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国国国国 出出出出出出 出出出出1847 出 4 出 10 出 出出出出1911 出 10 出 29 出 出出出出 出出 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 出出出Joseph "Joe" Pulitzer 国国国国国国

约瑟夫普利策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约瑟夫普利策. 简介 & 经历.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约瑟夫普利策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匈牙利

出生日期: 1847 年 4 月 10 日

逝世日期: 1911 年 10 月 29 日

职业: 记者,编辑

主要成就: 设立普利策奖

外文名: Joseph "Joe" Pulitzer

约瑟夫普利策

Page 2: 约瑟夫普利策

简介 &经历• 1847年,普利策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德文和法文训练。后来,由于家庭变故, 1864年,年仅 17岁的普利策离家出走,出于对拿破仑英雄事迹的向往,普利策决定参军,当时正值美国联邦政府在欧洲招募志愿兵参加南北战争,普利策应征进入林肯骑兵队,来到美国。战争结束后,普利策退役,为找工作在美国四处流浪,在圣路易遇到《圣路易西方邮报》老板卡尔 -舒尔茨,得到赏识,也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此后,于 1878年,普利策创办《圣路易快邮报》,创办三年后该报就成为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1883年,普利策买下《纽约世界报》,第二年销售量跃居纽约第一,成为当时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普利策被誉为大众报刊的标志性人物。

Page 3: 约瑟夫普利策

几则小故事• 一 偷渡美国 • 二 笨蛋士兵• 三 孤僻无友

Page 4: 约瑟夫普利策

1864 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如火如荼,紧张的气氛弥漫在北美的每个角落。在北方东海岸的波士顿港,深夜是一片死寂,漆黑的水面除了船上闪烁的点点微光外,什么也看不见。港湾内的一艘船上,有一个 17 岁的男孩四下张望了一会儿,趁船上人没注意,迅速跃入冰凉的海水中。他潜入水底,一直潜游到远离那艘船,才探出头来呼吸一口气。他在下午船快驶近海岸时,就已经事先看准了陆地的方位。他开始向岸边游去。游了一会儿,他已筋疲力尽。他仰浮在水面上休息了一会儿,浑身冰冷。他几乎支持不住了。他想喊 " 救命 " ,但这一喊,美国海岸警卫队士兵就会向他开枪射击。就是不被击毙,海防人员将他遣送回船上,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他于是咬着牙又向前游。突然,有个硬硬的东西把他撞得疼痛难忍,啊,这不是岸边的木桩吗?他总算到达目的地了。这个冒险跳海的 17 岁男孩,名叫约瑟夫 · 普利策。这位后来在美国功成名就,成为大富豪和新闻界创始人的普利策,就是这样踏上美国大陆的。

Page 5: 约瑟夫普利策

• 普利策觉得靠打零工糊口终非长久之计,便找到联军总部,报名当兵。"林肯骑兵队"一名军士接待了他。军士见他英语说得很别扭,突然用德国话问他:"你会骑马吗?孩子。"此时普利策心跳得厉害,对于一个在匈牙利农村小镇长大的孩子来说,骑马是他最喜爱也最拿手的。当他问清楚"骑兵"的意思后,便高兴地点了点头。那军士便领他去见一名军官。军官和蔼可亲地拍拍他的肩膀:"你想为这个国家打仗,一定刚从船上下来的,你要证明自己也能做道地的美国人,是吗?这太好了,你找对地方了。这里的林肯骑兵队队员全都是来自德国的高尚家庭,他们会像兄弟般的照顾你的。"于是,17岁的普利策就成了林肯骑兵队里最年轻的一名战士。

•  军队纪律是严明的。普利策的马骑得相当好,但他的表现不像一名士兵的样子,站也站不直,走也走不好。有次班长训斥他,他竟不停地回嘴,挨了班长重重的两耳光。普利策古怪的仪表和神经兮兮的表情,常使指挥官看不顺眼。有一次指挥官暴跳如雷地叫着:"叫他滚蛋!我们军中没有这种笨蛋。这种话深深地刺伤着普利策的心,使他和士兵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后来他才明白,在那些身经百战、受尽战争折磨的老兵眼中,自己是个小小萝卜头。老兵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戚朋友和战友,在战争烽火中丧失了生命,内心的创痛可想而知。而年轻的普利策根本不懂战争是怎么回事,却经常对战争高谈阔论,目中无人,老兵们和长官怎会不讨厌他?

Page 6: 约瑟夫普利策

• 大清早集合的时候,他迟到了,而且衣冠不整。值星班长咆哮着命令他出列,大声地对他训斥,什么狠毒的字眼都搬了出来,连他的祖宗三代和祖国都骂到了。普利策顿时怒气冲天,他使尽吃奶的力气朝班长脸上猛揍。他的个性是,谁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就会大动肝火。士兵们个个目瞪口呆,待回过神来之后才上去拉开他。这时一位排长闻声赶来,排长一听士兵竟敢殴打长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普利策被带到总部大楼,被武装士兵看守在禁闭室里。这是他一生中最可怕的经历。这在战争时期,他也许会被枪毙。但他对所做的并不后悔。如果有人还敢辱骂他,他还会那么做的。不一会儿蓝赛上尉来了。普利策问道: "是不是拉我出去枪毙? " 蓝赛上尉说: " 你又胡思乱想啦,军队是不会这样处置一个不满 18岁的孩子的。不过挨你接的班长一心想置你于死地,幸亏许多战士为你说情。 "普利策感激地望着上尉,两腮挂满了泪水。蓝赛上尉说: " 我是来向你告别的,我将调往别的部队。你一定要记住我说过的话,在战争尚未结束时不要跟军队挑战。 "

•   普利策被解除禁闭后,回到了连队。他记住了蓝赛上尉的忠告,从此,在军队的这段最后时光里,他一直没出过纸漏。他再也不是一个乐观、活泼的小男孩了。这段经历,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一道永不磨灭的创伤,造成他今后不愿意在任何人的身上寻找友谊的性格。

Page 7: 约瑟夫普利策

圣路易斯 他凭借高超的棋艺结识了圣路易斯最大的德文报纸《西方邮报》的两位负责人 1868 年底他总算触摸到了此后他生命中的主题 --新闻,成了《西方邮报》的一名记者。

一进入《西方邮报》他是个天生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将《邮报》立即变成了揭露社会弊病的战场。他买下濒临破产的《圣路易斯邮报》,很快使之起死回生,不久与《圣路易斯电讯报》合并为《圣路易斯快邮报》。《快邮报》一开始就进行各种“社会运动”,致力于“医治各种弊端”,他因此四处树敌,不得不经常带着手枪。 “煽情主义” 。在四年里《快邮报》的发行量激增 10 倍,年均利润 45 万美元。这种成功为普利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购买《世界报》的资本,是他在将其新闻理想进一步发扬光大之前的厉兵秣马。 麓战 世界报  

Page 8: 约瑟夫普利策

•  1882 年底普利策,买下《纽约世界报》,更名《世界报》。 《世界报》耗尽了普利策的心血。他的格言“工作,工作,再工作!思考,思考,再思考!”就是他的写照。《世界报》倡导了一连串的改革运动,如反对美国纽约中央公司、美军石油公司、贝尔电话公司的专利。它发动有声有色的募捐活动,使法国赠送的“自由女神”雕像成功地于1884年在美国“安家”。它的高质量的社论版犹如一面旗帜,对公众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报》与其后创的《晚报》及《星期日世界报》一起为普利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到 1893 年,报社资产已达 1000 万美元。普利策的政治热情也得到了报偿:《世界报》曾帮助选出过克利夫兰总统、纽约州长、纽约市长。他曾经说:"我是一个外国人,但总有一天我要选举一位自己的总统。"他的影响力确乎够了。他业已跨身美国上层社会,他在纽约的豪宅拥有仆役 17 人之多,还在巴尔港、乔治岛和法属里维埃拉拥有多处豪华别墅。

  为了显示令人自豪的业绩,普利策决定建一座摩天大楼。1888 年他买下了纽约市最大的一片地皮。其中包括派克大街上的法国饭店旧址, 1865 年他曾到这家饭店给人擦皮鞋而被赶走。1890 年底大楼正式竣工。这是当时纽约最高的建筑,高达309英尺,20层,庄重气派。大楼圆顶房内有一间专供普利策用的巨大的半圆形办公室。大批社会名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将落成典礼会场挤得水泄不通。普利策一生中仅有三次到过大楼。最后一次是 1908 年一个星期天,那时他已双目失明。

Page 10: 约瑟夫普利策

一:针砭时弊反对腐败 首创新新闻主义• 真实是真正的新闻的生命。普利策说过:“在一件事情的真相• 被彻底弄清之前,绝不放过它。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 !……一定要• 坚信,真实对报纸来说犹如贞操对女人一样重要。”今天,有• 那么多的内幕、丑恶得以揭露,仍得益于这一优秀的新闻传统。• 揭露社会弊病这一新闻手法是众所周知的,但谁也没有像普利策那样运用得

如此坚定、巧妙和有效。他以燃犀烛照的锐利眼光看透社会的• 痼弊,批评他接触过的一切事物。正因具有如此• 强烈的特点,以致于他情不自禁的把它运用到办报事业。同时,• 他的报纸也洋溢着崭新的生命力,人们说,这种生命力就是普• 利策创立的“煽情主义”。他强调新闻的真实、 准确、 文字• 简洁通俗,重视社论。他采用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 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 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因此,他被公认是19世纪70—80• 年代“新新闻事业”的创始人。

Page 11: 约瑟夫普利策

二:报人的责任感 奠定新闻的学术地位• 一个著名的比喻,出自约瑟夫 ·普利策之口,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普利策一生都在为提倡和实现社会改革而疾呼、奔走、奋斗。他认为新闻是文明社会中崛起的一股最强大的力量,应该珍视报纸的独立性。他的远大的新闻理想是:报纸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真正为公众服务。他写道:“只有最崇高的理想,兢兢业业的正当行为,对于所涉及的问题具备正确知识以及真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使得报刊不屈从于商业利益,不寻求自私的目的,不反对公众的福利。”

• 小故事:有一天普利策突然告诉朋友说,他要去首都华盛顿,担任《纽约太阳报》的特派员。他有充分的理由要去华盛顿。当他回欧洲探亲回来时,曾在那里小住几日,并且遇到了一个令他动心的女孩。那女孩名叫凯蒂。普利策到了华盛顿后,渐渐和凯蒂热恋起来。但凯蒂的父母却难以接受普利策,在他们心目中,新闻工作是不值得干一辈子的。普利策下定决心,拼命地工作,希望能够在新闻事业上闯点名堂出来。他深信这个行业同样可以出人头地。 结果不言而喻,他不仅个人到达了新闻事业的顶峰,同时新闻学也成为了社会公认的一门学科、走上了学术的殿堂。

Page 12: 约瑟夫普利策

三:报业成就 普利策奖 自由女神像筹款运动

• 普利策的新闻人生,始终都在追寻一种文字简洁生动、意思明晓畅达的报道风格。正是通过耸人听闻的报道内容、简洁明快的文风及活泼生动的版面设计,配合社会运动,使他的报刊读者日益增多,销量日益扩大。同时,报业的经营管理也日益提升。鼎盛的标志就是 1890年落成的《纽约世界报》大厦的落成。

• 在他的新闻生涯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最高新闻奖,受世人瞩目。从 1917年起设立普立策奖( Pulitzer Prize),每年一度颁赠给美国新闻界和文学界在小说、诗歌、传记、历史、戏剧、音乐、新闻采访报道有卓越贡献的人。

• 有一天,普利策在国会上听说法国人募集了一笔巨款,打算塑造一座自由女神像作为礼物献给美国人民。此时女神像的塑造已完成,正等着装运到美国来。可是,国会却迟迟不通过对女神像的安置拨款预算。于是,普利策准备筹募一笔款项,致力于策动《世界报》呼吁大家捐款。正义的奔走疾呼总能引起人们的纷纷响应。 1886年 10月,自由女神像终于得以在纽约港口矗立,成为了美国一道亮丽风景线。当时的普利策与各地名流显要一起,站立于主持仪式的行列中,笑容欣然。像迎接自由一样迎接自由女神像,《纽约世界报》和普利策为女神顺利竣工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美国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Page 13: 约瑟夫普利策

四:黄色新闻 矛盾的普利策• 历史的细节,常常对宏大叙事发出冷笑,这仿佛是万古不磨的真理。倘若我们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遮盖某个事实,就是不忠实于历史;那么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的推崇。普利策功成名就最为人知的贡献是为美国报纸奠定了各项专栏等模式。但是,当时报纸开始启用漫画并蔚为风尚,著名漫画“黄童子”( Yellow Kid),是世界第一个彩色漫画,成为黄色报纸的起源。被我们成为思想巨人的普利策,也是直到 1901年才因对竞争倍感厌倦,最终将世界报中最受人攻击的黄色部分取消,黄色新闻风潮遂逐渐衰落。

• 另外,在1890年,双眼失明的约瑟夫.普利策宣布退休,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纽约世界报》。虽然普利策在精神和智力方面是一个巨人,然而命运赐予他的躯体和神经则远远达不到这样高的标准。由于过度投入工作,也由于他易怒的个性,他的身体和神经遭到了极大损害,同时患有气喘、肺病、胃病、糖尿病、抑郁症和神经衰弱等症,对于噪音尤其不能忍受。他在生命的最后 20 年里过着一种最为奇特的生活:大部分时间在私人游艇专舱、欧洲一些最安静的疗养地或者缅因州巴尔港的别墅专门建造的花岗石"静塔"中的隔音室度过,几乎完全与家人、朋友隔绝。不过虽身处江湖之远,可他仍继续指挥《世界报》的“庙堂”,源源不断地向它发去各种指示,不得不说,普利策是矛盾的:他一边拼命寻求奢华的休息设施,渴望安静;一边却仍然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地工作着。

Page 14: 约瑟夫普利策

• 1. 新闻既是揭示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的工具,又是娱乐受众获取利润的工具。新闻具有提供信息,引导舆论,监督社会和提供娱乐的功能,以及基于上述两点而具备的经济功能。

• 2.媒介的盈利方式是以揭露社会弊端发动改革运动赢得声誉,以煽情新闻刺激销数。

• 3.新闻报道要力求文章富有趣味、文字简洁生动、版面新颖活泼,才可更有效的传播信息,吸引读者。

• 新闻观——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 普利策在《圣路易斯快邮报》头版刊出的发行宗旨:

• 本报除了人民之外,不为任何政党服务;本报不是共和党的发言人,只报道真实的一切;本报不会支持总统或国会,只公平慎重地给予批评;本报将攻击一切罪行及腐败行为。

普利策的新闻观

Page 15: 约瑟夫普利策

• 成功地使陷入困境濒临倒闭的两份报纸成为影响力巨大的报业新星;抨击社会丑恶行为,倡导社会改革;确立采用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形成文章富有趣味,文字简洁生动,版面新颖活泼的报道风格,为后人效仿;捐款创立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推动新闻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由此,普利策被评价为新闻界泰坦,美国新闻理论开创者,揭露社会丑闻第一人,美国报业大王。

• 报纸大肆渲染煽情,以至最后酿成黄色新闻的轩然大波。埃默里评价普利策“他恢复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便士报时期大众化报纸上那种危言耸听的手法,虽然这种手法是有报纸以来就有的,但近年来还没有人像普利策那样广为使用,他的成功引起了模仿,这在新闻事业是一种灾难性的趋向。”普利策也被评价为“黄色新闻”风气的开创者。

半脸天使,半脸魔鬼

Page 16: 约瑟夫普利策

•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 ·普利策 ( 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七、八十年代历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评选制度 普利策奖在每年的春季,由 哥伦比亚大学 的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的十四名会员蠄定, 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正式颁发 评奖项目 普利策奖由最初的“为公众服务优异”一项新闻奖发展至现在的十四项新闻界奖和七项创作界奖。新闻界的获奖者可以 任何国籍,但是获奖条目必需在美国报(或日报)中发表的。创作界获得必须是美国公民。唯一例外是历史奖,只要是关于美国历史的书都可获奖,不必是美国人。

普利策新闻奖

Page 17: 约瑟夫普利策

• 新 闻 界 奖:• 普利策优异公众服务奖 普利策普通新闻报道奖 普利策国内报道奖 普利策国际报道奖 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 普利策释义性新闻奖 普利策专业性新闻奖 普利策社论写作奖 普利策漫画创作奖(1922年开始) 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1942年开始, 968年分为现场新闻和特写) 普利策特写摄影奖(1942年开始,1968分为现场新闻和特写) 普利策评论奖 普利策批评奖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

• 创 作 界 奖:• 普利策传记奖 - 1999年:《时时刻刻》—— 麦可·康宁汉 普利策戏剧奖

• 普利策历史奖

• 普利策小说奖

• 普利策诗歌奖 (1922年开始)

• 普利策非小说类作品奖 (1962年开始)

•普利策音乐奖 (1943年开始)

奖项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