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点新闻 02 2017 9 1 星期五 我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大变脸” 先认字后学拼音、设亲子阅读栏目等;业内人士:内容编排体现“幼小衔接”,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新学期开始了,又一批新生步 入小学校门。和以往小学一年级新 生不同的是,这一届小学新生迎来 了教材的“大变脸”,由过去的“苏教 版”变成了现在的“部编本”。新教 材有哪些新变化?新变化是否更加 有利于孩子学习语文?带着这些家 长关心的话题,记者对业内人士进 行了采访。 8 30 日下午,记者来到滁州市第一小学, 见到了新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模样。从外 表上看,新版语文书的尺寸为 A4 纸大小,而过去 的语文书为 16 开纸张。新、老版本放在一起,新 版本明显要“胖”了一些。 说起内在变化,滁州市第一小学语文教研组 长章震老师感触最深的是:教学内容编排顺序变 了,过去是先学“aoe, 现在先学“天、地、人”。 章震老师说,这种变化是有道理的,根据往年的 教学经验,刚入学的孩子们学习拼音是有一些难 度的,改成认字会让孩子们更能接受,也体现了 幼小衔接。 识字量也有变化,一年级上册从过去要求认 400 字减少为现在的 300 字,很明显放缓认字 坡度,减轻孩子学习负担。此外,拼音教学也发 生了变化:字母呈现改变了以往单幅图为主的形 式,将学习内容进行了整合,融入意境优美的情 景图之中,并且把情景图编成故事或儿歌进行教 学,让拼音学习变得既简单又有趣。 在琅琊区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张业成看来, 新教材的编排上的变化调整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放缓了语文学习的坡度,减轻了一年级新生对语 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拼音、 认识汉字的动力和兴趣。 变化一 先认字后学拼音,符合孩子认知规律 张业成介绍,从新教材的内容上看,删去了 一些时文,增加了国学内容的比重,一些传统的 课文又重新被用起来了。其中古诗文篇幅明显 增多。据了解,新教材中,整个小学一共设置了 132 篇古诗文,比以往要多很多。以前的老教材 一般一册书就只有 46 篇,平均一年约有 10 篇。而现在每个单元后面的语文园地栏目里都 4 首古诗文。不过家长们并不用担心,在古诗 文的选用上是有所考量的,内容适合低年级的孩 子,不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 此外,编者在选文时特别注重中华传统文化 知识的教育,比如说识字“金、木、水、火、土”、课 文“春节童谣”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或习俗,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对祖国的传统文化 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 变化二 古诗文比重增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新教材在每个单元还设置了“和大人一起 读”的子栏目,这也是过去教材中没有过的。章 震老师说,在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重要一 环,“和大人一起阅读”能帮助孩子培养阅读兴趣 和习惯。 据介绍,以前都是老师口头要求家长带着孩 子阅读,事实上并不一定能起到效果。现在,新 教材把“亲子阅读”作为一个子栏目编入到教材 中,明确要求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中,这不仅能 够很好地推动全民阅读,而且更有利于为孩子创 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记者王太新 文/图) 变化三 设亲子阅读栏目,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琅琊区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张业成告诉记 者,各级教育部门对新教材的培训工作都非常重 视,省教育厅于 6 月中旬对各县骨干教师进行了 培训。7 13 日,琅琊区教体局对全区所有一年 级语文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据悉,下一步,该 区教体局教研室还将对新教材的使用进行跟踪 调研,确保新教材的理念得到全面落实。 据了解,和琅琊区一样,我市其他县(市、区) 也都开展了新教材的培训活动。滁州市第一小 学语文教研组长章震告诉记者,除了接受上级教 育部门的培训外,他们学校也开展了专题研讨活 动,并要求教师提前备课。教师们纷纷认为新教 材教学内容编排有新意,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而 且非常注重对孩子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引导, 他们为这样一本好教材感到高兴,并且已经做好 了充足的准备,有信心,也有能力教好新教材。 (记者王太新) 暑假已开始备课,教师们准备好了 晨刊讯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今年义务教育 阶段起始年级语文教材都统一使用“部编本”。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我市从去年起便在初中一 年级试点启用了“部编本”语文教材。因此,今年 的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都会使用“部编本”语文 教材。 滁州市教体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潘红梅介 绍,与之前使用的“人教版”相比,“部编本”语文 教材在思想上更加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 任务,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文篇 目上也有变化,原来一册有 30 篇课文,现在一册 只有 24 篇课文,但将原来集中放在课本后面的课 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等内容分散在每个单元 的后面,对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非可有可 无。所以,篇目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减 少。在阅读教学上,过去的精读课、略读课变成 了教读课和自读课。老师由教读课教方法,学生 运用教读课学来的方法自主阅读自读课文,再按 要求完成名著阅读。这是贯彻新课标提出的“多 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倡议。此外, 这套教材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助读系统,自读课文 后面也不再有习题,而是辅之以批注和阅读提 示,以帮助学生完成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记者王太新 文/图) 初中教材去年已试点启用“部编本” 责编:徐菊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右边的是“部编本”小学一年级教材,明显比左边 的老教材大一些。 左边的是初中一年级语文老教材,右边的是初 中一年级语文新教材。 面对教材的新变化,教师们准 备好了吗?记者采访了解到,暑假 期间,我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就开 展了新教材培训工作,让老师了解 新教材内容、编写特点、教学目的及 重难点。各地教师从暑假便开始备 课,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

我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大变脸”szbk.chuzhou.cn/wdck/page/10/2017-09/01/A02/20170901A02_pdf.pdf · 一般一册书就只有4—6篇,平均一年约有10 篇。而现在每个单元后面的语文园地栏目里都

  • Upload
    others

  • View
    2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重点新闻02 2017年9月1日 星 期 五

我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大变脸”先认字后学拼音、设亲子阅读栏目等;业内人士:内容编排体现“幼小衔接”,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新学期开始了,又一批新生步

入小学校门。和以往小学一年级新

生不同的是,这一届小学新生迎来

了教材的“大变脸”,由过去的“苏教

版”变成了现在的“部编本”。新教

材有哪些新变化?新变化是否更加

有利于孩子学习语文?带着这些家

长关心的话题,记者对业内人士进

行了采访。

8月 30日下午,记者来到滁州市第一小学,见到了新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模样。从外表上看,新版语文书的尺寸为A4纸大小,而过去的语文书为16开纸张。新、老版本放在一起,新版本明显要“胖”了一些。

说起内在变化,滁州市第一小学语文教研组长章震老师感触最深的是:教学内容编排顺序变了,过去是先学“a o e”,现在先学“天、地、人”。章震老师说,这种变化是有道理的,根据往年的教学经验,刚入学的孩子们学习拼音是有一些难度的,改成认字会让孩子们更能接受,也体现了幼小衔接。

识字量也有变化,一年级上册从过去要求认识 400字减少为现在的 300字,很明显放缓认字坡度,减轻孩子学习负担。此外,拼音教学也发生了变化:字母呈现改变了以往单幅图为主的形式,将学习内容进行了整合,融入意境优美的情景图之中,并且把情景图编成故事或儿歌进行教学,让拼音学习变得既简单又有趣。

在琅琊区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张业成看来,新教材的编排上的变化调整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放缓了语文学习的坡度,减轻了一年级新生对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拼音、认识汉字的动力和兴趣。

变化一先认字后学拼音,符合孩子认知规律

张业成介绍,从新教材的内容上看,删去了一些时文,增加了国学内容的比重,一些传统的课文又重新被用起来了。其中古诗文篇幅明显增多。据了解,新教材中,整个小学一共设置了132篇古诗文,比以往要多很多。以前的老教材一般一册书就只有 4—6 篇,平均一年约有 10篇。而现在每个单元后面的语文园地栏目里都有4首古诗文。不过家长们并不用担心,在古诗

文的选用上是有所考量的,内容适合低年级的孩子,不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

此外,编者在选文时特别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比如说识字“金、木、水、火、土”、课文“春节童谣”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或习俗,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

变化二古诗文比重增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新教材在每个单元还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的子栏目,这也是过去教材中没有过的。章震老师说,在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重要一环,“和大人一起阅读”能帮助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据介绍,以前都是老师口头要求家长带着孩

子阅读,事实上并不一定能起到效果。现在,新教材把“亲子阅读”作为一个子栏目编入到教材中,明确要求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中,这不仅能够很好地推动全民阅读,而且更有利于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记者王太新 文/图)

变化三设亲子阅读栏目,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琅琊区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张业成告诉记者,各级教育部门对新教材的培训工作都非常重视,省教育厅于 6月中旬对各县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7月13日,琅琊区教体局对全区所有一年级语文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据悉,下一步,该区教体局教研室还将对新教材的使用进行跟踪调研,确保新教材的理念得到全面落实。

据了解,和琅琊区一样,我市其他县(市、区)也都开展了新教材的培训活动。滁州市第一小

学语文教研组长章震告诉记者,除了接受上级教育部门的培训外,他们学校也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并要求教师提前备课。教师们纷纷认为新教材教学内容编排有新意,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而且非常注重对孩子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引导,他们为这样一本好教材感到高兴,并且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有信心,也有能力教好新教材。

(记者王太新)

暑假已开始备课,教师们准备好了

晨刊讯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今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语文教材都统一使用“部编本”。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我市从去年起便在初中一年级试点启用了“部编本”语文教材。因此,今年的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都会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滁州市教体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潘红梅介绍,与之前使用的“人教版”相比,“部编本”语文教材在思想上更加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文篇目上也有变化,原来一册有 30篇课文,现在一册只有24篇课文,但将原来集中放在课本后面的课

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等内容分散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对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非可有可无。所以,篇目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减少。在阅读教学上,过去的精读课、略读课变成了教读课和自读课。老师由教读课教方法,学生运用教读课学来的方法自主阅读自读课文,再按要求完成名著阅读。这是贯彻新课标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倡议。此外,这套教材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助读系统,自读课文后面也不再有习题,而是辅之以批注和阅读提示,以帮助学生完成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记者王太新 文/图)

初中教材去年已试点启用“部编本”

责编:徐 菊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右边的是“部编本”小学一年级教材,明显比左边的老教材大一些。

左边的是初中一年级语文老教材,右边的是初中一年级语文新教材。

面对教材的新变化,教师们准

备好了吗?记者采访了解到,暑假

期间,我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就开

展了新教材培训工作,让老师了解

新教材内容、编写特点、教学目的及

重难点。各地教师从暑假便开始备

课,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