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华文教学详案 科目 : 华文 班级 : 3 U (紫) 学生人数 : / 38 年龄 : + 9 日期 : 10/2/2015 时间 : 8.40-9.40am 教材/单元 : 单元四:《会飞的枯叶》 内容标准 :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 字构成词语。 2.5 阅读与理解故事。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发展,领会其教育意义。 学习标准 : 2.1.5 认识所规定的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5.3 阅读与理解故事,主要注意成语故事和生活故事。了解其人物角色和 情节发展,领会其教育意义。 本科学习成果 : 在本课结束前,学生能够: 1. 经教师的引导,正确认读汉字“蹲下,而已,斑点,扬起”。 2. 根据上下文,正确说出汉字“蹲下,而已,斑点,扬起”的词义。 3. 正确排列活动卷里的课文情节发展。 4. 学生能说出不要太在意外表,因为每个事物都是独特的。 教学重点 : 1. 学生能藉着上下文说出“蹲下,而已,斑点,扬起”的词义。 2. 学生能清楚说出课文的情节发展。 教学难点 : 1. 学生无法从上下文理解“蹲下,而已,斑点,扬起”的词义。 2. 学生无法有条理地叙述课文大意。 跨课程元素 : . 思维技能 1. 联想与联系 2. 按次序排列 3. 诠释 . 道德价值 1. 专心上课 2. 勇于尝试 3. 听从指示 4. 互相帮忙 5. 不可以貌取人 教具 : 1. 蝴蝶拼图 2. 字卡 3. 练习卷

《会飞的枯叶》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RPH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会飞的枯叶》

华文教学详案

科目 : 华文

班级 : 3 U (紫)

学生人数 : / 38

年龄 : + 9 岁

日期 : 10/2/2015

时间 : 8.40-9.40am

教材/单元 : 单元四:《会飞的枯叶》

内容标准 :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

字构成词语。

2.5 阅读与理解故事。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发展,领会其教育意义。

学习标准 : 2.1.5 认识所规定的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5.3 阅读与理解故事,主要注意成语故事和生活故事。了解其人物角色和

情节发展,领会其教育意义。

本科学习成果 : 在本课结束前,学生能够:

1. 经教师的引导,正确认读汉字“蹲下,而已,斑点,扬起”。

2. 根据上下文,正确说出汉字“蹲下,而已,斑点,扬起”的词义。

3. 正确排列活动卷里的课文情节发展。

4. 学生能说出不要太在意外表,因为每个事物都是独特的。

教学重点 : 1. 学生能藉着上下文说出“蹲下,而已,斑点,扬起”的词义。

2. 学生能清楚说出课文的情节发展。

教学难点 : 1. 学生无法从上下文理解“蹲下,而已,斑点,扬起”的词义。

2. 学生无法有条理地叙述课文大意。

跨课程元素 : 一. 思维技能

1. 联想与联系

2. 按次序排列

3. 诠释

二. 道德价值

1. 专心上课

2. 勇于尝试

3. 听从指示

4. 互相帮忙

5. 不可以貌取人

教具 : 1. 蝴蝶拼图

2. 字卡

3. 练习卷

Page 2: 《会飞的枯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备注

导入 拼图:蝴蝶 1. 教师把散乱的拼图粘贴在白板

上。

2. 教师从各组随机抽选学生出来

合力把拼图完成。

3. 教师提问学生图中的是什么。

4. 教师揭晓今日所要学习的课

文。

一. 思维技能:

1. 联想与联系

二. 道德价值:

1. 互相帮忙

2. 听从指示

三. 教具:

1. 蝴蝶拼图

步骤一 一. 初读课文:

三年级华文课本,第 21

页。

二. 读准生字字音:

1. 蹲下:dun xia

2. 而已:er yi

3. 斑点:ban dian

4. 扬起:yang qi

1. 教师把学生分组读。

2. 教师把生字粘贴在白板上。

3. 教师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字

音。

4. 教师随机点名几位学生站起来

读出教师所指的生字,以考察

学生对生字字音的掌握。

5.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有其他不会

读的字,并把该字写在白板上

及指导学生读准该字的字音。

一. 道德价值:

1. 听从指示

2. 专心学习

二. 教具:

1. 字卡

步骤二 一. 深究课文

第一,第二段:

1. 作者和爸爸到哪里去?

(小树林)

2. 突然,爸爸对作者做什么?

(爸爸拉住作者,要他蹲下

来仔细观察枯叶。)

3. 请问哪位同学能示范“蹲下”

这个动作?

(点名某位自愿的学生。)

第三段:

1. 开始时,“我”只看到什么?

接着,“我”发现了什么?

(只看到枯叶;后看见一只

像枯叶的蝴蝶。)

2. “枯叶而已”中的“而已”,说

明除了枯叶以外,作者还有

看见别的吗?

(没有。)

1. 教师指示第一组学生齐读课文

第一和第二段。

2. 教师以提问考察学生对第一和

第二段课文内容的掌握。

3. 教师请一名学生自愿示范“蹲下”

一词的动作。

4. 教师点名学生大声读课文第三

段,并找出文中的“爸爸”要“我”

看什么。

5. 教师以提问学生说出课文第三

段的内容。

6. 教师以提问引导学生说出第三

段的生字,“而已”的词义。

7. 教师指示全班齐读课文第四

段,并找出那只蝴蝶的外貌是

怎么样的。

8. 教师以提问学生课文第四段的

内容。

9. 教师指示学生观察教师手上的

树叶,并引导学生说出“斑

点”的词义。

10. 教师教师点名学生大声读课文

一. 思维技能:

1. 联想与联系

2. 诠释

二. 道德价值:

1. 不可以貌取人

三. 教具:

Page 3: 《会飞的枯叶》

第四段:

1. 你们有找到这只蝴蝶的外貌

是怎么样的吗?有谁可以说

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第五段:

1. 这种蝴蝶叫什么名字?

2. 为什么它的外貌要像枯叶?

词义:

蹲下:

而已:

斑点:

扬起:

第五段。

11. 教师以提问引导学生课文第五

段的内容。

步骤三 复习巩固:

参考附录一。

1. 教师派发活动卷给学生,并指

示学生于五分钟内完成活动

卷。

2. 教师巡视课室,并协助遇到困

难的学生。

3. 五分钟后,教师指示学生与邻

座同学互换活动卷。

4. 教师与学生讨论活动卷的答

案,并随机点名班上学生说出

答案。

5. 教师指示班长把活动卷收上。

一. 思维技能:

1. 联想与联系

二. 道德价值:

1. 听从指示

三. 教具:

1. 活动卷

结束 灌输教育意义:

不要在意外表,因为每样事物

都是独特的。

1. 教师提问学生枯叶蝶需要美丽

的外表吗?

2. 教师点名几位学生说出自己的

想法。

3. 教师趁机灌输教育意义。

一. 思维技能:

1. 联想与联系

2. 诠释

二. 道德价值:

1. 勇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