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2016 基站工程(黔西南州 739 个) 建设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编制单位: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7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qxn.gov.cn€u900、w2100 等共6 个型号,单扇区额定发射功率为20~40w

  • Upload
    vokien

  • View
    313

  • Download
    6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2016 基站工程(黔西南州 739 个)

建设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编制单位: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7 年 2 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

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

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

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

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

论。同时提出减少污染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2016 年基站工程

(黔西南州 739 个)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名单表

编制

主持人

姓 名 登记(注册证)编号 专业类别 本人签名

朱 健 环评工程师登记证

号 A29010011200

输变电及广电

通讯

号 姓 名 登记(注册证)编号 编制内容 本人签名

1 朱 健 环评工程师登记证

号 A29010011200

项目基本情况、工程内容及规模、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环境质量

状况、环保目标、评价等级范围和评价因子、适用标准、结论

2 李东晓 环评工程师登记证

号 A290103704

工程分析、污染

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及预期治理效果、公参、环保

投资

参与人

员 许萍

(环评)岗证字

第 29010027 号

工程分析、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附表

目 录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 2

3. 编制依据 .......................................................................................................... 5

4.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 ..................................................... 8

5. 环境质量状况 .................................................................................................. 9

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12

7. 评价范围及评价因子 .................................................................................... 13

8. 评价适用标准 ................................................................................................ 14

9.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15

10.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21

11. 环境影响分析 .............................................................................................. 23

12.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38

13. 环境管理及监测 .......................................................................................... 45

14. 环保投资估算 .............................................................................................. 47

15. 结论与建议 .................................................................................................. 49

本报告表附以下附件及附图:

附件:

附件 1 中标通知书;

附件 2 中国铁塔贵州省分公司 2016 年基站建设立项批复文件;

附件 3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蓄电池置换框架协议;

附件 4 危险废物处置合同和资质;

附件 5 危险废物运输合同和资质;

附件 6 关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2016 年基站工程涉及饮用水源保护

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说明;

附件 7 中国铁塔贵州省分公司各区城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附件 8 贵州铭诚生态监测有限公司监测报告《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2016 年基站工程》(单独装订成册)。

附表

附表 1 基站基本信息表;

附表 2 基站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附表 3 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现状值监测结果一览表;

附表 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附图

附图 1 基站地理位置示意图

1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2016 年基站工程

(黔西南州 739 个)

建设单位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法人代表 范晓青 联系人 王耀竞

通讯地址 贵州省兴义市桔丰路 1 号电信公司二楼

联系电话 18188200899 传真 / 邮政编码 562400

建设地点 黔西南州各市(县、区)

立项审批

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号

I63 电信、广播电

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占地面积

(hm2)

1.109 绿化面积

(hm2)

0.021

总投资

(万元) 19516.81

环保投资

(万元) 138.77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71%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

日期 2017 年 3 月

2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2.1 与国家产业政策及地方规划的相符性

(1)产业政策相符性

本项目属于信息产业类,为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建设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2015 年本)》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2)规划相符性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四章“发展目标”中提出信

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出省带宽能力达到 10000Gbps。本项目建设符合《贵州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项目广泛征求了当地政府各部

门的意见和建议,使项目建设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0 亿元,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

持有 40.0%、30.1%和 29.9%的股权。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通信铁塔建设、维护、运营;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电源、空调配套设施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维护、运营及基站设备

维护。

铁塔公司的建立,是新形势下深化电信行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国企改革、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探索。铁塔公司的成立,将有效避免在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方

面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提高共建共享水平,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惠及广大用户,

并将最大程度实现网络资源统一规划布局,把基础通信建设变成一项“公共服务”,有利

于解决通信覆盖问题。

近年来,随着贵州省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各界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用户数量

和业务量呈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同时用户对通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铁塔股

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以下简称“贵州铁塔”)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省分公司(以

下简称“贵州移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联通”)、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电信”)委托下新建一批基站移动、

联通、电信通信基站。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当地通讯系统结构,提高移动通讯能力和移动通讯的可

3

靠性,改善通讯质量,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外,本项目不属于严重

污染类项目,不涉及敏感环境区域,因此,建设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2016

年基站工程是十分必要和切实可行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省分公司于 2016 年 8 月委托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就该项目基站建设开展环境影

响评价工作。我公司在接到环评委托后,认真收集了本项目的相关资料,对工程周边的

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确定了本工程基站以及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同时委托贵

州铭诚生态监测有限公司进行了电磁辐射监测;根据电磁辐射预测和类比监测结果,分

析基站建设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最后根据相应的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及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2016 年基站工程(黔西南州 739 个)环境影响报告表》。

本项目需新建基站共 739 个,基站运行期间的主要环境影响为电磁环境影响。根据

环境影响报告表及电磁辐射监测报告可知,本工程监测的 75 个典型基站的功率密度现

状值及本工程 739 个基站的功率密度预测值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中公共曝露控制限值 0.4W/m2的标准限值的要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

的角度出发,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2016 年基站工程(黔西南州 739 个)

是可行的,基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是可以接受的。

2.3 建设项目概况

2.3.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2016年基站工程项目(黔西南州739

个)。

建设性质:拟新建基站739个,环评时少量基站已建设完成,但尚未投运。

建设地点:黔西南州各市(县)。

工程投资:19516.81万元

2.3.2 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工程在黔西南州新建基站 739 个,其中安龙县 71 个,册亨县 61 个,普安县 77

个,晴隆县 89 个,望谟县 78 个,兴仁县 45 个,兴义市 176 个,义龙新区 95 个,贞丰

4

县 47 个。基站基本信息见附表 1,基站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

本工程基站拟用的发射机型号为 DRRU3168-fa、DRRU3172-FAD、RRU3674、

RRU3936、U900、W2100 等共 6 个型号,单扇区额定发射功率为 20~40W,单扇区实际

发射功率为 20~40W 之间。配用双极化定向发射天线,天线增益为 15~17.5dBi 之间,馈

线损耗为 5dB。

按行政区域、环境特征分布情况及天线架设方式分布情况详见表 2-1~表 2-3。

表 2-1 项目站点行政区域分布表

地点 安龙县 册亨县 普安县 晴隆县 望谟县 兴仁县 兴义市 义龙新区

贞丰县

设计规

模(个) 71 61 77 89 78 45 176 95 47

表 2-2 项目站点环境特征分布表

主要环境特征 城区(含县城) 农村 合计

设计规模(个) 49 690 739

表 2-3 项目站点天线架设方式分布表

技术参数

天线架设方式

楼顶抱杆塔 楼顶拉线塔 普通落地塔 景观塔 合计

设计规模(个) 603 3 118 15 739

2.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特性,基站服务区域范围较小,

超过服务区域后期电磁环境影响很小,因此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区域内

目前电磁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广播电视台(电视塔)、广播电台、中波发射台。此外

还包括雷达、高压输变电工程、通信发射设施等。

5

3. 编制依据

3.1 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和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 年 1 月 1 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年 4 月 1 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年 10 月 29 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8 月 28 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 年 2 月 19 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年 11 月 1 日;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

年 11 月 29 日起施行);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15 年 6 月 1 日);

11) 《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74 号,2006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12)《关于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2003]75 号);

13)《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3)号,2009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14) 《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 年 9 月 1 日)

14)《贵州省“十三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1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

77 号,2012 年 7 月 3 日发布)。

3.2 相关的标准、导则及文件资料

1)《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

10.3-1996);

4)《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1996);

6

5)《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

件,环发[2007]114 号)。

7

4.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

4.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4.1.1 地理位置

本工程新建 739 个基站分别位于黔西南州各区(县、区),基站所在位置均有公

路直达,交通便捷。

4.1.2 地形、地貌、地质

黔西南州东西长 210km,南北宽 177km,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地处黔、滇、

桂三省区结合部。区内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海拔大都在 1800~2000m 以上,中部为

1600~1200m,向东逐渐降低为 1200~600m。地势总的来说中部(兴义、安龙、贞丰、

兴仁)较平缓,起伏较小,向周围变大,即由丘原逐渐转变为山原及中山地形。

地貌类型以岩溶化丘原、山原和中山为主。岩溶高中山分布在西、北部边缘。盆

地站全区总面积的 0.9%,丘陵占 46.1%,低山占 3.1%,低中山占 16.8%,中山占 33.1%。

岩溶地貌发育,枫林类地貌显著。

项目所在地处于云贵高原黔中丘陵地区,属平坝大盆地范围,地形切割浅,起伏

不大,地面开阔。山脉、谷地、水系受地质构造制约,展布方向与地质构造线一致。

地层岩性单一,几乎全为碳酸盐岩层,碳酸盐岩层出露厚度大,分布连续,产状平缓,

岩溶化程度较高。项目区地表土壤类型为水稻土、黄土及少量石灰土,土壤下为残积

红粘土层,基岩为石灰岩,地表稳定性好。

项目主要位于各县市城区和城郊,项目地地质稳定,未见不良地质现象。

4.1.3 气候

黔西南州气候宜人,热量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436-1648. 6h,常年年均气温

13.6-19.1℃,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 1253.1-1577.2 mm,雨热同季,无霜期长为 281

-348 天,终年温暖湿润。南北盘江及红水的低热河谷地带终年无霜雪,适宜于多种粮

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4.1.4 水文

黔西南州主要河流有北盘江支流拖长江、清水河、格所河、西泌河、麻沙河、大

田河、南盘江支流马别河、黄泥河、百口河、秧坝河等皆由中部向南、北分流。河流

8

纵比降上游小、下游大,且表现出梯级装,在陡坡降处常为跌水、急流或瀑布。

地下河及伏流约有 72 条,干流大于 10km 的有 21 条。大多数地下河流主要出露于

南、北盘江及其支流两岸和相变线地带。地下河与地表河交替,在水文动态上变化明

显也是本区地下河的特征。

4.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 16804 km2。全州辖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

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望谟县县市和义龙新区,128 个乡(镇),12 个

街道办事处,1097 个村民委员会,86 个社区,31 个居委会。州内居住着布依、苗、彝、

回、汉等 35 个民族。2015 年末常住人口为 281.20 万人。

2016 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929.1 亿元,年均增长 14.5%;一产增加值 188.8 亿元,

年均增长 7.1%;二产增加值 298.3 亿元,年均增长 15.3%;三产增加值 442 亿元,年

均增长 16.1%;民营经济增加值 454.4 亿元,年均增长 2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3.8

亿元,年均增长 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6.8 亿元,年均增长 15.5%。固定资产

投资 800.2 亿元,年均增长 32.2%。金融机构贷款、存款余额 802.5 亿元、1294.2 亿元。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25419 元、7779 元,年均增长 9.8%、12.6%。

项目评价区区域内无文物保护单位和珍稀保护动植物。

9

5.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

等)

本项目位于黔西南州境内,属于新建项目。因本工程投运后不涉及大气、水污染

物的排放,对环境空气、地表水质量无影响。因此,本次环评未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地表水与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评价,只进行了简单现状调查。经现场调查,

基站所在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较好,环境空气质量能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城区段局部时段由于交通噪声的影响可能会出

现超标现象。主要河流、湖(库)地表水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中心城市和县城集中式饮用

水水源地水质良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

本次评价重点针对评价区域开展了电磁环境的现场监测评价、对区域生态环境状

况进行了简单调查分析。电磁环境现场监测值见监测报告。

5.1 电磁辐射环境现状

为了解拟建的基站工程周边公众可到达区域的电磁环境现状,我公司委托贵州铭诚

生态监测有限公司于 2016 年 8 月 2 日~2016 年 10 .0 月 28 日对本工程 75 个典型

基站的电磁辐射现状进行了现场监测。

典型基站的选取原则如下:

(1)典型基站的选取充分考虑了环境特征的代表性

本工程的典型基站根据基站分布的环境特征,优先选择与居民点等环境保护目标较

近、人口较密集、已存在或可能受民众投诉的基站作为典型基站,在人口密集的市中

心(基站密度较大)相应提高典型基站的抽样比例。

(2)典型基站优先选择共址的基站。

(3)基站天线主瓣可能对环境保护目标造成影响的基站优先选择,不同架设方式

的基站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不同。

根据以上选取原则,本项目选取了 75 个典型基站进行了现状监测。

5.1.1 监测方法及布点原则

(1)单位资质

本工程的监测单位是贵州铭诚生态监测有限公司。贵州铭诚生态监测有限公司已

10

于 2015 年 12 月获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证书证书

编号为 152412340142 有效期至 2021 年 12 月)。

负责本工程的评价单位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拥有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发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证书编号为国环评证甲字第 2901 号,具有广电

通讯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格。

(2)监测仪器

所有监测仪器均经过国家计量认证部门检定合格,并都在合格证的有效期内。本

次测量所用仪器概况见表 5-1。

表 5-1 仪器概况

项目 仪器名称 型号

监测

仪器

电场测试器 EF0391/NBM-520、EF0391/NBM-550

温湿度计 HTC-1、WSB-5-H1

激光测距仪 D1500 PRO、D1500、D800 PRO、SPORT 450

监测

方法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

环发[2007]114《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3)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10.2-1996);《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0]114

号)。

(4)监测布点原则

本次检测的检测点位布设在以基站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 50m 的范围内可能受到

影响的保护目标,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对点位进行适当调整。具体点位优先布设在公众

可以到达的距离天线最近处,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检测点位。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

线为定向天线时,则检测点位的布设原则上设在天线主瓣方向内,并在一定的间隔内

布设测点,直至测到最大值。

探头(天线)尖端与操作人员之间距离不少于 0.5m。

在室内检测,一般选取房间中央位置,点位与家用电器等设备之间距离不少于 1m。

在窗口(阳台)位置检测,探头(天线)尖端应在窗框(阳台)界面以内。对于发射

天线架设在楼顶的基站,在楼顶公众可活动范围内布设检测点位。进行检测时,应设

11

法避免或尽量减少周边偶发的其他辐射源的干扰。

(5)监测项目

监测基站电场强度和功率密度的现状值。

(6)监测状况

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监测。

(7)监测时间和频率

监测时间:2016 年 8 月 2 日~2016 年 10 月 28 日

监测时段:8:00~20:00。

监测频率:每个测点连续测 5 次,每次检测时间不小于 15s,并读取稳定状态下的

最大值。若检测读数起伏较大时,适当延长检测时间。

5.1.2 电磁环境监测结果及评价

本次 75 个典型基站周边公众可到达区域的电磁环境监测结果功率密度为 0.0001~

0.0630W/ m2之间,电场强度在 0.10~4.88V/m 之间。详细监测结果及电磁辐射环境现状

监测点位布置示意图详见监测报告。

由监测结果可知:所有监测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5.4V/m,功率密度均小于 0.08W /m2。

因此本工程 75 个典型基站的功率密度监测值均能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0.4W/m2 的要求。

本次现状监测同时对基站周围 50m 范围内的敏感目标进行电磁辐射监测,监测结

果表明附近环境保护目标的功率密度监测值也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0.4W/m2 的要求。

5.2 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现状

黔西南州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来看,

与 2014 年相比,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不大。

12

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特性,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是指在评价范围内的以

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本项目所建基站多

数位于贵州省各地州市的城区、郊区和农村地区,楼顶塔基站利用城区建筑物的屋顶进

行架设,落地塔基站建在农村山头,远离居民点。

据现场调查,本工程 75 个典型基站天线主瓣方向 50m 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见附

表 2,保护目标与基站的具体位置关系图见电磁现状监测报告。

13

7. 评价范围及评价因子

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中第 3.1.2 规定:发射机功率 P≤100kW时,评价范围应为以

天线为中心,半径 500m 的区域。对于有方向性天线,按照天线辐射主瓣的半

功率角内评价到 0.5km,如高层建筑的部分楼层进入天线辐射主瓣的半功率角

以内时,选择不同高度对该楼层进行室内或室外的场强测量。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中 5.3 监测点位的

选择规定:监测点位一般布设在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 50m 的范围内可能受到

影响的保护目标。

根据上述规定,本工程基站的标称功率(10~60W)远小于 100kW,同时

结合移动通讯基站的大量监测结果,确定基站的评价范围为以天线为中心

500m 的范围,重点关注 50m 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

(1)现状监测与分析评价

电磁环境:电磁辐射;

(2)施工期

声环境:施工噪声,连续等效 A 声级 LAeq;

其它因子:废水、扬尘、固体废弃物、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3)运行期

电磁环境:电磁辐射;

声环境:基站空调设备室外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连续等效 A 声级 LAeq;

其它因子:景观影响、环境风险、固体废弃物等。

14

8.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

质量

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

本工程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

公共曝露控制限值,详见表 7-1。

表 7-1 公共曝露控制限值(GB8702—2014)

频率范围(MHz) 电场强度(V/m) 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

Seq(W/m2)

30-3000 12 0.4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

法与标准》(HJ/T10.3—1996)中第 4.2 节的要求,单个项目的电磁辐射影响

的管理目标值取场强限值的 5/1 ,或功率密度的 l/5 作为评价标准,即:

表 7-2 单个基站电磁辐射影响管理目标值

频率范围(MHz) 电场强度(V/m) 功率密度(W/m2)

30-3000 12/ 5 =5.4 0.4/5=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32-201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相关规定。

总量

控制

指标

15

9.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9.1 移动通信原理与电磁波传播原理

9.1.1 移动通信原理

每个基站都有一个可靠通信服务范围,称为无线小区。移动交换中心主要用来

处理信息的交换和整个系统的集中控制管理。通过基站,移动交换中心就可以实现

在整个服务区任意两个移动客户之间的通信;也可以通过中继线与公众电话局连接,

实现移动客户和有线电话客户之间的通信,从而构成一个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公众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当移动用户拨号呼叫其他用户后,基站将收到的无线呼叫信号送给移动交换中

心,由网络子系统鉴别、判断是否为网内用户,如果是,交换中心则会选择一条语

音通道,并通过基站发送信号告诉移动用户。当移动用户收到信号并调谐到指定信

道后,通过基站告诉移动交换中心做好通话准备。如果被叫用户线路或信道空闲,

移动用户即可接到回铃声,用户之间便可开始通话。

图 9-1 移动通信业务流程图

9.1.2 电磁环境污染分析

基站室外部分主要设备有馈线和收、发天线。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

为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的专用设备。因此,

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通常基站的接收和发射共用同

一副天线。基站正常运行时,天线向周围发射电磁波导致周围环境电磁环境增高。

由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可知,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强度将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基站电

磁环境的影响在一个有限范围内。基站室内部分主要设备有基带控制单元(其中包

括收信机、发信机)、射频拉远单元、开关电源模块、备用电池、动力环境监控设

备等,这些设备在设计、制造时已采取了较好屏蔽措施,即金属机箱,且设备放置

16

在机房内,再经过墙体和机房门的屏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环境污染。

9.1.3 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采取避让的方法,使环境敏感目标避开发射天线的主射方向或主瓣范围;

(2)规划布局调整,加大天线与环境敏感目标之间的距离,使环境敏感目标处

于电磁环境达标区。

9.2 移动通信基站和天线

9.2.1 基站天线发射方式

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成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成

传输线中的电磁能的专用设备。天线辐射电磁波是有方向性的,它表示天线向一定

方向辐射电磁波的能力。反之作为接收天线的方向性表示了它接收不同方向来的电

磁波的能力。通常用垂直平面及水平平面上表示不同方向辐射电磁波功率大小的曲

线来表示天线的方向性,并称为天线辐射的方向图。同时用半功率点之间的夹角表

示天线方向图中的水平波束宽度和垂直波束宽度,方向性示意图见图 9-2。

图 9-2 定向天线方向性模拟三维图

在天线辐射的方向性图中,处于主射方向的方向叶称为主瓣,处于主瓣反方向

位置的方向叶称为后瓣,其他方向统称副瓣。主瓣宽度越窄,说明天线的方向性越

好,后瓣和副瓣越小,则天线可能出现的窜扰就越小。天线的水平波束宽度决定了

天线辐射的电磁波水平覆盖范围;天线辐射的垂直波束宽度则决定了天线传输距离

及纵向覆盖范围。

9.2.2 发射机及天线型号及工作原理

9.2.2.1 移动通信基站组成

17

基站建设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

室内部分即基站机房内,主要有基带处理单元(BBU)、配电柜、蓄电池组、

空调设备等。机房结构包括砖混和活动机房两种,其中砖混结构机房一般为租用机

房,机房面积约为 20m²。

室外部分有远端射频单元(RRU)、馈线和收、发天线(本项目基站均采用双

极化天线,即收、发信号为一副天线)。

9.2.2.2 基站发射机类型

本基站工程拟用的发射机型号为 DRRU3168-fa、DRRU3172-FAD、RRU3674、

RRU3936、U900、W2100 等共 6 个型号。

本期基站采用 BBU(Baseband Unit,基带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射

频部分)的形式。通常情况下, BBU 与 RRU 之间通过光纤相连,RRU 与智能天线

之间通过跳线相连,BBU 可安置在机房内,RRU 可安装在桅杆上,由于 BBU 与 RRU

之间是光纤连接,BBU 与 RRU 可以分开放置,一个 BBU 可以支持多个 RRU。根据

配置光模块的不同,BBU 与 RRU 最大距离可达 40km。

基站发射机的外观见图 9-3。

图 9-3 基站发射机外观

9.2.2.3 天线类型及工作原理

根据基站天线的架设方式可将通信基站分为全向站和定向站,本工程天线类型

全部为定向天线,定向天线全部为双极化天线。

定向站通常建于覆盖范围的顶点,采用定向天线,这种方式系统容量高,本工

程中所有基站均为定向站。定向天线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一定角度范围辐射,也

就是平常所说的有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图上表现为有一定宽度的波束,同全向天线

18

一样,波瓣宽度越小增益越大。定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应用于城区小区制

的站型,覆盖范围小,用户密度大,频率利用率高。

9.2.2.4 天线架设方式

移动基站的架设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落地塔,即铁塔架设在地面上,包

括落地铁塔、落地抱杆等,这类基站一般架设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周围的建筑物

较低,而天线挂高较高,对周围公众活动范围的辐射影响较小。另一种是楼顶塔,

即铁塔或天线架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较高层,包括楼顶抱杆、楼顶铁塔等。

本工程基站架设方式见表 2-3。从表看出,采用楼顶架设的基站有 606 个,约占

基站总数的 82%,采用地面塔架设的基站有 133 个,约占基站总数的 18%。

9.3 主要污染工序

9.3.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过程主要包括建设机房、架设天线和安装调试设备等内容。

其中机房的建设一般分为租用和自建两种方式。租用基站利用已有建筑的房间或电

梯间作为机房,自建机房则需要建设一定面积的简易房,机房的面积约为 20m2,采

用砖混结构或者预置板房。也有少量基站采用室外机柜,不需建设机房。室外站机

柜基础占地更小,约 8~10m2。

天线架设方式主要有楼面的抱杆、拉线塔和美化天线等,地面的钢管塔、拉线

塔、灯杆塔及美化树等。若租用楼房已满足天线挂高要求的,则考虑在楼房顶上的

女儿墙周围安装 6 米以下的短桅杆(或抱杆)。若天线挂高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应以建楼顶拉线塔为主。站址附近没有架设天线的建筑,则需要建设地面的钢管塔、

拉线塔。本期工程方案共有 133 个落地塔。

安装调试内容主要有设备安装、性能调试和网上测试。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噪声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土建、钢结构及设备安装调试

等施工活动,由于施工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 2 周),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的前提

下,对周围公众的影响较小。

19

(2)废水

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施工时少量的混凝土搅拌废水,由于机房

建筑面积约 20m2,一般产生的水量很少,施工场地清理后,其影响可以忽略;二是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一般不在工地现场居住,而临时租用当地民房居住,

少量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已有的化粪池。

(3)固体废弃物

基站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施工期间施

工人员一般不在工地现场居住,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纳入当地环卫处理。建筑

垃圾应由专业单位运至指定地点妥善处理。

(4)植被损坏和水土流失

楼顶抱杆塔和楼顶拉线塔的建设不产生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等问题。落地塔选

址在在山区或丘陵地区时,机房和铁塔的建设将损坏原有植被,施工面积一般在 60m2

以内,施工期需要进行场地平整的挖方和填方作业,改建材料场及施工临时道路,

会产生少量的水土流失。

9.3.2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1)电磁辐射污染因子分析

移动通信系统运行时,利用射频设备和控制器通过收发信台与网内移动用户进

行无线通信,而无线通信是由基站接收及发射一定频率范围内电磁波来实现。移动

通信中的电磁辐射即由此产生。

根据基站工作原理可知:基站接收天线接收来自环境的上行频段的电磁波信号,

发射天线向环境发射下行频段的电磁波信号。因此基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下

行频段范围内的电磁波辐射所产生的。

本期工程基站拟用的发射机型号为为 DRRU3168-fa、DRRU3172-FAD、RRU3674、

RRU3936、U900、W2100 等共 6 个型号,单扇区额定发射功率为 20~40W,单扇区实

际发射功率为 20~40W 之间。配用双极化定向发射天线,天线增益为 15~17.5dBi 之间,

馈线损耗为 5dB。

20

(2)基站其他污染因子分析

由于基站实行无人值守,基站采用的空气调节设备为一般的家用分体式空调,

运行噪声在出厂时已符合产品标准,故只要空调安装位置合理,则对周围声环境影

响很小;基站使用的蓄电池报废后交有资质的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回收;每个基

站配备有备用电源,选用免维护密封蓄电池组,杜绝了漏液现象,使用时也不散发

硫酸雾,因而不产生废水和废气。因此基站运行期间的主要环境影响为电磁环境影

响和公众心理影响等。

综上所述,本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强度分析详见表 9-2。

表 9-2 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分析

影响要素 影响行为及污染源分析 源强估算

电磁环境 基站天线向环境发射下行频段

的电磁波信号,产生电磁辐射。

一 个 扇 区 实 际 输 出 功 率 为 Pout

=10~40W,经过馈线传送的过程中衰

减约为 5dB。

声环境 基站采用的家用分体式空调室

外挂机运行噪音。 影响轻微。

固体废弃物 基站使用的蓄电池报废。 报废后交由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进

行专业回收及再利用。

21

10.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污染物名称 产生时间 处理前产生量 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 运输车辆尾

气、扬尘

施工期 极少量 极少量

运行期 无 无

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施工期 极少量 0

运行期 无 无

生产废水

施工期 极少量 0

运行期 无 无

固体废物

施工弃渣 施工期 少量 建筑垃圾应由专业单位运至

指定地点妥善处理。

生活垃圾

施工期 极少量 0(无害化处理)

运行期 无 无

噪声

施工期:

运输车辆:70~85dB(A);

杆塔施工:60~80dB(A)

机房搭建:60~80dB(A);

营运期:机房空调外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40~58dB(A);

电磁场 单个基站电磁辐射影响

管理目标值 功率密度(W/m

2) <0.08 W/m

2

22

主要生态影响

楼顶铁塔、楼顶抱杆塔和楼顶美化天线型式的基站的建设不会产生植被破坏和水

土流失等问题。落地型基站选址在在山区或丘陵地区时,机房和杆塔的建设将损坏原

有植被,施工期需要进行场地平整的挖方和填方作业,改建材料场及施工临时道路,

会产生少量的水土流失。落地铁塔仅需建设简易机房或室外机柜,施工面积一般在 60m2

左右对土地扰动较小,落地抱杆塔及落地美化树的占地面积则更小,对土地扰动也更

小。

本工程的施工内容较少,施工面积较小且比较分散,周期较短,故在加强施工管

理的前提下对周围环境影响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3

11.环境影响分析

11.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过程主要包括建设机房、架设天线和安装调试设备等内容。天

线架设方式主要有楼面的抱杆、美化天线和拉线塔,地面的拉线塔、钢管塔、灯杆塔及

美化树;机房建设方式主要有租用现有房间或电梯间,楼顶搭建轻体房或地面搭建简易

房;安装调试内容主要有设备安装、性能调试和网上测试。

11.1.1 声环境影响分析

在移动通信基站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会产生施工噪声,基站建设的施工期噪声排放

标准须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于楼顶铁塔、

楼顶抱杆塔和楼顶美化天线的施工建设,由于施工时间较短,且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等措施,对附近居民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较小;对于落地抱杆塔、铁塔及美化树等大多

建在远离人员密集区域,施工噪声经过一段距离的衰减,对附近居民的不利影响较小。

11.1.2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基站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施工期间施工人

员一般不在工地现场居住,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纳入当地环卫处理。建筑垃圾主要

是少量的建筑废材及设备的包装纸等,少量的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清运,设备包装纸等

可回收利用。

11.1.3 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施工时少量的混凝土搅拌废水,二是施工人员

的生活污水。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机房和室外站机柜基础施工,由于机房建筑面

积较小,约 20m2,室外站机柜基础占地更小,约 8~10m

2,相应的施工废水量很小,施

工场地清理后,其影响可以忽略,一般情况下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可重复利用。施工人员

一般不在工地现场居住,而临时租用当地民房居住,少量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原有设施处

理。

11.1.4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本期工程设计方案共建 133 个落地塔。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主要由新建落地塔的基

坑及机房、室外机柜基础的开挖施工引起的。此外按照落地塔杆塔型式的不同,对土地

24

的扰动以及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本工程落地塔选址在在山区或丘陵地区时,机房和杆塔的建设将损坏原有植被,,

每个塔施工面积一般在 60m2 左右,共占地 7980m

2,施工期需要进行场地平整的挖方和

填方作业,会产生少量的水土流失。新建落地灯杆塔及美化树的杆塔及机柜占地面积则

更小,一般为 8~10m2 左右,对土地扰动也更小。

针对可能产生的植被和水土流失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

(1)基站和铁塔应尽量选择在地势平坦的区域,以减少水土流失;

(2)开挖基坑时,临时弃土应分层分区堆放,以便保留上层肥沃土壤;

(3)基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和时采用钢板垫底,以减少混凝土浆残留原地,

利于植被尽快恢复生长;

(4)施工结束后,应采取必要措施,对塔基施工基面遗留的废弃碎石等进行清理,

对硬化地面进行翻松,以便原有植被以及原种植经济作物的恢复;

(5)建设所需施工临时道路,均为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应恢复土地原来用途。

本工程的施工内容较少,施工面积较小且比较分散,周期较短,故在加强施工管理

的前提下对周围环境影响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11.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1.2.1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本环评将采取理论预测和类比分析的方法,对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进行预

测及评价。

10.2.1.1 理论预测

移动通信基站的在设计和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天线与环境保护目标的相对位置关

系,保证其电磁环境影响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基站对环境的电磁辐射贡献是随距

离的增大而减小的,基站选址和建设时天线架设满足轴向约束距离的要求时,环境保护

目标处由基站引起的电磁辐射将满足单个基站管理约束值 0.08W/m2 的要求。

本环评报告通过理论预测,论证在远场区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的电磁辐射贡献随距

离的增大而减小,同时计算本项目各类型基站天线主瓣方向的轴向约束距离,对基站的

选址和建设提出距离防护的环保措施。

25

(1)计算模式

一般情况下,电磁辐射场根据感应场和辐射场的不同而区分为远区场(感应场)和

近区场(辐射场)。由于远场和近场的划分相对复杂,具体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测量

目的进行划分,对于尺寸较小的天线,天线尺寸小于波长或与波长相当,因此本次评价

以 10l 为远近场分界距离,λ为工作波长(m)。

以场源为中心,小于 10λ范围内的区域,通常称为近区场;以场源为中心,大于 10λ

的空间范围称为远区场。本工程基站近区场和远场区分界距离为 2m 以内,即基站距离

天线 2m 以内为近区场, 距离天线 2m 以外为远区场。射频电磁场近场的分布十分复杂,

一般以实际测量为准。

而评价关注的环境保护目标大多距基站天线3.3m以上,属于远场区,可采用《电磁

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中规定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远场轴向功率密

度S按下式计算:

PGd

S24

1

(10-1)

式中,S —功率密度,W/m2。

P—天线辐射功率,W。

G —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功率增益,倍数。

d —离天线轴向距离, m

本报告表采用理想空间作为所有估算环境条件。

(2)计算参数的选取

①发射功率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参数,本工程基站的实际发射功率在10 ~ 40W之间(已经

扣除双工器、合路器损耗等损耗)。

②馈线损耗

本工程馈线及接头损耗按5dB计。

③天线增益

本项目定向天线的单扇区天线增益为14~18dBi。

天线增益是天线方向性系数与天线效率的乘积。天线方向性系数和天线效率越高,

26

增益越高。相同输入功率条件下,增益越高,辐射的影响距离越远,对环境的影响也就

越大。本工程基站天线增益范围在14~18dBi之间,折合G=10G′/10为28.2~63.1倍。本工

程基站理论计算的参数见表11-1所列。

表11-1本工程基站天线计算参数表

区域 实际发射功率

P(W) 天线增益(G′dBi) 天线增益,G(倍数)

黔西南州 20、30 15、16.5、17、17.5 31.6、44.7、50.1、56.2

本项目评价采用的功率密度标准限值 0.08W/m2,结合设备的发射功率、垂直半功

率角以及天线的俯仰角可计算出基站运行时,在发射天线主瓣方向,功率密度贡献值随

距离变化的变化情况。本次预测按所有基站中最不利计算参数进行预测,即发射功率取

30W,天线增益取 17.5dBi。

(3)预测结果

①天线远场轴向功率密度计算结果

将参数逐一代入公式,得到基站发射天线远场轴向功率密度理论计算结果,见表

11-2。

表 11-2 基站发射天线远场电磁辐射理论计算结果

主瓣方向轴向

距离(m) 功率密度值(W/m

2) 主瓣方向轴向距

离(m) 功率密度值(W/m

2)

2 10.619 15 0.094

3 4.719 16 0.083

4 2.655 17 0.073

5 1.699 18 0.066

6 1.180 19 0.059

7 0.867 20 0.053

8 0.664 21 0.048

9 0.524 22 0.044

10 0.425 23 0.040

11 0.351 24 0.037

12 0.295 25 0.034

13 0.251 27 0.029

14 0.217 30 0.024

注:本工程实际发射功率已扣除双工器、合路器等损耗。由于 2m 内为近场区,因此预测计算

自直线距离 2m 开始。

27

由表 11-2 基站天线轴向电磁辐射理论计算结果可见,在远场区移动通信基站对环

境的电磁辐射贡献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一定的距离以外,由单个移动通信基站产生

对环境电磁辐射场的贡献已小于规定的管理值 0.08W/m2,符合管理要求。理论计算得

出的电磁辐射衰减路径与实际监测相符。

②轴向约束距离计算

依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从事电磁辐

射的活动时,都应当遵守并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接受环

境保护部门对其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做好电磁辐射活动污染环境

的防治工作。故在移动通信基站的设计和建设时,就应充分考虑天线与环境保护目标的

相对位置关系,保证其电磁环境影响达标。

由天线波瓣和天线下倾角对电磁辐射强度分布影响分析可知,本工程基站发射天

线主瓣方向前方应保留足够的净空区域,保证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人员可活动和滞留的

区域)与天线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电磁环境影响的达标。

净空区域是水平方向半功率角( 1/2)、垂直方向功率角( 1/2),天线下倾角和

天线轴向距离d确定立体空间,如图10-1所示。以发射天线为起点,在发射主瓣方向,

在水平角度 1/2和垂直角度2

2/1 至2

2/1 之间,且距离小于d的区域内,须确保公众

无法在此区域活动或滞留。

图 11-1 净空区域空间立体示意图

本工程基站选址和建设时天线架设满足天线主瓣方向的轴向约束距离的要求时,

28

其区域范围外由基站引起的电磁辐射将满足 0.08W/m2 的要求。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

基站在最不利条件下计算得到满足管理约束值要求(功率密度为 0.08W/m2)的轴向距

离值为 23m。

从预测结果可知,本期基站工程满足管理值的距离计算结果从安全保守的角度考

虑,本环评以理论预测值为依据,针对本期基站工程提出天线主瓣方向约束距离要求,

并逐一核实基站是否满足约束距离要求。

③辐射水平和垂直防护距离计算

为便于环保主管部门更简便快捷地判断基站与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距离是否满足

标准要求,本环评提出了满足管理约束值要求的天线主瓣方向上的水平约束距离和垂直

约束距离(图示见图 10-2),形成的管理约束区域在垂直方向上大于净空区域,预测结果

更保守,控制距离更安全。基站天线主瓣方向上的环境保护目标距离天线大于水平约束

距离或垂直约束距离时,基站对电磁环境的影响能满足管理约束值的要求,即基站电磁

辐射达标。根据理论计算模式以及基站天线轴向电磁辐射衰减规律,可得出在天线主瓣

方向满足管理约束值要求(功率密度为 0.08W/m2)的直线距离(d)。

根据公式 dp=d×Cosα计算出满足贡献管理约束值的水平距离,级差为 1m。

其中:dp——天线水平约束距离,m;

d——离天线轴向距离,m;

α——天线俯角,°。

根据公式 h1=dptg(α)计算出满足贡献管理约束值(功率密度为 0.08W/m2)的水平距

离下考虑天线俯角的垂直距离 h1;另根据预测模式算出半功率角度的距离 d′,再根据公式

h2=d′tg(α+θ/2)计算出 d′下考虑天线俯角和垂直半功率张角的垂直距离 h2,比较 h1和 h2,

选取较大值的 h2为基站满足贡献管理约束值的垂直距离,级差为 0.5m。

其中:dp——天线水平约束距离,m;

d′——半功率角度时离天线水平距离,m; SGPd 4/)2/('

α——天线俯角,°;

θ——垂直半功率张角,°。

29

水平约束距离 dp:轴向约束距离(d)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

垂直约束距离 h2:轴向约束距离(d)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

图 11-2 满足贡献管理约束值的基站水平及垂直约束距离计算示意图

按照估算模式及管理约束距离的计算方法,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参数,计算得

到本工程全部基站主瓣方向上满足管理约束值要求的水平约束距离或垂直约束距离,其

中水平距离以最不利情况即最小俯角计算,垂直距离以最不利情况即最大俯角计算。具

体计算见表 11-4。

表 11-4 本基站项目约束距离计算结果

区域 水平约束距离

(m)

垂直约束距离

(m)

黔西南州 23 2.5

根据理论计算,在实际发射功率时,本项目基站主射方向水平约束距离最大为 23m,

垂直约束距离最大为 2.5m。

④基站约束距离符合性分析

本章节已按照管理约束距离的计算方法,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参数,考虑在最

不利参数情况下计算得到本工程全部基站天线主瓣方向上满足管理约束值的水平约束

距离和垂直约束距离。本项目基站的最大水平约束距离与基站的轴向约束距离基本上相

同,垂直约束距离最大为 2.5m。根据水平约束距离和垂直约束距离的定义可知,基站建

30

设满足水平约束距离或垂直约束距离的要求时,其区域范围外由基站引起的电磁辐射将

小于 0.08W/m2 的单个基站电磁辐射影响管理目标值要求。

本工程基站位于楼面的天线架设方式有抱杆塔、美化天线和铁塔等型式。采用楼顶

杆塔形式的天线高于基站所在楼的房顶高度最少为 6m,屋顶基站垂直下方的顶层用于

安装机房的交换机等设备,无人居住,因此天线垂直下方 6m 范围内(基站所在楼)无

居民居住。本工程大部分基站天线主瓣方向上的水平约束距离内没有民房或办公楼分

布。依据预测结果,根据计算得到的水平及垂直约束距离对 75 个典型基站进行核对,

其天线主瓣方向水平约束距离内的民房、办公楼等敏感点均低于天线高度,并满足相应

的垂直约束距离要求。因此,所监测的 75 个典型基站天线主瓣方向轴向约束距离范围

内没有环境保护目标,基站选址符合轴向约束距离的要求,基站对电磁环境的影响能满

足电磁辐射影响管理目标要求。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基站技术参数,本工程其余基站天线架设高度较高,天线下倾角

较小,环境保护目标相对于天线高度较低。基站在设计及建设时,只要基站周围的环境

保护目标在管理约束距离划定的空间范围之外,由基站引起的理论预测电磁波水平将小

于 0.08W/m2 的单个项目评价标准限值要求,对基站采取管理约束距离的措施在技术和

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其余基站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须依据表 10-4 的约束距

离计算结果,确保本项目建设的基站天线全部满足轴向约束距离要求。因此本工程 739

个基站均符合约束距离的要求,由基站引起的电磁辐射也将小于单个基站管理目标值

0.08W/m2 的要求。

⑤电磁环境容量分析

根据理论预测结果,远场区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的电磁辐射贡献随距离的增大而减

小,在距离天线 5m 至 20 m 远处,其贡献呈急剧下降趋势,在 40 m 以外处呈平缓下降,

直至趋于环境本底值。基站选址和建设时在天线架设满足天线主瓣方向轴向约束距离要

求的前提下,轴向约束距离范围外由基站引起的电磁辐射将满足单个基站管理约束值

0.08W/m2 的要求。

31

在基站建设前通过对本期工程全部基站的天线架设方案进行现场核查,确保基站天

线的环保目标满足轴向约束距离要求,则可确保基站环境保护目标处的选频监测值符合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中单个项目的电磁辐射影响管

理目标值的目标管理值 0.08 W/m2 的要求。

结合本次环评现状电磁辐射监测结果可知,本工程基站周边环境公众可到达区域

(人员可活动或滞留的区域)电磁辐射功率密度最大值为 6.30×10-2

W/ m2,将背景检测

最大值与本期基站贡献值 0.08W/m2 叠加后为 0.143W/m

2,能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0.4W/m2 的要求,因此本工程基站站址周边具有

一定的电磁环境容量,本工程所选站址基本合理。

11.2.1.2 类比分析

为更好的了解本项目基站建成开通后正常运行情况下对周围的电磁环境影响,本次

环评从本期工程中抽取 3 个已建成进行试验性运行的基站进行类比分析。通过对类似的

试验基站周边电磁环境的监测,了解其电磁波水平的空间、时间分布变化情况,从而类

比分析新建基站所产生的电磁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验证模式估算的合理性。

(1)类比基站的选取

本工程基站单扇区额定发射功率为 30W,单扇区实际发射功率为一般均小于 20W,

配用双极化定向发射天线,天线增益为 14.5~17.5dBi 之间,馈线损耗为 5dB。LTE 的发射

功率是由 RRU 发射功率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基站的实际发射功率远远小于额定发射功

率。这主要是由于基站实际输出功率取决于它们所服务的地理区域大小以及实时处理的

用户数量。通过运营商的现场测试,试验运行的 LTE 基站受用户负荷及覆盖范围的影响,

一般均小于 20W。从基站发展趋势来看,由于网络覆盖的需求不断增加,基站的覆盖半

径不断缩小,为了保证基站间的无线信号不会相互干扰,发射机功率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本次环评试验类比基站选取了 YD-01-9XY-桔山双朝学校 LHHO、YD-77-9XY-丰都

威索 GHHV、YD-01-9XY-郑屯团结村 LHHY 等 3 个基站作为类比分析对象,说明基站建

成后公众活动范围内的电磁环境情况,类比基站参数见表 11-6。

32

表 11-6 类比基站参数

号 基站名称

实际

发射功

率(W)

天线

增益(dBi)

周围

环境

水平

半功

率角

(°)

垂直

半功

率角

(°)

天线

俯仰

角(°)

基站

架设

类型

运营商

1

YD-01-9XY

-桔山双朝

学校 LHHO

20 15 城区 65 7 6 楼顶

抱杆 移动

2

YD-77-9XY

-丰都威索GHHV

30 17.5 城区 65 7 6 楼顶

抱杆 移动

3

YD-01-9XY

-郑屯团结

村 LHHY

20 17.5 农村 65 7 6 楼顶

抱杆 移动

(2)类比基站可比性分析

①类比对象由本期基站中抽取,与本期工程网络类型是一致的。

②本期工程实际发射功率为 20-40W,但目前基站的实际运行功率远小于实际发射功

率,经测试,目前基站实际运行功率一般均低于 20W。本次选取的类比对象通过将基站

模拟加载至实际运行功率相当,与实际运行情况基本相符;

③类比监测基站选取下倾角范围 6°,可以较好反映本工程大多数基站天线下倾角特

点;选取的类比基站的天线增益、馈线损耗、垂直半角功率等技术参数与本期工程一致。

④本期工程杆塔架设方式包括楼顶抱杆塔、楼顶铁塔、落地塔等,本次类比监测主

要选择了楼顶塔。

⑤本期工程杆塔架设方式包括移动、电信、联通三个运营商,由于电磁环境影响与

运营商无关,本次类比监测选择了移动基站。

⑥结合话务量对基站电磁辐射的影响,本次类比基站还选择了人流量较大的地区以

及人口密度相对密集的大学区域,并结合信号需求量较大的时间进行检测。

从以上几方面的相符性分析可知,所选类比基站与本工程其他基站发射功率相当,

技术参数较为保守,类比基站具有代表性。

(3)类比监测结果及分析

类比基站监测布点见附件监测报告;监测结果见表 11-7。

33

表 11-7 类比基站监测结果

监测

报告

编号

基站名

称 监测点位

点位与天

线直线距

离(m)

电场强度

范围

(V/m)

功率密度范围

(W/ m2)

3668

YD-01-

9XY-桔

山双朝

学校LHHO

东北天线前兴义市桔乡路小学 2 层楼顶

6 2.73—2.75 0.0201—0.0203

标 西北天线前兴义市桔乡路小学院内 36-41 0.34—0.4 0.0002—0.0007

西南天线前兴义市桔乡路小学钢管仓库内旁

24-29 0.36—0.63 0.0003—0.0012

3670

YD-77

-9XY-

丰都威

索GHHV

东南天线前兴义市丰都村 11 组李俊家后空地

21-28 0.66—0.83 0.0012—0.0019 达

标 正东天线前兴义市丰都村 11 组李俊家前路上

23-35 0.82—1.85 0.0017—0.0091

3727

YD-01-

9XY-郑

屯团结

村LHHY

西北天线前兴义市郑屯镇团结村广场旁 3 层房院坝

18 0.54—0.55 0.0008—0.0009

西北天线前兴义市郑屯镇团结村广场旁路上

22 0.70—0.72 0.0013—0.0014

东南天线前兴义市郑屯镇团结村广场旁路上 3 层房后菜地

24-29 0.34—0.86 0.0003—0.002

西南天线前兴义市郑屯镇团结村广

场旁路上 3 层房旁路上 30 1.05—1.07 0.0030—0.0031

根据对已实验运行的 3 个基站的监测结果可知,类比基站周边环境电场强度均小于

5.4V/m,功率密度值均满足 0.08W/m2 的电磁辐射影响管理目标限值要求,对环境的影响

是可以接受的。主瓣方向的功率密度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明显。总体上新建基

站和共址基站周边电磁环境功率密度值均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

公共曝露控制限值 0.4W/m2 的要求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中单个项目的电磁辐射管理目标 0.08 W/m2 的要求。

根据类比基站的监测结果可知,本期工程已选址建设未运行的基站投入运行后,其

周边电磁环境功率密度值仍然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共曝露控

制限值 0.4W/m2 的要求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中单

个项目的管理目标值 0.08 W/m2 的要求,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水平较低。

(4)类比监测与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根据理论预测结果可知,远场区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的电磁辐射贡献随距离的增大

而减小,在距离天线 5m 至 20m 远处,其贡献呈急剧下降趋势,在 40m 以外呈平缓下

降趋势,直至降至趋于环境本底值。

类比监测结果表明:基站天线发射主瓣方向电场强度与功率密度变化趋势一致,

大部分天线在主瓣方向上随轴向直线距离增加,电场强度和功率密度值呈显著下降趋

34

势。实际监测值主瓣方向上电磁辐射环境功率密度值随与天线距离增大而变小,在天线

主瓣方向一定的距离以外,由单个移动通信基站产生对环境电磁辐射场的贡献已小于规

定的管理值 0.08W/m2,符合单个基站管理目标限值要求。实际监测与理论计算得出的

电磁辐射衰减路径相符,与理论预测的基站对环境的电磁辐射贡献值(功率密度值)变

化趋势一致,实际监测结果表明理论预测结论是可信的,但由于理论计算选取参数较为

保守,其理论预测值与实际监测值相比往往较大。

10.2.1.3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综合类比分析和理论预测结果,本期工程类比基站周边电磁环境功率密度值均满足

相应管理限值要求,基站周围电磁辐射功率密度理论计算值与已试验运行基站的实测值

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由于理论计算中选取参数偏保守,理论计

算结果偏大,实际情况将会更低。

根据理论预测,本工程 75 个典型基站均符合轴向约束距离的要求,本项目其余基站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须依据本环评表 10-4 的约束距离计算结果,确保本项目建设的基站

天线全部满足轴向约束距离要求。在此前提下,本工程基站对电磁环境的影响能满足电

磁辐射影响管理目标要求。

11.2.2 声环境影响分析

基站建成运行期间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机房,主要是空调产生的噪声。空调产生的

噪声一般都能符合国家标准。通过对家用空调分体式空调室外机实测分析,在机组背面

水平距离 1.5m 处测量,最大噪声值不大于 55dB(A)。空调噪声通过结构传播至居民房

内,噪声迅速衰减,最大噪声值不大于 45dB(A)。因此,在机房建设时应注意对设备的

选型,尽可能选取低噪声的设备,空调应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对容易产生噪声的设备

在座落楼板的底部衬上隔振垫,以保证对周围公众的影响较小。

11.2.3 水环境影响分析

基站为无人值守,因此没有生活污水产生。

11.2.4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基站为无人值守,因此没有生活垃圾产生。

为保证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不间断工作,各类机房除市电供电外,都配备蓄电池组作

35

为备用电源。每组蓄电池一般由 48 个电池组成,蓄电池一般使用寿命为 5~8 年不等一

般由各市公司每年检测,将不能满足蓄电要求的电池单个换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省分公司承诺将蓄电池交由有资质的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处置(详见附件 3)。

11.2.5 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设和运行将对周围的景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基站所处的环境,可

以把本工程对景观的影响分为如下两类:

11.2.6 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处于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基站,该类基站架设方式主要为落地塔,其景观影响主要为

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落地塔基站由于外观比较高大,通常较为引人注目,对人的视觉感

官冲击比较强烈。因此该类基站要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和旅游度

假区等较为敏感区域,尽量不破坏自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域的形式美、

功能美和生态美。对于因满足通信需求而无法避让,必须在旅游度假区或自然风景区里

建设的基站,应采用遮掩和美化的办法,尽量使之和环境相协调。位于自然保护区或风

景名胜区的基站建设必须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

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经现场踏勘及查询资料可知,本工程基站避开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旅游

区等较为敏感的区域,尽量做到了不破坏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在以后的建设过程中,建

设单位可考虑对采用美化树的形式,或对落地塔的外观进行油漆、美化,尽量使之和周

围环境统一和谐。同时,尽可能多采用纤细的落地钢管塔,少采用占地面积大、视觉效

果差的落地角钢塔。

11.2.6 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处于城市和乡镇的基站,该类基站架设方式主要为楼顶塔,建于已经存在的建筑

物顶,充分利用了现有建筑物的高度,其景观影响主要为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楼顶塔基

站外观并不高大,但由于其建于建筑物顶,造型突兀,通常和周围环境并不十分协调。

因此该类型基站应采用遮掩和美化的办法,尽量使之和环境相协调,降低对人视觉的冲

击,减轻对周围人员的心理影响。

建议建设单位在综合考虑房屋业主意见、信号覆盖、施工难度、环保要求、周边

36

环境敏感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对基站天线进行优化,确保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影

响降至最低。

综上所述,本工程由于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产生的景观影响虽然不是主要环境影响,

但建设单位仍应根据具体的景观特点、环境特点、功能要求,在保证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的同时对基站采取美化措施,对当地的景观环境进行保护,从而达到本工程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1.3 环境事故风险分析

11.3.1 环境风险分析

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是指人类活动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确定危害,或自然作用对

项目建设、周边环境造成的不确定危害。环境风险具有随机性、事故性,发生几率极小

或几乎为零,但一旦发生则可能会对环境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必须对风险种类、危害程

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使用危险化学品和爆炸物,施工期无风险源,产生环境风

险的可能性很小。

运行期间产生的风险事故为抱杆倒塌造成人员伤害事故;设备运行时由于设备屏

蔽不够完善造成电磁波泄漏和不必要的损耗,对设备安装维护人员以及周围居民造成危

害;废旧蓄电池处置不当对环境的危害以及防雷设施安装或设计不完善造成雷击事故对

基站周围居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由于本工程落地塔基站距离居民经常活动的区域较远,基站天线桅杆倒塌对周边

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很小。在基站的设计过程中,已采取措施来保证天线桅杆的稳固,

防止桅杆倒塌。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加强基站巡视,可及时消除隐患,同时加强移动通

讯保护宣传,避免人为破坏事件发生。

11.3.2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在基站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天线杆塔的稳固,防止杆塔倒

塌;产生的废旧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蓄电池报废后交由有蓄电池专业回收处理资质

的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回收及再利用,可避免对周围环境带来的环境风险;

37

基站安装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或措施,防止雷击事件的发生。在运行过程中,加强基站

的日常维护和巡视,及时消除隐患,同时加强通讯保护宣传,避免人为破坏。

具体风险防范措施如下:

(1)流程管理

基站的建设和维护属流程化项目,包括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多个环

节。电磁环境的风险管理应渗透到网络建设的各个环节。

①规划设计

电磁波风险的触发往往是由于前期预防措施不到位,而将矛盾积累到了基站的运

营阶段,因此,流程管理中对规划设计阶段电磁环境规划和沟通尤其重要。在以后基站

的规划设计阶段应对各个规划站址的电磁环境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后方能建设。同时,

还需根据基站周边的环境来确定基站的社会风险。

②运营

基站运营后,须由具备有资质的单位对站址进行电磁环境验收监测,并出具监测

报告。监测结果应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公示。

(2)技术管理

①定期检查基站馈线系统,防止馈线因老化、人为或其他原因造成破损而产生额

外的电磁环境污染;

②在建筑物上架设机房、天线时,应保证机房、天线不影响原建筑的结构、防雷

安全,同时也要在设计上保证自身结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③做好基站自身防雷设施。对基站进行自身全方位、综合的雷击防护,同时考虑

基站所在地及周边建筑物内电气、电子设备因基站遭受雷击而引起的间接雷击防护。

(3)沟通管理

通过对社区、学校等进行宣传讲解、站点公式、新闻媒体宣传等措施进行风险沟

通,建立相互信任制度。

(4)树立警示标识

设置在居民楼上的基站,应在基站机房外及天线杆塔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标

牌,标识中应注明包括事故第一联系人等信息。

38

11.3.3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管理办公室下设置环境应急机构,对机构人员进行定职定岗,设置应急机构管理

人员。其中一名人员为专职管理人员,对风险源进行常规巡视、管理和监测。环境机构

专职人员需进行专业培训。

在环境风险应急机构设置固定电话和无线通讯系统,完善与当地环保、林业、水

利、消防、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的电话专线,一旦发生风险事故,环境应急机构人员

应立即向管理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12.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9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防治措施 防治效果

机动车尾气、

地面扬尘

NO2、SO2、

CO、TSP

1)车辆和设备应安装尾气处理器;

2)汽车运输经过居民点时应减速通

过,避免引起扬尘。

尾气达标

排放,有效

抑制扬尘

产生。

/ / / /

施工人员

生活污水

SS

BOD5

施工人员一般不在工地现场居住,

而临时租用当地民房居住,少量生

活污水纳入当地已有的化粪池。

对水环境

不会产生

影响。

施工废水 SS

施工中混凝土一般采用人工拌和,

配套机房的施工废水量很小,施工

废水经沉淀后可重复利用。

/ / /

弃土、建筑垃圾

及生活垃圾

弃土、废建

材、设备包

装纸、饭盒

施工人员一般不在工地现场居住,

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纳入当地

环卫处理。建筑垃圾应由施工单位

运至指定地点妥善处理,设备包装

纸等可回收利用。 达到垃圾

无害化

基站使用的蓄

电池报废。 报废蓄电池

报废后交由有蓄电池专业回收处理

资质的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进行

专业回收及再利用。

施工机械设备

及运输车辆

连续等效 A

声级 LAeq

选择合理的施工期间,控制施工噪

声,减少对周围公众正常工作和休

息的影响。

声环境保

持良好

机房空调

运行噪声

连续等效 A

声级 LAeq

工程机房的空调应选择合理的安装

位置,做好机房内设备的防震减震

措施。

声环境保

持良好

40

项目施工期需采取以下水土保持措施:

(1)基站选址应优先选择资源消耗少的方案,尤其是减少永久占地;

(2)基站和铁塔应尽量选择在地势平坦的区域,以减少水土流失;

(3)在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开挖基坑作业时,避免树林的砍伐,

开挖基坑时,临时弃土应分层分区堆放,以便保留上层肥沃土壤,做好堆土的围

护,按照原有土层顺序依次回填,并恢复原有植被;

(4)施工结束后,应采取必要措施,对塔基施工基面遗留的废弃碎石等进

行清理,对硬化地面进行翻松,以便原有植被以及原种植经济作物的恢复;

(5)建设所需施工临时道路,均为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应恢复土地原来

用途。

41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对植被和水土流失的影响。本工程落地钢架塔选址在山区或

丘陵地区时,机房和杆塔的建设将损坏原有植被,针对可能产生的植被和水土流失的影

响,施工期间对于机房和杆塔基础开挖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

(1)通过采取优化选址和基站方案设计,减少永久占地;

(2)加强施工管理措施,开挖基坑时,临时弃土应分层分区堆放,以便保留上层

肥沃土壤;

(3)塔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和时采用钢板垫底,以减少混凝土浆残留原地,

利于植被尽快恢复生长;

(4)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基坑表土,清理施工场地,及时对裸露地进行植被恢

复。

通过以上的水土保持措施可最大限度减少土壤的流失,较好地保护水土资源。本工

程的施工内容较少,施工面积较小且比较分散,周期较短,故在加强施工管理的前提下

对周围环境影响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42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措施:

(1)选址阶段

①根据移动通信客户的需求和网络信号的覆盖情况,合理规划站点数量,合理选择

移动通信基站的位置。

②贯彻工信部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要求,充分利用本公司或其他通

信企业已有的移动通信设施,新建塔杆应预留共享条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③根据已有电磁环境监测数据和电磁辐射源调查情况,避免在电场强度背景值较高

处选址建设,减少电磁辐射叠加影响。

④基站选址和定点阶段,设计单位须依据环评报告所提出的基站天线主瓣方向轴向

约束距离的要求即轴向约束距离 23m,确保本工程 739 个基站的站址与周边建筑物的距

离均满足环评提出的轴向约束距离要求,且站址应尽量远离学校、医院、风景名胜区等

敏感区域。

⑤对于旅游城市则需考虑天线的高度与城市规划的符合性、与当地景观的符合性。

(2)设计阶段

①距离防护措施

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需在确定基站建设方案后、在基站建设前应对本期工程全部

基站自查以确保基站天线主瓣方向环保目标满足轴向约束距离要求,发现不满足轴向约

束距离要求的基站应调整建设方案,且在技术和经济条件允许下应尽量架高天线。另外,

对于人员活动频繁的基站天面,应采取调整天线方向角或抬高天线高度的措施,避免天

线主瓣方向落在楼面上。环评阶段抽查发现本期工程的基站环境保护目标均满足轴向约

束距离要求。

②基站选址(或优化)时,应避免在电磁辐射环境背景值较高区域建设基站。

③架设天线时在保持天线增益、俯角、方位角等技术参数不变和高度不降低的条件

下,基站天线及其支架形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④基站的建设应尽可能与当地自然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在安装基站定向板状天线

时,尽量采用美化天线或隐蔽天线等方式架设,减少对景观的影响,使其与周围环境和

谐统一。

43

(3)建设阶段

①选择合理的施工期间,控制施工噪声,减少对周围公众正常工作和休息的影响。

②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机房施工,施工中混凝土一般采用人工拌和,配套机

房的施工废水量很小,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可重复利用。

③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少量的建筑垃圾和设备的包装纸等,少量的建筑

垃圾、设备包装纸等由施工单位清运,设备包装纸等可回收利用。

④工程机房的空调应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做好机房内设备的防震减震措施。

(4)运行阶段

①建设单位应加强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由公司设立环保人员,全面负责移动通

信基站运行管理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环境保护制度并组织实

施。

②建设运行的移动通信基站应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登记,并接受监督管

理和检查。

③基站周围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不能满足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要求时,运营单位须采

取降低基站发射功率或选取天线增益小的天线、调整天线方向、高度和天线倾角等措施,

确保基站电磁辐射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满足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要求。

④加强移动通信基站的运行维护,定期检查基站设备及附属设施的性能,发现隐患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基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⑤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承诺废旧蓄电池交由有蓄电池专业回收处

理资质的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回收及再利用,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制度,进行分类管理、存放、运输和处理处置。

⑥建设方应配备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仪器,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电磁辐射监测人员,将

电磁辐射监测纳入移动公司例行工作。当发现电磁环境问题及时对基站进行调整。如需

对外公布电磁环境数值,需委托有相关资质监测能力的单位负责监测并使用该单位的数

据对外发布。

⑦设置在居民楼上的基站,也应在基站机房外及天线杆塔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

标牌,避免人员靠近。此外标识中应注明包括事故第一联系人等信息。

44

⑧建设单位应加强公众宣传,争取公众对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做

好公众投诉的解释和协调工作。

通过以上的环保措施可有效降低基站在建设、运行各个阶段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5

13. 环境管理及监测

13.1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部分,是工程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建设

项目的环境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顺利实施,使工程的建设对环境

的不利影响得以减免,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促进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与生态

环境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

13.1.1 环境管理计划

施工期应进行施工期环境监理。

营运期应配置环保人员,在公司环保部门的领导下,对基站的环保工作进行监督

管理。

13.1.2 环境管理内容

(1)根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运行期的环保措施,落实环保经费,实施环

保对策措施。

(2)协调政府环境部门与工程部门之间的环境管理关系,定期向当地环保部门汇

报本基站的环保工作情况。

(3)负责对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知识的宣传育工作,以提高民众对基站电磁波的知

晓率和正确的认知。

(4)对主要电磁环境进行不定期的监测,掌握电磁波的变化过程,为具体实施环

保措施和采取补救措施提供依据和基本数据。

13.1.3 环境管理机构

工程环境管理工作由建设单位(业主)负责;设计单位提供技术咨询;监理单位

监督环保措施实施情况。各单位环境管理机构具体的工作内容见表 13-1。

46

表 13-1 环境管理机构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一览表

环境管理机构 职责 主要工作内容

建设单位环保

机构

代表设计单位行使环

境管理的有关职能,

具体负责基站从开始

施工至投产运行后的

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

工作。

(1)制定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2)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经费;

(3)同其它部门协调工作关系,安排环境监测工作;

(4)对日常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管理,并对建设项目的

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

(5)检查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进度、质量、运行状况。

设计单位环保

机构

受建设单位委托负责

设计环保措施。

(1)解释基站工程设计文件中有关环评和环境保护措施

设计;

(2)为建设单位提供技术咨询。

监理单位环保

机构

受建设单位委托,对

环境工程施工质量进

行现场监理。

(1)对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理;

(2)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13.2 运行期环境监测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抽取部分已投运基站对周围环境敏感点进行

电磁环境跟踪监测。

监测单位应为国家或省级计量认证合格单位。监测技术人员应以电磁专业并持证

上岗。

13.3 竣工验收

为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监督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

程同时设计、同时投产、同时使用,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

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等相关文件要求,建

设方应积极作好本期工程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

47

14. 环保投资估算

14.1 环保投资估算

环境保护投资是实现本工程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保证。本工程共建设基站 8654

个。本工程环境保护投资估算见表 14-1。本项目总投资 19516.81 万元,环保投资 138.7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71%。

表 14-1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项目 费用估算,万元 备注

基站及天线整改调整 73.2 ——

施工环保措施和场地恢复 17 ——

基站天线美化 35.55 ——

宣传、教育和培训 1.32 ——

环境监理 11.7 在主体工程监理中计列

合计 138.77 ——

占总投资比例 0.71% 总投资 19516.81 万元

14.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4.2.1 社会经济效益

(1)营造良好的移动通信市场环境

本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移动通讯的服务质量,满足可视电话业务、多媒体消

息业务、WAP 业务、通信下载业务等多种业务的需求,创造良好的通信市场环境。

(2)进一步推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通信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本工程的实施可以为社会信息流动速度的提高提供

保证,将提高国内设备制造商的实力,推动我国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3)维护和提高国家宏观经济效益

通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为社会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公用事业。本工程的建设

将发挥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群体,有利于增加当地和国家税收收

入,而且可以促进和带动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方便人民生活。从国民经济角度

来看,本工程在增加税收收入、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所带来的社会宏观经济效益十分可

观。

48

(4)推动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提高国际竞争力

移动通信网络是国际通用标准,完全符合市场竞争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本

工程的实施可推动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在政策、市场、业务、技术、财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

风险,需要在实际建设和运营中规避。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工程的建成可以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

国民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

14.2.2 环境损益

本工程在运行期间将不会对声、水、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也不会产生固体废物。

本工程在运行期间将会产生一定的电磁环境影响,经类比监测及理论计算预测分析,只

要本工程切实落实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基站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电磁环境影

响水平将不会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

在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基站的运行将导致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水平有不同

程度的升高,但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此外部分居民因担心基站的电磁辐射影响而引

发一些误解,甚至纠纷,因此运营商除了重视公众的意见和态度,多做沟通外,还应结

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配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消除公众的心

理负担。

总体来说环境代价是有限的,利益远大于代价。

14.3 小结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的移动通信业务,为贵州移动通信事业的发

展、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信基站在给社会和公众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

能对环境产生电磁辐射污染。随着基站的不断建设运行,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水平有了

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绝大部分的基站仍处在可以接受的水平,其环境代价是有限的,利

益远大于代价。

49

15. 结论与建议

15.1 工程建设规模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2016 年基站工程(黔西南州 739 个)属新建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黔西南州各市(县、区),环评时少量基站已建设完成,但尚未

投运。本工程基站拟用的发射机型号为 DRRU3168-fa、DRRU3172-FAD、RRU3674、

RRU3936、U900、W2100 等共 6 个型号,单扇区额定发射功率为 20~40W,单扇区实际

发射功率为 20~40W 之间。配用双极化定向发射天线,天线增益为 15~17.5dBi 之间,馈

线损耗为 5dB。

本期工程每个站点仅新增一套移动通讯系统,为移动、联通或电信通信基站。项

目总投资 19516.81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38.77 万元。

15.2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及分析

本工程监测的 75 个典型基站的功率密度背景值最大为 6.30×10-2

W/m2,满足《电磁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中单个项目的管理约束值 0.08W/m2

的要求,同时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共曝露控制限值 0.4W/m2

的标准限值要求,具有一定的电磁环境容量。

15.3 环境影响分析

(1)电磁影响

根据理论预测结果,远场区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的电磁波贡献随距离的增大而减

小,基站选址和建设时在天线架设满足天线主瓣方向轴向约束距离要求的前提下,轴

向约束距离范围外由基站引起的电磁波将满足单个基站管理约束值 0.08W/m2 的要求。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参数,本报告计算得到基站天线主瓣方向上满足管理约束值

的轴向约束距离为 23m。根据计算得到的轴向约束距离分别对 75 个典型基站进行核对,

其天线主瓣方向水平约束距离内的民房、办公楼等敏感点均低于天线高度,并满足垂

直约束距离。本项目其余基站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须依据表 10-4 的约束距离计算结果,

确保本项目建设的基站天线全部满足轴向约束距离要求。在此前提下,本工程 739 个

基站均符合约束距离的要求,由基站引起的电磁辐射也将小于单个基站管理目标值

0.08W/m2 的要求。

50

本次环评类比预测选取了本期工程 3 个基站进行试验性运行,并用电磁环境现场

监测数据来说明单个基站建成运行后公众活动范围内的电磁环境情况。类比工程中试

验基站的实际监测结果表明:新建、共址基站周边电磁环境功率密度值小于《电磁环

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共曝露控制限值 0.4W/m2 的要求和《电磁辐射环境

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中单个项目的电磁辐射影响管理管理目标值

0.08 W/m2 的要求。

(2)噪声影响:工程机房的空调可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做好机房内设备的防震

减震措施,对周围环境影响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景观影响:本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建设单位已根

据具体的景观特点、环境特点、功能要求,在保证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同时对基站采

取美化措施,对当地的景观环境进行保护,基站建成后与周边景观冲突不大。

(4)施工影响:本工程施工期的施工内容较少,在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落

实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对周围环境影响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5)生态影响:楼顶站对生态环境无影响。落地塔的建设不会影响基站所在区域

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不会对基站周边的动植物资源产生明显

不利影响。

15.4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在基站选址和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根据环评单位的距离防护要

求,进一步确保基站环保目标满足轴向约束距离的要求,且站址应尽量远离学校、医

院等较敏感区域。

(2)基站天线主瓣方向上满足管理约束值的轴向约束距离为 23m,建设单位在基

站建设前须对本期工程全部基站的天线架设方案进行现场核查,发现不满足天线主瓣

方向轴向约束距离要求的基站应调整建设方案,且在技术和经济条件允许下应尽量架

高天线。

(3)天线在主瓣方向上的轴向约束距离范围内不能出现高于天线的居民住宅等环

境保护敏感建筑物,定向天线的主瓣方向应尽量避开周围高层建筑;对于人员活动频

繁的基站天面,应避免天线主瓣方向落在楼面上。

51

(4)基站周围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不能满足电磁环境保护要求时,运营单位须采

取降低基站发射功率或选取天线增益小的天线、调整天线方向、高度和天线倾角等措

施,确保基站电磁波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满足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5)工程机房的空调应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做好机房内设备的防震减震措施,

废旧蓄电池交由有蓄电池专业回收处理资质的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回收及

再利用。

(6)设置在居民楼上的基站,也应在基站机房外及天线杆塔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

识和标牌,避免人员靠近。此外标识中应注明包括事故第一联系人等信息。

(7)基站的建设应尽可能与当地自然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在安装基站定向板状

天线时,尽量采用美化天线或隐蔽天线等方式架设,减少对景观的影响,使其与周围

环境和谐统一。

15.5 评价总结论

(1)本期工程建设基站 739 个,全部为新建项目,工程总投资 19516.81 万元。本

项目属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本工程监测的 75 个典型基站的功率密度背景值最大为 6.30×10-2

W/m2,满足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中单个项目的管理约束值

0.08W/m2 的要求,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共曝露控制限值

0.4W/m2 的标准限值要求,具有一定的电磁环境容量。

(3)预计本期基站工程投入运行后,基站周围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较低,建成运

行基站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辐射场功率密度将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中公共曝露控制限值 0.4W/m2 的标准限值要求。若基站周围环境敏感

点发生变化不能满足电磁环境保护要求时,运营单位须采取降低基站发射功率或选取

天线增益小的天线、调整天线方向、高度和天线倾角等措施,确保基站电磁辐射对环

境敏感点的影响满足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要求。

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2016 年

基站工程(黔西南州 739 个)是可行的,基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是可以接受的。

52

15.6 建议

(1)建设单位应按照《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

要求,切实落实电磁防治措施及本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不利影响的减缓措施,做好基站

的环境管理工作,使电磁波和其它不利影响降至最小,并为下期基站的规划布局和建

设积累有益的经验。

(2)应定期检查基站天馈线系统,防止馈线因老化、人为或其它原因造成破损。

(3)建议建设单位在综合考虑房屋业主意见、信号覆盖、施工难度、环保要求、

周边环境敏感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对基站天线进行优化,确保对城市景观环

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4)建设单位应加强电磁知识的宣传,使群众对基站电磁场有正确的认识。在施

工期、运营期,建设单位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对公众提出的合理的环保诉求及时予

以解决。

53

预审意见:

(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54

审批意见:

经办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