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ANGCHUN DAILY 2018 9 26 星期三 责编 张正忠 常立志 版式 王曜宇 美编 副刊·书香 7 1931年9月下旬,甘心为日本人驱使的东北边 防军驻吉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在“九一八 事变”后的一周左右,三次命人持亲笔信函到今吉 林省吉林市官马山一带找到公署卫队团团长冯占 海,劝他投降。熙洽开出的“价码”先后是“任你吉 海护路司令”“改任你省城警备司令”“不愿就官职 可在日本留学,先给以数万元留学费用,尔后一切 费用由政府负责”。士兵们有些慌,他们心中爱戴 的这位英姿勃发、气宇轩昂的团长,面对如此诱惑 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很多人并不知道,冯占海正 在紧锣密鼓地安排如何渡江、如何据守、如何出 兵。不久,在准备充分之后,冯占海携全团官兵,正 式向吉林全省发出通电:“日寇侵我国土,掠我省 库,杀我同胞,熙洽卖国求荣,认贼作父,丧权辱国, 罪大恶极……我吉林爱国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 忾,坚决与寇逆抗战到底,恪尽保卫国土神圣职责, 愿我吉林全省爱国同胞共勉之。”随后,一面绣着 “冯”字的大旗迎风飘扬,冯占海也因此成为“吉林 抗战第一人”。 32年后的1963年,64岁的冯占海与时任吉林 省副省长张文海去吉林市检查工作。已经是肺癌 晚期的冯占海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在吉林市北山, 他对张文海说:“老张,我死后不要进入八宝山,也 不要大办追悼会。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刚过,不要为 我多花钱。这北山是我抗日的发起地,俗话说‘叶 落归根’,我这片枯叶也要落在这北山上……四时 八节,儿孙们来看我,让他们记住一段屈辱的历史, 发奋工作,强国强军!”当年 9 月,冯占海的心脏停止 了跳动,遵照他的遗嘱,他的英魂在吉林市北山长 眠。 一代抗日名将,在白山松水之间扬刀立马,即 便故去了,仍然惦记这片土地,长眠于此,镇守河 山。《冯占海抗战纪实》一书正是这样一部展现中华 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大作,洋洋 40 万字,堪称“吉林 抗战第一人”的“抗战第一书”。 从在吉林首举义旗,英勇对外,到战略转移,退 守关内;到融入抗日的大布局,与外敌周旋到底;到 转而经商理财,对抗战给予经济援助,为滇缅公路 运输作出特殊贡献;再到拒绝向同胞开枪;最后到 新中国建设,于吉林北山向自己的老朋友“托骨”, 《冯占海抗战纪实》以“纪实”这一体例对冯占海的 一生进行了完整的叙述,没有割裂他人生的任何一 个时期、任何一个部分,而是为他挺立吉林、最后又 回归吉林画了一个优美的“圆”。整部书每一个章 节读来都合情合理,在展示人生轨迹时做到了符合 逻辑的清晰。从起义抗战的“一事”到有始有终的 “一生”,《冯占海抗战纪实》完成了“吉林抗战第一 人”作为“一个人”的整体价值,故可称其为冯占海 的“抗战第一书”,此为一。 “纪实”并不好写,来不得半点虚构。多年以 前,作者谭译和他的团队抄录当年《浜江时报》报道 冯占海部队活动消息的资料卡片多达200余张,访 问当年国民党九十一师营长高尊三等老人后,整理 出的回忆录有厚厚的几十沓,一一走访当年冯占海 抗战时到过的松花江沿岸市县达到 16 个。近一段 时间,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还要反复进行遗址考察、 网络取证,不断地吸纳新鲜的研究成果……一系列 扎扎实实的准备工作,使得《冯占海抗战纪实》成为 目前吉林省义勇军方面占有资料最为完整的著 作。所以,缘于从冯占海的一个点,最后扩展到义 勇军的一个面,能够称这部书为“吉林抗战第一人” 的“抗战第一书”,此为二。 难以想象,作者为这部著作准备了36年!1980 年,辽宁省社科院谭译接到了一个任务,参与编写 一部《东北抗日义勇军人物志》。由于上世纪五六 十年代在吉林省长春市有缘见过冯占海,谭译想通 过自己的笔,记录下当年这位传奇人物的抗战点 滴。经过深入调查了解, 1987 年 1 月,包含了谭译主 笔的《冯占海抗日始末》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人物 志》出版,这篇关于冯占海的文章共3万字。随后, 他又一鼓作气,与他人合作出版了《抗日将领冯占 海》一书,全文 15 万字,收编在《吉林文史资料选辑》 第二十五辑,1988年1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冯占海抗战纪实》则是时隔 28 年之后,谭译推出的 又一部新作,全书文字量达到40万字。从当年一本 书的一个“章节”或者“部分”,扩展到如今 40 万字的 完整著作,纪实一书已经成为冯占海将军实至名归 的“抗战第一书”,此为三。 掌握越多的历史细节越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 相。这些细节的增加,极大地丰富了抗战历史,使 冯占海的抗日贡献更加完整。因此,从冯占海一支 部队的完整表述,实现了对抗战历史的全局把握。 《冯占海抗战纪实》对更加准确地表述历史作出了 重要的贡献,历史完全有理由称此书为“吉林抗战 第一人”的“抗战第一书”,此为四。 以往很多时候,地方在挖掘当地抗战英雄的历 史故事过程中,往往从区域出发,又陷入区域当 中。但作为“吉林抗战第一人”的《冯占海抗战纪 实》一书并没有把冯占海限定在“吉林境内”。全书 不仅把冯占海在吉林的抗战精彩纷呈地展现在读 者的面前,而且同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这位抗日英雄北到黑龙江南岸,南到江西南 昌,东至镜泊湖,西至太行山的十余个省区的战斗足迹,可谓南征北战,东挡西杀。 对于这支富有传奇色彩的义勇军来说,《冯占海抗战纪实》最为全面地反映了这支从 吉林子弟中成长起来的军队的面貌。没有就吉林写吉林,而是从“一地”的历史纵横 发展到全国的范围,并最终展现出全民族的抗战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这怎能不将其 称为“吉林抗战第一人”的“抗战第一书”呢?!此为五。 冯占海并不孤独,追随他一起抵抗外侮的,还有一众血性汉子。《冯占海抗战纪 实》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冯占海一个人的身上,还交代了这支队伍中几十位将领的英 雄事迹和最终结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抗日的群像。书中记录了冯占海部在抗 日战场上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杨树藩,记录了被日军飞机轰炸牺牲的旅长李文 光,记录了主力西撤乞援、留在原地开展游击战争、后被炮弹击中牺牲的田霖,此外 还有苏剑飞、郜凤林、胡宝山等等战斗英雄。从“一人”到“一体”,《冯占海抗战纪实》 作为“抗战第一书”,此为六。 从一个人的一件事到这个人的一生,从一个历史的节点展示整部抗战历史的剖 面,从一个偶然的机会到终其一生来搜集、研究一个历史人物,从区域历史到全域情 怀,从细节的再梳理到改变以往的历史叙事,从一个人延展到一个群体,《冯占海抗 战纪实》的完整性不可替代、毋庸置疑,奠定了它作为“吉林抗战第一人”的“抗战第 一书”的历史地位。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 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 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 三国“三大战役”的收尾战,这一战最终决 定了三国的走势与结局。我们在正史或野史 中,更多的是关注战争中的兵法运用和胜败 得失,却鲜有人注意到,在战争背后,魏、 蜀、吴三方谍报系统那不亚于真刀实枪的殊 死较量。抽丝剥茧般的探案解密中,读者追 随作者的讲述情境,不由得沉浸其中脑洞大 开。 《三国谍影3火烧连营》在系列小说前 两部精彩讲述的基础上,更是把“矾书” “暗桩”“纸鸢”等古代谍战技巧讲述得鲜活 生动引人入胜。小说的开篇就惊悚刺激:武 昌城都尉夫人暴毙,却血液凝固眼珠赤红。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死者竟然会诈尸而 起,与解烦营的贾逸校尉和陆延都尉展开一 场血腥大战。最终死者被火榴弹烧成焦炭, 可两位办案者也陷入深度的昏迷中。“子不 语怪力乱神”,难道世间真有鬼神的存在 吗?小说接着写出两个连环案,死者的状况 与都尉夫人之死如出一辙,这给人以诡异、 匪夷所思的感觉。这样的情况貌似要颠覆无 神论者的世界观,可装神弄鬼的表象下究竟 是谁在作祟? 《三国谍影3火烧连营》与整套系列小 说的风格一脉相承。它既围绕三国故事背景 在情节上继续推进,而且新出场的人物,总 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陆逊的长子陆 延,这个年龄不到二十岁的江东才俊,在史 书仅只言片语记载为早夭,而在此部小说 中,却成为主宰全篇的风云人物。他和主人 公贾逸一同破案探险,旗鼓相当地推动着情 节的发展。这个股子里有点傲气、自命不凡 的小公子,他的能耐到底有多大?他的真实 身份会让人有多惊讶,这些都可以到小说中 去一探究竟。贾逸,这位贯穿三国谍影的高 级间谍,仍旧是思维缜密,行动果敢,心细 如发。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不达目的不罢休 的执着。前方无论是刀山火海,只要是任务 在身,目标所向,他都始终坚持向前毫不退 缩。他身上体现出的唯物论意识,也是小说 作者自身世界观之所在。还有那个可爱的姑 娘孙梦,她在小说中与贾逸形影相伴不离不 弃,她到底是不是贾逸的旧识?这些神秘人 物,与事情的真相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揭开 关键人物神秘的面纱,也就找到问题的答 案。这正如假天师于吉和“凝固术”与“天 火散字”,知道了其中的伎俩,也就解开了 一系列的谜团。 《三国谍影3火烧连营》深刻地反映出 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束缚和一入侯门深 似海的凄凉与无奈。贾逸艺高人胆大,却不 得不受制于寒蝉,成为她手上的“棋子”。 陆延出身豪门,但复杂的家庭背景与王权的 利害冲突,把为家族谋幸福谋利益的他推上 风口浪尖,他的选择是对是错,这要从不同 的视角和立场去看。东吴第四任掌军人陆 逊,能够沉稳心气,卧薪尝胆并对敌一击即 中,他对整个战局和家族内部事务的洞若观 火,当机立断,也为我们今人树立了学习的 榜样。 夷陵之战背后的谍战光影 朱延嵩 解读: 提起观潮,大家首先想到 的就是闻名天下的钱塘江大 潮,那场面,绝对堪称天下奇 观。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 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 壮观。 据记载,观潮的最佳时期在 农历八月十八前后,苏轼就曾经 感叹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 无。”(《催试官考较戏作》)可见, 在宋代,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 就已经是闻名天下。 好多人熟悉钱塘江大潮可 能源自初中语文的一篇课文 《观潮》,作者是周密,同样也 是一位宋代人,描写的就是宋 代钱塘江大潮的盛况。文章的 一开头就指出:“浙江之潮,天 下之伟观也。”那么究竟雄伟到 什么程度呢?接下来,文章又 写道:“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 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 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 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也就是说,当潮水刚刚从 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地看 去,仅仅是看到一条白线,而 随着潮水的渐渐逼近,就像 “玉城雪岭”般的潮水连天袭 来,并且声音大的如同雷鸣一 般,震天撼地,这“玉城雪 岭”指的就是白玉做的城墙和 白雪皑皑的山岭,如此般潮 水,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高度 和气势。 但这还并没有结束,接 着,奔涌而来的潮水,激扬喷 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雄 伟壮阔,仅仅通过文字叙述就 让我们领略到了钱塘江潮水的 壮阔,可见,这潮水真的是古 今奇观。 陈 师 道 的 这 首 《十 七 日 观 潮》,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 出,诗人是特意选中了十七日 这天来观潮的,第一句说的应 该是海潮刚刚开始的时候,也 就是所谓的“一线潮”,陈师道 说“漫漫平沙走白虹”,相比之 下,这一句要比周密的那一句 “仅如银线”浪漫了许多。 不仅如此,在第一句中, 既写了沙滩,又写了潮水。用 一个“漫漫平沙”来开篇,首 先就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开阔的 意境,而将潮水比作白虹,又 是一个创举,彩虹我们都常 见,但白虹几人见过? 可是白虹那形态,您想也 想得到,一定是弯弯的,尽管 称作“一线潮”,但肯定也会有 弯曲的形状,所以这个比喻再 形象不过了,有形状,有颜 色,而用一个“走”字,又增 加了一种动态感,就这样简单 的几个字,就将潮水的颜色、 形状、状态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如果说第一句已经气度不 凡了,那么诗歌的第二句写得 就更精彩了。“瑶台失手玉杯 空”,用了一句奇特的想象,说 的是这奔涌的海潮,应该是天 上瑶台的仙人,一不小心打翻 了手中的玉杯,满杯的琼浆玉 液都倾泻而下。 这奔腾潮水的气势,恐怕 也只有借助于神话传说才能解 释。而“空”字恰恰也表明了 潮水的多与大。尽管诗人没有 直接去描写潮水是如何壮阔 的,而通过这样一句奇特的想 象,为读者留下了广阔想象的 空间,可见诗人技法的高超。 接下来又用一句“晴天摇 动清江底”来写晴朗天空下的 潮水。天空倒映在清澈的水 中,但因为这浪潮波涛汹涌, 天空的倒影也随着浪潮不停地 晃动,甚至让我们产生了一种 幻觉,汹涌的浪潮,仿佛把天 都撼动了。这里仅仅用了一个 “摇动”,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满 江波涛涌动的那种雄浑的气势。 诗人沉浸在这潮水之中, 一直看到了落日时分。“晚日浮 沉急浪中。”又从落日的角度来 写浪潮。落日的倒影也随着波 浪不停地沉浮,这里的“急” 字又恰恰写出了潮水的状态, 这同样也会带给人一种幻觉, 好像是急浪在牵引着落日下 沉,最终消失在无边无尽的浪 潮之中。 诗歌的后两句,用的都是 侧笔,虽然是写潮水,却不直 接写潮水,而是通过天空和落 日在潮水中的倒影来写潮水的 铺天盖地、波澜壮阔,读来觉 得非常的新鲜。 (作者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日本高人气推理小说家湊佳苗温情治愈系列代 表作《往复书简》,由磨铁图书推出。 这部治愈小说充满了悬疑的氛围:小静的婚礼让 高中时代的好友重聚,悦子因此得知千秋五年前已下 落不明,而新郎正是千秋的前男友,千秋的失踪跟这 对新人有什么关系?刚退休的老师委托大场敦史调 查二十年前的一次事故所牵涉到的六名学生的现况, 老师真的只想知道这六个人过得如何吗?万里子交 往了十五年的男友突然出国当志愿者,不由让她想起 十五年前他们所经历的校园霸凌和仓库起火事件。 十五年的起诉期届满,男友的真实面目到底是守护者 还是凶手? 《往复书简》展现了人性的高光时刻,在每一封往 来的信件背后,每一个不曾言说的秘密,都隐藏着当 事人至真至纯的善意。当意外发生时,我们习惯性的 认为有人作恶,自以为洞察了人性的黑暗面,然而,真 实的人生哪有那么多恶意,能让有罪的人继续走下去 的,是理解、宽恕和守护的力量。意外的真相是什么 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要好好活下去。 书中三个中篇故事,两篇都被影视改编。其中 《二十年后的作业》被改编成电影《北方的金丝雀》,由 吉永小百合出演,宫崎葵、满岛光、森山未来、腾地凉 等一众明星联合出演。另一个故事“十五年后的补 习”被改编成电视剧。 作者湊佳苗,1973年生于广岛县。武库川女子大 学家政系毕业。2008 年,长篇处女作《告白》问世,同 年被评选为“周刊文艺十佳推理小说”国内原创作品 第一名,及2009年第六届本屋大奖。 (本报综合整理) 《赵孟頫·洛神赋》由吉林文史出版社推出,这是 中国历代名家名品集萃之一。赵孟頫临习王献之书 《洛神赋》甚勤,与此同时,他也多次以行书写下《洛神 赋》全文。他的这篇《洛神赋》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 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 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 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 现自身的追求,如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 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 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 (本报综合整理) 汹涌澎湃 原文: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宋·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本版组稿 李丽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吉林抗战第一人 - epaper.1news.ccepaper.1news.cc/ccrb/pc/paper/att/201809/26/3368665b-82f6-4e8e-8bd8-f... · changchundaily 2018年9月26日 星期三 责编 张正忠 常立志

  • Upload
    others

  • View
    1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吉林抗战第一人 - epaper.1news.ccepaper.1news.cc/ccrb/pc/paper/att/201809/26/3368665b-82f6-4e8e-8bd8-f... · changchundaily 2018年9月26日 星期三 责编 张正忠 常立志

CHANGCHUN DAILY2018年9月26日 星期三

责编 张正忠 常立志版式 王曜宇美编 聂 丹副刊·书香版7

1931年9月下旬,甘心为日本人驱使的东北边防军驻吉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一周左右,三次命人持亲笔信函到今吉林省吉林市官马山一带找到公署卫队团团长冯占海,劝他投降。熙洽开出的“价码”先后是“任你吉海护路司令”“改任你省城警备司令”“不愿就官职可在日本留学,先给以数万元留学费用,尔后一切费用由政府负责”。士兵们有些慌,他们心中爱戴的这位英姿勃发、气宇轩昂的团长,面对如此诱惑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很多人并不知道,冯占海正在紧锣密鼓地安排如何渡江、如何据守、如何出兵。不久,在准备充分之后,冯占海携全团官兵,正式向吉林全省发出通电:“日寇侵我国土,掠我省库,杀我同胞,熙洽卖国求荣,认贼作父,丧权辱国,罪大恶极……我吉林爱国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坚决与寇逆抗战到底,恪尽保卫国土神圣职责,愿我吉林全省爱国同胞共勉之。”随后,一面绣着

“冯”字的大旗迎风飘扬,冯占海也因此成为“吉林抗战第一人”。

32 年后的 1963 年,64 岁的冯占海与时任吉林省副省长张文海去吉林市检查工作。已经是肺癌晚期的冯占海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在吉林市北山,他对张文海说:“老张,我死后不要进入八宝山,也不要大办追悼会。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刚过,不要为我多花钱。这北山是我抗日的发起地,俗话说‘叶落归根’,我这片枯叶也要落在这北山上……四时八节,儿孙们来看我,让他们记住一段屈辱的历史,发奋工作,强国强军!”当年9月,冯占海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遵照他的遗嘱,他的英魂在吉林市北山长眠。

一代抗日名将,在白山松水之间扬刀立马,即便故去了,仍然惦记这片土地,长眠于此,镇守河山。《冯占海抗战纪实》一书正是这样一部展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大作,洋洋40万字,堪称“吉林抗战第一人”的“抗战第一书”。

从在吉林首举义旗,英勇对外,到战略转移,退守关内;到融入抗日的大布局,与外敌周旋到底;到转而经商理财,对抗战给予经济援助,为滇缅公路运输作出特殊贡献;再到拒绝向同胞开枪;最后到新中国建设,于吉林北山向自己的老朋友“托骨”,

《冯占海抗战纪实》以“纪实”这一体例对冯占海的一生进行了完整的叙述,没有割裂他人生的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部分,而是为他挺立吉林、最后又回归吉林画了一个优美的“圆”。整部书每一个章节读来都合情合理,在展示人生轨迹时做到了符合逻辑的清晰。从起义抗战的“一事”到有始有终的

“一生”,《冯占海抗战纪实》完成了“吉林抗战第一人”作为“一个人”的整体价值,故可称其为冯占海的“抗战第一书”,此为一。

“纪实”并不好写,来不得半点虚构。多年以前,作者谭译和他的团队抄录当年《浜江时报》报道冯占海部队活动消息的资料卡片多达200余张,访问当年国民党九十一师营长高尊三等老人后,整理出的回忆录有厚厚的几十沓,一一走访当年冯占海抗战时到过的松花江沿岸市县达到16个。近一段时间,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还要反复进行遗址考察、网络取证,不断地吸纳新鲜的研究成果……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准备工作,使得《冯占海抗战纪实》成为目前吉林省义勇军方面占有资料最为完整的著作。所以,缘于从冯占海的一个点,最后扩展到义勇军的一个面,能够称这部书为“吉林抗战第一人”的“抗战第一书”,此为二。

难以想象,作者为这部著作准备了36年!1980年,辽宁省社科院谭译接到了一个任务,参与编写一部《东北抗日义勇军人物志》。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吉林省长春市有缘见过冯占海,谭译想通过自己的笔,记录下当年这位传奇人物的抗战点滴。经过深入调查了解,1987年1月,包含了谭译主笔的《冯占海抗日始末》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人物志》出版,这篇关于冯占海的文章共3万字。随后,他又一鼓作气,与他人合作出版了《抗日将领冯占海》一书,全文15万字,收编在《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五辑,1988年1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冯占海抗战纪实》则是时隔28年之后,谭译推出的又一部新作,全书文字量达到40万字。从当年一本书的一个“章节”或者“部分”,扩展到如今40万字的完整著作,纪实一书已经成为冯占海将军实至名归的“抗战第一书”,此为三。

掌握越多的历史细节越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相。这些细节的增加,极大地丰富了抗战历史,使冯占海的抗日贡献更加完整。因此,从冯占海一支部队的完整表述,实现了对抗战历史的全局把握。

《冯占海抗战纪实》对更加准确地表述历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历史完全有理由称此书为“吉林抗战第一人”的“抗战第一书”,此为四。

以往很多时候,地方在挖掘当地抗战英雄的历史故事过程中,往往从区域出发,又陷入区域当中。但作为“吉林抗战第一人”的《冯占海抗战纪实》一书并没有把冯占海限定在“吉林境内”。全书不仅把冯占海在吉林的抗战精彩纷呈地展现在读

者的面前,而且同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这位抗日英雄北到黑龙江南岸,南到江西南昌,东至镜泊湖,西至太行山的十余个省区的战斗足迹,可谓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对于这支富有传奇色彩的义勇军来说,《冯占海抗战纪实》最为全面地反映了这支从吉林子弟中成长起来的军队的面貌。没有就吉林写吉林,而是从“一地”的历史纵横发展到全国的范围,并最终展现出全民族的抗战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这怎能不将其称为“吉林抗战第一人”的“抗战第一书”呢?!此为五。

冯占海并不孤独,追随他一起抵抗外侮的,还有一众血性汉子。《冯占海抗战纪实》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冯占海一个人的身上,还交代了这支队伍中几十位将领的英雄事迹和最终结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抗日的群像。书中记录了冯占海部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杨树藩,记录了被日军飞机轰炸牺牲的旅长李文光,记录了主力西撤乞援、留在原地开展游击战争、后被炮弹击中牺牲的田霖,此外还有苏剑飞、郜凤林、胡宝山等等战斗英雄。从“一人”到“一体”,《冯占海抗战纪实》作为“抗战第一书”,此为六。

从一个人的一件事到这个人的一生,从一个历史的节点展示整部抗战历史的剖面,从一个偶然的机会到终其一生来搜集、研究一个历史人物,从区域历史到全域情怀,从细节的再梳理到改变以往的历史叙事,从一个人延展到一个群体,《冯占海抗战纪实》的完整性不可替代、毋庸置疑,奠定了它作为“吉林抗战第一人”的“抗战第一书”的历史地位。

﹃吉林抗战第一人﹄的﹃抗战第一书﹄

□鲍盛华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收尾战,这一战最终决定了三国的走势与结局。我们在正史或野史中,更多的是关注战争中的兵法运用和胜败得失,却鲜有人注意到,在战争背后,魏、蜀、吴三方谍报系统那不亚于真刀实枪的殊死较量。抽丝剥茧般的探案解密中,读者追随作者的讲述情境,不由得沉浸其中脑洞大开。

《三国谍影 3 火烧连营》 在系列小说前两部精彩讲述的基础上,更是把“矾书”

“暗桩”“纸鸢”等古代谍战技巧讲述得鲜活生动引人入胜。小说的开篇就惊悚刺激:武昌城都尉夫人暴毙,却血液凝固眼珠赤红。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死者竟然会诈尸而起,与解烦营的贾逸校尉和陆延都尉展开一场血腥大战。最终死者被火榴弹烧成焦炭,可两位办案者也陷入深度的昏迷中。“子不语怪力乱神”,难道世间真有鬼神的存在

吗?小说接着写出两个连环案,死者的状况与都尉夫人之死如出一辙,这给人以诡异、匪夷所思的感觉。这样的情况貌似要颠覆无神论者的世界观,可装神弄鬼的表象下究竟是谁在作祟?

《三国谍影 3 火烧连营》 与整套系列小说的风格一脉相承。它既围绕三国故事背景在情节上继续推进,而且新出场的人物,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陆逊的长子陆延,这个年龄不到二十岁的江东才俊,在史书仅只言片语记载为早夭,而在此部小说中,却成为主宰全篇的风云人物。他和主人公贾逸一同破案探险,旗鼓相当地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这个股子里有点傲气、自命不凡的小公子,他的能耐到底有多大?他的真实身份会让人有多惊讶,这些都可以到小说中去一探究竟。贾逸,这位贯穿三国谍影的高级间谍,仍旧是思维缜密,行动果敢,心细如发。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前方无论是刀山火海,只要是任务在身,目标所向,他都始终坚持向前毫不退

缩。他身上体现出的唯物论意识,也是小说作者自身世界观之所在。还有那个可爱的姑娘孙梦,她在小说中与贾逸形影相伴不离不弃,她到底是不是贾逸的旧识?这些神秘人物,与事情的真相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揭开关键人物神秘的面纱,也就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正如假天师于吉和“凝固术”与“天火散字”,知道了其中的伎俩,也就解开了一系列的谜团。

《三国谍影 3 火烧连营》 深刻地反映出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束缚和一入侯门深似海的凄凉与无奈。贾逸艺高人胆大,却不得不受制于寒蝉,成为她手上的“棋子”。陆延出身豪门,但复杂的家庭背景与王权的利害冲突,把为家族谋幸福谋利益的他推上风口浪尖,他的选择是对是错,这要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去看。东吴第四任掌军人陆逊,能够沉稳心气,卧薪尝胆并对敌一击即中,他对整个战局和家族内部事务的洞若观火,当机立断,也为我们今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夷陵之战背后的谍战光影□ 朱延嵩

解读:提起观潮,大家首先想到

的就是闻名天下的钱塘江大潮,那场面,绝对堪称天下奇观。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据记载,观潮的最佳时期在农历八月十八前后,苏轼就曾经感叹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催试官考较戏作》)可见,在宋代,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就已经是闻名天下。

好多人熟悉钱塘江大潮可能源自初中语文的一篇课文《观潮》,作者是周密,同样也是一位宋代人,描写的就是宋代钱塘江大潮的盛况。文章的一开头就指出:“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那么究竟雄伟到什么程度呢?接下来,文章又写道:“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也就是说,当潮水刚刚从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地看去,仅仅是看到一条白线,而随着潮水的渐渐逼近,就像

“玉城雪岭”般的潮水连天袭来,并且声音大的如同雷鸣一般,震天撼地,这“玉城雪岭”指的就是白玉做的城墙和白雪皑皑的山岭,如此般潮水,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高度和气势。

但这还并没有结束,接着,奔涌而来的潮水,激扬喷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雄伟壮阔,仅仅通过文字叙述就让我们领略到了钱塘江潮水的壮阔,可见,这潮水真的是古今奇观。

陈师道的这首 《十七日观潮》,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诗人是特意选中了十七日这天来观潮的,第一句说的应该是海潮刚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一线潮”,陈师道说“漫漫平沙走白虹”,相比之下,这一句要比周密的那一句

“仅如银线”浪漫了许多。不仅如此,在第一句中,

既写了沙滩,又写了潮水。用一个“漫漫平沙”来开篇,首先就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开阔的意境,而将潮水比作白虹,又是一个创举,彩虹我们都常

见,但白虹几人见过?可是白虹那形态,您想也

想得到,一定是弯弯的,尽管称作“一线潮”,但肯定也会有弯曲的形状,所以这个比喻再形象不过了,有形状,有颜色,而用一个“走”字,又增加了一种动态感,就这样简单的几个字,就将潮水的颜色、形状、状态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如果说第一句已经气度不凡了,那么诗歌的第二句写得就更精彩了。“瑶台失手玉杯空”,用了一句奇特的想象,说的是这奔涌的海潮,应该是天上瑶台的仙人,一不小心打翻了手中的玉杯,满杯的琼浆玉液都倾泻而下。

这奔腾潮水的气势,恐怕也只有借助于神话传说才能解释。而“空”字恰恰也表明了潮水的多与大。尽管诗人没有直接去描写潮水是如何壮阔的,而通过这样一句奇特的想象,为读者留下了广阔想象的空间,可见诗人技法的高超。

接下来又用一句“晴天摇动清江底”来写晴朗天空下的潮水。天空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但因为这浪潮波涛汹涌,天空的倒影也随着浪潮不停地晃动,甚至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幻觉,汹涌的浪潮,仿佛把天都撼动了。这里仅仅用了一个

“摇动”,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江波涛涌动的那种雄浑的气势。

诗人沉浸在这潮水之中,一直看到了落日时分。“晚日浮沉急浪中。”又从落日的角度来写浪潮。落日的倒影也随着波浪不停地沉浮,这里的“急”字又恰恰写出了潮水的状态,这同样也会带给人一种幻觉,好像是急浪在牵引着落日下沉,最终消失在无边无尽的浪潮之中。

诗歌的后两句,用的都是侧笔,虽然是写潮水,却不直接写潮水,而是通过天空和落日在潮水中的倒影来写潮水的铺天盖地、波澜壮阔,读来觉得非常的新鲜。(作者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日本高人气推理小说家湊佳苗温情治愈系列代表作《往复书简》,由磨铁图书推出。

这部治愈小说充满了悬疑的氛围:小静的婚礼让高中时代的好友重聚,悦子因此得知千秋五年前已下落不明,而新郎正是千秋的前男友,千秋的失踪跟这对新人有什么关系?刚退休的老师委托大场敦史调查二十年前的一次事故所牵涉到的六名学生的现况,老师真的只想知道这六个人过得如何吗?万里子交往了十五年的男友突然出国当志愿者,不由让她想起十五年前他们所经历的校园霸凌和仓库起火事件。十五年的起诉期届满,男友的真实面目到底是守护者还是凶手?

《往复书简》展现了人性的高光时刻,在每一封往来的信件背后,每一个不曾言说的秘密,都隐藏着当事人至真至纯的善意。当意外发生时,我们习惯性的认为有人作恶,自以为洞察了人性的黑暗面,然而,真实的人生哪有那么多恶意,能让有罪的人继续走下去的,是理解、宽恕和守护的力量。意外的真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要好好活下去。

书中三个中篇故事,两篇都被影视改编。其中《二十年后的作业》被改编成电影《北方的金丝雀》,由吉永小百合出演,宫崎葵、满岛光、森山未来、腾地凉等一众明星联合出演。另一个故事“十五年后的补习”被改编成电视剧。

作者湊佳苗,1973年生于广岛县。武库川女子大学家政系毕业。2008年,长篇处女作《告白》问世,同年被评选为“周刊文艺十佳推理小说”国内原创作品第一名,及2009年第六届本屋大奖。

(本报综合整理)

人性的高光时刻

《赵孟頫·洛神赋》由吉林文史出版社推出,这是中国历代名家名品集萃之一。赵孟頫临习王献之书《洛神赋》甚勤,与此同时,他也多次以行书写下《洛神赋》全文。他的这篇《洛神赋》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如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

(本报综合整理)

妍美洒脱之风致

汹涌澎湃

原文: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宋·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 李李 静静

本版组稿 李丽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