长们总是在告诉孩子要警惕身边的种种,哪怕是突然跑过的

一只猫,都要小心躲开,免得沾染上猫身上的病菌。更不要说是陌生人了。虽然这样

的警惕思想能够使孩子们处于更安全的环境,但同时也让他们内心对这个世界逐步建

立起一道墙,使他们不能敞开心胸去接触这个世界、接触周围的人,使这个社会又增

加了不信任、猜忌、怀疑和虚假。还有在当今社会肆意蔓延的物质至上的思想,使得

孩子们的行为显得不再单纯,而多了几分物质的欲望。哪怕是赠送的礼物,也会为其

自动贴上价钱的标签,用价钱来衡量礼物的贵重而不是心意。特别是过年时的压岁钱,

红包的大小和钱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孩子们拜年时的表现。因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

识会反作用于物质,物质的生活环境使得孩子们的思想变得物质化,从而便影响了他

们的行为也变得物质化。

Page 15: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1

(三)宫崎骏动画电影对童趣的拾遗(三)宫崎骏动画电影对童趣的拾遗(三)宫崎骏动画电影对童趣的拾遗(三)宫崎骏动画电影对童趣的拾遗

现代社会人们遗失的童趣的点点滴滴,宫崎骏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对作

品的努力创作,将这些点滴慢慢地积累起来,在自己动画电影中,展现给观众,引起

观众们对童年的回忆,同时也让观众心中产生对童趣遗失的惋惜,从而使观众们有了

守护童趣的想法。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有趣生动的孩童嬉耍画面,对于观众们来讲,都不陌生。因为

这些画面都是宫崎骏将生活中的现实画面,通过自己的巧妙设计,用一种梦幻 方式

表达出来。《龙猫》中,桎月两姐妹生活在远离现代化科技的乡村中,周围都是农田、

青山、绿水,连用水都要自己去井里打。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 80、90 年代的人来

说还不是那么陌生,那时候至少自己还知道这些,甚至还经历过这些。可对于现代的

孩子们来说,他们要想了解这样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现在体验原始生活

也成了人们赚钱的一种方式。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自己小时候

都渴望、都喜欢做的事情。《风之谷》中,娜乌西卡独自一人乘坐飞行器翱翔于天空,

进入满是孢子的森林中探险;《龙猫》中,桎月两姐妹一起将井里的水压出来玩,在

田间捉小虫,追逐,疯跑;《千与千寻》中,千寻自己像成年人一样生活,没有父母

的照顾,自己赚钱,身边还有一群稀奇古怪的朋友……对于这些事物,孩子们心中都

是极度向往的,哪怕是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和经历。

宫崎骏将这些事情展现在自己的动画电影中,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在看到之后,会产生

强烈的意愿去守护那份在成长岁月中渐渐消逝的童趣,让成人们看到后,会去追忆自

己曾经的童趣,去找回自己不小心遗失的童趣。

而童趣也不仅仅限于孩童时代有趣的事情,还有很多孩童时代天马行空的想法以

及专属于这个时期的单纯。动画作为一种梦幻式影视表现手法,能够将这些原本只存

在人们想象中的事物在电影中变为现实。在孩子们心中,对于飞行、探险、魔法有着

极度的渴望,因为从现实角度来说,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不可能的。能够满足他们这种

渴望的,就只能是想象。而对于这些,宫崎骏本人也十分沉迷,所以在宫崎骏的动画

电影中,总是不乏这些题材。面对当今世界孩子们的想象力被严重扼杀的情形,宫崎

骏用自己的方式来挽救。在他的动画电影中,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只要你敢去想,敢

去做,那你就能够成功。成年人都会认为孩子们的大脑没有发育完整,所以他们不会

想事情,从而形成孩子们不会做事情的这种谬论。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便不是这

个样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主角大多数都为少年,比起影片中的成年人,这些少年

Page 16: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2

更为能干。因为他们思考事情和做出行动的时候有一种冒险的思想,他们的想法很单

纯,一切努力都只是为了最后的结果,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没有考虑影响便采取行

动。《龙猫》中,当小梅发现小龙猫的时候,便什么也不顾地跟了上去,然后便进入

了龙猫的家,还趴在大龙猫的身上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千与千寻》中,千寻在走

进油屋时,只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而没有去考虑这个过程,于是她在魔法世界中有了

一番特别的成长经历;《魔女宅急便》中,琪琪在选择修行城市的时候,仅凭着自己

的喜好,便做出了选择……其实宫崎骏在其动画电影表现这些,都只是为了突出孩提、

少年时代的那种敢想敢为和单纯,这也正是童趣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们在成长过

程中遗失得最严重的部分。

(四)宫崎骏坚持童趣的结果与影响(四)宫崎骏坚持童趣的结果与影响(四)宫崎骏坚持童趣的结果与影响(四)宫崎骏坚持童趣的结果与影响

针对童趣在现实生活中的严重遗失情况,仅凭宫崎骏一人的力量自然是挽救不了

多少的,但作为动画大师,宫崎骏也的确凭着自己的力量使得一些人意识到了这一现

实情况。如果鲁迅在中国麻木的时候发出呐喊,宫崎骏的呐喊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在

我个人看来,宫崎骏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担当着类似于传教士的角色。他用自己动画的

方式,向人们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使人们领悟他所醒悟的事物,使动画电影存

在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娱乐,哄孩子们开心。

成年人对于动画,往往存在着一种偏见,这是小孩子看的东西。因为在成长过程

对于童趣的遗失,使他们的感官中缺少了欣赏以动画形式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同时,

他们也将观看的通话的年龄限制在十岁这个年龄段,最多延长到小学时期结束。因为

在他们的想法中,动画属于小孩子,当孩子们渐渐地成长起来,就应该渐渐地将其丢

弃。如果当孩子们步入青春期的时候,依然喜欢看动画,那么成人们便会说孩子们长

不大,不思进取。这样的偏见,严重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成人中总是想

尽方法让孩子们去认知现实、接触现实,从而忽略了对于孩子们想象力的保护。中国

的家长们总是在孩子幼儿园阶段,竭尽全力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而在孩子们渐渐成

长的过程中,去扼杀想象力。这种矛盾的方式,严重阻碍了我国青少年的创新思想的

养成。

而在电影大军中异军突起的宫崎骏动画电影却使得很多人意识到动画并不是仅

仅属于小孩子的东西,这里面隐藏着很多不为人轻易领悟的道理。,这里面隐藏着很

多不为人轻易领悟的道理。在《千与千寻》上映之后,宫崎骏走上了自己的事业的巅

峰,各种各样的奖项,好评,都集中在了这部影片,乃至宫崎骏的其他作品也受到了

Page 17: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3

影响,“宫式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大肆扩张。家长们都愿意带着自己孩

子走进影院去欣赏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通过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人们看到了动画电影

的深度涵义,它不仅仅是能让人开怀一笑的荧幕作品,更是能让人追忆过去,寻找自

己遗失的事物的作品。看过宫崎骏动画电影的人,都会在其心中拥有一份守护,就像

孩子守护自己的手中的糖果一样。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童趣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就像

糖果一样,是我们开心、乐观的源泉。

Page 18: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4

结语结语结语结语童趣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熟悉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我们自己的改

变,渐渐地对它陌生起来。当看到宫崎骏动画电影中所再现的童年时代的生活有趣的

生活情节时,大家便又察觉到自己曾今也是那个样子。那些不能理解的孩子的世界突

然之间也明白了。而这正是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魅力所在,讲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用

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创造一个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但其所蕴含的寓意指向的正是

现实社会。动画电影在所有电影分类,是对童趣最集中、最夸张的表现形式,成年对

其的观点纷纷都是“这是孩子看的”,但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却打破这一观点,比起一

般的商业片,宫崎骏动画电影更有具有现实意义。没有人规定动画电影是给孩子看的,

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受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使得孩子们也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童

趣的存在也不仅仅限于童年时代,成人也能拥有童趣。用现实的观点去看待现实中的

种种事物,会给我们的感官和思想造成极大的压力,同时也会扼杀我们的想象力和行

动力。孩提时代所拥有的单纯、无畏、敢为,在成年后却没有踪迹了,做事情变得畏

首畏尾,不敢想,不敢做,生活变得没有冲劲,成为一个整天只知道为了物质而奔波

的行尸走肉。而保存着心中那份童趣的人,与这些人比起来会显得疯狂,比如宫崎骏,

但也正因为这份疯狂,让这些人的生活显得没有空虚。

童趣虽然是专属于童年时代的,但并不代表着我们在经历了童年之后就要将其丢

弃;动画电影虽然是孩子多喜爱的,但也不代表其幼稚、没有内涵。宫崎骏用自己的

动画电影去告诉观众们,要懂得追忆自己的童趣,更要懂得去守护这份童趣,最单纯

的事情往往隐藏着最强大的力量。

Page 19: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5

致谢致谢致谢致谢这篇关于宫崎骏动画电影艺术研究的论文终于完成了。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

尹兴老师,当初在纠结写什么的时候,我向他提供了两个选择,一个是《怪物史莱克》,

一个是宫崎骏,在老师看了之后,他立即给了我回答,选宫崎骏。其实决定写宫崎骏

之后,我内心还是很忐忑,因为自己对这位大师的钟爱,使我不敢轻易下笔去写他。

我刚开始也想象其他学者一样,把研究方面做得大气一点,比如环保啊、人文啊,结

果种种考虑让我到最后连目录都弄得一塌糊涂,在进行开题答辩的时候,龙伟老师和

付靖芸老师立马给我指出,我的论文题目和我的目录完全没有联系,最终他们让我将

目录重拟一份。在经过了几番考虑,最终在尹兴老师的帮助下,我拟定的现在这个结

构,所以非常感谢三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要感谢在我身边为我提供建议的朋

友们,因为在我纠结具体内容的时候,在我看了其他人写的关于宫崎骏动画分析的文

章而无从下笔的时候,是他们帮助了我,最终我选择了用自己的视角和经历来写这篇

文章。

Page 20: 魏晓梦 doc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时晨.童趣形式下的深邃思考——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文化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

版),2008,(22):118,120.

[2] 梁 雅 明 . 宫 崎 骏 动 画 电 影 角 色 的 塑 造 [J]. 河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07,25(3):71-73.

[3] 张红秋.成长的可能性--宫崎骏动画电影主题研究[J].电影评介,2006,(11):9-11.

[4] 陈瑰丽.纷繁背后的纯真与深邃——谈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人文精神[J].美术大

观,2008,(8):60-61.

[5] 孙淑华.宫崎骏动画电影中主题思想的表现手法[J].时代文学,2009,(11):146-148.

[6] 高亢.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J].飞天,2011,(22):74-75.

[7] 杨珂.美好的奇幻之旅——谈宫崎骏动画电影[J].青年与社会,2012,(5).

[8] 刘建君.宫崎骏动画电影作品研究[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2):295.

[9] 张焱.宫崎骏动画电影风格评析[J].大众文艺,2010,(21):96-97.

[10] 张英瑛.宫崎骏动画电影的人物塑造浅论[J].电影评介,2008,(1):19-20.

[11] 杨晓林.宫崎骏动画角色研究之模式化的反角[J].电影文学,2010,(19):58-59.

[12] 汪黎黎.“作者神话”与“世俗童话”:宫崎骏电影的独特张力[J].创作与评

论,2012,(6):119-121.

[13] 侯迎忠.吉卜力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及其给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9,31(3):137-142.

[14] 戴瑾.成长,痛并快乐——宫崎骏电影的成长主题[J].大众文艺,2012,(7):186.

[15]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

[16]周鮚,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4-28

外文文献:

[1]Ren Guoqiang; Jin Weijie; , "The comparison of animation industries of US, Japan,

South Korea And China," Logistics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Management,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 vol.3, no., pp.1901-1904, 9-10 Jan. 2010

[2] Xiaofang Yuan; Yu Wu; ,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odern Chinese carto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and Conceptual Design, 2008. CAID/CD 2008.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 vol., no., pp.1204-1207, 22-25 Nov.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