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發展趨勢下,人口跨國移動便捷,有愈來愈多人基於各種理由離鄉背景。世界貿易組織 (WTO)巳將自然人移動納入談判議題,該報告顯示,國際遷徙可促進全球經濟活力, 被視為全球技術與知識交流的媒介,有秩序的人口移動,對移出和移入國均有助益。(就 業市場情勢月報 民國 94 年 6 月) 全球化趨勢,形成都市人口移動現象,當“意識型態的家”隨著遷徙(migration)循環 移動時,她們的居住型態,模糊了住宅、旅館和宿舍之間的界線。 時代背景下,產業變遷和女性意識抬頭,80 年代末期湧入台北市的單身女子移民潮,成 為都市勞動生產力的同時,也形成一都市新興的消費族群。她們在都市中的居住型態突 破以往對女性居家的刻板印象,面對這個潛在的消費族群,探討一種新的居住單元和組 成,提供她們在都市移動中的居留。 2-1 女性移民潮背景---台北市產業結構變遷 60 年代,由於年輕女性勞動力有利資本快速累積,在國家和資本家的推動下,到鄉村透 過學校或其他管道徵求女工北上,因應勞動力需求。 由於製造業外移至大陸和東南亞,在 80 年代末都市新興的服務業,促使第二波北上的 女移民潮流。他們的身份從公館地攤族、服飾店店員、證券行櫃檯服務員、美容師、美 髮設計師、雜誌社編輯、唱片傳播公司企畫人員、Pub 老闆...不等,大多因為求學 之後就留在台北,或者因為求職而離鄉背井到台北打天下,甚至也有為了擺脫原有家庭 控制而「逃」到台北來(孫瑞穗,1996)。 80 年代台北市女性勞動人口的現象,由 1994 年的就業人口調查顯示,以服務業最多。 而整個台北市的女性勞動人口,至今仍在持續成長中。 表格 台北市就業人口依行業比例之性別分佈 1994 年 12 月 單位:千人 行業別 農業 工業 服務業 人數 6(0.52%) 291(25.11%) 862(74.37%)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6(0.52) 0(0.0) 202(17.44) 90(7.77) 461(39.78) 399(34.78) 相對比 100% 0% 69.2% 30.8% 53.6% 46.4% (1995 藍珮嘉,數據來源:人力資源統計月報)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發展趨勢下,人口跨國移動便捷,有愈來愈多人基於各種理由離鄉背景。世界貿易組織

(WTO)巳將自然人移動納入談判議題,該報告顯示,國際遷徙可促進全球經濟活力,

被視為全球技術與知識交流的媒介,有秩序的人口移動,對移出和移入國均有助益。(就

業市場情勢月報 民國 94 年 6 月)

全球化趨勢,形成都市人口移動現象,當“意識型態的家”隨著遷徙(migration)循環

移動時,她們的居住型態,模糊了住宅、旅館和宿舍之間的界線。

時代背景下,產業變遷和女性意識抬頭,80 年代末期湧入台北市的單身女子移民潮,成

為都市勞動生產力的同時,也形成一都市新興的消費族群。她們在都市中的居住型態突

破以往對女性居家的刻板印象,面對這個潛在的消費族群,探討一種新的居住單元和組

成,提供她們在都市移動中的居留。

2-1 女性移民潮背景---台北市產業結構變遷

60 年代,由於年輕女性勞動力有利資本快速累積,在國家和資本家的推動下,到鄉村透

過學校或其他管道徵求女工北上,因應勞動力需求。

由於製造業外移至大陸和東南亞,在 80 年代末都市新興的服務業,促使第二波北上的

女移民潮流。他們的身份從公館地攤族、服飾店店員、證券行櫃檯服務員、美容師、美

髮設計師、雜誌社編輯、唱片傳播公司企畫人員、Pub 老闆...不等,大多因為求學

之後就留在台北,或者因為求職而離鄉背井到台北打天下,甚至也有為了擺脫原有家庭

控制而「逃」到台北來(孫瑞穗,1996)。

80 年代台北市女性勞動人口的現象,由 1994 年的就業人口調查顯示,以服務業最多。

而整個台北市的女性勞動人口,至今仍在持續成長中。

表格 台北市就業人口依行業比例之性別分佈 1994 年 12 月 單位:千人

行業別 農業 工業 服務業

人數 6(0.52%) 291(25.11%) 862(74.37%)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6(0.52) 0(0.0) 202(17.44) 90(7.77) 461(39.78) 399(34.78)

相對比 100% 0% 69.2% 30.8% 53.6% 46.4%

(1995 藍珮嘉,數據來源:人力資源統計月報)

Page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5

台北市女性勞動人口成長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數據來源:民國94年5月 人力資源統計月報

人數

在女性經濟地位以及教育水平逐漸改善之後的 80 年代,就她們的生活經驗為出發,單

身女人向城市集中的積極因素為:

1. 都市的複雜性,足以包容強烈個人色彩。

2. 都市的服務和財貨集中,利於個人生存和行動。

3. 替代單一家庭的生活互助網。

4. 展現族群和價值多元化的都市空間。

2-2 台北市單身女子的居住型態

依 1996 孫瑞穗的研究,相較於 60 年代以來的製造業女工,80 年代末之後的單身女人的

生活似乎脫離一種悲情,他們過著自由的生活,同時被強調個人主義式的「單身貴族」

的口號所歌頌,然而,由各大職類的平均月薪反應出,她們之中大多數人的生活條件和

「貴族」的意象還有一段距離。

歷經 80 年代經濟與都市再結構之後,都市邊緣的大型工廠和女工宿舍消失殆盡,加上

80 年代末房價飆漲,必須位於都市中心的新興服務業在無力負擔高昂的地租下,由雇主

有計畫地租賃民房,分散座落在住宅區和商業區中的公寓型「單身女子宿舍」便替代了

昔日的大型「女工宿舍」,成為安置單身女移民最主要的都市住宅類型。

Page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6

以下,居住型態的整理中,除了獨居之外,集體居住型態對女性的居家生活存有刻板印

象,受傳統制約的集體居住型態,與單身女人生活模式相去甚遠。

本研究整理,(參考資料來源 孫瑞穗,1996)

類型

特色

大型女工宿

公寓式女員

工宿舍

教會或國宅

提供的女子

宿舍

合租家庭式

居住單元

獨居的居住單

臥房 數人共用一

間臥房

家庭式雅房

1-2 人共用

一間臥房

家庭式雅房 家庭式雅房 套房或小公寓

空間上的

身體規訓

集中管理

點名制度

女舍父權式

管理;階級化

的空間權力

分配

宗教空間

女舍父權式

管理:

.男賓止步

.門禁

.清潔比賽

.模範寢室

.女性合租

.執行父權式

管理的默契

自律

缺點 因擁擠,除了

睡覺在宿舍

停留的時間

工作和居住

場所重疊,

如:美容服務

業;下班不想

面對同事,虛

設的公共空

間;性控制

不得留宿女

性朋友和親

人;男人和男

性親人禁止

進入;性控制

不能帶男朋

友回家;不能

同居;性控

制;生活習慣

迥異

缺乏替代性家

人或朋友;生

活安全的顧

慮;獨自應付

緊急狀況。

優點 低的居住成

低居住成本

低生活成本

社會福利或

慈善團體介

入社會問題

分享女人的

心事;生活上

互相扶持

性自由;

生活自主;享

受獨處或同

居;個人色彩

Page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7

2-3 未婚單身女子生活適應

30 歲是未婚女性的關卡,30 歲之後的單身女子,對於婚姻的知覺有明顯的改變,不為

結婚而結婚,也不排除結婚。在 1996 楊茹憶的研究,以鄔佩麗的「單身女子話單身」

一文和 Stein 的看法說明,二十八歲到三十歲是一個未婚女子的浮躁期,是女性生涯認

同的關鍵點,當女性做了可能維持單身的評估後,在工作與生活安排上都會進入一種長

期的規畫,更換工作或繼續進修、尋找興趣與發展朋友圈等;以 Allen(1989)的看法

說明,單身女性越老會越孤獨和依賴,尤其是進入老年期後,父母死亡使單身女子更孤

單,加上工作能力減退,無法經濟獨立,生活適應會更加困難。

1. 居住安排

不同居住安排形態對單身女子的影響,包括:三餐的安排、寂寞的感愛..等日常生活

起居部分,來自父母的壓力,另外,獨居者較有安全上的擔憂。

居住在未婚單身女性的生活適應裏很重要,它是異於巳婚女性生活安排的重要展現。未

婚單身女性不一定是「單身貴族」,經濟條件使單身女子選擇和父母、朋友同住,無法

獨居是居住上不能滿足的最重要因素。

在 1996 楊茹憶的訪談案例朱小姐,趁著房價低,升為有殼族,雖然貸款壓力大,卻是

她單身生活的長遠規劃,經濟衡量許可下,配合自己的工作和父母間的互動關係,所做

的決定。

2. 休閒生活

單身女子不是時間多,而是自由,她們空閒的時間多寡視工作而定,但是有些需要照顧

年老父母,也不一定自由和空閒。在 1996 楊茹憶訪談中,她們的休閒活動包括:旅遊、

運動、宗教和義工服務,對她們說,休閒是增廣見聞、抒解身心、強健體魄、結交朋友,

或者是從中獲得心靈的歸屬,是她們生活的一個目標和動力。1999 劉佩佩的研究中,提

到休閒阻礙會影響及減少個人參與休閒活動,阻礙因素包括:時間、交通、經濟、資訊、

健康、安全、父權、個人知覺的阻礙..等等。

3. 對單身狀態的調適

在 1996 楊茹憶訪談中,受訪者都有相伴和分享心事的好朋友(女性居多),並不缺乏與

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但是,朋友紛紛結婚,的確帶給未婚單身者一些失落感,因而

人際關係縮小;較不能接納自己單身事實的女子,傾向與未婚單身者交朋友。

寂寞感發生在心靈沒有歸屬的時候,一種渴望與人親近的渴求,單身女子知覺寂寞的情

境:夜深人靜、來自工作的無力感、性慾、渴望分享生活的伴侶。她們排解寂寞的方式:

回原生家庭住、找好友相伴、投入工作、從事休閒活動、睡覺。

Page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8

4. 未來生活規畫

單身女子的未來都要靠自己,經濟上她們透過理財計畫,保障未來的生活。

5. 單身女子生活訪問 2005 夏 (本研究整理)

1)單身女子一號 Claire 40 歲

Claire 是一位性感的美女,喜歡時尚,對鞋子有特殊的物戀,當它們是收藏品和展示品。

她的公職單純且規律,總是準時上下班。平時下班,會上健身房運動;假日,她喜歡尋

找不同的咖啡館放鬆,停留在同一處讓她覺得無趣,也因此,她嘗試在家烹飪各種店裏

的菜色;假期長一點,她提著小行李,一個人旅行去。

2)單身女子二號 Jessica 39 歲

Jessica 是一位小學老師,對咖啡和陶藝有興趣。在家,她烘焙咖啡豆,嘗試各種煮咖

啡的技巧,製作咖啡杯和其他陶藝品;或者聽音樂上網、打電話哈拉。和兩位妹妹的感

情好,週休二日,多半和妹妹渡過,她們3人各自有家,所以在三處輪流聚會。寒暑假,

除了一至二週的長途旅行,都住父母家(她的原生家庭)。

3)單身女子三號 小桔 34 歲

小桔同時有兩個工作,插畫家和翻譯,每個工作一年多換一次,不一定哪個是正職,哪

個是副業。換工作之際,大約休息3個月〜半年,旅行或進修;因為插畫和翻譯的特性,

加上這個 e 化的時代,讓她能帶著兼職工作旅行,喜歡輕巧易攜帶的物品。她的小窩整

潔,她說“我喜歡把東西都藏起來,但是要的時候,很方便拿!”。對串珠飾品有特殊

的物戀,化粧台是串珠的工作區和展示區。

4)單身女子四號 Janet 33 歲

Janet 擔任公職,不開車也不騎機車,幾乎依賴捷運和公車,她說“我離不開台北市”;

但是,她常常旅行,總是有好朋友願意陪她去;在家裏,她喜歡閱讀和聽音樂,有時一

邊泡澡。這些年,她家附近開了許多咖啡館和夜店,她覺得備受干擾,儘管有些人覺得

為這個“高級住宅區”增添了些許的“時尚”。

5)單身女子五號 Jenny 32 歲

Jenny 在外國駐台辦事處上班,負責兩國貿易相關產業,必須出國進修或協助企業交流;

加上休假多,時常自助旅行,她喜歡做 spa,讓自己充分放鬆,結束後喝杯咖啡看看雜

誌;不喜歡在人多的鬧區閒逛,依賴網路和特定的精品店,同時,她常利用網路視訊等

和國內外朋友連繫,在家上網的時間長。

Page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9

6)單身女子六號 小恐 31 歲

小恐學藝不精,常換工作。在不同城市,住一陣子又離開,她說,“我的安定,就是不

斷的移動”,只有遇見情人時才會想定下來。在家裏,感受下大雨的聲音和景象,讓她

覺得安定;心情好隨音樂起舞,陽光是她的 spot light;喜歡照鏡子,捕捉不同角度的身

影;喜歡香味,花、香水、茶..等等。家是她整理情緒的空間,她怕擁有太多東西會帶

不走,希望每個城市都有家,就不用搬家。

2-4 都市新興的消費族群---一個人市場

台北市服務業勞動力的「女性化」與服務業本身強調的「商品」特質有關,尤其是一些

新興的服務產業商品更是直接販賣「女性特質」,而消費者多是女性(孫瑞穗,1996)。

這些都市的單身女子,不但是都市的勞動力,也同時成為都市一個新興的消費族群,而

這樣的現象,在世界上的大都市也正發生著。【註四 女性市場興起】

在日本,30 多歲的女性族群,每五個人就有一人未婚,2001 年的國勢調查中,30-40

歲的未婚女性佔 26.4%,35-39 歲的則佔了 13.9%,比 5年前各成長了 6.7%和 3.9%,這

與過去認為女性就是走入婚姻,以家庭為重的觀念越來越不同,因此如今從國家的社會

福利到行銷策略,也都開始重新檢討與修正。新興的「一個人市場」,主要指的是 20-39

歲未婚的女性,這群人充滿元氣、消費力十足、是市場上強有力的重複購買者、口頭傳

播者。(王瑤芬,突破雜誌 237 號)

由於女性獨立意識的抬頭,近幾年,日本有越來越多專為女性提供的房屋貸款,只要連

續工作兩年的女性都可以申請;隨著單身購屋者增加,各種針對其需求的產品也越來越

受歡迎。「一個人」族群並不是主張不婚的單身主義者,她們只是對另一半有自己的想

法,不隨意妥協,因此寧願談戀愛也不會為了結婚而嫁人,同樣地,她們的獨居生涯也

非常重視「自我度」。(王瑤芬,突破雜誌 237 號)

台北市的單身女子,是租賃住宅市場的重要消費人口之一,非制度性安排下的單身女

子,影響租賃市場的居住單元,也自主性的選擇居住模式:

租賃市場的居住單元變化

1. 拆除三房兩廳的格局,以小坪數雅房和公共衛浴取代。

2. 頂樓加蓋 4-10 坪不等的獨立套房,高樓遠離塵囂,有個人的戶外空間,但有安全

上的顧慮。

3. 房東買下「單身小豪宅」,以高價租給單身女子。

居住模式的變動和考量因素

1. 以安全和獨立自主為優先考量,想要自由又怕落單危險的衝突。

Page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10

2. 搬家主要的因素有:人際關係不合、生活狀態改變、脫離性控制。

3. 依 1996 孫瑞穗的研究,除去「道德與經濟條件限制」之後單身女子的主觀期望,

最想住的方式是「獨居」(41%),其次是「與愛人(同性/異性)同居」(14%)。

依 1996 孫瑞穗的研究結論,單身女子的居住現象產生幾種新的城市家庭類型,包括單

身女子獨居、自治互助的女子群居、不婚同居、同性戀家庭,女性戶長的家庭;建議在

空間規劃上,尊重女性的主體性和差異性,同時給予空間,鼓勵自主性和差異性的發生。

2-5 單身女子小豪宅案例

目前台北市建商推出的小豪宅,行銷策略針對的是,高所得的單身住宅、商人的台北行

館,租賃市場投資者;真正買得起小豪宅的單身女子,大概只有高階白領,或者有理財

規劃的人。

2005 年信義區的小豪宅 “香榭 Gallery”案

http://ads.chinatimes.com/0506/Gallery/

結合“商務旅館”管理

販賣“女性特質”

針對“一個人族”【註五】

公共/私密層級-安全機制

14-27 坪/4種平面配置

Page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11

2-6 「家」訴求的旅館---台北市

文獻資料顯示,女性獨居能力取決於她的經濟和安定計劃。此外,白領階級的單身女子,

獨立、喜歡吸收新知、有一定的理財觀念、企業小主管、重視休閒品質、有自己的生活

態度,對婚姻不強求也不排斥,懂得享受愛情。

由於全球化趨勢,工作上,在國內 3-5 天或是出國一兩週的出差,巳經是很普遍的事,

時間長一點,也有出去一個月、半年、一年…等等。因此,她們居住的落腳,其實是在

原生家庭、獨居住所、出差旅館、男朋友住所,甚至是公司之間循環;像候鳥(migrator)

一樣,循環性的路線中,有固定的幾個落腳點;對家的感知,可能由“循環性定點的”

取代“單一定點的”,換言之,就是一個“意識型態的家”隨著她移動著,在此,以「家」

為訴求的旅館,或多或少都反應了這樣的概念。

1. 台北商務會館 http://www.monthinn.com.tw/Index2.htm

標題 “ 台北商務會館 ~ 您在台北另一個舒適、典雅的家 ”

2. 青年朋友旅店 http://www.0808.net/hostel

標題 “ Home is Where Amigos Are! ”

3. 福華長春名苑 -商務住宅系列

http://www.howard-hotels.com.tw/hotel_ct/ct.asp?hotelno=hw10

標語 “您台北的第二個家”10-26 坪, 提供七種配置的居住單元。

Page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12

2-7 business women 的旅館

〈女性特質〉商品和服務。如:spa、香味、婚禮

〈工作〉+〈休閒〉+〈居家生活〉

〈社交機會〉events、情人、朋友、替代性家人

〈Boutique〉住房少、人情味、隱私

〈網路社群〉行銷、連鎖經營、策略聯盟

myhotels, UK -boutique type

http://www.myhotels.co.uk/corporate/index.asp

W HOTEL, NY http://www.starwoodhotels.com/whotels/about/index.html

Page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13

2-8 小結

都市間頻繁的人口移動,使得都市中住宅、旅館和宿舍的界線漸漸模糊。不變的

是,移動中的居留,都是「購買一種居住使用權」的過程,差別只是停留時間的

長短;不論是待一天或一年,移動者需要的不再只是一個房間,而是「家」的感

覺,即使不斷的移動,也能尋求一份安定。【圖】這些女子像侯鳥一樣在幾個城

市循環著,當“意識形態的家”(home)隨著旅人由 house 離開,不斷在各點中循

環移動,旅人變換角色的同時,home 的性質也隨著 events 轉換。

(參考 第五章 5-2)

HOME+ LOVER'S HOUSE HOME + OFFICE HOME+ SOMEWHERE HOME + PARENTS' HOUSE HOME + HOTEL

LOVER'S HOUSE

MY HOUSE

OFFICE

PARENTS' HOUSE

HOTEL

SOMEWHERE

HOME

HOME+ DATEWORKFANTASYFAMILY EVENTBUSINESSLEISURE

DATEWORKFANTASYFAMILY EVENTBUSINESSLEISURE

+ ?

Female migrator

住宅之定義

狹義而言,住宅是供居住之場所,具有獨立出入口及一套住宅設備(包括居室、廚房、

浴室及廁所等)所構成之空間範圍,為一處完整之住宅單位(housing unit)。廣義而

言,住宅則包括鄰里,甚至整個社區。(定義出處 營建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cpami.gov.tw/kch/kch4/main.htm )

住宅單位(housing unit)

2002 邢天令研究中,將組成住宅單位的機能性空間,以公共和私密來分類:

1. 公共性空間 -玄關、客廳、餐廳

2. 半公共性空間 -走道、前陽台/後陽台

3. 服務性空間(家事空間)-廚房、浴廁、後陽台/前陽台

4. 私密性空間 -臥室、主臥室

Page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14

當整個 housing unit 屬於一個人時,內部有公共和私密空間的必要性嗎? 一個人在家

時,整個 housing unit 都是私密空間,housing unit 內部的機能,因個人化而有變動,

如:餐廳和客廳存在的彈性、浴廁由服務性空間轉為私密空間、書房..等等其他休閒空

間的增加。公共空間則發生在 housing unit 之外,外部的公共空間也因開放程度而有

層級之分。公共和私密的關係,發生在兩個人以上的時候。當單身女子的情人、朋友或

家人來訪時,housing unit 內,公共和私密的關係便產生。

【圖】當 HOME 在 residential house 時,housing unit 支持著 HOME 所需的公共和私密

的 events,當 HOME 抽離時,留下來的 housing unit 空殼,公共和私密界線的意義為何?

界線會變動,或是消失?新置入的點(HOME 除外),產生新的 events 如何影響 housing

unit 的公私界線,shifting or disappearing?

當 HOME 與 housing unit 拆開來思考,housing unit 空間屬性轉變的可能性,支應候鳥

女子(female migrator)循環性的移動。(參考 第四章 4-7)

HOME =Housing unit

HOME

Public

Private

Public

Private

Public

HOME HOME Private

Public

Private

Public? Public

? Private

Shifting or disappearing

Boundary inbetween

Page 1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15

【註四】女性市場的興起

(資料/數據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北京晨報)

Page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thuir.thu.edu.twthuir.thu.edu.tw/retrieve/5714/094thu00222016-003.pdf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際間人口的遷徙(migration)是一國人力資本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自由化

16

【註五】一個人族(突破雜誌 237 號)

Ohitorisama 一個人市場

辭源自於日本 「一個人向上委員會」強調重視「個體」(individual),確立自我,希望女性能確實享受一個人時獨立自在的時光。

20-39歲女性

希望擁有自己的家

重視自我慰勞

提升自我

一個人族

希望擁有自己的家

重視自我慰勞

提升自我

一個人族

追求自我風格(my original)

購買非日常性之物品(Mono-communication)

追求自我風格(my original)

購買非日常性之物品(Mono-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