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 JIANGXI DAILY 教育 2019 1 21 日 星期一 主编 周友珍 美编 范伊乐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教育部通报专项治理行动进展 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完成率 98.93%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全国校外培训机构 专项治理行动整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截至 2018 12 30 日,全国 2963 个县(市、区)已启 动专项治理整改工作,其中 2758 个县(市、区) 已基本完成专项治理整改任务,县(市、区)完 成率 93.08%通报指出,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 401050 所,存在问题机构 272842 所,现已完成整改 269911 所,整改完成率 98.93%。其中,北京、天 津、山西等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存在问题机 构已全部完成整改。 通报强调,未完成整改的省份要加快进 度,尽快完成整改工作。各地要结合近期开展 的各省份交叉核对工作,强化自查和督查,巩 固治理成果,严禁弄虚作假,确保培训机构整 改质量。要抓住寒假这一关键节点,加强热点 区域巡查,严格审核备案,加强培训管理,坚决 杜绝问题反弹。同时,要加快“全国中小学生 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的信息录入工 作,方便社会查询和监督,教育部近期将通报 各地录入进展情况。 (余 闯)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开展精准扶贫活动 1 15 日上午,江西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党委 书记万玉青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赴学院定 点帮扶村弋阳县叠山镇慈竹村,开展基层党建 共建示范基地揭牌、党建书籍捐赠、精准扶贫座 谈、扶贫产业考察、走访慰问等活动。据介绍, 学院将以共建党建示范基地为新的起点,坚定 不移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 精神,创新扶贫方式,努力开创叠山镇慈竹村扶 贫工作新局面。 学院一行人分成三个慰问小组,深入慈竹村 集中安置点的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 生活情况、身体状况、家庭收入、子女入学等情 况,将米、油和慰问金送到他们手里,并鼓励他们 坚定生活信心,克服困难,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对学院的关心关怀,村民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熊 彬) 集思广益借力发展 松柏学校教育集团即将成立 南昌市松柏学校教育集团成立在即, 1 16 日,学校邀请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开展评教 评学活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为学校进一步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出谋划策。 据悉,南昌市松柏小学始建于 1937 年,是一 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市级名 校。当日与会人士围绕学校管理、人才培养、课 程建设、教育研究、统战工作等方面工作建言献 策,希望学校以松柏教育集团的成立为契机,有 效移植本校区成功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模式,融合 具有校本特色的“青松”文化,积累经验,扩大影 响,把师生形象做优,把教学成果做大,把教学质 量做强,进一步优化学校品牌。 (范仁红 谢小怡) 天津规定中小学放假期间 禁止给家长“留作业” 天津市教委日前下发通知安排全市中小学 寒假工作,严禁各校寒假期间组织假期补课,同 时禁止学校给家长“留作业”。 天津市要求,加强寒假作业的指导,倡导布 置一些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严禁布置 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防止将 学生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学校应通过召开 家长会等途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 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督促孩子注意安全,加强体 育锻炼,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科学合理安排假期 生活。 此外,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 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引导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学生社会担当和公民责 任意识,过一个节俭、绿色、有意义的寒假。 (陈欣然) 江西日报特刊部重磅打造 江西日报新媒体微信公众号 JIAODIANGUANZHU 焦点关注 严禁有害 严禁有害 App App 进校园 进校园 监管缺位 行业火爆催生乱象 校外辅导一直是广受家长 们青睐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 教育的补充,家长们希望用这种 方式来提升孩子的成绩、学习能 力。随着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 量的节节攀升,移动互联网技术 迅速融入教育行业中,催生了一 批学习类 App但由于行业缺乏监管,导致 出现各类负面现象。2017 8 月,学习类软件涉黄的新闻就成 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同行之间 互相抹黑、登陆对方软件发色情 内容的指责也首次让教育类 App 的乱象浮出水面。 这种现象并没有随着媒体 的关注而被斩草除根。近日,有 媒体对 30 家热门在线教育类 App 进行测试,发现在“学习宝” “天天乐乐课”等软件的社区板 块中发现了软色情内容。 除此之外,教育类 App 还被 指责加重了课业负担和经济负 担,成了变相的课外教育辅导。 这与教育部门近年来大力推行 的减负政策背道而驰。 “我们使用的这款软件就有 会员功能,”家长王猛表示,他的 女儿今年上中学,“花费 300 多块 钱开通会员,就能查看成绩分析 报告和排名,还有一些诸如在 App 里做题等功能。” 许多家长表示虽然并不需 要强制购买付费,但令他们担忧 的问题仍然存在。“软件中设置 了许多 PK 类的游戏,还有论坛, 里面有人发布小说、帖子。我也 听说了有的软件中存在不健康 的内容,因为帖子实时更新,我 们也很难知道孩子究竟看了什 么。”王猛说。 乱象被踩刹车 打响校园“保卫战” 行业的混乱很快引起了相 关部门的重视。全国扫黄打非 办公室在 2018 年护苗行动中,首 次专门提出了严格整治教育类 App 的要求。2018 10 月,根据 媒体报道和举报线索,全国“扫 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多部门开展 学习类 App 专项整治工作,着重 处理传播低俗色情内容问题。 北京市依法关停“互动作 业” App,对经营单位作出行政处 罚;上海市查处了“纳米盒”教育 App,责令其进行整改并关闭涉 事内容板块,并对涉案单位予以 行政处罚。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 严禁有害 App 进入中小学校园 的通知》。《通知》对教育类 App 的监管已然升级,从内容到准入 门槛,再到收费和学生数据隐私 保护,以及管理主体都提出了明 确的要求。 这份被称为“最严学习类 App”监管令出台后,对业界造成 了巨大的影响。上海祖庭教育 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介绍, 早在一年前,各地的教育部门就 开始了摸排。“这次整顿对资源 类在线教育软件影响最大,想要 进入学校的门槛变得更高了。” 王斌介绍,目前相当一部分 教育类 App 依赖置入游戏、广告 赚钱,而《通知》明确指出,凡包 含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 链接,要立即停用,并将涉嫌违 法违规的 App 交由当地公安部 门查处,“坚决杜绝有害 App 蚀校园”。 杜绝有害 App 家长作用不可少 “学习类的 App 很多时候还 是有作用的,可以减轻一些简单 重复的劳动,重要的是如何合理 地使用它,”一位中学老师表示, “比如里面的类型题库,可以很 直观地展示学生的知识盲点,集 中补足短板。”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在互 联网时代,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利 用网络和手机 App 学习时,要加 以积极引导,培养孩子健康的作 业习惯。“这次《通知》主要针对 如何禁止有害 App 进校园,强调 的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的责 任,而家长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熊丙奇表示,一是学校在推荐学 生使用 App 时,应该通过家长委 员会的审议、同意,让家长知晓 学生使用 App 的情况,并告诉家 长应该履行的监护责任;二是家 长在学生使用 App 时,要切实尽 到监护责任,及时查看 App 的内 容更新,引导学生养成健康使用 App 的习惯。 (杨 仑) 教育部对乱象踩刹车 教育部对乱象踩刹车 教育部近日下发了《关于严禁有害 App 进入中小学校 园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为教育类 App 乱象踩下了 刹车,并明确指出,将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今后此类 App 要进入校园,先得带上“紧箍咒”。 JIAOYUYAOWEN 教育要闻 这个寒假 这个寒假 “我们有优秀的师资”“我们的 课程设计合理”“我们提供人性化服 务”……寒假到来之际,各大培训机 构吆喝声此起彼伏。而事实是,你给 孩子选择的培训班,有可能是“无证 经营”,还有可能上了黑名单,这样的 培训班敢给孩子报吗? 一批办学机构被点名 “越是好学校,竞争越激烈,不少校外机构就利用 了家长们的这种心理。”南昌一小学毕业生家长直言, 抢跑、托管、提优、补差,家长的焦虑及需求,为鱼龙混 杂的培训机构,催生出一个庞大的市场。 有数据显示, 2008 年南昌市有合法的民办教育培 训机构 89 所,到 2018 年南昌市共有面向中小学生的 校外培训机构 660 所,办学内容涉及学科、艺术、体育、 营地、科普、职业技能等领域。 “必须将‘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结合起来,加 强对白名单持证机构的监管,督促灰名单机构整改, 加快清理黑名单机构,彻底净化教育培训市场。”自去 4 月份以来,南昌市通过组建联合执法队伍,重点针 对“无证无照”、超经营范围、违规跨区域设点、居民小 区“作坊式”培训机构、跨学期或跨年收费等进行地毯 式摸排:对“有照无证”开设校外培训活动的机构限期 整改;对不符合消防设置要求的培训机构,整改达标 验收合格恢复开办,整改不达标的予以停业整顿,直 至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 就在上周,南昌市又公布了一批西湖区校外培训 机构黑名单,晨露教育、康大教育、华文数码书画、爱 上舞蹈……这些“上榜”的校外培训机构家长可要留 意了,寒假报班建议“绕道而行”。 接下来,南昌市教育局还将继续重点巡查校外培 训机构集中的热点区域,一旦发现培训机构违规开展 培训,坚决予以严肃查处,避免产生新一轮“培训 热”。同时,对各个辖区内的教育机构再次进行全面 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点做好学科类培训监控, 防止部分培训机构卷土重来,超前超标开展培训。 违规补课红线踩不得 与“违规补课禁令”配套的,是严厉的监管与处罚 措施。 近日,江西省教育厅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师 德师风建设 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寒假期间违规 补课的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校(含民办中小学校)寒假期间务必做到“三个一律、三个严禁”,学校和教师 一旦踩了红线,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取 消评优评先资格、工作约谈、责令检查、诫勉谈话、行政 处分、调离直至撤职和取消教师资格等处理。 通知要求,学校一律不得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 新课,一律不得举办学科培训班、特长班、奥赛班、兴 趣班、提高班等,一律不得将校园、校舍出租给其他教 育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 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违规补课,严禁在职中小 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 员会等组织的违规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 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高三年级 的学生,在坚持自愿和不收费的原则下,可在寒假非恶 劣天气适当安排教学,时间不超过寒假假期的1/3督查组在寒假将开展明察暗访,对发现的违规补 课学校以及校长、教师,将责成属地教育行政部门严 肃处理并公开曝光;对违规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 进行约谈并在省教育厅备案,同时在当年县级政府高 质量发展教育考核中记监管不力 1 次并倒扣分数;对 违规的民办中小学校,将约谈学校举办者,情节严重 的,给予缩减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招生直至吊销 办学许可证的处罚。 疏堵结合“家校社”真融合 南昌市教育局局长谢为民坦言:“家长对课余辅 导确实有着现实的需求,尤其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尚不充分的当下,我们应该正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 的渴求,而有所作为。” 南师附小校长易艳丹认为,一方面要坚决取缔违 规的校外培训机构,取消各种违反成长规律的竞赛和 择校考试,另一方面应利用家长课堂、家长学校、家校 互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转变心态,去功利化,认识 “知行意”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认清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同时推行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 时间,有充足的运动和阅读时间,回归整体发展之路。 明确了疏堵结合的工作思路,南昌市教辅中心应 运而生。该中心实行两级运作,由南昌市教育科学研 究所牵头组建市本级教辅中心,在全市直属 28 所学校 分别设立教辅分中心。每年,南昌市财政拨出 1000 元专项经费给予保障,参与教辅的教师按每节课 50 给付劳务费,并在评先、推优和晋级等方面予以同等 优先考虑。 学生可以通过教辅中心的线上云平台、线下面授 等多种渠道与名师沟通,教辅中心还提供小提琴、足 球、 3D 打印等兴趣课程。目前教辅中心云平台注册 学生超过 6 万人、教师超过 4000 名,通过双休日面授 和网上答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服务。 (皓琳 小路) 违规补课要不得 违规补课要不得 新闻链接 中小学校组织和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 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 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校外培训机构聘用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各级教研员参与有偿补课。 违规补课治理重点

焦点关注 JIAODIANGUANZHU 这个寒假 违规补课要不得epaper.jxwmw.cn/resfile/2019-01-21/11/11.pdf · 指责加重了课业负担和经济负 担,成了变相的课外教育辅导。

  • Upload
    others

  • View
    1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焦点关注 JIAODIANGUANZHU 这个寒假 违规补课要不得epaper.jxwmw.cn/resfile/2019-01-21/11/11.pdf · 指责加重了课业负担和经济负 担,成了变相的课外教育辅导。

11JIANGXI DAILY教 育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 主编 周友珍 美编 范伊乐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教育部通报专项治理行动进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完成率98.93%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全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整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截至2018年 12月 30日,全国 2963个县(市、区)已启动专项治理整改工作,其中 2758 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专项治理整改任务,县(市、区)完成率 93.08%。

通报指出,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存在问题机构 272842 所,现已完成整改269911 所,整改完成率 98.93%。其中,北京、天津、山西等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存在问题机构已全部完成整改。

通报强调,未完成整改的省份要加快进度,尽快完成整改工作。各地要结合近期开展的各省份交叉核对工作,强化自查和督查,巩固治理成果,严禁弄虚作假,确保培训机构整改质量。要抓住寒假这一关键节点,加强热点区域巡查,严格审核备案,加强培训管理,坚决杜绝问题反弹。同时,要加快“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的信息录入工作,方便社会查询和监督,教育部近期将通报各地录入进展情况。 (余 闯)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开展精准扶贫活动

1月 15日上午,江西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万玉青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赴学院定点帮扶村弋阳县叠山镇慈竹村,开展基层党建共建示范基地揭牌、党建书籍捐赠、精准扶贫座谈、扶贫产业考察、走访慰问等活动。据介绍,学院将以共建党建示范基地为新的起点,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精神,创新扶贫方式,努力开创叠山镇慈竹村扶贫工作新局面。

学院一行人分成三个慰问小组,深入慈竹村集中安置点的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身体状况、家庭收入、子女入学等情况,将米、油和慰问金送到他们手里,并鼓励他们坚定生活信心,克服困难,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对学院的关心关怀,村民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熊 彬)

集思广益借力发展松柏学校教育集团即将成立

南昌市松柏学校教育集团成立在即,1月 16日,学校邀请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为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出谋划策。

据悉,南昌市松柏小学始建于 1937年,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市级名校。当日与会人士围绕学校管理、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育研究、统战工作等方面工作建言献策,希望学校以松柏教育集团的成立为契机,有效移植本校区成功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模式,融合具有校本特色的“青松”文化,积累经验,扩大影响,把师生形象做优,把教学成果做大,把教学质量做强,进一步优化学校品牌。

(范仁红 谢小怡)

天津规定中小学放假期间禁止给家长“留作业”

天津市教委日前下发通知安排全市中小学寒假工作,严禁各校寒假期间组织假期补课,同时禁止学校给家长“留作业”。

天津市要求,加强寒假作业的指导,倡导布置一些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防止将学生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学校应通过召开家长会等途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督促孩子注意安全,加强体育锻炼,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科学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此外,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引导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学生社会担当和公民责任意识,过一个节俭、绿色、有意义的寒假。

(陈欣然)

江西日报特刊部重磅打造江西日报新媒体微信公众号

JIAODIANGUANZHU

焦 点 关 注

严禁有害严禁有害AppApp进校园进校园监管缺位行业火爆催生乱象

校外辅导一直是广受家长们青睐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家长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提升孩子的成绩、学习能力。随着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节节攀升,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融入教育行业中,催生了一批学习类App。

但由于行业缺乏监管,导致出现各类负面现象。2017 年 8月,学习类软件涉黄的新闻就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同行之间互相抹黑、登陆对方软件发色情内容的指责也首次让教育类App的乱象浮出水面。

这种现象并没有随着媒体的关注而被斩草除根。近日,有媒体对 30 家热门在线教育类App进行测试,发现在“学习宝”

“天天乐乐课”等软件的社区板块中发现了软色情内容。

除此之外,教育类App还被指责加重了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成了变相的课外教育辅导。这与教育部门近年来大力推行

的减负政策背道而驰。“我们使用的这款软件就有

会员功能,”家长王猛表示,他的女儿今年上中学,“花费300多块钱开通会员,就能查看成绩分析报告和排名,还有一些诸如在App里做题等功能。”

许多家长表示虽然并不需要强制购买付费,但令他们担忧的问题仍然存在。“软件中设置了许多PK类的游戏,还有论坛,里面有人发布小说、帖子。我也听说了有的软件中存在不健康的内容,因为帖子实时更新,我们也很难知道孩子究竟看了什么。”王猛说。

乱象被踩刹车打响校园“保卫战”

行业的混乱很快引起了相

关部门的重视。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2018年护苗行动中,首次专门提出了严格整治教育类App的要求。2018年 10月,根据媒体报道和举报线索,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多部门开展学习类App专项整治工作,着重处理传播低俗色情内容问题。

北京市依法关停“互动作业”App,对经营单位作出行政处罚;上海市查处了“纳米盒”教育App,责令其进行整改并关闭涉事内容板块,并对涉案单位予以行政处罚。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严禁有害 App 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通知》对教育类 App的监管已然升级,从内容到准入门槛,再到收费和学生数据隐私保护,以及管理主体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这份被称为“最严学习类

App”监管令出台后,对业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上海祖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介绍,早在一年前,各地的教育部门就开始了摸排。“这次整顿对资源类在线教育软件影响最大,想要进入学校的门槛变得更高了。”

王斌介绍,目前相当一部分教育类App依赖置入游戏、广告赚钱,而《通知》明确指出,凡包含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要立即停用,并将涉嫌违法违规的 App 交由当地公安部门查处,“坚决杜绝有害 App 侵蚀校园”。

杜绝有害App家长作用不可少

“学习类的App很多时候还是有作用的,可以减轻一些简单

重复的劳动,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地使用它,”一位中学老师表示,

“比如里面的类型题库,可以很直观地展示学生的知识盲点,集中补足短板。”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利用网络和手机App学习时,要加以积极引导,培养孩子健康的作业习惯。“这次《通知》主要针对如何禁止有害App进校园,强调的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的责任,而家长的作用也不可或缺。”熊丙奇表示,一是学校在推荐学生使用App时,应该通过家长委员会的审议、同意,让家长知晓学生使用App的情况,并告诉家长应该履行的监护责任;二是家长在学生使用App时,要切实尽到监护责任,及时查看App的内容更新,引导学生养成健康使用App的习惯。 (杨 仑)

教育部对乱象踩刹车教育部对乱象踩刹车

教育部近日下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

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教育类App乱象踩下了

刹车,并明确指出,将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今后此类App想

要进入校园,先得带上“紧箍咒”。

JIAOYUYAOWEN

教 育 要 闻

这个寒假这个寒假

“我们有优秀的师资”“我们的

课程设计合理”“我们提供人性化服

务”……寒假到来之际,各大培训机

构吆喝声此起彼伏。而事实是,你给

孩子选择的培训班,有可能是“无证

经营”,还有可能上了黑名单,这样的

培训班敢给孩子报吗?

一批办学机构被点名

“越是好学校,竞争越激烈,不少校外机构就利用了家长们的这种心理。”南昌一小学毕业生家长直言,抢跑、托管、提优、补差,家长的焦虑及需求,为鱼龙混杂的培训机构,催生出一个庞大的市场。

有数据显示,2008年南昌市有合法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89所,到 2018年南昌市共有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660所,办学内容涉及学科、艺术、体育、营地、科普、职业技能等领域。

“必须将‘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结合起来,加强对白名单持证机构的监管,督促灰名单机构整改,加快清理黑名单机构,彻底净化教育培训市场。”自去年4月份以来,南昌市通过组建联合执法队伍,重点针对“无证无照”、超经营范围、违规跨区域设点、居民小区“作坊式”培训机构、跨学期或跨年收费等进行地毯式摸排:对“有照无证”开设校外培训活动的机构限期整改;对不符合消防设置要求的培训机构,整改达标验收合格恢复开办,整改不达标的予以停业整顿,直至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

就在上周,南昌市又公布了一批西湖区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晨露教育、康大教育、华文数码书画、爱上舞蹈……这些“上榜”的校外培训机构家长可要留意了,寒假报班建议“绕道而行”。

接下来,南昌市教育局还将继续重点巡查校外培

训机构集中的热点区域,一旦发现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培训,坚决予以严肃查处,避免产生新一轮“培训热”。同时,对各个辖区内的教育机构再次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点做好学科类培训监控,防止部分培训机构卷土重来,超前超标开展培训。

违规补课红线踩不得

与“违规补课禁令”配套的,是严厉的监管与处罚措施。

近日,江西省教育厅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寒假期间违规补课的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校(含民办中小学校)在寒假期间务必做到“三个一律、三个严禁”,学校和教师一旦踩了红线,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工作约谈、责令检查、诫勉谈话、行政处分、调离直至撤职和取消教师资格等处理。

通知要求,学校一律不得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一律不得举办学科培训班、特长班、奥赛班、兴趣班、提高班等,一律不得将校园、校舍出租给其他教育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违规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违规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高三年级的学生,在坚持自愿和不收费的原则下,可在寒假非恶劣天气适当安排教学,时间不超过寒假假期的1/3。

督查组在寒假将开展明察暗访,对发现的违规补课学校以及校长、教师,将责成属地教育行政部门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对违规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约谈并在省教育厅备案,同时在当年县级政府高质量发展教育考核中记监管不力 1次并倒扣分数;对违规的民办中小学校,将约谈学校举办者,情节严重的,给予缩减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的处罚。

疏堵结合“家校社”真融合

南昌市教育局局长谢为民坦言:“家长对课余辅导确实有着现实的需求,尤其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尚不充分的当下,我们应该正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而有所作为。”

南师附小校长易艳丹认为,一方面要坚决取缔违规的校外培训机构,取消各种违反成长规律的竞赛和择校考试,另一方面应利用家长课堂、家长学校、家校互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转变心态,去功利化,认识

“知行意”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认清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同时推行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充足的运动和阅读时间,回归整体发展之路。

明确了疏堵结合的工作思路,南昌市教辅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实行两级运作,由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牵头组建市本级教辅中心,在全市直属28所学校分别设立教辅分中心。每年,南昌市财政拨出1000万元专项经费给予保障,参与教辅的教师按每节课50元给付劳务费,并在评先、推优和晋级等方面予以同等优先考虑。

学生可以通过教辅中心的线上云平台、线下面授等多种渠道与名师沟通,教辅中心还提供小提琴、足球、3D打印等兴趣课程。目前教辅中心云平台注册学生超过 6万人、教师超过 4000名,通过双休日面授和网上答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服务。 (皓琳 小路)

违规补课要不得违规补课要不得

新 闻 链 接

① 中小学校组织和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② 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

③ 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

④ 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⑤ 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⑥ 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⑦ 校外培训机构聘用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各级教研员参与有偿补课。

违规补课治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