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6U CPCI Intel® QM87 主板 使用说明书 6U CPCI Intel® QM87 主板

6U CPCI Intel® QM87主板 使用说明书 · 2016-10-13 · 警 示 感谢您选择西安睿控创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 rk_cpgm45_v 处理器板,有关本产品的 安全注意事项叙述如下。操作人员及可能参与本设备操作、维护的所有人员都必须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6U CPCI Intel® QM87 主板

使用说明书

6U CPCI Intel® QM87主板

更新历史

序号 更改描述 时期

0.1 增加 BIOS 部分描述 20160324

1 初始版本 20160322

版权声明

本手册包含的内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承诺,本公司保留对此手册更改的权利,且不另行通

知。对于任何因安装、使用不当而导致的直接、间接、有意或无意的损坏及隐患概不负责。

订购产品前,请向经销商详细了解产品性能是否符合您的需求。

Ritrontek 是西安睿控创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本手册所涉及到的其它商标,其

所有权为相应的产品厂家所拥有。

西安睿控创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6,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未经许可,不得以机械、电子或其它任何方式进行复制。

欲获更多信息请访问网站:http://www.ritrontek.com 或向技术支持人员咨询。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 69 号创业研发园 B 座 503 室 电话:029-88609030

警 示

感谢您选择西安睿控创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 RK_CPGM45_V 处理器板,有关本产品的

安全注意事项叙述如下。操作人员及可能参与本设备操作、维护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充分了

解本使用说明书的内容,以保证人身及设备的安全。

I. 安全标志说明

本设备有以下安全标志,其含义如下。

禁止事项:

禁止吸烟

设备工作状态严禁吸烟

禁止烟火

设备工作状态严禁烟火

随时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完

禁止拆卸

警告事项:

注意ESD保护

当心触电

II. 基本安全事项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系统操作培训,维护人员必须经过系统维护培训

2) 设备的通电与断电必须按本文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

III.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1)在插拔板卡时建议使用防静电手套,防止静电损坏设备

2)换板以单板方式运输或贮存时需装入防静电袋中

3)运输时包装箱内应有减震保护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挤压、碰撞、损坏

4)贮存应注意通风、防潮、防尘,不与具有腐蚀性的物品共同存放

IV. 操作规程

1)根据使用需求,按照 3.2 跳线的说明对硬件进行配置

2)检查与板卡连接的设备,确认连接是正确的,特别要检查供电设备+12V、

+5V、+3.3V 的输出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注:主板上可板载标准 SATA 接口 2.5 寸机械硬盘或是采用 Flash 介质 SATA 接口 2.5 寸&1.8寸的电子硬盘

一、介绍

1.2 主板介绍

1.2.1 主板描述

基于 Intel® QM87 芯片组设计的高能效标准 6U CompactPCI 单板计算机。符合

CompactPCI 平台紧凑节省空间。在板外部接口有 1.8 寸 SATA 硬盘接口,可扩展 2.5 寸

硬盘接口, XMC, PMC, USB3.0, USB2.0 接口,多路 10/100/1000M 以太网接口,键盘/

鼠标接口等。板卡显示控制器可同时提供 VGA 和 DVI 显示接口,CRT 显示最大可达

1920x1200;扩展卡可以通过 CPCI 接口连接;该主板具有整体性能强劲、稳定性高、接

口丰富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各类兼容型工控机和军用计算机的计算处理中心。

本主板分为风冷和导冷两种方式,其导冷模式下没有前出接口,所有前出的接口去

除或者改成默认后出模式。

1.3 板卡扩展能力

1.3.1 PMC 模块

主板提供标准 PMC 扩展接口

1.3.2 XMC 模块

板卡提供 XMC 扩展接口

1.3.3 后传卡扩展

板卡大部分功能通过后传引出,可以通过设计对应的后传卡扩展主板的功能。主要包括一

路 64bit 的 PCI,PMC 后传,4 路网口,6 路 USB,一路 IDE,一路 SATA,2 路 DVI,

一路 DP,一路 VGA,5 路串口,一路并口,一路 PS2,8 路 GPIO,WDT,RST 等等。

1.3.4 SATA 扩展

当板卡不使用 PMC 和 XMC 的时候,板卡可以通过 SATA 转接板和配套的安装支架,使

板卡支持 1 个标准 2.5 英寸 SATA 硬盘。

板卡同时支持一路标准的 1.8 硬盘接口

二、功能描述

2.1 功能指标

板卡名称 CPCI-6U 主板

尺寸 320X160 MM

CPU Intel@CORE I7-4700EQ 4 核高性能处理器

Intel® Core™ i5-4402E 双核低功耗处理器

芯片组 Intel Mobile QM87

内存 板载 DDR3L-1600 4G 内存 (标配), 一个 SO-DIMM 插槽可根据客户需求扩展至 8GB,最大支

持 32G 内存

显卡控制

Intel® HD5200 (GT3e), Intel® HD4600 (GT2), Intel® HD Graphics (GT1)集成显卡

+XMC/PMC 外接显卡

VGA 前出一路 VGA;后传一路 VGA(与前出 VGA 相互切换)

DVI 后传两路 DVI 显示接口

DP 后传一路 DP

网络 前面板 3 路 10/100/1000M 以太网;后传 4 路 10/100/1000M 以太网(其中三个是

与前面板以太网相互切换)

SATA 板载支持 1 路 1.8 寸固态硬盘;通过扩展板支持 2.5 寸硬盘,后传支持 2 路

SATA

USB 前出 2 路 USB3.0(含 USB2.0);后传 6 路 USB2.0

串口 前出 1 路 RS232 用于单片机测试口;后出 5 路串口(RS232/RS485/RS422 可相互

切换)

PS2 后传引出一路 PS2 接口

音频 后传一路音频信号

蜂鸣器 后传一路蜂鸣器报警信号

风扇 板载一路风扇控制接口

2.2 系统框图

2.3 连接器说明

2.3.1 前面板连接器

a) 按钮和灯

红色 LED 灯指示是 POWER OK,表示主板上所有电源供电 OK;按钮是复位按钮,用于

系统复位,此按钮跟后传的复位信号功能相同。b).网口前面板有三个千兆以太网接口,使

用三个 RJ45 接口(一个 1x1,一个 1x2),,接口定义如下:

PIN SIGNAL DSCRIPTION

1 TX+ Tranceive Data+ (发信号+)

2 TX- Tranceive Data- (发信号-)

3 RX+ Receive Data+ (收信号+)

4 BI_D3+ Bi-directional Data+(第三对双向信号+)

5 BI_D3- Bi-directional Data-(第三对双向信号-)

6 RX_D2- Receive Data-(收信号-)

7 BI_D4+ Bi-directional Data+(第四对双向信号+)

8 BI_D4- Bi-directional Data-(第四对双向信号-)

c) USB 接口定义

PIN SIGNAL DESCRIPTION

1 +5V USB 5V 电源

2 USB2.0- USB2.0 信号-

3 USB2.0+ USB2.0 信号+

4 GND 地信号

5 USB3.0_RX- USB3.0 接收信号-

6 USB3.0_RX+ USB3.0 接收信号+

7 GND 地信号

8 USB3.0_TX- USB3.0 发送信号-

9 USB3.0_TX+ USB3.0 发送信号+

d) VGA 接口定义

PIN SIGNAL DESCRIPTION

1 VGA_R VGA 红色信号

2 VGA_G VGA 绿色信号

3 VGA_B VGA 蓝色信号

4 NC 悬空管脚

5 GND 地信号

6 GND 地信号

7 GND 地信号

8 GND 地信号

9 VCC_5V VGA 的 5V 电源

10 GND 地信号

11 NC 悬空管脚

12 VGA_SDA VGA 的 I2C 数据信号

13 HSYNC 行频信号

14 VSYNC 场频信号

15 VGA_SCK VGA 的 I2C 时钟信号

e) RJ45 接口的 COM 口接口定义

PIN SIGNAL DESCRIPTION

1 RTS 请求发送信号

2 DTR 数据终端准备好

3 TXD 发送信号

4 GND 地信号

5 GND 地信号

6 RXD 接收信号

7 DSR 通讯设备准备好

8 CTS 允许发送

2.3.2 板载连接器接口定义

a) XMC 接口定义

A B C D E F

1 PCIE_RX0+ PCIE_RX0- 3.3V PCIE_RX1+ PCIE_RX1- VPWR

2 GND GND NC GND GND MRST#

3 PCIE_RX2+ PCIE_RX2- 3.3V PCIE_RX3+ PCIE_RX3- VPWR

4 GND GND NC GND GND MRSTO#

5 PCIE_RX4+ PCIE_RX4- 3.3V PCIE_RX5+ PCIE_RX5- VPWR

6 GND GND NC GND GND +12V

7 PCIE_RX6+ PCIE_RX6- 3.3V PCIE_RX7+ PCIE_RX7- VPWR

8 GND GND NC GND GND -12V

9 NC NC NC NC NC VPWR

10 GND GND NC GND GND GA0

11 PCIE_TX0+ PCIE_TX0- NC PCIE_TX1+ PCIE_TX1- VPWR

12 GND GND GA1 GND GND PRESENT#

13 PCIE_TX2+ PCIE_TX2- 3.3V PCIE_TX3+ PCIE_TX3- VPWR

14 GND GND GA2 GND GND MSDA

15 PCIE_TX4+ PCIE_TX4- NC PCIE_TX5+ PCIE_TX5- VPWR

16 GND GND NC GND GND MSCL

17 PCIE_TX6+ PCIE_TX6- NC PCIE_TX7+ PCIE_TX7- NC

18 GND GND NC GND GND NC

19 PCIE_CLK+ PCIE_CLK- NC PCH_WAKE_N NC/GND NC

NOTE:

VPWR 指的是 XMC 供电电源,可以 12V 和 5V 切换,默认状态下是 5V。

b) PMC 接口定义

2.3.3 后传部分接口定义

a) J1 接口定义

c) J3 接口定义

J3 Z A B C D E F

1 GND PIM_1 PIM_3 GND PIM_2 PIM_4 GND

2 GND PIM_5 PIM_7 PIM_57 PIM_6 PIM_8 GND

3 GND PIM_9 PIM_11 PIM_59 PIM_10 PIM_12 GND

4 GND PIM_13 PIM_15 GND PIM_14 PIM_16 GND

5 GND PIM_17 PIM_19 PIM_58 PIM_18 PIM_20 GND

6 GND PIM_21 PIM_23 PIM_60 PIM_22 PIM_24 GND

7 GND PIM_25 PIM_27 GND PIM_26 PIM_28 GND

8 GND PIM_29 PIM_31 PIM_61 PIM_30 PIM_32 GND

9 GND PIM_33 PIM_35 PIM_63 PIM_34 PIM_36 GND

10 GND PIM_37 PIM_39 GND PIM_38 PIM_40 GND

11 GND PIM_41 PIM_43 PIM_62 PIM_42 PIM_44 GND

12 GND PIM_45 PIM_47 PIM_64 PIM_46 PIM_48 GND

13 GND PIM_49 PIM_51 GND PIM_50 PIM_52 GND

14 GND PIM_53 PIM_55 GND PIM_54 PIM_56 GND

15 GND LPB_DB+

RxD2+

LPB_DB-

RxD2-

GND LPB_DD+ LPB_DD- GND

16 GND LPB_DA+

TxD2+

LPB_DA-

TxD2-

GND LPB_DC+ LPB_DC- GND

17 GND LPA_DB+

RxD1+

LPA_DB-

RxD1-

GND LPA_DD+ LPA_DD- GND

18 GND LPA_DA+

TxD1+

LPA_DA-

TxD1-

GND LPA_DC+ LPA_DC- GND

19 GND NC/LAN1_LINK NC/GPIO_0/

LAN1_ACT

NC/GPIO_1/

LAN1_SPEED

NC/GPIO_2/

LAN2_ACT

NC/GPIO_3/

LAN2_LINK

GND

NOTE: PIM 即为 PMC 后传信号,海军标无 PMC/XMC 后传信号定义,此定义为自定义

d) J4 接口定义

J4 Z A B C D E F

1 GND USB3+ A_RIGHTIN GND HD_D8 \HD_RST GND

2 GND USB3- A_LEFTIN LAN4_TX+ HD_D9 HD_D7 GND

3 GND USB4+ A_MICIN LAN4_TX- HD_D10 HD_D6 GND

4 GND USB4- A_CDRIGHT LAN4_RX+ HD_D11 HD_D5 GND

5 GND GND A_CDLEFT LAN4_RX- HD_D12 HD_D4 GND

6 GND USB34-VCC CDGND NC/LAN4_C+ HD_D13 HD_D3 GND

7 GND NC/LAN2_S

PEED

A_RIGHTO

UT NC/LAN4_C- HD_D14 HD_D2 GND

8 GND NC A_LEFTOUT NC/LAN4_D+ HD_D15 HD_D1 GND

9 GND NC NC NC/LAN4_D- \HD_IOCS16 HD_D0 GND

10 GND NC DVI_1TXC+ LAN4_ACT HD_A2 \HD_IOW GND

11 GND NC /

DP_HPLUG DVI_1TXC- LAN4_LINK \HD_CS3 \HD_IOR GND

12~14 KEY AREA

15 GND NC/

DP_LAN3P

DVI_2SENS

E LAN4_SPEED GND \HD_RDY GND

16 GND NC/

DP_LAN3N DVI_2DATA VCC SA2_Tx+ HD_IRQ GND

17 GND NC/

DP_LAN2P DVI_2CLK SA1_Tx+ SA2_Tx- HD_A1 GND

18 GND NC/

DP_LAN2N DVI_2TX2+ SA1_Tx- \HD_Detect HD_A0 GND

19 GND NC/

DP_LAN1P DVI_2TX2- SA1_Rx+ SA2_Rx+ \HD_CS1 GND

20 GND NC/

DP_LAN1N DVI_2TX1+ SA1_Rx- SA2_Rx- GND GND

21 GND NC/

DP_LAN0P DVI_2TX1- USB7+ USB8+ \HD_DRQ GND

22 GND NC/

DP_LAN0N DVI_2TX0+ USB7- USB8- USB78-VCC GND

23 GND NC/

DP_AUXP DVI_2TX0- DVI-1SENSE LAN3_SPEED

SATA/IDE_L

ED GND

24 GND GND DVI_2TXC+ DVI-1CLK NC/LAN3_C+ \HD_DACK GND

25 GND NC/ DVI_2TXC- DVI-1DATA NC/LAN3_C- LAN3_TXD+ GND

DP_AUXN

e) J5 接口定义

J5 Z A B C D E F

1 GND DVI_1TX0+ DVI_1TX0- LAN3_LINK LAN3_ACT LAN3_TXD- GND

2 GND DVI_1TX1+ DVI_1TX1- DDC_CLK NC/LAN3_D+ LAN3_RXD+ GND

3 GND DVI_1TX2+ DVI_1TX2- DDC_DAT NC/LAN3_D- LAN3_RXD- GND

4 GND VGA_VSYN VGA_HSYN NC/C5_TX+ GND C4_RI GND

5 GND VGA_BLUE VGA_GREN NC/C5_TX- C4_DTR/RX- C4_CTS GND

6 GND VGA_RED VGA_GND NC/C5_RX+ C4_TXD/RX+ C4_RTS GND

7 GND L1_SLCT L1_D7 NC/C5_RX- C4_RXD/TX+

/RTX+ C4_DSR GND

8 GND L1_PE L1_D6 NC C4_DCD/TX-

/RTX- GND GND

9 GND L1_BUSY L1_D5 NC C3_RI C3_DTR/RX- GND

10 GND \L1_ACK L1_D4 NC C3_CTS C3_TXD/RX+ GND

11 GND GND L1_D3 NC C3_RTS C3_RXD/TX+

/RTX+ GND

12 GND \L1_SLIN L1_D2 NC/GPIO_4 C3_DSR C3_DCD/TX-

/RTX- GND

13 GND \L1_INIT L1_D1 NC/GPIO_5 GND C2_RI GND

14 GND \L1_ERROR L1_D0 NC/GPIO_6 C2_DTR/RX- C2_CTS GND

15 GND \L1_AFEED \L1_STROB NC/GPIO_7 C2_TXD/RX+ C2_RTS GND

16 GND VCC VCC VCC C2_RXD/TX+

/RTX+ C2_DSR GND

17 GND GND GND GND C2_DCD/TX-

/RTX- GND GND

18 GND USB1+ USB2+ KB_DATA C1_DTR/RX- C1_RI GND

19 GND USB1- USB2- KB_CLK C1_TXD/RX+ C1_CTS GND

20 GND \SPEAKER VCC MS_DATA C1_RXD/TX+

/RTX+ C1_RTS GND

21 GND \WDG_REL GND MS_CLK C1_DSR C1_DCD/TX-

/RTX- GND

22 GND \RST_BUT \PWRSW \PWRGOOD NC/RTCBAT \PS_ON GND

三、主板设置

3.1 I/O 地址分配

以下列表是本主板的一些特殊寄存器。

地址 设备

0x080 BIOS POST CODE

0xa20 测试寄存器

0xa21 GPIO 配置寄存器

0xa22 GPIO 输出/输入寄存器

0xa23 LED1、LED2 寄存器

四、BIOS 设置

系统在上电或复位时, 按下 ( DEL )键可以进入 BIOS SETUP。用户可以用来完

成以下设置:

1.完成系统配置;

2.当出现配置错误时请选择 Load Optimal Defaults 设置项或按功能键 F9 恢复出厂默认设

置;

进入 BIOS 界面后,你可以用方向键移动光标选择 BIOS 设置界面上的选项,然后按

Enter 进入子菜单,用 ESC 键来返回主菜单,用 PAGE UP 和 PAGE DOWN 键或上下

( ↑↓ )方向键来选择具体选项回车键确认选择,F10 键保留并退出 Bios 设置。

4.1 MAIN 界面

图 4-1 Main 菜单界面

此菜单可以看到当前的 BIOS 版本号,板上所用 CPU 型号、主频等信息。并且可

对基本的系统配置进行设定,如时间、日期等。

4.2 Advanced 高级设置界面

图 4-2 Advanced 界面

4.2.1CPU 配置

图 4-3 CPU 配置界面 1

图 4-4 CPU 配置界面 2

图 4-5 CPU 配置界面 3

参数 选项 说明

Hyper-threading Enabled/Disabled 的超线程

Active Processor Cores All/1/2/3 数量

Overclocking lock Enabled/Disabled

Limit CPUID Maximum Enabled/Disabled

Execute Disabled Bit Enabled/Disabled 使能

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Enabled/Disabled 虚拟技术

Hardware Prefetcher Enabled/Disabled 使能

Adjacent Cache Line

Prefetch

Enabled/Disabled 使能

CPU AES Enabled/Disabled 功能

Boot Performance

Mode

Max Non-Turbo Performance/ Max

Battery/ Turbo Performance

超过最大功耗性能

EIST Enabled/Disabled

Turbo Mode Enabled/Disabled 使能

Package power limit

lock

Enabled/Disabled 使能

CPU power limit1 Parameter 设定第一个允许

CPU power limit1 Time Parameter 达到第一个允许的最大功耗

时允许保持的时间

CPU power limit2 Parameter 设定第二个允许

CPU power limit2 Time Parameter 达到第二个允许的最大功耗

时允许保持的时间

CPU power limit3 Parameter 设定第三个允许

CPU power limit3 Time Parameter 达到第三个允许的最大功耗

时允许保持的时间

Note:

1:Hyper-threading 主要是使单核实现双线程功能

2:Execute Disabled Bit 功能使能可以使一些本来不可被执行的内存区间可以被执

行。

3:CPU AES 选项可以使能用于 CPU 加密技术的一些指令。

4:使能的时候限定最大功耗到设定值

4.2.2 SATA 配置

图 4-3 SATA 的 AHCI 模式设定界面

图 4-4 SATA_RAID 模式配置

Configure SATA#1 as 选项有 IDE、AHCI 和 RAID 三种 SATA 配置模式,选择 IDE

选项就把 SATA 硬盘配置成传统 IDE 设备,选择 AHCI 和 RAID 需要操作系统有相应的驱

动支持。配置参数说明如下:

模式 参数 选项 说明

IDE N/A

AHCI

Aggressive LPM

support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主动 LPM 支持

SATA Controller Speed Default/Gen1/Gen2/Ge

n3

Default:自动检测

Gen1 : 1.5Gbit/s

Gen2 : 3Gbit/s

Gne3 : 6Gbit/s

RAID

PCIe Nand

Configuration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PCIe NAND 配置

PCIe Nand Port

Selected Auto/Port1/Port5

选择配置成 PCIe NAND 功能的

SATA 口

PCIe Nand config

Access lockdown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禁用 PCIe NAND 配置功

Aggressive LPM

support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主动 LPM 支持

SATA Controller Speed Default/Gen1/Gen2/Ge

n3

Default:自动检测

Gen1 : 1.5Gbit/s

Gen2 : 3Gbit/s

Gne3 : 6Gbit/s

Alternate ID Enabled/Disabled

All SATA Test Mode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SATA 自测试模式

图 4-5 USB 配置界面

Note:1).Legacy USB Support 主要用于支持非操作系统(BIOS/DOS)下 USB 键盘/鼠标

的支持,一般默认 Enabled;

2).XHCI Hand-off 主要用于当操作系统不支持 USB3.0 的时候,操作系统下的

USB3.0 设备操作;

3).EHIC Hand-off 主要用于当操作系统不支持 USB2.0 的时候,操作系统下的

USB2.0 设备操作;

图 4-6 NCT6106D Super IO Configuration

图 4-6 串口资源配置

图 4-7 并口资源配置

图 4-8 并口模式配置

Note:图 4-6/图 4-7/图 4-8 是用于串口和并口的 I/O 地址和中断以及并口的运行模式的配

置。建议使用默认配置;

图 4-9 的硬件监控界面

图 4-10 看门狗设置界面

图 4-11 网络配置界面 1

图 4-12 网络配置界面 2

4.3 CHIPSET 配置

图 4-13 Chipset 配置界面

4.3.1 PCH-IO 配置

图 4-14 PCH-IO 配置界面

图 4-15 PCIe 配置界面 1

图 4-16 PCIe 配置界面 2

选项 参数 说明

PCIe CLK Gating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PCIe CLK 开关

DMI Link ASPM Control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DMI 连接的 ASPM 控制

DMI Link Extended Synch

Control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DMI 连接的外部扩展同步

控制

PCIe Root Port Function

Swapping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源生 PCIe 口的通道交换功

Subtractive Decode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消减解码

PCI express Root Port 1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PCIe1

ASPM Support Disabled/L0s/L1/

L0sL1/Auto

设定 PCIe1 的 ASPM 状态,不使能

/L0s/L1/L0sL1/ Auto

L1 Substates Disabled/L1.1/

L1.2/L1.1&l1.2

设定在 PCIe1 处于 L1 状态时,可以存

在的几个亚状态

URR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PCI express Unsupported

Request Reporting.

FER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PCI Express Device Fatal

Error Reporting

NFER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PCI Express Device Non-

Fatal Error Reporting

CER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PCI Express Device

Correctable Error Reporting

CTO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PCI Express Completion

Timer T0

SEFE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Root PCI Express System

Error on Fatal Error

SENFE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Root PCI Express System

Error on Non-Fatal Error

SECE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Root PCI Express System

Error on Correctable Error

PME SCI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PCI Express PME SCI

Hot Plug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PCI express 的热插拔功

PCIe Speed Auto/Gen1/Gen2 设置 PCIe 的速度,自动协商

/Gen1/Gen2

Detect Non-compliance

Device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检测不兼容设备

Extra Bus Reserved 预留的外部总线(0~7)

Reserved Memory 为 PCIe1 通道预留的内存空间值

Prefetchable Memory 为 PCIe1 分配的可预存取的内存空间

Reserved IO 预留的 IO 空间

PCIE LTR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PCIE 的 LTR 功能

PCIE LTR Lock Enabled/Disabled 使能/不使能 PCIE 的 LTR 功能锁定

4.3.2 SYSTEM AGENT 配置

图 4-17 System Agent 设置界面

4.4 启动项顺序

图 5-18 Boot 界面

图 5-19 启动项顺序设置

Note:

在图 5-18 中选中 Hard Drive BBS Priorities,之后会进入图 5-19 的界面,图 5-19

中会显示所有的存储设备,将 Boot Option #1 中设置想要设置的第一启动项,只有在图

5-19 选项设置完之后才会把图 5-18 中的 Boot Option #1 中显示对应的选项再次选中想要

设置成第一启动项的存储设备。

五、BMC 操作

主板上有 BMC 管理芯片可以监控主板的一些信号状态,也可以通过 BMC 来预先设置主

板功能。比如网卡的前后切换,串口模式选择等。

BMC 的操作、设置都是通过前面板的 RJ45 调试串口来完成的。

5.1 SPI 寄存器

bmc 通过 SPI 总线访问 CPLD 芯片的寄存器。SPI 总线为 8 位操作,在 bmc 的 shell 中

操作命令为 spi 命令。

寄存器名 读写权

初始

说明

0 version r 0x01 硬件版本号

1 led register r 0xff 前面板 LED 指示灯

2 power reg1 r 0x8f 电源时序寄存器 1

3 power reg2 r 0x0c 电源时序寄存器 2

4 last

postcode

r 0x00 最后 1 个 postcode 代码

5 ram

postcode

r 0x00 最后 16 个 postcode 代码; 反复读取,连续读取,

地址自动递增

6 board config r/w 0x00 板卡功能配置寄存器

7 com1-2

config

r/w 0x00 串口 1,2 配置寄存器

8 com3-4

config

r/w 0x00 串口 3,4 配置寄存器

9 com5 config r/w 0x00 串口 5 配置寄存器

10 gpio config r/w 0xff GPIO 配置寄存器 置 1 配置为输出 置 0 配置为输入

11 gpio value r/w 0xff GPIO 引脚电平

6.1.1 版本号寄存器

此寄存器用于识别 CPLD 程序版本号,不可更改。

spi addr=0

数据位 名称 读写权限 初始值 说明

7:0 version r 0x01 硬件版本编号

6.1.2 LED 指示灯寄存器

此寄存器用于获取主板前面板放置的 4 个双色 LED 灯的状态。

双色 LED 灯可以有三种状态显示,分别是亮红色,亮绿色,灭。三种状态由两位数据位

表示。其中红色=01,绿色=10,灭=11 或者 00。

spi addr=1

数据

名称 读写

权限

初始值

(bit)

说明

7:6 led4

value

r 11 led4 用户控制

5:4 led3

value

r 11 led3 用户控制

3:2 led2

value

r 11 看门狗/硬盘指示灯: 01 红色代表看门狗复位 10 绿灯

闪烁硬盘读写 11 灭灯表示看门狗正常,硬盘没操作

1:0 led1

value

r 11 主板状态指示灯只读: 01 红色代表上电异常 10 绿色代

表上电正常 11 灭灯代表未加电

6.1.3 电源时序寄存器 1

此寄存器能获取主板当前的一些电源信号,当主板故障的时候,通过读取此寄存器能获知

主板的一些故障信息,方便查找板卡问题。

spi addr=2

数据

名称 读写

权限

初始值

(bit)

说明

7 lpc_pson# r 1 superio 芯片 atx 电源输出信号 =0,表示主板开机

=1,表示等待开机信号

6 pch_pwrok r 0 =1 代表 CPU 核电正常

5 vr_on r 0 =1 表示开启 CPU 核电,但是不保证核电正常

4 pch_mpwrok r 0 =1 代表主板所有 A 电和 M 电都准备就绪

3 pch_slp_s4# r 1 CPU 的 S4 状态信号 =0,内存信息写入硬盘,所

有部件停止工作 =1,正常状态

2 pch_slp_s3# r 1 CPU 的 S3 状态信号 =0,除了内存外的部件都停止

工作 =1,正常状态

1 lpc_rsmrst# r 1 置 1:主板 3.3va 电源正常 置 0:主板 3.3va 电源

异常

0 pg_v1p05a r 1 置 1:主板 1.05va 电源时候正常 置 0:主板

1.05va 电源异常

6.1.4 电源时序寄存器 2

此寄存器能获取主板当前的一些电源信号,当主板故障的时候,通过读取此寄存器能获知

主板的一些故障信息,方便查找板卡问题。

spi addr=3

数据 名称 读写 初始值 说明

位 权限 (bit)

7:4 nc r 0000 保留

3 pch_pltrst# r 1 pch 送出的复位外设信号,一般此信号在主板上

电完成后发送一个低脉冲,然后保持高电平。

2 pch_sys_rst# r 1 此信号为低,主板将进入复位状态。主板前面板

的复位按钮按下会导致此信号变低。

1 pch_sys_pwrok r 0 此信号为主板 CPU 核电正常后延时 50ms 后置 1

0 pch_sys_pwrok r 0 此信号为主板 CPU 核电正常后延时 50ms 后置 1

6.1.5 last postcode 寄存器

读此寄存器能获取主板当前送出的 postcode 代码。

spi addr=4

数据位 名称 读写权限 初始值 说明

7:0 post code r 0x00 最后 1 个 post code 代码

6.1.6 ram postcode 寄存器

连续读取此寄存器能获取主板最后发送的 16 个 postcode 代码。CPU 发出的 postcode 代

码被缓存到 1 个 16 字节的 ram 中,通过此寄存器可以将这存储的 16 个字节的 ram 数据

读出。每进行一次此寄存器的读取操作,ram 中的地址自动增加,当地址增加到 15 的时

候自动返回到 0 地址。

spi addr=5

数据位 名称 读写权限 初始值 说明

7:0 post code r 0x00 ram 缓存的 post code 代码

6.1.7 board config 寄存器

板卡功能配置寄存器。主板的 3 个网卡和 vga 接口支持前后出线切换,通过设置此寄存器

在主板上电前就设置好。主板的网卡 4 不支持前出线功能,所以没有网卡 4 的前后出线设

置。

spi addr=6

数据

名称 读写

权限

初始

说明

7:5 nc r 0 保留

4 gpio/lan led

switch

r/w 0 =0,gpio[3:0]引脚为 gpio 功能 =1,gpio[3:0]引脚为

lan1,lan2 指示灯

3:1 lan switch r/w 0 每 bit 位分别控制 3 个网口的前出或后出 =0,前面

板引出 =1,后传连接器引出

0 vga switch r/w 0 =0,VGA 接口在前面板有效 =1,VGA 接口通过后传连

接器引出

6.1.8 com1-2 config 寄存器

主板串口 1,2 支持 RS232,RS422,RS485 电平模式,此寄存器为其配置寄存器,通过设

置此寄存器可以配置串口的控制模式。

spi addr=7

数据

名称 读写

权限

说明

7 c2_term r/w 0 串口设置为 422 或者 485 的时候是否使能端接 120 欧姆

电阻 0:无端接电阻 1:rx 端有 120 欧姆端接电阻

6:5 c2_mode r/w 0 串口的工作模式: 00:芯片内循环,自收自发 01:rs232 电平

10:rs485 半双工 11:rs485/rs422 全双工

4 c2_slew r/w 0 串口的信号斜率控制 0:正常工作模式最高速率 rs422/485

可以达到 20Mbps,rs232 为 1Mbps 1:250kbps 斜率控制

3 c1_term r/w 0 同上

2:1 c1_mode r/w 0 同上

0 c1_slew r/w 0 同上

6.1.9 com3-4 config 寄存器

主板串口 3,4 支持 RS232,RS422,RS485 电平模式,此寄存器为其配置寄存器,通过设

置此寄存器可以配置串口的控制模式。

spi addr=8

数据

名称 读写

权限

说明

7 c4_term r/w 0 串口设置为 422 或者 485 的时候是否使能端接 120 欧姆

电阻 0:无端接电阻 1:rx 端有 120 欧姆端接电阻

6:5 c4_mode r/w 0 串口的工作模式: 00:芯片内循环,自收自发 01:rs232 电平

10:rs485 半双工 11:rs485/rs422 全双工

4 c4_slew r/w 0 串口的信号斜率控制 0:正常工作模式最高速率 rs422/485

可以达到 20Mbps,rs232 为 1Mbps 1:250kbps 斜率控制

3 c3_term r/w 0 同上

2:1 c3_mode r/w 0 同上

0 c3_slew r/w 0 同上

6.1.10 com5 config 寄存器

主板串口 5 支持 RS232,RS422,RS485 电平模式,此寄存器为其配置寄存器,通过设置

此寄存器可以配置串口的控制模式。

spi addr=9

数据

名称 读写

权限

说明

7:4 nc r/w 0 保留

3 c5_term r/w 0 串口设置为 422 或者 485 的时候是否使能端接 120 欧姆

电阻 0:无端接电阻 1:rx 端有 120 欧姆端接电阻

2:1 c5_mode r/w 0 串口的工作模式: 00:芯片内循环,自收自发 01:rs232 电平

10:rs485 半双工 11:rs485/rs422 全双工

0 c5_slew r/w 0 串口的信号斜率控制 0:正常工作模式最高速率 rs422/485

可以达到 20Mbps,rs232 为 1Mbps 1:250kbps 斜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