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庄少勤 李晓江 萨尔瓦多 · 方德罗 郭仁忠 贺克斌 闵希莹 恩斯特 · 沃勒尔 责编 许媛 编辑 肖子琦 美编 黄敏 廖敏 校对 田仲蓉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 @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要闻 03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昨日 昨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在 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在 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开幕 首提地天府新区开幕来自国内外多个领域的专家大咖云集 来自国内外多个领域的专家大咖云集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 · · 未来之城 未来之城—公园城市理论研究与路径探索 —公园城市理论研究与路径探索这一主题进行智慧的碰撞 这一主题进行智慧的碰撞开幕当日也是世界地球日 开幕当日也是世界地球日在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看来 在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看来这表达了成都市尊重自然 这表达了成都市尊重自然保护自 保护自 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 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对于成都 对于成都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唐代诗人李白那句 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唐代诗人李白那句 九天开出一成都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 万户千 门入画图 门入画图的感叹 的感叹,“ ,“这体现了成都作为一座诗情画意 这体现了成都作为一座诗情画意美丽宜居城市的优越的自然禀赋和悠久的文化底 美丽宜居城市的优越的自然禀赋和悠久的文化底 。” 。” 庄少勤说 庄少勤说公园城市并不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叠加 公园城市并不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单纯的建设公园 也不是单纯的建设公园而是在生态文明新时代 而是在生态文明新时代 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开展一种新的营城模式 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开展一种新的营城模式成都公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公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 期待成都为全球人居环境改善 提供中国方案 在庄少勤看来,一个城市的公共开 放空间的品质就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 质,公共开放空间的风格就代表着一个 城市的性格,公共空间的活力也代表了 城市的魅力,公共空间的改善也代表着 一个城市的进步,“成都作为著名的休 闲之都,有基础、有能力、有必要为世人 奉献一座代表着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 生活的公园城市。” 庄少勤透露,当前自然资源部正在 推进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 系并牵头实施,成都市也正在紧锣密鼓 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土 空间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战 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当然规划的核 心价值就是为人们创造更加持续美好 的家园。”庄少勤希望成都市以此为契 机,深入挖掘公园城市的内涵,更加注 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划定生态 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 镇开发边界和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引导 城市集约节约发展。同时,更加重视城 乡融合、区域协调,着力优化空间结构 布局,促进城乡多中心、网络化、组团 式、集约型发展。更要注重社区街坊和 群众的感受,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 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增强人民群众 日常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更加注重存量优化、有机更新,积极探 索土地的混合开发和空间的复合利用, 激发城市创新活力。 此外,更要注重地域特色和资源禀 赋优势,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好 地域文化的多样性,避免千城一面、万 园一景。更要注重共建共治共同成长, 将规划的过程变为全社会共同推进城 市治理和城市发展的过程,构建健康成 长的城市命运共同体。“我们希望成都 早日建成一个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为 喜爱成都的人们奉献更多不想离开的 地方,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奉献更多的 鲜活经验,也为全球人居环境的改善提 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成功案例。”庄 少勤如此期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昨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社会经 济分论坛举行,主持人,中国城市和小 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 院长闵希莹建言成都,见缝插针布局 城市公园,广泛建立开放式“口袋公 园”,让百姓共享“绿色福利”。 成都应该如何建设公园城市?闵 希莹建言,要广泛建立开放式“口袋公 园”,让百姓共享“绿色福利”,她看 来,口袋公园作为城市设施的社会意 义,远远高于其作为设计作品的美学 意义,需要政府、公众的协同努力,以 解决相应的城市问题,“减少封闭公 园,强调公园的开放和共享,打破割 裂、增强地区可达性,实现内部绿色空 间与街巷空间的公共化与开放共享。” 闵希莹说,还需要突出公园与周 边街区的融合共享,比如通过道路绿 化改造,提升道路的遮荫功能,实现道 路添绿;进行围墙的通透化处理,通过 节点透绿;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的 绿色交通体系等等。此外,可通过策划 多种文体活动丰富公园城市内涵,包 括健康内涵、教育功能、文化内涵、社 会互动功能等。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就这一轮国内城市发展的赶超而 言,我们会突然发现,最有活力的城市竟 然都是‘千年之城’!我认为,这与城市文 化的积淀密切关系”,昨日下午,首届公园 城市论坛举办“规划建设分论坛”,会上,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 计院原院长李晓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而在他看来,成都在接下来对公园 城市的规划打造中,要格外重视发挥自 身独特的文化优势,并做好城市文化的 再造,“这可能就是一个城市保持持久 竞争力的核心”。 其实,去年在成都天府新区组建成 立公园城市研究院时,李晓江就被成都 聘请加入顾问委员会。他还同时担任中 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 家,并曾主持完成过珠海城市总体规 划、珠三角城镇群规划、海峡西岸城镇 群规划等等城市与区域规划。 这次参会,李晓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 视角:从文化视角看区域空间与城市空间。 他认为,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出现了 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过去是‘一江春 水向东流’,现在则是从沿海地区向内回 流”。本地的城镇化,区域性的城镇化,越 来越强烈地成为一种主导趋势。在李晓江 看来,这与背后的文化因素密不可分。 从最近期的城市评价来看,李晓江借 用了由全球著名城市评级机构 GaWC 分 别在2016年和2018年所发布的《世界城 市名册》当中的排名,并将几组国内城市 进行两两对比。而两次排名中,均为北京 高于上海、广州高于深圳、成都高于重 庆、杭州高于宁波。“这之中除了有评价 体系的原因,另一方面很重要,那就是我 们会发现更活力的都是‘千年之城’”。 而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来看,广 州、杭州、成都等,都是大学生“择城而 业”的最具吸引力的选择。 在李晓江看来,当前中国已经走向 中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人们对生活质量 的要求逐渐攀升,中产人群的生活追求 逐渐成为主流引领。而实际上,对生活 质量的追求,追根究底是对文化的追 求。“以文化格局定经济格局,定人口格 局,可能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 “公园城市的建设是个大话题,其 中就包括了文化”,李晓江表示,成都是 一座非常有文化积淀的城市,在接下来 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一 步考虑发挥文化的作用,增添文化的内 涵,发挥独特的文化优势。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王红强 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 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 长郭仁忠带来主题演讲—新ICT时 代的城市认知与公园城市建设。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是 基于两个技术的进步,一是计算机技 术的进步,还有是通信技术的进步。过 去我们讲IT或者CT,现在合起来讲 ICT。”郭仁忠表示, ICT 发展非常快, 改变了社会、产业各个方面,“我认为 公园城市建设应该放到大的技术上去 认识。”在他看来,公园城市建设中,公 园的价值不仅在于公共空间增加,还 在于提升社会交流和创造力。同时,城 市资源配置出现新伦理,包括生活圈、 工作圈等等。空间结构需要考虑产业 与居住的适配度,职业的流动性与居 住的稳定性、产业生态链等,“比如资 源配置,现在学校的配置、医院的配 置,是按居住人口配置的。但是现在人 口的分布实际是时间的函数,不同的 时间分布是不一样的。我们资源配置 以人口为核心是对的,但是要思考以 什么样的人口为核心。” “新ICT时代,需要探索新的城 市科学范式。”在郭仁忠看来, ICT 可 以将城市变得更加智慧、灵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萨尔瓦多 · 方德罗目前是联合国 人居署的高级城市规划师,也是成都 的老朋友,曾深度参与了成都的城市 发展。昨日,他又现身首届公园城市 论坛,带来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成 都追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是悠久 的。”方德罗指出,从都江堰水利工程 开始,成都就一直在追寻,直到现在 水利工程已经成为成都的历史文化、 城市的底蕴。同时在城市指标中,成 都各方面也表现不错。“很多成都人 都很享受在这座城市生活,为生活在 这座城市而骄傲。城市高速发展,交 通发达,工作机遇很多,同时拥有丰 厚的自然资源本底和历史文化,共同 塑造了这座美好的城市。”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尹沁彤 摄影记者 王红强 位于多瑙河畔,被誉为“世界音乐 之都”,连续10年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 市,这就是奥地利维也纳州。昨日的成 都首届公园城市论坛,也迎来了奥地 利维也纳州议会议长恩斯特 · 沃勒尔。 “在我访问过的10多个中国城 市中,成都是最宜居的,这让成都和 维也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沃勒尔 分享了维也纳的宜居密钥和绿色发 展经验。“我们非常愿意与成都合 作。”沃勒尔透露,此次他前来成都的 目的之一,就是要和成都合作建立一 个成都-维也纳音乐艺术发展中心, 用于音乐和艺术的交流合作。“相信 我们在绿色发展、高等教育等方面也 还会有更多合作。”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尹沁彤 摄影记者 王红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 新ICT时代,需要探索新的城市科学范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原院长李晓江: 成都需发挥独特的文化优势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闵希莹: 见缝插针布局 建开放式“口袋公园”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 碧水蓝天是公园城市底色 需要进一步防治污染 昨日,来蓉参加首届公园城市论坛的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指出,建设公园 城市,关键是要加快形成城市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他认为公园城市必 须要体现新发展理念,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 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体现“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的系统思维,“也就是要通过 合理布局更多生态化、人性化、景观化、便利化的公共开放空间,改善人居环境,让老 百姓有更多的休闲、交流、创新、成长的空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联合国人居署规划师带来全球城市经验: 成都追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悠久 维也纳议长: 将合作建立成都-维也纳音乐艺术发展中心 什么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公园 城市?昨日上午,来蓉参加首届公园 城市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 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也给出 了这样的建议—蓝天、碧水是公园 城市的底色,要打好底色,需要在污 染防治方面进一步发力。 “成都地处盆地,风速小、湿度 大、日照少,会给蓝天底色制造不少 困难。”作为一名地道的成都老乡, 贺克斌对成都的生态环境非常熟 悉,近年来也深度参与到成都生态 环境改善工作中,在他看来,目前成 都的环境质量改善步伐已经赶上了 东部城市。 以 2018 年为例,PM2.5 浓度从 2015 年的 99 微克/立方米降到了 51 微克/立方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成 绩。”贺克斌以大气为例,成都已建立 起生态监测网、空气质量网以及卫星 监测手段,东部城市所利用的最新科 技手段都在成都有体现,已经形成从 目标管控、技术支撑、业务应用全景 式指挥的业务平台。对于污染来源的 分析,跟东部地区甚至于国际上的各 种手段是同步的。 “整体上看,如果要打好公园城 市建设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底色的话, 成都需要重点关注二氧化氮、PM2.5 和臭氧这三项污染物的减排。“成都 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PM2.5和臭氧 协同控制是关键。”贺克斌表示,公园 城市建设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也是 非常好的机遇。机遇,来源于通过公 园城市建设的理念到实践,可以系统 地提升绿色基础设施的水平,并且会 系统解决现存的环境问题,可以成为 打造宜居城市和区域示范的典范。因 此,在贺克斌看来,生态环境质量的 改善,是建设公园城市的底色,同时 公园城市的建设也是根本性实现生 态环境质量改善里非常重要的路径 和手段。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03 成都 公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03/04/23  · 括健康内涵、教育功能、文化内涵、社 会互动功能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03 成都 公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03/04/23  · 括健康内涵、教育功能、文化内涵、社 会互动功能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庄少勤 李晓江 萨尔瓦多·方德罗 郭仁忠

贺克斌闵希莹恩斯特·沃勒尔

责编 许媛 编辑 肖子琦 美编 黄敏 廖敏 校对 田仲蓉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要闻

032019年4月23日星期二

公园城市

重塑天府成都新价值

昨日昨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在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在““公园城市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开幕首提地天府新区开幕,,来自国内外多个领域的专家大咖云集来自国内外多个领域的专家大咖云集,,就就““公园城市公园城市··未来之城未来之城———公园城市理论研究与路径探索—公园城市理论研究与路径探索””这一主题进行智慧的碰撞这一主题进行智慧的碰撞。。

开幕当日也是世界地球日开幕当日也是世界地球日,,在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看来在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看来,,这表达了成都市尊重自然这表达了成都市尊重自然、、保护自保护自然然、、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对于成都对于成都,,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唐代诗人李白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唐代诗人李白那句““九天开出一成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万户千门入画图门入画图””的感叹的感叹,“,“这体现了成都作为一座诗情画意这体现了成都作为一座诗情画意、、美丽宜居城市的优越的自然禀赋和悠久的文化底美丽宜居城市的优越的自然禀赋和悠久的文化底蕴蕴。”。”庄少勤说庄少勤说,,公园城市并不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叠加公园城市并不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单纯的建设公园也不是单纯的建设公园,,而是在生态文明新时代而是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开展一种新的营城模式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开展一种新的营城模式。。成都,公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公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

期待成都为全球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中国方案

在庄少勤看来,一个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的品质就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质,公共开放空间的风格就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性格,公共空间的活力也代表了城市的魅力,公共空间的改善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进步,“成都作为著名的休闲之都,有基础、有能力、有必要为世人奉献一座代表着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公园城市。”

庄少勤透露,当前自然资源部正在推进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牵头实施,成都市也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当然规划的核

心价值就是为人们创造更加持续美好的家园。”庄少勤希望成都市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公园城市的内涵,更加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和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引导城市集约节约发展。同时,更加重视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着力优化空间结构布局,促进城乡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发展。更要注重社区街坊和群众的感受,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增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注重存量优化、有机更新,积极探索土地的混合开发和空间的复合利用,

激发城市创新活力。此外,更要注重地域特色和资源禀

赋优势,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避免千城一面、万园一景。更要注重共建共治共同成长,将规划的过程变为全社会共同推进城市治理和城市发展的过程,构建健康成长的城市命运共同体。“我们希望成都早日建成一个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为喜爱成都的人们奉献更多不想离开的地方,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奉献更多的鲜活经验,也为全球人居环境的改善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成功案例。”庄少勤如此期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昨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社会经济分论坛举行,主持人,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闵希莹建言成都,见缝插针布局城市公园,广泛建立开放式“口袋公园”,让百姓共享“绿色福利”。

成都应该如何建设公园城市?闵希莹建言,要广泛建立开放式“口袋公园”,让百姓共享“绿色福利”,她看来,口袋公园作为城市设施的社会意义,远远高于其作为设计作品的美学意义,需要政府、公众的协同努力,以解决相应的城市问题,“减少封闭公园,强调公园的开放和共享,打破割裂、增强地区可达性,实现内部绿色空间与街巷空间的公共化与开放共享。”

闵希莹说,还需要突出公园与周边街区的融合共享,比如通过道路绿化改造,提升道路的遮荫功能,实现道路添绿;进行围墙的通透化处理,通过节点透绿;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体系等等。此外,可通过策划多种文体活动丰富公园城市内涵,包括健康内涵、教育功能、文化内涵、社会互动功能等。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就这一轮国内城市发展的赶超而言,我们会突然发现,最有活力的城市竟然都是‘千年之城’!我认为,这与城市文化的积淀密切关系”,昨日下午,首届公园城市论坛举办“规划建设分论坛”,会上,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原院长李晓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而在他看来,成都在接下来对公园城市的规划打造中,要格外重视发挥自身独特的文化优势,并做好城市文化的再造,“这可能就是一个城市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核心”。

其实,去年在成都天府新区组建成立公园城市研究院时,李晓江就被成都聘请加入顾问委员会。他还同时担任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并曾主持完成过珠海城市总体规划、珠三角城镇群规划、海峡西岸城镇群规划等等城市与区域规划。

这次参会,李晓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文化视角看区域空间与城市空间。

他认为,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过去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现在则是从沿海地区向内回流”。本地的城镇化,区域性的城镇化,越来越强烈地成为一种主导趋势。在李晓江看来,这与背后的文化因素密不可分。

从最近期的城市评价来看,李晓江借用了由全球著名城市评级机构GaWC分别在2016年和2018年所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当中的排名,并将几组国内城市进行两两对比。而两次排名中,均为北京高于上海、广州高于深圳、成都高于重庆、杭州高于宁波。“这之中除了有评价体系的原因,另一方面很重要,那就是我们会发现更活力的都是‘千年之城’”。

而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来看,广州、杭州、成都等,都是大学生“择城而业”的最具吸引力的选择。

在李晓江看来,当前中国已经走向中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攀升,中产人群的生活追求逐渐成为主流引领。而实际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追根究底是对文化的追求。“以文化格局定经济格局,定人口格局,可能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

“公园城市的建设是个大话题,其中就包括了文化”,李晓江表示,成都是一座非常有文化积淀的城市,在接下来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考虑发挥文化的作用,增添文化的内涵,发挥独特的文化优势。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摄影记者 王红强

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带来主题演讲——新ICT时代的城市认知与公园城市建设。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是基于两个技术的进步,一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还有是通信技术的进步。过去我们讲IT或者CT,现在合起来讲ICT。”郭仁忠表示,ICT发展非常快,改变了社会、产业各个方面,“我认为公园城市建设应该放到大的技术上去认识。”在他看来,公园城市建设中,公园的价值不仅在于公共空间增加,还在于提升社会交流和创造力。同时,城

市资源配置出现新伦理,包括生活圈、工作圈等等。空间结构需要考虑产业与居住的适配度,职业的流动性与居住的稳定性、产业生态链等,“比如资源配置,现在学校的配置、医院的配置,是按居住人口配置的。但是现在人口的分布实际是时间的函数,不同的时间分布是不一样的。我们资源配置以人口为核心是对的,但是要思考以什么样的人口为核心。”

“新ICT时代,需要探索新的城市科学范式。”在郭仁忠看来,ICT可以将城市变得更加智慧、灵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萨尔瓦多·方德罗目前是联合国人居署的高级城市规划师,也是成都的老朋友,曾深度参与了成都的城市发展。昨日,他又现身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带来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成都追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是悠久的。”方德罗指出,从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始,成都就一直在追寻,直到现在水利工程已经成为成都的历史文化、

城市的底蕴。同时在城市指标中,成都各方面也表现不错。“很多成都人都很享受在这座城市生活,为生活在这座城市而骄傲。城市高速发展,交通发达,工作机遇很多,同时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本底和历史文化,共同塑造了这座美好的城市。”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尹沁彤摄影记者 王红强

位于多瑙河畔,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连续10年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这就是奥地利维也纳州。昨日的成都首届公园城市论坛,也迎来了奥地利维也纳州议会议长恩斯特·沃勒尔。

“在我访问过的 10 多个中国城市中,成都是最宜居的,这让成都和维也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沃勒尔分享了维也纳的宜居密钥和绿色发

展经验。“我们非常愿意与成都合作。”沃勒尔透露,此次他前来成都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和成都合作建立一个成都-维也纳音乐艺术发展中心,用于音乐和艺术的交流合作。“相信我们在绿色发展、高等教育等方面也还会有更多合作。”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尹沁彤摄影记者 王红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

新ICT时代,需要探索新的城市科学范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原院长李晓江:

成都需发挥独特的文化优势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闵希莹:

见缝插针布局建开放式“口袋公园”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碧水蓝天是公园城市底色需要进一步防治污染

昨日,来蓉参加首届公园城市论坛的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指出,建设公园城市,关键是要加快形成城市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他认为公园城市必须要体现新发展理念,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体现“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的系统思维,“也就是要通过合理布局更多生态化、人性化、景观化、便利化的公共开放空间,改善人居环境,让老百姓有更多的休闲、交流、创新、成长的空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联合国人居署规划师带来全球城市经验:

成都追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悠久

维也纳议长:

将合作建立成都-维也纳音乐艺术发展中心

什么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公园城市?昨日上午,来蓉参加首届公园城市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也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蓝天、碧水是公园城市的底色,要打好底色,需要在污染防治方面进一步发力。

“成都地处盆地,风速小、湿度大、日照少,会给蓝天底色制造不少困难。”作为一名地道的成都老乡,贺克斌对成都的生态环境非常熟悉,近年来也深度参与到成都生态环境改善工作中,在他看来,目前成都的环境质量改善步伐已经赶上了东部城市。

以 2018 年为例,PM2.5 浓度从2015 年的 99 微克/立方米降到了 51微克/立方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成绩。”贺克斌以大气为例,成都已建立起生态监测网、空气质量网以及卫星监测手段,东部城市所利用的最新科技手段都在成都有体现,已经形成从

目标管控、技术支撑、业务应用全景式指挥的业务平台。对于污染来源的分析,跟东部地区甚至于国际上的各种手段是同步的。

“整体上看,如果要打好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底色的话,成都需要重点关注二氧化氮、PM2.5和臭氧这三项污染物的减排。“成都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是关键。”贺克斌表示,公园城市建设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也是非常好的机遇。机遇,来源于通过公园城市建设的理念到实践,可以系统地提升绿色基础设施的水平,并且会系统解决现存的环境问题,可以成为打造宜居城市和区域示范的典范。因此,在贺克斌看来,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是建设公园城市的底色,同时公园城市的建设也是根本性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里非常重要的路径和手段。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