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 中山醫學大學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 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賴光真 【講述目標】 1.了解大學教師應該重視並從事班級經營的理由或信念。 2.認識大學班級及師生關係的特性,面對困境,尋找班級經營的對策。 3.觀摩若干簡易可行、不耗費教師過多時間心力的班級經營方法或技巧。 4.開啟從事班級經營的意識與意願,激發興趣與動力,願意做更廣泛、創新、 適應個殊場域的經營思考或設計。 壹、班級經營的理念 一、大學班級經營的核心 1.與中小學班級經營相比較。 2.從家庭經營或婚姻經營來思考。 二、為何要重視班級經營 ()若我們真心重視「教學」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若我們喜歡與學生維繫恆久的師生關係 1.學生會長久記得的是什麼? 2.從「老師,一個專有名詞」談起。 【參考附件一】 ()若我們期望自己能踐履大學教師應有的人格與價值 E. Spranger 六種「人格原型&追求價值」談起,大學教師: 研究、部分的教學:理論型,追求「真」。 教學、服務、輔導:社會型,追求「愛」。 應該重視營造優質的師生關係 教師營造優質師生關係的主要管道:班級經營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1

中山醫學大學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

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賴光真

【講述目標】

1.了解大學教師應該重視並從事班級經營的理由或信念。

2.認識大學班級及師生關係的特性,面對困境,尋找班級經營的對策。

3.觀摩若干簡易可行、不耗費教師過多時間心力的班級經營方法或技巧。

4.開啟從事班級經營的意識與意願,激發興趣與動力,願意做更廣泛、創新、

適應個殊場域的經營思考或設計。

壹、班級經營的理念

一、大學班級經營的核心

1.與中小學班級經營相比較。

2.從家庭經營或婚姻經營來思考。

二、為何要重視班級經營

(一)若我們真心重視「教學」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二)若我們喜歡與學生維繫恆久的師生關係1.學生會長久記得的是什麼?

2.從「老師,一個專有名詞」談起。【參考附件一】

(三)若我們期望自己能踐履大學教師應有的人格與價值E. Spranger 六種「人格原型&追求價值」談起,大學教師:

研究、部分的教學:理論型,追求「真」。

教學、服務、輔導:社會型,追求「愛」。

應該重視營造優質的師生關係

教師營造優質師生關係的主要管道:班級經營

Page 2: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2

貳、經營困境與對策

一、大學班級特性與經營困境

(一)大學班級與師生關係的特性1.班級的特性

(1)「變形蟲」式的組織:多變的組合。

(2)具有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ies)性質的實質團體:聚少離多的組合。

(3)鬆散的結構:非衝突性的小團體或孤立現象。

2.師生關係常見的現象

(1)疏離:學生人際焦點轉移的延續。

(2)對立:無可避免的利害關係。

(二)大學教師班級經營的困境1.每週課堂時段短促,office hour 等無人,導生聚會興趣缺缺,師生能實體互

動的時間和空間相當有限。

2.班級組合多樣,結構鬆散,班級幹部體系缺乏或幹部難為,無法有效協助教

師經營班級。

3.學生對教師的作為經常缺乏回應,沈默旁觀,雙向互動意願偏低。

二、大學教師班級經營的對策

狀 況 對 策

1. 當實體互動不必然可得時

2. 當學生自治經營不必然可得時

3. 當雙向互動不必然可得時

參、班級經營的方法與技巧

一、建立網路虛擬社群輔助班級經營

1.評估選用適當的網路平台

(1)依需求與可及性選用。基本條件:能提供「資訊功能」及「互動功能」。

(2)幫平台取個吸引人的好名字。

2.積極經營

(1)展現多元實用的價值。

(2)設法維持或提升人氣或瀏覽流量。

Page 3: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3

二、建立基本資料,熟悉學生背景

1.設計學生基本資料調查表格,分發學生填寫、回收彙整。【參考附件二】

2.閱讀並強記資料,對學生有基礎認識,應用於各種與學生的互動機會中。

三、發送公開信,分享生活感觸

針對班級普遍性問題,或個人生活感觸、所見所聞,撰寫短文或公開信,發

送給學生課餘閱讀(取代上課閒聊)。【參考附件一】

四、返老還童溫舊夢,暖化班級氣氛

運用中小學教師常用的若干策略,以「返老還童」的方式對待「童年夢已遠」

的大學生,暖化班級氣氛,增添課堂趣味。

1.糖果:例如課堂考試完畢,繳卷同學可以摸糖果兩枚。

2.圖章:運用於試卷或作業報告之批閱。

3.獎卡獎品:製發教師個人風格或元素之卡片獎品,頒贈績優或努力的學生。

4.活動設計:將課程設計成競賽形式,設立名目頒發各式獎項等。

五、戶外參訪,舒展筋骨憶難忘

1.若課程屬性適當,安排課堂之戶外教學或參訪活動,例如冬日暖陽下授課,

參訪「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鍾理和紀念館」等。

2.安排課餘假日的休憩旅遊活動,例如「壽山動物園之旅」等。

六、師母出馬,以柔化剛添話題

1.基本:在網站平台適當功能區(例如寫真集)中,呈現家庭生活之動態或影像。

2.進階:適當引入配偶(未婚教師的男女友)及子女等,參與和班級學生的互動。

七、卡片郵電傳情,適時叮嚀問候

1.以電子郵件(或網站留言),適時表達對學生的問候與叮嚀。

時機:開學(前)、考前、長假前或長假中、天候變化、其他。

2.製發紙本或電子卡片:生日卡、一元復始紅包、賀年卡、耶誕或其他各種節

慶卡等。

八、製發提問表,創造交流機會

1.製發課堂提問表或問卷,引導學生提出課程、學習或生活生涯相關問題,積

極回覆,藉此創造交流機會,並做到個別關懷。【參考附件三】

2.對未提問的部分學生,主動給予關懷輔導的留言。

九、加值型批閱,試卷不再只是試卷

批改試卷、作業、報告時,除了給分數或等第之外,再加上肯定、鼓勵或關

Page 4: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4

懷的文字。

小結:抄襲、轉化與創新

1.抄襲:沿用曾經見聞的各種做法。(也是一種創意:小小 c 的概念)2.轉化:針對師生或學科特性,適當調整實施方式或內涵。

3.創新:發揮原創精神,發展其他獨特且有效的做法。

肆、分析與展望

一、成本分析

1.需要教師額外付出些許時間心力,但是時間心力付出不如想像中那樣沉重:

(1)多可利用附加方式、零碎時間完成。

(2)部分可以藉助 TA、其他人力、或財力物力等,更有效率的完成。

2.先挑選認同的、做得到的少數幾項來做起。

二、效益分析

1.奠定「教學」、「恆久師生關係」及「踐履大學教師應有人格與價值」的基礎。

2.可以展現「高關懷」,以緩和學生對「高倡導」的負面感受。

3.一分耕耘,幾分收穫?

(1)成效或影響也許僅有 5% → 以「搶救海星」的故事支持信念。

(2)總有迴響:沈默但受到影響的學生比想像中的多。

(3)把愛傳下去:潛藏於未來、及於第二層第三層的影響力!

4.最後的小秘密……

Page 5: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5

【附件一】公開信函

老師~一個專有名詞我的老師,平日尚稱健朗,七月間突然與世長辭,留給我感傷、遺憾與懷念無限。我和老師的師生緣是將近三十年前負笈台中、就讀師專時結下的。老師擔任班上英文課程,

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規矩很多。他要求我們依座號入座,每次英文課前班上都要來場座位大風吹;他規定不可以用漿糊黏貼作業紙,以免引來蟑螂老鼠啃噬;作業書寫要求工整更是不在話下,還會「當」掉學生。上老師的課緊張又嚴肅,多數同學對他自然沒有太好的風評。

老師課堂外其實有至為和藹可親的一面,但只有少數學生有機會體驗。子女長大各自離家發展後,老師與師母兩老居住學校配發的日式宿舍。偶而有事必須一起外出,嚴謹的他為了不讓家裡唱空城,總會請他「放心」的學生幫忙照料,我就是他找的少數幾位學生之一。去幫忙顧家其實也沒什麼事,我可以念自己的書,但老師回來總是很慎重其事的致謝,經常留我下來吃飯。師母廚藝精湛,一道「紅燒獅子頭」可以做得嫩如豆腐,入口即化,堪稱絕世名菜,老師便常交代師母做給我品嚐;有時不能留我吃飯,老師還會塞錢讓我自己去看電影。

師專畢業前,老師便已屆齡退休,我可以說是老師的關門弟子。退休後的老師不再兼課,與師母過著澹泊的家居生活。他常希望畢業後的我有空能去家裡坐坐,而我為了任教、服役、公職、進修學位等奔忙,難得成行,只有在重要節日給老師寫寫信或打打電話。他說我平常在台北忙,沒法常常到台中,不如他到台北來和我聚餐,有一回他因事北上,真的便在台北訂餐廳請我吃飯。結婚之後,每年春節他更要我帶老婆小孩到台中家裡聚餐,給我看他創作的春聯,與我把酒話家常。他叫得出我每個小孩的名字,並且發給他們壓歲錢。有兩年,我因遭逢父喪及有其他事情,沒能到老師家拜年,老師還託人將要給小孩的壓歲錢帶給我。就是這樣,從學生時代一直到成家,從我連同到妻兒,年復一年,持續受著老師的關懷恩澤。

老師平日重視養身,持續運動保健,不過畢竟歲月不饒人,近年更因學校強制收回宿舍,為搬遷住所之事耗費心神,兩老也曾接續跌跤受傷。雖然每回聚餐,我與老師小酌依舊,但漸漸換成是去外面餐廳吃飯,師母不再能主廚,懷念的「紅燒獅子頭」不復為盤中飧。對照歷來的合照,明顯可見老師與師母日趨蒼老,不若當年,但拙詞的我卻也不知能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七月中旬,老師來電問我暑假是否有空到台中聚一聚,電話中總說他年事已高,「來日無多」,能聚會一次是一次。我答應老師八月間卸下行政兼職、東吳放連假時,找一天去拜望老師。南下的日期、還有要帶的禮物還在盤桓思量,待確定後,要跟老師報告,電話裡竟傳來老師已在日前夜裡驟然往生的噩耗,晴天霹靂,頓時全身冷顫,腦筋一片空白。不是才說要我暑假找一天到家裡去玩嗎?怎麼還沒等到這一天,他老人家就走了……

告別式當天,除了親友故舊之外,來最多的是老師的學生。老師來臺灣落腳台中後,先後曾任二中、逢甲、僑光、師專等校教職,教過的學生無數。在僑光擔任導師的一個班級,三十幾年來每年固定元旦當天開同學會,老師幾乎每年都偕師母出席。該班學生攜家帶眷一群三四十人從各地紛紛趕來,班長哭讀祭文,令人動容。我給老師上香、瞻仰最後遺容時,止不住眼淚決堤。我希望老師能夠原諒我的怠慢,原諒我這些年總托詞事忙,以致這次竟然不能如老師所願見最後一面。

送完老師最後一程,車行經過老師以前住的宿舍。故居並沒有如學校先前所說的拆除,據說是保留下來要設置為一位畫家老師的紀念館。故居無恙,人事已非。裡面曾經有許多年少時代迄今我與老師餐敘言談的往事記憶,如今只能長留心海深處,以後也不會再有。

由台中回台北的途中,我忽然意識到,成長過程中我曾受教於眾多的老師,這世上銜有「老師」稱號者,更是不計其數。但是「老師」這個原本泛指一類一群人的普通名詞,在我心中卻早已變成一個專有名詞,只專門指稱我的這位老師。當我說「老師」時,我的家人朋友莫不知道我說的是誰,不會做第二人想。像這樣原本是普通名詞,結果會演變成專有名詞的,必定是我們至親至愛的對象,最典型的相同例子大概就是「父母」吧!原來,我的老師在我的生命中,不知不覺已經等同於父母那般的崇高重要了。

老師離開後第一個教師節,第一個沒有老師的教師節,謹寫下這樣的心情,感念與追憶我的老師。

賴光真98.9.28

Page 6: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6

發燙的五角錢民國六十年代,有個鄉下男孩,徘徊在雜貨店的抽糖果攤前,一種看過再看另一種,遲遲做

不成決定。抽糖果的遊戲規則,是要在一張浮貼有百來個密封紙籤的紙上,隨意抽選一個,撕開後查看

裡頭的數字,若是偶數就算中獎,奇數則槓龜,通常五角錢可以抽一個。攤子上讓小孩抽的糖果琳瑯滿目,基本上有兩大類。一類是抽中便贈送大塊糖果,槓龜則獲

贈小塊;另一類是抽中就有,槓龜就銘謝惠顧、什麼都沒有。第二類糖果通常比第一類更吸引人,男孩很想選擇這種來試試運氣,但是他又擔心萬一槓龜,一口糖都沒吃到,這好不容易才要到的五角錢立即化為烏有,下次要再拿到五角錢,不知要等到何時。

男孩手上緊捏著寶貴的五角錢,仍然遲遲無法決定要抽哪一種糖果,旁邊陪著的老闆娘一臉不耐煩,心裡八成在罵,要賺這五角錢還真難。膽小的男孩最後還是做了比較「安全」的抉擇,選了一種不那麼好吃、但槓龜總不至完全沒有的糖果來抽。當他將手上亮澄澄的五角錢遞給老闆娘時,老闆娘驚叫一聲:唉喲!這五角錢怎麼這麼燙啊?!……

這個小男孩不是別人,其實就是童年的我。曾幾何時,當年的小男孩已年逾不惑,老闆娘若還在人世也將近八十高齡了吧?那爿雜貨店因為道路拓寬已經不復存在,僅在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和「冬冬的假期」電影中依稀可辨其入鏡的舊觀。但改變的何止這些,臺灣經濟逐漸好轉,七年級以後的年輕一代,很多人可能不曾聽過抽糖果這玩意兒。五角錢也不再是買賣流通的實用硬幣,甚至淪為掉在地上沒人要撿的無物。今日小孩手上零食總是一包包的洋芋片、一罐罐的可樂汽水、一杯杯的珍珠奶茶,不然就是漢堡薯條。當年孩童為了偶得五角錢而猶豫於小零嘴之前的場景,更是早已不復見。

我不太能夠確定自己到底算不算曾經歷經貧窮。小時候,基本衣食尚可無缺,不曾真正餓過肚子,但是其他層面上確實也目睹諸多拮据窘境。論景況,不能稱為清寒,也搆不上最基本的小康。不過,憶及這段往事,苦澀的本質中,卻經常能夠品味到甘甜。

曾經有位同為五年級、出身背景與我近似的朋友跟我聊起,她認為五年級生是幸運的一代,原因是我們這批人還經歷與記憶了臺灣普遍貧窮的歲月,但為期又不太長,很快的又跟上起飛躍進的腳步。而那短暫但足以記憶的貧窮經驗,成為這一代許多人寶貴的「資產」。因為擁有這樣的資產,所以常會比別人更知道奮發努力,以及珍惜保守所得的成果。

我相當同意朋友提到貧窮經驗是一種資產的說法。但生活逐漸富裕之後,貧窮漸漸不再是年輕人的生活經驗,少了這種資產,也衍生出若干富裕相關的弊病。不久前大陸有人撰文,特意提出「再富,也要窮孩子」的顛覆性建言,發人深省。我倒不認為我們需要、也不容易刻意營造貧窮情境,用以砥礪自己。只是萬一「幸或不幸」的遭逢貧窮,或可不必過度的用負向態度看待。

臺灣在過往擁有頗長一段時期的富裕印象,然而今日年輕一代似乎又重新面臨貧窮窘況。許多貧困相關的詞彙,諸如失業、高房價、低所得、痛苦指數、22K 等,在過去一段時間不斷出籠或被提起。嚴謹論之,臺灣現況並非真正的貧窮,而是貧富差距嚴重擴大。即便是貧的這端,除少數基本生活尙虞匱乏的絕對性貧窮者外,更多的成分應該是一種「相對的貧窮感」。具體言之,是肇因於未能獲取習慣的或認知的應有薪酬或生活水準,或者肇因於與他人相較而明顯呈現落差,因而形成的貧窮心理感受。

貧富不均或者新貧現象的箇中原因十分複雜,不是三言兩語所能交代。面對絕對的或相對的貧窮,每個人會有不盡相同的回應。要脫離貧窮或貧窮感,仰賴政府或企業財團當非良策,指望作奸犯科或飛來橫財更是此路不通。然而我們並非要成為億萬巨富,也不夢想過著豪奢生活,只求臻於不虞匱乏,這樣的訴求,我相信還是非常可以仰賴一己之力而成就的。

所謂「大富由天,小富由儉」,傳統所言的「節流」確實是離貧不變的法則之一。我們要能夠學會辨識「需要」和「想要」,對於非必要的欲望懂得捏緊手心;也要能夠學習拒絕,展延享受,不急於吃掉棉花糖。有錢人的想要,或可彰顯他的虛幻榮耀,卻可能是自不量力模仿者的鴆酒毒藥。若能如此想清楚並具體實踐,其實生活可以很簡單,而要有所餘存與累積,或至少不負債,絕對不是太難的事。

「節流」僅屬於消極面的做法。要離貧並臻於不虞匱乏,還得再輔以積極的「開源」。對各位同學現階段而言,「開源」絕非多找些打工賺錢的管道,反而是要逆向操作,暫時放棄賺小錢的機會,多專注在專業知能的培育,讓自己具備厚實的競爭實力,未來能獲取較優越的工作機會,躋身高階職位,開啟豐沛且長久的財富來源。短視的汲汲營營眼前小利,極可能是偏誤了焦點。

我願意相信,包括各位同學在內的臺灣新生一代,應該是備受祝福的一代。面對暫時性的相對貧窮感,只要願意積極適當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未來必將可以脫離放下它。貧窮,不會是新生一代宿命性的代名詞。

/ 賴光真 100.4

Page 7: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7

背 影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十年有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民國八十八年年底,受盡心臟病變纏身與移植磨難的父親,意外的死在臺大醫院心導管

室的手術台上。父親走前的最後年月,毫無生活品質可言。過世,是解脫,但卻也有太多的不值。辛苦

一輩子,胼手胝足掙來些許福份,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享受,最後還是在痛苦難當中,意外的撒手離去。若說這世界本來就不公平,這老天爺對父親未免也太不公平了。

眾人描寫自己的家人,總愛說我的爸爸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我的父親沒有這樣優雅標準的身材,他身高不及一六〇,體重倒有七八十,典型矮矮胖胖的模樣。只是,這矮胖軀體裡,藏的卻是一般人難及的剛毅靈魂,帶領他度過幾乎一無所有的困頓。

小學畢業學歷的他,似乎還是有點文思。我念國小時,常常不知道日記或作文要怎樣寫,父親會邊做雕刻工作、邊念文句,我就在他身後,以圓凳為桌,邊看他的背影、邊抄寫。民國六十年代,雕刻工業逐漸沒落,雖然日夜辛苦,卻也存不了什麼錢。有回,我剛從外面玩耍返家,碰到父親正要出門,本想跟隨同行,但被他揮揮手趕回。目送他的背影向街坊走去,母親面色凝重的告知家裡連一角錢都沒了,父親是要去跟人借錢。忽然間,我驚覺他的背影竟是如此沈重。

後來父親轉行從事山林竹木砍伐工作。我經常會被要求上山,跟在他背後,幫忙扛運竹木。我實在消受不了此般的勞苦,怨恨他為何選擇這種不堪的工作。不過,在備極辛勞的奔波中,總算開始可以有點積蓄,改善家庭經濟,蓋了自家住屋,擺脫長期賃居的窘境。被召喚上山幫忙時,望著他砍伐竹木的背影,內心總是充滿著複雜莫名的矛盾。

在父親賣力賣命的工作下,家境漸漸步入小康,無奈矮矮胖胖的身軀不堪長期的重度勞力,心臟病變無眼不識好人,偷偷找上他。接連幾次瀕臨病危,那時在徐州路附近任公職的我,就近安排父親北上臺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心臟異常擴大,必須排隊等候移植換心。臺大醫院遂成為那段日子經常出入的所在。

移植手術前後,病重的父親總不願拖累我,倔強的不願住在臺北讓我照顧,每次看完診,都堅持要回苗栗鄉下。我只得在他北上時,到臺大醫院和他會面,聽他述說近況,聽他抱怨對必須同時吞服多種藥物的厭惡,以及移植後排斥現象引發的種種不適。口拙的我,無法為他承受,也不知該如何安慰他,只能默默的聽著。

有次回診,必須分別看上下午不同科的醫師,中間空檔,父親想去搭搭不曾搭過的淡水捷運。想陪他去,他揮揮手,趕我回去上班,堅持自己一個人去。抝不過他的我,走了幾步路,轉身回望,只見父親矮矮胖胖的背影,逐漸淹沒在臺大醫院景福院區長廊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這幅畫面搓揉著孤寂悲苦、茫然無助、和撞擊震撼,頓時全部湧上,嗚咽的哽住我的喉頭……

父親走後,臺大醫院已是傷心地,除了每年清明慰靈公祭去獻花灑淚,我不再願意出入臺大醫院,刻意的去淡忘臺大醫院的種種,讓它淡去、忘卻。唯獨那條長廊的那身背影,猶然偶而會莫名闖入腦海。

客家正月掃墓,母親幾次問我,人家都說死後會投胎轉世,我們掃父親的墓,父親還有在這邊接受我們的供奉嗎?說的也是,這中間好是矛盾。不過,我取巧的這樣相信,即使父親已經投胎轉世去了,他的魂魄每年此刻還是會回來和我們相聚。

小兒阿慶在父親過世幾年後方才出生,妻說父親以前總是希望我們至少要生養兩個男孩,父親走時沒有如願,若今父親還在,一定會很喜歡這個孫子。慶牯五歲時,我們第一次帶這孩子去掃墓,他鬧著要玩筊杯,隨意連擲五六回,竟然回回都是聖筊,看得教人目瞪口呆、驚呼連連,我驀然想起妻所言。果然,果然父親看到這孫子無比歡喜;也果然,果然父親來和我們相聚了。高興中,當然也抹不去遺憾,遺憾孫子不曾看過阿公,遺憾祖孫無緣面謀,遺憾我無法復見父親容顏,只殘存那個想記得又想忘記的孤寂背影……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十年有餘了,我還是不能忘記他的背影。龍應台近作「目送」,一段文案文字這樣寫著,「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父親的幾幕背影,成了此生絕響的回憶。如今走在街頭,若看到前行的人群中,有矮矮胖胖的半老男人身影,明知那不會是父親,但我總會多看一眼。想起父親,想起臺大醫院長廊中父親踽踽獨行的背影。

(刊登於講義雜誌 2010 年 8 月號)

Page 8: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8

鉛筆尖的幸福記憶毎個人總會對一些特定的人事物有著特殊的記憶。這些特殊記憶的人事物一旦從心

底竄出,或被喚醒,莫名的會牽動我們嘴角上揚,滲泌出絲絲微甜感覺,這應該就是每個人的幸福記憶。

有些人的幸福記憶是熱騰騰冒著蒸氣的火鍋,有些人的幸福記憶是毛毛雨中共擠傘下的身影,有些人的幸福記憶則可能是一張張承載祝福的卡片。對我而言,有一件諸位大概猜不到的特別事物,算得上我的幸福記憶,那就是──削尖的鉛筆。

多數人用鉛筆寫字,大概都喜歡把筆端削得尖尖的,我對此特有癖好,尤其更喜歡用削鉛筆機削出來的尖尖鉛筆。鉛筆插入削鉛筆機,一手壓住,一手轉動把手繞個幾圈,只聽見喀拉喀拉幾聲,便能神奇的獲得一支尖得不得了的鉛筆。我覺得削鉛筆機削出來的筆尖,那真是一種無暇的完美線條,渾然的圓率,均勻的斜度,說它多一分則太過,少一分則不足,實在不為溢美之詞。

用這樣削尖的鉛筆,寫出來的字不知怎麼的就是特別工整漂亮,考試成績也特別的好。相反的,若拿到削得不好的鉛筆,寫起字來彷彿就是少了一分熱情,少了一股勁。仔細想想還真是怪事,十足的心理作用。

小時候家境不好,削鉛筆機並非家裡願意購買的文具,所以多半還是用一般刀片來削鉛筆。很久以前,小學生的鉛筆盒裡必定人手一把「手牌」的刀片,到現在文具店都還找得到。客家話管它叫「洋刀」(一直到成年,我才意識到原來是「洋刀」,小時候我都以為是「羊刀」,百思不得其解它跟「羊」有何關係),用這種刀片削鉛筆,力道不太好拿捏,小學生技術欠佳,多半削得好似狗啃。此外,用刀片削鉛筆,最後都要在桌緣「斗斗斗」的把筆尖削尖,桌緣也因此多了塊塊石墨黑漬以及條條刀痕。

除了洋刀之外,我的故鄉銅鑼,鄰近木雕之鄉三義,父親因緣際會也從事過雕刻工作。雕刻師傅的工具當然就是各式各樣的雕刻刀,我童年時代的鉛筆便常用家父的雕刻刀來削。國小時代,每逢月考,考前都要慎重的把鉛筆用心準備好。有一回考前,父親發現我鉛筆盒裡有三枝新的長鉛筆,兩枝用了比較久的短鉛筆,還鄭重其事的建議我多帶一枝或少帶一枝,以免考試有個「三長兩短」。

有關削鉛筆也勾起我小時候一樁蠢事的記憶。二年級時,班導師請產假,來了位學體育出身的男老師代課。男老師比較不擅長帶低年級班,常常一堂課沒多久就把內容講完了。有一回講完課還等不到下課鐘響,老師突發奇想,便說要幫我們小朋友削鉛筆。同學們興奮不已,紛紛在老師的辦公桌前排隊,想要享受老師的服務。我當然也不例外,但是鉛筆盒中的鉛筆筆芯都還很長,擔心老師不幫我削,因此故意通通弄斷,然後跑去排隊,沒多久,下課鐘響,老師宣布服務告一段落,我只好帶著斷筆悵然回到座位,第二節老師要我們寫功課,我還得向隔壁同學借筆。後來回到母校任教,當年這位老師還在學校教書,聽我談起當年的蠢事,還哈哈大笑,想不到十幾二十年前,還有這麼一段他不知道的往事。

曾幾何時,買削鉛筆機不再是難事,但是一節一節換筆芯的自動鉛筆開始流行,後來進化到用手壓推出筆芯的款式,削鉛筆開始不再是小朋友的必然記憶。迄今,人們偏愛使用原子筆或鋼珠筆;更甚者,電腦取代了紙筆,拿筆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削鉛筆在許多人心目中,大概已經淡忘殆盡。

不過,偶爾需要寫字,我還是很喜歡拿起鉛筆來。而在寫字之前,總要先把鉛筆插入削鉛筆機中,痛快的轉它幾回,把筆端削得如針尖,湊在眼前欣賞欣賞它的完美,然後再滿心歡喜的來寫字。幸福,弗復何求?

(刊登於講義雜誌 2011 年 7 月號)

Page 9: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9

回顧「桐」年憶往事時序進入四五月,北臺灣的山林悄悄飄起皚皚白雪,又是桐花滿山的季節。近年來,油桐花成為桃竹苗以至臺北諸多地方季節性的觀光行銷重點。這些默默生長在臺灣

低海拔山間數十年月的經濟林木,從原本的無人聞問,短短幾年間,地位驀然躍升,竟有直逼陽明山花季之勢。詩人競相歌詠其風采,遊人爭相捕捉其倩影。愈來愈多的人們,驚覺油桐花雪白淡雅之美;愈來愈多的人們,識得油桐花落英繽紛的趣味。

對我個人而言,在很早很早以前,便和油桐有了切身的第一類接觸。民國七十年代初,為了儘速改善困頓的家庭經濟,償還積欠農會的住宅貸款,父親放棄低迷不振、難以為繼的木雕工作,改以山林竹木砍伐為業,領著母親終年奔波苗栗鄉野各地山場,包下長成的竹子或林木,砍伐載運到造紙或竹製品工廠,牟取比雕刻豐厚一些的工資。而油桐樹,便是經常砍伐的樹種。

在山場砍伐竹木,是極其勞重的工作。做這一行,沒有老闆、沒有勞保,例假日根本不在概念範圍內。碰到崎嶇險阻,車輛無法到達,便必須開闢便道充當山路;遇到野溪小澗,人員無法跨越,便必須捆紮竹排搭為便橋。為了把握較為涼爽的天氣多做一些工作,每天總是早出晚歸。中午吃的是沒有得蒸的冷便當,歇息則是睡在堆疊待運的竹木上。至於與成群的蚊子奮戰,那是任何時候停下來喘息片刻時絕對必要的修煉。竹木無情,經常賞以刺刮血痕;天候不義,每每饗以烈日急雨。這些都還只算是小小玩意兒。尤有甚者,父親母親還分別曾經被電鋸劃開大腿,血肉橫飛;曾經因為扛負過重的材木,導致椎間盤突出而住院;也曾經被鐵牛車上滾落的樹頭擊傷腰背,迄今猶然成為氣象預報臺。

當時國中剛畢業的我,負笈臺中求學,寒暑假期必定被要求返鄉,隨同到山場工作。對於一個平時少有勞動經驗的十七八歲青年而言,這樣的工作真可謂苦不堪言。我羨慕我的同學,寒暑假開開心心的報名參加救國團自強活動,一邊遊山玩水,一邊還可以結交漂亮女友;就算是打工,我也羨慕我其他的同學,可以待在學校辦公處室裡抄抄寫寫,偶而跑跑腿,了不起頂多掃掃地,而賺的錢可以供他們自己花用。而我,每年參加自家舉辦、比「戰鬥營」艱苦十倍的自強活動,打的是扛負一捆捆竹子、一段段樹材的苦工。而所賺的「工資」無他,就是自己三餐的溫飽。厚厚的近視眼鏡、書卷氣的面容,卻穿著粗布衣服、套著橡膠雨靴,在山野間來回負重奔波,形成一副極端不協調的畫面。即便是畢業後開始執教,或者服兵役遇有長假,都仍偶爾還會上山。十餘年,間間歇歇的於假期假日奔忙山野。與我同輩者,有此般經驗的真不多見。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家庭經濟漸有起色,這樣的日子才劃下休止符。

老實說,當初對於這樣的勞動,其實是會怨恨的。我埋怨那生我養我的父母,工作千千百百種,為何偏偏挑這種為業;我憤恨那早已熟識的油桐,為何在我肩頭如此殘忍的沈重。那些年月,油桐在我眼裡,是一株株被放倒的樹,是一截截準備爬上我肩頭的笨重樹頭。油桐花落結果後掉落的一顆顆黑色桐子,則是喘氣休息時用來丟擲發洩的「炸彈」。油桐花?似乎從來不曾入我夢來……

當油桐花被開發成為觀光資源時,潛意識裡,我相當相當的排斥與抗拒。它聯結了太多不堪回首的勞苦記憶,也會讓我聯想到積勞成疾而早逝的父親。後來讀到詩人范文芳寫桐花,「三四月間,油桐花開,花白如雪;八九月間,油桐落葉,葉黃如土。阿爸在世,滿山種桐,桐子商人買;阿爸過身,滿山桐花,桐花詩人惜」,詩作彷彿是為我們而寫,重重拍擊心扉。我惱怒著,這些與艱辛勞苦有關的油桐,怎麼可以變成餘興遊賞的玩物?這些與生計生命有關的油桐,怎麼可以變成觀光休閒的對象?往昔眾人漠然鄙視、只有我們親近擁抱的油桐,演變至今詩人惜桐如白雪,這中間怎麼竟是要以「阿爸過身」為轉捩?……

直到最近,我才漸漸學會轉換另一種心情來看油桐花。畢竟,油桐花的確是美的。而讓這個家庭脫離困頓的步步腳印,著實的也是印在油桐樹下。從前的艱苦歲月,我不會希望再去品嚐舔舐,但是嚐過這杯苦酒,讓我更覺今日的平淡其實也甘甜,也讓我再見油桐花時,比一般的遊人更有深刻的義蘊和感受。

人的一生未必要歷經艱苦,才能有所成長。能順順利利、輕輕鬆鬆過日子,當然是幸福的,我們追求的不就是這樣嗎?只是,很多時候,環境或命運將我們引導到某種境遇,縱使內心多麼不願意,還是得咬牙度過去。過程中,歡喜甘願當然最好,若是憤恨怨懟其實也無妨。一切,都終將度過。若來日回顧,能感受這段過程的意義與價值,就是好的。

時序又來到了四五月,北臺灣的山林悄悄飄起皚皚白雪。回顧「桐」年憶往事,在這桐花滿山的季節。

Page 10: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10

馬拉松的淬煉各位同學:

操場邊,東吳馬拉松賽的旗幟迎風飄展,預告一年一度的運動盛事又即將到來。對於我這個跑百來公尺就如牛氣喘的人而言,馬拉松選手驚人的毅力與耐力,總讓我佩服不已。尤其那些參加廿四小時超級馬拉松的選手,更是難以想像他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各位同學修讀教育學程,其實也是一場馬拉松賽。雖然不像馬拉松選手們那樣必須面對密集的體力試煉,但是必須歷經兩三年的職前課程,半年的實習,以及後續的教師資格檢定、教師甄試考試等,一方面承受著本科系所與教育學程雙重的課業壓力,另方面又面對不確定的進路展望,甚至周遭消極否定的聲音,所需的毅力與耐力,真真實實地不輸給馬拉松賽。如果修讀教育學程像是跑馬拉松,除了要付出無比的毅力與耐力外,可能我們還要用不同於百米短跑的方法與思維,來跑完這段學習歷程。馬拉松式的學習歷程,更要講求步伐的穩健,以及著眼長遠的未來。各位修讀教育學程也需要作這樣的思考。

這次請各位同學寫提問單,幾位同學表達了對於考試成績不盡理想的慌亂感。當然,我們對於任何的考試,都應該積極力求獲取好的成績;如果成績不盡理想,應該有所警覺、緊張。不過,對我而言,我會更期望各位去重視考試的回饋作用,以及著眼長遠根基的奠定。

若我們將視野放大,拉開到以整個師資培育歷程為範圍,培育過程中的階段性考試,即便是期末考試,其實都變成形成性的評量。大家都知道形成性評量的目的是提供回饋訊息,讓師生得以即時調整教與學,確定學會階段性應學之內容後,再往後續課程進展。此說並非意味我們視這些階段考試為形成性評量,便可以加以輕忽,重點是我們要懂得如何看待每次考試給我們的回饋訊息,以及如何去因應與處理。

考試所命的試題,代表的就是老師認為同學們唸完某一部份或某一學科課程之後,應該能夠理解與掌握的基礎知識概念。考試是一種檢驗機制,藉此對照同學已經理解與掌握的,與老師的期望之間,是否存在落差,以及落差出現在哪裡。試卷批改完畢,我都會請同學修訂錯誤疏漏的部分,同學應當都知道此舉的目的,是要各位將未能理解與掌握的部分加以補足。願意補足、也確實能夠補足,未來可以持續保留,不會遺忘殆盡,這樣雖然時間點稍微晚了些,但總比不曾知覺自己有所疏漏,或者知覺之後仍不能補足,要強太多了。考試與分數只是一個檢視機制以及過程,無論每次考試成績高低,若都能將疏漏補足,成為完整掌握學習內容的學習者,未來有足夠的知能實力出去與外面的人競爭,那才是終極的重點。最怕的是,考試發現疏漏之後,不願或不能加以補足,持續任其疏漏,那才真正是枉費了考試的回饋作用以及學習付出的成本了。

對於課程的範圍與份量,同學也許會認為很大很廣;對於考試的題目,同學也許會認為好多好細。這樣的感覺毋庸否認,但是如果我們同意師培過程的考驗,都是為自己未來的競爭實力奠定基礎,也同意老師們課程所授與考試所考,都具有實質意義,而不是「無理取鬧」的「垃圾知能」,那麼我們可能就不太應該計較課程範圍份量的很大很廣,考試題目好多好細。反而是若老師授課的範圍太小太狹,考試題目太少太粗略,沒辦法幫我們奠定該有的基礎,那才是該要去計較的。

其實,即便已經有很大很廣的課程範圍與份量,有好多好細的考試題目,但各位要想到,對於那些未來要面對的檢定或甄試考試,我們所教所學總是那麼偏狹;我們所考所測總是無法涵蓋可能的命題範圍。我們可能還得有些焦慮、緊張呢!若然,我們豈可再求限縮。若限縮,我們的學習不是將益發偏狹疏漏了嗎?

念國中時,有位同學不知何故老愛稱我別號「俾斯麥」。我不認為我有那樣的「鐵血」性格或作風,但我總抱持著一個信念,就是從我教室走出去的學生,要能夠比別人強。各位走出我的教室,去跟別的同學或師友論及教學與教育,在消極面,不會老是啞口無言,不會被說「教育學程念了半天,你連這個都不知道(或不會)喔!?」進一步,在積極面,更期望能讓他人感受到您基礎穩健,能論說他人未必能知的教學相關概念,也能設計與操作他人未必能及的精緻教學活動等。

我們不是要跟東吳其他授課老師或同儕比較些什麼。我們知道我們真正競爭的對象,是教師甄試場合廣大的其他師培學生。力求上游,求取自己成為強者,並非可恥的事。因為我們不是踩著別人的腳來墊高自己,而是自己經過長期努力的淬煉之後,自然而然成為強者,超越優秀、晉級傑出的。

我當然知道各位修讀此一課程的辛苦,因為我也跟大家一道辛苦著。在這個超額 46 名同學的大班級,加上反覆修訂檢視各項作業、考卷與教案,我所要投注的時間與心力,不會下於、甚至是數倍於各位同學。我們大可不這樣辛苦,不過因為各位都懷抱著一種夢想,而我對各位懷抱著一份期待,所以我會激勵各位辛苦下去。大家要像馬拉松選手堅持下去、奮力爭先。而我,各位的教練,不會哪邊涼快哪邊躲,會一直在你的旁邊,吆喝、陪跑……。

賴光真 97.12.10

Page 11: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11

喬丹偷偷告訴我的事記得以前上籃球課的時候,體育老師都會先講解籃球的若干基本原理,然後要求我們先反覆

不斷的練習一些基本動作。當學生的我們,總是對於這些基本原理的講解,或者是基本動作的練習,感到萬分不耐,巴不得老師馬上讓我們上場,好大展身手,拼個你死我活。

體育場上的這種心態,我想是很常見的人性表現。如果是業餘的遊戲,那無可厚非;但是若要造就真正的專業,這種急著上場的心態就未必適切了。

在師資培育的過程,其實也會發現類似體育場上這種不耐又急切的心態。或許是因為教育的實務本質,以及人們普遍具有相關經驗,加上可能未經思考的接受「理論無用」之類的成見,多數師資生不太熱衷接受理論原則的洗禮,也不太重視類如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方法或技巧操作等基本功夫的學習與鍛鍊,只是急切的盼望能夠上台試教,希望到中小學教育現場去瞧瞧,如果能允許面對學生施展渾身解數,那就更棒了。我以前是師專學生的時候如此,現在的我也經常聽到學程同學發出類似的心聲。

然而我們若要成為教育真正的專業,必須要重新慎思這樣的心態。對教育而言,若理論原則的吸收了解是無用的,基本功夫的學習與鍛鍊是不重要的,教育純粹是實務經驗的傳承或累積,那麼正確的師資培育應該把師資生立即投入教學現場,讓師資生去跟隨現場的師傅教師,或者直接成為一名從業人員,即刻歷練實務,從中累積經驗。當經驗累積足夠,便可以成為優秀合格的教師。但是,師資培育並不這樣設計,也沒有人會同意這樣的做法。為什麼?原因當然是普遍認為有必要將師資生留在師培機構,先好好的吸收了解一些理論原則,以及學習鍛鍊若干基本功夫,然後方才論及其他層面。

基層教育人員常常不喜歡理論,甚至會嘲弄理論在實務運作上的不切實際。這樣的態度,一方面可能是過份主觀的蔑視了這些可能是聰明且有見解的教育研究者,畢其一生心力所提出,又經過教育學術界數十年傳承檢驗、而迄今仍引介不輟的教育理論,其可能具有的深刻價值;另方面則可能是心中隱晦而不自覺的有追求放諸四海皆準的權威理論心態,以致於用很嚴苛的角度去看待理論,看到理論有點不能有效詮釋其所面對的實務情境,便全盤否定、大加撻伐、冷嘲熱諷。其實,理論的學習對實務工作者仍然是重要的,它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省去很多時間心力,便能看得又高又遠。理論原則本來就不訴求放諸四海皆準,死背理論內容更非其目的,但懂得去理解並適度參用理論原則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比一味抗拒排斥或嘲諷者,要來得高明與有智慧。

基本功夫的學習與鍛鍊,更不容實務工作的從業人員輕忽。師資培育課程也期望師資生堅實地奠定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方法與技巧等基本功夫。但是,同樣的有不少師資生並不看重之,得過且過,能逃就逃。師資培育課程告一段落,不曾獨立寫出一份像樣的教案、不曾上台演練幾次教學的師資生不在少數。結果,出去實習或到校任教後,用稍微嚴謹一點的標準來檢視,教學運作出現諸多邏輯錯漏,教學績效大打折扣,也鮮少選用或適當操作較高階的教學方法或技巧。教育欲求突破過往弊端、追求提升進步,到頭來也只剩下一場空。

趕赴教學現場去歷練實務,相對於學習教育理論原則以及奠定基本功夫,何者為本為根,何者為末為葉,當至為明確。若澄清了這樣的道理,那麼那些原本急切者似乎當緩,而那些原本被輕忽與逃避者,反而成為急切要務,當重新加以正視與落實。

像喬丹這些會讓觀眾崇拜追逐的優秀籃球專業球員,我相信,他們的球技不會全都是、甚至大部分不會是在球場比賽中鍛鍊出來的。他們的球技更多是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一遍又一遍的苦練一般人認為最無趣、最無聊的基本動作而來。也許是運球、傳接球,也許是帶球上籃、定點投籃,每天重複數百次,投出上千個球,如此奠定他球場優秀表現的根基。球場上實際比賽的經驗當然也是重要的,可以鍛鍊臨場的實戰能力。但是,我想不會有人捨棄基本功夫的訓練,徒藉上場比賽累積經驗,便能成為優秀球員。

學習領域相關的理論原則,以及奠定領域相關的基本功夫,對從事服務工作的人們而言,可能比起球員要更加重視。球員基本功夫不足,頂多就是得不到分數;但是服務相關從業人員若基本功夫不足,卻會直接間接影響他人。試著想像,假設我們是病患到醫院看病,得悉自己面對的醫生,醫學院勉強畢業,不曾練習打過幾次針、看幾次診,醫療器材操作起來手忙腳亂,雖然一副躍躍欲試的樣貌,表現出滿腔熱情與愛心,我們不太會只因為他的熱情或愛心,就對他感到放心吧?甚至大概會嚇得逃之夭夭。同樣的,從事教育服務工作的我們,如果與人談論教學基礎理論時只能支支吾吾,一知半解,操作教學時顯現出基本功夫鬆散疏漏,單單秉持一股熱忱,便急著到學校、進教室去教導學生,輕則效率不彰,重則可能誤人子弟,豈可不慎?從事教育工作,固然熱情與愛心比聰明與否更為重要,但是我相信也不會只因熱情與愛心,便可容忍半弔子的師資。既然我們會害怕碰到半弔子的醫師,如果家長碰到半弔子的老師,而要求轉班、換老師,我們又豈可說家長教育理念有所偏差?

當然,諸位早已完成師資職前課程,不論過去職前課程階段修課的狀況,是紮紮實實的苦讀,還是得過且過的應付,過去的已經不可逆回。所幸,我們總都有機會在教師檢定、甄選等考試的準備歷程,或者任教之後許多的進修機會中,重新拾起教育相關課本,重新接觸教育理論。若然,未來當真要懂得連結統整理論與經驗,重新認識與省思這些教育理論與原則;此外,也要勉強自己不定時的回顧與補足疏漏或遺忘的基本功夫,特別是要讓那些妥協於實務而向下修正的教育運作,能夠重新矯正提升,回歸到較為完善理想的境界。

理論原則、基本功夫、實務經驗的來回「耙梳」,可以讓我們的教育相關知能益發澄明、清澈、與通暢,讓我們的教育運作更加成熟、精緻;也或許可以像布魯納的「螺旋型課程」那樣,在一次又一次的重溫時,能夠逐步的加深加廣。逝者已矣,來者可追,雖然有時候有點遲了,但是願意補足,隨時都還算來得及。

Page 12: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12

看見出人頭地的捷徑各位同學:

這陣子高等教育最發燒的話題,當屬洪蘭教授指陳台大醫學院學生上課打瞌睡、啃雞腿、吃泡麵、打手機、傳簡訊,姍姍來遲者干擾他人毫不在意等異象,甚至連「尸位素餐最可恥,如果不想讀,何不把機會讓給想讀的人」的重話都說了出來。

洪教授觀察到的這些現象,當非台大醫學院學生的「專利」,國內外大學恐怕普遍存在類似現象,甚至從早年到現在也都如此。究其原因,牽涉多元複雜,情節或輕或重,難以一概而論。社會各界對此新聞也是反應不一,引發諸多議論。

對此般課堂異象,台大校方計畫開設禮儀課程以為彌補。我個人認為,其實這無關「禮儀認知」,更主要的癥結應是關乎個人的「教養踐履」。上課不應打瞌睡、啃雞腿、吃泡麵、打手機、傳簡訊,遲到應低調歉疚,這些禮儀大學生豈會不知;自幼及長,其父母師長豈有未曾教導叮嚀之理。只不過「知之歸知之,不行歸不行」,資優學生從不被保證其教養高人一等,即便一般學生或成人,知行亦向來存在鴻溝。因此出現這些現象雖非「正常」,但也不得不承認確為「平常」。對學生而言,此間還牽涉同儕次級文化因素。無可諱言的,大學生次級文化經常傾向反智,或以反教養為尚,循規蹈矩或用功讀書常被視為「遜腳」,服儀言行不羈或有本事蹺課作弊者反而常被捧為「至尊」,加上教師多半無意嘮叨,以免招惹「顧人怨」的臭名,更使此類風氣無限蔓延。

大學課堂出現的反智或反教養現象,該如何解決,我個人也暫無有效對策。不過在此風波中,我「逆向」看到的是,同學們若要出人頭地所可能有的一條捷徑。

雖然社會不斷變遷,但是今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乃至於職場的用人選才,仍然高度重視傳統以來持續強調的美德與態度。態度不僅被認為重於智識,甚至也仍重於晚近所強調的創意。現今校園或社會中普遍瀰漫的反智、反教養現象,意味多數學生或社會大眾不願、不敢、或無法展現較佳的學習或工作態度、展現較佳的教養,此時若我們的同學能夠堅持應有的美德,適度展現優質的教養,將很容易被發覺、被看重、被給予機會。這情況,就好比其他人自願躋身「雞群」時,您只要不隨波逐流,稍微昂個首,「鶴立」其間者自然非您莫屬。「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對屈原也許是一種悲涼,但對各位同學而言,可能卻是前景一片獨有的美好。

前幾年我也曾寫過一篇「以傳統美德獲取勝出」的類似文字,與師培同學共勉。我告訴同學,那些能稍稍展現優良教養行為的同學,很輕易的便能格外讓為師者印象深刻。例如穿著端莊得體,出席上課態度認真,會與老師互動回應;室外噪音干擾,會主動出列將教室門關上;教室光線不符上課需求,會主動打開或關閉燈光;課間不得不暫時離席,會用適當方式向老師招呼致意;下課時會詢問老師是否要擦掉黑板上的板書;課堂結束時,會主動將移置的講桌或課桌椅恢復原位;或者看到老師拿著一堆東西,會問老師是否需要分擔等。這類行為不是什麼大事,也是一般人知道可以做或應該做的事,但真正能夠踐履者鳳毛麟角。也正因為如此,只要有人有所實踐,莫不令人印象深刻。當然,展現優良教養並不限於此,其他課業或言行層面多有可展現、應展現之處。

此外,不僅是現在的大學課堂,未來出去教育實習、任教或從事其他工作,日常言行一點一滴,都是考驗或展現自己教養程度的時機。如果我們能夠克盡本身的職責,進一步對某些原本並非我們職責範圍內的事務,能夠願意主動添個手、幫個忙,多做一點點。相對於多數態度不良、無法展現教養的同事,您一樣很容易讓周遭的人印象深刻。

對當今多數的人們而言,展現教養行為往往反而變成是一種異數。其實心正行正,各位同學不必擔心這樣的行止是矯揉做作,它們其實都只是回歸到人皆應有的最基本教養行為而已。您之所以鶴立,不是因為踐踏雞群而來,大可無愧無懼。

當然,我相信很多同學可能還是會懾於同儕次級文化,擔心周遭的「好事者」或「無法為之者」異樣的眼光或惡意的嘲諷批評,因而終是保守、卻步。若然,祈禱您早點突破迷思,揮去心頭這些莫名陰影與魔障。不然,我真的遺憾,遺憾您放棄這麼一條出人頭地簡單而且經常有效的捷徑。

賴光真

Page 13: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13

八百元只能上東天某甲的父親年事已高,不幸往生。依據習俗,某甲找來法師為父親誦經超渡,希望

父親能夠讓佛祖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法師誦經要價一千元,「一千元太貴了,」某甲堅持還價:「打個八折,算八百吧!」法師無奈,只好勉強接受。

誦經超渡亡者時,法師大聲唱誦:「願我佛祖接引亡者上東天、上東天……」。某甲一聽,不對啊!應該是上西天,怎麼會是上東天呢?法師回說:「上西天要一千元,八百元只能上東天」。某甲氣結,只好趕緊同意支付一千元,法師才又大聲唱誦著:「願我佛祖接引亡者上西天、上西天、上西天……」。

忽然砰的一聲,某甲的父親從棺材裡坐起身來大罵:「你這個不孝子!為了個區區兩百塊,叫我一下子跑東,一下子跑西,是要把我累死不成!?」

這則笑話最好笑的就是「上西天要一千元,八百元只能上東天」這句話,付出不夠,結局可真是差很多。這則笑話本來純屬娛樂,不過或許是「職業病」,我竟然在這裡面也看到「小故事,大道理」。

我們生活周遭的許多事情,也是「付出不夠,結局差很多」。我們自幼致力學習,或者未來踏入職場努力工作,雖非急著前往西方極樂世界,但總是期望臻於西方極樂世界所對比、隱喻的理想境界,獲得較佳的條件,過著不虞匱乏的優質生活。但是,要達到所欲的理想境界,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我們,必須付出對等的努力代價。如果像笑話中本來該付出一千,卻只付出八百,本來該有百分百的努力,實際上卻只付出八成,那結果當然只能「降格以『得』」,從「上西天」變成「上東天」。「上東天」已經有點淒涼了,如果付出實在太離譜,可能連「上東天」的淒涼機會都沒有,「下地獄」或將變成難逃的悲苦宿命。

說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但怎樣才叫做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概念頗為模糊。若有某種參照來幫助我們衡量,也許會比較具體可行,例如具體的界定應投入的時間、設定特定的數據指標,或假想某些競爭對象等。我以前則是與同儕的投入程度相比較。

在班上同儕中,我的師專入學成績平平,但五年後卻以第一名畢業。之所以能夠如此,主要就是因為當時每學期比同學多念一兩個禮拜的書。以前考取師專,不僅享有公費,畢業後教職等著你,不去任教還不行。在那樣的鐵飯碗保證下,很多「師範專科學校」的學生,莫不過著「吃飯」「專攻」「睡覺」的日子,只有在期中、期末考當週才會熬夜唸書,應付考試。而我,其實也不算多麼用功,但就比同學提早一個禮拜讀書,所以最後得以以全班第一名之姿畢業。從我的經驗中也許可以窺知,是否比別人多付出,會是決定自己是否能夠出頭的重要關鍵。

當然,「比別人多付出」的這個「別人」是誰,也很重要。師專時代的一位同學說,他每次去電影院,總覺得人山人海;但是去省立圖書館,又發現閱覽室外排隊等著搶位子唸書的人一大堆。我們用參照他人的方式來決定自己的努力程度時,參照對象是看電影的人群,和參照對象是那些圖書館搶位子的人群,其結果之歧異懸殊,可想而知。慎選周遭交遊的同儕,實在很重要。在追求成長的面向上,誠然應當「無友不如己者」。

鄉村中下家庭、五年級出身的我,雖然不曾真正挨餓受凍,但童年畢竟還是目睹與經驗臺灣貧困的一面。不過那時的人們,展望的是臺灣一天比一天好、只要稍加努力便有無窮機會的景況;而各位同學出生之時,臺灣已臻富足,但是成長後展望前景卻似乎看到較多的趨緩、停滯,甚至逐漸的走下坡。哪個年代好或不好,實在難以評斷比較,但無論大環境如何,個人一己小環境的生活品質,還是可以與大環境有所不同。至於是如何的不同,則掌握在我們自己努力多少的意念與行動中!

因為有著藉由比別人多努力一些而脫離困頓的個人經驗,期望透過這些經驗的分享,激勵大家也終能有善美的發展。

賴光真 99.6

Page 14: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14

報告老闆,我的專業是打工!各位同學:

年來爆發國際金融海嘯,造成全球性的震動與不安,許多人失去工作,生活陷入困境;同時間,企業「肥貓」問題也浮現出來,益加凸顯世界的不公平。

從以前到現在,社會中總有失業人口,更多的人領著微薄的低薪報酬,勞苦工作。但在光譜的另一端,有著截然不同的景況。姑且不論那些企業界的肥貓、大老闆或科技新貴,僅就一般受薪階級而言,許多機構的中高階受薪階級,工作相對「輕可」,但光是固定的八九萬元月薪,待遇就比底層勞動者足足優渥三四倍。除此之外,他們經常兼任主管職務而加領津貼,學有專精或口才便給者到處受邀演講,或者還可能執行某些專案,又有金額不少的主持費。這些額外領取的報酬,雖然不是不用付出時間心力,但其單位報酬率卻是他人難以相提並論的。僅以受邀演講而言,他們一場 2 小時的演講通常有 3200 元的酬勞,這筆演講酬勞可能是最低階層勞動者三四天全時正職工作的工資,時薪 95 元的打工者工作 30 小時尚且不及。單位報酬高達 30:2的懸殊比例,很不公平,不是嗎?難怪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看到這樣的社會現象,您或許會義憤填膺,想要發動社會運動或革命,訴求改革這種不公平的局面。不過,在「革命尚未成功」之前,現實社會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在支給不同職位地位者差距甚大的待遇。而且我們也很難遽下不公平的定論,因為社會通常依據人們的貢獻度以及可否被取代,來決定報酬。具有特殊貢獻、而且是他人不易取代者,社會自然願意支付較高的報酬給他們。如果無法明確判斷貢獻度或可否取代,那往往就依據取得的職位來支付。

工作職位和薪資報酬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在沒有看破塵世、願意享受清貧之前,絕大多數同學應該還是相當程度的重視,總不會希望終身低薪勞苦度日,總會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像那些中高階層人員,過著不虞匱乏的生活。重點是,如果這樣想望,我們現階段要做的是什麼?

令人擔心的是,部分同學可能短視近利,在大學的青春歲月裡,過度鍾情於打工,賣時間、賣勞力,賺取一小時 100 元不到的工資。任何職業與勞動都是神聖的,打工自然也值得尊敬,但打工是否適當,也同時必須放在時間或環境脈絡裡來看。如果家庭經濟難以支持學費與生活費,去打工,無可奈何;如果打工之餘,學業成績依然名列前茅、頂呱呱,或者已經放棄大學學業,只圖勉強畢業拿個文憑,去打工,無話可說。若非如此,僅是為了有點閒錢可花費享樂,這種不顧學業的打工就實在難謂為明智之舉。

我們未來可能去應徵的職位,特別是那些較優越的職位,有多少會因為我們大聲的說:「報告老闆,我的專業是打工」因而優先錄用我們的?有多少會把打工經驗擺在專業知能之前?專業知能和打工兩者相比較,何者才是爭取較佳職位的決定關鍵,答案不言可喻。

打工若能幫助我們奠定專業知能,那麼即使無薪,也值得去從事。但看看我們所從事的打工,其中真正算得上是「專業」的有幾多?有幾多成分可以奠定我們未來競逐專業職務的基礎,或者有重大的加分作用?許多人可能會說打工可以累積社會經驗,但是如果我們態度謙虛肯學,「照子」(眼睛)放亮一點,這些所謂的社會經驗,在我們正式進入職場情境後,通常很快就可以上手。有必要以大學寶貴時間,加上荒廢學業的代價,去累積這些似乎被「膨風」了的社會經驗嗎?

現在的投資決定未來的報酬,我們要警覺,如果我們現在投資最多的是打工,不就等於我們所學得的「專業」就是打工了嗎?上帝看我們這麼專精打工、熱愛打工,自然就乾脆分派打工成為我們一輩子的職業。這樣說,似乎是開玩笑的話,但臺灣越來越盛行幾乎就等於臨時打工的「派遣」制度,一輩子打工已經不是不可能的了。

我們若希望躋身中高階層,眼光要放遠,做法要務實。現階段在選定的領域或發展方向上,努力爭取學業成績表現優異,紮紮實實的奠定厚實的知能本領,成為同儕中的佼佼者。至於打不打工,其實不是那麼重要,毋需焦慮。即便現在還得向家裡伸手要學費生活費,或者要辦理貸款,經濟能力一時片刻間似乎不如那些汲汲營營打工的同學,但我們終將因為「人生階段努力重點沒有錯置」,未來會比那些錯置的同儕,有千倍百倍的機會躋身社會中高階,終身受領著比持續只能打工的同儕不知優渥多少倍的待遇,豈不快哉?更進一步,屆時「湧泉以報」支持我們專心念大學的家庭,給予父母、配偶及子女安穩愜意的優質生活,豈不更好?

我們都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沒有聰明過人的腦袋,這輩子簽樂透大概也是做公益居多,又沒膽子作奸犯科去販毒或搶銀行。在不作白日夢、不幻想時,我們其實都知道自己終究還是要靠著本事或勞力謀生。如果我們心裡想著憑藉專業以躋身中高階職位,卻老是投資在無助專業養成的所在;心裡想著美好的未來,眼前的行為卻是相反的,或不夠格的,那不就是典型的背道而馳、緣木求魚嗎?看到別人背道而馳、緣木求魚,我們會恥笑他們;但若畢業後,我們四處碰壁才驚覺自己大學四年其實也盡是做著背道而馳或緣木求魚的事,那時恐怕就笑不出來囉!

賴光真 98.12

Page 15: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15

【附件二】

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學生基本資料表學號: _ _____

學程屆別: ____學年度

姓氏大名 性別男女

生年月日 民國 年 月 日 西洋星座 座

就讀系級 系(所) 年級 組

現任職務(校內外,含工讀)

1.2.3.

近 照

目前住所 電話

長久住所 電話

手機號碼

電子郵箱

重要學歷

(畢業學校)

1.2.3.

重要經歷

榮譽事蹟

1.2.3.4.5.

精通母語 □閩南語 □客家語 □原住民語 □其他 □ 無

拿手外語 □英語 □日語 □韓語 □其他 □ 無

得意專長

閒來沒事

曾修本人

教授科目

Page 16: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16

自傳(請以厚實的文字撰寫背景生平,並略述選讀教育學程之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想對老師說的話

………………………………………………………………………………………………………..

………………………………………………………………………………………………………..

………………………………………………………………………………………………………..

………………………………………………………………………………………………………..

………………………………………………………………………………………………………..

Page 17: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17

【附件三】

雙 溪 左 岸《班級經營》課程提問表 1001-1

各位同學:「雙溪左岸」是我到東吳任教之後,每學期例行會實施的師生書面溝通互動管道。各位同學對課程內容

有不明白或有疑義的地方,請利用此表提出。如果有其他學業、生活、生涯的問題,或者對課程的建議,亦可一併提出,我將竭力回覆。您願意用 50 個字問我,我會願意用 500 個字回覆您。另外,提醒各位同學以下事項:1.上課時間有限,要談的議題很多很廣,各位同學一定要利用課餘時間,「為自己」好好的把講義內容地毯式的讀一讀,若能做成心智圖或表更佳。

2.請正視班級經營檔案設計製作對自己未來整理教師檔案、教師檢定、教師甄試、實習、任教等之實質效益性,能依照進度,利用時間認真確實的設計製作,不要只是當成不得不應付的作業,草率了事。並請觀摩網路學園中同學之優良作品,以超越他們來自我期許。

3.請自即日起至 10 月 26 日 24:00 前,進入網路學園本課程「互動區」之「議題討論」處,參與案例討論一「第 56 號教室的點券」。相關注意事項,請參閱討論議題所示。每一案例討論佔學期成績 7.5%。

4.請踴躍參與課堂的互動討論,課堂互動討論佔學期成績 20%。課堂上不及參與分享討論者,請於課後於網路學園平台之「課程討論」區進行發表分享,或者提出班級經營相關資訊,或者參與回應其他同學議題的討論。

5.本課程不定時透過網路學園寄發訊息,請同學留意收信,或經常進入網路學園參閱公告。建議各位同學將您網路學園的電子郵件信箱更改為自己平常慣用的信箱。

(若實在沒有問題或欲討論事項,請寫個「無」字,仍請繳交)

提問

提問人:_______________(請務必記得填寫)

回應

-----------------------------------------------------------------------------------------------------

-----------------------------------------------------------------------------------------------------

-----------------------------------------------------------------------------------------------------

-----------------------------------------------------------------------------------------------------

--------------------------------------------------------------------------------------------------

----------------------------------------------------------------------------------------------------

----------------------------------------------------------------------------------------------------

----------------------------------------------------------------------------------------------------

----------------------------------------------------------------------------------------------------

----------------------------------------------------------------------------------------------------

----------------------------------------------------------------------------------------------------

Page 18: 教師教學精進研習 多元化班級經營策略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eweb/upload... · 1.教材教法之外,決定教學績效的關鍵微小因素。 2.從「受傷的教科書」談起。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