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 12 17 www.jfdaily.com :“ 。” 2018 4 27 —— X 100 2025 X —— 。“ 。” 11 2 X ”。 13 2020 40 X X 2018 1 25 —— ”, —— 2020 2025 2030 :“ 。” 8 2 —— 16 7 17 GV-971)” 3 10 16 β Tau GV-971 4 26 3 27 ”,“ :“ 14 15 18 ……” 30 27 ”。 19 :“ ?” —— ”。 ”, ”, ’, 60 。” 。“ ’, !” 300 —— 8 , ”。 :“ ?” ”,“ ”。 PLC ”, 200 / 40 200 。” 30% 27 20% 。” 50 ,“ 。” ”。 ”。 ,“ ”。“ 。” ……” 90 100 ”, ”。 1998 1 23 11 8 1000 1992 —— 55 13 2.4 14 。” :“ 。” 1994 38 。” ,“ 1994 18 ?“ ”, ”, ”…… ”, 10 5 ”, 1994 ”。 1996 —— —— 7 。” 30 ”。 ”, ”。 。” 。” 11.5 5.8 308 2001 98 1958 38 。” 2000 ?” 。” ,“ ,“ 10 50 ,“ 2021 2001 4050 ”, 40 50 9 55.57 50 2012 60 4.1%4.2%。” ”。 10.6 82.5 9 9775 。”

为百万下岗职工搭起就业 桥 俞陶然 增 一 批 具 球 影 响 新 力 的 新 … · 茨海默病发病的全新机制。 在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 它还将引领国际糖类药物研发的新方向。

  • Upload
    others

  • View
    3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为百万下岗职工搭起就业 桥 俞陶然 增 一 批 具 球 影 响 新 力 的 新 … · 茨海默病发病的全新机制。 在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 它还将引领国际糖类药物研发的新方向。

2 要闻 2018年 12月 17日 星期一www.jfdaily.com

一版责编:陈煜骅 吴宏浩 二版编辑:李小佳 周扬清 崔丰

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发现成果正在申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海行稳致远

■本报记者 俞陶然

创新策源能力,是今年上海科技界的一个热词。十一届市委四次全会提出:“要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 如何增强这种能力?即将过去的 2018

年,上海政府部门和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探索,收获了一批具有全球和国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也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所作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朝着这一战略目标,行稳致远。

张江科学中心建设取得突破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是全国基础科学研究的高地。今年,这块高地上的大科学设施建设取得很多进展。

4月 27日,我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硬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在此开工建设,这一总投资近 100亿元的大国重器计划 2025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上海科技大学教授刘志介绍,硬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工程的技术难度很大,如核心部件———超导高频加速模组由数千个零部件构成,结构非常复杂。“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立足自主研发,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张江实验室研究员王东说。

11月 2日,上海光源二期线站工程首条光束线站出光,迎来了张江“鹦鹉螺”的重要一刻。这条光束线站名为“硬 X射线通用谱学线站”。目前,上海光源有 13

条光束线站投入运行; 预计到2020年, 将有近 40条线站建成并向用户开放。

随着硬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上海光源二期、软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 活细胞结构与成像、超强超短激光等大科学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显示度持续提升。

在这块高地上,张江实验室建设今年稳步推进, 不断优化国家实验室筹建方案。 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张江实验室正在围绕微纳电子、量子信息、脑科学与类脑、海洋、药物等优势领域开展布局。 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张江药物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平台相继成立,正在探索综合预算制、薪酬体系构建、知识产权管理等新型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重大成果催生大科学计划即将过去的 2018年, 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

新思想、科学新发现在申城出现。

1月 25日,国际顶尖科学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上海科学家的重大成果———世界上第一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第二个体细胞克隆猴“华华”,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

具备这一创新策源能力后,上海科学家提出一个学术新思想———准备发起“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 其目标是:2020年完成十万级神经元的斑马鱼大脑介观图谱,2025 年完成小鼠全脑介观图谱,

2030年完成猕猴全脑介观图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表示:“主导发起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绘制,是实现我国脑科学由‘并跑’向‘领跑’转变,占据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支撑。”

8月 2日,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上海科学家在“人造生命”领域的突破———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这一发现颠覆了染色体结构决定基因表达的传统观念,揭示了染色体结构与实现细胞生命功能的全新关系,而且在新药研发、工业发酵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新药、光芯片引领产业发展除了基础研究成果,还有一批成果正在转化为现实

生产力,使上海成为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

俗称“老年痴呆症”的阿尔茨海默病,全球已有 16

年无治疗该病的新药上市,这一历史有望被上海科研人员终结。7月 17日,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宣布,由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的“甘露寡糖二酸(GV-971)”完成临床 3 期试验。

10月 16日,上海绿谷制药在我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没有创新思维和科研自信, 就没有这一新药成果。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耿美玉介绍,与国际上将治疗靶点聚焦在 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不同, 她带领研究团队另辟蹊径,揭示了 GV-971靶向脑肠轴抗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全新机制。 在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

它还将引领国际糖类药物研发的新方向。

与生物医药一样,集成电路也是上海的重点产业。这个产业有许多“卡脖子”技术,亟待上海科技人员攻关突破。4月 26日,上海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之一“硅光子专项”启动。市政府投入大量经费,布局“硅基光互连芯片”研发和生产。很多业内人士感叹,上海真是未雨绸缪。

目前,张江实验室正在建造我国第一条硅光子研发中试线,预计明年 3月通线运行。中科院院士、张江实验室主任王曦表示,专项团队会通过建立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战略规划研究、进一步开放协同等举措,以全球视野实施重大专项,早日将上海打造成世界级硅光子基地。

从业 27年守护上百台盾构机,“盾构电气通”陆凯忠如今一摸机器还能钻研半天

“干一行爱一行就是一辈子”

■本报记者 戚颖璞

看到记者来采访,领导、同事、徒弟争先恐后把陆凯忠夸了个遍。只有“主角”本人坐在一旁,沉默不语。听到问及“明年有啥工作安排”,“主角”眉头一蹙,话匣子开了:“压力大呀! 明年上海建设的地下工程可真不少,

有轨道交通 14号线、15号线、18号线,江浦路隧道,龙耀路隧道。盾构维修保养任务重,

我们团队已经开始提前研究准备了……”

作为上海建工基础集团的电气高级技师,他获得过全国劳模、上海工匠等 30多项荣誉, 是在 27年职业生涯中守护上百台盾构机、蜚声业内的“盾构电气通”。

大多数人没听过、 听不懂的盾构机,每个零件、线路、模块,他都熟悉,但一摸机器还是能钻研个半天。陆凯忠觉得,自己还是那个 19岁时刚刚入行的小电工, 对盾构机充满新鲜感:“现在的技术日新月异,我不朝前跑,不就落后了吗?”

“考证”中陪伴盾构成长陆凯忠负责隧道掘进的利器———盾构

机的安装调试、维修保养。作为高精尖设备,

盾构机技术门槛高、迭代快,不服输的性格,

驱使这位崇明农家子弟成为“考证狂魔”。

当盾构机出了故障,是机械问题,还是程序问题? 陆凯忠意识到知识储备存在欠缺,便跑去上海理工大学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科课程,成功从单一的电工工种转型为综合专业人才。

有了各项专业技能, 陆凯忠修理盾构机也得心应手。早些年进口的盾构机虽然坚守“岗位”,但对应不同的工程需求,需要适度更新。这个担子,就交给了陆凯忠和他的团队。在他们的巧手之下,进口盾构机的壳体保留了最初的模样, 但是配件和功能早就“今时不同往日”了。

自主创新叫板海外专家在学习和工作中, 陆凯忠又逐渐意识

到:只会修是不行的,还要拥有创新能力。

盾构机是“舶来品”,国外起步早。在高端品类范畴,国内水平相对落后,安装调试、

维修保养都得聘请海外技术人员。由于缺乏技术国产化、自主研发能力,直接导致了一个现实问题:高昂的盾构机使用成本。

“在人民路隧道施工时,我们调试完盾构机,然后邀请海外专家‘把把关’,这一下就花掉了 60万元人民币。”陆凯忠的一位同事说道。 那次经历给陆凯忠留下了深刻印象。上海在城建高峰时期,全城至少有十几

台盾构机同时运作,如果每台机器调试都请海外专家,咨询费就是天文数字。“这种工作完全可以我们自己做,就算是‘蚂蚁啃骨头’,也要啃下来!”

一台进口盾构机的说明书长达 300多页。

看不懂,陆凯忠就带领团队自学外语,东学一点英文,西学一点日语,最终把一本说明书翻译完成。

那股爱钻研的劲儿, 让海外专家也服了气———陆凯忠叫板日本专家,成为改写日本盾构操作手册数据的第一人。在轨道交通 8号线黄兴路站施工时, 从日本进口的崭新盾构机刚开工就闹起了“罢工”。随行的两个日本专家愣是没找出毛病。这时,同样在检查的陆凯忠提出是盾构机参数的问题。但日本专家并没有在意这个普通的中国工人,对他提出的建议更不愿买账:“我们设计的盾构怎么会有问题?”一番争执牵动了远在日本的操作手册编写者。编写手册的重量级专家当即赶到上海,在听取陆凯忠的解释后,专家主动认错、修改了操作手册参数。盾构机很快轰鸣运转起来。

“有他在,大家就心安”

在基础集团党委书记助理陈万高眼中,陆凯忠如同“定海神针”,“有他在,大家就心安”。

近年来,陆凯忠带领团队不断创新。自主研发的“网格式盾构水利机械 PLC自动控制器”,使得盾构掘进维修人工节约 200 人/公里。40 多个设备中百余件损坏进口零件更换为经济实惠的

国产配件,对部分系统重新设计改造,为企业节约成本 200万元。

“陆凯忠就像一颗学习的种子、一个标杆,

他会让大家积极认真地学习起来。”陈万高说。

记者好奇地问, 学了这么多, 还要学吗?

“我在读技校时, 有一位教授级高工说自己只学懂了电气行业 30%的知识。随着自身经历的增加,我越来越明白他说的含义。我扎根盾构机行业 27 年, 可能也只了解了电气专业的20%而已。”

年近 50的陆凯忠,留给家庭的时间很少,

时常心有愧疚。但他说,“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简单,干一行爱一行就是一辈子。”

陆凯忠正在检查设备。 资料照片

站在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主动求变在纺织行业劳动力安置过程中, 有一

条一以贯之的原则———“无情调整,有情操作”。

历史的嬗变是无情的。大到整个产业,

小到每个人,要重新来过,都是很艰难的。

纺织砸锭,砸掉了作为上海龙头产业的光辉过往,也砸掉了数十万职工赖以生存的“饭碗”。然而若非无路可退,谁会选择从头再来? 站在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

不主动求变, 或许就会被历史的洪流淹没。

要闯出一条无人走过的新路,无疑需要勇气与智慧。从再就业工程的发展历程中,“壮士断腕”的决心,政策设计的周虑,

都体现无遗。这些在当下改革开放再出发

的进程中,仍一如既往地重要。

不过更重要的,是“有情操作”所体现出的改革者的“初心”。“结构调整是痛苦的事,真正作出奉献的是广大职工群众,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奉献。”当年纺织行业的一位领导曾这样说过。这就是“初心”的体现,

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份向往,就是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改革的动力。

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缔造者,

心中时刻有人民,改革始终为人民,才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时代在变,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想信念,始终未变。

【记者手记】

为百万下岗职工搭起就业“桥”上海创新机制推进“再就业工程”破解国企职工分流难题

■本报记者 吴頔

“我是一枚下岗的纱锭, 结束了往日的高速旋转, 走出厂门的三分悲壮七分失落,

换回了四分技艺六分期待……”

在这首题为《纱锭的梦幻》的诗作开头,

原上海第二印染厂工会副主席张卫东写下这样的句子。

上世纪 90年代, 上海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大幕徐徐拉开,全市有高达 100万人成了下岗职工,纺织职工首当其冲,纱锭的“悲壮”与“失落”,便来源于此。

人往哪里去?随着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建立,这个困扰上海的难题有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而百万下岗职工,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期待”。

【亲历者说】

“纱锭”找到再发光的田园

1998年 1月 23日 11时 8分,在浦东钢铁(集团)公司,电磁吸盘抓起巨型铁锤,重重砸在报废的细纱机零部件上,这些来自申新九厂的细纱机残骸, 转瞬成为一堆废料,

被投入熔炉。 全国纺织业压锭 1000万的序幕,在上海拉开。

1992年,曾长期作为上海“母亲工业”的纺织工业, 站在了历史转折的关口———这个拥有 55万职工、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支柱产业,利税降至 13亿元。而当时只有 2.4万职工的汽车工业,利税却突破 14亿元,一举取代了纺织产业的龙头地位。

“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奋斗目标的上海,不能再容纳一个落后的、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时任上海纺织工业局党委书记的朱匡宇说:“只有大大压缩生产总量, 向技术资金密集型方向调整,纺织工业才有发展前途。”

凭着“壮士断腕”的气概,上海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难以维持的企业,果断地采取了关、停、并、转、迁、租、卖、破等措施。1994

年,第二织带厂破产,成为上海纺织第一家破产企业。同时,以往靠棉纺织初级加工吃饭的格局也在改变,开始向着“高档次、新技术、多元化、外向型”的定位目标转变。

计划经济时代,纺织工业是政府安置劳动力的最大产业。 产业的大调整迫在眉睫,

随之而来的 38 万富余职工大军如何分流,

劳动力如何实现安全大转移?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一时横亘在了所有人面前。

“决不能把下岗职工当作包袱,一推了事,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帮助他们重新再就业。”在朱匡宇看来,上海纺织工业的战略大调整是以纺织职工下岗作出牺牲为代价的。 因此, 在推进产业战略调整的同时,“富余职工再就业工程”也被写进了计划。

1994年底,经市妇联牵线,市纺织局与上海航空公司决定在纺织下岗女工中招收空中乘务员,18名职工经过层层选拔, 实现了从“纺嫂”到“空嫂”的转身。

如果各行各业都像上海航空一样伸出援手,何愁劳动力分流不成功?纺织女工连航空服务岗位都能上, 还有哪个行当不能做?“空嫂”上天,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改

变了社会对“下岗”这个名词的认识,看到“下岗”是改变人生轨迹的一次机遇,推动了社会就业观念的根本性改变。

自此, 社会各界开始积极吸纳纺织职工,一大批纺织女工实现了再就业:有参加地铁工作的 “地嫂”, 到传呼台工作的 “呼嫂”,到大型超市工作的“商嫂”……从上航招收“空嫂”,到“空嫂”培训后上天,前后 10

个月中,社会各界吸纳的纺织职工超过 5万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渠道大大拓展。

“纺嫂”变“空嫂”,因此成为上海率先开展再就业工程的标志事件之一。

时任市委书记黄菊也对国企改革及随之而来的职工就业问题倾注了大量心血。

1994年赴德国考察期间,黄菊了解到当地有一个叫“托管局”的机构,既为失业工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又进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就业。他提出,可以借鉴托管局思路,结合上海实际,不能仅靠政府一家托管,必须多管齐下,形成社会合力,为下岗职工离开企业到社会再就业建立“安全通道”。

1996年,上海成立了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调动全社会力量,分流下岗职工。在市领导反复基层调研、了解实情、研究探讨后,一个精心设计的创新模式———再就业服务中心———终于被勾勒出来。那年 7 月,市政府决定在下岗职工相对集中的纺织、仪电两个行业进行试点,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既不让下岗职工滞留在企业内部,又不简单把他们推向社会。

“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在工作中总结,在工作中探索。” 当年在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的王嘉介绍,作为国家试点实施“再就业工程”的 30 个城市之一,上海的再就业工作“没有参照,也没有样板”。

就在这样的的背景下,再就业服务中心建立,为下岗职工搭起了一座“桥”,使他们获得了宝贵的“过渡期”。中心为他们保障基本生活,并组织开展职业培训,从技能和心理上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引导他们向区县分流、

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生产自救或自谋职业。 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 门诊医疗费、社会保险费由中心承担,资金则由政府、

社会、控股(集团)公司三方共同筹集。

“我们采取的分流措施是一个系列,是一套组合, 根据下岗职工特点度身定制,综合施策。” 曾任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处长, 现任市人社局巡视员的应鸿庆介绍,

针对年龄大的下岗职工,采取提前退休或协

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的办法;对年纪较轻的职工,通过职业培训或直接推荐介绍实现市场化就业;对想创业的职工,则给予非正规就业的优惠政策;就业困难的职工,用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实施就业托底。

“绝大多数下岗工人能理解、肯吃苦,他们的毅力让人敬佩。”那些年里,为了了解下岗工人情况、解决实际困难,王嘉每天都在奔走中度过,早已没有下班的概念,他却丝毫不觉得辛劳。下岗职工努力重返社会的激情,使他感到自己一刻也不能停歇。

纺织、仪电两个再就业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作的半年内,就有 11.5万下岗职工进入中心, 其中有 5.8万人通过中心实现了再就业。此后,轻工、广电、冶金、化工和建材等行业也采用相同模式,全市共建立了 308个再就业服务中心,为解决国企职工分流的难题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到 2001年,全市累计进入中心的 98 万下岗人员全部分流完毕,

再就业服务中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上海推进“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改革,

也成为了职工再就业的宝贵契机。 朱匡宇在给黄菊的信中提议:1958年, 社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支持纺织工业的大发展;38年后,

纺织有一批经过长期实践锻炼的人才资源,

可以送到社区,支援街道和居委会的建设。

意见得到了黄菊的肯定。在原卢湾区率先开展纺织行业向社区输送干部的工作后,

普陀、杨浦、长宁等区相继举行了为纺织干部专设的招聘会, 一大批纺织干部成了社区工作的骨干,有些同志还当上了街道党委书记。

“不需要再旋转的纱锭,自有再发光发热的田园,我们可以在新的角落,去寻觅新生活的甘甜。”诗的结尾,张卫东这样写道。通过再就业工程, 以上海纺织职工为代表的广大下岗职工们,得以开启自己的崭新人生。

【改革进行时】

促进就业民生工程不停步

2000年,国家经贸委和劳动保障部集中组织各省市干部,在上海开办学习班,主题是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而此时,上海仪电、

广电、建材等集团再就业服务中心已改造为与劳动力市场配套的职业介绍和培训中心。

“我们刚来学习怎么建中心,你们就已经拆中心了?”

“上海改革的进程到了这一步。”应鸿庆回忆,按照设计,“中心”本就是一个过渡性

的措施,迟早要拆。至于何时拆,主要取决于两项条件:一是中心内的下岗职工已分流完毕, 二是劳动力市场机制已经建立起来。而这两项条件,当时都已基本具备。

随着再就业工程的推进,上海在劳动力市场机制培育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职工“能进能出”的机制已经建立,“一次分配定终身”

成为历史,企业可以自主用人,劳动者也可以自主择业。政府部门则建立了市、区县、街镇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为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信息等服务, 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信息系统,使就业信息实现全市联网;社会职业中介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已开始发育。 劳动力作为资源实现市场化配置的条件已经具备。

再就业服务中心是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定产物,就业,却是一个恒久不变的重要话题。再就业工程试点时,上海为分流职工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一些是临时性、阶段性的应急之策, 还有一些则具有长久生命力,

对今天的就业促进政策依然产生着影响。

再就业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职业培训逐渐受到社会重视,在上海正在经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过程中,企业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上海在全国首开先河, 由政府根据劳动力市场显示的供需信息,拿出培训项目,向社会培训机构进行网上招标, 保证了每年至少有 10万人次通过高质量的职业培训顺利获得就业。

同时,当时的上海市劳动保障局便在天山路建立了公共实训基地, 购买先进设备,

供社会培训机构免费使用,建成后,每年接受实训人次超过 50万。 中央领导都曾前往该基地视察。

今天,全社会对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已有了全新认识,“工匠精神” 也已深入人心,上海不仅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还成功申办 2021年的世界技能大赛,职业培训事业步入了黄金时期,这些都离不开当初的探索。

2001年,在总结再就业工程经验的基础上, 上海市委、 市政府又在全国率先推出“4050工程”,重点安排 40岁左右女性和 50

岁左右男性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并把原来政府大包大揽的“救济式”投入改为政府支持和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相结合,开辟出了城市就业的新渠道。

随着政府部门对非正规就业的支持不断加大,一批批创业者开始涌现出来。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要求,上海开展了多轮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专项行动计划,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上海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 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截至 9月底, 上海今年已新增就业岗位 55.57

万个, 超过全年 50 万个的目标。2012 年以来,上海每年都能新增约 60万个就业岗位,

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 4.1%—4.2%。

“通过鼓励创新创业,创造就业机会,更能够促进高质量的就业。”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杨永华,将之比喻为“四两拨千斤”。据统计,前三轮创业带动就业行动计划已累计帮扶引领成功创业10.6 万人,带动就业 82.5 万人,截至今年 9

月底,已帮扶引领成功创业 9775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上海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的努力永远不会停步,接下来,还将继续通过构建就业保障、创业扶持、技能提升、就业服务和风险防范体系,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