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2010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 年年年年年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 Upload
    vanya

  • View
    127

  • Download
    5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1 、考点分布:. 一、地理试题评价. 一、地理试题总体评价. 1 、考点分布:. 2 、试卷的特点. 图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 ① 考点覆盖面广,突出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 人口增长模式、产业转移、垂直自然带、我国区域发展阶段、区域空间结构、晨昏线变式图的判读、日出时间计算、空间定位、水循环、等值线判读、降水影响因素、交通位置重要性分析、农业自然区位条件、植被的生态效益、城市化进程 …. 必修一: 47 分;必修二: 28 分;必修三: 17 分;区域地理: 8 分.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Page 2: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一、地理试题评价1 、考点分布:选择题 考点分布 分值1 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必修二) 42 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特征(必修二) 43 产业转移中不同阶段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必修二、三) 44 产业转移的特征及意义(必修二、三) 45 山地垂直带谱的分布特征(必修一) 46 山地垂直地带中的坡向判断(必修一) 47 影响垂直地带中森林带分布的因素(必修一) 48 我国区域的发展阶段(必修三) 49 我国区域的空间结构(必修三) 410 晨昏线变式图中昼长的判断、日出时间的计算(必修一) 4

11 晨昏线变式图的判读及区域空间定位(必修一) 4

Page 3: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一、地理试题总体评价1 、考点分布:综合题题号 考点分布 分值36( 1 ) 区域空间定位、全球变暖对图示区域水循环的影响(必修一) 8

36 ( 2 )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归纳分布特征及分析原因(必修一) 10

36 ( 3 ) 西北航道越来越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区域地理) 8

37( 1 ) 分析培陵种植青菜头的有利气候条件(必修二) 6

37( 2 ) 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的应对措施(必修二) 6

37( 3 ) 植被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发挥的作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必修一) 9

37( 4 ) 推进城市化进程该采取的具体措施(必修二、三) 9

Page 4: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2 、试卷的特点① 考点覆盖面广,突出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产业转移、垂直自然带、我国区域发展阶段、区域空间结构、晨昏线变式图的判读、日出时间计算、空间定位、水循环、等值线判读、降水影响因素、交通位置重要性分析、农业自然区位条件、植被的生态效益、城市化进程…

图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

8 .目前我国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A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 .工业化阶段C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 .衰落阶段9 .据图示信息判断,我国区域空间结构A .以面状为主 B .以岛状和网络状为主C .现代化的空间网络系统已形成 D .由点状向岛状发展

必修一: 47 分;必修二:28 分;必修三: 17 分;区域地理: 8 分

Page 5: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② 注重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运用和分析

图 5 世界某区域略图

90°

180° 0°

西北航道 500

250 500

M

图例

年降水量(mm)

例如 36 题( 1 ).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图示阴影区域水循环的影响。( 8 分)

( 1 )使水循环增强。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增多,(地表和地下)径流量增大。(每点 2 分,共 8分)

Page 6: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例如 37 题( 2 )随着长江三峡水库蓄水量不断增加,涪陵青菜头的主要种植区(海拔 135 米以下的农田)逐渐被淹没,青菜头种植区海拔将逐渐升高。你认为当地政府和农民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种变化?( 6 分)( 3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涪陵区政府在山地丘陵大力实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请结合图 6 ,从地理学角度说明植被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的作用。( 9 分)

图 6 水土保持护坡林作用示意图

微量清水入河

不透水层

心土

地下水 河流

层 土 表

( 2 )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保温措施,防低温冻害;改良土壤。(任答三点即可,每点 2 分,共 6 分)( 3 )植被有利于增强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植被能截留雨水,使降水强度较小,减轻对土壤的冲刷;植被能减慢地表径流,减弱对地表的侵蚀;植物根系具有固定土壤、固土护坡能力。(任答 3 点即可,每点 3 分,共 9 分)

Page 7: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③突出地理图表资料的解读和运用能力

生产环节 生产时间 气候播种 9月 20~ 25℃ ,较湿润

出苗、移栽 10月 16~ 20℃生长 10月~次年 2月 6~ 15℃收获 3月 阴晴少雨

“风脱水”晾晒、加工 4月~ 6月 晴朗少雨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涪陵种植青菜头的有利气候条件。( 6 分)

图 4

北京时间 24

12

0 P Q

M 纬线

图 5 世界某区域略图

90°

180° 0°

西北航道 500

250 500

M

图例

年降水量(mm) 37 题( 1 )青菜头是制作榨菜的主要原料。重庆涪陵( 106°56′E~ 107°43′E , 29°21′N~ 30°N ),位于乌江与长江汇合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青菜头的生产,其生产环节见表 2 。

Page 8: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2 、试卷的特点④选择题较简单,区分度不明显⑤综合题个别设问地理性不强,例如 36 题中的第三问及 37 题中的第四问。36 ( 3 )说明近年来图示海域的“西北航道”越来越受关注的主要原因。( 8 分)37 ( 4 )重庆市于 2007 年 6 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当地政府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你认为重庆市的广大乡镇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9 分)

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发展高效优质农业。(任答 3 点即可,每点 3 分,共 9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Page 9: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二、学生成绩统计、答题情况分析1 、总体情况分析

学科 实考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地理 232 55.03 48% 83 24

Page 10: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2、各题的得分率统计题型 选择题 61.8%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得分率 85% 80% 90% 75% 85% 65% 72% 65% 10% 45% 30%题型 非选择题 49.71%题号 36 1) 2) 3) 37 1) 2) 3) 4)得分率 45% 31% 52% 52% 45% 50% 73%

Page 11: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图 5 世界某区域略图

90°

180° 0°

西北航道 500

250 500

M

图例

年降水量(mm)

3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①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不能很好运用,第一轮复习不到位;

例如 36 题( 1 ).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图示阴影区域水循环的影响。( 8 分)

Page 12: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3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②大多学生材料解读、图表阅读能力较差,不能准确捕捉有效信息,空间定位能力较薄弱;

图 5 世界某区域略图

90°

180° 0°

西北航道 500

250 500

M

图例

年降水量(mm)

简述M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10分)

Page 13: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生产环节 生产时间 气候播种 9月 20~ 25℃ ,较湿润

出苗、移栽 10月 16~ 20℃生长 10月~次年 2月 6~ 15℃收获 3月 阴晴少雨

“风脱水”晾晒、加工 4月~ 6月 晴朗少雨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涪陵种植青菜头的有利气候条件。( 6 分)

Page 14: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③ 、归纳表述能力欠缺:没有运用地理术语,语言组织不规范④书写不规范,随意涂改,卷面不整洁

Page 15: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及建议1 、垒实基础、回归教材,引导学生构建主干知识框架看书、看地图、看考试说明、看“错题集”

要关注教材中的图。重点掌握四幅自然地理规律图。气候类型分布图、洋流的分布图和水循环的分布图、自然带的分布图、板块分布图。 还有其他图表,包括各种区域分布图、统计图、联系图、流程图、概念图、原理图等

Page 16: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地理学科基础知

自然地理

地球运动系统

地理环境特征

地对人的影响

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 地物的运动、水体的运动整体性三大特征、地域四大分异规律、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环境、资源、灾害等不同时空尺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图

主要原理观点

人地相互影响

人地协调发展

人口增长模式、中心地理论、产业区位论、可持续发展观人口变动、工农业地域类型、交通布局、城市化与城乡规划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途径

典型区

域人文地理

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重大问题

区域防治新技

经典理论(区域结构)典型区域(差异)经济联系(合作)荒漠化、湿地、流域综治、产业城市等环境问题与发展RS 普查监测、 GlS 城市管理、 GPS 交通导航、数字地球

微观区

域区域地理

身边的事物或案例

高三复习内容框架

知识建模形成体系

Page 17: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种下一棵知识“树”

Page 18: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Page 19: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Page 20: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长出一棵知识树

Page 21: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及建议2 、精选练习、限时训练,注重对学生答题规范和技巧的指导高考的原题、其他省市的新题、学生以前错误率高的“旧题”

剪贴试卷,归类分析,完善思维链条;研究考点,查漏补缺,突出核心主干

Page 22: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原因(自然、人为)◆条件(有利、不利)◆影响(正面、负面)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要素(总量、结构)

3 、构建地理思维模型 ,建立答题模式

Page 23: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模式有以下几种: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

Page 24: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描述某地区地形特征的基本思路

海拔

地形类型及其结构地面起伏

主要地形的分布

地势

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

其他:典型的地貌形态等

—海拔低

—起伏小—北高南低

—以平原为主

图中信息:等高线、河流流向等

Page 25: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河流特征的描述思路

河流特征的描述思路

径流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河流的长度、密度、弯曲度、性质等

其他:流速、水能状况等

—径流量丰富—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为汛期

—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含沙量少

果-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因——影响河流的因素河流 水文特征

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

气候 降水状况气温状况植被 覆盖率

河流 水系特征

水系形态和支流、湖泊流程流域河道

地形地势

相对高度倾斜方向山脉走向表层岩性流向

Page 26: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如:各类区位分析的基本内容。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气 候

地 形

土 壤

水 源

光、热、水

灾害性天气

对自然条件的改造

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市 场

交 通

科 技

政 策

Page 27: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西南“石漠化”

自然地理 背 景 人 类不合理活动

成因 工程措施(技术、生物) 非工程措施(资金、政策)

整治措施

效益经济、社会、生态

直 接(土壤肥力) 间 接(河流泥沙)危害

例: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Page 28: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严密审视问题的设置,把握设问的中心,明确回答的方向。切忌“牛头对不上马嘴”。析题规范性:

注重迎合设问组织答案,学会知识迁移和套路的迁移。切忌“字多却不能表意”。组织规范性:

要求多角度、条理性表述,学会分点,不能泛泛而谈,不能出现逻辑错误,切忌“前言不答后语”。表述规范性:

4 、关注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Page 29: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一定切忌:一定切忌:1.针对一点,反复啰嗦2.违背地理原理、地理规律3.违背该地状况4. 口头语”、“大白话”5.“书写凌乱,字体潦草

Page 30: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答题注意事项答题注意事项◆不要用现象解释现象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位于环太平火山地震带上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Page 31: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不能用原理代替分析崇明岛将来为什么会和长江北岸相连?

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长江位于北半球,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冲刷南岸,在北岸沉积泥沙。

Page 32: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不能用概括代替具体阐述美国五大湖沿岸钢铁工业布局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五大湖沿岸的铁,阿巴拉契亚山地的煤,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廉价的水运条件;欧洲殖民主义者首先到达这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Page 33: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不能部分代替整体阐述南昆铁路建设区位条件

要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叙述。

Page 34: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不能臆断代替规范阐述长江三峡成因

流水冲刷,天长地久,水滴石穿。流水的侵蚀作用

Page 35: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5 、关注浙江省“省情”和“热点问题”,能用地理原理和规律来解释热点话题一:低碳经济 热点话题二:西南干旱 热点话题三:地震频繁热点话题四:北方沙尘热点话题五:上海世博

热点话题六:动力火车…

Page 36: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学会节约时间学会定位学会描述学会动手学会捕捉信息学会完善答案学会综合比较

学会放弃

6 、培优、补差,分层指导,树立学生的信心

Page 37: 2010 年温州市二模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