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 Upload
    tn

  • View
    55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2: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田哲益◎著林瑛琪博士◎著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3: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叢刊

6

作者序

平常用耳朵聆聽的音樂,若要

化為文字形式的介紹,的確有很多

的難處。由於本書是以一般大眾為

對象,因此本書對於台灣音樂的內

涵以三大主題,就是音樂發展歷史

脈絡、音樂作品與音樂家三者。台

灣的音樂大致上分為原住民音樂、

傳統音樂與西方新式音樂三大類,

再根據音樂形式、音樂功用、演唱

語言以及民族上的分類而有所細

分。過往,台灣傳統社會對於音樂

並不重視,但是由於台灣音樂前輩

的努力,使得音樂能夠逐漸紮根於

台灣。

本書在章節的安排上共分為

十一章,第一章從最能代表台灣特

色的原住民音樂開始,一般印象中

認為原住民族能歌善舞,現在台灣

流行樂壇多位原住民出身的歌手皆

有出色的成績,本章除了撒奇萊雅

作者序

族仍未找到相關資料外,分別以族

群的分類逐一介紹。第二章的「台

灣的北管與南管音樂」,在各時期

從大陸移民到台灣也將中國大陸傳

統音樂帶到台灣,其中南管與北管

為大宗。第三章「福佬與客家民

謠」,本章介紹代表一般民眾生活

百態的民謠,以閩南語與客語為

主。第四章為客家音樂的代表「客

家八音」。第五章「歌仔戲音樂與

說唱音樂」,說唱除了閩南語說唱

還有戰後來自大陸的說唱系統。第

六章「儀式宗教音樂」,包括台灣

三大重要宗教與孔廟祭儀式音樂,

基督教音樂以長老教會為主。第七

章「國樂在台灣」,介紹戰後台灣

國樂的發展,作品以台灣本地創作

的樂曲做介紹。第八章「戰前西方

音樂在台灣」與第九章「戰後西方

音樂的發展」,開始對於西方音樂

在台灣發展情形,按照時間先後從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4: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7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

荷屬東印度公司占有台灣南部開

始,到目前台灣,西方音樂就成為

台灣音樂的主流音樂的情形。此

外,台灣出身的音樂家也有多位獲

得國際樂壇的肯定,在國外知名的

樂團擔任指揮或是演奏者。也有對

台灣樂壇貢獻良多的外籍音樂家,

為台灣音樂注入另一股生命力。最

後兩章則以國語與閩南語流行歌曲

做介紹,除了簡單歷史發展介紹

外,是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與歌手

為中心。在時間上是以1990年以前

的流行歌為主。

台灣音樂的研究近年來也持續

發展中,除了音樂學者之外,本書

也加入了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

與文學各領域的學者之研究。

本書的資料來源以音樂學者

研究成果為主,包括許常惠、史惟

亮、張炫文、呂錘寬、王櫻芬、張

己任、陳勝田、王正平、顏綠芬、

鄭榮興、徐麗莎、簡上仁、林谷

芳、莊永明、趙琴、張夢瑞等多位

學者、先進的研究成果上。這次書

寫的過程中,流行歌曲的資料之正

確性較難掌握,因此除了莊永明、

鄭恆隆、郭麗娟、黃裕元等人研究

外,歌手的官方網頁或是官方部落

格也是重要參考資料來源。在各種

樂種作品的解說上,林谷芳主編的

《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一書附

有六片CD,國樂作品的介紹也是來

自CD樂曲的介紹。

由於筆者能力所限,本書有遺

漏或是錯誤之處,敬請讀者不吝指

教,待再版時一併修改。

林瑛琪序於2010年1月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5: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2

叢刊

目 錄

作者序 6

原住民音樂 8 泰雅族 8

 賽夏族 9

 邵族 10

 鄒族 10

 布農族 12

 排灣族 14

 魯凱族 15

 卑南族 16

 阿美族 17

 達悟族 19

 噶瑪蘭族 20

 太魯閣族 20

 賽德克族 21

 原住民音樂人 22

台灣的北管與南管音樂 28 北管音樂的意義與分布 28

 北管音樂的樂器 29

 北管音樂樂隊編制 32

 北管樂曲的種類 33

 北管音樂的語言與題材 36

 北管音樂曲目介紹 37

 北管著名的管閣 37

 北管音樂代表樂師 38

 南管音樂的意義 40

 南管音樂的特質 40

 南管音樂的樂器與演奏型態 41

 南管樂曲的種類 42

目 錄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6: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3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

 南管主要樂曲介紹 45

 南管代表性館閣 46

 南管著名的樂師 46

 南管音樂現況 49

福佬與客家民謠 50 福佬民謠的地區分布 50

 福佬系民謠的內容 52

 福佬民謠代表性歌曲 53

 福佬民歌代表藝人 59

 客家民謠的產生 60

 客家民謠的曲調 60

 客家民謠歌詞與格式 62

 客家民謠演唱與伴奏方式 62

 客家民謠曲目介紹 63

 客家民謠代表性音樂人 65

客家八音 68 「八音」與客家八音的意義 68

 客家八音的樂器種類 69

 客家八音樂曲的內容 71

 南北客家八音的差異 72

 客家八音著名樂團與藝師 73

歌仔戲音樂與說唱音樂 76 歌仔與歌仔調的意義 76

 歌仔戲唱腔的分類 76

 演唱方式 79

 樂隊與樂器 80

 歌仔戲音樂的特色 83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7: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4

叢刊

目 錄

 閩南語說唱音樂 85

 大陸體系說唱音樂 90

儀式宗教音樂 94 祭孔音樂 94

 道教音樂概論 97

 道教固有音樂 98

 道教音樂風格與結構 98

 道教後場音樂與樂器 99

 道教樂曲介紹 100

 台灣佛教音樂概念 101

 佛曲內容與體裁 102

 佛曲音樂的轉變 104

 台灣基督教音樂的發展 105

 當代創作風格與作品介紹 107

 聖詩音樂創作與工作者 109

國樂在台灣 112 國樂的定義 112

 國樂在台灣的發展 113

 國樂發展的問題 117

 國樂樂器 118

 台灣創作的國樂曲 120

 重要音樂家 121

戰前西方音樂在台灣 126 戰前的歷史發展 126

 鄉土訪問團與賑災義捐音樂會 129

 戰時體制下的發展 131

 代表性音樂家 13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8: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5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

戰後西方音樂的發展 138 戰後初期西方音樂在台灣 138

 音樂系所的成立 140

 戰後的西樂創作 141

 聲樂的發展 146

 戰後台灣音樂家 147

 旅外音樂家 151

國語流行音樂 154 歷史發展 154

 代表性國語流行歌曲與歌手 158

 校園民歌運動經緯 166

 校園歌曲代表作品 168

 重要詞曲創作者 171

閩南語流行歌曲 176 日治時期閩南語流行歌 176

 戰後初期的發展 178

 歌手的來源—歌唱比賽 180

 七○年代閩南語流行歌曲 181

 八○年代的閩南語歌曲 182

 代表作品與歌手 182

 重要詞曲創作者 184

 大事年表 198

 參考文獻 201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9: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叢刊

126

戰前西方音樂在台灣

戰前的歷史發展

台灣音樂發展的過程,進入

二十世紀以後,最為明顯的轉變,

就是西方音樂逐漸取代傳統音樂,

成為現在台灣音樂發展的主流,現

在台灣孩童學習音樂大多以西方音

樂為主。不過,這是經過數十年的

前輩音樂家的努力,才讓台灣民眾

逐漸接受全新外來的樂種。以戰前

西洋音樂在台灣的整個發展過程,

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

1、初傳入台啟蒙期(1624年-1662年)

自荷蘭東印度公司領有台灣到

離開為止,短暫的38年時間,荷蘭

人及西班牙人東來之後,西洋音樂

藉著基督教及天主教的傳教事業首

度與台灣接觸,此時期的西方音樂

就等同於基督教或天主教音樂。荷

戰前西方音樂在台灣

蘭東印度公司也派遣基督教喀爾文

教派宣教師共29人來台宣教。特別

是於明天啟7年(1627年)來新港社

宣教的甘治士(GeorgiusCandidius,

1597--1647)來台工作8年,與在

台工作12年的尤鈕士(RobertsuJu-

nius,1606--1655)兩位宣教師的努

力。在政教合一的政策下,傳教士

們創設學校,開設了「聖歌合唱」

課程,又建教堂並有主日禮拜,因

而產生了台灣第一個唱詩班與聖詠

隊。目前唯一發現的一首聖歌《大

衛詩篇第一百篇》,以及描繪60人

的詩班獻唱該首詩歌之情景。

《大衛詩篇第一百篇》是法國

喀爾文教派聖樂作曲家布爾鳩(Lou-

isBourgeois,1510-1561)創作

的,此階段時是配上新港語唱出。

同時,它已不是口傳相授的階段,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10: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127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

而是已有音樂出版品,聖詩的譯

本。《大衛詩篇第一百篇》現在曲名

為《天下萬邦,萬國,萬民》,收錄

在《聖詩》(台語版)第34首。在

政教合一的政策之下,人民不是基於

個人興趣的選擇來學習音樂,而是集

體地接觸西樂,因此西方音樂是全面

性地傳播到整個教化地區。由於全面

性的傳播方式,卻能廣泛地、迅速地

接觸到當時台灣的原住民,這也是此

時期西樂在台沿革的特點。

2、西樂在台停怠期(1662年-1858年)

荷蘭人離台後,西方音樂全

面中斷,直至天津、北京條約台灣

開港後,西洋音樂方得以再次傳入

台灣,這將近二百多年的時間,稱

為西樂在台的停怠時期。由於西樂

與中國傳統格格不入;西樂在政教

合一政策下首次入台,接觸民眾雖

廣,卻不夠深入,且其接觸對象多

侷限於台灣原住民;以及後來漢人

大量湧入,使得當時接受教會薰陶

的土著被同化或趨沒落等原因,所

以荷蘭時代傳入的西洋音樂終被連

根拔起,因而中斷了將近兩百年的

時間。

3、清末西樂的再度傳入

台灣因天津、北京條約開港

後,西方音樂乃藉著基督教與天主

教的傳教再度傳播到台灣。就天

主教系統言,根據郭乃焞的研究,

尚未發現有關此時期音樂文獻之保

存,因此僅能就當時天主教世界通

用之禮樂來推測可能傳入台灣之西

樂內容。由於天主教直至二十世

紀,才允許以各國民族性色彩之聖

樂用於儀式中,以當時之背景來推

測,可能當時來台傳教之神父已經

引進了聖詩,但仍需明確文獻作為

史料證據。

就基督教系統言,英國長老

會傳教士由南而入,加拿大長老會

傳教士由北而人。施大闢是第一位

教授西樂的教師(時為西元1880

年代),馬偕則帶動聖歌普及化,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11: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叢刊

128

戰前西方音樂在台灣

吳威廉牧師娘則對音樂教育有貢

獻。當時之音樂活動狀況是無論在

佈道、禮拜、日常生活等各方面,

皆有唱聖歌的記錄存在,可見這第

二次傳入的西樂,並非如同第一次

「政教合一」之下帶有強迫的性

質,乃是真正地進入教徒的日常生

活中而成為其重要的一部分。

西樂再傳入台,特別是在音

樂教育方面,各教會學校皆重視音

樂課程,且有優良的專業師資如吳

威廉牧師娘與德明利姑娘等人的投

入,因此得以有系統地傳授音樂知

識,培育音樂人才。在樂器方面,

則有「風琴」的傳入,並可能開始

訓練台灣人成為教堂琴師。至於音

樂內容方面,則有自廈門引進的

《養心神詩》歌本,另外,亦有以

台灣原住民的歌調配上聖經歌詞之

現象,更有文獻記載著已有人從事

聖歌創作的紀錄。

在音樂傳布範圍方面,已經

不再限於台灣西岸平原,進而伸及

東岸以及山區部分,且其對象不只

限於原住民,對象擴大了,包括閩

南人與客家人。所以第二次西樂入

台,其內容更形豐富,對象更為普

及,範圍更為廣大。

4、日治時期音樂發展

日治時期,日人在台逐漸建立

起教育體制,各級學校普遍重視音

樂課程,其中以師範學校為中心,

有系統的使西樂在台首度呈現多方

向之擴展。在此之前,西樂因係皆

由傳教士傳入,乃伴隨著傳教活

動或教會學校的音樂教育而發展,

日治時期以降以學校音樂教育為中

心。從日治時代開始,西樂在台的

活動成為一個轉捩點。都可以說是

接受、慢慢吸收以至蘊育成自己的

語彙而後創作外顯的,這是本時期

最重要的一個轉捩點。事實上,也

是為日據時期之後蓬勃起來的音樂

創作,做了承先啟後的貢獻。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12: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129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

對台灣音樂有卓越貢獻的另一

股力量則是留日的音樂家們,如張

福興、李金土、李志傳、高慈美、

張彩湘、呂泉生、陳暖玉、林澄

沐、高錦花、柯明珠、郭芝苑、林

秋錦等人,在日本學成返台後,除

了創作與演奏事業外,培育下一代

優秀音樂人才也功不可沒,成為台

灣音樂推動之中堅人物。

鄉土訪問團與賑災義捐音樂會

日治時期除了學校系統中音樂

教育,在社會方面,西樂樂團的產

生與音樂會的組織與活動更是讓西

方音樂能夠讓一般民眾有接觸西樂

的最佳途徑,其中以1934年與1935

年由留日音樂家所舉辦的兩次全台

巡迴音樂會影響最深遠。日治時期

台灣西方音樂發展過程中,舉辦了

二場大規模的巡迴表演的音樂會,

由於地點幾乎包括台灣西部主要都

市以及鄉鎮,給予西方音樂扎根台

灣助益甚大。台灣留學生在東京為

中心組織「東京台灣同鄉會」。在

西元1934年8月間,主辦「鄉土訪間

演奏會」。第二次是1935年7月,台

灣新聞報社主辦的新竹、台中震災

義捐音樂會。

1、台灣鄉土訪間音樂會

1934年6月成立東京台灣同鄉

會,為宣傳該會成立的目的,藉以

喚起台灣父老姊妹對音樂的興趣與

民族音樂,提高台灣的文化起見,

1934年8月,網羅旅東京的台籍音

樂家,音樂團成立的當時,請聞名

全省的楊肇嘉為該鄉土訪間團的團

長,組織了鄉土訪間音樂團,趁暑

假返台,歷訪全台各地。

舉從鄉土訪間音樂會。8月11

日起到19日間巡迴台北、新竹、台

中、台南、高雄五大都市。共有江

文也、高慈美、李金土、林秋錦、

柯明珠、陳泗治、林澄沐、林進生

等人演奏與演唱的作品有:李斯特

的《牙利狂想曲》、蕭邦的《圓舞

曲》、布拉姆斯《狂想曲》、威爾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13: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叢刊

130

戰前西方音樂在台灣

第的《火焰在燃燒》、林姆斯基.

高沙可夫的《印度之歌》、舒伯特

的《小夜曲》、華格納的《夕星之

歌》、北原白秋作詞、山田耕作作

曲《青年之歌》等作品。

演出的團員大多是後來本省

重要的音樂家。此次的巡迴演出到

處都受到熱烈的歡迎,聽眾反應極

佳,能欣賞到高水準的演奏,的確

提高了台灣地區的音樂水準。

▲▲女聲樂家林秋錦,攝於1934年「鄉土訪問音樂會」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14: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131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

2、新竹、台中震災義捐音樂會

西元1935年4月21日,台中、

新竹二州連續發生二次的大地震。

死傷與損害極其慘重,於是發起救

災活動,台灣新民報社舉行「震災

義捐音樂會」,由董事蔡培火負

責。7月3日到8月21日止在36個地

方舉行37場音樂會。參加音樂會的

台灣音樂家大致上與前一次相同,

增加了日本與西方音樂家的演出。

此外,蔡培火的長女蔡淑慧專攻小

提琴,也跟隨父親至台灣各地演

奏。此次音樂會曲目有:弘田龍太

郎作曲的《海鷗》、橋本國彥作曲

的《糖果和少女》及《蘆草船》、

舒伯特的《小夜曲》、蕭邦的《幻

想即興曲》,李斯特的《演奏會用

練習曲》與韓德爾的《奏鳴曲》等

作品。此外,台南神學院學生高約

拿,以口琴演奏聽眾較為熟悉的

《故鄉的憧憬》、《荒城之月》等

歌曲。

戰時體制下的發展

隨著中日戰爭逐漸擴大,1938

年之後,總督府便開始透過各級官

府、學校、公司、青年團等團體各

式大規模樂團的成立,以實踐所謂

「音樂報國,推動皇國文化」的工

作,在各地舉行各種名目的音樂演

奏會。特別是珍珠港事件之後,總

督府文藝政策統制味道更為濃厚,

在戰時體制下,對音樂活動的主要

改變有:洋樂樂團的頻繁的演奏活

動、廣泛推動的報國歌曲以及民俗

研究、民謠採集的成果。1940年

6月,「台灣吹奏樂報國會」在台

北市公會堂成立並舉行多項活動,

成為統合往後各類洋樂團的中心

組織。1941年皇民奉公會正式成

立,並對音樂開始進行政治統制的

動員。三宅正雄主張「新台灣音

樂」,鼓勵日文作詞者採用台灣的

音律歌唱日本歌詞,下令本土音樂

表演一律改唱日語歌詞,此外並舉

辦多場發表會,同時大力宣傳《君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15: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叢刊

132

戰前西方音樂在台灣

之代》、《太平洋行進曲》等國民

歌曲。1942年成立「台灣音樂文

化協會」,1943年並改組為「台

灣音樂奉公會」,並在各地成立音

樂奉公團,透過組織不斷的改組與

擴編,將所謂新音樂運動推動到各

地。

1941年發布的「國民學校令」

將台灣各地之公學校、小學校整

合為國民學校,其新學科制度中

的「唱歌科」改為「藝能科、音

樂」,並出版第三套的歌唱集教

本,其中曲子多半來自於日本創作

者。根據劉麟玉教授的研究,其相

關課程改制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童

鑑賞樂聲能力,使耳朵靈敏以做戰

爭民防之用。由於戰火不久蔓及台

島,實際成效在時局不穩定的情況

下並不清楚,但在總督府貫徹執行

的政策主導下,戰爭期間台灣的音

樂基礎教育意外地反而更為加強。

代表性音樂家

西式音樂除了透過教會系統的

推廣,另一管道是日治時期的學校

教育系統,由於台灣隸屬日本殖民

地,因此赴日留學學習音樂幾乎是

早期台灣音樂前輩的共同經驗,台

灣早期主要代表音樂家有:

1、張福興(1888/2/1-1954/3/5)

為第一位留日音樂家,1907

年,張福興從國語學校畢業時,獲

得校方推薦,以公費前往東京上野

音樂學校留學,主修管風琴,副

修小提琴。畢業後,張福興回到母

校教書,除學校教育外,張福興逐

漸獲邀參加各式的社會音樂活動,

從慈善音樂會、寄附演藝會、到各

官、私單位舉辦的音樂活動,十分

活躍。此外,張福興也積極採集民

歌,成就斐然。戰後不久發生了獨

子張彩湘因好友呂赫若為匪宣傳案

的牽連,被警調單位拘提並羈押一

月之久的事件。在此事件落幕後,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16: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叢刊

176

閩南語流行歌曲

日治時期閩南語流行歌

1、唱片公司的出現

台灣唱片公司的設立是二○年

代後期,民眾有剩餘的時間,得以

從事休閒活動。發展流行歌曲,需

仰賴一定的經濟實力,才能有足夠

的生產、消費能力,來支撐這個純

粹消費性、流行性的產業。台灣在

二○、三○年代以來都市文化、所

得的提升使得民眾有剩餘的時間,

得以從事休閒活動,以上社會背景

則提供了流行歌曲產生的土壤。

另一方面,1877年愛迪生發明

最原始的留聲機,人類進入可以將

聲音保存起來的新時代。世界第一

家唱片公司「EMI」1984於英國倫

敦成立,此後,世界各地的唱片公

司也相繼成立。1914年,台灣客籍

閩南語流行歌曲

藝人林石生、范連生等共計15名的

樂師、歌手,前往日本錄製歌仔戲

傳音樂,成為以台灣音樂錄製唱片

之始。然而,由於唱片在當時仍屬

奢侈品,銷售成績並不理想。直到

1925年,每片只售三、五角的「金

鳥牌」小型唱盤發行後,台灣的唱

片市場才逐漸繁榮起來。進入1930

年代,台灣已先後出現「金鳥」、

「飛鷹」、「東洋」、「駱駝」、

「利家」、「鶴標」、「太平」、

「文聲」、「新高」等多家著名的

唱片公司。

2、1930年代閩南語流行歌

在台灣閩南語流行歌曲起源

甚早,過往都認為《桃花泣血記》

是台灣最早的一首流行歌曲,流

行歌曲研究者李坤城認為時間可以

再往前推到1929年由飛應唱片公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17: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177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

司發行,由秋蟾演唱的《黑貓進行

曲》。但是真正達到「轟動」境界

的流行歌曲,則要到1932年配合

上海電影「桃花泣血記」在台灣上

演時,為了電影宣傳所創作的同名

歌曲。由當時台灣最大的唱片公司

古倫美亞唱片(今哥倫比亞)發

行。作詞者是著名的辯士(默片時

期的電影劇情解說員)詹天馬根據

電影《桃花泣血記》的劇情寫成。

譜曲是王雲峰,創作者與唱片公司

對於《桃花泣血記》立刻受到歡迎

也感到意外。陳君玉在《日據時期

台灣流行歌曲》提到當時流行的盛

況:「在音樂隊遊行宣傳時,吹奏

著《桃花泣血記》的曲,散布的宣

傳單上,更印著《桃花泣血記》的

詞、曲。於是,不過幾日,儘管那

支歌明明白白標榜是宣傳歌,竟大

大地流行起來。」

由於意外的暢銷,之後中國電

影來台放映時,都採取這套模式,

不但具有電影宣傳效果,唱片公司

也能大賺一筆。古倫美亞唱片公司

過去一向以往製作南管、北管、歌

仔戲、京戲等傳統戲曲唱片,《桃

花泣血記》成功後,唱片公司也發

現流行歌曲對於台灣民眾的魅力,

另開發流行歌曲系列的唱片。1933

年《望春風》、《月夜愁》出現之

後,閩南語流行歌曲才脫離電影宣

傳歌的束縛,獨立發展成一項新興

的樂種,甚至出現歌曲過於流行,

將歌曲內容拍成電影的現象。

古倫美亞公司看好閩南語流行

歌曲市場,開始擴張公司規模,重

金禮聘在新文學運動中活躍的陳君

玉來主持文藝部,在其籌策下,網

羅鄧雨賢、李臨秋等創作人才,陸

續產生《望春風》、《月夜愁》、

《雨夜花》等經典作品發行,也是

閩南流行歌曲第一個黃金時期。因

為流行歌曲帶動新商機,唱片公司

便增加博友樂、泰平、利家與勝利

等許多唱片公司。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18: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叢刊

178

閩南語流行歌曲

3、戰時體制下的發展

隨著中日戰爭的擴大,流行歌

曲創作者也無法如戰爭擴大前自由

的創作,創作自由受到箝制。除了

政治因素之外,製造唱片的原料,

以及唱機的各種零件,也呈現嚴重

的短缺,物資缺乏的情形愈來愈嚴

重。加上台中放送局的放送機室毀

於美軍轟炸,板橋放送局也因機件

損壞而停播。這些都對於當時閩南

語流行歌曲的傳播,造成非常不利

的影響。

戰後初期的發展

1、戰後發展的基礎與阻礙

經過三○年代間的本土唱片

市場經驗,台灣人對唱片製作非但

已不陌生,甚至已經有成立唱片公

司、形成獨立市場的經驗,最大問

題是缺乏大筆資金,以及技術層面

▲▲日治時期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宣傳車。牛車上是4個音樂人偶,分別演奏月琴、手風琴、擊

鼓和喇叭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19: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179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

的錄音問題,由於日治時期精緻的

錄音工作多半赴日完成,即使在台

灣錄音也請日本技師錄音,日治時

期沒有台灣本土的錄音設備和技術

人員,這項問題也就成為往後唱片

發展的瓶頸。

創作人才方面,詞曲創作者多

半出生於1905 至1920年之間,除了

早逝的鄧雨賢外,主要創作人正值

壯年的黃金歲月,均堪為戰後流行

歌創作的中堅,而這些音樂家幾乎

都具有留日背景。這些人才陸續加

入閩南語歌曲的創作發表,成為歌

壇中豐富的人才來源。

但由於當時的國民政府在政

治上採取高壓政策,很多人害怕自

己的作品會衍生出政治層面上的解

釋,因此都不願做文學或歌謠上的

創作,但有些作者,如李臨秋、陳

達儒等人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創作,

但創作量已不似日據時代那麼豐

富。當時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收酒干》(張邱冬松作詞作曲),

以一個十多歲小孩的「販賣聲」,

寫活了當時的時代環境,很快成為

大街小巷所傳唱的歌曲,卻遭到市

參議員的質詢,當時的台北市長游

彌堅極重視音樂教育,他本身也創

作了不少兒歌,認為台灣人唱自己

的歌並無不妥之處,不過《收酒

干》之後成為中共的統戰歌曲,因

此仍然難逃禁唱的命運。國民政府

的國語政策,壓縮了閩南語歌曲的

空間。閩南語歌曲因被定位為方言

歌曲,使原本主流之聲的地位頓

失。

2、混血歌曲的產生

所謂「混血歌曲」是指將日本

流行歌曲曲調填上閩南語語歌詞,

特別是在五○、六○年代的閩南語

歌壇,幾乎暢銷的曲子,曲調並非

自己創作,而是來自日本的。由於

直接現成的直接採用日本原曲的管

弦樂伴奏,可以省下作曲及樂隊演

奏的費用,使唱片公司的生產成本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20: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叢刊

180

閩南語流行歌曲

大為降低,同時,「混血歌曲」都

是在日本深受歡迎的曲子,重新填

上歌詞,大都也會受到台灣消費者

的青睞,降低了唱片乏人問津的商

業風險。由於語言的障礙,許多台

灣人聽不懂國語歌,反而習慣日本

味道的歌曲,這也是「混血歌曲」

得以在台灣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在以上因素下,從五○年代開始大

量出現了「混血歌曲」的風潮。包

括《孤女的願望》、《可憐的戀花

再會吧!》、《黃昏的故鄉》、

《媽媽請您也保重》、《山頂的黑

狗兄》、《離別的月台票》與《溫

泉鄉的吉他》等改編曲,「混血歌

曲」,不僅排擠了本土作家的創作

空間,導致許多「本土」的優秀創

作人才紛紛封筆隱退,阻礙了「台

語流行歌曲」的正常發展。

1967 年之後閩南語歌壇走入

長期的淡季,除了是歌曲本身逐漸

不被消費者認可之外,國民政府強

勢的推展國語,視閩南語為方言的

政策,使得閩南語歌曲也在語言文

化轉變的同時,成為台灣流行歌曲

的少數,使得唱片市場更為縮小,

市場對閩南語歌曲的信心慢慢的崩

解,而產生閩南語流行歌一度頓失

所據,雖然有閩南語業界人士積極

公演、大型比賽、唱片出版等工作

層出不窮,其成果大多有限。

歌手的來源—歌唱比賽

流行歌壇,不論國語或是閩南

語,1957 年之後漸漸廣泛的歌唱比

賽成為發掘歌星的重要來源,以播

放閩南語唱片起家的廣播電台對歌

唱比賽最為熱中,同時也藉此回饋

聽眾,凝聚聽眾支持。廣播電台與

唱片公司是各地歌唱比賽的主力,

「中國廣播公司」多半在光復節等

特殊日子舉辦閩語歌唱比賽,透過

報紙雜誌大肆報導,獲勝者因此普

受各界重視。

民營電台中以正聲廣播公司最

為熱衷,此外正言電台、台中的農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21: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181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

民電台、台南的勝利之聲、草屯的

中興電台和亞洲唱片合作舉辦過數

屆「歌星選拔比賽」,台北的華聲

電台等等都是當時極具代表性的歌

唱比賽。靠地方電台與廣播明星的

動員能力讓歌唱比賽持續下去。唱

片公司等演藝機構對歌唱比賽也是

相當有興趣,除亞洲唱片之外,金

馬唱片、國賓唱片、獅王唱片、國

泰音樂社、聯藝影業等機構都曾舉

辦歌唱比賽。歌唱比賽除了活動表

演以及吸收新歌手的目的之外,同

時也對娛樂商品達到促銷的效果。

至於以參加歌唱比賽出身的歌

手日後走紅於歌壇的有:1958年獲

得台北正聲、中華、民本等電台舉

辦之比賽的冠軍的鄭日清,因而踏

入歌壇,日後以《落大雨彼一日》

成名。閩南語歌壇代表性人物陳芬

蘭,在九歲的陳芬蘭也因獲得「台

北青年文化協會」主辦的歌唱比賽

冠軍而展露頭角。以唱《燒肉粽》

著名的郭金發,1960年以後參加了

中華、正聲、民本、華聲、天南等

電台舉辦之歌唱比賽獲冠軍,也因

此郭金發獲得唱片公司的青睞成為

歌手。中廣最大型的「台灣歌謠比

賽」則發掘了多位日後重量級的歌

手,例如:1962年的洪弟七,1965

年的余天,1966年的陳淑樺,余

天與陳淑樺後來以演唱國語歌曲為

主。演唱布袋戲歌曲為主的知名歌

手邱蘭芬,曾獲得中聲與正聲電台

的大型比賽冠軍。正言電台的「台

灣歌唱比賽大會」,發掘了來自阿

蓮鄉的黃西田,雖然當時並沒有得

到名次。

七○年代閩南語流行歌曲

1970年代黃俊雄布袋戲在電

視台播出後,轟動全台,布袋戲中

的插曲與主題曲也成為七○年代閩

南語歌曲的主流。閩南語歌曲終於

找到新的宣傳管道,布袋新戲「六

合三俠傳」中邀請灌錄許多唱片卻

成績不佳的西卿,演唱插曲《可憐

酒家女》一曲,使得低迷多時的閩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22: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叢刊

182

閩南語流行歌曲

南語歌壇出現曙光。此後演唱黃俊

雄布袋戲相關歌曲的大多受到相當

的歡迎,邱蘭芬以《苦海女神龍》

奠定歌壇地位。西卿與邱蘭芬以布

袋戲插曲帶動新歌曲的台語歌曲唱

片,為台語歌再闖出市場,這些布

袋戲插曲仍以日本歌曲為主,亦有

編唱民謠者,歌詞則多由黃俊雄創

作。

但重新找到經營模式的70年代

閩南語流行歌市場狹小,並掌握在

海山、麗歌等主要出品國語歌的唱

片公司之手,閩南語歌從此淪為邊

陲。

八○年代的閩南語歌曲

年輕學子則沉迷於西洋音樂,

閩南語歌謠創作風氣更趨低沉。

1980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機波及台

灣經濟,1982年,沈文程的《心事

誰人知》紅遍全台。歌詞內容增加

了社會現實面。陳小雲的《舞女》

都是這個時代的歌,1989年,《愛

拚才會贏》受到解嚴政治氣氛的影

響,不僅是流行歌曲,已經成為大

眾口語。此外,江蕙的代表作《酒

後的心聲》在進入九○年代,唱閩

南語歌曲,不再是「沒水準」的表

現,知名國語流行歌曲的作詞者慎

芝,也寫了《情字這條路》閩南語

歌,風潮所及,年輕音樂工作者也

紛紛投入閩南語歌壇。黑名單工作

室也以反諷時局的《抓狂歌》,表

達對政治的看法,成了閩南語歌曲

創作新的途徑。閩南語歌曲,不再

是「沒水準」的音樂。

代表作品與歌手

�《望你早歸》(紀露霞/唱、那卡諾/詞、楊三郎/曲)

每日思念你一人 昧得通相見 親像

鴛鴦水鴨不時相隨 無疑會來拆分離

牛阮孤單一個 若是黃昏月娘欲出來

的時 加添阮心內悲哀

你欲佮院離開彼一 也是月欲出來的

時 阮只好來拜託月 替阮講給伊知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23: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183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

講阮每日悲傷流目屎 希望你早一日

返來

口白:噫 無聊的月光暝 來引起阮

思念著故鄉的哥哥

哥哥 我自離開故鄉到現在 也味得

通達成著我的希望

我也時常想欲寫批返去安慰著你

又恐驚來加添著你的悲傷

你的憂愁 但是哥哥 請你著來相信

我 我不是彼一款無情的女性

   若是黃昏到月娘欲出來的時

我 我的心肝

牛郎織女二個 每年有相會 怎樣你

那一去全然無批 放捨會來拆分離 

牛阮孤單一個 若是黃昏月娘欲出來

的時 加添阮心內悲哀

你欲佮院離開彼一日 也是月欲出來

的時 阮只好來拜託月娘

替阮講給伊知 講阮每日悲傷流目屎

希望你早一日返來。

《望你早歸》呈現出台灣青

年到南洋等地當日本兵,戰爭結束

後,許多台籍日本兵卻仍尚未規

來。歌詞正道出了在家鄉希望丈夫

早日歸來的婦女的心情。完成之後

透過台灣廣播電台播出,立即受到

全島民眾的喜愛。原唱紀露霞演唱

的版本是有口白的部份,但是之後

演唱版大多捨棄。紀露霞有「寶島

歌后」之稱,本名邱秋英,1936年

出生於台北,1955年在出道,1961

年結婚,隨著丈夫定居嘉義,便退

出演藝圈,是戰後初期閩南語歌

后。幾年國內經常舉辦台語歌謠演

唱會,經常有人邀請紀露霞參加。

代表作品還有《黃昏嶺》、《青春

嶺》等。

�《捕破網》(李臨秋/詞、王雲峰/曲)

看著網 目眶紅 破甲這大孔 想要

補 無半項 誰人知阮苦痛 今日若

將這來放 是永遠無希望 為著前途

弄破網 找傢司補破網

手拿網 頭沈重 悽慘阮一人 意中

人 走叼藏 哪沒來逗幫忙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24: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叢刊

184

閩南語流行歌曲

姑不利將網振動 舉網針接西東

天河用現做橋板 全精神補破網

(魚入網 好年冬 歌詩滿漁港

阻風雨 駛孤帆 阮勞力無了工)

雨過天晴魚滿港 最快樂咱雙人

今日團圓心花香 從今免補破網

1948年2月8日,在永樂戲院舉

辦了一齣《補漁網》的舞台劇,主

題曲便是由李臨秋作詞,王雲峰譜

曲的《補破網》。此時台灣的政經

情勢都處於極不穩定的情勢下,通

貨膨脹問題,二二八事件的影響,

在惡劣的環境,李臨秋巧妙運用閩

南語「網」、「夢」、「望」三者

間的諧音關係,創作了這首富於時

代意義的歌曲。不僅具有撫慰時代

傷痛的作用,同時也將戰後台灣人

民望治心切、期待復元的心聲表露

無遺。

�《燒肉粽》(張邱東松/詞曲)

自悲自嘆歹命人 父母本來真疼痛

乎我讀書幾落冬 出業頭路無半項

暫時來賣燒肉粽 燒肉粽 燒肉粽

燒肉粽 欲做生理真困難

若無本錢做昧動 不正行為是不通

所以暫時做這款 今著認真賣肉粽

燒肉粽 燒肉粽 賣燒肉粽

物件一日一日貴 厝肉頭嘴這大堆

雙腳行到欲稱腿 遇著無銷上克虧

認真再賣燒肉粽

燒肉粽 燒肉粽 賣燒肉粽

欲做大來不敢望 欲做小來又無空

更深風冷腳手凍 啥人知阮的苦痛

環境迫阮賣肉粽

燒肉粽 燒肉粽 賣燒肉粽

這首《燒肉粽》的歌詞藉由一

個小市民的心聲,做小生意的人都

會沿街叫賣,將大時代的環境描寫

得極為透徹。當時政府於認為這首

歌帶有諷刺的意味,因此曾一度被

當局所禁唱,後來在1960年代才由

郭金發的唱腔重新詮釋,而把這首

歌給唱紅了起來。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Page 25: 8u33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ok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林瑛琪著�--�初版�--�

���������臺北市:台灣書房,2010.02

������面; 公分.��--(台灣誌記:8U33)

������參考書目:面

 ISBN�978-986-6318-10-8(平裝)

 1.�音樂史�2.�音樂家�3.�臺灣

���910.933���������������������������98025344

台灣誌記   8U33

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 (89.4)

作  者��林瑛琪博士��田哲益

圖片提供��陳杰仁

總�策�畫��戴月芳博士

特約編輯��袁玲 張文魁

特約美術編輯��彭範先

封面設計��彭範先

發�行�人��楊榮川

出�版�者��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地  址��台北市和平東路2段339號4樓

電  話��02-27055066

傳  真��02-27056100

郵政劃撥��18813891

網  址��http://www.wunan.com.tw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總�經�銷��朝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地  址��台北縣中和市橋安街15巷1號7樓

電  話��02-22497714

傳  真��02-22498715�

顧  問��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張澤平律師

出版日期��2010年�2月�初版一刷

ISBN��978-986-6318-10-8(平裝)

定  價��新台幣290元整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