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83

1 - CORE · 2016-07-08 · 101 6 183-204 1 2 ! "# $% &'( )*+ ,-. /012034 5 67 89:5 ; ? 0 @a 0bc& d efghi5 & j iklm 2no o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興大歷史學報 第二十四期

民國101年6月,頁183-204

海洋文化議題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黃綉媛2

摘要

目前我國有了國家海洋政策及海洋教育政策,並誕生了《國民中小學「海洋

教育」議題課程綱要》,然若要落實海洋教育的推行,則有賴於課程教學來完成,

是以本文以五個海洋主題為例,說明各主題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

以適當的教材教法融入相關主題的教學中。

關鍵字:海洋文化、海洋教育、歷史教學、融入教學

1 本論文初稿〈海洋文化重要主題融入國中歷史課程教學的探討〉首次發表於國家教育研究

院主辦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微調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研討會》,(2010年9月25

日)。論文宣讀時承蒙評論人的指教和寶貴意見,特於此致上最高謝意。今所撰之論文,除

增加「海權爭奪史」一主題之外,復增添多筆教材教法的範例說明。且將論文更名為〈海

洋文化議題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論文復承蒙審查教授們提出寶貴的修正意見,作者

受益良多,特於此表達萬分感激之意。 2

作者現職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183

歷史學報 第二十四期

一、前言

台灣扼西太平洋海運交通樞紐,擁有豐富海洋資源,具有發展成海洋文明大

國並立足世界的優勢條件。惜因受到昔日時空背景的限制,遂行封鎖性的海防政

策,未有合宜的海洋教育,導致人民無法親近海洋,遑論認識海洋對人類歷史與

文明發展的重要性。幸好近幾年我國政府深切體認到:唯有重視海洋教育,培育

具備海洋素養的公民,才能永續經營海洋資源,繁榮我國海洋科技、產業與文化,

進而在國際競爭中勝出。於是在2007年3月制定國家海洋教育政策方針,並積極推

動大學、中學及小學各級學校實施海洋教育,同年《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議

題課程綱要》應政策之需要而出爐。本課綱強調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應以塑造親

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涵養學生的海洋通識素養為主軸,進而奠定海洋台

灣的深厚基礎。並希望在國中歷史、地理與公民各科中能多加強海洋文化教育。3

我國《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議題課程綱要》標示「海洋文化」教學的主

題軸包括:海洋歷史、海洋文學、海洋藝術三部分。其中「海洋歷史」較貼近歷

史課程可以處理的部分。4然而,本課綱對於「海洋歷史、文化」究竟應包括那些

重要主題,並沒有明確的指示,只在分段能力指標上說道:國中階段應瞭解台灣

地理位置在航運史的重要性,分析台灣海洋拓展史之演進與未來發展。另外在教

材編選原則上也僅提示:以周延與適切的教材幫助學生親近海洋、熱愛海洋與認

識海洋,涵養學生的海洋意識與能力。單就這些文字的陳述來看,不免讓人覺得

籠統而無具體焦點可言。故而,如何將一些重要的海洋史主題,融入歷史課程的

教學中,而能夠達到涵養海洋思維的教育目標。自然成為首要研究的課題。準此,

作者擬就個人對海洋歷史與文化內涵的理解,先以五個重要的主題為例,做為討

論的基礎,附帶的也論及各主題融入歷史課程與教學的一些做法。這五個主題分

別是「海外移民史」、「海外探險與新世界發現」、「海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制海

權爭奪史」、「南島民族的海洋文化」等。

3

參見:《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議題課程綱要》修訂稿2007年10月3日頒布。電子文獻參

見:http://203.68.253.130/~nature/master/1/13/13-75.htm 4

依照課綱內容所寫:國中階段的海洋文學教學在於使學生瞭解:臺灣海洋文學的內涵與特

色,以及嘗試文學創作以表達自己對海洋的感受,若依此說明則「海洋文化」中的「海洋

文學」自然歸屬於國文教學較恰當。再者,課綱對國中「海洋藝術」的學習強調的是:分

析台灣海洋藝術的內涵與精神,以及能運用音樂、視覺、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

洋為主題的藝術。依此說明,則藉由音樂與美術課融入海洋藝術的教學當較適當。

184

海洋文化議題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

二、「海外移民史」融入課程的教材教法

人口遷徙是人類歷史上常見的活動,在特殊歷史時空中常出現人口大量外遷

的移民潮。大規模移民潮的出現反映的是社會、經濟、政治的劇變,而跨地域人

口流動更帶來不同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的效應。因此,海外移民史,當是我們進行

海洋史教學上必須予以重視的課題。以下試舉若干事例,以說明人類史上不同地

區出現的移民潮,及其帶來的影響。

在古希臘歷史上,西元前八至六世紀間,出現一波波向海外移民的風潮,時

間長達兩個世紀之久。希臘本土山多平原少而耕地不足,這是促成人口外移的重

要因素,而頻繁的海外貿易也帶動人口外移的效應。大體上,希臘人是先往愛琴

海東岸的Ionia(即Asia Minor)地區移民,等到該區發展飽和後就再遷徙他處。以位

在Ionia的米利都(Miletus)這個殖民地為例,盤據該城邦的是一批擅長遠洋貿易的

希臘人,由他們主導Ionia地區的希臘人再次向外移民。其中一條航路是沿愛琴海

東岸北行到達黑海南岸,也就在此時發現了達達尼爾海峽;另一條航路則是經由

克里特島,往西地中海區域殖民。雅典、科林斯(Corinth)這兩個城邦也主導移民

活動,例如科林斯人在西西里島的Syracusae建立殖民地。大舉海外移民的活動,

讓希臘新殖民地廣布於地中海沿岸地區,形成「泛希臘世界」。在北非尼羅河出口

處也建有殖民地,義大利半島南部及西南沿海區成了希臘人的新家園;位於今法

國沿海的Massalia(馬賽),是希臘人在地中海最西邊的殖民城邦。5希臘人大規模向

海外移民造成的影響,至少有三點值得注意:第一是因航海移民而找到的新航路,

成為希臘人進行海外貿易的重要商路。第二是希臘人對地中海區域的地理有了新

發現與認識,例如發現達達尼爾海峽連結了愛琴海與黑海;又如發現地中海被歐、

亞、非三洲包圍,也發現另有海峽讓地中海可通向其它海域,於是希臘人開始稱

呼地中海為「內海」,對其它的海域則稱為外海。6 第三則是希臘文化傳播到整個

泛希臘世界中,希臘人在新殖民地複製了原鄉的城邦生活方式,建起神廟以供奉

宙斯、阿波羅神諸神,也蓋起表演用的劇場,如今在土耳其、西西里島境內屹立

的古希臘神廟、劇場等建築遺蹟,就是最好的見證。希臘人也與新殖民地的先住

民有密切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例如希臘文化與西西里島原住民文化的融合;而義

5

Giovanni Puglieso Corratelli.(eds).The Western Greeks: Class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London: Thames & Hudson,1996)pp.142-143. 6

同註五引書,pp.200-201.

185

歷史學報 第二十四期

大利的羅馬人接觸希臘人後,也學起希臘人的建築樣式、陶器製造與上繪的工夫,

並且深愛希臘文學。7在希臘海外移民的教學上,不一定要如前述內容如此詳盡,

但至少得強調希臘人向海外移民的主要動力,以及海外移民對生存空間擴大及文

化傳播的影響力,至於海外移民的航路及殖民地分布的地區,則以相關地圖配合

解說即可。

明清至近代中國華人往海外移民的風潮,也是在中國史教學上值得強調的史

事。以閩、粵地區的居民為例,無論是下南洋或到台灣,主要的推力還是以經濟

因素為主,戰亂期也會促成人口大量遷徙。明清之際閩、粵地區人口渡海遷台及

開發台灣的史事,目前國、高中的台灣史課程都有所強調,故此處不再深論。1842

年鴉片戰爭結束後華南沿海居民持續移民海外的顯著事蹟,則不仿融入近代史的

教學當中。在1840年前華人海外移民人口約100至150萬人左右,移出地以東南亞

沿海的商業城鎮為主。1860年清廷與英法等國簽訂北京條約,不但增加通商口岸,

也容許外國商人招聘華民出洋工作,因而開啟華工移民海外的新頁。8自此以降直

到1910年代,華人向海外移民人數已高達700至900萬人,移民地區已延伸到美洲、

澳洲,甚至歐洲、非洲部分地區。造成這段期間移民潮的推力,主要是中國耕地

的有限以及戰亂、天災交加而至;而海外地區提供謀生發展的機會,則是吸引華

人前往的誘因。9例如,在十九世紀中葉,西方列強為了開發南洋殖民地的經濟,

就積極招募華工前往,於是中國農村過剩的勞動人口,前仆後繼地前往新興殖民

地開墾。

在距今約3500年前,南太平洋的南島民族開始活躍於海上遷徙活動,他們藉

由星象、海流、海象、風向、鳥類飛行等自然徵兆去設定或修正航道,駕著獨木

舟從一個島嶼航向另一個島嶼。10南島民族航向台灣定居的確切時間與航路,是

學者仍在努力建構的研究課題。但至少在台灣史的教學上,不妨先運用台灣原住

民部落中流傳的海洋傳說,提供學生了解台灣原住民祖先渡海到台灣列島的原因

7

同註五引書,pp.200-201. 8

1860年清朝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正式將華人出海移民合法化,於是有不少華人前往

英屬殖民地新加坡謀生。參見:黃子娟,《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新加坡金門人的族群意

識與認同變遷》(國立金門技術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頁23-24。 9

黃子娟,《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新加坡金門人的族群意識與認同變遷》(國立金門技術

學院 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頁23-24。 10

參見:傅君編輯《大洋之舟:南島祖先的海洋之旅》,(台東:台灣史前博物館,2008年)頁

34-39;72-85。

186

海洋文化議題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

所在,以及可能的海上路徑。例如,達悟族有祖先從南方巴丹島渡海到蘭嶼島的

傳說;卑南族的口碑則說道祖先因颱風從菲律賓漂流到台灣,進而定居於台東海

岸平原。花蓮阿美族的傳說包括有:祖先是太古海島的男神,帶著妻兒乘坐木船

到達花蓮沿海;或說祖先原居蘭嶼,再跨海到火燒島,但因居住不適又跨海到台

灣的台東海岸居住。噶瑪蘭族有一則傳說提到:祖先原住在三賽(Sunasai)地區,

有三兄弟因耕地不足而想遷往他處,於是打造舟船出航,最後到達台灣。11從以

上事例可知,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多半起源於南太平洋島嶼,航海遷徙來台的中繼

站是蘭嶼及綠島。而沿著黑潮的北向流徑,是到達台灣最佳的航路。12文化人類

學家認為:對於尚未有文字的民族而言,傳說就是他們共同的歷史與文化記憶,

傳說內容本身就是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13因此透過傳說故事來敘述台灣原住民

祖先的渡海來台,絕對跟介紹漢人祖先渡海來台的史事一樣重要。

三、「海外探險與新世界發現」融入課程的教材教法

筆者認為此一主題的教學目標在於:瞭解人類航向充滿危險海域的精神動

力,以及來自經濟需要或社會、政治驅力的各種混合因素;瞭解人類活動範圍及

其對歷史、文化發展的重大影響。人類遠洋探險的精彩情節原本就很吸引人,對

於中學生而言,「鄭和下西洋」、「大航海時代歐洲人的海外探險」是兩個適合融入

海洋教育的主題。無論就國別史或世界史而言,都有其重要的意義。

(一)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的壯舉,是在明成祖傾全國財力支持下,以及繼承宋、元兩代進

步的航海技術與經驗而展開的。14總計下西洋的活動有七次,啟航時間為1405年,

終止的年代為1433年。遠早於歐洲的大航海時代近乎百年。其船隊規模龐大,計

11

相關教學素材可參見:黃綉媛,〈記憶海洋:台灣原住民的海洋傳說〉,載於黃綉媛主編《人

與海的對話:海洋意識與海洋創意文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出版,2009 )頁66-73。 12

詹素娟,〈綠島觀點下的黑潮與Sanasai傳說圈〉一文認為:南島民族從南方沿著黑潮北向的

水路而渡海來台,而綠島是西太洋地區人群移動很重要的一個中途站。該文載於《東台灣

史研究》13,(2009年7月)頁75-94,。 13

參見:李亦園,《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1982)一書 14

陳信雄,〈鄭和船隊究竟到過那些地方〉,載於陳信雄、陳玉女主編,《鄭和下西洋國際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稻鄉,2003年),頁259-292。

187

歷史學報 第二十四期

寶船共63隻,官吏、軍士、船員共計26,802名。15而航海之範圍則及於南海、印度

洋、阿拉伯海等海域,造訪東南亞、印度、錫蘭與阿拉伯半島共達29處。16這樣

的航海盛事,被西方史家稱譽為「中國稱霸海上」的時代。17

在「鄭和下西洋」的教學上,學生最有興趣的課題包括;當時航海、造船技

術有多先進?航海範圍多廣?發現那些新世界?其樣貌如何?這些課題自然是要

有所交待的。然而,更應釐清說明的重點是:鄭和下西洋之目的、性質,及其成

就與影響等問題。在下西洋目的方面,向來有尋找惠帝行蹤18、宣揚國威、爭取

同盟牽制帖木兒帝國、促進海外貿易等說法。19但晚近的研究證實,其政治外交

之目的遠大於擴張海外貿易之動機。20明成祖之所以多次派鄭和下西洋,乃是為

達成:四夷賓服、海外諸邦皆來朝貢而共尊中國為宗主上國之目的。21而此一外

交目標,的確在鄭和多次出使海外「懷柔遠人」奏效後而有所成就,計在永樂年

間已有海外18國前往明廷朝貢。22另一方面,明朝也發揮做為宗主國對海外諸屬

邦的政治影響力,起到抑強扶弱、仲裁政治糾紛的作用。23

15

參見﹝明﹞馬歡原著、萬民校注,《明鈔本《瀛涯勝覽》校注》,(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年)頁5。 16

參見註14引文,頁271。然而,陳信雄在該文的論證中,提出鄭和並未到達東非的看法。 17

參見:邱仲麟譯(Louise Levathesm原著),《當中國稱霸海上》(When China Ruled the Seas)(台

北:遠流,2000)一書 18

明朝的鹽官談遷,在所著《國榷》卷十三「成祖永樂三年條」中提到:「有謂建文帝入海上

諸國,假此蹤跡之,若然,則聖意愈淵遠矣。」此說似意味成祖時代已有追尋惠帝的揣測,

但畢竟為傳說,證據仍屬薄弱。參見:談遷,《國榷》,(台北:鼎文,1978),頁954。 19

沈萍,〈從政、經、心、軍觀點談鄭和遠航〉,載於林曉東主編《鄭和下西洋與華僑華人文

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5)頁745-747。 20

鄭和船隊攜帶之絲綢、瓷器等物,主要做為外交饋禮,也用以交易諸番國之香料、珍寶,

以供皇室之用。此種交易活動純屬朝貢貿易性質,而非經濟利益取向的。參見:王御風、

余璱、林孟欣,〈鄭和下西洋航線的政經意義〉,載於陳信雄、陳玉女主編,《鄭和下西洋國

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稻鄉,2003年),頁201-216。 21

明成祖極欽羨唐代賓服四夷之盛況,遂履次遣使奔走於四夷、行船於海外諸國,而在鄭和

經營海外數年後,終於達到四夷君長頂踵相繼來朝的盛況。事見於﹝明﹞談遷,《國榷》卷

十六「成祖永樂十三年條」,(台北:鼎文,1978),頁1119-1120。 22

永樂年間向明廷朝貢的諸國名單,參見:王御風、余璱、林孟欣,〈鄭和下西洋航線的政經

意義〉,載於陳信雄、陳玉女主編,《鄭和下西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稻鄉,

2003年),頁201-216。 23

所謂抑強,即是懲戒不服命令的屬國強藩。而濟弱扶傾,則是扶持遭強藩侵略奪權的小邦

屬國。最明顯的事例即是:明成祖懲戒暹邏、爪哇等大國,而扶立滿剌加、蘇門答臘等小

國。參見:王御風、余璱、林孟欣,〈鄭和下西洋航線的政經意義〉,載於陳信雄、陳玉女

主編,《鄭和下西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稻鄉,2003年),頁201-216。

188

海洋文化議題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

然而,鄭和遠航對後世有影響及啟發嗎?答案是肯定的,有兩事可茲證明。

其一,隨鄭和出航的馬歡所著的《瀛涯勝覽》,紀錄下所到諸國的航路、海潮、地

理生態,及形形色色的風土、民情、物產,是一本了解明代海外世界的一手史料。

它在明末倭寇猖厥時期特別受到關心海事的人士所重視,並予以研究、改編或再

版或收藏。24時至今日,它仍是一本了解異域世界的好書,值得教師從中選取題

材做為教學補充之用。其二,對於當前正積極向海洋發展的中國而言,「鄭和下西

洋」提供最好的歷史借鏡。人們總會問到:明朝政府最後何以放棄大航海?徒讓

海上霸權落入15世紀末興起的歐洲海權國家。而此種疑問也是西方史家所好奇

的。倘若學生問及此一問題時,教師可嘗試從「北虜南寇」的嚴重問題切入,提

供一較合理的解釋。的確,來自北方蒙古勢力的入侵,以及沿海倭寇的掠奪,始

終是明朝的大患,尤其在明朝中葉國勢漸衰後,而國家財力又必需集中於遏阻邊

患的軍事開支上,勢必得放棄大規模的航海之舉25。當然原因不會是單一的,還

可提問諸如:是否來自主張重農抑商的官僚之反對?或因為中國有重陸權而輕海

權的傳統?類此問題都有助引發學生的思考與進一步的求證。最後,應從鄭和下

西洋的性質去看清問題。基本上,鄭和遠航時期,明朝正實施海禁,嚴禁民船私

自出洋經商。故其航海本質並非如歐洲重商主義國家,是針對拓展海外貿易而為。

他的首要任務是確立以「天朝」為中心的朝貢體制。其間容或有交易活動,性質

也純屬懷柔遠人的朝貢貿易。26而人類歷史上,畢竟是那些可大獲利市的商業活

動,最能促使人們永續活躍於海外。

(二)大航海時代歐洲人的海外探險

「大航海時代歐洲人的海外探險」是世界史教學上重要的一章。目前國中課

本在近代歐洲史「海外探險與拓殖」一節,有如下扼要的說明27:「葡萄牙與西班

牙兩國的海外探險,所導致的新航路與地理大發現,以及後續的海外征服與拓殖

24

參見:馬歡原著、萬民校注,《明鈔本《瀛涯勝覽》校注》,(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年)

頁1-28。 25

潘文國等譯(Paul Kennedy原著),《霸權興衰史:1500至2000年的經濟變遷與軍事衝突》台

北:五南,1995)頁8-9。 26

嚴格而言,鄭和船隊下西洋當中的商貿活動,規模既有限,也非經濟利益導向,純屬朝貢

貿易性質。參見:王御風、余璱、林孟欣,〈鄭和下西洋航線的政經意義〉,載於陳信雄、

陳玉女主編,《鄭和下西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稻鄉,2003年),頁201-216。 27

參見:育橋文教事業編著,《國民中學社會(3上)》台北:康軒文教事業,民國98年9月初版。

189

歷史學報 第二十四期

活動,如征服美洲原住民,進而拓殖南美、北美洲各地。接著略述「繼葡、西之

後,荷、法、英等國爭相加入非洲、美洲、亞洲的拓殖活動。最後則對西歐國家

的大航海活動做出結語:「綜合而言,大航海時代開啟歐洲人海外貿易與殖民的序

幕,他們自此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以及貿易與傳教據點,歐洲人透過幾乎遍及

全球的航海路線,確立他們在近代世界的主導地位。」

以上教材當然可提供教學參考,但要讓學生瞭解歐洲人向海外探險的動力,

海外探險的具體收獲,以及後續的海外殖民與貿易擴張帶來的深遠影響等。教師

在教學的解說上仍應掌握三個重點,分述如下:

其一,說明促使西班牙與葡萄牙首開其端,而向海外探險的主要原因。首先,

應該強調亞洲的香料向來是歐洲人所需的重要商品,但原來溝通歐亞的香料貿易

海路,從十五世紀末起已被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所控制,歐洲人已無法從原有的商

路取得香料。而此時可用地圖輔助說明:原有的商路是從地中海東岸登陸小亞細

亞半島(今土耳其),再經兩河流域(西亞),進入波斯灣後,再通往印度洋區域。28接

著指出原有的貿易路線都在奧圖曼帝國的疆域內,並強調東地中海與波斯灣的制

海權都被奧圖曼帝國所掌控。在這種情勢下,歐洲人就必須找到一條前往亞洲貿

易的代替路線。29

其二,介紹哥倫布、麥哲倫、達伽瑪等人的海外探險歷程,及他們找到的新

航路與到達的新世界。西班牙海外探險隊的首航是由哥倫布率領,總共歷經四次

探險(1492-1504)。解說四次探險的路線,教師可參照教科書所附地圖解說,也可

利用網路提供的動畫圖,30去指出哥倫布在加勒比海登陸的島嶼(他以為是印度)。

介紹麥哲倫的航海探險(1519~1522)時,應強調他繞過南美洲海峽進入太平洋抵達

亞洲菲律賓的路線,後來船隊經由印度洋返回歐洲,此一航行全球一周的壯舉,

28 參見:桑原騭藏,〈ペルシア湾の東洋貿易に就て〉,收入《桑原騭藏全集》第三卷,(東京:

岩波書店,昭和43年(1968)),頁490-511。 29 十五世紀末,奧圖曼帝國已擊敗地中海的威尼斯與熱內亞的商業國家。控有東地中海的制

海權,其史實可參見:Willem Pieter Blockmans, .A history of power in Europe : peoples,

markets, states. New York: Harry N. Abrams,1997)P.190-191,195. 30 加拿大的卡加利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就製作一幅哥倫布航海動畫圖,網頁參見:

http://www.ucalgary.ca/applied_history/tutor/eurvoya/columbus.html

.

190

海洋文化議題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

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當介紹葡萄牙的海外探險活動時,教師可先介紹亨利王子

(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1394-1460)是開啟葡人海外探險的奠基者,因為他創辦

航海學校培養航海技術人員,並主持葡國在非洲西海岸的探險工作,為後來找到

通往印度洋的新航路立下基礎。接著可說明狄亞士(Bartolomeu Dias)的探險隊發

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後則介紹達伽瑪(Vasco da Gama)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

的航海之旅(1497-1498),並強調此趟任務的達成,標幟了葡萄牙找到通往亞洲

的新航路。

其三,說明海外探險的收獲與影響:首先應強調由於新航路的發現,帶動葡、

西兩國往亞洲、美洲拓展貿易與殖民地。葡萄牙方面,在新航路發現後的六十年

內佔有印度的果阿(Goa)、錫蘭、麻六甲及中國的澳門等地,可說掌控了歐亞之間

最重要的貿易航路,因而從中獲取可觀利益。31西班牙方面,則占領加勒比海區

的島嶼群,又征服墨西哥與祕魯為殖民地,在太平洋地區則占領菲律賓的馬尼拉,

並開闢出美洲經馬尼拉到中國的通商航路。講述這段史實時,教師可在地圖上指

出新闢的通商航路,並彰顯道:這些新航路讓歐洲人可通達全世界各地做貿易,

擴大了他們的貿易勢力範圍,也形成全球性的貿易網絡(參見﹝圖一﹞)。而當各

國角逐亞洲海域的貿易霸權時,位居商業航道要衝上的臺灣,才會成為荷蘭、西

班牙等國爭奪的對象。接著則應強調荷、英、法等國也競相往海外探險與爭奪殖

民地。解說時,應利用地圖指出各國在亞、美、非各洲佔領的區域,以凸顯全球

遭到列強瓜分的態勢。32最後總結道:歐洲人的海外探險活動,不但開啟歐洲歷

史的新紀元,而且對全球人類的歷史也產生深遠的影響。

31

K.N. Chaudhuri. Trade and Civilisation in the Indian Ocean: An Economic History from the Rise

of Islam to 175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66. 32

在維基百科網站’Maritime history’主題欄,有一張歐洲人在全球殖民的分布動態地圖,它會

依序播放16、17、18、19、20 世紀全球被各國殖民的情形(基本上每一世紀以一張地圖顯

示),此地圖集可供下載使用,參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Age_of_navigation#Age_of_

Discovery

191

歷史學報 第二十四期

【圖一】十六、十七世紀世界主要貿易路線圖33

教師除了進行課堂講述外,還可設計讓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例如,請學

生閱讀航海家的傳記故事,並發表閱讀感想。這個活動的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到:

大航海家共有的人格特質包括:熱愛航海,充滿冒險犯難精神。而且學生閱讀哥

倫布、麥哲倫、達伽瑪或亞美利哥(Amerigo Vespucci ,1451 - 1512)等航海家的探險

事蹟後,對大航海時代發現了那些新世界,會有更具體的理解。再如,讓學生撰

寫一份 「哥倫布航海探險計畫書」,也可加深學生對史實的認識。這個活動可做

為課前或課後作業,也可採分組合作方式。首先,教師可推薦學生閱讀哥倫布傳

記,然後提示學生撰寫內容應包括:海外探險的動機、擬到達的地點、航海路線

圖,船隻與導航儀器(如羅盤),以及預計的具體收獲等。當學生能完成合於史實

的計畫書時,就說明他們真正理解:西班牙向海外探險的主因,哥倫布船隊的航

路與所到之處,以及其航海所依賴的技術與地理天文知識等。

四、「海外貿易與文化交流」融入課程的教材教法

作者認為「海外貿易與文化交流」主題的重要性在於:跨海通商帶來的效益

並不止於物質的互易,更大的影響層面是不同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此外,

貿易與文化交流的內容,較能貼近人們的生活經驗而易引起學生的共鳴。還有這

33

本張貿易路線圖要特別感謝劉俊嘉同學(彰化師大研究生),能利用GIS底圖協助作者繪出。

192

海洋文化議題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

一主題的講述,將有助於銜接本國史與世界史,也有利於做跨地域民族文化的比

較。那麼,有那些歷史上的主題事例可做為課程教學的素材呢 ? 以下舉些案例以

供參考。

人類乘船浮海到各地經商的事例比比皆是,古代地中海地區最有名的海商是

腓尼基人,希臘人也不遑多讓。希臘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眾多的商貿重鎮,當殖

民城邦建立後,神廟、劇場隨之建立,有知識的教育家也踏進來,因此海外商貿

據點,就成為希臘文化傳播的據點。當然希臘人在新殖民地內也會接觸不同民族

的文化,很自然的所謂「東方文化」(特指小亞細亞地區文化34)就與希臘文化互為

浸染與影響了。還有因為希臘人前往義大利半島與羅馬人通商,使羅馬人因而浸

染到希臘文化。總之,希臘人向海外大規模的經商或移民,所帶來的文化交流效

應就是加速「希臘化」世界的形成,以及「希臘化」文化的發展。35

若將歷史舞台轉向11到13世紀的亞洲海域,可看到中國、阿拉伯和日本的商

船忙碌於海上通商的場景。當時宋朝中國的海船擁有極先進的設計(如水密隔

艙),且已將指南針運用於海上導航,因而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宋朝海外貿易興

盛的程度遠超前代,其原因除了造船、導航技術進步外,還有兩個重要條件給予

支撐。一則是國內工、商經濟繁榮,且製陶、造絲、煉鋼各項生產技術及生產力

均高;36二則是宋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且主動向海外招商,以增加政府的財政

收入。37宋朝時期海外貿易帶來的文化交流層面極廣,以中、日文化交流內容而

34 希臘人眼中的東方(Orient),指的是愛琴海東岸,含小亞細亞地區及其南部的沿海平原,大

致包括今天的土耳其、敘利亞、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等地區。 35 關於「希臘化世界」及「希臘化文化」的觀念,有兩點是必須澄清的。其一,希臘人大規

模的海外通商、移民實有助於「希臘化世界」(或稱泛希臘世界)的形成,在亞歷山大帝國

建立之前,希臘人在地中海區的殖民地東達今西亞沿海,南達北非埃及,西達義大利半島

及西西里島,在地中海最西是臨今天法國的馬賽港,形成所謂希臘化世界。至於亞歷山大

帝國的建立,只是讓「希臘化世界」範圍更擴大,並使更多的民族文化融合。其二,有關

「希臘化」(Hellenize)一詞含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希臘文化的傳播及希臘文化的影響力,二

是指希臘文化與其它民族文化的融合。 36 宋朝人燒製陶器技術高且品質好、量產大。成為外銷商品的大宗。此外,冶鐵、煉鋼技術

也非常進步,已懂得利用焦煤代替木炭來煉鐵,並使用熔爐以及鑄模來生產鐵器,當時生

鐵的年平均生產量,可說獨步全球,遠超過當時的英國水平。參見:Philip D. Curtin.

Cross-Culture Trade in World History.(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reprinted).

pp109~110.特別是 Chapter 6 “Asian Trade In Eastern Seas,1000-1500” 37 宋朝政府主動往海外招商的做法,經常是遣使到貿易對象國,贈以絲綢之禮來誘導外商至

華貿易。如在宋太宗在雍熙四年(987年),即「遣內侍八人賚敕書金帛(絲織品)分四綱,各

往南海諸蕃國,勾招進奉,博香藥、犀牙、真珠、龍腦」。而且當外商要返航歸國時,官方

193

歷史學報 第二十四期

言,中國所產的絲織、瓷器、香藥、書籍,得以換取日本的黃金、硫磺、水銀、

刀劍 、木材等特產;此外,入宋求經問學的日本僧侶,也將宋朝的禪宗文化與茶

文化引進日本並發揚光大。38另一方面,華商常年往東南亞地區經商,以絹絲、

瓷器、鐵鼎各物,換取當地各種香料,因而對當地的風土民俗有更多認識。例如

對真臘國(今柬埔寨)的文化認識包括:該地信仰佛教,黃衣僧侶可有家室,紅衣

僧侶則居寺廟並嚴守戒律;民俗以右手為淨,左手為穢,以右手掬食;對犯盜者

則施以斬手、斷足、燒火、印胸等刑罰」39。至於中國與阿拉伯貿易帶來的文化

交流包括有:中國以陶瓷器換取阿拉伯的大量香藥;阿拉伯人信仰的伊斯蘭教傳

入中國,讓宋朝人認識到伊斯蘭教徒每日做五次禮拜,以及不吃豬肉的習俗;相

對地,寓華的阿拉伯商人及子弟也開始學習漢文化。40迨至明、清時代,由於明、

清政府經常實施海禁,嚴重影響民間的海外貿易活動。但在合法對外貿易時期,

中國海商與日本海商的貿易還是非常活絡。中、日跨海貿易所促成的文化交流中,

有一事特別值得提出,即是媽祖信仰傳入日本。媽祖屬海神信仰,原盛行於福建

沿海地區,清朝商船出海貿易往往供奉媽祖於船艙,以祈求人、船皆安。41而華

人旅日通商,也在當地建起媽祖廟,每年還舉行熱鬧的媽祖慶典活動。諸如鹿兒

島、沖繩島、大阪、長崎、青森都建有媽祖廟。此外,媽祖信仰也在日本「在地

化」,主要是結合日本當地的「船玉神」信仰。42

從以上所舉的各項事例可知,想將「海外貿易與文化交流」主題融入本國史

還會設「燕犒」加以酬謝。參見:《宋會要輯稿》86冊, (台北,世界書局,1977年),頁

3364--3366。並參見:黃綉媛〈宋代中國的海外貿易與中外文化交流〉載於《菁莪季刊》

第十二卷第二期,(民國89年7月)頁15-25。 38 參見前引,黃綉媛〈宋代中國的海外貿易與中外文化交流〉頁15-25。 39 參見:趙汝适著,楊博文校釋,《諸蕃志校釋》,卷上〈志國〉,真臘國條。(北京:中華書

局,1996)頁18-19。附註:趙汝适曾長期擔任宋朝泉州市舶使司一職,他彙集本人與商人

的海外見聞而寫成此書。 40 參見前引:黃綉媛〈宋代中國的海外貿易與中外文化交流〉頁15-25。 41 松浦章,〈清代帆船の船内祭祀―沿海地域における宗教伝播の過程において―〉

《東亞文化研究交涉》第2號,頁109-120。論文電子檔請上網參閱:http://www.icis.kansai-u.ac.

jp/data/journal02-v1/09_matsuura.pdf 42 參見:藤田明良〈日本近世における古媽祖像の船玉神的信仰〉,載於黃自進主編《近現代

日本的蛻變》(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6年)頁17-22。另見:高橋誠

一,〈日本における天妃信仰の展開とその歴史地理学的側面〉《東亞文化研究交涉》第2

號,頁121-144。論文電子檔請上網參閱:http://www.icis.kansai-u.ac.jp/data/journal02-v1/10_

takahashi.pdf

194

海洋文化議題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

或世界史,教學素材的資源堪稱充足。只要在編寫教材時能以生動筆法,配合航

海貿易路線圖,以及各種具體或有趣的圖像,當能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

如,在描寫明清時代海外貿易與文化交流時,特別點出華人的媽祖信仰傳播到日

本,或者說媽祖祭祀圈從華南沿海擴大到日本列島,並輔以日本地區媽祖出巡的

風俗畫做說明43,相信學生立刻會聯想到台灣的媽祖遶境活動,因為兩地的場景

是如此神似。

五、「海權爭奪史」融入課程的教材教法

自古以來,人類即利用海洋謀求生存乃至壯大勢力,如捕撈海產發展漁業,

以海洋為交通道路而發展海運業,更利用海洋航向新世界去貿易與殖民。當一個

民族或國家,握有利用或支配某一海域的最大優勢時,就是他們掌握該海域主控

權的時代。簡言之,即握有「制海權」。「制海權」或簡稱「海權」,在英文常用字

眼中,包括:Thalassocracy, Sea Power, Command of the Seas.’ Thalassocracy’源自

古希臘語,意思是統治海洋(to rule the Seas),古代的希臘人與腓尼基人,都曾控

有地中海區域的貿易與殖民優勢,而成為海上霸主。到了近代,歐洲國家的海權

意識強烈,擴張海權、稱霸海上成為許多國家的立國方針。這些野心勃勃的國家

競相爭奪海外殖民地、貿易據點、地盤,以及重要的通商航路,使得海權爭奪戰

愈演愈烈,其戰場由地中海、大西洋蔓延到印度洋、太平洋。在激烈的海權競爭

中,各國卯足全力、使盡戰略,也常爆發大型海戰。誠如海洋戰略史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所言,在大帆船時代海權(Sea Power)成為影響歷史發展的一股重大

力量,誰控有海權,誰就能成為海上強國。44。以下即以地中海及東亞海域的海

權爭奪史為例,去說明如何編寫相關教材,以讓學生能理解:一國能否掌控海權,

影響到該國國運之隆替與世界之地位。

(一)奪取地中海制海權的爭霸戰(13-16世紀)

在中世紀末的地中海世界,大型的商業城市國家,為維護其商業利益的永續

43

在日本尚保存許多關於媽祖信仰的風俗畫,畫中媽祖遶境慶典活動的場面,與台灣媽祖遶

境場面神似,取來當課本插畫必能引起學生興趣。 44

參見: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著、安常容譯《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二版)。

195

歷史學報 第二十四期

性,競相擴建海軍,以利於爭奪地中海的制海權,包括港口據點,通商航路、貿

易範圍的掌控。例如在在1257年到1400年之間,熱那亞(Genoa)和威尼斯(Venice)

兩國的海軍經常陷於熱戰,最後因雙方勢均力敵,都只能保有各自的海權勢力範

圍而已,但元氣均已大傷。45

而強盛後的奧圖曼土耳其帝國,也立即介入爭奪地中海的海戰中。憑著其強

大的海軍,一舉在1475年左右擊敗熱那亞海軍,從熱那亞手中取得地中海東岸及

黑海沿岸的海陸據點。在1499年之後又從威尼斯手中奪下巴爾幹半島沿岸的港口

(含Albania和希臘)。自此以後,奧圖曼帝國成為主宰東地中海的霸主。當時的西

班牙原控有西地中海區的制海權, 當然不容奧圖曼坐大,於是在1571年聯合威尼

斯、熱那亞與教皇國共組聯合艦隊,共同攻擊奧圖曼帝國的海軍。此役雙方出動

數百艘戰艦,主戰場在希臘的Lepanto海灣,最後奧圖曼的海軍慘遭聯軍的擊潰,

只剩40艘船得以返國,官兵傷亡三萬人,一萬五千人被俘。這就是史上著名的

Lepanto海戰(勒班多海戰)。但三年後,奧圖曼帝國以新建的200艘戰船,擊敗西班

牙的艦隊,奪得西班牙在北非突尼斯的要塞La go.及Lagoleta,因而掌控了西地中

海的制海權,最後迫使西班牙勢力撤出地中海。46

關於西班牙與圖曼帝國在地中海區的海權爭奪戰,教學上可將它融入奧圖曼

土耳其帝國的崛起。在述說「奧圖曼帝國」的崛起時,可以強調土耳其人原本是

草原民族,但後來積極建立海軍,並向地中海地區擴張勢力。經過與競爭對手的

多場海戰後,最後取得對地中海的主控權,版圖也擴大到整個希臘半島。如此的

講述法,可以突顯海權對國運隆替的影響力,讓學生了解奧圖曼帝國的壯大,不

只光靠陸權,奪得地中海的制海權,更是帝國強盛的重要因素。

(二)列強競逐於東亞的海權爭奪戰

16、17世紀東亞海域之情勢極為複雜,先後出現多股海上勢力互相角逐。

當中包括:中、日的海商與海盜勢力,葡萄牙、西班牙及荷蘭人的勢力。國中歷

史課程中的「國際競逐下的台灣」一章,就是專門介紹上述各種海上勢力的活動。

45

Blockmans, Willem Pieter. A History of Power in Europe:people, Market, States. (New York:

Harry N. Abrams,1997) p.190-192. 46

參見:Blockmans, Willem Pieter. A History of Power in Europe: people, Market, States. (New

York: Harry N. Abrams,2009) p.190-192、195.

196

海洋文化議題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

或許考量國一學生無法理解紛雜的史事。47一般課本教材都儘量化繁為簡,或分

立子題去說明各國海商勢力的活動,如翰林版課本即就「海商在臺澎的活動」與

「荷蘭、西班牙在台灣的競逐」,各分立一節予以說明。「海商在臺澎的活動」的

教材重點如下:

「14世紀後期,明朝為防備倭寇,實行嚴格的海禁政策。…16世紀以後,

海禁政策逐漸鬆弛,澎湖與台灣逐漸成為漢人捕魚、貿易、走私的場所。

當時日本人也常到台灣活動,…進行走私貿易與海上劫掠活動。……17世

紀前期,台灣成為海商顏思齊、鄭芝龍的重要據點,他們掌控了台灣與中

國東南沿海的貿易;同時也招募漢人開墾今日雲林、嘉義一帶。」48

而「荷蘭、西班牙在台灣的競逐」的教材重點則寫道:

「16至17世紀,歐洲國家紛紛到東亞地區尋找貿易和傳教的據點。……後

來葡萄牙人及西班牙人分別佔領澳門和菲律賓的馬尼拉,做為與中國貿易

的據點。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隊企圖佔領澎湖,但被明朝將領

沈有容擊退,1624年荷蘭人進佔台灣南部,…此後展開38年的殖民統治

(1624~1662)。……西班牙為了和荷蘭人競爭,也在1626年進攻台灣北部,

佔領雞籠、淡水等地,…做為對日貿易的據點。…後來日本實施鎖國政策,

西班牙對日貿易受挫,於是減少駐台守軍。1642年,荷蘭人打敗西班牙人,…

成為唯一在台的西方勢力。」49

上述教材基本上呈現的是葡、西、荷各佔有貿易據點的態勢,並突顯日本鎖

國政策是荷蘭勝出而西班牙退敗的主因。但比較不能突顯出三方競爭海權的激

烈,其中運用的戰略手段,以及荷蘭最後奪得優勢地位的關鍵原因。因此,教學

上不妨以荷蘭的戰略手段為觀察焦點,強調兩個重點。第一,荷蘭運用何種戰略

奪得有利據點。第二,荷蘭如何打擊、削弱西、葡的勢力。在講述上,則可依作

47

目前國中社會課程。國一安排台灣史,國二安排中國史,國三安排世界史。

48 賴進貴等編著《國民中學社會課本 (第一冊)》,台南:翰林出版,2011年。頁83。

49 賴進貴等編著《國民中學社會課本 (第一冊)》,(台南:翰林出版,2011年)頁84-85。

197

歷史學報 第二十四期

者以下編寫的教材進行:

「17世紀初荷蘭人進入東亞拓展貿易勢力,當時葡人已據有澳門,做為對

中國與日本貿易的轉口站。而西班牙則佔有馬尼拉,做為連結美洲、中國

與日本貿易的中轉站。荷蘭人為達到壟斷東亞貿易利權的目標,先是要求

明朝開放福建的海澄港做為中、荷通商據點,但遭到明朝官方的拒絕。50於

是改採武力奪取中國沿海島嶼的戰略,葡屬澳門是荷蘭攻佔的首要目標,

但1622年的澳門海戰,荷方慘遭葡軍擊退。荷艦隨即轉而攻佔澎湖,並建

築城堡。其間,荷蘭人還至台灣勘察,決定大員港也可做為新據點。由於

澎湖為明朝屬地,且為海防門戶,明朝政府不能坐視荷人佔領而不管,於

是在1624年出動大軍逼使荷蘭人退出澎湖,荷蘭人隨即轉而攻佔台灣。荷

蘭佔領台灣最主要的考量是:台灣位於日本到馬尼拉航道中繼站,有利於

經營東亞區的轉口貿易,同時也可從台灣截斷西班牙的貿易路線。51

另一方面,荷蘭採取封鎖戰、劫掠戰等手段,企圖擊垮西、葡的貿易

勢力。例如,從1600年起荷蘭軍艦多次攻打或封鎖馬尼拉,並常劫掠西班

牙的商船(包含與之通商的中國船),十幾年下來已造成西班牙在馬尼拉的

貿易嚴重受損,原本每年約有五十幾艘中國船入港的盛況,在1610年卻只

剩下六艘船進港。西班牙人就是在處於這種劣勢下,決定征服台灣做為新

據點。但是,台灣還是讓荷蘭人捷足先登了,西班牙深恐荷蘭切斷馬尼拉

與日本間的商路,於是在1626年佔領北台灣的雞籠與淡水,以利對日貿易,

並牽制荷蘭勢力。但西班牙對日貿易收益不如預期理想,加上日本實施鎖

國被迫退出日本市場,種種不利情勢,迫使西班牙決定集中資源去經營馬

尼拉的貿易,因而逐步減少台灣的駐軍。而荷蘭人趁虛而入,一舉驅逐了

西班牙勢力,奪得北台灣。52在打擊葡萄牙上,雖然不能奪得澳門,但1641

50 明末逐漸鬆弛海禁,曾開放福建海澄港讓國人出洋貿易,但並不許洋商入港活動。荷蘭人

最希望獲得海澄做為對中國與日本的貿易據點,經過多次與福建官方交涉,都遭到拒絕。

荷蘭東印度公司遂決議以奪佔澳門為首要目標,如果佔領不成,則退而求其次佔領澎湖或

台灣。此一戰略的決定與執行過程,可參見:徐曉望,《早期台灣海峽史研究》,(福州:海

風出版社,2006年)頁122-129。 51 本段教材的撰寫內容,主要參考陳宗仁的《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研究

(1400--1700》(台北:聯經,2005)頁178-184。 52 參見,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研究(1400--1700》(台北:聯經,

198

海洋文化議題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

年卻奪得葡國在印度洋最重要的貿易和戰略據點—麻六甲,等於截斷葡國

自印度經南洋到澳門的貿易航路(見﹝圖一﹞),因而使葡國在東亞的貿易

大受損害。53總之,荷蘭人打擊西班牙、葡萄牙的戰略都達到削弱對方勢

力的效果,更憑藉著武力佔領最具戰略價值的台灣、麻六甲。於是,為自

己奪得支配東亞海域最優勢的局面。」

此外,在教學方法上,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荷、西、葡戰略對決的模擬活動,

首先教師發給學生上述的補充教材,並請學生先查閱澳門海戰、澎湖海戰的相關

資料,然後採分組合作方式,讓每組成員以角色扮演方式,去模擬三方陣營的攻

防戰—包括戰略考量、執行手段、海戰布局等等。

六、「南島民族的海洋文化」主題融入課程的教材教法

我們若從海洋文化圈的觀點,去論談人類的海洋文明發展史時,南太平洋區

南島民族的海洋文化圈,勢必與諸如地中海文明圈、北大西洋文明圈、東亞海域

文明圈列於同等地位,而成為必須講述的一個重要主題。台灣原住民本屬世界南

島民族的一支,無論從台灣史或南島民族文化圈的角度,台灣南島民族的海洋文

化特性,都應該在歷史課程中予以介紹。

南島民族主要分布於南太平洋廣大海域的各島嶼上,最北達台灣島,最南達

紐西蘭,最東到復活節島,最西端為臨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南島民族多居

環海的島嶼上,生活文化的產生與海洋息息相關。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在南太平

洋群島研究「美拉尼西亞人」,發現他們製造的船隻,有著「舷外撐杆」的平衡設

計,不禁讚嘆其造船的科學水平並不亞於歐洲人。而「美拉尼西亞人」就憑著這

樣的船隻和歷代累積的航海知識與技術航向大海,或去捕撈魚群,或到四處交易

貨物。他們在造船及新船下水典禮的過程都有結合巫術信仰的儀式,以保佑船隻

航海時的平安順利,以上這些構成「美拉尼西亞人」海洋生活文化的重點特色。54

2005)頁189-195。

53 參見:K. N. Chaudhuri, Trade and Civilization. An Economic History from the Rise of Islam to

1750. pp.84-85. 54

參見:馬林諾斯基 著(于嘉雲譯),《南海舡人:美拉尼西亞新幾內亞土著之事業及冒險活

199

歷史學報 第二十四期

台灣原住民既屬南島民族,他們有沒有類似「美拉尼西亞人」人的海洋文化

內涵?答案是有的,蘭嶼島上達悟族的海洋文化就是典型的範例。環海而居的達

悟族在生活作息上與海洋互動密切,每年春至夏季當黑潮帶來迴游性魚類時(飛

魚、鬼頭刀),出海捕魚成為他們生產活動重心,因而其歲時曆法也依漁作為基準。

基於捕魚需要而製造的拼板舟,優雅的船身線條極具藝術價值,而船眼、水紋的

雕刻更有保護航安的屬靈信仰意義。還有,從造船到新船下水所舉行的儀式也展

現對海洋崇敬的信仰。在捕飛魚的季節,漁團出海前必先舉行「飛魚祭」,以感謝

大海賜給族人食物。而捕魚活動是集體合作,過程中須遵守種種文化禁忌。最重

要的是:飛魚季節一過,就不再出海大量捕魚,這是遵守「魚獲夠吃即可,不須

過度捕撈的原則」,好讓海洋生物得以休養生息。55這一切構成達悟族海洋文化的

核心內涵,也展現出達悟族是真正親海、知海、愛海的民族。如是以觀,既然我

國海洋教育強調學生親海、知海、愛海意識與能力的培養,何不在台灣史課程中

的原住民課題中,對達悟族的海洋文化特色多點介紹;且若再搭配蘭嶼拼板舟的

照片,或以名畫家顏水龍「蘭嶼系列」的畫作,去呈現達悟族人的船、海互動意

象,則既達到圖文並茂的效果,還可融入海洋藝術的賞析。是以筆者建議教科書

的書寫應超越「達悟族有漁團組織,漁團成員一起造船、修船和漁獵,並平分漁

獲…,著名的歲時祭儀是飛魚季」56簡單交代的方式。而多用點巧思去呈現達悟

族的海洋文化與海洋思維。

台灣原住民當中,還有像達悟族般具鮮明海洋文化色彩的族群嗎?答案是有

的。學者的研究證明在十七世紀時台灣的西拉雅、噶瑪蘭族都是活躍於海上的民

族。詹素娟對噶瑪蘭族的研究,已大體勾勒出他們划著獨木舟活躍於台灣東北海

域的各種面貌─他們除了在海岸捕魚,不時還船行到淡水河劫掠該地行商的華

人,有時航行到東海岸劫持阿美族人。57這樣的行徑展現出他們強悍的一面。更

有趣的是日本人勾繪的一幅圖畫中,有四位噶瑪蘭族人划舟而行,最前座的一人

動》,(台北:允晨,1991)一書,特別是第四章「船與航海」

55 參見:黃綉媛,〈達悟族的海洋意識與海洋文化〉,載於黃綉媛主編《人與海的對話:海洋

意識與海洋創意文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出版,2009 )頁75-81。 56

引文參見:育橋文教事業編著,《國民中學社會(第一冊)》(台北:康軒文教事業,民國98

年2月初版)頁69-71,並見課本中的「原住民的族群與社會」、「原住民的經濟活動與宗教活

動」等項目文本。 57

相關內容,請參見:詹素娟,〈綠島觀點下的黑潮與Sanasai傳說圈〉《東台灣史研究》13(2009

年7月),頁75-94,。

200

海洋文化議題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

高舉著一隻雞,這樣的情景頗像達悟族以公雞血在船頭呼喚飛魚到來的情境。58然

而,目前歷史課本中卻缺乏類似海洋情境的描繪。倘若能以圖文並茂方式去撰寫,

相信能更讓學生了解台灣原住民活躍於海洋的面貌。

西拉雅族也曾是親海而居的民族,康培德所撰〈十七世紀的西拉雅人生活〉

一文,對蕭壠社西拉雅族所住的水域環境生態、水資源的充沛,臨海而居的漁撈

生活,獲食魚蝦食物對其健康的助益,以及他們與跨海來台的華商交易情形,都

有詳盡而生動的說明。59我們不仿借用康培德論文的內容試寫一段課文如下:

「十七世紀有一群西拉雅人居住在台灣西南沿海地帶,蕭壠河流經他們的

村落,河的出海處是一大片泥灘地,走過潮間帶就是一片汪洋大海,退潮

的時候可看到延綿的沙洲。海洋孕育出各樣的魚、蝦、貝類,讓西拉雅人

有豐盛的蛋白質食物可吃。西拉雅婦女常結伴在海邊捕撈貝類、魚蝦,男

人也常駕著獨木舟捕撈各種海魚。在陸地上,西拉雅人在野地上耕種糧食,

而男人常穿梭於草林間獵捕梅花鹿。偶而,西拉雅人會遇到從華南沿海搭

船到村落做買賣的客商,就用鹿皮鹿肉換取商人所帶來的食鹽、布疋、瓷

器各項生活物品。……」60

以上的文字放在課本正文可能稍佔篇幅,但若做為課本「延伸學習主題」的

內容,其文字則不嫌長,而標題名稱或可寫成:「西拉雅人的親海生活及與外邦客

的交易」。此外,教師根據教材授課之後,也可以出一道習作題,如「畫一幅十七

世紀台灣西拉雅人親海活動的樣貌圖」,這道課題基本上可讓學生畫出人與海互動

的情境,屬於海洋藝術創作的練習活動。作業可採小組合作或個人完成方式,教

師事前 壠可稍作提示如下:請同學記得畫出蕭 社西拉雅人附近的水域環境,包括

壠蕭 河及入海口處的泥灘地,河口外的海洋及岸外沙洲。然後畫出婦女在淺海地

58 日本人文助留下的「噶瑪蘭族與舟船」印象圖,在前註所引的詹素娟論文內有附圖,而且

是彩色版的。

59 康培德,〈十七世紀的西拉雅人生活〉,載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

化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民國90年8月)頁1-27。 60 本段課文的內容,主要突顯西拉雅臨海而居的生態環境,及他們利用海洋生物資源,依海

為生的事實,並且彰顯從十七世紀以後,海洋讓西拉雅人與海外人群開始有更多的接觸,

因為中國大陸沿海商客會渡海來台做買賣交易,而來自歐洲海權國家的商人(探險家)也開

始登陸台灣,尋找經貿的資源。

201

歷史學報 第二十四期

區捕撈魚、蝦,以及男人划著獨木舟穿梭於沿海的樣貌。圖畫版面中,還可畫出

搭船而至的漢人在地面擺著瓷器、布疋,而西拉雅人拿著鹿皮與漢人交易的情景。

當學生完成這份作業後,教師與學生可共同選出優良作品,將畫作張貼於教室的

壁報欄上,讓大家共同欣賞。

七、結語

倘若從海洋史的角度去講述歷史,則海外移民、海外探險、海外貿易與文化

交流、爭奪制海權的歷史,以及南島民族的海洋文化等主題,都是重要而不可忽

略的主題。前文基於方便討論而將各主題分別敘述,其實在課堂教學時,這五大

主題都可融為一體加以說明。從海洋史的角度去看人類歷史的發展,更能洞識影

響歷史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更能啟發對重大歷史問題的深度思考,尤能比較出中

西歷史發展趨勢之異同。例如,影響世界歷史走向的近代歐洲強國,其崛起與壯

大皆與海權擴張成功有關,而擴張海權最大的動力來自海外貿易的擴張。打從重

商主義時代起,歐洲各國對海權的擴張未曾停止過,藉由海軍角力而在制海權競

爭中勝出者,即能在海外掌控更大的貿易市場,從而增加商業集團與國家的財力。

反觀中國歷史,宋元時代的航海與造船技術的確領先西方國家,宋朝的遠洋貿易

也盛極一時,而明初鄭和遠航規模更宏大且配置海軍。但畢竟「鄭和遠航」其主

要目的在於確保朝貢體制的運作,而非為擴張海外貿易利益而為。所以,當明朝

停止下西洋並兼行海禁之舉時,已標幟中國大航海時代的結束。然而,十五世紀

末西、葡等國的海外探險卻開啟影響世界歷史的新紀元。一開始、一結束之間的

反差,竟讓中西方歷史走向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總之,多一點從海洋史的角度,才能夠更周全的看到人類歷史活動的面貌。

也比較能走出以陸地史觀,或白人史觀,或漢人史觀的歷史思維。突破傳統斷代

式、朝代式或偏重政治興衰分合的歷史書寫方式,61也才有可能較多的融入人類

61 目前國民中學歷史課程架構,主要強調人與時間的概念,而依時代段落方式安排。國一的

課程為台灣史,國二為中國史,國三為世界史。基本上仍以朝代政權轉移遞嬗,或政權的

分合做為敘述主軸,兼輔以說明各時代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但這種課程架構會讓「海

洋文化」的主題無法充分的融入。例如,在本國史課本「宋遼金元的競爭與融合」單元中

計有七個子題:宋的立國政策,宋、遼、夏的和戰,北宋的改革,金的崛起與南宋的偏安,

元帝國的興亡,宋元經濟的發達,宋元的學術與文化。其中只有「宋元經濟的發達」一項

202

海洋文化議題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研究

與海洋互動的歷史面向,以及海洋文化交流的各個重要課題。如何以海洋史的視

野重新架構中學歷史課程,或許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課題。筆者認為目前可先做

者,是先將本文所提出的五個海洋史主題,適切的融入台灣史、中國史與世界史

的相關章節中。更希望未來的課程架構能突破傳統,而朝向以「海洋文化圈」的

概念去組織。若能如此,則透過歷史教育,必能達成國家海洋教育的目標。台灣

學者正試圖以跨領域合作的研究方式,去建構東亞海域或黑潮文化圈內民族互動

及文化交流的歷史。相信相關研究成果陸續出來,將有助於我們建構以海洋歷史

或海洋文化為主軸的課程架構。

的課文稍為寫道:「宋元時期國際貿易相當熱絡,…隋唐以來漸趨繁榮的海上貿易,至宋、

元更為興盛,中國的船舶也逐漸成為南海貿易的要角。政府在東南沿海的廣洲和泉洲設立

市舶司,貿易稅收已成為政府的重要財源。」像這樣簡單的敘述,實無法掌握宋朝海外貿

易帶來精彩的文化交流面貌。前段課文引見自:育橋文教事業編著,《國民中學社會(第三

冊)》,(台北:康軒文教事業,民國99年9月出版),頁122-123。

203

歷史學報 第二十四期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Maritime Subjects into 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Huang Hsiu-Yuan

Abstract

In Taiwa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issued White Paper on Marine

Education Polices. Therefor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ritime culture become

important for promotion of Marine Education.The maritime theme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are as follows: overseas settlement, voyages and exploration, maritime trade and

cultural exchange, competition for sea power,and marine life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Keywords: maritime culture, marine education, history teaching, integra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