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第一篇 - 首頁 · 2018. 7. 3. · 1.99 62.0 117.2 14.18 5.03 50.7 144.4 64.13 28.71 119.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北美洲 ... 資料來源:bp2007 2006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 1 章 世界能源資源概況

    1.1 世界能源資源蘊藏情形 (2006 年) .......................................1

    1.2 石油.....................................................................................6

    1.3 煤炭.....................................................................................8

    1.4 天然氣 .................................................................................10

    1.5 鈾 ........................................................................................12

    第 2 章 世界能源消費情形

    2.1 初級能源供應趨勢與消費結構.............................................14

    2.2 初級能源供應、人口、GDP 之歷年變化情形......................16

    2.3 初級能源供應動向 ...............................................................17

    2.4 各國能源供需結構 ...............................................................18

    第 3 章 世界環境問題

    3.1 歷年氣溫變化 ......................................................................22

    3.2 能源消費與二氧化碳排放 ....................................................23

    3.3 各國能源節約情形 ...............................................................26

    第 4 章 我國能源使用現況

    4.1 初級能源供應結構變化情形 ................................................28

    4.2 總體能源需求與各類能源消費.............................................28

    4.3 能源進口情形 ......................................................................29

    4.4 原油進口情形 ......................................................................30

    4.5 煤炭進口情形 ......................................................................31

    4.6 初級能源供應結構 ...............................................................32

    i

  • 4.7 最終能源消費結構 ...............................................................33

    4.8 最終能源消費趨勢 ...............................................................34

    4.9 主要能源消費相關指標........................................................35

    4.10 各部門能源消費量及其佔比 ................................................37

    4.11 總體能源需求與 GDP 變化情形 ..........................................38

    4.12 最終能源消費與 GDP 增加率 ..............................................38

    4.13 能源生產力與能源密集度 ....................................................39

    4.14 能源生產力指數(部門別) ................................................39

    4.15 主要國家能源生產力之比較(2005 年).............................40

    4.16 平均每人能源消費與用電量變化情形 ..................................40

    4.17 能源價格變化趨勢 ...............................................................41

    第二篇 我國節約能源現況

    第 1 章 能源與環境主要議題

    1.1 地球溫暖化防止對策 ...........................................................43

    1.2 二氧化碳排放與 GDP 成長趨勢(1990-2006 年) .............53

    1.3 燃料消耗之二氧化碳排放趨勢.............................................53

    1.4 各部門燃料消耗之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54

    1.5 能源使用排放二氧化碳結構(部門別) ...................................54

    1.6 各類能源之二氧化碳排放係數.............................................55

    1.7 節約能源技術主要研究重點及工作內容 ..............................56

    ii

  • 第 2 章 工業部門能源消費與節約能源現況

    2.1 工業部門能源消費情形........................................................64

    2.2 各產業能源消費佔比(與工業部門總耗能比較).....................65

    2.3 基礎工業能源使用情形........................................................66

    2.4 技術密集工業能源使用情形 ................................................67

    2.5 傳統工業能源使用情形........................................................68

    2.6 製造業主要行業能源密集度變化趨勢 ..................................69

    2.7 能源大用戶能源節約執行成效.............................................70

    2.8 能源密集產業主要節能潛力與省能設備 ..............................73

    2.9 工業部門採行措施執行績效 ................................................74

    第 3 章 全國及各部門節約能源趨勢分析

    3.1 節約能源成效分析 ...............................................................75

    第 4 章 住商部門能源消費與節約能源現況

    4.1 住服部門能源消費情形........................................................77

    4.2 住服部門各類能源消費情形 ................................................78

    4.3 常用電器耗電估計 ...............................................................79

    4.4 住服建築物用電統計與節能成效 .........................................80

    4.5 住服部門節能對策 ...............................................................82

    第 5 章 運輸部門能源消費與節約能源現況

    5.1 運輸部門能源消費情形........................................................84

    5.2 歷年車輛數量變化情形........................................................86

    5.3 歷年運輸量變化情形 ...........................................................87

    5.4 運輸部門重要能源指標........................................................88

    iii

  • 第 6 章 電力部門能源消費與節約能源現況

    6.1 發電裝置容量配比 ...............................................................92

    6.2 歷年供電、限電及實際電力需量趨勢 ..................................93

    6.3 台電火力電廠燃料構成百分比.............................................93

    6.4 各部門電力消費趨勢 ...........................................................94

    6.5 工業部門電力消費趨勢........................................................95

    6.6 汽電共生總裝置容量統計 ....................................................96

    6.7 歷年電價變化趨勢 ...............................................................96

    6.8 台灣電力系統圖...................................................................97

    6.9 台灣電源開發方案概況........................................................98

    6.10 台電新增電源計畫概況........................................................100

    6.11 長期電力負載預測 ...............................................................101

    6.12 電力部門採行措施執行績效 ................................................103

    第三篇 我國節約能源政策概要

    第 1 章 節能政策綜覽與其體系

    1.1 我國能源政策之演變 ...........................................................105

    1.2 現行能源政策架構 ...............................................................106

    1.3 臺灣地區能源政策及執行措施.............................................106

    1.4 全面節約能源及提升能源效率推動計畫 ..............................110

    1.5 節約能源與能源效率因應對策.............................................112

    1.6 未來我國能源政策與能源結構調整......................................116

    第 2 章 能源相關法規

    2.1 能源管理法..........................................................................118

    2.2 能源管理法施行細則 ...........................................................122

    iv

  • 2.3 能源供應事業及能源用戶依法應行辦理事項 .......................124

    2.4 綜合類 .................................................................................126

    2.5 石油類 .................................................................................127

    2.6 氣體燃料類..........................................................................130

    2.7 電力類 .................................................................................131

    2.8 節約能源類..........................................................................133

    2.9 再生能源類..........................................................................135

    第 3 章 節能效率標準

    3.1 節能標章產品能源效率基準與標示方法 ..............................137

    3.2 空調系統冰水主機能源效率標準 .........................................144

    3.3 感應電動機能源效率標準 ....................................................145

    3.4 鍋爐能源效率標準 ...............................................................149

    3.5 車輛容許耗用能源標準........................................................150

    3.6 漁船用柴油引擎容許耗用能源標準......................................152

    第 4 章 節能推廣效策

    4.1 節能宣導與推廣...................................................................153

    4.2 獎勵節能產業之投資與優貸辦法 .........................................155

    4.3 申請節約能源或利用新及淨潔能源設備或技術適用投資

    抵減證明申請申請 ...............................................................162

    4.4 申請節約能源或利用新及淨潔能源機器設備加速折舊證明.......162

    4.5 太陽能熱水系統之推廣........................................................163

    4.6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之推廣 ....................................................166

    4.7 中華民國節能標章之推動 ....................................................168

    4.8 中華民國能源之星標章之推動.............................................174

    4.9 綠建築標章之推動 ...............................................................177

    v

  • 第四篇 其他資料 1. 節約能源績優廠商及推動能源教育優良學校 .........................183

    2. 國內能源相關網站位址 ..........................................................200

    3. 能源詞彙解釋 ........................................................................204

    4. 大事紀要(96 年度) ............................................................205

    5. 台灣能源指標 ........................................................................208

    6. 各項能源單位對照表..............................................................211

    7. 常用光源之特性比較..............................................................214

    8. 歷年石油產品及電價..............................................................215

    9. 省電三十六計 ........................................................................216

    vi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一章 世界能源資源概況

    第 1 章 世界能源資源概況 1.1 世界能源資源蘊藏情形 (2006 年)

    年產量

    約 3.94 萬公噸年產量

    約 30.80 億公噸油當量

    年產量

    約 2.87 兆m3日產量

    約 8166.3 萬桶

    蘊藏量約 1.2082 兆桶估計可採約 40.5 年

    蘊藏量約 181.5 兆m3

    估計可採約 63.3 年

    蘊藏量約 9090.6 億公噸估計可採約 147 年

    蘊藏量約 474.3 萬公噸估計可採約 120.29 年

    石油 天然氣 煤 鈾

    資料來源:BP 2007、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1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59.5

    7.98

    25.4

    78.6

    103.5

    6.88

    1.99

    62.0

    117.2

    14.18

    5.03

    50.7

    144.4 64.13

    28.71

    119.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北美洲

    中南美

    洲歐洲歐

    亞中東

    非洲

    亞太地

    石油蘊藏量世界比率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北美洲

    中南美

    洲歐洲歐

    亞中東

    非洲

    亞太地

    天然氣蘊藏量世界比率

    2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一章 世界能源資源概況

    3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北美洲

    中南美

    洲歐洲歐

    亞中東

    非洲

    亞太地

    煤炭蘊藏量世界比率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北美洲

    中南美

    洲歐洲歐

    亞中東

    非洲

    亞太地

    鈾蘊藏量世界比率

    資料來源:BP 2007、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歐亞 及

    40.5

    14.8

    29.7

    134.9

    742.7

    73.47

    0.04

    0.0

    圖 例 (單位)

    石油 (十億桶)

    天然氣 (兆立方公尺) 煤炭 (百億噸)

    鈾 (萬公噸)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2006 年煤炭主要生產國家

    1212

    595

    203 210 145 145

    0200

    400600

    8001000

    12001400

    百萬公噸

    油當量

    2006 年煤炭主要消費國家

    567

    238119 113 94

    1191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百萬公噸

    油當量

    資料來源:BP2007

    2006 年石油主要消費國家

    349.8235

    128.5 120.3123.5

    938.8

    0

    200

    400

    600

    800

    1000

    百萬公噸

    資料來源:BP2007

    2006 年石油主要生產國家

    480.5

    311.8

    209.8 183.1 183.7

    514.6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西

    百萬公頓

    4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一章 世界能源資源概況

    2006 年天然氣主要生產國家

    187

    80 85 105

    524

    612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俄羅斯聯

    美國

    加拿大

    英國

    阿爾及利

    伊朗

    十億立方公尺

    2006 年天然氣主要消費國家

    90.8 96.6 87.2105.1

    432.1

    619.7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美國

    俄羅斯聯

    英國

    加拿大

    伊朗

    德國

    十億立方公尺

    2006 年鈾礦主要生產國家

    9862

    7593

    5279

    3262 3067 3434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加拿大 澳大利亞 哈薩克 俄羅斯 那密比亞 尼日

    公噸

    資料來源: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5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1.2 石油

    1. 蘊藏量、可採年數、生產量 ( 2006 年)

    25.6

    蘊藏量(十億桶)、可採年數(年)

    110100

    9080706050403020100

    800700600500400

    59.5

    103.5

    144.4

    12.0

    41.2

    22.5

    742.7

    117.2

    40.5

    79.5

    32.1

    14.0

    石油蘊藏量

    可採年數

    生產量

    24

    02468

    10121416182022

    13.7

    6.88

    17.56

    生產量 (百萬桶 / 日)

    北美洲中南美洲

    歐洲及歐亞

    9.997.94

    中東 非洲亞太地區

    資料來源:BP 2007 6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一章 世界能源資源概況

    2. 歷年生產情形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亞太地區 (8000)

    非洲 (9990)

    中東 (25586)

    歐洲及歐亞(17563)中南美洲 (6881)

    北美洲 (13700)

    全 世 界(81663)

    千桶 / 日

    (括弧內為 2006 年生產量)

    資料來源:BP 2007

    3. 價格變動情形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

    美元/桶

    杜拜原油價格布蘭特原油價格西德州原油價格

    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10-1974.8

    第二次石油危機1978.10-1982.4

    波斯灣戰爭1990.8-1991.2

    入侵伊拉克

    資料來源:BP 2007

    7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1.3 煤炭

    1. 蘊藏量、可採年數、生產量 ( 2006 年)

    北美洲

    02468

    101214161820

    6.12

    0.21

    5.53

    生產量(億公噸油當量 / 年)

    250

    200

    150

    100

    500

    450

    400

    300

    中南美洲

    歐洲及歐亞

    蘊藏量(十億噸)、可採年數(年)

    50

    0

    254.4

    19.9

    287.1

    22.6

    246

    237

    17.9

    1.1

    中東與非洲

    亞太地區

    50.8

    296.9

    煤炭蘊藏量

    可採年數

    生產量

    194

    85

    資料來源:BP 2007

    8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一章 世界能源資源概況

    2. 歷年生產情形

    0

    1000

    2000

    30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亞太地區 (1 7 9 2 .1 )

    中東與非洲(1 1 1 .7 )

    歐洲及歐亞(5 5 2 .9 )

    中南美洲 (2 1 .8 )

    北美洲 (6 1 1 .6 )

    百萬公噸油當量 / 年 全世界

    (3090.1)

    (括弧內為 2006 年生產量)

    資料來源:BP 2007

    3. 價格變動情形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國際市場價格

    美國汽電廠購入價格

    日本原料煤進口CIF價格

    日本燃料煤進口CIF價格

    美元 / 公噸

    資料來源:BP 2007

    9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1.4 天然氣

    1. 蘊藏量、可採年數、生產量 ( 2006 年)

    10.7

    蘊藏量(兆立方公尺)、可採年數(年)

    中南美洲

    歐洲及歐亞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0 6.9

    64.1

    10.6

    47.6

    59.8

    天然氣蘊藏量

    可採年數

    生產量

    73.5

    14.214.8

    >100

    78.6

    39.3

    北美洲亞太地區

    中東 非洲

    0123456789生產量(千億立方公尺 / 年)

    7.5

    1.4

    3.31.8

    3.8

    資料來源:BP 2007

    10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一章 世界能源資源概況

    2. 歷年生產情形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亞太地區 (377 .1)

    非洲 (180 .5)

    中東 (335 .9)

    歐洲及歐亞 (1072.9)

    中南美洲 (144 .5)

    北美洲 (754 .5)

    十億立方公尺 全世界(2865 3)

    (括弧內為 2006 年生產量)

    資料來源:BP 2007

    3. 價格變動情形

    0

    2

    4

    6

    8

    10

    12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美元/ 百萬英熱單位

    美元 / 百萬英熱單位

    美國Henry Hub價格

    歐盟CIF價格

    日本LNG之CIF價格

    OECD原油CIF價格

    資料來源:BP 2007

    11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1.5 鈾

    1. 蘊藏量、可採年數、生產量 ( 2006 年)

    蘊藏量(萬公噸)、可採年數(年)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78.662.0

    119.4

    50.7

    134.9

    68.1

    >200

    98.6

    147.6157.5

    鈾蘊藏量

    可採年數

    生產量

    生產量(千公噸 / 年)

    2

    4

    6

    8

    10

    12

    14

    (含前蘇聯)

    11.5

    0.02

    12.1

    3.4

    8.6

    北美洲 中南歐洲

    非洲 亞太0

    美洲 地區及歐亞0

    資料來源 : 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2007)

    12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一章 世界能源資源概況

    2. 歷年生產情形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公噸/ 年

    亞太地區 (8 5 6 5 )

    非洲 (3 4 3 4 )

    歐洲及歐亞及前蘇聯(1 2 1 5 0 )

    美洲 (1 1 7 2 4 )

    全世界(3 9 4 2 9 )

    (括弧內為 2006 年生產量)

    資料來源: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3. 價格變動情形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U3O8價格CIS價格

    美元/公噸

    資料來源:The Ux Consulting Company, LLC

    13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第 2 章 世界能源消費情形 2.1 初級能源供應趨勢與消費結構

    1. 初級能源供應趨勢

    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非OECD( 5716)

    OECD( 5548)

    全 世 界

    ( 11434 )

    百萬公噸油當量

    ( 括弧內為 2005 年供應費量 )

    資料來源:IEA / Energy Balances of OECD & Non-OECD Countries(2007)

    14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二章 世界能源消費情形

    2. 初級能源供應結構 (能源別)

    核能

    水力

    25%

    50%

    75%

    100%

    2002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36.0

    43.440.5 38.7 36.4 36.1 35.9 35.7 35.5 35.8 35.4 35.4 35.0 35.0 35.4 35.7 35.9

    0%

    37.2 37.2

    23.0

    2003

    34.4

    2004

    34.3

    2.0

    21.0

    2.0

    7.0

    11.0

    (10306)

    16.917.5

    17.718.4 18.6 19.1 19.4 19.9 19.8 19.8 19.6 19.8 20.0 20.0 20.3 20.5

    2.32.32.32.32.32.32.32.22.22.22.12.12.2

    2.32.12.01.9 6.76.76.56.76.66.56.46.36.36.1

    5.55.03.8 5.93.12.4

    11.511.611.411.411.511.611.511.611.411.311.311.411.611.811.410.8

    (7164)(7105)

    (7194)(7703)

    (8171)(8610)

    (8622)(8730)

    (8770)(8879)

    (8936)(9161)

    (9445)(9524)

    (9559)(9712)

    24.5

    24.624.424.825.325.826.226.3

    25.825.3

    24.6 24.7 24.6 24.3 23.3 23.2

    21.2

    6.8

    9.1

    (9953)(10029)

    9.2

    6.9

    2.2

    21.2

    23.4 23.2

    2.3

    (10579)

    24.4

    21.4

    2.1

    11.3

    6.5

    25.1

    20.9

    2.2

    6.5

    11.2

    (11059)

    2005

    35.6

    25.3

    20.7

    2.2

    6.3

    9.9

    (11434)

    (括弧內為初級能源供應量,單位為百萬公噸油當量) 註:”其他”包含地熱、風力、太陽能、生質能等。

    資料來源:IEA / Energy Balances of OECD & Non-OECD Countries(2007)

    15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2.2 初級能源供應、人口、GDP 之歷年變化情形

    1. 全世界 (單位:10 億噸油當量、10 億人、1 兆美元-2000 年幣值)

    0

    10

    20

    30

    40

    50

    60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GDP PPP

    初級能源供應

    人口

    2005

    2. OECD

    0

    5

    10

    15

    20

    25

    30

    35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GDP PPP

    初級能源供應

    人口

    2005

    3. 非 OECD

    0

    5

    10

    15

    20

    25

    30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初

    2005

    資料來源:IEA / Energy Balances of OECD & Non-OECD Countries(2007)

    16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二章 世界能源消費情形

    2.3 初級能源供應動向

    1. 平均每人初級能源供應趨勢 (單位:噸油當量 /人)

    01122334455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公噸油當量/人)

    OECD平均

    全世界平均

    非OECD平均

    2005

    2. 能源密集度變化趨勢 (單位:噸油當量 /千美元-2000 年幣值)

    0

    1

    2

    3

    4

    5

    6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公噸油當量/千美元-2000

    幣值)

    OECD平均

    全世界平均

    非OECD平均

    2005

    3. 能源供應動向(2005 年)

    初級能源供應 (04~05)

    GDP (04~05)

    人口 (04~05)

    百萬公噸油當

    變化率(對 2004

    年)

    74~05年平均變化率

    10 億美元 2000年幣值

    變化率 (對 2004

    年)

    74~05年平均變化率

    百萬人變化率

    (對 2004年)

    74~05年平均變化率

    WORLD 11434 2.69% 2.09% 54618 4.45% 3.35% 6431.7 1.25% 1.55%

    OECD 5547 0.73% 1.31% 30321 2.81% 2.78% 1171.5 0.65% 0.81%

    非 OECD 5716 2.97% 2.98% 24297 6.58% 4.19% 52602 1.38% 1.75%

    資料來源:IEA / Energy Balances of OECD & Non-OECD Countries(2007)

    17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2.4 各國能源供需結構

    1. 初級能源供應結構-依能源別(2005 年)

    51.6%

    40.8%

    17.5%

    24.9%

    33.5%

    39.6%

    53.9%

    34.3%

    31.0%

    38.9%

    39.0%

    36.7%

    23.1%

    21.3%

    63.3%

    44.5%

    16. 0%

    16.1%

    8.9%

    23.7%

    5.2%

    10.3%

    23.7%

    8.2%

    12.8%

    13.3

    2.3%

    18.%

    54.1%

    36.3%

    38.1%

    23.4%

    14.9%

    29.6%

    21.8%

    9.8%

    15.0%

    9.1%

    12.3%

    42.6%

    8.8%

    9.0%

    9.8%

    8.1%

    13.1%

    6.4 %

    核能0%

    核能0%

    核能0.8%

    0%

    11.7%

    -3.2%

    其他16.0%

    6.4 %

    電力0%

    電力 0%

    電力 0%

    電力0%

    電力-0.2%

    電力 0%

    電力 -0.1%

    電力-0.8%

    電力0.1%

    電力-0.8%

    電力 0.3%

    電力 0.3%

    0% 25% 50% 75% 100%

    台(106)

    韓(214)

    日(530)

    大(1717)

    澳(122)

    俄羅斯(647)

    英(234)

    義大利(185)

    德(345)

    法(276)

    加拿大(272)

    美(2340)

    石 油 煤 炭 天然氣 核 能 其 他 電 力

    其他-1.4%

    -9.5%6.1%

    其他

    其他0%

    55.6% 17.9%

    其他

    (括弧內為初級能源供應量,單位為百萬公噸油當量)

    資料來源:IEA / Energy Balances of OECD & Non-OECD Countries(2007)

    18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二章 世界能源消費情形

    2. 能源進口依存度-依能源別(2005 年)

    88.380.4

    81.5

    5.6

    120.4

    13.6

    99.6

    61.5

    51.1

    -50.1

    -2.1

    99.9100

    -3.7

    276.5

    -31.4

    69.9

    90.797.3

    31.1

    100

    -81.3

    98.3

    96.6

    -6.2

    -81.3

    -45.5

    8882.2

    98

    -106.7

    16.6

    -100%

    -50%

    0%

    50%

    100%

    台 灣韓國日本大陸澳洲俄羅斯英國義大利德國法國加拿大美國

    進口天然氣依 存度

    進口石油依存 度

    進口煤炭依存 度

    進口能源依存 度

    64.8

    -36.2

    98.596.1

    31.1

    85.2

    4.9

    -115.7

    -53.7

    39.6

    99.7 99.5

    95

    -19.8

    975

    7.0

    資料來源:IEA / Energy Balances of OECD & Non-OECD Countries(2007)

    19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3. 最終能源消費結構-依部門別(2005 年)

    22.9%22.9%11.8%8.3%5.9%7.8%7.2%6.8%9.7%8.2%10.0%

    19.8%28.7%34.5%38.7%

    23.7%

    39.2%36.8%43.8%42.6%32.8%31.5%

    23.7%21.8%26.5%

    10.3%

    39.5%22.6%30.2%24.3%29.2%28.2%40.6%

    11.7%

    18.0% 33.5%26.6%27.2%42.8%30.8%19.3%26.2%22.2%20.0%27.3%

    (64)(146)(351)(1113)(76)(420)(162)(148)(261)(176)(201)(1598)

    0%

    25%

    50%

    75%

    100%

    台灣韓國日本大陸澳洲俄羅斯英國義大利德國法國加拿大美國

    34.9%

    38.6%

    30.5%

    註:2004 年工業部門中不包含石化原料改計算在非能源消費中。

    ( 括弧內為最終能源消費量,單位為百萬公噸油當量 )

    資料來源:IEA / Energy Balances of OECD & Non-OECD Countries(2007)

    20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二章 世界能源消費情形

    4. 電力供應結構-依燃料別(2005 年)

    53.8%

    38.4%28.3%

    79.0%

    80.1%

    50.5%34.3%16.8%

    49.8%

    16.9%

    50.5%

    17.3%

    16.0%

    21.1%

    18.3%

    38.5%

    50.7%

    11.3%

    5.8%

    18.3%

    17.6%

    37.8%27.9%

    19.0%

    20.5%26.6%

    79.1%

    14.7%

    19.01%

    18.9%

    20.7%32.5%

    11.5%

    62.7%

    天然氣

    11.7%天然氣0.5%

    0.0%

    0.0%

    核能

    8.2%12.2%

    18.4% 11.2%7.2%6.6%12.3%

    (1094)(2497)(251)(951)(294)(613)(571)(628)(4268) (227)(388)(398)

    0%

    25%

    50%

    75%

    100%

    台 灣韓 國日 本大 陸澳 洲俄 羅 斯英 國義 大 利德 國法 國加 拿 大美 國

    煤炭

    石油

    天然氣

    核能

    其他

    2.1%

    4.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3.8% 0.4%0.0%

    5.4%

    ( 括弧內為發電量,單位為 10 億度 )

    資料來源:IEA / Energy Balances of OECD & Non-OECD Countries(2007)

    21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第 3 章 世界環境問題 3.1 歷年氣溫變化

    1. 全球 單位:℃

    -0.8

    -0.4

    0

    0.4

    0.8

    1865 1875 1885 1895 1905 1915 1925 1935 1945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5

    2. 北半球 單位:℃

    -0.8

    -0.4

    0

    0.4

    0.8

    1.2

    1865 1875 1885 1895 1905 1915 1925 1935 1945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5

    3. 南半球 單位:℃

    -0.8

    -0.4

    0

    0.4

    0.8

    1865 1875 1885 1895 1905 1915 1925 1935 1945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5

    資料來源: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2007)

    22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三章 世界環境問題

    3.2 能源消費與二氧化碳排放

    1. 南極圈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情形

    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ppm

    資料來源:CDIAC/ORNL, USDOE (2007).

    2. 燃燒各類能源資源之二氧化碳排放情形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液 體

    其他

    固 體

    百萬噸

    資料來源:CDIAC/ORNL, USDOE (2007)

    23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3. 各區域排放情形

    0

    4000

    8000

    12000

    16000

    20000

    24000

    28000

    1986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澳洲

    歐洲

    非洲

    亞洲

    中南美洲

    北美洲

    億公噸二氧化碳

    全球排放量

    28%27%27%27%26%26%27%

    27%27% 26%

    5%5%6%5%

    5%5%4%4%4% 4%

    31%30%30%30%

    28%25%24%22%20% 21%

    3%3%3%3%

    3%3%

    3%3%

    3%4%

    28%28%29%32%

    36%39%30%

    41%43%

    1%1%1%1%

    1%1%1%1%

    1%

    43%

    5%4%4%4%

    4%3%3%3%

    3%

    1%

    17518177851813018805

    1942219837197291986919770

    20003200772052721224

    21329215102160222172

    2228422773

    23631

    25%

    5%

    34%

    27%

    1%

    24574

    4%

    3%

    中東

    27%

    6%

    2%

    5%

    25833

    38%

    3%

    27%

    3%

    資料來源:Enerdata

    24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三章 世界環境問題

    4. 各國排放現況(2005 年)

    北美洲27.2%

    歐洲26.7%

    中南美洲5.6%

    中東4.9%

    印度4.4%

    日本4.7%

    加拿大2.1%

    台灣1.0%南韓1.9%

    大陸17.9%

    非洲3.4%

    法國

    1.5%德國3.1%

    英國2.1%其他

    20.9%

    俄羅斯5.8%

    中東4.9%

    墨西哥1.6%

    美國

    22.4%

    全世界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為25.8 億公噸

    亞洲29%

    烏克蘭

    1.0%

    澳洲1.3%

    資料來源:Enerdata

    5. 每人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2005 年)

    4.22

    11.02

    19.61 18.4117.00

    11.55 11.41 10.79 9.93 9.87 9.50 9.30 8.80 8.77 8.51

    02468

    101214161820

    全球

    OEC

    D

    美國

    澳大利

    亞加拿大

    捷克

    台灣

    俄羅斯

    新加坡

    德國

    日本

    韓國

    英國

    丹麥

    紐西蘭

    資料來源:EIA, 2007

    25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26

    3.3 各國能源節約情形

    1. GDP 成長率與能源消費增加率(對前一年)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GDP 成長 1.8% 3.4% 2.0% 2.9% 2.9%能源消費 0.3% 2.8% 3.1% 2.1% 2.0%加拿大 石油消費 1.5% 1.0% 6.2% 4.2% -0.1%GDP 成長 0.8% 1.9% 3.1% 4.2% 3.2%能源消費 -2.7% 1.6% 0.4% 2.2% 0.3%美 國 石油消費 -0.3% 0.6% 1.4% 3.5% 0.3%GDP 成長 2.1% 1.2% 0.8% 2.3% 1.2%能源消費 2.1% -0.8% 1.1% 2.5% 0.4%法國 石油消費 2.6% -3.4% 0.8% 0.4% -0.9%GDP 成長 1.2% 0.2% 0.0% 1.6% 1.1%能源消費 2.5% -2.0% 1.9% 1.3% -1.9%德 國 石油消費 1.5% -3.3% -1.6% -0.5% -0.7%GDP 成長 1.8% 0.4% 0.3% 1.2% 0.1%能源消費 0.6% 0.3% 3.6% 0.9% 0.3%義大利 石油消費 -0.9% 1.8% 0.2% -4.2% -2.2%GDP 成長 2.3% 1.8% 2.2% 3.1% 1.9%能源消費 1.2% -1.2% 2.0% 0.9% 0.3%英 國 石油消費 -0.9% -0.7% 1.6% 2.3% 2.0%GDP 成長 5.1% 4.7% 7.3% 7.1% 6.4%能源消費 0.9% 0.8% 3.1% 3.1% 1.2%蘇 聯 石油消費 0.5% 1.8% 1.7% 2.6% 0.2%GDP 成長 3.9% 3.2% 3.8% 3.0% 2.9%能源消費 3.5% 2.2% 0.0% 1.4% 5.5%澳 洲 石油消費 0.2% 1.2% 0.6% 1.3% 1.9%GDP 成長 8.3% 9.1% 10.0% 10.1% 10.4%能源消費 5.0% 9.9% 17.2% 18.1% 12.0%大 陸 石油消費 2.5% 4.9% 8.1% 15.4% 4.4%GDP 成長 0.2% -0.3% 1.3% 2.7% 2.7%能源消費 -0.8% -0.8% 0.6% 3.1% -0.7%日 本 石油消費 -1.8% -1.7% 2.2% -2.3% 0.3%GDP 成長 3.8% 7.0% 3.1% 4.6% 4.0%能源消費 2.6% 4.0% 3.6% 2.9% 3.3%南 韓 石油消費 -0.2% 0.8% 1.2% -0.9% 1.7%GDP 成長 -2.2% 4.2% 3.4% 6.1% 4.1%能源消費 2.3% 4.2% 4.7% 3.6% 3.2%台 灣 石油消費 1.9% 1.4% 4.0% 1.9% 2.3%

    註:” ”表能源消費、石油消費均減少。

    資料來源:(1)能源消費、石油消費:EIA,2007;(2)GDP:Enerdata,2007

  • 第一篇 總體能源重要指標/ 第三章 世界環境問題

    2. 能源密集度變化情形 BTU(英制熱量單位) / 美元(2000 年幣值, P.P.P.)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俄羅斯 ( ▼-4.9% )

    加拿大 ( ▼-0.9% )

    南韓 ( ▼-0.6% )

    澳洲 ( 2.8% )

    美國 ( ▼-2.8% )

    台灣 ( ▼-0.8% )

    大陸 ( 1.9% )

    德國 (▼ -3.0% )

    法國 ( ▼-0.8% )

    日本 ( ▼-3.2%)

    英國 ( ▼-1.5% )

    義大利 ( 0.2% )

    (括弧內為 2005 年增加率)

    資料來源:EIA,2007

    3. 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率(對前一年)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加拿大 2.2% 5.1% 0.9% 2.4% -0.5% 1.3% 3.7% 4.6% 2.1% 0.8%美 國 3.5% 1.2% 0.7% 1.3% 3.0% -1.7% 0.7% 0.9% 2.1% 0.4%法 國 4.9% -1.6% 6.5% -1.5% -0.3% 0.9% -1.0% 1.6% 1.8% 0.7%德 國 0.7% -0.3% -2.0% -3.6% 1.9% 2.4% -3.1% 2.8% 0.2% -2.7%義大利 -1.8% 0.0% 4.1% -0.1% 1.6% -0.6% 1.6% 4.9% -1.0% 0.2%英 國 5.2% -4.0% -0.6% -1.3% 0.6% 2.0% -1.6% 1.9% 1.7% 0.1%俄羅斯 -1.3% -7.5% 0.0% 5.1% 1.4% -0.7% 0.0% 3.7% 2.5% 1.6%澳 洲 4.4% 9.9% 1.9% 5.3% 0.3% 4.0% 2.1% 0.2% 1.6% 6.7%大 陸 1.2% 6.6% -3.3% -1.2% -0.6% 4.7% 10.7% 18.0% 19.3% 12.0%日 本 2.8% 2.9% -3.5% 4.4% 3.8% -1.0% 0.7% 4.1% 0.6% -0.9%南 韓 5.5% 7.7% -13.8% 15.4% 3.0% 1.4% 4.3% 3.0% 1.8% 2.4%台 灣 8.3% 6.0% 5.8% 0.6% 12.5% -1.3% 9.9% 6.0% -1.3% 0.9%

    資料來源:EIA,2007

    27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28

    第第第第 4 章章章章 我 國 能 源 使 用 現 況我 國 能 源 使 用 現 況我 國 能 源 使 用 現 況我 國 能 源 使 用 現 況 4.1 初級能源供應結構變化情形初級能源供應結構變化情形初級能源供應結構變化情形初級能源供應結構變化情形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 � �

    � �

    � ����

    � � � �

    � � 74� � 1985

    781989

    821993

    861997

    902001

    952006

    %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4.2 總 體 能源需 求 與 各 類 能源消 費總 體 能源需 求 與 各 類 能源消 費總 體 能源需 求 與 各 類 能源消 費總 體 能源需 求 與 各 類 能源消 費

    91337

    110102

    138658134976134802

    121829113786113717103605

    95425

    8596082291

    66076

    7680671309

    60128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1

    85199

    90200

    952006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 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 ���� 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 � �� �� �� � 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 ���� 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 ����

    29

    4.3 能源進 口 情形能源進 口 情形能源進 口 情形能源進 口 情形 1. 能源進口與總體供給能源進口與總體供給能源進口與總體供給能源進口與總體供給

    801991

    841995

    881999

    922003

    ��

    �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

    ��

    � � � �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2. 能源安 全 度能源安 全 度能源安 全 度能源安 全 度

    �����������(%)Value of Energy Imports/Total Imports

    � � �� � � (%)Oil Imports Dependency on the Middle East

    ���� � � (%)Energy Dependency Imports

    ��� � � � (%)Oil Dependency Imports

    � � � � (%)Energy dependency on Oil

    0

    0 0

    0

    0

    97.9899.96

    50.79

    79.85

    12.91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30

    4.4 原 油 進 口 情形原 油 進 口 情形原 油 進 口 情形原 油 進 口 情形 1. 進口總量 與總額進口總量 與總額進口總量 與總額進口總量 與總額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50,000

    ����

    0

    4,000

    8,000

    12,000

    16,000

    20,000

    24,000

    ��

    � � � �

    � � �

    ��74��1985

    781989

    821993

    902001

    861997

    952006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2. 各 國 輸 入 總量 與佔 比各 國 輸 入 總量 與佔 比各 國 輸 入 總量 與佔 比各 國 輸 入 總量 與佔 比 ((((76 年 至年 至年 至年 至 95 年 累 計年 累 計年 累 計年 累 計 ))))

    29%

    6%

    15%

    10%

    3%6% 6%

    3% 4%

    1% 0%

    17%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

    "

    #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 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 ���� 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 � �� �� �� � 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 ���� 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 ����

    31

    4.5 煤 炭 進 口 情形煤 炭 進 口 情形煤 炭 進 口 情形煤 炭 進 口 情形 1. 進口總量 與總額進口總量 與總額進口總量 與總額進口總量 與總額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 �� �

    � �

    � � �

    � 74��1985

    781989

    821993

    861997

    902001

    952006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2. 各 國 輸 入 總量 與佔 比各 國 輸 入 總量 與佔 比各 國 輸 入 總量 與佔 比各 國 輸 入 總量 與佔 比 ((((76 年 至年 至年 至年 至 95 年 累 計年 累 計年 累 計年 累 計 ))))

    6%

    3%

    9%

    31%

    24%

    27%

    2%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 � � � � � � � � � � � � � � � �

    ���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32

    4.6 初級能源供應結構初級能源供應結構初級能源供應結構初級能源供應結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5 �� � � � � � �

    8368.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5 �� � � � � � �

    13889.7�� � � �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 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 ���� 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 � �� �� �� � 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 ���� 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 ����

    33

    4.7 最 終 能源消 費 結構最 終 能源消 費 結構最 終 能源消 費 結構最 終 能源消 費 結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5 �� � � � � �� � � �

    1927.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

    3% � � � 6%

    ���

    10%

    � �

    19%

    � � �

    2%

    � � �

    13%

    �� 85 ��� � � � �

    � �

    6958.7 �� � � � �

    ����

    52%

    ����

    11%

    � � ��

    14%

    � � ��

    12%

    ��� �

    9% ��

    1%

    � � ��

    1%

    �� 95 ��� � � � �

    � �

    � � � � � � � � �

    � � � � �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34

    4.8 最終能源消費趨勢最終能源消費趨勢最終能源消費趨勢最終能源消費趨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 1991

    851996

    902001

    952006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 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 ���� 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 � �� �� �� � 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 ���� 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 ����

    35

    4.9 主 要 能源主 要 能源主 要 能源主 要 能源消費相 關消費相 關消費相 關消費相 關 指 標指 標指 標指 標 ����������

    -5

    0

    5

    10

    15

    20%

    � � 74� � 1985

    781989

    821993

    861997

    902001

    952006

    ����������

    -5

    0

    5

    10

    15

    20

    25%

    � � 74� � 1985

    781989

    821993

    861997

    902001

    952006

    ����������

    0

    3

    6

    9

    12

    15

    %

    � � 74� � 1985

    781989

    821993

    861997

    902001

    952006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36

    4.9 主 要 能源消費相 關 指 標主 要 能源消費相 關 指 標主 要 能源消費相 關 指 標主 要 能源消費相 關 指 標 (續續續續) ����������

    -

    2.00

    4.00

    6.008.00

    10.00

    12.00

    14.00

    16.00

    %

    ��76� � 1987

    781989

    821993

    861997

    902001

    95200

    ��������������

    -5

    0

    5

    10

    15%

    � �74� � 1985

    781989

    821993

    861997

    902001

    952006

    ���������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

    � 74� � 1985

    781989

    821993

    861997

    902001

    952006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 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 ���� 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 � �� �� �� � 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 ���� 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 ����

    37

    4.10 各 部 門 能源消費量 及 其 佔 比各 部 門 能源消費量 及 其 佔 比各 部 門 能源消費量 及 其 佔 比各 部 門 能源消費量 及 其 佔 比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38

    4.11 總 體 能源需 求 與總 體 能源需 求 與總 體 能源需 求 與總 體 能源需 求 與 GDP 變 化 情 形變 化 情 形變 化 情 形變 化 情 形

    761987

    801991

    841995

    881999

    922003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

    � � �

    ��������

    952006

    註:以 民 國 90 年 固 定 價 格 計 算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4.12 最終最終最終最終能源消費與能源消費與能源消費與能源消費與 GDP 增 加 率增 加 率增 加 率增 加 率

    -4

    -2

    0

    2

    4

    6

    8

    10

    12

    14

    16

    ���������

    ��� � � � � �

    %

    ��76� � 1987

    781989

    821996

    861997

    902001

    952006

    註:以 民 國 90 年 固 定 價 格 計 算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 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 ���� 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 � �� �� �� � 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 ���� 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 ����

    39

    4.13 能源生 產 力 與 能源密 集 度能源生 產 力 與 能源密 集 度能源生 產 力 與 能源密 集 度能源生 產 力 與 能源密 集 度

    100.00

    105.00

    110.00

    115.00

    120.00

    125.00

    130.00

    135.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6� � 1987

    781989

    82199

    861997

    902001

    952006

    註:以 民 國 90 年 固 定 價 格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 報 (2006)

    4.14 能源生 產 力 指 數能源生 產 力 指 數能源生 產 力 指 數能源生 產 力 指 數 ((((部 門 別部 門 別部 門 別部 門 別 ))))

    30405060708090

    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

    ����

    ���� � ���

    � � �� � ���

    74� � 1985

    791990

    841995

    902001

    952006

    註:以 民 國 90 年 固 定 價 格

    資料來源:能 源指 標 季 報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40

  • 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 ���� 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 � �� �� �� � 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 ���� 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 ����

    41

    4.15 主 要 國 家 能源生 產 力 之 比 較主 要 國 家 能源生 產 力 之 比 較主 要 國 家 能源生 產 力 之 比 較主 要 國 家 能源生 產 力 之 比 較 ((((2005年年年年))))

    3.70 3.03

    6.255.26

    6.255.56

    8.336.25

    6.679.09

    4.55 2.94

    7.147.14

    4.764.76

    5.563.33

    ���

    � �

    � �

    � ��

    � �

    � �

    � �

    �� (2000�PPP � � )/ � � � �� (2000�� � )/ � � �

    註: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為 購 買 力 平 價 。

    資料來源:IEA / Energy Balances of OECD & Non-OECD Countries,2007

    4.16 平 均 每 人 能源消費與 用 電 量 變 化 情 形平 均 每 人 能源消費與 用 電 量 變 化 情 形平 均 每 人 能源消費與 用 電 量 變 化 情 形平 均 每 人 能源消費與 用 電 量 變 化 情 形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 1985

    781989

    821993

    861997

    952006

    902001

    資料來源:能 源統 計 年報 (2006)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42

    4.17 能源價格變化趨勢能源價格變化趨勢能源價格變化趨勢能源價格變化趨勢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1985

    791990

    851996

    902001

    952006

    註 1:國 內 省 產 煤 自 90年 1 月 起 停 產 。 註 2:高 級 汽 油 自 89年 1 月 起 停 產 。

    資料來源:能 源指 標 季 報

  • 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第 一 篇 ���� 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總 體 能源重 要指 標 � �� �� �� � 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第 四 章 ���� 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我 國能源使 用 現 況 ����

    43

  • 第二篇 我國節約能源現況 / 第一章 能源與環境主要議題

    第 1 章 能源與環境主要議題 1.1 地球溫暖化防止對策

    1.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1) 簡介

    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為了回應「第二次世界氣象大會」的建議,在 1990 年年會中通過設立「政府間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談判委員會」(Intergovem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 for a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INC/FCCC)的決議,並授予它起草公約條文及任何必要法律工具之權利。之後,「政府間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談判委員會」於 1991 年 2 月 4 日至 14日在華盛頓召開第一次會議,正式將氣候變化的問題端上聯合國的舞台。到 1992 年 5 月歷經 5 次的會議,超過 150 個國家的談判,於 1992 年 5 月 9 日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簡稱 FCCC)。

    1992 年 6 月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UNCED,又稱里約「地球高峰會議」)中有 155 個國家簽署這項公約。1993 年 12月 21 日第 50 個國家通過批准後,1994 年 3 月 21 日公約正式生效。本公約自 1992 年 6 月 20 日至 1993 年 6 月 19 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放供聯合國會員國或任何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成員國或國際法院的當事國和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簽署。

    43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44

    (2) 基本原則

    在氣候公約中「基本原則」的規範下,承擔不同的防制責任,因應氣候變遷。公約的原則如下述:

    1. 責任不同:締約方承擔共同但程度不同的責任與能力,「附件一締約方」須率先承擔責任,採取行動,防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公約 3.1 條)。

    2. 公平原則:應將公約中有特別需求或面臨特殊狀況的締約方(特別是開發中國家)所可能承擔之不成比例負擔或反常負擔列入公平考量(公約 3.2 條)。

    3. 防制措施:以「經濟有效」措施之「最低成本」防制氣候變遷(公約 3.3 條)。

    4. 經濟發展:締約方有權促進永續性經濟發展,並將經濟發展納入防制氣候變遷的關鍵考量因素(公約 3.4 及 3.5 條)。

    (3) 公約組織架構

    ◎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 of Parties,COP)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最高權力機構,其主要任務為監督公約執行情形,並採取適當措施推動公約運作。公約中關於 COP 功能規定如下:

    A.交換資訊(第七條) B.監督成員的防制是否充分(第七條) C.每年召開(第七條) D.建立程序以解決公約執行爭議(第十四條) E.採納公約修正案(第十五條) F.採納議定書(第十七條)

  • 第二篇 我國節約能源現況 / 第一章 能源與環境主要議題

    45

    ◎秘書處(SECRETARIAT)

    秘書處的職能主要為安排締約方會議及依本公約設立的附屬機構的各屆會議,並提供所需的服務;匯編和轉遞向其提交的報告;協助各締約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締約方匯編和轉遞公約規定所需的信息;編制關于其活動的報告,並提交給締約方會議;確保與其他有關國際機構的秘書處的必要協調;在締約方會議的全面指導下,訂立為有效履行其職能而可能需要的行政和合同安排;和行使本公約及其任何議定書所規定的其他秘書處職能和締約方會議可能決定的其他職能。

    ◎附屬履行機構(Subsidiary Body for Implementation,SBI)

    於 1995 年 3 月 COP1 決議成立,以協助 COP 評估並審查公約成員履行公約狀況。SBI 開放所有成員參與,由成員指派的氣候變遷相關事務專家組成,並定期向 COP 報告工作情形。在COP 指導下,SBI 按最新之氣候變遷科學認知,評估成員所採取之因,應行動與整體效果,並協助 COP 草擬因應對策與執行之。

    ◎附屬科技諮詢機構(Subsidiary Bod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ice,SBSTA)

    於 1995 年 3 月 COP1 決議成立,以提供 COP 及其附屬機構有關科學與技術之即時資訊與諮詢。SBSTA 是由成員指派的相關領域專家所組成,並向 COP 報告 SBSTA 工作情形與進展。

    (4) 公約締約方

    依據公約條文,公約締約方(Parties of Convention)的定義為:聯合國會員國、聯合國專門機構成員、國際法庭成員及區域經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46

    濟整合組織,在認可公約後第 90 天成為公約締約方。按公約基本原則,公約締約方依責任與能力的不同,分為以下 3 組:

    ◎附件一締約方(Annex I):

    共 37 個工業國(Industrialized Countries),包括 24 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會員國、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EU)、以及 12 個經濟轉型國(Countries with Economies in Transition)。本組國家於公約條文中有不具約束力之承諾:“率先於公元 2000 年將CO2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穩定於本國 1990 年的水平”(公約4.2)。至於公元 2000 年後的排放目標,則由AGBM協商之議定書或其他法律文件規範。目前的責任是按附件一國家通訊準則定期提交國家通訊(National Communication),陳述達成初期承諾所採取措施與預期成果,並建構全球氣候變化觀測系統。

    ◎附件二締約方 Annex II:

    包含 24 個 OECD 原創始國及歐盟,責任為提供技術及資金協助開發中國家因應氣候變遷。

    ◎非附件一締約方 Non-Annex I:

    所有非附件一國家的公約締約方。目前責任為:

    (i)按 IPCC“溫室氣體國家統計準則(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計算溫室氣體的排放與吸收;

    (ii)按“非附件一國家通訊準則(Guidel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ational communication by non-Annex I)”準備國家通訊,包括:國情、溫室氣體統計和擬採行防制步驟之一般性描述。

  • 第二篇 我國節約能源現況 / 第一章 能源與環境主要議題

    47

    2. 京都議定書

    (1) 制訂背景

    根據 1996 年 IPCC 發表的第二次評估報告,全球二氧化碳的濃度仍不斷上升,全球溫暖化的趨勢非常明確,原公約減量目標普遍認為並不被認真執行,在國際上引起很大的批評與爭議,於是於第二次締約國大會(COP2)要求訂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議定書,以管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當時對許多極富爭議之問題,雖未獲得解決,但已形成共識。基於公約採取「共同但具差異性的責任」,被公約列為附件一國家的工業先進國必須先行減量,因此 1997 年 12 月 1日至 11 日於日本京都舉行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COP3),共有159 個締約國、250 個非政府組織及各媒體總人數逾一萬人參加,並於會議中通過具法律效力之附件一國家減量議定書(又稱「京都議定書」)。

    (2) 內容摘要

    「京都議定書」係依據各國所提建議案再行協商以達共識,全文共 28 條及A、B兩個附件,主要內容如下:

    A. 總量管制:工業國家將削減溫室氣體總排放量 5.2%,與人為排放量自然成長趨勢比較約削減 30%。

    B. 個別或跨國合作減量。

    C. 目標期:減量成果以 2008~2012 五年平均為計算依據。

    D. 管制氣體:CO2、CH4、N2O氣體減量以 1990 為基準年。HFCs、PFCs、SF6氣體減量可採 1990 或 1995 為基準年。

    E. 排放量計算:1990 基準年為「淨排放量」,即人為排放量減去吸存量。而 1990 年後進行造林、植林與伐木產生之排放淨值可與人為排放量抵減。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48

    F. 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允許議定書簽約國彼此間可以進行排放交易。

    G. 成立「清潔發展機制」提供經援協助減量。罰則:將另行訂定。

    H. 生效期:1998 年 3 月 16 日起至 1999 年 3 月 15 日止為議定書公開簽署期間。獲國內法定程序通過之附件一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須佔所有附件一國家 1990 年總排放量 55%以上,且批准國家達 55 國以上其後 90 日議定書始生效。

    I. 非附件一國家:現階段並無新增減量義務。

    J. 原非附件一國家摩納哥、列茲敦斯登、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埃西亞列入減量國以 1990 年為基準年。

    K. 減量目標不同因各國情況而異。減量目標與期程如下所示。

    (3) 減量目標(根據 1997 年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之京都議定書)

    管制溫室氣體 基準年 目標年 削減比率 國家

    - 8%

    歐盟包括其 15 國

    瑞士、愛沙尼亞、斯洛伐克、立陶

    宛、捷克、拉脫維亞、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與非附件一國家摩納哥、

    斯洛維尼亞、列茲敦斯登 - 7% 美國

    - 6% 日本,加拿大,匈牙利,波蘭

    - 5% 克羅埃西亞 (非附件一)

    0% 紐西蘭,俄羅斯,烏克蘭

    + 1% 挪威

    + 8% 澳洲

    CO2

    CH4

    N2O

    HFCs

    PFCs

    SF6

    1990 2008~2012

    + 10% 冰島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

  • 第二篇 我國節約能源現況 / 第一章 能源與環境主要議題

    49

    (4) 簽署情形

    京都議定書於 2005 年 2 月 16 日正式生效。至 2007 年 12 月31 日為止共有 178 個國家批准京都議定書,其中附件一國家 37個,非附件一國家 141 個。然而因批准的附件一國家其 1990 年的排放總量只佔其總排放量的 63.7%。詳細內容請參閱 UNFCCC 網站。(http://unfccc.int/meetings/cop_10/items/2944.php)

    資料來源: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資訊網站

    3.台灣防止暖化對策

    (1) CO2減量策略定位規劃

    依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3 條的精神,各國在公平基礎上,負擔共同但有差異之責任;應考慮特別需求或面臨特殊狀況成員之負擔與能力;以成本有效政策措施,因應氣候變遷。並應以全球能源消耗及產品生命週期為考量觀點,於國際談判時爭取,以國家淨能源消耗所產生的CO2排放量及能承受之減量能力為國家減量負擔。 現階段,我國仍將循序漸進積極推動各部門減量能力建構與自願性減量等減緩措施,依據各部門減量能力,推動具有實質減量效果的措施;並因應未來國際溫室氣體減量模式於適當時機推動溫室氣體限量管制與交易( cap and trade )、碳稅等措施。 (2)我國CO2減量目標規劃: ( 未獲共識,待國家永續發展會議處理 ) 87 年全國能源會議訂定參考目標: 2020 年能源燃燒 CO2排放量降至 2000 年排放水準,依目前推估若欲達成確有困難,我國應重新檢討減量目標。 OECD 國家溫室氣體排放與 GDP 經濟成長間已呈現一種脫鉤之現象,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成長率至 OECD 國家水準可作為我國努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50

    力之目標,進一步努力使我國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能達 OECD 國家相同水準。 積極建立國家因應溫室氣體減量能力,規劃我國減量前景,尋求參與下階段京都議定書協商的管道,爭取我國最佳減量承諾。在我國未承諾減量前,執行各部門減量策略,分期估算 2010、2015、2020、2025 年 CO2與基準情景 (BAU) 比較的減量值,並每年考核其執行成效。 依據公約及京都議定書規範精神及現有管制原則,並參酌國際趨勢變化,適時修正分期策略減量值。本次能源會議規劃之整體因應策略,依據各部門規劃之政策措施 初步 估計,在 2010 年CO2可較基準情景減少 2,300 萬公噸, 2015 年CO2可減少 7,100 萬公噸,在 2020 年CO2可減少 12,100 萬公噸,在 2025 年CO2可減少 17,000 萬公噸。 (3)進行總體經濟之衝擊影響評估 後京都時期之國際減量模式發展快速,約有四十餘種型態,然而,比較受到重視的減量模式型態包括京都模式、密集度模式 ( 如美國模式 ) 、人均量模式及多階段減量模式等。且各國經濟、環境與社會條件差異,不同減量模式之經濟與環境衝擊效果不一,各國均積極展開各項減量模式的評估工作,以期能夠尋求最符合國家永續發展的減量模式,作為未來國際談判之依據。 因此,我國未來在推動溫室氣體限量管制與交易時,亦應作好國家總體的衝擊評估,此為擬定適當調適政策的基礎,且提高減量模式衝擊評估能力與正確性,將是各部門規劃長期減量政策的參考依據。 (4)研訂與推動減量之政策工具 ◎ 推動能源價格合理化,初期反映燃料成本,未來依據能源發電結 構變化及外部成本內生化等因素調整。 ◎建立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量配比之管制機制。 ◎檢討租稅減免與低利融資等政策工具,提高綠色生產誘因。

  • 第二篇 我國節約能源現況 / 第一章 能源與環境主要議題

    51

    ◎有效導入市場誘因工具,配合限量管制,推動 CO2 排放交易制度及課徵 碳稅 。

    (5)建立CO2減量之行政管理機制 ◎制定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以長期推動落實各部門減量行動。 ◎訂定溫室氣體減量法,提供溫室氣體減量工作法源依據。 ◎制定新設重大投資案 CO 2 排放源管理機制,包括新設重大投資案考量 CO 2 排放納入環評項目。 ◎推動能源、產業及交通政策環評。 ◎建立產業部門 CO 2 盤查與登錄制度。 ◎有效提升產業 CO 2 自願減量成效。 ◎建立部門間 CO 2 減量政策協調機制。 ◎輔導地方政府因應 CO 2 減量執行力。 ◎輔導企業建立環境會計帳。 (6)推行減量技術輔導 ◎協助研究機構將減量技術移轉產業。 ◎發展能源服務產業,加速擴散節能技術。 ◎扶植綠色能源科技產業,驅動減量技術生根。 (7)推動科技之研究發展 規劃能源科技研究發展政策,包括研擬能源效率提升技術獎勵、提高再生能源與替代能源技術研究經費、推動氫能源研發與利用及推動碳捕捉、碳儲存、碳固化與再利用之技術發展。 (8)厚植森林資源 ◎厚植森林資源增加森林碳量吸存功能,加強人工林撫育提昇生長量。 ◎建立農業與森林部門溫室氣體估算調查監測與驗證體系。 (9)參與國際合作 ◎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清潔發展機制基金投資與合作計畫。 ◎擴大爭取舉辦 CO 2 減量國際會議。 ◎鼓勵學術單位與 NGO 團體參與相關國際會議。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52

    (10)提高國民認知與全民參與 ◎鼓勵地方政府舉辦節能與 CO 2 減量活動。 ◎擴大推動對全民溫室氣體減量之教育與宣導。 ◎強化與相關 NGO 團體之夥伴關係。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 第二篇 我國節約能源現況 / 第一章 能源與環境主要議題

    1.2 二氧化碳排放與 GDP 成長趨勢(1990-2006 年)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CO2排放量

    GDP

    CO2(百萬公噸) GDP(百萬元.90年價格)

    資料來源:能源局

    1.3 燃料消耗之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千公噸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公噸/人

    總排放

    人均排放

    註:IPCC 指南部門方法計算。

    資料來源:能源局

    53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1.4 各部門燃料消耗之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千公噸

    能源工業 工業 運輸 商業 住宅 農林漁牧 其他

    資料來源:能源局

    1.5 能源使用排放二氧化碳結構(部門別)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90 2000 2006

    能源工業 工業 運輸 商業 住宅 農林漁牧 其他

    資料來源:能源局

    54

  • 第二篇 我國節約能源現況 / 第一章 能源與環境主要議題

    55

    1.6 各類能源之二氧化碳排放係數

    CO2排放指數

    能源別 原始單位 熱值 Kcal每單位熱值(十億焦耳)產生CO2量

    (公斤) 註 1

    每單位能源產生CO2量(公斤)

    每單位熱值(公秉油當量)產生CO2

    量(公噸)

    自產煤 公斤 6,200 25.8 2.41 3.49

    原料煤 公斤 6,800 25.8 2.48 3.38

    燃料煤 公斤 6,400 25.8 2.48 3.49

    焦 煤 公斤 7,000 29.5 3.11 3.99

    煤 氣 立方公尺 5,000 13.0 0.99 1.79

    煤 球 公斤 3,800 25.8 1.47 3.49

    高爐氣 立方公尺 713 66.0 0.72 9.07

    原 油 公升 9,000 20.0 2.74 2.74

    液化油 公升 8,900 20.0 2.71 2.74

    煉油氣 立方公尺 9,000 18.2 2.49 2.49 L P G 公升 6,635 17.2 1.74 2.36

    天然汽油 公升 6,700 17.2 1.75 2.35

    航空汽油 公升 7,500 18.9 2.15 2.59

    車用汽油 公升 7,800 18.9 2.24 2.59

    航空燃油 公升 8,000 19.5 2.37 2.67

    煤 油 公升 8,500 19.6 2.53 2.68

    柴 油 公升 8,800 20.2 2.70 2.76

    燃料油 公升 9,200 21.1 2.95 2.89

    潤滑油 公升 9,600 20.0 1.47 1.38

    柏 油 公升 10,000 22.0 0.00 0.00

    溶劑油 公升 8,300 20.0 2.52 2.74

    石油腦 公升 7,800 20.0 0.48 0.55

    石油焦 公斤 8,200 20.0 3.43 3.76

    烯 公升 5,600 20.0 0.24 0.55

    芳 香 公升 8,800 20.0 0.54 0.55

    其他石化 公升 9,000 20.0 2.74 2.74 L N G 公升 9,900 15.3 2.31 2.10

    天然氣 立方公尺 9,000 15.3 2.10 2.10

    電 度 860 - 0.66 -

    註 1*:採用 IPPC 部門方法,參考方法計算而得。IPP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56

    資料來源:能源局

  • 第二篇 我國節約能源現況 / 第一章 能源與環境主要議題

    57

    1.7 節約能源技術主要研究重點及工作內容

    1. 計劃研究宗旨

    (1) 能源科技研發目標

    以任務導向加強能源科技研究發展及推廣應用,永續提生能源生產力,以期達成下列目標: ■推動節約能源及提升能源效率,於 2020 年累積節約能源比率達

    28%以上。 ■推動新及淨潔能源之開發利用,於 2020 年再生能源發電容量備

    佔比達 10%以上。

    (2) 政策依據

    ■88.08 「全國能源會議結論具體行動方案」及「全面節約能源及提升能源效率推動計畫」

    ■90.05 「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 ■91.11 「五年籌撥一百億元經費規劃運用方案」 ■91.01 「再生能源發展方案」 ■94.06 「全國能源會議」結論具體行動方案 ■95.04 「國家永續發展會議」 ■96.11 「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

    (3) 能源科技工作之研發策略

    ■能源科技研發策略及資源規劃 ■再生能源技術之研發與推動 ■能源新利用技術之研發及應用 ■節約能源新技術之研發及推廣應用

    資料來源:能源局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58

    2. 節約能源技術

    研 究 重 點 工 作 內 容

    1.空調系統省能技術

    (1)變頻渦卷式壓縮機開發。 (2)R-407C 環保冷媒冷氣機開發。 (3)空氣過濾器改良。 (4)全熱交換器開發。 (5)20 噸高效率冷卻水塔研製。

    2.冷凍冷藏省能技術

    (1)省能冰箱開發。 (2)三噸半蓄冷式冷凍車開發。 (3)建立低溫物流加冷站。 (4)真空保溫片開發。

    3.熱能回收利用技術 (1)蓄熱器設計技術及製造技術。 (2)進行中溫及具腐蝕廢熱回收再利用。

    4.化工製程節能技術 (1)進行蒸發器開發。 (2)蒸餾製程節能改善。 (3)聚酯纖維染色技術研究。

    5.電力電子應用技術 (1)發展快速充電站技術。 (2)開發鉛酸電池組均勻充電器。 (3)進行切換式電路板銅箔電鍍電源設計開發。

    6.電能利用及監控技術

    (1)開發家庭自動化節能控制系統。 (2)開發省電廣告燈具。 (3)發展紅外線漆包線乾燥技術。 (4)發展智慧型照明管理技術。 (5)食品微波解凍技術。

    7.燃料電池技術

    (1) 進行低溫燃料電池研究:建立筆記型電腦用燃料電池組,目標規格為 12V、60Wh。

    (2) 磷酸式燃料電池:維持 200kW 實驗電廠正常運轉,並進行展示與推廣。

    8.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開發

    (1)進行單元電池製作技術開發,目標規格為 3.6V、10Ah。

    (2)進行模組電池(目標規格 25.2V、10Ah)關鍵零件設計開發、建立組裝技術及電池管理系統製作。

    9.電動機車關鍵技術

    (1)開發第二代雛型機車,目標規格:極速:55 公里/小時,加速 0~30 公尺:5 秒,爬坡:20 公里/小時(10°坡),續航力:45km/ECE 乙類行駛模態,電池壽命10,000 公里。

    資料來源:能源局 能源政策白皮書

  • 第二篇 我國節約能源現況 / 第一章 能源與環境主要議題

    59

    3. 替代能源技術

    研 究 重 點 工 作 內 容

    1.新能源應用技術

    (1)開發太陽能熱管集熱器,規格:集熱效率 45%,儲水槽容量為 150 公升。

    (2)推廣太陽能熱水系統,完成國內太陽能熱水系統安裝面積調查及廠商技術輔導。

    (3)開發廢塑膠氣化發電系統,規格為十瓩系統。 (4)一般塑料處理系統的運轉測試,規格每小時處理

    30 公斤塑料的系統。 (5)開發變色節能玻璃,規格為 10cm2。 (6)其它新能源規劃(海洋溫差發電、煤炭氣化)。

    2.太陽光電能技術

    (1)開發太陽電池發電系統,規格為併聯式 3 瓩發電系統。(2)進行太陽電池電力控制系統研發,規格為 3 瓩電力轉

    換器開發。 (3)進行國內太陽電池發電系統的實地監測與應用評估。

    資料來源:能源局 能源政策白皮書

    4. 相關研究計畫

    96 年度研究計畫

    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

    LED 照明技術研發與推廣計畫(1/3) 工業技術研究院

    輔導學校推動能源教育計畫(3/3) 臺灣師範大學

    車輛耗能管制驗證核章作業計畫(3/3) 工業技術研究院

    能源管理專業人才培訓推廣計畫(4/5) 中衛發展中心

    奈米觸媒應用於氣化合成氣淨潔發電技術研發與推廣計畫(3/4) 成功大學

    次世代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技術開發及人才培育計畫(3/4)

    元智大學

    冷凍空調及產業節約能源技術研發計畫 (3/4) 台北科大

    厭氧生物氫能技術研究發展計畫(3/4) 逢甲大學

    前瞻性太陽能應用技術研發計畫(3/4) 台灣大學

    能源科技計畫管理及知識資訊服務計畫(2/3) 中衛發展中心

    奈米晶體染料太陽電池應用研究計畫(1/4) 工業技術研究院

    節能知識網脈建構與技術推廣計畫(2/3) 工業技術研究院

  • 中華民國節約能源要覽

    60

    96 年度研究計畫

    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

    建築物能源管理及效率指標研究計畫(3/4) 中華建築中心

    節能標章推廣計畫(4/4) 工業技術研究院

    用電器具能源效率管理研究計畫(1/2) 台灣大電力

    研究試驗中心

    產業及政府機關節約能源技術服務計畫(3/4) 台灣綠色生產力

    基金會

    能源查核與耗能合理化輔導計畫(3/4) 工業技術研究院

    高效率馬達應用技術開發與推廣計畫(1/4) 工業技術研究院

    燃燒與熱能應用技術開發計畫(4/4) 工業技術研究院

    照明系統技術開發應用與前瞻技術研發計畫(3/4) 工業技術研究院

    冷凍空調檢測環境建構計畫(1/2) 工業技術研究院

    高效率產業與住商冷凍技術開發計畫(2/4) 工業技術研究院

    高效率小型空調設備技術開發及應用推廣計畫(3/4) 工業技術研究院

    高效率冰水機開發及中央空調系統效率提升技術研究計畫(3/4) 工業技術研究院

    住商節能監控系統與待機電力技術開發應用計畫(3/4) 工業技術研究院

    建築節能材料開發與應用計畫(3/4) 工業技術研究院

    纖維素轉化酒精前瞻性量產技術發展計畫(1/3) 行政院原能會 核能研究所

    氣化技術開發與淨煤技術發展計畫(2/4) 工業技術研究院

    二氧化碳再利用技術及封存潛能評估計畫(1/3) 工業技術研究院

    混合系統高功率中大型鋰電池及其應用技術開發計畫(2/4) 工業技術研究院

    混合動力車零組件關鍵技術發展計畫(1/4) 工業技術研究院

    氫能源開發與燃料電池應用計畫(3/4) 工業技術研究院

    綠色能源產業推廣及資料庫建構計畫(1/2) 工業技術研究院

    再生能源推廣應用及法制作業建構計畫(2/3) 工業技術研究院

    風能整體開發推動計畫(3/3) 工業技術研究院

    太陽能熱水系統推廣獎勵補助作業計畫(2/4) 成大基金會

    分散式發電併聯技術開發計畫(2/4) 工業技術研究院

    生質燃料技術開發與推廣計畫(3/4) 工業技術研究院

    太陽光電技術研發暨應用推廣計畫 (3/4) 工業技術研究院

    太陽光電政策研擬及推動計畫 工業技術研究院

  • 第二篇 我國節約能源現況 / 第一章 能源與環境主要議題

    61

    96 年度研究計畫

    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

    太陽熱能利用技術開發及推廣計畫 (3/4) 工業技術研究院

    95 年度研究計畫

    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

    次世代太陽電池研發與系統整合應用(1/1) 工業技術研究院

    高效率照明-LED 照明系統技術開發及推廣應用(1/1) 工業技術研究院

    風力機關鍵元件開發(1/3) 工業技術研究院

    地熱發電開發推動(1/1) 工業技術研究院

    輔導學校推動能源教育(2/3) 臺灣師範大學

    車輛耗能管制驗證核章作業(2/3) 工業技術研究院

    能源管理專業人才培訓推廣(3/5) 中衛發展中心

    奈米觸媒應用於氣化合成氣淨潔發電技術研發與推廣計畫(2/4) 成功大學

    次世代高溫質子交換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