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全球化與在地化 吳進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全球化與在地化 - gis.tcgs.tc.edu.twgis.tcgs.tc.edu.tw/resources/lecture/data/ppt/and_p_12.pdf · ‧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科技的發展與市場行 銷策略的操作,現代工業產品的壽命愈來愈短,

  • Upload
    others

  • View
    2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全球化與在地化

    吳進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 壹、全球化大趨勢

    • 全球化的概念意涵,最早見於1960年代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可盧漢Marshall McLuhan的地球村概念中。

    • 他在《傳播研究》書中指出:「地球猶如一個村莊,世界各國文化在世界化市場的基礎上,正在經歷巨大的轉型,這種轉型既表現在各國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上,也表現在傳播技術之上。」

  • • 從實質面來看,全球化也確實影響到全世界人類的日常生活,目前我們面對的是由網際網路所縮影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流動經濟。

    • Manuel Castells指出(1996)自1970年代中葉到1990年代中葉,不到20年的時間裡,新資訊技術正以閃電的速度將整個世界連結起來,成為全球性相互連結的新資訊體系,而整個世界的經濟則整合成易變不定之全球化經濟體系。

  • • 當前社會在資訊技術急速發展之下,無論在生產、管理、生活形態、家庭結構、工作性質、公司組織、政治體系、經濟制度乃至於社會風氣、文化取向及人格特質等,均在改變。

    • 改變的五大趨勢:大量化、分權化、分散化、多樣化及異質化,這是工業革命以來另一波大規模的社會變遷。

  • 貳、全球化的意涵

    • 一、Giddens認為有界限的體系的「社會」,應由「時空延伸」(time-space distanciation)架構取代,而這正孕育「地球村」觀念的產生。

    • 他認為全球化為現代性的結果,「全球化可被界定為連結遠處地方的世界性社會關係的增強,而地方事件就此受到遠地發生事件的形塑,反之亦然。」(Giddens, 1990: 64)

  • • 二、Meyer認為,世界政治體系(world-polity)之運作在某種程度上是獨立、平行於世界經濟體系,前者並不總是受到後者的制約,「世界政治…體系與世界商品經濟的興起與擴張緊密相連,但它也會重構和改變其經濟,並轉變社會生活」。

  • • 三、Robertson在「世界作為一個整體是可能的」前提下開展全球化理論

    • 認為「全球化概念同時指涉世界的壓縮,以及增強世界作為一個整體的意識」。

    • 他認為全球社會文化體系是在四個面向-個體、社會、國際社會體系與人類整體-的互動過程中形成(Robertson,1992: 25)。

  • • 全球化概念指涉一種過程,在相當程度地去除時空的限制(即世界壓縮)下,將無形的全球意識或有形的政經等事務排序予以重整,指向世界趨於一體的互賴脈絡。

    • 而該脈絡所起的基本作用不僅侷限在單一領域,還同時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等範疇,使全球(世界)性事務的起因、過程與影響更加複雜和多元,更加不受傳統「社會」概念界限的約束,而從「全球」角度重新思考。

  • • 全球化指涉的是「全球往來聯繫的擴張化、深入化與迅速化」, 可視為跨疆界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關係的增強,

    • 同時加上資訊與通訊科技的推波助瀾,因而將世界壓縮成為「具有一體意識的世界」。

    • 而它的影響深及我們所理解、經驗與行動的世界,包括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面向。

  • • 表一 全球化概念歸納表代表人物 所置重點 看法

    Brown,1999 ;Cattaui,1998

    重在「改變」的過程

    全球化是全球資金的移轉、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國際生產與交換服務機會的更新等

    Sassen,1991;Waters,1995

    大規模轉換 全球化包含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大規模轉換,其範疇與面向較全球主義為廣,且兩者是存在著對話的關係

    Roberson,1990; Robertson,1992;Gertle,1997

    除重「轉換」外,也重視「全球意識」的強化

    全球化是經濟、文化與政治的轉換、再次型塑,與再次運作來產生一個更為整體的世界

    Beck, 1997 重國家主權自主權力的展現

    全球化指的是在跨國行動者及其權利的機會、取向、認同和網路運作之下,民族國家及其主權受到打壓及穿透的過程。全球化若被認知為經濟上的強勢入侵時,貝克寧可將之稱之為「全球主義」(Globalism)

    Harvey, 1989,2000

    重科技革新所引致時空壓縮的過程

    全球化可視為是藉由傳播科技快速革新與市場交易型式的改變,所引發時空間的壓縮現象

    沈宗瑞等譯, 2000

    重擴展範圍、強度、速度與衝擊影響

    全球化是各種社會關係與處置措施等空間性組織的轉變,是跨越洲際或橫跨區域的行為、交流、互動網路與權力運作的一種過程

  • 參、全球化的源起• 表二關於全球化起源的代表性觀點學者 開始年代 主題

    Marx 十五世紀 現代資本主義

    Walleratein 十五世紀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Robertson 1870-1920 包括多個面向

    Giddens 十八世紀 現代化

    Perlmutter 東、西陣營衝突的結果 全球文明

  • 全球化的源起

    • 首重改變的程度要明顯,現象要活絡,社會要能再次型塑。

    • 遠在五百年前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就已有著全球化的跡象。

    • 但要明顯出現應是在二十世紀七0年代以後的幾項重大改變。

    • 例如資本國際流動、跨國生產、併購和策略聯盟的大量增加,這些主要都是由經濟驅動而帶動的各層面改變。

  • 肆、驅動全球化的力量

    • 討論全球化大多是由:大規模轉換、擴展範圍與強度、科技革新、自主權力的顯現等面向切入,

    • 重點是:環繞在互賴程度的增加、遠距離活動、全球意識,與時空壓縮等概念上,

    • 其主要驅策力是資訊科技與資本的流動。• 全球化的兩項特性:距離限制的降低與領域界線的淡化。

  • 全球化可以從以下五項特徵加以理解:

    • 1、資金在全球的移動更為自由,投資的阻礙變小• 2、市場受干預的程度降低,突破政府和政治的控制

    • 3、強而有力的跨國企業成為變遷的主體。• 4、國家或國際政治勢力變弱,將影響力拱手讓給跨國公司。

    • 5、同時出現了兩種變化趨勢,其一為因廣泛的競爭而使全世界同質化﹔另一則是為了維持自已的特性而強調在地化。

    • 因此,全球化是一套複雜的過程,而經濟地理學家也是剛剛才著手去了解而已。

  • 一、去距離化

    年代 1500-1840

    1850-1930 1950 1960

    交通工具

    馬車 汽船和火車

    螺旋槳飛機 噴射式飛機

    時速 16 56-104 480-640 800-1120

  •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年代

    海運*

    空運**

    越洋電話***

  • 二、去領域化

    • 越來越多的經濟和社會的貿易、工作和生活行事,不再依國家原則組織器起來的「社會容器」中進行。

    • 經濟、政治和生活形式不但可以跨越邊界,也改變了民族國內部凝聚的狀態,其過程使疆域不再是社會的建構原則。

  • • 貿易是經濟全球化的起源和維持的基礎,貿易能連結不同地理區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建立兩者之間的認同關係和彼此的戶賴。

    • 各種跨越國際的貿易組織,如APEC、OECD、WTO,使各國取消了貿易限制與保護政策,降低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金貿往來的阻礙。

    • 跨國企業(mnc)的大量出現,更打破了國界的限制,依分工的方式在世界不同的地方生產,盡可能降低勞動成本,使製造與服務分解開來,資金與產品在全球各地自由的流動。

    • 過去國與國之間涇渭分明的界線逐漸消弭,全球的聯繫更為緊密,而產生去領域化的現象。

  • • 在距離限制降低與領域界線淡化的影響下,整個世界脈動將成為形塑都市結構與都市體系的重要原因之一(Friedmann.J,1997)

    • 社會及城市的未來將會被地方的社經和政治過程,及全球化強勢情勢所共同決定。

  • 全球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 1、產品生命週期縮短• 2、彈性生產• 3、產業群聚• 4、國際性區域分工

  • 1、產品生命週期縮短

    • 弗農(R. Vernon)於1960年代提出產品生命週期理論。

    • 理論將工業產品的發展,分為新產品、成熟產品、和標準化產品三個階段。

    • 在新產品階段需要較高水準的科技、訊息聯絡良好的環境、和較高的消費水準,導致大多數新產品的發明和生產,出現在已開發國家的都市中心,並透過出口供應他國市場。

  • • 在成熟產品階段,產品的設計與生產已經部分標準化,為降低成本,業者多半選擇直接投資方式,將生產工廠設於主要的市場所在(其他已開發國家)。

    • 在標準化產品階段,產品完全規格化,生產技術標準化,生產區位的選擇,完全以最低生產成本點為依歸,企業多將生產、裝配業務移往勞動成本最低的開發中國家。

  • T.A.Hartshorne將理論修正為五期,並指出產品的生命週期,有些介於數年至十年之間,有些則可長達三、五十年

  • 生命週期與沙漏效應

  • ‧傳統上,工業產品從研發、設計、生產到推出市場,常需費時多年,一旦成功上市,往往會在市場上熱賣多年,才逐漸淡出市場。

    ‧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科技的發展與市場行銷策略的操作,現代工業產品的壽命愈來愈短,尤以資訊科技產品為甚。

    ‧平均而言,在美國矽谷,應用軟體的生命週期為六個月,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產品,如聲控玩具的晶片等,生命週期僅約三個月。

    ‧產品生命週期大幅縮短,使企業的組織與投資策略必須調整。因為企業必須不斷研發創新,增加投資成本,更趨向資本與技術密集。

    ‧而企業為了建立其核心競爭力,乃將其他較次要的生產條件,如機器、土地、能源等,透過國際分工,分散於成本較低的地區。

  • ‧例如,運動鞋生命週期短,鞋款不斷推陳出新,許多知名廠商則將生產部門轉移到海外各地,如耐吉僅保留氣墊專利、球鞋設計與商品化等核心競爭力,而將球鞋製造委由較具製造專長的寶成鞋業負責。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很快被淘汰。

    • 產品生命週期縮短也使傳統區位要素的重要性逐漸減低,而產業群聚效應發展出的技術與資訊交流的聯絡網,更能刺激企業的創新與研發,得以迅速因應產品生命週期縮短的趨勢。因此,產業群聚的地區更具區位優勢。

    • 企業為因應產品生命週期縮短,也逐漸將以往先大量生產而後銷售的方式,改變為先接訂單再安排生產的即時性生產(Just-in-Time),這種方式可節省倉儲費用,也可避免產品過時的風險。

  • 2、以彈性生產因應

    • 彈性生產:需要多少才生產多少。• 彈性指:(1)生產程序或產品種類可快速改變;(2)產品數量可快速調整。

    • 彈性生產的特性:(1)零庫存、不囤積、完全訂貨生產。(2)自動化生產程度高。(3)產品壽命短,但附加價值高。(4)設計發明、裝配取代藍圖式之一貫化作業。(5)實際製造過程分散到衛星工廠或個人工作室。

  • 2、以彈性生產因應

    • 彈性生產的工業區位考量:(1)古典區位要素的重要性降低。(2)高級技術成為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3)政策成為工業再區位的先決條件。• 彈性生產方式的影響: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轉向不完全競爭的新計畫經濟,如所謂的策略性工業,導致經濟、社會空間重組

  • 3、以產業群聚增強競爭力• 聚集經濟指因空間集中而獲得的經濟效益,如大量熟練的勞工、資訊快速流通與分享公共服務與設施等,而使生產成本得以降低。

    • 產業群聚則除了擁有聚集經濟的效益之外,尚包含企業間綿密的連鎖關係,空間上的鄰近以滿足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的溝通需求。

    • 產業群聚亦指企業與相關學術研究機構緊密的網絡關係,藉由產學合作得以避免失敗或降低市場風險,更能促進創新與學習。換言之,產業群聚更強調迅速頻繁的資訊交流,並能夠不斷調整經營策略的產業環境與研發氛圍等。

  • Industrial Cluster• 雖然大部分產業群聚仍然明顯地突出「空間鄰接性」的特點,但論者一般認為地理空間的尺度並非討論群聚現象的重點,重點在於地理上接近之後所產生的優勢。

    • 優勢來自於企業間關係的緊密性(closeness),它不僅是地理上的接近,還包括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工作慣例、社會規範等。

    • 群聚的企業強調知識外溢效果,即創新使知識得以更快速的擴散,因此企業可以在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中,共享知識經濟的成果。

  • 4、以國際區域分工降低成本

    • 跨國企業早期的經營模式,係在世界各地生產原料或零件,然後運送到企業母國製作成成品,再運銷世界各地,即形成一種國際分工。

    • 在此一模式中,國家的決策對企業有極大的影響力,如投資限制或關稅障礙等;企業的國籍具有重要意義,且企業的母國具有生產部門的功能。

  • 4、以國際區域分工降低成本

    • 隨著交通革新與國際市場日益開放,距離和國界的阻礙減弱,國際分工的形式更加多元。

    • 最常見的模式是:許多跨國企業,除總公司設於母國外,生產部門多移至海外工資較低、原料較豐富,或環保法規較寬鬆的地區;

    • 當該地區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的因素消失或減弱時,跨國企業即將生產部門撤出,轉移他地。

    • 生產部門的區位變成「用後即丟」的區位,跨國企業為追逐高利而成為「腳底抹油」的企業。

  • 4、以國際區域分工降低成本

    • 在國際分工的結構中,跨國企業除了可藉由國外分公司,在世界各地廣設生產部門,取得廉價土地與勞力、低稅賦與廣大市場,獲得最大利益之外,亦可藉由技術轉移或授權的方式,把產品交給新興工業化國家的企業生產,獲取高額利潤。

    • 新興工業化國家的企業則或以代工,或以寬鬆的環保法規、廉價的土地與勞力,而獲得經濟成長,但企業利潤相對微薄。

  • 4、以國際區域分工降低成本• 例如,• 臺灣廠商生產的資訊用光碟機與光碟片,2002年的產量各佔全球的23.9﹪與43.3﹪,但相關技術多掌握在日本與歐洲等技術先進企業手中,臺灣廠商必須支付鉅額的權利金。

    • CD系列產品的專利主要屬於索尼(Sony)及飛利浦(Philips)兩家企業;DVD系列產品的專利更高達一、二百項,分屬三菱、先鋒、飛利浦等數十家公司或個人。這兩類產品支付的權利金高佔售價的6﹪至10﹪,以致台灣廠商利潤相當有限。

  • 伍、全球化的在地回應

    • 全球化代表的是國家遂行決策的中央政府機制失去了壟斷的權力,

    • 在以全球做為一體化的趨勢裏,贏家往往不是面目模糊的全球化均質現象,反而是能夠掌握自身獨特定位,發展出自我風格的「在地化」(localization)。

  • 一、在地化是相對於全球化而來,是對全球化理論與文化宰制的挑戰

    • 全球化可能摧毀本土在地特有的行為與空間情境,帶來資本主義無情肆虐,這是一種沒有咀嚼、消化、與吸收的泛濫空洞速成主義。

    • 許多受到全球化影響的在地工作者就會對所處情境進行省思,會從全球化「抽象的」、「無助的」與「理論的」思考,轉化為重視「實體的」、「自主的」與「具象的」在地奮鬥,如此就會產生「在地化」的強調。

  • 二、在地的概念是多元相對的,包含了社區、區域,甚或是國家

    • Miyoshi(1998)根據「核心-邊陲」理論,認為「在地」就是所謂的「南方」世界,也等同於「未開發」、「開發中」、「附庸國」,或「邊陲」地帶;

    • Featherstone(1995)則以社會學的觀點來切入,認為所謂的「在地」代表的是植基於親密血統以及長期居住關係中;

    • Halbwachs(1992)將地理區域與文化結合,認為「在地」是屬於較小的空間,人們都可以互相認識,鄉土人情味濃,其核心價值是儀式、宗教、以及分享原初經驗的集體記憶與認同等;

    • Sklair(1998)則以「副全球社區」(subglobalcommunity)的概念為出發點,認為「在地」是一種從集動行動中所獲致的有意義性的呈現。

  • 三、在地著重情感投入,其精神透過社區行動與社群主體來具體呈現

    • 在地化的呈現包含了活動型態、產業品質、創意樣式、展演人材、欣賞群眾和地方光榮感等

    • 在地化主要是透過社區行動來實踐與履行,而社區運動在於讓我們重新認識全球化社會下長久被人遺忘的「地域性」

    • 在地化的最重要觀念,不僅是要尋求在地環境的一致性,不論是市場、工業基本設施或是文化與社會面,而且也要和其它地區的運作與策略保持一致

    • 在地化應非只是某種特定地方歷史傳統的活動或形式,而是地方社群主體價值觀在生活脈絡中的具體呈現。

  • 四、「全球在地化」-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 「在地化」完整的概念,應包含了綠色公民的養成、地方制度的自主、國家的自決與獨立

    • 這種「全球化」與「在地化」對應出現,即形成了「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現象。

    • 「全球在地化」是認為「在地」必須接受「全球化」的考驗;也就是一方面強調自己無可取代的特色作為利基,另方面則不迴避國際市場的規範與運作。

  • • Kapur(1998)認為全球與在地的關係是一種地緣政治上的相對,在地包含了社區、地區、國家,也形成了全球化倫理與文化的破碎及現代主義者所持和諧觀之間的爭論,這種對立的觀點持續在發生中,且構成現今全球實體的主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