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 CHANGCHUN DAILY 2018 11 29 日 星期四 责编 张正忠 常立志 版式 王曜宇 美编 副刊·书香 11 本版组稿 李丽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味道:藏在味蕾里的乡愁》是 我最新出版的散文集,讲述了味蕾里的 乡愁。 周作人说:“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 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我和周先生的 看法不同,每个人不论走多远,一定有 故乡的,它不仅是生长 的地方,也是血脉的源 头。 我离开故乡三十多 年,至今饮食保持过去 的习惯,这种文化融入 到身体中,不是轻易能 改变的。任何食物,不 是好吃不好吃这么简 单。一道菜因为人的题 名,成为经典菜,一个 人遇到大地上的野菜, 有了口耳相传的故事。 食材经过情感的摩挲, 炉中火焰的炽热,它们 秘密的约定,创造新的 美味,让吃者有了难以 忘怀的记忆。 “地方感”是一个 依据,人类学家称地方 菜为“小传统”,这个 “小”字体现历史性、传 统性,说明“小”背后 的大文化。东北的饮食 与地域不可分开,满族 在这片土地上,狩猎、 畜牧、捕鱼、采集和耕 种,构成本民族的饮食 特点。尤其是山野中生 长的野菜,它不仅是美 味,同时是养生和治病 的食疗方法。随着大量 关内移民的涌入,各种 文化的大交融,形成新 的东北地区饮食文化。 食物的多样性,折射出 文化的复杂,它与地域 生态有密切的联系。 饮食人类学家萨顿 提出了“食物的记忆”, 他所说的记忆,不是我 们平常所理解的记忆, 它是沉积于人们身体的 记忆。萨顿寻找出另一 种感知,把饮食人类学 带到新的高度。每一道 菜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 “秘密”,普通的食材, 经过不同人的制作,倾 注的情感不一样,其味 道千变万化。菜文化的 记忆,它不仅供人吃和 品味,也是跨越时空的 另类历史。 人类的吃不仅是为 了满足生理的需求,亦 是形而上的承载文化品 质的过程,于是人们把 它冠以美食。一个 “美”字,多了一份浪漫 的诗意。饮食唤起集体 记忆,或者是个体的联 想。 每个菜的背后,有 情感的节奏,悲欢离合 的人生大戏,从中寻找 到历史的踪迹,发现自己走过的印迹。 菜犹如传记的主人,它的事迹材料摆放 在面前。弹掉积落的尘埃,如何在记载 的文字中,寻找蛛丝马迹,放在时间的 显微镜下,发现漏掉的痕迹。循着这条 线索,修复破坏的踪迹。 珍妮·古道尔指出:“很多人不知道 他们的食物从何而来,有的人根本就不 知道他们在吃什么。实际上,在过去的 一百多年中,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的半个世纪里,工业化、技术化的世界 一步步破坏着我们对食物的理解:来自 何处以及如何来到我们的餐桌。”随着后 工业化的进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消 失,田野上看不到戴草帽劳作的人,耕 地的农机,打破乡村的宁静,铁锹、锄 头摆在博物馆中,成为历史的展品。野 菜成为大棚中的植物,吮吸化肥的滋 养,改变生长的规律,野性的气脉,清 除得一干二净。诗意的田园消失,食物 与人变成交易,不在和心依恋。珍妮· 古道尔的担忧,正在一步步实现。在生 活碎片化、情感碎片化的今天,人们钟 情于快餐,一个快字改变过去的规律, 消解很多的东西。不再关心我们和土地 的联系,工业化的流水线,使我们失去 文化的延伸。我是在祖母的鼓励下,学 会擀饺子皮,在清贫的生活中,少年时 学会做米饭,在后园子种蔬菜。在全球 消费一体化、食物工业化的今天,人类 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食物的文化贴 上商品的标志。今天只需要走进超市, 推着购物车挑选食物,速冻水饺、速冻 包子、速冻饼、速冻馒头……我们不必 要付出情感,享受人和食物的交流。也 不会考虑食物从哪里来,和 它们的文化背景。食物变成商 品化的消费,“历史经验的口 味”,也在适应市场的需求,消 解原真的味道。 我写的《小味道:藏在味蕾里 的乡愁》,它是记忆脉络的根须,扎 在时间的土壤里,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2 年 9 月,我到敦化实地考察东牟山, 这座山看上去,不是奇峰险峻,更不是 旅游的符号。因为在历史上,有了大祚 荣所创建的“震国”,有了他的影迹,使 山深藏不一般的意义。一块石头,一段 废弃的城墙,构成的不是想象的空间, 而是真实的存在。 坐在石材厂的大桌子前,文友们买 来香水梨、西瓜、烧苞米。这些东西 中,我喜爱烧苞米,小 时候在姥姥家,清晨时 分,去庄稼地摘新苞 米。姥姥家落地灶不能 烧煤,只烧木子。做 好饭后,子烧出的炭 火,正好烧苞米。早 饭,经常吃烧苞米,喝 一碗大米粥,吃蘸酱 菜。烧苞米的香味,引 诱我不顾场合,在怀旧 中品尝苞米。人类学家 彭兆荣指出:“‘食’是 一个集合名词,可为形 体,亦可达义;可为名 词,可作动词;可为虚 指,亦可实在;可作泛 称,也作具体;可为食 物,也指耕种。无论如 何,都与时间有关。”时 间和食物结合,让人类 学家解释出食文化的原 因。 天黑透了,车子停 在空场地上,已经辨不 清远处的景物。我感受 从东牟山吹来的风,听 着农家乐边上溪水的流 淌声,夜晚格外清脆。 记忆中的食物和历史纠 缠。在额穆的古驿路 上,吴兆骞走过的流放 路,寻找驿马留下的蹄 印。午饭在一家小餐 馆,品尝长白山特有的 猪嘴蘑。这些文字不是 炫耀什么,吃过多少美 食,这是人生经历,一 个人的心情抒发。野菜 生于大地,长于大地, 经受风雨的沐浴,贮藏 自然的情感,野性的精 神,值得我们回味。 孙中山在《建国方 略》 中说:“我中国近代 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 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 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 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 食物,固大盛于欧美, 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 又非欧美所可并驾。至 于中国人民饮食之习 尚,则比之今日欧美最 高明之医学卫生家,所 发明最新之学理,亦不 过如是而矣。”这段话今 天读起来,有些格外的 沉重,可想当时孙中山 先生,写每一个字时的 心情。 美食美酒以后,必 得赋诗留念,这是中国 传统文人的雅兴。正如 李渔所说:“食也人传 者”,是传神的总结,同 时说明人与食物的关系。在饮食文化史 上,有许多文人的影子,苏轼、李白、 杜甫、袁枚、李渔,从古至今,可以排 出长长的队伍。 每一道菜都有各自情感,有自己的 个性,它展现不同的地域文化。家常便 饭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从食中品出滋 味,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回味一道 菜,如同阅读记忆、经历、寻找,形成 特殊的空间,产生文化的化学反应。我 们不是为了纯粹的吃,而是在吃中, 追溯它的精神价值所在。 原文: 一个行善的恶人,一名苦役 犯,却有同情心。既和蔼,又乐 于助人,心肠宽厚,以德报怨, 以怒道化仇恨,重怜悯轻报复, 宁愿断送自己,也不毁掉敌人, 救助打击过他的人,跪在美德的 高高神坛上,超越凡尘,接近天 使。沙威不得不承认,这个怪物 确实存在! —节选自《悲惨世界》 解读: 多年来,我一直想念雨果。就像 想念一个从来不曾晤面却依然熟悉亲 切的挚友。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雨 果是一个抹不掉的名字,他是给我带 来过强大精神震撼的作家,而且这种 震撼至今没有消退。我手捧着雨果的 作品,抚摸它们光滑的封面的同时,仿 佛有沁人心脾的香气悄悄传来。只消 随意读上一段,就可以感受它们蕴含 于文字中惊心动魄的力量。因为雨果 的存在,每一次走到书架前,我总能感 受到一双双清澈又炽热的眼睛在盯着 我,似在无声地督促我,不要让麻木的 生活消磨了进取的锐志。又仿佛在警 告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不能一味地 贪图闲适,得有所承担才是。 尤记得那段疯狂“补课”的日 子,补的是外国经典名著的课。上海 译文版的“名著文库”系列几乎被我 全部买来,其中上下两大册的《悲惨 世界》让我读得如痴如醉。故事情节 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波澜起伏,让我 不能轻易释卷。阅读的过程中,精神 一直紧绷着,仿佛有一股气息堵在胸 口。此前以为阅读小说是打发时间的 美好方式,真是大错特错。随后,读 了人文版的 《海上劳工》,读罢之后 掩卷沉思的那个深夜,眼前浮现的一 直是一个广阔又深沉的大海,一个刚 毅果决的表情,一个并不高大的男子 带着非同寻常的意志走在人生的广阔 道路上。《巴黎圣母院》 里丑陋的敲 钟人,他的美德竟然如此动人。生活 中的许多人,他们拥有靓丽的外表, 却没有朴素可靠的心灵。多少现代人 活得如同行尸走肉?又有多少人活得 如行尸走肉一般却自己毫无察觉? 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呵护美的 强大决心与信念,令多少自居高位自 以为高明的人顿时显得渺小!在这 里,丑陋挽救美丽,丑陋嘲笑权势, 丑陋原来并不丑陋。原来只有灵魂的 丑陋才是真正让人嗤之以鼻的丑陋, 原来许多丑陋被掩盖在华丽的外表之 内,原来芸芸众生中有许多值得我们 高看一等的灵魂。现实的地位、权 势、阶层并不能完全定位一个人的精 神海拔。然而,我们又常常被现实的 种种遮蔽了本该如炬的目光。灵魂的 高贵与否是无法精确算出高低之分、 优劣之差、好坏之别的,它就在日常 的言行举止之中。 因为雨果和他笔下的人物,我开 始相信美德带来的强大力量,我开始 相信悲惨的世界里可以开出美丽的人 性之花。每当困难横亘于前,我总相 信可以跨过去,即使时间再长,即使 心里再苦。正因为身在万丈红尘中, 正因为属于芸芸众生的一员,我才逐 渐学会眺望,眺望精神的好望角。我 亲近一切与美好有关的词汇,高贵、 坚强、勇敢、宽容、善良,我对携带 这些词汇的高贵灵魂心生历久弥新的 亲切感。许多时候,我读不懂一些好 书,因为这些被众人交口称赞的书籍 中,没有这些词汇在字里行间闪烁。 虽然读不懂,我却不会对自己狂热的 阅读心生犹疑。因为更多的时候,我 确实读到了一些好书,因为这些词汇 是它们与生俱来的特质,还因为这些 词汇在这些书籍里得到了更加深刻更 加彻底的演绎。 想要实现这些美好的词汇,于现 实生活中往往很难。因为这些美好之 外的丑陋与恶劣太过强大。但也正因 为其很难,便更让自己向往与期盼。 如此便显示出阅读的无边美妙来。阅 读正是一种向往或期盼。诚如古人所 说的“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阅 读雨果,可以拓宽精神的疆域,可以 挖掘生命的深度。这种阅读绝无等闲 视之的理由,这种阅读甚至使我心生 想要永在人间的奢望。我抬头仰视人 类文学长河的星空,雨果是其中最璀 璨的一颗。他用浪漫主义情怀为坚 硬、生涩的现实,洒下爱的甘霖,滋 润荒野中的羸弱众生。 因为牵挂雨果,所以我在阅读中 常常不由自主地寻找与他气质相近的 作家与作品。我并不是想给任何作家 贴标签,然而雨果给我带来的强大震 撼却促使我在持续多年的阅读中葆有 这样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居然是我 平日里习焉不察的。也就是说,雨果 的作品在我心灵中形成一个强大的气 场,它召唤着与他相近或相似的特质 进驻我的精神世界里。冉阿让的自我 救赎,可谓惊心动魄、可歌可泣。雨 果给冉阿让设置了许多常人难以拒绝 的诱惑,让他在诱惑中不断地做出令 人震惊的选择。惟其如此,才能让读 者深刻地意识到,人的自我救赎是多 么的不易,多么的可贵。如果他无感 于副主教的悲悯而继续偷下去?如果 他贪恋于市长的位高权重,安于物质 的丰厚而维持现状?如果他不帮助芳 汀母女,而是选择以冷漠来对待一向 冷漠对他的无情现实?如果他对紧咬 不放的沙威恨之入骨,也许不会对身 陷绝境中的沙威施以援手? 在《悲惨世界》这部小说里,雨 果提出了三个至今都没能解决的问 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 落,黑暗使儿童羸弱。雨果没有也没 办法给出答案,他给出的是一而再、 再而三的选择,在选择中走出一条光 明之路,实为雨果的良苦用心。他为 小说中迫切需要帮助的可怜的人们派 去一个坚强的斗士,冉阿让。虽然只 是茫茫人海中微弱的一个,但是冉阿 让通过自己的光和热温暖了许多身处 严冬中的人。 因为想念雨果,法国是我心目中分 量最重的欧洲国家。这是文学的国 度。因为想念雨果,所以我不敢让任何 卑劣之举在我身上出现。想念雨果,一 则是想念他笔下的人物,二则是想念他 那跌宕起伏的一生。有雨果在,我的精 神就不会沦落,因为他给予我的一切, 足够润泽我既长又短的一生。 (作者系中学资深语文教师) 美德的力量 张家鸿 闲暇静坐时,常想起小时候那些与 读书有关的情景。 小时候,最常见的就是“小人书”。 “小人书”有图,也有文字,开始是黑白 版的,后来也有彩色版的。那时候只要 看到有人看这种书,就会想办法借来 看。有时候也会把买文具的钱节省下 来,偷偷地买一本“小人书”,虽然免不 了父母的一顿斥责,但是读书的快乐一 直在诱惑着我。 四年级的时候,哥哥买回一本半文 言半白话的《杨家将》。那段时间我完 全成了哥哥的跟屁虫。只要他不读,我 就抢着读。不久,又跟着哥哥读了《封 神演义》。那时家里很穷,根本没钱买 书,于是我就开始满村子借书读。《三国 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在我念初中前 就囫囵吞枣地读完了。 那年冬天,读书的热情,差点“燃 烧”了我。一天晚上,我为了掩盖我读 小说的迹象,便把《几何》书、《几何》练 习册和一本厚厚的16 开的练习本摆成 一排,把《书剑恩仇录》藏在搭好的“工 事”底下。只要发现爸爸、妈妈走近的 迹象,练习册和练习本就冲在前方。那 天突然停电了,我只好点着蜡烛来追逐 我的武侠梦了。由于借书时答应一定 尽早归还,所以那天我看到很晚才睡。 第二天早晨,听见母亲叫我起床,我懒 洋洋地应和着。忽然,温柔的呼唤变成 了严厉的责骂,我一下子坐了起来, 完全被母亲的态度弄蒙了。天啊,我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所有的书和 本都完好地躺在我身边的火炕上,可 是蜡烛呢?蜡烛连泪痕都没留下!长 长的木头炕沿被蜡烛烧出了一个深深 的黑坑!蜡烛燃尽了!木头炕沿差点 烧得断开了。母亲的话在我耳畔回 响:你看看你天天都干什么,怎么没 把你“炼”了,多悬没把这个家烧 了!难怪母亲会责骂,难怪母亲的声 音变成了“高八度”。我吓出了一身冷 汗,后怕极了。以后我再也不为了满 足一时的欲望而自以为聪明地掩饰和 欺骗什么了。 回想起那些年读书的情景,仿佛一 切还在昨天。虽然我并未因读书而成 名成家,但我依然喜欢每天与书为伴。 徜徉书海,以一分清雅的心境,一分对 文学的坚守,寻求生命的感悟,尝试着 让灵魂在文字中行走。 忆读 忆读张吉萍 70后实力派代表作家徐则臣的 散文自选集《一意孤行:徐则臣散文 自选集》,日前由磨铁·文治图书出 品发行。 书中收录篇章共分五辑,说着乡 村少年遥望世界的梦,并记录一串串 踏进世界的深刻足印。作者回望往昔 与来处、行过远方而剖析当下,并以 锋利的思考之剑指向未来。徐则臣以 记忆为底,以真情实感和思索为笔, 写出身为作家憋不住的心里话。 (本报综合整理) 乡村少年 遥望世界的梦 时代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程砚秋 演出剧目志》,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项目。由程砚秋先生之子程永江先生 编著,历时二十多年,以编年纪事的 方式,以大量资料、文献和实物,以 收集整理的程砚秋先生演出的原始材 料如演剧表、剧照、戏单等为依据 (还包括了各历史时期的报纸剧评、 程砚秋先生的合作伙伴关于演出剧目 的回忆文字以及戏曲研究家和著名票 友对演出剧目的评价等),系统梳理 了程砚秋先生的演出年谱,真实记录 了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先生从1917 年至1958年的演出生涯,从中总结 出程派艺术(程派剧目)的兴起背 景、创作经过、发展脉络、艺术特 色、艺术影响等,是了解程砚秋先生 程派艺术的珍贵资料。近日该书获评 全国第九届书籍设计艺术展入围奖。 (本报综合整理) 程派艺术的 珍贵资料

种文化的叙事 - epaper.1news.ccepaper.1news.cc/ccrb/pc/paper/att/201811/29/6fd74227-be50-44d3-bd3c... · 切的挚友。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雨 果是一个抹不掉的名字,他是给我带

  • Upload
    others

  • View
    2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伊

CHANGCHUN DAILY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责编 张正忠 常立志版式 王曜宇美编 聂 丹副刊·书香版版11

本版组稿 李丽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味道:藏在味蕾里的乡愁》 是我最新出版的散文集,讲述了味蕾里的乡愁。

周作人说:“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我和周先生的看法不同,每个人不论走多远,一定有故乡的,它不仅是生长的地方,也是血脉的源头。

我离开故乡三十多年,至今饮食保持过去的习惯,这种文化融入到身体中,不是轻易能改变的。任何食物,不是 好 吃 不 好 吃 这 么 简单。一道菜因为人的题名,成为经典菜,一个人遇到大地上的野菜,有了口耳相传的故事。食材经过情感的摩挲,炉中火焰的炽热,它们秘密的约定,创造新的美味,让吃者有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地方感”是一个依据,人类学家称地方菜为“小传统”,这个

“小”字体现历史性、传统性,说明“小”背后的大文化。东北的饮食与地域不可分开,满族在这片土地上,狩猎、畜牧、捕鱼、采集和耕种,构成本民族的饮食特点。尤其是山野中生长的野菜,它不仅是美味,同时是养生和治病的食疗方法。随着大量关内移民的涌入,各种文化的大交融,形成新的东北地区饮食文化。食物的多样性,折射出文化的复杂,它与地域生态有密切的联系。

饮食人类学家萨顿提出了“食物的记忆”,他所说的记忆,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记忆,它是沉积于人们身体的记忆。萨顿寻找出另一种感知,把饮食人类学带到新的高度。每一道菜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

“秘密”,普通的食材,经过不同人的制作,倾注的情感不一样,其味道千变万化。菜文化的记忆,它不仅供人吃和品味,也是跨越时空的另类历史。

人类的吃不仅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求,亦是形而上的承载文化品质的过程,于是人们把它 冠 以 美 食 。 一 个

“美”字,多了一份浪漫的诗意。饮食唤起集体记忆,或者是个体的联想。

每个菜的背后,有情感的节奏,悲欢离合的人生大戏,从中寻找到历史的踪迹,发现自己走过的印迹。菜犹如传记的主人,它的事迹材料摆放在面前。弹掉积落的尘埃,如何在记载的文字中,寻找蛛丝马迹,放在时间的显微镜下,发现漏掉的痕迹。循着这条线索,修复破坏的踪迹。

珍妮·古道尔指出:“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食物从何而来,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吃什么。实际上,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里,工业化、技术化的世界一步步破坏着我们对食物的理解:来自何处以及如何来到我们的餐桌。”随着后工业化的进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消失,田野上看不到戴草帽劳作的人,耕地的农机,打破乡村的宁静,铁锹、锄头摆在博物馆中,成为历史的展品。野菜成为大棚中的植物,吮吸化肥的滋养,改变生长的规律,野性的气脉,清除得一干二净。诗意的田园消失,食物与人变成交易,不在和心依恋。珍妮·古道尔的担忧,正在一步步实现。在生活碎片化、情感碎片化的今天,人们钟情于快餐,一个快字改变过去的规律,消解很多的东西。不再关心我们和土地的联系,工业化的流水线,使我们失去文化的延伸。我是在祖母的鼓励下,学会擀饺子皮,在清贫的生活中,少年时学会做米饭,在后园子种蔬菜。在全球消费一体化、食物工业化的今天,人类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食物的文化贴上商品的标志。今天只需要走进超市,推着购物车挑选食物,速冻水饺、速冻包子、速冻饼、速冻馒头……我们不必要付出情感,享受人和食物的交流。也

不会考虑食物从哪里来,和它们的文化背景。食物变成商品化的消费,“历史经验的口

味”,也在适应市场的需求,消解原真的味道。

我写的《小味道:藏在味蕾里的乡愁》,它是记忆脉络的根须,扎

在时间的土壤里,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9月,我到敦化实地考察东牟山,这座山看上去,不是奇峰险峻,更不是旅游的符号。因为在历史上,有了大祚荣所创建的“震国”,有了他的影迹,使山深藏不一般的意义。一块石头,一段废弃的城墙,构成的不是想象的空间,而是真实的存在。

坐在石材厂的大桌子前,文友们买来香水梨、西瓜、烧苞米。这些东西

中,我喜爱烧苞米,小时候在姥姥家,清晨时分 , 去 庄 稼 地 摘 新 苞米。姥姥家落地灶不能烧煤,只烧木柈子。做好饭后,柈子烧出的炭火 , 正 好 烧 苞 米 。 早饭,经常吃烧苞米,喝一 碗 大 米 粥 , 吃 蘸 酱菜。烧苞米的香味,引诱我不顾场合,在怀旧中品尝苞米。人类学家彭兆荣指出:“‘食’是一个集合名词,可为形体,亦可达义;可为名词,可作动词;可为虚指,亦可实在;可作泛称,也作具体;可为食物,也指耕种。无论如何,都与时间有关。”时间和食物结合,让人类学家解释出食文化的原因。

天黑透了,车子停在空场地上,已经辨不清远处的景物。我感受从东牟山吹来的风,听着农家乐边上溪水的流淌声,夜晚格外清脆。记忆中的食物和历史纠缠 。 在 额 穆 的 古 驿 路上,吴兆骞走过的流放路,寻找驿马留下的蹄印 。 午 饭 在 一 家 小 餐馆,品尝长白山特有的猪嘴蘑。这些文字不是炫耀什么,吃过多少美食,这是人生经历,一个人的心情抒发。野菜生于大地,长于大地,经受风雨的沐浴,贮藏自然的情感,野性的精神,值得我们回味。

孙中山在 《建国方略》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至于 中 国 人 民 饮 食 之 习尚,则比之今日欧美最高明之医学卫生家,所发明最新之学理,亦不过如是而矣。”这段话今天读起来,有些格外的沉重,可想当时孙中山先生,写每一个字时的心情。

美食美酒以后,必得赋诗留念,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的雅兴。正如李渔所说:“食也人传者”,是传神的总结,同

时说明人与食物的关系。在饮食文化史上,有许多文人的影子,苏轼、李白、杜甫、袁枚、李渔,从古至今,可以排出长长的队伍。

每一道菜都有各自情感,有自己的个性,它展现不同的地域文化。家常便饭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从食中品出滋味,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回味一道菜,如同阅读记忆、经历、寻找,形成特殊的空间,产生文化的化学反应。我们不是为了纯粹的吃,而是在吃中,追溯它的精神价值所在。

食食食物物物是一种文化的叙事

□高维生

原文:

一个行善的恶人,一名苦役犯,却有同情心。既和蔼,又乐于助人,心肠宽厚,以德报怨,以怒道化仇恨,重怜悯轻报复,宁愿断送自己,也不毁掉敌人,救助打击过他的人,跪在美德的高高神坛上,超越凡尘,接近天使。沙威不得不承认,这个怪物确实存在!

——节选自《悲惨世界》

解读:

多年来,我一直想念雨果。就像想念一个从来不曾晤面却依然熟悉亲切的挚友。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雨果是一个抹不掉的名字,他是给我带来过强大精神震撼的作家,而且这种震撼至今没有消退。我手捧着雨果的作品,抚摸它们光滑的封面的同时,仿佛有沁人心脾的香气悄悄传来。只消随意读上一段,就可以感受它们蕴含于文字中惊心动魄的力量。因为雨果的存在,每一次走到书架前,我总能感受到一双双清澈又炽热的眼睛在盯着我,似在无声地督促我,不要让麻木的生活消磨了进取的锐志。又仿佛在警告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不能一味地贪图闲适,得有所承担才是。

尤记得那段疯狂“补课”的日子,补的是外国经典名著的课。上海译文版的“名著文库”系列几乎被我全部买来,其中上下两大册的《悲惨世界》让我读得如痴如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波澜起伏,让我不能轻易释卷。阅读的过程中,精神一直紧绷着,仿佛有一股气息堵在胸口。此前以为阅读小说是打发时间的美好方式,真是大错特错。随后,读了人文版的《海上劳工》,读罢之后掩卷沉思的那个深夜,眼前浮现的一直是一个广阔又深沉的大海,一个刚毅果决的表情,一个并不高大的男子带着非同寻常的意志走在人生的广阔道路上。《巴黎圣母院》里丑陋的敲钟人,他的美德竟然如此动人。生活中的许多人,他们拥有靓丽的外表,却没有朴素可靠的心灵。多少现代人活得如同行尸走肉?又有多少人活得如行尸走肉一般却自己毫无察觉?

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呵护美的强大决心与信念,令多少自居高位自以为高明的人顿时显得渺小!在这里,丑陋挽救美丽,丑陋嘲笑权势,丑陋原来并不丑陋。原来只有灵魂的丑陋才是真正让人嗤之以鼻的丑陋,原来许多丑陋被掩盖在华丽的外表之内,原来芸芸众生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高看一等的灵魂。现实的地位、权势、阶层并不能完全定位一个人的精神海拔。然而,我们又常常被现实的种种遮蔽了本该如炬的目光。灵魂的高贵与否是无法精确算出高低之分、优劣之差、好坏之别的,它就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之中。

因为雨果和他笔下的人物,我开始相信美德带来的强大力量,我开始相信悲惨的世界里可以开出美丽的人性之花。每当困难横亘于前,我总相信可以跨过去,即使时间再长,即使心里再苦。正因为身在万丈红尘中,正因为属于芸芸众生的一员,我才逐渐学会眺望,眺望精神的好望角。我亲近一切与美好有关的词汇,高贵、

坚强、勇敢、宽容、善良,我对携带这些词汇的高贵灵魂心生历久弥新的亲切感。许多时候,我读不懂一些好书,因为这些被众人交口称赞的书籍中,没有这些词汇在字里行间闪烁。虽然读不懂,我却不会对自己狂热的阅读心生犹疑。因为更多的时候,我确实读到了一些好书,因为这些词汇是它们与生俱来的特质,还因为这些词汇在这些书籍里得到了更加深刻更加彻底的演绎。

想要实现这些美好的词汇,于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因为这些美好之外的丑陋与恶劣太过强大。但也正因为其很难,便更让自己向往与期盼。如此便显示出阅读的无边美妙来。阅读正是一种向往或期盼。诚如古人所说的“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阅读雨果,可以拓宽精神的疆域,可以挖掘生命的深度。这种阅读绝无等闲视之的理由,这种阅读甚至使我心生想要永在人间的奢望。我抬头仰视人类文学长河的星空,雨果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他用浪漫主义情怀为坚硬、生涩的现实,洒下爱的甘霖,滋润荒野中的羸弱众生。

因为牵挂雨果,所以我在阅读中常常不由自主地寻找与他气质相近的作家与作品。我并不是想给任何作家贴标签,然而雨果给我带来的强大震撼却促使我在持续多年的阅读中葆有这样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居然是我平日里习焉不察的。也就是说,雨果的作品在我心灵中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它召唤着与他相近或相似的特质进驻我的精神世界里。冉阿让的自我救赎,可谓惊心动魄、可歌可泣。雨果给冉阿让设置了许多常人难以拒绝的诱惑,让他在诱惑中不断地做出令人震惊的选择。惟其如此,才能让读者深刻地意识到,人的自我救赎是多么的不易,多么的可贵。如果他无感于副主教的悲悯而继续偷下去?如果他贪恋于市长的位高权重,安于物质的丰厚而维持现状?如果他不帮助芳汀母女,而是选择以冷漠来对待一向冷漠对他的无情现实?如果他对紧咬不放的沙威恨之入骨,也许不会对身陷绝境中的沙威施以援手?

在《悲惨世界》这部小说里,雨果提出了三个至今都没能解决的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雨果没有也没办法给出答案,他给出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在选择中走出一条光明之路,实为雨果的良苦用心。他为小说中迫切需要帮助的可怜的人们派去一个坚强的斗士,冉阿让。虽然只是茫茫人海中微弱的一个,但是冉阿让通过自己的光和热温暖了许多身处严冬中的人。

因为想念雨果,法国是我心目中分量最重的欧洲国家。这是文学的国度。因为想念雨果,所以我不敢让任何卑劣之举在我身上出现。想念雨果,一则是想念他笔下的人物,二则是想念他那跌宕起伏的一生。有雨果在,我的精神就不会沦落,因为他给予我的一切,足够润泽我既长又短的一生。

(作者系中学资深语文教师)

美德的力量□ 张家鸿

闲暇静坐时,常想起小时候那些与读书有关的情景。

小时候,最常见的就是“小人书”。“小人书”有图,也有文字,开始是黑白版的,后来也有彩色版的。那时候只要看到有人看这种书,就会想办法借来看。有时候也会把买文具的钱节省下来,偷偷地买一本“小人书”,虽然免不了父母的一顿斥责,但是读书的快乐一直在诱惑着我。

四年级的时候,哥哥买回一本半文言半白话的《杨家将》。那段时间我完全成了哥哥的跟屁虫。只要他不读,我就抢着读。不久,又跟着哥哥读了《封神演义》。那时家里很穷,根本没钱买书,于是我就开始满村子借书读。《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在我念初中前

就囫囵吞枣地读完了。那年冬天,读书的热情,差点“燃

烧”了我。一天晚上,我为了掩盖我读小说的迹象,便把《几何》书、《几何》练习册和一本厚厚的16开的练习本摆成一排,把《书剑恩仇录》藏在搭好的“工事”底下。只要发现爸爸、妈妈走近的迹象,练习册和练习本就冲在前方。那天突然停电了,我只好点着蜡烛来追逐我的武侠梦了。由于借书时答应一定尽早归还,所以那天我看到很晚才睡。第二天早晨,听见母亲叫我起床,我懒洋洋地应和着。忽然,温柔的呼唤变成了严厉的责骂,我一下子坐了起来,完全被母亲的态度弄蒙了。天啊,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所有的书和本都完好地躺在我身边的火炕上,可

是蜡烛呢?蜡烛连泪痕都没留下!长长的木头炕沿被蜡烛烧出了一个深深的黑坑!蜡烛燃尽了!木头炕沿差点烧得断开了。母亲的话在我耳畔回响:你看看你天天都干什么,怎么没把你“炼”了,多悬没把这个家烧了!难怪母亲会责骂,难怪母亲的声音变成了“高八度”。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后怕极了。以后我再也不为了满足一时的欲望而自以为聪明地掩饰和欺骗什么了。

回想起那些年读书的情景,仿佛一切还在昨天。虽然我并未因读书而成名成家,但我依然喜欢每天与书为伴。徜徉书海,以一分清雅的心境,一分对文学的坚守,寻求生命的感悟,尝试着让灵魂在文字中行走。

忆读忆读书书□ 张吉萍

70 后实力派代表作家徐则臣的散文自选集《一意孤行:徐则臣散文自选集》,日前由磨铁·文治图书出品发行。

书中收录篇章共分五辑,说着乡村少年遥望世界的梦,并记录一串串踏进世界的深刻足印。作者回望往昔与来处、行过远方而剖析当下,并以锋利的思考之剑指向未来。徐则臣以记忆为底,以真情实感和思索为笔,写出身为作家憋不住的心里话。

(本报综合整理)

乡村少年遥望世界的梦

时代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程砚秋演出剧目志》,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程砚秋先生之子程永江先生编著,历时二十多年,以编年纪事的方式,以大量资料、文献和实物,以收集整理的程砚秋先生演出的原始材料如演剧表、剧照、戏单等为依据(还包括了各历史时期的报纸剧评、程砚秋先生的合作伙伴关于演出剧目的回忆文字以及戏曲研究家和著名票友对演出剧目的评价等),系统梳理了程砚秋先生的演出年谱,真实记录了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先生从 1917年至 1958 年的演出生涯,从中总结出程派艺术 (程派剧目) 的兴起背景、创作经过、发展脉络、艺术特色、艺术影响等,是了解程砚秋先生程派艺术的珍贵资料。近日该书获评全国第九届书籍设计艺术展入围奖。

(本报综合整理)

程派艺术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