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星期二 本期共二版 2015/01/20 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家协会 主办:中国企业报社 主编:康源 E-mail[email protected] 校对:筱华 美编:王祯磊 新闻热线: 010-687357150543-3415816 服务热线: 400-9915-088 E-mail:[email protected] “这次活动主要目 的在于探寻民族文 化元素, 追寻民族 地毯发展历程。 通过深 入西北一线市场的客户 经销商, 与少数民族消 费者的交流和沟通,进 一步扩大公司在少数民 族地区的市场影响力, 促进公司产品的开发创 新的多元化, 从而迎合 地域消费者的消费习俗 和消费意向, 为最终实 现东方地毯传承东方文 化、 缔造品位生活的使 命加码。 ”东方地毯集团 董事长韩洪亮表示。 本报记者 王莹 大美东方: 新丝绸之路上的两万公里征程 这是一次民族文化的传承之旅,也是一次打造产业、塑造品牌的创新之旅,更 是一次历史文化的“固本还原”之旅。 2014 12 31 日,由东方地毯、《中国企业报》联合组织的“东方地毯新丝绸 之路行”圆满落下帷幕。《中国企业报》记者一行途径新疆、青海、西藏、宁夏、内蒙古 等西北五省区,历时 15 天,行程约两万公里。 和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南侧,早在 2200 年以前,和田栽绒地毯就已诞生。 之后和田地毯的织造技术传遍了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时至今日,这些地区生产的 地毯均称和田毯,又称新疆毯。 新疆古毯主要图案有石榴花、月亮花、浪花飞溅图等。 在和田地毯中也有来自 中原的博古纹和花草纹的图案。 这些图案象征着幸福、祥和而深受新疆人的喜爱在新疆地区,民间使用地毯非常普遍,新疆人自古席地而坐,时至今日,那些游牧民 仍旧延续着这种习俗,即使在定居者的房子里,也将地毯铺在炕上盘腿而坐。 另外, 他们喜欢把毯子挂在墙上,一是为了御寒、防潮,二是起到装饰房间的作用。 在日常 生活中,家家必备的还有拜,而游牧民都少不马鞍毯。 西藏地毯:毯的成熟期是在公元 15 世纪,在这之前历了由尺不 汪丹仲江孜地毯这个过程, 约有 3000 发展过程。 毯主要分为 寺院用毯和民用地毯两寺院用毯包括:禅毯、毯、挂毯、门帘,这些,又有传达佛教信息功能寺院用毯的图案和配色都极为讲究,图 案有纹、人、八吉祥、万包含丰富佛教。 民用毯的为突出,居内的卡垫、地毯,游牧民常用的毯、坐垫等等都原生活的必这些毯的图案色彩鲜艳的花图纹,中也融入佛教符号和中原丝绸 的纹使用虎皮纹、子纹、龙凤纹,而百姓多用花草纹图案。 西自古花,早西地毯为毛经毛纬1904 国和印度棉纱物逐渐进入西,由于进口棉纱昂贵宫廷寺院使用的才能棉纱做经纬线,以至于后出现毛经毛纬;棉经棉纬棉经棉纬共存象。 青海地毯:早在春秋战国时,居在青海的少数民族就用羊毛或牦牛毛捻成 毛线毛绳,织成薄厚不同席和毛布秦汉亚经济文化交流和丝绸南路的开通,东、西亚编工艺入我国,这些技艺对青海省的毯业 工艺推动很大宋朝时,青海手工毛织品有毛线毛氆氇毛褐宁夏地毯:宁夏地毯的迅速发展是在明末清初,这时期正阿拉善远营佛教寺院阿拉善大规模建设繁荣期寺院用毯包括:幡毯、挂毯、毯、毯和毯是佛教寺院中的礼佛仪式用毯,图案常用纹、虎头纹、 佛八宝祥之又有威严感。 挂毯的纹佛像喇嘛物为主,作用 赞颂佛主和活功德向众佛达佛法信息毯是寺院内使用量最大的地 毯,条形毯和大小不等禅垫都人们诵经、拜时的必用品,毯的 图案以佛教样为主,纹、八宝纹、佛珠与佛教密切相关的纹包裹经堂柱子上的毯的图纹以升龙为,下有象征人间的海水江涯,上有象 佛界连珠纹,的盘沟通了人间与佛界信息毯在寺院的作 用非常要,龙抱柱”毯。 包头地毯:13 世纪以前,在内蒙古地区就已生产和使用地毯了。 明清蒙古西阿拉善厄鲁特旗地区生产的地毯宁夏毯, 内蒙古中地区生产的地毯 称“ 包头毯”。 包头少量寺院用毯外,中于民间,品种分为毯、挂毯、毯、坐(用毯)(用毯)包头毯的图案内容极其丰 ,有博古纹、鹤鹿同春四君子、福禄寿等吉祥图案还有麒麟 子、渔樵耕读仙祝寿踏雪寻梅典故。 中国传文化以图文形式包头 地毯上到了分展现并且在民间广泛丝绸之路给人最直接的印象 就是大漠驼铃。 大漠驼铃的丝绸之路是寂寞 的;大漠驼铃的丝绸之路又是繁华 的。 寂寞的是自然,是路途;繁华的 是文化,是心灵。 是丝绸之路的旅 者,用自己的寂寞换来了一个时代 的繁华。 从这个角度讲,丝绸之路上一 直绽放着灿烂的鲜花,那是开放在 人们心灵中的文明花朵。 因为交 流、融合、重塑和升华,文化的鲜花 绚烂多姿且生机盎然。 无论是维吾尔族、 蒙古族,还 是藏族,这些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 都钟情于一种叫做“毯”的东西。 以 图腾、宗教符号、自然景物作为图 案,“毯”不仅是这些边疆民族的生 活必需品,也承载着这些民族的文 化和情感。 尽管,我们都习惯地称 其为地毯,但这些“毯”却被铺在地 上,垫在马鞍上,挂在墙上……毫 不夸张地说,无处不在的“毯”就是 开放在这些边疆民族家中和心中 的花簇。 由此,“毯”所代表和承载的不 再是哪个民族文化,而是多民族的 文化。正是这个“多”字,让“毯”变 得绚丽而繁荣。 被人钟爱, 被人使 用,被人收藏。 维吾尔族、蒙古族、 藏 族 ,都 把“毯 ”视 为 本 民 族 的珍 宝,都在用自己的文化和心力去丰 富她,去升华她,让已经 2000 多岁 高龄的“毯”依然美丽,依然多姿, 依然青春。因为“毯”的绚丽,原本 辽远和寂寞的边疆变得生动和鲜 活起来。 现代技术、 工艺和设计的加 入,让古老的“毯”文化有更炫的姿仿佛十六七岁的少,她 面庞每天熟悉生。 正是这 一种熟悉,让人们亲切;正是这一种 生, 出新 鲜、 惊奇期待诱惑。 维吾尔毯、 蒙古毯、藏毯,这些“毯” 既有共性 共性是原术和工 艺,个是民族性格历史和文“毯”文演进因为共性问题解决提速,因为个在而丰 富。 一代代的巧匠们,用青春 和生命赋予了“毯”色彩和灵。那 绝伦 的图案和 犹如神迹 创造闪烁们心颜色们不是一种作, 一种收入, 是一种生 ,一种 。最好胜竞争慢慢 成悟性本能们的人生 和那些被收藏的“毯”一,都 宁静背后深藏着震撼们的 故事许永远都不为人所,但块值得收藏的“毯”,都保存段历史,珍藏着一文明。 世界日益代, 消亡 风险 刻对 样性构成 威胁。“毯”文化没有风干成博标本,而是繁荣在中边疆民 族的生中,这不不说是一个。 一种犹如宗教般神圣精神,让“毯 ”文鲜的保留古的精髓。习美的方式,生让文 保持着最鲜状态从大漠驼铃的古老丝路, 切换 机勃发丝绸 之路 ,“毯 ”文 从一种 鲜的点缀 正在 变一 途的主题。品的加入, 让一个古老的进化 为文明 的图腾。 东地毯在丝绸之路 播洒 着一路的美丽, 一路的 手记 丁是钉 藏毯图案的文化追溯 新疆维吾尔族地毯图案的文化追溯 1216 北京乌鲁木齐 3105 公里 新疆办事处 1216 乌鲁木齐喀什 1588 公里 和田毯的重要地区 1218 喀什乌鲁木齐 1588 公里 1219 乌鲁木齐和田 1271 公里 1219 和田乌鲁木齐 1271 公里 1220 乌鲁木齐西宁 1518 公里 西宁办事处 1222 西宁拉萨 1960 公里 1225 拉萨银川 2554 公里 1228 银川包头 包头办事处 511 公里 1229 包头鄂尔多斯 榆林办事处 146 公里 1229 鄂尔多斯包头 包头办事处 146 公里 1230 包头北京 836 公里

大美东方: 新丝绸之路上的两万公里征程 播 丁是钉 洒 新epaper.zqcn.com.cn/attachement/1/2015-01/20/17/2015012017_pdf.pdf · 毯,条形的禅毯和大小不等的禅垫都是僧人们诵经、拜佛时的必用品,所以禅毯的

  • Upload
    others

  • View
    4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星期二 本期共二版

2015/01/20

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家协会

主办:中国企业报社

主编:康源 E-mail:[email protected] 校对:筱华 美编:王祯磊

新闻热线:

010-68735715���0543-3415816

服务热线:

400-9915-088

E-mail:[email protected]

“这次活动主要目

的在于探寻民族文

化元素, 追寻民族

地毯发展历程。 通过深

入西北一线市场的客户

经销商, 与少数民族消

费者的交流和沟通,进

一步扩大公司在少数民

族地区的市场影响力,

促进公司产品的开发创

新的多元化, 从而迎合

地域消费者的消费习俗

和消费意向, 为最终实

现东方地毯传承东方文

化、 缔造品位生活的使

命加码。 ”东方地毯集团

董事长韩洪亮表示。

本报记者 王莹

大美东方:

新丝绸之路上的两万公里征程

这是一次民族文化的传承之旅,也是一次打造产业、塑造品牌的创新之旅,更

是一次历史文化的“固本还原”之旅。

2014 年 12 月 31 日,由东方地毯、《中国企业报》联合组织的“东方地毯新丝绸

之路行”圆满落下帷幕。《中国企业报》记者一行途径新疆、青海、西藏、宁夏、内蒙古

等西北五省区,历时 15天,行程约两万公里。

和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南侧,早在 2200 年以前,和田栽绒地毯就已诞生。

之后和田地毯的织造技术传遍了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时至今日,这些地区生产的

地毯均称和田毯,又称新疆毯。

新疆古毯主要图案有石榴花、月亮花、浪花飞溅图等。 在和田地毯中也有来自

中原的博古纹和花草纹的图案。 这些图案象征着幸福、祥和而深受新疆人的喜爱。

在新疆地区,民间使用地毯非常普遍,新疆人自古席地而坐,时至今日,那些游牧民

仍旧延续着这种习俗,即使在定居者的房子里,也将地毯铺在炕上盘腿而坐。 另外,

他们喜欢把毯子挂在墙上,一是为了御寒、防潮,二是起到装饰房间的作用。 在日常

生活中,家家必备的还有拜垫,而游牧民都少不了马鞍毯。

西藏地毯:藏毯的成熟期是在公元 15 世纪,在这之前藏毯经历了由溜到尺不

戒到汪丹仲丝再到江孜地毯这样一个过程, 约有 3000年发展过程。 藏毯主要分为

寺院用毯和民用地毯两类。 寺院用毯包括:禅毯、柱毯、挂毯、门帘毯等,这些藏毯既

有实用性,又有传达佛教信息的功能,所以寺院用毯的图案和配色都极为讲究,图

案有龙纹、佛人、八吉祥、万字纹等。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佛教内容。 民用毯的实用性

更为突出,居室内的卡垫、地毯,游牧民常用的鞍毯、坐垫等等都是高原生活的必需

品;这些藏毯的图案多用色彩鲜艳的花卉图纹,其中也融入了佛教符号和中原丝绸

的纹样。 贵族多使用虎皮纹、狮子纹、龙凤纹,而平民百姓多用花草纹等图案。

西藏自古不产棉花,早期西藏地毯为毛经、毛纬。 1904 年英国和印度的棉纱和

棉织物逐渐进入西藏,由于进口棉纱昂贵,只有宫廷和贵族寺院使用的藏毯才能用

棉纱做经纬线,以至于后期的藏毯出现了毛经、毛纬;棉经、棉纬和棉经棉纬共存的

现象。

青海地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青海的少数民族就用羊毛或牦牛毛捻成

毛线、毛绳,织成薄厚不同的毛席和毛布。 秦汉时期,随着我国与中亚经济、文化的

交流和丝绸南路的开通,东、西亚编织工艺传入我国,这些技艺对青海省的制毯业

工艺推动很大。 宋朝时,青海手工毛织品有毛线、毛氆氇、毛褐、毛毯等。

宁夏地毯:宁夏地毯的迅速发展是在明末清初,这时期正是阿拉善定远营的建

立和佛教寺院在阿拉善大规模建设的繁荣期。 寺院用毯包括:幡毯、挂毯、禅毯、门

帘毯和柱毯等。 幡毯是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礼佛仪式用毯,其图案常用龙纹、虎头纹、

佛八宝纹样,既有吉祥之意又有威严感。 挂毯的纹样以佛像、喇嘛人物为主,其作用

是赞颂佛主和活佛的功德,向众佛传达佛法的信息。 禅毯是寺院内使用量最大的地

毯,条形的禅毯和大小不等的禅垫都是僧人们诵经、拜佛时的必用品,所以禅毯的

图案以佛教纹样为主,如万字纹、八宝纹、佛珠纹等,都是与佛教密切相关的纹样。

包裹在经堂柱子上的柱毯的图纹以升龙为主题,下有象征人间的海水江涯,上有象

征佛界的连珠纹,随着龙的盘旋上升,沟通了人间与佛界的信息。 柱毯在寺院的作

用非常重要,所以尊称为“龙抱柱”毯。

包头地毯:13世纪以前,在内蒙古地区就已经生产和使用地毯了。 明清时期内

蒙古西部阿拉善厄鲁特旗地区生产的地毯叫宁夏毯, 内蒙古中部地区生产的地毯

统称“包头毯”。 包头毯除少量的寺院用毯外,大部分集中于民间,品种可分为:地

毯、挂毯、榻毯、坐垫、马叉(马鞍用毯)、牛叉(牛鞍用毯)等。 包头毯的图案内容极其丰

富,有博古纹、鹤鹿同春、文房四宝、暗八仙、四君子、福禄寿等吉祥图案;还有麒麟

送子、渔樵耕读、八仙祝寿、踏雪寻梅等典故图文。 中国传统文化以图文形式在包头

地毯上得到了充分展现,并且在民间广泛传播。

丝绸之路给人最直接的印象

就是大漠驼铃。

大漠驼铃的丝绸之路是寂寞

的;大漠驼铃的丝绸之路又是繁华

的。寂寞的是自然,是路途;繁华的

是文化,是心灵。 是丝绸之路的旅

者,用自己的寂寞换来了一个时代

的繁华。

从这个角度讲,丝绸之路上一

直绽放着灿烂的鲜花,那是开放在

人们心灵中的文明花朵。 因为交

流、融合、重塑和升华,文化的鲜花

绚烂多姿且生机盎然。

无论是维吾尔族、 蒙古族,还

是藏族,这些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

都钟情于一种叫做“毯”的东西。以

图腾、宗教符号、自然景物作为图

案,“毯”不仅是这些边疆民族的生

活必需品,也承载着这些民族的文

化和情感。 尽管,我们都习惯地称

其为地毯,但这些“毯”却被铺在地

上,垫在马鞍上,挂在墙上……毫

不夸张地说,无处不在的“毯”就是

开放在这些边疆民族家中和心中

的花簇。

由此,“毯”所代表和承载的不

再是哪个民族文化,而是多民族的

文化。 正是这个“多”字,让“毯”变

得绚丽而繁荣。 被人钟爱,被人使

用,被人收藏。 维吾尔族、蒙古族、

藏族,都把“毯”视为本民族的珍

宝,都在用自己的文化和心力去丰

富她,去升华她,让已经 2000 多岁

高龄的“毯”依然美丽,依然多姿,

依然青春。 因为“毯”的绚丽,原本

辽远和寂寞的边疆变得生动和鲜

活起来。

现代技术、 工艺和设计的加

入,让古老的“毯”文化有了更炫美

的姿彩。 仿佛十六七岁的少女,她

的面庞每天都熟悉而陌生。正是这

样一种熟悉,让人们觉得亲切和留

恋;正是这样一种陌生,释放出新

鲜、惊奇、期待和诱惑。 维吾尔毯、

蒙古毯、藏毯,这些“毯”既有共性

也有个性。 共性是原料、技术和工

艺,个性是民族性格、历史和文化。

“毯” 文化的演进因为共性问题的

解决而提速,因为个性的存在而丰

富。

一代代的能工巧匠们,用青春

和生命赋予了“毯”色彩和灵性。 那

些精美绝伦的图案和犹如神迹的

创造,闪烁着他们心血的颜色。 产

品创作对于他们不仅是一种劳作,

一种收入,更是一种生活,一种修

行。 最初的好胜和竞争心态,慢慢

地演变成悟性和本能。他们的人生

经历和那些被收藏的“毯”一样,都

在宁静的背后深藏着震撼。他们的

故事也许永远都不为人所知,但每

一块值得收藏的“毯”, 都保存着

一段历史,珍藏着一段文明。

在世界日益变平的年代,消亡

的风险时刻对文化多样性构成着

威胁。“毯”文化没有风干成博物馆

里的标本,而是繁荣在中国边疆民

族的生活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

迹。 一种犹如宗教般神圣的精神和

力量,让“毯”文化变幻着新鲜的面

孔,保留着亘古的精髓。 习俗是对

文化最完美的传承方式,生活让文

明保持着最鲜活的状态。

从大漠驼铃的古老丝路,切换

到生机勃发的新丝绸之路,“毯”文

化从一种新鲜的点缀正在演变一

个征途的主题。 品牌力量的加入,

让一个古老的产品进化为文明复

兴的图腾。东方地毯在新丝绸之路

上播洒着一路的美丽, 一路的风

景。

手记

丁是钉

藏毯图案的文化追溯

新疆维吾尔族地毯图案的文化追溯

12月16日 北京-乌鲁木齐 3105公里 新疆办事处

12月16日 乌鲁木齐-喀什 1588公里 和田毯的重要地区

12月18日 喀什-乌鲁木齐 1588公里

12月19日 乌鲁木齐-和田 1271公里

12月19日 和田-乌鲁木齐 1271公里

12月20日 乌鲁木齐-西宁 1518公里 西宁办事处

12月22日 西宁-拉萨 1960公里

12月25日 拉萨-银川 2554公里

12月28日 银川-包头 包头办事处 511公里

12月29日 包头-鄂尔多斯 榆林办事处 146公里

12月29日 鄂尔多斯-包头 包头办事处 146公里

12月30日 包头-北京 836公里