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第1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 (第 2345第)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一,一,一 III 第 第 第第第第第 ,一。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一、、,。、,, 一,。,,,一。 1.1 第第 A. 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一體,,,體一。體 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一、,, 101 101 第 第 101 第第第第第第 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一,體一體 第第 “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一,一,,,。,一。 第 第第第第第 ,,。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西、西,, 第第第第 103~107 第第第 第第 。,。 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一,。一 第第第第第 ,體。 B. 第 第第第第第第 。一,體,,。 第 102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C. 第 第第第第 、。,,。 第 103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D. 第 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 第第第第 ,、、。 第 104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E. 第第第第 西。,一。 第 105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網球知識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網球知識

第1章 網球預備知識 看過目錄的朋友會發現,本書裡共有四章(第 2、3、4、5 章)是專門講解擊球技術的,也就是說我們把網球的基本技術分成了四大頂,其中包括擊落地球、淩空截擊、發球與接發球、高壓球與跳高球。鑒於初學者不一定對它們會有很多的瞭解,所以筆者建議大家光大略地翻閱一下這四章中的插圖照片,另外也最好能夠再測覽一下附錄 III 第一條裡有關場地面貌的介紹,這樣一來對本章裡所提及的某些詞就不會感到很陌生了。 對於網球初學者來說,學習擊球之前瞭解一些關於握拍、拍面、球的旋轉等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忽略這個環節多少會給掌握技術帶來些麻煩。雖然大部分朋友學打網球是以娛樂、健身為目的,但也應講究點兒效率,“糾正錯誤”在任何一項工作中都可算是件極浪費的事情,打網球同樣不例外。所以,朋友們在學習過程中最好能多做些先期的鋪墊與準備,以便少走彎路,一步到位。

1.1 握拍

A. 基本手型球拍與手應該是融為一體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球拍其實就是球員手臂的延伸,是球員身體的一部分。體驗此種感覺需要一個逐漸適應、逐漸磨合的過程,而在此之前則要瞭解正確的揮拍方法,圖 101、圖 101 反映了握拍的基本手型。

圖 101 握拍基本手型

握拍時手掌邊緣要與拍柄的底部齊平,勿握在拍柄的中央部位;掌心和手指應與拍柄最大面積地貼合在一起,體現出拍手一體、拍手無間的感覺,不要僅用手指“捏”住拍柄;拇指環過拍柄貼壓於中指之上,勿留有空間以免在擊球時球拍脫手;食指略與中指分開並自然與拍柄靠攏在一起,如果像握拳頭一樣死板地將球拍抓在手裡,那麼握拍的靈活性及隨意性就要遜色許多,不利於對球拍的控制,手也容易感覺疲勞。整個手型有點兒像開槍時扣板機的樣子,請記住食指一定要與中指分開。

除上述要領之外,網球拍的握法還有方式上的區分,應當瞭解。傳統上有東方式(包括東方式正手及東方式反手)、大陸式、西方式、半東方式半西方式等,其依據是持拍手之虎口相對於拍柄各棱面的位置,具體方式見圖 103~107。圖中的簡報者都是右手握拍,左手握拍者在位置上與其相反就可以了。

在實際擊球過程中,每一種握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適用範圍,因為它們都有各自的長處和局限。在這裡我們只先作一些簡單的介紹供參考,初學者在以後的實踐中將

Page 2: 網球知識

會對此有自己的心得體驗。

B. 東方式正手適用於正手上旋擊球。此方式握拍就象在與別人握手一樣,比較自然得體且易於控制球拍,不易導致傷痛,但在擊反手球時需換握成東方式反手。

圖 102 東方式正手握拍示意(虎口正對箭頭所指棱面)

C. 東方式反手適用於反手上、下旋擊球及發球。下旋球時可令拍面自然打開,發球時可令球有強烈的旋轉,局限之處在於擊正手時需換握且發球時攻擊力偏弱。

圖 103 東方式反手握拍示意(虎口正對箭頭所指棱面)

D. 大陸式適用於雙手反手上旋擊球、單手下旋擊球、網前淩空截擊、高壓球、發球。此握拍方式在網前截擊時正反手不必換握,高壓球和發球時對加強球的攻擊力有所幫助,局限在於如果用於正手上旋擊球則很容易令腕、肘、肩受勞損性傷害。

圖 104 大陸式握拍示意(虎口正對箭頭所指棱面)

E. 西方式適用於正反手上旋擊球。用此方式握拍的話正反手擊球之間不必換握,但拍面的控制需要一個習慣和適應的過程。

圖 105 西方式握拍示意(虎口正對箭頭所指棱面)

F. 半東方式半西方式這是一種介於東方式正手與西方式之間的“混合式”握拍法。它沒有特別嚴格的限定標準,同樣也適用於擊正手上旋球,並且可能比單純的東方式或西方式更靈活、更隨意。

許多球員在反手擊球時是雙手握拍(圖 106)。雙手握拍一般適用於單臂力量較薄弱不足以對抗來球者(如女子、兒童)及習慣上或動力定型上不太接受單手握拍者(如有的人從小打網球時學的是雙手握拍,長大以後雖然力量素質增強了,但仍不願意改變雙手握拍的習慣,甚至正手也有一直保持雙手握拍的;還有一些人怎麼樣也適應不了單手握拍的發力方式,而雙手握拍卻能應付自如)。反手雙手握拍的具體方法是:持拍手以東方式反手或大陸式握拍,非持拍手(輔助手)以東方式正手握拍,雙手在擊球時應靠攏在一起成為一個點作用於寸拍柄,不能分開,否則將給擊球時的發力及球拍的控制帶來困難。相對而言,反手擊球若採用單手握拍的話,其對身體整體的力量素質要求就比較高了,可是一旦很好地掌握了反手單手擊球的技巧,那麼其控球範圍大、動作彈性大的特點就很容易顯現出來,球員將因此而受益良多。

Page 3: 網球知識

在這裡需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反手採取雙手或單手握拍要依自身力量條件及對兩種握拍形式的適應程度而定,並不是男子就一定得用單手擊反手,而女子不用雙手就打不了球,如果誰覺得單、雙手握拍在一定程度上是某種氣質的象徵,那就大錯特錯了。

圖 106 反手雙手握拍示意

以上的介紹在實際情況中比較帶有‘普遍性,某些球員的一些比較特殊的做法及習慣在此不加論述,初學者最好能夠一邊學習一邊體會,最終確立適合自己的最舒服、最安全的揮拍方式。

1.2 拍面與球的旋轉

A. 拍面 關(拍面下傾) 拍面垂直 開(拍面上仰)

圖 107 擊球時三種基本拍面示意

如圖 107 所示,擊球時的基本拍面有二種:開(拍面上仰)、關(拍面向地面下傾)、垂直,它們都是相對於拍面與地面的角度而言的,並且掌心所對方向為出球方向。在以後學習擊球的過程中若出現出界、下網球,那麼你可能多數要從拍面的角度及拍面的控制上去找原因。

B. 球的旋轉

圖 108 球的不同旋轉方式示意 圖 109 不同旋轉方式的球在空中飛行及落地後的彈跳弧線示意 圖 110 不同旋轉方式的球落地後彈跳軌跡變化示意

球的旋轉如圖 108 所示,來自於拍面與球的摩擦。在這裡,各種不同旋轉方式的球在空中飛行及落地後的彈跳弧線和軌跡變化是不一樣的(見圖 109、圖 110)。上旋球多用於底線對攻,其在空中飛行的弧度大、球落地後的前衝力強、反彈弧頂高,同時擊球的安全係數大、不易失誤,而接球著則常常被逼退至底線後很遠的地方去接球;下旋球剛好相反,其最顯著的特點是球落地後“不往前走”,好像要粘滯在地上一樣。底線反手下旋擊球是比較常用的。雖然許多球員在發球、打高壓球或在底線擊球時常常有“平擊”的感覺,但絕對的平擊球其實並不多見,因為擊球者幾乎不可能在擊球時精確得不帶一絲旋轉,說它是“平擊球”只是為了讓大家在比較時有一個參照。側旋和側上旋球多見於發球,具體用途要視一發、二發及發球員的

Page 4: 網球知識

意圖來決定,其共同的特點是球落地後會改變走向(見圖 110)。

1.3 球的飛行及界內界外球的判定

A. 球的飛行

再次介紹球的飛行及落地後的反彈弧線主要是為初學者掌握擊球的時機提供一個感性的參照(見圖 111)。 圖 111 球的飛行及落地後反彈弧線示意

以後我們會講到,在底線擊落地球時,最適宜的擊球點是在相當於身體腰部高或略低十腰部的位置上,而在球第一次落地至球彈跳後第二次落地的過程中有兩個弧段在此高度(A段和 C段),高水準選手擊球的時機大多選 A段附近迎著球上升的趨勢將球回擊過去,為的是爭取進攻的時間及力度,稱“搶點擊球”。搶點擊球雖然是打網球的一大要點,但初學者往往很難做得到,因為它需要極好的球感、極快的反應、迅捷的步法移動及很強的與球相對抗的能力,這些素質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長期的訓練才能具備。一般球員多會八自覺地選擇在 B段擊球,但處於 B段的球卻往往已在擊球者肩部附近的高度上了,常打球的人都知道在此高度擊球是很彆扭很費力的。如此,選擇C段也就是在球處於下降的趨勢時將球擊回去相對來說就比較安全穩妥,但必須看到,選擇C段是相當消極的打法,因為球員經常需要不斷地退後再退後,這樣不僅增加了發力的難度,也擴大了球員跑動的範圍。如此,初學者在學球過程中最好能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搶點擊球”的膽量與能力,否則就只有永遠躲在底線後很遠的地方被動挨打了。

B. 界內、界外球的判定

網球預備知識裡應該包括界內界外球的判定。以白線為界,落在場區內的球為界內球(好球),落在場區外的球為界外球,這是無需贅言的。那麼如圖 114 所示落線上上的球該怎麼算呢?本書附錄裡《網球規則》第二十一條明確說明:落線上上的球算界內球。因為網球場的丈量是從白線外沿起始的,所以白線本身也是場區的一部分,哪怕球體的絕大部分都已在界外而只有一丁點兒的部分擦到白線,這也是絕對“合格”的好球。初學網球的朋友對此應該先有一個認識

第2章 第 2 章 擊落地球 第一章裡我我們談過球的旋轉。球的旋轉方式不同取決於擊球方式的區別。在這一章裡,我們將把擊落地球的各種基本方式分別介紹給大家,它們是:正手擊上旋球、反手擊上旋球、正反手擊下旋球、擊反彈球。初學者對網球場的認識可能大部分是通過眼睛看,所以初學者可以先到

Page 5: 網球知識

場地上站一站,然後左右跑一跑,親身體驗一下身處網球場的空間感和距離感,這對於以後的移動、取位乃至擊球都非常有益。擊落地球絕大多數用於底線的攻防,而在打底線的過程中,最常規的站位及移動範圍是在底線後一米左右,每次擊球後都應儘快回到中點附近以便迎接下一個來球,站位太偏容易使自己的陣地出現虛空之處,給防守增加難度。初學者容易因場地概念不太強而站到場地裡面,或因怕來不及接球而站得大靠後(如圖 201、圖 201A),應該在慢慢熟悉場地以後努力避免這些情況的出現。 圖 202B 指的是網球場上的“無人區”,在這個區域內,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都是非常困難的,每次在此區域擊球後或儘快上網或乾脆快速回防到底線,絕不能有片刻的猶豫。

A、站住太靠前 B、站住太退後 圖 201 底線擊球應避免的站住區域示意 圖 202A 底線擊球時常規的站位及移動範圍 B 無人區範圍

2.1 正手擊上旋球

A 握拍 圖 203 底線正手擊上旋球連續動作 由於擊上旋球多數用於底線的攻防,所以在介紹這種擊球方式時我們以底線正反手擊上旋球為例。首先從握拍談起,根據不同的習慣,正手擊上旋球時採取東方式正手或西方式揮拍法,需要再次指出的是:擊正手上旋球中適合採取大陸式握拍,此種握拍法在擊球過程中,特別是在到達擊球點的一瞬間為了使拍面能保持稍關(稍向地面傾斜)而擊球者必須有一個壓肩和旋腕的動作,經常做這個動作對了腕、肘、肩等關節是有損害的。為避免勞損性受傷,網球初學者從開始就儘量不要選擇這種既不舒服又不安全的握拍方式。

在網球場上,任何擊球動作幾乎都可由準備、後擺球拍、前揮擊球及隨揮這幾個環節組成(如圖 203),每個環節完成得越到位,環節間接續得越連貫、周密,擊球的效果也就會越好。下面讓我們依次做一講解。

B 準備

底線擊球的準備如圖 204 所示:雙手自然持拍門於體前,非持拍手以拇指、食指、中指輔助持拍,這樣能減輕持拍手的負擔,對擊反手球時的

Page 6: 網球知識

換握也很有幫助;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或略寬於肩,稍呈內八字,重心落在前腳掌上;膝關節微彎顧並稍內收,保持彈性(便於起動、變向);上體自然前傾,含胸、收肩,保持一種比較戒備但又很放鬆的狀態,隨時準備起動、出擊。有一點需要注意,準備擊球時雙手切匆緊緊抓住拍柄,只要保持球拍不脫手就足夠了。另外,在網球圖 204 底線擊球的準備姿勢場上的任何準備都不應單單只是擺個靜止的姿勢,如果不能夠將此姿勢溶人到動態的、積極的步法移動及腳步調整當中去,那麼這個姿勢擺得再好也將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C 後擺球拍

在準備動作基礎上,與持拍手相異一側的腳向來球方向邁進半步至一步,並將重心移至持拍手相同一側的腳上,同時向後轉體帶動手臂後擺球拍(如圖 205)。

a.後擺幅度:一般來說,若身體側對球網站立且雙臂自然側平舉成 180

度,那麼後擺時持拍手最好不要擺過這個限度。後擺幅度過大會延誤前揮擊球的時機,球員在不妨礙前揮發力的基礎上應盡可能地縮小後擺幅度以節省來回揮動球拍所耗費的時間及體力,力爭用最經濟的動作擊出最富成效的球。

b.後擺高度:比較理想的高度是持拍手與腰、髖部同高,拍頭略高於手並與手保持協調一體,二者在後擺過程中皆不要有大的翻轉和扭動,否則將直接影響出球的穩定性。

c.後擺的時機和速度:幾乎每個網球選手都曾遇到過來不及擊球的情況,究其原因,除了與球員的預測及判斷能力、奔跑能力、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有關外,後擺時機和快慢的掌握更是癥結的核心。初學網球的朋友請記住下面這樣一條雖不嚴密但卻百分之百行得通的“公式”: 早做後擺,快做後擺----充足的準備----從容的擊球

圖 205 正手擊上旋球的後擺動作 圖 206~210後擺至前揮擊球連續動作(無球揮拍)示意

圖 203清楚地反應出:擊球者在球還沒有落地之前就已經早早地做好了後擺球拍的動作,也就是說在判斷出來球的方向之後,擊球者應該毫不遲疑地先把後擺動作完成,當球還沒跳至身前時再恰到好處地開始前揮擊球,而很多球員特別是初學者往往是在該前揮的時候才想起來做後擺。

Page 7: 網球知識

後擺球拍除了在時機上要“早”以外,還應在速度上強調“快”。有些朋友很早就已經開始後擺了,但其過程卻像抻麵條一樣被拉得很長很長,好半天也到不了位,這與後擺開始得太晚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結果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後擺時機的早晚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後擺到位的早晚,俐落、圓滑而不乏力度的快速後擺是實現後擺早到位的保證。如果擊球者需通過跑動來取位、擊球,那麼應儘量做到先後擺再跑動,至少是在跑動中完成後擺,雙腳到位時後援也該適時到位了。無論正手還是反手,只要後擺有了“早”和“快”,來不及擊球的現象就會減少許多,前揮擊球將變得從容而天地廣闊。

d. 後擺時的拍面:自然向地面傾斜,具體角度視各人習慣而定。

e.後擺弧線:從準備動作到後擺球拍,持拍手應帶動球拍由高至低畫一個圓滑的弧線(如圖 206、圖 207),在此期間手腕不要僵硬地禁錮在一個角度上,小臂放鬆以帶動手腕、拍頭順應此弧線做輕微的弧形擺動。

f.“轉體”是影響發力效果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包括轉肩及轉髖兩部分,手臂做弧形的後擺必須是在轉體的帶動和配合之下,肩與髖中有一個部位沒有轉過來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轉體,都不利於發力動作的協調,甚至會給發力製造障礙。肘部動作與轉體一樣可以影響發力的效果,關係到整個擊球動作的成敗,而初學者恰恰是經常控制不好自己的肘部,總是從後擺球拍開始就讓其隨意活動。正確的做法是:肘部在後擺過程中時刻都要保持彎曲,保持彈性並收近腰部,絕不能直臂後擺或讓肘部散離身體。身體轉動半徑的長短會直接影響到轉體發力的速度及發力的效果,而肘部彎曲與否又對身體轉動半徑的長短起決定性作用,初學者對此應有足夠的認識。

D 前揮擊球

在後擺動作的基礎上,重心由支撐腳移到前腳,同時蹬地、轉體並帶動手臂自下而上揮拍迎擊來球(如圖 208~圖 210)。

a.“自下而上”:圖 207~圖 210清楚地表現了由後擺至擊中來球這一過程中,手及球拍所經過的自下而上的揮拍軌跡。從圖中也不難發現:到達擊球點之前拍頭是低於擊球點的,所以如此,關鍵在於“上旋”二字,我們的目的是要擊中球的後下部,然後依靠自下而上向前上方揮拍的力量將球提拉呈上旋出手;另一個需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持拍手應帶動球拍順著後擺的弧線繼續畫弧,只不過由“由高至低”轉為了“自下

Page 8: 網球知識

而上”,其間不應有脫節及生硬的停頓,特別是後擺轉至前揮的“轉折”之處,手腕與小臂都不應僵硬、死板地緊緊固定不動,應依然是順應大弧線做輕微而有彈性的擺動,拍頭也就伴有一個自然下落再上提的動作。

b.擊球點的位置:擊球點是擊一切球的核心所在,球員的跑動、揮拍等一系列努力都是為這一點服務的,都是為了千方百計找好、找准擊球點的位置並且在這最關鍵的一瞬間釋放出所有的能量以與來球相抗衡。擊上旋球最理想的擊球點是在身體側前方相當於腰部高或略低於腰部的位置上 (如圖 211),此時重心已移至前腳,身體也應該已轉向出球方向,在此位置和狀態下擊中球,人體的姿勢比較舒展、視野非常開擴,最關鍵的還是加力過程在此正好達到了巔峰。

談到擊球點,許多初學者在擊球時總有這樣的情況,就是感覺擊球點離身體太近,球像要撞到身上來似的。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是跑位方法不對所造成的。初學者常常有一種認識,即擊球點就是擊球者應全力以赴奔向前去的那一點,其實不然,其間應該有一段距離,這段距離留給了手臂和球拍。如果擊球者預測的擊球點比較遠,需要奔跑數步才可擊到球,那麼擊球者跑動的目的應是為擊中球而取位、站位的點,是雙腳最後要“佔領”的位置,而不是球與拍相觸的擊球點。分清了其中的區別,在取位時把擊球點“讓”出來,擊球點離身體太近的現象就會得以改觀,也不會感覺球要迎面撞到身上來了。

c.到達擊球點時的拍面:擊上旋球時,拍面在擊球點的位置上是稍向地面傾斜的,如果拍面打開上仰則擊出的球可想而知要往天上飛,但若關得太厲害則容易下網,合適的角度需擊球者自己去體會和掌握。這裡還要注意的是,到達擊球點時球拍整體與整個手臂不應成一條直線,而應保持一個近垂直的角度,這樣就確保了球拍與球能夠在一個打開得最充分的平面上做最充分的接觸。

圖 2l1 正手擊上旋球擊球點位置示意

d.介紹後擺時提到過肘部彎曲的問題,前揮擊球時肘部仍要保持彎曲、角度牢固並收近身體,其目的也同樣是為了縮短身體轉動的半徑以便於發力。另外,直臂前揮擊球還將對肘關節的安全構成威脅,易誘發網球肘等勞損性傷病。初學者可以分別試一下兩種不同的感覺:(1)直臂揮拍擊球;(2)屈肘並把肘收近身體揮拍擊球。哪一種比較易於發力且不感覺肘部吃力呢?

Page 9: 網球知識

e.擊球的力量源於身體而非手臂,這是網球初學者常常會產生誤會的一個問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打球是否有勁兒主要靠胳膊,仿佛只有具備一雙強壯的臂膀才可以擊出重磅的球。其實這是很失偏頗的。實際情況中,手臂的力量隨然重要,但它的主要作用在於控制球拍、對抗來球、協調發力動作而非真正地去發力。由後擺球拍轉至前揮擊球,在這一過程中屈膝、蹬地和來回轉體所產生的身體慣性才是發力的根本,手臂僅僅是在此慣性的帶動下去完成控制球拍走向的任務並保證球拍不亂晃。以後我們還會多次提到這個問題,初學者最終也一定要學會用慣性和速度而不是靠肌肉的絕對緊張或手臂的甩動去加力、去擊球,否則打網球將是一件極費力的苦差事,受傷也必定在所難免。

E.隨揮

“隨揮”即隨球揮動球拍。到達擊球點之後,雖然球與拍面的接觸已經完成,但這並中意昧著整個擊球過程的結束,轉體及自下而上前揮球拍所形成的慣性仍然存在,隨揮就是要順應此慣性並且利用此慣性引導手臂及球拍沿出球方向繼續送出,最後在其勢末收住球拍、結束擊球。盡可能地多送球一程可對出手後的球起到“保護”的作用,可令球飛行得更加平穩,更加聽話。

a.隨揮的高度和幅度:如連續圖 203 所示,隨揮結束時持拍手應與其異側的耳朵差不多高,並且身體也應已完全面向出球方向。初學者常常覺得這個高度和幅度比較誇張,也比較費力,其實,若每一次擊球都能夠盡力達到此標準的話,很快你就會發現自己發力的能力比原來增強了。因為如果不大面積轉肩、轉髖的話,隨揮是很難達到此幅度的,而轉肩和轉髖正是轉體發力的根本,這是“由表及裡”的效應。初學者可以在隨揮時有意令持拍手觸到自己的耳朵,久而久之就能找著隨揮的感覺了。

b.隨揮時後腳勿著急向出球方句邁進,否則會破壞身體的平衡,導致發力失敗。

非持拍手在揮拍過程中應起到掌握身體平衡的作用,包括隨揮時接住末勢的球拍,不要總是令其緊吊在體側。在這裡,我們還要談一下擊落地球時如何控制出球方向,因為它與非持拍手有很大的關係。充分發揮非持拍手的作用是正手擊球控制出球方向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如果想打斜線的話,從後擺開始至到達擊球點後“送球一程”,非持拍手絕不要隨

Page 10: 網球知識

便擺動或吊放在休側,而應是始終牢牢地指向你所希望打的那條斜線,轉體的慣性再大也不要動搖。直線也是如此。如果隨揮的時候你的非持拍手還在與那條直線遙相應呼,那麼你絕少有可能打出一條令人失望的線路。本質的問題在於非持拍手不僅可以幫助擊球者掌握平衡和更順利地轉體發力,同時也可以限制擊球時轉體的幅度,而對初學者來說,出球的大方向恰好是由轉體的角度決定的。如此,反手的出球方向也要由轉體角度來控制,打直線時,身體轉到面向這條直線時就該“制動”了;打斜線時,身體加大轉動幅度直到面向這條斜線為止,單雙手握拍皆然。還需要強調的是,持拍手前揮送球的目的性也要為初學者所注意,想往什麼地方打球,拍面就要往這個方向送,整個人的走向也要朝著這個地方跟進。上述幾方面都能貫徹好的話,控制出球方向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圖 212 底線反手擊上旋球連續動作(雙手握拍)

圖 213 底線反手擊上旋球連續動作(單手握拍)

c.“眼跟球走”: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連續圖 203 中擊球者的目光沒有一刻離開過飛行當中的球,球出手後也是如此,包括盯牢擊球點那一瞬間。初學者經常會遇到揮拍擊球卻沒擊到球的尷尬情況,如果能試著“眼跟球走”,不讓球有一刻逃離自己的視線,那麼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就會明顯下降,因為在“盯球”的過程中你的注意力集中到球上了,而初學者往往意識不到應該這樣做。

擊球過程其實就是加大慣性、爆發慣性、再順應慣性的過程,擊球點是力的爆發點。除到達擊球點一瞬間需握緊球拍並保持手腕、肘的固定與強勁外,擊球者一定還要注意加力的漸進性,也就是說肌肉的放鬆與發力都應有彈性和清晰的節奏,手臂不能時時都處在緊張僵硬的狀態之下,否則是難以獲得足夠的揮拍速度和力量去擊球的,因為力量都內耗在與本體肌肉相抗衡上了,這是極大的浪費。請記住:任何緊張、痙攣性的或是離心性的動作都將對發力產生相反的作用。

隨揮動作結束後,擊球者所要做的下一件事是儘快回到底線中點或所判斷到的有利於準備下一次擊球的位置上,下一次擊球準備的開始就意味著上一次擊球已經完整地結束了,整個擊球動作應力求做得流暢、自如、大方、完整。

2.2 反手擊上旋球

Page 11: 網球知識

在學反手之前請先參看連續圖 212 及圖 2l3,以便有個全景的印象。

A 握拍

東方式反手或西方式握拍,雙手的握法可參照前一章。

a.換握球拍:在底線擊落地球過程中,準備動作時一般都是正手握拍,這樣持拍手的狀態比較自然、舒服,況且正反手擊球之間的換握過程在融人條件反射變為一種自動化的動作以後,是根本不會妨礙擊球的。初學者若擔心因來不及換握導致來不及擊反手球而在準備時就用反手握拍,那麼遇到正手球時不一樣也要換握嗎?

若採用西方式握拍法,那麼正手和反手握拍是沒有區別的,不需要換握,而正手若採用東方式或半東方式半西方式的握拍則在擊反手球之前必須有一個換握的過程,否則將無法擊反手球。換握球拍一般在做反手後擺的過程當中進行,方法是由非持拍手輔助持拍手使拍柄在手掌中做逆時針方向旋轉(右手持拍是如此,左手持拍則相反),完成換握。此動作極細緻、極敏捷,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多,它會很自然地被融人條件反射中,擊球者下意識地就可以完成它。

圖 214 底線反手擊上旋球後擺動作(雙手握拍)

B 準備

同正手。

C 後擺球拍

在準備動作的基礎之上,與持拍手同側的腳向來球方向前跨半步至一步,同時以相異一側的腳為支撐向後側轉體(肩、髖髓一體同時轉),同時後擺球拍。

a.雙手後擺:如圖 214 所示,雙手落在腰髖部的高度上,持拍穩定但不僵硬,雙手不能握得太緊,也沒有大幅度的翻轉或晃動,拍頭在手腕自然而不吃力的限度內與手腕持平或略高於雙手,拍面自然傾向於地面,雙腿彎曲、重心下降並落在與持拍手相異一側的腳上,眼睛盯球。

Page 12: 網球知識

圖 215~220 底線反手擊上旋球後擺至前揮連續動作(無球揮拍)

b.單手後擺:單手後擺與雙手後擺有很多地方是相似的,如重心的轉移、拍面傾向地面、眼睛盯球等等,差異當然也存在,比如手腕固定的強度與力度上。如果單手也像雙手那樣自然、放鬆的話,接下來的前揮發力將是不可想像的,單手後擺時手腕一定要堅固、穩定,哪怕緊張一些也好。輔助手雖然不必像雙手後擺時一樣與持拍手緊靠在一起,但也不要認為輔助手是多餘的而將其吊於體側,應將其扶在拍體上協助持拍手抬起拍頭,它對於協調轉體與發力、掌握身體的平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這與正手相似。

c.後擺幅度:反手無論單手握拍還是雙手握拍,其後擺幅度皆要比正手稍大一些,因為反手是離心用力,對於許多腰腿部力量不足的擊球者來說更需要加大後擺幅度、加長加速度的過程來獲取動力,而加大轉體幅度則是加大後擺幅度的根本保障和真正的意義所在。可以打個比方:假如擊球者後背上寫有號碼的話,那麼你最好能讓隔網而立的對方看到這號碼。反手擊球(特別是單手握拍)如果不以轉體為大前提,不以充分的轉體為發力的源泉,其結果比正手擊球不轉體要糟糕得多。

d.後擺弧度:與正手一樣,反手後擺時持拍手也應帶動球拍畫一個圓滑的弧線(圖 215~217)並且拍頭有個小小的下吊動作。此動作在雙手後擺過程中可表現得較為鬆弛柔和,而在單手後擺過程中則應以簡潔、強勁為原則,弧線劃得不必太精緻更不能隨意吊下拍頭,否則將影響手腕、肘在前揮發力時的堅固和一致程度,導致無法與球對抗。

這裡還要再一次請朋友們注意保持肘部彎曲並收近腰部、收近身體,直臂後擺、直臂擊球是有百弊而無一利的,無論雙手還是單手握拍。

D 前揮擊球

如圖 218—220 所示,反手前揮擊球過程中的基本要點(如拍面、自下而上、重心由後腳移至前腳、蹬地發力等等)與正手的差異仍然不是很大,只要看一下圖片就會很清楚了,在此不做過繁的重複。需要重點強調的還是轉體的問題。轉體無論在正手還是在反手擊球過程中永遠是第一位要做好的,後擺時轉體到位只是開了個好頭,前揮擊球時能再轉回來與球相對抗則更為重要。另外,單手前揮時持拍手仍要保持堅固、強勁及不拆不撓的前揮勢頭,輔助手可留於身後像展開翅膀一樣幫助身體掌握

Page 13: 網球知識

平衡,也可幫助持拍手扶住拍柄並在前揮時向前推送一下,把單手揮拍變為“半雙手”揮拍。雙手握拍者兩隻手不要分主次,特別是輔助手不能過於主動地前頂拍柄,否則整個球拍的動力平衡就會被破壞掉,發力將失去協調性。

關於擊球點。

如圖 221、圖 222 所示,反手單、雙手的最佳擊球點也都應在身體側前方腰部或略低於腰部的位置上,這一點不是輕易等得到的而需要擊球者全力以赴去搶、去爭取。

關於擊球點離身體的遠近。原則上說,在合理的範圍內無論正反手都應爭取擊球點能離身體近些再近些,身體轉體的半徑越短越有利於發力,這我們在前面的內容裡已有涉及。但由於正反手在發力時還有個向心和離心的區別,所以相對來說反手是越收近身體越妙,而正手對擊球點的要求比反手就要寬泛一些,遠近的彈性大一些,有時候手臂完全離開體側都是可以的,只要擊球者仍然有力量控制住拍子、控制住球就行。到達擊球點時拍面的傾斜角度、拍體與手臂所成的角度均可參照正手。

E 隨揮

圖 221 反手擊上旋球之擊球點(單手握拍)

如連續圖 212、213 所示,反手同正手一樣,隨揮動作也是儘量沿出球方向送出球拍的,不同之處在於正手揮至持拍手異側耳朵的高度,而反手則是揮至持拍手同側的耳朵高度。

a.雙手握拍的隨揮動作比較容易也比較隨意,一般只注意雙臂保持彎曲並且一致前揮到盡頭,最後自然過渡至同側的耳朵附近就可以了,其間不要有翻肘、抬肘等多餘動作。圖 212 中所示從始至終都是雙手握拍,其實實際運用中許多球員在擊中球後就已經把輔助手鬆開了,也有的人等雙手揮過肩頭高度才將輔助手鬆開,只要擊球者能夠控制住自己的球拍、能夠完整順暢地發力,這些都是可以採用的隨揮方式。

b.單手握拍的隨揮幅度比較難掌握,原則上應該是宜小不宜大,最好不要揮出自己餘光所及的範圍。很多初學者由於力量相對不足並且也還不能夠熟練地依靠轉體去發力擊球,所以往往要靠大幅度地甩胳膊發力,結果造成隨揮幅度過大,甚至整個手臂都甩到身體後面去了,這不僅會

Page 14: 網球知識

影響快速地準備下一次擊球,而且也容易造成肩部的損傷,因為肩部肌肉很難負荷多次如此劇烈的牽拉。彌補的辦法是:(1)加強練習上臂及肩部周圍的肌肉以便在隨揮時能夠有力量控制球拍的走勢;(2)保持整個身體包括手臂、球拍的走勢大方向是向前面而不是向旁邊拉;(3)把轉體動作延續至隨揮結束以緩解肩部的壓力。

圖 222 反手擊上旋球之擊球點(雙手握拍)

常常會聽到開放式擊球、關閉式擊球的說法,其實這主要是針對擊球過程中兩腳及身體的狀態而言。本章裡所有的圖解照片採用的都是關閉式的擊球,即在後擺時有個向來球方向上步的動作,兩腳連線與底線成一定的角度,身體側對球網,在前揮擊球時重心由後腳移至前腳同時轉體揮拍。而開放式則沒有向來球方上步的動作而是單純地轉體後擺,兩腳的連線與底線近乎平行,前揮擊球時重心是橫向地由一隻腳移至另一隻腳。其實只要把後擺至前揮時來回轉體的過程完成得同樣好,那麼開放式與關閉式在正手擊球時的發力及出球效果上是沒有多大區別的。反手則不然,無論單手還是雙手都最好採取關閉式,開放式會使球員很難充分地轉體、後擺,從而導致前揮擊球時不能充分地回轉發力,這對於任何水準的選手都是很彆扭、很致命的。網前截擊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只不過沒有擊落地球那麼突出罷了,以後我們會陸續講到。

以上羅列了反手擊上旋球的技術要領。有的朋友時常會感覺已經很用力了,揮拍的速度、節奏也掌握得很好,但球出手後卻經常下網並且好像不具備向前的推進力。俗話說“胳膊擰不過大腿”,打網球也是如此,我們在前邊已經談過,反手擊球整個發力的原理與正手同出一轍,都要依靠身體整體的慣性和速度去與球相對抗,而蹬地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輔助環節,如果能夠很好地將腿部力量用在發力上,那麼情況將會大有改觀。初學網球者如遇上述困難的話,不用擔憂,你只需在後擺時有意識地做一個幅度比較大的屈膝下蹲動作,然後在前揮擊球的同時配合轉體向前上方(或向出球方向)快速蹬地,這樣就可以感覺到完全不同的一種發力及出球效果了,蹬地所產生的力的爆發點與轉體帶動手臂前揮擊球時力的爆發點結合得越完美效果也就越好。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擊球點之後拍子及身體一定別忘記了“送球一程”,勿著急把拍子收回來以免前功盡棄。

2.3 擊下旋球 “下旋球”即常說的“削球”,是一項適用面相當廣泛且經常令對手防不勝防的技術,只要來得及做準備,擊球者幾乎可以在網球場的任何角落運用此技術處理任何來球。相對於上旋球來說,因為下

Page 15: 網球知識

旋球是反向旋轉的,所以球落地後有一種“彈不動”或“彈不起來”的粘滯感(見第 1 章),這是它最具特點、最有利用價值的地方,無論擊球者的意圖是進攻、防守還是控制球路、調動對方跑位,下旋球都有它可發揮的天地。

在這裡筆者想重點介紹一下反手擊下旋球技術,因為在實際擊球過程中,反手下旋球遠比正手下旋球要實用得多也難得多。

A 握拍

東方式反手或大陸式握拍均可。

B 準備

基本姿勢同上旋球。由於下旋擊球的機會隨時都可能出現,所以擊球者不管在底線還是在網前都要隨時對此有所準備,以快速應變,而對下旋擊球的準備一般更多地是體現在戰術意圖中,而非體現在動作外形上。

C 後擺

如圖 223 所示,在上步、轉體的同時以拍頭為先導,引領持拍手向異側肩頭方向做後擺。可以發現,反手削球後擺動作的關鍵仍在於轉體,即同時轉肩、髖,這與反手上旋球是一樣的;手臂也還要保持彎曲,若伸的話你會覺得根本無法獲得與球對抗的力量;拍頭高於手,拍面打開(角度視各人習慣而定,與地面約成 45度角是個可以參照的標準),但手腕不要刻意翻轉,只要自然而穩定地把持住球拍就可以了;直線後擺到位,持拍手、臂和球拍儘量中要有多餘的劃弧及搖晃;雙膝彎曲,重心落在與持拍手相異一側的腳上;眼盯來球。

圖 223 反手擊下旋球連續動作示意圖 224 前揮擊球局部發力動作示意

D 前揮擊球

球拍征大臂的帶動下由高於擊球點處斜線“下切”擊於球的後下部將球擊打出手。在此過程中,由於反手削球多用單手而且是離心用力,所以較之正手(向心用力)要多耗費些力氣才能擊出同樣有威脅的球(這與正反手上旋球的道理是一樣的)。為彌補此中的差距,反手削球前揮時除了仍格外要保持手臂、腕的堅固與強勁,保持大臂和肘一直收近身體,避免

Page 16: 網球知識

鬆散打開,不可手軟外,尤其要把握好轉體發力的節奏,身體各部位要協同一致,用整體的力量去對抗來球,總體感覺應是先持拍手一側的肩胛用力“靠向”來球(如圖 224),然後轉體擊球。

下旋球的擊球點同樣在身體的側前方,擊球時拍面的開放深度視需要而定,圖 225 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參考,若希望球出手後有很強的穿透性和侵略性,拍面就要開放得小一些,即常說的把抑面“立”起來;若希望球出手後高飄一些,則並而就要開放得大一些,初學者應對此多做比較以找到最佳感覺。

圖 225 下旋球到達擊球點時拍面開放程度示意

E 隨揮

擊球後手、臂、拍乃至整個人體重心順應出球方向也有一個向前跟進的動作。削球的隨揮應體現簡捷、短促的特點,隨揮路線越短越好,收拍要及時,小臂和手腕不要甩動和上下地翻轉,隨意地揮灑球拍將令球失去控制。一般來講,隨揮結束時球拍雖然可以揮至持拍手一側的身畔,但擊球者自己必須意識到削球發力的實際終結點是在出球方向的假定延長線上,餘下向旁邊拉的動作只是慣性所致。

整個削球動作應給人樸實剛勁、切中要害的感覺,後擺至隨揮的動態過程中拍與手最好是目的明確、直來直去,任何化哨、無節制的動作都足一種“惡性的浪費”。

正削球比反手容易得多,但使用的機率卻比較少。正手削球對揮拍的限制是相當寬泛的,東方式正手、東方式反手、大陸式握拍都可以用來打削球,甚至西方式也可以,因為這些握拍方式用在削球上都不大容易形成對臂、腕有傷害性的動作,擊球者完全可以憑自我感覺的舒適程度來決定採用哪一種方式。後擺至隨揮過程中的要點與反手差不多,只要擊球者不亂甩球拍,幾乎就可以百分之百地擊出一個好球。在此不做多論。

2.4 擊反彈球

反彈球也是落地球的一種,其特點是擊球者幾乎在來球落地的同時不等球彈跳起來就迅速將球阻擊回對方場區。這種打法一般在中前場及處理過渡球時用處頗大。

Page 17: 網球知識

A 握拍

不想換握的話就可以採用大陸式握法,否則可以隨底線正反手擊落地球的握拍方式適時換握。

B 準備

隨時準備。

球員回球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方來球的方式,審時度勢、隨機應變是一個網球好了應具備的素質,對於初學者來說,具備這樣的素質需要一個熟悉球感、提高球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兵來將擋,水來也用將擋”的思想準備一定要有,用有限的技術及不高的擊球水準去應付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體現在準備動作上就是“隨時準備”,不管對方怎樣把球打過來,把球打到哪裡,把球打得多快或是多慢,我只管把球打過網、打回去。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處理球的方式越來越多了,在準備時除了隨時準備外更有了預見性及針對性,這是網球水準提高的一個標誌。

C 技術

圖 226 正手中後場擊反彈球示意

如圖 226 所示,擊反彈球的基本動作與擊上旋球相似,不同之處在於縮小了後擺和隨揮的幅度,到達擊球點一瞬間出手更果敢也更強硬一些。整個過程中球員應上體大幅度前傾、低重心、交叉步、搶點擊球。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球出手後身體中能驟然抬起,也應順著出球方向“送球一程”,若所處位置有利於上網則要繼續迅速上步至網前準備截擊對方的來球,若需要回守底線就應該立即退返至合適的位置,任何妨礙前進或後退速度的身體動作都將殆誤時機,使自己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球員無論在什麼地方擊反彈球都應該以上述標準要求自己。

關於擊球點。擊反彈球時球落點的位置幾乎就是擊球點的位置。球員小幅度後擺球拍等候(常常是“爭搶”)在預見到的擊球點旁,球沒落地即開始前揮動作,最後理想的結局是“球落拍到”,刻不容緩地將球回擊過網,擊球點搶得越在體前越好。

Page 18: 網球知識

反手擊反彈球時以以正手類推,在此不多言。

打網球需要將身體各部位關節、肌肉的功效與球拍的彈性與力度等一系列因素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對初學者來說這是不太容易的—件事,可能常常會顧此失彼。不過,你只要在每一次揮拍或者擊球時向自己強調一個要點並努力去體驗就足夠了。球員應該學會發現來源於白己本體的某個感覺、經驗及長處,單個的感覺彙集在一起並與正確的理論相融匯,可以幫助擊球者最終找到所需要的正確感覺,也只有這樣做才有望得到最快、最大程度的提高

第3章 第 3 章 淩空截擊 對在底線擊落地球有了一定的認識後,我們可以嘗試一下上網淩空截擊的感覺了,畢竟底線只是網球場的半壁江山,在高水準比賽中,沒有上網能力的球員幾乎也就沒有贏得勝利的可能。 3.1 淩空截擊時的心理應對

相對於在底線擊落地球而言,上網淩空截擊技術裡所包含的進攻意味顯然是要濃重許多的,球員身處底線時無論攻防進退,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可以有稍微大一些的迴旋餘地,一到網前就兩樣了,非進則退,容不得多考慮更容不得有任何猶豫不決、模棱兩可的所謂“過渡”。很多球員上網後所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信心不足,不少人一站到網前就有恐懼感,仿佛迎面飛來的小球隨的都會有打中自己或令自己難以招架的可能。其實這完全是一種心理上的障礙,球並不可怕,只要技術運用得當,每一個人都可以運用手中的球拍將之果斷俐落地回擊過網。不僅如此,球員上網時心理上一定還要格外具備一種強硬的要攻擊對方、要得分的信念,相信自己並且不斷鼓勵自己“堅定再堅定”,若躊躇不前、怕這怕那就無異於把破網得分的機會拱手送給對方,而自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兒了。“越害伯、越挨打”,這是不成文的定律,網球場上有時候勇敢、無畏比技術甚至智慧都重要。

圖 301 正手淩空截擊連續動作 圖 302 反手淩空截擊連續動作

3.2 淩空截擊的技術環節

從技術環節上講,淩空截擊在幾大技術中屬於最簡單的一種,但是掌握、運用起來卻並不容易,最重要的原因是技術的遷移性,也就是說球員常常會把已學過的擊落地球的某些技術和感覺帶到(遷移到)淩空截擊技術當中去,而兩者無論在動作結構上還是用力技巧上都是有很大區別的。所以初學的朋友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保持一種“技術獨立”的態度,可以借鑒但是不能完全照搬。

Page 19: 網球知識

圖 303 球員上網後正常取位範圍示意

A 站位

淩空截擊技術絕大部分用於球員上網途中以及上網後對來球的封堵、追殺,而擊球者上網後一般應取位於發球線至球網間距的中部或中後部(如圖 303)。在此區域內進可攻至離網更近處強力得分,退可退步打高壓或返身守至底線附近,如果站位離網太近(貼近球網)那麼對方很容易以過頭高球直接得分,而若離網太遠(站在發球線上或發球線後)則又容易被對方以直斜線輕鬆破網。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戰術打法的需要或其他因素的介入,也有站位很違常規的,在此另當別論。

B 握拍

正反手淩空截擊皆採用大陸式握法,正反手之間不換握。初學者也許會覺得用東方式正手或東方式反手握拍比較舒服,但請注意它們分別只是在正手截擊或反手截擊時感覺舒服,但卻不能夠將二者很好地相容在一起,擊球者需要適時換握球拍。而與底線擊球相比,擊球者上網後,球來回飛行的距離縮短了,球飛行的速度相對加快了,“奮力擊球”幾乎是擊球者判斷來球後所能有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反應,千鉤一發之際哪裡有時間換握球拍?所以上網以後握拍最好不要有頻繁的變換,包括高壓球,而所有握拍方式中唯有大陸式握拍能夠同時滿足網前正反手及高壓球這三者的需要。

C 準備

球員上網後的準備應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為積極、更為機警,表現在:(1)抬高拍頭位置,至少要高過持拍手的高度,在這裡輔助手應起到幫助抬起拍頭的作用;(2)手臂“架”起來,換言之,前臂最好伸出去,兩肘距身體遠一些(以肘部不伸直為限),避免把球拍“抱”在懷裡;(3)降低重心,上體前傾,重心落在前腳掌上並且兩隻腳不能“釘”在原地不動而要不停地用碎步進行調整以便隨時對來球作出反應。很多球員特別是初學者在上網時經常不知該怎樣應付迎著正面疾飛而來的球,這時候(1)、(2)兩點就可大派用場了:抬高拍頭位置能夠對擊球者起到保護的作用,在來不及做其他反應的情況下只要一轉手腕拍面就擋護在了面部之前,免去了被擊中面部之憂;手臂“架”起來而不是將球拍“抱”在懷裡,這個動作為主動迎擊迎面而來的球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只要在擊球時稍稍轉肩側身,擊球點立即就從身體的正前方轉移到了身體的側前方,這與正常的擊球也就沒什麼區別了。如果在準備時將球拍“抱”在懷裡的話,轉移擊球點的工作就沒有那麼簡潔易行,而時間上的延誤最終將導致被動挨打。

Page 20: 網球知識

D 後擺球拍

本著幅度越小越好、持拍手不超出視線範圍的原則,在準備姿勢的基礎上以大臂和肘為軸,小臂外翻拉開球拍(如圖 301、302)。

a、轉體:正反手淩空截擊均伴有程度很小的轉體動作,在這裡“轉體”其實只意味著小幅度的轉肩,一般轉至上體面向來球方向即可。

b、拍面:拍面在垂直地面的基礎上稍稍打開,程度要視情況而定,低球時大一些,高球時小一些;拍面應面向出球方向以便為與球充分接觸做好準備;不管正手還是反手,拍體與前臂都要保持一定的角度,也就是說手腕始終要保持一定的角度。

c、後擺時機、速度:淩空截擊的後擺

不僅要幅度小而且要格外地旱、要格外地快,一判斷出來球方向就應立即先做好後擺。網前球速度很快,不早做後擺、快做後擺的話就來不及用球拍主動地去迎擊來球,很多時候球員感覺是球在打拍子而不是拍子去打球就是後擺動作太遲太慢所致。

d、肘部是否能收得住、是否能保持收近體前,這在淩空截擊過程中也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從後擺球拍開始肘部就不能有向外翻起、搶起的動作,否則球拍整體以至拍面的穩定性就要受到破壞。在反手擊球時這一影響尤為突出。保持肘部合理位置的一個參照是肘部不能高過拍頭的位置(低過腰部的球除外),正反手皆如此。

圖 304 正手淩空截擊擊球點位置及手臂、拍狀態示意

E 前揮擊球

在後擺動作的基礎之上迎球上步同時擊球。

a、擊球點:淩空截擊球的擊球點最好保持在身體側前方且越靠前、越早擊球越有利於發力、有利於搶佔先機、控制球路。到達擊球點時拍面應與球充分相撞,拍面觸球的後下部(圖 304、圖 305),拍面、手臂及上身的任何部位都不要有晃動或不果敢的搖擺,否則出球角度、力度都將受很大影響。

圖 305 反手淩空截擊擊球點時手、臂、拍狀態示意

Page 21: 網球知識

對方來球有高有低,球員面對不同高度的球(特別是低球)該如何處理,這是比較棘手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到要下降重心,而很多人打球最不願意做的一件事就是下降重心。膝關節在種種擊球中的作用不可小視,它不僅是瞪地發力的基礎,更是人體位置高低的升降軸,在網前時這一作用表現得最為突出。如果來球很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必須是降低重心,在這裡“降低重心”的含義還包括上體大幅度地前傾並同時降低持拍手及整個拍體的位置(如圖 306、圖 307)。擊球的具體動作及用力的感覺與平常擊球的區別不大,只是拍面要開放得多一些。許多人在遇低球時不願意費力氣降低重心而只是把拍頭吊下來像掃地一樣把球“掃”過網(如圖 308),事實上球是很難被“掃”過網的,因為拍面角度及揮拍、用力的方向決定著出球的方向。這也正是降低重心由低至高救球過網的原因所在。

圖 306 正手淩空截擊低球動作示意 圖 307 反手淩空截擊低球動作示意 圖 308 淩空截擊低球錯誤動作示意

網前高球比低球要容易處理,只要在抬高持拍手位置的同時也抬高拍頭的位置並令拍面對準來球,然後找好角度奮力向前下方揮動球拍將球擊打過網就可以了(如圖309、圖 310),在擊高球過程中同樣要注意拍面的穩定,不能亂甩亂晃。

b、前揮幅度與力度:淩空截擊不僅後擺要小,前揮擊球動作幅度也要小,球拍所走軌跡在可能的範圍內越短越好,盡力體現短促簡潔、強勁有力的特徵。前揮擊球的力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大小臂和手腕在到達擊球點一瞬間突然加力、鎖緊的程度,在這一瞬間持拍手應突然握緊拍柄、鎖緊手腕及腕臂間的角度,靠上步的前衝力及手臂整體的堅固與球對抗。

圖 309 正手淩空截擊高球動作示意 圖 310 反手淩空截擊高球動作示意

很多初學者在擊球時總感覺握不住球拍或拍面總是晃,這是很正常的。對“到達擊球點的一瞬間握緊球拍”的原理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其還沒有融入條件反射之前應該有意識地加以體驗。可以做一個對牆的小練習,做法是:身體面牆而立,球拍持於體前,雙腳距牆半步左右,持拍手異測的腳在前,體現交叉步特徵(反手相反),拍面按照下旋擊球在擊球點時所需要的程度和角度打開,在身體任何部位都相對放鬆並且沒有任何輔助動作的情況下,只依靠持拍手交替的握緊與放鬆令球在拍弦與牆之間來回彈跳,正反手可以交替進行,反復體驗握緊球拍時與球對抗是什麼感覺。前臂酸痛是正常的,說明你的臂部力量臂較薄弱。“拍面總是晃”的問題也可以通過上述練習加以改進,但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到達擊球點之前的一瞬間小臂

Page 22: 網球知識

和手腕是否有多餘的翻轉和搖晃動作,也在於擊球者在這一瞬間是否有果敢堅決的意志。

F 隨揮

淩空截擊越近網前越是幾乎沒有隨揮動作,因為時間不允許,網前是分秒必爭之地,沒有多餘的時間讓球員做多餘的動作,否則定要延誤戰機甚至被動埃打。另外,因為近網的球速度快、球與拍相抗衡的強度大,球員只需借助上步及身體的慣性就足以將球擊回了,手臂最重要的是保持堅固與穩定而不是做大幅度的揮擊動作。

隨揮動作雖然幾近取消,但是球出手後往前送球一程的意識卻不能沒有,體現在動作上就是不能蜻蜒點水般地把球“碰”回去,更忌諱擊球過後手臂有回縮的動作,而是應該實實在在地將球“擊送”過網,一擊一送盡在短促的一瞬間,看朋友們怎樣去體會了。

G 步法

從連續圖 301、302 中可以發現,淩空擊球時擊球者正反手採取的都是交叉步關閉式擊球的方式,即正手上與持拍手相異一側的腳,反手上與持拍手相同一側的腳,初學者應儘量避免養成退步被動擊球的習慣。

初學者常常遇到何時上步、用什麼樣的節奏上步、上步與擊球怎樣能配合到一起的問題,其實這很好解決,只要把握住三個“點”就可以了,一個是擊球點,另一個是上步的那只腳著地的點,不管先後擺還是先抬腳上步,最後把這兩個點不差分毫地統一到第三個“點”——同一個時間點裡,那麼上步擊球就能完美地協調起來了,朋友們可以一試。

最後要談一個很普遍的問題,那就是初學者在進行網前淩空截擊時經常不能擊准來球甚至碰不到球。在底線擊落地球一章裡我們曾說過“要用眼睛盯住球”,網前截擊也是一樣,球的來龍去脈都應盡收眼底,特別在到達擊球點的一瞬間更要“看著球在拍面上反彈回去”,儘管因速度的關係肉眼很難真的分辨到這些,但關鍵在於你是否有此意識,如果你能時刻想著盯住來球,那麼擊不准球或根本碰不到球的概率將會大大降低。除此之外,拍面的角度也需要注意,球與拍面應充分接觸,而這是以拍面最大限度地對球開放為前提的,你是否做到了這一點?如果你的拍面沒有問題,眼睛也時刻跟著球走,可還是常常擊不准、碰不到球,那就要檢查你的步法和手臂的動作了。你在擊球時是交叉步嗎?你的肘部是伸直了還是保持著一定的彎曲和彈性(當然不該伸直)?如果一切都做得很好,那只能是動作速度的問題了,你需要在反應來球後以最快的速度迎擊來球,否則只有望球興歎。

Page 23: 網球知識

準備下一次擊球的開始就是上一次擊球的結束。除上述要點外,整個動作同樣要注意張弛結合,力的爆發集中於到達擊球點這一瞬間,其他時候要保持的則是精神的高度緊張而非肌肉的高度緊張,否則整個人及整個擊球過程都將會很累、很僵硬,久而久之反應的靈敏性就會下降,再站在網前就真的要挨打了。

第4章 發球與接發球

發球與接發球在網球比賽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擊落地球技術能

發展球員在底線與對手相持,周旋的本領,逼近網前及網前的淩

空截擊技術能有效地破壞對方的防線,致對方於被動,但是如果

不具備發球與接發球的技術,那麼你將永遠被隔絕於真正的網球

比賽之外,永遠只能是個比賽的旁觀者。

相對於底線擊落地球和淩空截擊而言,發球是一頂比較難掌握的

技術,因為發球時動員的身體部位較多,動作幅度較大,需要肌

肉的協調程度較高,但儘管如此,要學好發球也並非特別困難,

因為發球的主動權絕對掌握在擊球者自己手裡(這是其不可比擬

的優勢),無論拋球還是揮拍擊球都完全憑自己的控制,發球者

所要做的只是為自己創造最佳的條件並按照自己的意圖將球發出

手,就這一點來說,發球要比打底線或上網主動得多,難度也小

得多。高水準比賽中,球員保住自己的發球局是贏取勝利的關鍵

和基礎,在此基礎之上,再破掉對方的發球局才可最終大獲全勝。

Page 24: 網球知識

4.1 發球

發球是進攻、得分的開始,而穩定情緒又是發球必不可缺的前奏,

就讓我們從這裡開始,看看怎樣能發出一個好球(請先參閱圖

401)。

A 穩定情緒

心浮氣躁的情況下是很難發出一個好球的。通常的作法是:在發

球的位置上做幾次深呼吸,再拍拍球,然後站定準備發球。各人

習慣不同,因而穩定情緒的作法也各有異,但這一環節最好不要

被略掉並且儘量延續至準備動作當中去。

B 握拍

東方式反手或大陸式握拍。

許多網球初學者都喜歡用東方式正手握拍進行發球,這可能是底

線擊球所留下的“後遺症”。其實一試便知,如果採用此種握拍

在右區而且是用正常動作發球的話,球出手後十有八九會偏向外

角一側,因為手腕在自然情況下所形成的拍面就是如此的角度,

Page 25: 網球知識

若想使拍面偏向內角則必須向內轉手腕,而經常做此動作不僅相

當彆扭而且易使手腕受到損傷。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最好不要用

東方式正手握拍進行發球。

C 準備動作

眾所周知,發球要發在對角的發球區內才算好球,也就是如圖

402 所示的那樣,發球員若站在單打右區發球,那麼球應該落入

對面的 A區之內,若站在左區發球則球應落入對面的 B區之內,

靠近發球線的 C、D兩個角一般被稱為內側角,靠近邊線的

E、F兩個角相應地被稱為外側角。球員在發球之前對球出手後

的方向、落點、旋轉、速度等都應做個先期的預算,盲目發球出

手無疑是在浪費先發制人的好機會。

發球前具體的準備動作如圖 403、圖 404 所示,雙腳自然分開站

立,兩腳的連線根據球員中同的習慣可與底線相垂直,也可以保

持另外一個合適的角度;身體自然前傾;最好只持一個球,球自

然著落在持球手拇指、食指及中指三指上,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屈

於球的後部,切忌用力將球握在手裡或捏在手裡。

圖 401 發球連續動作

Page 26: 網球知識

關於球拍相合。許多初學者喜歡拿起球、拍,走到發球位置後立

即就開始拋球並揮拍擊球,仿佛球和拍是不相關的兩樣東西,這

顯然是很草率的,最好能改一改。如圖 403、圖 404 所示那樣的

球拍相合,不僅能夠給球員一個集中注意力的提示,告訴自己“

我要發球了”,同時也是穩定情緒和整理思路的延續,初學者應

該養成此習慣。

D 拋球

準備動作穩定下來以後,順勢就是拋球及揮拍擊球了。這兩個環

節能否配合得好是能否發好球的關鍵,而拋球的品質則又是關鍵

的關鍵。位置得當、出手平穩的拋球無異於為揮拍擊球創造了穩

定的條件,反之則無異於給下麵一系列環節製造了一個動盪的外

部環境。很少有人能在前後左右飄忽不定的拋球之下發出保質保

量的好球,初學者更是如此,所以學發球的第一步是先學拋球、

先練拋球。

a.拋球的方法:在準備動作的基礎上,持球手的肘部漸漸伸直並

向下靠近持球手同側的大腿,然後從腿側自下而上將球拋起。在

整個動作過程中,手臂保持伸直的狀態,其走勢與地面垂直,掌

Page 27: 網球知識

心向上,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將球平穩托起,儘量避免勾指、

甩手腕等多餘的手部小動作,以免影響球的平穩走勢,球在空中

的旋轉越少越好。球脫手的最佳點在手掌走勢的最高點(如圖

405),脫手過早容易造成球在空中旋轉或晃動,出手過晚則會令

球“走”向腦後失去控制。脫手時托球的三手指已最大程度地展

開,球不是被“扔”到空中而是被“拋送”到空中去的,初學者

應對此多作體驗。

圖 402 發球區域及內外側角示意

圖 403、圖 404 不同的發球準備動作示意

圖 405 球在手掌走勢的最高點被拋送出手

b.球脫手後在空中的位置:根據不同的需要,球出手後在空中相

對於身體的前後位置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第一發球強調出球

的速度與攻擊力,擊球點較靠前,因此球也拋得較靠前。第二發

球較為保守,在保證成功率的前提下強調球的旋轉和控制球的落

點,擊球點也就相應後移,因此球自然要拋得靠後一些,基本上

與背弓時身體的縱軸線相一致(如圖 406、圖 407)。

拋球的位置也可參照球落地後相對於前腳的位置來確定。一般來

Page 28: 網球知識

說,第一發球拋球後球應落於前腳前一個拍頭的位置上(如圖

408)。

c.拋球的高度:球拋到空中的高度當然不能低於擊球點的高度,

但究竟多高才合適要視個人情況而定,因為此高度限定了揮拍擊

球所用的時間。

從準備姿勢到拋球出手,身體重心還有個後靠至後腳再前移至前

腳的過程,同時髖部前頂、腰背呈“背弓”狀,然後反彈背弓併

發力揮拍擊球。在下文中我們還將對此有詳細的論述。

剛剛開始學發球的朋友肯定要面臨總是拋不穩球的難題,沒關係,

“再拋一次”是最好的攻關辦法。因為拋球的穩定性建立在一定

的手感基礎之上,所以一般在學發球動作之前最好能專門花一點

時間練習拋球,在以後的實際發球練習中也要注意要領,如果偶

而沒有拋好的話,接住重拋就是了,千萬不要勉強發球出手,否

則很容易破壞掉辛辛苦苦學來的動作。

E 揮拍擊球

如圖 409~414 所示,拋球與揮拍擊球是同時開始進行的。

Page 29: 網球知識

揮拍擊球的環節包括:

a.後擺球拍:以準備姿勢為基礎向持拍手一側轉身,同時持拍手

引導球拍貼近身體像鐘擺一樣將球拍擺至體後(不一定要直臂後

擺但掌心一定要朝向身體,如圖 409~411)。

圖 406 一發拋球,球的位置較靠前

圖 407 二發拋球,球的位置較靠後

b.背弓動作:球拍後擺至一定高度後(此高度因各人習慣而異,

至少大臂不應緊夾在體側),以肘為軸,小臂、手、拍頭依次向

體後、背部下吊,同時屈雙膝並伴隨身體後展呈“弓”狀 (如圖

412~圖 413)。

c.擊球:如圖 413~圖 416 所示,在屈膝、背弓動作的基礎上自

下而上依次蹬直踝部、膝部, 反彈背弓並向出球方轉體,與此

同時仍以肘為軸帶動手、拍頭擺向擊球點,最後在力的爆發點上

擊中拋送於空中的球。發力是自下而上一氣呵成的,其間的快慢

由個人掌握,習慣、素質不同速度也就不一樣,但共同的一點是:

球拍走勢最快、最具爆發力的一點應在到達擊球點那一瞬間。擊

Page 30: 網球知識

球點時身體已全部面向出球方,拍面自然地稍向內側以便擊於球

的側後部,發出側上旋球或側旋球。

d.搔背動作:從連續圖解 409~414 及上面的敘述中和可以發現,

揮拍擊球時肘部有一個引導小臂、球拍下吊至背後再以肘部為軸

帶動臂、拍擺向擊球點的過程。這一過程好像在用拍頭給後背搔

癢,故被稱為“搔背動作”,其目的是為了持拍手能有一個足夠

的獲得擺動速度的過程,為到達擊球點一瞬間力的爆發做充分的

準備。搔背動作完成得是否到位關鍵要看搔背時手、臂是否得到

了充分的放鬆,如果在手、臂十分僵硬的情況下完成此動作,那

麼到達擊域點時球員一定會感到整個身體的彈性都已被破壞掉了,

發不出力也就在情理之中。

圖 408 一發拋球後球落於前腳前一個拍頭的位

圖 409~414 揮拍擊球連續動作後部觀

e.擊球點的位置:球員手持球拍在空中所能爭取到的最高一點就

是擊球點。這當然圖 415~416屈膝、弓背積蓄力量及蹬地、發

力示意是一個比較理想化的說法,因為根據第一發球和第二發球

的不同需要,擊球點是相應要有前後變動的,但“力爭高點”卻

Page 31: 網球知識

是在選擇擊球點時最基本的原則。有了“制高點”,不僅動作可

以最大限度地、舒展地做出來,更重要的是在控制球路和球的落

點以及對球施加壓力上,高點擊球有著顯而易見的優勢。在這裡

還有一個關於擊球點的小資料(如圖 417)。

(6.40m 為發球線至球網間距離,0.914m 為網中心高度,

11.885m 為底線至球網間距離)

圖 417 平擊發球所需擊球點高度示意

許多朋友希望自己發出的球個個威力無比,所以在擊球時就不自

覺地想將球大力強壓過網,平擊的成份無形中也便占了主導。但

圖 417清楚地表明:若想將球平擊發過網並令其落在發球區內,

那麼擊球點至少要達到 2.74m 的高度,也就是說擊球者的身高

至少要達到 1.80m。也許很多朋友可以具備如此的身高,但摻雜

進技術的成份,這個高度就很難真正體現到發球當中去了。所以,

發球者最好不要在發球時太過於苛求平擊平打,多加些側、上旋

是比較明智的,因為這樣可以讓球走一個弧形軌跡,利用弧頂的

高度達到過網的目的,再利用餘下半段的弧線達到令球落人發球

區的目的,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發球的成功率。

Page 32: 網球知識

F 隨揮

如連續圖 401 所示,擊中球時雖然揮拍擊球動作已告完成,但

整個發球過程卻仍在繼續。到達擊球點後球員應順著身體及揮拍

的慣性做收腹、轉肩和收拍的動作,最終拍子由大臂帶動收向持

拍手的異側體側,結束發球動作。這一過程被稱為隨揮,即隨球

揮動,與底線擊球的隨揮異曲同工。

很多初學者往往習慣於將拍子收於持拍手同側的體側,這不僅有

違於發力、轉體的慣性,更多的情況是擊球者很容易將拍頭敲在

自己的小腿腔骨上,從而造成傷痛。非持拍手在送球脫手後不應

立即放下或緊夾於體測,而應幫助身體掌握平衡並在隨揮結束時

接住已處於末勢的球拍。

4.2 接發球

發球與接發球一“矛”一“盾”是針鋒相對的兩項技術,二者對

於球員贏得比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球員不應該用厚此薄彼的

態度對待發球與接發球,雖然前者在聲勢上比後者要霸道許多,

而後者卻沒有什麼討價、發揮的餘地。接發球者在一定程度上必

Page 33: 網球知識

須接受發球員的支配,必須在瞬間之內精准、迅速、到位地把“

判斷”和“回擊”這兩個環節一氣呵成,必須在夾縫中為自己爭

求到生存的機會。儘管如此,破發也不能光指望對方雙誤或在其

他情況下偶而的失誤送分給你,你必須有主動破壞對方防線、阻

止對方攻勢的意識和辦法。

我們先從判斷說起。沒有人可以預先知道對方將要把球發向哪裡、

發完球後又將有什麼行動,球員水準越高發球時的隱蔽性就越好,

所以接發球的判斷基本上都是靠即時的反應。但事先的預測也並

不是一點兒都不能做,其意義在於讓自己心裡更有數、接起球來

更自信。接球員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做一些工作:

(1)觀察發球員拋球時兩腳的前後位置,有時候初學者拋球時兩

腳的連線幾乎就指明了出球的方向,但這一點放在高水準選手身

上就沒有絲毫意義了,因為他們依靠轉體及手腕動作的精妙變化

可以隨心所欲地將球送到自己理想中的位置,而初學者還達不到

這樣的程度;

(2)粗算一下自己在比賽中接發球失誤的概率,聰明的發球員總

是能夠很快發現接球員都有哪些弱處、經常會在怎樣的情況下失

Page 34: 網球知識

誤並且盯住這些打個沒完,而作為接球者則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3)注意觀察發球員的某些特殊習慣,比如站位貼近底線中點時

發出的球多是斜線還是直線,站位元靠於邊線時經常會有哪些變

化,在左區喜歡發什麼線路的球,在右區又喜歡發什麼線路的球

等等,只要細心一點兒總不會是一無所獲的。

即時反應的快慢很大程度上仰賴於天賦。也許習球多年後自己會

感到比初學時反應要快得多,但這種進步的程度根據每個人先天

素質的不同是有差異也是有限度的,是熟悉了球性及掌握了擊球

技巧等諸多因素摻雜作用的結果。所以,接球者最需要做的事情

應是盡最大努力爭取把在快速反應方面有限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

平時多加操練是最根本的途徑,而需注意的具體事項多集中在準

備動作上:準備時降低重心,上體前傾,重心落在前腳掌上,兩

腳保持動態的穩定,不能死釘在地,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絕非

肌肉的高度緊張),發球員球、拍相撞就等於發令槍響,兩隻腳

應該在槍響的同時瞪地並轉身後擺。其他提高反應速度的好辦法

是找機會多接些速度快的球以加強適應能力,可讓練習夥伴站到

場地內靠近發球線的地方將球發過來,這樣就縮短了球的飛行距

Page 35: 網球知識

離從而相對加快了球的飛行速度。

判斷後的回擊幾乎是與判斷同時進行的,因為球太快了。但“回

擊”這一環節的可塑性比“判斷”要大得多,球員完全能夠通過

改進技術動作來提高回擊球的品質。接發球採用的是底線擊落地

球的動作,其特點是整個動作(特別是後擺)要做得更早、更小、

更精、更快、更有力度,搶點擊球的意識要更強,只有這樣才談

得上下一步的控制球路、抑制對方的攻勢從而扭轉受支配的局面,

變被動為主動。如果在接發球時球員,心發虛、手發軟、步子往

後退、動作做得又慢又粘又長,那肯定是沒有好戲可唱的。技術

上的細節及如何控制出球在此就不多言,參照底線擊落地球的打

法即可,最重要的仍是四個字“早、小、精、快”。

還要再提一點的是準備接發球時的站位。球員應根據發球員所站

的位置來大略地調整自己的站位。一般情況下取位於單打邊線附

近、底線後半米至一米的地方就可以了(如圖 418 所示),如果偏

離單打邊線太遠(太偏左站或太偏右站),那麼就會給自己造成防

守上的空虛。球員必須全面考慮自己的正反手分別能照顧到多大

的領地範圍,把防守的壓力大部分或全部交給正手或反手是不合

適的,同時也不能站得離底線太遠(太靠後)或站到場地裡面去(除

Page 36: 網球知識

非有出色的膽識及過人的技術),這與底線擊球的站位道理是一

樣的。

第5章 第 5 章 高壓球與挑高球

5.1 高壓球

高壓球是一項絕對的強攻性技術,一般來說打高壓球就意味著得

勢、得分,如沒有這樣的信念,那麼掌握高壓球技術也就失去了

意義,因為實際比賽中打高壓球的機會是不多的,而即使是不會

打高壓球的人也照樣能夠堂而皇之地活躍在網球場上——他們可

以等球落地後反彈至合適的高度時以擊落地球的技術將球處理回

去。初學者不必在高壓球上太費心思,把它當成一項有益但不十

分必要也不必掌握得十分周到的技術稍加演練就可以了,等球技

全面精進後再“充電”不但不遲也比較安全。

A 高壓球的種類

高壓球可分為淩空高壓球、落地高壓球、前場高壓球、後場高壓

球等幾種,其動作與發球相似。

淩空高壓球指的是不等來球落地,在空中就將其扣殺回去,此種

球殺傷力極大但擊球者需具備良好的空中定向、判斷能力及熟練

Page 37: 網球知識

而精准的腳步移動能力,對初學者而言有點兒勉為其難。落地高

壓則相反,一般是在來球雖高但飄忽不定或很難取到最佳點將其

淩空擊回去的情況下,讓球落地反彈後再尋高點扣殺,初學者可

以此為練習高壓球的手段之一。前場高壓因為位置靠近網前,所

以基本上是應該得分的,除非大意失荊州或技術實在太糟糕。後

場高壓一般是在上網後被對方反擊一個超身球(過頭球)情況下的

搶救性措施,雖看起來有些被動,但發揮好了一樣可以重創對手

乃至得分。

圖 501, 502, 503, 504 高壓球連續動作示意

B 握拍

高壓球與網前截擊球都是大陸式握拍。

C 準備

上網或在上網途中隨時都要準備,並且是心理上的準備,動作外

型與一般情況無異。

D 後擺球拍

Page 38: 網球知識

以準備姿勢為基礎,在腳步開始調整、身體位置相應變化的同時

轉體、側身並以最短捷的動作將球拍擺至肩上。

a.指向來球:高壓球在移動定位時非持拍手應指向空中的來球,

避免將手吊在體側,這不僅有助於測尋擊球點的位置,而且對保

持身體的平衡也有積極的作用。

b.背弓動作:後擺時除伴隨有轉體、側身動作外,還應有適度的

屈膝及背弓動作以備發力之需。高壓球不單純依靠手臂或手腕的

甩動發力,而是靠腰腹、腿部及身體整體的協調發力,這與發球

是一樣的道理。

E 揮拍擊球

判斷准擊球點並移動到位後,以雙腳為支撐向擊球點方向蹬地、

轉體、收腹(反彈背弓)繼而揮拍擊球。發力程式和感覺與發球相

似,但擊球點在能保證球過網的前提下,其位置越靠前越利於發

力和控制球出手的角度,越靠前越具有殺傷性,這與發球時力爭

高點是不同的。到達擊球點時身體應已完全面向對方(已完成轉

體),收腹(反彈背弓)的強勁勢頭也爆發予此點。手臂揮拍動作與

Page 39: 網球知識

發球一樣有個搔背再迎擊來球的過程,不要硬壓大臂以期“高壓

”來球,而是要將小臂和拍頭“甩”出去,當然,在這裡“甩”

的含義並不包括亂甩亂動手腕,手腕的張弛適度對擊任何球都是

十分重要的,因為不合時宜的緊張將導致整個手臂的僵硬,任意

亂甩又極容易使球失去控制。高壓球不必過份苛求施加旋轉,只

要注重力量和一定的角度就足夠了。

F 隨揮

高壓球的隨揮動作仍與發球類似,擊球過後順勢將球拍收於持拍

手異側的腿側就可以了。這在擊球點比較合適(如在身體的前上

方)的情況下比較容易做出來。如果擊球點很靠後或很偏,不適

合正常發力,那麼隨揮動作就有可能被強行的扣腕或旋腕動作所

代替,這要求擊球者具有良好的腰腹力量及手腕的控制能力,初

學者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最好能夠量力而行,若勉強為之同樣容易

受傷。

G 步法

打高壓球對步法的靈活性及準確性要求比較高,因為來球不受己

方控制,是“高空作業”,球在空中飛行時可能會因風向、旋轉

Page 40: 網球知識

等因素而產生一些難以預知的變化,這就要求擊球者快速反應、

靈活移動、準確取位以獲得理想的擊球點,否則很難打好高壓球。

對初學者來說,當你在場上的移動還沒達到“一步到位”的取位

水準而又非常想打幾個漂亮的高壓球時,補拙的唯一辦法是:不

到最後擊球的關頭就不停止腳步的調整,哪怕已經處於很好的位

置了,雙腳也要不停地在原地做碎步的調整。這對保持重心靈活

是很有好處的,如果你的雙腳很容易“釘”死在一個地方,那你

可能也就很容易被突如其來的哪怕一點點兒變化弄得措手不及、

步履蹣跚。請試一試,體驗一下其中的不同之處。

還有一點必須強調的是,打高壓球時無論以什麼樣的方式移動身

體,最後都應盡全力採用雙腳一前一後的方式站位元:與持拍手

相異一側的腳在前,另一腳在後,兩腳連線與球網近乎垂直。跳

起扣殺時也是如此,在落地時還要注意膝、踝關節的緩衝並且以

快速的回位來準備下一次擊球。

高壓球在實際擊球過程中對重心的轉移並沒有很嚴格的要求,雖

然如圖那樣由後腳移至前腳是最理想的,但若擊球點不合適則很

Page 41: 網球知識

難做到這一點。其實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擊球者只要保持重心穩

定、身體不東倒西歪,能夠做出收腹發力的動作就可以了。

跳起高壓的動作與羽毛球的跳起扣殺動作極為相似,一般以與持

拍手同一側的腳蹬地起跳,落地時異側的腳先著地、緩衝,揮拍

擊球時雙腳在空中有個前後換位的動作,這是轉體發力的副產品。

初學者在體驗跳起打高壓球時不要急於求成,驟然發力容易導致

受傷。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高壓球發力的根本在於蹬地、腰背的

反彈及手臂擺向擊球點的速度,初學者幹萬不能以手腕動作代替

身體動作作為發力的源泉,否則危險極大。

有時候球員會遇到一個百分之百能得分的打高壓球的機會,但由

於心情太過迫切反而把百分之百變成了百分之零。這是非常可惜

的一種情況,不過球員大可不必為此埋怨自己,初學者所要做的

是儘快忘掉這些失誤而只把正確的動作要領和曾經打出的漂亮球

深深記在腦海中並時刻想著去重複它們、再現它們。

5.2 挑高球

高壓球與挑高球也是互為矛盾的兩樣武器,但在網球場上,挑高

球並非只與高壓球成雙配對,擊球者無論處於什麼狀態都可以挑

Page 42: 網球知識

高球,因為挑高球本身就既可是防守性的也可是進攻性的。比如

在球員極度被動的情況下可以以挑高球作為一種過渡和緩衝的手

段,而當對方上網時,己方可擊出一帶強烈上旋的高球,利用此

種球弧頂高、下墜急、落地後前沖猛的特點令球越過對方頭頂以

逼迫對方反身回追,這往往就是破網得分的一擊,至少也可致對

方于被動的境地。由此,擊球者應該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做出挑

高球的反應並且挑出不同效應的高球,這樣才可以在增加自己防

守實力的同時也多擁有一樣得分的本領。對網球初學者而言,更

可以把挑高球練習作為磨煉基本功的有效手段,如果你能夠在不

失誤的情況下與同伴作連續二十個回合的挑高球練習,那麼你已

經在網球場上初嘗“隨心所欲”的滋味了。不是嗎?二十個球不

失誤、二十個來回,初級階段完全可以把這個數字當成任何一項

技術的練習目標。

圖 505-0, 506-0, 507-0 正手挑平擊高球連續動作示意

圖 505-1, 506-1, 507-1 反手挑平擊高球連續動作示意

A 握拍

挑高球可以分為平擊高球和上旋高球兩種,握拍也據此而有區別。

Page 43: 網球知識

最簡單、初學者最易掌握的是平擊高球,它只要求拍面按照出球

的角度打開就可以了,所以握法比較隨意。上旋高球的握法與底

線擊落地球的握法相一致。

B 技術

讓我們以平擊高球為例講講如何挑高球。

從連續圖中可以看出,挑高球在技術外形上與底線擊上旋球很相

像,事實上也確是如此。挑高球時關鍵要掌握好的兩點是拍面的

控制及發力程度的控制:在底線動作的基礎上,平擊高球時拍面

的開放而發力則必須相應地有所節制,若揮擊太隨意的話,球肯

定是很難駕馭的;上旋高球則相反,拍面要稍關或近於垂直而發

力必須迅捷、充分,以強大的爆發力擊球出手,出手時拍子、手

臂、身體的走勢不能太過前壓而是沿著一個與地面近乎垂直的面

向上方提拉,如若不然則很難製造出強上旋、高弧頂、急下旋、

猛前沖的出球效果來。

初學者常常體會不到“發力有所節制”是種什麼樣的感覺,你可

做下面這個實驗:先用球拍平托住一張紙然後像顛網球一樣去顛

這張紙,不要讓紙掉下來。如果能夠讓這張紙聽你的話,那麼你

Page 44: 網球知識

多少也就體會到了一些“發力有所節制”的感覺。

學過高壓球與挑高球,網球基本技術的介紹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在下面的章節裡我們將向大家介紹許多技術以外的東西,相信各

種知識相結合會使朋友們的網球水準有個整體的提高。

第6章 第 6 章 網球場上的初級戰術

俗話說:“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這“無能”二字應該是指其

將帥運籌無方、征戰乏術吧。網球場上也是如此,頭腦即將帥,

身體、球拍即三軍,用好用活頭腦不僅可以在練習時幫助練習者

省下許多無益的疲累和汗水,更可以在比賽時以出色的戰術組織

彌補球員體能及技術上的一些不足之處;相反,若不以頭腦和智

慧為先導,沒有正確的戰略戰術為輔佐,那麼就算具備征戰七盤

的體力和技術上的儲備也可能難成勝軍。相對來說,技術是初級

競技的需要,戰術則是高級競技的需要,戰術的企劃與運用必須

要以技術的掌握為基礎,但是其更屬於一個非常寬泛的智力範疇。

在球員素質和訓練條件大致相同的情況下,技術可以而且較易於

達到接近的水準,而戰術意識的培養與戰術運用能力的提高則需

仰仗一個長期的開發智力、開發頭腦思維潛能的過程,在這個過

程中想拉近差距就比較困難了。所以,掌握了基本的擊球技術只

Page 45: 網球知識

可說是學會了用球拍去打球,更艱巨的任務是要學會用頭腦去打

球,用正確的戰略戰術去贏取勝利,二者層次不同,其中的樂趣

更不一樣。

談到戰略戰術,人們自然會想到孫武,其所著《孫子兵法》不僅

在古代戰場上被視為行軍打仗的思想法典,就是在科技高度發達、

物質極大進步的當今社會也同樣對人的許多行為有著極現實的指

導意義。因為人性的進化速度是遠遠落後於科技的發展速度的,

物質再進步也不會脫開其最原始最本質的基體成為無本之木,而

《孫子兵法》正是揭示了人、物之於勝、負的最根本的辯證關係。

如果把《孫子兵法》做為網球場上的“特別指導”那實在是遊刃

有餘的,比如“先勝而後求戰”、“因敵而制勝”、“利而誘之、

亂而取之”等等,隨意摘取都可使球員受益匪淺。筆者不是兵法

專家,也不具備足夠深刻的才能和思想在這裡大剖大析《孫子兵

法》,筆者只是特別希望它能成為朋友們的枕邊珍藏之一,因為

濃縮在裡面的極其豐富的智慧不僅可以幫助球員打開思路,在解

決具體問題時也能夠給球員一些非常實際、非常有效的方法上的

參考。對於一個球員的恩維整體而言,網球場上的戰略戰術應該

只是這個整體裡比例適中的一部分內容,整體的容量越大越廣博

這部分內容也就越容易被充實,而參讀《孫子兵法》不論對整體

Page 46: 網球知識

還是部分容量的擴充無疑都極具價值。

6.1 球員在網球場上常見的弱點分析

要想在網球場上贏得勝利僅僅精讀《孫子兵法》當然是不夠的。

任何形式的競爭事實上都是己之長短與彼之長短的競爭,找准切

入點和抗衡點是贏取勝利所必須的前提,否則一切戰略戰術的制

定都將是盲目的。那麼球員在網球場上究竟會有哪些長處、哪些

短處呢?這是我們要重點討論的話題,下面筆者將就球員在網球

場上容易暴露出的一些短弱之處做較為詳細的分析,它們很帶有

普遍性,大家可以通過它們來對照、比較自己,同時也是“拋路

引玉”,球員能夠逐漸培養自己迅速而準確地發現自己、發現對

手“獨家所有”的弱點的能力,並且努力在訓練和實戰中補短攻

弱,這才是最終要達到的目的。

短弱之一:反手弱於正手。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無論在網前還

是底線,多數球員總是不能令其反手與正手一樣地出色,因為反

手比正手需要更早的準備、更精確的步法、更完全的轉體、更強

的手臂及背部力量、更好的協調件等等。由此,在比賽中根據對

方正反手相差的懸殊程度,可決定自己集中強攻其反手的密集程

Page 47: 網球知識

度。

短弱之二:難回落點深且彈跳高的球。可以想像,若對方擊過來

的球每個都落在己方底線附近並且落地後會高高地反彈跳起,那

麼己方要想搶到一個合適的擊球點是不太容易的,很多時候只能

退後再退後地疲于應付,上網進攻的機會更不容易覓到,在揮拍

回球也借不上對方來球的力道而要靠自己發力。另外,如果球的

落點很深,那麼相對於落點淺的球(落點在發球線附近的球)而言

接球者跑動、防守的範圍無形中就大了許多,回球難度隨之增加。

所以,抑制對方攻勢、讓對方難施解數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

“將球打深”,所謂“禦敵於千里之外”吧。在網球比賽中有時

候深比狠重要、球的落點比球速重要,控制對方最終才能戰勝對

方,初學者可以先試一試,體驗一下遠離底線擊球的感覺是不是

很難受。

短弱之三: 難打擊球點與肩部同高或再高一點兒的球。沒幾個

人喜歡在這個高度擊球,除非在網前佔據有利地勢的時候,因為

一般擊落地球都是靠瞪地、轉體發力,而腰部是中心和樞紐,相

對於擊肩部或再高一點兒網球而言,擊球點與腰部同高時擊球點

要腰部的直線距離最短,力臂也最短,相應的在轉體發力時就最

Page 48: 網球知識

省力,反之則相反。那麼,就可以利用擊上旋球技術經常送給對

方—些落點深且可以高高彈跳起來的球,讓對方總是在肩部附近

的高度擊球,這樣會令其感到彆扭、發不出力,回球的品質自然

要打折扣,此種情況下己方不就有機可乘了嗎?這與第二點是有

相通之處的。

短弱之四:高過肩部的反手球難打。這是第一、第三點的綜合。

短弱之五:難打追身球。球員身上都有一些被稱為“死角”的區

域,這些區域集中於球員身體正中線附近,比如胸部、腹部特別

是偏反了一側,球拍回防起來極彆扭。追身球在上網時遇到的比

較多,因為回球者時常會將上網者身體的“死角”作為大力攻擊

的目標,而上網者除非反應擊快,腳步也極敏捷,否則手中的球

拍最多只能做防身護體的盾牌之用,想在攻勢上反給對方以強大

的壓力幾乎是中太可能的。對付追身球最好的辦法是不讓來球靠

近自己,這就要求擊球者在準備過程中精神保持高度的緊張和警

惕,擊球時盡力搶前點、早擊球,做不到這些的話就只有被動挨

打了。

短弱之六:難打腳下球。這也是相對網前截擊而言。己方上網以

Page 49: 網球知識

後,對方完全有可能利用強烈的上旋球回過來一記直奔你腳邊或

腳前的球,這時候需要己方最大限度地降低重心、降低持拍手及

球拍整體(不僅僅是拍頭)的位置並且運用淩空截擊或反彈球技術

去迎擊來球。而迅速降低重心不僅是“能不能”的問題,它更是

一種條件反射,要仰仗平日養成的習慣自動化地去完成,遺憾的

是許多人特別是初學者並無此習慣,於是就只好吊下拍頭像掃地

一樣把球掃回去(如圖 308),結果常常是掃到了網下。另外,即

便是降低重心把球平穩地回過了網,但由於球拍走勢是自下而上

托球過網或拉上旋過網,所以球過網時正處在上升的勢頭,而這

正好像是撞在了槍口上,對方幾乎可以“一錘定音”解決問題。

有的球員遇到腳下球時會用擊落地球的打法將球回過網,也就是

在擊球點很低的情況下將球強行提拉成上旋,使其在短距離內不

僅走一個高弧頂以保證其過網,而且過網後速度快、落點刁鑽,

具備一定的殺傷力。這種回球方式要求球員必須掌握嫺熟、精准

的提拉上旋球技術,並且以強勁的腕、臂、腰背爆發力為配合,

對於初學者來說似乎難度有些太大了,最好慢慢為之,否則容易

受傷。

Page 50: 網球知識

短弱之七:難防回頭球。回頭球就是重複路線的球,之所以難防

要從場上的步法移動談起。網球場上反應及移動速度的快慢、步

法靈活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球員起動與回動(即急跑、急停、

急變向)速度的快慢。因為網球場方圓面積有限,很少會有機會

讓球員做長距離的直線奔跑,多數時候是三兩步、頂多四五步的

短距離快速移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球員像輛破自行車一樣該走

時掉鏈條蹬不起來,該停時又刹中住車,那時想而知會是什麼結

果了。許多初學者甚至許多不太高明的專業選手恰恰就有點兒像

這樣的破自行車。由此,在調動其奔跑的同時多打幾次回頭球正

可以讓對方傷腦筋。

短弱之八: 難打主動發力球。比賽中常會有這樣一種情況:危

難之下球員急中生智有可能會扣出一記漂亮的回擊,而某些四平

八穩飛過來的毫無威脅的球卻在回球者的猛抽之下以失誤告終。

為什麼呢?實際上這種球無異于對方送過來的陷井,回球者往往

被其外表所迷惑隨之奮不顧身就跳了進去。因為沒有人見到能得

分的良機會不心動,而得分最痛快、最氣貫長虹的方式非強力、

強攻莫屬。可球員一逞強肌肉就會格外緊張,動作就容易變型,

反映在拍面拍型上便是失去控制,這樣一來失誤也就很容易出現

Page 51: 網球知識

了。這是主動發力球難打的表現之一,高水準比賽中此種情況屢

見不鮮,初學者遇到的就更多。還有一種情況是:常打球的人都

非常討厭又慢、又軟、彈跳又高的來球,因為如果對方與你對攻,

那麼你至少可以借力打力地把球回擊過去,而對付這種慢軟高的

球在回擊時是借不上力的,自己主動發力又十分彆扭也十分地耗

費體力。若在比賽中遭遇善打這種球的對手,他(她)總是把球軟

綿綿地送過來讓你自己發力攻,那麼一旦“上當”你將不僅是在

替對手節省體力同時更是在給自己增加失誤的機會。這兩種表現

是有相似、相通之處的。

以上談了一些球員在網球場上比較容易暴露出來的短弱之處,當

然,僅僅八點絕對是不全面的,時間、地點、環境、對手實力、

自己的訓練情況、身體狀況、心理狀況等各種因素的變化都可能

導致球員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球員所要做的首先是分析自己、

瞭解自己,立足於此再去觀察對方、瞭解對方。自己的短弱之處

並不可怕,也沒有必要去怕,怕的是不知道對手也有短弱之處,

不知道自己在比賽中唯一的任務就是全力以赴向對手的短弱之處

發起最集中的攻擊。

談過短處,長處就沒有細談的必要了,如果你已經能夠瞭解到對

Page 52: 網球知識

手及自己短在何處,難道還發現不了雙方長在哪裡嗎?

6.2 單打戰術

單打線路圖

下面將要進行一些實戰的“演習”,筆者為大家提供幾例單打實

戰中很常見的球路圖,其中每一次象徵性的擊球都能用於多種戰

術意圖。比如同樣擊正手斜線球,不同情況下會有不同的理解:

是進攻性的,防守性的,還是過渡性的?是以己之長攻被之短還

是以彼之短攻己之長?是欲調其奔跑還是欲集中攻其弱點?......朋

友們完全可以見仁見智、以己推人地去剖析它們、解釋它們,更

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去發展它們,這對於戰單打線路圖術意識的

培養和實戰水準的提高都是很有幫助。紙上談兵雖有脫離實際之

嫌,但不會紙上談兵的人到了實戰之時似乎也就不大會有用兵如

神的可能,理論對於實踐的指導意義從來不應被忽視,純娛樂性

的玩球也應該是這樣。

技、戰術的運用能力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後,初學者往往會比較迫

切地希望找個對手打打比賽,但是不自覺地又怕自己的積累太微

薄夠不上比賽之用。這很有意思,其實只要具備了下面三點條件

Page 53: 網球知識

朋友們就可以大膽地嘗試一下與別人對抗、比賽的滋味了:

(1)、懂得比賽的程式、記分方法及基本的界內、界外球的判定,

特別是一定要搞清楚發球的先後次序及左右區的輪換;

(2)掌握了一定的底線正反手擊球技術,起碼應該能夠與人在底

線對打 5~10 個回合不失誤,沒掌握正規的發球技術沒關係,就

像在底線擊落地球一樣低手把球發到發球區內就可以了;

(3)能夠把勝負及比賽的精彩程度完全置之度外。比賽形式單雙

打皆可採用,但以筆者之見,在人數許可的情況下初學者最好先

練習進行雙打比賽,有關這方面的內容在後面將有論述。

上面講的“比賽”當然只是純粹的一種模擬、一種體驗,談不上

什麼高水準,只有當你學會了網前截擊和發球技術(正規的上手

發球)並且命中率可以達到 40%左右時情況才會有所改觀。因為

這個時候球才已經能夠初步反映球員的意圖,球員打起比賽來也

才可以融入一些戰略戰術上的思考和策劃。思維是靈魂,思維融

不入球場就談不上真正的樂趣和水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發球

的命中率還達不到 40%,那麼仍然請用低手發球,否則你將覺

得網球比賽其實就是“雙誤”比賽。另外,避免主動失誤也是應

該明確的一條原則,因為對於初級階段的球員來說,主動進攻得

Page 54: 網球知識

分的能力一般都還不強,得分、失分主要依靠對方和己方的失誤

來實現,這樣,誰能比對方失誤得少誰就會有更大的把握贏得比

賽。發球上網、隨球上網之類攻擊性很強的技、戰術一般不宜為

初學者所採用,先在底線小有作為待有好機會時再上網才是比較

切合實際的做法,基本技、戰術的磨練、應用和提高是一個過程,

初學者不應該太苛求自己速成。

網球場上變化萬千,但從上面的球路圖中可以發現,其戰術的基

本變化與組合(不包括心理戰術)其實就是直線、斜線、弧線及旋

轉的變化、組合,只不過距離長短、力量和角度大小相異而已,

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也存乎一力。初學者常常會因為自己對球

的駕馭能力較弱而對這些球路圖望而生畏,其實完全不必這樣,

據長期的觀察、統計,初級階段的球員在進行實戰演練時遇到的

最大問題不是能否打出直斜線的問題(只要有打直斜線球的意識,

一般來說就總會有相應的出球路線),而是在打直斜線過程中如

何能使球不下網、不出界特別是不出底線的問題。這就給初學者

練球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不要專門去練習大力的角度刁鑽的直、

斜線抽球,不要苛求自己在網球場上每拍都有美倫美奐的表現,

應該去練習打出一個個質樸無華的界內球、好球,練習控制球

Page 55: 網球知識

——不出界、不下網、踏踏實實就行,刻板一點兒力量小一點兒

無妨。久而久之,積拙成熟,積熟成巧,積巧成精,信心將與駕

馭球的能力一同增強,那些球路圖也便能很容易地變為現實,小

小的網球最終會完全成為球員意圖的代言人並經常能有極富創造

性和想像力的表現,這個時候球員的水準就真正上了一個新層次。

6.3 雙打戰術

雙打站住及球路圖

在以上的文字中,我們提到過“初學者在人數允許的情況下最好

先練習進行雙打比賽”,為什麼呢?因為在雙打賽中是兩人協同

作戰,單個球員可以比進行單打比賽承擔相對小一些的防守面積

和壓力,而在回球時卻又由於場地面積增大而有比較大的攻球範

圍,這種環境對於技術尚不過硬的初學者來說無疑是非常寬鬆的,

如果一開始就進行單打比賽,那麼光是大範圍的跑動擊球就足以

使球員心力交瘁了。另外,常常進行雙打比賽還能夠在一定程度

上培養球員容忍、信任、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促進球員之間

的相互交流,增進彼此間的友誼,這些都是很有益的。

Page 56: 網球知識

從賽場上的戰術來講,雙打講究整體的配合與反配合,而配合一

方面是意識、意念上的感應,另一方面則是技術上的取長補短。

一對選手如果能把這兩方面與正確的戰術組織結合起來,那麼這

對選手的實力將遠遠超過兩個人實力單純相加之和,反之,兩個

單打頂尖好手相配也並不一定就能成為雙打場上的無敵之師。就

個體而言,雙打當然更講究攻其弱點,這很好理解,比如混合雙

打比賽中,女選手就常常會成為被重點攻擊的對象。我們在前面

的文字裡面談過的一些網球場上常見的短弱之處也仍值得借鑒。

發現弱點、控制球路並最終控制對方無論在什麼樣的比賽中都是

能否得分的關鍵因素,不用每一拍都希望致對方于死地,能讓對

方總感到是在自己的弱處擊球,總感到彆扭、吃力就可以了,在

此前提之下,得分會是情理之中的事,除非對方水準高出己方許

多。

A 雙打站位

對初學者而言,個人擊球技術的不純熟是可以通過合理的雙打戰

術來彌補的,而“站位”又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雙打比

賽中,一方的兩個人應儘量避免站在一個層面上,交錯站位使兩

Page 57: 網球知識

個人分別形成兩道屏障,這樣攻防才有層次感和安全感,否則極

易被對方撕破防線。另外,站位一定要明確而堅決,特別當兩個

人的配合還不是十分默契的時候更應如此,若在上猶豫不定、左

右遊移,己方的同伴將因不明你的用意而亂方寸。積極補位的意

識更是任何水準的雙打選手都要具備的,兩個人應該保持總能夠

很均衡地分佈在對方可能來球的角度範圍之內,不給對手以攻擊

的空檔和漏洞......這些都是雙打比賽中站位、跑位所應遵循的基

本原則。圖中所示是幾種最基本最常見的雙打站位法及由此發展

以來的幾種比較簡單的雙打球路圖,大家中妨一試。

球員的上網能力在雙打比賽中對勝負是有直接關係的。高水準的

雙打比賽其實就是短兵相接的網前“肉搏”之戰,離球網越近鬥

爭越殘酷,一旦有一方被迫經常遠離球網,那麼這一方距失敗也

就不遠了。初學者或者說水準比較低的選手做不到這一點,因為

他們不具備所需的速度、反應、擊球技巧乃至直覺等等,在底線

反倒會有很大的迴旋餘地。初學者進行雙打比賽,站位及戰術的

運用一般以簡單、安全為宜,比如一個在網前封堵、一個坐陣底

線,這樣就很好、很踏實,不是不能雙上網而是先要守住底線或

乾脆以底線為攻守的核心,等有好機會(比如對方回了一個中場

Page 58: 網球知識

淺球)再尋反撲。如果兩個人都強行上網,那無異於給自己找麻

煩。高水準選手以底線為輔佐,以上網為得分的主要手段,初學

者則應以底線為主,而上網是不可缺少的補充,這是客觀技術水

準決定的,初學者應有充分的認識。但如果球員一旦已經上網了,

那麼千萬不要再退回底線來,這時候魄力及膽量比技術及其他一

切都重要,如果心存膽怯的話只能更加容易挨打,也只能被對方

打得更慘。就像在學網前截擊時所講到的一樣,即來則安,把拍

子架起來,敢於頂上去,說不定鹿死誰手。

在本章開頭的一段裡我們曾說過:“戰術的企劃與運用必須要以

技術的掌握為基礎,但是其更屬於一個非常寬泛的智力範疇”,

不知讀過這一章後大家有什麼感覺。也許並不是人人都會認為打

網球或者說贏得網球比賽需要大動腦筋,但至少在動了腦筋之後

球員會在網球場上有更好的表現,將帥神通才會令三軍無敵,這

是毋庸置疑的。

第7章 第 7 章 網球場上的基本行為規範

對喜歡打網球的人來說,網球場是一塊充滿挑戰和樂趣的寶地,

藍天白雲、明媚的陽光、新鮮的空氣、涔涔的汗水、悅目的場地、

Page 59: 網球知識

文明的交往,打網球為無數陌生的朋友搭起了一座座友誼的橋樑,

而綠色的小球則愉快地充當著交流的使者。網球場是競技場,總

會有激烈的爭鬥與拼殺在此上演,但同時人們卻也可以從中感受

到另外一種安詳與和諧,它們源於球員與觀眾所具備的良好的行

為素養,源於所有參與者發自心底的友善態度。

“尊重網球場上的一切人與物”,這是打網球者最起碼的行為準

則,它包括尊重對手、觀眾、工作人員、服務人員,包括尊重球

網、網柱、球拍、球等等。球員品行的優劣是烘托球場氣氛的一

個因素,也是球員個人形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球員行為

粗魯、不懂得尊重他人、他物,那麼再高明的球技也不會帶給他

完美無形的讚譽。

Page 60: 網球知識

網球初學者可以拿下面一些小事來對照自己,它們並不能成為衡

量球員品行修養高低的標準,但卻可以在細節上幫助初學者儘快

地溶入網球場獨有的氣氛當中去。

當你的球滾入鄰場而鄰場的球員正在練球之中,此時你若冒然入

場撿球顯然是非常不禮貌也是很不安全的,可以稍等一下待其結

束擊球後再快步入場撿球或請其幫忙將球傳出來。

當球場有球員正在進行比賽時,其他人不可以進入比賽場區內撿

球並且也要儘量避免在球員視線範圍內隨意走動,否則不僅不禮

貌而且還會被認為是“意外阻礙”而影響比賽的正常進行。如果

一定要穿越球場,可先站於一邊觀看,等球成“死球”後再從場

Page 61: 網球知識

邊快步通過。

練球時當你擊球出界或還擊下網。你的練習夥伴因此也就損失了

一次繼續練球的機會,儘管你不是有意如此但也應該向對方說聲

“對不起”。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謝謝”和“對不起”是網球場

上使用頻率最高的兩個詞。

要發球時最好先看一看對方是否已做好了接球的準備,不要連看

都不看一眼就把球發出去完事人吉,如果在練球時這樣做,會被

認為是對對方的不尊重,也極有可能導致“誤擊事件”的發生,

如果在正式比賽中則可能要被判發球無效、重發球。

練球時應主動承擔起為對方司線的責任,告訴對方他打過來的球

Page 62: 網球知識

是“In”、“Out”還是壓線。

球網忠心耿耿地為雙方做著“分界員”,所以儘量不要從它上面

一跨而過或者將身體壓在其上面去撿對面場地上的球,否則網繩

很容易因經不住壓力而斷掉。

球拍是打球人最親密的夥伴,拿它當架子或坐墊坐,拿它當出氣

筒亂扔、亂拍別的東西,這都有欠公允而且一旦令它受傷沒准就

會妨礙到練球和比賽,理智多一點兒問題也就會少一點兒。

進入網球場一般不允許穿硬底鞋、皮鞋、釘鞋等有損球場表面平

整的鞋,鞋底的質地、顏色也以不致在場地表面留下痕跡為宜,

赤腳或赤腳穿鞋入場打球是被認為有失雅觀的。

Page 63: 網球知識

裁判員與球員之間有時會因界內界外的問題發生分歧,這時候球

員應儘量保持情緒上的穩定,如有球印的話可向裁判指出,沒有

的話則服從裁判,而裁判所要做的是尊重球員的汗水和努力,最

大限度認真地裁決每一個球,避免錯判、漏判的發生。

裁判員不僅是場上的執法官,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比賽進行的

節奏和氣氛。比如在適當的時候他(她)會請觀眾坐好("Seat

quickly please"),會提醒觀眾不要用閃光燈拍照("No flash

photography please"),也會請觀眾注意其他事項,如請尊重雙

方選手("As a courtesy to both players...")等等。作為觀眾應留

意到裁判員的提示,以免不小心影響比賽的進行。

Page 64: 網球知識

觀看比賽時應儘量避免攜帶能發出鳴叫聲音的物品或關掉其聲音。

從球員開始準備發球到一分結束,觀眾在此過程中最好不要隨意

交談、吃東西、叫好、喝彩、鼓掌,否則不僅不禮貌甚至還會影

響比賽的順利進行。

球員應尊重觀眾,而觀眾也應尊重球員,應給雙方球員以平等的

支持和鼓勵,如因心理上對某一萬球員有所偏好而做出一些對另

一方不利的事情,如喝倒彩等等,這就顯得有些不夠寬容不夠大

度了。

球員參加比賽時,在賽前練球熱身過程中應把對方視為與己同等

的參與者並有義務為對方的練習提供幫助,任何有意妨礙對方練

Page 65: 網球知識

習的做法都是有失風度的。

我們再來看一看職業比賽對球員的行為都有哪些基本的規範。

每個選手出現在賽場上時都必須穿著潔淨、整齊、符合習慣及要

求的網球服裝,正規比賽中男子應著半袖上衣及短褲,女子應著

中袖或無袖上衣及短裙或連衣短裙,特殊情況除外。長袖衫、體

操服、時裝、無領汗衫或是其他不被允許的衣飾都不能在比賽或

賽前準備活動中穿用。很長時間以來網球服裝在顏色及款式上都

比較保守,近年有相當大的改觀,但不論穿什麼、怎麼穿,整潔、

舒適的原則是不會變的,平時練球時也應如此。可否“赤膊上陣

”由球員自己決定,如果你認為無傷風雅也不怕曬傷皮膚,那盡

可隨心所欲,但正式比賽中絕對不允許這樣,公共球場上也最好

Page 66: 網球知識

穿戴整齊,進入某些私人球場打球則可徵求主人的意見。參加溫

布林頓或其他草地網球比賽時球員必須穿草地網球鞋,除準備活

動外,網球服及鞋襪的顏色必須以白色為主。法國公開賽上,組

委會有權認定什麼樣的鞋(鞋底)不符合要求並禁止球員穿這樣的

鞋在 Roland Garros 網球場上進行比賽。雙打比賽時,同隊選手

應著一致的比賽服裝出場。

大滿貫比賽中的商業色彩是無處不存的,體現在球員身上就是服

裝用具上的商標,而著裝又是球員行為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我

們來看一看關於商標的規範。無論在比賽中還是在賽事舉辦的記

者招待會或其他一些儀式上,球員的服裝、器材及各種用品上出

現的標誌都需遵循以下規定:上裝的每只袖口上可以有一個商標,

Page 67: 網球知識

面積不能超過 3 平方英寸(19.5 平方釐米);胸前可以有兩個標識

語,每個不能超過 2 平方英寸(l3 平方釐米),如果只有一個標識

語,其大小不可超過 3 平方英寸;後背和衣領上不得有商標;褲

子(或短褲)上可以有 2 個商標,每個不能超過 2 平方英寸,如果

只有一個的話則同樣不可超過 3 平方英寸;帽子、發帶、護腕及

每只襪子上都可有商標但不能有標識語,其大小不可超過 2 平方

英寸。

參加大滿貫比賽的運動員除必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勝利外,

在賽場上還不能做任何帶有污辱性的手勢及身體動作,不能對觀

眾、裁判、對手等說任何帶污辱性的語言,不能以摔、敲、踢拍

子、用品等形式發洩不滿,不能有損害運動員形象的、不合運動

Page 68: 網球知識

員禮儀和身份的行為。違反上述規定的球員將被處以最高達一萬

美金的罰款,除此之外,裁判員還可依據三級判罰制對球員的不

良行為進行處罰,三級判罰的程式如下:

球員第一次違規——警告

球員第二次違規——罰分

球員第三次違規——取消比賽資格。

球員參賽期間不得參加與大滿貫比賽有關的任何具有賭博性質的

活動,如有違反將被處以最高達十萬美金的罰款或者沒收其在比

賽中贏得的全部獎金。

朋友們通過以上的介紹瞭解了一些網球場上成文或不成文的“規

Page 69: 網球知識

矩”。打網球、欣賞網球比賽都是很高雅很有意思的事情,參與

這項運動也應該早巳超出了舒筋活絡的範疇,人們不僅僅需要肌

體本身的物質代謝,也需要在精神上多一些輕鬆愉快的體驗,這

是要與人(不管是相熟還是陌生之人)相互交流的,而交流的方式

除了口頭語言的表達外還要有身體語言的表達,包括著裝、舉止,

包括內心對待周圍事物的真實態度。但願每一個網球愛好者都能

從網球場上獲得一份開心、一份愉悅、一份成就、一份滿足!

第8章 第 8 章 網球場上的身體保護

生活當中,身體是人們感受喜怒哀樂的載體,是一切一切的資本,

所以每個人都完全有理由把維護肌體的健康、保證身體的安全當

作對自己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網球選手當然也該如此,不

論對職業球員還是對業餘愛好者來說,“受傷”都是件令人討厭

Page 70: 網球知識

的事情,因為即使是一點點兒小傷病也總會在細節上影響人的正

常生活。非競技性的體育鍛煉是以康健身體、娛悅心智為目的的,

如果鍛煉出幾處傷病來那就得不償失了。

這一章裡,我們將談談球員在網球場上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如何

避免與一些常見的傷病打交道,至於具體的治療在此就不做多論

了,因為治病需對症下藥,而若想把可能的症狀和療法一一敘述

給大家,本書的容量是遠遠不夠的。凡災禍、疾患之類的事都以

防為最佳,這應該也是每個球員的願望。

8.1 熱身與放鬆

如果你想安全而富成效地參與某個體育項目的鍛煉,那麼除掌握

正確合理的技術動作並遵守此項運動的有關規則外,認真進行前

Page 71: 網球知識

期的熱身活動及運動後的放鬆也是至關重要的。身體就像一部機

器,運轉前需要預熱,停止運動後需要散熱及保養,若忽略了這

些則很容易出問題。

打網球時身體動員的部位比較多,動員的肌肉面積比較大,擊球

時有很多關鍵的地方都強調爆發力、強調對抗,但由於有撿球等

環節的參與,球員(特別是初學者或業餘球員)有比較充分的中隙

時間進行休息,所以相對來說打網球只能屬中等強度的運動。可

儘管如此,球員也仍然很有必要認真對待熱身和放鬆這兩個環節,

保證身體總能在最具彈性的狀態下進入對抗,也總能在最平和最

舒展的狀態下回歸自然。

圖 801 頭部伸展及繞環

Page 72: 網球知識

圖 802 肩部拉伸動作

圖 803 腰部伸展之一

A 熱身

經常參加體育緞煉的人一般都有做準備活動的經驗,慢跑、遊戲、

簡易體操、各部位的繞環和伸展等等,其目的在於加快血液迴圈、

提高機體的興奮性、降低關節腔內液體的粘滯性,從而較好地進

入運動狀態。除此之外,在打網球之前還可以再做一些專門為打

網球而設計的準備動作。

a.打網球時經常需要轉動頭部,特別是在發球及打高壓球動作中,

頭部更要大幅度後仰才能看球。所以事先充分做好頭部的繞環及

Page 73: 網球知識

前後左右各個方向的低頭、抬頭、側頭動作,可以防止頸部肌肉

拉傷或扭傷(圖 801)。

b.揮拍擊球時肩部的壓力是很大的,把肩部附近的肌肉、韌帶

做充分的伸展和牽引可以提高肩關節的靈活性及周圍肌肉、韌帶

的彈性,對預防肩部的損傷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如圖 802 所示,

兩肘關節可盡力後展,特別是在練習發球之前更該做此動作。另

外各種形式的肩部繞環也是很有益處的。

c.腰部是發力的樞紐,也是疲勞容易堆積的地方,練球前通過各

種繞環動作及大幅度的身體前屈、後仰、左右側屈動作不僅可以

使腰部得到充分“啟動”,更可以使背部及身體側部的大面積肌

肉得到伸展,從而提高動作彈性(如圖 803)。另外,如圖 804那

Page 74: 網球知識

樣儘量大幅度地模仿發球時的背弓及反彈背弓的動作,也可以有

效地“喚醒”腰部從而投入到積極的練習當中

d.大腿的前後部肌肉是容易拉傷的地方,所以練球之前必不可少

地要把它們做一拉伸,除圖 805 所示的動作外,各種形式的壓

腿、踏腿都可起到一樣的作用。拉伸大腿時唯一要注意的事是“

不能驟然用力”,應在腿部肌肉能承受的範圍內做動作且用力柔

和,否則易造成人為的拉傷。

e.腳步移動過程中,因重心大部分都是落在前腳掌上,所以小腿

吃力很重。如圖 806、圖 807 所示的兩個動作可以讓疲勞的小腿

得到充分的伸展、促進血液迴圈及廢物的代謝,從而有效地避免

運動後小腿的酸疼。扶柱進行的拉伸動作中,後腿膝關節一定是

Page 75: 網球知識

向後“振”的,若沒感覺小腿肌肉被拉得酸疼那就是後腳跟沒蹬

上勁兒。

圖 804 腰部伸展之二

圖 805 大腿拉伸

圖 806 小腿拉伸之一

圖 807 小腿拉伸之二

圖 808 上臂動作

f.圖 808 這個動作是典型的網球熱身動作,要領在於屈臂一側的

手臂儘量往身體裡收,感覺直臂一側的大臂被拉伸才是做到了位,

注意左右臂的交替。

Page 76: 網球知識

B 放鬆

運動後進行放鬆整理活動可使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活動繼續

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上,有利於償還運動時所欠的“氧債”,

也可避免由於局部迴圈障礙而影響代謝過程。網球場上一番盡興

之後,許多人喜歡坐在場邊喝喝飲料、聊聊天,然後收拾衣物離

場。這樣未免有些太消極了,尤其是那些學習、工作都很繁忙、

只能抽空打打網球的人更不應該採取這種看似悠閒實則不科學的

方式結束“戰鬥”。在你喝飲料、聊天的時候,也許脈博、體溫、

汗腺分泌等都會在一段時間內恢復正常,但你是否關心到你疲勞

的肌肉?是否只是在第二天感到腰腿酸痛的時候才會於事無補地

按摩按摩它們?你可知道得不到放鬆的肌肉會容易變得僵硬、變

Page 77: 網球知識

得失去彈性?對網球初學者而言,正確的擊球動作還沒有形成條

件反射融於技能之中,發力的技巧也欠純熟,打起球來往往力不

從心,而對擊球的興趣卻不會因此而減弱,結果是興趣占了上風,

不管動作對不對,只要能把球打過去就行而且每個球幾乎都“盡

力而為”,如此下來,肌肉的疲勞更甚。讓肌肉得到充分的伸展

是消除疲勞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之一,前面所述的伸展運動也

同樣適合於放鬆,只是都不能做得太劇烈,驟然的拉伸會適得其

反。另外還可以照圖 809 中所示的那樣用球拍敲打肩、臂、大

腿、小腿部的肌肉,效果也很好。運動後進行溫水浴、桑那浴、

按摩、理療、吸氧等形式的放鬆是更理想的做法。

圖 809 一組敲打放鬆動作

Page 78: 網球知識

進行了各種伸展、放鬆動作後,身體應該感覺很輕捷了。這些動

作都是很簡單很實用的,如果每次打完球都能拿出 10 分鐘或再

多一點的時間把它重複一遍,那對緩解肌肉的緊張狀況、恢復肌

肉的彈性將產生事半功倍的積極作用。

8.2 常見傷痛的預防

網球場上不大常見諸如骨折、流血、腦振盪等嚴重的意外事故,

但是一些勞損性傷病卻能夠不知不覺地成為球員的好朋友。一些

突發性的拉傷、扭傷等也會給你的正常生活加入一些不大不小的

變奏,比如得了網球肘後,擰毛巾、提水時就會感覺腕肘部疼痛,

再比如小腿拉傷了就會影響走路辦事,等等。人體有時就像件衣

Page 79: 網球知識

服,破損過的地方無論後來被修補得多完美也終究會留下補過的

“記憶”,不同的是補過的衣服沒准會成為時尚,而“補過”的

身體可能就無此幸運。

a.起水泡

拇指關節內側、掌際與拍柄後部相接觸的部位、前腳掌等都是容

易起水泡的地方,原因除了平時“操練”得過少以外,拍柄表面

太硬、太滑、手腳部的汗濕、握拍太緊或太松、鞋底太硬、鞋號

過大、鞋墊不合適等都可能導致水泡的產生。對水泡的處理以保

守、避污染為原則,最好不要貿然忍痛撕掉表皮,另外還應在把

柄上纏一層柔軟防滑的吸汁帶,並且不用拍柄過細的球拍打球。

鞋是為腳服務的,不舒服就該換一雙。

Page 80: 網球知識

b.抽筋

此學名為“肌肉痙攣”,最易發生於小腿及足底。抽筋的原因大

致可有四個:

(1)、寒冷刺激,肌肉受到低溫的影響,興奮性會提高,易導致

痙攣,在氣溫比較低的環境中運動時,如果未做準備活動、做得

不充分或未注意保暖,肌肉痙攣就更容易發生;

(2)、電解質丟失過多,電解質與肌肉的興奮性有關,運動中大

量排汗,特別是在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後或在高溫季節運動時,電

解質隨汗液大量丟失,而電解質丟失過多會使肌肉興奮性提高,

繼而發生肌肉痙攣;

Page 81: 網球知識

(3)、肌肉連續過快收縮而放鬆不夠,在練習或比賽中,肌肉過

高頻率地連續收縮而放鬆時間又太短,收縮與放鬆不能協調地、

成比例地交替進行,這會很容易引起肌肉痙攣,這在訓練水準不

高的新手中比較多見;

(4)、疲勞,身體疲勞會影響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疲勞的肌肉

往往血液迴圈和能量物質代謝有改變,肌肉中會有大量的乳酸堆

積,乳酸不斷地對肌肉的收縮物質起作用,致使痙攣產生,特別

是局部肌肉疲勞狀態下再進行劇烈運動或做些突然緊張用力的動

作則更容易引起肌肉痙攣。

出現抽筋時,只需以相反的方向牽引痙攣的肌肉一般都可使其緩

Page 82: 網球知識

解。牽引切忌用暴力,用力宜均勻、緩急適中,以免造成肌肉拉

傷。此外還可配合局部按摩如按壓、揉捏等,處理時要注意保暖。

預防抽筋首先要加強身體鍛練,提高肌體的耐寒力和耐久力,其

次是運動前必須認真做好準備活動,運動過程中注意電解質的補

充和維生素 B1 的攝入。另外,疲勞和饑餓時不宜進行劇烈運動,

運動後要注意放鬆。

c.脫水

水是機體的重要內環境,正常情況下其比例應占成人體重的

50%~70%,必須保持水的穩定才有利於物質代謝的進行和維持

Page 83: 網球知識

身體的正常機能。攝入水分不足或排出水分過多(出汗、腹瀉等)

對使機體失水。研究表明:失水程度達到體重的 2%,人會感覺

強烈口渴、不適、食欲下降、尿少;達到 4%,不適感加重,運

動能力下降 10%~30%;達到 6%,人會感覺全身乏力、無尿;

達到 8%以上,人的情緒煩燥、體溫和脈搏增高、增快、血壓下

降、迴圈衰竭以至死亡。由此可知,水的供應是否滿足需要,可

由體重、尿量、排汗量及自身的感覺等判斷。

水的補充絕大程度上依靠直接飲入液體飲料及吸收食物中所含的

水分。補充水分應該是在運動過程中和運動結束後循序漸進地進

行,一次性暴飲絕不可取,溫度極低的飲料雖口感舒適但對腸胃

刺激很大,所以也不宜於在運動中或運動後立即飲用。球員應該

Page 84: 網球知識

愛惜自己的身體,在身體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進行水及其他物質的

合理補充。

d.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在體育運動中極為常見,應引起朋友們足夠的重視。肌

肉主動強烈的收縮或被動過度的拉長超過了肌肉本身的負擔能力,

其所造成的肌肉細微損傷、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斷裂,稱為肌肉

拉傷。

由於準備活動不充分或不到位、某部分肌肉的生理機能尚未達到

適應運動所需的狀態,訓練水準不夠、肌肉的彈性和力量較差,

疲勞或過度負荷使肌肉的機能下降、力量減弱、協調性降低,錯

Page 85: 網球知識

誤的技術動作或運動時注意力不集中,動作過猛或粗暴,氣溫過

低、濕度太大,場地或器械的品質不良等都可以引起肌肉拉傷。

肌肉輕度拉傷及肌肉痙攣者,用針刺療法會取得顯著療效,不同

的針刺強度和針刺頻率使受傷或痙攣的肌肉能夠在適度的範圍內

按照不同的節奏和強度進行舒張和收縮,從而有助於恢復肌肉的

彈性;肌纖維部分斷裂者,早期用冷敷、加壓包紮,還要把患肢

放在使受傷肌肉鬆弛的位置以減輕疼病,48小時後開始按摩,

手法要輕緩;懷疑有肌肉、肌腱完全斷裂者,應在局部加壓包紮,

固定患肢,立即送醫院確診,必要時還要接受手術治療。

肌肉拉傷後的練習應量力而行,一般以不感覺傷處疼痛為准。注

Page 86: 網球知識

意加強易傷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練習,使屈肌和伸肌的力量

達到相對平衡,這是防止肌肉拉傷的有效措施。

e.扭傷

扭傷屬於突發性的意外事故。打網球時幾個容易扭傷的部位是腳

踝、膝、腰。腳踝扭傷多數是急停或奮力奔跑時以腳外側先觸地

面,而單側腳踝難以承受身體因慣性或制止慣性所產生的強大的

力量,從而導至踝關節韌帶、肌肉以至骨骼的損傷。腰部突發性

扭傷往往發生於球員急停並變向(尤其是向後變向)轉身跑的時候,

發球時的背弓及反彈背弓發力的動作也容易使腰部吃力不起而招

致損傷的發生。膝部扭傷多數要歸於側向的急跑和急停,這與腳

部比較相像。

Page 87: 網球知識

預防扭傷一般可採取下列方法:

(1)、加強相應部位的肌肉力量,以適當限制關節的活動範圍;

(2)、對易傷部位進行保護性固定,如包紮彈性繃帶等等;

(3)、掌握正確的用力方法並通過練習努力使之熟練化、自動化;

(4)、在做陌生的動作時不過份急於求成;

(5)、清除場地內的雜物如暫時不用的球等等;

(6)、當然還是要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f.腱鞘炎

這是體育運動中常見的一種勞損性傷病,是對局部運動量過大的

Page 88: 網球知識

一種不適應性炎症反應,多發生於手腕、掌指關節、腳踝後部、

肩前部等。

腱鞘主要分佈在跨越手指、手腕、肩、踝關節等部位的肌腱上,

它像套子一樣套於肌腿之外,其作用是減少肌腱活動時與相鄰肌

腱的摩擦。在網球、乒乓球等項目中,由於擊球動作的特點,手

腕及肩部肌肉反復收縮牽拉肌腱,使這些部位的腱鞘受到過度摩

擦或擠壓而引起腱鞘發炎。其徵象是在做揮拍動作成在上臂外展

上舉動作時感到手腕或肩部疼痛,平時也有壓痛出現。對腱鞘炎

的處理,在急性期應休息或停止運動,積極找醫生治療,以免發

展為慢性;合理安排訓練,防止局部過度負荷;運動前後充分做

好準備活動和局部放鬆運動,運動後按摩和熱敷也對預防有積極

Page 89: 網球知識

作用。

g.網球肘

時常會聽打網球的朋友說起肘部隱約感覺疼痛的問題,這可是個

相當危險的信號,讓我們來看看“網球肘”(Tennis Elbow)是怎

麼一回事。

“網球肘”學名為“肱骨外上踝炎”,因多見於網球運動員而得

名。經常反復伸屈腕關節,尤其是用力伸腕而又同時需要前臂旋

前、旋後的動作非常容易引起這種損傷,如乒乓球、網球運動中,

在用“下旋”、“反手”回擊急球時,由於固定拍型的需要,腕、

肘(前臂)部肌肉必須高度緊張(特別在擊球點一瞬間達到極頂)才

Page 90: 網球知識

能與來球的強大力量相對抗,經常如此,使得腕、肘部肌腱纖維

受到反復牽扯而發生勞損,肌腱的牽扯損傷發生後,操作性炎症

反應引起疼痛。其症狀,初期只感到肘關節外側酸困和輕微疼痛,

或僅在用力伸腕與前臂用力旋前、旋後時出現局部疼痛,病情發

展時,肱骨外上踝部發生持續性疼痛,疼痛可向前臂外側放散,

患側手的力量減低,持物不牢,揣提重物、擰毛巾、反手擊球時,

肘外測疼痛尤為顯著。

上述文字讓大家對“網球肘”有了一個概況的瞭解。如果打球時

已經出現肘疼的現象,那麼無論輕重你都應該開始對“網球肘”

多一些警惕,否則一旦與它打上交道,你將不得不忍受它所帶來

的諸多痛苦和不便,並且極難在短時間內治癒。

Page 91: 網球知識

對網球愛好者來說,“肘疼”或者說得“網球肘”最根本的原因,

一是直臂擊球,二是發力時腕、肘部的翻轉太劇烈、太誇張,三

是超負荷練習。

緩解辦法:

(1)糾正直臂擊球的動作,讓大臂和小臂無論在後擺還是前揮的

時候都保持一個固定且具彈性的角度;

(2)用支撐力較強的護腕和護肘把腕、肘部保護起來。限制腕、

肘部的翻轉和伸直;

(3)打球時於前臂肌腹處纏繞彈性繃帶,可以減少疼痛發生,但

鬆緊需適中;

Page 92: 網球知識

(4)一旦被確診為網球肘,則最好能夠中止練習,待完全康復並

對錯誤動作進行糾正之後再繼續進行練習;

(5)早期症狀輕微時,按摩、理療效果良好;疼痛加重後可採用

中藥、針灸療法,個別病例用保守療法無效後可考慮手術;

(6)穿弦時減小磅數並選擇細一些的弦,鬆軟一些的拍面可以幫

助擊球者吸收一些因拍、球對抗所產生的振動之力,也可以幫助

球員更省力地擊出落點較深的球。另外,調整拍柄大小至合適,

選擇重一些的球拍練球都對緩解疼病有很大的好處。

預防:

加強腕、臂部力量訓練,防止前臂肌肉疲勞積累,作好準備活動

及練習後的放鬆,提高肌肉的反應性,正確掌握“反手”擊球技

Page 93: 網球知識

術,早期發現疼病,及時治療。

最後,在這裡有必要說一說“超時練習”的問題。在一些喜歡打

網球的朋友中,有的可被稱為“超級愛好者”,原因是他們在網

球場上一次能耗掉 4—6 個小時,連飯都帶到場地上吃。筆者覺

得這種做法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那是比較浪費的。雖然網球場上

有太多樂趣,有太多有形、無形的吸引人的東西,但人的精力、

體力及智力在一定意義上都是有高潮、低潮,也都是有極限的,

其最佳的組合才能帶給人最怡情的樂趣,而 4~6 個小時對打網

球來說未免有些太漫長了。另外,若想提高網球水準的話,增多

練習時數並不是唯一的辦法,當然也不是最好的辦法,只有在保

證練習品質、提高練習效率的基礎上增加練習時數才有意義。筆

Page 94: 網球知識

者曾就這一問題做過專門的調查、訪問,得出的結果是:業餘網

球愛好者每次練球 1~2 個小時,練習品質最好(最有感覺、心理

愉悅程度最高、疲勞感覺也最適宜)。這個結果應該值得那些“

超級愛好者”們做一參考。

做好預防工作的話,“常見”傷病是可以變成“罕見”傷病的,

在這裡,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至關重要。願所有喜歡打網球或參與

其他體育運動的朋友都能拒傷病於體外,在運動中毫無障礙地感

受生命的活力、釋放機體的能量,最終得到最愉快的身心享受!

第9章 第 0 章 場地與器材

網球運動能發展到今天這般精彩紛呈,場地,器材方面的改良和

創新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掌握了一些網球基本的技,戰術以

後,初學者應該再來瞭解一些有關場地,器材方面的知識,這對

於網球技術水準和網球欣賞水準的提高都很有價值。

Page 95: 網球知識

0.1 場地

場地示意圖

在欣賞一場比賽或者欣賞一名球員的表演時,網球場總是充當著

“大舞臺、大背景”的角色,球場的環境、設施,地表的顏色、

質地等等,球員與它們融合在一起、映襯在一起,帶給觀眾很好

的視覺享受。除此之外,不同質地的網球場更給球員提供了不同

的發揮技藝、展現風采的天地,不同的球場更造就了不同類型不

同風格的選手。草地,古典而優雅,雖然疾風迅雨般的撕殺、爭

奪全然沒有紳男淑女的矜持,但隱隱透著的仍是大家風範與氣度;

紅土地,凝重而深沉,不屈不撓的博殺、奔跑中蘊含的是對勝利

的渴望;硬地,跳躍而多彩,充斥著無拘無束的天性,放任著滿

天滿地的幻想...網球運動員是很幸運的,因為可以有機會體驗如

此迥異的氣質。畫畫兒的人不能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宣紙還是畫

布,打網球的人同樣不能不知道自己是在什麼樣的球場上打球,

而看球的人若不瞭解網球場則等於失掉了大半與球員同生死共命

運的相通之感,也少了許多可以與球員相交流的語言。

A 草地

Page 96: 網球知識

這是歷史最悠久、最具傳統意味的一種場地。由於其對草的特質、

規格要求極高,而適宜的草籽又不具備良好的適應性,加之氣候

的限制以及其需要極周到、細緻的保養與維護,費用昂貴,所以

此種球場(特別是對用作正規比賽的草地網球場)很難被推廣到世

界各地。目前每年的寥寥幾個草地職業網球賽事幾乎都是在英倫

三島上舉行,且時間集中在六、七月份,溫布林頓錦標賽是其中

最古老也最負盛名的一項。

草地球場的特點是球落地時與地面的磨擦小,球的反彈速度快,

對球員的反應、靈敏、奔跑速度、奔跑技巧等要求非常高,同時

球員也利用此特點大打“攻勢網球”,發球上網、隨球上網等各

種上網強攻戰術幾乎被視為在草地網球場上致勝的唯一法寶,底

線型選手在草地網球場常常無功而返。

B 人造草地

這是天然草場的仿效物,其結構有點兒像地毯,只不過底層是尼

龍編織物,其上栽植的是束狀尼龍短纖維,為保持纖維的直立性,

纖維之間以細砂為填充物。這種場地需要平整、堅固的基底,附

設有良好的排水結構,並且,因其白色界線是與周圍場地直接拼

Page 97: 網球知識

編在一起的,所以免去了許多諸如劃線等維護上的麻煩,也使其

成為了全天候場地的一種,維護者只需經常梳平整理並適時增添

其間的細砂就可以了。

C 軟性場地

這是不被人熟知的一個名字,但若提到法國公開賽的紅土球場,

人們立即就不會有陌生感了,它是“軟性球場”最典型的代表。

另外,常見的各種沙地、泥地等都可稱為軟性場地。

此種場地不是非常堅硬,地表鋪有一層細沙或磚粉末,特點是球

落地時與地面有較大的磨擦,球速比較慢,球員在跑動中特別是

在急停急回時會有很大的滑動餘地,這些決定了球員必須具備比

在其他場地上更優良的意志品質和更出色的奔跑、移動能力,否

則很難取勝。在這種場地上比賽對球員是極大的考驗,考驗其在

底線相持的功夫。球員一般要付出數倍的汗水及耐心在底線與對

手周旋,獲勝的往往不是頻繁上網者,而是在底線艱苦奮鬥的一

方。值得一提的是,沙地或土地網球場雖然造價比較低,但保養

和維護起來卻是相當麻煩的,平時它需要澆水、拉平、劃線、掃

線,雨天過後它需要平整、滾壓,等等。由此,打球的人更應該

Page 98: 網球知識

對場地及場地上的一切設施備加愛護。

D 硬地

這是最普通的一種場地了,經常打網球的人沒有不熟悉此種場地

的。它一般由水泥和瀝青鋪墊而成,其上塗有紅、綠等漂亮的顏

料或鋪有一層高級塑膠面層,其表面平整、硬度高,球的彈跳非

常有規律但球的反彈速度很快,平時易於清掃和維護,基本上用

不著很精心的照顧。許多公共網球場都採用這種硬地球場。

需注意的是硬地不如其他質地的場地彈性好,初學者在其上練球

時應加強對自己的保護,特別是膝、踝關節,否則由於初學者奔

跑、移動的方法可能不盡正確,地表的反作用又很強很僵硬,所

以比較容易對一些部位造成傷害。自我保護的辦法是:時刻保持

膝關節的彎曲以便隨時依靠膝關節的升降和緩衝抵減來自於地面

的反作用力;奔跑時重心落在前腳掌上以使整個身體更有彈性;

變向回動時也盡可能地降低重心。

E 合成塑膠場

此種場地的材質與塑膠田徑跑道的材質屬同類,它以鋼筋混凝土

Page 99: 網球知識

或其他類似的材質結構為基底,表面鋪撒的是合成塑膠顆粒,其

間以專用膠水相粘。這種場地的彈性及硬度依塑膠顆粒的大小、

鋪撒的緊密程度及其本身的特質而定。塑膠場地顏色豔麗、管理

方便,室內外皆可鋪設,也是可供選擇的理想的公共球場。

F 網球地毯

故名思義,這是一種“可擕式”可卷起的網球場,其表面是塑膠

面層、尼龍編織面層等,一般用專門的膠水粘接於具有一定強度

和硬度的瀝青、水泥、混凝土底基的地面上即可,有的甚至可以

直接鋪展或粘接於任何有支援力的地面上,其鋪卷方便、適於運

輸且有非常強的適應性,室內室外甚至屋頂都可採用。球的速度

需視場地表面的平整度及地毯表面的粗糙程度而定。在保養上此

種場地也是非常簡單的,只要保持地面清潔,不破損、不積水

(對與相應的排水設施配套)就可以了。

以上幾種球場都是人們很熟悉的,除此之外還有專門用於兒童的

小球場,在此不多做介紹。

0.2 器材

Page 100: 網球知識

A 球拍

我們經常說“球拍就是手的延伸,是球員身體的一部分”,用一

把好拍子無異於為自己添了只好手。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初

學者從最初學握拍起就應該用一把好拍子,因為拍子越好,其與

手的親和力就越強,而這種親和力有時幾乎決定著初學者掌握技

術和提高水準的速度。好拍子的另一個優點是可以對球員的身體

起到一些保護作用,特別對於初學者而言,發力的不規範及動作

的不盡合理會給身體特別是手臂造成某種不適,而一把好拍子則

可利用其良好的彈性及力的傳導性形成明顯的減震效果,從而把

這種不適降到最低程度,避免手臂的勞損。在這裡,好拍子的概

念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其優點也非幾句話能說得完,等朋友們讀

過了下面的文字可能就會有些尺度了。

球拍根據其材料的性質可分為高強度球拍(Stiff racket)及相對來

說的軟質球拍(Flexible racket)。其中高強度球拍的控球能力相

當強,適用於上網型或非常強調球的旋轉的選手,但這種球拍由

於柔韌性欠佳,所以不能利用球拍本身的彈性給球以很好的推進

速度,手感比較僵硬。軟質球拍的彈性非常好,手感比較靈活,

Page 101: 網球知識

能夠給球以很大的推進速度,但是其控球的能力稍遜。球拍的重

量及拍頭與拍柄重量的平衡要根據球員駕馭球拍的能力及個人的

偏好而定,有人喜歡拍頭比拍柄重,有人相反,有人則喜歡頭柄

相稱一樣重。一般來說頭重的拍子在感覺上能給球以更大的慣性

及速度,柄重的拍子在控制球時可以感覺比較省力,而總體上比

較輕的拍子可以更容易操縱一些,但對肘部的壓力也大一些。拍

面的大小可根據拍框上的數位來確定,大拍面(Over size)、中拍

面(Mid size)及普通拍面(Regular size)相對應的尺寸分別為

110、100、90~95SQ.IN(平方英寸),目前已經出現了

124SQ.IN 的超大拍面。初學者一般最好選用大拍面進行練球,

因為拍面大,與球的接觸面也相應就大一些,初學者擊中球的概

率也就高一些,雖說這只是許多初學者的一種感覺(他們在用拍

面較小的球拍學球時總覺得不甚有把握擊中球或經常就是擊在了

拍框上),但這種感覺是足以成為選擇大拍面的理內之一的。拍

柄的粗細一般在 4-1/8,4-7/8英寸的範圍,多數人的尺寸是 4-

1/4~4-5/8英寸,拍柄一般都包有皮革。拍柄粗細是否合適的標

準是手握球拍時拇指的指甲是否能蓋在中指近指甲處第一個關節

之上,超過則有些細,可纏上一層吸汗帶以增加些粗度,不到則

有些粗,最好予以調換。發球上網型或是進攻型或是防守型的選

Page 102: 網球知識

手比底線型選手多喜歡用粗一些的拍柄。

買球拍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價格。筆者認為,在能夠支付的

範圍內應選擇價格較高的一種球拍,因為網球愛好者不一定都是

製造拍子的專家,所以評定拍子的好壞絕大程度上只有以價格為

最基本最直觀的參考,這就要求商家在定價格的時候把球拍的質

地、檔次真實地反應出來,不要讓我們很多並不富有的購拍者比

如學生們在林林總總的價格面前摸不著頭腦。另外,買球拍必須

是在經過反復幾次的選擇、比較之後才能拍扳定案,筆者曾經在

買拍子的時候提出想用看中的拍子樣品顛幾下球,但是被售貨員

拒絕了,原因是球拍屬“比較高檔”的商品並且商店裡沒有為顧

客準備試拍用的球,後來換了一家讓筆者試的商店買下了相同的

一把球拍。這件小事引發了筆者很多感想,用球拍顛幾下球可以

稍微感覺一下球拍在手裡與手的親和感是否很好,也可以試試球

拍與球接觸時是否很震手,這是最最基本的感覺了,不應被拒絕。

我們看到商店裡售賣的球拍很多都是已經穿好弦的了,且繃得很

緊,足有 70磅,初學者買來後好像是拿了塊木板在打球,毫無

彈性和韌性,更談不上什麼手感,用得時間久了甚至會引發某些

Page 103: 網球知識

損傷,這是需引起注意的一種情況。正常來講,網球拍在出售時

應是沒有穿弦的,因為每個人對拍弦的要求都不盡相同,有人希

望弦穿得緊一些,有人希望松一些,有人喜歡也用得起高級弦,

有人則用普通的,在這一點上沒有“均碼”可言,商家也許是為

了顧客方便才事先把拍弦穿好的,但無意間卻也把許多的不適強

加給了顧客,這就與願相違了。

B 拍弦的選擇

拍弦的材料、質地基本上有兩大類:(1)、昂貴的羊腸弦(gut),

這種弦彈性和柔韌性極佳,但對溫度和濕度特別敏感且不耐磨、

易斷,主要為高水準的職業選手所用;(2)、尼龍弦及合成纖維

弦,初學者及廣大網球愛好者多選用這類弦,其特點是比較耐磨

也比較便宜,隨著工藝水準的提高其性能越來越好,優質尼龍弦

的感覺甚至已可以和羊腸弦媲美。其次是拍弦的粗細,一般來說

拍弦標號越大則拍弦越細,17號為最細,細弦易斷但其對球的

控制力好、彈性好、粗弦耐磨,但感覺比較策重、不敏感,朋友

們可以根據情況分別在練習或比賽時選用。拍弦的拉力即穿弦時

的鬆緊度,以 LBS(磅數)表示。在拍弦穿得很緊(磅數很大)的情

況下,弦線面的硬度比較大,可增強對球的控制力,在穿得松一

Page 104: 網球知識

些的情況下,可充分發揮其弦線的彈性,給球以更大的反彈力和

推動力,增加球速,但控制球的難度也相應增加了一些。拍子的

拍體上一般都標有該拍子所能承受的拉力範圍,在這個範圍內,

拍子的彈性及其它他各種性能可以被最充分地發揮出來,拍體也

不致加高磅數而受到損傷。在此基礎上,大拍面宜穿高一些的磅

數,比如 70磅、75磅甚至更高,中拍面及普通拍面可適當降低

磅數。上網型球員、力量較大的球員、運用旋轉較多的球員應選

擇高一些的磅數,底線型、力量較弱的球員宜選用低一些的磅數。

除上述之外,在使用過程中,當拍弦的彈性有所下降或已磨損得

很厲害時,應該注意及時更換拍弦,當拍弦被打斷時更要把所有

的經緯弦全部剪拆下來,以免因張力中均而使拍框變型。

C 減震器

減振器的安裝要視個人手感的喜好而定,需注意的是其安裝的部

位,規則裡明確指出此類東西必須裝在弦線交叉的格式之外,也

就是說橫豎弦交錯的地方是不可以安裝減振器的。

D 吸汗帶

吸汗帶可以防止因手汗過多而造成的握拍打滑現象,也可以在拍

Page 105: 網球知識

柄較細的情況下起到增粗拍柄的作用。

E 球

球的選擇要視水準而定,標準彈性的球當然人人可用,但為了練

球起見,初學者最好選擇軟一些、彈性弱一些或專門用於練習的

稍大於標準的球,這樣的球比較遲鈍,速度比較慢,也比較容易

駕馭,可令初學者多打幾個來回從而更多地體驗到擊球時的手感,

但是水準提高到一定程度後還是用標準球練習為佳,彈性不好的

球不利於進一步培養球感。

F 鞋、襪

由於打網球時需要做許多次前後左右各個方向的急停、急起動、

急變向,並且重心基本都在前腳掌上,鞋的相應部位也就最吃力,

磨損最厲害,所以網球鞋充分照顧這一特點,不僅鞋底的紋路適

於各種制動時與地面的磨擦,而且內墊必有很強的支持力且具備

良好的彈性,這樣才能夠順應足底的曲線來緩衝和吸收腳部的壓

力。網球襪只要吸汗、舒適就可以了。

精良的裝備、設施齊全的球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初學者學球

Page 106: 網球知識

的進程。所以筆者建議初學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用相對好

的產品“武裝”自己,這是對健康及效率的投資

阿拜的說法雖有點誇張,但也有其道理之處,對於學網球最好的三種途徑

就是:請教練(要有一定的經濟承受能力);看網球資料(如本書,還有網球

天地雜誌,網球雜誌,以及一些網站上的資料,甚至高手的心得帖子);比賽

錄影.當然請比你好的高手免費教你也是一種好途徑.

業餘選手在學網球的過程中,網球資料起著很大的作用,而且越是水準高

越會看重這些,當然這時他們要看的不是該怎麼學的初級問題,而是一些

網球理念上的突破,說白了就是需要提高對網球的理解.所以這時圖片,

錄影等等起的作用就不是很明顯了,相反他們需要的是某些人的一兩句

話,讓他們茅塞頓開的一兩句話,迎領他們走向網球新境界的一兩句話.

這一般可以從教練的網球理念,從高手的心得,從專家的評析等等處去尋

找獲得.這本書就起了這樣一個作用,除了指導合理規範的動作之外,更

主要的還是能提高我們對網球的理解,除非你的整體理解水準已在作者

之上.

當然學習也不是盲目的模仿,裡面有些東西我也不是很贊成,但至少引導

我們對網球有了另一方面的理解.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選擇適

Page 107: 網球知識

合自己的東東,網球技術本無對錯,多年前的所謂錯誤動作現在卻成為主

流技術,這樣的例子不乏多見,尋找更好的更適合自己的技術永遠是我們

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