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0 :“ 。” 70 90 …… ”, ”。 60 :“ 。” 1960 :“ …… …… 。” :“ 。” :“ …… 。” 。” ”“ —— :“ 。” 》《 ”, ”, 80 90 、“ :“ 。” ”, …… ?—— :“ ?! · ”、“ ”、“ ”、“ !” ”。 》, !》) 8 · 2019 9 3 www.jfdaily.com

吴冠中 我更重视中华儿女的共鸣 · 水观念和文化气质。正如画家本人所言:“绘画 是文化,人看风景,人看山水,各人的视角千变 万化,其深层的原因是文化差异。”

  • Upload
    others

  • View
    2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吴冠中 我更重视中华儿女的共鸣 · 水观念和文化气质。正如画家本人所言:“绘画 是文化,人看风景,人看山水,各人的视角千变 万化,其深层的原因是文化差异。”

今年是著名画家吴冠中 100 周年诞辰。全国各地相继推出了纪念展览,致敬这位融贯中西的艺术家。

吴冠中曾说:“艺术起源于求共鸣。我追求全世界的共鸣,更重视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共鸣,

这是我探索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初衷,这初衷至死不改了。”

的确,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他的画中感到一种深沉的情感上的亲切。

吴冠中:我更重视中华儿女的共鸣■ 本报记者 陈俊珺

伸阅读延

对话

吴冠中说,他的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油画的民族化,二是中国画的现代化。上世纪 70年代中期至 90年代,是他同时进行油画民族化与中国画现代化探索实践的重要时期。他走遍大江南北,进行了大量的写生采风,绘就了诸多重要作品。

上海油画雕塑院理论研究室主任江梅曾多次担任吴冠中艺术作品展的策展人。她认为,在吴冠中艺术创作的旺盛时期,有不少作品都脱胎于相同的母题,但在具体的表现上又各有差异,或是在构图上做了方位挪移,或是将油画、水墨材料互换。就题材而言,这些作品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分别是江南;山水;树、藤蔓与墙。

这些来源于生活、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意象,引发了观者心灵的共鸣。

耐人寻味的江南民居

小桥流水、黑瓦白墙、杏花春雨……吴冠中怀着游子思乡的清愁和深沉情感一次又一次地描绘过他的故乡。他笔下的江南水乡,总是透着文学抒情的意味。雅俗共赏是吴冠中的创作标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专家点头,群众鼓掌”,就是“风筝不断线”。

从上世纪 60年代起, 吴冠中就不断地返回江南。他曾说:“我的油画从江南的灰调起步,游子眼底,故乡浸透着明亮的银灰。”

在其 1960 年创作的油画《故乡之晨》中,小桥流水人家, 莫不浸润在银灰的色调中。这是他非常早期的一幅描绘江南的作品,手法相当写实,与后来那些注重构成与抽象美的江南题材作品差异很大,可是江南的色调从那时就已然确定了。

但凡欣赏过吴冠中的江南题材作品就不难发现,江南民居在他的笔下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从何而来?吴冠中自己曾分析说:“里面有诗情、画意,还有其他,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形式构成……分析其中的造型因素,主要是黑与白的对比,几何形的组合:方、长方、扁方、三角、垂直的、横卧的……简单因素的错综组合,构成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感,这大概便是色调素雅的江南民居耐人寻味的关键。”

中国人的山水观

如果说吴冠中表现的小桥流水的江南风貌是一幅幅清新秀雅的人文风景,那么他创作的反映祖国高山大川风貌的作品就是一幅幅雄浑壮美的自然风景。在这类作品中,表现山

体、 水域的线条和色块几乎占据了画面的全部,即便有人居活动,也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溜深色小墨点。

有趣的是, 吴冠中表现的高山大川虽有着雄伟的姿态,却因为线条流畅柔和、墨色浅淡透明以及整体布局简洁概括,而显得秀润舒缓。即便是沟壑纵深、风沙遍野、粗粝而干涸的黄土高

原,在他的笔下似乎也被抚平了棱角与皱褶,变得优雅了许多。

江梅认为, 以现实的眼光看待吴冠中画笔下的这些自然景观, 与实际自然可以说是相距甚远,但他并非要表现自然的表象,而是要抓住其中的精神与气韵。像不像不是关键,而是要在似是而非中去体味艺术创造的形式之美。

吴冠中的水墨山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 尽管他使用的是水墨画的材料,画面里也讲究笔墨线条的运用,然而在构图与布局上,则引入了现代的形式观念,这一点与传统山水画有很大的区别。不过他在创作中也追求诗情画意, 重视画面意境和气韵的生动,这又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所珍视的。所以,吴冠中的水墨山水画反映的是一种现代中国人的山水观念和文化气质。正如画家本人所言:“绘画是文化,人看风景,人看山水,各人的视角千变万化,其深层的原因是文化差异。”

树、藤与墙的启发

树、藤蔓与墙,在吴冠中的作品里常常成为主要角色。有时是单独出现,有时则相偎相依,甚至彼此缠绕、纠结,互为印衬。

吴冠中曾说:“我爱老树,不是为了珍视它的年轮,说穿了是爱其形象苍劲之美……可以让写实的画家无穷无尽地探索,可以予抽象派绘画以不尽的启发。”

他的画里还出现过各色各样的墙,或是线条流畅,风韵动人,或是墙皮脱落。他总能从形态各异的墙中发掘出不同形式的美。 在他眼中,巧匠设计的新墙予人以轻快喜悦,而古老的墙令人肃然。

“树、藤蔓、墙等物象因其自身的形貌特征为吴冠中提供了进行自由创造与实验的诸多可能。 他依据自己的创作需求自由地表现它们,在具象和抽象、写实与表现间游走。”江梅说。

体验气韵流变的魅力记者:您曾经担任过“吴冠中艺术回顾

展”“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等吴冠中作品展的策展人。在与吴老生前的交往中,有哪些细节令您印象深刻?

江梅:当年为吴老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回顾展,我和同事赴北京拜访他。记得初次见到吴老时,他衣着十分朴素,人很清瘦,丝毫没有所谓大画家的派头,但一聊到艺术,

他就充满热情,滔滔不绝,思维敏捷,观点犀利。 吴老当时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很受震动,他说:“我的身体衰老了,但我的心还是很年轻很有激情,身与心的不协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在他晚年的一些作品如《残阳如血》《白发之花》里,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内心的这种对于生命的激情和感喟。我还记得吴老位于北京方庄的家面积不大,

客厅甚至可以用局促来形容, 家中有一间画室,也非常小,但他的许多重要画作,包

括一些后来被拍出天价的作品就在那间小画室里诞生。

记者:吴老笔下的中西融合与其前辈林风眠、吴大羽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与其同辈朱德群等人又有何不同?

江梅:在绘画实践上,吴老延续了林风眠、 吴大羽等前辈所走过的中西艺术结合、

创造中国现代绘画的道路。林风眠先生的风景与人物画偏重心灵意象的营造和文人情趣,吴大羽先生以及朱德群先生则更着重于对表现性和抽象性绘画语言的研究。吴冠中先生虽然一生都在探讨艺术的形式之美,是追求艺术之美的使徒,但他的方式却不是超越式的, 他的艺术不是超脱于世俗之外的

“阳春白雪”,他的创作来源于对自然和民情的观察和感悟,动力则是对艺术近乎宗教般的虔诚和永不止息的思考。

记者:对自然和民情的观察,使吴老的画总给人一种亲切感。

江梅:是的,在他的画里既能领略到传统的韵味,又能看到现代的色彩与构成。西方人看吴老的绘画,可能注重形式美感,中国人看他的画,除了形式美感以外,还会有一种深沉的情感上的亲切,这是天生的,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在起作用。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看吴老的画更能体验到一种气韵流变的魅力。

记者:在您看来,吴冠中先生给后人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江梅:吴冠中先生对中国美术现代化发展所贡献的, 不仅是具有中国美学品质的新的绘画样式, 还有他敏锐直率的艺术思想和学术观点。 他在不同时期对中国美术界所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发出了艺术的“先声”,比如他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论绘画的形式美、内容决定形式、关于抽象美等文章,在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具有“破冰”般的意义,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学术争鸣和大讨论, 这在当时普遍保守的艺术环境之下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自信的。

他在上世纪 90年代针对国画界一些唯笔墨论者提出的“笔墨等于零”的观点,又引发了美术界关于笔墨问题的探讨。 到了中国艺术市场兴起之时,艺术市场中泥沙俱下,执拗耿直的吴冠中先生又因为“假画”风波、“撕画”之举动,

成为风口浪尖上的争议人物。可以说,他既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敏锐的、有着深刻见解的批评家和作家。

“拿出你血淋淋的心才能感人”

■ 吴冠中

艺途茫茫,人海沉浮,我在学院里教过的学生都已跨过中年。如果以六十岁作为老年边境, 则他们也渐臻老境了。有的学生头发斑白了,见了面,他们总是感慨地说:“什么也没赶上先生,就是白发赶上了。”

“桃李遍天下”, 是对教师们的颂词, 教师手植之枝到底有多少开了花,

结了果,心中应是清醒的。学生扬名了,

师因生荣;老师成就卓著,生因师贵,但这些幸运者毕竟是难得的少数,大部分桃李枯萎于荒山僻壤。 佼佼者易折,好苗偏偏难于成活。

我的小小门庭不敢接待贵客嘉宾,

所以极少高朋满座的热闹场面。但老学生从老远背着苦难中的作品进京来找老师求教的情况仍常出现,我每每感到悲凉甚于喜悦。

社会上展览、出版的作品汗牛充栋,

天南地北,国内国外,其实他们比我的见闻更广,我已很少到美术馆看展出了。

我常常感到他们的功夫大都着眼于技法的更新,学人家的技法,并力求创出自己的独特技法,从颜料、纸张、笔法到题材、写实、抽象……都在尝试探索,真是用心良苦,呕尽心血,他们将功夫用在画内,在向往艺术殿堂的正道上吃力地移步,但是作品不感人。华丽也许令人羡慕,工整可能令人惊叹,俏巧往往赢得赏识,但都不是感人的力量源泉。

“怎样的画法能感人呢?”学生惶惑了,问我。踏破铁鞋无觅处———你的心!

拿出你血淋淋的心才能感人。心拿不出来,但心的忠诚的使者是情,情在呼唤知音,真情相拥抱,刀枪不入,剪不断,

理还乱。

学生又问:“作为绘画,作者如何吐露真情呢?”首先是自己有感受,如能不择手段地表达你的感受,哪怕你短于辞令,甚至有些口吃,留得真情在画图,代代知音不绝!这是石涛和凡·高不同于其他“大师”、“巨匠”、“画圣”、“画王”等的本质区别。

我担心给老学生们泼了一头冷水,

他们却说,仿佛又洗了一次澡。为安慰他们,我讲了一个故事。当年在杭州艺专,有认真、用功的学生拿严谨但缺乏灵气的作品请教林风眠先生。和蔼可亲的林校长看后微微摇头, 笑眯眯地说:

“乱画嘛!”

校长教学生乱画,真是艺术世界中肝胆相照的肺腑之言。聪明的学生当然领会此“乱”非彼“乱”。这是解放心灵约束的同义语。林风眠用一个鲜明突出的“乱” 字, 像用一把尖刀刺破学生的愚昧,良师之言,一字千金!

(摘自《吴带当风》,原题《乱画嘛!》)

▲《山高水长》

︽故乡之晨︾

茛《白桦》

8 悦赏·广告2019年 9月 3日 星期二

www.jfdaily.com

编辑:陈俊珺 执行编辑:张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