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12 ”。 7 9 !” 10 。” 。” 20 。” ”, 。” ”, 。” 9 。” 。” 。” ”。 —— ”。 ”。 。” ”, 。” 7 ……” 2000 。” 2016 30 7 ”, :“ ?” ,“ 。” 8 ”。 8 4 ”。 。“ !” 。” 2016 2016 12 。“ 。” 300 —— ?” WWF ,“ 。” 286 5 1201 2989860038 755 200041 whb@whb.cn :(02122899999 :(02152920001:(02162470350 :(02162894223 30 100167181551 B7 02585430821 182 057187221696 28 23 2 02785619496 / [email protected] 6 7 IC5070 wwwhb.cn 2019 8 24 8

发光生命故事多dzb.whb.cn/imgPath/2019-08-24/80824.pdf2019/08/24  · 定律” 还是可信的。 夏夜观星 以找回遗失的美好 “我还记得小时候, 有时可以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发光生命故事多dzb.whb.cn/imgPath/2019-08-24/80824.pdf2019/08/24  · 定律” 还是可信的。 夏夜观星 以找回遗失的美好 “我还记得小时候, 有时可以

海边观星

约会星汉灿烂

流星雨也有“墨菲定律”

一部名噪一时的偶像剧, 引发

了无数人对于流星雨的美好向往 ,

坐在草坪上对着流星许愿也成为

“引人之处”。

8 月 12 日晚上, 趣野科普俱乐

部组织了一场特别活动, 即观赏在

夏季 “上线” 的英仙座流星雨。 尽

管早上看准了天

气, 可晚上无

法避免的月

光和时时飘

来 的 云 层 ,

使得观星环

境颇为 “恶

劣”。 活动从

晚上 7 点半

开 始 , 9 点

左 右 结 束 ,

“不给力” 的

云层使得到

场的观者未

能一睹流星

滑 落 之 景 。

守不住寂寞 ,

很多人提前离

开 , 寥寥几人留

在海边继续等待。

观星基地所处的位置 , 到海

边只有两条车道宽的距离 , 躺在

野餐布上便能够深刻感受到海水

的湿气与一阵又一阵的海风 , 不

远处的白色风车循着节奏转动着。

比起热浪席卷的白天 , 夏天的

夜晚颇为可爱 。

“看到了么 , 刚刚那边有一

道光 !” 晚上 10 点左右 , 躺下的

一行人突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一颗闪着光的物体在颜色较深的夜

空中划出了一道光亮的轨迹———终

于等到了流星。 “这颗流星的 ‘尾

巴’ 拉得好长, 似乎跨越了整片天

空 。” 按照规律 , 平均每十分钟能

够看到一颗流星滑过夜空, 但天气

影响下这规律倒不大管用。

许冰妍这样安慰大家: “欣赏

流星雨 , 或许要懂得遵守墨菲定

律, 越想流星来的时候它不来, 没

什么想法的时候流星偏偏降临, 所

以我们就舒服地躺着, 耐心地等待

吧。” 大约在 20 分钟后, 又一颗流

星划过天空, 留下的痕迹虽不及前

一颗显眼 , 但也在肉眼可及范围

内。 坐中不由感叹: 流星的 “墨菲

定律” 还是可信的。

夏夜观星以找回遗失的美好

“我还记得小时候, 有时可以

坐在姑爷爷的摇椅里面, 摇着摇着

望着天空。 那时候我还会爬上亲戚

家的房顶, 寻找那些书本上看到过

的星星 , 当时的天空看得非常清

楚 。” 在奉贤区工作的孙女士 , 走

出空调房参加了这次趣野科普俱乐

部的观星活动, 虽然天空条件不如

过去那般清澈, 可如今的观星对她

来说意味着 “放飞自我 ”, “其实

我倒没有说一定要看到流星雨, 只

不过觉得能在夏天的晚上到海边吹

吹海风, 是一种极为享受的感觉。”

每年夏天, 趣野科普俱乐部都

会组织许多场在奉贤海边的观星活

动。 从木星土星到 “夏季大三角”,

志愿者会对天空上星星、 星座、 星

系的知识做出逐一讲解 , 还 会 提

供专 业 设 备 , 以 供 观 星 者 近 距

离观看 。

活动参与者杨婷说: “看星星

在我们小时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

那时候环境好、 看得清楚, 可现在

高楼耸立, 孩子们几乎很难抬头仰

望星空 。 ” 她有一个 9 岁的女儿 ,

孩子很想看到流星雨。 在女儿的心

目中: “流星是外星人的飞船, 它

们就这样来地球旅游。”

比起过去抬头望天那般随意 ,

如今观星却并不容易。 很多人专程

从市区开了两个小时来到海边观

星, 还依旧乐此不疲: “半年前我

们买了一架望远镜, 慢慢对星空有

了更深的了解。 可能在书上可以看

到一个星座的全貌, 但远远不及在

天空去搜寻的那份快感, 能在夜空

中认出星座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

事, 很满足。”

在很多人心中, 观星榜单上可

以名列榜首的当属木星。 孙女士表

示: “我一抬头就看到木星了, 没

有想到居然会这么亮, 以前从来没

有留意过 。” 还有小朋友在用专业

望远镜看了许多星星后, 也选择了

木星 , “一圈一圈彩色的样子好

美 ”。 课本中 , 小孩子会学到 “牛

郎织女相会” 的故事, 也只有在夏

夜 , 这 一 故 事 才 会 变 得 栩 栩 如

生———牛郎星、 织女星与天津四一

起构成了 “夏季大三角”。

专业观星享受一个人的舞台

把观星当作一种享受, 激发孩

子的兴趣, 是大多数家庭特地出门

观星的原因, 但也有不少人渐渐成

为专业的天文爱好者。 来自奉贤区

的徐卫斌便是这样一位 “资深玩

家 ”。 他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观测星

空, 后来在家中还安

装了专门的天文

露台 , 自己所

拍摄的照片登

上了知名天文

杂志。

过去这么

多年 , 他在夏

天也都会选择

去视野好的海

边拍摄星空 ,

几乎都会待到

凌晨两三点 ,

有时候还会熬

通宵 。 对于观

星者来说 , 有时

候常常需要耐得住寂

寞。 不过, 徐卫斌在回忆起过去夏

夜观星经历时, 描绘出了颇为有趣

的场景。 在他的回忆里, 夏天的夜

晚充满了各种故事, 比如遇上在城

市里不多见的刺猬。 印象最深刻的

一次体验, 是当星星褪去, 下弦月

从东边升起时, 月光在海面洒下长

长的拖影, 当时他被深深震撼了。

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 夏季观

星确实感受更好 。 徐卫斌介绍说 :

“夏天天空通透度较好 , 尤其是台

风天后雾霾会少一些, 晴天也使得

观星效果更佳 。 ” 英仙座流星雨 、

夏季大三角, 这些夏天独有的场景

在徐卫斌 “必拍清单” 中占有一席

之地。

徐卫斌也曾带着女儿一起欣赏

过星空, 他会告诉女儿一些星座的

名字与故事。 不过徐爸爸还是有些

无奈, 即将上初一的女儿目前没有

“接过衣钵”, 比起观星, 女儿似乎

还是更喜欢动漫 。 纵然有些遗憾 ,

徐卫斌没有强求, 他觉得带着小朋

友感受过大自然已经足够。 现在他

还是天文摄影志愿者, 定期出现在

各类讲坛上, 为青少年普及天文科

学知识。 “现在科技发达, 我们虽

然能够通过视频 、 图像看到自然 ,

但与实际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我们

不能丢掉户外感受这一途径, 否则

所了解到的宇宙与科学永远都是虚

拟的, 有偏差的。”

夜探萤火虫

发光生命故事多

7 月可以见到“满星飞舞”

“虫儿飞 ,花儿睡 ,一双又一对

才美……” 这首熟悉的歌曲描绘了

一幅经典场景: 漫天飞舞的萤火虫

在夜空下洒下金色的星星点点。 如

此浪漫意境, 在距离上海市中心约

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奉贤区, 就能化

作现实。

“以前的萤火虫才多呢,大约有

2000 多只, 晚上在林子里飞着飞着

还会撞在一起。 ”从 2016 年夏

天开始 , 趣野科普俱乐部就

“解锁”了夜观萤火虫的活动,

带着不到 30 人的小团队穿梭

于这片林地亲近大自然。 (右

图,图片由趣野科普俱乐部提

供)据介绍,这里的环境,非常

适合黄脉翅萤生存,无需刻意

寻找,就能在夏季亲眼见证梦

幻般的场景。

对于第一次观看如此场

景的都市人来说,内心会被深

深震撼与触动。 尽管近几年林

地中的萤火虫数量不如往昔繁盛 ,

但足已令观者一饱眼福。

今年 7 月初, 跟随着趣野科普

俱乐部探访林地时, 周坤一家三口

便被萤火虫集体飞舞之景所触动 。

当时有一只萤火虫突然撞到孩子母

亲身上, 女儿成成抬头看到母亲身

上在 “发光 ”,天真地问 :“萤火虫会

不会把妈妈融化? ”

对于大人们来说, 小时候在乡

间奔跑时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萤火

虫。 可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们来说,

眼前的这一景象就足够稀奇了。 当

然,在这里消暑夜探,不仅能看到萤

火虫, 林地里还栖息着不少有趣的

生灵,水边田间还会出现蛇类。 一路

走下去,纺织娘、玉带蜻、蟾蜍等等,

都一一现身面前,“真是奇遇不断。 ”

8 月的“单身汉”

也值得一看

进入八月初, 漫天飞舞的萤火

虫场景就已经不多见了, 科学常识

解释:如今还在夜间零星飞舞着的,

都是一个个“单身汉”。 但对于想要

一睹 “星光点点 ”场景的人们来说 ,

“单身汉”也值得一看。

一场大雨侵袭过后,8 月 4 日晚

间的天空终于放晴,一场“夜访萤火

虫”返场活动终于登场。 约八组家庭

集结完毕后, 大家自走进林地的那

一刻起便睁大眼睛寻找萤火虫的身

影。 这条黑漆漆的寻觅之路还真有

些艰辛:在林地间站立许久,才发现

一只孤零零的萤火虫闪着微弱的

光,跌跌撞撞地飞来飞去;道路两旁

的泥土中,被枝叶遮蔽之处,也闪烁

着若隐若现的光芒,那正是七月“集

体狂欢”后诞下的萤火虫宝宝。

七月流火, 萤火虫纷飞的震撼

场景难以再现, 但背后的故事和知

识却平添一丝趣味。 据介绍,萤火虫

发光多半是为了吸引异性 ,互相锁

定目标后完成求偶交配 、繁殖的使

命 ,而后便结束了 “短暂的一生 ”。

夏夜里能看到萤火虫漫天飞舞的

盛况 ,这个 “时间窗口 ”不足一个

月。 “所以说谈恋爱要趁早! ”听着

领队这样讲解科普知识 ,大家忍俊

不禁。

让更多人保护生命律动之所

“我心中理想的夏日消暑,就是

来到郊野林地, 和夜间小生物逐个

照个面儿,然后买上杯可乐,回家吃

个西瓜,美美睡去。 ”趣野科普俱乐

部创始人朱诗逸与许冰妍很享受夏

夜晚的野趣活动, 因为这能够感受

到生命的律动。

这两位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姑

娘,出于对大自然的兴趣,为许多人

创造了一个消暑的新选择。 生在奉

贤长在奉贤, 朱诗逸从小就喜欢观

鸟,大学期间创立了自然社团活动,

而许冰妍则爱好天文。 两人不约而

同萌生了创立一个科普俱乐部的想

法。 于是在 2016 年初,两人正式创

立了趣野科普俱乐部。

第一次试水活动选在奉贤图书

馆, 朱诗逸做了关于诗经中鸟类的

科普讲座,2016 年一整年做了 12 场

讲座。 “一开始是抱着比较随性的心

态来做这件事, 没制定过什么特别

目标,深入之后发现,自己能够在这

条路上走得深入。 ”因为两人总是有

独特的创意和点子, 活动也就越来

越多,越来越成功。 如今,科普俱乐

部一年能举办 300 多场活动, 越来

越多专业人士作为志愿者加入其

中,为活动助力。

趣野科普俱乐部早期活动聚焦

于观鸟与植物, 后来才慢慢引入萤

火虫、观星等活动。 带领人们去欣赏

萤火虫时,两人常常

会 被 问 到 各 类 问

题———“我以前在国

外看过萤火虫,这里

怎么会有萤火虫,也

是一样么? ”但当人

们真正来到这里,所

有问题不辩自明。

前段时间,关于

这片林地的保留引

发了不少争议,这块

适合萤火虫栖息的

地方不知还能保存

多久。 朱诗逸说,趣

野科普俱乐部之所以推出萤火虫

观赏活动 ,不仅是为了增添人们夏

日的乐趣 ,也是希望以活动的形式

号召更多的人一起来保护这片珍

贵的林地。

她还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 :

十多年前 ,她在 WWF(世界自然基

金会) 观鸟专区的论坛上看到了文

汇报记者采写的一片关于保护江湾

湿地的文章, 深有感触的她当即决

定要研究地球科学,保护自然。 这段

与自然兜兜转转的缘分, 始终激励

着她。 除了组织活动外,她们也会写

一些萤火虫的观察记录, 制作相关

宣传册,“我们的活动、 我们的努力

一定会被别人看见, 或许刚开始只

有那么一两个人, 终究会如蝴蝶效

应般影响更多人。 ”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见习记者 占悦

本报陕西记者站 西安市曲江池南路 286号 5栋 1201室电话(029)89860038

本报地址: 上海市威海路 755号 邮编: 200041 电子信箱:whb@whb.cn

电话总机: (021)22899999 传真: (021)52920001(白天)

发行专线电话: (021)62470350

广告专线电话: (021)62894223

定价每月 30 元 零售 1.00 元

上海报业集团印务中心

本报北京办事处 北京市崇文门东大街 6号 8门 7层 电话(010)67181551

本报江苏办事处 南京市龙蟠路盛世华庭 B7幢 电话(025)85430821

本报浙江记者站 杭州市庆春路 182号 7楼 电话(0571)87221696

本报湖北记者站 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8 号23 楼 E2室 电话(027)85619496

主编/朱伟 [email protected]

夏夜,去野小时候的夏天, 科技并不发达

的年代, 一切想来却是那么有趣。

夏夜, 乘凉时趿着拖鞋高声谈论的大人们, 挂着背心可以到处野的孩子们……在如今的都市生活中都已渐渐远去, 但谁都阻隔不了我们向往与大自然亲近、 熟稔的心。

繁华的大上海, 依旧有这样一群人凭着一己兴趣, 继续开拓野外消夏活动 , 并带领着更多人体验 、

感受夏夜的野趣和畅快。

只有被户外的晚风吹过 , 你才知晓夏夜会如此恬趣, 如此沁人心脾。

全身喷满驱蚊水, 套上轻薄的长衣长裤 , 走进一片郊野林地探寻萤火虫 , 这成了夏日消暑新时尚。

在奉贤区金海社区附近的一片郊野林地里, 可以观赏到这些闪耀着亮光的小生命。 每年 6 至 7

月, 是萤火虫最为活跃的时期, 不少公益社会组织常会在这个时间段组织大家来此接触大自然, 探秘夜精灵, 趣野科普俱乐部便是其中之一。 两位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姑娘创立了该组织, 已带领着不少人打开了接触大自然之门, 以此感受别样的夏夜。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见习记者 占悦

台风擦肩而过 , 申城重回宁静 , 潮湿的空气里 , 夏天的味道重新回归 。

夏天的夜总是特别清朗 , 这样的夜里 ,

在海边铺上一块野餐布 , 躺下惬意地欣赏夜空繁星点点 , 别有一番风味 。

上图: 玫瑰星云中心

中图: IC5070 鹈鹕星云

下图: 狐狸座哑铃星云

图片来源: 徐卫斌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视觉中国

www.whb.cn

2019 年 8 月 24 日 星期六8 社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