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19 時  評 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壹、前言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 9 月底出訪美國後,又風塵僕僕地在 10 月下旬來到 英國,在 4 天的國是訪問中,掀起了另一波的國際外交大戰。由於英國王室與 政府給予習近平高規格的接待,而習近平也是帶著中國大陸的投資和貿易實力 出訪兩國,因此觀察家不免要將他在兩國所獲得的待遇相比,但這僅是在看熱 鬧,真正的門道應是中國大陸與英國關係的強化,究竟會如何衝擊現有的國際 秩序,特別是美「中」兩強的外交戰略。 貳、習近平在英國的行程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夫人彭麗媛是在 10 19 日抵達英國訪問,第二天 早上王儲查爾斯王子 (Prince Charles) 夫婦到旅館親迎習近平夫婦至閱兵場,再 由女王伊莉沙白二世 (Queen Elizabeth II) 陪同檢閱皇家騎兵。下午,習近平前 往英國議會大廈對兩院國會議員發表演說,成為第一位在英國國會演講的中國 大陸領導人。之後,習近平夫婦與威廉王子 (Prince William) 夫婦共進英式下午 茶,晚上則參加英國女王在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 舉行的盛大國宴,當 An Analysis of Xi Jinping’s State Visit to the UK in 2015 嚴震生(Yen, Chen-Shen)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 首頁 - 法務部調查局...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時 評 它正和美國進行外交競逐,當美國拉攏中國大陸鄰近的越南及緬甸,中國大陸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 首頁 - 法務部調查局...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時 評 它正和美國進行外交競逐,當美國拉攏中國大陸鄰近的越南及緬甸,中國大陸

19

時  評2015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壹、前言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 9 月底出訪美國後,又風塵僕僕地在 10 月下旬來到

英國,在 4 天的國是訪問中,掀起了另一波的國際外交大戰。由於英國王室與

政府給予習近平高規格的接待,而習近平也是帶著中國大陸的投資和貿易實力

出訪兩國,因此觀察家不免要將他在兩國所獲得的待遇相比,但這僅是在看熱

鬧,真正的門道應是中國大陸與英國關係的強化,究竟會如何衝擊現有的國際

秩序,特別是美「中」兩強的外交戰略。

貳、習近平在英國的行程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夫人彭麗媛是在 10 月 19 日抵達英國訪問,第二天

早上王儲查爾斯王子 (Prince Charles) 夫婦到旅館親迎習近平夫婦至閱兵場,再

由女王伊莉沙白二世 (Queen Elizabeth II) 陪同檢閱皇家騎兵。下午,習近平前

往英國議會大廈對兩院國會議員發表演說,成為第一位在英國國會演講的中國

大陸領導人。之後,習近平夫婦與威廉王子 (Prince William) 夫婦共進英式下午

茶,晚上則參加英國女王在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 舉行的盛大國宴,當

An Analysis of Xi Jinping’s State Visit to the UK in 2015

嚴震生(Yen, Chen-Shen)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Page 2: 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 首頁 - 法務部調查局...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時 評 它正和美國進行外交競逐,當美國拉攏中國大陸鄰近的越南及緬甸,中國大陸

第13卷 第11期 中華民國104年11月

20

PROSPECT & EXPLORATION

晚即下榻於白金漢宮。

20 日的活動屬於慶典性質 (ceremonial),21 日的行程則具有實質內涵

(substantive)。習近平先是由安德魯王子 (Prince Andrew) 與財政大臣奧斯

朋 (George Osborne) 造訪與中國大陸有密切學術研究合作關係的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習近平與英國首相卡麥隆 (David Cameron) 在唐寧街 10 號

會談,並簽署多項協議。其中的核電計畫,大陸預定投資 60 億英鎊,並由法國

電力集團(Électricité de France,EDF)與大陸的中廣核集團(China General

Nuclear,CGN)共同興建薩摩塞特郡 (Somerset) 的辛克利角 (Hinkley Point) 核

電站;此外,大陸未來還將負責另一座布拉德韋爾 (Bradwell) 核電站的設計。

英「中」雙方還另有多項商業和基礎建設的合作協議,包括電動車不同產業,

城區和碼頭開發,天然氣供應,醫療貿易,和郵輪建造等,總金額高達四百億

英鎊或三百億美元。

兩國於 22 日發表《中英關於構建面向二十一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

聯合宣言》(China-UK Joint Declaration on Building a Global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除強調將繼續推動雙方的投資和貿

易之外,也提議設法讓雙方的重大倡議,如大陸的「一帶一路」(One Belt, One

Road,OBOR),英國的「基礎設施升級投資計畫」(National Infrastructure Plan

Investment ) 對接,互蒙其利。此外,英方表態支持國際貨幣基金在最近一輪審

查中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而中方則將支

持倫敦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設。

習近平在 22 日還參觀了著名的英國衛星通訊公司─國際海事衛星組織

(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Organization,INMARSAT),並到倫敦的孔

子學院參觀,晚上與卡麥倫首相共進晚餐後,飛往英國工業大城的曼徹斯特

(Manchester)。在 23 日最後一天的行程中,習近平上午參觀了曼徹斯特大學

的國家石墨烯研究院 (National Graphene Institute) 及曼城足球隊,下午返回北

京,完成了 4 天的國是訪問。

Page 3: 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 首頁 - 法務部調查局...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時 評 它正和美國進行外交競逐,當美國拉攏中國大陸鄰近的越南及緬甸,中國大陸

21

時  評2015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參、對照訪美行程及待遇

習近平訪問美國時,同樣是帶著大批企業家前往,並在西雅圖與美國的企

業界舉辦會談,並宣布對波音飛機的採購。然而,在習近平從西岸的華盛頓州

進入美國時,歐巴馬政府又同時安排教宗方濟各 (Pope Francis) 到美國東岸的首

府華盛頓特區訪問,而美國媒體訪問的焦點,則是集中在首次訪問美國的第一

位來自於美洲 ( 阿根廷 ) 的教宗,有關習近平的報導不僅排在後面,也沒有獲得

同等的篇幅及重視。在習近平隨後抵達華府後,教宗方濟各還在紐約等地有行

程,也博得該周大部分媒體的版面及報導,讓習近平的鋒芒完全被蓋了過去。

不過,習近平出訪英國,不僅沒有另一個重量級的國際政治人物分散注意

力 (divided attention),同時英國媒體給予的重視也令人印象深刻。《金融時報》

認為英國熱情地用高規格來迎接習近平的做法 ( 入宿白金漢宮、乘皇室馬車、對

英國國會兩院進行演講 ) 是正確的,因為中國大陸有太多的商機,它也將習近平

的造訪視為英國近年來最重要的外交訪問。1 路透社則是在習近平出訪前,刊登

了他接受訪問的完整文字訪談。2

在此一問一答的訪談中,習近平首先希望他的出訪,能為英「中」全面戰

略夥伴關係帶來一個黃金時代 (golden era),並指出英國表示要成為對中國大陸

開放程度最高的西方國家。習近平認為這是一個有遠見及戰略性的選擇,完全

符合英國本身的長期利益,因此中國大陸樂於和它廣泛地進行高層和深度的交

往。儘管訪談中也包括敏感的問題,如中國大陸是否會在國際衝突中扮演較為

積極的干預角色、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運作是否透明、中國大陸在南海議題

的立場等,但基本上算是做球給習近平闡述「中」方立場並降低疑慮。

今年 4 月安倍訪美時,曾對美國國會兩院聯席會議進行演講,教宗方濟各

也獲得同樣的殊榮,習近平當然亦希望有此機會,但顯然美國國會並沒有這樣

的意願。他在美國無法對國會領袖演講,但在英國的訪問中獲得了彌補。習近

1 “UK Is Right to Roll Out the Red Carpet to Xi Jinping: Commercial Opportunities Justify the Gamble on Goodwill,” Financial Times, October 18, 2015, at http://www.ft.com/intl/cms/ s/0/bb6ec4d8-73fb-11e5-bdb1-e6e4767162cc.html#axzz3r94rv300

2 “Exclusive Q&A with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Reuter, October 17, 2015, at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5/10/18/us-china-britain-xi-q-a-idUSKCN0SC03920151018#E7sQAKADBl3HURxE.97

Page 4: 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 首頁 - 法務部調查局...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時 評 它正和美國進行外交競逐,當美國拉攏中國大陸鄰近的越南及緬甸,中國大陸

第13卷 第11期 中華民國104年11月

22

PROSPECT & EXPLORATION

平成為第一位對英國兩院演講的中國大陸領導人,而這個擁有最古老的巴列門

(Parliament) 並在今年紀念大憲章 (Magna Carta) 九百周年的老牌民主國家,願

意讓來自威權體系國家領導人到國會演講,也是另一種層次的包容。

肆、讓「中國」重返榮耀

中國在清朝乾隆年間,擁有世界最大的經濟體,GDP 占全球四分之一,但

十八世紀乾隆末年英國特使馬戛爾尼 (George McCartney) 出訪北京,迫使清廷

與西方接觸後,中國逐漸被迫開放,並在 1840 年代開始歷經鴉片戰爭及南京條

約的羞辱,清廷無力抗拒列強隨後在中國掠取各樣利益。雖然中國的式微不能

僅由英國強迫開放門戶予以解釋,但基本上研究近代史的學者往往將中國的衰

退歸諸於鴉片戰爭,甚至忽略了它對中國走向國際外交的貢獻。

如果 200 年前中國大陸的衰退乃是由英國造成的,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民

族主義所帶來的復興,可由習近平出訪英國所受到的禮遇獲得證實。兩百多年

前,英國為了貿易來到中國,如今「中國」仍有各樣的商機,鴉片戰爭前夕,

林則徐還寫信給維多利亞女王,希望她能協助管控鴉片對中國人所造成的傷

害,但未獲正面回應,如今英國另一位女王伊莉沙白二世不僅邀請習近平日乘

黃金馬車,夜宿白金漢宮,而英國人當年不可一世的傲氣,也轉成打躬作揖地

恭迎貴賓。如果「中國」真的希望走出先前因為英國而經歷過的歷史低潮,隨

著英國王室及政府對習近平的高規格接待,這一段悲情應可告一段落,「中國」

已重回國際社會,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心。

伍、習近平訪英的後續效應

英國忽視美國的反對立場,選擇加入中國大陸主導的亞投行,已看出中國

大陸和美國的外交角力不是僅在亞太的周邊國家、大陸展現優勢的非洲、及美

國後院的拉丁美洲,也出現在與美國在民主傳統及人權價值與美國最接近的歐

洲地區。在習近平結束英國的訪問後,又風塵僕僕地趕回北京,會晤德國總理

梅克爾及法國總統歐朗德,在一周之內連續與西歐三大強權領導人見面,顯示

Page 5: 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 首頁 - 法務部調查局...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時 評 它正和美國進行外交競逐,當美國拉攏中國大陸鄰近的越南及緬甸,中國大陸

23

時  評2015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它正和美國進行外交競逐,當美國拉攏中國大陸鄰近的越南及緬甸,中國大陸

則是企圖分化美國的重要歐洲盟友,甚至製造它與最親密夥伴之間的矛盾。

美國自認歐洲國家和其有共同民主價值,而期待後者在國際外交上採取一

致的立場,但往往忽略了它們有其本身的國家利益,特別是經濟貿易的考量,

因此不可能永遠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而中國大陸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

體、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及過剩可以在歐洲進行投資的資金時,中國大陸缺乏

自由民主、人權沒有獲得充分保障的問題,就不會成為這些美國盟友與其交往

的障礙。

身為全世界最老牌的民主國家,英國也並非為了中國大陸的投資而完全忽

視其威權體系,當它安排工黨領袖柯本 (Jeremy Corbyn) 與習近平見面,讓大陸

領導人瞭解到英國有忠誠的反對黨存在,和中共壓制異議分子及不同意見的做

法,迥然不同。或許習近平也能從與一個擁有多元聲音的民主政治作過第一手

的接觸後,能夠回頭思考如何面對國內的異議分子及民主運動。

陸、凸顯「新中國」領導人風格

習近平和過去中共的領導人有很大的不同,他雖然強勢,但又給人有親民

的印象,沒有江澤民的僚氣,也不似胡錦濤在國際場合的拘謹,不僅可以在穩

重地在英國國會這樣一個最高民意殿堂發表演說,也能夠很輕鬆地與卡麥倫首

相在小的酒館把酒言歡,而他的演說雖然還是有文膽代為操刀,但顯然是很能

結合他個人的經驗與訪問國在地的歷史文化。

舉例來說,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的演說中,提到英國的歷史及文學、甚至

是當代的足球運動。他宣稱自己熱愛莎士比亞的戲劇,舉出所讀過的莎翁喜劇

和四大悲劇,而哈姆雷特的一句「生存還是毀滅」(to be or not to be),曾經是

他青年時期在陜北下放期間會去思考的問題。我們或許可以說這些都是政治操

作 (political stagecraft),甚至說類似舞蹈的編排 (choreography),讓這位政治演

員依照編舞者的安排,步步迎向觀眾。

同樣的手法也曾用於他到美國的訪問,在西雅圖的演說中,習近平列舉他

所讀過美國重要文學家的作品,除了獨有情鐘的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Page 6: 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 首頁 - 法務部調查局...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時 評 它正和美國進行外交競逐,當美國拉攏中國大陸鄰近的越南及緬甸,中國大陸

第13卷 第11期 中華民國104年11月

24

PROSPECT & EXPLORATION

外,還包括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惠特曼 (Walt Whitman)、及撰寫《野

性的呼喊》(Call of the Wild) 的傑克 ‧ 倫敦 (Jack London) 等。不僅是文學,

習近平也提到《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 及《紙牌屋》(House of

Cards) 等,顯示他對美國流行的影視文化也有一定的瞭解。

換句話說,習近平雖然並非外交官出身,但卻能夠將青年時期閱讀的英美

文學搬出,並且把早期從政時訪問過美國及英國的經驗,融入個人演說中。他

已能夠掌握美國政治人物的演說技巧,強化說故事的能力,更能打動聽眾,這

和過去僵硬的政策宣達相比,已出現了很大的質變。

柒、我學者給予習近平訪英高度的重視

習近平出訪英國不僅受到了該國王室及政府高規格的接待,我輿論界及

學界也難得地給予其大幅的版面及分析。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基金會的曾復生

博士為《中國時報》撰寫〈投資中國,習近平展強國自信〉3 的時論,主張習

近平到英國並不是扮演財神爺,而是配合「一帶一路」的經濟規劃,把「中國

製造」轉為「中國投資」,將「人口紅利」轉成「資本紅利」。該報在一篇名為

〈可以從中英關係中得到什麼啟發?〉的社論中,4特別強調英國是一個講究現

實的國家,引用了其「沒有永遠的敵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的外交傳統,並提

醒明年有可能執政的民進黨,應當從英國與中國大陸交往中,學習到其務實的

態度和政策,而不要被意識形態綁架,一眛地「反中、阻中、離中、遠中」。國

立雲林科大的潘華生教授為《中國時報》寫了一篇〈轉向中國,英國的歷史正

確〉5 之名家專論,用歷史角度觀察英國的決策,從其「光榮的孤立」(glorious

isolation) 到去殖民地化 (de-colonization),以至於目前與中國大陸建立「面向

21 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英國長期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潘教授認為臺

灣和英國在地理位置上非常相似,都是位於大陸旁邊的島國,在面對殘酷的生

存選擇時,應當學習英國的經驗,必須歷史正確,方可避免悲劇的發生。

除了《中國時報》外,《聯合報》一共有 4 篇與習近平訪問英國的專論,

3 曾復生,《投資中國,習近平展強國自信》,中國時報,民國 104年 10月 22日。4 《可以從中英關係中得到什麼啟發?》,中國時報,民國 104年 10月 25日。5 潘華生,《轉向中國,英國的歷史正確》,中國時報,民國 104年 10月 27日。

Page 7: 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 首頁 - 法務部調查局...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時 評 它正和美國進行外交競逐,當美國拉攏中國大陸鄰近的越南及緬甸,中國大陸

25

時  評2015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在名人堂專文〈英倫擁抱習近

平,習近平擁抱英倫〉中,6觀察到十九世紀造成清朝衰退的英國,在近兩百年

後擁抱中國,給予高規格的接待,「或許中英恩怨可以告一段落,中國也可正式

走出西方帝國主義受害者的陰影。」隨後出現的是其同事甘逸驊研究員星期透視

的專文〈習近平訪英大戲的戰略解析〉, 7他同樣先指出歷史中兩國的「愛恨情

仇」,但如今雙方都為了本身的戰略或國家利益而展開全面的合作關係。

《聯合報》另外還有南華大學郭武平及中原大學李英明兩位教授的意見,

在名為〈當習訪美英,不需提臺灣議題⋯〉的投書中,8郭武平教授指出英國倒向

大陸意味著「冷戰後美國獨霸的時代正式結束」,而這個「地緣經濟的變化將牽

動地緣政治板塊的移動」,也意味著「一個以務實、開放、共贏的新型中英關係

正加速形成。」李英明教授的〈對比英日,臺灣沒封閉本錢〉,9強調英國基於現

實主義的考量,願意「參與配合正在不斷崛起的中國大陸所主導的世界經貿秩

序的建構」。如果同樣是海島性的英國,為了突破經貿困境,採取不斷開放融入

區域及世界市場之中的途徑,臺灣難道不應著「眼於中國大陸的市場,以此為

重要的槓桿,追逐世界市場」。

個人認為我國學者如此重視習近平的訪英,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當美

國採取再平衡亞洲 (Rebalancing Asia) 的策略後,中國大陸已展開反制行動,積

極與歐洲的美國盟友建立密切夥伴關係,而一向奉現實主義為圭臬的英國,誠

如《經濟學人雜誌》所言,願意高規格接待來訪的習近平,僅管仍有風險,但

代表它自己也有轉向 (pivot)。10

另一個原因則是臺灣與英國都是在大陸旁的島

國,對外貿易極為重要,如何與中國大陸在經濟方面有更多的互動,英國的經

驗有其可以借鏡之處。

6 嚴震生,《英倫擁抱習近平,習近平擁抱英倫》,聯合報,民國 104年 10月 22日7 甘逸驊,《習近平訪英大戲的戰略解析》,聯合報,民國 104年 10月 25日。8 郭武平,《當習訪美英,不需提臺灣議題⋯》,聯合報,民國 104年 10月 26日。9 李英明,《對比英日,臺灣沒封閉本錢》,聯合報,民國 104年 10月 26日。10 “We Can Pivot Too: The Government Makes a Big Bet on Asia’s Rising Power,” The Economist, October

28, 2015, at 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676773/print .

Page 8: 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 首頁 - 法務部調查局...2015 年習近平訪英意涵分析 時 評 它正和美國進行外交競逐,當美國拉攏中國大陸鄰近的越南及緬甸,中國大陸

第13卷 第11期 中華民國104年11月

26

PROSPECT & EXPLORATION

捌、習近平訪英衝擊現有國際秩序

中國大陸早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第二大經濟體,因此它不僅已成為

重要的國際經濟行為者,也想改變舊秩序中不合理之處,如在國際貨幣基金會

中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 (SDR),或是制定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如創建亞洲

基礎建設投資銀行,而英國都能站在中國大陸的這一方,讓原有盟友的美國感

到意外。

即使美國全面防堵大陸,但中國大陸挾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已成功地在歐

洲找到突破點。英國過去雖是美國政策的堅定支持者,如今卻成為大陸在歐盟

的第一個全面戰略伙伴。從英國積極參與亞投行,到如今成為大陸戰略伙伴,

大陸挖美國牆角的戰略布局已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儘管它始終宣稱無意挑戰

美國的霸權,但事實上它的所作所為早已衝擊現有的國際秩序,讓美國所領導

早已動搖的單極體系更加脆弱,其所推動的圍堵政策亦難以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