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 2018-2035 年) 文本 (征求意见稿) 高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8 10

2018-2035...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年) 第一章 总则 第 1条 编制目的 为引导和规范高州市乡村建设与规划管理,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根据《广

  • Upload
    others

  • View
    3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

(2018-2035年)

文本

(征求意见稿)

高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8年 10月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 1 条 编制目的 ......................................................................................... 1

第 2 条 规划依据 ......................................................................................... 1

第 3 条 规划范围 ......................................................................................... 3

第 4 条 规划期限 ......................................................................................... 3

第二章 规划目标................................................................................................ 4

第 5 条 总体目标 ......................................................................................... 4

第 6 条 分目标 ............................................................................................. 4

第 7 条 发展指标 ......................................................................................... 5

第 8 条 发展定位 ......................................................................................... 5

第 9 条 人口规模预测 ................................................................................. 5

第三章 乡村空间体系规划................................................................................ 6

第 10 条 乡村发展空间格局 ....................................................................... 6

第 11 条 村庄分区体系规划 ....................................................................... 6

第 12 条 村庄村镇体系规划 ....................................................................... 7

第 13 条 村庄分类体系规划 ....................................................................... 7

第四章 乡村用地规划........................................................................................ 9

第 14 条 近期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 9

第 15 条 村庄建设用地整理 ....................................................................... 9

第 16 条 乡村建设用地管控要求 ............................................................. 10

第 17 条 乡村非建设用地管控要求 ......................................................... 10

第五章 基础设施规划................................................................................ 12

第 18 条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 12

第 19 条 供水设施规划 ............................................................................. 14

第 20 条 排水与污水设施规划 ................................................................. 14

第 21 条 电力设施规划 ............................................................................. 15

第 22 条 环卫设施规划 ............................................................................. 15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 23 条 通信工程规划 ............................................................................. 15

第 24 条 防灾减灾规划 ............................................................................. 16

第六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7

第 25 条 以生活圈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 17

第 26 条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 ............................................. 17

第七章 乡村风貌规划........................................................................................ 18

第 27 条 风貌建设目标 .............................................................................. 18

第 28 条 风貌建设分区 ............................................................................. 18

第 29 条 风貌控制要素分类指引 ............................................................. 19

第 30 条 重点地区风貌指引 ..................................................................... 20

第八章 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规划............................................................ 21

第 31 条 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 21

第 32 条 古驿道保护与利用指引 ............................................................. 21

第 33 条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指引 ......................................................... 21

第 34 条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利用指引 ................................................. 22

第 35 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指引 ............................................. 22

第九章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23

第 36 条 乡村产业发展定位 ..................................................................... 23

第 37 条 乡村产业发展指引 ...................................................................... 23

第 38 条 乡村农业产业布局 ..................................................................... 23

第 39 条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 24

第十章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指引........................................................................ 25

第 40 条 整治目标 ..................................................................................... 25

第 41 条 整治阶段 ..................................................................................... 25

第 42 条 人居环境整治分类规划 ............................................................. 25

第 43 条 整治内容 ..................................................................................... 26

第十一章 分期建设行动与实施机制.............................................................. 28

第 44 条 近期行动计划 ............................................................................. 28

第 45 条 全市推进模式,省级示范带动 ................................................. 28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 46 条 突出规划引领,强调村民自治 ................................................. 28

第 47 条 创新建设模式,建立长效机制 .................................................. 28

第 48 条 营造宣传氛围,引导村民参与 ................................................. 29

第 49 条 加强资金保障,强化督导考核 ................................................. 29

附录

附表一: 高州市乡村建设规划指标表.................................................... 31

附表二: 高州市乡村特色发展片规划一览表........................................ 32

附表三: 高州市村庄体系及人居环境整治时序一览表........................ 34

附表四: 高州市各镇街村庄建设用地近期规模控制表........................ 46

附表五: 高州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一览表............................ 47

附表六: 高州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一览表............................ 48

附表七: 高州市乡村风貌重点控制地区指引表.................................... 50

附表八: 高州市域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一览表........................................ 52

附表九: 高州市各镇街乡村产业发展指引一览表................................ 54

附表十: 高州市乡村旅游重点发展组团指引表.................................... 56

附表十一: 高州市近期建设项目表........................................................ 58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编制目的

为引导和规范高州市乡村建设与规划管理,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根据《广

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意见》、《广东省县(市)域乡村建

设规划编制指引(试行)》、《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

乡村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编制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

第2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 年修订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修改);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4)《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0);

(5)《镇规划标准》(2007);

(6)《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000-2015);

(7)《广东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试行)》(粤建村〔2016〕

166 号);

(8)《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引(试行)》(2018);

(9)《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

(10)国家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11)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

见》;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

25 号);

(13)《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

意见》(建村〔2015〕187 号);

(1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

案》;

1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15)《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意见》(粤府办

〔2014〕59 文);

(16)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域推进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发办〔2018〕21

文);

(17)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粤发〔2018〕16 文);

(18)《茂名市“一村一公园,一村一公厕”实施方案》(茂办发〔2018〕

37 文);

(19)《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总体工作

方案》(茂办发〔2018〕21 文)

(20)《2018 年茂名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1)《2018 年高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2)国家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其他相关政策;

(23)《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 年)》;

(24)《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 年)》;

(25)《广东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

(26)《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5 年)》;

(27)《广东省茂名市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成果报告》;

(28)《茂名市生态严格控制区修编方案》;

(29)《高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0)《广东省高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

(31)《茂名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三五”规划》;

(32)《茂名市公路网规划(2012-2030)》;

(33)《高州市公路网规划(2011-2030)》;

(34)《高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5 年)》;

(35)《高州市农业发展规划(2013-2020 年)》;

(36)《高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20 年)》;

(37)《高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2~2020)》;

2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38)《广东省高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0 年)》;

(39)规划范围内其他相关法定规划、专项规划、研究报告等。

第3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高州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潘州街道、山美街道、石仔岭街道、

宝光街道、金山街道,荷花镇、石板镇、潭头镇、大井镇、南塘镇、荷塘镇、沙

田镇、镇江镇、石鼓镇、分界镇、根子镇、泗水镇、谢鸡镇、曹江镇、东岸镇、

长坡镇、新垌镇、云潭镇、平山镇、大坡镇、古丁镇、深镇镇、马贵镇 5 街道

23 镇行政辖区范围,共有 439 条行政村,总面积 3277 平方公里。

第4条 规划期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广东省人民政

府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意见》、《广东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指引(试行)》、《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高州市的经

济发展情况,本次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的期限为 2018-2035 年,其中近期为

2018-2020 年,远期为 2021-2035 年。

3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二章 规划目标

第5条 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全面建设基层组织领导有力、基础

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村容整洁有序、生态环境良好、农民持续增收、社会

和谐稳定、岭南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以点带面、梯次创建、连线成片、

示范带动、全域推进,构建高州市域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体系,并指引下一步村庄

规划与建设工作。2020 年,全市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35 年将全市农村全

面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

实现。

第6条 分目标

推进生态环境改善,打造村容整洁的“秀美乡村”。建成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民居建筑富有特色,乡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

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住

环境明显优化。

突出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生产高效的“富裕乡村”。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优势

明显、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产业和龙头企业,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镇、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农村

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打造舒适便捷的“幸福乡村”。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

发展,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

务体系完善的的幸福乡村。

注重文化传承创新,打造岭南特色的“魅力乡村”。建成充分发掘和保护传

统村落、传统民居、民俗文化等历史遗存,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

文化,将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魅力乡村。

4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7条 发展指标

参照《广东省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生态广东·美丽乡村”

村庄建设标准》、《广东省“十三五”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关于全域推

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及其他专项规划和研

究,设置 31 个高州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指标。

(详见附表一:高州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指标表)

第8条 发展定位

建设为粤西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点。依托高州区域特色和形象定位,立足

农村经济基础,结合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省定贫困村建设,结合区域优势、产业

布局、乡村旅游,突出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加强乡村风貌和人居环境整治,

有针对、有重点、有步骤地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充分展示生态宜居

美丽乡村示范点的整体建设风貌,将高州市打造成为粤西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

点。

打造高州市农业生态旅游示范高地。以名特优品水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为核

心打造味蕾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高州市庞大商品性集中生产的水果基地基础,

立足于高州农业生产和旅游资源优势,按照农旅结合的思路,推动全市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多元结合,向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规模

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把高州建设成为农业生态旅游集聚发展的示范高

地。

第9条 人口规模预测

2018年高州市户籍人口 189.91万人,预测至 2020年,高州市户籍人口 193.73

万人,乡村户籍人口 162.00 万人。

5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三章 乡村空间体系规划

第10条 乡村发展空间格局

规划形成“两带三轴多片区”的乡村发展格局。其中:

两带。即南北向及东西向两条南粤古驿道及沿线村庄,是乡村历史文化保护

与利用的重要廊道,乡村振兴的重点地区。

三轴。即 S283、S280、S113 沿线的村庄,是展现村庄风貌、发展乡村旅游

的重要轴线。

多片区。即十一个乡村特色发展片,是高州市美丽乡村连线连片创建、连线

连片推进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包括南药-龙眼产业示范片、玉湖古城旅游特色

片、木广垌北荔产业特色片、城郊田园休闲旅游特色片、南荔干果产业特色片、

石鼓综合产业特色片、大雾岭森林旅游特色片、山水梯田旅游特色片、高山遗韵

旅游特色片、双龙生态旅游特色片、茶境禅宗特色片。

(详见附表三:高州市乡村特色发展片规划一览表)

第11条 村庄分区体系规划

规划形成城镇协调区、乡村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三类分区。其中:

城镇协调区。划定高州市城镇协调区内的村庄共计 87 个。位于规划城镇建

成区范围内或城镇边缘、城镇和乡村结合部的区域。该地区受到中心城区和各镇

区的影响和辐射带动作用较强,与城镇地区在经济产业、公共设施、用地功能等

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位于高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且属于规划覆盖范围内的村

组执行城市规划管理标准,位于镇区周边且属于控规覆盖范围外的村组应根据实

际情况编制村庄规划。

乡村发展区。划定高州市乡村发展区内的村庄共计 225 个。为农业发展为主,

兼具特色发展的乡村地区,该区域受城镇辐射带动较弱,以农业生产种植为主。

重点通过编制村庄规划指导农房建设审批,依托本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现代

特色农业基地。

生态协调区。划定高州市生态协调区内的村庄共计 98 个。村域范围内包括

生态保护红线、一级生态控制线的行政村,这类区域发展应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前

6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提,可适当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利用生态资源协调发展。针对生态保护红线

内的村庄,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分散的一般村搬迁至镇区

或中心村,腾退原有土地指标,用于考虑有开发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详见附表四:高州市村庄体系及人居环境整治时序一览表)

第12条 村庄村镇体系规划

规划形成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县域副中心、中心镇、一般镇四级的城镇

等级体系。其中:

中心城市(中心城区)。为高州市中心城区,包括潘州街道、宝光街道、山

美街道、石仔岭街道、金山街道,是高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住及综

合配套区、综合服务中心;

县域副中心。因高州市北部为山地地区,中心城市分布于市域东南部地区,

对西北部辐射较弱,故设县域副中心,以带动高州市西北部地区发展;

中心镇。为高州市域片区经济增长级,为工业、商贸、旅游城镇,辐射带动

周边村镇发展;

一般镇。各镇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以行政区划为主要服务范围,带动

镇域内村庄的发展。

规划形成城镇转型村、中心村、一般村三级村庄等级体系。其中:

城镇转型村。规划高州市域城镇转型村 82 个,位于城镇周边地区,逐步向

城镇功能转换的地区,其设施配置重点考虑与城镇设施共享。

中心村。规划高州市域中心村 90 个,综合考虑已有规划、发展意向和各村

发展条件合理确定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配套较齐全,对周边一般村有一

定辐射带动功能。

一般村。规划高州市域一般村 267 个,配置基本的基础和市政设施,主要服

务于村域内各自然村的行政村。

(详见附表四:高州市村庄体系及人居环境整治时序一览表)

第13条 村庄分类体系规划

规划形成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三类村庄。其中:

城郊融合类。规划城郊融合类村庄 69 个,发展、设施配套需与城市规划区、

7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规划区统筹协调;促进产业向服务业与制造业转型;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

引导村庄逐步向城镇社区转型,推进健康城镇化。

集聚提升类。规划集聚提升类村庄 302 个,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为重点,提

高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配套。

特色保护类。规划特色保护类村庄 68 个,充分依托和挖掘当地自然生态、

地理环境、农业生态、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开展村庄整体风貌整治、传统文化保

护和活化利用、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详见附表四:高州市村庄体系及人居环境整治时序一览表)

8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四章 乡村用地规划

第14条 近期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到 2020 年,高州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31018 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控制在 22886 公顷,占市域国土总面积的 7.00%;其中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19179 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 5.86%,占城乡建设用地的 83.80%。

(详见附表五:高州市各镇街村庄建设用地近期规模控制表)

第15条 村庄建设用地整理

(1)规划调整型。对于城镇建设发展或有关项目的建设以及城镇规划区范

围内所涉及的村庄,应与城镇的发展布局和建设项目的安排密切衔接,相互协调,

结合规划布局的要求对乡村建设用地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安排或改造。

(2)搬迁撤并型。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条件好、限制条件少的村庄,

规划长期保留同时接纳其他搬迁村庄;或多个行政村已经自然地聚集成更大规模

的聚落;或人口规模不大,但交通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优越,具有一定的

发展潜力的村庄,鼓励并引导其他村庄的迁入,增强人口在此类村庄的集聚。

(3)保留改善型。对于村庄自身发展条件较好,但由于城市发展整体利益

的需求对其发展进行限制的村庄;或村庄自身发展条件一般,但由于村庄人口较

多或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等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能迁入到其他村

庄中去的村庄,进行改善居住环境、完善配套为主的整治工作。

(4)搬迁撤并型。对于现状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条件差,现有人口规模过

小的村庄(如 20 户以下的“麻雀村”),原则上因地、因人制宜,予以适当、逐

步引导人口向其他人口规模较大、基础设施相对较齐全、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

或其他村庄转移。

对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相关保护区

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除传统村落或其他确需保留的特殊村庄外,应逐步进行搬

迁撤并,原用地恢复生态功能;对位于矿产品储藏区或者采空区等禁止建设区内

的村庄,逐步进行搬迁撤并。

对受水利工程、地质灾害或其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位于限制建设区内的村

9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庄,逐步缩减建设用地规模,逐步进行搬迁撤并。

通过合理布局新农村居民点,进行村庄整治和退宅还耕,使农村居民点的整

治迁并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和耕地

保护相结合,使农村居民点的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密切结合,农村居民点

的退宅还耕与农田的整理复垦紧密结合,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第16条 乡村建设用地管控要求

(1)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应当拆旧房重建和使用村庄内空闲地和

其他非耕地,严格控制使用耕地。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坚实农民自愿

和一户一宅的原则,引导农户拆旧建新,拆旧的土地可以以适当的方式保留原住

户的土地使用权,用于生产种植、绿化休闲等,不得重新建住房。

(2)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用途管制,根据

城市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做好安排,不得影响城市建设和村庄建设。

(3)农房建设依据村庄规划设计实施,严禁违反规划设计安排农房建设。

农民重建住宅,严格执行原址重建或在规划的新建住宅区集中建设。对于分散零

星建设改造的,老房原址不符合村庄规划的,必须在村庄规划安排的宅基地实施

建设。

(4)农户在批准的用地面积内确需建围墙的,不得超过批准的用地面积范

围,不得妨碍公共通道,不得影响四邻通风采光,不得擅自将自留地、竹木地、

承包地、其他空闲地等圈进围墙。

(5)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的要求,农房建设要按照规范程序进行

规划审批,农民建房需获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17条 乡村非建设用地管控要求

生态保护红线。根据《茂名市生态保护红线空间格局和分布意见》,高州市

生态保护红线(含禁止开发区域、科学评估区域)划定面积共 108561.38 公顷,

占市域面积 33.19%,其中禁止开发区域面积为 7308.31 公顷,主要为一级水源保

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科学评估区域面积为 101253.07 公顷。生态保护红线内严禁

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内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分区分类开

10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展生态系统修复,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推进生态移民,有序推动人口适度集中

安置,降低人类活动强度,减小生态压力。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根据《广东省高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高州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 51261 公顷。永久基本

农田保护区内严格执行永久基本农田相关政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永

久基本农田,或者改变用途,不得多预留一定比例永久基本农田为建设占用留有

空间,不得随意改变永久基本农田规划区边界特别是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以

“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原则落实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不得在农

用地批准改变用途前,改变其用途或荒废。落实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综合运用多

种政策平台,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1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五章 基础设施规划

第18条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1)规划目标。市域主干道路网改扩建完成,实现高速公路通达周边市县,

主要干线公路通达主要乡镇、工业区,农村公路基本实现路面硬化,交通道路适

度超前于经济发展,基本建立起安全、便捷、高效、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体系,真

正达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目标。

(2)市域对外交通规划

① 铁路:控制洛湛铁路廊道两侧建设活动,保障洛湛铁路正常运行,推动

高州火车站改扩建,强化高州火车站客运能力,新增货运功能。推进高州城区至

茂名市区“半小时”生活圈建设,加强高州市区与茂名高铁站的联系,强化高州

与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的联系。

②高速公路:规划构建“两横两纵”(两横:云浮—茂名高速公路、汕头—

湛江高速公路;两纵:包头—茂名高速公路、中山—茂名高州高速及中高高速高

州支线)的高速公路网格局,规划设置 9 处高速出入口,为周边镇街的发展提供

便捷的交通条件。

③ 国省道:按照二级公路及以上标准,升级改造国道 207、省道 280、省道

113、省道 283、省道 113、省道 280、省道 371、省道 284 等 8 条国省道。

④ 交通设施:以市区综合客运站、中心镇客运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的镇客

运站为主,其他镇(区、街道)客运站为辅。高州市中心城区规划 3 个客运站场

(高州汽车总站、高州汽车站、高州城东客运站),按照二级车站标准建设。

(3)市域内部交通规划

① 县道:规划新建县道(长坡镇大拜至平山镇贺垌段)、县道(平山镇平山

至古塘段),按照二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拓宽改造县道 611 线、县道 631 线、

县道 614 线、县道 632 线、县道 612 线、县道 628 线、县道 615 线、县道 629

线、县道 634 线、县道 616 线、县道 633 线,按照二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拓宽

改造县道 617 线,按照一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

②乡道:规划按照四级公路及以上建设标准改扩建乡道 528、乡道 522、乡

道 718、乡道 721、乡道 729、乡道 730、乡道 658、乡道 659、乡道 699、乡道

12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650、乡道 649、乡道 651、乡道 680、乡道 678、乡道 740、乡道 644、乡道 619、

乡道 620、乡道 541、乡道 526、乡道 540、乡道 754、乡道 585、乡道 584、乡

道 518、乡道 523、乡道 770、乡道 739 等,结合道路两侧自然环境进行道路两

侧景观改造,营造富有乡村田园风光、山林风光、滨水风光的乡村道路景观。

③ 交通设施:将原石鼓、长坡、分界、云潭、荷塘、平山、马贵、大井等

简易站升级为等级客运站。

(4)村庄道路系统规划

① 村干路:路幅宽度 6.5-8.0 米,按照三级或四级公路设计标准建设,道路

采用单幅式断面形式,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铺装,最大纵坡 7-9%,

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有条件村庄建议采用暗渠形式。

② 村支路:路幅宽度 4.0-6.5 米,按照四级公路设计标准建设,道路采用单

幅式断面形式,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铺装,最大纵坡 7-8%,道路两

侧设置排水沟。

③ 巷道:路幅宽度 2.0-4.0 米,宜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图案、生活特色等,采

用水泥、砂石、石板、青砖、卵石铺装。

④ 田间路(生产路):路幅宽度 1.5-6.0 米,采用混凝土、沥青、碎石铺装。

⑤ 生态停车场: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利用村内闲散用地、村内绿荫覆盖地

等零散布置,也可结合村庄广场、篮球场,晒谷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整体布置,旅

游型村庄可在村口、村活动中心等地集中布置大型停车场,并完善相应的配套设

施,做好对外的交通衔接;停车场地面宜采用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种植果树、

花木、灌木等进行停车分隔,将停车与村庄绿化有机结合,既能满足停车的功能

需求,也能发挥生态绿化作用。

(5)乡村公共交通规划

至 2020 年底,力争实现全市通行政村公路 100%符合通客运班车条件,行政

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 100%。加强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通行政村公路

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农村客运站亭建设、公路基础设施养护管理,依托国道、

省道、县道、乡道等市域乡村主要干线公路,增加乡村公共交通线路,提升乡村

公共交通覆盖率。

13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19条 供水设施规划

(1)农村供水设施规划。结合高州市地形地势特点及河流水系、水资源量、

水源水质和人口分布等情况,一是将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升为村村通

自来水工程;二是在现有农村供水工程的基础上,通过扩容、扩网、改造、联通、

整合和新建等措施,形成具有高保证率和统一供水标准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三

是对没有供水基础的行政村新建水厂。将高州市划分为纳入城镇供水区域与不纳

入城镇供水区域两类,建立片区共享、联合调度的集中式供水系统。

(2)农村给水管网布置。输配水管网的布置可结合当地实际采用环状与树

枝状相结合的方式,沿主要道路走向一侧布置,管线布置的主要方向与供水方向

的主要流向一致。充分利用地形,输水管优先考虑重力自流,同时应充分利用自

然水体作为村庄消防用水。

(3)农业供水。各镇区污水处理厂出水经简单处理后,可回收农田作灌溉

水;利用现有坑塘、低洼地,雨季时收集地面雨水,补充农田灌溉水。充分利用

现有水资源,不仅能缓解农业用水与饮用水之间资源分配的矛盾,农田灌溉后渗

透回地下还能有效补充地下水的不足。

第20条 排水与污水设施规划

(1)镇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至规划期末,新建荷花镇、石板镇、东岸镇、

南塘镇、荷塘镇、沙田镇、镇江镇、分界镇、泗水镇、根子镇、谢鸡镇、新垌镇、

云潭镇、曹江镇、平山镇、大坡镇、古丁镇等 19 座污水处理厂。届时,整个高

州市域共规划有 26 座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共 25.6 万 m3/d。

(2)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对高州市 439 个行政村与污水处理厂、污水

管网的服务范围进行分析,将乡村污水处理模式分为两类:一是纳入城镇污水处

理模式。该模式是指将住户污水经排污管道收集后,统一接入临近市政排污系统,

利用近郊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适用于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符

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庄污水处理,适合于靠近城市或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庄。二是

不纳入城镇污水处理模式。根据污水的水质特点,对污水进行分区收集,分散处

理,该处理模式适用于相对分散的一般村。

14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21条 电力设施规划

(1)规划目标。保障电力设施通村入户,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清

理现有电力架空线路,美化村庄环境。

(2)电力设施规划。靠近城镇建成区的村庄用电,纳入城镇供电管网统一

供电。远离城镇建成区的村庄,就近从变电站接出 10kV 输电线路,配置 10kV

变压器,自变压器出低压线经低压配电箱向各用户配线,距离较近的聚居点可进

行共享共建。

(3)电力线路整治。按照强弱分设、入管入盒、标识清晰、牢固安全、整

齐有序、美观协调的要求,规范传输线缆架设,清理户外架空线缆,归并整理杂

乱无序线缆,消除低垂松垮线缆,整治美化线缆架设形态。

(4)照明工程建设。村庄主干路应设置路灯,满足照明要求并定期维护,

次干路及宅间道可根据需要设置路灯。对村内已建的亮化设施中规格杂乱、年久

失修和未采用节能型光源的照明设施进行逐步改造,加强农村路灯等照明设施的

日常维护。

第22条 环卫设施规划

(1)处理模式。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

(2)垃圾处理设施规划。现状高州市域乡村“一镇一站”和“一村一房”

的建设基本已完成。规划将垃圾转运站改建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

村庄要建立卫生保洁制度,有固定的保洁队伍,垃圾定点收集、堆放,实现

日产日清;加快原有垃圾池的改造和加盖建设,按需增设垃圾桶;垃圾的定点收

集、定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第23条 通信工程规划

(1)规划目标。加快高州市农村光纤宽带设施建设,实施村村通光纤工程,

完善村庄通信网络系统,建立适度超前的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系统。逐步推进自

然村连通光缆,提高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共享水平。

(2)通信设施规划。光配线网络建设以光接入机房为中心,以四周的行政

村为连接点,通过向四周采用“逐级分纤”的方式,建设行政村到达各自然村光

15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交接箱的光缆,满足高州市各户村民的光纤宽带使用需求。

(3)通信线路整治。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可采取入地、入管、贴墙、捆扎

等方式,统一梳理,集中架设,确保管线整齐、美观、安全。

第24条 防灾减灾规划

(1)防震减灾规划。加强区域地震应急工作体系建设,完成区域地震应急

指挥中心和地震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建设,做到震后 10 分钟内做出应急反应,人

员到位;做好地震应急和抢险救灾的现场工作,积极组建专业和社区志愿者相结

合的地震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完善区域震灾预测工作,开展建筑物易损性评估的

基础研究工作。

(2)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

合”的原则,采取减滑工程和抗滑工程防治滑坡;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泥石流

发生;对地基软弱地区,建(构)筑物应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沉降,同时避免在沉

降中心或严重沉降地区建设一级建筑物。

(3)防洪规划。乡村地区要按照《防洪标准》(GB 50201-2014)的要求确

定乡村防护区的防护等级和防洪标准。疏通河沟,消障除险,加固桥涵,护岸围

堤,健全排水系统,确保防洪安全。要重视水利设施的配套与维修,并根据流域

统一防洪的原则,加强统一管理,做到分级治涝,分区预降,提高减灾工程的整

体效益。

(4)消防规划。各镇按《乡镇消防队标准》(GAT 998-2012)要求组建乡镇

消防队;村庄规划布局应符合《农村防火规范》(GB 50039-2012)相关要求,对

有供水管网的村庄,要设置公共消火栓;对无供水管网的村庄,要利用江河、山

塘、水库、蓄水池、地下水等水源修建消防水池,设置消防取水口;各自然村至

少建设一条 4 米宽村主路,作为消防通道。

16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六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25条 以生活圈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考虑高州市现状市级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在南部的中心城区,对北部山区的村

镇辐射较弱,存在公共服务南北不均等的问题。本规划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原则,

建议市级公服设施向市域副中心长坡镇倾斜,因此,分别在高州市的一般村、中

心村、镇街、市域中心与副中心布置初级生活圈、一次生活圈、二次生活圈与三

次生活圈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

初级生活圈。以幼儿和老人徒步 30 分钟为界限划定,极限半径为 1.5km,

最佳半径为 0.8km,服务单元为一般村,主要配置满足村民学前教育、体育运动、

基本医疗保健等简单日常生活需求的设施。

一次生活圈。以小学生徒步 60 分钟,或自行车车程 45 分钟为界限划定,

极限半径为 4.5km,最佳半径为 2.0,km,服务单元为中心村,主要配置满足村

民小学教育、文化娱乐、一般医疗保健等基础生活需求的设施。

二次生活圈。以中学生徒步 1.5 小时以内,或电动车或摩托车车程 30 分钟

为界限划定,极限半径为 10km,最佳半径为 4km,服务单元为镇街,主要配置

满足村民常见病医疗、游憩以及初级中学教育等常见生活需求的设施。

三次生活圈。以乡村巴士车程 45 分钟为界限划定,极限半径为 30km,最

佳半径为 20km,服务单元为市域中心及副中心,主要配置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

活所需的各种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以及社会福利等生活需的设施。

(详见附表六:高州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一览表)

第26条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

结合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对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要求,根据初

级生活圈的服务单元,对村级行政管理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

育设施、公园绿地、民生商业提出配置标准。

(详见附表七:高州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一览表)

17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七章 乡村风貌规划

第27条 风貌建设目标

打造“全域风景化”的空间风貌结构。依据广东省住建厅发布全域推进生态

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结合高州市优越自然资源和景观基底条

件,建立“全域风景化”的完整体系进行风貌的统筹规划。

形成多重完整的历史风貌体系。依据省委文件重点强调历史文化保护和历史

建筑保护,需要在市域乡村规划的层面也强调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形成多重

完整的历史风貌体系。

第28条 风貌建设分区

根据高州地形地貌特征、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等情况,规划高州市域乡村风

貌为四大类九大风貌区。包括山地景观风貌类(含“鹿湖仙人”村庄风貌片区、

“葱郁林海”村庄风貌片区)、生态水源风貌类(含“玉湖双龙”村庄风貌片区)、

特色农旅风貌类(含“贡园荔香”村庄风貌片区、“岭南风光”村庄风貌片区、

“万亩龙眼”村庄风貌片区、“特色农居”村庄风貌片区)、古城历史风貌类(含

“古韵府城”村庄风貌片区、“旧城古色”村庄风貌片区)。

“鹿湖仙人”村庄风貌片区。包括马贵镇、古丁镇、深镇镇。该片区重点考

虑村庄与仙人洞景区、棉被顶等山林景观的协调。

“葱郁林海”村庄风貌片区。包括大坡镇、云潭镇、新垌镇。该片区考虑对

串联村庄和旅游资源的交通线路、绿道进行风貌塑造。重点对旅游景区周边村庄

建筑立面进行整治,鼓励保护区范围内的村庄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密度和体量。

“玉湖双龙”村庄风貌片区。包括东岸镇、平山镇。该片区重点对玉湖国家

水利景区、双龙山景区周边村庄建筑立面进行整治,鼓励保护区范围内的村庄严

格控制建筑高度、密度和体量。

“贡园荔香”村庄风貌片区。包括根子镇、泗水镇、分界镇、谢鸡镇。该片

区重点对村庄的荔枝等大面积种植产业景观的规模化与旅游化的培育。

“岭南风光”村庄风貌片区。包括荷花镇、潭头镇、石板镇。该片区重点考

虑岭南特色及洗太历史文化特色营造,对新建民居建筑的形制、体量、立面风格、

18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材质、色彩等进行管控,与传统建筑相协调。

“万亩龙眼”村庄风貌片区。包括荷塘镇、沙田镇、镇江镇、石鼓镇。该片

区重点对村庄的龙眼等万亩种植产业景观的规模化与旅游化的培育。

“特色农居”村庄风貌片区。包括南塘镇、大井镇。该片区重点培育彭村、

柳村等美丽乡村建设,带动特色村庄风貌建设,以点带面形成连续的特色农居风

貌。

“古韵府城”村庄风貌片区。包括中心城区、宝光街道。该片区重点重点考

虑与高州古城、等历史街区和历史风貌相协调。

“旧城古色”村庄风貌片区。包括曹江镇、长坡镇。该片区重点考虑电白古

城、古城墙遗址等历史风貌的保护,鼓励控制周边村庄的建筑风格、高度、体量。

第29条 风貌控制要素分类指引

(1)山水格局。维育山林生态屏障,整合马贵镇、古丁镇、深镇镇三镇共

建森林特色小镇;理顺江河溪流通道,乡村田间河段应尽量维持自然面貌,穿越

村落的河段应结合村内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设;营造特色作物景观,挖掘现有的荔

枝、龙眼、香蕉等特色作物种植较为集中的片区,适当鼓励集中种植具有观光价

值的作物;衔接相关保护区要求,如风貌指引及土地利保护规划要求,严格保护

基本农田不受侵犯。

(2)整体村庄风貌。延续传统村落格局,新建建筑应充分考虑现状村落布

局机理;营造村庄绿化景观,拆除村中简易棚架,在空地上营造特色农家景观;

控制天际线,注重建筑群高度和立面,天际线应与背景森林、山体等自然要素相

协调;协调村庄立面风格,建筑立面应秉承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和岭南文化特色。

(3)乡村建筑。保护传统特色民居,对于有传统特色的民居通过修缮瓦顶、

青砖墙、建筑细部等保留原有建筑风貌;新村风格协调统一,增加小山墙,利用

灰色涂料并增加白色墙线,尽量体现乡村特色。宅前屋后见缝插绿,住宅周边绿

化,种植少病虫害、花期长、常绿的低矮灌木,前庭后院绿化可选择一些耐阴性

强花香或花色鲜艳的植物。

(4)交通沿线。完善道路设施,村主路进行道路硬底化,种植行道树,利

用闲置的边角用地进行绿化种植,修建停车场和安置休闲椅。收集巷道原有或相

似的乡土材料对巷道进行清理、修补,增加巷道的安全性和排水性能。美化标识

19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系统,村口建筑应体现地方特色与标识性,标识和宣传标语牌的设置应遵循规范、

经济、美观、醒目、牢固的原则,在同一村内应做到标识式样、用材和位置的统

一。

(5)节点空间。美化村庄入口风貌,包括牌坊、村口石、村口大树、村口

广场绿地等。保护古树名木,大树底下可适当设置休憩设施。开发公共游憩空间,

风水塘周边应改善堤岸的亲水环境,结合祠堂门口、健身广场等,塑造出村庄空

间的特色。利用闲置土地,营造乡村田园微景观。

第30条 重点地区风貌指引

结合高州的风貌特色及重要发展片区,规划确定“两廊三轴多片区”的风貌

控制重点地区格局。其中:

两廊,为南北向古驿道沿线与东西向古驿道沿线。南北向廊道包含古驿道、

国道 207 及鉴江沿线范围,以古驿道历史景观为主导,沿古驿道遗址延伸,串联

南茂坡宫皇庙—元岭村三圣宫—石鼓镇丽山村官桥遗址—石鼓镇黄坡村猪脚碌

桥遗址—挂榜岭古驿道遗址—文兴桥遗址—高州中山纪念堂—高州洗太庙—佛

子岭古驿道遗址—州门铺—双龙山生态旅游区形成特色的历史景观廊道。按照景

观特色可分为特色农旅段、古迹老城段、古韵休闲段和林海风光段。

三轴,为省道 280 线景观轴、省道 283 线景观轴和省道 113 线景观轴。依

托省道 280、283、113 沿线景观资源,打造全域风景绿道。

多片区,即特色发展片区。“多片区”主要包括:玉湖古城旅游特色片、南

荔干果产业特色片、南药-龙眼产业示范片、石鼓综合产业示范片、城郊田园休

闲旅游特色片、木广垌北荔产业特色片、高山遗韵旅游特色片、茶境禅宗特色片、

山水梯田旅游特色片、大雾岭森林旅游特色片、双龙生态旅游特色片共十一片区。

建议在编制下层次村庄规划时,依据具体情况,重点考虑各片区的差异性、地域

性的风貌升级。

(详见附表八:高州市乡村风貌重点控制地区指引表)

20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八章 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规划

第31条 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依据《高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于加强历史文化名

镇名村名居和传统村落保护的要求,规划通过梳理高州市域现有的历史文化资

源,承接高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整体市域乡村地区层面形成完整的“古

驿道(鉴江沿线)—传统村落和古村落——不可移动文物及传统民居——非物质

文化遗产”四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第32条 古驿道保护与利用指引

高州古驿道是广东省南粤古驿道肇雷古驿道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保护

与利用:

完善古驿道保护机制。尽快推进古驿道建档,设立日常维护资金,并加快编

制古驿道保护规划。

驿道附属设施保护指引。根据历史价值对古驿道的附属设施进行分级保护,

然后根据不同的保护等级进行风貌修复。

古驿道遗存分级保护指引。①对于保存完好的古驿道,以现状修整为主,清

理路面,清除杂草,并定期维护;②对于轻度残损的古驿道,应采取必要的修缮

措施,归安修正松动、移位的石板,补砌路面缺失部分保证古驿道的连通性;③

对于重度残损的驿道,应采取必要修缮和保护措施,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古驿道应

设置绕行线路和防护绿化带;④对于消失和城乡建设覆盖的驿道,应在利用地图

标注等方式做好信息标识说明,保证古驿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驿道沿线的开发利用指引。应以冼夫人文化、雕刻文化、年例文化、骑楼文

化为主要特色,结合高州市文化城区、笔架山森林公园、冼太文化宫园等景区的

打造,组织特色民俗与传统手工技艺展示、户外徒步、古村古镇游览等活动。

第33条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指引

高州市除曹江镇安良堡村外,另推荐 4 处传统村落。分别是长坡镇旧城村、

新垌镇云山村、长坡镇旺利村、大井镇长沙村,应加强保护与利用:

21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完善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推进曹江

镇安良堡村、长坡镇旧城村、新垌镇云山村、长坡镇旺利村、大井镇长沙村传统

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具体的保护实施方案。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历史文化宣传。①对本村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收集、

整理、编印成册。②利用祠堂、名人故居、代表性古民居等历史建筑建立村史馆、

名人馆、民间博物馆等。通过村史馆对本村历史进行陈列、展示和宣传;③修缮

各级文保单位、登录文物和历史建筑。④积极举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传统民俗活

动或节庆活动。⑤组建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对本村历史文化进行宣传,并发动村

民力量加强文化保护、巡查和宣讲工作。

第34条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利用指引

保护高州市市域乡村不可移动文物共 323 处,其中文物保护单位 36 处,包

括广南医院旧址、电白郡•县城旧址、宝光塔 3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云山冼

夫人军事遗址、艮塔等 5 处茂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日月泉、回龙庵、上南山黄

氏宗祠等 28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曹江镇安良堡村 1 处广东省级传统村落。

保留村落内具有较高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规划认为应按文物保护单

位保护方法进行保护的建筑物,主要包括祠堂和民居。对保留的历史建筑,部分

进行功能置换,使老建筑注入新的活力,发掘地区历史文化特质;对与村落传统

风貌有冲突的建筑物,规划通过立面和造型改造,使其与环境相协调;拆除与传

统风貌严重相冲突且难以协调的建筑以及居住条件较差的建筑,降低建筑密度,

改善建筑群组的采光通风条件,设置绿地以及公共设施。

第35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指引

高州市域范围内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高州市的非遗项目主要包

括:洗太庙铜鼓音乐、马贵土牛舞、高州木刻画等。

结合旅游开发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

用可以结合乡村旅游开发来打造,建立相关的博物馆,通过图形、影像等形式给

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文化遗产保护的载体,保持原住民特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

式,并使之成为古镇对外交流和宣传的窗口,提升古镇知名度。

(详见附表九:高州市域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一览表)

22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九章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第36条 乡村产业发展定位

大力发展高州市特色、优势产业,扩大荔枝、龙眼、香蕉等的种植面积,发

展优质高效和名、特、优水果品种,积极发展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建设珠三角地

区农产品供应保障基地,努力成为广东省重要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

结合特色现代农业和现有的生态资源,并结合洗太文化、潘茂名文化、古驿

道文化和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要素,结合彭村等优秀美丽乡村发展具有粤西特色

的乡村旅游,成为服务珠三角的粤西乡村旅游目的地。

第37条 乡村产业发展指引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的要求,规划结合各镇街的产业现状特点,明确各镇街乡村产业的主要空间载体

和发展指引。其中,中心城区的宝光街道、山美街道、金山街道、石仔岭街道的

乡村改良原有特色种植业或养殖业,重点发展城市的配套服务;石鼓、分界等中

心镇的乡村可在升级原有具有规模的特色农业的同时,改良其二三产基础;沙田、

泗水、根子等特色镇则在提升原有特色农业的同时发展乡村休闲产业和文化旅

游。

重点扶持现有的特色乡村产业(荔枝、龙眼、香蕉等特色种植业、畜牧业以

及渔业)和培育特色乡村产业(观光休闲农业和古驿道、洗太文化、红色文化等

特色文化旅游业)。

第38条 乡村农业产业布局

高州乡村地区以特色种植业为主,依据现代农业强市的定位,现已经形成了

粮食、荔枝、龙眼、香蕉、南药、北运菜、罗非鱼、生猪、蛋鸡、鳄鱼等 10 大

优势特色农业。其中香蕉、龙眼、荔枝是水果产业中的优势类别。其中荔枝产业

主要分布在泗水镇、根子镇、分界镇;龙眼产业主要分布在荷塘镇、沙田镇、宝

光街道、镇江镇;蔬菜产业主要分布在曹江镇、泗水镇、根子镇、分界镇;香蕉

产业主要曹江镇、南塘镇、东岸镇及长坡镇;花生产业主要分布在石鼓镇和东岸

23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番薯产业主要分布在石鼓镇和云潭镇。

规划在高州市域范围内打造“四片”的产业发展布局。

“四片”。即东部休闲农业片、南部园区农业片、北部生态农业片、西部循

环农业片。并依托现有的农业生产基地即农业资源,发展水果、花卉、禽畜渔养

殖业等打造乡村特色产业片区,营造特色小镇、文旅片区等节点。

(详见附表十:高州市各镇街乡村产业发展指引一览表)

第39条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结合相关规划,综合知名度、开发条件、带动作用、相关部门发展意愿等一

系列因素,形成“多片区多组团多点”的乡村旅游总体布局。片区包括:

东北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区。依托仙人洞风景旅游区、平云山旅游风景区、

三官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双龙山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以玉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为核

心引擎,构建生态山水、高山梯田、农俗休闲、康体养生为重点的北部生态养生

区。

东部农耕文化旅游区。以现代“三高”农业生态观光游、“三个代表”红色

足迹游、荔乡文化风味游、浮山养生健体游为主线,培育谢鸡镇丁颖生态农业谷、

高州现代农业示范区(鳄鱼旅游产业和市良种繁育场休闲农业园)、根子镇国家

荔枝公园(荔枝文化旅游区)和浮山岭农业观光区。构建荔枝文化感知、乡村旅

游、生态养生的多元旅游产品体系。

西部现代农业旅游区。以镇江沙田镇的大棚蔬菜基地、镇江名富福石榴优势

农产品基地、沙田镇龙眼阁为景点,通过举办设施农业观光、龙眼文化节等活动

发展现代农业旅游。

北部休闲农业旅游区。以村庄古色、田园风光游为主线,借助重点打造南塘

镇彭村,柳村等以点带面开展乡村休闲养生旅游。

中部乡村旅游配套区。升级山美街道的森宝园、新绿农业生态园、汇食农庄、

名泉食庄等旅游配套,通过整合资源、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休闲农庄开

发建设,推动中部休闲旅游与休闲农庄的发展。同时整合鉴江十里资源,打造富

有岭南特色、浓郁民俗风情的旅游线路。

(详见附表十一:高州市乡村旅游重点发展组团指引表)

24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十章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指引

第40条 整治目标

2020 年年底前,8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的标准,40%以上行政村

达到美丽宜居村的标准;2022 年年底前,6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2025 年年底前,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027 年年底前,全部行

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以上的标准。

第41条 整治阶段

(1)干净整洁村:基本保障阶段。着力解决农村房、水、电、路、气、讯

及安全防灾等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因地制宜改建或新建基本生活设施,实现 3

个基本保障:有基本安全保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有基本防灾减灾设施和

措施;有基本生活保障,供水、道路、用电等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有基本卫生保

障,人畜实现分离居住,消除蚊蝇鼠蟑危害。

(2)美丽宜居村:环境改善阶段。基本生活设施较完善的村庄,在满足干

净整洁村建设内容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基础保障能力,以环境整治为重点,解决

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绿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等问题。

(3)特色精品村:特色营造阶段。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城镇周边、风景

名胜区周边、省市域边界重要出入口、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特色产业村庄

等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农村居民点),在满足

整洁村、美丽宜居村建设内容的基础上,以推进精品乡村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

村庄文化特色、生态建设、景观风貌和产业发展等村庄现代化和美化提升问题,

形成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魅力独特的精品村。

第42条 人居环境整治分类规划

(1)人居环境整治近期分类。规划至 2020 年年底,干净整洁村共有 262

个,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的行政村(含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共 414 个,占

总数的 94.31%;美丽宜居村共有 152 个,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的行政村(含特

色精品村)共 177 个,占总数的 40.32%;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的行政村共 25 个,

25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占总数的 5.69%。

(2)人居环境整治远期分类。规划至 2035 年年底,美丽宜居村共有 374

个,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的行政村(含特色精品村)共 439 个,占总数的 100%;

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的行政村共 65 个,占总数的 14.81%。

第43条 整治内容

(1)干净整洁村

① 危旧房改造整治:主要从建筑功能改造、墙体整治、门窗整治、屋顶整

治、庭院整治等方面进行整治。

② 村庄道路:新建、扩建村干路宜按三級公路、四级公路标准建设,满足

基本车辆交通出行;村支路以生活性功能为原则,突出以人为本、方便便捷的整

治特点,宜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满足村民交通出行。

③ 垃圾处理:每个村民小组至少建立一个垃圾收集点(垃圾桶或垃圾池),

配套保洁人员和相关清洁设备,通过“户收集、村分类、镇中转、市处理”的模

式,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④ 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以户为单位收集,实行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

处理,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污水处理方式;禽畜污水要按照场(舍)标准化

的要求,加强防疫、消毒、污染物处理及粪便处理,死亡畜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深埋、消毒,防止疫情传播。畜禽粪便应集中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将粪

便排入河流。

⑤ 厕所改造:清除露天粪坑、简易茅厕,自然村按需建设 1 个标准化公厕,

公共服务场所宜配置公厕,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

(2)美丽宜居村

① 村庄房屋建设: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村民建房每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

过 120 平方米;新建房屋层数不得超过 4 层,且建筑限高不得超过 15 米(含楼

梯间);新建房屋之间、新建房屋与其它建筑之间应留足间距,以满足日照、通

风、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主要朝向间距不少于 8 米,侧向山墙之间不少于 4 米;

新建房屋距铁路边轨不少于 50 米,距高速公路不少于 30 米,距国道不少于 20

米,距省道不少于 15 米,距县道不少于 10 米,距乡道不少于 5 米,沿河溪边建

房时,距河溪边沿不少于 15 米;新建房屋要突出地方特色,重点突出广府和客

26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家传统建筑特色和风貌;优先采用节能建材、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以及当地民间

常用的建筑材料;建筑色彩与村落内原有传统特色民居风格相协调。

② 村庄道路:村庄主要道路安装照明路灯,村庄巷道以保持原生态风貌为

原则,路面铺装材质采用与村落风貌相协调的材质饰面(水泥、砂石、石板、青

砖、卵石等)铺设,保护生活性街巷空间。

③ 村庄美化绿化:清理村庄臭水沟、洼地、风水塘,种植水生植物进行生

态修复,改善堤岸的亲水环境,控制污染源;清理大乔木下的杂灌木,替种农家

果木蔬菜,清理村庄有病害、虫害的树种,清理断枝,易倒树木,消除潜在隐患;

整理村庄零散的裸土、空地,见缝插绿,补种植物,种植本土乡土乔木、本地农

家素材作物等为主,避免草坪及城市型绿化整形灌木;村口空间的营造,注重识

别性,保护村口古树名木,村内公共空间进行梳理,增加小型绿地、健身广场等,

保留利用原有的农作工具及场所,进行改造设计,打造形成景观小品,体现传统

民俗风情;对拆除的建筑基底进行绿化建设,打造一些村民的公共活动场所,美

化整体风貌,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④ 污水处理:建有覆盖所有自然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发展种养循环农业,

建立种养循环示范区,加大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推广 0.01 毫米以上加厚地膜。

⑤ 长效管护机制:制定村民保洁公约,实行“门前三包”,定期开展清理活

动。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明确保洁员在垃圾收集、村庄保洁、宣传监督等方面

的责任;建立村民参与村庄卫生环境维护共管机制,村内有稳定的保洁队伍。

(3)特色精品村

① 长效管护完善:对道路定期进行维护、养护、清洁,根据道路两侧自然

环境,营造具有乡村风格的道路景观;通村路口选择种植一些高大乔木,宜以落

叶乔木为主,使夏有树荫,冬有阳光:路幅较窄的路可选择小树冠乔木或灌木进

行绿化,栽植形式可灵活多样。鼓励村民在道路两侧自主种植各类本地树木;完

善道路广告、招牌、标志、人行道铺面、道路设施小品及电杆、变压器等,以便

整体提升道路视觉环境品质;根据村庄风貌特色可选择相应风格的照明路灯。

② 文化特色鲜明:定期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体育、民俗活动。

③ 公共服务健全:对于旅游型村庄适度建设旅游服务中心、绿道驿站等旅

游服务设施,积极配套与旅游开发相关的娱乐设施、商业设施等相关的设施。

27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第十一章 分期建设行动与实施机制

第44条 近期行动计划

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振兴的规划工作要求,近期

提出了六大建设行动,包括: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改造行动、市政设施提升行动、

便捷交通提升行动、公共服务提升行动、乡村旅游提升行动、风貌改善提升行动。

(详见表十二:高州市近期建设项目表)

第45条 全市推进模式,省级示范带动

高州市近期在省、市的政策指导下全力推动示范片建设,重点加强示范片村

庄风貌整治、乡村旅游发展、服务设施完善等工作,通过示范片村庄的先行建设,

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示范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全域生态宜

居美丽乡村建设。

第46条 突出规划引领,强调村民自治

坚持规划先行,突出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是实现村庄有序健康发展的前提

和保障。为推动县域村庄建设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需在本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

编制县域各自然村的建设发展规划。根据本规划的分级分类建设指引,加强各自

然村产业发展规划、村庄环境整治、民居风貌设计、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规划研

究。组织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强化规划实施的跟踪服务。

鼓励以村民委员会为主体的规划编制方式。村民可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小组

会议等形式提出建设需求、协商确定规划内容。村民委员应将经批准的村庄规划

纳入村规民约一同执行,在村内立牌展示规划成果,确保村民看得到、看得懂。

乡、镇人民政府应制定村庄规划编制提纲,组织动员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协商编制

规划,并依法组织规划审批,对完成编制的村庄给予一定奖励。

第47条 创新建设模式,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用地保障机制,在空心村、边远小型村探索宅基地自愿

有偿退出机制,开展农村土地整理,用好“三旧”改造政策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

28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挂钩试点政策。市直单位和镇街做好结对共建。

进一步集约节约利用农用地,以建立“专业合作社”的方式,通过在新农村

示范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以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将土地承

包经营权证转变为股权证,将农民由独立的生产经营个体转为专业合作社的股

东,强调土地整体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坚持长效管护、持续发展,构建长效维护管理制度。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经营

方式创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解决新农村建设后续管理资金难题。积极探索建

立公共财政、村集体、村民共同投入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加强村民理事会和村

民自治机构建设,制定村规民约,探索实行农村网格化管理,组织村民参与生产

生活设施、公共服务场所及环境卫生等日常管护。

第48条 营造宣传氛围,引导村民参与

加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宣传,高州广播电视台要开辟专栏,要利

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总结好

的经验和做法,在面上进行推广;组织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先进村参观学习,

统一思想认识;组织村干部开展大讨论,破解村干部“四怕”思想(怕村庄基础

差、怕群众不支持、怕没资金、怕得罪人),彻底扭转“干部在干、群众在看”

的被动局面,形成全民参与长效机制,在全市掀起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热潮。

通过示范引导、教育培训、组织外出参观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投资、投工、

投劳,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建设

要广泛听取和积极吸收农民的意见,让农民能够自己选择、自己建设、自己管理。

大力调动乡贤力量,充分体现侨乡优势,聚合乡贤有文化知识、经济上有带动力、

社会上有影响力的强大正能量,推动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49条 加强资金保障,强化督导考核

通过“一个主体六个一点”的方式,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市财政按照激励奖

补、以奖代补的原则,适当安排资金投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涉及政府

投资类项目按政府性投资有关规定依法依规组织实施,完善程序手续,严格控制

投资规模。加大项目整合,市直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向上级争取

落实涉农涉基层项目资金,整合农村水、电、路、村庄绿化、卫生村、厕所、清

29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洁能源推广、文化广场、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村村通”等各类政策资源向

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大支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力度。

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部门、各镇街年度综合考核评

价体系。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将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连续工作推进落后的镇(街道),将视情况启动约谈和问责。

30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录

附表一:高州市乡村建设规划指标表

号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2035年 指标属性

1 村庄

规划 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 % 100 - 控制型

2

基础

设施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95 98 控制型

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5 100 控制型

4 农村集中供水率 % 90 100 控制型

5 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 % 80 90 控制型

6 村庄道路硬化率 % 100 100 控制型

7 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覆盖率 % 90 100 控制型

8 卫生村建设覆盖率 % 85 95 控制型

9

经济

发展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元 24000 60000 引导型

10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覆盖率 % 100 100 引导型

11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 70 80 引导型

12 专业合作社农户覆盖率 % 100 100 控制型

13

公共

服务

农村公路客运通达率 % 100 100 控制型

14 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 % 100 100 控制型

15 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人群覆盖率 % 100 100 控制型

16 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 % 100 100 引导型

17 农村五保供养目标人群覆盖率 % 80 90 控制型

18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镇覆盖率 % 80 90 控制型

19 规范化村级幼儿园覆盖率 % 85 90 控制型

20 卫生站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覆盖率 % 100 100 控制型

21 家庭服务中心乡镇覆盖率 % 30 40 引导型

22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率 % 60 75 引导型

23 开通 4G 及以上网络行政村覆盖率 % 100 100 引导型

24 开通光纤入户行政村覆盖率 % 90 95 引导型

25

特色

营造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个 1 3 引导型

26 乡村旅游示范点数量 个 10 30 引导型

27 建设古驿道示范段数量 个 1 1-2 引导型

28 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建筑保护覆盖率 % 100 100 控制型

29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点数量 个 1 3 引导型

30 基层

管理

村民满意度 % 100 100 控制型

31 村庄管理机制建立覆盖率 % 100 100 控制型

31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表二:高州市乡村特色发展片规划一览表

特色发展片

片区范围 发展指引

镇街名称 行政村名称

南药-龙眼

产业示范片

镇江镇

日久冲村、镇江

村、大岭村、江

口村、大垌村、

新圳村

以美丽乡村为目标,依托南药广藿香、何

首乌种植园、建国生态园、南果花香、龙

眼、火龙果等特色农业园,以生态农业休

闲观光与乡村旅游为重点,加快省定社会

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沙田镇 沙田村、六联村、

卢村村

玉湖古城旅

游特色片

长坡镇

长坡村、旧城村、

西坑村、乌石头

依托长坡镇县域副中心的建设,联合玉湖

风景区、高凉古城旅游区、大坪岭风景区

等多片景区打造与高州水库、玉坑塘水头

坑庙遗址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打造具

有高州古郡文化特色和水库生态景观特色

的生态古韵旅游特色片。

平山镇 玉坑塘村

木广垌北荔

产业特色片

大井镇 木广垌村、青山

依托木广垌桂味荔枝标准化示范园、青山

村荔枝公园、车垌村反季节香糖柑等农产

品示范基地,重点做强木广垌荔枝品牌,

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集散一体化的产业

特色片。 南塘镇 车垌村

城郊田园休

闲旅游特色

南塘镇

南塘村、彭村村、

蓝田村、谷篢村、

周岸村、大石垌

村、大塘笃村

依托位于城郊的区位优势,结合鉴江及古

驿道打造生态景观绿道,串联多个美丽乡

村,打造古城水郡水上乐园等休闲娱乐项

目,形成以生态农业旅游、秀美田园风光

为特色的高州市区后花园

南荔干果产

业特色片

分界镇

储良村、东方村、

学福村、南山村、

飞马村、新坡村

依托临近茂名市区的区位优势及良好的高

速交通资源,加快发展根子荔枝生产、旅

游观光产业,增强接待能力;培育广东红

益鳄鱼世界等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打

造特色小镇;做大做强本地荔枝、龙眼等

水果生产、加工产业,打造集名优农产品

生产、加工、展示和饮食业、旅游业于一

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特色片。

根子镇 柏桥村、元坝村

石鼓综合产

业特色片 石鼓镇

甘竹村、合丫垺

村、坡尾村、石

鼓村、黑泥山村、

大治堂村

依托临近茂名市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高

速交通资源及南粤古驿道的建设,做大做

强以渔网渔具为特色的工业商贸强镇,培

育特色品牌,增强全国知名度;同时结合

古驿道遗址,打造富有历史底蕴的特色产

业片

大雾岭森林

旅游特色片 深镇镇

仙人洞村、东塘

村、芦蓬村

依托高州北部大雾岭山脉森林、飞瀑、仙

湖、溪涧等自然基底,重点打造仙人洞生

态景区、二雾岭等自然旅游区,发展绿色

健康食品,打造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形成

32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高州北部森林旅游特色片

山水梯田旅

游特色片 马贵镇

甘埇村、马贵村、

深水村、河木垌

依托高州北部自然生态资源,结合梯田、

溪流、竹林、峰峦等特色景观,打造山水

田园村落,重点建设下水尾村美丽乡村、

摩天小镇等项目,发展特色民宿,打造山

水梯田旅游特色片

高山遗韵旅

游特色片

新垌镇 钢铁村、高良村 依托南粤古驿道建设,结合高山草原、粤

西第二高峰、革命游击根据地、古军事遗

址、古城墙、冼太庙等“绿色-红色-古色”

三色资源,重点建设平云山生态旅游区、

三官山等项目,打造富有自然生态与历史

人文特色的山地旅游特色片

长坡镇 黄羌坡村

大坡镇 福州村

双龙生态旅

游特色片

东岸镇 才口村、横山村、

六同村 依托南粤古驿道的建设与双龙山自然资

源,重点打造圣母文化旅游区和潭头村、

乾坡村新农村示范村,发展集休闲、养生、

度假、旅游一体的山地休闲旅游特色片 潭头村

潭头村、乾坡村、

山脚村、吉堆坡

茶境禅宗特

色片

新垌镇

中合村、东茂坡

村、新垌村、明

星村

依托新垌林泉寺、信愿寺、祥云寺等佛教

禅宗胜地,重点培育新垌茶、荔枝、龙眼、

香蕉等产业,结合丁颖生态园、阿婆岩石

壁、圣母山自然风景区等项目的建设,打

造茶境禅宗文化特色片 谢鸡镇 铺面村、木砖村

33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表三:高州市村庄体系及人居环境整治时序一览表

镇 街

名称

行政村名

称 村庄分区 村庄分级 村庄分类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时序

2020年 2035年

金山

街道

上坡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红粉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鹤山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里麻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陈垌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板桥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金竹山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文龙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米塘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西塘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宝光

街道

新塘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西岸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红花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北江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茶亭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顿梭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荷木坡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高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八角山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西镇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西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下汉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秧坡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丁堂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程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广潭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贵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曹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山美

街道

山美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云径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苍地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同进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杨郡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官杨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石仔

岭街

荔枝墟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潭蒲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茂岭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34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 街

名称

行政村名

称 村庄分区 村庄分级 村庄分类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时序

2020年 2035年

石仔岭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坡心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塘背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镇大岭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陈大岭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长坡

长坡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横地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旺利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旧城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西冲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银岗垌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大拜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西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石龙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黄羌坡村 生态保护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莲塘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云霄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雷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设教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乌石头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石冲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高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双城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潭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湾腰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塘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平斗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上良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中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林邓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周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龙修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旺沙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东河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土域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坡田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合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银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分界 中 飞马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35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 街

名称

行政村名

称 村庄分区 村庄分级 村庄分类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时序

2020年 2035年

镇 心

学福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东方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分界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储良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南山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松木山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丰林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谢宵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新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世华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塘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石鼓

大治堂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黑泥山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低坡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石鼓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祥山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深冲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金山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九罡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黄溪山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甲丫埒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鹤山坡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上垌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沙坡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三文田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丽山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尖山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黄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西基山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坡尾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门前坡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良文塘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甘竹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林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水田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小营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冲口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南茂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塘陂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36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 街

名称

行政村名

称 村庄分区 村庄分级 村庄分类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时序

2020年 2035年

白沙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井

大沙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石咀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大井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长沙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沙地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清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木广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六祥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塘头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上平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东光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天堂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青山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大坡山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潭头

根竹园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潭头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凤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北兰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乾坡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石溪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垭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简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六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五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高灯堡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吉堆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山脚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丹彰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东岸

东坡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岑山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双利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平坑村 生态保护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甘川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旺村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大潮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谈朋村 生态保护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双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石陂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37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 街

名称

行政村名

称 村庄分区 村庄分级 村庄分类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时序

2020年 2035年

六修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大简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麦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河朗坡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射塘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六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仙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良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石古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甘汁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竹朗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方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礼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旺坑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郑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才口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横山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深镇

深镇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河口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仙人洞村 生态保护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芦蓬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旺务村 生态保护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耀新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横溪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造贤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柏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良坪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田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东塘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中间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曹江

满坑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培坑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大坡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帅堂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平山铺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堂阁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银堂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潭村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溪田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38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 街

名称

行政村名

称 村庄分区 村庄分级 村庄分类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时序

2020年 2035年

凤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上南山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里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周坡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安良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先觉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华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珊阁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霍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荷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罗平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林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溪朗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甲子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平山

平山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大仁庙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古塘村 生态保护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玉坑塘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乐泗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福芳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泮水塘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仁耀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木禾塘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合水口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坡咀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贺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田坪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樟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凤凰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古丁

古丁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龙湾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新龙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方旦村 生态保护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里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朋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堂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龙马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黄沙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柏河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39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 街

名称

行政村名

称 村庄分区 村庄分级 村庄分类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时序

2020年 2035年

大冲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石堆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朗八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马丽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马贵

马贵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六塘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厚元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朗练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龙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山心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周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西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甘埇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河木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深水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埕垌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马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坡

芹州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贺口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周敬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军屯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朋情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清湖村 生态保护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白马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旺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和睦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军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良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高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禾田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桃杏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榕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双桥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贺亨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坑塘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格苍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下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新田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40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 街

名称

行政村名

称 村庄分区 村庄分级 村庄分类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时序

2020年 2035年

大坪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鹤垌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上良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福州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谢鸡

甘园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谢鸡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义山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铺面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保华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民胜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文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木砖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石塘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茂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新联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罗迪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洋朋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官庄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保黎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下水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白石坡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木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莲桥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新垌

新垌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安山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大路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云炉村 生态保护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坡仔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中合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东茂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新德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明星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长流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流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联合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新光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良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高良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云山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41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 街

名称

行政村名

称 村庄分区 村庄分级 村庄分类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时序

2020年 2035年

钢铁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凤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高联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云潭

新圩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榕木塘村 乡村发展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新农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王羌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平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新华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河琅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垌头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垌尾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读岗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石曹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丰文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珍珠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泗水

泗水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堂华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下村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大翰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六匝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大联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凤塘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彰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洪尤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联和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林丰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仙塘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根子

根子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公垌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到湾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高田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高科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茅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柏桥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中间堂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立石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田心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上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42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 街

名称

行政村名

称 村庄分区 村庄分级 村庄分类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时序

2020年 2035年

水贝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旧田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官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浮山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南邦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元坝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镇江

镇江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大岭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金村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日久冲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江口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福石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新圳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含屋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水郁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朋山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山口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官冲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那射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沙田

永乐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沙田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周村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官岭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曹岭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高一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卢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六联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乐山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赤坎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罗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桃栏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山曜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石板

石板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高雄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公岐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祥章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贺村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灯龙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43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 街

名称

行政村名

称 村庄分区 村庄分级 村庄分类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时序

2020年 2035年

西茂坡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高贵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板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和潭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高章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高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石村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荷花

木头塘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大路山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下俗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潘龙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张家堡村 生态保护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荷花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平头岗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薪水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文山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六岸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上俗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上等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茂山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石双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高丰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潭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平棉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南塘

南塘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大塘笃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罗村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石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彭村村 城镇引导区 中心村 特色保护类 特色精品村 特色精品村

中心坡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丰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车垌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招福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村头坡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旺罗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谷篢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周岸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蓝田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特色保护类 干净整洁村 特色精品村

44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镇 街

名称

行政村名

称 村庄分区 村庄分级 村庄分类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时序

2020年 2035年

荷塘

荷塘村 城镇引导区 城镇转型村 城郊融合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伦道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石龙村 乡村发展区 中心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棠南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东冲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帝坑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存心村 生态保护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那窎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大利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六双村 乡村发展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伦村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松明村 城镇引导区 一般村 集聚提升类 美丽宜居村 美丽宜居村

45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表四:高州市各镇街村庄建设用地近期规模控制表

镇街名称 现状村庄建设用地规

模(ha)

规划近期村庄建设用地

规模(ha) 现状与规划差异(ha)

宝光街道 802.75 989.71 186.96

曹江镇 836.85 857.35 20.50

大井镇 662.61 632.63 -29.98

大坡镇 786.24 656.06 -130.18

东岸镇 1039.44 954.80 -84.64

分界镇 898.26 920.55 22.29

根子镇 800.48 823.33 22.85

古丁镇 417.71 360.93 -56.79

荷花镇 620.32 565.35 -54.97

荷塘镇 454.74 401.26 -53.48

金山街道 761.81 963.25 201.44

马贵镇 386.04 272.09 -113.96

南塘镇 843.57 800.15 -43.42

潘州街道 22.82 264.95 242.14

平山镇 476.44 375.09 -101.35

沙田镇 519.01 511.59 -7.42

山美街道 258.80 448.45 189.65

深镇镇 293.01 226.89 -66.12

石板镇 546.18 490.21 -55.97

石鼓镇 1627.60 1739.24 111.64

石仔岭街道 589.55 856.03 266.47

泗水镇 824.50 849.48 24.98

潭头镇 551.70 532.89 -18.81

谢鸡镇 659.90 648.36 -11.54

新垌镇 785.76 796.79 11.03

云潭镇 625.04 655.14 30.10

长坡镇 919.73 853.22 -66.51

镇江镇 731.13 733.20 2.07

合计 18742 19179 437.00

46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表五:高州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一览表

类别 设施名称 初级生活圈 一次生活圈 二次生活圈 三次生活圈

行政管理

及社区服

务设施

市政府 —— —— —— ▲

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 —— ▲ ▲

公共综合服务中心

(含村委会) ▲ ▲ ▲ ▲

教育设施

幼儿园 ▲ ▲ ▲ ▲

小学 △ ▲ ▲ ▲

初级中学 —— △ ▲ ▲

高级中学、职业中学 —— —— △ ▲

大学 —— —— △ ▲

医疗卫生

设施

卫生站 ▲ ▲ ▲ ▲

卫生院 —— —— ▲ ▲

专业医院 —— —— △ ▲

综合医院 —— —— △ ▲

文化体育

设施

图书馆 —— —— △ ▲

博物馆 —— —— △ ▲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 ▲ ▲ ▲

综合性文体广场 —— —— △ ▲

体育活动场所(含篮

球场及体育健身器

材) ▲ ▲ ▲ ▲

社会福利

设施 敬老院 —— —— △ ▲

养老院 —— —— △ ▲

公共绿地 村级公园 ▲ ▲ ▲ ▲

民生商业

农贸市场/肉菜市场 —— △ ▲ ▲

日用超市 ▲ ▲ ▲ ▲

农资超市 —— △ ▲ ▲

物流快递服务站 △ △ ▲ ▲

农产品电商平台/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

▲ ▲ ▲ ▲

47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表六:高州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一览表

设施

类型 设施名称 配置目标 配置要求 依据

行政

管理

设施

公共综合

服务中心

2020 年,每个行政

村建设一处公共

服务中心(站) ——

《关于全域推进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建

设生态宜居美丽乡

村的实施方案》(粤

办发〔2018〕21 号)

教育

设施 幼儿园

每个乡镇建一所

乡镇中心幼儿园; 常住人口>4000 人

的行政村配置规

范化普惠性幼儿

园; 常住人口<4000 人

的行政村设立分

园或联合办园

——

《关于推进乡村振

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粤办发〔2018〕16号)

医疗

卫生

设施 卫生站

2020 年,所有行政

村建有公建规范

化卫生站

面积不低于 80 平方米,至少

设置有诊断室、治疗室、家

庭医生签约服务室和药房,

并配置必要的 38 种基本设

备。

《中共广东省委关

于推进乡村振兴战

略的实施意见》(粤

办发〔2018〕16 号) 《关于做好村卫生

站公建民营规范化

建设的通知》(粤卫

发〔2015〕114 号)

文化

体育

设施

综合文化

服务中心

2018 年,茂名市所

有行政村(社区)

全覆盖

按照“5+X”的基本配置进行

建设。 “5”是指 1 个综合文化活动

室(面积不小于 100 ㎡)、1个户外文体广场(面积不小

于 600 ㎡)、1 个图书室(农

家书屋或社区书屋)、1 个文

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1个简易戏台。 “X”包括宣传橱窗、阅报栏、

一套音响和部分乐器、一套

广播器材、健身室等。

《广东省人民政府

办公厅关于推进基

层综合性文化服务

中心建设的实施意

见》(粤府办〔2016〕13 号)、《茂名市推

进基层综合性文化

服务中心建设实施

方案》(高府办

〔2018〕4 号)

48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公园

绿地

综合性文

化广场

2020 年,茂名市乡

镇(街道)、村(社

区)基本建有综合

性文体广场。

1.文体广场要实现硬化绿

化、环境整洁优美。偏远山

区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可酌

情安排。 2.建设阅报栏、电子阅报屏

和公益广告牌;配备体育健

身设施和灯光音响设备等,

有条件的可搭建戏台舞台。

《茂名市推进基层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

心建设实施方案》

(高府办〔2018〕4号)

村级公园 2020 年,100 户以

上的自然村要建

成 1 个村级公园

1.村级公园面积在 2000平方

米以上的可打造成好心公

园,可适当配置凉亭、桌椅、

垃圾分类收集箱、健身器材

等设施; 2.500-2000 平方米可打造成

好家风公园,可适当配置凉

亭、桌椅、垃圾分类收集箱

等设施设备; 3.不足 500 平方米的可打造

成好民风公园,可适当配置

桌椅、垃圾分类收集箱等设

施设备。

《茂名市“一村 一公园,一村一公

厕”实施方案》(茂

府办〔2018〕37 号)

民生

商业 电商服务

站点

2020 年,完成 487个电商示范点建

设 ——

《高州市电子商务

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6-2018)》

49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表七:高州市乡村风貌重点控制地区指引表

附表八-1:“两廊”古驿道历史景观带风貌指引

镇街 村庄 主要风貌控制

点 风貌导控方向 风貌指引

石鼓镇

丽山村 官桥(登高村),

古驿道石基、驿

铺(乌坭村)

以古驿道遗址

为主要特色,结合

丽山村官桥遗址、

黄坡村猪脚碌桥遗

址、甘竹村、丽山

村驿铺等景观提升

场地文化价值。

1.古驿道沿线建筑整治:

要遵从保持原真性的基本

原则,将高州市古驿道沿

线的村庄建筑进行分区分

级整治。按距古驿道的距

离将古驿道沿线的建筑进

行分级,越接近古驿道修

复等级越高。对古驿道沿

线可视区域内废弃和影响

协调的建筑予以拆除,对

破损较为严重的建筑予以

拆除或修缮,对于部分损

毁的重要建筑予以修复。 2.人文景观要素的整治:

重点挖掘古驿道沿线的人

文景观要素,对这些具有

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要素

进行重点整治保护。对破

损严重的人文景观要素进

行修缮,对部分损毁的人

文景观要素进行修复。 3.道路整治:主要是古驿

道路面、标识系统以及连

通性等的整治。根据古驿

道具体的情况对古驿道损

毁废弃的路面进行整治,

保持高州古驿道与其他南

粤古驿道的连通性。加强

古驿道沿线标识系统的建

设,结合高州市建筑、文

化特色设计、安装相关指

示牌等,形成有特色的南

粤古驿道标识系统。

黑坭山村 —— 黄坡村 猪脚碌石桥 甘竹村 驿铺 茂坡村 —— 祥山村 ——

镇江镇 那射村 驿铺

镇借助江生态

基地形成的特色农

业片区,借助挂榜

岭森林公园的辐射

作用形成特色农旅

景观。

金山街道 鹤山村 ——

结合高州中山

纪念堂、高州洗太

庙、文兴桥、宝光

塔等文化遗址塑造

古驿道廊道最核心

的部分。

里麻村 驿铺

石仔岭街

大岭村 —— 荔枝圩村 —— 上坡村 —— 坡心村 —— 茂岭村 ——

曹江镇 冷水村 驿铺

依托鉴江水系,打

造滨江休闲旅游

带。

仙觉村 驿铺 堂阁村 ——

南塘镇 蓝田村 —— 谷篑村 —— 旺罗村 驿铺

大井镇 大坡山村 ——

依托双龙山生

态旅游区的良好生

态基础,塑造葱郁

林海风光。

大沙村 —— 大井村 ——

潭头镇 乾坡村 驿铺

50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表八-2:“三轴”干道沿线景观轴风貌指引

干道 主要涉及的村镇 风貌指引

283 省

道沿线

荷花镇 薪水村、平头岗村、六岸村、下俗村、大

路山村、文山村、木头塘村、潘龙村、石

山村、高丰村、平棉村、张家堡村

对 283 省道、113 省

道和 280 省道等主要

交通干线沿线整体

风貌进行控制,主要

依据视觉效果对沿

线的村庄进行分级

改造。 1、 根据建筑质量,

对省道沿线可视区

域内废弃的建筑予

以拆除,对破损较为

严重的建筑予以修

缮。 2、 立面整治,根据

不同区段的风貌特

征,在总体色彩协调

的前提下,分区段进

行建筑墙面粉刷;对

沿街的广告牌、电线

电缆等进行统一设

计排布。 3、 修补屋面,对建

筑破损屋面进行修

补,统一屋顶色调。 4、 增加建筑元素,

结合沿线特色产业

及文化习俗,对处于

重要景观面的部分

建筑增加体现地方

特色的建筑元素。

石板镇 石板村、贺村村、高雄村

南塘镇 公岐村、丰垌村、招坡村、车垌村、南塘

村、大石垌村、大塘笃村、周岸村

宝光街道 高垌村、茶亭村、北江村、西岸村、红花

村 潘州街道 东郊管理区、南湖塘村

113 省

道沿线

潘洲街道 南湖塘村、谢村村 山美街道 山美村、云径村、苍地村 谢鸡镇 义山村、石塘村、甘园村、谢鸡村

新垌镇 明星村、新垌村、安山村、东茂坡村、大

路坡村、长流村、新德村 云潭镇 石曹村、平垌村、榕木塘村

280 省

道沿线

金山街道 上坡村、鹤山村、红粉村、陈垌村、板桥

村 石仔岭街

道 荔枝墟村、石仔岭村、坡心村、茂岭村、

镇大岭村、陈大岭村、塘背村 潘州街道 南湖塘村、谢村村 山美街道 山美村

曹江镇 满坑村、平山铺村、培坑村、甲子坡村、

林村村、荷垌村、帅堂村、大坡村、安良

堡村、银堂村

长坡镇 旺利村、坡田垌村、旧城村、横地村、长

坡村、乌石头村、设教村

平山镇 玉坑塘村、平山村、田坪村、木禾塘村、

大坡咀村、大仁庙村、仁耀垌村、泮水塘

村、福芳村

古丁镇 龙马村、龙湾村、大朋村、古丁村、新龙

村、大堂村、马丽村、朗八村

马贵镇 朗练村、马贵村、深水村、河木垌村、甘

埇村、𡌶𡌶垌村、厚元村、山心村

51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表八:高州市域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一览表

号 文物点名称 年代 级别 类别 地点

占地面

1 广南医院旧址 1942 省级 近现代重要

史迹及代表

性建筑 分界镇分界圩 400

2 电白郡•县城旧址 南北朝 省级 古遗址 长坡镇旧城村委会 170800

3 平云山冼夫人军

事遗址 南朝、隋 市级 古遗址 大坡镇平云山 ——

4 南茂坡宫皇庙 清•嘉庆

(1800) 市级 古建筑 石鼓镇茂坡村委会 400

5 艮塔 清•道光

(1826) 市级 古建筑 市区东门岭上 20

6 镇头岭文光塔 清•嘉庆

(1816) 市级 古建筑

市区文笔路镇头岭

上 20

7 良艺冼公祠 清·道光

元年

(1821) 市级 古建筑 长坡镇雷垌村委会 800

8 广潭村太史第 清·光绪 县级 古建筑 宝光广潭村委会 ——

9 耀堂岭高力士衣

冠墓 唐 县级 古遗址 曹江镇满坑村委会 ——

10 回龙庵 清·乾隆 县级 古建筑 市区北江平山岗 233

11 南宫庵群 明 县级 古建筑 市区南关街南宫岭

12 根子荔枝古贡园 汉代 县级 其他 根子镇柏桥村委会 ——

13 日月泉 明朝 县级 古建筑 南塘镇彭村村委会 ——

14 安良堡梁氏大宅

(永春园、怡园) 清 县级 近代建筑

曹江镇安良堡村委

会 ——

15 高凉岭冼太庙 唐 县级 古建筑 曹江镇高凉山 ——

16 上南山黄氏宗祠 清·嘉庆

(1804) 县级 古建筑 曹江镇南山村委会 1000

17 黄姜坡冼夫人军

事遗址 南朝、隋 县级 古遗址

长坡镇黄姜坡村委

会 ——

18 雷垌仲芳冼公祠 明·嘉靖 县级 古建筑 长坡镇雷垌村委会 1000

19 旺沙冼夫人军事

遗址 南朝、隋 县级 古遗址 长坡镇旺沙村委会 ——

20 周垌冼夫人军事

遗址 南朝、隋 县级 古遗址

长坡镇周垌村 委会

——

21 马鞍山林氏祖墓 清嘉庆

十二年 县级 古墓葬

宝光街道办事处红

花村委会 ——

22 塘头唐氏宗祠 清嘉庆 县级 古建筑 大井镇塘头村委会

坡嘴村 ——

23 马贵古庙 清代 县级 古建筑 马贵镇马贵村委会

车头村 ——

52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24 适亭 中华民

国 县级

近现代重要

史迹及代表

性建筑

潘州街道办事处文

明居委会 ——

25 元岭村三圣宫 清--民国 县级 古建筑 石鼓镇甘竹村委会

元岭村 ——

26 高村莫氏宗祠 清道光

十八年 县级 古建筑

长坡镇高村村委会

坡头村 ——

27 马鞍坳石刻 待定 县级 摩崖石刻 长坡镇雷垌村委会 ——

28 北干渠长坡渡槽 1958 年 县级 近现代重要

史迹及代表

性建筑

长坡镇长坡村委会

圩头 ——

29 茂岭古驿道 —— 县级 —— 城区挂榜岭森林公

园内 ——

30 江伯西公祠 —— 县级 —— 石鼓镇门前坡村委

会天津堂村 ——

31 旧城冼太庙 —— 县级 —— 长坡镇旧城村委会

旧城村 ——

32 进士井 —— 县级 —— 新垌镇云山村委会

彰村 ——

33 沿江路林氏宗祠 —— 县级 —— 城区西关居委会沿

江路 ——

34 黄鹏国师基 —— 县级 —— 大井镇清垌村委会

白田村 ——

35 远瞩亭 —— 县级 —— 城区高州市第一中

学远瞩园内 ——

36 丁颖故居 —— 县级 —— 谢鸡镇石塘村委会

新山村 ——

53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表九:高州市各镇街乡村产业发展指引一览表

区位 名称 主要空间载体 乡村产业发展指引

中心城区

(5)

宝光街道 下汉村采摘园 做强原有花卉、龙眼、荔枝种植业,做好其他二

三产业的配套服务

山美街道 —— 改良原有蔬菜种植业,做好其他二三产业的配套

服务

金山街道 —— 改良原有何首乌种植业,做好其他二三产业的配

套服务

石仔岭街

道 ——

改良原有花卉、何首乌种植产业,加强批发服务

业,做好其他二三产业的配套服务

潘州街道 —— —— 城市副中

心(1) 长坡镇 旧城遗址

升级原有油茶香蕉等种植业,发展古城文化旅游

业同时做好城市配套服务

中心镇

(3)

石鼓镇 —— 升级原有南药、何首乌、花生、玉米等特色种植

业,做好城市配套服务

分界镇 龙眼公园、鳄鱼

世界 升级原有龙眼特色种植业及鳄鱼特色养殖业,做

好城市配套服务

大井镇 大井蛋鸡产业园 升级原有蛋鸡养殖业,做好城市配套服务

一般镇

(19)

沙田镇 万亩龙眼产业园

(龙眼阁) 升级原有龙眼特色种植业,改良农副产品生产加

工产业。

南塘镇 香蕉生产基地 升级原有香蕉、蔬菜等特色种植业,结合美丽乡

村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曹江镇 鲜淮山生产基地 升级原有淮山、蔬菜特色种植业,发展生态休闲

旅游

泗水镇 北运菜生产基地 升级原有北运菜特色种植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深镇镇 山地菜生产基地 升级原有石斛特色种植业,结合仙人洞景区开发

特色乡村旅游业

镇江镇 镇江生态基地

(南果花乡) 升级原有首乌特色种植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古丁镇 —— 升级原有南药种植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东岸镇 —— 升级原有荔枝、百香果特色种植业

马贵镇 摩天小镇 升级林业及茶叶种植业,重点结合十二峰峦等景

区及摩天特色小镇发展旅游业

根子镇 荔枝文化旅游区 升级原有荔枝特色种植业,重点结合荔枝文化园

开发乡村旅游产业 荷花镇 —— 做强龙眼种植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平山镇 —— 做强山地菜种植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石板镇 —— 做强龙眼、稻米种植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潭头镇 —— 做强鲜淮山养殖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谢鸡镇 丁颖生态农业园 做强荔枝、蔬菜种植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新垌镇 —— 做强茶叶、益智种植产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54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区位 名称 主要空间载体 乡村产业发展指引

云潭镇 垌头村爆皮王番

薯基地 做强原有番薯、红番石榴种植业,发展生态休闲

旅游

大坡镇 蚕桑生产基地 做强原有蚕桑种植业,结合平云山景区开发乡村

旅游产业 古丁镇 —— 做强原有南药种植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荷塘镇 —— 做强原有龙眼种植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55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表十:高州市乡村旅游重点发展组团指引表

片区 重点组

团 重点村庄 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东北部发

展生态农

业旅游区

高凉古

郡旅游

组团

长坡村、旧城村、

旺利村、银堂村、

安良堡村、帅堂

以旧城遗址为打造重点,结合传统村落(安良堡村、

旧城村(本规划推荐)、旺利村(本规划推荐))推

动古城遗址观光旅游发展。

玉湖生

态旅游

组团

西坑村、乌石头

村、玉坑塘村、

西冲村、设教村、

平山村、云霄村、

雷垌村、木禾塘

村、乐泗村、六

修村、旺村坡村

以玉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为重点,带动片区旅游经济

发展,提升高州水库生态景观资源品牌知名度,稳

妥推进水库保护性开发,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

的乡村地区建设滨水娱乐、创作写生、科普教育、

运动休闲等项目。

高山遗

韵旅游

组团

黄羌坡村、福州

村、高良村、钢

铁村

依托古驿道建设,重点发展平云山生态旅游区和三

官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观光游览、山林探险、

森林氧吧、生态农庄等旅游产业。

茶境禅

宗组团

新垌村、东茂坡

村、中合村、明

星村、木砖村、

铺面村

依托组团内较密集的宗教建筑资源,如林泉寺、祥

云寺、信愿寺等,结合丁颖生态园、新垌茶、圣母

山自然风景区等自然资源,强化生态旅游与文化旅

游的融合发展与互动感知,打造具有禅宗文化特色

的生态文化旅游组团,包括禅宗体验、采茶体验、

观光采风、游览游憩、美食购物等。 山水梯

田旅游

组团

马贵村、甘埇村、

河木垌村、深水

以摩天小镇的为重点发展引擎,带动周边下水尾村

等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山地徒步、特色民宿、生态

摄影、休闲观光等旅游活动。

仙人洞

森林旅

游组团

仙人洞村、东塘

村、芦蓬村、深

镇村

依托仙人洞景区的品牌效益,结合生态保护红线规

划要求,加快推动仙人洞生态景区保护开发进程,

联合周边村庄及镇区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发展

旅游观光、生态农庄、森林氧吧、生态摄影、绿色

食品等旅游产业。

双龙生

态旅游

组团

才口村、六同村、

横山村、吉堆坡

村、山脚村、乾

坡村、潭头村

以双龙山生态旅游景区为依托,结合生态保护红线

范围,进行适度开发建设。结合周边新农村完善旅

游设施配套,连片打造生态农庄、森林氧吧、生态

摄影、休闲度假等旅游产业。

东部农耕

文化旅游

南荔干

果特色

组团

分界村、储良村、

飞马村、学福村、

东方村、南山村、

新坡村、元坝村、

柏桥村

依托根子镇国家荔枝公园(荔枝文化旅游区)延伸

产业链,创建荔枝特色小镇;依托镇区完善旅游服

务设施配套,打造以体验荔枝等水果种植、加工为

特色,具有市域旅游示范性的乡村农业特色旅游体

验区。 南部特色

农业观光

旅游区

石鼓综

合特色

组团

石鼓村、大治堂

村、黑泥山村、

坡尾村、合丫垺

完善黄坡村、丽山村等重点村的驿道服务功能,推

动古驿道观光旅游。依托石鼓镇传统强势工农产业

的优势辐射,加大堆沿线古村的保护开发力度,修

56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村、甘竹村 复三圣宫、官桥等历史文化资源,完善重点村的驿

站服务功能,推动古村落观光旅游发展。 西部现代

农业旅游

区 南药-龙眼特色

组团

江口村、大岭村、

镇江村、新圳村、

日久冲村、大垌

村、沙田村、六

联村、卢村村

该组团依托新农村示范片的领头优势,结合南药广

藿香、何首乌生产基地、建国生态园、南果花香、

万亩龙眼等特色农业园,重点发展先锋村农业休闲

观光旅游,打造观光农业体验、水果采摘基地、花

卉观光摄影、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多元化旅游体验

活动。 北部休闲

农业旅游

区 城郊田

园休闲

组团

南塘村、彭村村、

蓝田村、大石垌

村、大塘笃村、

谷篢村、周岸村

依托位于城郊的区位优势,结合鉴江及古驿道打造

生态景观绿道串联沿线村庄,重点发展彭村、蓝田

村、南塘村等多个美丽乡村,打造古城水郡水上乐

园等休闲娱乐项目,形成以休闲观光、特色民宿、

农耕体验等休闲旅游体验活动。

木广垌

北荔休

闲组团

木广垌村、青山

村、车垌村

依托木广垌桂味荔枝标准化示范园、青山村荔枝公

园、车垌村反季节香糖柑等农产品示范基地,大力

发展农村休闲观光旅游,打造观光农业体验、鲜果

采摘基地、瓜果蔬菜消费、生态农庄接待等多种活

动。

57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表十一:高州市近期建设项目表

附表十一-1:高州市域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行动计划项目表

项目类别 主要工作 主要项目 建设时间

生态宜居美丽

乡村创建行动

生态宜居美

丽乡村达标

行动

262 个村达到干净整洁村的标准、152 个村

达到美丽宜居村的标准、25 个村达到特色

精品村的标准。 2018-2020

村庄房屋整治

项目

危旧房及既有建筑风貌改造项目 2018-2020 新建房建设控制 2018-2020 “三拆除”项目 2018-2020

公共空间整治

项目 闲置地复绿工程 2018-2020 乡村绿化美化工程 2018-2020

生态环境整治

项目

河塘治理工程 2018-2020 农厕改造工程 2018-2020 杆线梳理工程 2018-2020 植物治理工程 2018-2020

禽畜集中养殖工程 2018-2020

附表十一-2:高州市政设施提升行动计划项目表

项目类别 主要工作 主要项目 建设时间

供水设施建设 农村给水设

施建设工程 村村通自来水全覆盖 2018-2020

排水与污水处

理设施建设 污水处理设

施建设工程 行政村及 100 户以上自然村建设污水处

理设施全覆盖工程 2018-2020

电力设施建设 配电网改造

工程 改造行政村内现有残旧设备或线路 2018-2020

通信设施建设 通信设施扩

容改造工程 对行政村内现有线路改造扩容,实现光纤

网络全覆盖 2018-2020

附表十一-3:高州市便捷交通提升行动计划项目表

项目类

别 类型 主要项目 项目内容 建设时间

乡村道

路改扩

建项目

高速

公路 云茂高速 云茂高速建设,长度 16.2 公里 2017-2020

国道 国道 207 国道G207高州市至潭头镇路面改造及配套

设施完善,长度 34 公里 2018-2020

省道 省道 280

永青大道建设 9.521km;石仔岭街道至茂南

金塘路面改造 13.2km;新改建平山大桥约

120 米 2018-2020

省道 283 石仔岭街道至金山街道路面改造 7.751km 2018-2019 县道 县道 633 长坡镇至马贵镇路面改造 42km 2019-2020

58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项目类

别 类型 主要项目 项目内容 建设时间

县道 615 潭头镇至石板镇路面改造 39km; 新垌镇至东岸镇道路升级 32km

2018-2018

县道 616 东岸镇至大潮村路面改造 20km 2019-2020 县道 634 云潭镇至平垌村路面改造 5km 2018-2019 县道 628 谢鸡镇至根子镇路面改造 27 公里 2018-2020 县道 611 南塘镇至沙田镇改造 25km 2018-2020 县道 632 六匝村至金山街道路面改造 35km 2018-2020 县道 614 高州市至新时代路面改造 30km 2018-2020 县道 617 根子圩段长 1.6km,分界圩段 2km 2018-2020

县道 629 平山镇大仁庙村至深镇镇横溪村路面改造

14km 2018-2020

县道 612 山美街道苍地村至分界镇路面改造 23km 2020-2035

县道 631 宝光街道至镇江镇路面改造 15km 2020-2035

乡道

改扩建乡道 528、乡道 522、乡道 718、乡道 721、乡道

729、乡道 730、乡道 658、乡道 659、乡道 699、乡道 650、乡道 649、乡道 651、乡道 680、乡道 678、乡道 740、乡

道 644、乡道 619、乡道 620、乡道 541、乡道 526、乡道

540、乡道 754、乡道 585、乡道 584、乡道 518、乡道 523、乡道 770、乡道 739 等,总长度 490km

2018-2035

乡村公

共交通

建设项

增加

行政

村公

共交

通覆

增加含屋村、官冲村、那射村、凤塘村、仙人洞村、横溪

村、山曜村、罗坑村、周村村、合水口村、村头坡村、龙

坑村、周坑村、大西村、那窎村等 44 条行政村的公共交

通覆盖

2018-2020

附表十一-4:高州市公共服务提升行动计划项目表

项目类别 主要工作 主要项目 建设时间 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 公共服务平

台建设工程 行政村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 2018-2020

教育设施建设

幼儿园优先

发展工程 在 4000 人以上行政村建成独立规范化幼儿

园。 2018-2020

中小学布局

结构调整行

1.在 4000 人以上行政村建成独立规范化幼

儿园; 2.对部分弱中小学进行改扩建;

2018-2020

医疗设施建设 医疗设施网

络化布局工

1.改建或扩建现有 26 间乡镇卫生院,按照

0.9 张/每千人的标准进行增设床位 2018-2020

59

高州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 年)

附表十一-5:高州市域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项目表

项目类别 主要工作 主要项目 建设时间

古驿道—

—鉴江沿

线旅游建

设项目

鉴江沿线风光

带建设项目 鉴江沿线景观风貌改善工作 2018-2020

历史文化保护

项目 对古驿道沿线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 2018-2020

建筑风貌提升

项目

1.对古驿道经过村庄的建筑风貌进行统一协

调; 2.对古驿道的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进行

维护与保护。

2018-2020

特色发展片区建设项目 共打造 12 个特色发展片区,近期重点打造

山水梯田旅游组团及南药·龙眼特色组团 2018-2020

生态园和生态景区建设项目

1.玉湖国家水利公园、高州洗太庙的 4A 旅

游景区推进工作 2. 浮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俚人文化园、龙眼

公园等建设工作

2018-2020

附表十一-6: 高州市域风貌改善提升近期行动计划项目表

类别 主要工作 主要项目 建设时间

“两廊三轴”风貌

导控项目

古驿道沿线

保护项目

古建筑及不可移动文物等历史文物保

护项目 古驿道沿线村庄重点风貌营造项目

2018-2020

交通要道沿

线村庄风貌

整治项目

统一屋顶色调行动、墙面粉刷行动、村

庄清洁行动 2018-2020

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和申报项目

古建筑及不可移动文物等历史文物保

护、建筑立面改造行动 2018-2020

传统村落申报:长坡镇旧城村、新垌镇

云山村、长坡镇旺利村、大井镇长沙村 2018-2020

旅游资源地区风

貌建设项目

村内公共绿

化项目 公共活动场所的景观建设 2018-2020

乡村林地、

生态湿地建

设项目

生态资源保护行动 2018-2020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