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09 年,1 卷,1 期,057-07357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二十四縣市民眾及警察為對象(N=2922)。研究發現,目前政府重大治安策略及警察 各項勤務活動當中,仍是以剛性勤務偵破刑案降低犯罪率為主的傳統警察角色,但是民眾心目中最深層的感 受,不應該是犯罪數據的安撫。在都市化的過程當中,犯罪案件所衍生的危機感受程度,會從財產性犯罪演 變為暴力性犯罪,再趨於一致。不同的縣市民眾對犯罪類型所造成的衝擊感受印象知覺,顯示出各縣市間的 治安結構是截然不同的。犯罪類型屬性與治安結構間,不因人口密度、土地面積及都市化程度而有所差異, 但每一縣市有屬於自己的犯罪類型屬性,在治安策略的擬訂上應以縣市為單位。 關鍵詞:犯罪類型、治安結構、策略分析、多元尺度法、階層線性模式。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 譚子文 國立中正大學 廖世義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論文編號:IJCS2008001 收稿 2009 2 12 日→第一次修正 4 6 日→第二次修正 5 20 日→正式接受 7 13 作者譚子文為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生,地址:900 屏東市民安路 33 4 號,電話:+886-8-7346104 106E-mail[email protected]。通訊作者廖世義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地址:900 屏東市崇德 一路 5-1 號,電話:+886-8-7703202 7693E-mail[email protected]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商 略 學 報 2009 年,1 卷,1 期,057-073。

57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二十四縣市民眾及警察為對象(N=2922)。研究發現,目前政府重大治安策略及警察

各項勤務活動當中,仍是以剛性勤務偵破刑案降低犯罪率為主的傳統警察角色,但是民眾心目中最深層的感

受,不應該是犯罪數據的安撫。在都市化的過程當中,犯罪案件所衍生的危機感受程度,會從財產性犯罪演

變為暴力性犯罪,再趨於一致。不同的縣市民眾對犯罪類型所造成的衝擊感受印象知覺,顯示出各縣市間的

治安結構是截然不同的。犯罪類型屬性與治安結構間,不因人口密度、土地面積及都市化程度而有所差異,

但每一縣市有屬於自己的犯罪類型屬性,在治安策略的擬訂上應以縣市為單位。

關鍵詞:犯罪類型、治安結構、策略分析、多元尺度法、階層線性模式。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

譚子文國立中正大學

廖世義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論文編號:IJCS2008001

收稿 2009 年 2 月 12 日→第一次修正 4 月 6 日→第二次修正 5 月 20 日→正式接受 7 月 13 日

作者譚子文為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生,地址:900 屏東市民安路 33 巷 4 號,電話:+886-8-7346104 轉 106,E-mail:[email protected]。通訊作者廖世義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地址:900 屏東市崇德

一路 5-1 號,電話:+886-8-7703202 轉 7693,E-mail:[email protected]

Page 2: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2009, Vol. 1, No. 1, 057-073

58

The sample surveyed in this study was the public and police living in 24 counties and cities in Taiwan. A total of 3,500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and 2,922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rrent major government strategy for public order and police duties focuses on reducing crime rates; however, these strategies should not be merely to pacify the populace with positive crime data, and neglect their most deep-seated feelings.

A three-dimensional scatter plot used to describe the sense of crisis indicated that public awareness is compatible with that of the police in terms of crime prevention, but they are not identified with the public security policy. Accordingly, the current public security strategy does not conform to public expectations .Furthermore, the crisis perception of different crime type is contingent o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impact of violent sexual crime is perceived 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property crime at more urbanized area. Nevertheless, in highly urbanized city or county, the impact of both crime type is perceived as equally intensive. The impact of the crime type was perceived differently, and it indicates the public security structure is various in different city and county.

Key Words: Crime Type, Public Security Structure, Strategy Analysis,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The Effects of Crime Type on the Perception of Crisis Tzyy-Wen Tan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Shu-Yi Liaw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aper No.:IJCS2008001

Received February 12, 2009 → First Revised April 6, 2009 → Second Revised May 20, 2009 → Accepted July 13, 2009

Tzyy-Wen Tan is a Postgraduate Candidate in the Department and Graduate Institute of Criminology,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No.4, Ln. 33, Min-an Rd., Pingtung City, Pingtung County 900, Taiwan, Tel:+886-8-7346104 ext. 106, E-mail:[email protected]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Shu-Yi Liaw,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o.5-1, Chongde 1st Rd., Pingtung City, Pingtung County 900, Taiwan, Tel:+886-8-7703202 ext. 7693, E-mail: [email protected]

Page 3: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2009 T.-W. Tan and S.-Y. Liaw 59

緒言

Garofalo (1981) 指出,一般民眾犯罪被害恐懼感

的程度遠高於實際犯罪的嚴重程度,許多民眾雖未遭受

犯罪被害,卻存在有犯罪被害恐懼感,代表著民眾對自

身及財產安全感到不安的情緒,及犯罪發生所造成的危

機感受及衝擊量與民眾日常生活,及警察勤業務切身關

聯發生的因素,故從犯罪統計資料及相關文獻內,將本

研究擬討論之犯罪類型擇定為殺人、擄人勒贖、強盜搶

奪、恐嚇取財、性侵害案件、竊盜、詐騙(財)、毒品、

公共運輸設備遭毀損竊盜及其他(已嚴重影響交通安

全、犯罪手法殘酷、情節離奇、深切影響社會治安、震

撼社會人心案件)等十種。然而,無論犯罪的原因為何,

法律通常是以群體的方式來界定行為,並加以處理。

而為便於研究,犯罪學者也往往將行為或犯罪者加以分

類。因此,本研究將此十種犯罪類型再予以區分為暴力

性犯罪、財產性犯罪、一般刑案等三類,擬藉由犯罪類

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之探討,比較民眾與警察在犯

罪所造成的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之影響認知上的差異,

將有助於人們對於台灣社會治安的看法和爭議,此為本

研究的第一個動機。

犯罪學者長久以來即認為社會失序、混亂、社區

依附等因素,與犯罪相關的恐懼之間有顯著的連結關

係 (Schafer et al., 2006),甚而有部分研究指出民主亦

會增加犯罪 (Lin, 2007; Garoupa and Klerman, 2002;

Eisner, 2001)。根據蔡德輝、楊士隆 (2004) 對台灣社會

長期觀察發現,各類型犯罪之衍生與陸續發生,與下列

各項因素有關,包括:屬宏觀層面的都市化、經濟發展、

貧富差距過大、社會解組加劇、婦女勞動參與率提昇、

離婚率增加等;介於鉅觀與微觀之間的有家庭、學校、

其他社會控制相關機制功能不彰等問題;屬於微觀的

為個人生物(生理)之缺陷與心理偏差因素等與環境

產生互動。犯罪預防是國家對人民生命財產保護的一

種承諾,是阻卻與犯罪有關的因素,所以瞭解犯罪現

象,判斷犯罪的成因,及健全犯罪人之社會能力,並

進一步探討減少促進犯罪情況聚合之因素,則是本研

究的第二個動機。

一般的犯罪類型研究,大多以整個台灣地區的犯罪

資料作為分析的樣本,或是以單一縣市的範圍探討,除了

針對個別犯罪理論進行驗證外,大都忽略了先行分析理

論的差異之處,均以理論而非針對整體治安環境提出治

安策略建議。未重視每個理論背後的差異之處,貿然整

合的結果,反而變成了理論拼裝車 (Einstadter and Henry,

1995),只有理論上的空談,現象無從檢驗。另外,在犯

罪防治等相關議題的實證研究上,為了達到統計分析的

可行性,也經常發現研究者忽略構念對應的分析層次的

現象,對於縣市跨層級的問題,仍採取單一分析層次的

作法,而將其他較高層次的資料打散分配給個人或是予

以捨棄;再不然就是以較高層次的單位作為分析單位(例

如鄉鎮或是縣市),而將較低層次的資料加以合併或捨

棄。因而理論思維與實徵策略的不一致,使得我們在犯

罪防治知識的累積受到層次謬誤的干擾。基於上述理由,

本研究藉由犯罪類型對衝擊程度的探討,以台灣地區

二十四縣市為研究對象,針對以往犯罪研究的疏漏提出

探討,以了解縣市間治安結構的差異,此為本研究的第

三個動機。

本研究藉由問卷調查分別從民眾及警察的觀點,分

析台灣地區二十四個縣市受訪者,應用跨層次分析以求

能更精確地估計個人及縣市不同層級的研究變數和它們

之間的關係,作為各個不同縣市治安結構的推論依據,

並針對民眾及警察,以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之觀點檢視

犯罪類型對治安結構之影響,建立知覺圖以幫助瞭解民

眾及警察對各縣市的治安結構印象及犯罪類型屬性,提

供警政工作者在決策的評估面上,明瞭治安策略能否確

實解決問題,是否符合民眾的要求。並據以提出治安策

略建言,以提供治安單位作為犯罪防治之參考,此為本

研究的第四個動機。並希望能達到目的如下:1. 警察及

民眾在犯罪類型對個人危機感受程度的影響;2. 犯罪類

型屬性對縣市治安結構的影響;3. 警察及民眾在犯罪類

型對個人衝擊程度之影響及其印象知覺;4. 警察及民

眾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之相關性;5. 瞭解台灣地區

二十四個縣市於犯罪類型之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認知,

進而提出對應之犯罪防治策略。

文獻探討

犯罪類型與治安結構

犯罪學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衡量、瞭解與控制犯罪

行為。其中最為基礎的衡量犯罪行為部分,也就是在衡

量犯罪發生數量、犯罪型態、發生地點以及瞭解相關社

Page 4: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60 Decemb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會因素後,提供政府有關單位擬訂犯罪預防計畫及刑事

司法機構資源的規劃,並協助犯罪學家瞭解犯罪行為的

性質及原因。據此,犯罪類型的探討,對犯罪本質之瞭

解,後續的研究以及預防對策的擬訂是相當重要的。因

此,在進行犯罪預防實務工作時,常常要藉助於犯罪類

型的研究(蕭銘慶,2005),考量與民眾日常生活及警

察勤業務切身關聯發生的因素,故從犯罪統計資料及相

關文獻內,將本研究擬討論之犯罪類型擇定為暴力性犯

罪、財產性犯罪、一般刑案等三類:1. 暴力性犯罪:由

於本研究所欲探討的主要焦點是因暴力而產生的身體傷

害,因此選擇強盜搶奪、殺人、恐嚇取財、性侵害案等

為暴力犯罪觀察的對象。擄人勒贖有時雖無身體傷害的

產生,但也有暴力或強制力量的使用,故亦歸類為暴力

犯罪;2. 財產性犯罪:本研究選擇竊盜及詐騙(財)作

為財產性犯罪所欲探討之範疇;3. 一般刑案:在暴力性

犯罪及財產性犯罪之外,本研究將毒品、公共運輸設備

遭毀損及竊盜、其他(已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犯罪手法

殘酷、情節離奇、深切影響社會治安、震撼社會人心案

件)等犯罪類型劃分為一般刑案。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為社會治安正在惡化當中的感受迷思。侯崇文、林燦璋

(1996) 將社會治安概念劃分為客觀和主觀兩個構面,主

觀構面包括民眾的治安安全感和警察滿意度,而客觀的構

面則涵蓋官方的犯罪統計和犯罪被害調查。因此,狹義

的社會治安概念包括一個社會犯罪的發生,而廣義的社

會治安概念則擴及政府對犯罪所採取的抗制措施(陳玉

書,2004)。Gottfredson and Hirschi (1990) 利用晚近以

來闡釋犯罪發生條件的「日常活動理論」(routine activity

theory)、「生活型態理論」(lifestyle theory) 以及 「機會

理論」(opportunity theory),來說明各主要犯罪類型(如

強盜搶奪、汽車竊盜、殺人、強制性交、毒品濫用等)

發生之條件及結構。他們提出犯罪雖然是行為者「犯罪

性」的產物,但是也需要環境條件的配合,瞭解犯罪發

生的環境條件,也許可以適當的建構犯罪者的形象。綜

合上述說法,凡破壞或威脅社會安寧秩序的客觀存在事

實,即構成社會治安問題(吳學燕,1989)。

然而治安的好壞,除了因社會大眾質疑官方犯罪

數據統計的準確性之外,也因治安狀況的衡量模式中,

長期未把社會大眾對犯罪的印象知覺列入考量。也就是

說過去一直是執迷於客觀犯罪數量的增減,而忽略從民

眾的立場、犯罪的嚴重性、犯罪被害的恐懼,及所造成

的衝擊感受等方面去剖析,以致於有官方說法與民間調

查結果不一致,形成各說各話的現象。綜合上述文獻探

討,本研究將治安結構定義為依附於社會結構變化的社

會秩序(或治安)及犯罪狀況。

傳統犯罪研究的疏漏

在社會科學研究的領域中,大多數的資料型態都

有著內屬結構的階層特性,且個體資料統計模型的建

立與分析,是過去國內犯罪學研究的主要方式。然而,

當研究者在分析這些資料時,往往未能對這種階層性資

料作妥適的處理,例如嘗試以總體資料分析來對受訪者

進行跨層次推論;另一方面,個體層次的民意調查資料

則是以民眾為母群體進行機率抽樣,透過統計分析的模

型建構,探索民眾的背後動機、來源與思考模式,進行

理論驗證,以致作出錯誤的研究推論。相同的,在犯罪

防治等相關議題的實徵研究上,為了達到統計分析的可

行性,也經常發現研究者忽略構念對應的分析層次的現

象,對於縣市跨層級的問題,仍採取單一分析層次的作

法,而將其他較高層次的資料打散分配給個人或是予以

捨棄;再不然就是以較高層次的單位作為分析單位(例

如鄉鎮或是縣市),而將較低層次的資料加以合併或捨

棄。社會學家 Robinson (1950) 更清楚地說明分析層次

誤用的嚴重性並指出高、低層次相關係數兩者在彙總程

序中,研究者經常把有意義的低層次上的變異平準化

(average out) 後,使得高層次構念間的關係無法表示出

真正的關係結構 (Ostroff, 1993; Klein and Kozlowsk,

2000)。

雖然已經有犯罪學者注意到,個人的行為以及所

屬的團體或環境,基本上仍是糾結在一起的,但是早

期對如何確認情境的效力,所知並不多(高新建、吳幼

吾,1997)。然而,研究者在做研究設計時,卻是已

注意到「分析的策略應該根據實質上的問題作調適,

而不是一般常見的修改實質上的問題以配合分析的方

法」(Burstein,1980)。研究者的重要任務就是,找出

一個能夠估計個人及組織等層次的隨機變異 (random

variation) 的模式 (Burstein, 1980; Rogosa, 1978)。換

言之,當我們面對具有階層結構特性的多層次資料時,

應當使用適當的線性模式來表述此等階層特性的資料,

研究者宜使用能夠考慮到資料之階層結構的線性模式來

陳述階層性的資料,以便能同時考慮個人及團體的特質

(Arnold, 1980; Kreft and de Leeuw, 1998)。

Page 5: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2009 T.-W. Tan and S.-Y. Liaw 61

犯罪危機感受

治安危機對警政單位而言,更是一難題。針對治

安危機管理,本研究重視兩個面向:治安危機情境分

析及危機回應策略。在危機策略擬定之前,最重要的

因素應是危機診斷,透過正確的情境分析與診斷,以

擬訂出正確與可行的目標,其後的策略才具有一定的

功能。Coombs (1995) 指出,危機情境決定危機傳播策

略的選擇,另外,危機情境也決定決策者的思考架構

(framework)。而危機的種類、階段、系統與利益關係

人是危機管理的四個主要原因與變數,也是危機預防的

主要思考方向 (Mitroff and Pearson, 1993)。

定義性特徵乃為描述概念時,會一直被重複提及的

特質 (Walker and Avant, 1995)。綜合上述文獻,本文將

危機感受之定義性特徵歸納如下:因國內治安快速且急

迫的產生變化,所引起對組織的架構、經營、延續,或

對個人的生命,乃至於對有形或無形的財產、權益的延

續,產生立即並具嚴重性威脅的狀態或事件,且必須予

以優先處理。

犯罪衝擊程度及被害恐懼

衝擊 (impact) 是指某種活動或相關一連串事件對於

不同的層面所引起的變化、效益,或產生新的狀況,而

且都以一體兩面的方式存在;即有正面的利益衝擊,也

會帶來負面的衝擊(楊明賢,1999)。Garofalo (1979)

曾指出,一般民眾犯罪被害恐懼感的程度遠高於實際

犯罪的嚴重程度。Keane (1998) 將被害恐懼感分為兩

種向度來討論,第一種是概化想像,易受到傷害的感

覺或是對於鄰里安全感的知覺,這種稱為無形的恐懼

感 (formless fear),第二種是評估自己成為受害者的可

能性或已經受害,也就是受害風險的知覺或受害者感

覺,可用預期的受害指標來形容,稱為有形的恐懼感

(concrete fear)。Box et al. (1988) 則認為被害恐懼感

並非具體發生的犯罪事件,而是一種知覺或認知情感的

反應。Jackson(2004) 做了一個較為周延的定義,他認

為犯罪恐懼包含個人擔心犯罪事件、主觀風險知覺與評

估,以及對於形塑風險的社會意義以及可能性知覺的社

會與心理環境之詮釋。

本文在衝擊程度方面分為有形與無形衝擊,有形

衝擊即寓意犯罪對個人(含親屬)生命、身體、財產

衝擊受傷害程度,故犯罪恐懼一般模型理論讓我們知道

社經地位也可能引發犯罪資訊,進而影響犯罪印象而造

成危險評估,最後產生犯罪恐懼的結果。無形衝擊係指

犯罪對個人心理、精神受傷害程度,此可由媒體傳播犯

罪訊息理論得知,媒體的渲染報導效應將對民眾心理、

精神明顯地遞增其恐懼程度,進而產生無形莫名之衝擊

效應,容易間接造成民眾對現行治安產生恐懼或不信任

感,對犯罪產生衝擊影響。

研究方法

Crawford (1998) 認為處理治安問題不能只重視犯

罪率的變化,必須去觀察民眾對於犯罪恐懼感的反應。

故本研究擬藉由管理學上有關策略規劃的理論知識,提

圖 1 研究架構

Page 6: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62 Decemb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供警政工作者在決策的評估面上,明瞭治安策略作為能

否確實解決問題,並提出具體建議,供制定治安策略時

之參考,研擬提出本研究架構如圖 1 所示。本研究分別

由民眾及警察來探討犯罪類型在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之

差異,並由研究架構及研究目的,建立各項假設如下: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之影響

目前政府重大治安策略及警察各項勤務活動當中,

仍是以剛性勤務為主的傳統警察角色,雖然有更積極主

動走入社區以及尋求與社會相關團體的合作措施,也大

幅度的改變警察在社會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是在犯

罪預防策略的執行過程上,仍然無法避免的與民意之間

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本研究建立假設一如下,分析方

法則使用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MANOVA)。

H1:不同縣市、身分在犯罪類型對危機意識、構成威脅

及處理優先順序上之交互作用具有顯著差異。

H1-1:縣市民眾及警察在犯罪類型對危機意識、構成威

脅及處理優先順序上有顯著差異。

H1-2:不同縣市在犯罪類型對危機意識、構成威脅及處

理優先順序上有顯著差異。

H1-3:縣市民眾與警察之犯罪類型危機意識、構成威脅

及處理優先順序間呈現正相關。

犯罪類型屬性對治安結構的影響

心理學家 Allport (1924) 指出,描述群體行為時,可

把群體視為一個加總的整體,應該從組成元素去看,才

能真正解釋群體行為產生的過程。因此,過去以一致性

的治安策略統一施行的方式,是無法在縣市間達到一致

性的效果,因為每個縣市的犯罪類型屬性不同,其對治

安結構所造成的衝擊是必須予以分別論斷,所以本研究

採用階層線性模式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HLM) 做

為組內相關係數分析工具,以求能更精確地估計不同層

級的研究變數和它們之間的關係,據 Cohen (1988) 對於

組內相關係數ρ 所建議的判斷準則,當ρ ≧ 0.059 時,

所代表的意義就是造成依變項的組間變異是不可以忽

略,亦即依變項在組間的分布是不太一樣,所以必須將

組間的效果考慮到階層線性模式裡,並建立假設二如下。

H2:犯罪類型對各縣市治安結構之影響有顯著差異。

犯罪類型對衝擊程度之影響

一般民眾犯罪被害恐懼感的程度遠高於實際犯罪

的嚴重程度,Garofalo (1979) 更指出許多民眾雖未實

際遭受犯罪被害,卻對自身及財物安全存有被害恐懼

感,本研究將被害恐懼感分為有形衝擊和無形衝擊兩方

面,來分別探討台灣地區二十四縣市民眾與警察對犯罪

類型在衝擊程度感受方面之差異,並以多元尺度分析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 瞭解民眾及警察在十

種犯罪類型對治安結構的衝擊影響程度上的各評分項目

的得分情形及設立假設三如下。

H3:縣市民眾及警察對犯罪類型所造成之衝擊程度印象

知覺有差異性。

危機感受與衝擊程度

研究指出有被害恐懼感的人比起沒有被害恐懼感的

人在生活上多出許多困擾 (Ortega and Myles, 1987)。所

以被害恐懼感對人們生活造成重大的影響,個人的安全

生活受到威脅時,產生害怕的反應,害怕的生理會影響

情緒的反應,因此恐懼的累積會形成一股壓力,為瞭解

民眾危機感受與衝擊程度間之關係,本研究運用皮爾森

積差相關係數 (pearson's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 及

典型相關分析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來檢視危

機感受與衝擊程度間之相關係數,及驗證下列假設四。

H4:縣市民眾之犯罪類型危機感受與衝擊程度呈現正相

關。

H4-1:縣市民眾對犯罪類型危機意識愈高,則其對民眾

構成之威脅愈高。

H4-2:縣市民眾對犯罪類型危機意識愈高,則其對民眾

之有形衝擊程度愈高。

H4-3:縣市民眾對犯罪類型危機意識愈高,則其對民眾

之無形衝擊程度愈高。

H4-4:縣市民眾對犯罪類型所構成威脅愈高,則其對民

眾之有形衝擊程度愈高。

H4-5:縣市民眾對犯罪類型所構成威脅愈高,則其對民

眾之無形衝擊程度愈高。

H4-6:縣市民眾之危機感受與衝擊程度呈現顯著典型相

關。

本研究在取樣部份,除以一般之人口數為依據外,

同時亦考慮人口密度、都會性、人口流動性為取樣考量,

且以 HLM 分析涉及跨層級的數據之解釋力。Kreft and

de Leeuw (1998) 指出,若要跨層級交互作用有檢定力,

在第二層樣本數應≧ 20,第一層則應夠多。本調查在

Page 7: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2009 T.-W. Tan and S.-Y. Liaw 63

樣本配置方面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法,依據內政部戶政司

2006 年編製之各縣市土地面積民及人口密度概率抽樣,

從而使每個單位均有按其規模大小成比例的被抽中概

率,以減少抽樣誤差。根據學者 Sudman (1976) 之建議,

認為以「人」為研究對象的調查研究,若是全國性的研

究,其平均樣本人數大約在 1,500 人至 2,500 人之間,

若是地區性研究,樣本人數大約在 500 人至 1,000 人之

間。本研究為全國性的研究,依 Sudman (1976) 之建議

與成本及若干原因限制下,本研究預計抽取 1,600 份樣

本。整體抽樣程序之樣本配置與抽樣誤差如公式所示:

(1)

在抽樣誤差方面,無限母體計算之公式如下:(信心水

準 1-α = 0.95)

(2)

由於各縣市均為有限母體,在抽樣誤差方面,需加上一

有限母體修正項,其計算之公式如下:(信心水準 1-α

= 0.95)

(3)

本研究於問卷初稿完成,即於 95 年 10 月 2 日至 10

月 25 日間,由研究者將問卷送請警界專家 6 人、民意代

表 2 人及具統計專長者 1 人,共計 9 位實務界資深專家

進行審查。同時分別對高雄縣、屏東縣及高雄市等地區

民眾及警察各 20 名實施預試。問卷調查時間為民國 95

年 11 月至 96 年 2 月,總母體數為二十四縣市 95 年期中

人口數 2286.7 萬人(戶役政為民服務資料庫),調查方

式為人工分發紙本問卷。合計發放 3,500 份問卷,回收

3,134 份問卷,各縣市之樣本數配置均達 60 份 ( ≧ 20),

符合第二層樣本數之需求,其中部份縣市在人口密度、

都會性、人口流動率之考量下,再予以膨脹數量。因

此在 95%信心水準下,實際配置後之有效總樣本數為

2,922份,有效回收率為84%,總抽樣誤差為正負2.3%,

如表 1。本問卷經由統計軟體執行信度分析後,在危機

感受的危機意識之 Cronbach's α 為 0.921,構成威脅之

Cronbach's α 為 0.941,處理優先順序之 Cronbach's

α 為 0.897,整體信度為 0.958;衝擊程度的有形衝

擊之 Cronbach's α 為 0.941,無形衝擊之 Cronbach's

α 為 0.932,整體信度則為 0.955,至於在整體總信

度為 0.971。研究樣本背景屬性民眾以男性居多佔

52.14%,女性為 47.81%;年齡以 31~40 歲為主,佔全

體 40.78%,21~30 歲次之,佔全體 24.50%;教育程度

大多為專科、大學,佔全體 48.67%,高中(職)次之,

佔全體 39.64%;職業為軍公教之公職人員居多,佔全

體 30.39%,服務業次之,佔全體 19.20%。在警察部

變數說明:

N :總母體數

Ni:某縣市母體數

n i:某縣市應抽之樣本數

n:總樣本數

i :表縣市別

表 1 本研究施測問卷發放及回收統計表

Page 8: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64 Decemb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表 3 身分、縣市在三個依變項事後比較分析摘要表

表 2 身分、縣市在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單純主要效果摘要表

分可以發現約有九成以上為男性,女性僅為 7.77%;年

齡則以 31~40 歲為主,其次則為 41~50 歲佔 31.81%,

21~30 歲及 51 歲以上則分別為 6.97% 及 4.38%;在階

級方面以基層佐警的 61.04% 佔大多數,其次為基層主

管20.91%,內勤人員15.73%,中高階主管分別為1.88%

及 0.45%。

資料分析與討論

縣市對危機意識、構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

差異性分析

本研究探討民眾及警察在不同縣市於十種犯罪類

型對危機意識、構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差異之影響

的二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其交互作用項的 Wilk's

Λ=0.541(p<0.001),達到顯著水準,其單變量的二因子

變異數分析之 F 值分別為 11.932、13.764 及 18.736,

均達顯著水準。因而須進一步進行獨立樣本二因子

MANOVA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從表 2 得知,縣市在民

眾及警察水準及身分在直轄市、甲種縣市及乙種縣市的

多變量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的 Wilk's Λ 值分別為 0.388、

0.203、0.090、0.128、0.060 均達 0.001 的顯著水準,

進一步考驗每個單純主要效果的單變量 F 值,除直轄

市的危機意識及處理優先順序、乙種縣市的處理優先順

序以及民眾的危機意識及處理優先順序外,其餘亦達顯

著,經由事後比較及平均數考驗發現如表 3 所示:

縣市民眾在危機意識、構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之單

純主要效果考驗

乙種縣市於十種犯罪類型在此三項依變項上,相對

於其他縣市有著較高的顯著性,本研究推論因為乙種縣

市大都屬農業縣市民風純樸,且犯罪率低,但容易直接

或間接的受近期內重大治安事件的發生或經由媒體大肆

Page 9: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2009 T.-W. Tan and S.-Y. Liaw 65

報導(例如 95 年 3 月 17 日枋寮鄉境內發生之南迴搞

軌案)影響,故當犯罪案件發生時,對一般民眾將造成

強大震撼,所以在危機意識、構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

上,相較於其他縣市有較高的認知。

縣市警察在危機意識、構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之單

純主要效果考驗

直轄市及乙種縣市警察於十種犯罪類型在此三項依

變項之表現,均顯著高於甲種縣市警察,表示直轄市及

乙種縣市警察對於犯罪案件發生時,較之其他縣市有更

高的危機感受認知。

民眾及警察在各縣市之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1. 本研究推論直轄市警察對於犯罪類型的處理順序是以

基於治安的考量,及現有警力及資源的掌握,對於犯

罪案件的偵辦仍是以構成威脅為考量,民眾則是以案

件發生時所引起的危機識來考量,較不考量案件的威

脅性。

2. 考驗結果顯示,甲種縣市民眾對於犯罪類型在三個依

變項的認知,是高於警察的。顯見甲種縣市警察單位

對於治安政策犯罪預防之擬訂,及現階段勤務執行仍

未符合民眾期待,有加強改善之空間。

3. 乙種縣市警察對於犯罪類型的處理優先順序,並不受

民眾的危機意識及構成威脅認知而有所改變。

整體觀察,發現縣市在犯罪類型對於危機意識、構

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三個依變項上,並未依附於都市

化程度的高低變化,而是每一個縣市有自己的犯罪特性

及危機感受程度,在民眾及警察二群體上,亦見此一現

象,也驗證本研究之假設一成立。也顯示每個縣市有屬

於自己的犯罪預防模式,縣市間之差異,並無法用統一

規劃的專案勤務來執行,必須是經過比較分析,方能研

擬出一套符合當地民眾感受,及針對特定犯罪類型執行

暨有效預防之策略方針。

犯罪防治矩陣之應用

本研究採用 Pearson 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來檢驗

民眾及警察因犯罪類型所引發之危機意識、構成威脅及

處理優先順序認知等三變項間之相關性。根據分析結果

所得之三變數間相關係數,無論民眾或警察均顯示有高

度顯著的正相關,此表示以民眾觀點來看,犯罪類型發

生所引發的危機意識、構成的威脅性及處理優先順序之

認知,雖無因果關係,卻會因犯罪案件的影響而同樣的

提高對這三變項的感受與認知,其代表針對民眾認為應

優先處理的犯罪類型來降低犯罪威脅性,是改善民眾危

機意識及觀感的首要項目之一。而以警察觀點來看,犯

罪類型發生所引發的危機意識、威脅性及處理優先順序

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如何針對應優先處理的犯罪

類型,是警方需要重視思考的重要策略。由以上分析所

得,民眾與警察在危機意識、構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

這三變項間均存在著顯著正相關,因此本研究為探討危

機意識、構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認知等相關變數之間

的因果關係,採用複迴歸分析方式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之「逐步迴歸法」(stepwise),以危機意識、構

成威脅為自變數,處理優先順序為依變數,進行複迴歸

模式分析。在確定迴歸模式後,即進行模式之驗證工作,

以判定係數 ( R 2 ) 與迴歸係數 ( β ) 值觀察自變項對處理

優先順序的預測效果。本研究建立之迴歸方程式如下:

處理優先順序 ( Y ) = β 0 + β1(危機意識) + β2(構成

威脅) (4)

在民眾解釋力方面,以處理優先順序為依變項,危

機意識、構成威脅兩個變數為自變項,這兩個變項與

依變項的相關均達 0.001 的非常顯著水準,並且彼此

之間沒有線性重合的問題。此模型的判定係數 ( R 2 )

為 0.824,表示這兩個變數共可解釋依變項總變異量的

82.4%(F=63.194,p=0.001) 非常顯著水準。在警察解

釋力方面,兩個自變項與依變項的相關均達 0.001 的非

常顯著水準,且兩個變項之間沒有線性重合的問題。此

模型的判定係數值 ( R 2 ) 為 0.753,表示這兩個變數共

可解釋依變項總變異量的 75.3%(F=41.120,p =0.001)

非常顯著水準。從以上民眾及警察的分析結果表示,

自變項與依變項間有非常顯著的相關存在,亦具有統

計上的意義及相當足夠的解釋力。藉此分析,本研究

參考 Rockoff et al. (1985) 所提出的策略動力理論,

及 Mcfarlan and Mckenny(1983) 提出的策略格道模式

(strategic grid),將問卷中民眾及警察對犯罪類型所引

生之危機意識、構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問項得點,予

以標準化後求其算數平均數值,透過基本敘述統計之三

維散佈圖,以危機意識、構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為軸

向,將樣本分布於此一座標系統上,即分別可得民眾及

警察的犯罪防治立體矩陣圖 2、3。

觀察民眾及警察的犯罪防治立體矩陣圖,可知民眾

及警察各有其所認知的犯罪類型,加以比較對照發現,

犯罪預防認知在各縣市民眾及警察之間的觀點,大部分

Page 10: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66 Decemb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圖 3 警察之危機意識、構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三維散佈圖

1. 竊盜

2. 殺人

3. 強盜搶奪

4. 擄人勒贖

5. 恐嚇取財

6. 性侵害案

7. 毒品

8. 詐騙 ( 財 ) 9. 公共運輸設備毀損

竊盜案

10. 其他

4.35

4.30

4.25

4.20

4.15

4.10

4.05

4.00

3.95

3.90

3.85

4.15 4.20

4.25

4.10 4.05 4.00 3.95 3.90 3.85 3.80

3.85

3.80

3.75

3.70

3.65

3.60

3.55

3.50

3.45

3.40

3.35

處理優先順序

構成威脅 危機意識

圖 2 民眾之危機意識、構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三維散佈圖

1. 竊盜

2. 殺人

3. 強盜搶奪

4. 擄人勒贖

5. 恐嚇取財

6. 性侵害案

7. 毒品

8. 詐騙 ( 財 ) 9. 公共運輸設備毀損

竊盜案

10. 其他

4.25

4.20

4.15

4.10

4.05

4.00

3.95

3.90

3.85 4.15 4.10 4.05 4.00 3.95 3.90 3.85 3.80 3.75

4.05

4.00

3.95

3.903.85

3.80

3.753.70

3.65

3.60

處理優先順序

構成威脅 危機意識

Page 11: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2009 T.-W. Tan and S.-Y. Liaw 67

是契合的,但當反應在警政治安策略時,卻未能獲致民

眾的認同,表示治安策略的規劃執行與民眾的實際需求

是脫節的,這可由各類的滿意度調查得知。

縣市治安結構之層次觀察

本研究之主要樣本母體為全台灣地區,並以二十四

縣市為變項進行分析,為驗證此種跨層級數據之代表

性,因此本研究僅採 HLM 分析方法中的零模型進行探

討,本模式主要在考驗各組之間是否有差異,估計總變

異量中有多少變異是由組間的變異所造成。在 HLM 應

用中,最多的是二階層,因此將資料結構分為二階層:

第一階層為民眾階層,第二階層是縣市階層。在第一階

層中以 X 來預測 Y,意即以民眾對犯罪案件所感受的有

形衝擊與無形衝擊之平均數為變項,來預測犯罪案件對

個人衝擊影響程度。其整體模式表示如下:

階層一:

(5)

階層二:

完整模式 (full model):

然而在實際估計時,研究者常會依估計的目的而

將完整模式中的某些參數限制為 0,此時就會形成許

多不同的次模式 (submodels)。本研究以「具有隨機

效果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模式」進行估計分析,假設

公式 (5) 的 β ij = 0,其模式之表示為:

階層一:

(7)

階層二:

分析模式為:

(8)

相關變數:

變數說明:

i:表組內第 i 個數

j:表第 j 組

Yij:表第 j 組內第 i 個預測項

e i j:階層一的隨機誤差,表階層一的隨機效果

σ 2:階層一的變異數(組內變異)

μ 0j:階層二方程式中的隨機效果 (random effect)

γ 00:階層二方程式的係數,表全體總平均,亦稱為固定

效果 (fixed effect)

τ 00:階層二的的變異數(組間變異)

從表 4 可看出縣市間之變異τ 00 達 0.01 顯著水準,

代表各個縣市民眾在治安衝擊感受上有顯著的變異。藉

由縣市間變異 (τ 00) 及縣市內變異 (σ 2 ) 可算出組間係數

ρ1,代表治安衝 擊的總變異量中有 11.2% 是由縣市所

造成的:

表 4 隨機效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模式的結果摘要表

(6)

Page 12: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68 Decemb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另外,各個縣市之樣本平均數之信度的計算公式為: 量準則 0.60 或以上就被認為可以接受的情況下,表示

其配合性良好。再將治安結構及犯罪類型知覺圖座標放

入知覺圖中,則二十四縣市民眾及警察心目中的治安結

構屬性知覺空間圖即可完整地呈現於圖 4、5。本研究並

將圖 4 維度二之左右兩軸分別命名為暴力性及財產性;

維度一上下兩軸分別命名為破壞性及侵略性,並依各犯

罪類型所在象限特性給予命名,也藉此觀察出二十四縣

市民眾對犯罪類型發生在心目中所造成的衝擊感受;本

研究亦將圖 5 維度二之左右兩軸就警政單位針對犯罪類

型列管情形予以分別命名為重大性及一般性;將維度一

上下兩軸分別命名為威脅性及迫害性,並依各犯罪類型

所在象限特性給予命名,也藉此觀察出二十四縣市警察

對犯罪類型發生在心目中所造成的衝擊感受。

整體觀察,民眾及警察所認知的危機感印象知覺是

有差異性的,本研究之假設三成立,顯示目前警察所認

知的治安結構是與民意脫節的;再從犯罪聚集的角度來

看,不同的縣市警察對犯罪類型所有的治安衝擊印象,

顯示出各縣市間的治安結構是截然不同的,造成治安政

策的危機。故以往針對整體治安環境所提出的各項治安

策略是有待商榷的,因為似乎忽略了地區特性及民眾心

目中最深層的感受。

犯罪防治策略矩陣之應用

經由皮爾森相關係數分析顯示,民眾的犯罪類型

之危機意識,對構成威脅之間的相關係數為 0.893;犯

罪類型之危機意識對有形衝擊程度影響之間的相關係數

為 0.933;犯罪類型之危機意識對無形衝擊程度影響之

間的相關係數為 0.862;觀察發現,均大於 0.6 顯示有

高度顯著的正相關;另由犯罪類型所構成威脅與犯罪

類型對有形衝擊程度影響之間的相關係數為 0.824;犯

罪類型所構成威脅與犯罪類型對無形衝擊程度影響之間

的相關係數為 0.841。本研究進一步針對危機感受和衝

擊程度兩個構面進行典型相關分析,目的在探討其相互

影響關係,即進行本研究假設四之驗證。檢定結果可

知有一組典型變量達顯著水準 ( p=0.001),特徵值亦均

大於 0.1。故本研究採用一組典型變量來解釋危機感受

和衝擊程度之相關性。在整體相關性上,第一典型變

量的相關係數為 0.962,危機感受對衝擊程度自我解釋

能力為 90.16%,衝擊程度對危機感受自我解釋能力為

94.12%,代表危機感受和衝擊程度間確有顯著的正相

關,本研究假設四成立。

變數說明:

j:表第 j 組

n j:表某一組內總數量,在此表第 j 縣市的問卷數

J:總組數,在此表共 J 個縣市

整體信度指標,為各個縣市樣本平均數之信度估計值的

平均數:

表示以各個縣市的樣本平均數估計值做為真實縣市

平均數的指標時,可信度非常的高。

綜上可知,以縣市分組之跨層級數據具有足夠的代

表性及解釋力。心理學家 Allport (1924) 指出,描述群

體行為時,可把群體視為一個加總的整體,應該從組成

元素去看,才能真正解釋群體行為產生的過程。因此,

本研究推論,過去以一致性的治安策略統施行的方式,

是無法在縣市間達到一致性的效果,因為每個縣市的犯

罪類型屬性不同,其對治安結構所造成的衝擊是必須予

以分別論斷,本研究之假設二成立。

犯罪類型在衝擊程度之影響

本研究將民眾及警察在犯罪類型對治安結構衝擊感

受,透過多元尺度法的運算,即可得到台灣地區二十四

縣市民眾及警察的治安結構知覺圖座標,其壓力係數

為 0.06604、0.10541,根據 Kruskal (1964) 的解釋,

此壓力係數的解釋性與配合性在可接受範圍�。多元尺

度法所得出的複迴歸判定係數 (RSQ) 則為 0.99088、

0.96730,在衡量準則 0.60 或以上就被認為可以接受

的情況下,表示其配合性良好(吳萬益、林清河,

2002)。同樣地,再利用多元尺度法就台灣地區二十四

縣市民眾及警察心目中的犯罪類型屬性計算,亦可得到

民眾及警察在犯罪類型整體知覺圖座標,其壓力係數為

0.15959、0.15959。根據 Kruskal 的解釋,此壓力係數

的解釋性與配合性在可接受範圍。多元尺度法所得出的

複迴歸判定係數 (RSQ) 則為 0.95057、0.95057,在衡

Page 13: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2009 T.-W. Tan and S.-Y. Liaw 69

圖 4 縣市民眾對犯罪類型之衝擊感受印象整體知覺圖

圖 5 縣市警察對犯罪類型之衝擊感受印象整體知覺圖

Page 14: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70 Decemb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藉 由 以 上 的 分 析, 本 研 究 參 考 Galbraith and

Schendel (1983) 所提出之策略模型分析,試以危機感

受及衝擊程度高低所座落在犯罪防治矩陣的象限予以命

名,並針對警政單位在進行選擇治安策略時,分別提出

改善、改變、訴求、預防等四種策略要點,建構犯罪防

治策略矩陣如圖 6,分別討論如下:

Ⅰ . 壓制區 / 改善策略

在此區之犯罪類型,其犯罪防治策略應將民眾需

求、整體犯罪環境及其變化、警察的競爭定位,以一

種較有系統,常設的方法對犯罪資料及環境加以分析管

理、設計或操作,擬出以增加犯罪者犯罪之困難與風

險,減少犯罪者利益的獲得,降低犯罪機會的預防措施

專案計畫,強調報案立即反應與機動打擊犯罪功能,各

警察單位應建立各該轄區的犯罪分析資料,

針對經常發生之犯罪熱點 (hotspots of crime) 進行

埋伏、盤查與查對車號的工作,通過集中警力,增加街

道見警率,既�守法民眾提供了保護,也向那些從事強

盜搶奪犯罪的人傳遞了他們的行�將不再被容忍的資訊

(謝文彥,2006)。

Ⅱ . 危害區 / 改變策略

在此區之犯罪案件,警察機關應加強在市街商店等

公共場所之巡邏,及提高見警率等強化目標物的勤務作

為,或是以徒步巡邏方式降低民眾於夜間走在鄰里的不

安全感 (Bennett, 1991) 。並與教育單位及商店人員密

切聯繫,主動關心瞭解社會治安現況,並嚴密監督當地

不良幫派組合及其成員活動狀況,建立治安資料庫,防

杜不法份子或不法組織之犯罪活動,同時,維持高破案

率,以提昇民眾報案率及遏阻犯罪之發生。

Ⅲ . 穩定區 / 訴求策略

由於犯罪具有不可消滅特性,故應將此危機感受及

衝擊程度均低之區的犯罪類型維持在現行狀況,以免往

其餘象限發展。訴求策略是來自於組織內部,屬於技術

性的例行決策,這類決策不是從未來性或策略性的角度

思考問題。所以在面對此區犯罪類型時,訴求策略可能

隨之形成;當訴求策略產生一定的功效後,就可以將這

套策略轉化為慣例,加以改進利用將訴求策略轉變為改

善策略。當警察組織無法預知未來的犯罪趨勢時,應該

讓訴求型流程主導犯罪預防政策,或是當犯罪環境出現

變動,過去的成功策略不再能適用時,組織就非常需要

訴求型策略。反之,當成功模式已經非常明確,執行力

成為成敗關鍵時,改善策略就該主導組織流程。

Ⅳ . 清潔區 / 預防策略

在此象限中,為危機感受高但衝擊程度較低的情

況,表示在此區之犯罪類型民眾重視的是危機感受,

圖 6 犯罪防治策略矩陣

Page 15: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2009 T.-W. Tan and S.-Y. Liaw 71

但在犯罪被害方面較無重大影響,對警察機關而言,在

此區破案所獲取效益不高;自然而然,民眾與警察均會

把在此區發生之犯罪類型忽略,Lloyd et al. (1994) 研

究發現,無論是個人或商家,一旦被害,再一次被害的

風險增加。前一次被害是未來被害的重要的預測指標,

曾有被害經驗的人,較諸無被害經驗者,其被害風險較

高,例如家宅竊盜 (Lauritsen and Quinet, 1995)。因此,

警察機關應針對此區集中資源與注意力來預防再次被

害,加強犯罪預防宣導及為民服務工作,以有效抑制暴

力犯罪之發生。

結論

本研究針對十種犯罪類型對民眾、警察之危機感

受及衝擊程度等兩面向,經實證分析所得之結果,原假

設均得到理論的印證。發現縣市在犯罪類型對於危機意

識、構成威脅及處理優先順序三個依變項上,並未依附

於都市化程度的高低變化,而是每一個縣市有自己的犯

罪特性及危機感受程度,也顯示每個縣市有屬於自己的

犯罪預防模式,縣市間之差異,並無法用統一規劃的專

案勤務來執行,必須是經過比較分析,方能研擬出一套

符合當地民眾感受,及針對特定犯罪類型執行暨有效預

防之策略方針。在都市化的過程當中,犯罪案件所衍生

的危機感受程度,會從財產性犯罪演變為暴力性犯罪,

再趨於一致。本研究所使用的跨層次分析的概念,可以

避免犯罪防治研究議題上有關縣市跨層級的問題,犯罪

防治知識的累積不會受到層次謬誤的干擾,確保理論思

維與實徵策略的一致,並以多元尺度法定位出各縣市治

安結構及犯罪類型的屬性,有助於警政單位在治安策略

擬訂時的參考。研究結果顯示,從犯罪聚集的角度來

看,不同的縣市民眾對犯罪類型所造成的衝擊感受印象

知覺,顯示出各縣市間的治安結構是截然不同的,且犯

罪類型屬性與治安結構間,不因人口密度、土地面積及

都市化程度而有所差異,每一縣市有屬於自己的犯罪類

型屬性,且犯罪類型屬性對治安結構所造成的衝擊,應

以縣市為單位分別探討及擬訂治安策略。

本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不論在研究設計與資料分

析,皆以客觀、公正、謹慎處理為原則,但未就各犯

罪類型在人口統計變項方面深入分析以瞭解其間之差異

(Sampson and Laub, 1994),因此其研究結果在解釋上

應更加謹慎。所以本研究未來的發展方向,希望加入人

口特性因素後,來探討各犯罪類型在不同人口特性上所

應擬定之犯罪預防策略。

參考文獻

吳萬益、林清河,2002。行銷研究,台北:華泰文化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學燕,1989。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社會治安—警察人

員對社會變遷過程中社會治安的認知,刑事科學,

第二十七期,96-123。

高新建、吳幼吾,1997。階層線性模式在內屬結構教

育資料上的應用,教育研究資訊,第五卷第二期,

31-50。

候崇文、林燦璋,1996。犯罪測量與社會治安指標之製

作,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國科會專題研究

成果報告。

陳玉書,2004。社會治安與犯罪被害恐懼感,中央大學

犯罪防治學報,第五期,39-58。

楊明賢,1999。觀光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

蔡德輝、楊士隆,2003。犯罪學,台北:五南圖書股份

有限公司。

蕭銘慶,2005。環境犯罪類型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

學叢刊,第三十六卷第三期,83-108。

謝文彥,2006。街頭搶奪犯罪動機與決意歷程之研究,

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三十六卷第五期,93-122。

Allport, F. H., 1924. The Group Fallacy in Relation to S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 60-73.

Arnold, C. L., 1980. Multivariate Procedures in the Scal ing and Analysis of NAEP Data: Using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 on NAEP Data, Paper Presented at AERA 1993 Annual Meeting, Atlanta, Georgia.

Bennett, T., 1991. The Effectiveness of a Police-Initiated Fear-Reducing Strategy,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31(1), 179-194.

Box, S., Hale, C. and Andrews, G., 1988. Explaining Fear of Crim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28(3), 340-356.

Burstein, L., 1980. The Analysis of Multilevel Data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8, 158-233.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2nd ed), New Jersey: Erabium.

Coombs, W. T., 1995. Choosing the Right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Guideline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Appropriate”Crisis Response Strategie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4), 447-476.

Page 16: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72 Decemb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Crawford, A., 1998. Crime Prevention and Community Safety: Politic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Longman.

Einstadter, W. and Henry, S., 1995. Criminological Theory: An Empirical Test of Self-Control Theory, Journal of Crime and Justice, 21, 89-103.

Eisner, M., 2001. Modernization, Self-Control and Lethal Violenc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41(4), 618-638.

Galbraith, C. and Schedel, D., 1983.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rategy Typ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4(2), 153-173.

Garofalo, J., 1979. Victimization and the Fear of Crim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inal and Delinquency, 16(1), 80-97.

Garofalo, J., 1981. The Fear of Crime: Cause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72(2), 839-859.

Garoupa, N. and Klerman, D., 2002. Optimal Law Enforcement with a Rent-Seeking Government, American Law and Economics Review, 4(1), 116-140.

Gottfredsom, M. and Hirschi, T.,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ackson, J., 2004.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tion in the Fear of Crim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44(6), 946-966.

Keane, C., 1998. Evaluating the Influence of Fear of Crime as an Environmental Mobility Restrictor on Women's Routine Activi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0(1), 60-74.

Klein, K. J. and Kozlowski, S. W. J. (Eds.), 2000. Multilevel Theory, Research, and Methods in Organizations: Foundations, Extensions, and New Directions, Sanfrancisco: Jossey Bass.

Kreft, I. and de Leeuw, J., 1998. Introducing Multilevel Modelin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Kruskal, J. B., 1964.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by Optimizing Goodness of Fit to a Non Metric Hypothesis, Psychometrika, 29(1), 1-27.

Lauritsen, J. L. and Quinet, K. F. D., 1995. Repeat Victimization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 11(2), 143-166.

Lin, M.-J., 2007. Does Democracy Increase Crime? The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5(3), 467-483.

Lloyd, S., Farrell, G. and Pease, K., 1994. Preventing Repeated Domestic Violence: A Demonstration Project on Merseyside, London: Home Office.

McFarlan, F. W. and McKenny, J. L., 1983. Corporate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The Issues Facing Senior Executives, Illinois: Richard D. Irwin.

Mitroff, I. I. and Pearson, C. M., 1993. From Crisis Prone to Crisis Prepared: A Framework for Crisis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s, 7(1), 48-59.

Ortega, T, S. and Myles, L, J., 1987. Race and Gender Effects on Fear of Crime: An Interactive Model with Age, Criminology, 25(1), 133-152.

Ostroff, C., 1993. Comparing Correlations based on Individual-Level and Aggregation Data,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8(4), 569-582.

Robinson, W. S., 1950. Ecological Correlations and The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5(3), 351-357.

Rockoff, N., Wiseman, C. and Ullrich, W. A., 1985.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ementat ion of a Planning Process , MIS Quarterly, 9 (4), 285-294.

Rogosa, D., 1978. Politics, Process, and Pyramid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atistics, 3(1), 79-86.

Sampson, R. J. and Laub, J. H., 1994. Crime in the making: Pathways and Turning Points Through Life, Boston: Harvarde University Press.

Schafer, J. A., Huebner, B. M. and Bynum, T. S., 2006. Fear of Crime and Criminal Victimization: Gender-Based Contrasts,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4(3), 285-301.

Sudman, S., 1976. Applied Sampling ,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Walker, L. O. and Avant, K. C., 1995. Strategies for Theory Construction in Using(3rd ed.), Connecticut: Appleton and Lange.

Page 17: 犯罪類型對危機感受及衝擊程度影響之研究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2009Vol1_No1_057_073.pdf · 當社會上發生犯罪問題時,民眾最直接的反應即

2009 T.-W. Tan and S.-Y. Liaw 73

譚子文為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生,其學術論文曾發表於犯罪學期刊、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警學叢刊

等期刊。

Tzyy-Wen Tan is a postgraduate candidate in the Department of Criminology, at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Criminology,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 International, and Police Science Bimonthly.

廖世義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電子商務、網路行銷、多變量分析、產業分析,其學

術論文曾發表於 Journal of Commercial Modernization、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Shu-Yi Liaw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t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is research areas include e-commerce, internet marketing,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ustry analysis. His research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Commercial Modernization,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