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1 目目目目目目..................................................1 一、......................................................1 目目 ........................................................1 目目目 目目目目目目..................................................3 一、......................................................4 目目 ........................................................4 目目 ........................................................5 目目 ........................................................5 目 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 、《》 ..........................................6 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目 .......................................6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8 目目目目....................................................8 一、......................................................8 目目 ........................................................9 目目 .......................................................10 目目目 目目目目...................................................10 一、.....................................................10 目目 .......................................................11 目目 .......................................................13 目目 .......................................................13 目目 .......................................................14 目目目 目目目目...................................................17 目目目 目目目目...................................................18 一、.....................................................18 目目 .......................................................19 目目目 目目 ....................................................21 一、.....................................................21 目目目目 、、 ..................................................21 目目目 目目目目 目目目目目目目目 ..........................................33 目目 一、、....................................................34 目目目 、、.....................................................34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36 目目目目目目目目...............................................36 一、.....................................................36 目目 .......................................................36 目目 .......................................................36 目目 .......................................................37 目目目 目目目目目目目目...............................................37 目目目目目...............................................37 目目目 目目目目 ..................................................74 目目目 目目目.................................................75 目目目 目目目.................................................79 I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 Upload
    others

  • View
    4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目 录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1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1一、什么是古籍普查.......................................................................................................1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1

第二节 古籍普查概说.............................................................................................................3一、普查范围和内容.......................................................................................................4二、工作机构与任务分工...............................................................................................4三、工作步骤...................................................................................................................5四、工作要求...................................................................................................................5五、《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制度...........................................................................6

“ ”六、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申报评定制度...............................................................6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8第一节 古籍结构.....................................................................................................................8一、古籍版式...................................................................................................................8二、古籍的结构...............................................................................................................9三、古籍的内容.............................................................................................................10

第二节 古籍版本...................................................................................................................10一、版本的定义.............................................................................................................10二、版本的类型.............................................................................................................11三、刻本的类型.............................................................................................................13四、版本的其他概念.....................................................................................................13五、版本的鉴定.............................................................................................................14

第三节 古籍装帧...................................................................................................................17第四节 古籍分类...................................................................................................................18一、中国古代分类的简要情况.....................................................................................18二、目前常用的古籍分类法.........................................................................................19

第五节 图书馆古籍工作所需基本参考书...........................................................................21一、版本及印刷史的通论著作.....................................................................................21二、工具书、资料书.....................................................................................................21

第六节 古籍阅览、使用中的保护问题...............................................................................33一、阅览、使用古籍时的环境要求.............................................................................34二、阅览、使用古籍时的操作要求.............................................................................34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36第一节 古籍版本登记原则...................................................................................................36一、著录单位.................................................................................................................36二、著录来源.................................................................................................................36三、著录用文字.............................................................................................................36四、客观著录.................................................................................................................37

第二节 古籍版本登记细则...................................................................................................37第一表 基本情况表.......................................................................................................37第二表 其他书名表.......................................................................................................74第三表 子目表...............................................................................................................75第四表 篇目表...............................................................................................................79

I

Page 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第五表 附件表...............................................................................................................81第六表 刻工表...............................................................................................................82第七表 批校題跋表.......................................................................................................82第八表 钤印表...............................................................................................................85

附古籍登記表........................................................................................................................87基本情况表.....................................................................................................................87其他書名表.....................................................................................................................88子目表............................................................................................................................88篇目表............................................................................................................................88附件表............................................................................................................................88刻工表............................................................................................................................89批校题跋表.....................................................................................................................89鈐印表............................................................................................................................89

第四章 古籍定级..........................................................................................................................90第一节 《古籍定级标准》概述...........................................................................................90一、制定《古籍定级标准》的意义.............................................................................90二、制定《古籍定级标准》的依据.............................................................................90三、《古籍定级标准》的对象.....................................................................................90四、《古籍定级标准》的适用范围.............................................................................90五、《古籍定级标准》的结构.....................................................................................90六、《古籍定级标准》的特点.....................................................................................91七、《古籍定级标准》的定级原则.............................................................................91

第二节 《古籍定级标准》举例...........................................................................................92第三节 《古籍定级标准》说明...........................................................................................98一、中国古籍定级的参照与原则.................................................................................99二、中国古籍级别等次的划分...................................................................................100三、对中国古籍划分级别等次的理解.......................................................................101

第五章 古籍破损定级与登记.....................................................................................................107第一节 古籍破损定级.........................................................................................................107一、古籍破损定级的基本问题...................................................................................107二、古籍破损类型及危害...........................................................................................108三、破损定级的方法及标准.......................................................................................111

第二节 古籍破损登记.........................................................................................................114一、有关古籍破损登记表格的内容及其填写...........................................................114二、登记程序...............................................................................................................116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117第一节 书影制作设备及软件.............................................................................................117一、制作书影的主要设备...........................................................................................117二、制作书影的主要软件...........................................................................................119三、书影制作常用名词术语.......................................................................................120

第二节 版本书影制作.........................................................................................................124一、制作版本书影要求...............................................................................................124二、版本书影制作.......................................................................................................125

第三节 破损书影制作.........................................................................................................127

II

Page 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目 录

一、制作破损书影要求...............................................................................................127二、破损书影制作.......................................................................................................128

第四节 书影保存与递交.....................................................................................................130一、存档书影登记.......................................................................................................130二、普查数据中书影登记...........................................................................................131三、书影存档...............................................................................................................131四、书影递交...............................................................................................................142

第七章 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144第一节 古籍保护基础知识.................................................................................................144一、古籍保护的基本方针和主要方法.......................................................................144二、古籍纸张的损毁原因...........................................................................................145三、保存环境与古籍保护的关系...............................................................................145

第二节 古籍书库标准.........................................................................................................151一、标准编制的目的...................................................................................................151二、标准编制的原则...................................................................................................152三、标准的主要内容及依据.......................................................................................152

第三节 古籍管理保护登记.................................................................................................154一、登记的原则和方法...............................................................................................154二、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154

附圖書館登記表...................................................................................................................157圖書館檔案...................................................................................................................157古籍書庫详细信息.......................................................................................................158古籍閱覽室詳細信息...................................................................................................158古籍員工詳細信息.......................................................................................................158主要藏品信息...............................................................................................................158古籍目錄出版情况.......................................................................................................159古籍相關機構信息.......................................................................................................159保存保護信息...............................................................................................................159古籍保护详细信息.......................................................................................................159普查責任人...................................................................................................................160意見處理.......................................................................................................................160

附錄: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161例一:一级甲等...................................................................................................................161基本情況表...................................................................................................................161其他書名表...................................................................................................................162子目表..........................................................................................................................162篇目表..........................................................................................................................162附件表..........................................................................................................................163刻工表..........................................................................................................................163批校题跋表...................................................................................................................163鈐印表..........................................................................................................................163版本書影.......................................................................................................................164定級..............................................................................................................................164裝具..............................................................................................................................164

III

Page 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破損定級.......................................................................................................................164破損書影.......................................................................................................................164修復史..........................................................................................................................165普查責任人...................................................................................................................165意見處理.......................................................................................................................165

例二:一级丙等...................................................................................................................165本情況表.......................................................................................................................165其他書名表...................................................................................................................166子目表..........................................................................................................................167篇目表..........................................................................................................................167附件表..........................................................................................................................167刻工表..........................................................................................................................167批校题跋表...................................................................................................................167鈐印表..........................................................................................................................168版本書影.......................................................................................................................168定級..............................................................................................................................168裝具..............................................................................................................................168破損定級.......................................................................................................................168破損書影.......................................................................................................................169修復史..........................................................................................................................169普查責任人...................................................................................................................169意見處理.......................................................................................................................169

例三:二级甲等...................................................................................................................169基本情况表...................................................................................................................169其他書名表...................................................................................................................171子目表..........................................................................................................................171篇目表..........................................................................................................................171附件表..........................................................................................................................171刻工表..........................................................................................................................171批校题跋表...................................................................................................................172鈐印表..........................................................................................................................172版本書影.......................................................................................................................172定級..............................................................................................................................172裝具..............................................................................................................................173破損定級.......................................................................................................................173破損書影.......................................................................................................................173修復史..........................................................................................................................173普查責任人...................................................................................................................173意見處理.......................................................................................................................173

例四:二级丙等...................................................................................................................174基本情况表...................................................................................................................174其他書名表...................................................................................................................175子目表..........................................................................................................................175篇目表..........................................................................................................................175

IV

Page 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目 录

附件表..........................................................................................................................176刻工表..........................................................................................................................176批校题跋表...................................................................................................................176鈐印表..........................................................................................................................176版本書影.......................................................................................................................176定級..............................................................................................................................177裝具..............................................................................................................................177破損定級.......................................................................................................................177破損書影.......................................................................................................................177修復史..........................................................................................................................177普查責任人...................................................................................................................178意見處理.......................................................................................................................178

例五:二级丙等...................................................................................................................178基本情况表...................................................................................................................178其他書名表...................................................................................................................179子目表..........................................................................................................................179篇目表..........................................................................................................................180附件表..........................................................................................................................180刻工表..........................................................................................................................180批校题跋表...................................................................................................................180鈐印表..........................................................................................................................180版本書影.......................................................................................................................181定級..............................................................................................................................181裝具..............................................................................................................................181破損定級.......................................................................................................................181破損書影.......................................................................................................................181修復史..........................................................................................................................182普查責任人...................................................................................................................182意見處理.......................................................................................................................182

例六:二级丙等...................................................................................................................182基本情况表...................................................................................................................182其他書名表...................................................................................................................184子目表..........................................................................................................................184篇目表..........................................................................................................................184附件表..........................................................................................................................184刻工表..........................................................................................................................184批校题跋表...................................................................................................................185鈐印表..........................................................................................................................185版本書影.......................................................................................................................185定級..............................................................................................................................185裝具..............................................................................................................................185破損定級.......................................................................................................................186破損書影.......................................................................................................................186修復史..........................................................................................................................186

V

Page 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普查責任人...................................................................................................................186意見處理.......................................................................................................................186

例七:三级丙等...................................................................................................................187基本情况表...................................................................................................................187其他書名表...................................................................................................................188子目表..........................................................................................................................188篇目表..........................................................................................................................188附件表..........................................................................................................................189刻工表..........................................................................................................................189批校题跋表...................................................................................................................189鈐印表..........................................................................................................................189版本書影.......................................................................................................................189定級..............................................................................................................................190裝具..............................................................................................................................190破損定級.......................................................................................................................190破損書影.......................................................................................................................190修復史..........................................................................................................................190普查責任人...................................................................................................................191意見處理.......................................................................................................................191

例八:四级..........................................................................................................................191基本情况表...................................................................................................................191其他書名表...................................................................................................................192子目表..........................................................................................................................192篇目表..........................................................................................................................193附件表..........................................................................................................................193刻工表..........................................................................................................................193批校题跋表...................................................................................................................193鈐印表..........................................................................................................................194版本書影.......................................................................................................................194定級..............................................................................................................................194裝具..............................................................................................................................194破損定級.......................................................................................................................194破損書影.......................................................................................................................195修復史..........................................................................................................................195普查責任人...................................................................................................................195意見處理.......................................................................................................................195

参考文献......................................................................................................................................196后 记..........................................................................................................................................197

VI

Page 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

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从 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以了解我国现存古籍保护的现状,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和管理。这是建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全面深入的古籍普查,意义深远。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一、什么是古籍普查古籍普查是对现存古籍的品种、数量、级别等次、破损情况和保存保护环境所进行的调

查、鉴定和记录。古籍普查的主要内容是对登记的古籍进行详细清点和编目整理,建立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通过古籍普查,可以使国家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和民间所藏古籍情况,以便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加强对古籍的管理,促进对古籍资源的利用。所以,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古籍抢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前提。古籍普查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意见》规定了古籍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和

基本目标,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应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保护工作。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对全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统的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和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实现古籍分级保护,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完成一批古籍书库的标准化建设,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使我国古籍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意见》还要求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突出了古籍普查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古籍普查也是文物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历史上

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作为文物受国家保护。国家文物局主持的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都在文物系统内开展,使得文物系统以外的图书馆收藏的古籍至今未能开展调查工作。这次古籍普查是在国家八大部委组成部际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开展的普查,是第一次对包括全国各系统、各地图书馆、博物馆和文保单位,甚至宗教寺庙在内的古籍藏品的调查,普查力度超过以往。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1.古籍普查是我国古籍遗产的一次总盘点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献大国。文化典籍是文明的载体,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

精神财富和历史见证。自公元前 722年以来,中国历史每年都有编年的记录。这些记录主要是通过书籍传承的。中国的书籍在世界上最先使用纸作为载体,而且首先把墨刷印在纸上,

1

Page 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成就了“世界文明之母”——印刷术的出现和成熟。从公元 10世纪起,印刷术的广泛应用文献典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传播开来。著名学者钱存训指出:“中国书籍的产量,直到十五世纪末年,比世界上各国书籍的总数还要多。而中国丛书、类书卷帙之浩繁,亦少有其它文字的著作可以比拟。”中国哲学、宗教著作内容深刻,极富东方色彩;古典文学是世界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史书和地方文献类型完善,记载详实;工艺百科涵盖广泛,富于实证。由此产生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学者和作家,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据粗略统计的数字目前全国公共图书馆藏有各类古籍 2717.5万册件,其中珍稀善本古籍 229.5万册件,全国高校图书馆、博物馆、文献收藏单位、文物保护单位等也藏有大量古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的古籍善本有 5.75万种。即将编纂完成的《中国古籍总目》仅在 11家大型图书馆馆藏基础上统计,也已达 18万种古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认识古籍遗产的全貌,厘清古籍的品种、数量和价值,对于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非常重要。在周恩来总理的谆谆嘱托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组织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

编纂工作,实际上是对全国现存珍贵古籍的一次调查。全国图书馆古籍专家们克服资金少、任务重的困难,调查的古籍收藏单位超过 500个。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完成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纂和出版工作,使我国珍贵古籍现存状况得以基本显现。全国许多图书馆不断开展古籍编目和古籍书目编纂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书目数据编制工作方兴未艾,以国家图书馆为例,2002年就实现了馆藏全部古籍书目数据上网,2007年还开发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导航系统》,读者可以在电脑上方便地检索到古籍书目信息促进了古籍的整理与利用。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现存古籍家底不清的情况仍然存在。建国几十年来,国家通过收

集、调拨、购买等方式,使大量古籍集中在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中。由于古籍整理力量不足,现在部分图书馆和藏书单位还没有对古籍进行全面编目整理,许多单位没有进行细致清点,流散在民间和国外的中国古籍还是未知数。古籍家底不清,实际上是对民族遗产的数量和价值认识不清晰,也使国家无法集中有限资金抢救价值最高、破损最严重的古籍。所以,政府开展古籍普查工作,就是对我国古籍遗产现存状况的一次总盘点,普查的古籍将建立完整档案,对古籍的书目信息、古籍级别、保存保护状况和历史传承情况进行记录,使得各级政府可以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对珍贵古籍,国家通过颁布《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使得民族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壮举。

2.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古籍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破坏,就不能再现。书籍的散亡事件被称为“书

厄”,自古记载不绝。历代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往往禁止或焚毁一部分对自己不利的著述,造成书籍的重大损失。朝代更替的战乱也多造成典籍的大量散亡。水火灾害造成书籍漂失和焚毁的事件史载不绝。虫蛀鼠啮对书籍的损害十分严重,由于保管不善,官府藏书和私家藏书都出现过虫蛀如筛网,尘霉如泥版,或“半饱蠹鱼”的惨状。近现代历史上外国对于中国的文化掠夺也造成了典籍的巨大灾难。历史上的书厄发生频次之高,造成损失之大,往往令人扼腕痛惜。从历史发展来看,我们祖先创造的全部文化典籍仅有一小部分保存下来。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保护文化典籍,在战争尚未结束的 1949年,即拨专款用于珍贵典籍《赵城金藏》的修复,在 1950年及时颁发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的指示》、《关于征集革命文物的命令》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抢救了大量典籍。建国五十多年来,国家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总的指导原则,建设2

Page 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了一大批图书馆藏书库,让超过千万册的典籍得到了保护;又通过修复,让超过十万册的典籍延长了寿命。我国虽然在古籍文献上的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不可否认,古籍保护的形势依

然严峻,古籍破损情况十分严重。根据目前初步掌握的情况,全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文物管理单位收藏的古籍文献因为年代久远,残破情况十分严重,需要抢救修复的古籍数量十分庞大。以国家图书馆为例,馆藏约 100万册件的珍贵善本特藏中,轻度破损的 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 26万册件,重度破损的 12万册件,超过总数之半。国家图书馆在解放后的 50多年来共修复了 6万多册珍贵典籍,如珍贵的《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部分宋元善本已经修复完毕,但完成的数量只相当于待修古籍的 12%。国家一级文物敦煌遗书有 5000米等待修复,宋元善本、金石拓本、舆图也需要整修并加装盒套。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古籍善本文献加速酸化和脆化。国家图书馆近年来的检测结果证明,馆藏古籍善本纸张 PH值平均只有 6.1,大于(或等于)7的比例仅占 8%。这就需要对古籍善本进行脱酸去酸和防酸化工作,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在我国基本上是空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当大,修复保护任务十分艰巨。我国古籍保护基础研究非常薄弱,只有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等少数几个大馆拥有

简单的基础实验和检测设备,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古籍文献修复中除应用传统技法外,还应用电脑和工业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参与或辅助修复,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设备先进的文献修复车间,我国的文献修复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为全面了解我国古籍保存保护的现状,这次古籍普查重点进行古籍破损情况的调查和

定级,并对图书馆古籍书库环境进行调查,以全面了解古籍保存保护现状。通过评选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引导国家和地方资金投向亟需保护的珍贵古籍和破损严重需要抢救的古籍上。所以说,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3.古籍普查是整合图书馆古籍工作、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图书馆古籍工作包括采访、编目、阅览、典藏、保护、整理、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古籍普

查是从保护角度对图书馆古籍工作的一次整合,涉及到编目、典藏、保护等多项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批图书馆古籍鉴定、编目和保护方面的人才,在图书馆界建立比较完善的专家队伍,从而使我国的古籍鉴定、整理和研究工作走上良性的轨道。

第二节 古籍普查概说2007年 8月 1日文化部印发《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方案》、《全国古籍普查试点工作方案》、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暂行办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文件,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上述文件规定了古籍普查的范围和内容、工作机构与任务分工、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根据上述文件,在全国范围内选定了 57家单位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试点单位(之后,根据工作进展,又增补两家单位,目前共计 59家)。采用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摸索出不同地域、不同层面的古籍保护工作经验,为积极、稳妥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古籍保护计划打好基础。

3

Page 1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一、普查范围和内容这次全国古籍普查范围包括我国境内的国家图书馆、各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

科研单位图书馆、文博单位图书馆(藏书楼)、宗教单位图书馆(藏经阁)等;个人或私人收藏机构愿意参加普查的,也可以加入。古籍普查对象主要是中国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其他特种文献,如甲骨、简册、帛书、金石拓片、舆图等,要根据统一部署,逐步纳入普查范围。这次古籍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古籍基本信息、古籍破损信息和古籍保存状况信息等。古籍基本信息主要指古籍数据标识号、古籍书目信息(如书名、卷数、著者、版本、附注、

分类、定级等)、书影等,一般以“部”为单位进行登记;古籍破损信息主要指古籍破损原因、程度、级次和修复需求建议等,一般以“部”为单

位进行登记,破损记录应细化到“册”;古籍保存状况信息主要是对古籍库房环境和管理状况的记录,一般以库房为单位进行

统计。古籍普查还对收藏单位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作为参考。为使古籍普查数据准确、统一,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研制了普查登记电子表格,对

古籍信息、古籍破损状况、收藏单位古籍破损情况、收藏单位古籍保存环境和收藏单位基本情况等进行调查和登记。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执行标准主要有《古籍定级标准》(WH/T 20-2006)、《古籍普查规

范》(WH/T 21-2006)、《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WH/T 22-2006)、《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WH/T 23-2006)、《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WH/T 24-2006)等。其中汉文古籍的定级,依据《古籍定级标准》执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和其他特种文献的定级标准待制定后颁布实施。

二、工作机构与任务分工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由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筹规划,由文化部领导实施。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文化部。2007年 8月 2日,文化部办公厅颁发通知,成立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在全

国聘请 66位专家委员,制订《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章程》,以规范和加强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咨询、论证、评审和专业指导。章程规定,专家委员会是在文化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领导下的古籍保护工作咨询机构,主要就下列事项进行咨询:(一)古籍保护规划的制定;(二)普查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三)珍贵古籍定级及破损定级;(四)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评审;(五)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评审;(六)古籍保护相关标准规范的评审;(七)中华再造善本、珍贵古籍的整理、出版和数字化工作;(八)其他重要事项。在国家图书馆成立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作为全国普查登记中心和培训中心,负责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和培训工作,研制标准,编写教材,培训普查人员,汇总古籍普查成果,建立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形成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图书馆在文化行政部门领导下,依托省级图书馆,成立省级

古籍保护中心,负责本地区(包括本地区管辖的公共、高校、科研、文物、宗教等系统藏书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和培训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教材培训本地区的普查人员,汇总并向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报送古籍普查报表,建立地方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形成地方古籍联合目录。4

Page 1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可根据实际,在本系统成立古籍保护中心,统一开展本系统的普查工作,将数据汇总后报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也可由各古籍收藏单位分别报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或各省级中心。中央国家部委及直属单位按统一要求开展普查工作,直接向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报送古

籍普查报表。民间收藏的古籍,可到所在地省级古籍保护中心进行登记、定级、著录。对流失海外的珍贵古籍,由国家图书馆牵头,通过与海外藏书机构合作等方式开展调

查工作,逐步建立海外中华古籍信息数据库。

三、工作步骤2007年普查的工作重点是组建古籍普查相关机构,开展普查软件平台的研发工作,进

行人员培训,确定古籍试点单位,开始对一、二级古籍进行普查,建立中华古籍保护网和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等工作。到 2009年 7月底,初步掌握现存一、二级古籍状况,分批次发布《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录》。计划从 2009年 8月-2010年底,开展二级以下古籍普查工作,汇总古籍普查成果,逐步形成《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各地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机构,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因地制宜开展本地区的普查工作。普查采用纸本表格或电子表格登记,也可在普查网络平台上进行登记。普查流程如下:

基层收藏单位填写表格并校对后,汇总提交到省级中心。省级中心对基层收藏单位提交的数据进行审校、汇总,对古籍进行定级,并制作成规范的数据格式文档,提交到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对省级中心提交的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和发布。专家委员会协助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对数据进行审核。

四、工作要求这次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是我国第一次开展此类普查,对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国古籍的

数量、价值、分布、保存状况等基本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要积极开展普查宣传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各有关方面力量,使广大古籍工作者及民众理解开展古籍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各级普查机构应健全机制、配备普查人员和设备,建立数据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和工

作细则,对普查工作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标准和程序开展普查登记工作,提交普查数据。普查登记工作中,各级普查机构须对下级的普查数据采取随机抽样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质量检查。人员培训事关普查工作的质量。为保证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图书馆和

各省级图书馆应尽快成立普查队伍,认真筹备、组织培训工作。应结合本地普查任务、人员素质情况、实际工作需要和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普查培训应注意对普查人员进行工作责任心和专业知识等全面的培训、教育。集中各地优秀师资力量、专家力量参与、指导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各级财政部门要对本地区古籍普查、修复、出版及数字化等工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鼓励、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古籍保护工作。

5

Page 1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五、《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制度做为全国普查的一项重要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

护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制度。目的是建立完备的珍贵古籍档案,确保珍贵古籍的安全,推动古籍保护工作,提高公民的古籍保护意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工作由文化部负责组织。文化部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评审工作。《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由国务院公布。《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 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

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可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国家珍贵古籍的评选标准,原则上与《古籍定级标准》所规定的一、二级古籍的评定标准相同,即国家珍贵古籍原则上从一、二级古籍内选定。《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评审程序是:1.由古籍收藏单位和个人按照文化部制定的统一格式,向所属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提

交《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书。2.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申报古籍进行汇总、初审,向文化部提出申报。

中央直属单位直接向文化部提出申报。3.文化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专家委员会。4.专家委员会根据评审标准进行评审,提出国家珍贵古籍推荐名录,提交部际联席会

议办公室。5.文化部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意见,拟定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经部际联席会议

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6.《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评审工作根据情况不定期开展。每次申报评审时间由文

化部确定并印发相关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参照本暂行办法进行省级珍贵古籍名录的评定。

六、“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定制度作为全国普查工作的另一项重要成果,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古籍的保护和管理,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将建立“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等古籍收藏单位,评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定“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目的是加强对古籍保护工作的管理,推动各古籍收藏单位改善古籍保护条件,促进我国古籍保护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古籍保护工作水平。文化部负责组织“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定工作。文化部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评审工作。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具体评选标准要求:收藏古籍的数量一般在 10万册件以上或收藏古籍善本数量在 3000册件以上;有古籍专用书库;有专门的古籍保护机构和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有专项古籍保护经费。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及评定程序是:1.各图书馆、博物馆等古籍收藏单位,向所在行政区域省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提出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请。2.“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单位须按照文化部制定的统一格式,提交申请报告、

申报说明书、古籍保护计划及其他说明材料。3.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申报单位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

核定后,向文化部申报。中央直属单位可直接向文化部申报。6

Page 1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4.文化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合格的申报材料送专家委员会评审。5.专家委员会根据评选标准进行评审,提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推荐名单,提

交文化部。6.文化部通过媒体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推荐名单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 30

天。7.文化部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

单,经部际联席会议审核同意后,报请国务院批准、公布。8.国务院不定期分批公布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并为“全国古籍重点保

护单位”挂牌。对列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单位,各级财政将给予相应的支持。“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要按年度向文化部提交古籍保护实施情况报告。文化部每两

年组织专家对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进行评估、检查,对未履行保护承诺、出现问题的单位,视不同程度给予警告、严重警告。

7

Page 1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 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

式的书籍。

第一节 古籍结构一、古籍版式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

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现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显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简策、手写帛书等装帧形式的特点。

古籍版式图1.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

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一般比较粗黑,给人稳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2.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3.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4.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8

Page 1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5.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6.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7.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8.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9.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0.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1.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2.大题:指一种书的题名。13.小题:指一种书内各篇卷的题名。1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同一种书,不同时

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为鉴别版本依据之一。15.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

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二、古籍的结构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

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有其特定的名称。

9

Page 1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古籍结构图1.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

写人姓名。2.书衣:为保护书在书的前后加的封衣,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

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3.书名叶: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书名叶的后

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叶或扉叶。4.书脑: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5.书脊:也称书背,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称为书脊。6.书首:书脊的最上端,称为书首,又称为书头。7.书脚:书脚是书的底部,有些藏书家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存而将书名写上

去。8.书根: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分。

三、古籍的内容古籍通常由封面题名、序、目录、凡例、正文、跋、卷首、卷末、附录、笺、注、疏等内容组成。1.封面题名:古籍封面通常题有著作责任人、刻印者、藏版者、刻印时间、版刻次第、附

刻等内容。2.序:是一部书的序言,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也有刻书人、合著者、注释人以及作

者的朋友作的序。作者的自序多叙述家世、活动,阐述著作宗旨。他人作的序主要介绍作者生平及书的内容、价值。刻书人的序则说明书的流传过程、刻印经过、目的等。一部书刻印的次数越多,序文往往越多。古代多列于书末,后世刻书一般放在书前。

3.目录:一部书正文之前的篇章名目,称为目录,或目次。它是一书的纲目,反映一书的章节体例,读者可由此了解这部书的大致轮廓。较早的古籍目录多放在序文后面,一般印在卷首之前。大部头的书有时除去卷首有总目录外,各部分还有分目录。一些有前后集的古籍,目录多分散在各部分。

4.凡例:说明书的著述内容和编纂体例、编制原则的文字,多列在目录之前。还有一些凡例题有凡例作者的姓名。

5.跋:又称后序、后记。内容多为叙述版本源流或刻印经过。多放在正文的最后,也有的放在正文之前。

6.正文:全书的主要部分,书的主体。按照内容和篇幅划分卷次,每卷的开头称做卷端,卷端书有书名和著者姓名、校注者姓名等内容。

7.卷首、卷末、附录:正文以外的内容,如序、跋、作者传记、目录、凡例等,另做起讫,单独分卷,放在正文前称为卷首,放在正文后称为卷末,也称为附录。有时刻有其他篇章的内容,或者本书内容的附加材料,也称为附录。

8.笺、注、疏:对书正文的解释,一般分列在各句下。

第二节 古籍版本

10

Page 1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一、版本的定义1.版本:广义的版本包括写本、刻本等形式,狭义的版本概念是伴随着雕版印刷的发

展而产生的,简言之,是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本子,区别于写本、抄本。2.版本学:研究版本的特征和差异,鉴别其真伪和优劣,即称为版本学。李致忠先生

定义为:“中国古书版本学是以中国古代图书为研究对象,以图书的版本鉴定为核心任务以考证为自身的主要方法,依靠多学科知识,利用校勘学、借助目录学全面完成揭示图书的使命,并忠实地为中国古代各学科研究服务的一门辅助性科学。”(李致忠著《古籍版本知识 500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善本: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书本。大致包括写印年代较早的,传世较少的,以及精校、精抄、精刻、精印的书本等。清末张之洞为了指导学生读书,曾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认识,给善本提出了三条标准:一是“足本”,即无缺残无删削之本二是“精本”,即精校精注本;三是“旧本”,即旧刻旧抄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编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曾经把善本的定义归结为“三性九条”。

“三性”即:因其年代久远而具有“历史文物性”,书籍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

资料性”,雕板印制考究、插图等精美的“艺术代表性”。 “九条”为:一、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二、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三、清

乾隆及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四、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的图书。五、辛亥革命前在学术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六、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七、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八、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的刻本。九、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这三性九条长期以来为业界所遵从。

二、版本的类型从图籍产生以来,尤其是版刻图籍产生以来,版本的类型和称谓非常多,按照写刻的

不同情形,可分为稿本、写本、抄本、影抄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石印本、彩绘本等等。 1.稿本:指作者亲笔书写的自己著作的底本。分手稿本、清稿本和修改稿本。手稿本是

由作者亲笔书写的自己的作品;清稿本即誊清的稿子,又包含两种情况,一是作者亲自誊清的,与手稿本相同,另一种情况是他人誊清的本子,已经不在再属于稿本的范畴;修改稿本指的是在誊清的本子上作者又进行修改,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自己誊清后自己又进行修改,另一种是别人誊清后作者进行修改,这是真正的修改本的概念。这三种情况真正区分清楚并不容易,所以常采用稿本作为通称。

2.写本:缮写而成的书本。习惯上对宋及宋以前缮写、宋代以后著名学者及名家缮写、历代缮写的佛道经卷等均称写本;历代中央政府组织编纂缮写的巨帙原本,如明辑《永乐大典》、清修《四库全书》等,亦称写本。

3.抄本: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习惯上对元及元以后抄写的书本称为抄本。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4.影抄本:也称影写本。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按照底本文字的行款格式、版框大小、文字内容,一一摹抄,其版面形象与底本惟妙惟肖,故名。 明清时期,宋元本非常难得,一些喜好者索求不到,便想办法借来原刻本,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样临摹,满足自己

11

Page 1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的心愿。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5.刻本:雕版印本的简称。指雕刻木板,制成阳文反字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刷印而成

的书本。我国雕版印刷唐代已经开始流行,宋代大兴,至于清代,延续 1000余年,从时代划分,刻本分为宋、辽、西夏、金、元、明、清刻本;从地域划分,有蜀刻本、浙刻本、闽刻本等,细分还可以有杭州本、越州本、衢州本、建阳本、麻沙本、平水本、眉山本等;从出资人或主刻人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官刻、私刻、坊刻,细分又可以分为内府本、监本、公使库本、各路儒学本、经厂本、藩府本、殿本、局本等等;从书的形态又可以划分为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等;因墨色又分为墨印本、朱印本、蓝印本;从刊刻先后刷印早晚看,又分成初刻本、重刻本、覆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重修本、增修本、三朝本、递修本等,名目繁多。

6.活字本:活字印本的简称。选用单体活字,按照书的内容,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按照活字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泥、木、铜、锡、铅活字等。活字印刷是宋仁宗庆历时(1041—1048)毕昇所发明,用胶泥制字,火烧使坚,摆版印刷。这一发明较德国谷登堡使用金属活字排版早四百年。元代又创制木活字。木活字应用广泛,大规模使用的是清乾隆时期排印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而且木活字不仅应用于汉文的印刷,还曾应用于印刷维文和回鹘文。金属活字最有名的是明代弘治正德间无锡华、安两家的铜活字印书。大规模的金属活字印书属雍正年间铜活字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

7.套印本:套色或套版印成的书本,包括套色印本和套版印本两种。早期为一版分色套印,即在一块雕好的版片上,刷不同的颜色印刷,称为敷彩印法。元代以后发展成两版或多版分色套印。现存最早的敷彩印法的实物是元至元六年资福寺刻的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明代的《花史》、《程氏墨苑》等将敷彩印刷法推向巅峰。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中叶,浙江凌、闵两家将套印技术推进到新的阶段。精美的三色、四色套印,直到乾隆内府的五色套印、道光年间涿州卢坤的六色套印,套印技法把印刷水准和印刷效果提高到新的阶段。

8.饾版印本:雕刻多块印版,分别涂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而成。为了表现山川云雾、草木虫鱼、花鸟禽兽、建筑陈设等富有立体感,将一叶图文,或一个局部,分别刻成多块小木版,而后分层分色套印。因每块雕版小如饾饤,故名。

9.拱花印本:雕刻多块凹凸印版,根据内容需要,依次嵌合挤压而成拱起于纸面的各种图形的书本。用以凸现山川云雾、草木虫鱼、花鸟禽兽及建筑陈设等造型的立体感。

10.钤印本:钤盖图章而成的书本。11.磁版印本:选用特制泥土制成泥版,刻成阳文反字,火烧令坚,敷墨覆纸而印成

的书本。12.活字泥版印本:选用阳文反字的木质雕版作为字源,将特制泥条的一端压于木质

雕版的一个文字上,制成一个阴文正字的泥质字模,再按照书的内容,选用对应的泥质字模,压于特制的泥版上,制成阳文反字的泥质印版,在泥版上敷墨覆纸而印成的书本。

13.聚珍版印本:简称聚珍版。指清武英殿用所制木活字摆版印成的丛书本。清乾隆皇帝采纳金简建议,在武英殿制造大小木活字,用以选印收入《四库全书》而又为世所急需的稀见之书。乾隆皇帝以“活字”名称不雅,诏以“聚珍”名之。用此木活字摆印之丛书称为内聚珍;后各省官书局据以翻刻,其所刻印之书称为外聚珍。

14.铜版印本:以铜为版,施以腐蚀药剂制成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15.影印本:以某一版本为底本,用照相的方法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16.石印本: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17.珂罗版印本:又称玻璃版印本。用照相的方法,把图文晒印在涂有感光胶层的玻

璃版上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18.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如

国家书馆藏明彩绘本《千家诗》等。12

Page 1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三、刻本的类型按照从出资人或主刻人的角度、刊刻先后次序等因素划分的刻本类型: 1.官刻本:指历代官方机构刻印的书本。如宋代公使库、郡学,元代各路儒学,明代

藩府、国子监,清代武英殿、官书局等。这些机构刻印的书本叫官刻本。2.监 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书本。国子监是古代最高教育机关,据文献记载,从五

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新监本”。明朝有南北两监北京国子监称北监,南京国子监称南监。国子监所刻书籍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

3.内府本:明清两代内廷刻印的书本。4.殿 本:清朝武英殿刻印的书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1739)

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5.局 本:清同治光绪时各地书局刻印的书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6.藩府本:明朝各地藩王刻印的书本。7.私刻本:也叫家刻本,指个人、家族、家塾刻印的书本。8.坊刻本:历代各地书坊刻印的书本,可以视为私刻本的一种。9.麻沙本:南宋福建建阳县麻沙镇书坊刻印的书本。10.书棚本:南宋临安书坊刻印的书本。11.初刻本:第一次刻版印制的书本。12.翻刻本:也称覆刻本。按照某一底本翻雕印制的书本。13.重刻本:依据某一底本而重新刻版印制的书本。14.仿刻本:摹仿原版字体版式刻印的书本。15.影刻本:按照某一底本原样摹刻印制的书本。16.写刻本:按照手书字迹雕版印刷的书本。17.递修本:用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修补过的旧版刷印而成的书本。宋代的雕版,经

宋元两代修补后在元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宋元递修本,或经元明两代修补在明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元明递修本,或经宋元明三代修补在明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宋元明递修本,亦称三朝递修本。如宋版眉山七史,多经宋、元、明三朝修补,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18.百衲本: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配成一部完整的书,如同僧人的百衲衣,故称为百衲本。清初人宋荦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近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 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

19.巾箱本:也称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可置于巾箱之中开本很小的图书。由于这种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小册子,专供科举考生挟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称为挟带本。

四、版本的其他概念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

善本等。13

Page 2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1.足本:内容完整无缺的图书。2.节本:因原书篇幅过巨,刻印时只节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为其他原因予以删节,

称为节本或删节本。3.残本:指内容残缺的图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残缺,有的仅是

缺卷、缺册,经过抄配,仍能补全;有的残缺过甚,只能作为他书的配本。4.通行本:指刻印较多、流传较广的古籍版本。5.稀见本:刻印较少,流传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历代族谱、家谱,均不多见。6.孤本:指一书世传只有一部的书本,或指一书的某一版本世传只有一部的书本。国

内单传者,称为海内孤本;全世界单传者,称为海内外孤本。7.珍本:写刻年代较早,流传很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

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8.普本:普通版本的简称,相对善本而言。指具有一定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书本。

五、版本的鉴定对版本进行鉴定,以前主要是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用书人选择一个校勘精审的版本,

今天则又能为古籍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版本鉴定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根据版刻的风格特点初步鉴定版本书籍的刊刻风格依托于当时的文化政治背景,刊刻的风格有着非常强烈的时代气息,

所以,掌握一个时期刻书的风格特点,对于版刻时地的考定和版本学的研究大有裨益。如宋代刻书从版式上讲,前期多白口四周单边,后期则出现细黑口,版心有鱼尾,版心常镌有本版的字数、书名的简称、卷次、叶码、刻工姓名等,早期刻本卷端多小题在上、大题在下。官刻书多在卷末刻有校勘人衔名,私刻本则卷末多有题记或牌记。宋代四川、两浙、建阳、江西等四大刻书地,在用纸、字体上也各自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四川崇颜体、浙江崇欧体、建阳崇柳体、江西兼而有之。而从现存古籍看,用纸方面建阳多竹纸,其他地区则多为皮纸。宋代刻书,特别是官刻,避讳字的使用比较严格,有的缺笔避讳,有的注出“今上御

名”,避讳多也就成为宋版书特点之一,但是单凭避讳字多就断定为宋刻,也是不科学的如一些影宋本,就几乎与原刻一模一样。元代的刻书一般来说具有黑口、赵体字、无讳、多简化字等特点,这和元代少数民族政

权统治以及皇室宠幸赵孟頫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明代初期仍然沿袭元代刻书风格,中期则多为仿宋字白口,晚期则又表现为白口长字,

有避讳。清代初期刻书,沿袭明晚期刻书风格,至康熙年间随着馆阁体的流行,反映在当时的

刻书上就形成软体写刻的风格。而发展到嘉庆以后,字体就逐渐呆滞无神。清代起初没有避讳,至康熙则常行缺笔避讳。从装帧上看,宋元多蝴蝶装,以后逐渐过渡到包背装、线装。2.根据原书序跋鉴定版本依据原书的序跋断定版刻年代是常用而且比较可靠的方法,序跋书写的年份、序跋中

记载的有关刻书人、时、地的情况,均可作为断定版刻年代的参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判定版本必须结合版刻特点等其他因素,避免重刻而保留旧序旧跋的误导,造成判断错误。

3.根据书牌、木记鉴定版本14

Page 2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古人刻书特别是坊肆刻书,常常在书前内封面镌雕牌记,与现在出版物的版权页有相近之处,注明了书名、著者、批点评论者、刊版年月、雕版的斋室堂名等。这种牌记如果不是后人故意作伪,应该是鉴定版本最直接的根据。如,国家图书馆藏《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原来根据版刻风格等诸因素,断定为宋本。20世纪 70年代,山东朱檀墓出土一部此书,与国家图书馆藏本比对,应为同版,而此书有牌记称“武夷詹光祖至元丁亥重刊于月崖书堂”,有明确的刊刻时间,足以帮助我们断定此书并非宋刻,而是元刻,纠正了前人编目的错误。但也经常会有后人因书版易主更改牌记或书商故意剜改旧牌记以冒充早期刻本的情况,也还有牌记写为“╳╳╳藏版”,应区分刻版处和藏版处的不同。

4.根据后人的题跋识语鉴定版本但凡古代藏书家遇到孤本珍本,常常会在书上添上几篇题跋识语,有些是自己撰写,

也有请他人撰写的,内容多为揭示书的内容体例,或为记录校勘异同、卷数的分合变迁,或者是得书经过,几乎都可以涉及书的刊刻时间地点、版本优劣等个人的看法。当年藏书家鉴定版本的过程和心得见诸题跋,可以成为我们今人鉴定版本的重要参考依据。如,国家图书馆藏《颜鲁公集》就是根据翁同龢的一则跋文最终确定为锡山安国铜活字本。

5.根据刻工鉴定版本古籍版心多镌刻有刻工的姓名以及本叶的字数,有的还会加上刻工的籍贯,可以推断

为当时的责任制和计算薪金的意义。刻工生存或从事刻书的时间最多几十年,所以我们今天可以根据不同书籍出现相同刻工的情况,互相参照,断定版刻的大致时间、地点,这是非常客观的依据。利用这一方法时需要注意,改朝换代时,刻工跨入新朝,继续从事刻书的情况以及刻工流动各地从事刊刻工作的可能。另外我们还必须注意的是刻工的同名同姓现象、刊刻递修的问题和影刻本的刻工问题,避免因观察不细,而造成判断不准的情况。

6.根据书中的避讳字鉴定版本避讳是中国古代绵延 2000年的一种习俗,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中称这种习俗的利

用可以解释古文书之凝滞,辨别古文书的真伪及时代。避讳字对于我们鉴定版本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利用避讳字断定版刻年代要熟练地查找皇帝、诸王、后妃等的名讳和他们的祖讳、家讳。熟悉历代的讳法、讳例、讳字、讳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在一部部头极大的书中找全所有的避讳字,判定哪个字是本书避讳的下限,也要花很大的功夫。而一旦能够准确地找到避讳,判定版刻地时代应该是比较准确的。需要注意的是官刻一般避讳严谨,私刻就不敢完全依赖避讳来鉴定版刻年代,还有有时翻刻重刻时避讳字照刻,也容易造成错误判断。影刻本、影印本就更是如此了。所以避讳判定版本年代一定要参照其他条件。

7.根据地理建置沿革来判断版本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带来行政建置沿革、名称改变频繁,掌握古地名的变化,对于

鉴定版本非常有帮助。所以应该尽量多地掌握地理沿革和地名变迁方面的知识。同时在使用这个方法时也要注意影刻覆刻等情况对判定的影响,所以要综合其他因素进行判断。

8.根据历代职官沿革鉴定版本中国历代机构设置的官职,不但内容权限性质不断变化,名称也在不断变化,就是因

为避讳的关系改变官名的也不在少数。抓住这些时代特征,运用到版本鉴定上很有裨益。特别可以帮助我们断定成书的时代和刊刻的时间。

15

Page 2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9.根据衔名、尊称、谥号鉴定版本衔名、尊称、谥号的获得都是有时间和地点的,运用得法,对鉴定版本时代颇有帮助。

但是同样需要分辨翻刻、覆刻等情况。10.依据书名冠词称谓鉴定版本中国古书有时带有朝代名称,本朝刊刻时在朝代前面还加上带有褒扬色彩的文字,如

皇宋、圣宋、大宋之类,而这个朝代逝去的时候,这种词便不会出现,这可以是我们判断版本时代的一个参照。

11.根据卷端上下题名鉴定版本不同的书或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其卷端的题名或有不同,这也是我们进行版本鉴定的

一个要素。如《梦溪笔谈》,题名多以《梦溪笔谈》,而当题名为《古迂陈氏梦溪笔谈》时,就可以帮助我们断定为元代陈仁子的刻本或是其后据此覆刻翻刻的版本。卷端上、下题的变化就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同刻本及其版本之间的联系。

12.根据卷数的变化判断版本同一部书在流传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同的分卷和卷数,成为不同刻本的标志之一,从而

成为我们鉴定版本的又一个依据。如朱熹的《诗集传》,宋刻本为 20卷,元刻本成为 10卷,明代吉澄刻本编为 8卷,至嘉靖崇正堂刻本又恢复为 20卷,我们可以根据分卷,推断是何时的刻本。

13.根据藏书印鉴帮助判断版本时代我国公私藏书的历史非常悠久,无论是政府的公藏,还是私家珍藏,一般都会在藏书

上钤盖印章。公藏的藏书印从传世书籍上可见的从南宋缉熙殿到满清末期的都有,私家藏书就更加丰富,不但有藏书楼印,还有名氏印和闲章雅印,一些非常珍贵的藏本上还有手校鉴赏印等。这些印章带有时代的信息,对我们推断版刻的时代有一定帮助。如见到“缉熙殿书籍印”,我们就可以判断书最晚会在南宋初期完成刊刻。有“翰林国史院”印,就可以判断书的刊刻不会晚于元代。经过大家收藏并鉴赏的书籍,一般情况下,他们鉴定的结果是比较可信的,可以作为

我们今天鉴定版本的参考。另外还可以让我们按图索骥,找到名家是否有过著录,从著录中获得名家的鉴定意见。从藏印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书的递藏情况,藏品流传有绪,可以增强版本的可信程度。但是后人也有伪造前代藏印的情况,辨别真伪是个难题。

14.根据目录著录鉴定版本我国的公藏、私藏、史志等多种类型的目录记录着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目录,特别是

一些详细记载古籍信息的提要式目录,对于我们今天鉴定版本具有程度不同的参考价值。与前人著录一致,我们作出结论就有一定的根据。若一部书不见前人任何目录记载,判定起来多会心存疑虑。

15.根据原书内容鉴定版本依据原书内容我们不一定可以确切地鉴定版本,但是根据书里面涉及的人和事,我们

可以推断出成书的大致时代,可以缩小考定的范围。16.雕版印书和活字印书的区别

16

Page 2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鉴定雕版印书和活字印书主要途径有:根据原书的序跋牌记鉴别,依据印纸边栏界行衔接处的迹象判断,依据印纸有无断版现象鉴别,依据行字是否有倒置、横置、歪斜、疏密等情况鉴别,依据印纸墨色浓淡鉴定等方式。具体而言,古书的牌记一般会交代印制的时间和印制的书坊、堂号,而序言往往交代印书的原因。从这类文字的表达中,我们有时可以找到断定雕版还是活字的依据。从边栏界行上看,雕版印书因为是整块木板,一般在四角的衔接上浑然一体,没有什么间隔空隙。除非刷印过多,造成断裂才会有间隔。而活字则一般会不那么紧密,有一些间隔。雕版印书一般时间久了会有断版现象,在印纸上出现没有墨的白道。而活字印书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雕版印书讲究先写样,写样讲究布局的美观等因素,字与字间经常会出现上下笔画的交叉,而活字则不会出现这样的交叉。而且,活字摆放也会出现一些失误,或者字横置倒置,或者歪斜等等。雕版印书因版面一般是平整的所以墨色一般比较均匀,而活字则有时会因字的高低不平而产生着墨后印纸的字墨色浓淡不一的现象。

17.抄本的鉴定抄本的鉴定难度比较大,一般有以下几个办法可以参考:依据书的字体风格特点来鉴

定。中国汉字的演变是删繁就简,逐渐统一。所以,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字体风格,不同的人之间也有不同的书法特点。需要我们长期积累,总结归纳。依据原书的题跋识语、室名斋号及稿纸特征也是鉴定抄本的途径。

第三节 古籍装帧1.简策: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始自简策。在纸发明之前,甚至在纸发明以后数百年间,

也就是从商周到东晋的数千年中,中国古代书籍主要载体是竹木。简策意即编简成策,古人将竹木加工处理成狭长的简片,把若干简用绳编连起来即为策。竹木简编连方式主要是用绳像编竹帘子一样地编连,普通者上下端编两道绳即可,若是长简,为牢固耐用,则需编三四道绳。根据考古实物,既有先写后编的情况,也有先编后写的情况。最常见的编绳为麻绳,也有少量的丝绳。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装帧形式,它所体现的书籍保护理念对后世影响颇大,不断地被继承和发扬。如,赘简演变成护封、封面和扉页,“帙”、“囊”演变成“函套”等等。

2.卷轴装:又称卷子装,是中国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的缣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大批唐五代写本图书,大多数采用这一方式。进入版刻时代,由于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包背装、线装几种形式,但仍有一些采用卷轴装,如北宋《开宝藏》、金代《赵城藏》等。

3.旋风装:是将所有的单叶按顺序摞起来,并装订粘连在一起,如同现代书籍一样,每一页都可以翻动,这样可以很容易翻检所需内容。然而它仍然无法摆脱卷轴装的影响,保留了很多共同的特征。旋风装是根据自身特点而形成的一种不固定的、比较随意的装帧形式,因而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

4.梵夹装 :梵夹装是伴随着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书籍装帧形式,也是十九世纪中国引进西方书籍装订技术之前唯一引入的一种外国的书籍装帧形式。修长硕大的贝多树叶为古代印度的书籍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把表面光滑的贝多树叶裁成长方形并晾干将写好的书叶按顺序排列,一张张摞在一起。晒干后的贝叶容易碎损,因此上下需要夹板

17

Page 2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保护。为确保书叶前后顺序不致混乱,在中间或两端连板带书叶穿一个或两个洞,穿绳绕捆。这种装帧形式传到中国,称为梵夹装。此种装帧形式随佛教的传播而流传,对我国藏、回纥、蒙古、满等民族的佛教典籍影响很大。

5.经折装:经折装是中国古代佛教信众借鉴印度传统装帧方式的优点,对卷轴装的一种改进,大约出现在唐中叶以后。傅咸(239—294)的《纸赋》曾说卷轴装书籍的特点是“揽之则舒,舍之则卷”,于佛教信徒诵经不便。于是佛教信徒受印度梵夹装的启发,将原来卷轴装的佛经按一定行数和宽度均匀地左右连续折叠,前后粘加书皮。书皮一般用硬纸板或木板制作,用以保护书叶。这种装帧大量应用在佛经中,故称经折装。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古代奏折、书简也常采用这一形式。

6.蝴蝶装: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外表与现在的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蝴蝶装是宋元版书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卷轴形式,适应了雕版印刷的一页一版的特点,是一重大进步。但这种版心内向的装订形式,人们翻阅时会遇到无字页面,同时版心易于脱落,造成掉叶,所以逐渐为包背装所取代。

7.包背装:将印好的书叶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包背装。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清代宫廷图书如历朝实录、《四库全书》也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包背装改变了蝴蝶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叶面,但未解决易散脱页的缺点,所以后来为线装所取代。

8.线装: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叶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叶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这种装订形式可能在南宋已出现,但明嘉靖以后才流行起来,清代基本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其特点是解决了蝴蝶装、包背装易于脱叶的问题,同时便于修补重订。

9.毛装:将印好的书叶迭齐,下纸捻后不加裁切。用此法装订书籍,一是为表示书系新印,二是为了日后若有污损可再行切裁。

第四节 古籍分类古籍分类的目的,一是为了查找方便,随着图书数量的增大,给翻检查阅图书带来很

大不便,为此,古人根据内容把相同相近的图书放在一起,查找起来显得非常方便;二是通过分类分门别类总结学术的源流。中国图书以书的内容、学术门类为主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学术发展的历史状况。

一、中国古代分类的简要情况最早对图书进行分类的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将图书分为六大类(六略)

三十八小类;南朝宋时王俭的《七志》继承刘向父子的分类方法,又有发展,增加图谱类,成为“七分法”,又附道经、佛经,实际上是九类。至于梁阮孝绪的《七录》真正实现了七分,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则把古籍分为甲、乙、丙、丁四个部。唐初的《隋书•经籍志》吸取荀勖四分的成果,将群书按照经、史、子、集分为四部,将道、佛放在集部之后,将四大类又分为四十小类,为四部分类法确立了规范。《隋书•经籍志》的四部分类法是魏晋以来图书分类法的总结,标志着荀勖四分法的成熟,图书分类领域开始了以四部分类法为正统的新阶段此后,宋、元、明、清历朝,无论是官修目录还是史志目录、私藏目录大多遵循四部分类法。至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总目》,成为集四部分类法大成者。他将经部分为十类,史部分为十五类,子部分为十四类,集部分为五类,共四十四类。各类下又根据情况进行复分。18

Page 2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使古籍分类法更加完善。现在的古籍分类仍然在沿用四部分类法。

二、目前常用的古籍分类法古籍常用的分类法为四部分类法。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分类为例,主要类目如下:1.经部总类易类书类诗类礼类周礼 仪礼 礼记 三礼总义 通礼 杂礼书乐类春秋类汇编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春秋总义孝经类四书类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四书总义群经总义类、小学类汇编 训诂 字书 韵书2.史部:纪传类汇编 通代 断代编年类通代 断代纪事本末类通代 断代杂史类诏令奏议类诏令 奏议传记类总传 别传 年谱 日记 家传 宗谱 杂录 贡举 职官录史抄类时令类地理类总志 方志 杂志 山水志 专志 游记 外纪

职官类官制 官箴 政纪政书类通制 典礼 邦计 军政 法令 邦交 考工 科举 公牍 档册 杂录目录类汇编 公藏 家藏 知见 地方艺文 杂录金石类总类 金类 石类 玉类 陶类 钱币 玺印

19

Page 2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史评类3.子部总类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附兽医)医家类丛编 医经 本草 诊法 方论 针灸 养生 史传天文算法类天文 历法 算书术数类数学 占候 相宅相墓 占卜 命书相书 阴阳五行 杂术艺术类书画 画谱 篆刻 乐谱 棋谱 杂技谱录类丛编 器物 食谱 花草树木 鸟兽虫鱼杂家类杂学杂说 杂考 杂记 杂品 杂纂小说类笔记 短篇 长篇类书类释家类大藏 译经 撰疏道家类4.集部:楚辞类汉魏六朝别集类唐五代别集类宋别集类金别集类元别集类明别集类清别集类总集类丛编、通代、断代、地方艺文、家集诗文评类词类丛编、别集、总集、词话、词谱、词韵曲类诸宫调、杂剧、传奇、散曲、俗曲、弹词、宝卷、曲选、曲谱、曲律、曲韵、曲评、曲话、曲目5.丛部

20

Page 2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汇编丛书地方丛书家集丛书自著丛书

第五节 图书馆古籍工作所需基本参考书一、版本及印刷史的通论著作从事古籍编目和研究工作,除了需要熟悉中国历史、古代各学科(自然科学、经学、史

学、诸子学、文学、戏曲等)的学术史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古籍版本和印刷史知识,这是做好业务工作的基础,也是做一些学术研究的基础。《书林清话》附《书林馀话》《中国书史简编》(刘国鈞)《古籍版本常谈》(毛春翔)《古籍版本丛谈》(魏隐儒)《古籍版本鉴赏》(魏隐儒)《古籍版本学概论》(严佐之)《古书版本学概论》(李致忠)《古书版本鉴定》(李致忠)《古代版印通论》(李致忠)《古籍印本鉴定概说》(陈正宏、梁颖编)《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宿白)《中国古籍印刷史》(魏隐儒)《中国印刷史》(张秀民)《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卷》(钱存训)《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纸和印刷卷》(潘吉星)《中国活字印刷史》(张秀民、韩琦)《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西夏和回鹘活字印刷术研究》(史金波,雅森·吾

守尔)《西夏活字印刷研究》(牛达生)《中国木版水印概说》(冯鹏生)

二、工具书、资料书古籍编目工作中,无论何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对某个人名、室名

别号、地名、年代、职官、藏书印等不了解,学海无涯,这很正常。尤其是从事该工作时间不长的人员,更会经常遇到此类问题,这时,就需要查索资料来解决问题。那么,应从何处入手查资料呢?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图书馆古籍工作中的一些基本工具书或参考书。(一)古籍辞典

1、《简明古籍辞典》胡道静主编 齐鲁书社统类、体例、分类目录、版本、人物、要籍、藏书处、附录

21

Page 2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简明扼要2、《中国古籍版刻辞典》瞿冕良编著 齐鲁书社版刻名词、刻工、刻(抄)书家,以及有关版本学的专著、书目、题跋

(二)人名1、《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龢)2、《中国文学家词典》(谭正璧)3、《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代卷、辽金元卷、清代

卷、近代卷)4、《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张撝之、沈起炜、刘德重主编)上海古籍版5、《宋代传记资料索引》6、《元代传记资料索引》7、《二十五史纪传人名索引》上海古籍版8、《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9、《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10、《三十二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

【藏书家】1、《藏书纪事诗》(叶昌炽)2、《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伦明)3、《广东藏书纪事诗》(徐信符)4、《续藏书纪事诗》(吴则虞)5、《续补藏书纪事诗》(王謇)

【刻工】1、《古籍宋元刊工姓名索引》(王肇文)2、《明代刊工姓名索引》(李国庆)

(三)室名别号1、《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杨廷福、杨同甫编)2、《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杨廷福、杨同甫编)3、《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陈玉堂编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四)地名1、《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龢等编)2、《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魏嵩山)广东教育3、《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

(五)职官1、《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张政烺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吕宗力主编)北京出版社3、《宋代官制辞典》(龚延明编著)

22

Page 2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4、《称谓录》(梁章鉅)5、《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龚延明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以上均简便实用)6、《清季重要职官表》、《清季新设职官表》(钱实甫编)

(六)年代1、《中国历史纪年表》(方诗铭),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年编辑、出版。该表是《辞海》所附《中国历史纪年表》的修订本。由于出版较晚,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

改正了他种纪年表的错误,内容简要,使用方便,是同类纪年表中较好的一部。末附按笔划编排的《年号索引》。

2、《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方诗铭、方小芬)有时某些具体纪年的年末已经跨入公元纪年的次年,标注公元纪年遇到这种情况,一

定要注意。此时可查该书。3、《二十史朔闰表》(陈垣)此书可查月朔。4、《中西回史历日》(陈垣)5、《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四国历史年代对照表》(公元前 660年—公元 1918年)山西

省图书馆编

【太岁纪年年月名称表】岁阳表:

十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尔雅·释天》 阏逢 旃蒙 柔兆 强圉 著雍 屠维 上章 重光 玄黓 昭阳

《史记·历书》 焉逢 端蒙 游兆 彊梧 徒维 祝犁 商横 昭阳 横艾 尚章

岁阴表:十二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尔雅·释天》 困敦 赤奋若

摄提格单阏 執徐 大荒落

敦牂 协洽 涒滩 作噩 阉茂 大渊献

23

Page 3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史记·天官书》 大荒骆叶洽 淹茂

如:明末刻的一部书,卷前有二序,一序署万历二十五年(1597),另一则署“屠维大渊献”,即己亥年,查历史纪年表,万历己亥年为万历二十七年(1599)。

六律代月称表:月称 孟春 仲春 季春 孟夏 仲夏 季夏 孟秋 仲秋 季秋 孟冬 仲冬 季冬六律 太簇 夹钟 姑洗 中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黄钟 大吕

(七)藏书印1、《中国藏书家印鉴》(林申清)上海书店2、《明清著名藏书家·藏书印》(林申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3、《日本藏书印鉴》(林申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4、《藏书纪事诗》(叶昌炽)等

(八)古籍书目查考先秦至清代著述,了解历代图书的存佚情况,可以利用正史和《通志》、《文献通

考》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以及历代其它官私书目。1、史志目录正史中的艺文志、经籍志是根据当时政府藏书并参考了其它官私书目而编成的综合性

书目,又叫史志书目。(1)《汉书·艺文志》一卷(2)《隋书·经籍志》四卷(3)《旧唐书·经籍志》二卷(4)《新唐书·艺文志》四卷(5)《宋史·艺文志》八卷(6)《明史·艺文志》四卷(7)《清史稿·艺文志》四卷《汉书·艺文志》至《宋史·艺文志》都是古今典籍一并收录,《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

文志》则只记当代人的著述。《汉书·艺文志》依据刘歆《七略》,有叙有论,对于学术思想的演变有所揭示,《隋书·

经籍志》仿其体例且有所补阙,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其它史志书目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方面都没有下功夫,遂使学术源流多不可考。《汉书·艺文志》沿袭《七略》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是我国古代图

书分类六分法的代表作;《隋书·经籍志》则在史志目录中首次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史志目录之补编】二十四史中的一些史书没有《艺文志》或《经籍志》,有的即使有,收编也不甚完备,

(余嘉锡《古书通例》中有系统讲述)为此,后代有不少学者撰写补志,如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隋书经籍志考证》等等,都是极精密的好书,值得注意。24

Page 3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开明书店所辑《二十五史补编》是专收史书的补表、补志的丛书,其中共收录三十二种艺文经籍补志,这是阅读和研究史志书目极其重要的参考资料。这三十二种书目是: (1)《汉艺文志考证》十卷,(宋)王应麟。 (2)《汉书艺文志拾补》六卷,(清)姚振宗。 (3)《汉书艺文志条例》八卷首一卷,(清)姚振宗。 (4)《汉书艺文志举例》一卷,(民国)孙德谦。 (5)《前汉书艺文志注》一卷,(清)刘光蕡。 (6)《补续汉书艺文志》一卷,(清)钱大昭。 (7)《补后汉书艺文志》四卷,(清)侯康。 (8)《补后汉书艺文志》十卷,(清)顾懷三。 (9)《后汉艺文志》四卷,(清)姚振宗。 (10)《补后汉书艺文志》一卷《考》十卷,(民国)曾朴。 (11)《补三国艺文志》四卷,(清)侯康。 (12)《三国艺文志》四卷,(清)姚振宗。 (13)《补晋书艺文志》四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刊误》一卷,(民国)丁国钧撰,丁辰注并撰刊误。 (14)《补晋书艺文志》六卷,(清)文廷式。 (15)《补晋书艺文志》四卷,(清)秦荣光。 (16)《补晋书经籍志》四卷,(民国)吴士鉴。 (17)《补晋书艺文志》四卷,黄逢元。 (18)《补宋书艺文志》一卷,聂崇岐。 (19)《补南齐书艺文志》四卷,陈述。 (20)《隋书经籍志补》二卷,张鹏一。 (21)《隋书经籍志考证》十三卷,(清)章宗源。 (22)《隋书经籍志考证》五十二卷首一卷,(清)姚振宗。 (23)《补南北史艺文志》三卷,徐崇。 (24)《补五代史艺文志》一卷,(清)顾怀三。 (25)《宋史艺文志补》一卷,(清)黄虞稷、倪灿撰,卢文弨录。 (26)《西夏艺文志》一卷,(清)王仁俊。 (27)《辽艺文志》一卷,(民国)缪荃孙。 (28)《辽史艺文志补证》一卷,(清)王仁俊。 (29)《补辽史艺文志》一卷,黄任恒。 (30)《补元史艺文志》四卷,(清)钱大昕。 (31)《补辽金元艺文志》一卷,(清)倪灿撰,卢文弨录。(32)《补三史艺文志》一卷,(清)金门诏。

2、历代官私书目(1)宋代的《崇文总目》、《中兴馆阁书目》、《中兴馆阁续书目》、《宋国史艺文志》(有

清人辑本)。(2)明代《文渊阁书目》、《内阁藏书目录》(3)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4)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5)明高儒《百川書志》(6)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

25

Page 3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7)孙殿起《贩书偶记》二十卷 (收录的绝大部分是有清一代的著述,兼及辛亥革命以后迄于抗战以前有关古代文化的著作。凡见于《四库全书》的一律不收,如有收录者必卷数、版本有异,故一向被看成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续编,只是没有提要而已;第二,非单刻本不录,间或有在丛书中者,必定是初刻单行本;而《四库全书》以后新出书,本来就是单刻本居多,故又可与上海图书馆所编《中国丛书综录》配合看,对查找现存古籍甚有帮助。《贩书偶记》还收录一部分《四库全书》失收的明代人的著作,如卷六《诏令奏议类》下有:“《张文忠公奏对稿》二卷,明张居正撰,李卓吾评选,无刻书年月,约天启间刊。”此书不仅《四库》不收,其它各种书目亦未见著录,当为研究张居正、李贽的政治思想的重要材料之一。)(8)《贩书偶记续编》,为孙殿起遗稿,所收书有七、八千种。(9)《中国丛书综录》是清代以来最精善最完备的丛书目录,可以说我国古代书籍的

极大部分都可由此查到;有些书原来就没有单刻本,或者原刻单行本已佚而只有丛书本,更是非查《综录》不可。《通志》、《续通志》、《清朝通志》中的艺文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清朝文献

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中的经籍考,是根据历代官私书目、其中包括上述史志书目而编成。其中《文献通考·经籍考》是最为常用的一种。3、专题书目(1)《中国农学书录》(王毓瑚编,中华书局 1958年出版,农业出版社 1964年修订

本)(2)《中国医籍考》(日本丹波元胤撰,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6年出版)(3)《宋以前医籍考》(日本冈西为人撰,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8年出版)(4)《同书异名通检》(杜信孚编)

4、方志(1)朱士嘉编《中国地方志综录》(商务印书馆 1935年初版 1958年增订重印)(2)张国淦编著《中国古方志考》中华书局 1962年出版(3)洪焕椿编著《浙江地方志考录》科学出版社 1958年出版(4)上海师院图书馆编印《上海方志资料考录》,(5)上海图书馆 1964年编印的馆藏建国前《上海地方资料中文书名目录》,以及其他

图书馆编印的大量方志目录,是供我们查考方志的重要工具书。5、版本书目自古以来,无论宫廷官府还是私人,都有收藏古籍善本的优良传统。历代藏书家穷搜

珍籍,手自编目、题跋、校勘,甚或抄写、刻印,以广流传,对于保存文化,厥功甚伟,产生了一大批记录古籍版本的书目,这些书目包含有解题书目、知见书目和题跋鉴赏书目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记录所见、所藏古籍善本的版本信息起到了重要作用,都有助于版本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解决版本方面问题。因此,古籍工作离不开这些版本书目。(1)《遂初堂书目》(2)《郡斋读书志》(3)《直斋书录解题》(4)《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5)《绛云楼题跋》一卷

26

Page 3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6)《述古堂书目》(7)《读书敏求记》(8)《爱日精庐藏书志》三十六卷、《续志》四卷(9)《抱经楼藏书志》六十四卷(10)《天禄琳琅书目》十卷、《后编》二十卷(11)《士礼居题跋记》、《荛圃藏书题识》等(黄丕烈书目题跋七种)(12)《思适斋题跋》等(顾广圻书目题跋三种)(13)《拜经楼藏书题跋记》五卷(14)《楹书隅录》五卷、《续编》四卷(15)《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16)《善本书室藏书志》(17)《万卷精华楼藏书记》一百四十六卷(18)《皕宋楼藏书志》(19)《郑堂读书记》(附《补逸》)(20)《滂喜斋藏书记》三卷(21)《开有益斋读书志》六卷《续志》一卷(22)《艺风藏书记》八卷、《续记》八卷、《再续记》一卷(23)《郘亭知见传本书目》(24)《宋元旧本经眼录》(25)《藏园群书经眼录》(26)《藏园群书题记》(27)《宝礼堂宋本书录》(28)《涵芬楼烬餘书录》(29)《中国善本书提要》(王重民)(30)《日本访书志》十六卷《补》一卷(31)《经籍访古志》六卷《补遗》一卷(32)《古文旧书考》四卷(33)《宋版书叙录》(34)《四库全书总目》,可以了解书的版刻、源流、文字异同、著述体例、内容得失和作

者生平等等。(35)《四库全书简明目录》(36)《四库未收书目提要》(阮元撰,傅以礼重编)(3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胡玉缙撰,王欣夫辑)(38)《四库提要辨证》(余嘉锡著)(39)《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邵懿辰撰,邵章续录)(撰于咸丰时,中华书局 1959年出增订本,题为《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是书对

《四库简明目录》著录的书籍(包括其它书籍)加以批注,标明撰者、卷数和各种版本,并将王懿荣、孙诒让、黄绍箕诸家有关版的批注,逐条移录于各书之后的附录中,它和莫友芝的《郘亭知见传本书目》是两部版本目录学的重要工具书。)(40)《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著、范希曾补正)旧的读书志、藏书志、善本书目,仅能供研讨图书版本时作参考,对今天要查阅利用善

本书则意义不大,因为那里提及的书往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则已经佚失;而传世者又多半已入各公家图书馆,少量流散于私人,亦辗转易手。我们要查阅善本书,主要得查近代以来各大中型图书馆的藏书目录,例如:

27

Page 3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1)《故宫善本书目》(张允亮编)(2)《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善本部编)(3)《浙江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4)《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图书馆,1999年)(5)《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1957年版;(6)《复旦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补编》(7)《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九)古籍书影、图录【一】《珍稀古籍书影丛刊》目录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铁琴铜剑楼书影》(瞿启甲编)(2)《盋山书影》(南京国学图书馆编)(3)《涉园所见宋版书影》(陶湘)(4)《文禄堂书影》(王文进)(5)《宋元书式》(佚名)(6)《嘉业堂善本书影》(刘承幹编)(7)《故宫善本书影》(8)《留真谱》(杨守敬编(9)《访书馀录》(〖日〗和田维四郎编)

【二】(1)《明代版本图录初编》(潘承弼、顾廷龙编)(2)《清代版本图录》(黄永年、贾二强编)(3)《清代版刻一隅》(黄裳)(4)《中国版刻图录》(5)《四部丛刊》(6)《百衲本二十四史》(7)《古逸丛书》(8)《续古逸丛书》(9)《古逸丛书三编》(10)《中华再造善本》(11)《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珍品图录》(12)《(上海图书馆)馆藏精选》(13)《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录》

(十)附录《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六种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本《集成》共收录一百年来中日两国学者编撰的日本公私图书机构所藏汉籍善本的书志、

书目等专门著作八种。全面反映了一千多年我国古籍流传于日本列岛的总体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每种书的刊印、行款卷数、名家题校及著者、藏书者的相关内容。本《集成》为今人了解和研究中国古籍及其流传日本的历史和现状,进而研究中日文化

交流史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文献。最后一册附《书名笔画、拼音索引》,便于逐书检索。28

Page 3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总目第一册《经籍访古志》六卷《补遗》一卷(日)澁江全善、森立之第二册《书舶庸谭》九卷 董康第三册《古文旧书考》四卷(日)岛田翰第四~八册《静嘉堂秘籍志》五十卷(日)何田罴第九~十册《日本访书志》十六卷《补遗》一卷 杨守敬《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日)藤原佐世

《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二十八种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本《辑刊》共收录清代及民国时期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编撰的有关宋元版书籍的目录、

题跋、通考等专门著作二十八种,内容涉及宋元版书的刊印、行款、字体、存佚、名家题校及收藏者等情况,对今人研究和鉴赏宋元版古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该类著作大多流传不广,且多存于丛书之中,颇不便于利用。此《辑刊》辑合出版,

按照目录、题跋、通考依次编排。末一册附《书名索引》,极易检索。总 目第一册《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一卷(清)毛扆《季沧苇藏书目•延令宋板书目》(清)季振宜《述古堂宋板书目》一卷(清)钱曾《求古居宋本书目》一卷 附《考证》一卷(清)黄丕烈《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三卷 附二卷(清)莫友芝《传是楼宋元板书目》一卷(清)徐乾学《结一庐藏宋元本书目》一卷(清)朱学勤第二册《海源阁藏书目》(清)杨绍和《丰顺丁氏持静斋宋元校抄本书目》一卷(清)江标《铁琴铜剑楼藏宋元本书目》四卷(清)瞿镛《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二卷(清)汪士鐘《滂喜斋宋元本书目》一卷《上善堂宋元精抄旧抄书目》一卷(清)孙从添《木犀轩藏宋元本书目》(清)李盛铎《好古堂收藏宋元板书目》(清)姚际恒《宋元本行格表》(清)江标第三册《百宋一廛书录》(清)黄丕烈《寒云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袁克文《经籍跋文》(清)陈鳣《古泉山馆题跋》(清)瞿中溶

29

Page 3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宋椠本考》(日)岛田翰《五代两宋监本考》王国维《笺经室所见宋元书题跋》一卷 曹元忠第四册《福建板本志》佚名《宋本考:蜀刻纪略》佚名《两浙古刊本考》王国维《广东宋元明经籍椠本纪略》黄慈博书名索引

《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二十二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总 目《百川书志》 (明)高儒撰《古今书刻》 (明)周弘祖《晁氏宝文堂书目》 (明)晁瑮撰《徐氏红雨楼书目》(明)徐〓撰《赵定宇书目》(明)赵用贤撰《汲古阁书跋》(明)毛晋撰《澹生堂藏书约》(明)祁承〓撰《藏书纪要》(清)孙庆增撰《藏书绝句》(清)杨守敬撰《流通古书约》(清)曹溶《古欢社约》(清)丁雄飞撰《藏书十约》叶德辉撰《武林藏书录》(清)丁申撰《吴兴藏书录》(清)郑元庆撰《皕宋楼藏书源流考》(日)岛田翰撰《绛云楼题跋》(清)钱谦益撰,潘景郑辑校《鸣野山房书目》(清)沈復粲撰《虞山钱遵王藏书目录汇编》(清)钱曾撰,瞿凤起编《重辑渔洋书跋》(清)王士祯撰《唫香倦馆书目》(清)马瀛撰,潘景郑校订《旧山楼书目》(清)赵宗建撰《铁琴铜剑楼藏书题跋集录》瞿良士辑

《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二辑 十二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总 目《读书敏求记校证》(清钱曾撰 ,管庭芬、章珏校证)《天禄琳琅书目》(清于敏中等撰)《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清彭元瑞等撰)《思适斋书跋》(清顾广圻撰)《拜经楼藏书题跋记》(清吴寿旸撰)

30

Page 3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艺风藏书记》(清缪荃孙撰)《滂喜斋藏书记》(清潘祖荫撰)《宝礼堂宋本书录》(潘宗周编)《文禄堂访书记》(王文进撰)《卷盦书跋》(叶景葵撰)《劫中得书记》(郑振铎撰)《著砚楼书跋》(潘景郑撰)

《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总目录 中华书局《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全十九册),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 2006年 8月

出版。《丛刊》分四卷十九册,“宋代卷”十种,“元代卷”三种,“明代卷”四十七种,“清代卷”三十五种。末册《日本访书志》附有《经籍访古志》、《古文旧书考》两种日本人的著作。

丛刊一 宋代卷第一册《崇文总目》五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崇文总目辑释补正》四卷《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二卷《中兴馆阁书目辑考》五卷《中兴馆阁续书目辑考》一卷《遂初堂书目》一卷《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丛刊二 宋代卷第二册《袁本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四卷、《附志》一卷、《后志》二卷、《考异》一卷《艺芸书舍本郡斋读书志》二十卷《衢本郡斋读书志》二十卷、《附志》二卷丛刊三 元代卷全一册《元西湖书院重整书目》一卷《录鬼簿》二卷《文献通考·经籍考》七十六卷丛刊四 明代卷第一册《文渊阁书目》二十卷《秘阁书目》《内阁藏书目录》八卷《行人司重刻书目》《南廱志经籍考》二卷《明太学经籍志》《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目录》《四明天一阁藏书目录》《万卷堂书目》四卷《晁氏宝文堂书目》三卷《百川书志》二十卷《赵定宇书目》《脉望馆书目》

31

Page 3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丛刊五 明代卷第二册《世善堂藏书目录》二卷《玄赏斋书目》八卷《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澹生堂藏书目》十四卷《徐氏家藏书目》七卷《笠泽堂书目》《续文献通考·经籍考》十二卷《国史经籍志》六卷《(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三卷丛刊六 明代卷第三册《蜀中广记·著作记》十卷《(成化)杭州府志·书籍目》一卷《古今书刻》二卷《内板经书纪略》一卷《(景泰)建阳县志续集·典籍》《(嘉靖)建阳县志·书坊书目》《汲古阁校刻书目》一卷、《补遗》一卷、《刻板存亡考》一卷《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三卷《南濠居士文跋》四卷《读书后》八卷《重编红雨楼题跋》二卷《隐湖题跋》二卷《授经图义例》二十卷《医藏书目》《录鬼簿续编》一卷《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南词叙录》一卷《旧编南九宫目录》一卷《曲品》二卷《金陵梵刹志·南藏目录》一卷《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目录》四卷《藏逸经书》一卷《道藏经目录》四卷《道藏阙经目录》二卷《道藏目录详注》四卷 附:《续道藏目录》丛刊七 清代卷第一册《皕宋楼藏书志》(上)卷一至卷六六丛刊八 清代卷第二册《皕宋楼藏书志》(下)卷六七至卷一二○、《续志》四卷丛刊九 清代卷第三册《仪顾堂题跋》十六卷、《续跋》十六卷《善本书室藏书志》四十卷丛刊十 清代卷第四册

32

Page 3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二十四卷《楹书隅录初编》五卷、《续编》四卷《滂喜斋藏书记》三卷丛刊十一 清代卷第五册《钱遵王读书敏求记校证》四卷《爱日精庐藏书志》三十六卷、《续志》四卷丛刊十二 清代卷第六册《抱经楼藏书志》六十四卷丛刊十三 清代卷第七册黄丕烈书目题跋七种《荛圃藏书题识》十卷附《补遗》《荛圃刻书题识》一卷附《补遗》《荛圃藏书题识续录》四卷《杂著》一卷《荛圃藏书题识再续录》三卷《士礼居藏书题跋补录》《百宋一廛赋注》《百宋一廛书录》一卷顾广圻书目题跋三种《思适斋集》十八卷《思适斋书跋》四卷附《补遗》《思适斋集补遗》二卷丛刊十四 清代卷第八册《开有益斋读书志》六卷 附:《金石文字记》一卷、《续志》一卷《艺风藏书记》八卷、《续记》八卷、《再续记》一卷丛刊十五 清代卷第九册《郑堂读书记》七十一卷《郑堂读书记补逸》三十卷丛刊十六 清代卷第十册《万卷精华楼藏书记》一百四十六卷丛刊十七 清代卷第十一册《天禄琳琅书目》十卷《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二十卷《绛云楼题跋》一卷《绣谷亭熏习录》三卷《拜经楼藏书题跋记》五卷丛刊十八 清代卷第十二册《玉函山房藏书簿录》二十五卷丛刊十九 清代卷第十三册《日本访书志》十六卷《日本访书志补》一卷附:《经籍访古志》六卷《补遗》一卷《古文旧书考》四卷 附:《访馀录》一卷

33

Page 4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第六节 古籍阅览、使用中的保护问题古籍在流传过程中除了由于水火损害、纸张自然老化等因素造成的破坏之外,还有阅

览和使用不当带来的破损。古籍的纸张再好,也经不起人们不合理的翻阅、使用。如果阅览和使用古籍的人不知道应当如何爱护书,随意翻卷、折叠,以手挫抓,唾指翻页,或者随意置放,任由阴湿沾濡,风吹日晒,古籍会很快破损糜烂,寿命大大缩短,甚至消亡。因此,在阅览和使用古籍时应当特别注意爱护。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书籍阅览使用中的保护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爱书、护书经验。后魏贾

思勰《齐民要术·杂说第三十》称:凡开卷读书,卷头首纸不宜急卷,急则破折,折则裂。以书带上下络首纸者,无不裂

坏;卷一两张后,乃以书带上下络之者,稳而不坏。卷书勿用鬲带而引之,非直带湿损卷又损首纸令穴;当衔竹引之。书带勿太急,急则令书腰折。骑蓦书上过者,亦令书腰折。这大约是中国古代最早关于在阅读书籍时应怎样操作,以达到保护书籍目的的记载。

南北朝时期的书籍还基本为卷轴装,贾思勰指出在翻卷卷轴时,用力不宜过,动作应当舒缓,否则,极容易使纸张破裂。收卷时,也不宜捆扎过紧,过紧则易使卷轴纸张折断。贾思勰总结出来的这一经验,在今天面对古代流传下来的卷轴装文献时,依然很有指导意义。宋代费衮《梁溪漫志》卷三中提到司马光爱护书籍,说:温公独乐园之读书堂,文史万余卷,而公晨夕所常阅者,虽累数十年,皆若手未触者。司马光阅读了数十年的书籍之所以保持完好如新,就是因为他看书时有爱护书籍的良

好习惯:启卷,必先视几案洁净,以茵褥,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尝敢空

手捧之,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每至看竟一版,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而覆,以次指面捻而挟过,故得不至揉熟其纸。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今浮屠老氏犹知尊敬其书,岂以吾儒反不如乎?当宜志之。

司马光他每次读书之前,总是先把桌案擦拭干净才摆出书来看,取书时则一方木板托着,而不直接用手捧,翻动书页亦以手指轻揭,而不肆意搓揉。这些都是很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保护书籍,使书籍历久弥新。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正集》卷四记载了赵子昂的一篇跋语,成为后世传颂的名

言:聚书、藏书良匪易事。善观书者,澄神端虑,净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

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刺。随损随修,随开随掩。后之得吾书者,并奉赠此法。赵子昂提出看书时要擦净桌案,以免污损古籍。又提出不要紧卷书脊,紧卷则易散裂;

不要折叠书角,久折则易断裂;不要以指爪挠抓书叶,避免书叶破损;不要以手指蘸唾沫翻书叶,避免污损书;读书完毕要随即合掩书册,不要久开不掩。这些要求都是读书时应当牢记并予以遵守的,即便在今天,也依然如此。今天,无论是从事古籍工作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还是阅览古籍的读者,都应该首先具

备爱护古籍的自觉意识。总结古人的经验,结合现实,阅览和使用古籍时应注意以下有关规则:

一、阅览、使用古籍时的环境要求1、在阅览和使用古籍的工作范围附近,禁止有明火及易燃易爆物品。2、在湿度过大或过于干燥的环境下,应减少甚至停止阅览古籍。

34

Page 4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古籍基本知识

3、勿在空调口下或风较大的地方设置古籍阅览和使用的工作台,勿用电扇直吹古籍。4、水杯、餐具以及放有各种液体的容器要远离古籍,单独放置。5、在阅览和使用古籍的工作台面上,禁放墨盒、印泥盒、墨水瓶、毛笔、水笔、圆珠笔等

一切可能洇染古籍的用品。记录应使用铅笔。

二、阅览、使用古籍时的操作要求1、取放古籍时,应轻拿轻放。2、每次取送的古籍不宜过多,最好选用一块长 40厘米,宽 25厘米左右的硬板(干透

的樟木板为佳),将书平放在托板上,多册书的高度以不超过 30厘米为准。如果送取有函套的古籍时,布函套的高度不超过 3个,木函最好只拿 1个,以不超过 2个为限。过高会遮挡视线或造成重心不稳。

3、如果取送一摞古籍时,码放的原则,应把带有函套的古籍放在下边,无函套的古籍放在上边。

4、取送古籍时,应双手平端,切勿用单手拎书。5、看书前,应用清水把手洗净并擦干。6、翻阅破损严重的古籍时,应事先戴好口罩,以免粉尘刺激鼻腔后,喷散破损的古籍,

造成新的破坏。7、翻阅古籍时,应先在工作台上铺好干净的绒布,避免有价值的书屑丢失。8、翻阅古籍时,应把要查阅的古籍放在专用阅读书架上,普查破损严重的古籍时,应

放在铺好干净绒布的工作台上翻阅。9、在讨论查阅的古籍时,应先合掩书册或远离古籍,避免唾液喷溅在书页上。10、查阅古籍时,除应做到“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

夹刺。……随开随掩”外,切勿用力按压古籍,造成新的损伤。11、用铅笔或计算机记录普查古籍的情况,严禁使用毛笔、水笔、圆珠笔等。12、查阅带有浮签的古籍时,应将浮签保留在原处。

35

Page 4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第一节 古籍版本登记原则

一、著录单位古籍以部为单位进行普查登记。同一版本的合刻、合印、合写及不同版本的合订、合装、合函古籍的各个部分均登记在同

一部普查表中。丛书的每一个子目内容登记在该部丛书的普查表中。分散收藏的丛书零种分别使用不同部的普查表。

二、著录来源著录信息源是古籍本身。古籍本身信息不足,可参考其他信息源。古籍著录的主要信息源为正文第一卷卷端。書名著者:正文第一卷卷端、其他各卷卷端、各卷卷末、目次、凡例、書名页、版心、序跋、

原印书签及书中其他部分。丛编著录以总目录为主要信息源,以总目录、上述各部分为规定信息源。版本:全书的版本类型特征及有关写刻印刷的文字记述、写刻印刷所具有的可以作为

鉴定依据的特征和风格,如纸张、版式、字体、墨色、刻工、讳字等。载体形态:全书。丛书项:丛编总目录、正文第一卷卷端、其他各卷卷端、目次、凡例、書名页、版心、序跋、

原印书签及丛编其他部分。附注:任何信息源。

三、著录用文字1.一般按规范的繁体字著录。一般情况下,古籍原书所题文字全部照录。古籍原题避讳字及罕见异体字,如无特殊需要,可转换为规范的繁体字著录。2.不照录不足以区别不同版本的古籍时须按古籍原题文字著录。3.古籍的卷(集、编、辑、回)数(次)、丛编其他書名信息中的总卷(集、编、辑)数、

子目种数和版本年中的中国年号纪年,应依据原书所用汉字数码著录;其他项目中的数字(如每部古籍的尺寸及册件数等)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著录。

4.特殊形式文字及字符集外文字等参照《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的相关规定在附注项注明。

①著录中的字符集外汉字用“〓”表示,并在附注项注明该字具体结构。②附注描述按照固定格式进行:〓=[字形结构描述](汉语拼音)。③对“字形结构描述”可用约定符号,如:“-”为减,“→”为置换等描述,也可

根据字的上、下、左、右结构用文字描述。难以用上述规则描述的字,可注明字典书名及页码。36

Page 4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④字符集外字符有两个及以上读音时,应著录符合本处字义的读音。⑤常用描述符号有:- 表示减→ 表示换┣ 表示左,右上、右下   ┫ 表示左上、左下,右   ┳ 表示上,下左、下右   ┻ 表示上左、上右,下╋ 表示上左、上右、下左、下右实例:例 1:〓=[横(木→米)]表外字的写法是将“木”换成“米”。例 2:〓=[扌斤┴,衣]表外字的写法是上左“扌”、上右“斤”,下“衣”。例 3:〓=[言,├心及]表外字的写法是左“言”,右上“心”、右下“及”。例 4:〓=[康熙字典 1239 頁右起第一黑體字]

四、客观著录古籍的客观著录主要是要求客观地反映古籍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古籍普查登记的照录部分主要是指书名、牌记、藏版、刻工和印章文字等内容。古籍的卷数、著者、版本等内容一般按查考所得的准确内容著录。

第二节 古籍版本登记细则第一表 基本情况表

一、初始信息1.普查编号按《古籍普查规范》的规定记录,即:普查顺序号由七位数字组成,依各普查单位自己

普查古籍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左边不足位用“0”补齐。一部古籍登记表配发一个普查编号。合刻、合印、合写及合订、合装、合函古籍的各个部分均登记在同一普查编号的普查表中。丛书的每一个子目内容登记在同一普查编号的该部丛书普查表中。分别登记的丛书零种各用一个普查编号。

37

Page 4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2.收藏单位著录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收藏单位的全称。不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收藏部门名称前须加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上级单位全称。个人收藏者在此填写姓名。3.索书号著录本部登记古籍的实际有效索书号。若索书号具有多层信息,每两层之间用“/”间隔。分别在“内容 1”、“内容 2”等当中进行登记的不同版本的合订、合函古籍各部分可以

在相应索书号后再加“/”注明该部分内容所在的起讫册次号。

二、古籍分类1.四部分类按照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一发布的《古籍分类法》标引的本部古籍类目在此著录。2.原有分类本部古籍的原有类目或分类号(包括四部类目)在此著录。若分类号具有多层信息,

每两层之间用“/”间隔。若古籍分类使用的属于非正式出版或非统一使用的分类法,古籍登记单位应向国家古

籍保护中心办公室普查登记组递交该分类法的电子版本或印刷文本备查。

三、书名著者1.书名(1)卷端有书名[1] 书名据各书正文卷一卷端所题著录。例 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例 2: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2] 书名前所冠“纂圖互注”、“增訂”、“新編”、“重校”、“繡像”、“欽定”、

“御纂”等,均据卷端所题如实著录。在其他书名表说明去掉冠词后的书名。[3] 正文各卷卷端所题書名用字、组词的详简、排列的次序不同,一般依第一卷卷端所

题著录,其他各卷卷端所题不同書名可在其他书名表说明。例 1: 評點春秋綱目左傳句解匯鐫(卷二至六卷端書名:評點春秋綱目句解左傳匯鐫)著录为: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書名著者 書名 評點春秋綱目左傳句解匯鐫

其他书名表書 名 書 名 依 據

38

Page 4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評點春秋綱目句解左傳匯鐫 卷二至六卷端書名例 2: 明朝破邪集(卷三、八卷端書名:聖朝破邪集)著录为: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書名著者 書名 明朝破邪集

其他书名表書 名 書 名 依 據

聖朝破邪集 卷三、八卷端書名[4] 正文第一卷卷端所题書名有误,应原样照录,同时在书名附注说明书名著录依据,

并在其他书名表说明正确书名。例: 兩漢博文(书名附注:博聞,第一卷卷端誤題“博文”。其他书名表:兩漢博聞。)著录为: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書名著者 書名 兩漢博文

附注 書名附注 博聞,第一卷卷端誤題“博文”。

其他书名表書 名 書 名 依 據兩漢博聞 卷端書名誤題,已照錄。此為正確書名。

[5] 规定信息源提供的正書名冗长,照录,在其他书名表说明简要書名。例:皇清誥授光祿大夫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傅武英殿大學士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

入直南書房上書房總師傅軍機大臣賜諡文正入祀賢良祠顯考儷笙府君行述(简要書名:儷笙府君行述、曹振鏞行述)著录为: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書名著者 書名

皇清誥授光祿大夫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傅武英殿大學士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入直南書房上書房總師傅軍機大臣賜諡文正入祀賢良祠顯考儷

笙府君行述其他书名表

書 名 書 名 依 據39

Page 4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儷笙府君行述 简要書名曹振鏞行述 简要書名

[6] 交替書名是正書名的一部分,著录于正書名第一部分之后。原题“原名”、“一名”、“又名”、“或”等连接词如实著录,连接词前后用逗号“,”标识。在其他书名表说明交替書名。例: 三國演義,又名,第一才子書(其他书名表:第一才子書)著录为: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三國演義,又名,第一才子書

其他书名表書 名 書 名 依 據第一才子書 “又名”之交替書名

[7] 丛编正書名一般依总目录所题丛编書名著录。例: 平津館叢書(2)合刻书名合刻书名的著者相同时,均填在“内容 1”中,重复“书名、卷数”单元;著者不同时,

填“内容 1”和“内容 2”等。[1] 书名由合刻书名、主从书名组成,在同一部登记表中分别著录。例 1:宋黃山谷先生正集三十二卷外集二十四卷別集十九卷首四卷 宋黄庭堅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宋黃山谷先生正集卷數 三十二卷書名 外集卷數 二十四卷書名 別集卷數 十九卷書名 首卷數 四卷朝代/國別 宋著者名稱 黄庭堅著作方式 撰

40

Page 4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例 2:附音釋禮記註疏六十三卷 漢鄭玄註 唐孔頴達疏 唐陸德明釋文 校勘記六十三卷 清阮

元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附音釋禮記註疏 校勘記卷數 六十三卷 六十三卷

朝代/國別 漢 清著者名稱 鄭玄 阮元著作方式 註 撰朝代/國別 唐著者名稱 孔頴達著作方式 疏朝代/國別 唐著者名稱 陸德明著作方式 釋文

[2] 正文分集(编),在同一部登记表中分别著录。例: 會稽偁山章氏家乘初集二卷彙集六卷正集三十一卷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會稽偁山章氏家乘初集卷數 二卷書名 彙集卷數 六卷書名 正集卷數 三十一卷

(3)附属书名附属书名的著者相同时,均填在“内容 1”中,重复“书名、卷数”单元;著者不同时,

填“内容 1”和“内容 2”等。正文以外的卷首、卷末、补遗、附录、目录等部分,在同一部登记表中分别著录。例 1: 王右丞集二十八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王右丞集卷數 二十八卷書名 卷首卷數 一卷書名 卷末卷數 一卷

41

Page 4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例 2: 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目錄二卷附錄一卷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白氏長慶集卷數 七十一卷書名 目錄卷數 二卷書名 附錄卷數 一卷

(4)其他部位有书名正文卷一卷端所题书名不足以准确反映全书内容,可酌取书内其他各卷卷端、卷末、目

录、凡例、序跋、版心、牌记、书名页、原题或原印封面、题签、书根或函套等所题书名著录,并于书名附注说明著录依据。例 1: 讀史偶吟(书名附注:卷端書名被竄改為“念一史彈詞”,據諸序改回。)著录为: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書名著者 書名 讀史偶吟

附注 書名附注 卷端書名被竄改為“念一史彈詞”,據諸序改回。其他书名表

書 名 書 名 依 據念一史彈詞 竄改後書名例 2: 厚德堂集驗方萃編(书名附注:書名據目錄和書名頁所題著錄。)著录为: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書名著者 書名 厚德堂集驗方萃編

附注 書名附注 書名據目錄和書名頁所題著錄。(5)书名前加限定词[1] 地理类中方志之书,卷端题有纂修朝代者,依原書名著录;原题无纂修朝代者,可

考定其纂修朝代加方括号冠于书名前。例:[正統]和州志五卷 明朱沅、明陳鈞纂修

42

Page 4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2] 家谱类之书,在卷端書名前著录根据考证确定的该族谱籍,置于方括号中。谱籍一般由惯用的省级和县级地名组成;谱籍范围较大,可著录若干个县级或省级地名;县级地名不易确定者,可只著录省级地名。例 1:[浙江海宁]朱马氏家乘例 2:[河南商丘]商丘宋氏家乘例 3:[江西]豫章罗氏重修宗谱例 4:[安徽太湖]太湖县东乡秦梅园贾氏宗谱例 5:[安徽歙县休宁][江西弋阳贵溪]新安重修毕氏族谱[3] 传记类中登科录、缙绅录、名臣录等书,卷端所题已含年代或地名者,依原書名著

录;原题未含年代或地名者,可考定其年代或地名加方括号冠于书名前。例:[萬曆二十三年]浙江鄉試錄一卷(6)全书无书名[1] 原书卷端未题书名,可据其他各卷卷端、卷末、目录、凡例、序跋、版心、牌记、书名页、

原题或原印封面、题签、书根或函套等所题酌补;稿本、抄本原无書名,可审其内容并参考相关文献酌拟。补拟书名应在书名附注说明。例 1:謹齋詩稿 清許志進撰清康熙末許氏稿本(書名附注:書名著者原缺。)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謹齋詩稿卷數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許志進著作方式 撰

版本版本時代 清康熙末

出版者名稱 許氏版本類型 稿本

附注 書名附注 書名著者原缺。

43

Page 5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2] 规定信息源中均未提供适当的正书名,而由其他资料查考得出,依查考得出的书名著录,在书名附注说明来源。例: 梅夢緣四十回 /明風月軒入玄子著(书名附注:書中未題書名,據《中國通俗小說書目》“風月軒入玄子”條補入。)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書名著者

書名 梅夢緣卷數 四十回

朝代/國別 明著者名稱 風月軒入玄子著作方式 著

附注 書名附注 書中未題書名,據《中國通俗小說書目》“風月軒入玄子”條補入。[3] 规定信息源中均未提供适当的正书名,亦未见于其他资料,可根据书中内容和著者

情况拟定书名著录,在书名附注说明。例: 星宿論解(书名附注:書名代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 容書名著者 書名 星宿論解

附注 書名附注 書名代擬。[4] 若原书以卷端下题著者的著作方式创作该书的主要内容,应将卷端题名与著作方式

合并拟定该书题名。例:诗集传通释二十卷(书名附注:原书卷一卷端题:诗卷第一,朱子集传,后学安成刘瑾通释。)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書名著者 書名 诗集传通释

卷数 二十卷附注 書名附注 原书卷一卷端题:诗卷第一,朱子集传,后学安成刘瑾通释。

2.卷数(1)有卷数[1] 卷数依正文所标卷目、卷次,如实著录。例: 四書章句集注二十卷[2] 正文卷次以“上、中、下”或干支、韵目等表示、合计其卷数著录。例 1: 暗室燈二卷

44

Page 5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本書目錄分:上卷、下卷。)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 容書名著者 書名 暗室燈

卷数 二卷附注 其他附注 本書目錄分:上卷、下卷。

例 2: 玉堂才調集三十一卷(本書版心按“東”至“麻”三十一個韻字分卷。)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書名著者 書名 玉堂才調集

卷数 三十一卷附注 其他附注 本書版心按“東”至“麻”三十一個韻字分卷。[3] 一卷中含若干分卷,如称“卷□之上”、“卷□之下”者,仍著录为一卷。例: 世說新語三卷(本書每卷內又分上、下卷。)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書名著者 書名 世說新語

卷数 三卷附注 其他附注 本書每卷內又分上、下卷。[4] 正文前目录,未分卷者不著录,分卷者可著录于书名后。例:太平寰宇記二百卷目錄二卷 宋樂史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太平寰宇記卷數 二百卷書名 目錄卷數 二卷

朝代/國別 宋著者名稱 樂史著作方式 撰

[5] 正文首末附加之内容,如目录已列出或版心刻有“卷首(首)”、“卷末(末)”者,应分别加以著录(“卷首”、“卷末”或“首”、“末”,照录),目录或版心未加反映者,可不予著录。

45

Page 5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例:易經本意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何志高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易經本意卷數 四卷書名 首卷數 一卷書名 末卷數 一卷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何志高著作方式 撰

[6] 正文首末附加之內容,如“敘錄”、“附錄(附)”、“考正(考)”、“正誤”、“校記”、“年譜”、“年表”等,应依次加以著录,附加之内容有著者可据者,依次著录。例 1:樂書二十卷 宋陳暘撰 正誤一卷 宋樓鑰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樂書 正誤卷數 二十卷 一卷

朝代/國別 宋 宋著者名稱 陳暘 樓鑰著作方式 撰 撰

例 2:詩傳大全二十卷綱領一卷圖一卷 明胡廣等輯 詩序辨說一卷 宋朱熹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詩傳大全 詩序辨說卷數 二十卷 一卷書名 綱領卷數 一卷書名 圖卷數 一卷

朝代/國別 明 宋著者名稱 胡廣 朱熹著作方式 等輯 撰

[7] 正文内容已分为若干部分,各部分前有大题(或卷目),页次分别起讫而未标卷次者,可合计其卷数著录。

[8] 正文内容已分为若干部分,各部分或标有小题(如“五古”、“七古”等),或页46

Page 5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次分别起讫,但未分别标明大题及卷次,或未标明卷次的全书内容有若干册者,可著录为“不分卷”。

[9] 正文内容完整,首有大题、末有尾题(或仅有大题)而独自成一册书者,通常均著录为“一卷”。

[10] 章回小说、戏曲等书,可著录为“×回(章、折、出)”,原书分卷者,可同时著录其卷数及回(章、折、出)数。例:新刻鍾伯敬先生評封神演義二十卷一百回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新刻鍾伯敬先生評封神演義卷數 二十卷一百回

[11] 正文或正文以外部分所题卷数与目录所题卷数不符,目录等处又未注明原因,以正文或正文以外部分所题卷数著录,并在附注项说明。例: 大清律例通考四十卷(目錄題三十九卷。)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書名著者 書名 大清律例通考

卷数 四十卷附注 其他附注 目錄題三十九卷。[12] 正文或正文以外部分所题卷数与目录所题卷数不符,目录已在有关卷次下注明

“待刻” 、“嗣出”、“原缺(闕)”、“未成”等字样,依目录所题卷数著录,并在附注项说明。例 1: 東塾讀書記二十五卷(目錄題二十五卷,卷十三、十四、十七至二十、二十二至二十五下注明“未成”。)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書名著者 書名 東塾讀書記

卷数 二十五卷附注 其他附注 目錄題二十五卷,卷十三、十四、十七至二十、二十二至二十五

下注明“未成”。例 2: 確庵文稿四十卷(目錄題四十卷,卷十一、十七至四十下注明“嗣出”。)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書名著者 書名 確庵文稿

47

Page 5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卷数 四十卷附注 其他附注 目錄題四十卷,卷十一、十七至四十下注明“嗣出”。[13] 丛书和分丛书的总卷(集、编、辑、帙、函)数、子目种数依规定信息源中所题著录。例 1: 皇清經解一千四百卷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皇清經解卷數 一千四百卷

例 2: 津逮秘書十五集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津逮秘書卷數 十五集

例 3: 粵雅堂叢書三編三十集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粵雅堂叢書卷數 三編三十集

例 4: 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十二帙補編十二帙再補編十二帙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卷數 十二帙書名 補編卷數 十二帙書名 再補編卷數 十二帙

例 5: 函海四十函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函海卷數 四十函

例 6:

48

Page 5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昭代叢書甲集五十卷乙集四十卷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昭代叢書甲集卷數 五十卷書名 乙集卷數 四十卷

例 7: 龍岡山人古文尚書四種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龍岡山人古文尚書卷數 四種

[14] 丛书和分丛书的总卷(集、编、辑、帙、函)数、子目种数如已包括在丛书正書名之中,则不需在其他丛书書名信息或其他分丛书書名信息中重复著录。例 1: 大興徐氏三種例 2: 六藝堂詩禮七編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六藝堂詩禮七編卷數

(2)无卷数[1] 古籍原有卷数,目前不详,可用方框“□□”表示。例:史要□□卷[2] 原書不分卷,按前述规定著录为“一卷”或 “不分卷”。例:說文徐氏未詳說不分卷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說文徐氏未詳說卷數 不分卷

[3] 正文缺卷如系原题“未刻”、“嗣刻”者,可于附注项说明。例:確庵文稿四十卷 明陳瑚

49

Page 5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清初虞山毛氏汲古閣刻本(其他附注:卷十七原注未刻。)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確庵文稿卷數 四十卷

朝代/國別 明著者名稱 陳瑚著作方式 撰

版本版本時代 清初

出版者籍貫 虞山出版者名稱 毛氏汲古閣

版本類型 刻本附注 其他附注 卷十七原注未刻。

3.朝代/国别(1)中国著者著录朝代。著者朝代按下列朝代名称著录于著者姓名前:西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魏,三國蜀、三國吳,晉,南朝宋、齊、梁、陳,北魏、

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宋、遼、西夏、金,蒙古,元,明,清。著者朝代一般以卒年为断,跨朝代著者之朝代名,可参考其生平活动、成书年代及传

统著录确定。(2)外国著者著录国别。著者国别一般按现通行规范国家简名著录;无合适的现通行规范国家简名时,可按原

书所题国别名称著录。(3)主要著者及其他著者,姓名前各加朝代名或国别,均不加括号。

4.著者名称著者应与著作对应登记。同一著作的著者有若干个,可重复“朝代/國別、著者名稱、著

作方式”单元。(1)个人著者姓名[1] 著者姓名以通行真实姓名著录,一般不取字号别称(以字号行世者不在此例)。[2] 正文卷端未题著者姓名,或所题为字号别称,应加查考后著录其规范姓名,并于备

注项说明。例 1:史記一百三十卷 漢司馬遷撰著者附注:卷端未題撰者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書名著者 書名 史記

卷數 一百三十卷朝代/國別 漢著者名稱 司馬遷

50

Page 5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著作方式 撰附注 著者附注 卷端未題撰者例 2:周易注三卷 漢鄭玄撰著者附注:卷端題鄭康成注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周易注卷數 三卷

朝代/國別 漢著者名稱 鄭玄著作方式 撰

附注 著者附注 卷端題鄭康成注[3] 正文卷端所题著者郡望、籍贯及姓名以外之字号别称,不予著录。[4] 正文卷端未著录著者姓名,前人著录未尽可信者,或正文卷端所著录字号别称,未

能查知其规范姓名者,可著录为“題××撰”。例:關氏易傳一卷 題後魏關朗撰 唐趙蕤注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關氏易傳卷數 一卷

朝代/國別 題後魏著者名稱 關朗著作方式 撰朝代/國別 唐著者名稱 趙蕤著作方式 注

[5] 一书由若干著者完成,先著录原著者姓名,依次著录其他著者姓名。例: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 宋司馬光撰 元胡三省音注 明陳仁錫評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書名著者 書名 資治通鑒

卷數 二百九十四卷朝代/國別 宋著者名稱 司馬光著作方式 撰朝代/國別 元著者名稱 胡三省

51

Page 5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著作方式 音注朝代/國別 明著者名稱 陳仁錫著作方式 評

[6] 一书由两人合著,著录两人姓名,两人著作方式相同,姓名中间加顿号分隔(显示时)。两人以上合著之书,如其朝代及责任方式均相同,可省略其他著者,著录为“××等撰”。例 1:秘書監志十一卷 元王士點、元商企翁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秘書監志卷數 十一卷

朝代/國別 元著者名稱 王士點著作方式朝代/國別 元著者名稱 商企翁著作方式 撰

例 2:[宣統]山東通志二百卷首九卷 清楊士驤等修 清孫葆田等纂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内容4

書名著者

書名 [宣統]山東通志卷數 二百卷書名 首卷數 九卷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楊士驤著作方式 等修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孫葆田著作方式 等纂

[7] 原书未题著者姓名,可著录为“佚名撰”。例:青巖禦寇實錄一卷 佚名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内容4書名著者 書名 青巖禦寇實錄

52

Page 5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卷數 一卷朝代/國別著者名稱 佚名著作方式 撰

[8] “欽定”、“御選”、“御纂”之书,著录实际主持修纂人姓名。例:御纂周易折中二十卷首一卷 清李光地等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御纂周易折中卷數 二十卷書名 首卷數 一卷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李光地著作方式 等撰

[9] 封建帝王或后妃撰著之书,著者姓名前加朝代名、庙号或谥号。例 1:翰墨志一卷 宋高宗趙構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翰墨志卷數 一卷

朝代/國別 宋著者名稱 高宗趙構著作方式 撰

例 2:大明仁孝皇后內訓一卷 明仁孝皇后徐氏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大明仁孝皇后內訓卷數 一卷

朝代/國別 明著者名稱 仁孝皇后徐氏著作方式 撰

[10] 封建藩王或有封爵者撰著之书,原书不题姓名,经考订著录其规范姓名(并于备注项说明根据)。例:寶善堂稿二卷 明朱慎鐘撰

53

Page 6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著者附注:原題慶成王宗川著。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寶善堂稿卷數 二卷

朝代/國別 明著者名稱 朱慎鐘著作方式 撰

附注 著者附注 原題慶成王宗川著。[11] 女子所著之书,著录本人姓名,不冠夫姓。[12] 僧侣所著之书,著录其法名,并冠朝代名及“釋”字。例:鼓山志十二卷 清釋元賢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鼓山志卷數 十二卷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釋元賢著作方式 撰

[13] 域外著者撰著之书,著者姓名按以上规则著录,其前冠以相应国名。例:七經孟子考文補遺一百九十九卷 日本山井鼎撰 日本物觀補遺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數 一百九十九卷

朝代/國別 日本著者名稱 山井鼎著作方式 撰朝代/國別 日本著者名稱 物觀著作方式 補遺

[14] 合刻书名或主从书名,著作责任不同,著者姓名分列于相关书名之后。例:易傳集解十七卷 唐李鼎祚撰 周易音義一卷 唐陸德明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書名著者 書名 易傳集解 周易音義

卷數 十七卷 一卷54

Page 6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朝代/國別 唐 唐著者名稱 李鼎祚 陸德明著作方式 撰 撰

[15] 合刻书名或主从书名,著作责任相同,著者姓名列于最后书名之后。例:林文忠公政書三十七卷 滇軺紀程一卷 荷戈紀程一卷 政書搜遺一卷 畿輔水利議一卷

清林則徐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内容 5

書名著者

書名 林文忠公政書卷數 三十七卷書名 滇軺紀程卷數 一卷書名 荷戈紀程卷數 一卷書名 政書搜遺卷數 一卷書名 畿輔水利議卷數 一卷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林則徐著作方式 撰

(2)机构著者名称历代官方修纂之书,著者依原书所题机构名著录,原书无著者名且难以考定者,著者

项缺省。例 1:農桑輯要七卷 元司農司撰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農桑輯要卷數 七卷

朝代/國別 元著者名稱 司農司著作方式 撰

例 2:洪武四年會試紀錄一卷

5.著作方式(1)一般依正文卷端所题著录,原书所题性质相同或相近之著作方式,可适当归并而

不尽据原题。55

Page 6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2)撰、著、纂、述、学、拟、议等自著方式,可统称为“撰”。(3)汇编整理前人著作者,可统称为“编”(如丛书)。(4)辑录纂次前人著作者,可统称为“辑”(如类书、辑佚书)。(5)钞纂编次有关资料以成专书者,不可细分者统称为“纂修”(如政书、方志、家

谱)。可细分者则分别著录,主持其事者为“修”,具体编写者为“纂”。(6)对前人著作加工者,如注、疏、笺、训诂、音义、集释、集传等,可依原题著录。(7)对前人著作加以批点、评述、校勘、考订、续补者,亦可依原题著录于主要著者及

著作方式后。(8)图谱类著作应著录“××繪”,书法类著作应著录“××書”,印谱类著作应著录

“××篆刻”。(9)目录及金石类著作,应著录“××藏”或“××編(撰)”(收藏者自编可称“××

藏並編(撰)”)。6.存卷数原书所存卷数不足,仍著录原有卷数,在此注明存卷总数。例:存一百二十六卷(书名卷数:史記一百三十卷存卷次:卷五至一百三十)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史記卷數 一百三十卷

存卷数 一百二十六卷存卷次 卷五至一百三十

7.存卷次原书所存卷数不足,仍著录原有卷数,在此注明所存卷数的起讫卷次。例:卷二百四十九 二百五十一至二百五十四 二百六十一 二百六十二 二百七十六(书名卷数:新刊監本冊府元龜一千卷存卷数:存八卷)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書名著者書名 新刊監本冊府元龜卷數 一千卷

存卷数 八卷存卷次 卷二百四十九 二百五十一至二百五十四 二百六十一 二百

六十二 二百七十六8.补配情况原书有配补,所配补卷次及版本,在此注明。

56

Page 6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例 1: 卷十二至十六 十八抄補。例 2: 卷三至六 二十三至三十八配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

9.复合类型凡合刻、合印、合写、合订、合函的古籍在此分别选择著录。(1)合刻:一同刻印的多种古籍。(2)合印:合刻以外的一同印刷的多种古籍。(3)合写:合抄、合撰的多种古籍。(4)合订:人为装订在一起的不同版本多种古籍。(5)合函:人为合装在一函的不同版本多种古籍。

10.所属丛书本项著录被登记古籍为丛书零种时所属丛书的書名。(1)丛书编号依书中所题编次著录。例: 江陰季氏叢刻 第三(2)分丛书标识及分丛书名依书中所题标识著录。例: 函海 第十四函 升庵韻學七種 六(3)分丛书子目编号依书中所题编次著录。例: 白芙堂算學叢書 算書 九章翼 六

四、版本1.版本时代(1)出版年以朝代名及年号纪年表示。(2)干支、太岁及佛历等纪年,均应转换为年号纪年。例 1:“光緒戊子九月”作“清光緒十四年”(月份从省)。例 2:“淳熙柔兆涒灘中夏初吉”作“宋淳熙三年”(月、日從省)。(3)出版年通常据牌记、刊记著录;各家书目分别著录始刻年或终刻年者,可选择著

录终刻年;始刻年至终刻年明确可据者(如丛书),可著录为“□□年至□□年刻本”。例:述古叢鈔 清劉晚榮輯清同治九年至光緒五年古岡劉氏藏修書屋刻本

57

Page 6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著录为: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述古叢鈔卷數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劉晚榮著作方式 輯

版本版本時代 清同治九年至光緒五年

出版者籍貫 古岡出版者名稱 劉氏藏修書屋

版本類型 刻本(4)原书无牌记、序跋及题识等可说明刻印年代者,可据其版刻特征并参考相关文献,

径题为“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等。例: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 晉杜預撰 唐陸德明釋文宋刻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春秋經傳集解卷數 三十卷

朝代/國別 晉著者名稱 杜預著作方式 撰朝代/國別 唐著者名稱 陸德明著作方式 釋文

版本版本時代 宋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版本類型 刻本(5)难以确定具体刻年之明、清刻本,据其版刻特征并参考相关文献,可将出版年代

略加界定。如:[1] 明初刻本(明洪武初至永乐末)。例:孟子節文七卷 明劉三吾輯明初刻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書名著者 書名 孟子節文

卷數 七卷朝代/國別 明

58

Page 6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著者名稱 劉三吾著作方式 輯

版本版本時代 明初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版本類型 刻本[2] 明末刻本(明天启初至崇祯末)。例:春秋通志十二卷 明蔡毅中撰明末刻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春秋通志卷數 十二卷

朝代/國別 明著者名稱 蔡毅中著作方式 撰

版本版本時代 明末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版本類型 刻本[3] 清初刻本(清顺治初至康熙末)。例:畿輔人物志二十卷 清孫承澤撰清初刻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畿輔人物志卷數 二十卷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孫承澤著作方式 撰

版本版本時代 清初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版本類型 刻本[4] 清末刻本(清咸丰初至宣统末)。例:書目答問四卷 清張之洞撰清末刻本

59

Page 6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著录为: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書目答問卷數 四卷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張之洞著作方式 撰

版本版本時代 清末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版本類型 刻本(6)已知刻本之大致年代而不能确定具体刻年者,如序跋已说明作序时其书即将付刻,

可将出版年代著录为“□(朝)□□(年号)刻本”。例:春秋正旨一卷 明高拱撰明萬曆刻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春秋正旨卷數 一卷

朝代/國別 明著者名稱 高拱著作方式 撰

版本版本時代 明萬曆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版本類型 刻本(7)抄本书据其题识及版本特征(如纸色、字迹、印鉴、装帧等)可确定其抄写朝代者,

著录方法同刻本。例 1: 仁廟聖政記二卷明抄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仁廟聖政記卷數 二卷

朝代/國別著者名稱著作方式

版本 版本時代 明出版者籍貫

60

Page 6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出版者名稱版本類型 抄本

例 2:國榷 明談遷撰清初抄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國榷卷數

朝代/國別 明著者名稱 談遷著作方式 撰

版本版本時代 清初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版本類型 抄本(8)丛书之出版年代确有依据者,著录方法同单刻本。例:奇晉齋叢書 清陸烜編清乾隆三十四年陸烜奇晉齋刻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奇晉齋叢書卷數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陸烜著作方式 編

版本版本時代 清乾隆三十四年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陸烜奇晉齋

版本類型 刻本2.出版者籍贯本项著录出版者的惯用籍贯地名,一般按古籍所题著录。

3.出版者名称(1)出版者以原书书名页、牌记所题为依据著录。原书无书名页、牌记者,可依次查考

原书卷端、版心、版框、序跋及相关文献而著录(原书各处所题出版者不同,可于备注项说明)。(2)官刻之书,官方刻书机构即为出版者。

61

Page 6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例:梁書五十六卷 唐姚思廉撰明萬曆三十三年北京國子監刻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梁書卷數 五十六卷

朝代/國別 唐著者名稱 姚思廉著作方式 撰

版本版本時代 明萬曆三十三年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北京國子監

版本類型 刻本(3)私刻之书,刻书人即为出版者,出版者郡望、籍贯地名及室名堂号一并著录。例:唐詩百名家全集 清席啟寓輯清康熙四十一年洞庭席氏琴川書屋刻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唐詩百名家全集卷數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席啟寓著作方式 輯

版本版本時代 清康熙四十一年

出版者籍貫 洞庭出版者名稱 席氏琴川書屋

版本類型 刻本(4)坊刻之书,刻书之书坊即为出版者,出版地及书坊名一并著录。例:新鐫通鑒集要十卷 明諸燮輯明金閶書林龔太初刻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新鐫通鑒集要卷數 十卷

朝代/國別 明著者名稱 諸燮著作方式 輯

版本 版本時代 明62

Page 6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金閶書林龔太初

版本類型 刻本(5)原书未载刻书人姓名而题有藏版处者,应注意区分确系刻书人之藏版处及非刻书

人之藏版处。前者可将藏版处(如□□堂、□□斋)著录为刻书人;后者或系转版,或为借印,著录时可斟酌处理。(6)抄本书,可据抄本之卷端、题识、版心、版框及纸张等,确定书写者姓名别号,著

录为“ □(朝)□□□(人)抄本”等。例:行朝錄三卷 清黃宗羲撰清初虞山毛氏汲古閣抄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行朝錄卷數 三卷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黃宗羲著作方式 撰

版本版本時代 清初

出版者籍貫 虞山出版者名稱 毛氏汲古閣

版本類型 抄本(7)刻本曾经修补续刻者,可据原书牌记、序跋及题识,将原刻及续刻年代重复著录。例:春秋屬辭十五卷 元趙汸撰元至正二十年至二十四年休寧商山義塾刻明弘治六年高忠重修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春秋屬辭卷數 十五卷

朝代/國別 元著者名稱 趙汸著作方式 撰

版本 版本時代 元至正二十年至二十四年出版者籍貫 休寧出版者名稱 商山義塾

出版地版本類型 刻版本時代 明弘治六年

出版者籍貫63

Page 7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出版者名稱 高忠出版地

版本類型 重修本(8)宋元刻本曾经历代修补续刻者、可将原刻及续刻年代一并著录。例:陳書三十六卷 唐姚思廉撰宋紹興眉山刻宋元明遞修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陳書卷數 三十六卷

朝代/國別 唐著者名稱 姚思廉著作方式 撰

版本

版本時代 宋紹興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出版地 眉山版本類型 刻版本時代 宋元明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出版地版本類型 遞修本

(9)书版刻成后的一个较长时间内,经过多次重修和印刷,修版和印刷的地点、著者、年代无法一一著录,可仅著录修版和印刷的起讫年代,并在其后著录“遞修”字样。未著录的其他递修信息在附注项说明。例:明萬曆三年南京國子監刻清順治至乾隆遞修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版本 版本時代 明萬曆三年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南京國子監

出版地版本類型 刻版本時代 清順治至乾隆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出版地

64

Page 7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版本類型 遞修本(10)丛书经修补续刻者,可将原刻及续刻年代一并著录。例:稗海 明商濬編明萬曆會稽商濬刻清康熙振鷺堂重編補刻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稗海卷數

朝代/國別 明著者名稱 商濬著作方式 編

版本

版本時代 明萬曆出版者籍貫 會稽出版者名稱 商濬

出版地版本類型 刻版本時代 清康熙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振鷺堂

出版地版本類型 重編補刻本

(11)印刷事项在版本事项后著录。印刷事项用于著录在刻书主持者主持下由承担刻印者刻印行世的,以及在书版刻成若干年后由再次印刷者用原版再次印刷行世(通称后印)的古籍。印刷年指印刷年代。印刷者指承担刻印者、再次印刷者(二者的室名可与其名称一并著录)。印刷地指承担刻印者、再次印刷者所在地。(12)印刷年、印刷者、印刷地在出版年、出版者、出版地或修版年、修版者、修版地之后

著录。例: 清光緒四年會稽章壽康式訓堂刻光緒三十年吳縣朱記榮槐廬印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版本 版本時代 清光緒四年

出版者籍貫 會稽出版者名稱 章壽康式訓堂

出版地版本類型 刻版本時代 光緒三十年

出版者籍貫 吳縣出版者名稱 朱記榮槐廬

65

Page 7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出版地版本類型 印本

(13)如印刷者与刻版者不同,印刷年与书版刻成年相同,印刷年不能省略。例: 清康熙三十八年長洲顧嗣立秀野草堂刻康熙三十八年吳郡鄧明璣印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版本

版本時代 清康熙三十八年出版者籍貫 長洲出版者名稱 顧嗣立秀野草堂

出版地版本類型 刻版本時代 康熙三十八年

出版者籍貫 吳郡出版者名稱 鄧明璣

出版地版本類型 印本

(14)著录再次印刷年、再次印刷者、再次印刷地时,规定信息源中未提供再次印刷地,且无从查考,再次印刷地可省略。例: 清康熙九年京師熊元獻刻乾隆五十一年熊光印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版本

版本時代 清康熙九年出版者籍貫 京師出版者名稱 熊元獻

出版地版本類型 刻版本時代 乾隆五十一年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熊光

出版地版本類型 印本

(15)如规定信息源中未提供再次印刷者,且无从查考,再次印刷者可省略,只著录再次印刷年,并在其后著录“印”字。例: 元至元六年濟南彭氏刻明嘉靖印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版本 版本時代 元至元六年

66

Page 7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出版者籍貫 濟南出版者名稱 彭氏

出版地版本類型 刻版本時代 明嘉靖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出版地版本類型 印本

(16)丛书经汇印前人刻版成书者,可将原刻及汇印年代一并著录。例:頤志齋叢書 清丁晏撰清咸豐同治間山陽丁氏六藝堂刻同治元年匯印本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頤志齋叢書卷數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丁晏著作方式 撰

版本

版本時代 清咸豐同治間出版者籍貫 山陽出版者名稱 丁氏六藝堂

出版地版本類型 刻版本時代 同治元年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出版地版本類型 匯印本

4.出版地一书之写刻地可确知者,其地即出版地,可著录其原题地名(不改为今地名)。

5.版本类型(1)版刻刷印之书称“刻本”,著录中凡“重刻本”、“翻刻本”一般仍统称“刻

本”。(2)据旧本影写刻印之书称“影刻本”,影刻本又分为“影宋刻本”、“影元刻本”

等。例:李翰林集三十卷 唐李白撰清光緒三十年吳隱影宋刻本

67

Page 7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著录为: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書名 李翰林集卷數 三十卷

朝代/國別 唐著者名稱 李白著作方式 撰

版本版本時代 清光緒三十年

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吳隱

出版地版本類型 影宋刻本

(3)木、铜、泥制活字印刷之书称“活字本”,著录中可区分“木活字本”、“铜活字本”及“泥活字本”等。(4)清末西方机器活字印刷术传入后所印之书,可称“鉛印本”(不称排印本、擺印

本、聚珍印本等)。(5)清末西方照相印刷术传入后所印之书,原称“石印本”者径依(确属有影印底本

之石印本应著录为影印本),其余统称“影印本”(不称照相印本、寫真印本等)。(6)印谱类书应注意区分“刻本”、“影印本”及“鈐印本”,原书刻有序跋、注释

而后钤印者,可称“刻鈐印本”。(7)刻本非墨印者可称“刻藍印本”、“刻朱印本”;两色印本可称“刻朱墨套印

本”;两色以上印本可径称“刻□色套印本”。(8)原书以公文纸印成,可称“刻公文紙印本”。(9)稿本分为手稿本及清稿本,清稿本仍称稿本。未见充分依据(如印鉴、题识、批校

等)之本,仍称“抄本”。(10)据某一底本手工抄写之书均称“抄本”,如称“影抄本”,可著录为“影(宋、

元)抄本”。(11)宋以前各代抄本,或元以后宫廷组织编纂缮写之书(如《永樂大典》、《四庫全

書》、《宛委別藏》等),可称为“寫本”。6.藏版藏版(板)情况依原书所题在此注明。例 1:本衙藏板例 2:京都善成堂藏版例 3:版存京都阜成門外衍法寺例 4:

68

Page 7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盛京軍督署藏版 板存盛京鐘樓南路西撫街北永發刻字鋪7.牌记位置本项著录牌记在古籍中的所在位置。例 1:書名頁之後例 2:正文之後8.牌记内容本项著录牌记所题的全部文字。例 1:咸豐丙辰秋九月開雕例 2:道光壬寅于麓古天開圖畫樓開鐫9.版本不同的合订、合装、合函古籍的版本事项分别在相应部分之下著录。例:和林金石錄 清李文田撰 羅振玉校訂 民國十八年上虞羅振玉石印松翁居遼後所著書之

遼居雜著本和林詩 清李文田等撰 清光緒元和江標湖南使院刻靈鶼閣叢書第四集本和林金石考一卷詩一卷 清李文田撰 民國九年江陰繆荃孫刻煙畫東堂小品之順德師著

述本和林金石錄 清李文田撰 清光緒元和江標湖南使院刻靈鶼閣叢書第四集本以上 4 種著作人為合訂 1 冊。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書名著者

書名 和林金石錄 和林詩 和林金石考 和林金石錄卷數 一卷書名 詩卷數 一卷

朝代/國別 清 清 清 清著者名稱 李文田 李文田 李文田 李文田著作方式 撰 等撰 撰 撰朝代/國別著者名稱 羅振玉著作方式 校訂所屬叢書 松翁居遼後所著

書 遼居雜著靈鶼閣叢書第四集

煙畫東堂小品順德師著述

靈鶼閣叢書第四集

版本 版本時代 民國十八年 清光緒 民國九年 清光緒出版者籍貫 上虞 元和 江陰 元和

69

Page 7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出版者名稱 羅振玉 江 標 湖 南 使院

繆荃孫 江 標 湖 南 使院

出版地版本類型 石印本 刻本 刻本 刻本

附注 其他附注 以上 4 種著作人為合訂 1 冊。

五、版式1.版框根据古籍正面半叶版框外沿的实际尺寸著录,先纵后横(通常横的长度从书口即整版

中心线量起),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毫米。各叶版框尺寸不一,一般以正文第一卷第一叶右半叶为准。极个别古籍(如未竣工之试印本)版框外沿不整齐,内沿整齐,则以内沿尺寸为准。2.分栏著录古籍内容的分栏情况。例 1:上下兩欄例 2:上中下三欄例 3:四欄3.半叶行数著录每半叶实际行数。例:十行4.每行字数著录每行实际字数。例 1:二十一字例 2:二十至二十三字不等例 3:字数不等5.双行小字字数著录每行小字实际字数。

70

Page 7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例 1:二十二字例 2:二十二至二十四字不等例 3:不等例 4:同6.书口书口根据古籍的实际情况填写。例 1:黑口例 2:白口例 3:粗黑口例 4:細黑口7.边栏边栏根据古籍的实际情况填写。例 1:左右雙邊例 2:四周雙邊例 3:四周單邊例 4:四周單邊間四周雙邊8.鱼尾鱼尾根据古籍版心的实际情况填写。例 1:單黑魚尾

71

Page 7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例 2:雙花魚尾例 3:雙順白魚尾9.版心有无字数根据版心有无字数统计情况选填“有”或“無”。10.有无书耳根据版框外有无书耳情况选填“有”或“無”。

六、装帧1.装帧形式装帧形式的名称以《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为依据规范记录。2.开本成册古籍的开本根据目前书型的实际尺寸著录,先纵后横,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毫

米。各册开本尺寸不一,一般以第一册为准。卷轴装古籍著录书型也是先纵后横。3.册件数及单位本项著录古籍现有册幅数。版本不同的合订、合函古籍的各个部分分别在不同部的普查表中著录该部分内容所在

的起讫册数。(1)线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等古籍著录册数。(2)卷轴装古籍著录卷数。(3)单张折叠的古籍著录幅数。(4)散叶的古籍著录叶数。4.册件数说明本项著录古籍册件数的补充说明。例 1:1冊(52葉)例 2:12冊(2函)著录为: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装帧 冊件數及單位 12冊

72

Page 7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冊件數説明 2函

七、采访1.个别登记号本项著录本部古籍采访登记帐中的个别登记号码。例 1:綫 16842

例 2:147598

2.来源本项著录古籍来源中前拥有所有权或经营权的个人或单位名称。例 1:周叔弢例 2:北京中國書店例 3:中國嘉德拍賣公司例 4:文化部例 5:文物局3.产权转移方式本项著录古籍来源中前拥有所有权或经营权的个人或单位转移古籍所有权的行为方式。具有多种产权转移方式的古籍,如“蔡瑛捐贈,社管局移送”,最后一种产权转移方

式著录在本项,其余均著录在“来源”项。例 1:捐贈例 2:出售例 3:拍賣例 4:

73

Page 8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蔡瑛捐贈,社管局移送著录为:採訪 來源 蔡瑛捐贈,社管局

產權轉移方式 移送

八、名录本部分著录被登记古籍入选各级《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具体情况,由相应级别的古籍

登记机关进行填写。1.名录入选批次本项著录被登记古籍入选各级《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批次编号。2.公布时间本项著录被登记古籍由各级《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公布的时间,由年月日组成。3.公布者本项著录各级《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公布被登记古籍时相应责任者的单位全称。

九、附注1.书名附注书名未依卷端著录,应在此说明书名著录来源。书名著录的其他各种特殊情况应在此说明。2.著者附注著者的补充说明在此著录。3.版本附注此处著录版本内容的著录依据及补充说明。例:出版年據俞恒《重刊小學序》著錄。4.其他附注本项著录前后各表各项未能记录又有说明意义的内容。(1)卷数附注正文部分卷数为“嗣刻”或“待出”等,在本项注明。(2)载体形态附注古籍具有上图下文等情况的可在此注明。例: 上圖下文。(3)底本附注

74

Page 8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原书为《四库全书》底本,或影抄影刻底本的详细情况,可在本项注明。(4)其他附注内容其他各项还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

第二表 其他书名表一、著录项目说明

1.书名(1)古籍卷端以外其他部位所题的书名在此著录。(2)古籍简名在此著录。(3)去掉冠词后的书名在此著录。(4)卷端书名被窜改,书名项著录据诸序改回的正确书名,窜改后书名在此著录。(5)交替书名在此著录。(6)卷端书名有误题,书名项照录,正确书名在此著录。(7)其他卷端书名与卷一卷端书名不同,书名项著录卷一卷端书名,其他卷端书名在

此著录。(8)原书名外,别有通行习见之异书名,在此著录。2.书名依据其他书名的著录依据在此说明。

二、内容填写举例著录为:

書 名 書 名 依 據全唐詩 “欽定”後書名儷笙府君行述 簡名曹振鏞行述 簡名念一史彈詞 竄改後書名第一才子書 “又名”之交替書名兩漢博聞 卷端書名誤題,已照錄。此為正確書名。評點春秋綱目句解左傳匯鐫 卷二至六卷端書名

第三表 子目表一、著录项目说明

1.序号本项著录普查员赋予的第一级具有完整书名的子目顺序号。

75

Page 8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2.内部编号本项照录丛书内部固有的第一级具有完整书名的子目编号。本项编号含义与序号相同时也需顺序著录。3.子目名称底层子目与分丛书均分级著录。 著录要求同专著书名的相关规定。4.卷数著录要求同专著卷数的相关规定。5.朝代/国别著录要求同专著责任人的朝代及国别的相关规定。子目责任人的朝代及国别与丛书责任人的朝代及国别相同,此间不再著录。6.责任人姓名著录要求同专著责任人姓名及机构名的相关规定。子目责任人的姓名及机构名与丛书责任人的姓名及机构名相同,此间不再著录。7.责任方式著录要求同专著责任方式的相关规定。子目责任人的责任方式与丛书责任人的责任方式相同,此间不再著录。8.版本丛书系一次刻成者,即以丛书之刻年作为各零种之刻年。此时本项可从略。如系陆续刻成,子目各有刻年可据,则分别著录各种子目之刻年。

二、内容填写举例例 1:合刻天花藏才子書二種 清天花藏主人撰 清康熙四十四年梅園刻本子目:1.新刻天花藏批評玉嬌梨二十回2.新刻天花藏批評平山冷燕二十回著录为:

序号

内部编号

第一级子目名稱 卷數 朝代/國別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版本

1 新刻天花藏批評玉嬌梨 二十回2 新刻天花藏批評平山冷燕 二十回此为普通子目例。

76

Page 8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例 2:小萬卷樓叢書十七種七十三卷 清錢培名編 清光緒四年錢培名刻本子目:1.易學濫觴一卷 元黃澤撰2.春秋通義一卷 宋佚名撰3.左傳博議拾遺二卷 清朱元英撰4.律呂母音正錄一卷 清畢華珍撰5.豐清敏公遺事一卷附錄一卷 宋李樸撰6.越絕書十五卷 漢袁康撰 劄記一卷 清錢培名撰……著录为:

序号

内部编号

第一级子目名稱

卷數

第一级子目名

稱卷數

朝代/國別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朝代/國別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版本

1 易學濫觴 一卷

元 黃澤 撰2 春秋通義 一

卷宋 佚名 撰

3 左 傳 博 議拾遺

二卷

清 朱元英 撰4 律 呂 母 音

正錄一卷

清 畢華珍 撰5 豐 清 敏 公

遺事一卷

附錄 一卷

宋 李樸 撰6 越絕書 十

五卷

漢 袁康 撰

劄記 一卷

清 錢培名 撰此为同著者与不同著者多个书名子目例。例 3:壽養叢書十六種三十六卷 明胡文煥編 明胡文煥刻本子目:1.新刻三元參贊延壽書四卷首一卷2.新刻類修要訣二卷續附一卷 明胡文煥輯3.新刻修真秘要一卷4.新刻攝生要義一卷5.新刻錦身機要三卷 題混沌子撰 明魯至剛注……著录为:

77

Page 8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序号

内部编号

第一级子目名稱

卷數

第一级子目名

稱卷數

朝代/國別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朝代/國別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版本

1 新 刻 三 元參贊延壽書

四卷

首 一卷

2 新 刻類修要訣

二卷

續附 一卷

明 胡文煥 輯3 新 刻修真

秘要一卷

4 新 刻攝生要義

一卷

5 新 刻錦身機要

三卷

題混沌子

撰 明 魯至剛 注此为书名相同多个著者子目例。例 4:西學大成十二編五十六種 清王西清、清盧梯青輯 清光緒二十一年上海醉六堂石印本子目:1.子編 算學 勾股義 明徐光啟撰 圜容較義 義大利利瑪竇授 明李之藻演 ……2.丑編 天學 經天該 義大利利瑪竇撰 揆日候星紀要 清梅文鼎撰 清楊作枚訂補 ……3.寅編 地學 地理全志五卷 英國慕維廉撰 地學舉要 英國慕維廉譯……著录为:

序号

内部编号

第一级子目名

稱卷數

第二级子目名稱

卷數

朝代/國別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朝代/國別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1 子編

算學勾股義 明 徐光啟 撰圜容較義 意大利 利瑪竇 授 明 李之藻 演

2 丑編

天學

78

Page 8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經天該 意大利 利瑪竇 撰揆日候星紀要 清 梅文鼎 撰 清 楊作枚 訂補

3 寅編

地學地理全志 五

卷英國 慕維廉 撰

地學舉要 英國 慕維廉 譯此为有丛书内部编号子目例。例 5:行素草堂金石叢書十六種 清朱記榮輯 清光緒三年至十七年吳縣朱記榮槐廬刻本子目:……9.平津讀碑記八卷續記一卷 清洪頤煊撰 清光緒十二年刻本10.金石三例續編三种 清光緒十一年刻本 漢石例六卷 清劉寶楠撰 金石例補二卷 清郭麐撰 誌銘廣例二卷 清梁玉繩撰11.漢魏六朝墓銘纂例四卷 清李富孫撰 清光緒十三年刻本……著录为:

序号

内部编号

第 一级 子目 名稱

卷數

第一级子目名稱

卷數

第二级 子目名稱

卷數

第 二级 子目 名稱

卷數

朝 代/ 國別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版本

9 平津讀碑記

八卷

續記 一卷

清 洪頤煊

撰 清光緒十二年刻本

10

金 石三 例續編

三种

清光緒十一年刻本

漢石例 六卷

清 劉寶楠

撰金石例補 二

卷清 郭麐 撰

誌銘廣例 二卷

清 梁玉繩

撰11

漢魏六朝墓銘纂例

四卷

清 李富孫

撰 清光緒十三年刻本

此为含有分丛书子目例。

79

Page 8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例 6:[格致須知]十六種 英國傅蘭雅輯 清光緒刻本子目:1.畫器須知 清光緒十四年刻本2.植物須知 清光緒二十四年刻本3.理學須知 清光緒二十四年刻本4.礦學須知 清光緒十九年刻本……著录为:

序号内部编号

第一级子目名稱

卷數

第一级子目名

稱卷數

朝代/國別

責任人姓

責任方式

版本

1 畫器須知 清光緒十四年刻本2 植物須知 清光緒二十四年刻本3 理學須知 清光緒二十四年刻本4 礦學須知 清光緒十九年刻本此为不同版本子目例。

第四表 篇目表著录古籍附录及其原刻序跋的篇名及其相关内容。

一、著录项目说明1.篇目序号本项著录该篇文章在篇目表中的顺序号。2.篇目名称著录要求同专著书名的相关规定,一般是照录。3.责任人朝代著录要求同专著责任人的朝代的相关规定。4.责任人姓名著录要求同专著责任人姓名的相关规定。5.责任方式著录要求同专著责任方式的相关规定。6.写作时间本项著录该篇文章的写作时间,一般可照录古籍所题内容。

80

Page 8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二、内容填写举例例 1:吳氏紀原錄 明嘉靖十二年歙縣吳氏刻明萬曆十五年歙縣吳氏增修本著录为:

篇目序號 篇目名稱 責任人

朝代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寫作時間1 吳氏續紀原錄序 明 吳之俊 撰 明萬曆十五年丁亥

仲夏月吉旦2 附錄進公枝派引 明 吳道還 撰 明嘉靖十二年癸巳

秋七月吉日例 2:書經體注大全合參六卷 清錢希祥纂輯 書經六卷 宋蔡沈集傳著录为:

篇目序號 篇目名稱 責任人

朝代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寫作時間1 唐虞夏商周譜系圖2 堯典四仲中星圖3 虞書日永日短之圖4 七政之圖5 五辰之圖6 日月冬夏九道之圖7 五聲八音圖8 六律六呂圖9 九疇本洛書數圖10 九疇相乘得數圖11 河圖之圖12 洛書之圖13 堯制五服圖14 禹弼五服圖15 濬畎澮距川圖16 商七廟之圖17 商遷都之圖18 周營洛邑圖19 召誥土中圖20 禹貢所載隨山濬川之圖21 禹貢橫圖

第五表 附件表81

Page 8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附件是与古籍的主体配合使用,而形式上(如装帧形式)又与主体脱离的附属部分。附件有题名的著录题名与数量,没有题名的著录类型与数量。附件包括附属于古籍主体的非书实物。

一、著录项目说明1.附件名称著录要求同专著书名的相关规定。2.附件类型本项著录附件的文献类型,如小册子、说明书、地图、实物名称等。3.数量著录要求同专著册件数的相关规定。4.单位著录要求同专著单位的相关规定。5.责任人朝代著录要求同专著责任人的朝代的相关规定。6.责任人姓名著录要求同专著责任人姓名的相关规定。7.责任方式著录要求同专著责任方式的相关规定。

二、内容填写举例例 1:皇朝直省府廳州縣全圖(1幅)著录为:

附件名稱 附件類型 數量 單

位責任人

朝代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皇朝直省府廳州縣全圖 1 幅例 2:牙牌(1副)著录为:

附件名稱 附件類型 數量 單位 責任人朝代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牙牌 1 副

82

Page 8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第六表 刻工表一、著录项目说明

1.序号每个刻工配发一个序号。2.刻工姓名本项著录古籍中刻工的原镌文字,或姓名,或姓,或名,均可。同一刻工姓名重出者

只著录一次。 3.备注必要时,本项可著录刻工的职责区分情况,如初刻、增刻等。

二、内容填写举例例:古文苑二十一卷 宋端平三年常州军刻淳祐六年重修本刻工:求裕、余烨、邵亨、邵思齐、许忠、刘荣著录为:

序号 刻工姓名 备注1 求裕2 余烨3 邵亨4 邵思齐5 许忠6 刘荣

第七表 批校題跋表一、著录项目说明

1.朝代本项著录同“著者朝代”。2.姓名(1)原书载有前人批校、题跋(或过录批校、题跋)者,构成其书又一版本特征,应

如实著录。(2)原书批校题跋者不止一人,以批校人之朝代依次著录,责任方式著录于最后者之

后。显示时,不同方式之批校者之间空一字(相同方式之批校者之间加顿号)分隔。

83

Page 9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3)丛书零种分别立目时,仅著录该零种之批校题跋,不著录所属丛书另有之批校题跋。

3.责任方式(1)著录批校题跋责任方式应注意用语规范,统一格式。(2)常用著录格式如下:a.□□(佚名)批(校)b.□□(佚名)校(箋)c.□□(佚名)圈點(評點)d.□□(佚名)跋(題識)e.□□(佚名)校並跋f.□□(佚名)臨(錄)□□批校(圈點、評注)、題跋(題識)並跋(識) (3)一部书有多种批校、题跋,应分别著录在“内容 1、内容 2”等内。

二、内容填写举例例 1:呂和叔文集十卷 唐呂溫撰清抄本清黃丕烈校著录为: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内容5朝代 清姓名 黃丕烈

責任方式 校例 2:毛詩詁訓傳定本三十卷 清段玉裁撰清嘉慶二十一年段氏七葉衍祥堂刻本清顧鳳藻跋並錄清黃丕烈校跋著录为:

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内容5朝代 清姓名 顧鳳藻

責任方式 跋並錄清黃丕烈校跋例 3:唐女郎魚玄機詩宋臨安府陳宅書籍鋪刻本清黃丕烈、清潘奕雋、清顧莼跋並題詩,清曹貞秀、清吳嘉泰、清瞿中溶、清戴延介、清孫

84

Page 9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延、清董國華、清袁廷檮、清徐雲路、清夏文濤、清釋達真、清女道士韻香、清陳文述、清石韞玉、清徐渭仁題詩,清李福、清歸懋儀題詞,明朱承爵、明沈寀、清王芑孫、清潘遵祁、清盛昱題款。著录为: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内容4 内容5朝代 清 清 清 明姓名 黃丕烈 曹貞秀 李福 朱承爵

責任方式朝代 清 清 清 明姓名 潘奕雋 吳嘉泰 歸懋儀 沈寀

責任方式 題詞朝代 清 清 清姓名 顧莼 瞿中溶 王芑孫

責任方式 跋並題詩朝代 清 清姓名 戴延介 潘遵祁

責任方式朝代 清 清姓名 孫延 盛昱

責任方式 題款朝代 清姓名 董國華

責任方式朝代 清姓名 袁廷檮

責任方式朝代 清姓名 徐雲路

責任方式朝代 清姓名 夏文濤

責任方式朝代 清姓名 釋達真

責任方式朝代 清姓名 女道士韻香

責任方式朝代 清姓名 陳文述

責任方式朝代 清

85

Page 9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姓名 石韞玉責任方式

朝代 清姓名 徐渭仁

責任方式 題詩例 4:周圭璋、章炳麟、張元濟、趙萬里跋著录为: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内容4 内容5朝代姓名 周圭璋

責任方式朝代姓名 章炳麟

責任方式朝代姓名 張元濟

責任方式朝代姓名 趙萬里

責任方式 跋

第八表 钤印表古籍在递藏过程中钤盖的印章在此注明。

一、著录项目说明本表主要著录该部古籍到本馆前所钤盖的印章。与本馆目前馆名相同的馆藏章不予著录。本馆前身的馆藏章可视具体情况选择著录:年代比较久远的,如国家图书馆之“学部

图书馆”,应予著录;年代相对较近的,如国家图书馆之“京师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等,可不予著录。印章著录按原书从前至后,每叶一般自下而上(原则先前次后)为序。1.印章释文本项著录印章文字或图案名称。残缺字及不可释读印文用“□”替代。同一印章重出者只著录一次。2.所有者朝代本项著录印章所有者的朝代。3.所有者姓名

86

Page 9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本项著录印章所有者的姓名。4.印文类型本项著录印章文字及图案的凹凸类型,如阳文、阴文和阴阳合璧等。5.印章形状本项著录印面形状,如方印、竖长方印、横长方印、竖椭圆印、横椭圆印和不规则印等。6.所在书影编号本项著录印章所在书影的编号,以便于和影像数据库对应挂接。

二、内容填写举例例 1:翠娛閣評選詩最二卷鈐“芸香書屋鑒藏”陽文方朱印、“蘊芝”陰文方朱印。著录为:

印章釋文 所有者朝代

所有者姓名

印文類型

印章形狀 所在書影編號

芸香書屋鑒藏 陽 方 ×××蘊芝 陰 方 ×××

例 2: 晉書一百三十卷鈐“華亭朱氏珍藏”、“季振宜藏書”、“徐健庵”、“東郡楊氏宋存書室珍藏”、“周

暹”等印。著录为:

印章釋文 所有者朝代

所有者姓名

印文類型

印章形狀 所在書影編號

華亭朱氏珍藏 明 朱大韶 陽 方 ×××季振宜藏書 明 季振宜 陽 豎長方 ×××徐健庵 清 徐乾學 陰 方 ×××東郡楊氏宋存書室珍藏 清 楊以增 陰 方 ×××周暹 周暹 陰 方 ×××

附古籍登記表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初始信息普查編號收藏單位

索書號分類 四部分類

原有分類書名著者 書名

87

Page 9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卷數朝代/國別著者名稱著作方式

存卷數存卷次

补配情况復合類型所屬叢書

版本

版本時代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出版地版本類型

藏版牌記位置牌記内容

版式

版框分欄

半葉行數每行字數

雙行小字字數書口邊欄魚尾

版心有無字數有無書耳

裝幀裝幀形式開本

冊件數及單位冊件數説明

採訪個別登記號來源

産權轉移方式名錄

名錄入選批次公布時間公布者

附注題名附注著者附注版本附注其他附注

88

Page 9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三章 古籍版本登记

其他書名表書名 書名依據

子目表

序号

内部编号

第一级子目名

卷數

第二级子目名

卷數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版本

篇目表篇目序號 篇目名稱 責任人朝代 責任人姓名 寫作時間

附件表附件名稱

附件類型 數量 單位 責任人

朝代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89

Page 9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刻工表序号 刻工姓名 备注

批校题跋表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内容5

朝代姓名

責任方式

鈐印表印章釋文 所有者

朝代 所有者姓名 印文類型

印章形狀

所在書影編號

90

Page 9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四章 古籍定级

第四章 古籍定级古籍定级,顾名思义,是为古籍确定等级。2006年 8月 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发布了《古籍定级标准》,并于同年 10月 1日正式实施。本章对《古籍定级标准》进行讲解,包括《古籍定级标准》概述、举例和说明三个部分。其中概述和举例两节由李国庆执笔,说明一节由李致忠撰写。

第一节 《古籍定级标准》概述一、制定《古籍定级标准》的意义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

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发展,使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古籍得以世代相继,绵延不绝。其数量之多,古人每以“浩如烟海”喻之。自古以来,古籍频遭水火、兵燹等自然、人为的灾难,幸免厄运而流传至今者,百不及

一,尤显珍贵。综观古籍传本,因产生时代不同,有宋椠元刊之别;因所载内容差异,有价值高下之分;因写印技艺不同,有精美粗劣之异。研究古籍传本的特征与异同,辨别古籍传本的真伪与优劣,进而确定古籍传本的级别等次,最终实现对古籍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

二、制定《古籍定级标准》的依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2001年第 19号令发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和《一级文

物定级标准举例》记述善本古籍藏品定级的有关精神,参照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提出的鉴别善本古籍的“三性原则”,以及该目列举的收录善本古籍的“九项条件”(两者简称“三性九条”),同时考虑全国现存善本和普本古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三、《古籍定级标准》的对象《古籍定级标准》的对象:汉文古籍。全国现存其他特种古代文献,如甲骨、简策、帛书、敦煌遗书、金石拓本、舆图、书札、鱼

鳞册、契约、文告、少数民族语文图书,以及域外翻刻、抄写的中国古籍,如和刻本、高丽本等,不在定级范围之内。

四、《古籍定级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工

作,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业务单位使用。

91

Page 9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五、《古籍定级标准》的结构本《标准》的框架结构分为纵横两个层面。1、纵向层面,用时代先后进行划分: 将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定为一级;将明洪武元年至隆庆六年刻印、抄写的古籍定为二级;将明万历元年至乾隆六十年刻印、抄写的古籍定为三级;将嘉庆元年至宣统三年刻印、抄写的古籍定为四级;2、横向层面,用价值高低进行划分:将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定为一级;将具有重要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古籍定为二级;将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古籍定为三级;将具有一定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古籍定为四级;

六、《古籍定级标准》的特点本《标准》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将一般古籍定为四级。本《标准》将嘉庆元年以后的一般古籍定为四级,

这就意味着传世的每一部汉文古籍都具级别。古籍日见稀少,不可再生,从保护方面看这一条款颇具特点,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个特点,提出“四原则”概念。为了科学划分古籍的级别等次,本标准在继承了

“三性原则”之后,又相继提出了“不惟时限原则”、“等次上靠原则”和“等次下调原则”,合为“四原则”。依此可以比较科学、客观、灵活地解决在划分古籍级别等次时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

七、《古籍定级标准》的定级原则1.三性原则指认定古籍所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价值的准则。制定本标准,遵

循三性原则,以古籍所具有的三性价值作为定级依据。历史文物价值侧重以版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学术价值侧重以古籍反映的内容为衡量尺度,艺术价值侧重以版本具有的特征为衡量尺度。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三性价值,或具备其中之一之二者,均可据以定级。

2.不唯时限原则指确定古籍的级别,不把历史文物价值作为唯一依据的准则。凡古籍按历史文物价值

(有时限)衡量,应属下一级别;而按学术或艺术价值(不唯时限)衡量可列入上一级别者,即可将其定为上一级别。

3.等次上靠原则指将古籍等次上靠的准则。根据一书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主要指其在流传过程中所形

成的记录诸如题跋、校勘及印记等,宜上靠一个或二个等次。

92

Page 9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四章 古籍定级

4.等次下调原则指将古籍等次下调的准则。侧重考虑一书的书品好坏和完残程度,凡属下乘者,宜下

调一个或二个等次。

第二节 《古籍定级标准》举例按照《古籍定级标准》条款,从 2.3开始逐条举例。首先照录条款原文,其后进行举例。2.3三性原则指认定古籍所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价值的准则。制定本标准,遵

循三性原则,以古籍所具有的三性价值作为定级依据。历史文物价值侧重以版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学术价值侧重以古籍反映的内容为衡量尺度,艺术价值侧重以版本具有的特征为衡量尺度。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三性价值,或具备其中之一之二者,均可据以定级。举例:一本书的产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书稿、纸张、雕版刷印(或抄写)。其中,书稿的

内容如何,决定了该书文献价值的高低;雕印、纸张的年代远近,决定了该书文物价值的高低;雕版刷印(或抄写)的技艺如何,决定了该书艺术价值的高低。所以说,一部传世古籍价值的高低,主要根据该书所具备的这三个标准来衡量。

2.4不唯时限原则指确定古籍的级别,不把历史文物价值作为唯一依据的准则。凡古籍按历史文物价值

(有时限)衡量,应属下一级别;而按学术或艺术价值(不唯时限)衡量可列入上一级别者,即可将其定为上一级别。举例:以一级古籍为例。在本《标准》中,一级古籍包括了从唐宋以来到明清各个时期产生的

本子。如果把历史文物价值作为唯一依据的话,那麽一级古籍定级的下限划在元代是比较妥

当的。元代以后的明清时期古籍不包括在内;如果不把历史文物价值作为唯一的依据,而把学术或艺术价值也作为定级的依据,那

麽一级古籍定级的下限时间就可以定在元代以后,明清这一时期的古籍包涵在内,有些特别重要的代表性古籍就可以列入一级。

2.5等次上靠原则指将古籍等次上靠的准则。根据一书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主要指其在流传过程中所形

成的记录诸如题跋、校勘及印记等,宜上靠一个或二个等次。举例:1、依据题识上靠等次①、著名藏书家和学者撰写的题识;或一般藏书家和学者撰写的题识,确有价值者,可

以上靠等次;②、佚名撰写之题识,或过录他人题识者,一般不上靠等次。2、依据校勘上靠等次①、著名藏书家或学者校勘之书;一般藏书家或学者校勘之书,即精且审者,可以上靠

等次;②、佚名校勘之书,或过录他人校语之书,一般不上靠等次。

93

Page 10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3、依据钤印上靠等次①、有历代著名官、私藏家钤印的古籍;历代一般官、私藏家钤印的古籍,刀工考究,

印泥上佳者,可以上靠等次;②、钤有无名氏闲章、劣印、伪印的古籍,一般不上靠等次。2.6等次下调原则指将古籍等次下调的准则。侧重考虑一书的书品好坏和完残程度,凡属下乘者,宜下

调一个或二个等次。举例:1、根据书品好坏下调等次①、一书或余烬、或鼠啃、或虫蛀,品相差者,应该下调等次;②、一书或折角、或断线、或水湿,而品相较好者;一般不下调等次。2、根据完残程度下调等次①、一书或缺册、或散叶,成为残帙者,应该下调等次;②、一书或缺叶、或撕破,虽微残而全书较为完整者,一般不下调等次。3定级标准古籍分为善本和普本两部分。将具有珍贵价值的善本划分为一、二、三级;将具有一般

价值的普本定为四级。一、二、三级之下,划分等次;四级之下,不分等次。具体条款如下:3.1 一级古籍定级标准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代表性巨帙原本。‐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

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写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3.1.1 一级古籍甲等北宋及北宋以前(包括辽、西夏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举例: 《陀罗尼经咒》 唐成都府卞家刻本《刊谬补缺切韵》 唐吴彩鸾写本《文殊师利菩萨像》 五代雕印《妙法莲华经》七卷 北宋庆历四年(1044)泥金泥银写本 《妙法莲华经》 辽太平五年(1025)刻本《金光明最胜王经》 西夏乾祐二十年(1189)刻本3.1.2 一级古籍乙等元代及其以前(包括南宋、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举例: 《唐女郎鱼玄机诗》 南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 清黄丕烈等题跋《棠湖诗稿》一卷 宋岳珂撰 南宋临安府棚北大街陈宅书籍铺刻本 清钱仪吉、钱骏祥、

邓邦述、傅增湘题跋《荀子》 宋刻宋印本 钤士礼居、汪士钟及韩应陛等藏书印《汉书》 宋刻宋元递修本

94

Page 10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四章 古籍定级

《重校正地理新书》 金明昌刻本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蒙古定宗年间张存惠晦明轩刻本《稼轩长短句》 元大德三年(1299)广信书院刻本《春秋胡氏传纂疏》三十卷 元汪克宽撰 元至正八年(1348)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刻本 按:依据《标准》“等次上靠原则”和“等次下调原则”,可以将上举乙等中部分古籍的等

次上下进行调整。这样,在乙等古籍中除确定为乙等者外,尚有部分古籍的等次上靠到了甲等,部分古籍的等次下调到了丙等。以下二、三级古籍的等次调整同此。3.1.3 一级古籍丙等‐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举例: 《聊斋志异》不分卷 清蒲松龄撰 稿本《天下郡国利病书》 清顾炎武撰 稿本 清钱大昕、黄丕烈跋‐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举例:《水经注》四十卷 后魏郦道元撰 清全祖望批校 清赵一清小山堂抄本 ‐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代表性巨帙原本。举例:《永乐大典》 明内府写本《古今图书集成》 清内府铜活字印本《四库全书》 清内府写本‐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

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举例:《宋诸臣奏议》 明弘治三年(1490)锡山华氏会通馆铜活字印本《吴中水利通志》 明嘉靖三(1524)安国铜活字印本《音学五书》十三卷 清侯官林氏福田书海铜活字印本 《春秋国华》 明万历木活字印本 《孟子》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闵齐伋三色套印本 《东坡书传》 明凌蒙初刻套印本 《十竹斋书画谱》 明胡正言辑 明崇祯胡氏十竹斋刻彩色套印本 《十竹斋书笺谱》 明胡正言辑 明崇祯胡氏十竹斋刻彩色套印本 《萝轩变古笺谱》 明吴发祥辑 明天启六年(1626)刻彩色套印本‐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写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举例:《侨吴集》 明弘治九年(1496)张习刻书牍纸印本 《大明万历七年岁次己卯大统历》一卷 明万历刻蓝印本 黄绫包背装(明宫装)‐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举例:《周易说略》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徐氏真合斋磁版印本 《精订纲鉴廿一史通俗衍义》二十六卷四十四回 清吕抚撰 清雍正间吕抚活字泥版印

本 按:

95

Page 10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依据《标准》“等次上靠原则”,可以将上举丙等中部分古籍的等次进行调整。这样,在丙等古籍中除确定为丙等者外,尚有部分古籍的等次可以上靠到了乙等。以下二、三级古籍的等次调整同此。3.2 二级古籍定级标准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明洪武元年(公元 1368年)至隆庆六年(公元 1572年)刻印、抄写的书本。‐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四库零帙及四库底本。‐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明清时期初刻本及现存最早的

抄本。‐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

或在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书本。‐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明代朱印本、蓝印本、印谱。‐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3.2 .1 二级古籍甲等明洪武元年(公元 1368年)至正德十六年(公元 1521年)刻印、抄写的古籍。举例: 《宋学士文粹》 明洪武十年(1377)郑济刻本《埤雅》 明建文二年林瑜、陈大本刻本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孝孙晋王泥金写本《国子监通志》十卷 明成化三年(1467)刻本《新刊五子书》 明弘治九年(1496)李瀚刻本《东泉志》四卷 明王宠撰 明正德五年(1510)刻本3.2.2二级古籍乙等明嘉靖元年(公元 1522年)至隆庆六年(公元 1572年)刻印、抄写的古籍。举例:《东垣十书》十九卷 明嘉靖八年(1529)辽藩朱宠瀼梅南书屋刻本《剑侠传》四卷 明隆庆三年(1569)履谦子刻本3.2.3二级古籍丙等‐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举例:《赖古堂未刊稿》一卷 清周亮工撰 稿本《本草纲目》五十二卷 明李时珍撰 明万历十八年(1590)胡承龙刻本《天工开物》三卷 明宋应星撰 明崇祯十年(1637)自刻本《经义考》 清朱彝尊撰 清乾隆二十年(1755)卢氏刻本‐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举例:《说文解字》 清初毛氏汲古阁刻本 清孙星衍、顾广圻批校《钓矶立谈》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曹寅扬州使院刻楝亭十二种本 清何煌校并跋、

96

Page 10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四章 古籍定级

黄丕烈跋‐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四库零帙及四库底本。举例:《小学集注》 明崇祯八年(1635)内府刻本《耕织图》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内府刻本《二十四史》 清沈德潜等编校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皇明世法录》 明陈仁锡撰 明崇祯刻本(禁毁书)《闵小记》 清周亮工撰 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卷端钤“文津阁宝”朱文大方印,

末有“避暑山庄”朱文大方印,为四库零帙)《文山先生文集》十七卷 宋文天祥撰 明正德九年张祥刻本(有馆臣签批,已收

入《四库全书》, 为四库底本)‐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明清时期初刻本;明清时期写

印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举例: 《五代名画补遗》一卷 宋刘道醇撰 明末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说文字源》一卷 《六书正讹》五卷 元周伯琦撰 清虞献廷影元抄本《梦窗词集》 宋吴文英撰 明抄本《周易集传》 元龙仁夫撰 清影元抄本‐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

或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书本。举例:《欧阳修撰集》 明洪熙元年(1425)欧阳齐刻本《南沙先生文集》 明泰昌元年(1620)熊胤衡刻本《春秋存俟》 明余光、余颺撰 南明弘光元年(1645)文来阁刻本《重刊熊勿轩先生文集》 宋熊禾撰 南明隆武二年(1646)熊之璋刻本《幼学诗》 太平天国刻本‐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举例:《后山居士诗集》 清雍正三年(1725)活字印本《花间集》 明万历刻套印本《西清古鉴》四十卷 附钱录十六卷 清梁诗正等编 清乾隆十六年(1751)武英殿铜版

印本 ‐明代朱印本、蓝印本、印谱。举例:《四世恩纶》不分卷 明毕自严辑 明末刻朱印本《圣谕讲解录》不分卷 明张福臻撰 明天启二年(1622)刻蓝印本 《翰苑印林》 明崇祯七年(1634)钤印本‐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举例:《渔洋山人精华录》十卷 清王士桢撰 清康熙三十九年(1670)林佶写刻本《鼎镌幽闺记》 明书林萧腾鸿师俭堂刻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二十卷一 00回 题明兰陵笑笑生撰 明末刻本 按:明末清初藩府本,以及官刻、私刻之精者宜入此。

97

Page 10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举例:《校补金石例四种》 清道光十二年(1832)李瑶泥活字印本《泥版试印初编》 清道光二十四年(1832)翟氏泥活字印本《文苑英华律赋选》 清康熙间吹藜阁铜活字印本 《顾氏音学五书》 清林春祺福田书海铜活字印本 3.3 三级古籍定级标准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明万历元年(公元 1573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 1795年)刻印、抄写的古籍。‐清嘉庆元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书本。‐清嘉庆元年以后过录明清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书本。‐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覆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蓝印本。‐清代中晚期采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最初版本,

一般木活字印本及彩绘本。‐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3.3.1 三级古籍甲等明万历元年(公元 1573年)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刻印、抄写的古籍。举例:《北梦琐言》二十卷 明万历刻本 《唐刘蜕集》 明天启四年(1574)吴氏问青堂刻本《著娱斋诗集》 清顺治刻本 3.3.2 三级古籍乙等清康熙元年(公元 1662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 1795年)刻印、抄写的古籍。举例:《蒙城县志》十八卷 清康熙十五年(1676)刻本 《江村洪氏家谱》十四卷 清雍正八年(1730)刻本 《开垦论》不分卷 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 3.3.3 三级古籍丙等‐清嘉庆元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书本。举例:《书画传习录》四卷 明王绂撰 清嘉庆十九年(1814)嵇氏层云阁刻本‐清嘉庆元年以后过录明清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书本。 举例:《读书敏求记》 清钱曾撰 清抄本 清叶名沣跋并倩人过录黄丕烈批校题识‐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覆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蓝印本。举例: 《尔雅》 清嘉庆十一年(1806)顾广圻思适斋刻本 《礼记》 清嘉庆十一年(1806)张敦仁影刻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本《易象通义》 清末刻朱印本‐清代中晚期采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最初版本,

木活字印本、彩绘本。举例:《大美联邦志略》 清咸丰十一年(1861)上海墨海书馆铅印本 《佩文韵府》 清同治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

98

Page 10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四章 古籍定级

《梧溪集》 清同治十三年(1874)思补楼活字印本 《黔省苗民风俗图解》不分卷 佚名绘 清末彩绘本按:清代中晚期套印本宜入此,如《文美斋百花诗笺谱》 清宣统三年(1911)文美斋刻套

印本‐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举例:《西京职官印录》 清嘉庆十三年(1808)徐保钤印本3.4 四级古籍定级标准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嘉庆元年(公元 1796年)至宣统三年(公元 1911年)刻印、抄写的书本。举例:《医宗备要》三卷 清曾鼎撰 清嘉庆十九年(1814)忠恕堂刻本《漱六山房读书记》一卷 清吴昆田撰 清抄本《风雅蒙求》一卷 清阮葵生撰 清光绪十五年(1835)刻本 ‐民国初年著名学者以传统著述方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稿本、初刻本。举例:《新元史》二五七卷 柯劭忞撰 民国间天津徐世昌退耕堂刻本《求恕斋丛书》 刘承干辑 民国吴兴刘氏刻本《四部丛刊》 张元济辑 民国八年(1919)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第三节 《古籍定级标准》说明继 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之后,2005年春,文化部、

财政部又启动了“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前者是将现存古籍中的珍善之本仿真影印,借以减少或避免原本流通,以便对原本实施再生性保护;后者则是要对现存古籍的存藏环境加以改善,对破损的古籍有计划地进行修复,以求对原件实施原生性保护。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全面保护中华古籍特藏的庞大的、颇富远见卓识的姊妹工程。我有幸参予了这前后两项巨大的文化工程,特别是后一工程正在起始阶段,许多重大学术和实际问题有待认真研究,这里先就古籍的定级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诚望方家指正。要有效实施“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就首先要对现存古籍进行全面普查,以便通

过普查摸清迄今古籍的总存量,否则就无法制定出科学周密的保护计划。事实上光有总存量还很不够,尚须通过普查摸清现存古籍中的破损情况,其中包括破损成因、破损形式、破损程度等,从而统计出不同破损形式中不同破损度的数据。为要统计破损情况,就必须先制定出《古籍破损程度定级标准》,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严密的古籍修复计划。而在事实上,只有《古籍破损程度定级标准》就去进行普查,统计出来的破损情况仍然可能是一笔糊涂帐,因为还分不清某个等级中古籍的破损情况。而如果没有不同等级古籍的破损情况统计,修复计划就不知从何处下手,就会在工作安排上失去应有的轻重缓急,甚至会导致保护修复计划无法实施。因此,在启动“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开始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拟定中国古籍的定级标准,或者说是必须使中国古籍的定级动作先行,普查才会更有针对性,普查出来的破损情况才会在不同等级的古籍中显现其程度、形式和数量,随后修复才能抓住重点,有序地开展起来,从而使整个“保护计划”得以有效地实施。因此

99

Page 10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制定《中国古籍定级标准》便合乎逻辑地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需要优先考虑的工作。当然,《中国古籍定级标准》固然是为“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制定的,但其制定出之后的功用则远不只此,它必将在古籍工作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影响,使我国今后对古籍的存藏管理有章可循,并极大提升我们对古籍这笔人类文化遗产的理性认识。

一、中国古籍定级的参照与原则中国古籍浩若烟海,部类复杂,版本繁多,要想在这纷纭复杂中为古籍理出头绪,划

分出合乎实际而又科学的级别等次,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必须在宏观上找到可资借鉴的参照,在方法上找出可以运用的通则,在学术上找到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否则就会陷入挂漏不全的具体描述。关于中国古籍的定级,在 2001年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中,善本部分也就是属于文物的部分被涵盖了进去,只是表述过于笼统,其中要求人的品定因素过浓,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操作了也难以达到既定的准确。为使中国古籍定级既符合《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的总体精神,又能在实践中便于掌握和操作,我认为:一,可在总提法上提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2001年第 19号令发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和《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中阐述的善本古籍藏品定级的有关精神。”这可以视为《中国古籍定级标准》的法源依据,或者说是《中国古籍定级标准》的参照标准。这一点在制定《中国古籍定级标准》时开宗明义就必须得加以强调和明确。二,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要把全国善本书目尽快编出来”的指示,1978年 4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为使这项工作在全国有序展开,当时提出了鉴别善本古籍的“三性原则”,并具体列举了收录善本古籍的“九项条件”。这些已在实践中经过检验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提法和经验,也应当成为我们这次制定《中国古籍定级标准》的参照。三,要考虑全国现存善本古籍和普本古籍的实际情况,使所制定的《中国古籍定级标准》既包含善本古籍,也覆盖普通版本古籍。所以在《中国古籍定级标准》制定之前,还应该在总提法上强调“参照《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时提出的‘三性原则’以及该《目》前言中列举的收录善本古籍的‘九项条件’。”以及“考虑全国善本古籍和普本古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这样就会使《中国古籍定级标准》的制定,既显得重视法源依据,又注意吸收历史经验,更注重从实际出发,在这样原则指导下制定出来的《中国古籍定级标准》,我相信会赢得权威人士的认可和全国广大古籍工作者的认同。前边说过,所谓“三性原则”,指“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三项原则,

其实就是考察是否是善本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这是 1978年遵照周总理遗愿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提出的。当时具体表述是“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虽不全备而仅具其中之一之二又流传较少者,均可视为善本。”显然,这是给现存中国古籍中的“善本”所下的总定义,目的是使全国各参编单位在遴选善本时有个总体一致的标准。二十多年来,学术界尽管也有不同的想法或说法,但也还没有找到比之更好更科学的提法来取代它。所以在制定《中国古籍定级标准》过程中,在区分善本古籍和普通版本古籍时,我认为还可以依然沿用这一标准,作为定级的原则性依据。其具体阐述,则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历史文物价值侧重以传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学术价值侧重以古籍反映的内容和学术水准为衡量尺度,艺术价值侧重以版本具有的印刷技术特征和装帧艺术特征为衡量尺度。”

“三性”标准中的第一性,强调的是古籍的历史文物价值。文物价值的高低,常要看其产生时代的早晚。通常情况下,时代越早,文物价值越高,所以划定“时限”就成为古籍定级时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如果兼顾到学术资料价值或艺术代表意义,那么产生在某一特定时限以后的古籍,其学术资料价值、艺术代表意义,乃至于文物价值,也并100

Page 10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四章 古籍定级

不一定就低于时限以前的藏品,因而又不能“唯时限”,所以在制定《中国古籍定级标准》时又提出了“不唯时限”原则,并表述为“制定本标准,遵循‘有时限’又‘不唯时限’原则。凡按历史文物价值(有时限)衡量,应属下一级别;而按学术价值或艺术价值(不唯时限)衡量可列入上一级者,即可将其定为上一级别。”与此相反,“凡按历史文物价值(有时限)衡量,应属上一级别或上一等次,但实际现存藏品版印模糊不清或只存残篇断简者,亦可下调其级别等次。”这就比较充分体现了“有时限”而又“不唯时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古籍定级的原则。理出这些必要的参照和原则,再考虑定级划等的结构条文,就有了总精神,就会在宏观指导下具体进行微观把握。二、中国古籍级别等次的划分正是在上述总原则指导下,我认为《中国古籍定级标准》在级别上可以将中国现存古籍

划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级别,并在前三级的每级之下再分别划出甲、乙、丙三个等次。我的具体意见如下:一级古籍定级标准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1.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书本。2.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3.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4.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代表性巨著原本。5.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

本,以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6.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刷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7.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二级古籍定级标准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1.明洪武元年(公元 1368年)至隆庆六年(公元 1572年)刻印、抄写的书本。2.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3.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4.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及四库全书底本。5.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初刻初印本;6.明清时期所刊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7.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

或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书本。8.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9.明代朱印本、蓝印本、印谱。10.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11.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三级古籍定级标准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1.明万历元年(公元 1573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 1795年)刻印、抄写的书本。2.清嘉庆元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书本。3.清嘉庆元年以后过录明清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书本。4.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蓝印本。5.清代中晚期采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最初版

101

Page 10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本,木活字印本、彩绘本。6.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四级古籍定级标准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1.清嘉庆元年(公元 1796年)至宣统三年(公元 1911年)刻印、抄写的书本。2.民国初年著名学者以传统著述方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传统著作的稿本、初刻

初印本。为了使这些所定级别更加具体化,在实践中更易操作,又取古人藏书分等管理理念,

于前三级的每一级中又划分为甲、乙、丙三等:一级古籍等次划分一级古籍甲等北宋及北宋以前(包括辽、西夏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一级古籍乙等元代及其以前(包括南宋、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一级古籍丙等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明

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代表性巨著原本;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以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刷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二级古籍等次划分二级古籍甲等明洪武元年(公元 1368年)至正德十六年(公元 1521年)刻印、抄写的古籍。二级古籍乙等明嘉靖元年(公元 1522年)至隆庆六年(公元 1572年)刻印、抄写的古籍。二级古籍丙等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批校题跋本;

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古籍、禁毁书、四库底本、四库零帙;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初次刻印本;明清时期所刊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或在特殊历史意义时期内,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古籍;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铜版印本等;明代朱印本、蓝印本、印谱;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三级古籍等次划分三级古籍甲等明万历元年(公元 1573年)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版印、抄写的古籍。三级古籍乙等清康熙元年(公元 1662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 1795年)版印、抄写的古籍。三级古籍丙等清嘉庆元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稀见明清人著作的古籍;清嘉庆元年以后过录明清

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古籍;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蓝印本;清代中晚期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影印本、石印本、铅印本的最初版本、木活字印本、彩绘本;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

102

Page 10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四章 古籍定级

三、对中国古籍划分级别等次的理解上述有关古籍级别等次划分的具体意见,究竟有何依据,理由何在,下面我想试着谈

一些粗浅的看法。1.关于一级古籍级别等次的划分元及元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是我国现存古籍中分量最重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者,

已万不一存。它们的传世,以实物身份反映着彼时彼地的时代气息、文化风尚、学术水准、人文精神和出版状况。它们不仅仅因为是历史文献,在学术资料上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也因为是实物而具备特别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因此将它们划入古籍一级。在这一点上,我想大家的认识大概不会有什么分歧或争议。至若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

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代表性大型图书,如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四库全书》;明代及其以前出版的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餖版印本、拱花印本、餖版拱花印本,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等等,论时代虽然都在元朝这道“时限”以后,但它们自身所具备的学术价值、印刷技术上的代表意义、印制工艺上的特殊价值,乃至历史文物价值,均当不逊于元及元以前的某些传本,故也应将它们划入一级古籍的范围之内。这就在实践上体现了“有时限”而又不“唯时限”的定级原则。为使古籍定级之后在实践中更易操作,在一、二、三级古籍中又进一步分出了甲、乙、丙

三个等次,这也是对古人将自己藏书分级分等管理理念的一种借镜。明末清初毛氏汲古阁就有“甲”字印,凡钤有“甲”字印的古籍都是毛家藏书中的善中之善。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阁中单辟“宋存书室”、“四经四史之斋”,以藏著名的宋本四经四史。中国国家图书馆早先的善本书库,亦分为甲库、乙库、禁库,甲库藏的多是宋元版本,乙库藏的多是明清版本,禁库收藏的多是一些蓝参书。古人的这种分等不仅是个管理问题,也表示了他们对古籍版本价值的不同看法。不过古人私家藏书毕竟数量有限,怎么分等完全是个人的自由,不牵涉学术上的共同认识。我们面对的是全国现存的古籍,量大情杂,难度较大。但也不是不能分,要分还得把握“有时限”又“不唯时限”的辨证关系。准此,一级甲等古籍的时代下限就划在了北宋末年(1127)以前,其中包括几与北宋同时并立的辽和西夏的古籍遗存;一级乙等古籍的历史时段则划在了南宋初年至元朝末年(1127—1368)的古籍遗存;一级丙等古籍则可涵盖前述一级古籍定级所列“时限”以后表述的全部内容。为什么要如此分等,我想有如下理由:(1)唐五代时期版印、抄写的古籍,因年代久远,传至今日者已成吉光片羽。特别是

当时的雕版印刷品,存世者已为我国古代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实物见证,其历史文物价值之高,不言而喻。即使是片纸只字,亦为人们所珍重。(2)北宋是我国古代雕版印刷史上的勃兴时代。北宋刊书,上承唐、五代时期的优良

传统,又大胆开拓创新,非但对正经正史广加诠释校刻,子、集诸书亦纳入了传刻范围之内。其刻书出版体系,则进一步张扬唐五代时的体制和机制,形成了官、私、坊共同从事刻书出版的格局。而北宋刻书所形成的行格款式、字体刀法、印纸墨色等版式风格,也成为其后历代刻书的楷模风范。北宋末年遭靖康之变,其书籍乃至书籍版片,被金人捆载北还,运往中都(今北京)。待到蒙古族的金戈铁马直逼中都时,金人又将这些书籍及版片急忙运回南京(今开封)。如此来回一运,书籍及版片损失殆尽。而当蒙古骑兵攻陷汴梁时,再次遭到毁掠。所以北宋所刻之书,能流传至今者,屈指可数,极为罕见。(3)与北宋几乎并存的辽、西夏王朝,在雕版、活字印书等方面,与北宋相互影响,

相互借鉴,也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但辽代书禁甚严,凡私将书籍携入中国者,格杀勿论。103

Page 11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北宋虽然也多次下令禁止将事涉军国边机的书籍携入北界,但终无死罪。故辽代留存下来的版印实物,除已知山西应县木塔佛腹中发现的几十件《辽藏》及其他几件典籍、河北丰润某塔发现的几件小字《契丹藏》、内蒙古巴林某塔发现之辽代的有数印刷品外,其余不知还有什么辽刻典籍传世,故辽代的版印实物向被视为鲁殿灵光,堪称重要文物。西夏刻书出版业比较发达,但将俄罗斯圣彼得堡所藏及中国国内现存合计,充其量不过几百件,亦是非常重要的文物。这些时代久远又世所罕传的典籍有如天水之遗,十分珍贵。将它们跟元末书铺子所刻草率之书同在一个级别而不加以等第,显然极不合适,故将以上所列北宋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时期)版印、抄写的古籍定为一级甲等。(4)金人破汴,国子监所藏书籍及书籍版片则被劫掠一空,所以到了南宋初年,国

子监只好重新校刻经史群书。“监本书籍者,绍兴末年所刊也。国家艰难以来,固未暇及。九年九月,张彦实待制为尚书郎,始请下诸道州学,取旧监本书籍,镂板颁行。从之。然取诸书多残缺,故胄监刊《六经》无《礼记》,正史无《汉》、《唐》。二十一年五月,辅臣复以为言。上谓秦益公曰:‘监中其他阙书,亦令次第镂板,虽重有所费,盖不惜也。’由是经籍复全。” 可见宋代国子监刻书,也随着国势的兴衰而起落。北宋国子监刻书曾盛极一时,但衰于金人破汴。南宋偏安,时有中兴,国子监刻书又盛极一时。当然,所谓宋代国子监刻书,除本监的印书钱物所和后来的书库官直接雕印出版外,还有很多书经校订后下各地镂板。“若七经正义,若《史》、《汉》三史,若《资治通鉴》,若诸臣书,皆下杭州镂板。”(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四)特别是南宋高、孝两朝的中兴期,又将我国雕版印刷事业推向了黄金时代。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宋版书,绝大多数都是南宋刻本。南宋刻书,发展了北宋以来颇具规模的官、私、坊三大刻书出版体系。并在出版形式上大胆革新,在正经、正史,乃至子、集诸书之正文与注释的合刻上,开辟了新的道路。这种将注文分散在相关正文之下,并用小字双行镌刊的出版方式,大大方便了读者披阅,从而大大拓展了图书销售市场,使出版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南宋刻书量大质精,四部咸备。惜传至今日者亦百不一存。(5)金朝与南宋同时峙立。两朝虽不断兵戎相见,但文化交往却也赓续不断。其刻书

出版事业也较发达,颇具规模。唯经兵燹之厄,留存至今者十分难得。(6)元代国力虽衰,但于文教及各行工匠尤为重视,表现在刻书出版事业上,并未

呈现出明显衰迹。但因元朝国祚较短,刻书总量不及两宋三分之一,传本无多,流传于今者,亦是少数。有鉴于此,故将以上所列南宋、金、蒙古时期,以及元朝刻印、抄写的古籍定为一级乙

等。(7)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反映在学术研究领域,呈现出学派纷呈,百家争鸣气象,

名家名著迭出。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指名家所著各书中的具有代表性著作的稿本;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主要指著名学者在原书上进行批校或题跋本中的代表性作品;朝廷组织编纂的代表性大型图书,主要指在学术文化领域影响至大的明辑《永乐大典》和清修《四库全书》等。(8)有明一代,继承和发展了元代及其以前所发明的活字、套色等多种印刷技术,出

现了用铜、木活字印制的古籍,主要包括无锡华氏、安氏等铜活字印本和传世稀少的木活字印本等,这是我国古代传世的早期活字印本,其在我国古代活字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价值;套色印刷技术,先是一版敷彩套色印刷,进而又发明了套版、饾版和拱花印刷技术。用套色、套版、饾版、拱花,以及饾版拱花合用等特殊技法印制的古籍,传本极少,艺术价值很高。用特殊纸张、特殊装帧形式印制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古籍,其在我国古代书史研究上具有特殊价值。(9)有清一代首创的磁版和活字泥版印刷技术,虽为特例,然其在反映我国古代活

字印刷技术方面具有实证价值。用此法印制的磁版印本和活字泥版印本,具有独特的艺术104

Page 11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四章 古籍定级

和文物价值。有鉴于此,故依据“不唯时限”的原则,将以上所列这些古籍定为一级丙等。2.关于二级古籍级别等次的划分 明清两代是我国出版事业史和印刷技术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它所留给我们的丰厚

遗产,数量上远超其前历代的总合,成为传世古籍中的最大一宗。其在传刻先时遗著、先时版本上,担当了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有一千数百年的历史。其前历代的更迭,都提供了成败

得失、兴亡更替的史鉴经验。特别是元朝来去匆匆的历史教训,对明王朝来说,更是殷鉴不远。明代大批御制、钦定、敕纂诸书由内府刊行,大多与此有关。明朝对刻书出版尤为重视,洪武元年(1368)八月“免除书籍税”的政策,给了刻书出版事业极为宽松的社会环境。朝廷重视刻书,影响并带动了诸王藩府乃至全国地方官署、私家和坊肆刻书事业的蓬勃发展。明代官、私、坊三大刻书出版系统,于前代,特别是宋代所刻书籍的传本,几乎都曾重刻或翻刻过。许多今已失传的宋元旧本,其内容靠明本保存了下来。特别是明隆庆及隆庆以前传刻的典籍,无论是版印工艺、内容价值及相对的时代早晚,都已值得重视。故将它们划入了古籍二级。隆庆六年(1572)以后,明朝还有近百年的国祚,社会政治矛盾突出,社会经济萧条

衰颓,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刻书出版的方方面面,均大不如前,并终为清朝所替代。清朝前期有过自己的辉煌,后期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的灾难。但清代的学术文化,特别是康、雍、乾乃至乾嘉时期的盛世文化,又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故将这一时期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乾隆六十年(1795)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四库底本及四库零帙;明清时期影宋、影元刻本、抄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明清时期的初刻初印本;历代行用年号较短,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清代的祺祥,李自成的大顺,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以及其他革命政权时期刻印、抄写的书本;明末及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明代的朱印本、蓝印本、印谱;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等,因其在学术、艺术、文物诸方面具有不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故也一并划入了古籍二级。同一级古籍一样,二级古籍也分了甲、乙、丙三等。(1)明代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不设尚书省或中书省,撤消宰相,实行

内阁首辅制,将六部直接控制在皇帝手里,就发生明朝。政治上的高度集权,使社会显得死气沉沉,凝固不变,反映在刻书出版上,也就格调呆板,趋于一致。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正德十六年(公元 1521年)一百五十多年间的刻书特点,无论官刻私雕,就折射了这种社会特征。其表现出来的特点可用“黑口赵字继元”来概括。此期刻印、抄写的书虽不能算是稀见,但流传至今者也不是很多,故从历史文物角度考虑,将它们定为二级甲等。这既符合此期刻书出版的事实,也符合海内外划定中国善本时限的正统做法。(2)文学艺术向来是政治风云的晴雨表,明代社会发展到正德末嘉靖初,一场不堪

忍受窒息而要决心打破学术沉闷的社会风暴首先从文坛刮起,出现了以李梦阳、何大复为首的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这场运动扯起的大旗是“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实则是反对诸王与达官显宦所垄断的文坛,主张言之有物,反对学术空疏。这场运动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很快形成为社会风潮。风气所及,影响到刻书也随之复古。而刻书复古就是复宋之古,故此期刻书的版式、书口、印纸、字体等,悉以宋版为尊。于是无论官刻私雕,“白口方字仿宋”格调形成为主流。穆宗隆庆只占六年时间,刻书风格虽略有变化,但总体上嘉靖遗风未失,格调未变。在中国刻书出版史上,此期出版的古籍,特色十分鲜明,风格独特

105

Page 11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故将此期刻印、抄写的古籍定为二级乙等。(3)二级古籍定级所描述之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重要的稿本、刻本、抄本,强调

的是重要著作的重要版本,不是一般著作的稿本、刻本、抄本。(4)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批校题跋本,指由著名藏书家在原书上进行的批校或撰写

的题跋,不是一般藏书家随意所作的批校题跋。(5)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指的是宋元版书流传至明清时,已经十分稀见,

为了传本扬学,当时藏书家或影刻、或影写,纸墨俱佳,与底本惟妙惟肖,其价值仅下原版一等,特别是当原影刻影写的底本已经失传的今天,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初次刻印本,指有些元代及其以前人的著作一直未曾付梓,仅以传抄形式流布至明清时始为刊版,遂成现存最早的刻本。(6)一些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等,或在特殊历

史意义时期,如太平天国,以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如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的永昌、大顺等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这类历史文献颇具实证价值,极为难得。(7)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和铜版印本等,尤以清《武英殿

聚珍版丛书》规模最大、印本最精,传世虽然不稀,但得见全本也属不易;明末闵氏、凌氏两家创制的版刻套印技法,风格独特,其在版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不算稀见但传世的也屈指可数;此间出现的铜版印本,采用西法印制,量少而质精。这些传本产生的时代不算早,但在印刷技术上均具特色。(8)明代版刻的朱印本、蓝印本,一般都是初印精美。钤印印谱,本就珍贵。(9)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细插图的戏曲、小说等,或由徽州黄姓名工剞劂,

或为其他良匠镌板,均具重要版刻艺术价值。(10)清代泥活字印本,悉仿宋代毕昇造泥活字印书遗法,今存清道光年间吴郡李瑶、

泾县翟金生两家泥活字印本,非但以成功的实践证明宋代毕昇发明泥活字印书法之可行可信,更以实物身份宣示着其自身的价值;清代铜活字印本,除内府印《古今图书集成》外,仅存吹藜阁及福田书海等数家印本,传世极罕。有鉴于此,故依据“有时限”又“不唯时限”原则,将以上所列的明清时期版印、传

抄的古籍亦定为二级丙等。3.关于三级古籍级别等次的划分明万历元年(公元 1573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 1795年)凡二百余年,是中国

改朝换代的大变革时期。明朝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生涂炭,渐趋衰亡。这种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刻书出版的质量。这段历史时期产生的古籍传本,不是所有,而是绝大部分,就版本而言,不能与明隆庆以前相提并论,不当上属二级,而应下属三级。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一百三十余年,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社会安

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构筑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道辉煌,史称“康乾盛世”。“帝王敷治”、“文教是先”,这是中国封建统治的重要经验。随着清代国家统一的最终完成,朝政重点转向“文治教化”、“稽古右文”。经过康、雍、乾三代的不懈努力,创出了百年盛世的历史佳绩。盛世修典是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有清一代的学术文化更呈现全盛之世所特有的恢弘和集大成的气势。这既有封建社会末期得以“坐集千古之智”的时代优势,也有当朝社会和经济等客观条件的有力依托。反映在学术上,出现了一大批集大成之作,表现在刻书出版上,则精品迭出,超迈前代,绝不比明末出版的典籍逊色。前者版本虽然较差,但时代较早;后者虽然时代较晚,但版本较精,故将明万历元年至清乾隆六十年(1573—1795)二百余年跨两个时代的古籍传本方轨并驾,等量齐观,同定为三106

Page 11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四章 古籍定级

级古籍。这在版本家眼里可能比较容易取得共识,而在文物家心中恐怕不容易接受。但这是古籍出版史上的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只能去客观地认识它,把握它。当然,明万历至崇祯这段历史时期,并不是没有版刻精品,例如套印诸书、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餖版拱花作品等有特殊价值的典籍,也有不少出现在这一时期,这是印刷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这些精品已提入一级古籍。其余的普通古籍最多只能与清代乾隆以前所刻诸书比肩,下划为三级。同一、二级古籍一样,三级古籍也进一步划分为甲、乙、丙三等。(1)明万历元年(公元 1573年)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是明末清初时期。

明朝末年,国力式微。明万历以后,国势江河日下。朝廷为了加强中央权威,复行避讳制度。反映在刻书出版上,便形成了一种“白口长字有讳”的独特版刻风格。白口是明嘉靖仿宋刻书的流风余韵。长字是要使字体变瘦,以便版面行款加密,节省板材木料。有讳是政治上加强思想钳制的颓势表现。但不管怎么说,它们产生的时代毕竟较早,尚具一定的文物价值。清代顺治年间,新朝初定,文化方面尚循旧制,版刻沿袭明末遗风,传本不多。故将此期的传本划入三级甲等。(2)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韬武略,多有建树。康熙皇帝几下江南,虽然主要

是为了政治,但也捎带遴选了若干写字好的人士进京,作为宫廷供奉,专事抄写之事。康熙皇帝本人写字柔美,不喜欢明代嘉靖以来形成的那种横轻竖重、方方正正的硬体字,故所选的写字书手其书体风格亦大体类似康熙皇帝御书,因而很快形成了一种新的“馆阁体”,并迅速影响朝野,故在刻书出版方面,出现了端庄秀美的字体,俗称为“软体写刻”,并首先在内府刻书上提倡使用。加之这段时间印书纸质莹洁,墨色清纯,开卷赏心悦目。朝廷始开其端,影响地方,官刻私雕竞相仿效,于是出现大量印制精良的善本古籍。故将此期刻印出版的典籍划入三级乙等。(3)清嘉庆元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稀见明清人著作的初刻初印本;过录明清著

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传本;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朱印本、蓝印本;清代中晚期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石印本、影印本的最初印本、木活字印本、彩绘本、铅印本;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等,在版本方面均有比较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故依据有“时限”又“不唯时限”原则,将这些古籍划入三级丙等。嘉庆元年以后至 1912年所列四级古籍,其中某些有独特价值者,已提到二、三级中列

等,其余者不再划分等次,统为四级。这样就将现存古籍都涵盖在保护范围之内,而不只是保护善本古籍。善本古籍属于文物,自然应该悉心加以保护,普通版本古籍,虽不算在文物范围内,但毕竟也都是绝版之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价值会逐渐显现出来。现在加以保护,具有战略意义。民国初年,尚有一些由清朝走过来的遗民。他们受的是封建社会的传统教育,熟悉的

是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习惯的是封建社会做学问的方法,因而仍以传统的著作方式、研究传统文化,以传统的形式将自己的作品刻印出版,并具有古典装帧形制。这一小部分典籍,虽然刻印于 1912年以后,照理不应再以古籍相看,但从实际出发,亦不妨将它们视若古籍,归入四级。这样各藏书单位处理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但不应随意下延时间。以上是我个人对中国古籍定级划等的一些看法,虽然不一定都是错误,但也不一定都

正确,欢迎批评指正。不难看出,上述的所谓定级划等,主要针对的还是古籍的版本及艺术特征,涉及内容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只是笼统地作为一个条件。但在日后定级的实际操作中,书的学术价值及资料价值会突现出来。正经正史的泛泛而论,明代子部医家的庸医方剂,明代子部兵家拼凑的空疏兵书,术数类的麻衣相法、推背图、天元玉曆祥异赋,以及迷信色彩浓重而又无资格跻身典册的相宅相墓之书;无聊文人的败笔俗作、缺乏见解的史抄文选、一味宣泄淫秽的黄色小说等,都在定级中挑战定级者的眼力和水平。定级本身

107

Page 11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是学问,但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通过定级,确定其日后的保管条件和待遇,次第其修复的步骤缓急,决定其修复的方案。所以制定古籍定级标准重要,培养为古籍定级的人更重要。古籍保护计划是个系统工程,我们不应见物不见人,不能单打一,要将古籍保护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古籍工作队伍建设留下相因的血脉。同时,要在“古籍保护计划”的普查终结,产生一部中国古籍财产登记,向世人,向子孙后代报告我们这个时代的古籍存藏情况。在此基础上若能形成一部目录,则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一个壮举。我个人实在盼望见到这样的成果。

108

Page 11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五章 古籍破损定级与登记

第五章 古籍破损定级与登记第一节 古籍破损定级

一、古籍破损定级的基本问题为抢救、保护我国珍贵古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和

谐社会建设,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办发[2006]24号)等有关文件,大大加强了国家在文化、文物方面的保护力度。2007年 3月 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意见》,是国内第一个关于古籍保护方面的纲领性文件,为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我国古籍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1.破损定级的意义为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制定相关标准,包括《古籍定

级标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古籍普查规范》等五项标准。各标准相互关联,为有效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提供了基本保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这一次开展的全国性古籍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在这个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我们要坚持依法保护和科学保护的原则,做到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而要贯彻好这一基本方针,首先要做好古籍破损登记工作。只有做好古籍破损登记工作,我们才能摸清古籍破损实际情况,为科学制定修复计划、集中资金按计划地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特别是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濒危古籍的修复,做好基础工作。对破损古籍进行分类并合理定级,为制定修复保护计划提供准确数据,对科学保护古

籍,集中力量抢救、修复濒危古籍具有重要意义。2.破损定级原则 根据古籍的破损原因和破损性质定级。确定古籍破损级次的主要依据破损原因和破损

性质。古籍破损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就古籍载体受到的损害性质来说只有两类。一类是由于纸张内部原因引起的损害,另外一类是纸张外部原因引起的损害。纸张内部原因引起的损害主要的表现纸张的酸化和老化,此类古籍大多外观基本完整,纸张受损情况不易被发现。而纸张外部因素造成的损害特征明显,极易发现。例如虫蛀,非常直观,容易发现和判断。被虫蛀食的古籍书叶上千疮百孔,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将两类不同的破损情况进行对比后就会发现:虫、鼠等书籍造成的损害只是局部,而酸化和老化影响到书籍的未来。两类破损的性质是不同的。

3.破损定级依据判定古籍破损级次依据古籍破损的类别、部位、破损面积和破损书叶数量。确定古籍破

损级次时,首先要考虑古籍的破损类别、破损原因和破损性质。其次是古籍的装帧形式。第三是古籍的破损部位和破损面积以及破损书叶的数量。

109

Page 11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将影响古籍破损级次划分的准确性。因此,为破损古籍定级应避免三方面的失误:单纯依据破损面积定级。被虫蛀食得千疮百孔的破损书叶,很容易给它定级。但在一册

书中,有可能是前后 3-5张书叶虫蛀的非常严重,而其他的书叶基本完好。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结合破损书叶占全部书叶的比重来判定破损级次。把严重老化的古籍定为较低的破损级次。书叶老化的古籍有时并不一定很破,但作为

古籍载体的纸张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劣化,机械强度丧失殆尽,变色焦脆掉渣,无法翻阅,后果十分严重,这样的古籍应该立即进行抢救性修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切忌把已经出现严重老化,但表面破损并不明显的古籍的破损级次降低。将不同装帧形式的古籍等同对待。装帧形式的不同,其修复需要的技术含量和难度差

别很大。比如修复破损程度相同的卷轴装与册叶装书籍所用的时间会有明显的差别,表现在蝴蝶装和线装古籍上的差别也很明显。因此,不同装帧形式古籍的破损级次应该按《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规定认真把握。

二、古籍破损类型及危害古籍破损的类型及破损程度是确定破损等级的主要依据,将破损特征科学归类也是科

学划分破损级次的基础。古籍的破损,根据损坏的特征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1.酸化:纸张酸性增强 pH值降低。主要特征为纸张变硬、变脆;严重的无法翻动,甚至碎成纸屑,纸张 pH值明显降低。酸化是在古籍纸张内部发生的一种自然变化。一般来说,只要古籍纸张内部含有酸性

物质,即使只藏不用,酸性也会逐渐增强,纸张变脆劣化,直至消亡。如果保管条件良好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只能是延缓而不能抑制纸张变质的过程。酸是使纸变质的一个主要因素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破坏纸的成份,使纸张的机械强度下降,并且为其他有害成份破坏纸张创造了条件。酸的破坏作用具有迁移性。书叶中酸化严重的局部,可以逐渐蔓延到整张书叶,最后

蔓延到整册书籍,甚至会污染到紧挨着书籍的书盒,使本来没有酸性物质的木制书盒也沾染上酸,对古籍的破坏作用极大。纸张中酸度值一般用纸的 pH值来表示,pH值为 7时,表示纸张的酸碱值为中性,pH

数值超过 7,如:8、9、10,数值越大,表示纸中的含酸量越少而渐呈碱性。pH值小于 7,如:6、5、4,数值越小,表示纸中的酸含量越高,。

2.老化: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的纸张劣化,如纸张变色、焦脆、掉渣或呈粉状等。纸张老化表现为纸张颜色变暗、变硬,纸张出现黄色斑点等。造成纸张老化的原因较为

复杂,光照、污染、潮湿等因素均会对纸张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老化,纸张纤维逐渐丧失机械强度,直至变为粉末。

老化同酸化一样,也是纸张内部产生的变化。传统的纸是植物纤维经过物理、化学作用提纯与分散的纤维素靠氢键缔合而成的薄膜状物质。纸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此外还有大量的非纤维素,如木素、半纤维素等等。试验证明,物质不同,对光的吸收情况也不同。在一般情况下,纤维素对大多数波长的光并不能吸收。但在光敏剂(即能被光激发并能够把激发能传递给纤维素分子,促使纤维素分子发生破坏反应的催化剂)、氧和水的作用下,纤维素就能扩大对光的选择吸收能力,从而引起纤维素分子的降解。纸中含有的某些金属微粒,如铜、铁等微粒,还有填料、字迹等许多成份都是促进纤维素降解的光敏剂,可使纸中的纤维素吸收大量的光,特别是紫外光。吸收紫外光的纤维素再同空气中的氧发生作用110

Page 11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五章 古籍破损定级与登记

就可形成很容易研成粉末的氧化纤维素。氧化纤维素在纸上的表现一般为黄斑形式,开始很小,但逐渐扩大、不断蔓延,且颜色加深,致使纸张老化部位逐渐脆化,变得一碰就掉碎渣,直至成为粉末。当纸中的氧化纤维素超过纤维素总量 60%时,就预示这些纸张的使用、保管年限不会长久了。

3.霉蚀:因霉菌分泌物腐蚀作用所导致的纸张纤维素降解,机械强度降低。霉蚀是指霉菌对古籍造成的损害。古籍受潮或遭水浸以后,附在书上的霉菌孢子迅速

发育,生长出菌丝,致使书叶病变区域的纸张强度逐渐降低直至完全丧失的过程。霉菌分泌物在书叶上形成霉斑,并使书叶相互粘连,严重的会变成书砖。据目前所知,各种霉菌约有 4万余种。其中经常在古籍及装具上发现的大约有 50余种。

它们是曲霉、青霉、根霉、毛霉、木霉、葡萄状穗霉、镰刀霉、毛壳霉等。古籍中发现的霉蚀现象,多表现在书籍的内外出现霉斑,霉斑周围呈现出颜色不同的色斑。发生霉斑的部位,纸张强度减低甚至完全丧失。曲霉具有分解纤维素、木质素、淀粉及油墨等有机物的能力,对古籍危害很大。青梅能将某些字迹材料中的油脂水解,从而造成字迹脱落。而被青霉危害的古籍,书

叶的酸值会增加。霉变处的纸张易于发黄、脆化。根霉除能分解淀粉,对古籍书叶上的淀粉浆糊的破坏作用很大。除此以外,根霉还能

分解纸中的木质素,产生有机酸,加速纸张的破坏。根霉菌体白色,菌落为疏松的絮状。毛霉喜食各种淀粉性物质并具有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对古籍的装裱材料和丝织品书皮

的危害极大。木霉能分泌纤维素酶,能酶解纸张及木制装具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木霉菌体无色或

浅色,孢子成熟呈绿色或铜绿色。葡萄状穗霉的分泌纤维素酶的能力很强,能将古籍书叶不同程度的分解,以至于造成

书叶穿洞。葡萄状穗霉的菌体最初透明,待孢子成熟后呈暗褐色或黑色。镰刀霉很容易生长,几乎在所有的书库都能发现它的存在。镰刀霉可分泌较强的纤维

素酶和果胶酶,对书叶的纸张和字迹的危害很大。毛壳霉喜潮湿,经常生长在水浸古籍上,菌体灰褐色、橄榄色至黑色。它分泌的纤维素

酶活性很高,能使纸张中的纤维素分解,对古籍造成很大的危害。古籍书叶上的各种霉斑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书叶变薄、变轻、变

色。严重的可造成大面积缺失。4.粘连:因受潮、霉蚀等原因造成的书叶粘接。古籍因受潮而滋生霉菌,如果处理不及时就能造成书叶粘连在一起。这要从霉菌的生

物特性说起。霉菌的生理活动,就是建立在破坏古籍载体材料的基础上。霉菌在生长的时候,生出两种菌丝。一种菌丝深入纸张内部吸取营养,另一种菌丝向空间生长。深入纸张内部的菌丝是营养菌丝,向空间生长的菌丝是气生菌丝或称为繁殖菌丝。后一种菌丝的顶端可产生各种孢子。单根菌丝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无数菌丝聚集在一起,形成疏松的、各种形状且带

有不同的颜色时,我们才能发现霉菌的存在。霉菌开始繁殖时没有颜色,或只有很淡的颜色,随着菌丝的生长,逐渐出现各种颜色

的孢子,颜色逐渐明显。除霉菌菌落表面带有颜色以外,霉菌深入纸张内部的营养菌丝分泌的色素也会扩散到纸张中去,使纸上的霉斑周围出现不同的色泽。霉菌菌丝分泌的色素和孢子带有的颜色的性质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书叶一旦被霉菌污染,很难用水洗掉或用其他方法去除掉。在菌丝生长的后期,有的会分泌出液体,在霉菌的菌落上会出现像汗珠一样的液滴。

生长在纸上的菌丝还会分泌黄色的粘液,可使霉变后的书叶相互粘连。书叶上出现这种情111

Page 11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时间一长书叶就会粘在一起,日后处理时就会很难再揭开。5.虫蛀:昆虫蛀食对书叶造成的损坏。虫蛀是指昆虫蛀食书叶以后在古籍中留下的圆形或曲线形蛀洞、蛀痕。据相关记载,能

够危害古籍的昆虫有 40多种。其中常见的像毛衣鱼、东方大蠊、书虱、档案窃蠹、烟草甲和花斑皮蠹等等,还有些害虫,如白蚁、衣蛾等也能对古籍造成伤害。毛衣鱼又称蠹鱼、银鱼、壁鱼等,喜食淀粉、胶、纸张填料、布料等等。毛衣鱼损害书叶的

方式主要是蛀食书叶的表面,书叶上被蛀食部分,常呈现小凹沟形状。东方大蠊就是常见的蟑螂。蟑螂喜食淀粉、纸、皮革等等。常破坏古籍的装订裱糊处。被

蟑螂破坏的地方常常布满小孔,而且留有特别的臭味。蟑螂的排泄物为黑色液体,可使某些字迹褪色。书虱为多食性害虫,喜食淀粉、胶质,经常损害古籍装裱材料。书虱还能食用霉菌,因

此身上经常带有霉菌孢子,传染霉菌。档案窃蠹能消化纤维素,以纸为食,特别喜欢竹纸(毛边),受害古籍常被蛀坏书脊、

封面纸板、以及书皮,书套中也经常发现他们的痕迹。被档案窃蠹破坏的古籍,书叶上虫道密布,并充满虫粪或纸屑,可穿透整部书籍。从书籍外部看,却只有芝麻大的小洞,隐蔽性很高。烟草甲又称烟草窃蠹,食性广泛,对古籍的危害,常表现为在书册上蛀食上下贯穿的

小洞,对古籍的危害极大。花斑皮蠹是皮蠹科害虫之一。花斑皮蠹食性复杂,对古籍的危害非常大。其幼虫能将书

叶蛀成纵横交错的“渠沟”,蛀食严重的可将书叶蛀成碎片。6.鼠啮:鼠类动物啮食对书叶造成的损坏。鼠啮主要表现为在书叶四周造成缺损,面积大小不一。此外,书中大多伴有鼠溺侵蚀

造成的生霉、粘连现象,往往形成书砖,对书籍造成较大伤害。鼠啮痕迹很容易辨认。对古籍能造成危害的鼠类,是经常活动于室内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等。这些鼠类基

本是杂食类,凡是可能吃的东西都会被取食。但对古籍的破坏却不是为了食用,多数是在繁殖的时候为了蓄窝保暖,也有时可能为了磨牙而啮咬。经过鼠撕咬过的书叶,多数成片损坏,造成部分书叶的缺失。发生在卷装书籍上的鼠啮现象,多在卷端,中部也有发现。卷子外部伤害面积较大,

靠近卷芯处伤害较小。书籍展开时,鼠啮部分均匀分布,一般都是靠卷首的破洞较大,以后的逐渐小一些,伤害较重的卷子,可使 2—3米长的书叶上鼠啮破洞密布。其他装帧形式的古籍,鼠啮的情况多发生在书籍四周,往往是垂直码放在一起的书一

起受损。书籍的天地、书口、书背都是经常被伤害的地方。7.絮化:书芯四周因过度磨损或其它原因导致呈棉絮状。絮化是指古籍四周纸张纤维蓬松呈棉絮状。其产生原因是书籍在保存、流通过程中受到

过度的摩擦所致。絮化可使书叶病变区域的纸张强度降低直至全部丧失。絮化这种破损形式很容易辨别。其破损的特征是书叶上磨损的区域纸张纤维蓬松如棉

絮而相互粘连、绞结,稍微一碰,可能就有纤维从纸张上脱落,从而造成书叶的局部缺损。絮化的情况一般发生在书叶为韧皮纤维制成的纸张,在其他材料的纸张上尚未发现有

过絮化的现象出现。目前发现的发生絮化现象的古籍,书叶材质多为桑皮,其纸纤维长、纸质稀松,纸面上未分解的纤维束比较多,纸张薄厚不匀。

8.撕裂:书叶撕破呈裂损状。这是人为因素对古籍造成的最常见的损害。撕裂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是古籍的天

头、地脚等部位被撕裂,裂口的长度有的长,有的短,裂口的边缘有的整齐,有的凸凹无序,破损形式比较容易辨别。112

Page 11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五章 古籍破损定级与登记

9.缺损:书叶局部残缺。书叶局部残缺的情况比较复杂,但特征明显,辨别起来比较容易。书叶残缺有自然原

因造成的,例如因水浸、霉变造成的残缺,因大面积虫蛀形成的残缺,因纸张老化、磨损造成的残缺,以及鼠害造成的残缺等等。也有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残缺,例如撕毁,这是在各种装帧形式的古籍中经常能够见到的。

10.烬毁:书籍因火烧导致缺损。烬毁就是古籍书叶上残留的火烬痕迹。由于多数火烬古籍曾在灭火时被水浇过,所以

曾被火烬的书籍大多也有和霉变、粘连、变形等破损情况复合发生的。古籍中常见的烬毁有被灯火、蜡烛烧过的,这种情况对古籍造成的伤害相对小一些。而火灾、战火对古籍的伤害就大得多了。一场火灾,可以毁掉一个藏书楼。一次战争,可以毁掉数以万计的古籍,历史上这种情况就太多了。明代我国著名的《永乐大典》就毁于八国联军点燃的战火。抗日战争期间,也有不少古籍烬毁于熊熊的战火之中。烬毁的书籍一般都比较脆,烧过的地方颜色较深,且一碰即碎。

11.线断:装订书籍的丝线因糟朽或磨损断失。

三、破损定级的方法及标准《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将古籍破损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一至五级。其中一级为

特别严重破损,二级为严重破损,三级为中度破损,四级为轻度破损,五级为轻微破损。1.一级破损的判定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定为一级破损:(1)酸化特别严重,纸张酸碱值(pH)小于 4。纸张是否酸化,酸化的程度有多大,仅仅依靠眼睛来判断是不够的。酸化特别严重的,

依靠经验用眼睛看,可以作出大致的判断。但纸张的酸化程度低一些,就需要用实际测量的方法,来测试纸张酸化的程度。测量纸张酸化的程度,可通过检测纸张的酸碱值即 pH值的方法测量出来。测量纸张 pH值有好几种方法:

[1] 纸张整体 pH值测定法:先用蒸馏水浸泡纸样,然后抽出水溶液,用 pH值测定仪测量其酸碱度。使用这种方法检测的纸张酸碱值比较精确,但要求使用面积较大的纸来做检测,而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我们工作的性质决定要尽最大可能保持古籍的原来面貌,不可能从古籍上取下面积较大的纸张来做检测,因此这种方法不适合我们使用。

[2] 纸张表层 pH值测定法: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具体方法有:使用 Ph试纸和酸度计等等。使用试纸很方便,但因试纸的保质期较短,且易受空气温湿度的影响,精确度较差。

酸度计的种类很多,有一种试笔,操作起来很方便,在纸上划一道就可根据笔道的颜色来断定纸张的酸度。只是笔道的颜色留在纸上,不易消除,因此不适合我们实际应用。还是用pH测量仪检验比较精确。(2)书叶纸张老化严重,纸张机械强度严重降低,书叶翻动时出现掉渣、裂口、破碎

的现象。可采用目测观察方法确定纸张老化程度和根据纸张颜色的改变程度和变色区域进行判

定。书叶中部及四周颜色变为深棕或棕红色,且天头、书口、下脚等部位的书叶颜色最深,深色区域的宽度达到 3厘米以上的,纸张老化的程度就比较严重了,可以定为一级破损。(3)书叶粘连面积达到 40%以上,且粘连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40%以上。粘连是指书籍因水浸、霉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书叶相互粘连。在判断粘连这种情况时,

特别注意书籍要轻拿轻放,不要因持拿不当而造成粘连部位的撕裂或脱落。同时,要注意113

Page 12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检查书脑部位的粘连情况,以便掌握书叶粘连的整体情况。单张书叶粘连面积达到 40%以上,且粘连在一起的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40%以上,定为一级破损。(4)书叶虫蛀面积达到 50%以上,且虫蛀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60%以上。虫蛀的情况比较复杂,在对破损定级时一定要注意对一册书的整体把握。有的书看上

去虫蛀的非常厉害,从外表看上去几乎是“体无完肤”,非常严重,但当打开来检查时,就会发现只是书皮和护叶虫蛀严重,而书叶基本完好,这样的事是经常出现的。《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规定,书叶虫蛀面积达到 50%以上,且虫蛀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60%以上,定为一级破损。这实际上是两个指标,一个是虫蛀面积的指标,即在单张书叶上,虫蛀的面积要超过 50%,另一个是虫蛀面积的总量,即在一册书中,被虫蛀伤的书叶占到 60%以上时,可定为一级破损。(5)霉蚀、鼠啮、烬毁达到 30%以上,且霉蚀、鼠啮、烬毁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60%以

上。在这一条款中,霉蚀、鼠啮、烬毁放在一起,是三种情况集中在一起说的。但在实际工

作中,这三种情况是要分开,个别操作的。三种破损情况中的任意一种类型,只要出现《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中规定的破损比例,即霉蚀、鼠啮、烬毁三项中的任何一项破损达到30%以上,且破损书叶达到整册书叶总量的 60%以上,都可定为一级破损。(6)严重絮化,絮化的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40%以上。絮化的情况一般还比较容易辨别。由于絮化是由于过度磨损造成的,所以絮化的情况

多出现在书籍的四周,絮化的部位不会深入书叶很深,一般情况下,絮化部位的宽度能够达到 5厘米,就是严重的絮化现象了。如絮化书叶达到整册书叶总量的 40%,定为一级破损。(7)叶面、书脊、书口、书脑各部位严重缺损,需整册揭裱修复的。缺损很好理解,就是书籍中出现缺失,包括叶面、书脊、书口、书脑等各部分各部位。至

于造成缺失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一般来说,书叶老化以后摩擦所造成的缺损、霉蚀过重造成的缺损、以及一些人为原因都有可能使书叶造成缺损。至于说到什么是严重缺损,一般指缺损部位超过书叶面积 40%的,应该认为是严重缺损,可定为一级破损。

2.二级破损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定为二级破损:(1)书叶纸张酸化严重,纸张酸碱值(pH)小于 5。和一级破损相比,书叶纸张酸化的衡量标准由“特别严重”降低到“酸化严重”,但

也只能由纸张的酸碱值(pH)小于 4还是小于 5来区别判定。否则,没有一个可量化的指标,光靠人为判断来区别“特别严重”和“严重”是非常困难的。(2)书叶纸张老化比较严重,纸张机械强度明显降低,书叶变色严重。仍采用目测观察方法确定。纸张老化程度和根据纸张颜色的改变程度和变色区域进行

判定。书叶中部及四周颜色变成棕色和其他较暗的颜色,且天头、书口、下脚等部位的书叶颜色最深,深色区域的宽度达到 2厘米不到 3厘米的,可以定为二级破损。(3)书叶粘连面积达到 30%以上,且粘连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30%以上。在判断粘连这种情况时,要注意掌握单张书叶粘连面积达到 30%,但不足 40%、和粘

连在一起的书叶数量达到整册书叶总量的 30%,但不足 40%的界限,这样的书叶粘连在一起的情况,定为二级破损。(4)书叶虫蛀面积达到 30%以上,且虫蛀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60%以上。与一级破损的虫蛀情况的区别是:书叶虫蛀面积由 50%降低到 30%,虫蛀书叶占整册

书叶总量的比例 60%没有变。在一册书中, 60%以上的书叶被虫蛀伤,且蛀伤面积达到单张书叶的 30%,定为二级破损。114

Page 12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五章 古籍破损定级与登记

(5)霉蚀、鼠啮、烬毁达到 20%以上,且霉蚀、鼠啮、烬毁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40%以上。与一级破损的此类情况的区别是:三种破损情况中的任意一种类型,即霉蚀、鼠啮、烬

毁三项中的任何一项破损面积由 30%以上降到 20%,破损书叶重量由整册书叶的 60%以上降到 40%,定为二级破损。(6)严重絮化,絮化的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30%以上。与一级破损的此类情况的区别是:絮化部位的宽度从 5厘米降低到 3厘米,就是絮化

比较严重的现象。絮化书叶总量由整册书叶总量的 40%降低到 30%,定为二级破损。(7)叶面、书脊、书口、书脑各部位严重缺损,需整册揭裱修复的。 和一级破损不同的是:书叶缺损部位达到书叶面积的 20%不到 40%的,应该认为是缺

损比较严重,可定为二级破损。3.三级破损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定为三级破损:(1)书叶纸张酸化,纸张酸碱值(pH)小于 5。和二级破损相比,书叶纸张酸化的衡量标准由“酸化严重”降低到“酸化”,纸张酸

碱值(pH)由小于 5降低到小于 5。(2)书叶纸张老化,纸张机械强度降低,书叶四周变色。仍采用目测观察方法确定。书叶中部及四周颜色变暗,且天头、书口、下脚等部位的书

叶颜色较深的区域的宽度达到 1厘米不到 2厘米的,可以定为三级破损。(3)书叶粘连面积达到 20%以上,且粘连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20%以上。和二级破损的区别是:单张书叶粘连面积由 30%降低到 20%,粘连在一起的书叶数量

达到整由册书叶总量的 30%降低到 20%,这样粘连情况,定为三级破损。(4)书叶虫蛀面积达到 20%以上,且虫蛀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30%以上。与二级破损的虫蛀情况的区别是:书叶虫蛀面积由 30%降低到 20%,虫蛀书叶占整册

书叶总量的由 60%降低到 30%。在一册书中, 30%以上的书叶被虫蛀伤,且蛀伤面积达到单张书叶面积的 20%,定为三级破损。(5)霉蚀、鼠啮、烬毁达到 10%以上,且霉蚀、鼠啮、烬毁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20%以

上。与二级破损的此类情况的区别是:三种破损情况中的任意一种类型,即霉蚀、鼠啮、烬

毁三项中的任何一项破损面积由 20%以上降到 10%,破损书叶重量由整册书叶的 20%以上降到 10%,定为三级破损。(6)书叶轻微絮化,絮化的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 20%以上。与二级破损的此类情况的区别是:絮化部位的宽度由 3厘米降低到 1厘米,絮化书叶

总量由整册书叶总量的 30%降低到 10%,定为三级破损。(7)面、书脊、书口、书脑各部位局部缺损。 书叶缺损部位在书叶面积的 20%以下的,可定为三级破损。4.四级破损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四级破损:(1)书叶纸张轻微老化,有明显黄褐色斑点。书叶轻微老化是书叶的颜色变化很小只是稍稍变暗,书叶的四周稍带黄色,书叶上可

见有黄褐色的斑点出现,这些黄褐色斑点就是氧化纤维素。书叶上出现氧化纤维素的古籍可定为四级破损。

115

Page 12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2)书叶有轻度霉蚀、虫蛀、鼠啮、烬毁、絮化、口开现象之一者。与三级破损的区别是:三种破损情况中的任意一种类型,即霉蚀、鼠啮、烬毁三项中的

任何一项破损面积由 10%以上降到 10%以下,破损书叶重量由整册书叶的 10%以上降到10%以下, 絮化部位的宽度由 1厘米降低到 1厘米以下,絮化书叶总量由整册书叶总量的10%降低到 10%以下,这样的破损程度可定为四级破损。(3)由于浆糊失效导致补纸、托纸、镶裱纸与书叶分离。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需要注意的是,出现浆糊失效的现象可以定为四级,但这只是

在书叶除了原来的补纸、托纸、镶裱纸与原书叶脱离以外,没有出现新的损伤。如将浆糊重新涂好,使用原来的补纸等就可将书叶修复。如有旧补纸等缺失,就不适于定为四级破损而应相应提高破损级次。

5.五级破损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五级破损:(1)书衣轻微破损。书衣即书皮,书皮轻微破损,是指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破损,破损面积很小不超过

10%,而除书皮以外,书叶完好的可定为五级破损。(2)装订线、纸捻断失。装订线是指线装古籍书皮上可见的订线,一般用丝线。纸捻是毛装古籍书皮上可见的

纸捻,也包括古籍书芯上穿钉的纸捻。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线断、纸捻断,都定为五级破损。6.两种以上破损类型的判定在一册书中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破损类形时,以“就高不就低”以及“不累积”

的原则,以破损类型级别较高的破损级次为该册书籍破损级次。如某册书虫蛀为一级破损缺损为三级破损,该册书的破损级次为一级破损。

第二节 古籍破损登记古籍破损登记有以下几项表格内容:破损定级表、破损书影表、装具报告表、修复史报

告表、修复预案表、普查责任人情况表、意见处理报告表等。所有表格均可有电子表格和纸本表格两种。电子表格在计算机上直接填写。纸本表格人

工手工填写,这是为没有条件使用计算机的基层图书馆或古籍收藏单位设置的,填写内容与电子表格一致。纸本表格填写完毕后,交由上一级图书馆或省级图书馆再录入计算机形成电子数据,进行整合和统计。在此次古籍普查工作中,古籍破损登记的数据和古籍书目数据是紧密相连的,因此,

在古籍破损登记时,就不需要再填写相关的古籍书目数据。如果某一部古籍没有发生破损现象,就不必填写有关破损登记的诸项表格。

一、有关古籍破损登记表格的内容及其填写1.破损定级表的内容及其填写破损定级报告表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破损册次、破损类型、破损级别、定级依据、修复建

议、备注等项。破损册次,是指在某一部古籍中,发生破损的某一册。有册序的首先填写册序,没有

116

Page 12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五章 古籍破损定级与登记

册序有卷次的,填写卷次。册序卷次全没有的,先将古籍按内容顺序排列,找出破损书的册序,再按实际册序填写。破损类型包括:酸化、老化、霉蚀、粘连、虫蛀、鼠啮、烬毁、水渍、油渍、污垢、絮化、缺损、

撕裂、破皮、线断、口开、其他等等。填表时按实际发生的破损类型填写。一部书中发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破损类型的,分别

填写,表格中的每一行填写一种破损类型,即一册书有两种破损情况同时出现,在册次一栏中,册序只填写一次,在破损类型一栏则垂直填写两次,占用两行。破损级别暂不用人工填写,将使用计算机生成这一数据。定级依据要详细填写,注明书叶破损的面积、破损书叶的数量及占整册书叶总数的百

分比。修复建议应填写在修复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2.破损书影表的内容及其填写破损书影表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册次、部位、书影编号、备注等项。这里的册次指的是书影所在的某册在该部古籍中为第几册。部位是书影所反映的发生破损的具体位置。如:某卷卷端、正文首叶、卷中第几叶、某卷

卷尾、书背、书角等。书影编号即书影拍摄的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备注栏注明表格中诸项内容未能包括的内容。3.装具报告表的内容及其填写保护装具报告表的内容包括:装具形式、装具材料、装具数量、装具状况、细节描述等项。装具形式包括:书套、书盒、夹板、袱等。其中书套细分为四合套、六合套。装具材料包括:

纸、布、丝织品、木材等项。装具数量是指某部古籍所有装具的数量,用阿拉伯数字填写。装具状况分为完好、基本完好、破损等项。按实际情况填写。装具细节项填写书套破损的情况,或书套破损的部位。如:书套别子损坏。

4.修复史报告表的内容及其填写修复报告内容包括:修复时间、修复单位、修复人、修复方式、备注等项。这是为古籍保护计划建立的古籍修复档案。修复时间即是按计划修复某部破损古籍的

时间。修复单位、修复人是具体实施修复的责任者。修复方式包括:使用手工或机械(如纸浆补书机)方式揭、补、托、裱、小修(补书口、修书皮、换线)、衬纸、“金镶玉”等。

5.修复预案表的内容及其填写预案报告内容包括:预案类型、预案时间、预案内容、制定人、制定单位等项。预案类型包括图书馆、古籍收藏单位突发事件案处理预案、发生各种灾害时的应急预案、

以及破损古籍的修复预案。修复预案登记在此。修复预案是在破损古籍修复前制定的修复方案。一般由修复专家、古籍馆员和相关领导同志共同制定。修复预案主要是根据破损古籍的实际情况,指出技术难点,制定相应的修复、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可以推测出来的修复结果等等。预案内容应既要详尽周到,注意细节,又要结合实际,切实可行。预案时间、预案制定人、制定单位等项亦应填写清楚。

6.普查责任人情况表的内容及其填写普查责任人情况表报告的内容包括:姓名、所在单位、责任类型、时间、备注等项。

117

Page 12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姓名即所有报表的填表人姓名,所有参与古籍普查人员的姓名均应填写。所在单位是填表人所在单位,责任类型包括古籍定级、古籍破损登记等等。时间即履行责任的时间,按年、月、日的顺序填写。备注项内,填写需要注明的事项。

7.意见处理报告表的内容及其填写意见处理报告表的内容包括:意见内容、意见类型、提出人、提出时间、处理结果内容、

处理人、处理时间等项。意见类型包括古籍定级意见、破损登记意见、修复建议等等。古籍破损、修复建议方面的

意见记录在此。可分别由不同的责任人填写,意见提出人姓名和时间填写完毕以后,在最后应填写意见、建议的全文。意见文字应简明扼要,说明问题。处理结果内容是对破损登记、修复建议等的处理结果。此项可分别由不同的责任人填写。

处理结果应简明扼要,既能说明问题,又言简意赅。

二、登记程序1.登记古籍破损登记人员在核对古籍书名以后,将前面涉及的各项表格(含破损定级)逐一

填写,不要有遗漏。2.核查将各项表格交到核查登记责任者处,由核查审校人员校对,审核无误后予以确认、登

记或制成电子数据。3.审核经过核查的有关古籍普查的各种表格和数据由基层图书馆或基层收藏单位交上一级图

书馆或省级图书馆,由省级图书馆对所有表格或数据进行审核,汇总本地区所有数据。4.上报各省图书馆将收集的数据,通过预定方式上报全国古籍保护中心。全国古籍保护中心

对所有数据进行抽查、整理和汇总,建立全国古籍保护档案数据库。

118

Page 12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第一节 书影制作设备及软件

一、制作书影的主要设备1.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数码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与传统照相机

在胶卷上靠溴化银的化学变化来记录图像的原理不同,数码相机的传感器是一种光感应式的电子藕荷元件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数据,通常会先储存在数码存储设备中,存储格式有

CF(Compact Flash)卡、SM(Smart Media)卡、微型硬盘(MicroDrive)、MMC(Multi Media Card)卡、SD(Secure Digital)卡、记忆棒(Memory Stick) 等。根据需要可以通过一根串口线、USB线或存储媒介本身传输到计算机的硬盘或移动硬盘等介质上,以便删除相机存储设备中的图像数据,腾出存储空间继续拍摄新的图像。现在常用数码相机像素数通常在 200万到 800万,更高像素的相机多用于专业拍摄。拍

摄古籍(仅指书型古籍)书影,一般在 300万像素以上即可。与传统相机相比,数码相机拍摄书影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拍摄后可立即看到图像,对不符合书影技术要求的图像可以立即重拍,确保一

次提用古籍完成全部拍摄需要,避免因重复提用造成对古籍的损坏和因此造成的工作量加大、工作混乱等问题的发生。第二,图像可以便捷进入计算机。古籍普查获取的所有数据,包括书目数据、破损数据

以及相关图像都将在网络环境下在计算机中存储、利用,因此,所制作的书影最终都要传输到计算机上。数码相机拍摄的书影可以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上,而使用胶卷的相机不仅需要购买胶卷、冲洗底片,还需要通过扫描底片后图像才能进入计算机。因此,使用胶卷的相机从经费到时间都有很大浪费。第三,在图像质量方面,其色彩还原和色彩范围不再依赖胶卷的质量,感光度不仅不

因胶卷而固定,而且还提供了多种感光度选择,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选择适宜的感光度,为提高图像质量提供了更好的设备条件。

2.扫描仪(Scanner)扫描仪是一种使用感光设备来捕获纸张或胶片等介质上的图像或其他物件,并将图像

转变成可以被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和图形软件所操作的数字信号的光学输入设备。它是将各种形式的图像信息输入计算机的重要工具,无论是图片、照片、胶片,还是各类图纸图形以及各类文稿资料,都可以通过扫描仪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而实现对这些图像信息的处理、管理、使用、存贮、输出等。它是继键盘和鼠标之后的第三代计算机输入设备。扫描仪主要由光学部分、机械传动部分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扫描仪的核心功能是完

成光电转换。目前大多数扫描仪采用的光电转换部分是感光器件。扫描仪的工作原理是,由光源将光线照在欲输入的图稿上,产生表示图像特征的反射

光(反射稿)或透射光(透射稿);光学系统采集这些光线,将其聚焦在感光器件上,由感光器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电路部分对这些信号进行 A/D(Analog/Digital,

119

Page 12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即模拟/数字)转换及处理,产生对应的数字信号输送给计算机。在整个扫描仪获取图像的过程中,有两个元件起关键作用:一个是光电器件,它将光

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另一个是 A/D变换器,它将模拟电信号变为数字电信号。这两个元件的性能直接影响扫描仪的整体性能指标,同时也关系到我们选购和使用扫描仪时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某些参数及设置。扫描仪的种类繁多,根据扫描仪扫描介质和用途的不同,目前市面上的扫描仪大体上

分为:平板式扫描仪、名片扫描仪、底片扫描仪、馈纸式扫描仪、文件扫描仪。除此之外还有手持式扫描仪、鼓式扫描仪、笔式扫描仪、实物扫描仪和 3D扫描仪。我们常用的扫描仪是平板式扫描仪和底片扫描仪。平板式扫描仪又称为平台式扫描仪、台式扫描仪,这种扫描仪诞生于 1984年,是目前

办公用扫描仪的主流产品。从指标上看,这类扫描仪光学分辨率在 300—8000dpi之间,色彩位数从 24位到 48位,部分产品可安装透明胶片扫描适配器,用于扫描透明胶片,少数产品可安装自动进纸实现高速扫描。扫描幅面一般为A4或是A3。同时,为了文献保护等需要,有些平板式扫描仪已经实现无接触扫描和零距离扫描。这种功能正是古籍书影制作所需要的。底片扫描仪又称胶片扫描仪或接触式扫描仪,其扫描效果是带有透扫功能的平板扫描

仪不能比拟的。其主要任务就是扫描各种透明胶片,包括反转片。扫描的原件尺寸可从 135底片到 4×6英寸甚至更大的底片。这种扫描仪的光学分辨率最低也在 1000dpi,一般可以达到 2700dpi,更高精度的产品则属于专业级产品。

3.光盘刻录机光盘刻录机简称刻录机,是可写入光盘驱动器的俗称,是指能够对可擦写式 CD或

DVD盘片进行写入和擦写操作的驱动器。刻录机的工作原理是,借助光驱内的激光束,读取储存在光盘片上的数据,而光盘片

上的数据是通过光盘片上不同的凹凸面,由激光照射后产生反射平面(Land)和凹洞(Pit)两种不同的信号,这两种不同的信号差异可以仿真成 0或 1的数据形态,然后将这样的数据储存于光盘片内。常见刻录机有三种类型:以 IDE为接口的内置型刻录机,以 SCSI为接口的内置刻录

机,以USB为接口的外置型刻录机。另外,按光驱类型也可以分为 CD-R、CD-RW和DVD刻录机等。

CD-R(CD-Recordable)是指允许一次性写入的刻录机。而 CD-R驱动器在刻录所使用的光盘片,被称为 CD-R光盘片。CD-R光盘片的数据格式和 CD-ROM光盘片相同,普通CD-ROM驱动器可以读出 CD-R驱动器所写的盘片。目前,只能写 CD-R光盘片的 CD-R驱动器已经被淘汰,新产品都是 CD-RW驱动器。

CD-RW(CD-ReWritable)是指允许重复写入的刻录机,也称为可擦写刻录机。而 CD-RW驱动器在刻录所使用的光盘片,也称为 CD-RW光盘片。CD-RW驱动器除了可刻录 CD-RW光盘片之外,也能刻录一般的 CD-R光盘片,因此,现在市面上只有一种规格的 CD刻录机,即 CD-RW刻录机。目前 24倍速以上的 CD-ROM驱动器都能读取 CD-RW盘片。

DVD刻录机分DVD+R、DVD-R、DVD+RW、DVD-RW和DVD-RAM等多种类型,标准尚未统一。其中 DVD-RW和DVD+RW应用较广,两大规格的产品互不兼容,不过它们刻录而成的光盘都可以在DVD光驱上读取。事实上,标为DVD-R/RW的驱动器不但能刻录DVD±R/RW,而且能刻录 CD-R/RW。作为古籍书影的存储,最好选用 DVD-R格式标准。光盘刻录机还有刻录速度快慢之分,用倍速表示。倍速也是衡量刻录机的一个重要指

120

Page 12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标。CD-RW刻录机和DVD刻录机一般有三个速度指标:刻录速度、复写速度和读取速度。CD-RW的刻录速度:目前市场主流内置式 CD-RW产品最大能达到的是 52倍速的刻录

速度,还有部分 40倍速、48倍速的产品。在实际工作中受主机性能等因素的影响,三者刻录速度上的差异并不悬殊。52倍速已经接近 CD-RW刻录机的极限,很难再有所提升。外置式的 CD-RW刻录机市场上的产品速度差异较大,有 8倍速、24倍速、40倍速、48倍速和 52倍速等。

DVD刻录速度:DVD刻录机有 2—16的各种倍速。2—4倍速的刻录速度,每秒数据传输量为 2.76M—5.52MB,刻录一张 4.7GB的DVD盘片需要大约 15—27分钟的时间;而采用 8倍速刻录则只需要 7、8分钟。光盘的刻录方式有以下几种:(1)整盘刻录(Disk At Once: 即 DAO):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光盘的复制,一次完成

整张光盘的刻录。采用DAO方式可以很容易地完成对诸如 CD唱片、混合类型 CD-ROM等光盘的复制,并且可以保证数据结构和间隙长度都完全相同。不过要注意的是,对于 DAO方式来说,一些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张光盘彻底报废,所以它对数据传送的稳定性和刻录机的性能要求比较高。(2)轨道刻录(Track At Once: 即 TAO):这是一种以轨道为单位的刻录方式。它支

持向一个区段分多次写入若干轨道的数据。TAO主要应用在制作音乐光盘和混合特殊类型的光盘。(3)飞速刻录(On The Fly:即OTF):这是一种很常用的刻录方式,是将数据自动转

换成 ISO-9660格式,然后进行刻录的一种方式。(4)区段刻录(Session At Once: 即 SAO):这种刻录方式一次只刻录光盘的一个区

段而非整张光盘,余下的空间可以下次继续使用。SAO常用于多区段 CD-ROM的制作。它的优点是适合制作合集类光盘。不过在每次刻录新区段时都要占用大约 13MB左右的空间用于存储该区段的结构及上一段和可能有的下一段的联络信息,因此使用这种方式刻录时,如果区段过多将会造成光盘空间的极大浪费。(5)封装写入(Packet Writing: 即 PW):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制作 CD-UDF(CD-

Universal Disc Format,通用磁盘格式)或 CD-RFS(CD-Recordable File System,可记录光盘文件系统)格式的光盘,它对刻录机有一定的要求。

二、制作书影的主要软件1.ACDSeeACDSee 是目前较流行的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它支持大多数图像格式,能广泛应用于图

像的获取、管理、浏览、优化等。从 ACDSee 8.0 开始,这款传统的图形浏览软件正式更名为“ACDSee 8 Photo Manager”,这说明其功能已经从当初的单一视图过渡到全面的图形管理。事实上,新版ACDSee已经具有去除红眼、剪切图像、锐化、浮雕特效、曝光调整、旋转、镜像等等功能,也能进行批量处理,图像转换格式增加为三种:PDF、WBMP、JPEG2000。

2.PhotoshopPhotoshop是由Adobe公司于 1990年首次推出的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该

软件升级迅速,到 2002年已发布 Photoshop7.0版,2003年底又发布 PhotoshopCS版,并在 2005年升级为 PhotoshopCS II。其中,汉化版 Photoshop 6.01是在 2000年基础上产生的。

Photoshop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图形,尤其是处理位图图形。它支持十余种文件格式,因121

Page 12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此被广泛用于对图片、照片进行效果制作及对在其他软件中制作的图片做后期效果加工。 Photoshop的工作界面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标题栏:位于主窗口顶端,最左边是 Photoshop标记,右边分别是最小化、最大

化/还原和关闭按钮。(2)属性栏(又称工具选项栏):选中某个工具后,属性栏就会改变成相应工具的属性

设置选项,可更改相应的选项。(3)菜单栏:菜单栏为整个环境下所有窗口提供菜单控制,包括:文件、编辑、图像、

图层、选择、滤镜、视图、窗口和帮助九项。(4)图像编辑窗口:中间窗口是图像窗口。它是 Photoshop的主要工作区,用于显示

图像文件。图像窗口带有自己的标题栏,提供了打开文件的基本信息,如文件名、缩放比例、颜色模式等。如同时打开两幅图像,可通过单击图像窗口进行切换。图像窗口切换可使用Ctrl+Tab。(5)状态栏:主窗口底部是状态栏,由三部分组成:文本行(说明当前所选工具和所

进行操作的功能与作用等信息)、缩放栏(显示当前图像窗口的显示比例,可在此窗口中输入数值后按回车来改变显示比例)、预览框(单击右边的黑色三角按扭,打开弹出菜单选择任一命令,相应的信息就会在预览框中显示)。(6)工具箱:可用工具箱中的工具选择、绘画、编辑以及查看图像。(7)控制面板:共有 14个面板,可通过“窗口/显示”来显示面板。3.NeroNero是由德国 Ahead Software.公司研制的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光盘刻录软件,能刻录

CD、VCD、DVD等多种光盘。 Nero软件包含多个组件,其中最常用的是Nero Express(光盘刻录部分)。另外还有光驱性能测试、数据备份等功能组件。 Nero的最新版本为 8.0,支持中文。虽然Windows XP内集成了基本的光盘刻录功能,使用它可以完成大部分日常的光盘

刻录与数据备份工作,不过,无论在操作的易用性还是功能、性能的综合性上都还有很大的欠缺。而Nero支持数据光盘、音频光盘、视频光盘、启动光盘、硬盘备份以及混合模式光盘刻录,操作简便并提供多种可以定义的刻录选项,同时拥有经典的 Nero Burning ROM 界面和易用的Nero Express界面。从功能和操作方面看,Nero在刻录 CD 和 DVD等不同格式时的程序都是一样的:使用鼠标将刻录对象从浏览器拖曳至编辑窗口 ,开启刻录对话框,然后激活,刻录。

三、书影制作常用名词术语1.像素像素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也是位图图形的最小单位。像素有以下三种特性:像素

与像素间有相对位置;像素具有颜色能力,可以用位来度量,像素都是正主形的;像素的大小是相对的,它依赖于组成整幅图像像素的数量多少。

2.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内包含的像素数目。分辨率越高,则图像越清晰。分辨率一般分为输入分辨率、输出分辨率和显示分辨率三种类型。其中输入分辨率包括

扫描仪分辨率、数码相机分辨率;输出分辨率包括打印机分辨率、投影仪分辨率;显示分辨率则包括屏幕分辨率、电视分辨率等。不同类型的分辨率,其表达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以122

Page 12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扫描仪为例,扫描仪的分辨率越高则解析图像的能力越强,扫描出来的图像也越接近于原件,扫描分辨率的单位是 ppi(Pixel per Inch),即每英寸能解析像素的个数。而从打印机的角度来看,分辨率越高则再现原件的能力越强,打印出来的图像越细致,同时也越接近于原件,打印分辨率的单位是 dpi (Dot per Inch),即每英寸可以填充的打印点数。几种分辨率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扫描图片,这首先涉及到输入分辨率;然后通过屏幕呈现出来,这又涉及到显示分辨率;最后用打印机将图像打印出来,这便涉及到输出分辨率。扫描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后的打印质量,如果用一台低档的扫描仪扫描,那么,即使打印机分辨率再高也得不到高质量的图片。 正确理解这些分辨率的关键是把握住像点(Dot)和像素(Pixel)之间的区别,在分辨率中

这是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像点可以说是硬件设备中最小的显示单位,而像素则不是像素既可以代表一个点,也可以是多个点的集合。当每个像素只代表一个像点时,我们则可以在两者之间划上等号;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之间是完全不同的。如用一台300dpi打印机打印一张分辨率为 1 ppi的图像,此时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在打印时都对应了300×300像点,更形象一点就是 ppi反映的是设备的复制能力,dpi则体现了设备的覆盖能力。 在进行图像扫描时,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合适的扫描分辨率。这不仅与原件的质量有关,

而且直接影响到输出效果。扫描分辨率设置过低,则会导致输出的图片精度不理想;设置过高则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浪费了扫描和处理时间,而且会导致生成的文件体积过大,从而浪费了磁盘的存储空间。如果扫描的图像仅在屏幕上显示(如制作电子相册、网页图像等),由于扫描分辨率会直

接转换成显示分辨率,在一个分辨率设置为 800×600像素的 14英寸的屏幕上,采用 72ppi分辨率扫描就可以得到与原件同样大小的图像。采用更高的分辨率扫描,只会增加图像文件的体积和显示面积,并不能提高屏幕上图像的清晰度。如果采用打印输出,则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扫描分辨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等同于打

印机的分辨率,屏幕显示的图像大小和实际打印出来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彩色喷墨打印机表示的分辨率是指各种颜色的输出精度除以色彩数才是其有效的输出精度。因此只要扫描分辨率等于打印机的有效分辨率,即可打印出和原件同样大小的图像。 图像文件的大小是由文件的尺寸(宽度、高度)和分辨率决定的。图像文件的宽度、高度和

分辨率越大,图像也就越大。当图像文件大小是定值时,其宽度、高度与分辩率成反比。在改变位图图像的大小时应该注意:当图像由大变小,其印刷质量不会降低;当图像

由小变大时,其印刷品质将会下降。3.色彩模式色彩模式是指在电脑中颜色的不同组合方式。不同的色彩模式有不同的特性,也可以

进行互相交换。 常见色彩模式有:(1)RGB模式:是色光的色彩模式。R代表红色(Red),G代表绿色(Green),B代表蓝

色(Blue)。在RGB模式中,由红、绿、蓝三原色相叠加可以产生其他颜色,因此该模式也叫加色模式。显示器、投影设备以及电视机等许多设备都采用这种模式。(2)CMYK模式:是印刷四色模式。该模式下图像是由青(C)、洋红(M)、黄(Y)、黑(K)

四种颜色构成,主要用于彩色印刷。在制作印刷用文件时,最好保存成 TIFF格式或 EPS格式,这些都是印刷上支持的文件格式。(3)灰度模式:属于非彩色模式。该模式下图像由具有 256级灰度的黑白颜色构成。

123

Page 13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一幅灰度图像在转变成 CMYK模式后可以增加色彩;如果将 CMYK模式的彩色图像转变为灰度模式,则颜色不能恢复。(4)LAB模式:是 Photoshop的标准色彩模式,也是不同颜色模式之间转换时使用的

中间模式。它的特点是在不同的显示器或打印设备时,所显示的颜色都是相同的。(5)位图模式:该模式下图像由黑白两色组成,图形不能使用编辑工具,只有灰度模

式才能转变成位图模式。(6)HSB模式:在HSB模式中,H表示色相,S表示饱和度,B表示亮度。色相,是

指纯色,即组成可见光谱的单色;饱和度,亦称彩度,表示色彩的浓度含量,饱和度越高颜色的强度也就越高,饱和度为 0时,色彩为灰色,白、黑和其他灰色色彩都没有饱和度;亮度,是指色彩的明亮度,亮度为 0时,即为黑色。

4.颜色深度图像中每个像素可显示出的颜色数称作颜色深度,通常有以下几种颜色深度标准:(1)24位真彩色:每个像素所能显示的颜色数为 2的 24次方,约 1680万种颜色;(2)16位增强色:增强色为 16位颜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 2的 16次方,有

65536种颜色;(3)8位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 2的 8次方,有 256种颜色。5.位图位图也叫光栅图形、点阵图像,通常称之为图像,是由大量的像素(色块)组成的图像。

位图的每个像素点都含有位置和颜色信息。一幅位图图像是由成千上万个像素点组成的。位图的清晰度与像素点的多少有关,单位面积内像素点数目越多则图像越清晰;对于

高分辨率的彩色图像用位图存储所需的储存空间较大;位图放大后会出现马赛克,整个图像会变得模糊。位图图形细腻、颜色过渡缓和、颜色层次丰富,Photoshop软件生成的图像一般都是位

图。6.图像压缩、有损压缩、无损压缩及压缩比图像压缩是通过一定的压缩技术,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和解码。图像数据压缩主要根

据下面基本事实来实现。一个是图像数据中有许多重复的数据,使用数学方法来表示这些重复数据就可以减少数据量;另一个事实是人的眼睛对图像细节和颜色的辨认有一个极限把超过极限的部分去掉,这也就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利用前一个事实的压缩技术就是无损压缩技术,利用后一个事实的压缩技术就是有损压缩技术。实际的图像压缩是综合使用各种有损和无损压缩技术来实现的。压缩比是指图像文件原始大小和经压缩后图像文件大小之间的比例。一般来说,图像

的原始文件是比较大的,必须经过图像压缩才能够进行快速的传输。而压缩比正是来衡量影像压缩大小的参数。压缩比越大,图像质量也就越差,压缩比大可以使得生成的图像占用更小的空间,有利于进行网络传输以及存储留档,但较大的压缩比往往造成图像质量降低。小的压缩比可尽可能地保证图像质量。

JPEG是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和彩色数据,在获得极高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最少的磁盘空间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

JPEG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两家联合成立的专家小组制定的一种压缩技术。该专家小组的英文名为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缩写为JPEG。JPEG标准是适用于彩色和单色的、多灰度连续色调的、静态数字图像的压缩国际标准。124

Page 13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7.图像格式常 用 的 图 像 格 式 有 : BMP ( Bitmap ) 、 GIF ( 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JPEG2000、TIFF(Tag Image File Format)、PSD(Photoshop Document)、PNG(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其中 TIFF和JPEG格式是最常用的两种格式。

TIFF是由 Aldus和微软联合开发,其特点是图像格式复杂、存贮信息多,图像质量高,有利于原稿的复制。同时,由于格式复杂,存贮信息多,所以,占用数据空间较大。该格式用于图像存档较理想。

JPEG文件的扩展名为.jpg或.jpeg,其压缩技术十分先进。JPEG还是一种很灵活的格式,具有调节图像质量的功能,允许用不同的压缩比例对这种文件压缩。比如我们最高可以把 1.37MB的 BMP位图文件压缩至 20.3KB。当然我们完全可以在图像质量和文件尺寸之间找到平衡点。由于 JPEG的方便适用,现在已被广泛应用。目前各类浏览器均支持 JPEG这种图像格式,因为 JPEG格式的文件尺寸较小,下载速度快,使得Web页有可能以较短的下载时间提供大量美观的图像,JPEG同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网络上最受欢迎的图像格式。

8.光盘光盘是在聚碳酸脂衬基上压出光道,镀一层金属反射层,再将金属层密封在透明的保

护漆下的一种存储介质。光道是一条由里向外连续的螺旋形路径,可以存放各种数据,包括语音和图像。常用的光盘有 CD和DVD两大类。(1)CD光盘CD是英文 Compact Disc的缩写,意为激光盘片,其直径为 12厘米,存储容量为 650

兆。CD分为 CD-ROM(只读光盘)、CD-Recordable(可写入光盘,缩写为 CD-R)、CD-Rewritable(可擦写光盘,缩写为 CD-RW)。

CD-ROM是只读光盘,不能写入信息。CD-R是一次写入可多次读出的光盘,这一类光盘具有写与读两种功能,可随录随放,

在文档图像存储和检索方面有重要用途。CD-RW是可擦写光盘,又分为磁光型(M-O)和相变型(P-C)两种。M-O只能“擦写”而

不能“盖写”,P-C型则可“擦写”和“盖写”。“擦写”时需要转一圈先抹去原来数据,转第二圈才写入新数据,转第三圈时进行写后校验。而“盖写”只在一圈之内便直接将新数据写入原来的数据区,和普通磁盘的写入方式一样。目前市面上的 CD-R空白光盘主要有绿盘(Cyanine)、金盘(Phthaloyanine)和蓝盘

(Azo)三种类型。它们主要区别在于使用了三种不同颜色的有机染料,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数据记录和读取的原理来看,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功能。一般来说,CD-R金盘的使用寿命最长,超过 100年,适于可靠地长期保存数据。而 CD-R标准是基于绿盘制定出的,它具有较低的写入功率和较宽的功率范围,可降低对刻录机写入激光功率的要求,提高与刻录机的兼容性,可以说绿盘是最不挑刻录机的。(2)DVD光盘DVD是一种高密度光存储介质,问世之初,它是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的简

称,但由于应用的多样化,现在它已演变成数字多用途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常见类型有DVD-Vidio、DVD-ROM、DVD-R、DVD-RW、DVD-RAM等,其中,用DVD-R作存档光盘比较通用。

125

Page 13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DVD可以分为单面单层(DVD-5)、单面双层(DVD-9)、双面单层(DVD-10)和双面双层(DVD-l 8)四种物理结构。这四种不同规格的 DVD 容量分别为4.7GB、8.5GB、9.4GB和 17GB 。即使按照容量最小的 DVD-5规格计算,一张 4.7GB的DVD数据存储容量也是普通 CD-R的 7倍多,适于存储数据量大的图像。

第二节 版本书影制作版本书影是指能反映该古籍题名、责任者、出版年、递藏历史等相关版本信息的书叶影

像。制作版本书影的目的就是为了补充书目信息的不足,形象地揭示古籍的真实面貌,以便远距离比对版本,得出古籍版本的正确结论。版本书影将作为古籍书目信息的一部分存入古籍普查数据库中。

一、制作版本书影要求1.版本书影内容要求制作版本书影的目的是要鉴别、证实古籍的版本,因此,其书影的内容一定是能反映

和说明版本或版刻情况的书叶或部位。一般而言,要有反映题名、责任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主要因素的书叶。对于彩色套印、具有特殊制版方式或材料、显示递藏情况等的相关信息的古籍,还要有相应书叶的书影加以反映。一般古籍可制作版本书影 3-5张,最多不超过 10张。制作版本书影的内容要求如下:(1)反映题名的书叶,一般要选择正文第一卷卷端。如果需要反映合刻书的题名,或

对版本特征有一定说明意义的其他题名也可加选相关书叶。(2)反映责任者的书叶,一般要选择正文首卷卷端,或序跋等有反映责任者的书叶。

如果因责任者的某些问题正好是版本特征的反映,应选用该书叶,如某卷卷端的责任者与正文首卷卷端不同等现象。(3)反映出版者、出版时间的书叶,一般选择牌记或有与出版者、出版时间相关的序、

跋等书叶。(4)反映彩色套印的书叶,一般选择色彩最多最清晰的书叶。(5)反映制版方式或材料的书叶,一般选择能显示版本或材料特征的书叶或有相关文

字记载的序、跋等书叶。(6)反映著名藏书家印章或批、校、题、跋的书叶。2.版本书影的影像要求(1)版本书影的影像质量必须达到画面清晰、字迹清楚,无透字现象;(2)反映古籍版式情况等状况的图像,画面应完整无缺,必要时还应有标尺显示版本

尺寸(使用数码相机采集图像时需要),标尺一般置于画面右侧;(3)图像端正,倾斜度不超过 1度;(4)颜色逼真,采用 RGB模式的 24位真彩色制作图像,对需要特别显示色彩情况的

书影要有色标,色标一般置于画面左侧;(5)图像无制作中造成的明显污迹或边框黑影等;(6)用于存档的书影,扫描图像的文件存储格式为 TIFF,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文

件存储格式可以为 JPEG,图像输出分辨率均应为 300dpi;用于古籍普查数据库的书影,文件存储格式为 JEPG,图像输出分辨率为 150dpi。126

Page 13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二、版本书影制作制作版本书影一般有四个环节:选择适当的采集图像的设备、选择能说明古籍版本情

况的书叶、按版本影像要求采集图像和加工图像。1.选择设备版本书影的关键是能反映版本情况或特征,因此,采集图像的设备首先是能清楚反映

某一书叶或书叶的某个局部,其次是最好能直接显示古籍开本、版框等尺寸。鉴于此,选择没有缩放问题的彩色扫描仪采集版本书影比较便捷。同时,使用扫描仪还可以省却由数码相机转入电脑的麻烦,节省时间。如果只有数码相机,那么,采集图像时必须在画面右侧置放标尺。此外,在书影制作中还必须考虑古籍保护问题,因此,在制作书影的过程中,不仅操

作者在拿放古籍、翻叶、加衬纸等一系列接触古籍的动作中要注意保护古籍,防止撕裂、污染等有损古籍的事故发生,而且所选择的设备也应该符合古籍保护的要求。如果使用扫描仪,最好是冷光源、无接触、零边距的彩色扫描仪,以避免热光源加速纸张老化,避免因挤压造成的对纸张及古籍整体的物理损伤,也可基本避免因压字而拆书的问题。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轻易拆书,尤其是非线装的其他古典装帧形式的古籍。如果使用数码相机拍摄书影,则最好使用冷光源提供光亮,尽可能避免使用闪光灯,最好有固定古籍的配套设备(如支架和压板等),以避免挤压古籍、折叠书叶。

2.选择书叶按照版本书影的内容要求选择书叶。一般应在进行古籍书目信息普查时就选择好需要

制作版本书影的书叶并做好标记。对透字的书叶还要衬入大小、厚薄适中,带毛边的白色衬纸。这样,有利于集中时间采集书影,有效利用时间。待书影制作完成后,应尽快撤除衬纸。如果需要用透字现象反映纸张厚薄情况,则不需衬纸。 对于特殊图像需求,如书叶的局部、印章、多叶序跋等,要注明图像采集的部位,及采

集的叶数,或采集的起止叶码。3.采集版本书影(1)书影采集采集版本图像首选扫描仪,因此这里只介绍使用扫描仪采集图像的方法和步骤。使用

数码相机采集版本书影可参见“第三节 破损书影制作”的相关部分。由于各种品牌、型号的扫描仪的工作界面不尽相同,因此,这里只能简单介绍采集图

像的主要工作环节。a.清洁扫描仪玻璃板,确保上面无划痕及尘土。b.将书籍放平,摆正,固定。必要时加标尺(右侧)和/或色标(左侧)。c.打开扫描程序,设置 24位 RGB彩色扫描,分辨率为 300dpi,全彩,扫描背景为黑

色。d.预扫描书影。e.调整图像色彩,减少与原件的色差。f.正式扫描书影。g.存储无压缩 TIFF格式书影。(2)书影保存

127

Page 13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保存书影时要对书影进行命名。命名规则按《古籍普查规范》对书影编号的相关规定进行,即由古籍普查号加书影顺序号构成。为方便书影管理,可一部古籍书影,包括版本书影和破损书影,建立一个文件夹,文

件夹命名与古籍普查编号一致,文件夹内再分别建“版本书影”和“破损书影”两个文件夹,分别存放版本书影和破损书影。完成版本书影命名后的书影存入相应文件夹中。(3)使用扫描仪注意事项a.保护好扫描镜头。扫描仪的光学成像部分的设计最为精密,光学镜头或反射镜头的

位置稍有变动就会影响图像传感器(CCD)成像的质量,甚至可能 CCD接收不到图像信号。为了避免在运输中由于扫描镜头前后撞击而造成的损坏,扫描仪上都安装有一个锁定装置专门用于锁定扫描仪的镜头组件,确保其不被随意移动。第一次使用扫描仪前,一定要先开锁,且保证电源开关置于“OFF”,才能插入电源插头。某些品牌的扫描仪,若不开锁就开电源,将有可能导致扫描仪传动系统瘫痪。

b.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扫描仪工作时,光从灯管发出后到CCD接收其间要经过玻璃板以及若干个反光镜片及镜头,其中任何一部分落上灰尘或其它微小杂质都会改变反射光线的强弱,从而影响扫描图像的效果。因此,工作环境的清洁是确保图像扫描质量的重要前提。

c.使用预热后的扫描仪。刚开机时就立即使用扫描仪效果往往不好,这是由于光源稳定性差,而且光源的色温也没有达到扫描仪正常工作所需的色温,因此,此时扫描输出的图像往往饱和度不足。

d.将要扫描的古籍放置在扫描起始线的正中,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光学透镜导致的失真。

4.加工版本书影版本书影的加工包括去污、纠偏、压缩、命名等环节。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加工的软件可使

用 Photoshop,或ACDSee8.0。(1)用 Photoshop处理图像a.端正书影:将扫描书影(TIFF文件)在 photoshop中打开,旋转端正图像,倾斜角

度不超过 1°。b.裁切书影:在书影四周留等宽黑边。c.另存 JPEG(300dpi):将加工完毕的书影另存为 300dpi的 JEPG文件,品质选为

12,保存在存档文件夹中。d.另存 JPEG(150dpi):将转为 300dpi的 JEPG文件通过 photoshop软件中“图像-

图像大小”命令,改分辨率为 150dpi,另存在发布文件夹中,品质选为 6。(2)用ACDSee 8.0处理图像a.进入编辑模式:在扫描书影(TIFF文件)上点右键,选 “用 ACDSee编辑”,或

先在 ACDSee中打开该文件,选择菜单“修改-编辑模式”或“修改-在编辑模式中打开-ACDSee”或选择“编辑图像”按钮,皆可进入图像编辑界面。

b.端正书影:在图像编辑界面右侧的“编辑面板:主菜单”,选择“旋转”,用以旋转端正图像。要求:倾斜角度不超过 1°。

c.裁切书影:在“编辑面板:主菜单”,选择“剪裁”,会出现矩形框,调整矩形框128

Page 13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大小进行裁切。要求:在书影四周留等宽黑边。d.另存 JPEG(300dpi):ACDSee 转换分辨率不太正确,此步用 Photoshop,参照

(1) c做。e.另存 JPEG(150dpi):此步用 Photoshop,参照(1) d做。

第三节 破损书影制作破损书影是指反映古籍破损情况的书影。制作破损书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直观了解

古籍破损现状,分析破损原因,判定破损程度和级别,为制定修复计划提供依据。破损图像将作为古籍修复档案中的一部分信息存入古籍普查数据库中。保存完好或已经修复的古籍不需要制作破损书影。

一、制作破损书影要求1.破损书影内容要求破损书影一定是能反映一部古籍破损总体情况和局部情况的书叶或书籍影像。一般而

言,应该有反映古籍破损部位、破损类别及致损原因、破损程度以及破损数量等因素的图像。(1)破损部位:破损部位是按《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中相关规范划分的。首

选多数破损部位相同的书叶,次选具有一定修复难度的部位的书叶,或不同部位各选一叶。(2)破损类别及致损原因:破损类别是指按一定致损原因形成的破损现象进行的类别

划分,类别划分标准依据《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相关规范划分。对一部古籍中出现的所有破损类别及不同致损原因均应选择典型书叶制作书影。(3)破损程度:破损程度是按照《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规定的破损级别来衡量的。

破损书影应选择一部古籍中出现的各个级别的典型书叶分别制作书影。尤其是破损严重的即破损级别高的书叶,应制作破损书影。(4)破损数量:一部古籍破损数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破损的总册数,一是不同破损

级别的破损册数。一般而言,破损数量在破损文字信息中记录,不需用书影反映。但如果一部古籍破损级别高、破损数量多,也可以选择多册书籍和典型书叶制作破损书影,强调说明破损数量。值得说明的是,并非一张破损书影只能反映一个破损因素,即,选择的书籍或书叶可

以同时反映几个要素,最好能用最少书影反映最多破损信息,只要能清楚、充分反映古籍破损情况即可。

2.破损书影影像要求(1)破损书影的影像质量必须达到画面清晰,能清楚显示古籍本身的水渍、霉斑等污

迹;(2)反映破损部位的图像,既要书籍画面完整,又要能清晰显示破损情况;(3)反映破损类别的图像,必要时应采集局部放大图像;(4)反映破损面积大小或虫蛀空洞大小的图像,应有标尺佐证,标尺一般置于画面右

侧;(5)图像端正,倾斜度不超过 1度;(6)颜色逼真,采用 RGB模式的 24位真彩色制作图像(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需要在

图像编辑系统中转换成此色彩模式和颜色深度),对需要特别显示色彩情况的书影要有色129

Page 13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标,色标一般置于画面左侧;(7)图像无制作中造成的明显污迹或边框黑影等;(8)用于存档的书影,扫描图像的文件存储格式为 TIFF,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文

件存储格式可以为 JPEG,图像输出分辨率均应为 300dpi;用于古籍普查数据库的书影,文件存储格式为 JEPG,图像输出分辨率为 150dpi。

二、破损书影制作制作破损书影的工作环节与制作版本书影类似,也是分为四个环节:选择适当的采集

图像的设备、选择能说明古籍破损情况的书叶、按破损影像要求采集图像和加工图像。1.选择设备破损书影的关键是能反映古籍破损程度和破损类别及致损原因等情况,而其中有些情

况需要从不同角度拍摄才能更好反映,有时还需要多本古籍出现在一张图像上,等等,这些画面是制作平面、单书叶图像的扫描仪所实现不了的。因此,采集破损图像的设备最好是数码相机。同样,在破损书影制作中也必须考虑古籍保护问题。尽管数码相机不直接接触古籍,

但仍然存在使用冷光源、控制闪光灯使用、避免挤压古籍和避免折叠书叶等古籍保护问题,因此,也需要配备相关辅助设备或用品。

2.选择书籍、书叶按照破损书影的内容要求选择书籍和/或书叶。破损书籍和书叶的选择一般也应在进行

古籍破损信息普查时就选择好,并做好标记和拍摄书影的说明。这样,不仅有利于集中时间采集书影,有效利用时间,而且所选的书籍和/或书叶、所设计的拍摄画面能更好地反映古籍破损的真实情况。

3.采集破损书影(1)破损书影采集考虑破损书影使用数码相机更合适,这里只介绍数码相机采集破损书影的方法。如果

使用扫描仪采集破损书影,可参见“第二节 版本书影制作”的相关部分。用数码相机采集破损书影的步骤不易完全确定。这一方面是不同相机有不同功能及操

作方法,另一方面是不同目的的破损书影要求不同,其相关参数的调整不同,因此,在此只就破损书影采集的大环节予以说明。首先,设定图像质量和尺寸模式。按破损书影的制作要求,图像分辨率应为 300dpi。因

此,应将图像质量模式设为“F”,即精细模式;将图像尺寸设为 2048×1536。其次,根据拍摄场地光线等各方面情况,设定感光度和快门速度。最好使用相机架固

定相机进行拍摄。尽量避免使用闪光灯补光。再次,根据所拍古籍的书品情况及拍摄某一书影的具体需要调整相关设置,如,斜度、

鲜明度、色彩浓度、文字浓度等等指标。斜度修正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书叶的四角成直角;鲜明度的调整是为了使书叶的边缘质感清晰;色彩浓度的调整有利于更好显示破损情况;文字浓度的改变可能更适于版本书影的使用,当然,如果有利于破损信息的凸显,也可使用。最后,按顺序拍摄书影。(2)破损书影传入计算机用数码相机数据线或读卡器与计算机连接将书影传输到计算机上。数据线连接计算机

130

Page 13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的一端通常为USB接口。只要电脑安装了该数码相机的USB驱动程序,用数据线直接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即可。接通之后打开数码相机电源开关,即可从数码相机存储卡(计算机显示为“可移动硬盘”)中找到保存书影的文件夹,将书影拷贝出来,粘贴到电脑硬盘即可。也可将数码相机中的存储卡取出,插入到与计算机相连的读卡器上,然后传入计算机。不过,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数码相机数据线与计算机相连的使用方法有一定区别。

使用Windows XP系统的用户,一般不用安装 USB驱动程序,可以直接用数据线进行链接而对于使用Windows 2000 操作系统的用户,必须事先安装 USB驱动程序,一般数码相机都会配置驱动程序光盘,主流数码相机的驱动程序也可以从相关网站下载。

(3)破损书影命名一般是成批将采集的书影传入计算机,并暂存在相关文件夹中。然后依次对每一张破

损书影进行命名。命名原则与版本书影相同,其中书影顺序号与版本书影共同连续编号,最好接同一部古籍的版本书影之后。完成命名的破损书影转存入相应古籍书影文件夹的“破损书影”文件夹中。(4)使用数码相机注意事项a.不要在书影上设定拍摄日期。b.确认所有书影都被正确拷贝到计算机后,再删除数码相机存储卡中的书影。c.万一用 CTRL+C拷贝数码相机中的书影时,不小心按成了 CTRL+X,数码相机文

件夹中的书影一下消失了,要立即用粘接(CTRL+V)的操作将相机中的书影输出到计算机上,千万不能进行其他操作。

4.加工破损书影对采集的破损图像进行加工的软件同样可使用 Photoshop,或ACDSee。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书影存入计算机后,首先要将书叶之外的多余部分裁剪掉。如果

用 Photoshop裁剪书影,方法如下:用 Photoshop打开照片,选择 Photoshop左侧工具栏中的裁剪工具,把不需要的部分剪

裁到合适尺寸即可。查看剪裁后书影尺寸的办法是,点击菜单中的“图像”,选择“图像大小”即可看到,如果尺寸不合适,可撤销刚才的操作重新裁剪,直到获得满意的书影为止。随后,可以利用 Photoshop对书影进行整体缩放,以达到所需书影尺寸。具体方法如下:点击菜单中的“图像”,选择“图像大小”即可看到当前书影的宽度和高度的尺寸。

把宽度修改为所需要的像素数(2048)即可(高度和宽度的比例默认是约束的,只需设定宽度或者高度一项数值)。

131

Page 13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破损书影的纠偏、去污、去黑框、压缩等加工处理与版本书影的办法相同。

第四节 书影保存与递交大量古籍书影必须进行必要的登记,才能实现有效管理和利用。古籍书影制作完成后将以存档书影和递交书影分别进行登记和管理。所有书影又将按

单张书影和一部古籍书影分别登记。登记文件使用 Excel表格。单张书影的登记工作是在书影制作的同时进行,一部书的登记工作可在一部书影制作

完成后甚至多部书影制作完成后进行。在普查数据库中的书影登记也可采取集中登记处理的办法进行。

一、存档书影登记用于存档的书影一般有 300dpi的 TIFF文件和 300dpi的 JEPG文件两种。如果版本书影

和破损书影均用扫描仪制作,则只存 TIFF格式的文件。如果所有书影均用数码相机拍摄,则只有 JEPG格式的文件存档。

1.单张书影登记单张书影按下表登记:

书影编号 索书号 书名 位置 用途 格式 备注

书影编号规则是:在古籍普查号(见下文)之后加两位数的书影顺序编号,不足位用零“0”占位,中间用连接号“-”连接。如 xxxxxxxxxxxxxxxxx-06,为国家图书馆第 xxxxxxx号古籍的第 6张书影。一般从版本书影开始编号,破损书影接后。132

Page 13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索书号是各古籍收藏单位所藏本部古籍的索取号。书名与普查数据库所使用的正题名保持一致。位置指书影的部位或叶码,对于破损书影,有可能是册次号。用途指用于版本说明还是破损说明,即填“版本书影”或“破损书影”。格式指影像的数据格式,即 TIFF或 JEPG。有其他特别需要说明的内容可在备注中说明。2.一部古籍书影登记一部古籍书影按下表登记:

古籍普查号 索书号 书名 版本书

影数量文 件格式

破损书影数量

文 件格式 书影总数 备注

古籍普查号即《古籍普查规范》中所称“数据标识号”。按该规范要求,古籍普查号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6位)、普查单位代码(4位)、普查单位的古籍普查顺序号(7位)三段组成,各段之间用连字符“-”连接。索书号和书名的填写要求同上。版本书影的数量和破损书影数量分别指一部古籍的各自总数,书影总数则是两者之和。文件格式分别指版本书影数据格式和破损书影数据格式。有特别需要说明的可在备注中说明。

二、普查数据中书影登记普查数据登记指在古籍书目数据和修复档案数据库中对书影进行的简单信息填写,包

括版本书影登记和破损书影登记。这些登记均以单张书影为单位。版本书影的登记内容包括书影编号、书影所在卷册、书影部位、备注,以及由系统自动

生成的合计数量。 破损书影的登记内容包括书影编号、册次号、书影部位、备注,以及由系统自动生成的

合计数量。

三、书影存档古籍所属单位应将制作完成的全部书影刻盘备份,一般保存两份。同时,制作的所有

书影要通过普查系统平台递交数据管理中心,供中心存档和网上发布。1.存档光盘的刻制(1)选择存档光盘和相应刻录机作为图像存档,使用 DVD光盘既节约成本,也节约存储空间,与 CD盘相比优越性是

不可质疑的。问题是选用那种类型的DVD。根据目前各古籍收藏单位的相关工作使用光盘的情况,DVD-R是最通用的一种光盘格式,因此,为了古籍书影的广泛应用,希望选用此种光盘及可刻录此种光盘的刻录机。(2)刻录光盘刻录存档光盘时,一般是集中进行整盘刻录。刻录软件用Nero,可以有多种方式。

133

Page 14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a. 用Nero Smart刻录第一步:启动Nero Smart,启动后界面如下:

第二步:选“数据”,再选“制作数据光盘”:

点完后,出现界面如下:

134

Page 14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第三步:点击右侧的“添加”按钮,跳出“选择文件及文件夹”对话框,选择需要刻录的文件夹和文件,点“添加”:

第四步:添加完文件后,点“已完成”按钮,出现如下界面:

135

Page 14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第五步:点“下一步,出现“最终刻录设置”,在其中选择合适的刻录速度。

第六步:点“刻录”按钮,开始刻录。刻录完成后,将出现提示:

136

Page 14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点击“确定”后,会出现如下界面:

b. 用Nero Express刻录第一步,从电脑程序中打开Nero Express,出现如下界面:

137

Page 14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第二步,点“数据光盘”-“数据光盘”。

点完后,出现界面如下:

138

Page 14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以下步骤同上。c. 用Nero Burning ROM刻录第一步:从电脑程序中打开Nero Burning ROM,出现如下界面:

第二步:在“新编辑”对话框的左上方,选择光盘类型为“DVD”。

139

Page 14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选择DVD后,出现界面如下:

第三步:在“新编辑”窗口右部分,如果是整张刻录,则选择第三项“无多重区段”如果刻录不够一张光盘数据量的图像时,或因其他原因不能一次刻录满一张光盘,需要分多次刻录,可以采取区段刻录方式,即选择“第一次刻录多重区段”(默认选项),光盘将被初始化成区段光盘,待第二次及其以后刻录时,则在此步骤选择第二项“继续刻录多重区段光盘”。此时,系统会把原多重区段光盘里的内容以灰色的形式显示出来,并显示光盘剩余空间。第四步:点击“新建”按钮,弹出界面如下:

140

Page 14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第五步:在文件浏览器中找到要刻录的文件或文件夹,直接拖到图中红色键头所指的区域。

第六步:要刻录的文件或文件夹添加完毕后,点击上方的“刻录当前编译”按钮即开始刻盘。

141

Page 14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待光盘刻制完成,可继续上述操作,则刻录另一光盘,或退出系统,结束刻录工作。 对刻录完成的光盘要及时检查刻录质量,防止因光盘质量或刻录机问题造成数据无法

读取或刻录失败等问题,从而丢失影像数据,影响书影存档质量。(3)刻录机使用注意事项a.停止运行其他应用软件。刻录 DVD光盘需要占用较大系统资源,如果资源不足,

有可能会出现刻录失败的故障。因此,在正式刻录数据之前,最好不要运行任何应用程序包括系统的屏幕保护程序、电子邮件程序等。从另一个角度说,电脑的配置高,硬盘容量大,也是确保刻盘成功的有利条件。

b.预先集中待刻录数据。刻录机在将数据刻录到空白光盘时,都是先将目标文件从硬盘中预读到光驱缓存里去,之后再将保存在缓存中的目标内容一次性刻写到空白盘片中。为了提高刻录机从硬盘中读取数据的速度,避免因读取数据超时而导致的刻录失败的事故发生,在正式刻录光盘之前,一定要将相关数据全部集中存入到同一个文件夹中。

c.控制刻录机连续工作时间,避免因刻录机温度过高而错误刻录数据,甚至损坏刻录光驱的事故发生。一般每两个小时最好让光驱休息一段时间,最好将刻录机放置在通风的地方方便散热,从而提高刻录成功率。

d.控制刻录速度。刻录速度太快可能会造成读写数据的不稳定,就容易导致刻录的数据中断,严重的有可能会把光盘损坏。另外,较高的刻盘速度可能会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从而影响最终的光盘刻录效果和性能。

e.作为存档光盘,最好一次性写满空白光盘,并进行封口。实践表明,对同一张光盘进行多次刻录操作时,发生故障的机率特别大,这样就有可能把整张盘片的内容全部损坏掉;而不封口的DVD盘片也常出现无法访问的故障。

f.正确使用光盘仓。光盘入仓后需要提高一定的转速,所以主轴电机此时的功率比较大,如果频繁进出仓自然就会加速这些部件的老化,因此要尽量避免频繁换盘。另外 ,也不要用手将光盘托盘推进仓门,因为这样做对光驱的进/出仓机械部分危害很大,会加速机械部分的磨损和老化。此外,光盘不用时不要留在驱动器内。

g.使用质量好的空盘片。质量好的空白盘不仅刻录和读取数据有保障,而且也可避免劣质盘片损伤刻录机。

h.保持刻录机的内部清洁。如果灰尘等微粒进入了刻录机内,在进行刻录时,灰尘很容易被吸附到高速旋转的盘片上,如果灰尘又恰好和刻录机的支附平台接触时,很有可能在光盘上划下或长或短的花痕,从而影响到光盘的刻录质量,甚至使盘片报废。如果微粒与光头发生接触,还有可能损坏到光头,最终损坏到刻录机本身。

2.存档光盘的管理(1)光盘编号光盘编号一般由项目代码、数据格式代码及光盘份数、光盘流水号三部分组成,其间用

连字符连接。142

Page 14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项目代码指本次古籍普查项目,统一用“GGPCSY”标识。数据格式代码指 TIFF和 JEPG影像格式的代码。由于各单位制作书影的情况可能不同,

所有书影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则存档图像格式或全部为 TIFF,或全部为 JEPG;如果版本书影和破损书影分别用扫描仪和数码相机,则存档图像格式既有 TIFF格式,又有JEPG格式,即以一部古籍所有书影为一个文件夹的图像格式是混合型的。对于单纯格式的书影光盘可用“A”代表 TIFF,“B”代表 JEPG;对于混合格式的则不取格式代码值。光盘份数是指存档光盘的备份数,一般要求存两份,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紧接数据

格式代码,组成光盘编号中的一组号码。光盘流水号指古籍收藏单位制作的古籍普查书影光盘的顺序编号。号码位数可根据各

单位预估书影数据量情况自行决定,但编号规则必须是不足位用零“0”,占位。如:GGPCSY-A1-002,意为第一套 TIFF格式的古籍普查书影第二张光盘。GGPCSY-B2-05,意为第二套 JEPG格式的古籍普查书影第五张光盘。GGPCSY-2-050,意为第二套混合格式的古籍普查书影第五十张光盘。(2)光盘说明文件每张光盘均应有说明文件 readme.txt,该文件一般包括项目名称(即古籍普查)、光盘

制作时间、光盘制作单位及部门、光盘编号和文件夹命名的含义、该光盘中所含文件夹名称及文件夹数量、数据存储格式、书影制作设备及软件系统、图像分辨率、色彩模式、颜色位深、文件存储容量等。光盘说明文件应刻录在相应光盘中。(3)光盘登记各古籍普查单位应对本单位制作的所有书影存档光盘以一张光盘为单位进行总体登记。

该登记使用 Execl表格。表格格式如下:古籍普查书影光盘登记表光盘编号 文件夹名 文件夹数量 数据格式 光盘容量 备注

文件夹名 1文件夹名 2

……

由于文件夹的名称是按统一规定编制的连续编号,因此,如果刻盘时是依文件次序刻录,则文件夹一栏填文件夹起讫名即可;否则每个文件夹名称均应填写。(4)光盘管理光盘制作及登记完成后,应装光盘盒或套予以保护,并按光盘编号顺序上架,妥善保

管,最好实行异地灾备。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有效性安全性检测与维护,如发现光盘损坏或出现问题,应用完整无损的另一套光盘及时拷贝;如软硬件平台发生变化,则应及时转换迁移数据,并做好登记。各古籍普查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关光盘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存档光盘的安全和

有效利用。除了加强光盘的人为管理外,光盘存放环境也是影响光盘寿命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

标准《CAD文件管理存储与维护》(GB/T1782(5)10-1999)的相关规定,存档光盘应保存在 14-24℃,相对湿度 45%-60%的环境里,且要远离热源、酸碱等有害气体和强磁场。

143

Page 15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具体而言,保存光盘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 避免强光照射和高温储存环境。因为盘片上的染料层实际上是由很多种化学物质混

合金属元素制作而成的,具有不稳定性,外界的化学物质很容易造成染料层的损坏而导致数据的损坏。而强光的照射和高温的储存环境有可能加速导致染料层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损坏盘片。

b. 避免潮湿阴暗环境。过于潮湿的环境容易使光盘印刷层受潮变质,严重时起层,生霉,破坏了保护层之后反射层与染料层就非常容易氧化而使光盘报废。

c. 避免灰尘和油污,保持储存环境的清洁度。灰尘和油污一旦附着在光盘表面就很容易造成光驱激光头无法定位或准确读取数据,甚至会影响光驱的寿命。而擦试光盘的动作又很容易划伤光盘。

d.避免弯曲和挤压盘片,造成盘片变形或破裂。由于变形,盘片在光驱的转动会不规则,导致数据读取错误,甚至无法读取数据。

e.避免刮蹭光盘,包括光盘的背面。f.避免在盘片上贴标签或写标识(如光盘号等)。贴标签会使光盘在光驱的高速转动

失去平衡,从而损坏光驱和光盘;用硬笔书写光盘标识会划伤光盘,用油性笔写标识油墨会随着时间的变迁,慢慢渗透到盘片的染料层里面,导致光盘的永久性损坏。光盘的标识应写/贴在光盘盒套上。

g.最好每隔几个月检查一次盘片读取是否正常,对于出现异常的盘片要及时进行备份,以确保书影数据的安全保存。

四、书影递交1.递交书影登记递交书影指递交古籍普查数据中心的书影,一般需要递交 JEPG300dpi和 150dpi两种

分辨率的影像。前者用于中心存档,后者用于网上发布。两种规格的图像分别登记。(1)单张书影登记单张书影登记与存档的单张书影登记内容相同,只是将文件格式及分辨率作为表单名

的一部分,不需每张重复一次。JEPG300dpi书影登记表:

书影编号 索书号 书名 位置 用途 备注

JEPG150dpi书影登记表:书影编号 索书号 书名 位置 用途 备注

(2)一部古籍书影登记一部古籍的递交书影登记与存档书影登记内容相同,只是将文件格式及分辨率作为表

单名的一部分,不需每部古籍重复一次。JEPG300dpi书影登记表:古籍普查号 索书号 书名 版本书 破损书影 书影总数 备注

144

Page 15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六章 古籍书影制作

影数量 数量

JEPG150dpi书影登记表:

古籍普查号 索书号 书名 版本书影数量

破损书影数量 书影总数 备注

2.递交书影登记文件在古籍普查网络平台投入使用前,递交书影登记文件有两种方式:(1)书影登记文件可随书影一起刻录到光盘,随光盘一起邮递或送交上级单位。(2)将书影登记文件用电子信箱发送给上级单位。在古籍普查网络平台投入使用后,递交书影登记文件有两种方式:(1)直接在网络平台的“书影编辑”功能填写相关内容。(2)可通过“导入导出”功能,将书影登记文件批量导入到古籍普查网络平台的书影

数据库中。3.递交书影影像文件在古籍普查网络平台投入使用前,递交书影影像文件有两种方式:(1)将书影文件刻录到光盘后,邮递或送交上级单位。(2)将书影文件通过网络上开通 FTP的方式递交。可以有两种方法:a.上级单位开通专门的书影上传 FTP,给下级单位分配不同的上传账号,下级单位可

自行登录 FTP服务器进行书影的上传提交;b.各下载单位开通 FTP,给上级单位一个相同的账号,由上级单位定期登录各下载单

位的 FTP服务器,下载书影。推荐用方法 a 。在古籍普查网络平台投入使用后,递交书影影像文件有两种方式:(1)直接在网络平台的“书影上传”功能批量上传。(2)也可继续采用 FTP方式提交,由上级单位的管理员将文件统一移交到古籍普查

网络平台设定的书影文件夹下。

145

Page 15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第七章 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第一节 古籍保护基础知识

一、古籍保护的基本方针和主要方法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为了很好地保存他

们,开发和利用他们所蕴涵的丰富信息,并为子孙后代所利用,首先必须保存好作为物质形态存在的古籍载体材料,使其能长久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服务。

1.古籍保护的基本方针古籍保护工作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就是首

先要做好预防工作,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基础上,再对已经发生损坏的古籍进行修复,使古籍恢复原貌。所谓“防”有两层含义:一是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各种外部条件对古籍纸张材料的破坏作用;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古籍纸张材料自身防护外界因素影响的能力。“治”则是对已经损坏的古籍进行抢救性修复处理,以使古籍载体材料重新变得稳定。目前保存的古籍文献中,大量尚未损坏或未严重损坏,如何防止或减缓这部分文献的损坏,是古籍保护的中心工作。只有做好防的工作,才能减少古籍的损坏与损坏后“治”的任务和负担。如果只重视“治”而忽视了“防”,必然是“治不胜治”,且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资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文献的变质是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当变质已经发生后,即使花费再大的投入,也不能恢复文献原有的面貌和寿命。所以,文献保护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可挽回的损失发生。对已经损坏的古籍的治理工作也不能忽视,否则损坏的程度就要加剧,损坏的范围就会扩大。科学的实践告诉我们,“防”是主动的,“治”则是被动的,“治”只能是对已经损

坏的古籍采取补救性措施。而且,古籍的损坏,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损坏一旦发生,损失是无法弥补的。“防”的本质就在于在古籍尚未损坏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古籍的损坏,延缓古籍纸张老化的进程。放弃了“防”的工作,古籍保护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因此,“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做好古籍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发展古籍保护科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对古籍保护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2.古籍保护的主要方法科学地保护古籍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控制环境,改善保护条件,包括

古籍储藏环境温湿度的调节与控制,防光、防有害气体和灰尘、防霉、防虫、库房建筑等,使得因环境因素作用引起的古籍纸张材料的老化变质速度降低到最低限度;第二,采取人为措施去除古籍纸张材料中不利于长期保存的因素,如通过去酸、去污技术,降低古籍纸张材料的老化变质速率,使纸张材料尽可能保持稳定,以防止进一步变质。第三,对已经损坏的古籍进行修复,如采取现代修复方法和传统修裱技法,使其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防止古籍纸张发生进一步损坏。第四,通过古籍文献的复制,如仿真复制、缩微复制、电子扫描复制等,使文献内容得以充分利用,使珍贵的原件得到更好的保护。古籍纸张的老化变质虽然是其自身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但外界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容

忽视的,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古籍的保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不同程度的作用,古籍纸张材料的耐老化变质性能也将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同146

Page 15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七章 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

一切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一样,古籍纸张材料的老化变质是一种自然规律,即使在完全理想的条件下,纸张的自然老化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虽然纸张材料的老化是一个客观规律,是人为难以抗拒的,但是在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老化变质也是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即纸张材料的老化变质是有条件的,有一个过程及需要一定时间的,我们并非无能为力,完全能够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缓纸张材料的老化变质速度,从而延长古籍纸张的保存寿命。古籍保护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和措施,防止古籍的自然老化及意外灾害对古籍的损害。

二、古籍纸张的损毁原因1.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于一切植

物纤维之中。古籍纸张是通过传统手工工艺,将植物纤维经选料、切碎、打浆、抄纸、干燥等多道工序制造而成,纤维素是纸张的主要组成成分。纤维素是由植物吸收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经过复杂的加工和一

系列化学变化而生成的。纤维素的化学分子式可用通式(C6H10O5)n 表示,n为聚合度,指聚合成大分子的单体分子的个数,能说明纤维素分子链的长短。不同种类的植物纤维中纤维素的链长短各不相同。由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可知,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脱水聚合而成。每个葡萄糖基都有三个

羟基(OH),每个纤维素分子则有三倍于聚合度的羟基。植物纤维在造纸过程中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后,纤维素分子中的羟基将会相互形成氢键而使纤维素分子紧紧缔合。纤维素分子正是依靠这种氢键的缔合,相互交结,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薄膜,即纸张。

2.古籍的损毁原因造成古籍损毁的原因分为人为因素的损坏和自然因素的损坏。人类自己有意识或无意

识的毁坏是古籍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为的故意损坏行为很容易引起重视;但经常出现的不自觉地对古籍损坏的行为,往往不被注意,因而它对古籍构成的危害更加严重。如过分的或不合理的利用、不爱护的翻阅等;现代化工业的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污染物对古籍也构成极大的危害;不科学的保存方法和修复工艺也会给古籍带来损害;因管理不善,玩忽职守而造成的损害如火灾、水灾等。这些人为损害古籍的现象,是可以随着对古籍保护重要意义的广泛认识和全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逐渐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法规的出台而逐渐减少,直到彻底消除这些不应有的现象。在自然因素对古籍的损坏中,也可分为有两类。一类是威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地

震、火山爆发、洪水、潮汐等。自然灾害对古籍的危害,迅速而惊人,也往往难以预防。目前主要是通过建设坚固耐用的书库建筑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加对强古籍的保护还有一类自然因素的损坏,它们虽然不象自然灾害那样来势凶猛和突然,但却是持久地侵蚀着古籍。这就是古籍保存环境对古籍的损害,这类因素包括古籍储藏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光照和紫外线的辐射、空气污染的危害、虫蛀鼠啮、霉菌侵蚀等。这些因素的破坏作用,虽然进行缓慢,破坏轻微,但日积月累,其破坏的程度是不能低估的。就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之下,古籍纸张材料逐渐损坏和脆化。

三、保存环境与古籍保护的关系古籍的保存寿命实际上与古籍存放环境对它的作用过程有关。除人为毁坏和异常自然

147

Page 15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灾害的破坏外,古籍还受到来自其周围环境的经常的或间断的物理、化学、生物、灰尘、光线、空气污染、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其结果就是古籍纸张日益改变其本来的形态和成分。古籍的损坏并非某一种因素单独在起作用,而常常是几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讨论光辐射对古籍的破坏,不能离开湿度和氧气,讨论微生物对古籍的损坏也离不开湿度和温度。在上述古籍保存环境的诸因素中,最基本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因此,在古籍保存环境的研究中,温湿度的监测也就成为最基础的工作内容之一。它们是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两个基本条件。对于图书馆来说,古籍保存的好坏,既取决于其纤维材料的性质,更取决于它所经历的环境。为此,图书馆的环境应有益于古籍的保存,使之处于一个适宜的环境中,不论在库藏、阅览、展示、研究、修复等各个环节里,都要维持一个使古籍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阻碍或延缓其老化损坏过程。

1.环境温度、湿度与古籍的保护(1)温度与湿度的基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是衡量物质冷热程度的指标,

一般用摄氏温标“℃”表示。湿度这个概念,一般用来表示空气潮湿和干燥的程度。空气的湿度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指一立方米空气中实际所含的水蒸汽的重量。通常以克/立方米表

示。饱和湿度 空气中含有水蒸汽的量是有限度的,如果超过了限度,那么,超过限度的那

部分水蒸汽就会凝结成水珠滴落下来。空气最大限度所能含有的水蒸汽的量,也就是饱和量。空气在所含水蒸汽达到饱和量时的绝对湿度称为饱和湿度。空气饱和湿度的大小与空气温度的高低成正比。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就是就是一立方米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的重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状

态时所含水蒸汽重量的百分比。(2)环境温度对古籍的影响古籍保存与使用中的温度因素主要指:图书馆书库及书柜内的空气温度以及在阅览、

展览过程中古籍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对于图书馆,如无空调设备的控制,其库内的温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库外空气的温度状况,温度的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库内外空气的对流和库房维护结构热传导系数等因素的影响。库内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库外温度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大体上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变化。不同的是,由于受外维结构的影响,库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峰值出现的时间较库外迟 2-3小时,一般在下午 2-3点时达到最大值。在古籍的保存与利用中,环境温度一般不会太高,最高仅有 30-40℃,因此温度作为一个单一因素对古籍的载体材料的影响不太明显。但由于环境条件中存在着光、氧等因素,当古籍纸张受它们联合作用而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时,温度在其中具有加速化学反应的作用高温会加大纸张材料中各种有害化学杂质(如某些酸性物质)对纸张纤维的破坏作用。根据一般化学反应规律,温度每升高 10℃,反应速度增加 1-3倍。这样在同样存在有害杂质的条件下,古籍如果在 15℃库温下能保存 1000年,那么在 25℃库温下最多只能保存 500年。因此,环境温度对古籍纸张保存寿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高温还有利于图书有害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每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一定的温度范

围,超出这个范围则生长缓慢或停止。据研究,各种微生物在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 1℃,生长速度可加快 1-2倍。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般在 20-35℃。温度对害虫的发育也有很大影响。因为昆虫是变温动物,他的体温是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温度的148

Page 15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七章 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

高低直接影响昆虫发育的快慢、产卵数量、代数、密度乃至地区分布,图书害虫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2-32℃。(3)环境湿度对古籍的影响库房潮湿会加快古籍纸张材料中纤维素的水解,纸张材料是由植物纤维构成的,植物

纤维主要由纤维素构成。一般情况下纤维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正常的自然条件下不容易发生变化。但纤维素在水和酸的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变为强度很差的水解纤维素。纸张中的纤维素一旦发生水解,纸的强度就会下降,保存寿命受到影响。库房潮湿会使纸张所含的水分增加,当其他不利因素存在时,就会使纤维素的水解过程加快。库房潮湿有利于图书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水分是微生物的生命要素之一,是微生物

细胞的主要成分,其细胞中水分占 80%左右,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也必须有水分参加。微生物所需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古籍纸张的水分,而古籍纸张中的水分又受库房湿度的影响。另外,微生物体内水分的保持也与空气湿度有关。微生物生存所需的湿度,一般在 75%以上,因此,一般把相对湿度 75%称为生霉的临界湿度。图书害虫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是其进行生理活动的重要介质,一般昆虫体

含水量约占其体重的 44-67%。这些水分的获取与保持,也同环境湿度有关。图书害虫生长发育的最适湿度一般在 70%以上。所以库房潮湿将为图书害虫的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库房潮湿还会加剧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等对纸张材料的毁坏作用。例如空气中的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水作用会变为酸,而酸是促使纸张纤维素发生水解的催化剂。灰尘很少是中性的,固体灰尘遇水就会呈现出酸性或碱性,并会产生胶粘物质,使书页粘连。水分在长期保持文献纸张的物理特性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纸张只有当其含有一定

量的水分,才能使纸张保持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韧性。含水量过低,纸张会发脆;含水量过高,纸张应有的强度也会减弱。实验证明,只有当纸张含水量为 7%左右时,其机械强度和柔韧性能才最好。纸张材料的含水量同环境的湿度直接相关。要使纸张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环境湿度需要控制在 40-65%之间。(4)适宜文献保存的温湿度标准古籍书库的温湿度应该进行控制与调节,尽量使书库的温湿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以利于古籍的保存。控制好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保护古籍的第一步。适宜古籍保存的温湿度标准的确定,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1] 要有利于古籍纸张的耐久性;[2] 要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生长与繁殖;[3] 要考虑国家的经济条件;[4] 要考虑库内的工作条件。国家图书馆制订的文化行业标准《图书馆纸制文献储藏环境温湿度要求》和《图书馆古

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在综合考虑上面各因素的情况下规定书库温湿度标准为:温度:16—22℃;湿度:45—60%。

2.空气质量与古籍的保护古籍是存放在充满空气的环境中,空气的质量是经常影响古籍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组成包括恒定的、可变的和不定的三个部分。恒定成分指大气中的氧、氮、氩及微量的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其中氧、氮、氩占大气总量的 99.9%以上。可变成分主要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汽等气体。恒定成分及正常下可变成分所组成的大气叫洁净大气。不定成分是指由暂时性自然灾害和人类社会所从事的种种生活、生产

149

Page 15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活动产生排入大气的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及各种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当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大气质量就会恶化,使人们的生活、工作、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以及设备、财产等直接或间接遭受破坏或不良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图书馆书库内的空气污染物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室外,另一方面则是书库内部

产生的。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强制通风、自然通风、墙壁门窗泄漏等多种途径进入室内。书库内部也可以产生有害的污染物,如室内的地面、墙壁、天花板老化后散落的灰尘;一些设备和建筑材料产生的挥发性污染物。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论来源如何,其种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微粒物质即灰尘,另一类

是酸性、氧化性有害气体。(1)有害气体对古籍的危害古籍纸张具有对气体吸附的能力和吸留能力。空气中有害成分在古籍纸张材料的吸附

作用下,聚集在纸张表面,有的渗透进入纸张内部。这些被纸张材料吸附的有害气体将同纸张材料的组成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使纸张表面所吸附的有害气体分子的浓度减小。气体的扩散作用将使有害气体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分子源源不断的流向古籍纸张表面,被纸张所吸附。危害古籍的有害气体从化学性质上可分为酸性有害气体和氧化性有害气体两大类。酸

性有害气体是指那些能通过各种途径在纸张材料内部形成酸,并通过酸的作用造成纸张变质的有害气体;氧化性有害气体是指那些具有氧化能力,并主要通过氧化作用造成纸张材料变质的有害气体。酸和氧化剂都是强烈的腐蚀剂,能破坏古籍纸张的化学成分而使其机械强度下降或化学性能发生改变。多数气态污染物都会对文献载体造成危害,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

臭氧。(2)灰尘对古籍的危害灰尘也是空气中的一种有害杂质,它和有害气体不同的是以固体状态存在。空气中的

灰尘污染物主要来源各种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建筑施工或自然界物质运动等。灰尘对古籍纸张的危害主要是由微粒物质具有的性质决定的:

[1] 灰尘是一种固体杂质,形状不规则,大多带有棱角;灰尘落在古籍上,在整理、保存、利用过程中,随着古籍的移动、翻阅,就会引起灰尘颗粒的磨擦,使古籍遭到损坏。

[2] 灰尘具有吸附性,能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吸收到自己的表面,使得大多数灰尘具有了不同程度的酸、碱性。

[3] 灰尘会吸附携带有害生物的孢子和虫卵。[4] 灰尘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自溶性。[5] 灰尘多是带有颜色的细小颗粒,落在古籍上就会使纸张逐渐变色污损,严重时还会

影响到古籍的阅读。微粒物质通过不同方式对古籍纸张造成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危害。(3)预防有害气体与灰尘的措施[1] 正确选择古籍库房的地址是预防有害气体与灰尘的经济有效的办法。古籍库房的地

址应该选择在不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地区,不要把库址选在工业区、集中的居民区、繁华的街道上。

[2] 库房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防止库外灰尘和有害气体进入库内。珍贵古籍应置于相对密封的装具如书柜、书盒、函套中保存。150

Page 15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七章 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

[3] 使用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和过滤灰尘及有害气体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4] 做好馆区的绿化工作。绿化植物对环境净化有着积极的作用。[5] 库房应选用质地坚硬耐磨、光滑及易清洗的材料作维护结构的面层,以防建筑内表

面起尘。[6] 做好库内卫生清洁工作。3.光对古籍纸张的危害光是由发光体发出的一种辐射能量,它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波动性质,这就是光波。

各种不同的光,其波长是不一样的。在太阳辐射光谱中,波长为 380—760毫微米的射线人眼才能感觉到,这部分射线称为

可见光。可见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其中紫色光波长最短,红色光波长最长。太阳辐射光谱中,除可见光外,还有非可见光。在可见光的紫色光波段之外有看不见

的辐射线,称为紫外线,其波长小于 380毫微米。在红色光波段之外也有看不见的辐射线,称为红外线,其波长大于 760毫微米。光波具有的能量与波长有关,波长越短,光能越强。(1)光对古籍纸张的危害[1] 光能直接使纸张中的纤维素受到破坏,是因为光具有破坏纤维素的能量。不同波长

的光的能量大小不同,波长越长,光能越小,波长越小,光能越强。实验证明,各种纤维素的机械强度,在阳光下照射一定时间后,会比原来明显降低,

如:下列各种纤维经阳光照射后机械强度下降 50%所需要的时间为:天然麻--200小时、亚麻--999小时、棉--940小时、羊毛--1129小时。[2] 光可以加速氧对纤维素的作用,称为光氧化作用。在潮湿的情况下,这种光氧化反

应的破坏作用更大。[3] 光对纸张中非纤维素成分的破坏性更大,如光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使木素变为氧化

木素。所以,用碎木纸浆抄造的含木素较多的竹纸,在光的作用下,很容易氧化变黄脆化强度降低。

[4] 光会使一些文献字迹发生不同程度的褪色。(2)防光的措施为了减少光线对古籍的破坏作用,一般可采取如下措施:[1] 古籍书库的窗子要少,东西向不宜设窗,南北向的窗子小而窄,在窗子上方加设遮

阳设施,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在古籍上。[2] 库房窗玻璃应采取一定的防紫外线措施。如用防紫外线玻璃、磨砂玻璃、茶色玻璃等。[3] 库内使用人工光源时,以采用白炽灯为好,不宜采用普通的荧光灯。当采用荧光灯

时应有防紫外线措施。[4] 应控制书库的照度在科学合理的强度范围内,避免强光对古籍的损害。(3)书库照度的控制所有的光线对古籍纸张都有危害,但人的视觉信息要靠光来传递,因而图书馆离不开

光的照明,为了解决好保护古籍和利用古籍的矛盾,图书馆在采光问题上往往采用折中的原则,通过控制书库、阅览室光照的强度、光照时间、照射光的波长来降低光照对古籍纸张的损害,达到既有利于对古籍利用和管理的需要,又将古籍的变质速率限制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一般古籍书库光照强度应控制在 50-150lx范围内,阅览室的光照强度应控制在 150-

151

Page 15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350lx范围内。以前将书库的光照强度应控制在 50lx左右,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50lx的光照强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了尽可能减少光照对古籍的危害,古籍书库的照明灯具应装红外自动控制开关。

4.有害生物的防治危害古籍纸张的有害生物主要有昆虫、微生物及啮齿类动物。某些害虫能直接蛀食古籍

纸张;霉腐微生物通过它们所分泌的特殊酶物质类将文献分解成简单的碳水化合物作为营养。有害生物对古籍危害的特点是与它们的生物学特征分不开的。(1)图书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图书害虫是指能适应库内一般环境,在库内一般条件下能够完成某一虫期生活史,并

危害图书纸张的特殊类型的虫种。与其它一般昆虫相比,它们具有对较高和较低温度、较低湿度的抵抗力;具有耐饥性强、食性广、繁殖力强、生活周期短及分布广等特性。从形态上观察,昆虫的躯体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主要由口器、触角、复眼

(或单眼)等器官组成。胸部通常可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一般各有一对足,即前足、中足和后足。腹部一般有 11节组成,有些文献害虫也有 5-6个体节,腹部是昆虫的繁殖中心。昆虫从卵到成虫整个发育阶段中,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及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

化,这一变化过程称为昆虫的变态。昆虫的变态主要有两种: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昆虫的特点是昆虫的整个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昆虫的特点是昆虫的整个生活史中,只有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无蛹期。图书害虫在幼虫和若虫阶段的进食和生长发育,是古籍遭到损坏的主要原因。(2)昆虫的发生与环境条件除空气外,影响图书害虫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温度、湿度和食物。[1] 温度 昆虫体内缺乏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维持与调节自身体温的能力较差,其体

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不同种类的昆虫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依照环境温度对昆虫发育的影响,可将环境温度分为几个温区:最低有效温区----昆虫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区。大多数昆虫的最低有效温区为 8--15℃。最适生长区----该温区对昆虫生长繁殖最为有利。大多数昆虫的最适生长温区为 22--

32℃。最高有效温区----在该温区内,昆虫的生长发育可能很快,性成熟也快,繁殖力强,但

寿命可能相对地缩短。大多数昆虫的最高有效温区为 35--40℃。停育高温区-----在该温区内,昆虫的新陈代谢过速,呈热昏迷态。大多数昆虫的停育高

温区为 40--48℃。停育低温区----在该温区内,昆虫的新陈代谢缓慢,出现冷麻痹,处于冬眠状态。大多

数昆虫的停育低温区为 4--8℃。致死高温区和致死低温区,在该温区内,昆虫经过一定时间就会死亡。大多数昆虫的

致死高温区在 48℃以上;致死低温区在-4℃以下[2] 湿度 一般昆虫体内含水量在 50%左右,有的可达 90%。昆虫依靠体内水分进行新

陈代谢和体温调节,水分对昆虫生理生活影响极大。依昆虫的生长发育与空气湿度的关系,可划分为:适宜湿区、有效湿区和致死低湿区。多数昆虫的适宜湿区接近高湿范围,相对湿度在 70-90%左右。高湿可维持昆虫体适宜

的含水量,能促进昆虫的新陈代谢,加速虫体发育和产卵;低湿致使昆虫发育缓慢。文献152

Page 15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七章 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

害虫的适宜湿区为 70—90%,有效湿区为 40—70%,致死低湿区为 30%以下。[3] 食物 昆虫的生长发育,必须以有机物为营养,经过消化吸收,转化成自身的物质,

补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图书害虫一般以纸张为食物,造成对文献载体的危害。(3)常见图书害虫常见的危害文献的有害昆虫有毛衣鱼、蜚蠊、书虱、花斑皮蠹、黑皮蠹、烟草甲、档案窃蠹

等。(4)图书害虫的预防[1] 搞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抑制害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亦可使用药物防虫。[2] 做好文献入库前的检疫和杀虫处理工作。古籍常用的杀虫办法为低温冷冻杀虫法。[3] 做好库内环境的卫生防疫工作。

第二节 古籍书库标准为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国家图书馆主持起草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

求》等六项标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与其他各项标准相互关联,为确保“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本标准对于开展古籍保存环境的普查,改善古籍保存条件,加强古籍的保护,延长古籍的保存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标准编制的目的本标准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工作标准之一。制定本项标准的目的是为开展全国图

书馆古籍保存环境条件状况的普查提供依据,为改善古籍的保存保护条件,在古籍书库的新建、改建中过程中提供指导性文件。

1.古籍保存环境条件普查的依据开展古籍保存环境条件的普查,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了解古

籍保存状况,分析古籍损毁原因的重要手段。无论普查内容的确定还是书库环境质量的评价,都需要有一定的标准作为依据。在制定普查方案、确定普查内容之前,必须首先对与古籍保护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最重要、起实质性作用的因素,将这些因素作为普查重点内容,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最终得出科学的结果。本标准的制定将成为古籍保存环境普查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

2.书库建设的依据与标准保存条件差是古籍损坏的根本原因。古籍的损害可分为自然性损坏和非自然性损坏,

自然损毁是古籍文献在正常保存条件下,纸张材料因受到内部和外部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缓慢变质,即纸张的老化现象。非自然损毁是由于保管不善和使用不当而发生的虫蛀、霉蚀、鼠啮、烬毁、水浸、磨损、撕裂等损害。在各种损坏中,除使用不当造成的纸张撕裂和磨损外,纸的酸化、老化、虫蛀、霉蚀、鼠啮、烬毁、水浸等绝大部分的损坏都与保存环境条件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建立符合古籍保护要求的古籍书库,是防止古籍损坏的有效措施。然而,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完全符合古籍保护要求的古籍书库少之又少。一方面原因是由于过去国家经济财力的限制,多数图书馆无力建设较高质量的古籍书库;另一方面则是没有古籍书库的标准,一些图书馆即使有机会新建或改建古籍书库,也

153

Page 16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未能建造符合古籍保护条件的书库,造成资金上的很大浪费。本标准可作为指导性文件,在古籍书库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标准编制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延长古籍文献的保存寿命,使之世代流传,造福于子孙后代,是古籍保护

的根本目的。古籍的损坏往往是不可逆的变化,是对古籍保存寿命的严重威胁,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古籍保护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基本原则,在损坏发生之前,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损坏情况的发生。本标准的编制,在“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同时考虑下面两个原则。

1.根据损毁原因确定保护条件古籍损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种一形式的损坏,可能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但有

一种或几种原因是最主要的。如纸张的老化,除时间因素外,保存环境的温湿度条件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纸张的酸化,则主要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虫、霉的危害主要也是由于温湿度的控制不当引起的;水、火灾害除管理上的疏漏外也与技术设施的缺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必须根据古籍损毁的原因,确定相应的保护条件,建立相应的保护措施。

2.充分考虑经济技术合理性古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要求永久保存下去。因此,古籍保护对于保存条件的

要求是无限的。但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因受到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对古籍的保护,只能是相对的。标准的制定,不仅要充分考虑古籍保护的特殊要求,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国情,适当考虑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及依据影响古籍文献保存寿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书库建筑的质量、书库环境的温湿度条件、

空气质量条件、光照条件等,都是影响古籍保存寿命的重要因素;古籍书库的消防、安防设施,则是保障古籍文献安全的重要措施。前者构成古籍保护的环境条件,后者成为保障古籍安全的技术措施。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古籍书库的建筑要求、温湿度要求、空气质量要求、光照和防紫外

线要求以及书库的消防、安防等与古籍保护和安全相关的基本条件。1.建筑要求古籍书库是保存古籍文献的重要基地,是保存和保护古籍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书库的

建筑,也是建立一切保护条件和措施的基础。古籍书库建筑的重要性,首先在于书库建筑是古籍保护中发挥长期作用的重要因素,库房建筑的好坏将决定和影响到古籍保护条件的建立和改善。这一点和日常库房的管理不同,管理上的措施如果不合适,还有机会和比较容易改正,而库房建筑如果存在问题,将会长期起到不良作用,因为建筑上的改动非常困难,而且会造成极大的资金浪费。因此,古籍书库的建筑是古籍保护的百年大计。 本标准从书库的选址、书库的设置、书库的位置、书库维护结构的确定、书库密闭性能、

保温隔热性能、防水防潮性能、抗震性能等方面,对书库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2.温湿度要求古籍文献的保存寿命与保存环境的温湿度条件密切相关。文献纸张的寿命随着环境温

度的提高而降低。温度越高,文献纸张的老化变质速率也越快,保存寿命就越短;反之,环境温度越低,文献纸张的老化变质速率也越低,文献保存寿命就越长。有研究资料显示154

Page 16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七章 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

保存环境温度每下降 10℃,纸张的寿命会增加 1~3倍。制定书库温湿度标准的原则是:“保护为主”,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原则:(1)保持文献纸张的最高强度和柔韧性;(2)有利于延缓文献纸张的老化变质速率;(3)不利于虫、霉等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4)适合我国的气候特点和综合国力;(5)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没有危害。根据温湿度标准的制定原则,规定古籍书库温、湿度的控制标准为:温度:16 ℃—22 ℃, 相对湿度:45 %—60 %。同时要求温湿度 24小时恒定,避免波

动范围过大。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能源,要求冬季控制在温湿度的下限范围,夏季控制在温湿度的上限范围。我国地域辽阔,是一个多气候区域的国家,多数地区全年的自然温湿度不适宜文献的

长久保存。为使书库温湿度能够达到标准的规定,古籍书库应配备性能优良的恒温恒湿空调机或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

3.空气质量要求文献纸张的酸化,是纸张老化变质的主要原因,而大气环境的污染,是造成古籍文献

纸张酸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大气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书库环境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问题愈加突出。书库中的主要污染物多来源于室外,为降低书库的污染物浓度,不仅要求书库具有良好的密闭性,也要求书库的空调通风系统具有空气过滤和净化措施。本标准规定的古籍书库空气质量标准,比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相关参数严格十几倍,但与国外相关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本标准在制定时,既考虑古籍保护的特殊需要,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本标准规定的古籍特藏书库空气质量标准为:有害气体浓度限值

污染物类别 浓度限值(mg/m3)可吸入颗粒物 0.15二氧化硫 0.01二氧化氮 0.01总有机挥发物 0.06注:表中各项参数要求不大于限值。4.照明和防紫外线要求实验证明,纸张的主要成分——纤维素,经过强光照射后,机械强度下降很快。光照

可直接使纸张纤维受到破坏,是因为光具有破坏纤维素的能量,不同波长光的能量大小不同,波长愈短,能量愈大。因此,在各种波长的光线中,紫外线对文献纸张的破坏性最强。控制光照强度,减少光照时间,消除或减少照明光线中的紫外线,是古籍保护的基本要求之一。对于古籍书库的照明和照度,在行业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99)、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都有明确的规定。国际标准《信息与文献—档案和图书资料—文献保存要求》( ISO 11799)也规定, 如果光源中紫外线含量超过75μW/lm ,每个灯都应安装紫外线过滤器来减少紫外线的强度。对于自然采光的书库,应采用防紫外线玻璃和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本标准引用了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条款,同时规定,书库的照明应设置节能型自动开关,以尽量减少光照的时间。

155

Page 16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5.消防与安防要求书库的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

8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文化行业标准《图书馆建筑防火安全技术标准》(WH 0506—96)是书库建筑防火设计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古籍书库的防火设计必须符合其中的有关规定。本标准对古籍书库的防火设计要求做了进一步强化。明确标准规定了古籍书库建筑的耐火等级和防火墙的耐火极限。可靠的消防和安防设施是保证古籍安全的重要措施,《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

—99)规定,珍善本书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同时规定,重要部位应设置安全防盗装置和电视监控系统。在参考现有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在消防和安防设施方面进一步强化了相关规定。

6.防虫和防鼠要求设置图书消毒、杀虫设施,是保障古籍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书库的防虫和防鼠主

要是通过书库的密闭措施实现的,密闭程度高,可以阻断虫、鼠向库内的自然界扩散。此外,还需要配置必要的消毒设施,进行新采古籍的消毒处理,防止将外面害虫带入库内。目前图书馆建立化学消毒室的还不多见,国家图书馆以冷库进行图书的冷冻杀虫处理,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和效果较好的优点,但冷冻处理的方法对杀灭霉菌和病毒是无效的。本标准规定:古籍书库应在设计、建设时预留消毒用房,以备需要时使用。古籍书库是图书馆建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立一切保护条件的基础。由于古籍

书库具有特殊的功能与要求,必须单独设计、精心施工。图书馆在新建、改建古籍书库时,必须首先考虑古籍保护的特殊性,充分论证,精心设计,建造符合古籍保护要求的书库,保护好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

第三节 古籍管理保护登记一、登记的原则和方法

1.登记的原则普查数据既是对我国古籍保护现状的真实反映,又是各级领导机关实施古籍保护计划,

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对调查表的登记应严格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坚决杜绝虚报和瞒报。填表人员必须本着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普查表的登记工作。

2.登记的方法每个古籍收藏单位填写一份表格,包括主表和副表。填写一般采用网上填写或计算机

电子表格填写,无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图书馆,可填写纸本表格,交由上级图书馆普查登记中心统一录入电子表格。

二、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古籍管理保护情况包括图书馆基本信息、书库信息、阅览室信息、员工信息、藏书信息、

156

Page 16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七章 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

编目信息、机构信息等。1.基本信息(1)编号:空缺不用填写。(2)单位名称:指填表单位的全称。填表单位应是具有法人资格的收藏单位,不具有

法人资格的收藏单位或部门,需在本单位名称前加填具有法人资格的上级单位全称,两者之间用一空格分开。(3)法人代表:法人代表一般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法人代表或由法人代表指

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4)通讯地址:指填表单位的详细通信地址。(5)邮政编码:指填表单位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6)联系人:本单位负责古籍普查工作的联系人员。(7)联系电话:联系人的电话。(8)电子邮件:联系人的电子邮箱地址。2.书库信息(1)馆舍面积:填表单位全部建筑的使用面积,填表单位不是图书馆的,只填所属图

书馆(资料馆、室)的实际使用面积。(2)书库总面积:指填表单位各类书库的使用面积之和,单位为平方米。(3)古籍书库数量:指填表单位各类古籍书库的数量之和。(4)古籍书库的总面积:指古籍书库的使用面积之和,非单独设置古籍书库的,按存

放古籍的实际使用面积填写。(5)古籍书库是否单独设置:是指古籍是单独存放在一个(或多个)库房内还是与其

他类型的文献共同存放在一个库房内?单独存放的填“是”,与其他类型的文献共同存放的填“否”。(70古籍书库详细信息:包括古籍书库名称、面积、位置、是否恒温恒湿、温度上限、温

度下限、湿度上限、湿度下限、备注等,有多个古籍书库的需分别列出。古籍书库的位置:是指书库是位于地上还是地下,是否位于建筑的顶层。古籍书库详细信息在“副表 1”中登记。3.阅览室信息(1)阅览室数量:指填表单位各类文献阅览室的个数之和。(2)阅览室座位:指填表单位各类文献阅览室的座位数之和。(3)古籍阅览室数量:指填表单位各类古籍阅览室的个数之和。(4)古籍阅览室总面积:指填表单位各类古籍阅览室的面积之和。(5)古籍阅览室总座位:指填表单位各类古籍阅览室的座位数之和。(6)古籍阅览室目录:指古籍阅览室提供检索目录的情况,包括卡片目录、机读目录、

书本目录等目录的设置情况。(7)目录检索方式分:分为书名目录、著者目录、分类目录、地区目录等。(8)目录的检字方法:分为汉语拼音、笔画笔形、四角号码检字方法等。(9)古籍阅览室详细信息:指填表单位各类古籍阅览室的详细情况,包括阅览室的名

称、面积、座位数量、配置设备的名称和数量等。古籍阅览室详细信息在“副表 2”中登记。4.员工信息

157

Page 16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1)员工总数:指填表单位各类在编人员数量之和。填表单位不是图书馆的,只填所属图书馆(资料馆、室)的实际在编人数。(2)古籍员工数量:指填表单位从事古籍的采访、编目、典藏管理、阅览服务、保护修

复等各类在编人员的数量之和。(3)古籍员工详细信息:指填表单位从事古籍工作的人员的信息,包括员工姓名、性

别、出生年月、学历、毕业院校、从事岗位、从业时间、职称职务、备注等,有关内容在“副表3”中填写。

5.藏书信息(1)藏书总量:指填表单位所藏各类文献的数量之和,单位为册(件)。(2)古籍藏量:指填表单位所藏各类古籍文献的数量之和,单位为册(件)。(3)善本古籍数量:指填表单位所藏善本古籍的数量,单位为册(件)。(4)普通古籍数量:指填表单位所藏普通古籍的数量,单位为册(件)。(5)主要藏品信息:是指所藏古籍文献的类别、数量、所在书库等,古籍文献的类别

可分为普通古籍、善本古籍、少数民族古籍和其它古籍特藏;古籍特藏可分为古代舆图、金石拓片、甲骨文献、敦煌文献等。主要藏品信息在“副表 4”中登记。6.编目信息(1)已编目古籍数量:指已经整理编目的古籍数量,单位为册(件)。(2)待编目古籍数量:指未经整理编目的古籍数量,单位为册(件)。(3)古籍机读数据数量:指可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进行检索的数据的数量,单位为

“条”。(4)机读数据网址:指检索古籍机读书目数据的互联网网页地址。(5)古籍目录出版情况:指已出版的古籍目录情况,包括目录题名、编者、出版单位、

出版年、备注等。此项内容在“副表 5”中填写。7.机构信息指填表单位从事古籍的采访、编目、典藏管理、阅览服务、保护和修复等相关工作的机构

设置情况,包括机构名称、机构类型、负责人、人数、工作室面积等,相关信息在“副表 6”中填写。

8.保存保护信息保存保护信息包括保护管理措施和书库设施设置情况。保护管理措施包括温湿度监测

制度、防火防盗安全制度、消毒防虫制度、灾害预防应急预案、库房管理制度等;书库设施信息包括书库空调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空气净化装置、防紫外线措施、消毒杀虫设施、水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库房安防监控报警系统及书柜书架的配置情况。古籍保存保护信息可在“副表 7”中填写。9.保护经费信息古籍保护经费的预算和设置是进行和做好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由于古籍保护涉

及很大范畴,很多工作都与古籍保护相关联,目前对于古籍保护经费的界定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古籍保护专项经费是指上级财政部门为古籍保护专门划拨的经费;实际经费是本单位为古籍保护列支的实际费用;需要增加的经费是指本单位开展古籍保护工作短缺的158

Page 16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七章 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

经费。保护经费详细信息可在“副表 8”中填写。10.普查责任人信息普查责任人信息包括普查责任人姓名、所在单位、责任类型、时间、备注等项。责任人姓

名即填表人姓名,所在单位是填表人所在单位,责任类型指填表人的职责。时间指填表的时间,按年、月、日的顺序填写。备注项内,填写需要注明的事项。普查责任人信息可在“副表 9”中填写。11.意见处理信息意见处理信息包括意见内容、意见类型、提出人、提出时间、处理结果内容、处理人、处理

时间等项。意见内容指对本单位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意见类型指

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设备的配置、书库设施、保护环境等。提出人指报告的提出人,提出时间指报告时间。处理结果指填表单位对意见内容等的处理结果,此项可分别由不同的责任人填写。处理报告信息可在“副表 10”中填写。

附圖書館登記表圖書館檔案

基本信息

編號單位名稱法人代表通訊地址邮政编码聯繋人聯繋電話電子郵件

書庫信息 館舍面積書庫總面積

159

Page 16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古籍書庫數量古籍書庫是否單獨設置

古籍書庫總面積

閱覽室信息

阅览室数量阅览室座位

古籍阅览室数量古籍阅览室总面积古籍阅览室总座位

古籍阅览室目录目录检索方式

目录的检字方法

員工信息

員工總數古籍员工数量

古籍员工中级职称数量古籍员工高级职称数量古籍员工大专以上数量古籍员工本科以上数量

藏書信息 藏書總量古籍藏量

善本古籍數量普通古籍數量

160

Page 16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七章 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

特色藏品

編目信息

已編目古籍數量待編目古籍數量機讀數據數量機讀數據網址

備注

古籍書庫详细信息

書庫名稱

書庫面積

書庫位置

是否恒溫恒濕

溫度上限(℃)

溫度下限(℃)

濕度上限(%)

濕度下限(%)

備注

               

古籍閱覽室詳細信息阅览室

名称負責人

姓名閱覽室面積

座位数量

設施類型

设施名稱

設施型號

設施數量

備註

古籍員工詳細信息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毕业院校

专业

从事岗位

从业时间

职称职务

備註

                                      

161

Page 16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主要藏品信息藏品類別 數量 所在書庫 保存状况 主要损毁原因 備注

                      古籍目錄出版情况

目錄題名 著作人 出版單位 出版時間 備註                                    

古籍相關機構信息機構名稱 機構類型 機構負責人 人數 工作室面積 備註

                                 

保存保護信息書庫設施類型 有無 名稱 型號 數量 工作周期 備註空调系统温度监测仪器湿度监测仪器空气净化装置防紫外线措施消毒、杀虫设施

162

Page 16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第七章 古籍管理保护情况登记

水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库房监控报警系统灾害预防应急措施库房管理制度書柜書架書箱防虫措施输水管线

其他

古籍保护详细信息经费类型 项目 经费数量 备注专项经费实际经费短缺经费

普查責任人姓名 所在單位 責任類型 時間 備注

163

Page 17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意見處理意見內容 意見

類型 提出人 提出時間 處理結果內容 處理人 處理時間

164

Page 17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附錄: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例一:一级甲等基本情況表

项目 单元 内容 1 内容2 内容3

初始信息普查編號 0000001

收藏單位 國家圖書館索書號 11393

分類 四部分類原有分類 集/宋別集

書名著者

書名 范文正公文集卷數 二十卷

朝代/國別 宋著者名稱 范仲淹著作方式 撰

存卷數 十九卷存卷次 卷二至二十

補配情況卷首序、卷一、卷二P2-5、卷六 P34-48、卷二十 P52-60抄配

復合類型所屬叢書

版本

版本時代 北宋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出版地版本類型 刻本

藏版牌記位置牌記內容

版式 版框 22.5×15.3cm

分欄半葉行數 九行每行字數 十八字

雙行小字字數書口 白口邊欄 左右雙邊魚尾 單黑魚尾

版心有無字數 有

165

Page 17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有無書耳 無

裝幀裝幀形式 綫裝

開本 30.4×19.3cm

冊件數及單位 9 冊冊件數説明 1函

採訪個別登記號 采 70649

來源 採訪組産權轉移方式 撥交

名錄名錄入選批次

公佈時間公佈者

附注題名附注著者附注版本附注其他附注

其他書名表書名 書名依據

子目表

序号

内部编号

第一级子目名

卷數

第二级子目名

卷數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版本

篇目表篇目序號 篇目名稱 責任人朝代 責任人姓名 寫作時間

166

Page 17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附件表附件名稱

附件類型 數量 單位 責任人

朝代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刻工表序号 刻工姓名 备注

批校题跋表内容 1 内容 2 内容3

朝代姓名 孔氏

責任方式 跋

鈐印表印章釋文 所有者

朝代所有者

姓名印文類型

印章形狀

所在書影編號

隺溪孔氏藏書 孔氏 陽 方鶴瞻 陽 方 01

167

Page 17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繼泰 陰 方 01

少琢 陰 方 01

楊鑒 陽 方 01

凚淞書屋藏書印 陰 方 01

菉溪小隱 陽 長 01

楊堃 陰 方 01

古疁擁百城樓主人珍藏書畫印記 陽 方 01

穀士 陽 方 01

鹿城楊世澤端生珍藏 陽 方會稽董春庭經眼 陽 方廖印世蔭 陽 方

版本書影書影編號 書影所在卷冊 書影所在部位 備註

01 册 1 卷二 P1a

定級定級級等 定級依據 定級人 定級機構 定級時間 備注一級甲等 3.1.1 陳為 國家圖書館 2007.06.18

裝具裝具形式 裝具材料 裝具數量 裝具狀況 細節描述函 楠木 1個 完好 雙層,雙別鎖匣蓋

破損定級破損冊次

破損類型 破損細節描述 破損

級別破損定級依據 修復建議 備注

168

Page 17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冊 4 油漬 卷十 P61-62油漬 五級 8 不必修復冊 9 缺失 卷二十 P50b-51,P61-62缺

失 四級 7.2 不必修復前人已修並畫欄,未補字

破損書影冊次 部位 編號 備註册 9 卷二十 P50b-51b 01

修復史修復時間 修復單位 修復人 修復方式 備註

普查責任人姓名 所在單位 責任類型 時間 備注陳為 國家圖書館 填寫表格 2007.06.18

意見處理意見內容 意見

類型 提出人 提出時間 處理結果內容 處理人 處理時間

169

Page 17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例二:一级丙等本情況表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初始信息普查編號 0000002

收藏單位 國家圖書館索書號 18825

分類 四部分類原有分類 集/別集/明

書名著者

書名 越吟卷數 一卷

朝代/國別 明著者名稱 包大炣著作方式 撰

存卷數存卷次

補配情況復合類型所屬叢書

版本

版本時代 明萬曆元年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出版地版本類型 木活字藍印本

藏版牌記位置牌記內容

版式

版框 19.9×12.3cm

分欄半葉行數 九行每行字數 二十字

雙行小字字數書口 白口邊欄 四周單邊魚尾 單白魚尾

版心有無字數 有有無書耳 無

裝幀裝幀形式 綫裝

開本 27.2×15.6cm

冊件數及單位 1 冊冊件數説明 1函

170

Page 17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採訪個別登記號

來源 趙元方産權轉移方式 捐贈

名錄名錄入選批次

公佈時間公佈者

附注題名附注著者附注版本附注其他附注 上口有“玉樹齋”

其他書名表書名 書名依據

子目表

序号

内部编号

第一级子目名

卷數

第二级子目名

卷數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版本

篇目表篇目序號 篇目名稱 責任人朝代 責任人姓名 寫作時間

171

Page 17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附件表附件名稱

附件類型 數量 單位 責任人

朝代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刻工表序号 刻工姓名 备注

批校题跋表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内容5

朝代姓名 趙元方

責任方式 跋

鈐印表印章釋文 所有者

朝代 所有者姓名 印文類型

印章形狀

所在書影編號

一廛十駕 陽 方趙鈁珍臧 清 趙鈁 陰 方

曾在趙元方家 趙元方 陽 長方趙氏元方 趙元方 陽 方 02

172

Page 17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版本書影書影編號 書影所在卷冊 書影所在部位 備註

01 冊 1 卷一卷端02 冊 1 卷一卷末

定級定級級等 定級依據 定級人 定級機構 定級時間 備注一級丙等 3.1.3 陳為 國家圖書館 2007.06.18

裝具裝具形式 裝具材料 裝具數量 裝具狀況 細節描述

破損定級破損冊次 破損類型 破損細節

描述破損級別

破損定級依據 修復建議 備注

冊 1 蟲蛀 輕度蟲蛀 四級 7.2 緩修 前人已修,現又斷綫、破皮

破損書影冊次 部位 編號 備註冊 1 P6b-7a 01

冊 1 地脚 02

173

Page 18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修復史修復時間 修復單位 修復人 修復方式 備註

前人 襯補

普查責任人姓名 所在單位 責任類型 時間 備注陳為 國家圖書館 填寫表格 2007.06.18

意見處理意見內容 意見

類型 提出人 提出時間 處理結果內容 處理人 處理時間

例三:二级甲等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初始信息普查編號 0000003

收藏單位 國家圖書館索書號 8932

分類 四部分類原有分類 子/醫家

書名著者書名

太醫院經驗奇效良方大全

卷數 六十九卷朝代/國別 明著者名稱 方賢著作方式 撰

174

Page 18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存卷數存卷次

補配情況復合類型所屬叢書

版本

版本時代 明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出版地版本類型 刻本

藏版牌記位置牌記內容

版式

版框 19×13.1cm

分欄半葉行數 十三行每行字數 二十四字

雙行小字字數書口 黑口邊欄 四周雙邊魚尾 雙順黑魚尾

版心有無字數 有有無書耳 無

裝幀裝幀形式 綫裝

開本 28×16.4cm

冊件數及單位 36 冊冊件數説明 4函

採訪個別登記號 57185

來源 蔡瑛捐贈,社管局産權轉移方式 移送

名錄名錄入選批次公布時間公布者

附注題名附注著者附注版本附注其他附注

175

Page 18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其他書名表書名 書名依據

子目表

序号

内部编号

第一级子目名

卷數

第二级子目名

卷數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版本

篇目表篇目序號 篇目名稱 責任人朝代 責任人姓名 寫作時間

附件表附件名稱

附件類型 數量 單位 責任人

朝代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176

Page 18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刻工表序号 刻工姓名 备注

批校题跋表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内容5

朝代姓名

責任方式

鈐印表印章釋文 所有者

朝代所有者

姓名印文類型

印章形狀

所在書影編號

陽湖陶氏涉園所有書籍之記 陽 長方 01

張藩圖書 陽 長方 01

張府內庫圖書 陽 方 01

拂 陽 圓 01

四明張氏約園藏書之印 陽 長方 01

廣東肇陽羅道關防 滿漢官印 陽 長方 02

直隸□提刑按察使司□□□□□□□印 滿漢官印 陽 方 03

版本書影書影編號 書影所在卷冊 書影所在部位 備註

01 冊 1 序 P102 冊 1 目錄 P1a03 冊 1 目錄 P2a04 冊 1 卷一 P1a

177

Page 18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定級定級級等 定級依據 定級人 定級機構 定級時間 備注二級甲等 3.2.1 陳為 國家圖書館 2007.06.18

裝具裝具形式 裝具材料 裝具數量 裝具狀況 細節描述夾板 木材 4副 完好

破損定級破損冊次

破損類型

破損細節描述

破損級別

破損定級依據 修復建議 備注

原書曾被蟲蛀,前人已修復,但很有特點:將蟲蛀圓洞均剪成不規則的四邊形再行修補

破損書影冊次 部位 編號 備註冊 1 P1b-P2a 01

178

Page 18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修復史修復時間 修復單位 修復人 修復方式 備註

挖补

普查責任人姓名 所在單位 責任類型 時間 備注陳為 國家圖書館 填寫表格 2007.06.18

意見處理意見內容 意見

類型 提出人 提出時間 處理結果內容 處理人 處理時間

例四:二级丙等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初始信息普查編號 0000004

收藏單位 國家圖書館索書號 12321

分類 四部分類原有分類 集/清別集

書名著者 書名 泥版試印初編卷數 七卷

朝代/國別 清著者名稱 翟金生著作方式 撰

存卷數存卷次

補配情況復合類型

179

Page 18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所屬叢書

版本

版本時代 清道光二十四年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出版地版本類型 泥活字印本

藏版牌記位置 冊 1P1b

牌記內容猷州翟西園自造泥鬥板

版式

版框 17.3×11.3cm

分欄半葉行數 八行每行字數 十八字

雙行小字字數書口 黑口邊欄 左右雙邊魚尾 雙對黑魚尾

版心有無字數 有有無書耳 無

裝幀裝幀形式 綫裝

開本 21.1×13.4cm

冊件數及單位 1 冊冊件數説明 1函

採訪個別登記號 75674

來源 鄭振鐸産權轉移方式 捐贈

名錄名錄入選批次

公佈時間公佈者

附注

題名附注著者附注

版本附注卷一有“涇上翟金生西園氏著並造印”一行字

其他附注

其他書名表書名 書名依據

180

Page 18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子目表

序号

内部编号

第一级子目名

卷數

第二级子目名

卷數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版本

篇目表篇目序號 篇目名稱 責任人朝代 責任人姓名 寫作時間

附件表附件名稱

附件類型 數量 單位 責任人

朝代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刻工表序号 刻工姓名 备注

181

Page 18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批校题跋表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内容5

朝代姓名

責任方式

鈐印表印章釋文 所有者

朝代 所有者姓名 印文類型

印章形狀

所在書影編號

版本書影書影編號 書影所在卷冊 書影所在部位 備註

01 冊 1 P1a-b02 冊 1 卷首

定級定級級等 定級依據 定級人 定級機構 定級時間 備注二級丙等 3.2.3 陳為 國家圖書館 2007.06.18

182

Page 18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裝具裝具形式 裝具材料 裝具數量 裝具狀況 細節描述

破損定級破損冊次

破損類型 破損細節描述 破損

級別破損定級依據 修復建議 備注

破損書影冊次 部位 編號 備註

修復史修復時間 修復單位 修復人 修復方式 備註

普查責任人姓名 所在單位 責任類型 時間 備注陳為 國家圖書館 填寫表格 2007.06.18

183

Page 19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意見處理意見內容 意見

類型 提出人 提出時間 處理結果內容 處理人 處理時間

例五:二级丙等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初始信息普查編號 0000008

收藏單位 國家圖書館索書號 12112

分類 四部分類原有分類 子/醫家

書名著者

書名 食物本草卷數 四卷

朝代/國別著者名稱著作方式

存卷數存卷次

補配情況復合類型所屬叢書

版本

版本時代 明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出版地版本類型 抄 彩繪本

藏版牌記位置牌記內容

版式 版框 25×17.6cm

184

Page 19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分欄半葉行數 八行每行字數 十六字

雙行小字字數書口 紅格紅口邊欄 四周雙邊魚尾 雙順紅魚尾

版心有無字數 無有無書耳 無

裝幀裝幀形式 綫裝

開本 33.9×21.2cm

冊件數及單位 4 冊冊件數説明 1函

採訪個別登記號 采 75061

來源 北京醫學院産權轉移方式 移送

名錄名錄入選批次公布時間公布者

附注題名附注著者附注版本附注其他附注

其他書名表書名 書名依據

子目表序号

内部编

第一级子目名

卷數

第二级子目名

卷數

朝代/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

朝代/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

版本

185

Page 19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号 稱 稱 別 式 別 式

篇目表篇目序號 篇目名稱 責任人朝代 責任人姓名 寫作時間

附件表附件名稱

附件類型 數量 單位 責任人

朝代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刻工表序号 刻工姓名 备注

批校题跋表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内容5

朝代姓名

責任方式

186

Page 19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鈐印表印章釋文 所有者

朝代 所有者姓名 印文類型

印章形狀

所在書影編號

版本書影書影編號 書影所在卷冊 書影所在部位 備註

01 冊 1 卷首02 冊 1 卷一中“白苣、石耳”葉

定級定級級等 定級依據 定級人 定級機構 定級時間 備注二級丙等 3.2.3 陳為 國家圖書館 2007.06.18

裝具裝具形式 裝具材料 裝具數量 裝具狀況 細節描述六合雲套 織錦 1個 完好

破損定級破損冊次 破損類型 破損細節 破損級別 破損定級 修復建議 備注

187

Page 19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描述 依據冊 1 老化 老化嚴重 一級 4.2 急需修復冊 2 老化 老化嚴重 一級 4.2 急需修復冊 3 老化 老化嚴重 一級 4.2 急需修復冊 4 老化 老化嚴重 一級 4.2 急需修復

破損書影冊次 部位 編號 備註冊 1 封面 01

冊 1 卷一 1a 02

冊 1天頭、地腳的側立面 03

修復史修復時間 修復單位 修復人 修復方式 備註

普查責任人姓名 所在單位 責任類型 時間 備注陳為 國家圖書館 填寫表格 2007.06.18

意見處理意見內容 意見

類型 提出人 提出時間 處理結果內容 處理人 處理時間

188

Page 19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例六:二级丙等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初始信息普查編號 0000006

收藏單位 國家圖書館索書號 1543

分類 四部分類原有分類 子/叢書

書名著者

書名 郭子式先生校刻書卷數 三種六卷

朝代/國別著者名稱著作方式

存卷數存卷次

補配情況復合類型所屬叢書

版本

版本時代 明末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出版地版本類型 刻本

藏版牌記位置牌記內容

版式

版框 20.2×14.5cm

分欄半葉行數 九行每行字數 二十字

雙行小字字數書口 白口邊欄 四周單邊、無格魚尾 無

版心有無字數 有有無書耳 無

189

Page 19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裝幀裝幀形式 綫裝

開本 26×17.1cm

冊件數及單位 4 冊冊件數説明 1函

採訪個別登記號 善字 1444

來源産權轉移方式

名錄名錄入選批次公布時間公布者

附注題名附注著者附注版本附注其他附注

其他書名表書名 書名依據

子目表

序号

内部编号

第一级

子目名稱

卷數

第二级

子目名稱

卷數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朝代/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版本

1 古越書 四卷 明 郭鈺 輯2 武備志 一卷 明 郭鈺 訂

評3 保越錄 一卷 元 徐勉之 撰

190

Page 19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篇目表篇目序號 篇目名稱 責任人朝代 責任人姓名 寫作時間

附件表附件名稱

附件類型 數量 單位 責任人

朝代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刻工表序号 刻工姓名 备注

批校题跋表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内容5

朝代姓名

責任方式

鈐印表印章釋文 所有者

朝代 所有者姓名 印文類型

印章形狀

所在書影編號

191

Page 19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版本書影書影編號 書影所在卷冊 書影所在部位 備註

01 冊 1 古越書卷首

定級定級級等 定級依據 定級人 定級機構 定級時間 備注二級丙等 3.2.3 陳為 國家圖書館 2007.06.18

裝具裝具形式 裝具材料 裝具數量 裝具狀況 細節描述

六合套 藍布、紙板 1個 完好

破損定級破損冊次

破損類型

破損細節描述 破損級別 破損定

級依據 修復建議 備注前人修過

192

Page 19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破損書影冊次 部位 編號 備註

修復史修復時間 修復單位 修復人 修復方式 備註

普查責任人姓名 所在單位 責任類型 時間 備注陳為 國家圖書館 填寫表格 2007.06.18

意見處理意見內容 意見

類型 提出人 提出時間 處理結果內容 處理人 處理時間

例七:三级丙等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初始信息 普查編號 0000005

收藏單位 國家圖書館

193

Page 20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索書號 16442

分類 四部分類原有分類 經/易

書名著者

書名 周易本義卷數 四卷書名 筮儀卷數 一卷書名 圖說卷數 一卷書名 卦歌卷數 一卷

朝代/國別 宋著者名稱 朱熹著作方式 撰

存卷數存卷次

補配情況復合類型所屬叢書

版本

版本時代 清道光十六年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片善堂惜字公局

出版地 揚州版本類型 刻本

藏版 揚郡二郎廟惜字局藏板牌記位置牌記內容

版式

版框 20×14.7cm

分欄半葉行數 九行每行字數 十七字

雙行小字字數 同書口 白口邊欄 四周單邊魚尾 無

版心有無字數 有有無書耳 無

裝幀裝幀形式 綫裝

開本 29.3×17.6cm

冊件數及單位 2 冊冊件數説明 1函

採訪 個別登記號 221291 鄭 12442

194

Page 20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來源 鄭振鐸産權轉移方式 捐贈

名錄名錄入選批次

公佈時間公佈者

附注題名附注著者附注版本附注其他附注 書名葉 b面:道光丙申年鐫 易經 揚郡二郎廟惜字局藏板

其他書名表書名 書名依據

子目表

序号

内部编号

第一级子目名

卷數

第二级子目名

卷數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版本

篇目表篇目序號 篇目名稱 責任人朝代 責任人姓名 寫作時間

195

Page 202: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附件表附件名稱

附件類型 數量 單位 責任人

朝代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刻工表序号 刻工姓名 备注

批校题跋表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内容5

朝代 清姓名 丁晏

責任方式 批註朝代 清姓名 宋焜

責任方式 跋

鈐印表印章釋文 所有者

朝代 所有者姓名 印文類型

印章形狀

所在書影編號

餘姚謝氏永耀樓藏書 清 陽 方山陽丁晏之章 清 丁晏 陰 方

196

Page 203: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靜思軒珍藏 清 陽 方頤志齋主人珍藏 清 陽 長方長樂鄭振鐸西諦藏書 鄭振鐸 陽 方 01

版本書影書影編號 書影所在卷冊 書影所在部位 備註

01 冊 1 卷一 P1a02 冊 2 卷四末及護葉

定級定級級等 定級依據 定級人 定級機構 定級時間 備注三級丙等 3.3.3 陳為 國家圖書館 2007.06.18 上靠一等

裝具裝具形式 裝具材料 裝具數量 裝具狀況 細節描述

六合套 藍布包紙板 1個 完好

破損定級破損冊次 破損類型 破損細節

描述破損級別

破損定級依據 修復建議 備注

冊 1 破皮、撕破 五級 8.1 緩修

197

Page 204: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破損書影冊次 部位 編號 備註冊 1 封面 01

冊 1 書名葉 B面 02

修復史修復時間 修復單位 修復人 修復方式 備註

普查責任人姓名 所在單位 責任類型 時間 備注陳為 國家圖書館 填寫表格 2007.06.18

意見處理意見內容 意見

類型 提出人 提出時間 處理結果內容 處理人 處理時間

例八:四级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初始信息 普查編號 0000007

收藏單位 國家圖書館198

Page 205: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索書號 1618

分類 四部分類原有分類 集/總集

書名著者

書名 高郵王氏家集卷數 四種十九卷

朝代/國別著者名稱著作方式

存卷數存卷次

補配情況復合類型所屬叢書

版本

版本時代 清咸豐七年出版者籍貫出版者名稱 王恩沛、王恩泰

出版地版本類型 刻本

藏版牌記位置 冊 2P1b牌記內容 咸豐丁巳年刊

版式

版框 16.5×13.4cm

分欄半葉行數 十行每行字數 二十一字

雙行小字字數書口 白口邊欄 左右雙邊魚尾 單黑魚尾

版心有無字數 有有無書耳 無

裝幀裝幀形式 綫裝

開本 25.4×16cm

冊件數及單位 8 冊冊件數説明

採訪個別登記號 采善字 1518

來源産權轉移方式

名錄名錄入選批次公布時間公布者

附注 題名附注

199

Page 206: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著者附注版本附注其他附注

其他書名表書名 書名依據

子目表

序号

内部编号

第一级子目名

卷數

第二级子目名

卷數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朝代/

國別

責任人

姓名

責任方式

版本

1 王文肅公遺文

一卷 清 王安

國 撰2 王光祿

遺文集六卷 清 王念

孫 撰3 王文簡

公遺集八卷 清 王引

之 撰4 文集 四

卷 清 王壽昌 撰

篇目表篇目序號 篇目名稱 責任人朝代 責任人姓名 寫作時間

200

Page 207: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附件表附件名稱

附件類型 數量 單位 責任人

朝代 責任人姓名 責任方式

刻工表序号 刻工姓名 备注

批校题跋表内容 1 内容 2 内容 3 内容 4 内容5

朝代姓名

責任方式

鈐印表印章釋文 所有者

朝代 所有者姓名 印文類型

印章形狀

所在書影編號

201

Page 208: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版本書影書影編號 書影所在卷冊 書影所在部位 備註

01 册 2 书名叶 b面

定級定級級等 定級依據 定級人 定級機構 定級時間 備注

四級 3.4 陳為 國家圖書館 2007.06.18

裝具裝具形式 裝具材料 裝具數量 裝具狀況 細節描述

破損定級破損冊次

破損類型

破損細節描述 破損級別 破損定級依據 修復建議 備注

冊 1 斷綫 五級 8.2 緩修冊 3 蟲蛀 四級 7.2 緩修冊 4 蟲蛀 四級 7.2 緩修冊 7 蟲蛀 四級 7.2 緩修冊 8 蟲蛀 四級 7.2 緩修

破損書影冊次 部位 編號 備註

202

Page 209: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登記表填寫樣例

冊 4 目錄 P3b-4a 01

修復史修復時間 修復單位 修復人 修復方式 備註

普查責任人姓名 所在單位 責任類型 時間 備注陳為 國家圖書館 填寫表格 2007.06.18

意見處理意見內容 意見類型 提出人 提出時間 處理結果

內容處理

人 處理時間

203

Page 210: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

参考文献1.李致忠 《古籍版本知识 500问》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2.郑如斯、肖东发 《中国书史》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873.曹之 《中国古籍编撰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4.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图书馆古籍编目》 中华书局 19855.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目录学概论》 中华书局 19826.黄永年 《古文献学四讲》 鹭江出版社 20037.张三夕 《中国古典文献学》 华中师大出版社 20038.国家图书馆《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修订组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9.《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凡例》 2005

204

Page 211: 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 Web view第一章 古籍普查工作概说 1 第一节 古籍普查意义 1 一、什么是古籍普查 1 二、古籍普查的必要性

后 记

后 记《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稿)第一期培训前曾提交古籍普查工作专家研

讨会的讨论,并作为 2007年 5月 21日开办的“第一期全国古籍普查培训班”的试用教材。第一期全国古籍普查培训班结束后根据专家讨论时提出的意见和培训时学员的建议,进行了增补修改。讲义各主要编写人员:第一章:张志清;第二章:陈红彦、汪桂海、赵前;

第三章:鲍国强;第四章:李国庆;第五章:杜伟生、张平、孟晓红;第六章:苏品红、金靖;第七章:周崇润。王菡老师参与审校,林世田、陈为、程佳羽、包菊香、田周玲、郑贤兰、贾双喜

等参与大量工作。因编写时间仍嫌仓促,不足之处,敬请业内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