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01 卷三 53. 「我」是誰?——《二十四個比利》 財金系 劉倇君 在閱讀《二十四個比利》之前,我不知道它所敘述的是一個真實的事件;我 以為它不過是一部以多重人格為主題的小說。沒有想過,原來世界上有一個人, 竟可以被理解為二十四個人。 「多重人格」這個術語,我從別人的口中聽過、在書本上看過、在電視上接 觸過,但我對它的認識僅僅如此罷了。這樣一種心理上的疾病,與我相距實在是 太遠了,遠到彷彿這個世界上從不存在擁有多重人格的人。因為距離太遠,我聽 到這個術語時只覺得很新奇,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直到我讀了這本書,直到 我透過文字認識到比利這個人——或者應該說是被叫做「比利」的這些人,我的 想法才開始有了轉變。 我沒有辦法想像當自己閉上眼睛、放任神智飄遠的時候,我的身體竟然還在 活動:閉上眼睛前,我還安靜地躺在家裡的沙發上;睜開眼睛後,人竟然站在學 校的操場──這是一件多可怕、多無常的事情!但是作者卻告訴我們,比利—— 或者應該說,使用著比利的身體的那些人——卻知道那種感覺是什麼。然而,作 者卻無法透過文字把比利的感覺傳遞給我們,我們也無法從書上的描述捕捉比利 的感覺。因為作者不是比利,我們不是比利,任何人也不是比利。我們固然能透 過資料、藉著文字知道很多有關他的事情,卻沒有人能夠與他感同身受。 比利多重人格的形成,源自他幼年時遭受繼父虐待、性侵的慘痛經歷。這些 人格各有不同特性:有的是保護者,有的卻是痛苦的承受者。這實在是很不公平 的事情!想想看,如果你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是替人挨打,那你的一生就是不斷 的挨打、挨打、再挨打。當皮肉之痛過去了,你的「任務」也就結束了,接下來 的事有「別人」會處理。然而,沒有人生下來只是為了承擔痛苦,沒有人的人生 是應該充斥著痛苦的! 比利的身體裡住著二十四個比利:他們是比利,但他們又不是比利。在旁人 的眼中,有能言善道的比利、有強壯的比利、有懦弱的比利⋯⋯這些不同品性的 比利,統統都是比利;但對這些「比利」來說,他們卻分別擁有諸如「亞倫」、 「雷根」、「亞瑟」等名字⋯⋯除了核心人格「威廉.密西根」外,其他人統統 不是比利!說起來很弔詭:他們知道自己是比利,但他們也知道自己並不是比利。 每當有人高喊「比利」時,他們必須給出回應,因為他們正在頂著一個被稱作「比

53. 「我」是誰?——《二十四個比利》 · 53. 「我」是誰?——《二十四個比利》 財金系 劉倇君 在閱讀《二十四個比利》之前,我不知道它所敘述的是一個真實的事件;我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53. 「我」是誰?——《二十四個比利》 · 53. 「我」是誰?——《二十四個比利》 財金系 劉倇君 在閱讀《二十四個比利》之前,我不知道它所敘述的是一個真實的事件;我

101

卷三 

53. 「我」是誰?——《二十四個比利》

財金系 劉倇君

在閱讀《二十四個比利》之前,我不知道它所敘述的是一個真實的事件;我

以為它不過是一部以多重人格為主題的小說。沒有想過,原來世界上有一個人,

竟可以被理解為二十四個人。

「多重人格」這個術語,我從別人的口中聽過、在書本上看過、在電視上接

觸過,但我對它的認識僅僅如此罷了。這樣一種心理上的疾病,與我相距實在是

太遠了,遠到彷彿這個世界上從不存在擁有多重人格的人。因為距離太遠,我聽

到這個術語時只覺得很新奇,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直到我讀了這本書,直到

我透過文字認識到比利這個人——或者應該說是被叫做「比利」的這些人,我的

想法才開始有了轉變。

我沒有辦法想像當自己閉上眼睛、放任神智飄遠的時候,我的身體竟然還在

活動:閉上眼睛前,我還安靜地躺在家裡的沙發上;睜開眼睛後,人竟然站在學

校的操場──這是一件多可怕、多無常的事情!但是作者卻告訴我們,比利——

或者應該說,使用著比利的身體的那些人——卻知道那種感覺是什麼。然而,作

者卻無法透過文字把比利的感覺傳遞給我們,我們也無法從書上的描述捕捉比利

的感覺。因為作者不是比利,我們不是比利,任何人也不是比利。我們固然能透

過資料、藉著文字知道很多有關他的事情,卻沒有人能夠與他感同身受。

比利多重人格的形成,源自他幼年時遭受繼父虐待、性侵的慘痛經歷。這些

人格各有不同特性:有的是保護者,有的卻是痛苦的承受者。這實在是很不公平

的事情!想想看,如果你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是替人挨打,那你的一生就是不斷

的挨打、挨打、再挨打。當皮肉之痛過去了,你的「任務」也就結束了,接下來

的事有「別人」會處理。然而,沒有人生下來只是為了承擔痛苦,沒有人的人生

是應該充斥著痛苦的!

比利的身體裡住著二十四個比利:他們是比利,但他們又不是比利。在旁人

的眼中,有能言善道的比利、有強壯的比利、有懦弱的比利⋯⋯這些不同品性的

比利,統統都是比利;但對這些「比利」來說,他們卻分別擁有諸如「亞倫」、

「雷根」、「亞瑟」等名字⋯⋯除了核心人格「威廉.密西根」外,其他人統統

不是比利!說起來很弔詭:他們知道自己是比利,但他們也知道自己並不是比利。

每當有人高喊「比利」時,他們必須給出回應,因為他們正在頂著一個被稱作「比

Page 2: 53. 「我」是誰?——《二十四個比利》 · 53. 「我」是誰?——《二十四個比利》 財金系 劉倇君 在閱讀《二十四個比利》之前,我不知道它所敘述的是一個真實的事件;我

102

中興大學「大學國文」閱讀心得作品集

利」的身體;每當被問到自己的名字時,他們不說:「我叫比利。」而是說:「人

們叫我比利。」當我讀到這段話時,整顆心馬上沉了下來。他們有自己的名字,

但迫於現實,他們只能把自己的名字收在背後。

他們佔據了比利的身體,掌控了比利的意識,卻必須承受一切有關比利的資

訊的衝擊。在睜眼前,他們不會知道自己將身在何處,是家裡還是超商、是美國

還是英國;在睜眼前,他們不會知道,當擁有視覺、聽覺、觸覺的瞬間,迎接自

己的是什麼——是一個和煦的微笑,還是一記無情的重拳?在睜眼前,他們什麼

都不會知道。

讀完《二十四個比利》之後,我很同情比利,很同情比利的所有人格。要

受多大的打擊,才會分裂出二十四種人格來躲開這個世界?要有多大的勇氣,才

能一次一次面對睜眼後的不確定性?我們僅和一二朋友對話,也很容易鬧意見分

歧;而比利一人,卻等於是二十四人的合體——二十四種不同、甚至相反的人格

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塑造著大家眼中的唯一的「比利」。我很同情這個擁有多

重人格的人,同時我很慶幸——我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