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听听听听听听

听说教学法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马来西亚小学华语-听说教学天猛公伊不拉欣师范学院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听说教学法

听说能力测评

Page 2: 听说教学法

听说测验的意义培养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是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历来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听说训练没有一套完善的测验方法家长、教师对学生听说能力训练视为可有可无随着社会发展,人与人交往越来越借助于口头语言必须重视听说训练以培养顺应时代的合格人材听说测验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有助于听说教学的发展与评价

Page 3: 听说教学法

听话能力的结构要素• 词的感知• 观念的理解• 运用观念以深入领会

美国学者普拉特和格林

• 准确地接纳信息• 对接纳内容的思考

格林和佩蒂《在小学发展语言能

力》

• 比理解性的听更高级的水平是批判性的听

• 分析、解释和评价信息的技能兰斯蒂姆

Page 4: 听说教学法

听话能力的结构要素• 对语音的辨识能力• 对语义的理解能力• 对话语的品评能力

张鸿苓和张锐《中学语文教

学》• 语音听辨力• 根据语音建立意义的理解力• 根据意义决定行为方式的反应力• 听话的速度

黄振中等人《中学语文教学法》

• 听的速度• 听的牢度(记忆)• 听的理解程度

恽昭世等人《小学听说训

练》

Page 5: 听说教学法

听话能力的结构要素可概括:

言语的感知与记忆

言语的理解与组织

对言语的反应与评价

Page 6: 听说教学法

说话能力的结构要素

• 控制音量以适合不同的交际活动• 说话语气符合不同的语言情境• 语音清晰• 语速应便利听者接收所说的观念

格林和佩蒂《在小学发展语言能力》

• 清楚准确的发音• 掌握丰富的词语并能确切运用• 连贯而合乎逻辑的表达

恽昭世等人《小学听说训练》

Page 7: 听说教学法

说话能力的结构要素• 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 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 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张锐、朱家钰

• 根据目的组织语言的能力• 根据对象决定说话方式的能力• 随机调节言语计划的能力• 控制发音的能力• 运用体态语的能力• 说话的速度

黄振中等人《中学语文教学法》

Page 8: 听说教学法

说话能力的结构要素可概括:语言材料与法则的内部储存

言语的组织力

说话方式的抉择力

言语形式的表现力

体态语言的应用能力

Page 9: 听说教学法

听话能力结构五要素

• 学生感知与记忆词汇的能力词汇感知• 学生理解词义,了解句型的能力理解语句• 学生注意并记忆话语细节的能力细节感知• 学生理解所听内容,了解话中含义的能力理解内容• 学生听出别人讲话中的语病和错误的能力分辨正误

Page 10: 听说教学法

说话能力结构五要素

• 学生表达内容具体,说话用词生动的能力词汇• 学生表情达意清楚明白的能力语意• 学生说话语气连贯,表达流畅的能力语脉• 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言交际的综合能力语用 • 学生说话时神态、表情、动作适合语态

Page 11: 听说教学法

听说能力综合构成要素

• 听话中辨别和记忆要点的能力要点

• 听话时把握与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中心

• 听话推断对方结论,意图的能力推论

Page 12: 听说教学法

听说能力综合构成要素

• 运用普通话的 能力语音• 说话语气连贯,表达流畅的能力语脉

• 说话时控制音量、速度的能力

语量(含语速)

• 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语用

Page 13: 听说教学法

听话教学使学生能听准字音和理解其含义听话时要专注、耐心听懂各类说话的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1.1-1.4

Page 14: 听说教学法

说话教学使学生能准确地叙事说理、表情达意

做到口齿清楚、语调适当、措辞得体、语言流畅、条理分明、态度自然有礼

1.5-1.21

Page 15: 听说教学法

一年级课程标准听说教学内容标准

1.1 聆听和理解指示与要求,能抓住重点,做出适当的反应

1.2 聆听和理解他人在各种场合的讲话,能边听边记边想,抓住其重点

1.3 听读与理解各类体裁的篇章,能边听边记边想,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Page 16: 听说教学法

1.4 讲述故事,能清楚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做到语言流畅、态度自然有礼

1.5 聆听后复述,做到内容正确,中心突出,语脉清晰

1.6 说明事物,做到描述准确,语言简洁,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1.7 与人交谈,能认真地倾听,并根据不同的情况,文明有礼地表情达意,与人沟通

Page 17: 听说教学法

确定测评指标的要求

一致性

易测性

全面性独立性

明晰性

Page 18: 听说教学法

• 听说测评指标应充分反映听说教学目标,取得一致,以引导正确的教学方向,为提高听说教学质量,发展学生听说能力提供保证

一致性

• 指标作为具体的目标,它应当是可以用操作化的语言加以定义的,它所规定的内容是可以通过实际观测获得信息的

易测性

Page 19: 听说教学法

• 构建听说测评指标体系应由听、说能力的基本因素所组成,全部项目的总和要能体现听说能力的整体能力

全面性• 不重复性,同一层次中的各项

指标相互独立,不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独立性

• 对测评各指标的项目要有明确的定义,使之内涵明确,外延合理,措辞清楚,易懂,避免模棱两可

明晰性

Page 20: 听说教学法

听说测验的方法

听说综合测验法• 将学生的听说能力结合一起考查

听说分项测验法•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分而测之

Page 21: 听说教学法

听说综合测验法

复述法118

问答法127

辨析法131

补充法137

情境法142

Page 22: 听说教学法

复述法学生将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考查学生听记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复述句子、复述一段话、转述内容、续讲、概括评分标准:正确复述,表情体势,标准语音,音量速度,叙事具体,语句正确,叙事完整,连贯流畅,表情动作,表述具体,正确概括,简洁明了

Page 23: 听说教学法

问答法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考查学生听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迅速提取信息,组织语言应答的能力

评分标准:应对会话,语句正确,音量速度,回答正确,连贯流畅,体势音量

Page 24: 听说教学法

辨析法要求学生边听材料边分析,从而说出自己判断的方法。考查学生敏锐的听力和判断力辨音、辨句、加标点评分标准:回答问题,表情体势,标准语音,音量速度,标点正确,体势动作

Page 25: 听说教学法

补充法在听清教师提供的字、词、句的基础上,按要求补充有关内容

考查学生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听字组词、听词造句、听句说段评分标准:听字组词,表情体势,标准语音,音量速度,语句正确,神态表情,连贯流畅,中心主题

Page 26: 听说教学法

情境法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情境,考察学生综合性言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话题交谈、角色扮演评分标准:应对会话,连贯流畅,语句正确,音量,中心主题,神态表情,语句正确,音量速度

Page 27: 听说教学法

听力测验 145听后回答书面问题填空,选择,是非,排列,搭配

Page 28: 听说教学法

说话测验 162看图说话,反映出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语能力评分标准:叙事状物,语句正确,回答提问,礼貌用语,应对会话,神态表情,体势动作,中心主题,表达具体,条理顺序,标准语音,音量速度,语音明晰,连贯流畅

Page 29: 听说教学法

注意事项 167制作录音材料时,录音者要有一口标准的华语,且能根据材料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调节语气、语调和语速。录音现场应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制作的录音材料应该包括测试指导语、要求和测试内容。

测验前要编制题签。每一次测验可编制 15 至 20 条题签,各题签的题目份量应大致相等。题目要有一定的启发性。每道题目必须准备一些补充题,以便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作些提示和启发。教师还须把每题要回答的要点和要求的高低,事先规定下来,以便统一评分标准

Page 30: 听说教学法

测验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抽签:抽到后答不出时,学生可要求调换题目,但调换

后答得再好,不得评为优等准备测验即时评定(宣布成绩)

测验前要让全体学生明确:说话声音要响亮,以让主考老师听清楚为准。

测验时各主考老师无须重复测验题的要求和内容,亦不能给学生提示或暗示,以保证测验的有效性。

在安排测验教室座位时,要考虑到让学生面对录音机,教师不宜挡住学生的视线

Page 31: 听说教学法

个别学生完成测验时,主考老师不应进行个别分析解答,或说一些肯定或批评的话,以保证测验的可靠性。

平时测验时,有些教师让学生边复习边测验,让胆子大、能力强的先口试,学生认为答得不满意可以申请再次口试。教师给学生录音,测验后让大家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